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3: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对学生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阶段,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义务工作者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为医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深入群众、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医学生毕业到医院工作后,其临床技能的灵活运用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培养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进而间接影响到就业率的稳定,长期将会影响到学校美誉度的提升。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是医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保证,是稳定就业率的保证,是提高学校美誉度的保证,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是省属高校,每年有本科实习学生2000余名,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9所以及其他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30余个,其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医学院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研究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成立了“泸州医学院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教改科研课题组”,课题组通过群体访谈、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对泸州医学院的实习学生、实习基地医院、年级辅导员、国内其他医学院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扩招后实习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科室带教老师教学意识欠佳,学生实习满意度下降
扩招后的实习学生人数总体比过去有明显增加,虽然增加了实习基地,但科室的见习学生、实习学生总数比过去仍有所增加,实习基地医院的带教压力较大。在2010年对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随机抽样500名实习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学生对科室老师的带教水平评价为“满意”的占56%,“一般”的占30%,“不满意”的占1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优质的实习医院级别高,病人多,临床医生自身的医疗任务都很重,花在实习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充沛。另一方面由于实习任务是软指标,教学量没有明确细化,责任并不落实,部分青年医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学历的提高和晋升职称的忙碌中,医院给予的带教补助又是杯水车薪,因而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欠佳。以上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临床医生(尤以外科医生比较明显)普遍缺乏带实习的工作激情,应付了事甚至很不耐烦,很多科室都不再开展专门针对实习生的小讲座和案例分析。同时,鉴于医疗风险,现在实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很多实习学生抱怨自己在科室基本上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工作,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学习热情从初时的高涨逐渐懈怠下来。
2.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学生实习、考研、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学生实习学习量下降
医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是10~12月,但国内各医学院校安排的时期有所不同。如中国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是第九、十学期安排实习;泸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等则是第八、期安排实习,第十学期返校再上提高课。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鉴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招聘和考研主要集中在第期,因此无法绕开考研、就业对实习工作的干扰。课题组在对实习基地医院的调查中发现,80%的实习医院均反映“实习、考研、就业的体制性相互矛盾”是当前实习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干扰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部分实习生因为参加就业招聘不断请假而耽误实习时间。二是由于地区医院甚至部分县医院等用人单位只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学生,为了将来的前途,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部分学生专心备考,实习时心不在焉,甚至不惜逃工复习。三是目前医院体制改革,在绝大多数单位招聘中,参加面试后学生还需要参加当地人事部门组织的公招考试,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参加公招考试。四是近几年部分条件好的医院为了优中选优,要求应聘学生初步面试后要试用一定时间方可签约,这种单位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生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向实习医院请假。当这种请假没有被批准时,有的学生就选择了违纪旷实习。以上四种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实习质量,减少实习的学习量。
3.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实习队教师到岗履职情况欠佳,学生实习纪律性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实习目的并不明确,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纪律性下降。不少学生还习惯于过去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习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知道身边何事可学。有的学生不愿在病人身上多下功夫,不屑做琐碎小事,甚至认为自己是“免费劳动力”,有干活多了吃亏的错误思想,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后知道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便对当前实习的无关科室失去兴趣,从而丧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还有一部分实习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纪律意识淡薄,在校时早就渴望到实习基地去放松,一旦管教不严便成为脱缰野马。而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学生在校有辅导员专门管理,从思想到行为无微不至,而实习后医院远离学校,一般是实习队教师进行管理。以泸州医学院为例,实习队教师的选聘历来是一个难点。学校各部门都不愿意让工作骨干离岗去带实习,因此都是尽量选工作能力不强,在部门没有受到重用的。实在要派骨干,也都是快去快回,最多半年轮转。已婚年长的教师离开家庭,思家心切,经常找机会回家。单身年轻的教师虽能长驻基地,但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在教育帮助学生时又显得力不从心。以上内因和外因导致了实习学生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实习学生不认真实习,进而出现违反科室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的现象。
二、改善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提高实习带教老师素质,设置科室“实医师”
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实习师资队伍。带教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临床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教学意识,热心带教。因此,要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养。在高校扩招、实习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各科室可参照“住院总医师”(医师岗位的一种,每周6~7天工作,每天24小时内均在病区或附近,以便随时在岗)的方式设置“实医师”,专人进行实习生管理。“实医师”专门负责安排科室实习生的学习活动,纪律检查,组织小讲座和案例分析,组织出科考核,确保实习学生在本科室学有所获。“实医师” 由基地医院和实习队教师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可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与评职称等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设置“实医师”等于在基地医院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能加强实习生的纪律管理,能最大限度利用科室的学习资源对全体实习生进行教学,对科室医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种历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调整实习时间,实行弹性实习制与实习小学分制
就业、实习、考研都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在充分重视医学生实习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对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考研对学生的生存质量、缓解就业压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三者只能合理分配有限时间,科学错峰。在对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随机抽样500名实习生的调查显示,60%有考研意向,22%希望考研复习请假两个月,57%希望是三个月。我国的考研时间一般是1月,故考研复习的最佳时间是11月和12月,而各地的“就业双选会”、招录考试也多安排在11月和12月,这段时间部分学生要到用人单位面试、试用、办理就业协议审批手续等。据此提出“弹性实习与实习小学分制”的教改方案。
弹性实习制是指在保证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实习任务完成的时间由一段固定时间与选择性时间、必修实习科室与限选实习科室相结合原则进行实习,类似于学分制下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学生在固定时间段的实习期间不能请假,必须完成规定量的实习任务。而在选择性时间段内,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科室,完成规定量的实习任务。在选择性时间段内,留出11、12两个月的机动时间,实习生可以专心复习考研,可以安心去找工作,也可以留在医院认真实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实习小学分制是指模仿学分制教学管理而采取的实习生管理模式。按照实纲拟定各科室实习学分,要求实习学生完成一定的实习学分才认定为实习合格,否则不让其参加毕业考试。出科要严格考试,笔试和操作结合,确保实习质量。对于严重违反实习纪律或出科考试不合格者按规定补考。实习小学分制能兼顾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了实习阶段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
3.开展岗前教育培训,加强岗上教育管理
要提高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减少违纪率,需要做好岗前教育培训,加强岗上教育管理。在实习前安排不低于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培训,让学生理解“实习就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组装阶段”,关系人才质量,也关系学校的美誉度。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实习规章制度、医院管理相关制度的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师生及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临床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实习基地党支部建立与党务工作培训等。夯实基础,方可使学生进入医院后能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岗位。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岗上教育管理。其关键在于选拔工作能力强的实习队管理教师和科室实医师。其中,实习队教师建议在基地医院当地招聘,例如可选择实习基地医院的离退休管理干部,他们既熟悉医院情况,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只要给予合理的报酬和充分的肯定,就可以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实习队教师交给实习基地医院和学校双重管理,学生参与监督。这就避免了学校派遣实习队教师离开家庭,思家心切的根本问题。实习队教师和科室实医师要像辅导员一样承担起学生心灵耕耘者的角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珍惜临床实习的每一天,勤学、多练、博采、善思,为毕业后在医疗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也要经常深入实习基地巡查,掌握情况,及时沟通,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欲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了学生对某个问题急于了解的心理来激发出学生的欲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大盘球星的球队能够赢得比赛,这种问题的趣味性很强,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情感交流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同学生做朋友,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增强,自然学生也就喜欢篮球课,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2高中篮球教学中团队意识的培养方法
2.1培养团队意识的原则
2.1.1活动性原则培养团队意识的基本方法就是活动,只有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才会感受到团队意识的作用,因此篮球教学要扩展活动的范围,不仅包括课内活动,还要开展课外活动,学生的团队意识就会在活动中不断的提高,并逐步获得发展。2.1.2发展性原则培养高中生的团队意识要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团队意识同成功之间的关系,提高团队意识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2.1.3针对性原则培养篮球课堂中的团队意识,其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具备团队意识,在团队合作下不断发展自身的爱好和特长。另外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都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把学生的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2.2分组比赛法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基本功之后已经能对篮球运动进行简单的练习,这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身体素质均衡的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循环进行比赛,在每轮比赛结束后教师要对比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同时还要在语言中暗示出团队意识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只有团队合作才能获得胜利,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非常显著。同学们为了比赛能够获得胜利而相互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分组比赛的方法,学生不仅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有所提高,另外毅力和自信心也有了极大的增强,所以分组比赛的方法对培养团队意识有着非常显著的功效,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有所增强,在快速的比赛对抗中能够对各类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找出最有效的解决对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2.3暗示教学法
所谓暗示教学法就是通过学习动机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无意识因素串联到一起,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的环境进行设计,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把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讲,篮球运动是很受欢迎的项目,学生在打篮球的过程中能够愉悦身心,还能增多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通过这种集体运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以此为基础运用暗示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好。
2.4语言激励法
青少年的心理是比较特殊的,也是很敏感的,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时进行语言的激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把适当的刺激变为动力,进而强化人的行为的过程。通过激励来激发人的动机,进而获得动力,向着目标努力的过程,没有达成的需求就是激励的起点,才能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激奋,向着目标而行动。所谓语言激励也就是表扬,这是满足高中生受尊重的需要,当同学们团队合作而获得成功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要注意的是表扬尽可能在集体场合中进行,一方面激励了个体,另一方面也激励了集体,同学们就会知道老师在关注着学生的表现,会渴望获得表扬而更加努力。语言激励必须要掌握好时机,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含糊概括。
3总结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评教 对策
学生评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体现,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评教”能够建立起“教”与“学”信息沟通的桥梁[1],是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
在民办高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更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教学效果最有权力的评价者。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彰显了民办高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认识到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其二,教学质量作为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学生评教既是其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必要环节,又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准确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加强教学管理,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调整,全方位监控教师教学过程,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完善。
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保证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基础。[2]目前许多民办高校评教指标设计不合理,有些学校则干脆直接照搬其他学校的评教指标,有些则仅有抽象笼统的一级指标,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有若干二级指标内容,学生在评教时往往难以把握好其中的度。且各项具体的评价指标在语言上比较概括、缺乏新意,使得学生阅读困难甚至不能把握指标的确切内涵,致使部分学生评价时连项目的标题也不看就直接得出结论,影响评价的科学性。[3]此外,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注意考虑民办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实际情况,照顾学科特点、不同学科、不同课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有很大差别,如文科课目侧重语言表达,理科课目侧重逻辑思维,不能用同一个指标体系衡量。再者,评教指标设计者多为学校管理人员,不能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评教活动易产生抵触情绪。
2.师生对学生评教认识不足。
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其对评教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着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如果学生对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就势必影响评教结果的公正性。[4]民办高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会认为评教与自己无关,纯属浪费时间,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且担心遭到被评教师的“报复”,违心地给予其优良评价或为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而且,学生对评教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在评教时加入个人情感因素,以自己对这个教师是否满意,要求是否严格,甚至课堂是否经常点名为评价标准进行打分,这样平时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反而成了满意率最低或较低的;个别不怎么认真负责但同学生关系处得好的却得了高分,学生评教结果失真。
教师作为评价客体,对学生评教的积极心态和主动配合是确保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重要条件。[5]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较多资深教师较少,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自恃自己教学水平较高,认为学生不能评判教师教学,对学生评教结果表示不屑或不重视,在以后教学中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教还怎么教。部分青年教师为了在学生评教时能取得较高的分数,放宽对学生的要求,甚至变相地讨好学生,这些均不利于学生评教的有效开展。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评教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各个方面更加了解,但整个学期中缺乏有意义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问题和意义无法及时传达给教师。各高校的学生评教一般采取定量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评教量表,虽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以供比对,但量化的数据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意见和心中所想,定量评价应同定性评价相结合。
此外,学生评教作为一把双刃剑,学校对评教的结果处理得好,学生评教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反之则影响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部分学校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衡量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的标准。河南某民办高校就明确规定,学生评教分数排在前五名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分数最低的教师取消年终奖金,这样已大大偏离了以学生评教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初衷,也容易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及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对于改进民办学生评教的对策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想学生能够自动自觉的进行学习,就一定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真正的放松心情,尽情的畅所欲言,放飞想象力,从而达到启发他们创新潜质的效果。其次,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欣赏个体差异。要经常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观点,改变以往要求统一性的思维模式,要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独有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例如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由于他们缺乏自信、缺少成就关,所以在课堂上很少主动的举手发言。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一些机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并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以此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语言、欣赏的态度,将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思想上没有束缚、克服恐惧心理,并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探究问题的强烈渴望。在这种创造型的教育环境下,有助于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激发学习潜能。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 一)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利用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在质疑中提问。采用问题情境模式,由教师把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先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通过讲解拓宽学生的思路和适当的指点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与此同时,更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质疑问难,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创造性的提出、分析、解答问题,不仅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 二) 创设交流情境,合作互补短长
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学生搭建互相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这种学习环境下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之上的集体合作,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教师在讲解课堂重点难点的时候,如果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则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新的、更为丰富的思维理念。
( 三) 创设想象情境,引导学生向多向思维拓展
曾有人说过: 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最好的时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对课文内容展开无尽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具有独创性,激励他们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思维创作。例如,在对《狼和小羊》一文结尾进行教学时,很多同学都会感叹可怜的小羊被可恶的大灰狼吃掉了。教师可以在这时适当的加以引导,让学生突破原有的定向思维,重新想象一下当时发生的情景,有没有可能会发生其它种情况或结局,启发他们展开多向思维,找寻不同的答案。学生此时会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有的说有一个猎人来了,在狼扑到小羊之前,开枪打死了狼; 有的说小羊躲闪的及时,狼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等奇思妙想。想象,让学生融入到了文中描写的情景当中,而又有所突破,使思维超越局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采取多种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种自然。可以说,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由他的想象力所决定的。由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尤为注意捕捉和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拓宽思路、放飞想象力。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特别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把握各种有利契机,采取多种手段,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 一) 改进教学过程,发展想象力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教学图片或实物等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各种各样的素材,从而促进想象力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和学生在情感和心灵上引起共鸣,这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图片、配合朗读的方式,音乐、图片、语言三者融合来呈现课文的内容,能够很好的渲染、烘托出情景交融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感官上得到享受之余,心灵上也受到触动,从而引发丰富的想象。
( 二) 改善教学方法,发展想象力
一方面,在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学生对某个图画或事物等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指导他们观察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对象的特点,进一步展开具体合理的想象。另一方面,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本里面包含着许多能够引发想象力的素材,如《称象》一课,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足够认识后,教师肯定了曹冲称象的做法,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学生就会踊跃发言,提出像用土、水装船,用人上船等想法,并从中学会通过多种设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课本,巧妙的设计出具有想象性的写作训练,如题为《假如我是某某某》,让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为军人、作家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渴望,还能拓宽思维领域。
一、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概述
亨利·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生命哲学理论以生命冲动为基石,以绵延为本质,以直觉为方法,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把对世界整体和人的存在的认识推向非理性的直觉。
生命的冲动是万物进化的本源。这一思想乃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本体论学说。柏格森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不断创造进化的过程,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在于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欲”——亦即生命的冲动。有了这种冲动,才能促使万物像喷泉、像火箭一般保持向上喷射的运动状态,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生生不息的无限活力。
绵延,为生命真正的实在。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绵延”。如果用河流的源头来比喻“生命冲动”,那么“绵延”就是川流不息的状态。而把“绵延”与生命联系起来,它则是一股“生命之流”,柏格森称之为生命的“真正的实在”。柏格森曾经从“时间”、“生命”和“变易”等方面为绵延作界定。但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的阐述来看,都能从中概括出“绵延”具有连续、不可分割、运动变化发展等本质特征。也正因了这一动态生成的特征,才使得绵延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创造,新的超越。
直觉,乃通达生命本真的路径。柏格森认为,人具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力,他试图通过直觉体验认识论的阐述来揭示生命的奥秘。由他在《创造进化论》和《形而上学导言》两本著作中对直觉的阐述可以得知:直觉,是意识的向内运动,是“用一种精神的听诊法去感触原本的东西的心灵的博动”,即直接通达生命的本质——绵延,并与之相融合的体验和路径。而这种纯粹的、不自觉的精神活动也正是实现人类认识返璞归真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课程的生命特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质,其教与学都离不开人的听、说、读、写、思等生命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不管是语文学科本身,还是语文教学活动,都具有突出的生命特性。
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与学习主体的情感性和个性化是息息相通的。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过程中。首先,文学创作的过程正是作者捕捉、体验与提炼现实生活的生命过程,文学作品形象则是积淀着作者情思的生命化了的意象表达,它是作者认识和情感融合、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生命智慧的结晶。其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对语文学科特征的准确概括,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会表现出理解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这正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与个体生命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能不断唤起主体生命新的体悟,让学生常读常新,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满足。这更是语文学科的生命特性的直接体现。
审美过程中的非理性和模糊性,以及教学主体智慧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把握与重组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巧妙安排与组织。语文教学的生成性特点则主要体现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动态生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智慧地、动态地把握的结果。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会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而是结合“生活”这部百科全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条件等,在教授预设知识的同时,随机创设新的教学情境,适时导入新的相关的信息,完善与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调整预定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同时,必然也要改变教学的手段和策略。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从最初的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安排,到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案的灵活变动,都充分体现其创造生成的特性。而这一点又是时刻伴随这师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活动进行的,教学智慧的参与让整个教学过程时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形成语文学习的内隐性、体验性。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语文学习的内隐性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发而产生新的生命感悟;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会无意识地将自身已有的文化素养、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需要兴趣等一同参与到阅读、鉴赏、写作等学习活动过程中而获得新的生命成长。体验学习是体验主体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体验性突出地表现在文本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语文文本是学习主体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在审美欣赏阶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全部感情与整个心灵去拥抱作品,在情感与理智的相互交融中,达到审美体验的,精神生命在体验中成长。另一方面,语文文本本身又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会在充分调动感知、情感、想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以满足生命的情感需要和表达需要。而这个投入身心的作文过程本身也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三、生命哲学对语文教学智慧的启示
所谓语文教学智慧,应该是教师在深刻地把握语文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生命特性后高屋建瓴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在洞见课堂氛围以及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发展方向后机敏、巧妙、高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与生成的能力。它是“教师全身心融合、全过程投入后达到的圆融贯通、自由和美的一种艺术境界,应该洋溢于课内课外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之中。”
作为一门具有生命特性的特殊学科,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教书”的责任,而且必须扛起“育人”的重任。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持续蔓延的现代语文教育中,生命严重缺席了。因此,寻找回归生命的轨道,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智慧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柏格森呼吁对生命的关注,通过对“生命冲动”“绵延”“直觉”等生命活动的深入研究,主张用非理性来认识事物的生命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教学,特别是对具有生命特性的语文教学智慧的生成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释放师生的生命活力。语文学科具有情感性、审美性、体验性等特点,但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体悟生命至真的情致,实现语文课程的生命特性,从而成就语文教学的独特智慧?柏格森生命哲学指出,生命冲动具有强大的、永恒的力量,是世界万物的源起,又推动着世界万物持续地创造和进化。这种内在于人本身的“生命欲”,使人成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体,它推动每个人不断学习,创造生活,展现出生命独有的光彩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像珍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般重视和保护这种生命冲动,并且,创造机会充分地释放这种生命活力。
释放师生的生命活力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而这个过程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基础的。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交流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让双方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相互倾吐、碰撞与接纳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精神交融与生命觉醒。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探究课题,并给学生留足思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感悟与分享中享受生命的高峰体验和创造乐趣。最后,教师还应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阅读见解即时创设一些新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获得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也由此获得人性的解放与心灵的自由,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引进内在于生命的教学内容,激发师生的无限潜能。柏格森的“绵延”本体论向我们阐明: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绝对静止的本源,它是处在永恒流变和生成之中的。柏格森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表层自我,另一个是深层自我。表层自我处于自我的外层。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时刻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是不真实的。深层自我则是“真正的自我”,这种自我内在最本真淳朴的自然状态“是混杂紊乱的,变动不停的,不可言状的”。人的“深层自我”所表现出来的不受束缚、自由创造、自由成长正是人的生命本质之所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这样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处于一种不断生长发展的状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而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和语文教学的创造性、生成性正好吻合了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生命的自由创造性和不断发展性。有人说“语文生活是人的生命的栖息地”。师生或者在对由有限的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的解读中,获得无限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或者在对语文教学情境的适应及相互作用中逐步把预设的教学目标变成现实,同时又不断生成自己新的理解、新的领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激发师生生命无限潜能的智慧。
激发师生“深层自我”的无限潜能要求引进内在于生命的知识。柏格森曾说:“我们幼时的感受、思考和希望无一不延伸到今天,与现在溶为一体,使你欲弃不能。”“没有任何知觉不是充满了记忆”。意在强调任何知觉活动都必然有着个体内在的经验和能力的参与。也只有具备内在的经验和能力,才能顺利进行新的学习与活动。而平时我们语文教师教授的,诸如文字的辨识、语句的表达、诗文的积累等内容,却几乎始终是直接存在的、占有空间的、可以计量的,也即“外在于生命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形成内在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内在需求,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和充分地理解,对这些表面存在的有限的文字和符号进行大胆地想象和联想,达到尽情尽兴的审美体验,实现生命与知识的一体化,最终获得有助于生命的创造和成长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才称得上真正的知识,即“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引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其需求搜集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或借助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着力引导学生进行生命的体验,探寻师生之间内在的心灵共振,帮助学生将一串串直观的文字内化为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内在的体验和感悟、深层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无限提升。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尝试开阔思维,丰满想象的羽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深层的情感体会和能力素养。
创设自由体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是“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也就是说,直觉就是当下的内心体验,也是通达生命本质,感受生命灵动的途径。虽然柏格森的“直觉”涉及到整个宇宙的运动、变化和体验,其外延远远大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直觉体验”,但并不妨碍它对语文教学智慧产生巨大的启迪作用。而当柏格森强调直觉的发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基础,同时还有赖于超越理智的审美态度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时,我们便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启示。
如前所述,语文学习的内隐性和体验性清楚地表明语文学习的本真状态总是未经理智的思考和抽象的分析,仅依据个体的体验、感知迅速地对客观对象作出判断、猜想和设想,或者突然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灵感”与“顿悟”。此即语文教学中的直觉体验。直觉体验对语文学习具有直接有效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和超越。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调动学习主体内在的知识涵养和情感态度,使其精神穿梭在字词间,寻找与“深层自我”相融合的本质,以达到最真实的,富有意义的直觉体验,并最终形成内在于生命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打破以往单向灌输、生搬硬套、师者至上的教学格局,时刻注重学生的自由体验。并且,还必须保证这种体验不受自我主观意识和外在功利的干扰,要潜心深入对象内部,以获得对对象的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要着眼于学生对相关的语文经验的积累和规律的认识,着力创设自由体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审美的态度。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语文教学智慧对于焕发每一个生命的活力,促进生命的不断创造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语文教学生命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2]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6.
[3]卫灿金,行恭宝.谈谈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J].新理念,2003,(1):6.
[4]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4:351-356.
[5]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4,(2):28-30.
[6]娜仁其木格.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今日科苑,2010,(2):200.
[7]罗小娟.个性化阅读教学智慧探讨[J].教育评论,2011,(1):85.
[8]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7.
[9]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6.
[10]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9.
[11]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4.
[12]罗小娟.儿童口语交际的特征[J].湖南教育,2011,(6):36-37.
(编辑:赵悦)
一、 影响初小衔接的因素
1. 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能力水平
小学孩子升入中学以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和教材肯定会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同时,孩子的能力也在发生着改变。小学时学生认知事物比较单一化、表面化,而且记忆方法比较简单,通常是死记硬背,容易遗忘。如何培养他们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学老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一开始就以高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样很容易打击他们的信心,从而使他们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课程标准不同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语法知识。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词汇量要求也大大增加,句子结构更为繁杂,可以说是由记忆层面向运用层面进行过渡。
3. 教学方法的改变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反复操练同一个句型或对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中学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操练。这使初中学生开始时不适应中学英语学习而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
4. 学习方法有差异
小学英语学习,学生的依耐性较强,常常是被动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中学英语教材容量大,涵盖知识面广,这就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很多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缺乏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 初小衔接的有效对策
1. 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它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为。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意识、降低学习者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初中的词汇量是学生的第一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提醒学生单词预习要注意词的音、形、意、用,做到见其形而知其音,听其音而知其形与意;其次,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构词法的概念,通过前缀、后缀的总结,让学生攻克较长单词的难点;第三,上课前5分钟开展单词竞赛,有效地复习旧知识,使原有单词的掌握率大幅度提高。
2. 充分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英语教师习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持续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比如对话、唱歌、讲故事等等。然而进入中学以后,由于教材容量的扩大,知识难度的增加,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的激发。英语教师还必须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英美历史地理概况及名人趣事、名著等,并不时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牛津7A的第三单元讲的是万圣节,教师讲课时可以补充一些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庆祝方式,学生会很感兴趣,在课上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当他们升入中学后,一切都感到新鲜,又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因此如果教师能在中学的初始阶段对他们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那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诵读的习惯。英语不仅是一门高考学科,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门语言。语言是要说出来的。而我们学外语缺少语言环境,所以诵读是很必要的一个训练方式。它既可以帮助同学们练口语,又可以帮助记忆,培养语感。因此每天早读、晚读时都要求同学们能开口读,养成诵读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应利用英语课堂,为孩子们搭建平台,开展课本剧表演、演讲等活动,给学生展示英语水平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 预习的习惯。任何一名学生对“预习”二字都是不陌生的。但是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因其起步性质,就算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学生课堂听课也不成问题,因此学生并没有预习的习惯,而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引导。但到中学以后,英语课文的篇幅加长,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没有预习,根本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所以,中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要求,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
(3)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应准备一本词典,学会自己从词典中查找一些基本词汇的词性及拼写方法,寻找同义词的意义差别和用法差别。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解答,而是能够学会自己在字典中寻求答案。
三、 处理初小衔接问题教师应当注意的要点
1. 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
首先,教师必须熟悉和掌握中小学教学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资源,有效实现初小衔接。小学英语多以游戏教学为主,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少量的单词和一些生活会话及部分句型,凡涉及语法内容多以强记为主。学生对英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度,但是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面临着中学学习的调整,学生因为课外接触英语的层次不同,因而在进入中学时,在口语、阅读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确定教学容量,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互相激发的迁移作用,努力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激发,使学生在学习方式方法逐渐转变的情况下,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2. 合理解决应试与能力的矛盾
关键词:小学语文;潜力发掘;对策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潜力发掘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发掘潜力,非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发掘学生的潜力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下面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本。
1.教学方式偏于老化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以抒情描写性的文章为主,教师大多运用阅读式教学,生硬地将文字形式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景象形式。这种方式的教学在小学生中可能有些难度,学生无法理解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对其描绘的景象缺乏想象,致使课堂枯燥,缺乏活力。
2.学生被动式的学习
小学的语文大都较简单,在文章选材方面以理解、记忆为主。然而由于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要求,导致目前只注重学生记忆方面的能力,教学上以灌输内容的模式为主,老师只要在课堂上把内容讲完,学生要做的是记住就行了,这导致学生上课偏向被动学习,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二、研究学生潜力发掘的对策
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发掘潜力对其自身成长极其重要。面临存在发掘学生潜力的种种问题,研究对策迫在眉睫。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中,讲解文章时,可以利用学生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导入,播放《北大荒》歌曲,引发学生对北大荒的自主思考和联想,通过朗读、多媒体教学等激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是与学生多方面交流探讨,对相同的文字描绘不同的景象,营造宽松的氛围,例如对文章中“大豆摇铃千里金”不同理解,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求知热情。
虽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发掘学生潜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教师课堂上激发学生热情以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就能极大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其今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字】酷儿理论 耽美文学 女权 影响
1、酷儿理论视角下的耽美文学
酷儿理论在人的性取向和方面向一切主流文化挑战,反对二元对立和父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女性的社会地位都远远低于男性,在中国封建社会,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但女性必须重一而终;即便是在一夫一妻已被普遍认同行的现在,男性与多个女性保持性关系,被戏谑为“浪子”、“多情种”,这些词语并不全是贬义词,但反之,女性这会被冠以“”、“”等极具侮辱性质的言辞。耽美文学正好给了她们这样的宣泄渠道,通过幻想并描写男性之间的爱情与,使她们把既可以把自身的情感(纯粹的爱)投入到角色中,又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观看男性在中的生理反应来获得感官上的刺激,舒缓自身被压抑的。由此可知,耽美文化是酷儿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表现,从酷儿理论的视角来看,耽美文化挑战着社会主流霸权文化,挑战着社会强加于人们的主流价值观,为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呐喊,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实践着“酷儿精神”。
2、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的体现
耽美文学中的男性其实是女性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维模式出发,臆想出来的一种男性符号,其并不是现实中男同性恋者。她们将男性分为“攻”和“受”两种角色,“攻”代表在二者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受”则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虽然生理构造为男性,但其内心却具有强烈的女性色彩。作为“受”的男性,其外表多用“闭月羞花”、“弱柳扶风”等具有强烈女性色彩的词汇来形容,而其性格也显得相对细腻,在当中不再占主动权。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受”方甚至具有生子的功能,使得男男结合也能繁衍后代。这中“受”和“弱攻”的角色代表了在父权当中被、被除去绝对权势的男性,他们被幻化为女性的替代品,成为了被统治、被观看、被压迫的对象。现代的女性,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相对独立,他们希望在事业上都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竞争机会,在家庭中,能从对丈夫、孩子的责任以及繁琐的家务事中解脱出来,这些被异化的男性形象,代替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代表着腐女们想借由这个角色从女性的身份中解放出来,站在与男性一样的高度来展望这个世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3、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3.1追求爱情中的平等关系
耽美文学在角色的设置中有“攻”“受”之分,但并非所有“受”或“弱攻”都具有女性的特质,其中有一类精英恋情,也被称为“互攻”或“强攻强受”,这使得两位男性之间的爱情去除了男女之间扭捏做作的部分,吸引对方的是刚毅的男子气概和霸气的能力,而不是某一方身上所具备的女性特质。这种精英恋情是在男主角关系完全平等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感情,强调通过情商和精神来克服和战争对方,进而逐步发展为灵魂伴侣,他们的爱是独立的、平等的。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表达了追求两性平等的愿望,大部分是“95后”的她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努力、刻苦,成绩优异,在生活中积极活跃,参加各类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女性在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站上广阔的舞台,面对观众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在恋爱中,大多数女大学生不再接受“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嫁个好男人”这种观念,他们追求平等的恋爱关系,不再是扭捏做作不敢表达感情,反而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个阶段的恋爱对象不等同于结婚对象,摒除“从一而终”的固有观念,可以尝试与多位男往,恋爱更多是为了获得成长的经验,在过程中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结婚去恋爱。
3.2家庭不再是女性唯一价值所在
从人类诞生以来,怀孕生产就被看做为女性的使命,但伴随怀孕而来的生理反应给女性带来身心的痛苦,在生产时可能会出现大出血、产后身体极度虚弱等情况也为女性产后的生活带来痛苦。一旦有了孩子,女性的生活重心都要回归家庭,做家务、照顾孩子,甚至成了评价女性优秀的标准之一。
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幻想“男男生子”,让男性代替自己经历这一切痛苦,表达了想要摆脱自身生理命运的愿望,想要从固有的家庭角色中解放出来。这一诉求使得女大学生并不把照顾好未来的家庭作为唯一的任务,她们在校园生活中,从学习成绩、学科竞赛、践活动到毕业求职,都追求凭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男生竞争;她们自信、勇敢,不想依仗女性柔弱的角色去博取同情,而是站在与男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期待公平的竞争与较量,凭自己的实力获取胜利,争取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寻求自我的超越和价值的实现。现在不少女大学生对于家务事并不特别擅长,但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不耻之事”;更多的女大学生对于“全职太太”表示不太接受,认为这样的人生不符合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期待增强学习的能力,获取更多知识,独立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学去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3.3成为新一代的“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