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校文化论文

学校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3: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校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校文化论文

第1篇

物质文化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建设,二是使用管理。学校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营造和布置,当然包括建筑物的最初的设计效果是否美观和实用。一所好的学校,必有一流的建筑,能满足师生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它能按照使用的意图来搞建筑,这是最好的。当然,任何学校的设计和建设都会最大化地考虑使用者的愿望和需求。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其核心是对校园环境的营造和布置。

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包含生态的和人文的两方面。所谓生态的是指建筑设施要以自然的、和谐、安全的、环保的方式呈现,要以人为本,化人育人。在彭阳二中工作时,学校让我负责建设文化长廊。长廊的位置选择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长廊跟着道路走,一种是跟着建筑走。倘若跟着建筑物走,建成的长廊与建筑物墙面之间就会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后来长廊就跟着道路建了。学校图书室要放在一楼,因为图书很重,楼板房难以承载其重量。化学实验室也要在一楼,要有专门的排污管道,通风效果要好。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学校在绿化美化校园时,要因地制宜,栽花种草要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学校,栽种柳树、桃树、槐树、常青树易活,成本低,玫瑰、刺玫等花期长,生命力顽强,都是极佳的选择。

物质文化建设的人文性布置重在原创,重在启迪与激励,重在体现学校个性,重在陶冶与示范。校训、办学理的张贴悬挂,教室、宿舍、餐厅布置,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自然、美观、大方。内容要反映师生心声,征求师生意见,为师生所认同。忌随意涂抹,心血来潮,个人喜好。庆阳六中文化墙是孔子浮雕非常大气,选刻了《论语•述而》中一段语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立志、做人、修养、学艺几方面阐述人才培养观。参观过一个学校教室门的布置,非常实用,上面是班级学生座位表,下面是当堂上课教师胸卡,谁上课,谁在教师辅导学生就是谁的胸卡,好像上岗证,一目了然,方便学校管理和查课,教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在这一张小小的胸卡上折射出来了。贴在墙上的文化,忌千墙一面,万人同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水平,干净、整洁、清新、自然、幽静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管理的结晶,是学校育人成效的体现。有人说,看了学校的厕所,就知道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良好的环境管护是墙壁说话的另一层意思。但是,校园环境治理长期以来为中小学管理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垃圾天天扫,纸屑时时有,墙壁乱涂乱画,手摸脚踢……教室、宿舍、餐厅,卫生状况不佳。有的学校雇佣了许多清洁工,环境状况还没有改善。然而,也有许多学校,规模也很大,却没有雇佣一个清洁工,学校卫生由学生打扫和管理,校园环境干干净净。营造温馨洁净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学校每一个成员责无旁贷的责任,从弯腰捡拾一片废纸做起,从洗脸、铺床叠被这些小事做起,其本身就是育人的开始,并且让好习惯伴随一生,这就是教育的本真。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就要从小事做起。20世纪80年代,我刚上初中,那时学生常常不洗脸。有一次,学校搞个人卫生检查,可是很多学生没有重视,学校将全体学生集合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前一张桌子上放了一盆水、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学校教师逐个检查,发现头发脏的,脖子没有洗的,就现场由教师当众清洗……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从此打扫卫生这么点简单的事情在这个学校就不会有人做不好。只要想办法,努力去做,校园环境管理其实能做好。楼道和建筑物外墙面,这些人流密集通过的地方,学校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贴上瓷砖,便于护理。

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文化;教育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学校近年来大张旗鼓地开展“文化建设运动”,有的还不惜重金聘请大学教授为其“策划”“包装”;也有一些学校“处乱不惊”,默默地追寻着教育的文化真谛,深耕细作,把校园经营得“沉香四溢”“景深意远”。毋庸讳言,中小学校追求“文化建设”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一些校长对教育的认识开始嬗变,渴望品尝教育的“味道”,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向着“真质”的方向发展,实乃大幸!然而,我们也需要在这“热火朝天”的追逐中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近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调研,提出以下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这种状况在农村中小学比较普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重形式,轻内涵,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此外,近几年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特别是城镇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新建学校的“硬件”建设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中小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笔者在调研中常常向部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校长提出这一问题。多数回答是“为使学校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办成名校”,回答“一些有名的学校在搞,我们觉得很好,学着搞”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多数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有的甚至人云亦云,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建设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更不能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花拳绣腿”上,而是要提高到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是为了追求教育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二、概念模糊,理解片面

关于学校文化,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十分确定的界定。所以,一些中小学校长对其概念的理解更是模糊的、混乱的,也不乏极端片面的理解。很多学校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墙壁文化,强调的是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在这方面舍得花巨资,有些甚至把学校搞得像公园、文化广场或者图画展览馆。学校文化建设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我们很难严谨地描述文化的真正内涵,但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文化既是过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明,又是正不断创造和不断积累着的文明。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来的。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渠道。同时,教育也是创造新文化,推动人类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就逐步发展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学校文化随之产生并发展。在传承与创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其特有的属性——传承和创新。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学校文化也必然不断积累、发展,并不断创新、进步。我们需要明确: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文化是上位概念,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下位概念。学校文化是深层次内涵和特质的全部概括,校园文化仅仅是浅表层次的部分描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那就差之千里也失之千里了。

我们从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的内涵来理解,学校文化可分为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筑设施、师生服饰、标牌展板等;精神文化——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理念、核心价值、管理方式、课程内容、师生行为、人际关系等。从发展的角度,学校文化还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继承、吐纳、扬弃、发展、创新,是理性、科学、规律、规范、秉持、个性,等等。

三、功利驱动,注重形式

我们不能否认有不少的学校领导是源自于对事业的崇高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进行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的学校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手段来提拔、任用、考核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这些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也同样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和学校。一些教育干部和学校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而不遗余力地搞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以尽快出“政绩”,获得提拔重用的资本,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所以,求大、求奇、求怪、求轰轰烈烈的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十分普遍。

学校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建设有丰富内涵的教育机体,培养有教养的学生。真正意义的学校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外壳,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评价学校文化水平的高低,不应是以校园是否开阔、绿化美化是否豪华、建筑是否漂亮、标语是否响亮等为标准,而是要以学校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学校发展是否符合教育发展需要、建筑设施是否安全和经济实用、绿化美化是否整洁与和谐等为标准;不应以制度严厉与文本健全、师生行为整齐划一、学生考试分数名列前茅等为标准,而是要以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核心价值是否正确、管理方式是否民主、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师生精神是否愉悦、课程建设是否合理、学校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教育质量是否全面等为标准。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也要端正态度,消除功利心理,本着对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点滴积累,精雕细刻,扎扎实实地锤炼学校文化。四、缺少规划,不能持续

做事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但形同虚设,是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问题。很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缺少整体设计、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工作策略。不少学校是今天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搬过来折腾一番;明天又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再搬过来折腾一番;今天这位校长是一种规划,明天换了校长就换一种规划。如:来了“国学热”就一窝蜂地搞“国学”,来了“诵读热”就一窝蜂地搞“诵读”,来了“校园舞热”就一窝蜂地搞“校园舞”,等等。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学校要深耕本土,广学博取,汲取精华。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足于优秀的本土地域传统文化,立足于本校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花费一些力气,很好地进行研究和论证,确定本校的特色、发展优势和远景目标,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行动规划,然后坚持不懈地分步实施。学校要精选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让老师和学生去学习、去受熏陶。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的,也有糟粕。本土地域是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有爱这片热土的情感,才有爱国的情感。学校要使孩子懂得家乡的历史、熟悉家乡的今天。老学校应该好好整理自己的历史,感悟沧桑变化,体会那些永恒不变的精神;新建学校要重视自身教育精神的凝聚和锤炼、文献资料的积累和丰富,学习优秀学校的文化,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五、研究不足,引领不力

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存在上述问题,有学校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身上。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十分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下的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有差别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也相应是有差别的。中华民族的教育肯定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可循。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界却没有研究建立起这样的理论体系。由于没有权威的科学理论作为引领,我国的学校文化建设群龙无首、无章可循自然就不足为怪了。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有建设学校文化的良好愿望和积极热情,但由于学校领导、教师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虽然十分努力,但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广度、科学性、结构性和系统性都十分薄弱,所作的一些工作只是星星点点,浅尝辄止,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

第3篇

(一)高校新闻媒体对校园生活关注不足根据传播学接近性原理,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总是会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具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应该根据学校师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然而,很多高校新闻媒体工作者过于偏重报道学校的会议、校领导活动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对普通教职工和学生的教学和生活介绍的却很少。

(二)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程式化现象严重在高校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新闻媒体工作者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等都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而学校的媒体工作者在进行新闻内容的写作和播报时往往会采用传统的写作模式,导致了高校新闻媒体工作的内容出现程式化,广大师生的新鲜感降低,兴趣消失,新闻宣传工作失效。

(三)高等学校新闻宣传策划意识不强在进行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写作和报道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是对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进行详细地策划,以便新闻宣传工作能够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积极引导校园文化舆论,传达信息。然而,在当前的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宣传工作人员对新闻媒体工作的策划不够重视,在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策划过程中没有明确目标,新闻报道不够深入,不能给广大的师生留下全面、深刻的印象,不能给观众、听众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二、校园文化视野下加强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

(一)树立务实的新闻宣传工作理念在加强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过程中,高校的党政领导和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负责人都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树立一种务实的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理念,要重视宣传学校在落实和贯彻党政工作要求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宣传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先进的个人和事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把学校先进的发展事例经过文字组织和内涵提炼出来,宣传出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的改革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只有树立起这种务实的新闻宣传工作理念,才能走出一条有高校特色的新闻宣传之路。

(二)加强新闻媒体与校园文化资源整合

1.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强化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不同媒体形态的宣传效果也不尽相同,例如,报纸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深度挖掘相关的新闻信息,其劣势就是时效性不高,受众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短、平、快”,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但对新闻内容的挖掘深度不够,这都是由新闻阅读者对不同媒体形态的接受程度和习惯来决定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针对建设需求,选择适当的新闻宣传媒体,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努力实现高校新闻媒体宣传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校园媒体平台根据自身优势,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优势互补。

2.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加强文献资料的积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此,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物化的载体。而高校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中恰恰形成了大量的文本和音频、视频资料,这些都是记录了学校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的宝贵资料,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见证。因此,在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对新闻宣传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高等学校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观念转变,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与新闻宣传工作良性互动在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应该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新闻宣传工作的良性互动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一套完整的互动发展机制,努力探索互动发展的路径,打造一支校园文化建设与新闻宣传工作良性互动发展的队伍,不断地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新闻宣传工作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第4篇

一是狠抓主渠道,深化“四五六”凝聚力工程。在“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中,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突出抓好师生政治思想教育,依托县级德育地方教材,严格执行首课5分钟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课程每周2课时制度,强化师生在“四维两反”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敢讲、会说、讲深、讲透的政治能力和要求,并将民族团结教育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畴,促使民族团结、“一反两讲”教育入脑入心。不但如此,组织师生持续开展“三非”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四不”承诺,举行了百名校长(书记)、千名教师、万名学生“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签名宣誓仪式”,引导师生面对宗教极端渗透主动发声亮剑,纯洁了队伍。

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各校通过开展各类重大节日、纪念日宣教活动和举办主题班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并利用升旗仪式中唱国歌、巴楚公民宣誓、国旗下讲话和早操、班会时间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淡化民族意识。

三是大力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近期来,教育系统组建宣讲团在各校宣讲了中央、自治区媒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11名大学生公开联名书——我们不在沉默”及“维吾尔著名作者联名书”等评论文章,强化教师“四种意识”(即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岗位意识),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及“、反渗透”教育,正确区分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明确政治立场,坚守民族团结阵地。同时,加强维稳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各校每月邀请法制副校长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定期选派师生代表参加县委统一组织的公判大会,增强法纪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在各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设以特长教育为主的“特色课”,开展了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球类、艺术体操、主持、双语口语、棋类、竞技、科技等体艺卫活动。在我县形成了学生“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的良好育人氛围,增强了抵御宗教渗透的免疫力。

二是大力抓好主题鲜明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引导学校结合实际确立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并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徽、校旗悬挂于醒目处。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教育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各校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并能定期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聘请了有热情、有经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员作为家长学校教师,切实做好了家校联系工作,搭建了有效的家校交流互动平台。

三是延伸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推动民族团结大融合。全县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国学经典教育等主题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强化校园育人功能,增强“四个认同”,营造远离宗教思想影响的浓厚氛围。同时开展“语言同学、学习同步、歌舞同台、娱乐同享、节日同庆、就餐同桌、就寝同舍、校园同护、困难同度”的“九同”活动,让各族学生从小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此外,各中小学校每日开展跳《小苹果》、麦西来甫舞蹈“大课间”活动;每周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活动;每月开展民汉结对“一帮一”走访活动;每季度开展校际间人文社科竞赛;每年举办青少年“双语”才艺展示大赛,融入现代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选树典型,示范引领

第5篇

    论文摘要: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对中小学校园文化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解读的基础上,着力阐述了构建农村学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步到位,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已成定势。这种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构建也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再度思考,发展创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按照著名文化学家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的论断,我们可以把中小学校园文化理解为校园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它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管理者依据社会的要求,带领全体师生在朝着学校办学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构成。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整个风貌的体现,是学校的底蕴和灵魂,如办学理念、学校目标、道德观念、校园舆论、人际关系、师生素养及教风、学风、校风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校园人的言行举止的养成,是校园精神文化在个体上的外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如墙壁上张贴的名人名言和校训、庄严的旗台和飘扬着的国旗、校园文化橱窗、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布置和设施。这四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共同影响校园人。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中小学校园有别于成人世界,它受中小学生质朴、纯真的影响,充满着童话般的梦幻,展示着理想般的希望和追求。中小学校园特点和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这是校园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2.约束功能,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环境、校园风气和团体氛围等来实现。3.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带动全体教职工转变观念,把个体利益与学校命运和学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共识,真正实现教育服务于学生。4.激励功能,表现在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了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活动的空间,激发他们更高的参与兴致,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自觉构建中。5.娱乐功能,表现在让学生浸润在蕴涵着浓浓的真、情、善、美、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中,使他们乐在其中,愉快、安心、舒心、开心地学习、生活和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构建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基础,搞好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条件,使他们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一方面我们将校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配备,着力解决好寄宿生的食宿用房,开辟寄宿生活动场所,配置食宿设施,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我们的校园、教室和寝室,使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情愉快,精神轻松,做事的积极性高。学校要想方设法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的一景一物,甚至每个角落都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2.抓重点,搞好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校园人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校园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学校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所形成的良好班风及校风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当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制度文化建设必须着手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有关寄宿制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针对具体实际,大致上制订好诸如《寄宿制学生章程》、《学生寝室管理办法》、《寄宿制学生食堂管理章程》、《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并且力求量化、细化,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遵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是要抓好制度意识的培养。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制度意识的培养,因为制度文化建设是关键。要利用政治学习、集体晨会、家长会、班队课等一切舆论宣传阵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三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学校规章制订制度并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形成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能否起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度能否被校园人所接受,只有当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校园人的“内在文化”时,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抓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实施制度的条件,使其得以顺利实施。 

3.抓难点,搞好行为文化建设。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静态的话,那么学校的行为文化就是动态文化了。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后的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如果能用文化来审视这些行为,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那么,这所学校离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着力点应在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寄宿生生活辅导老师及食堂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上。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一是加强生活教育,教他们学会过完整的集体生活,学寝室床铺的整理,学生活用品的摆放,学衣鞋的洗刷,学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强保健教育,教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学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学常见病的防预,学自己照顾自己的本领。生活辅导老师和食堂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实现,一是实现观念转变,要发自内心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二是加强专业培训,从厨房饭厅抓起,抓实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尽最大努力为住宿生提供最优质、最实惠的服务,让他们在这种良好的服务文化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4.抓关键,搞好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周边撤并了一些小规模村小,使得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主要要抓好两方面的建设。一是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激发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保护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的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当然,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校风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二是人际关系建设。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管理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和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身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培育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第6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具有催人奋进、努力学习、开拓进取的教育力量,能够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促进人格的发展。但目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校园生活单调贫乏,校容校貌多年一个样,对文化建设认识模糊,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发挥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小学小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二是加强学校风气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使学生作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爱的新时期少年。三是通过开展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教娱乐之中,增强心理素质。四是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营造出校园人文气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校园的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大学、高中、还是小学,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善于管理、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校来说,管理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规范约束全校师生的行为,引导学校教育健康发展。所以,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抓好教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用制度来约束师生。在制度的执行上必须严格,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公正高效地执行,保证所有教学人员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徇私情,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管理水平,并将行为规范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在各种不同场合使用文明用语,促进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自觉养成。同时,学校的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修订,多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学校制度的有效落实。学校还应建立学生学习信息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然状况及相关信息,档案内容分为自然状况、家访情况、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及其它记载。教师每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当前的信息,至少填写一次,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开展管理工作。

2.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学校要精心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树立核心价值理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校园的环境文化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学校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理活动,大力实施校园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彻底消除死角死面,保证校园面貌每年都有新变化。教师和学生要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不要乱扔纸屑、杂物,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牌板、标语、宣传栏管理,完善广播宣教网络,安设各种警示、指示标牌等设施,使学生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和集体主义观念。改造学生班级学习环境,补充黑板、桌椅、电脑等设施,购置各种图书、报刊及其它学习资料,设置“读书角”供学生于阅读,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用优秀科学家、发明家的事迹,以及身边优秀人物的人生经历,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加强自身学习,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

4.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校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组织成立书法、美术、象棋等多方面兴趣爱好小组,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广泛开展德智体美劳相关的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多组织拔河、跳绳、足球等体育活动,多组织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活动,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在比赛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学校要对每项活动,评出前后名次,在校内板报上公布,以此激励其他学生的上进心,进而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利用学雷锋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庆典节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与祖国、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感情,培养高尚品德,做对国家有用、对学校有爱,“品德、智力”全面发展的学生。

5.加强校园文化的组织领导

学校要深刻领会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倾听广大教师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校的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确定推进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标准、推进步骤等内容,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逐级渗透,强势灌输,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增强教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集体观念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

三、结论

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对职校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从网上验证就业信息、网上查询就业信息、网上求职广告、网上推销毕业生、网上毕业生信息交流、网上实习、就业指导等八个方面来实现网络化作一一阐述。

电子商务、电子政府、农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远程教育等新名词扑面而来,知识经济化,信息网络化、无纸化办公作为一种潮流逐渐渗透到“三百六十行”,网络作为高效的办公平台和便捷的工作手段在信息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如何借助INTERNET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工作(以下简称“实就工作”)服务?我校实习处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方面的实践探索概括起来可以分以下八个方面:

一、网上查询就业信息:办法一是直接浏览知名企业网站获取招聘信息,如本省一大型通信行业的企业信息,使学生对企业的管理文化有了初步了解,消除了疑虑,增强了到大公司当一名技术工人的自豪感;办法二是“参观”网上人才市场,包括地域性人才网(如宁波人才网、昆山人才网等)和专业性人才网(如无忧工作网、中国易聘网等办法三是直接利用“搜索”功能;办法四是通过“网上黄页”(如中华黄页网及地方性网上黄页网站),在茫茫网海中“按图索骥”,找到潜在的用人单位及其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二、网上验证就业信息:接到用人单位、职介机构的用人信息后,可以利用网络验证信息的可靠程度。首先是看网上有无该用人单位的信息;其次是对信息进行对比,从中发现有无问题;其三是补充、丰富就业信息内容,备好“知彼课”,以便与用人单位进一步沟通,便于向学生介绍用人单位情况。

三、网上求职广告:一是在人才网首页建立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校名链接,并粘贴学校的“电子广告”和实习处老师的“电子名片”。我们在宁波人才网首页建立链接后,就收到了宁波等地一些企业的用人信息二是指导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制作群体或个人的“求职网页”后上传(挂到有关人才网上)。将毕业生和学校在网上“广而告之”、“侍机而嫁”。

四、网上直接推销毕业生:一种是得知公司的网址或电子邮箱后与人力资源部直接联系另一种是通过人才网上提供的公司招聘信息。我们曾与省内某知名民营企业人事部主管通过电子邮件往来成功地达成人才供求合作意向。

五、网上与实习生信息交流、远程遥控:实习生步人社会后,便化整为零,分散于茫茫人海,学校应随时掌握实习生的情况但非常困难。信件往来太慢且麻烦,电话迅速但花费高,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话说清楚,并且没有文字记录。通过网络与实习生交流则可有效解决以上弊端。具体包插1.与初到外地实习就业的学生及时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对新单位的看法以及用人单位的诚信情况2.要求学生定期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实习报告;3.通过电子邮件、QQ、同学录留言将学校的相关情况及时告知实习生(诸如回校参加毕业典礼的时间事项安排等等);4.网上寻人:如本校99计算机班的一学生外出实习后擅自换单位,又没有及时与学校、家长联系,急得家长找到学校来要人,我们通过原先登记在“实习生情况表”中的QQ隔天就与之取得了联系;5.网上遥控指挥:99级几个学生结伴到东莞找工作,受到职介机构的蒙骗,身上所剩无几,相隔千里,长途电话太贵,便派代表上网成功地指导学生化解了危机,积累了宝贵的“远程代表上网向学校请求帮助”经验6.网上联系毕业校友,收集毕业生的就业档案,建立就业推荐资料库。六、网上实行就业指导与思政工作(网上政工):基本方法与“五”相同,判别在于内容上——与学生分享从诸如www.5lup.com,www.5ljob.com等网站上下载的求职、面试、职业规划指南;通过网上沟通增进学生的爱校爱师情结,消除学生第一次踏上社会的孤独感、失落感和对学校的疏远感甚至抱怨心理;进行网上就业心理咨询和行为激励。

七、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实就指导”、“校友追踪”栏目和实习生留言版(论坛),通过学校网站实习就业信息快递,学校对实习生的有关通知。

八、设置实就工作网络基地1.设立专用的实就工作E-marl和QQ,专门用1:与毕业生联系交流;2.对该电子邮箱进行分类管理,在该E—mail上建立专用的“实就工作”邮件夹、通讯录、电子书签;3.指导学生建立网上班级同学录,实习就业工作指导老师以“母校”名义加入到各班同学录,在同学录上留言信息传播更广更侥4.注册为人才网的会员,充分享受网络免费午餐,取得更多相关资讯5。在学校网站上争取拥有实就部门的“用武之地”。

为使网络化的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虚拟化注定了它只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辅助手段,不能离开电话、传真、信函、企业实地考察、面对面交谈等基本工作手段。

2.要提防网络诈骗,注重网络诚信问题。

3.平时要有意识建立学生的网络通讯本(E—mail、QQ),在设计“实习生基本情况一览表”时就要考虑进去。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校园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审视为切入点,分析了合并与拓展后出现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冲突,并就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与重构的战略取向和路径选择进行了多层面的阐释。

[论文关键词]多校区 大学校园 文化融合 重构

伴随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高校合并与校区扩张浪潮。据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5年2月,全国高校合并共431校次,涉及1084所,占高校总数50%以上。多校区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办学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布局结构的改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合并与拓展后形成的多校区大学还必须实现校园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统一。如果说前阶段物质层面的合并已告一段落,那接下来要做的是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层面的整合。因为校园文化的融合才是多校区大学实质性融合的最终体现,也是实质性融合的最牢固根基。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面对新的实践需求与发展,如何以新的理论视阈对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进行融合与重构,就成为高等教育者当前极富现实针对性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及其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审视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外延包括学术氛围,校风、教风与学风,校训校歌,学术传统以及文化气息等。在结构上,高校校园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人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社会文化和单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相比,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刻认识与辨析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做好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整合工作。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社会性。校园文化与学校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通常相融合。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是高度开放的,其校园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促动,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的法规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通常伴随着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断调整,最终成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等具体社会因素在校园中集中整合后的反映。

2.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必然产生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潮文化。校园文化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从而在表面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在进行传统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倡导素质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创新和文化创新。

3.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伴生性。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形态,更多是在于各种现实的客观需要。大学是社会中的一个组织,自始至终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整合反映在学校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逐步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因此校园文化是伴随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因校区的增多而发展和衍变,故而具有伴生性。

4.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创造性与继承性。“校园文化是创造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文化的力量激发校园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主动地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校园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对自身系统的继承,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对整个人类先进文化的继承等方面,这种继承不是简单的积累过程,而是一种批判的继承、有选择的继承和创造性的继承。

5.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地域性与超地域性。地域性表现为校园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校园地域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印有地域的痕迹。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文化的痕迹,尤其会受到院校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不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格局必然会对当地大学的校园文化产生渲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又具有超地域性特点,这是由大学文化交流的无边界性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决定的。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对外交流的力度加大,更加强化了校园文化的超地域性。

(二) 校园文化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表现

1.凝聚功能。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能激发校园人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的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在大学校园中,个体的价值取向有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对此必须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或主导价值观念取向的凝聚作用,以不断地归并个体的价值观念取向,使之趋于一致。

2.激励功能。它是指校园文化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外,还能够起到适时设置一定的奋斗目标,诱发其行为积极性的作用。激励旨在强化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动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因此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要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目标,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动机。

3.辐射功能。对于多校区大学而言,只有当组织成员产生了对组织信念、目标的高度认同和热爱时,才能使新的大学组织整体拥有生机勃勃的组织氛围,处于良好的精神竞技状态。克拉克说:“一个强大的院校神话是储备在院校士气库中的资源,是困难来临时可以取出使用以应付困难的银行户头。”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在学校内部产生影响,其影响还会辐射到校外。表现之一在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对院校组织系统具有辐射和整合作用;表现之二在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生活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辐射和引导作用。同时校园文化通过弥散传播还会使得外部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念、目标产生认同,从而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

4.平衡协调功能。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在多校区大学中,大系统与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而言,多校区大学就是要融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合理分配,协调关系。而在统一的学校办学战略目标指导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体与个体的平衡与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协调、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与协调、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平衡与协调,可以使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大学按照起源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合并型多校区,它由多个大学进行合并而成;第二类是拓展型多校区,由于主校区发展空间有限,向外扩展新建校区而形成;第三类是前两种的混合型,即合并与拓展型。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并没有一种固定的形式,而且还不是很成熟、很完善。多校区大学在文化传承上受到多校区构成格局的冲击。冲击主要来自场域区隔可能造成各校区文化的较大差异,形成多个小组织文化并互相冲突,从而削弱大学整体文化特征。

(一) 制度文化的缺损

我国的大学行政色彩浓厚,在多校区办学的管理中,每一校区都必须建立起适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对合并型校区而言,合并前,各校区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合并后,虽然各校区的文化建设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其实质是不同的。扩展型校区,由于不同校区的学生构成不同,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兼顾各校区的生源素质、文化特色而建立一套具体的校园文化方案来适应各校区的需要是比较困难的,这会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二) 文化底蕴的断层

新建校区一般处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或异地,缺乏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新校区在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能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整体环境非常优美,但毕竟建成时间短,缺少蕴涵学校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物质文化,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和学风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在新校区体现还需要有个过程。新老校区之间的联系不便也导致了校园文化的匮乏,以及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

(三) 办学层次的瓶颈

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不同,自然存在着治学理念的不同、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同、管理思想的不同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这些现实存在的“异”,如处理不当,会给合并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的不同也带来各校区师生间的相互认同感的问题,一般低层次院校容易接受并积极融入高层次院校,而高层次院校(特别是学生)存在对低层次院校的不认同心理,这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 “三重三轻”的误区

目前,为数不少的多校区大学在校园文化的整合与重构上存在下列不容忽视的误区:一是重继承,轻创新。一些大学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简单的继承,在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上不积极。其原因是:

(1)学习不够,对校园文化内涵把握不准;(2)重视不够,认识不到校园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3)力度不够,不敢突破传统,墨守成规,按惯性工作。二是重整合,轻融合。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多年的办学积淀而形成的。一些多校区大学急于营造新的校园文化,忽视新的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经历各校区间校园文化间的融合阶段,简单地以行政管理方式整合,忽视了校园文化的融合过程,致使校园文化重构的基础不牢。三是重本部,轻分部。一些多校区大学以主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忽视其他校区原本校园文化的存在。这些都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整体推进。

三、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与重构的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

大学合并与扩展后,不能只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现统一,更重要的是在校园文化上形成交流、融合与重构,这是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因为没有适当的文化融合与重构,没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不能形成新的大学文化范式,多校区大学真正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一)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

1.要承认多样性,在碰撞中融合。合并前各校区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变革而积淀下来的,有着深厚的底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创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基础。在校园文化的融合上,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校区文化传统好、哪个校区文化传统次,或者强行要求师生接受这种文化。而是要在各校区文化相互交流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各校区文化的共性和存在的优势,找准融合点,促进全校师生对校区文化的认同、沟通及借鉴。否则只能影响各校区师生之间的不和,加深隔阂,在管理上难以做到实质性的融合。另一方面,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还要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和谐发展。

2.要推进统一式整合。首先从管理文化人手,优先考虑合并院校原有的文化配置,分析合并院校接受新文化的速度和难度,抓住关键环节,以点带面、由易到难地推进。其次要整合多校区大学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不同教学系统、科研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它是大学精神的外化,并且深深植根于大学的价值观中,成为一种为学校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而在整合中不应盲目统一核心文化,尤其是核心文化迥异的文化。如果能够相互平等地交流各自的管理经验和文化,而不强迫合并弱势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就会缓和合并带来的对立紧张状态。

3.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相对于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更为“柔性化”,这对于校园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调查研究发现,非正式组织对于文化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甚至超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文化融合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正式组织间的文化融合。因此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不仅要在正式组织中进行,也同样要在非正式组织中进行。为此在操作上,可以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内同时进行文化融合,甚至可以先在非正式组织中获得对融入或植入文化的认同,进而将文化的融合推进到正式组织中去,加快文化融合的速度,提高文化融合的质量,从而避免形式上似乎已经融合为一体,而实质上却是貌合神离的“两张皮”现象。

(二)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构

1.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规划,重建统一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集中浓缩和凝聚,对全校师生有着无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新的校园精神必须继承传统精华,融入时代精神,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师生的精神追求。多校区大学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确定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统一、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各校区原有的文化要扬弃与吸收相结合,铸造一种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要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尤其在学校规划编制中,要将对全校的文化建设给出顶层设计,从而切实提高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战略性和协同性。

2.构筑“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体现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其中,“一体”为整个学校,“多翼”为学校各校区。“一体多翼”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为核心,以各校区风格各异校园文化特征为基础,以校园人际关系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依托,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格、性格、个性的塑造。首先,各校区要充分传承和发挥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注重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营造,挖掘大学的人文精神,把大学各校区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新老交替、传承历史而又不断创新的育人场所。其次,要运用移植手法创建新校区校园文化,把老校区的文化要素与新校区所在地区的文化因子融合起来,使新校区拥有老校区本质的文化,从而使两者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再次,要努力建设多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新校区地缘文化,注重新校区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山水意境和风土人情的挖掘,进一步继承老校区的人文精神,从而构建具有新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加强对合并的各校区的原有校园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去粗取精,汲取精华,并结合各校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最终形成以整个大学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