发布时间:2023-03-17 18:02: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网球趣味教学是指不仅能把身体练习和劳动、生活、游戏、游艺娱乐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能起到增强情趣、娱乐,强身健体的作用,从而消除不良的情绪。所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教学实验法,研究网球趣味教学与改善大学生焦虑的关系,并分别从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球趣味教学改善大学生焦虑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旨在改善大学生焦虑,推动网球趣味教学在高校中迅速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网球;趣味教学;焦虑;改善
0 前言
网球趣味教学改善焦虑的探索网球趣味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目前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网球趣味教学的发展,自小学、初中、大学,都相应的开展趣味网球比赛,进一步推广了网球趣味活动的文化韵味,那么它必然也具有一般体育锻炼所具有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本论文的创新点就是在前人的量表、问卷的基础上运用访谈、网球趣味教学实验的方式对选修网球课的学生进行测试和测验,对比实验前后他们焦虑的变化,弥补该类研究的空缺, 同时普及网球文化以及网球趣味教学在高校体育课中的运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主要对陕西师范大学选修网球课的大二学生(共169人)进行研究,其中,男生占50人,女生占119人,学院分别为:数学学院、政治经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计算机学院共六个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包括问卷调查法、量表测量法和访谈法,本文中期与后期采用《大学生焦虑来源》问卷对筛选出的焦虑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焦虑的缘由,最后进行整理、总结。
1.2.2 对比法
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测试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比实验前后焦虑的变化。
1.2.3 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数理运算、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检验、相关性分析等。其中,P<0.05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极其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该实验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陕西师范大学选修网球课的大二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问卷反馈。其中,随着宗氏量表的指数增高,其焦虑指数也越高。
2.1 网球“趣味教学”影响实验组焦虑程度变化的分析
纵向比较: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焦虑指数降低,并且差异性检验P值为0.03小于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八周前后焦虑指数有所降低,但幅度不明显,并且差异性检验P值为0.12大于0.01,没有显著性差异。横向比较: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指数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组焦虑指数与对照组焦虑指数相比,实验组焦虑指数明显下降。(见表1)
2.2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心理状况反应及焦虑程度的变化
8周前后,实验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五个因子改善幅度比较大,而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四个因子改善不太明显。(见表2)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实验前后有所改善说明,网球趣味教学可以改善这种自卑感,加强人际关系的交流,达到以球会友。
2.3 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焦虑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引发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健康状况、未来就业问题、经济状况、家庭问题、恋爱情况等。其中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家庭问题占的比重较大。有4人认为家庭问题给自己带来了焦虑的状况,具体表现为:自己父母的关系不和谐,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处于单亲家庭等。同时也有部分人认为在恋爱问题的处理上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焦虑。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并给大学生带来焦虑的因素有很多,相对而言受焦虑困扰的大学生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2.4 网球趣味教学对实验组焦虑指数的影响及分析
通过发放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筛选出焦虑人群,其中高焦虑者22人,从这2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1名作为实验对象,也就是实验组,剩余11名为非实验对象,即对照组。对其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十六节趣味网球课的教学实验,结果发现,网球趣味教学的确能够改善大学生焦虑的情绪,而且效果很好,与没有进行网球趣味教学课的对照组相比效果很明显,对照组的焦虑情绪无明显变化,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现象。具体表现在:实验组焦虑指数实验前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进行实验后比较,焦虑指数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网球趣味教学改善大学生焦虑的原因机制。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网球趣味教学可以改善大学生焦虑
实验组焦虑指数在实验前后有明显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焦虑指数在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的焦虑指数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组的焦虑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并且焦虑程度有所下降。对照组在实验前后部分心理健康状况因子有所改善,但强迫症状、焦虑、偏执这三个因子有上升的趋势。
3.1.2 网球趣味教学改善了实验组学生的焦虑
网球自身的特点、作用,受众度,在高校的开课率;趣味教学的特点;网球趣味教学教案的设计符合实验组大学生的心理。
3.2 建议
研究表明,网球趣味教学是一项极具趣味性、而且适合各种年龄阶层的、方便锻炼的体育趣味教学活动,它确实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所以建议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推广此项教学。虽然笔者已经证明网球趣味教学可以改善焦虑,但是目前相关研究甚少,造成相关理论狭窄,望未来的网球趣味教学可以融入到新课程改革和阳光体育运动中去,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游戏教材编写组.体育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
[2]高艳.趣味性教学的一点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6.
[3]申小莹,刘晓瑞,董雪.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志,2006,14(3):10-28.
[4]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幸福教育;大学生;措施
当代哈佛著名心理学家泰勒认为:幸福应该成为人生的至高财富。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群体,其幸福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青年价值观的主流,对于国家的文明进步,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幸福心理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树立良好的幸福观,实现人生价值,收获幸福人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理解
(一)幸福
依据心理学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是个体总体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所产生的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愉悦的感觉包括个体生理健康、伦理道德平衡与心灵欢快的平衡感,同时也包括个体生理物质需要与文化精神需要满足后所产生的和谐感。幸福给个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身体、心理以及伦理得到满足的和谐状态。具体来说,生理层面的幸福是个体生理欲望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后所产生的愉悦感受;心理层面的幸福是个体精神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快乐的精神状态;伦理道德层面的幸福则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其他价值判断的认可。
(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将幸福感定义为心理体验,它往往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生活状态以及外在的客观条件所作的判断,同时也包括对生活的主观意义以及满意程度的价值判断。现代幸福感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两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从快乐论发展而来,以Diener为代表;心理幸福感则源于实现论,Ryan和Deci对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阵地,认为幸福是快乐的主观体验,包括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认知评价是个体针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而给出的整体评价,情感体验指个体对生活的情绪情感体验。对个体来说,客观的生活事件只有被感知,才能被区分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才是有意义的[2]。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当今压力倍增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幸福心理教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大学对其进行幸福心理的教育,能增进大学生对生命生活的理解,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学会获得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泰勒博士对于“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给出了答案:个体能否在生活中获得幸福不在于金钱和地位,而在于个体的对事物的视角和理解、心态和选择,我国道家思想也明确指出,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生活中换一个视角,以积极战胜消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二)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幸福心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其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即人生意义,是衡量个体的实践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对自己具有意义和作用,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否对社会具有意义和作用,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个体除了了生理性需要,同时还有精神性需要,个体的一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创造价值,发挥个人潜力,超越自我,实现幸福人生。大学生幸福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懂的知足常乐,在生活中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在提高幸福感中创造人生价值,成长成才。
(三)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学生幸福心理教育对于促进个体内心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和谐的首要因素在于人的和谐,促进个体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重要责任。幸福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获得幸福的方法,让个体幸福感少受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制约。引导大学生在关注个体兴趣和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体会生命所带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而实现社会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教育措施
(一)开设幸福课程
开设幸福心理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获取幸福能力最直接的措施。近年来,幸福教育课程在各大学迅速开展起来,在哈佛大学,幸福心理学课程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我国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幸福感课程的开设。在大学开设幸福心理学课程,依托当代科学心理学,从更加专业和科学的视角,全方面的向学生展示幸福心理各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幸福的含义,了解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积极投身于学习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规划好未来职业。幸福心理课重视理论指导和社会实践结合,采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验证有效的获得幸福感的措施,提高学生幸福体验[3]。
(二)树立正确幸福观
树立正确幸福观,是对大学生进行幸福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所谓幸福观,是指个体对“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所持的观念和看法,它直接影响着主观幸福感水平。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主要集中体现在对爱情、事业和家庭等方面的看法。多数大学生对所持幸福观积极,少数大学生的幸福观呈现出注重物质、享乐、自我满足等消极的倾向。因此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融入幸福观教育,深化学生对幸福的理解,让大学生所持的幸福观既能实现自我价值,也能实现社会价值。
(三)塑造幸福人格
塑造幸福人格,是Υ笱生进行幸福心理教育最持久有效的措施。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形成主要受后天生活经验的影响。其中幸福人格有三种特质:其一为乐观型解释风格,持这种解释风格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由特定的情景事件和外部原因引起,且只限于此时此地。这种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价值观,在生活中为幸福提供稳定的动力;其二为主观幸福感,又称为幸福满意度,它是一种心理体验,同时也是人格特质。是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我生活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内在认同,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而非取决于个体的客观生活质量;其三为自我决定性,指个体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的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内在动机以及幸福感作用巨大。在大学开展幸福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重视幸福满意度以及自我决定的人格特质养成,切实增强幸福心理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霞.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8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到:“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笔者仅以高职学生为对象,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角度出发,对中国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进行梳理归纳,这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点和现状,提升高校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向,也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的社会里,或者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为了建立和谐社会而承担的各种责任、履行相应义务的自觉意识与情感体验[1]。高职学生不仅仅是单个个体,他们与这个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社会中立体化存在的人。因此社会责任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社会责任感是高职学生对社会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二是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内化而成;三是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并对所处的社会产生认同感,在自愿的基础下承担社会所赋予的责任。
二、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现状
1.理论性研究成果较少。社会责任问题源于20世纪欧美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导下,责任教育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乏责任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实施责任教育的实践却落后于国际社会。近些年来,中国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研究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成果相比显得较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高职”、“社会责任感”为关键词,要求精确匹配的文献检索中相关文章却不多,近十年期间相关的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共39篇,完全符合查询条件的文章22篇,学位论文两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无相关文章。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是很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区分度不高。随着高职生源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关于提高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专家、学者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成果,但在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本质区别分析不足,学者们在研究中把高职学生等同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对高职学生在心理、思维、意识发展等方面所独具的特点以及责任感认同度涉及不多,或者一笔带过。因而在在增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途径时,其培养角度、方式、措施等与高等教育区别不明显,脱离了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特色和特点,缺乏特殊性的研究。
三、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因素分析的研究
1.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程度不高。当代高职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易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较强,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学生功利化思想较重,对家庭的责任感意识弱化、对社会责任感和群体责任感存在缺失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尽管来自于高寒贫困地区,父母对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是学生认为父母的所作所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在生活中一味向父母索取而没有考虑到回报,同时互相攀比、追求享受的现象十分突出[2]。高职学生对自身的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群体责任感等认知度偏弱,甚至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或“当然之事”漠然处置。
2.社会角色定位不清晰。高职学生社会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社会角色的定位受到社会需要的影响。当代高职学生家庭责任感不强,对爱情、婚姻、工作、他人责任意识比较淡薄,集体责任观念淡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自身角色定位模糊造成的。还有高职院院校人才培养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此种培养模式使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局限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而忽略了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这样容易造成其社会责任感的缺陷。当高职学生有了正确的社会角色定位,才会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责任感的结构失衡。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社会接触和交往中,参加各种组织和社会活动,并且在主观及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下,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在出生后,便在家庭中与亲人接触,在此关系下,产生一定的家庭责任意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子女家庭责任感教育培养逐步减少或弱化,很难使家庭责任升华为内心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高职学生也不例外。另外,高职院校过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分集中于专业技能的操作,重视职业素质培养而忽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增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的研究
1.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作用,明确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内容,如生命责任、行为负责、成长成才、感恩回馈、生态保护等教育,转变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观念,增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和家庭责任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归属感;通过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渗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3.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资源进行分析,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高职院校责任意识培育上的协同机制,整合三方资源,三方积极配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宽容和发展空间,教导他们尽量多考虑别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角度及相应的社会责任[3]。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在重个人轻社会,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大学生应从个人、别人、家庭、集体、国家和人类等七个方面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4]。即为从加强高职学生个人修养和自我责任起,逐步延伸到人类,多种渠道促进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提高。
五、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的发展趋势
1.注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理论性的研究。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应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德育论、理论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进行。目前,针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主要囿于微观和中观层面,仅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很少跨学科、多领域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只限于现状、对策等方面的探究,而对社会责任感本质的探讨极少,这就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先天不足”。另外,大多数研究文章只是小范围、小领域、子层面的小打小闹,很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以及关于责任与自由的哲学理论,是理解和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基础[5]。此外,还要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当中来。
2.增强对高职学生自身特殊性的研究。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在招生中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稍低外,仍有其他的特殊性。在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人才定位、学业发展、就业政策、教育制度等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今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结合自身的特殊性,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原则,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一套适合于高职学生心理、思维、意识发展的途径、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3.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权责体系。众所周知,“破窗理论”在心理学、犯罪学等研究中常被运用,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一旦犹如“破窗理论”一样,那么这个社会责任意识更加淡薄。在此增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结合当今时展相结合,根据时展的特点,把新媒体、新载体运用到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中来,建立以个人社会责任意识为根本,家庭责任教育、学校责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通力协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权责体系。以“学生为本”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促进高职学生内心对社会的认可,对社会产生一种归属感,理念上成为“不假思索、条件反射式”的责任习惯,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利用多媒体等渠道传递社会责任担当的正能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构建相对系统化、客观性、全方位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郑琪.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1.
[2]杨淑菊.如何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感[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1).
[3]吴雪芬.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J].教育观察,2013,(5).
[4]陈强.高职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5]杨茹,丁云,阚和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践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一项调查发现,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重视生命关怀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
生命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一、加强生命教育原因
(一)高职学生的个体特征需要
这一时期的高职学生已发展到目前的90后了,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不可避免地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家长过分保护,独立生活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减弱;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失利,出于走投无路的心态选择高职院校,难免失落;不能正确看待失败,认为高考失利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内心压力增大,心理矛盾凸显。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需求
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冲突、社会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变迁,贫富差距拉大等都会给高职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矛盾,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也以空前的态势逼近学生们的生活,和所有大学生一样,消极悲观以至于自杀犯罪等现象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三)从生命教育的目的来看
陈英豪指出“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与理性教育,却忽视知识技能以外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成为社会的用处,而不是拿来杀人的工具。”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生命教育,高职学校生命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职学生,应根据学生群体的生命特点来安排生命教育的内容。
(一)珍惜生命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相对于天地之悠悠,个体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即使平平安安也不过百年,更何况还有疾病、天灾、人祸、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依据一个个排除,要让大学生体认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指出:“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它。” (二)挫折教育,生命教育要打造学生坚强的意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看作是例外,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其实痛苦是人生的主旋律。挫折教育应该是教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对前方的“不测风云”要有心理准备,磨练自己的意志,才能心怀希望,。教会学生从生活、友谊、爱情、责任中找到战胜挫折的理由和法宝。罗曼·罗兰说过:“只要有一双忠实的眼睛和我们一道流泪,就值得我们为生命受苦。”
(三)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感知生命
死亡教育在很多国家是一门课程,但受我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有人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高职学院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对于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光而言,生命是平淡的,这种平淡往往掩饰了生命意义的真实显现。因此对于一个一帆风顺的人而言,只有当他面临死亡、体验死亡、感知死亡时,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领悟到生命对自己的意义。”
三、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发“思政课”教学潜能,激发大学生的生命价值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主要课程载体。其实,“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导个体提高生命质量,焕发生命光彩,提升生命价值。“思政课”课程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题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整理、提炼。
(二)结合思政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
生存感受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及其价值的自我体验和感性认识。拥有丰富而又深刻的生存感受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直面生活的悲欢离合;生命情感是指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爱。
1、通过组织野外活动,如露营、模拟等,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乃至全人类的生命。
2、邀请“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的感悟,因为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才会有更强的对生命的理解和眷恋。
3、要求学生撰写遗书,观看执行死刑的视频等。
生命教育如果仅仅把学生和教师限制在精致的课堂里,那么这种生命教育本身就是没有生命力的。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 现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82
1 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
1.1 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在2015和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分别达170万和200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但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由于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而休学、退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根据湖北省高校学生自杀情况调研报告以及最近几年的媒体公开报道,相较于其它学段的学生,研究生自杀率较高。①这表明,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②研究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4.1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与全国成人常模的对比发现,研究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以及精神病性五项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也有研究表明,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大学生但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③某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对1930例研究生心理咨询个案进行数据分析表明,④寻求心理帮助的研究生绝对人数在逐年上升,相对比例稳定在20%左右。这一方面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有关,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逐渐不断呈现出来。
1.2 研究生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累积性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相较本科生更加复杂。高校研究生处于需要兼顾学业、工作事业、婚恋家庭等方面的人生关键阶段,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不仅要面对更加繁重的研究任务、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责任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学业压力、成就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压力、婚恋压力、就业压力等。具体而言,一方面,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相较本科生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自2003年起,研究生毕业人数明显增加,但由于培养计划不明确,与市场不够协调等原因,加上研究生本人过高的期望值,导致研究生就业压力骤增。2010年,江苏、重庆等地媒体报道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出现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⑤同时,受我国大学扩招的影响,研究生取代大学生成为父母和亲朋好友眼中的天之骄子,使一些研究生过于关注工作的起点,一旦现实情况与理想出现差距,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严重的情绪问题。
第二,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呈现出一定的规律,⑥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前三个月、毕业论文开题的前后一个月、毕业论文答辩前后一个月、毕业离校最后一个月是研究生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爆发的时间。压力的表现从入学初的学习困惑产生的学业压力,到入学适应后产生的学术压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压力,再到研究生中期的情感和就业压力,最后学生又要集中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最后,研究生还面临和导师的关系压力。
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累积性。当研究生出现不幸,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关注的只是表面的就业或者情感压力这些导火索,而往往忽略了极端行为背后可能早已存在的某种精神疾病或严重的人格缺陷。研究生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往往是在大学甚至更早的阶段就已经产生,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以解决,到了研究生阶段受到毕业就业、婚恋情感等应激事件的影响,新旧问题不断累积叠加,容易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某咨询中心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有1%左右的研究生因精神问题转诊精神科或心理科,并确诊患有抑郁症、强迫症、分离障碍、急性适应障碍、性心理障碍、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
1.3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差异
(1)男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表明,⑦男硕士研究生比女硕士研究生在经济和婚恋爱情方面的压力得分更高,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比男硕士研究生更大。男女硕士研究生的压力侧重点不同,而总体的压力感没有显著差异。相比而言,男硕士研究生在养家糊口、光宗耀祖方面背负更大的压力,在自己的同龄人已经开始独立生活时,他们还不能立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但另一方面,男硕士研究生还要在婚姻恋爱中承担更多的责任,相应的压力也会更大。因为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女研究生虽然学历更高了一个层次,但却不一定能找到如意的工作,难免在就业上面临较大的压力。虽然他们各有各的烦恼,但是相比而言,女研究生更愿意在遇到困难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2)不同工作经历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⑧这和研究生群体逐渐转变为独生子女群体有关。他们是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因成绩优异在学校也备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人生成长经历往往以校园生活为主,一路过关斩将,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脱颖而出,人生旅途一直比较顺利。这使得他们的成就动机比较强,自我期望值比较高。而另一方面,大多数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生活的磨练,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不同婚恋状况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表明,⑨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两类群体是正在谈恋爱的研究生和已婚的研究生。这两类研究生因为有着恋人的关心或者家人的体贴和支持,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因为研究生生活方式以个体或少数人为主,社交面窄,再加上工作未定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没有谈恋爱,博士群体谈恋爱的年龄也逐渐增大。这些孤单的未婚恋研究生,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时,因缺少同伴的疏导和帮助,往往容易焦虑和不知所措,一些普通的、轻度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容易累积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4)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在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的评估中,研究生强迫状态因子均分最高,是研究生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得分高一方面反映了研究生可能更加细致,有规划,规则感更强,有时表现得更加专注和谨慎,但如果过度,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相对单调,人际情感沟通较少,从而使得他们在人际方面较为敏感。另一方面,相比较文科类研究生,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由于长期的专业训练,理工科研究生养成了较强的逻辑思维,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儿,加上许多理工科研究生学习工作空间局限在实验室,容易形成自我封闭、思维严谨而刻板的心理行为特征。
(5)博士研究生成就动机更强,更易追求完美。博士研究生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个自我定位高、成就动机强的群体。在重视学历和重视人才的当今社会,他们被罩在“博士”的光环下,更多时候会受到众人敬慕,因此这种长期的佼佼者身份,造就了一部分博士生过于追求完美,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败;只能接受荣誉,不能接受批评;只能接受别人不如自己,不能接受别人比自己有优势。对于一部分从未从事过工作,一直求学的博士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仅局限于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求学,并没有设身处地地经历过更多的生活上的磨练和工作上的不如意,他们的成就动机更强于工作过的博士研究生。
研究结果显示,⑩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的一般水平,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9.3%。整体上来看,博士研究生在强迫、恐惧、焦虑和精神病性四项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心理健康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究其原因,这和博士研究生专注点在科研和学术方面,注意力范围比较狭窄,而同时又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有关。因此,对于博士生来说,应增强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与家人、朋友、导师等的沟通,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更好地维护个人心理健康。
2 开拓多种渠道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
2.1 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研究生自我保健和求助意识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诸如心理健康课主要针对本科生,还较少有学校开设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必修课;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主要针对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较少等,再加上主观上研究生对心理健康存在的一些误解,例如自己年龄比本科生大,已经经历过一些风风雨雨,比本科生更加成熟,因此不需要像本科生那样去求助等等。研究生群体中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还比较欠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相对薄弱。
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都会遇到相应的困难和烦扰,研究生应合理认识自身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必要时学会自我疏导或者进行专业的求助。基于此,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首先,研究生新生到心理中心进行参观体验活动。入学伊始,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抓住新生教育的最佳机会,树立心理中心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第一印象,邀请研究生新生以实验室或者班级为单位到中心进行参观和体验,了解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消除研究生对心理中心的陌生感,同时也能增强对心理健康的认同感,提高研究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其次,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新生入学时期,在学院内部进行研究生团体活动或者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一方面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种下一粒种子,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如前文所言,男研究生在遇到困难时,更加不愿意求助,在开展活动时,应着重向男研究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及心理问题的一般性,消除他们的戒心,学会积极的求助。
2.2 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开展具体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
如前文所言,研究生不同群体存在不一样的特点。另外,从客观上而言,研究生还存在住宿比较分散,集体观念淡薄,个人意识比较强等特点。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首先,结合研究生时间灵活但不易集中的特点,可以开展一月一次的心理沙龙或者团体辅导活动。活动采用半开放的方式,一方面控制人数,一方面也允许一定的流动性。主题则以研究生面临的共性问题为宜,例如婚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女研究生的恋爱问题,研究生的生涯规划等等。形式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讨论、阅读等。这样的形式容易打破研究生过重的戒备心理,从一般性问题入手,让研究生同学逐渐开放自我,进行分享和讨论,促进个人成长。其次,针对博士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可以开展贴近其生活学习实际的辅导活动。例如可以采用座谈、团体活动、心理沙龙等轻松的形式讨论和导师的关系、如何平衡研究和恋爱、如果应对学术危机等。
注释
① 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湖北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简要报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论文选编(二).2008:234-240.
② 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1.4:91-96.
③ 吴钰. 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31-133.
④ 李江雪,苏斌原.1930例研究生来访者心理问题特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577-1580.
⑤ 刘倩倩,吴少怡,王小宁.高就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36-137.
⑥ 刘祥和.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工程与企业管理国际会议,2011:703-706.
⑦ 刘颖.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⑧ 刘晓凤.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17-118.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应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是各大高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探索和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些具体措施。
据2006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有16%~25.4%有心理障碍,主要以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为主。这些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极端事情越来较多,如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的事件在大学里已屡见不鲜,学生凶杀案件也越来越多。种种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到22岁之间,正在由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这个年龄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上却没有成熟,很多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的学习、生活又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等。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问题
由于大学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高中截然不同,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很多同学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太适应,同学们已经适应了高中时老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时,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要完成多少的任务等都是老师安排好的,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行了。而大学却不一样,老师主要是采用启发性教学,主要是靠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很多学生开始都不能够适应,不知道该做什么,自学能力很差,加上大学的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安排时间较多,部分同学一时松懈,出现逃课、沉迷网络等现象,平日没有认真学习,得过且过,等到考试的时候就开始紧张了,出现考试恐惧综合症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挂科而跳楼自杀。
2、生活方面的问题
与高中不同,大学的同学可能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刚开始都会有些不适应,语言、信仰、习惯、饮食等各方面也都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不懂人情世故,不能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不能够和同学友好相处,于是脱离群体,出现焦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
3、情感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情感的萌芽阶段,这个时候,一方面,他们渴望爱情,异性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神秘感,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对爱情的认识,往往追求的是浪漫、刺激,他们对爱情有很高的期望,动不动就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一部分同学还发生了性行为,相处长久之后,感情破裂之时,由于不能接受分手的现实,很多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情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4、家庭问题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经济问题,一个是家庭关系问题。家庭经济问题可以直接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压抑等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良也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现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心理很强,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父母的一些想法和要求,不能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紧张。
5、躯体疾病问题
当学生出现一些躯体疾病时,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不安和焦虑,尤其是当出现一些疑难杂症、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对自我形象、自尊、就业影响较大的疾病时,学生一般都无法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又不敢说出来,害怕老师和同学知道,心理负担极大。
6、就业压力问题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和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就业无疑是现在的大学生最担忧的问题。很多学生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由于忧虑出现厌学情绪,有些同学刚进入大学就开始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这些都会使他们产生焦虑的心理,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指的是通过排查和日常生活观察发现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伤害自己或别人行为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异常表现,比如说情绪、生活习惯、言语等方面,对存在有以下现象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对象处理:生活习惯反常,情绪低落,抑郁,独行、不予同学交往者;有出现失恋、躯体疾病、考试失败、经济危机、家庭变故等遭受其他重大事故者;有在网络日记、QQ空间等有暴露自杀念头或报复他们意图者;亲人、朋友中有过自杀情况者;有明显的人格缺陷和精神障碍者;长期睡眠障碍,不修边幅,精神颓废者;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者。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措施
1、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片面、错误的认识、认知方法和观念是导致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部分集中在18到2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是很成熟,而且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有意的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认知方法,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增强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专业讲座、校报、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形式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学生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心理危机,当自己或者是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主动的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3、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建立动态的学生心理档案
在新生入学时做好第一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划分,这样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措施。
4、建立校、系、班级、家庭四位一体的危机干预体系
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必须构建校、系、班级、家庭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形成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为中心,各院系分别建立第二级心理咨询站,各班级分别建立心理问题反馈小组。学生处、心理咨询室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中心,全面负责和领导全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和调配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认真履行职责;根据各系反馈的信息,对于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对于无法缓解的应及时转介。各院、系为二级中心,由系领导、辅导员等非专业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初步干预,对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上报给一级干预中心。
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积极探索和研究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方式、方法,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我深切的感受到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沉重性,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援助,共同努力,帮助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丽霞.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09)
2 潘伟,汪姗.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理论观察,2010,(2)
3 吴颖新.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的意义及措施[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第9卷第3期
所谓以问促思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批评、判断、澄清、想象的思考平台,使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体现出灵动与飞扬,激发其创新的火花。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并把这一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智慧的碰撞,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欲,激活个体的生命体验。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使其具有深入性、启发性、开放性、拓展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重视提出有思考价值、扩散性的问题,投石激浪,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教师通过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语文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为促进学生思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就不难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填空式的问题,那些可以用对错、是非等简单回答的问题会让学生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教师应提那些学生在没有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前提下就不能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探求、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此外,教师也要避免将答案包含在所提问题之中。
二、以问激情
所谓以问激情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感情波澜,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超常发挥,他接受外面的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这种积极的情感、情绪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千万不可忽略。
对于高中生来说,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相对有限,而一堂课应有三至五个兴奋点,使学生产生好奇之意、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探究性、悬念性、假想性的问题,切忌整堂课的问题都过于平淡,老调重谈。在学习课文《孔雀东南飞》,简析诗的悲剧内涵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和“兄长逼迫”,刘兰芝会再回焦家吗?
学生们各持己见,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有“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这份真挚的情感会使刘兰芝再回焦家。
另一方认为:从婆婆的角度讲,她绝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从刘兰芝的角度讲,她身上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光芒,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她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磨去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刘兰芝是不会做的。因此,刘兰芝不可能再回焦家。
这个假想性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情趣的带动下,主动地阅读思考文本并能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三、以问引问
所谓以问引问,是指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出另一新的问题,它既可以是教师的提问从学生的质疑中获得,又可以是学生的问题从教师提问中生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而取代这一方式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将会引起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并能提出新问题。我们在课堂提问中倡导以问引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尽信书、尽信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更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追问、深问、反问、质问,形成兵来将往、高手过招、生动活泼的互动局面,就将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中仅有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勤于发问的学习品质。
一位教师在区教研活动上过一堂实验课——《老王》。课前,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思考,提出存疑的内容。在课堂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们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提出了质疑。教师以问引问,让学生自主研究:
师引学生问题一:刚才同学们比较集中地对文末最后一句话提出了质疑,那么文章最后一句话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教室里寂静片刻)
师引学生问题二:是啊,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思考××同学提出的“为什么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去看望作者,还带着香油和鸡蛋,目的是什么?”(学生们似乎有了切入口,开始积极思考与讨论)
生1:香油和鸡蛋对老王来说是奢侈品,老王将杨绛夫妇看作亲人,所以他把最珍贵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送给他们。
生2:文中说道杨绛想进屋取钱时,老王说:“我们不是要钱”,他只是来感谢的,像真正的朋友之间的那种感谢。
教师追问:杨绛感觉到了没有?
生(齐答):没有。
生3:杨绛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老王是一个下等平民。从经济上看,他们是不相欠的。所以,“多吃多占”应该不是物质方面。
生4:从情义上看,他们的付出是不平等的。杨绛夫妇对老王表达的只是对不幸者的一般同情;而老王渴望的是一种平等的关怀。
师:好!大家懂了没有?
生5:懂了,经过两年多的思考,自我反思与解剖,杨绛进一步明白了做人的原则:平等待人,真诚相爱……
(案例来源于陈小英主编《建设一个语文教学的研究实体》)
这节课,课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对文本内容质疑,这不仅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同时还使教师从学生问题中获得了教学的突破口。课堂上教师以问引问,为学生阅读思路的展开提供了铺垫,学生的思维拾阶而上,突破了对文本中人物分析的简单化倾向,也改变了教师的思维越俎代庖的不良做法。
四、以问导学
所谓以问导学,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之愿意学习、探究,并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使之愿学习,会学习,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提问时应融入知识方法的迁移,渗透学法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在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许多“配角”,对这些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小说中的康大叔和黑衣人是否是一个人,有何依据?在讨论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是一个人,观点是他们都是吃人者,将二者理解为同一个人,更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发言中他们主要运用阶级关系、小说三要素等方法,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少部分同学认为是两个人。观点是二者虽然都是吃人者,但是前者是用刀斩杀革命者,后者是用语言威吓民众。他们主要运用文本细读、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虽然学生的观点最终也没有完全达到统一,但这也正说明了讨论此问题的价值。文学本来就因其具有无尽的阐释价值才有生命力,没必要强求结论必须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在这场争论中学生将已学、已知的知识充分调动起来,深入探究文本,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魏清主编.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
[2]陈小英主编.建设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实体.上海三联书店,2008,2.
论文关键词 社会学习理论 电视媒体 留守儿童 成长。
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Bandur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相互作用论、观察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笔者以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中心村的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套关于电视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影响的调查问卷。
一、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大板块,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为:留守儿童卷与监护人卷。其中,抽取紫溪镇塘夫中心小学的100名小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抽取紫溪镇的100名监护人,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男性46人(46.9%),女性52人(53.0%),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在所抽取的留守儿童中,父母都外出务工比例较多,占42.9%,由于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因而调查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40.8%)的情况较多,母亲一方外出打工仅占总体的16.3%。所调查的留守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外)祖父母(73.5%)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紫溪镇中心村的电视普及率较高,有线电视的质量较好,频道数量较多,留守儿童能与电视媒介进行较充分的接触。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大多每天观看一个小时以内的电视节目占32.7%或者一至两个小时的有24.5%,两个小时以上的有31.4%;同时,把观看电视作为课余时间的休闲活动的留守儿童占30.6%,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电视媒体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从监护人的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显示,有52.2%的留守儿童有沉迷于电视节目的现象。
二、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解读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一)运用相互作用理论分析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班杜拉的研究中,环境和行为会相互影响,环境又有潜在和实际之分,潜在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实际环境则是个体本身的行为创造出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三大因素,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处境则是更为恶劣:一方面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农村社会环境也给留守儿童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反应,有52.3%的留守儿童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减少了学习与外出活动的时间,一方面不能够保障学习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另外一方面,长时间呆在家里看电视,而较少出门活动的时间,缺乏必要的运动,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不利,同时,因看电视而缺乏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会对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将选择课余活动为看电视的留守儿童与选择看书和看报的留守儿童之间进行外出活动情况比较,宁愿在家中看电视经常不愿意外出活动的留守儿童(28.6%)所占比例远远低于课余活动为看书和报纸的留守儿童(71.4%)。由此可见,电视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放弃了外出的机会,或者是减少了外出活动的时间。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一般都在家中度过,所调查的留守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祖父母(73.5%)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在孩子心目中一般是慈祥的、温柔的,是一个呵护者,父亲则更多的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隔代的教育也存在着较多问题,祖父母年事已老,不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跟不上孩子的步调,加上大部分被调查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进行不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此可知,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的缺失促使了他们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在看电视上。为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亲或监护人要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养成生活有规律有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
观察学习理论说明:榜样在形成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上的起着重要作用。观察学习理论着重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们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观察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发学习,学习程度由浅入深,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来完成。留守儿童处在模仿能力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会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情况下模仿一些行为,电视中的部分行为成为留守儿童们模仿的对象,通过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会特意模仿电视中的形象,也有些留守儿童把自己化身为自己喜爱的动画人物,模仿其动作与话语。那么,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电视里是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萎靡的,接触不同的电视节目内容,会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影响。据调查,有34.8%的留守儿童经常和监护人一起观看电视节目,有39.1%的留守儿童偶尔与监护人一起观看,也就是说,将近四分之三的留守儿童是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观看电视的。孩子们除了观看动画片之外,还会看和家长一起观看一些如:《西游记》等神话剧(87.0%)、爱情剧(8.7%)和部分综艺节目(4.3%)。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留守儿童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因此,父母或监护人要为留守儿童在电视节目选择上给予指导和关心,选择的节目要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利于他们去模仿和学习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某些电视节目的学习来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不良的习惯,营造出一个“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的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强化理论巩固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其主要成因是父母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果他们在成长中偏离正轨,势必增加社会的负担,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刻不容缓。根据班杜拉的强化理论,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而外部强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手段能巩固已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第一,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出台和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如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亲团聚的方便。各级政府及基层单位应该合理的运用农村书屋这一资源,建立完善的借阅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文化休闲场所;同时与部分高校进行长期合作机制将各类图书进行回收再利用。
第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环境,全面客观地报道留守儿童问题。首先,各电视台以及各大媒体可以策划相关节目,为留守儿童提供关怀,起到媒体的舆论作用,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环境。其次,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在面向农村、以大学生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组织中,招募一些富于爱心、乐于助人、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大学生们组成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义务帮教队伍,给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