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2: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信息传播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农业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建设、封闭运行突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信息瓶颈、梗阻现象相当普遍,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群众急需的科技经济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涉农科技资源构建的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户户通平台,其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涉农组织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协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村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要素充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村电话电视普及应用率问题;有利于科技信息在农村的适时传播和广泛应用,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1平台构建及科技传播过程
1.1平台系统体系
户户通平台主要以电话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为载体,通过语音、视频和网站提供信息的查询、、技术支持与协作,解决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其总体构架包括科技信息需求终端、科技信息处理平台、科技信息资源系统和科技资源协作网络等。
科技信息需求终端指户户通平台的受众对象或目标人群,主要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等终端用户。科技信息处理平台指系统具备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库、用户、权限、角色管理和信息匹配等。科技信息资源系统指市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主要结合农村需求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人机界面,组织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科技资源协作网络指农业与科技管理部门、委托机构、相关单位及专家网络。
1.2技术功能和传播过程
(1)技术路线。为了保证户户通平台低成木、高效率地运行,程序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智能体技术,通过专用服务器和特定软件实施电话网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如利用系统语音合成软件使动态文字信息转换成电话可以识别的语音信息;利用系统上传下载软件使户户通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互联互动;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动态信息静态化、静态信息号码化、复杂信息简单化;利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户(电话)拨号进人户户通系统平台,查询互联网上的科技信息或把自己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称为电话曲线上网或电话间接上网)。在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户户通信息平台(外网)和工作平台(内网),使用统一热线电话号码或借助农村远程教育网,通过人工(或自动)接受与处理,构架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通过各级专家团队的协作联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2)平台功能。户户通平台主要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查询、用户接人、文字语音转换、远程培训、协作互动、服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信息平台(外网)主要用于公众信息和用户供需信息的。工作平台(内网)作为科技服务资源库和科技系统网络调度平台,存放当地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以备加工、和应用。
(3)咨询流程。当用户通过电话或机顶盒电视咨询问题时,可根据户户通系统提示按键进人户户通信息数据库获取和科技信息。当咨询者认为信息数据库无法满足自己需求时,可根据系统提示进人户户通人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答复处理。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中心坐席专家不能实时处理,则提交调度服务中心或市县互动服务平台,由相关专家借助三方通话予以解答,对于技术性比较强或必须现场处理的问题,调度服务中心将根据情况就近指派专家随户户通现场服务直通车实地解决。
(4)管理模式。户户通平台运行的成败取决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前期以政府投人为主,逐渐转为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模式需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讨。当前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依托、农业和科技部门为主体、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可以组建户户通调度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农业专家团队和科技协作组织。
2户户通平台的运作实践
蹼阳市在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和示范开发“六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上,结合多年开通17S(要技术)科技服务热线(160S17S, 1688S17S专家咨询和语音信箱相结合)的成功实践,2004年投资15万元引进神农智能电话查询系统,开发建成了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2005年蹼阳市科技信息户户通工程建设项目列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具体做法包括:①开发建设了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查询、信息、
信息管理和呼叫联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由“五个一”构成,即一个户户通网管系统、一个户户通网站()、一条户户通热线9600175)、一支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一组电话应用终端。②开发建设了科技信息专家数据库,作为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平台建设的核心。③引进开发了虚拟电子邮件系统,可以支持农户利用电话接收、发送“电子邮件”。④开发建设了农业科技短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农业技术、市场预测、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务工信息和农家乐等点对点服务。⑤开发了科技信息供需甄别系统软件,可以把复杂信息简单化,解决农民甄别真假信息能力较弱的问题。⑥组建了一批综合性机动化的专家团队,利用户户通热线、现场服务直通车保证用户咨询问题的及时准确解答。⑦编制了户户通平台应用指南,解决了农民如何利用电话间接访问互联网的问题。⑧签订了符合市场规则的双赢合作协议,保证了户户通平台的持续运行和健康发展。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高效协作体制,具备了组织开展联动协作服务能力。⑩建立了多媒体宣传推介机制,实现了农民、专家、媒体和户户通平台的良性互动。
由于户户通网络的科技信息丰富实用,专家服务权威热情,每天都有不少农民拔打户户通热线(9600175)来咨询各类科技信息。近年来,户户通平台咨询人数呈现出急剧增长趋势,有时一天超过50人次。
3户户通平台的成效分析和问题思考3.1应用成果
科学研究和运作实践表明:户户通平台运用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①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联动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协调运作机制,可以逐步实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六化”,即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机构市场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利益共赢化和服务能力持续化;②遵循专业化市场化原则,符合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规律。平台的维护运行、信息的采集更新、团队的服务活动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长期的运行必然要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③实行低成本启动运作,拓展户户通网络发展空间,既不收取信息服务费,也不收取技术服务费,甚至连专家现场技术服务的交通费都不收取,农民获取和科技经济信息的成本非常低、热情非常高,户户通平台在广大农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3.2优势特点
案例实践、社会调查和数学统计表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既科学实用又快捷节省,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投资量小、覆盖面大。所有电话普及的乡村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话,记住户户通热线电话号码,就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信息。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传播内容涵盖涉农政务、市场供求、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卫生科技和大众科技等农村科技信息,农民用普通电话即可间接上网交流。③人机结合,异地同步。系统自动应答、昼夜服务,可以通过专家体系异地同步地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④解决困难,节省花费。用户不用电脑、不用宽带,不付信息费,不付专家费,可以大量节省获取和科技信息的成本。
3.3存在的问题
户户通平台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人机互动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专家信息库的先进性和本地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系统应用查询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运行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应用终端需要进一步拓展,媒体宣传需要进一步扩大。
3.4户户通平台的发展思考
(1)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过程看,应该运用现代科技传播理论,构建高效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较好地做到以下三方面的结合:①网络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协作体系的建立完善相结合。例如,在建成市级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县区乡镇户户通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资源协作系统,做到电话曲线上网和专家实时服务的有机结合。②传统的科技传播经验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例如,在吸取现场指导和技物结合等传统农技推广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引进市场经营理念,用电信运营商的电话资费分成弥补户户通平台维护和运行经费的不足,可以避免重建轻管或有建无管现象的发生。③科技信息传播方法的实用性和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相结合。例如,户户通平台上网查询科技信息的方法简便易行、快捷节省,具有经过专家团队甄别、符合农村需求的科技经济信息数据库,能够奠定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基础。
(2)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内容看,应该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先进实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不仅要解决好把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传播给一般社会公众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索和甄别问题。科技传播的信息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科技传播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剧增。户户通平台在选择相关信息时,要忽略不相关或者不先进、不实用、不准确、不科学的信息方面。另外,要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团队的作用,尽量减少农民选择应用科技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强科技传播、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传播内容更加适应传播体制,传播方法更加适应农民需求。
(3)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效果看,应该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现实,既要解决或弥补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要解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技术信息棚架,以及农民急需的各种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无从获取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指日可待,农民科技经济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通讯事业长足发展,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前景自然会更加广阔。
(4)户户通平台作为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和农业科技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范例,对转变中国农村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变革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以及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论文摘要:关于科技传播以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对科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虽然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但尚有待深化。在分析比较前人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这种阶梯网状模式突出启发性信息的作用,强调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一、科技传播模式的研究状况
虽然科技传播概念的使用还没有达成一致,在国内有“科技传播”、“科学交流”、“信息传播”、“技术传播”,英文中有“Scientific and Teclinical Communication”,有“Science Communication”,有“scientific Communicatmn”,还有“Technical Communication”,但对科技信息、科技交流、科技传播、网络传播等的研究却十分活跃。
1.科技传播
J.D.贝尔纳(J.D.Bernard)是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用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科技传播。贝尔纳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划分为提供专门资料和提供一般资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科学出版物本身的职能和科学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其他手段,第二部分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从贝尔纳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这三方面组成了科技传播系统。
W.O.哈格斯特龙(W.O.Hagstrom)将科学传播与科学奖励联系起来,提出了独特的“交换理论”。所谓“交换理论”,即主张科学家为了得到承认而相互交换科学信息。哈格斯特龙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在他看来,科学家向科学共同体贡献心智是作为礼物,以换取得到承认作为回报。“在科学中,提交的手稿被科学期刊接受就确立了赠礼者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确实,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只能靠这样的礼物馈赠而得到——而且这还确保了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声望。……科学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以社会承认对信息的一种交换。”哈格斯特龙的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动因。
D.克兰(D.Crane)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是专门讨论科学交流问题的著作,她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社会学和数学领域的研究,综合评述了自己对科学交流方面的研究,对科学创新的扩散、科学交流与影响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克兰的研究无疑对科学交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翟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拥有者传递给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学习和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基本功能是把科学家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吴国盛在《科学走向传播》中指出,“传播”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传播”就是把“传播”的理念引入对“科学”的理解之中,用“传播”的态度看待科学、对待科学。科学的“传播”化,表明“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现代观念已经或正在进入科学事业中,进入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2.科技传播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对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4年Meadow发表的《Communication in Science》一书。Meadow指出,人们试图通过建立信息传播的模型,用行为科学理论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的重点是学者为什么和怎样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是如何互相交流的,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发表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出版发行机构和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等。张勇的《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从信息的作用、信息化、信息网、信息技术以及科技文献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中介)传播、网络和网络化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入手,研究了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科技信息传播的三种模式与应用途径。本人的《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一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信息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创新者的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邹志仁的《情报交流模式新探》提出应当依据信息交流的主体及其关系来建立信息交流的模式,并根据“终结元”介入程度将交流分为直接交流、准中介交流和中介交流。信息栈是严怡民在《现代情报学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信息从生产者向使用者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并且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王琳认为栈理论和“中介元交流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的模式标准都是建立在对信息交流主体及其关系的客观反映基础之上的。但与中介元相比,使用“信息栈”的概念术语除了表明其传递的中介作用外,可以更加突出和强调它的吸收和利用信息并使之增值或衰减的功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实质。
3.信息网络化与科技传播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改变着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模式。Michael Nentwieh在《网络科学:信息传播技术改变学术交流模式》一文中,就信息传播技术(ICT)如何通过改变学术交流模式而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模型:ICT是个独立的变量,另有一系列相关变量,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即网络科学(Cyberscience)。Rice在《网络分析和网络传播系统》一文中对CMC系统(电脑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指出,网络已日益重要,而CMC系统的采纳和运用又是重中之重。CMC系统通过电脑和电信网络的联合作用来促进大量联网使用者之间的创造、处理、存储、修复、信息交换等各方面的能力。Leah A.Lievrouw和Kathleen Carley在《在“telesclence”时代科学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中研究了在计算机、电话、传真机以及其他电信设备的工作环境下,科学家们是如何采用一种新的方式——“telesclence”来进行研
究的。文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刊物文章或者有组织的科学会议的数量不再增加,取而代之的是新电子基础设施上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Leah A.Lievrouw在《传播、意象和科学知识:一个概念框架和个案研究》一文中指出,科学家交流行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他们交流渠道、风格与信息、网络的复杂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Roosendaal H.E,Geurts P.A.T.M,Vall der Vet P.E.等在《科学传播的发展:关于资源链的思考》中分析了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并指出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是与科学研究和教育相伴随而变化发展的。燕今伟的《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从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人手,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岳泉等的《网络信息传播透析》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郝金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中研究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信息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益,使得科学家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Walsh和Maloney探讨了网络对科学研究的合作结构和合作生产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科学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更能促进科学的团队合作。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Walsh和Bayma在《虚拟大学:电脑网络信息传播(CMC)和科学研究工作》和《电脑网络和科研工作》中对电脑网络信息传播可能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他们通过对四个领域科学家的访问,讨论在科研组织中网络传播的影响,认为网络传播能够催生新的合作机制,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科学工作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用网络的频度不一样,这是由于不同领域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工作组织造成的。Stephanie Teasley和Steven Wolinsky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传播:远距离的科学合作》,论述了网络是如何支持远距离的科学合作的。网络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协调大量复杂的实时关系,增强科学研究间的协作。特别是联合实验室——“无高墙的实验室”:高性能的网络结构连接政府、企业和院校,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正是这一整体支持着远距离的科学合作。Kouzes、Myers和Wulf在《联合实验室:在网络上进行科学研究》中指出,现代许多复杂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个研究机构合作的结晶,基于计算机的合作被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科技传播的理论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确立数十年来,传播模式创立了数十种,数量之多表示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兴旺和人们对其的重视。
1.拉斯韦尔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D.拉斯韦尔(H.D.Lasswell)。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也称“五W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但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2.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C.E.Shannon)和韦弗提出了有关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式,该模式是从通讯工程的技术设施中抽象出来的,它将通讯原理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而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模式虽然提出了“噪音”的概念,但仍是单向、线性的模式。为弥补和发展申农—韦弗模式的不足,M.德福勒(M.DeFleur)提出德福勒模式。德福勒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使自己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适应信宿。
3.马莱兹克模式
G.马莱兹克(G.Maletzke)1963年提出了关于信息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在该模式中,他把信息传播放在一个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传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双向的信息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是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系统。
4.米哈依洛夫模式
米哈依洛夫(A.L.Mikhailov)将科学情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分解为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提出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他认为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交流是正式过程,情报的使用者与创造者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交流是非正式的。这一模式的提出,可以说开创了情报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情报交流模式。该模式简单明了,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缺陷在于它只是对情报交流的一个粗略描述,作为情报交流系统基本要素之一的“情报”并未在模式中得到反映,而且模式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情报交流过程的影响。
5.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
Hurd研究了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变化,提出了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该模式立足于网络媒介,颠覆了基于纸质载体的信息交流模式。Hurd认为,无形学院仍将存在,网络工作站增进了成员之间的联系,成员们依靠网络保持联系,学术信息、原始数据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他人使用,网络提供相关研究信息和预印本文献。
三、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为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考察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知识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看作是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阶梯都可以分为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而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在信息运动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中,平缓面进行的是“问题”指引下的信息集聚活动。这个界面具有很强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不仅吸取外部信息,而且也发送信息。信息集聚是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加以选择和协调,分析和综合,就如同潜能处于高度积蓄状态,稍有机会就能成为契机。转折点的关键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这一介入使得信息集聚爆
发出巨大威力。创新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一信息的刺激,使之豁然开朗,产生飞跃。转折点可以说是创新成功的瞬间。倾斜面形象地反映出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而导致创新的产生,表达了科学认识中的“顿悟”对知识创新的强有力推动。此时,知识创新中的关节点已经突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信息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潜在到显现,并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运动,急剧上升,从而进入知识创新的。
在知识创新的阶梯攀登过程中,信息运动曲折上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引入信息传播流,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信息运动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创新的全过程。信息运动,特别是与外来信息的交流不仅表现在平缓面的信息集聚活动和各界面、阶梯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更突出地表现在转折点启发性信息的介入。
第二,把握了创新的发展趋势。知识创新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停滞,甚至倒退的时候,信息运动也常常可能出现阻滞。但对于有毅力的知识创新者来说,这种停滞是暂时的,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知识创新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况,信息运动的总趋势也是上升的、前进的。
第三,突出了创新者的信息能力。如图7所示,增加信息流宽度,缩短每一阶梯所用的时间,就意味着增强知识创新的时效性。要达到这一点,要求知识创新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即拥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从而能敏感地捕捉各种信息,特别是启发性信息,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处理信息,另辟蹊径利用信息等,这样,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阶梯式攀登过程中,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流中不仅存在着链式运动,而且存在着多重链式互动的运动模式,即网状运动。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的运动系统。作为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由于存在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从而造成信息传播及其运动的随机性和多路径。由此形成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流中的网状运动,网状运动有如下特点: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信息传播;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传播的主体,由于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和读者的特殊性,客观要求高校图书馆按照传播学原理提高文献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质量,提高对读者信息服务水平。
1信息传播的形式与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从传播的基本形态来看,主要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几种形式,其在图书馆信息传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1自我传播
在这些基本类型中,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人能够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模式在图书馆的应用主要是指读者对文献信息的自我选择与阅读学习。
1.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被人们作为进行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自有其不可动摇的理论地位,主要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其特征有:①属于社会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大量的传播行为;②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传者与受者可以相互交替;③信息表达不规范;④信息反馈及时,传播效果当即产生。这一模式在图书馆的应用最首要的当属信息咨询工作,也可以说是图书馆核心业务之一。
1.3群体传播或组织传播
群体传播是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内部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传播。组织传播作为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也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主要是指有组织、有领导、有一定规模的讯息交流活动。其特征是规模较大,对象特定,传者与受者角色有所规定,信息表达和传播周期较规范,信息反馈比较困难。此二者似乎在概念上有所交叉,但其在本质上仍有所区别。以上两种传播模式在图书馆亦比较显见,前者的应用如图书馆界的资源共享和馆际互借,后者如面向读者组织各类活动一报告会、讲座、展览等等。
1.4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由于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理所当然地成为最被重视的传播类型。大众传播就是职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对其广泛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对于当代图书馆来讲,注重通过各类大众传媒进行自我宣传,使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则是大众传播模式的最佳应用体现。
2高校图书馆信息传播的特点
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来说,图书资料工作就是教学科研工作的起点和组成部分,因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传播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直接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教育;二是配合学校科研、提供参考咨询和情报服务,即教师和科研人员要通过查找资料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吸收过来,图书管理人员还要通过资料把信息传递出去,这一来、一去,实际上体现的就是高校图书馆的传播特点:
(1)对信息资源加以采集、加工、存储并将其开发成有序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在这里,高校图书馆面对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文献,其传播的方法主要有外借、馆内阅读、馆际互借、情报检索、咨询服务、定题服务、翻译、复印等,服务或信息传递方式取决于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读者需求。
(2)网络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依托高效、快速的通迅网络,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并提供用户。
(3)举办各种书评、书展、读者座谈会等,来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从而优化和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效果。
3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3.1图书馆馆情概况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于2003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77万耐,现有馆藏图书80万册,阅览座位4000个。管理职能设有八部:流通部四个,负责图书、期刊的借阅工作;信息部负责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以及用户教育工作;技术部负责全馆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采编部负责图书、期刊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综合部负责自习区管理及安全保卫工作。图书借阅采用ILAS图书管理系统,实现流通、采访工作自动化。
购有CNKJ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书生之家、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中国煤炭数字图书馆、美国EBSCO等中外文数据库。
建馆以来,大力发展电子阅览和网上虚拟图书馆建设,积极开展网上图书需求调查及读者培训;推行“一站式”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秩序、高效、和谐的图书管理和信息传播体制,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3.2影响图书馆信息传播效果的矛质和不足
根据图书馆信息传播理论,考察分析我院图书馆信息传播现状,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1)图书馆需求信息反馈不足。目前,已建立了网上图书需求调查反馈系统,但信息反馈量不足,影响了图书馆对图书采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不全面,在用的机房微机数量相对读者来讲,数量不足;
(3)经典科技图书、外文期刊和外文原版教材采购数量和质量不足,对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支撑力小;
(4)图书借阅流通过程中,图书破损和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妨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
4加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建议和措施
结合我院图书馆信息传播的现状,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信息传播建设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4.1加强图书馆信息反馈渠道建设,提高图书馆图书采购的数量与质量
在继续开展好现有的图书采购网上订购服务外,拓宽信息反馈渠道,设立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咨询服务热线,聘请各专业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对本学科重点图书或信息进行评估和推荐,评估和推荐结果做为图书采购、特别是科技前沿图书或资料采购的依据。
4.2加强图书馆信息网络硬件建设,提高电子信息查询和传播能力
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提高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一是适当增加电子阅览室微机数量和阅读座位,提高电子信息的查阅能力;二是在阅览室或馆内自习室设立独立网线端口,方便携带笔记本电脑用户上网查询,并降低电子阅览室压力。
4.3加强电子图书和数据库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电子文献载体信息的比例
根据需求和经济运行情况,加快电子图书和数据库购置,增加电子文献数量,提高图书馆信息传播能力和信息质量,提高对教学和科研的服务效果,并努力做到国内、国际科技信息共享。
4.4加强读者培训
除了对读者进行信息查询技术培训外,还需要加强对读者道德修养教育和尊书爱书教育,延长图书、文献的使用寿命,保证信息传播不受中断的影响。
4.5建立专题数据库
利用图书馆所拥有的网络系统,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建立流通、编目、采访、期刊、查询等业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对本馆图书进行提练、摘要,建设成各种与学校教学、科研相关的各种专题数据库,并且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形成自己的信息产品,通过图书馆网络系统传送给用户。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关系广泛而深远。探析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有利于实现科技开发通过新闻传播延伸其产业链,在社会资源最大化的配置中,提升其信息资源的集约整合概率,实现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有机结合的双赢。
【论文关键词】科技开发;信息传播;实施建议
(一)科技开发概况
1.科技开发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开发,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根据国内以科技开发为主导职能的机构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试将它概括为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成果转让,提供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类科技研发活动。与其他类别传统的开发研究工作相比较,科技开发的评价标准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2.科技开发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专门从事科技开发的直属国家政府的机构——中国科技开发院。该院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技开发机构,与有关省、市政府合作设立分院(办事处)和创业中心,现已设立十二个分院(基地)。所属机构(企业)从事涉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交通、能源等领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开发业务。
3.科技开发前景
(1)科技开发工作的功能与服务对象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事业型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事业型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在转制或改制过程中,需要更新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科研单位则正在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填补着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空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渴望早口脱贫致富,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这一切与科技开发信息有效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科技开发信息的传播成为科技开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网络化使信息的来源空前广泛,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在科技开发工作中显得尤其的突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曾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就是客观存在的于你的周围,能够被人的自身直接感受和验证的环境;然而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人的很多经验是通过他人获得的,这就是“虚拟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科技开发“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的构成正是传播媒介。
(二)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现状
1.科技开发传播信息化
新闻传播为科技开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科技开发可以通过新闻传播进行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全球性技术的传播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科技开发的新途径。大众传播有利于迅速而有效的将创新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接受者,能带来知识的觉醒。传播手段的发展动力演绎了科技开发方式所推动的经济社会前进过程,“传播是社会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状态,并使属于这些状态的社会关系与之相适应。”
2.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结合之不足
(1)科技开发结合新闻传播现实研究不够紧密。对新闻传播在科技开发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经营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既缺少对科技开发研发项目中导入新闻传播经营个案、科技开发媒介传播信息资源共享等微观问题的细致研究成果,又缺少为现实服务、影响决策的战略性研究报告。
(2)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够系统,科技开发传播自身建设缺乏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信息的研究显得零散、滞后,缺少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新闻思想的精神实质去解剖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科技开发传播基本上停留在方法操练或对策咨询层次,从而在总体上无助于新闻传播对科技开发最大效益的的发挥。
(3)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交流合作。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横向联合、科技开发实体联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科技开发新闻传播条件,克服因经费、人员、方法等限制而难以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构建项目的弊端,科技开发机构应有侧重的成立能广泛利用新闻传播整合有效资源的信息业务部门。
3.建设科技开发信息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开发需要信息支持。科技开发主体和科技开发服务客体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准确、及时、系统的市场信息作为正确决策的前提,成为在市场经济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基层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也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作出决策、提出对策的依据。
(2)信息时代我国科技开发工作对传播信息化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对国内外市场的认识与把握还很肤浅,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信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壁垒。这除了与我们自身一些科技开发管理观念与手段都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信息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准备的不充分。这就更需要科技开发职能部门在市场传播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完备的信息服务来弥补自身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必要的信息支持来减少科技开发服务过程的大幅波动与市场风险。
(三)积极主动构建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体系
1.建立科技开发传播体系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数是科技开发服务质量的核心。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并考虑投入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标准化科技开发信息数据库的规划建设。
2.培育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服务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承担着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机构。
3.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势必要融入长期的构筑企业文化模式之中,建立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将其触角深入到自身内部的各个部门、分支机构以及服务对象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系统、网络。通过传播过程中收集或产生的有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为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综合服务而谋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张通生,赵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传媒传播创新[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1,10(2):41~42
[2]李成砚.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J].中国报业,2012,7:68~69
[3]董成双,邢祥虎,薛寿鹏等.农业科技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信息传播;播音主持;广播发展;广播效应;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1信息传播中的中国广播的现状
信息时代,广播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进入21世纪,在新兴媒体电视和网络的冲击下,中国广播经历了历史低点,随后迅速反弹,在多种媒体共同传播信息的方式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重新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11广播传播新闻信息快捷高效
广播具有灵活性优势,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节目进程的掌控者,这使得广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优势,可以随时随地插播即时新闻。由于无需画面配合,广播的快捷性优势高于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同时,广播新闻还具有海量资讯优势,可以融合网络、电视、纸媒等新闻内容,既可以关注播报重大消息,又可以兼顾地方性民生新闻,其灵活性在新闻资讯选择方面尤为突出,传播重大突发性新闻高效快捷。
12广播服务类信息全方位便民
进入全民驾驶员时代,城市路面状况频出,紧随其后地方通广播出现,即时的路况信息良好的缓解了这种状况,并逐步成为驾驶员路面上的伴侣;情感服务节目如《叶文有话要说》、《晓声长谈》等服务普通人解决生活情感困惑,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从人与人的传统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转变为一人倾诉全民支招的传播模式,有效满足了“高压力时代”情感交互的需要。
13广播娱乐信息缓解社会情绪
紧张的城市生活需要娱乐,广播传递娱乐信息无需特定的场合与时间,只要不在从事脑力劳动,娱乐信息可以通过伴随性能极强的广播随时传递,满足人们对快乐的需求。
14广播音乐节目传播信息舒缓心灵
广播音乐节目伴随主持人的解读和串联,使一个人听歌的个人行为变成了“我们陪你听歌”,使城市中一个个孤单的心灵在广播的歌声中得到陪伴。
强大的伴随性使广播在信息传播中独具优势,许多工种如出租车驾驶员、城市农民工、农民、工厂工人、零售业等体力劳动群体成为广播的忠实拥趸,有些听众甚至是从早至晚收听广播。这既是广播发展的良好见证又为广播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在体力劳动群体中广受爱戴,体力劳动者多是中、下层劳动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如果广播能够传递更多高含金量的文化知识信息,无疑将为全民素质提高作出巨大贡献。
2信息传播中广播面对的问题
21内容趋向低俗化
各级广播电台虽然属于事业单位,却一直在面对市场化的管理。我国各级广电部门目前的状况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制度因素使得广播节目不得不迎合市场需要,传统的说教型广播节目内容含金量高,但因为形势古板不再受到欢迎,通俗易懂迎合大众口味的娱乐节目逐渐流行并占据主流,其中,一些非精工制作的娱乐节目开始以涉黄的“球”为卖点以期赢得良好收听率和广告收益,还有一些广播脱口秀节目以男女主持人打情骂俏为卖点,不好的风气甚嚣尘上,尤其在部分的市级以下电台尤为明显,这些都降低了广播信息的正能量效应。
22缺乏知识类信息是许多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部分广播节目信息内容空洞,过耳就忘,知识内容含量少。作为以速度和伴随力取胜的广播媒体,70%以上不断改版的广播节目正是以最前沿的概念和词汇武装自己,以达到时刻保持最新的面貌,避免受众因听觉疲惫而换台,但无论怎样改版,“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一些不断进行改版的广播节目之所以不能做“万年青”,其原因就在于内容不夯实,传播的有价值信息少,而一些经典的广播节目无需改版就能获得良好的收听率,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容充实,高价值量的信息才能和良好节目形势相得益彰,使广播不仅好听而且耐听。目前许多地方台之所以要以“路面惊喜大奖”、“视频摄像头送奖”等方式才能吸引听众锁定收听,其原因就在于广播节目内容不够充实,不够耐听。
23许多电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搞特色播音,地方口音和方言被强化作为播音和主持的特色地方口音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鲜元素,可是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台节目为抬高收听率对地方口音进行夸张和强调,使得方言成为增加笑料的笑柄,这类广播播音方式外衣下试图掩盖的是节目内容不足的劣势,虽迎合了部分听众,但丑化了地方文化,同时更误导了广播受众。
24播音错误频出
很多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未达到国家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标准,造成播音时错别字出现频次高,严重降低了广播新闻的严肃性。
25假新闻频出
对消息来源把关不严谨导致假新闻频出,尤其是一些来源于网络的即时新闻信息,广播媒体为了第一时间播出往往忽略了对事件真假的把关,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
3如何发挥广播的正能量效应
31国家出台政策和引导措施,支持广播播出形成监督机制,对节目内容信息量加以规范,对涉黄球脱口秀节目坚决取缔广播电台“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的现存状况让广播节目更加市场化,这为广播发展创造了机遇,但市场需要政府的引导,尤其是作为党政喉舌、承载着文化传承责任的广播媒体,在这一问题上,国家“有形的手”必须给予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以引导,对每档节目的信息量进行规范,出台频率文化节目数量播出指标,使每一档播出的节目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
32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形成激励学习机制
我国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多数为半路出家的非广电专业毕业生。数据显示,虽然国家每年培养的广播电视相关专业毕业生很多,但大多数人会选择省级以上电台工作,即使有一部分毕业生先选择在市级以下广播电台,未来也有很大跳槽的几率。另外,我国广电系统的事业编制紧缩,专业院校毕业生想要以正式员工的身份留在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能得到正式编制的几率也不大,因此,国内许多电台面临着缺人才却不缺人的现象。实践证明,专业知识是基础,由于节目创新需要最前沿知识的掌握,对广播专业知识的储备、积累、更新、交流和后续的继续学习对于电台工作人员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在电台节目常换常新,播音主持人却只能“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疲劳作业模式下,不仅要满足听众视觉上的需求,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更需要下苦功夫,提高播音员的综合素养。因此,对业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应从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组织培训两方面入手。业务人员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采用听、读、写等多种方式,通过搜集国内外同类节目的最新发展状况,总结他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作为广播电台要鼓励、支持从业人员发表学术性论文,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为其提供培训、公派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在制度上形成支持学习的机制。只有在不断学习充实的基础上,广播人才能牢固树立“信息为王”、“节目为王”的传播意识,正能量才能通过广播节目得以传播宏扬。
33坚持普通话标准音,注意情声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语言不同,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必须在广播播音中得到坚持,尤其是新闻节目。当然地方方言作为特色出现在广播节目中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如果是以方言为噱头,为了增加收听率甚至对方言加以丑化则实为不该,因为其起不到弘扬地方文化正能量的作用;另外,“千台一声”已经成为各级广播电台的通病,许多电台主持人男不阳刚,女不阴柔,说话不经心,播音主持的基本功“情声结合”被弱化,情既不发于心,自然不能与声音很好的结合,对播音主持任务的熟练掌握让部分电台主持人忽视了时刻保持“用心说话”。因此,广播主持人应注意语言的亲切感,发自肺腑地情声结合,发挥广播的声音感染力,真正做到“以声传情”,与听众产生互动与共鸣。让广播更具亲和力,贴近现实,贴近听众的心灵。
34一切以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准绳,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广播人心中有受众,真正想受众所想,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荣耀和责任,才能真正做好广播节目,为民族崛起贡献传媒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每一个广播人面对话筒都能时时想到电波那端千万个听众用心的倾听,意识到自己每一句话可以传递更高的人文能量,那么全国千万个广播电台就能为中华之崛起传递无穷的正向能量。
【论文摘要】目前图书馆的知识信息传播及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功能?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图书馆读者信息资料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后认为,创新是图书馆强化其知识传播功能的唯一出路,只有迅速实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过渡.才能重新确立并强化图书馆在知识信息传播领域的主体地位。
1图书馆目前的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各类文化传媒行业呈现不断扩张态势。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繁杂的社会,电视、网络、报纸、电台、手机等媒体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充盈着人们的视听,使人应接不暇。不论人们愿意不愿意都被裹在这巨大的信息旋涡中。而图书馆正在被各种各样文化传媒行业排挤出公众的信息消费领域,已逐渐被边缘化。其社会影响力、信息知识传播功能和服务功能正在弱化。表现在一是宣传少;二是读者人数减少;三是公众阅读率下降。以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图书馆为例:馆内藏书160万余册,1998年合并以前,在校人数合计7800多人,有图书馆两个,年进馆人数6.5万人次左右,进人21世纪尤其是合并以来,虽然在校人数增加了,但相对进馆人数逐年下降,2002-2003学年在校人数约20000多人,年进馆人数约12万人次,2006-2007年在校人数达28000人,而年进馆人数仅有15万人次。人均年进馆借阅次数由1998年8.3次下降到2007年5.8次。下降约30%多。再从学生所进阅览室的类别和时间点来看,统计数字显示:进小说库、语言库、计算机库的读者位列前三位,而且进语言库和计算机库的读者流量高峰出现在四六级考试、研究生人学考试和计算机考试前,而小说库的读者流量高峰出现在这些考试后,这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图书馆的,是属于被动阅读型的,而考完后理应“放松放松”,因而出现了小说库的阅读流量高峰。从衡阳地区其他几所高校图书馆调查了解,情况基本差不多。
2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弱化的原因和它现有的优势
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弱化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竞争环境和图书馆自身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进人新世纪以来,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电视、报纸、电台等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大众信息消费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呈现出多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因而进一步蚕食了图书馆的“市场份额”。图书馆自身因素: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生存,在知识信息提供方面一统天下。“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重藏轻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借还不方便,传播方式落后,效率低下。不能与时俱进。旧有工作方式和读者知识信息消费方式错位,使得人们越来越远离图书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图书馆与其它资讯业相比,依然尚有很大优势。首先在知识信息供给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网络信息虽然方便、快捷、但其内容庞杂而无序,其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其次报纸、电视、电台所对的信息消费群体主要是一般大众或特定人群。而图书馆则集中了网络、报纸、期刊和图书等众多的媒体优势,拥有众多的知识信息资源;并且知识信息大都经过专家的审定,因此在知识信息领域,图书馆的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更高。第三是图书馆自诞生至今经过百年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知识学科,拥有一支庞大的从业人员,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高资历和建树的专家、学者,在知识信息传播方面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图书馆对人类知识保存和传承起到了无可替代作用;第四是图书馆拥有一批忠诚读者和用户,在服务读者用户的同时,读者和用户也在有形或无形的支持着图书馆的发展。从而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用户的共赢。这是图书馆宝贵的资源财富。是图书馆赖以生存之基石。
3创新是图书馆强化其知识信息传播功能的唯一出路
尽管图书馆拥有这些优势,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如何应对严峻的挑战,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巨大的市场能量和读者效应,使图书馆具有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是摆在我们每个图书馆人面前的刻不容缓的课题。因此,唯有创新才是强化图书馆信息知识传播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唯一出路。也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3.1制度和机制的创新2005年7月,由武汉大学发起并组织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宣言》,初步实现了区域之内馆际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成为制度创新的先例,也是由理论跨入实践的重要一步。m图书馆在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可实现一个地区乃至全国馆际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在图书信息资源专业化、特色化建设等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并采用这种共享模式。同时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应与各学院的专业设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项目及各专业学生的分布比例相一致,并根据学校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保持馆藏体系相对稳定情况下适时调整,确保各专业核心文献的收全率。还应根据专业特色和教学特色确定资源建设特色。确保特有馆藏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信息产品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其中不仅有文化成分,同时也有产品的特性。可借鉴其它资讯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顺畅、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运作体系。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对传播方式进行彻底改革,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系统化、完整化、个性化的知识信息和优质高效服务。
3.2服务创新图书馆的性质和宗旨是服务,因此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发展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那种“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在信息化社会自然是与读者的需求极不相适应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读者奔波与工作、科研之中,不能在“定格”的时空内进人图书馆,虽然有些单位也开通了互联网,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在网上阅读,且人们的阅读心理、习惯也不尽一致,对纸介质文献一往情深的仍然不在少数。}z}如果要保持馆藏文献不破损,不丢失,陈列美观,排架有序,那就只能是保持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楼”,而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则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实现人性化管理,完善实施人文关怀的制度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内外环境。包括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体现在人文关怀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功能布局、操作手续及服务设施等多个方面。图书馆的本质始终是人文的,“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的价值观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标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方便读者。人性化的服务应体现在:第一,一切以满足读者需要为前提,点点滴滴体现“助人”的一面。哪怕是面对读者的一些超规范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尽量满足。“服务不是僵化的条文,也不是冷漠的循章办事,而是面对活生生的读者,投人相当的情感和思考,对各种规范之外的需要,要给予富于人情味的关注和作出富于创造性的应对。第二,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的差异、身体的残疾、缺陷、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或区别对待。因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特别是对某些身心不健康者,决不能表现出轻视和反感的态度,相反,更应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蒋永福先生提出的“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无歧视服务”的“四无服务”是对平等服务具体、精辟的诊释。以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馆藏文献外借与内阅,应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知识库以及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图书馆工作者要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和精湛的信息服务技能,围绕着教学和科研实施职务工作。为读者提供咨询帮助和信息保障。帮助读者选择信息、评价信息、并与读者取得联系。变馆员为“知识导航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对读者有强烈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和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
3.3传播方式创新长期以来,图书馆知识信息传递方式主要以“文献传递”为主,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和读者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知识信息领域多学科交叉渗透,信息海量增加,各种信息混杂现象严重,对信息选择难度加大。再者,现代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向深度和广度再延伸,有时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要精确到一个知识单元,甚至是知识点。有时对某个知识信息需求会扩展到同类所有信息。知识信息内的复合性和读者用户对信息要求的综合性,迫切要求图书馆实现“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变。“知识传递”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用户的需求,利用馆内外知识资源,从中筛选、加工、整理出适合读者用户需求的知识信息。以供读者用户对知识信息需求的选择,具体包括:第一,特色资源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专业性、地域性较强的专题数据库,可以方便专业人员对本学科的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动态的随时掌握利用。例如可以建设学士、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教师课件多媒体数据库;重点学科成果论文数据库;馆藏视频、录音、图片等多媒体数据库;互联网信息采集数据库等。再通过信息平台,将这些建成的数据库到Web页面上,方便读者进行全文检索。第二,个性化定制服务。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指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来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服务方式。它包括两个方面: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按照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来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组织与开发,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因此,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应该做到:一是利用各种现有电子期刊数据库向读者定期发送其关心的最新期刊目录(如果提供的目录全文链接有效,可直接链接全文)。二是提供基于统一检索平台的个性化检索,实现对用户选定的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并对当时所获得的检索结果实现全文链接。三是进行实时的专题信息,按照用户的检索定制,实时从用户选定的各种专业数据库中检索最新记录进行主动推送。四是把图书、报刊等各类印刷型文献,通过书页扫描、压缩打包等工序,快速优质地生成电子“图书”,供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浏览。五是进行互联网信息采集。集页面下载、页面内容分析与提取、内容加载为一体的自动化采集系统,可以从互联网上大量的资源中选择所需的信息进行实时下载,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第三、数字资源的整合: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种类的不断增加,不同种类的数字资源往往存储在不同地点、不同服务器或不同存储系统中,它们常常使用不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应用各种不同的检索系统。这种不同数字资源结构和应用系统上的差异性,给高校用户在检索查询数字资源时带来了许多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提供集成信息服务的平台,使用户能利用一个统一的界面,用一个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就能完成对不同数字资源的检索查询工作。因而,数字资源的整合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本点,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文献揭示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检索平台、一次性用户认证、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和完整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网络科技期刊 质量 新内涵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20-06
围绕期刊质量的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早已有之,1934年布拉德福有关学科期刊“核心区”概念出现,围绕期刊质量的“核心期刊”评价开始逐渐盛行。但何为期刊质量并没有一个权威明确的解释,造成期刊质量构成的划分标准不一问题,出现了“政治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学术质量”(也称“技术质量”)“综合质量”“稿源质量”“审稿质量”“传播质量”等名目繁杂的期刊质量对象。
网络手段的介入,网络期刊实际上已经摆脱了传统期刊原有的很多特征并增添了新特征,如以纸张为载体的平面形式向表现力更强的多媒体、超媒体形式转化,网站平台成为期刊形象的一个重要“门面”等。对网络科技期刊质量及其构成方面进行一个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对期刊质量这一概念的界定不足,二来也是期刊质量控制与评价等问题研究得以展开的前提。
1 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定义
“质量绝非现代工商业中的一个新名词”[1],人的生产行为是有目的性的,但凡有产品生产的地方,就有质量控制与检测问题。从作者手中采集稿件,加工制作,形成成品(网络出版物),将其交到读者手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其间发生了网络科技期刊使用价值——“知识”的让渡,这与一般物质产品如机械、家电、服装等的生产在性质上取得了一致,即都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与交易行为。因此,借鉴管理学领域的质量概念来解释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内涵是合适的。
什么是质量,处在生产营销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人自然有他们不同的理解。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眼里,质量就是“合格”;在营销服务人员眼里,质量更多地在于“用户满意”;在用户眼中,质量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优异性”或“卓越性”给用户带来了需求的满足甚至是超乎预期的“惊喜”;而站在统观全局的领导位置上,质量的含义则要广泛得多,在兼顾产品前面这些特性基础上,还应考虑到产品的有用性或用户的满意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生产者不至于赔本甚至有一定盈利。质量对价值链上的所有人员而言都是重要的,他们基于自身的职责和目标,对质量的以上不同理解应该都是合适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的”(其反义词是“赋予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2]。对网络期刊而言,其文字符号、多媒体符号、刊期、出版日期、数字化文章有效编码标识等是固有特性,而期刊的具体内容、版式及网站设计等是赋予特性,显然,期刊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物化载体,其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紧密相连的,只用固有特性来定义期刊质量比较片面。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是指网络科技期刊特性满足或超越利益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其中,期刊特性直接指向期刊的性能特征,包括使用性能和外观性能,前者如期刊论文正文、摘要等,后者主要是指文本符号、多媒体符号、文本或多媒体符号的HTML、WORD或PDF、JPG、ATUO等格式的版面展示、刊期、日期、DOI标识等;其利益相关方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社会、行业,微观层面的读者、作者及期刊出版者自身。
2 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构成要素解析
读者作为期刊出版物的终端消费者。赢得读者的青睐当然是任何期刊出版者的终极目标,但作为“意识形态内容的物质载体”[3]的期刊出版,一味迎合读者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还应兼顾国家、社会、行业及相关供方乃至自身的利益要求,如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科学发展导向,推进甚至引领相关学科的发展创新,即期刊对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
期刊的供方归根结底来说是期刊论文的作者,而作者与读者经常是可以互换的,作者可以是读者,读者可以是作者。科技期刊让他们满意无非有四点:一是出版物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水平,如内容的创新、数据翔实、分析到位等;二是出版物及其期刊网站在栏目安排及形式处理上的新颖、精致、方便;三是借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期刊的可见度(对作者)和可近性(对读者)空前增强;四是期刊出版者为用户提供的相关服务贴心、周到。前者即期刊的内容质量,其次为期刊的表观质量,三是期刊的传播质量,四是期刊的服务质量。
2.1 基于过程的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构成要素分解
对期刊出版者而言,少花钱多办事固然是再好不过的事,计算机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如网络化使得期刊出版的纸张、油墨、邮寄等成本已经几乎不复存在。此外,编辑、审稿、发行等环节在一些计算机程序的辅助下,期刊的运作、协调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网络化是否绝对减轻了期刊出版者、作者乃至读者的负担了呢?这涉及网络期刊的风险问题,如它虽然在期刊印刷、发行等方面节省了一定成本,但与此同时又增加了在网站、相关软件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与维护费用。此外,一改传统文章撰写的纯文本的僵化形态,借助可视化的手段让内容“动起来”“活起来”,对那些并不谙熟多媒体制作的作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负担呢?站在出版者立场,由于期刊网络化的经济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渗透在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出版者而言,网络科技期刊的质量渗透在期刊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发行及服务等各个环节,要保证期刊质量,必须对各环节施以严格的质量控制,而质量控制行为的施控主体是期刊出版者自身,从这一角度来说,期刊质量主要把握在期刊出版者手中,因此,从期刊出版者角度基于网络科技期刊制作出版流程来系统全面地解读其质量的构成要素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1)选题策划就是对刊物某期内容的事前谋划,包括选题和栏目设计。科技期刊通常是按学科进行分工的,而在一个学科下面通常又包括多个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研究选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必然导致新的课题不断出现,新旧课题此消彼长,由此科学不断向前发展。选题策划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应跟踪并预见学科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自身的办刊宗旨,有计划地选定一个时期或一期期刊报道若干选题,包括连续选题与单次选题、知识性选题和报道性选题等。由此可见,选题策划不完全是一个学术过程,同时还应考虑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因此,选题策划的作用对象为期刊内容,其行为追求的结果是保证期刊的内容质量,包括学术内容质量和对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
特别说明一点,期刊的社会规范适应性与传统说法中的期刊政治质量具有明显的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期刊政治质量的另一种表述。在此,我们之所以更倾向于将之表述为网络科技期刊的社会规范适应性,其用意在于,在突出期刊既要符合一国乃至国际上通用的政策法规以及科学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尽量淡化期刊的阶级性和国别性,倡导期刊在不可避免地遵守本国政策法规及科学价值观约束的情况之外的科学开放精神。此外,严格来讲,期刊的社会规范适应性与期刊政治质量是具有一定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为期刊出版的市场规范性,遵守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
(2)稿件是期刊出版的原材料供应,所采集稿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期刊学术内容质量。
(3)刊前质量评审的直接作业对象为稿件,一般包括编辑初审、专家评审、论文终审以及作者对稿件的进一步修改等层层审核筛选与完善。该活动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确保有重要意义的高水平论文得以公开发表,二是防止论文存在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违反科学道德的不良现象,概括来说就是要确保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即要保证期刊的内容质量。
(4)编辑加工和技术制作主要是对期刊论文及网站进行外在形式上的加工,其行为的输出结果为网络科技期刊的表观质量。
(5)1970年赫希曼指出,科学杂志的存在具有社会的、档案的、传播的三种职能,并指出科学杂志的前两种职能它履行得很好,唯有传播活动方面存在失职。网络传播是网络科技期刊对传统科技期刊的最大变革之一,借由互联网,网络科技期刊传播速度、传播覆盖面彻底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其科学知识的社会传播功能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诸如多媒体、超链接、交互性等新元素和新技术的加入,使得期刊传播变得更加复杂。此外,人们数百年来形成的阅读习惯也挑战着网络期刊的传播效果。如何使期刊传播效果达到最优,是期刊网络发行环节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即要确保期刊的传播质量。
(6)服务质量算不算科技期刊质量的一份子?的确,服务并不能直接生产刊物,它与期刊制作并不发生直接联系,但从我们对质量“就是让利益相关方尤其是用户满意”的这种理念来看,与作者、读者、学科专家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予以及时解答和反馈等,这一系列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及相关参与者对期刊的满意程度。
(7)刊后质量评价包括读者开放式评论和与网络科技期刊影响力跟踪统计等。刊后质量评价是期刊出版者判断其刊物为社会认可程度的主要手段,根据市场反应,权衡最初办刊定位的合理性,从而开始新一轮期刊策划与设计。由此可见,刊后质量跟踪与评价的主要目标仍为改善期刊的内容质量。
综合期刊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作为施控方的出版者在期刊出版全过程不同环节的质量追求和任务,我们将网络科技期刊的质量构成要素分解为四大方面:内容质量、表观质量、传播质量、服务质量。
在此特别指出,通过以上基于过程的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构成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又可以细分为社会规范适应性以及期刊论文的学术内容质量。之所以将这二者统一为期刊内容质量,主要理由为: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说,社会规范适应程度是期刊更高层次的内容质量,它以期刊学术内容质量为基础,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内容,反映了整个学科乃至一国科技发展的整体需求。
2.2 网络科技期刊各质量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其质量要求
前面分析了网络科技期刊的质量构成,下面我们对各个具体构成要素的内涵及相关的质量要求进行一一阐述。
2.2.1 网络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
期刊只是科技信息交流传播的载体,而其承载的科技信息则为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提供信息支撑。因此,期刊的内容质量是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内涵,是其立足和发展之本。通过上文对期刊质量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得出期刊内容质量的两大方面内涵,即社会规范适应性、学术内容质量。
社会规范适应性。期刊出版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它一方面必须遵守总的社会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应符合社会对期刊行业专门制订的或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业规范。期刊能否适应社会规范的共同要求,是构成期刊质量的前提性因素。说到社会规范,难免会让人联想到社会的阶级性。但对科学界而言,其阶级性的存在与否、影响程度如何,值得人们深思。科学毕竟有别于政治、经济,因此,对服务于科学世界的科技期刊的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问题,应结合科学乃至科技期刊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无国界,科学知识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作为科学知识的记录和传播媒介,淡化科技期刊的国别属性和政治倾向、主张期刊对来稿及用户抱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是科技期刊尤其是网络科技期刊的办刊趋势。网络期刊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模式出现后,更是将这种趋势推向了一个巅峰,如PLoS(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公共科学图书馆)在推出并发展OA期刊过程中,将“开放存取”与“科学正直”并列为两大核心原则,前者主要是保证其刊载的科学论文对全球用户开放,后者主要是针对PLoS的来稿录用标准——PLoS承诺履行公正、严格的编辑程序,来稿是否发表的唯一标准是论文的科学质量和重要性,与国别无关[4]。
虽然科技期刊的无国界理想,对扩大人类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范围必然具有根本的推动作用,但考虑到期刊出版的语种、来稿作者本身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和国别标签。同时,期刊作为科学知识生产和交流的重要阵地,它与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并非毫无关联,一方面一流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趋势,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作为一国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在本国的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符合本国科技发展定位及社会迫切需求。任何学术期刊,总是由一定的阶级掌握,总是要表现所属阶级的立场、观点、利益和愿望,为一定的阶级意识形态服务。因此,科技期刊自觉不自觉地蕴含着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需刻意回避的事实。
从上文对期刊社会规范适应性的阐述可以看出,它与传统科技期刊中的政治质量要求具有明显的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期刊政治质量的另一种表述。
因此,我们将网络科技期刊社会规范适应程度的质量要求概括为: 1)从国家利益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适应程度来说,网络科技期刊应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不违背国家乃至国际上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和条例等,包括保密、版权、专利等法规以及各种出版规范等; 2)从社会科学道德伦理规范的适应程度来说,应积极倡导社会公认或约定俗成的科技道德、编辑道德,坚决防止和打击抄袭、剽窃、篡改、捏造等学术不端行为; 3)从市场规范的适应程度来说,期刊定位和选题应贴合市场需求,与同行期刊相比是否具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避免选题的重复雷同; 4)从期刊自身的整体定位来说,期刊应具有明确的办刊方针、宗旨,期刊定位和选题方向应符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热点,紧跟时展的脉搏。
学术内容质量。内容是科技论文学术价值的核心体现。所谓科技论文的内容即科技论文本身借助文字、图表、公式等表达符号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学术发现、个人观点及判断等内在思想。
针对学术内容质量要求,传统科技期刊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统一的评价标准,即普遍认为科学性、独创性和实用性是论文学术内容质量的最基本要求。网络科技期刊虽然在载体形式、传媒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及覆盖面等诸多方面与纸质期刊有天壤之别,但从它们的社会职能和属性上来说并无本质区别,即都充当着科学交流媒介角色,因此,纸质期刊的学术内容质量要求同样适用于网络科技期刊。 1)科学性,包括文章取材真实可靠,内容、数据、公式推导等准确无误,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推理合乎逻辑等,实验结果具有再现性,经得起反复验证等; 2)独创性,包括内容新颖先进,观点独到,报道及时,富有创新性;3)实用性,包括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2.2 表观质量
与内容质量相辅相成的是期刊的表观质量即期刊的外在形式,外观形式是内容特点的体现,它与读者的感觉器官直接发生作用,给读者最直观的印象。以科学的美学原则控制期刊的表观质量,使得期刊的学术内容与外观形式产生和谐互促的美感,达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则更能凸显期刊特色,吸引读者。
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是网络科技期刊与传统期刊的最大差别之一。借助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科技期刊外观除了具备刊名、刊期、刊号、主办单位、出版日期、目次、插图、论文(包括作者、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注释、公式、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等)、广告等传统元素外,还增加了新的元素,如动画、视频、音频、三维图片、超链接、数字化文章有效编码标识等多媒体超媒体成分。它们以其强大的表现力将有可能成为数字化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美国地球物理学会(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于2010年宣布不再出版太过苍白无力的印版期刊(“pale replicas”)[5]、《数论杂志》(Journal of Number Theory),鼓励作者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时做一个Video Abstract(视频简介),通过镜头来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想法[6]。网络科技期刊外观形式主要体现在文稿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期刊装帧设计、期刊出版显示三个方面,这三大方面概括起来就是期刊编排质量。
此外,我们认为网络期刊学术内容的外观载体不光包括期刊本身,期刊网站也是传播、宣传期刊的一个重要窗口,充当着期刊的“门面”。网络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内容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带来网络期刊在制作传播方面的复杂性,因此,有关网络科技期刊的表观质量要求必将相应地进行调整。概括来说,包括:1)期刊本身及期刊网站项目齐全;2)期刊本身及期刊网站标识规范、工整;3)期刊本身及期刊网站版式和界面和谐、美观且富于特色;4)期刊网站信息浏览和检索性强等。
2.2.3 传播质量
传播质量简单来说就是科技期刊在促进有效的科学交流的程度和水平。科技期刊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最重要媒介”,传播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职能之一,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科技期刊,若基本的传播职能得不到实现,即有了信息内容,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传播,期刊的质量就失去了意义。
通过正式渠道公开传播科学发现是科研作者谋求社会承认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手段,也是读者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物理时空及成本极大地限制了传统期刊的信息传播效果,将传播者和受传者锁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网络给期刊传播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互联网作为网络科技期刊传、受双方的沟通介质,其高度的开放性、全球性使得网络期刊在传播效果上的及时性、可见性、可近性及互动性空前增强。它们也是不同网络期刊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及时性。制订合理灵活的期刊出版周期,力争第一时间刊出科研发现和科研成果,以保证科学信息和知识的时效性,并维护作者的首创权。
可见性。加强市场宣传和对外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如加入国内外著名期刊数据库、期刊社选址靠近大学等)加大期刊在业内的曝光度和熟知度,开发便捷友好的网络平台,增加期刊的Web点击率和下载量。
可近性。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灵活的期刊定价机制甚至是免费如开放存取策略等)千方百计地降低读者的期刊获取门槛,并借助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保证期刊获取的便捷性。
互动性。开通多种渠道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的论坛、开放评论等功能,增强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及时沟通讨论。
知识产权保护。采取合理的版权策略,防止网络侵权。
2.2.4 服务质量
期刊服务质量就是期刊生产过程中与作者、读者、学科专家的交流和反馈活动的质量。与传统期刊不同,网络科技期刊面向用户的服务不光包括期刊出版者与用户之间发生直接关系的服务活动,即通过人与人接触实现的服务,同时还借助网站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些自的服务项目。因此,网络科技期刊的服务质量包括人工服务质量与平台服务功能的质量。
友好认真地回答投稿者的问题,及时处理稿件,按时寄送样刊和支付稿酬,维护作者的著作权,与作者保持积极的联系,为用户提供相关培训服务,积极响应读者需求,及时处理读者来信等。
期刊网站作为期刊宣传和传播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不能只是纸本文献的PDF格式仓库,还应集搜索引擎、Web2.0、视频、音频和其他各种功能于一身。作为期刊出版者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服务功能的开设要讲究实用性、保持系统稳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