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2: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英语精读课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 精读课 非语言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
论文摘 要: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在精读课教学中,注重非语言因素的培养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指出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及采取的对策,论述了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引言
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兼顾国家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需要。英语口语流利性是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英语专业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综合性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英语专业学生对精读课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受到语音、语调、单词、语法等语言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到一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学生对精读课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语言因素
1.文化背景知识。所谓文化背景知识就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中西方文化的迥异形成了语言运用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不同。学生如果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没有一定了解,势必会导致在课文理解时的晦涩难懂。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的第三册和第四册为例:在精读第三册中的Highland Fling(苏格兰高地舞),the Volga(伏尔加河),Thanksgiving(感恩节),Aristotle(亚里士多德)等;在第四册中的Communion(圣餐),the World Bank(世界银行),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Zimmerman Note(齐默曼函电),the 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等。以美国大片经典之作True Lies为例,如果学生对特定的文化背景缺乏相关的了解,在正常的播放速度下是很难完全弄懂影片的内容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英语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在多媒体环境下加大有声资料的使用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背景知识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英语网络资源知识介绍,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所谓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识的广博程度,即对一般知识和各类学科知识的基本了解。这些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体育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不了解The Beatles的人就不会去研究Rock and Roll的历史;还有像Oscar,Grammy及其相关的名作,以及一些国际性的组织UN,WTO,WHO,IMF等。当各种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课本、磁带、录像等)传到学生那里,有时会出现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使作为载体的语言被曲解或者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精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三、采取的对策
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语言因素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则会对精读课教学产生很大的限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加强在精读课教学中对学生的非语言因素的开发与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施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1.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跨越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障碍。在精读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介绍英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作为精读课老师,我们应在介绍语言技巧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同时,穿插一些额外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要注重对学生非语言因素的开发,其实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或非语言因素应用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因素,而且取决于教师对学生非语言因素指导开发的程度。例如,在讲WTO(世界贸易组织)时,也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常用术语: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关税贸易总协定)等[1]。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GDP(国内生产总值),down payment(预付款;定金),bad debt(呆账),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bioeconomy(生物经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名词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所限,当他们遇到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语言材料时,往往摸不着头脑、有的甚至不懂装懂。在摸不着头脑或不懂装懂的状态下,学生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兴趣,更别说针对话题进行英语语言交际了。要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一方面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多留意当代社会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进步,尤其要熟悉一些专业术语。当然这对精读课教师的知识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充电”,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增强精读课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四、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精读课教学中非语言因素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针对Chomsky的语言应用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包含了Chomsky的language competence,包含了语言的知识和语言的应用。正如上文所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曾经感到陌生的话题由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进一步表现为能较好地运用英语的知识针对某一话题畅所欲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了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有效地促成他们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融合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3]。在精读课堂中,词汇学习、文中涉及的语法知识及课后练习等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在课下完成,最重要的部分是课堂活动,教师应该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对精读课教学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非语言因素与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采取将全班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进行同伴教学(peer teaching)、参与自我评价,共同探讨与课文相关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4],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五、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加大非语言因素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0.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论文摘要:精读课是一门惊合外语技能课,其主妥目的在于培养和提离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多年来,外语专业的精读课多以小班进行。随若高校招生数量的剧增,外语专业大班橄学已在局部展开并有逐步普及的趋势.但由于在外语专业进行大班徽学还是一种断的尝试,研究也是刚附起步,教学映乏可借鉴的理论和经脸.分析外语专业大班的精读课胶学中存在的问理以及对策,其有理论龙义和现实愈义。
精读课(即综合英语课)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是外语专业一门必不可少的主干课,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外语专业一直从事小班教学.20人左右的小班已经有多年的传统。这是由外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教学效果较好。自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院99级学生增加一倍,由于教师和教室的原因,不得不实行大班授课(班型在40人以上),这便给精读课教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间题,保证精读课教学的质t,是我们精读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大班精读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作浅显的探讨。
一、大学外语专业大班精读课级学中所面临的问
从宏观上讲,学生扩招直接导致了生像质f的下降。以我院外语学院为例,扩招后的99级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相对薄弱,两极分化严重,口语水平差别也特别大,有的荃础很好,有的根本张不开嘴,这就给组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短期内,在教学资派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学生人均分享的教学资源减少,可阅读的图书、杂志不足。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们主观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间题:班级学生太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语盲实践机会减少,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受到挑战,组织教学遇到一定困难,课堂气氛调节难、师生之间的配合受到影响;老师无法像以前那样关注班内的每位学生,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教师的作业批改t太大;口语、听力、泛读教学时数少,老师对个人检查的机会减少,学生对科目的重视程度受到形响;学生浦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学习间题增加;学生荃础差,以前使用的教材对新生较难;传统的测试手段受到影响,考卷批改负担加大.
二、外语专业大班抽谈裸教学所应采取的对策
和以前的小班相比,外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间题确实不少,但总的来看,班容t的大小影晌的是老师对学生个人的注意、关心和指导,它主要影响的是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基本不影响知识的传授。有些间题(如学生参与机会少、课堂气氛调节难、课堂组织教学受影响等)只不过是教学观芯的间魔.针对面临的向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精读课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措施对保证教学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参与大班教学的老师应注惫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思考教学问题,并主动探讨、解决问题。针对大班参与机会少、课堂气氛难调节、课堂教学难组织等间题。我们认为,所说的“课上训练的机会减少”是接受老师检查或人均课上表现的机会减少,而不意味着学生参与机会的减少,小组活动、结对子活动完全可以有效解决机会少的问题,班级人数多能给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但同时学生多也增加了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有效组织调节课堂的机会,这些不过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教学思路的问题。
2.注意课堂内外结合
由于课时的压缩,课上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我们采取教师主讲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上督促检查和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在精读课上,我们尽t利用课上有限的时间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精确地灌输必要的语言知识,尽量增加语言技能的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有些过去习惯在课上传授的知识布置给学生课下自学。老师注意课上、课下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合理安排讲授和自学的内容。
3.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多,课堂教学难组织,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敬,容易榴号,把自己与课堂隔离起来。因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大班的精读课上,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回答同题机会少,再加上有些同学因各种原因羞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从客观和主观上造成大家互相等、靠的局面。教师可以把大班分成若干小组,以group work或pair work的形式组织练习,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以保证“练”的有效性、多样性、趣味性。另外,在我们的精读课上,我们还尝试学生当老师,认真准备课程,到前面给全班同学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
4.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班学生数量多,组织教学难度大,这给每位精读课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在备课时,要精选内容,精选教学方法,上课做到精讲。教学内容不能太死板,不能像以前那祥,一本书,从学期初讲到学期末。我们经常找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比如,从网上下载一些最新知识,来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在“练”的过程中,我们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认真备课的荃础上灵活组织课堂活动。另外,学生数t的增多,无疑也就加大了精读教师的工作t.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比如,学生过多确实给教师批改作业造成了很大困难,但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必须保证作业的批改数t和质t,而且还有学生对作业批改的反馈信息。
三、外语专业大班教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改革开放为外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也比较充分地认识了外语的重要性,对外语学习也倾往了极大的热情,学生对外语的期望很高,他们希望在外语学习中有所突破;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深人,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在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要求,教材也在趋向多样化。由此看来,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因家应该是外语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水平以及外语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人,班容大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多年来,高等外语专业院校的外语技能课很少超过25人,我们只是习惯于20人左右的小班授课.班容量全部增加到4。人以上,我们对此只不过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综合看来,外语专业大班教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 自信缺乏 求乐心理
论文摘 要:精读课课程在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高校英语高职专业精读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现象,本文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讨论了精读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阐述了精读课“综合性”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科技、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优秀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优秀的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呈上涨形势。高职英语教学相对于本科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如何在短短三年的学习中尽快提高英语高职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挑战,或为未来进一步的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了从事高职英语教学教师们的终极教学目标。
英语高职专业教学根据培养目标开设了大量技能性,知识性课程。与众多目标明确,任务突出的科目相比,作为主干的英语专业基础课之一的精读课又有何教学特点呢?就这一问题,笔者调查了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陕西部分普通高校英语高职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结果显示60%的学生不明确精读课的价值所在;20%的学生认为精读课是较泛读课,以阅读文章,分析文章,词汇讲解更为精细的科目;只有10%的学生认为精读课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科目。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精读课只是高中英语课的延伸”。学生的反馈显示出部分高校高职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和手段滞后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英语高职专业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此现象,笔者撰文阐述了英语高职专业“精读课”的教学特点,以期能够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1 英语高职专业“精读课”“综合性”的教学特点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基础英语(精读课)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1]可见,英语高职专业精读课应是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目,是所有这些细化科目的延伸。
(1)首先,精读课是听力课和口语课的延伸。语言教学应突出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在精读课上,教师应坚持用英语授课,讨论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讨论,其过程本身就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实事上不仅仅在课堂上,课下教师也应坚持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在英语高职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高职学生的基础差,全英式教学不适合他们,多是采用双语式教学,但这种做法不能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英语使用氛围,顺从了学生的惰性心理,而且导致教学重心偏向语法和词汇,易使精读课成为词汇课或语法课,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听不懂,弄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用汉语进行说明,但在转换语码之前,要加上“In Chinese,it means……”,“Next, I will explain it in Chinese.”诸如此类提示性的语言,或者口头上用英语表达,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其对应的汉语意义。此种做法是在向学生暗示:我们要尽可能用英语表达思想。双语教学中不加提示的语码转化则会顺从学生的惰性心理,使教师有“以身作则”之嫌,致使学生一有困难就采用母语表达,而不是动脑采用其它英文表达形式。[2]诚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teacher talk),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且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掌握程度和进展采用适合学生的易被接受的措辞和表达形式。持之以恒,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定能有长足提高。[3] 转贴于
(2)此外,精读课还是泛读,写作和翻译课的延伸。正如一些学生所言,精读课是较泛读课而言,对文章分析更为透彻、词汇讲解更为细致的科目。泛读课在阅读中,侧重的是各种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和词汇量的扩充,而精读课在阅读中侧重的则是词汇、短语用法更为详细的介绍;句与段表达、内容及功能上的细微分析,与作者整体谋篇布局的关系以及主题思想的表达方法等等。精读课还会涉及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依据学生具体掌握情况和兴趣所在让学生进行缩写,仿写等练习,又是对写作课的延续。此外,教师常会让学生对一些长句,难句或段落进行翻译,以测试学生实际理解程度,这个过程又考察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的掌握情况,亦是翻译课的延续。
(3)最后,精读课还是语法课的进一步延伸。此点置后,并非因其不重要,而是几乎所有精读课教师已经做到了。且往往有过之,无不及。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对文章中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和理解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每句话的语法结构,澄清句中各成分的作用和关系,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法课”上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实用训练,可谓是“语法课”的延伸。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教师易倾向于把重心完全放到语法结构的分析上,且为了快捷澄清某些语法知识,又采用母语作为交流媒介,结果学生在精读课上除了习得一些语法知识之外,感觉收获甚少,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学生厌学,且妨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即便是讲解语法也应使用目的语进行。授课之初学生理解虽困难一些,但随着对语法术语熟悉程度的提升,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英文讲解也就容易理解了。而且对于语法问题,教师只需对长句,难句,单元要求掌握的句型进行重点分析即可。文章分析完毕,务必给学生们一些时间,让其思考质疑,而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可直接解答或找学生代答。找学生代答效果更好,常会出现一人提问,全班讨论的情况。有时学生没提到的而教师又认为学生有必要注意的,可由教师再质疑,往往又形成了全班讨论的局面。这种讨论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更是培养了他们在阅读中逐字逐句推敲的好习惯,为他们巩固语法知识、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甚至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 结论
明确了英语高职专业精读课”综合性”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只重词汇和语法,而轻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明确“精读课”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偏离英语高职专业的培养任务和目标。坚持精读课课程的“综合性”教学与训练,并通过与其它科目的相辅相成,最终促成学生整体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实现英语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 键 词】英语专业 基础阶段 精读课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读,听,译,写与说的基本能力,使学习者能以英语为工具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精读课即基础英语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并且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在传统教学方法及观念影响下,许多师生都认为英语专业精读课如同高中英语课程,主要讲解词汇语法、解释句子翻译课文。这种教师单一灌输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并且缺少学生教师之间英语交流沟通。在精读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要死记硬背默写单词,他们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仅仅如此。有些学生虽然发音准确、语调优美、语法精通,然而方到用时,才发现无从开口,词语匮乏。然而长期以来,精读课的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的确不尽如人意。这种学与用的脱节不仅使得学习者更加依赖教授者,更是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语言知识的积极性。经过本人多年英语精读教学实践发现,制约精读课程教学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单一教师灌输为主。其次,学生们普遍词汇匮乏也是影响精读课授课效果的主要因素。再者,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同样制约精读课程的授课效果。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成为摆在英语专业教学面前的一道重要且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鉴于精读课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的教学现状,精读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薄之见。因此,鉴于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精读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培养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将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一、精读教学制约因素
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单一教师灌输为主从而造成英语学习者消极被动接受知识。具体而言,精读课程的每一单元讲解主要分为,背景知识,文章结构,句型词语以及课后练习。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作为主体以不断讲解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作为学生主要以“note taking”为主,几乎是在无思考的状况下奋笔疾书,逐渐失去了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思考能力,讨论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当教师在提问时,或组织学生讨论时,学生们却表现出不知所措,无言以对。究其原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没有注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会逐渐消失。教学效果往往相差甚远。这样的教授方法无法适应与国际化接轨的英语教学。然而大学英语精读的教学目标,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思维能力、语言技能的实践更要鼓励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课堂讲授中真正达到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因而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那么教师在讲授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潜力。比如,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场景。教师应该结合课文自编、导、演英语话剧,每个学生担任一个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走进英语语境中。消除课堂讲授的枯燥,不断产生学习英语的激情,进入英语思维状态。此外录音笔、幻灯片、投影仪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也可以使课文生动活泼,使得学生享受视觉和听觉效果.当然教师在以上课堂中均是安排着,组织者,观察者,指导者以及评价者,所以教师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备课,对教师本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学生们普遍词汇匮乏也是影响精读课授课效果的主要因素。学习一门语言,均从学习其词汇开始。词汇的积累对于初级阶段的精读课教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肩负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尽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生进入大学前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但进入大学后要求掌握的英语单词数量与质量均要有所提高。比如,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一词多义的语境区分等给学生学习和准确理解篇章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不能快速顺利的阅读理解文章主要是由于生词造成,因此教师要鼓励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中国学生来说,由于自身条件和其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词汇因素更是成为制约他们一个重要障碍。针对这些情况应该从增加词汇入手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积累。在讲授生词时,尽量给例子列语境,讲构成如前缀法、后缀法、合成词等。
背景知识缺乏影响阅读理解的提高
最后,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同样制约精读课程的授课效果。任何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语言国家的历史的演变,社会发展以及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知晓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准则,就无法真正掌握改语言并准确使用。因此,精读课文中,背景知识是学习理解中最重要的因素。以基础英语I,unit 2 Maheegun My Brother为例。教学计划的第一部分为 “cultural input”文化输入,包含:I) Wolf IQ Test,II)Film Display of Dancing with the Wolves,III)London Jack and His Works,IV)Wolf Wisdom V)Easter.通过以上两个小时的背景学习,首先,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其次,对于课文篇章,学生们充满期待好奇,表现出想学习的强烈欲望。再者,在稍后的课文分析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中字里行间的表达,理解的更加准确和深刻。
总而言之,知识面窄,认识问题单一,特别是对英语课文中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那么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受到阻力,增加学习的难度。即使文化语言的差异经常会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但是只要学习者具备相关的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课文,介绍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清除文化障碍;同时应向学生推荐一些简单有趣的读物或从网上下载,从报刊杂志、英语刊物、英特网上选取合适内容介绍给学生,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读物,从而达到增加知识面与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方法革新
随着教育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不断发展及其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英语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日益发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中选择适合基础阶段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有利于实现当代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的关键。世间既没有完美无缺的方法,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方法。作为英语教育者,应该结合不同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应用,调整。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互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较好的革新尝试。就传统的教学法方法而言,尽管表现出明显的弊端,比如教学模式枯燥死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教师主控权过大,学生依赖惰性不断滋生失去创新能力,但还有其可取的一面,比如传统教学方法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即注重语言语法结构的讲解,在教学中精讲使得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牢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舍弃传统法,而应该发挥其有利益的一面。就交际教学法而言: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交际,培养交际能力就是语言学习的目标,只有努力进行交际才是掌握所学语言的最佳途径。以此在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应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尤其在初级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师应该对所出的错误给予适当的纠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将教学中所涉及的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等内容在课前独立自学。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传统教学法对课文中语言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于此同时调动学生们得积极性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理解看法,但这只是课堂的一些准备工作、基础工作,绝不能是重点。其次,从课文的整体布局和篇章结构入手,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设计各种问题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以监管为目标,观察,倾听,点评从而真正达到讨论的实际意义。当然,对文章的修辞、作者的写作技巧及引发的深层思考等问题更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又能使所学语言知识派上用场。再者,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是交际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小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恰当地使用语言。一般情况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5―6人)的若干小组,然后分配给每组不同的交际任务:例如Fast roads in the U.S.,Pennsylvania Dutch town,Cliff’s Notes 以及Iceberg Principle等等。每组讨论之后要派出一个代表表述他们的观点,其余同学可以自由提问,作为教师则是倾听,点评并且做以补充说明。任务结束后,全班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和感谢,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全部结束后,组与组之间再次进行交流反馈。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获取彼此信息,并且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大量用英语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并且在没有教师参加的平等、轻松的气氛之中,学生更容易克服畏惧心理,从而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经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同时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更是得到不断的提高。第三,突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时代特征,拓展延伸课文内容。针对课文涉及到的其他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背景知识,由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课前自己去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报告和分析别且配以音乐或图片,最后教师点评,进行补充到达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十分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和提高文化素养。第四,增加讨论阶段的比重。传统英语课文的讲授重点是字词句语法分析,作为英语教育者,应该将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互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把重点转移到篇章的角度来探讨课文。传统语法只注重语言结构分析,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独立的单词群体,以句子为单位的个体,由此忽视了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误解其传达的信息。然而文章是在书面交际中的对象和理想单位。它并非是一连串句子和段落的集合,而是有机统一体,是具有明确功能明确的语义统一体。只有先把握篇章结构,才能全面把握上下文中所产生的信息。只有对篇章结构和语义表达的全面解读,才能从一定高度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相对准确地掌握作者所传递的原本信息。通常教师会利用几乎所有的课堂时间讲授课文内容,仅剩余少量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殊不知语言学习过程中讨论和练习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键步骤,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师应该创造语言环境,使得学生在使用该语言时,比较自然地道。最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但是无论采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即授课内容,授课对象等。比如,在讲解到议论文美国犯罪率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美国电视剧“Prison Break”越狱并且一起讨论故事情节,感受美国监狱文化并且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上课;让学生来做Presentation;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等等。所有这些方法无非是要把课堂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变成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交际提供足够的空间。把“知识型”灌输性的课堂转变成学生输出为主的“交际型”课堂,使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适则可选,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地调整英语教学。精读课的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师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
等不同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慧敏,徐景陵.试论大学专业外语教学中的小组活动[J].外语界,1992,(4).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
[3]章运椿.在精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外语界,1995,(3).
【关键词】大学英语 精读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教学的目的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口语课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主要是使用交际教学法。而精读课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需要理解词汇,句子以及各段落的涵义;分析整篇文章的结构等。
教师所使用的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
二、精读的教学法
对于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需结合多种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法有交际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语法翻译法、暗示教学法等。
1.交际教学法。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是截然不同的,但不可否认语言学对语言教学有很深的影响,同时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看待语言。交际学派认为,语 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结构。所以交际教学法和语言学的理论联系在一起,强调语义和交际的因素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语法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语言涵义和功能的种类而不仅仅是语法和结构的因素来组织具体的语言教学内容。
随着第二语言教学法领域的发展,成熟,语言教学法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由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现阶段交际教学法也日趋受到重视。交际教学法实际上一个是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系统,它包括语法纠正、接受能力、合适度还有实践操作等方面。著名英语教育专家William Littlewood曾经指出:“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s that it pays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functional as well as structural aspects of language.”
2.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就是将语言学习情境转为语言学习应用,并训练学习者放弃母语作为参考的框架。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使每一个词语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意义直接联系,不经过母语翻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尽快丢掉“心译”直接用外语思维。课本是基础,相应地辅以图片和物体展示,强调的是问题、回答, 口头叙事,听写,模仿等课堂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新的语法练习。
作为面对大学生的英语精读课,教师会尽可能地创造英语语言的环境氛围,如教师会尝试用英语解释而不是翻译成中文,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思考和发言。
3.社团语言学习法。社团语言学习法又称咨询法(Counseling Learning),是由古兰创立的。它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为顾问,辅助者,学生是当事人,也被称之为人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在教学材料的设计上具体表现出这种人性化的想法。这种教学法典型的教学活动就是人际关系间的交流。教师作为顾问给予学生建议,辅助,和支持。通过社团语言学习法,带着问题学习的学生在顾问的指导下解决了问题,而教师对教学材料则会更加熟悉。
4.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其最简单的定义为: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尽管语法翻译教学法现在似乎显得过时,但在某种类型的课上仍然有它的应用价值,譬如英语精读课。课堂上教师会尽可能地如直接教学法所建议的用英语解释一切,但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得教师会用到过时但有效的语法翻译法。例如,当教师想要解释几个语言点时,如果用中文解释会更清楚,而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混淆不清。
5.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建议的是这样的一种语言观,词汇是中心,强调的是词汇翻译而不是语境化。暗示是暗示教学法的重点,它认为想象力和放松、舒服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用这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当学生遇到课文不认识的新单词时,教师不会即刻告诉他们意思,而是列举此单词几种用法的例子让学生去猜它的意思,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
怎样上好一堂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所使用的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
1.课堂设计。英语教师准备教授一门课时,他需要了解教授的对象―学生的情况,年龄,学了多久英语,学了多少英语等,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决定课堂的设计。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大学英语精读,那么教授对象就是大学生,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课程大纲要求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
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课堂活动主要用交际教学法。在交际教学法里,学生是焦点,教师会组织一些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会要求学生阐述关于课文标题等方面的见解,教师也会给出几个课前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标题和课文内容的深层意义。通过这类的课堂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型的课堂活动,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被动的,只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角色,从导师变成了辅助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活动期间,教师实际也参与其中,首先教师要把整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全班的课堂活动。其次,教师是辅助者,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环节。不管教学目的,设置,教学实施的规模如何,第二语言的教授都要求教师考虑到教学环节是教学策略应用的重要因素。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包含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而且是激发学生有意识或下意识地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的过程。
(1)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事前准备,选择性注意,事先练习等元认知策略预习课文。预习后学生对课文内容,课文的深层意义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他们也知道上课时应该更专心听课文的哪一部分。
(2)课堂。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学生使用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学习策略。首先,给出几个课前阅读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问题可以是关于题目的、课文的深层含义、文章暗示的意义、又或者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等。建议学生使用团体合作的学习策略,这也是社团语言学习法的具体体现。其次,课前活动环节结束后,教师提供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等,然后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补充。接着教师就是详细讲解课文,在讲解这部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充当被动的聆听者,教师也可以激发学生成为活跃的自觉学习者。例如,在讲解词汇时,鼓励学生用推理的学习策略,就是给出新单词的几个用法,让学生猜单词的意思。对于课文中出现的较难的句子,教师会要求学生首先尝试用英语意译难点句而不是直接翻译成中文,如必要的话,教师会使用语法翻译教学法来解析疑难。教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告知学生课文的字面意思,还要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深层意义包括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等。
(3)课后。教师布置几个课后问题提供给学生课后思考,并提醒学生运用提问的学习策略来提出若干问题而教师则作进一步的解析。
四、结束语
怎样运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策略实际是没有统一的做法,但在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策略的理论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修正,相信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质量会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Arnold,Jane.情感与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陈红,龙如银.浅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合作式教学[J].江苏高教.2003(2).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龙萨金,侯大为.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知识经济.2008(10).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14-01
1.引言
写作是一项语言输出技能。大学英语写作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全面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它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写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在外语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必须掌握拼写、标点等写作基本知识并具有用外语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需要以外语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合乎逻辑地表达思想。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课一般在大学的前两年开设,每周4~6学时,每学期17~18周。根据传统的教学规律,大学对精读课尤其重视,它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校也加强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但写作所占的学时很少。教师一般利用给定题目留课外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随后在课堂上评讲。
其次,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应试技巧,影响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长期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只注重客观题的训练,忽视了主观题的练习,不能全面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
3.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写作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功能意思,按规定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左右的短文,基本上能表达思想,无重大语法错误。但在实际的英语写作中,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见解的语言能力远不能令人乐观。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低下,对于写作基本没有明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写作过程中思维僵化,内容空洞,"中国式英语"现象严重。
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基本常识问题。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篡改题目或变更主题句;不按要求写作,明明是三段,有的学生写成一段或多段;字数不够或过长;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句子开头单词不大写等。第二方面是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对词汇、语法的掌握;句子、段落及篇章结构方面的基本功;语言特点及语篇知识的运用。第一方面的因素,即基本常识,经过教师的讲解和纠正,只要学生加以注意,经过一定的训练,就可以避免。但第二方面的因素也是大学英语写作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方面的错误不是一下子就能纠正过来,它有待于教师与学生的发现和分析,经过多次的讲解和纠正,对错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从写作过程理论来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任务环境相对紧张;(2)学生长时记忆中英语写作基本知识的能力较差,比如用外语遣词造句,熟练掌握拼写、标点等写作基本知识的能力。(3)写作过程中,学生不能以外语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合乎逻辑地表达思想。
4.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4.1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练。教师应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英文报刊、杂志,背诵优美段落及名言佳句,多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思维的习惯,从而为写出地道的英文句子和段落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通过范文实例给学生补充写作的技巧和规律。通过范文分析,让学生熟悉各种应用文模式。大学英语写作的文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种: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实用信函。学生可以通过仿写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范文仿写不但可以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取语言实例,而且可以使他们从中领略作者优美的文笔从而受到启迪,激发写作欲望。学生通过反复仿写可以积累英文写作方面的经验,培养思想表达清楚、语句意义连贯、内容充实、文字流畅的英文写作能力。
4.2在精读课上兼顾写作教学。写作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它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没有写作课的情况下,教师应在精读课上充分顾及写作教学。拥有丰富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知识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在精读教学中教师仍要强调词义学习,要继续把词汇语法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大纲的要求,注意从构词、搭配、修辞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加强词汇识记和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语言,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并要求学生掌握词与词之间的修饰关系和搭配关系。此外,教师应在课堂上抽出一些时间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精读课文在文体上的特点,加强对语篇结构及修辞、逻辑思维的总体把握与欣赏。
4.3指导学生明确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英汉思维的差异,了解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英语语言特征,使其学会用英语思维思考和写作。英语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组织篇章,都注重"形合"(cohesion),即:大量使用连接手段,如分词、不定式、介词引导的短语,或连词引导的从句等,句式虽结构复杂,但语法逻辑上却非常完整、合理。而汉语注重"意合"(coherence),即:组织语言时很少使用连词、介词,也没有形态的变化,多喜欢用短句。此外,英语语篇中常将信息隐含于字里行间,行文时以名词化为主,多用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来描述过程和动作,语言呈现出"静态"特征;而汉语则喜欢直接用动词或动词短语来描述过程或活动,语言呈现出"动态"特征。
5.结语
英语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个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及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构思能力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2]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论文摘要:英语是语言交际的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要求学生查阅并分享资料,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语言点的积极学习中,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实际表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他们对语音、语调的模仿并提高其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精读是英语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学时多,学程长,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综合任务。因此,搞好精读教学,对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精读课教学依然普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基于该模式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管得太多、统得太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把学生当作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而学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走。语言的学习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仅凭教师的课堂讲解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语言点,并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学习英语语言的方法。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精读课程教师能否在教学中适时并适当引入“自主学习”模式,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问卷调查 二、英语精读课程的自主教学实践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学用结合,适应语言环境,养成自己动手查寻资料和开口的习惯,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改革以前的教学方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选择化提供更大的空间。
1.对背景知识的主动了解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时处于一种茫然状态,这时背景知识的输入是非常必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由教师提出一些引导式的问题,学生来回答,然后教师介绍或是由教师直接讲解,这虽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是一种简单的输入,学生的参与并不充分,很多知识在教师介绍之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为了让学生能把背景文化知识与所学东西有机结合并做到利用已知的东西来联系将要学习的知识,在使用《大学英语》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直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中来,效果非常好。
在讲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课Sailing Round the World时,教师课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查有关Chechister的资料,并额外列出三位世界知名的大航海家以及他们所在时代、所到达过的地方。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上互联网等方式很容易得到相关信息。课堂上教师提供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介绍他们知道的航海家并在地图上指出航海路线,由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课堂上都希望能展示给大家。这个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抓住机会给出相关的讨论题目,如“As great sailors,in which aspect do you think Chechister differs from Columbus?”,经过课下的认真准备,课堂上的讨论发言比较活跃。通过查阅资料,课堂信息分享以及课堂讨论,学生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学到了很多和航海有关的词汇,给课文的讲解铺平了道路。由于学生们非常乐意去阅读课文以便知道课文中对于Chechester的介绍,也就大大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动机。这种以教师和学生双向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只要安排合理,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2.语言点的学习应以学生的用为主
精读课上语言点的讲解也许是教师最为头疼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学生、教师都会很愉快。这需要备课时教师在例句的选择上花点工夫,不能只突出词语的用法,还要考虑到句子的生动性和生活性。例如,在讲experience这个词的动词用法时,刚好当时中国足球队在亚洲杯上又失利了,而班上大多数学生对足球有非常大的兴趣,因此笔者给了他们这个例句:I experienced real depression when I knew that China Football Team failed again.听了这个句子学生纷纷表示有同感,这时可以马上要求他们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模仿造句。有位同学造了这句话:I experienced real disappointment when my father told me that I was not allowed to have a girlfriend in the college because now I like a girl very much.有了这样的练习,他们很难忘记这个词的用法。另外,讲解方式也应多样化。比如,在讲解fail词时,先给出它的几个基本用法:sth.fails,fail in sth.,fail to do sth.,fail sth./sb.然后给出一个大家熟悉的句子:I failed to pass the English exam last term.要求学生用其他几个用法来变换句子:My English exam failed last term./I failed in English exam./ My English exam failed me.这个练习之后,多数学生对这个词的用法有了清楚的认识。学生对动词或动词词组后的名词搭配颇感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在词汇讲解中应多侧重。学生对carry out很熟悉,在给了学生一个例句之后,可设置这样的问题:What anything else can we carry out?再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其它的搭配,在这之后老师再补充他们没提到的:We can carry out a task/an attack/an order/a threat….讲解词语也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如,在讲解catch sight of这个短语时,给出三个单词:In the darkness….,要求用自己造句,里面必须有catch sight of。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造出了很多趣的句子,像In the darkness,I caught sight of a blue light floating above the field.I was nearly frightened to death.讲解语言点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利用一切手段去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教师引导式的教,才会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
3.学生完全参与的角色表演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习科目,学生只有在通过大量的反复实践之后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种置身于英语语言的环境,才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并培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是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好方法。
“大学英语”的特点是课文的故事性比较强,很多文章都可用来作为表演的蓝本。在讲完第一册第七单元The Sampler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表演任务,四个班都必须有一组人表演。学生自己负责编对话,自己准备道具,选演员,排练。一个星期之后,特安排一节课时间给学生表演自己的节目,结果学生的表演效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四个班的学生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而且都有自己的创意。其中做得最好的要数信息工程一班。信息工程一班把只有3个人物的小故事扩展到了8个人,这里面有富人,买东西一掷千金眉都不皱一下;有中产阶级,注意自己的开支预算;还有就是课文中所描写到的像old man那样的穷人,在欢乐的圣诞人群中显得特别不协调。他们还自己准备了道具:shop girl的围裙、帽子,柜台上的pudding(用果冻代替)、勺子,old man的旧黑大衣,旧眼镜,破手绢,拐杖,凡是剧中需要的道具,他们都准备齐全,让人惊讶不已,旁边还有一位解说员,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解说或评说所发生的事情。在表演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花了相当大的工夫。为了语音语调能准确,他们反复听录音磁带,认真模仿,再加上自己的体会,在课堂上的表演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特别是反串shop girl 和扮演old man的两位同学有非常出色的表演才能。当the old man在感到受侮辱时说道:Excuse me,I do not believe I have the pleasure of knowing you.Undoubtedly you have mistaken me for somebody else.这位同学的表演感情充沛,语音、语调很准确地表达了老人的那种自尊、好强的性格,让笔者从心底感到这些学生的潜力无限,只要善于挖掘,他们的语言天赋会发挥出来的。每次演出结束后,由教师做一个小的总结,再由大家评出最佳班级表演奖和最佳演员奖,由老师发奖品,奖品都和英语学习有关。这种角色表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模仿,融入角色中,又可以体会到英语这门语言给他们带来的欢乐,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以及对英语的热爱,有了这种热爱,即使老师不督促,他们也会自觉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方法 英语应用能力 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与信息已经成为时代的主要任务。为了迎接未来社会全方位的挑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成为跨世纪人才具备的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宗旨辛勤耕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英语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之久,且拿到了各种各样的国家签发的英语合格证书,但对于自己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仍然心有余悸。在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望而生畏。他们经常会遇到听不懂、说不出或写不出的情况,对于未来能否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外语能力心中无底。经常出现的交际失误或交际失败使他们灰心、失望、甚至产生自卑感,于是许多人采取回避和放弃的态度。事实上他们中大部分学生是我们英语教学对象中的较优秀群体,可以说他们是各级各类英语测试中的胜利者,但是他们英语应用能力的低下不能不被看成是我们英语教学的失败,或者说是一大悲哀。显而易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来制订教学方案,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
一、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了解听力、口语与阅读、写作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听、说、读、写、译几个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综观西方的外语教学,其长处就是在基础阶段从来不将语言的四个能力分割开来,而且听说能力始终被放在首位。教师应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听力课,将单调的听力课型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听说课型,把听说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加大口语训练信息,围绕教材及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供学生回答或讨论。这种课堂提问不仅活跃了氛围,更主要的是通过提问能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发现学生问题,使课上讲解更具针对性。例如,工程硕士英语听力教程第一单元Part D的Section II可以准备如下问题:
1.What day is Mother’s Day?
2.Which country first proposed Mother’s Day?
3.How do you usually celebrate Mother’s Day?
4.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Father’s Day,Teacher’s Day,Women’s Day as well as Children’s Day?
5.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celebrate these holidays?
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回答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怕出错误。同时也可以模仿这段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复述,讲述不同节日的时间、起源、庆祝方式,以及该节日的重要意义。
每堂课的授课方式可随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多样,组织课堂的具体方法很多,如:“讲”、“谈”、“画”、“演”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分组进行。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更多,交流更方便,更容易形成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抛开单个回答问题的拘谨和胆怯心理,有利于树立信心、开发思维。通过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且能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二、加强学生读、写、译方面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内容,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在精读课上,除了学习单词、句子、语言点外,还应注意语篇教学的三个步骤[1]:(1)分层次,(2)找联络,(3)定中心技巧。分层次就是划分段落;找联络就是找出各段落之间的连接语(Linking Words)和各意群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的连贯性;定中心就是首先确定中心段落,然后确定主题。例如:在学习工程硕士英语阅读教程Unit 3 “Preserving Our Planet”时,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及整篇的结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准备这样的问题:
1.Do you know how much damage human activity is doing to the environment?
2.Wha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ppeared on our planet in recent years?
3.Have you got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preserve our planet?
4.According to the author,what is the practical and economical way of protecting species from extinction?
5.What is“sustainable management”?Is it true tha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it will work?
6.What i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1,2,3题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通过对4,5,6问题的回答,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因此,精读课的语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篇章结构、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学生通过分析全文结构布局、各段在整篇中的作用、作者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把各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段落里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及主题句里的支配句(controlling idea),能够从中渐渐学会怎样写好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教师在讲完一课以后,要布置笔头作业,要求学生就课文的某一问题、某一人物写出简短的评论和梗概。教师应及时进行批改、讲评,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不断完善和提高。
此外,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快速阅读不是与生俱有的,完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培养起来的。在学生通过精读学习获得较高的阅读理解正确率的前提下,应侧重泛读技能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技巧[2]:1)组视阅读:按意群将句子中的词自然分开,一组一组地扫描,连贯阅读,用目光捕捉词组的信息。意群的划分取决于语法、语义和语境,而且与读者的信息相关。2)略读(skim):通篇浏览,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内容。要求学生阅读的精力集中,不必记忆细节,略过个别生词及难懂的词句,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和结束段,并找出主题句。3)寻读(scan):有目的地寻找文章的主要信息,带着问题寻找答案。4)评论阅读:弄清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来的态度和倾向,对其主要观点加以评论。5)遇到生词要从上下文中猜词义,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英文读物,这样学生不仅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词汇量、句法结构,而且扩大了词汇量,开阔了眼界。经过上述快速阅读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各项阅读技能的同时,将长期以来所养成的不良阅读习惯克服掉,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快速阅读技能,为将来独立阅读和使用专业文献打下一定基础。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是对词汇、语法及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如:顺译、倒译、增字、减字,掌握必要的词汇及搭配,熟悉基本句型,并能灵活运用,要求学生不能脱离上下文翻译。否则,译出的句子将会“五花八门”。
综合上述,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始终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放在首位,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