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地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则
在落实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坚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1.全程管理原则。所谓全程管理原则,就是将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看作一个整体,从这个整体的管理需求出发,建立管理体系,制定管理措施,将档案信息收集、保存、归档、销毁等各个环节都施行数字化,运用统筹管理的方法,每个管理环节都不可松懈,各个环节之间要做好无缝衔接,进而实现整个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最大化。
2.真实完整原则。档案管理的基础就是确保档案数据的真实可靠,在落实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真实完整原则,数字化档案的内容、结构都不能与原有档案出现差异,建立、使用之后也要保持档案信息与原始状态相同,并且要针对档案使用者的姓名、使用档案的时间等信息进行登记。档案使用者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权限,否则不可使用这些档案资料。
3.使用方便原则。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环境和信息使用环境,因此方便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数字档案经过储存、传输、加密等处理之后,必须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可识别性,否则这些信息就无法被有效读出,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要确保具备相关权限的使用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可以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份电子档案。
4.安全性原则。由于数字化管理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而互联网技术本身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房产档案作为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一旦损坏或者丢失,有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坚实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原则,这是开展一切数字化管理的前提。为了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采用更加有效的保密措施,才能够使系统硬件或者软件都能够免于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迫坏,减少档案数据丢失或者破损的可能性。
二、加强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在分析了执行数字化管理的原则之后,下面针对具体的数字化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1.提高数字化管理的认识,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档案信息,并为社会发展更好的服务,如果档案管理缺乏真实性与完整性,那么数字化管理也不存在任何意义。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管理情况来看,通常房产管理部门都是计算机系统进行登记并发证,同时使用局域网以及数据库技术对各项信息进行管理。但是能够全面落实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并不多,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数字化管理认识不完善,缺乏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因此必须要强化数字化管理的规范性,提升管理部门以及管理者对数字化管理的认识,保证资料要真实、完整,针对各种资料数据进行检查,确保这些资料没有问题才能够进行转化电子档案,为数字化管理做好准备。
2.制定房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并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在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部门的建设发展,每一年的数据都在增加,因此要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对现阶段的库存档案进行合理分析,并且充分发挥档案的使用纪律,将所有的档案进行分类和管理,使缺少数字化的档案库存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发挥效力。制定阶段性管理制度,并且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落实,确保每个时期的数字化档案管理都可以落实到位。
3.进一步完善房产权属档案数字化标准。数字化管理中标准化管理是不可忽视的方面,由于档案管理数字化属于新型事物,因此国内缺乏完善的制度与标准,为了能够为数字化管理创造更加有力的环境,奠定更加有力的基础,国家档案局要针对电子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出善的标准、规范制度,规范和指导各地的房产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最终建立起一个标准的房产档案数字化利用平台。
4.规范数字化档案开放范围和使用权限。数字化档案的查询与检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构建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确保防卫的安全性,公众可以在公共网上对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和使用,同时对内部人员开发相应的档案查看权限,在单位内部局域网中可以随时查询、使用和分享。
三、结束语
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房产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趋势,因此地产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必须要积极强化信息化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制度,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普及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和条件。
作者:宋斌路 单位:齐齐哈尔市房地产产权市场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孙嘉翊.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
[2]李海瑛.浅析房产档案的公开查询利用[J].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2(00).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模块中,进行国内外热点新闻的导入是必要的,通过对热点新闻的导入,让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讲解天气及气候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学习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形式导入。又如在中国人口讲述过程中,可以将最新的人口普查资料引入学习,一点点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必要时,教师需要针对实际,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教育。
二、趣味式教学及其相关导入模块的分析
(一)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保证趣味式教学效率的提升,应用现代化图像投影技术是很必要的,因为这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地形变化”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生物化石的视频、图片等。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图片中的山脉有什么了解,接着再引导学生对于海洋生物化石的根源进行分析,如为什么陆地上的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生物化石的集中地,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通过对这种矛盾的陈述,进行新知识的引导教学,使学生解决认知矛盾。教师可以应用投影图片,保证学生对疑问的探索,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现阶段趣味式教学过程中,利用漫画的形式也是必要的引入手段。用简单或者夸张的手法来描述生活及时事资料,可以保证最佳的讽刺效果。当然,在当下课堂教学模块中,地理课本也引用了一些漫画。这样趣味性的漫画是导入新课的必要因素。比如在进行世界人口问题的阐述时,可以引入“苦难的母亲”这类型的漫画,引人深思,引出世界人口的问题。在进行森林资源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大难临头”等漫画来引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有好处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引发及表达。在当下新课教学模块中,进行简短的小故事串联是必要的,从而实现新课的顺利引入。比如在“世界陆地及海洋”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航海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启迪。比如麦哲伦,他能够进行人类历史上的地理旅行,说明他具备良好的素质及意志,具备良好的地理知识。正是依靠这些知识,他才能在欧洲、非洲等地来回航行。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地理知识,是难以进行有效的航行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本节知识的必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当下地理教学模块中,选择短小精悍故事也是必要的。这种很有意义的故事,积淀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地理知识的升华。比如在“早穿棉晚穿纱”的谚语中,可以看到我国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这些谚语的选择及教授,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保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保证其思维的启发,以满足当下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情境式导入方案
在地理导入教学模块中,进行情境式导入是必要的。所谓的情境式导入就是进行课堂背景的优化,比如进行音乐等的导入,保证良好的气氛及环境,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在现阶段地理教学模块中,可以引用一些与地理课本相关的歌曲,利用这些歌曲,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比如“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这样的开头,情景交融,主题鲜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地形对物候的影响的地理规律,把它作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节的开头,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在“天气与气候”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有关地理知识的诗句,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天气及其气候概念的分析。再如,讲授我国地势特点时,比如内蒙古高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串联《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茫茫草原上。这种课前朗诵一段诗词,创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气氛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收到奇特的效果。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的导入语,使整堂课的氛围浓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论文摘要】经过二十年的新闻改革,中国报业从过去的三级党报一统天下发展为以党报为核心的纵横交叉的网络结构。而地市级综合日报在所有报纸中最具有发展前景,人们对地方性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报业的地域性特征日趋明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地域性新闻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同时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弊端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转型的核心是从非市场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目的则是借建立市场经济牵动引发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领域的现代化。而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在不同领域、部门、地区,市场化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敏锐地把握本地区社会转型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引导与解决,并形成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使地区性综合日报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优势及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弊端同样令人堪忧。
但从《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羊城晚报》及《楚天都市报》的发展经历来看,其成功的运作有目共睹。因此,地方报的发展潜能不可估量,其势头之猛锐不可挡,当然其优势更不可忽略。
既然是地方级综合性日报,那么,地方性新闻必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性新闻也叫本土新闻,属新闻的一个种类,是根据报道的领域范围来分的,以传媒所在行政区为根据。彭菊华所著的《新闻学原理》中指出:“除了高度专业化的传媒以外,又通常以本土新闻为主,非本土新闻为辅。本土新闻为主直接指向本土化新闻和新闻本土化,这是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的一种基本策略,是新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的。”
在当代众多新闻传播著作中,不难发现,对于中国新闻改革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止,而是日渐加快。学者们对于地方化报业的关注尤甚,都可以说予以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改革意见。罗以澄教授在《自选集:新闻求索录》的《武汉地区新闻传媒的精品打造之路》一文中表示:地方性传媒“危机并非多虑,优势并不必然”;李良荣教授则表示很有信心:“在这一片跌宕中,我特别看好地方级综合性日报。地市报在所有报纸中最具有发展前景。我相信,地市级报纸必将异军突起,蒸蒸日上。”
那么,地方报为什么最具有发展前景,它究竟具体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1、独特地域优势。相当数量的人口和不断发展的经济应该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再加上地方报在地方的群众基础较好,建立了遍布城乡的发行网络,报纸的发行因为距离近,相对成本较低,因而可以实现以最快的速度投送报纸。地方报在所属县区大多建有记者站,因此,地方报在新闻信息选取上有更多自。
2、当地群众优势。地方报在当地群众基础通常较好,人们已习惯认可了它的权威性。长期办报经验积累,使地方报对当地读者的需求、习惯、阅读口味了解得十分清楚,特别是那些区域性经济新闻、本土新闻,更能成为自己的特色菜。因而在受众分割上,可以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读者也能从这些具有相对性的信息中得到有效需求,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3、地方报的指导优势。报纸对于地方工作的知道会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贯彻党、政府的方针政策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方性新闻在地方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具有当地特点的报道对于本地区的改革建设意义非同凡响,并且更是一种监督与及时的引导,地市一级独具特色的经济结构形式,使报纸对于地区工作的了解从实际出发,具体而微。
当然,地方媒体的“危机并非多虑”,地方性新闻传媒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浪潮跌宕起伏,其弊端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发人深省:
1、警惕地方报庸俗化、低俗化。如反映市民呼声和公众要求而往往事无巨细,几乎有闻必录,流于生活琐节;过于娱乐化,或对犯罪和一些粗俗心态的纪实化描述,以及对虚假广告、不健康广告把关不严等,这些疏于筛选或过滤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受众陷入低俗情趣,异化了公众心智。
1.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利用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并根据本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将丰宁县土地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8种类型。具体分类见表1。
1.2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土地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变化情况。2000年,河北省试点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并于2002年全面展开,2007年为退耕还林暂停年,2010年之后是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时期。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丰宁县2002年、2007年、2010年3个不同退耕年限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化情况。
1.3土地利用变化结果分析2002年、2007年、2010年丰宁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1.3.1耕地。由表2可知,耕地面积在8年间增加了6704.83hm2。2002—2007年耕地面积减少了1085.33hm2,而2007—2010年增加了7790.16hm2,主要原因是2000年河北省开始退耕还林试点,2007年9月11日,国家为确保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暂停了106.67万hm2的退耕还林计划,因此2002—2007年耕地数量减少,到2010年又有所增加。
1.3.2园地。园地数量在这8年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共减少了1972.25hm2,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且园地建设没有得到重视,使部分园地转为林地或者耕地。
1.3.3林地。林地面积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8年间增加了19029.32hm2。这主要是丰宁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当然还有后期的维护才使得林地面积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
1.3.4草地。草地的变化先是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之后又呈现出突变态势。主要是因为2002年之前丰宁县生态退化严重,2002—2007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草地退化现象有所改善,但仍有小幅度的下降。2007—2010年由于严格执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及后期维护力度较大,草地面积又有所增加。
1.3.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呈稳步上升趋势,8年间共增加了4309.50hm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是研究区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区域增加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地。
1.3.6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相比而言整体面积变化不大。由于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交通运输用地也相应增加,但增加相对较少,其来源主要是未利用地。
1.3.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02—2007年水域及水利设施面积减少的不多,而2007—2010年增加也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8年间降水量变化所致。2007—2010年兴修水利设施对该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
1.3.8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呈现稳步下降趋势。大多数未利用地转向了其他7种类型用地,但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小部分林地和草地退化为未利用地。
2退耕还林成果绩效分析
2.1经济绩效大多数生态退耕规划区或任务区经济都比较落后,因此增加生态退耕的任务必须强调“经济绩效”的驱动作用。丰宁县是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县,经济落后,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的资金相对匮乏。因此,在已取得的退耕成果下,还应发展当地经济,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
2.1.1粮食产量变化。退耕后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减少,但平均产量有所增加。粮食总产量如图3所示,2002—2010年,粮食总产量虽高低起伏,但是明显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比退耕前高(2009年粮食产量较低是因为当年自然灾害较严重)。退耕工程将坡度大、位置偏远、水土流失严重、沙化严重的低产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因此农民将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如灌溉用水、化肥、劳动力等)向未退耕耕地转移,提高了粮食产量,说明丰宁县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对土地进行了集约利用。同时,退耕还林对经济作物的影响比较大。随着退耕工程的进行,耕地资源的减少,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地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生产,很多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2.1.2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凯恩斯学派认为,增加公共投资有提高对产出的总需求,以及提高生产力及扩充生产能力的效果。退耕还林这项规模宏大的公共投资计划,不仅可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有效需求,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拉动区域国民经济增长[4]。由图4可知,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丰宁县国内生产总值及第一产业增加值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且上升幅度逐年增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源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的同时也有利于耕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增加了第一产业的产出。同时,退耕还林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生产值不断增加。
2.1.3农民收入变化。退耕还林本质上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将农业用地在农林牧等重新配置。从收入的时间分配看,退耕前农民取得收入的时间取决于农作物收获的时间。退耕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时间取决于钱粮补助兑现的时间。从收入的来源看,退耕前,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粮食收入、经济作物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其中以粮食收入为主;退耕后,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经济作物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同时,养殖收入、林果收入(还林后所种植的山林、果树产生的经济收入)及经商收入(主要包括运输经营和加工场经营)所占比例有所增加[5]。由图5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2—2010年基本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一部分源于退耕还林补贴,但主要是因为退耕还林工程使得耕地减少,农民不再以耕种土地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即外出务工[4],农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直接导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此外,退耕还林后期经济林的效益开始增加。退耕还林增加了土地生产率低的地区农户的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对丰宁县而言,扶贫减困的作用相当明显。
2.2社会绩效
2.2.1劳动力及就业的变化。退耕还林是一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革。由种粮食到种林草,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了变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劳动力投向的变化。退耕还林减少耕地,大部分农民将从世代耕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劳动力的较少投入使农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为农民调整改变自己的生产结构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条件。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种植业由小而全的传统农业向商品型生态农业转变、耕作方式的高机械化程度使丰宁县农业生产力逐步提高,促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明显变化,这导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长。由图6可知,2002—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村人口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城镇人口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镇人口增多。但是退耕后期2008—2010年农村人口比例又开始逐渐回升,这是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求职信息渠道不通畅,企业用工不规范,部分农村劳动力观念陈旧等问题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劳动力资源隐性失业严重,存在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6]。
2.2.2对社会活动参与的影响。退耕还林(草)是“高压线”,工程的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退耕还林自始至终都置于农民的参与和监督之中,不仅对传统“见物不见人”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参与度和凝聚力。通过落实钱粮兑现政策,提高了政府和党的威信,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监督土地丈量和钱粮兑现工作,农民民主法制政策观念增强,对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生态绩效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退耕还林是一种诱导性的制度变革,即国家用计划手段,以工程建设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使沙化地和退化坡耕地向林(草)地的资源转化,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目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质量呈日益下降的趋势。退耕还林(草)工程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吸附作用降低了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7],抑制了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减少了沙尘天气的发生,明显改善了丰宁县的空气质量。
2.3.1植被覆盖情况。丰宁县自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以来,到2002年底造林25000hm2,草地建设23733hm2。2007年完成造林9333hm2,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22568hm2,森林覆盖率36.99%。其中:当年人工造林8666hm2,零星四旁植树172万株,育苗面积233hm2。2010年,完成造林73333hm2,到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3.7%。2002—2010年丰宁县森林覆盖率以每年2%的速率增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丰宁县的森林覆盖情况。
2.3.2水土保持状况。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丰宁县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2007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km2,2010年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km2。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明显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并且水土流失治理面积逐年减少,减少了丰宁县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3后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策
虽然退耕还林工程给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是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退耕还林的补偿年限短,农民对退耕补偿具有依赖性;土地是农民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大部分农民还存在复耕意识,尤其是退耕补偿期限结束后,农民复耕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单纯地依靠林业收入较低,无法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粮食安全依赖于耕地,而退耕还林工程使耕地数量减少。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完善补偿方案,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退耕还林补偿增加了丰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但是,国家规定经济林补偿5年、生态林补偿8年[4],补偿年限较短。补偿年限过后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会大大降低,影响退耕还林的后期效果。故可以适当降低补偿标准,延长补偿年限,维持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同时,应让京津生态收益区对丰宁县等退耕还林地区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补偿[8]。
3.2提供就业机会,消除农民的复耕意识经实地调查发现,丰宁县有不少农户还存在复耕意识[9],这一现象对于退耕还林工程后期成果巩固有很大的威胁。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林业加工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可以通过增强农业和第二、三产业间的合作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以消除农民的复耕意识,维护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
3.3加强耕地集约节约利用,保障粮食安全耕地是稀缺性资源,耕地数量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区域粮食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保证1.2亿hm2耕地红线为前提,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进行利用;另外,需对退耕地区的农民进行有关教育培训,使集约节约利用从农民自身做起,以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保证粮食产量。
一、变更的原因
(一)规划设计脱离项目区实际
设计过程中为了追求图面的美观性、可视性和绘图的便利性,忽略了项目区实际的地形、地貌、权属关系、地面建筑物等重要限制因素,以致经常出现一些违背自然规律、脱离实际的情况。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不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进行变更。
(二)规划设计时前瞻性和全局性意识不强
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否则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规划设计要有完整科学的项目工程的布局,要求合理地安排好各项用地。实际工作中对项目区考虑得较多,对项目区周边配套衔接考虑得较少。没有全局性的意识必然会导致各项用地布局不合理而需更改。
(三)项目区实测地形图质量差和精度不高
受土地开发整理测量规范不健全、测量范围广、地形条件复杂、测量要素多以及技术设备不齐全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实测地形图质量与精度不高,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实测地形图内容不详实、测量精度不够是造成目前设计变更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施工条件的变化
施工条件的变化,一是地质勘探深度不足,开挖后暴露的地质条件与规划设计提供的情况不符,被迫更改设计;二是遭遇特大洪水、地震、灾害性的地质滑动等人们无法预测和抗拒的自然力作用。
(五)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
在规划设计时,必须熟悉土地、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否则设计没有可行性。
二、变更的形式
(一)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变更
土地平整工程的变更主要因土地勘测和规划设计的时间太仓促,漏掉了部分需整理的田块,造成项目建设规模增加、工程量漏算等情况而提出变更;对土地用途的变更,而引起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的变更。
(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变更
水源与灌溉取水工程的变更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无法满足灌溉或排涝要求而提出的换址建设,小型抽水站数量增减和水泵型号改变等变更。灌排渠系遍布整个项目区,数量较大,因此,渠系工程的变更最为普遍,主要包括渠道位置、数量、长度、断面尺寸、材质等的变更。在渠系建筑物工程的变更中,涵管的数量变更较多、闸的数量和位置的变更较常见,有因增加机耕桥或人行桥数量导致的变更和跌水的变更等。
(三)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变更
道路设计变更十分普遍,包括道路位置的平移,道路长度、宽度的变更以及道路铺设材料的变更。
三、变更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资料不扎实,规划设计质量不高
前期勘察时,收集到的图件等基础资料的时效性较差、精度不高,规划设计的水平不高,使得规划设计方案与实际有偏差。
(二)变更申请材料质量较差,不具可审性
近年来,各项目区所在地的国土部门上报的变更申请材料多数为几页纸的“申请变更理由”,既无项目的变更设计内容,也无相应的设计图纸,审查人员对这种变更无法进行审查,也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答复。
(三)变更内容多,处理难度大
要求变更的内容非常多,既涉及到技术问题,也牵扯到项目区的权属调整问题。处理这种变更,需要的现场资料多,协调、磋商的工作量大,变更设计的技术含量高,要达成各方均满意的变更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四、控制和减少变更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变更管理办法,规范指导实际工作
一是要界定概念。弄清什么是项目规划设计的变更,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变更是对原规划设计方案的改变、变动。因此,项目区工程数量的增加和减少、工程规格型号的调整、单体工程的重新设计等,都属于变更;二是变更时间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批准前谈不上变更,项目实施完毕后,再办理变更手续,是先斩后奏;三是理由要充分,内容要具体。申请单位一定要讲清变更的理由,变更后方案更为优化,变比不变好。同时变更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一目了然;四是投资规模不宜“一刀切”。有的地方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变更如投资规模发生变化,就要报原审批的机关批准,往往手续繁琐过程较长。有的项目原先标准低,在不增加数量不影响净增耕地的情况下,基层政府愿意且有能力增加部分投资提高工程标准,何乐而不为呢?五是变更工程的单价应按原预算标准执行。
(二)充分开展前期工作,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能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从而减少变更。要对项目区详细勘察,搜集项目区地质、水文、水利、气象、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基础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对原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调查,能直接利用的则直接利用,需维修的列入改建计划;对拟填埋的坑塘、断头河不仅要量算面积,还要测量深度;对需拆除的房屋建筑物要实际量算建筑面积。要注重基层论证。基层国土、水利、农业、农机、农电、交通、林业等部门对当地情况熟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规划设计完善修改的具体意见,使规划方案贴近实际。
(三)加强宣传协调沟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项目实施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沟渠路重新布局、青苗补偿、房屋拆除、迁坟、田块被占用等,都需要群众的理解、支持,做好群众工作宜早不宜迟。征求群众意见的过程就是宣传的过程,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征求意见,能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既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迫切愿望和需求,吸取合理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宣传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规章,寻求最佳结合点,使项目实施贴近群众,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真正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四)增强规范管理意识,大力推进项目实施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要有严格要求的管理意识,要配备事业心强、业务娴熟的业务管理人员。在项目选址及规划阶段,要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多作宣传,让基层早树立规范意识。在项目实施阶段要以规划设计方案为依据检查指导项目实施工作,细心指导,热心服务,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1]孟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即将初中地理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趣味性、生活化、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枯燥的地理知识产生直观的、深刻的、形象的理解。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枯燥、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地理知识的趣味性,使地理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对地理知识的亲切感,转变了传统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大量枯燥的地理知识的排斥感和陌生感。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把生活化的气息引入课堂,将地理知识用生活化的方式、结合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解释,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想将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首先对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关键有充分的认识,并具有足够的生活化教学实施能力,此外,还应当积极观察生活、收集生活资料,力求使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变得顺畅、自然、易于接受。
2.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应当遵循科学的方式方法,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导入、生活化情境的渲染、生活化活动的组织等几个重点内容。以下对这几个关键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1生活化教学的导入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应当有一个导入的过程,即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叙述以及列举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化教学的情境当中。例如在讲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中国是什么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然后在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两个词语,那么大家知道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吗”,在师生互动列举一些国家后,教师继续引入“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有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有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吗”,进而可展开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在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导入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生活化,另一方面要注意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当中。
2.2生活化情境的渲染
在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仅仅有生活化的导入是完全不够的,应当在整个过程中塑造和渲染生活化的、轻松的地理知识教学情境,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地理知识和有趣的生活现象或者体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化枯燥为生动有趣、化死记硬背为自主探索。例如在进行“中国的民族”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对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特色进行死记硬背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在这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述一些各民族有趣的风俗习惯和衣着特色,并结合图片、视频等,使这些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然后让所有的学生合上课本,将学生分组,教师通过列举某个生活习俗和衣着的图片,向学生提问是哪个民族,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分,设置一定的奖励。如此,方可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趣味性,改变教学方式,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3生活化活动的组织
在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活动的组织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的地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并产生地理知识生活化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地理认知和分析能力的增长。例如在讲授“我国的水资源”课程时,在课堂教学的末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观察和记录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根据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具体情况,提出在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对策,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堂中进行活动展示,如果时间充足,教师同样可以采取小组计分、小组评比的方式进行活动结果比赛,对表现优秀、结论科学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的生活化活动的组织,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身地体会到地理知识的用处,体会到如何应用地理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
3.结束语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要立足于地区的发展,区域社会的特殊需求应成为专业定位的合理方向。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不仅需要解读和规范上述种种问题,还需要区域特色化分析能力,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化路径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学科发展要立足实际,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三)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各高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各类院校原有的建设成熟,硬件设施、实验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的强势学科整合起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跨学科、全方面发展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邀请在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并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材、著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同时,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创造在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特别是民族事务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与学拓展实习空间。
近年来随着高校网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各个高校纷纷进行校园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教学及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生顶岗实习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等,这些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提升管理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借助电子表格以及纸质材料。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实训数据的采集,都是校外实训课程后录入电子表格,待一学年结束后再录入学年数据平台采集系统。相对于信息化管理,这种传统管理方法有数据相对滞后的缺点。对实训基地相关材料的管理,包括合作协议、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实训作业等,基本都是以纸质材料为媒介,费时、费力,极大地占用资源,且容易丢失。鉴于以上弊端,校外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2校外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2.1推动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建立为提升企业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热情,学校可以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系统中设置一块展示企业文化、品牌的项目,提升企业影响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实训表现,提前招揽所需人才,从而有效节约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2.2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工作,实现高效便捷管理由于高校人员配备紧张,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常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人员变化频繁,从而导致管理标准不同,资料收集、保存面临差异化管理。如果管理人员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即使管理人员变更,也能按照既定的流程实施管理,从而避免因场地、人员、机器的变动导致资料丢失,保证数据一致性、完整性。
2.3实现数据实时更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使管理者至决策者都能实时了解实训基地使用、建设的最新情况,可以通过权限掌握所需数据,以便做出基于真实数据的正确决策,有利于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另外,学校可以根据决策需求,随时将需要采集的数据加入到系统中,不断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2.4弥补现行数据平台采集模式下静态、单向、过时数据的不足每一学年采集有关校外实训基地数据都是过去一学年的,该系统是对现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如需使用近几年的相关数据,便不再需要打开数个电子表格,可以在系统中直接查看,也可以从系统中直接导出所需数据。该系统添加了校方、企业方教师对该实训项目的评价、学生的实训心得及讨论,对数据的采集不再是单向的,而是校、企、生三方的,将更加全面、立体地反映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情况。
3具体实施方法
3.1技术实施
3.1.1数据采集及角色分析该系统包含校方管理人员、教师、企业、学生四种角色。各角色在系统中的业务需求分别是:校方管理人员:日常系统运行维护;教师:实训任务、评价学生实训表现、参与交流互动;企业:参与交流互动(评价学生工作态度、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岗位基础知识、岗位实务能力)、展示企业文化、品牌推广;学生:查看实训任务、提交实训成果、撰写实训心得、参与交流互动。
3.1.2系统功能模块①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基地简介、规模、地址、建立时间、用途(课程实训、暑期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接纳人数、学生基本情况;展示企业文化、企业人才需求、品牌推广。②实训过程管理系统:教师实训课程要求;用文字、图片或者视频形式记录实训过程及实训成果;教师及企业给出实训评价。③互动交流系统:企业、教师、学生三方均可以参与实训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讨论,教师可以在此区进行答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困难,提升校外实训的质量。④综合查询系统:不仅满足学生对实训相关内容、实训基地信息的查询;而且提供学生信息、实训内容给学校各部、处、系进行查询,以便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⑤统计分析系统:能够提供学生校外实训的基本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出实训基地利用率、学生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偏好、不同地区和行业对学生需求的偏好,校内指导教师参与情况。综合利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率,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实训基地,实现动态管理;而且可以给决策部门提供准确数据,指导校外实训基地健康发展。
3.2资金保障落实实践育人经费,是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高校作为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主体,要统筹安排好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经费,新增生均拨款和教学经费要加大对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工作的投入。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在积极吸纳社会、企业的资金、项目捐赠的同时,学校应拨出专款用于该系统建设,保证建设顺利进行;还应有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校外实训以及平台的日常维护。
3.3制度支撑①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法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介绍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国家政策大背景下,校方应积极吸引行业协会加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行列,拓宽合作平台。同时给予企业足够自由度及空间,发挥企业能动性,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②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1]。校方应制定《学生校外实训管理办法》,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的内容应为课程学习的有机组合的一部分,必须完成系统中的作业之后才能获得学分,保证学生参与校外实训的积极性。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系统,就是一个运行的比较成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需在顶岗实习系统登记校外实习的基本信息,每周上传实习内容,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登陆系统可以查看学生作业并给出评价。完成以上内容,学生才可以获得顶岗实习这门课程的学分。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借鉴相关经验。
4预期效果及评价
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信息处理技术,提高校外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水平,整合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面向学校、企业、学生,是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通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管理系统,为学校、企业、学生、家长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达到图2的预期效果。在校外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下,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各院系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都是独立进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数据无法共享。而信息化系统可以打通各个二级学院间的数据共享,可以互相借鉴管理经验,使得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
5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