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镇化建设论文

城镇化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镇化建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镇化建设论文

第1篇

纽约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有“水泥森林”之称,凡是初到纽约的人大都有两个心愿:一是到世界贸易中心顶上去观光,看一看这个“水泥森林”的全貌;二是去亲眼目睹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前者是时代的、商业的精髓,后者是美利坚自由精神象征,这两者构成了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无论是北京还是纽约,也无论多么精美的建筑,历经风雨后,渐渐演变为一种形式美的物质形态,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能寄托和唤起人们某些固定的情感。因此,可以把这些使人产生固定情感的建筑作为极其重要的城市意象。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应当是众人的符号,而不是只有某个人单独感受到的(对象)。那么,一座城市的形象应该是众多居民和参观者能解读的,应当能让大家产生共同的类似的印象,能够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城市韵味。凯文•林奇提出了著名的城市意象理论,并有专著《城市意象》充分阐释自己的观点。实则,一个有着完整、完美规划的城市,原本就是一个艺术品,借用艺术中的术语“意象”展现城市的魅力。当然,林奇的意象理论是建立在建筑学基础上的,本文是立足于美学概念的,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要求总是基于物质层面上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让建筑具备了意象功能,这种城市意象形成后就是这个城市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它是这座城市的传统,也是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它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定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再向信息社会的跃进,必将伴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地方城市文化也将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量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城市建筑被挤占,使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韵味被大量的现代建筑取代,使城市逐渐丢失了自己的特色。

根据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城市意象包含三个要素:个性、结构、意蕴,其中,最重要的是个性。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且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意义。一座城市要与其它城市区别开来,就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物质存在,应该是这个城镇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的体现,也因此它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当前,遵义的城镇化化建设如火如荼。该如何吸取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把遵义建设为有特色的“三宜”城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失败的个例已经警示: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使自己在发展中失去特色和个性,而应该结合自身历史和文化特点,在充分发掘传统的、有“红色文化”价值建筑的作用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渡赤水、娄山关激战……,红色文化是遵义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因为它们见证了了那个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见证了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红色文化是遵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也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设有个性的遵义,就要抓住这段特殊的历史,充分发挥遵义红色文化的优势,塑造遵义地区“城市精神”。红色文化是遵义文化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才能打造有特色的遵义。

红色建筑是红色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形态。红色建筑是指自1840年以来与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会址遗址、旧址、革命者旧居、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等。遵义的红色建筑主要是指途经遵义时使用过的某些建筑物,由于活动的重大意义而使得其具有重要纪念价值的建筑。遵义的红色建筑很多,分布于遵义的各个角落,它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红色建筑的主要包括会址旧址、遗址,住址、纪念碑、烈士陵园烈士墓等。在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今天,对包括红色建筑物在内的一系列红色文化资源,已不能用简单的经济价值衡量,其价值不仅在于它给人以建筑形态的美感,更在于它能从灵魂深处给人以震撼,让和平年代的人们、让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遵义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保护,最重要的是对这“精神层”文化的保护。发挥遵义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并使其在城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有利于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保护和继承遵义文化,要吸收其精华,深刻理解其精髓,这样才能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遵义城镇化建设首先是要从总体上提高对遵义红色文化尤其是红色建筑保护的重视。规划者要树立对地方优秀文化保护的意识,在进行城镇规划时,除了考虑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要结合遵义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方面上的实际,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及载体红色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在进行城镇化规划时,要给予特别保护,因为它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当然,打造遵义的城市形象,光靠红色文化还是不够的,还要用本土特有的浓郁风情和文化特色来塑造城市的外形,来铸造城市的物质躯壳,来充实城市的内涵。

第2篇

教育经费占GDP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超过4%,这说明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仅在整体上缺失,在局部更是不均衡,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少于城镇地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大量的娴熟的技工。目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是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了职业教育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扩展到包括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站在现实角度看,未来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将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

2农村的土地收入保障——土地确权和机械化运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求部分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和担保的权能。而土地流转抵押的前提是土地的产权清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在未来土地确权的情况下,不管是农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还是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运营,中国农民未来的土地收益将非常可观。政府在农用机械的补贴投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自2004开始为农机补贴,从2004年的0.7亿元到2013年的217.5亿元,政府在农机领域的补贴大幅增加,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自2003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59%,十年间提升了24%。但是相比日韩99%的机械化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在未来,大部分农民只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不需要亲自来耕种就可以享有土地的租金收益。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土地收益为农民的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农村的住房保障——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农民一户可拥有一处宅基地。随着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而放弃宅基地。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要保证18亿亩土地红线,又要保证建设用地,可取的方式之一就是置换宅基地。放弃宅基地的农民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获得城市里的房产以及现金等,而放弃的宅基地可以被改造为农田,进而在城市郊区的农地可以划出同等于宅基地面积的建设用地。这样,农民在进城的过程中享有了放弃宅基地的高收益,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不改变,而城镇化也有相应的土地来推进。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未来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那些不愿意进城或者不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

4结论

第3篇

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教育形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提供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和农民职业化进程中,就业需要与农民自身技能水平一直存在着矛盾。黄炎培曾经提出职业教育可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可见职业教育的作用。

2、进行思想教育,促进进城农民在思想上市民化。农业文明的思想与现代城市文明的思想存在差异性。现代城市文明思想是经历数百年工业文明进化演变而来的。因此,要让进城农民思想上进城,放弃过去相对封闭、保守的思想而向多元、开放、竞争的思想转化,职业教育可以发挥其作用。

3、进行生活教育,转变进城农民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农民工和新居民的消费方式、休闲活动与市民的消费方式、休闲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他们的休闲方式还是多以个体性的、家庭性的自由式娱乐活动为主,参加公众性的、社区性的公共娱乐活动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市民;不能很好地像市民一样出入一些社区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休闲娱乐。对进城农民进行生活教育,帮助他们缩小与城市市民在生活上的差距,有利于消除人际壁垒。

4、开展公民教育,提高进城农民公民和法制意识。对进城农民开展民主与法制教育,进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政治权利意识和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逐步消除自由散漫的农村生活习惯,提升进城农民自我公民义务意识和责任感。

5、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提高进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进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是制约农民在城市生活、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研究表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与其城市生存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因此,职业教育在实施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当对进城农民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理解现代文明的能力和使用现代生活用品、用具的能力。

6、实施农业技术教育,培养职业农民。中国农民要成为职业农民非常不容易,真正的职业农民比合格产业工人的要求还要高。因为新型职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之外,还是农业先进科技的应用者、农业生产的投资者、农业经营的决策者、农业生产市场与自然风险的承担者。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报告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化有机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培养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

7、开展农村区域文化教育,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从内在意义上说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计划制定、初、中、高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关注和参与其中。

二、职业教育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功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些重要论述都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与农民教育的重视,也为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农民培训的能力。专业建设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专业调研确定方向、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做好顶层设计,课程建设确保培养方向,队伍建设确保培养水平,场地建设确保人才质量。专业建设要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之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在及规划、结合培养对象自身的特点来制定专业建设计划和建设方案。课程的设置要在国家教育部相关专业设置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特色进行调整和完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要重视实训、实验场地建设。

2、实施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论是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还是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或者进行公民及其他教育,都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尤其是实施农村区域文化培训,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其独特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对相关地区的文化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和特色,研究如何将这些资源课程化。

3、加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服务能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包含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职业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对拓展针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空间和时间,兼顾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4篇

(一)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发展城镇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发展是构建和谐城镇的关键。只有大力加强城镇法制建设,城镇生产力才会进一步加快,发展体制才会激活并随之创新,才能创立出新时代的城镇经济格局,实现社会经济腾飞;同时,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法制化,能有效确保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法建设、公平竞争,自主决定其自身民营活动和权益,进而有效保障城镇市场秩序正常,生产力极速发展。

(二)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深化城镇改革的客观需要

在新城镇建设法制化进程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法制建设是重心。首先,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利于城镇社会稳定,在经济建设及体制改革过程中,城镇建设的利益分配、道德礼仪、价值观念、建设行为都需要法制加以约束;其次,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只要明确完善城镇建设法制化的相关制度,就能在建设下级乡村、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过程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三,加强城镇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有利于更加深化城镇改革,通过社会保障法治化的不断改进,相关城镇其他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事物会提前被提上议程,更加利于城镇改革,最终促进城镇的相关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通畅。

(三)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推进城镇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要求

民主政治建设是和谐城镇的基点和政治保证。推进城镇民主政治建设就需要大力加快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可更好地反馈基层政权。在建设进程中,要建立执法体系,体现人民意志,创造公平环境,做到政务公开透明,积极引导人民依法行使民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依法管理、决策与引导群众的参与能力,才能最终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整个城镇社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社会民主充分航洋,整体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城镇实现。

二、加强当前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

(一)加强城镇立法水平,完善城镇法制保障体系

社会公平及缩小城镇各群体间基本保障待遇差距是当前城镇社会保障应坚持的理念及目标。当前,城镇在建设发展的立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现实,国家应该在城市居民弱势的地方立法,如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老年津贴制度、根据城镇实际水平扶持农村进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最终以期望达到全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1+1”模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经办与服务能力。这样以来,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实施过程中,只有与城镇建设发展和城镇建设法律系统相契合,才能真正涉及城镇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真的被认可和接受。

(二)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优化城镇执法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我国新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中央提出要正确把握“两个趋势”,通过建立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城镇,这其实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政府依法发挥主导作用。从性质上讲,它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不是引导农民,更不是强迫安排,而不是命令。政府应该为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积极的投资城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努力解决生活中最亟待解决城市建设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城市行政执法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坚决从来源、系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执法的腐败,为了确保严格执行各种建设法律和法律问题相关的快速妥善解决。

(三)城镇要素市场法律制度要不断不充实拓宽

城镇各要素市场包括: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与人才市场、土地市场、能源市场等,还包括生活要素市场的内容。城镇要素市场法律制度基本上处于模糊状态,要素市场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以城市经济为立足点的,并没有足够考虑到城镇要素市场的特殊性。资本市场法制的建设中,政府提高城镇市场引进资本的能力,增强城镇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扩大城镇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在土地市场法制建设中,政府要逐步收缩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控制力度,提高对建设土地使用权支配的严谨度,并为建设用地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配套措施。

第5篇

城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城乡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生态环境统筹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实践表明,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矛盾很大程度上在于城镇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综合改革,实施生态绿色文明的城镇化战略,走城镇化推动型的城乡环境协调发展道路。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方面的转变与创新,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是推进城镇化健康稳定、绿色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贵州民族地区概况

1.贵州民族地区民族人口和行政区划

贵州民族地区拥有土地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的56.90%;总人口1381.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3798万人的36.37%。①全区世居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仫佬、满和羌17个少数民族。包括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个民族自治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11个民族自治县。

2.贵州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形分布区,是东亚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中心,是我国喀斯特碳酸岩连片出露最集中的地区,喀斯特地形面积10.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1.95%,地形情况复杂,喀斯特地貌具有土层薄、植被差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特征,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民族地区石漠化区不断扩大,其中较严重的区域集中在黔东南州13.14万公顷,黔南州49.70万公顷,黔西南州35.92万公顷。毕节市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省的19.79%,其次是黔南州,占全省的16.43%,黔东南州石漠化面积最小,占全省的4.35%。截止2011年底,潜在石漠化②面积黔东南州21.66万公顷,黔南州66.21万公顷,黔西南州22.35万公顷。

(二)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

贵州民族地区所辖三州、十一县,城镇人口占比20.17%,比贵州城镇化率33.81%低13.64个百分点,比全国城镇化率49.7%低29.53个百分点。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增长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二者相关程度比较高,而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的关系合理与否,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的关系尚不协调,人口数量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仍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问题。

二、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分析

(一)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环境的破坏

贵州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森林植被的过度砍伐的直接后果是水土的迅速流失。植被不再涵养水源、不再固沙固土、不再调节气候,原本覆盖不足的土层没有了植被的保护,在雨水的冲刷下,迅速的流失,而被冲刷走的恰恰是土壤中比较肥沃的部分。民族地区毁林开荒、建设城镇,砍伐大量的林业资源,破坏灌木、草地,森林面积和覆盖率逐年减少。

2.资源的浪费

在推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楼层的建设,忽视了民族地区人们的实际需求,以至于出现楼空人去的境况。新建设的社区内只有几家住户,出租、出售房屋的广告频现于住户的窗户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牺牲了环境而新建的楼房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原因

1.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观念

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生态学观念,民族地区在支配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盲目的向大自然索取,导致生态失衡,人们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学观念。

2.环境法制建设存在诸多缺陷

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一方面存在规定条款不完善的缺陷,另一方面广大民众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清醒的认识,产生了破坏生态的行为也不觉得是触犯了法律。

3.不能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因破坏植被、滥开滥挖以及工农业污染等活动对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影响

1.对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工矿企业排放的“三废”和人口聚集区的生活污水大量随意排入江河,不仅污染了水源、破坏了水质、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也直接危及了人们的生存和健康。

2.对民族地区环境的影响

一类是森林、土壤资源等原生环境的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聚居等生存条件的改变,即次生环境的变迁,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直接导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的丧失。

三、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策

(一)立法法律保障

第一,中央政府。国家在宏观调控推进城镇化顺利、高效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到正常、有序的轨道上来。积极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资源”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支持和促进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第二,地方政府。环境立法时地方政府要注重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本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个人、企业加以警告和惩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保护环境、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为着眼点,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城镇与生态协调发展。

(二)文化建设宣传

在社会治理中要注重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同样在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法律的制定,来制止不法行为,而且要加强文化宣传,从道德和思想方面来提倡人们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第一,从社区角度出发,可以在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组织进行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社区文艺演出,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使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更加精彩。而且可以加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居民的联系更加紧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生态保护理念深入社区、深入人心。社区服务人员还可以在社区的宣传栏上张贴、展示与环保相关的居民自己的作品,尤其是社区中的老人和孩子,充分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环保献言献策。第二,从组织角度出发,可以成立相关环保组织,组织建设进行相关公益环保活动。可以由政府、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倡导,也可由个体自发成立环保组织,吸引、培养志愿者加入并带动群众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并联系企业,获取一定的赞助,帮助公益活动顺利进行。对于企业来说,既树立了积极、负责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又在无形中为开拓市场、推广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益环保活动可以唤起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呼吁人们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关爱我们的绿色家园。第三,从个体角度出发,个人要逐渐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少开一天车,多走一站地,上班绿色骑行。短距离的步行、骑自行车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减少了汽车尾气、噪音对民族地区环境的污染。通过携带购物袋减少塑料带的使用,节能减塑促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抵制环境污染,抵制一次性筷子及塑料产品;随手关灯,节约能源;垃圾分类,生活用水循环利用。通过点滴行动,汇聚保护生态环境的浪潮。第四,从大众传媒角度出发,媒体可以制作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相关的节目,倡导树立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大众传媒要加强民族地区环保知识的传播,引导少数民族受众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倡导树立绿色观念,弘扬绿色文明出行方式。例如传媒可以介绍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耕地面积锐减以及植被破坏等,宣传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耕种时保护水土、涵养水源,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绿色工业,污水处理再排放,减少对耕地、河流的污染。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向民族地区介绍环保法律知识,一方面保护人们自己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可以举报阻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间的关系

城镇化是企业最大的机会,民族地区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人们在城市中的就业问题。而且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间的关系。

1.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农业

贵州民族地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能有效的促进山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农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以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绿色生态农业,例如政府采取在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等经济效应较好的植物,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无污染的工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

2.将绿色指标纳入企业效益范畴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在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中,将绿色指标纳入企业效益范畴,衡量企业为民族地区社会贡献不仅在于应交赋税还要考虑其为环境、生态带来的价值和利润。通过环境效益的评价来制约和引导企业的发展,促进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的保护,积极培育污染治理企业。

3.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第6篇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疆,城镇化,工业化,超前性

 

边疆城镇具有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巩固边疆地区民族关系、保障边疆地区稳定、维护祖国领土统一的功能[1]。因此,边疆城镇发展水平是衡量边疆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新疆城镇作为边疆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西北边疆的发展和稳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既有关于新疆城镇发展水平的研究多是横向分析工业化,考察新疆区域内外的城镇发展差异,得出新疆城镇化之后的结论[2],纵向研究新疆城镇发展水平的较少,特别是缺乏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动态考察。因此,通过对30年来新疆城镇发展水平的动态考察分析新疆城镇化的时空差异、演变趋势和内在机理,更好地为“城镇边疆”的建设提供政策制定依据。

一、新疆城镇化水平的测量(1978-2008)

研究区域城镇化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城镇化水平的测量和城镇化水平的判定。城镇化水平的测量即城镇化水平百分点的年变化,通常使用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衡量。[3]

表1 新疆1978年-2008年城镇化水平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6.07%

29.05%

42.78%

44.86%

49.51%

50.09%

50.1%

50.1%

52.34%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33.75%

33.75%

33.84%

34.39%

35.155

37.15%

37.94%

第8篇

【关键词】影响因素 城镇化建设 实证分析

一、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构成

城镇化建设是提升城镇化率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让城镇化推进科学有序,一般来说,城镇化建设受到所在区域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区域自身条件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所在区域社会各界反馈情况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本研究结合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见图1。

就城镇化建设来说,要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必须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基础,这就需要城镇化建设加大开发力度,获取较高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城镇化建设内在动力挖掘,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同时城镇化建设力度的提升还有赖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包括国家和地方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发引导和奖励措施等的出台,在此基础上展开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社会的双赢局面。

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与指标设计

(一)分析方法

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城镇化建设这一因素的衡量采用离散变量,因其不遵循统计学上要求的正态分布,故城镇化建设的高与低用离散变量来进行衡量,而不能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为了分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的构成重要性分布,进一步明确城镇化建设因素作用大小和影响程度,对国内部分城市城镇化建设进行调研,利用Logit模型选取约300个样本进行分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问卷调查的样本),以求更客观地分析影响城镇化建设的因素的构成,更准确地测定其影响程度。同时,以城镇化建设高与低作为因变量,对影响城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那么城镇化建设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表示为:

模型中Yi为城镇化建设效果好坏的概率(“好”=l,“坏”=0),X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表示回归方程的回归常数。

(二)影响因素设计

城镇化建设可能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根据前述概念模型,对各影响因素具体定义及赋值的标准见表1。

三、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笔者通过走访城市以及拜访城镇化建设的相关专家,为展开调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对近二十个城市进行调研。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的方式进行,网上调研主要是区域比较远的地区,利用朋友资源展开调研。调研共收到300多份问卷,对问卷进行了整理,提取了300分完整的问卷进行分析,为样本企业2011年的截面数据。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基本情况,收集描述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为以下的分析和建模提供经验事实和数据来源。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根据前面所述研究方法,将上述13个可能影响因素赋值后,运用SPSS17.0对二元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13个变量全部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得出结果见表2。

表2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从表2可知,城镇化开发能力、现有城镇化率、城市在区域的影响力、产业的定位与结构、区域GDP增长率、区域特色、城镇化政策的引导情况、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支持政府出台明确的政策激发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居民支持力度、整个社会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视等对城镇化建设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镇化建设配套的社会支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有不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这其中整个社会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视有着强有力的显著作用,其次是区域GDP增长率、城市在区域的影响力有较强的显著作用。

从上述分析来看,城镇化建设实施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区域当地的经济实力以及政策支撑,城镇化建设必须先做好区域自身条件分析,针对城镇化建设自身条件,适应政策引导的需求,不断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镇化模式和手段,从而提高城镇化率和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