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3: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企业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逐渐从一开始专家学者关注和呼吁,发展到有远见、个性的企业和企业家重视;从企业开展文化培训,发展到走进大学讲堂,成为管理学诸多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企业文化正以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使企业管理得到升华,但也正如哈佛大学主讲企业文化的佩恩教授所说,“这门课是全新的”,其极具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驱使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还盛行的当今,加强对大学企业文课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企业文化教学探讨价值之当下定位 

    1.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著名管理学大师程思危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当今世界正在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边际递减效应相比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呈现几何递增现象,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抉择,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在此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中重视物的因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是一种发散人的思维、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奇迹中可见一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富强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备受国际资本和市场煎熬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浪潮,全力以赴地以后发展国家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实现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科学管理的同时,文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责任,对高校企业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利于促进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2.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是传统式教育占主导,往往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众教育模式下大学卿顶利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正如保罗·罗莫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体系没有培养私有企业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有卫见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一方面是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处于待业和半待业状态。出现这种就业和需求两难境地,原因很多,在这里不作理性的梳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改革。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专业的课程,对其教学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保证顺利就业。 

  3.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企业文化虽是纷繁复杂的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但作为一种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讨,是共性与个性相连接的。对其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凝炼,对其他课程乃至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再现型”教育向“发现型”教育的转变,实现教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提升,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二、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困境 

    1.主体实践基础缺乏。受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谓“十年寒窗”,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感性知识,有些人连企业最起码的印象和概念也未具备,给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现代教育教师角色将“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企业文化是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和实践脱节,苍白无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成熟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个新兴学科,十几年前才引进中国,要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时日,有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供实习的单位较少。在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内陆地区,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原则上企业文化教学实习单位可以随机选择,但要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塑造真谛,到优秀企业进行文化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案例较少。国外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但总的来说,“他山之石”味道较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一些优秀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成熟,今天是企业明星,明天就可能陨落,如三九文化与赵新宪等,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特别是企业文化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很多企业还是建设真空。

    这些困境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规避误区,抉择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此乃本文立论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对策

    对企业文化教学对策进行探讨,不仅在于对探讨价值和当下困境的解读,同时也建立在对企业文化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之上。其一,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一半科学、一半艺术”,这是对管理学的真实写照。管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企业运作,牵涉到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而环境和人都是变化的,形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唯一性,这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与文化学的结合,在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同时,其艺术性更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更突出。其二,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教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突发和多变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鲜明的实践性。

   当我们把关于企业文化的这些认识和感悟,放到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来思考,也就是定格在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时,那么教学改革方略便很清晰了,“企业文化课的受训目标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上,重在创造性思维与实际相结合,并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艺术的引导渗透其中”,为此,应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考核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

    1.艺术化课堂讲授。每门课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运用讲授法能够使传授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在给企业文化课讲授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饱满激情的同时,也增添了驾驭难度。讲授中要把握要领和技巧,做到繁简得当,方式多样,抓住问题链,层层深人。有些章节以口头激情表述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如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体系等。有些章节要增加信息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的讲解,企业ci的设计等。有些章节枯燥无味,没有提炼价值,为避免引起学生听课的厌烦,可采取学生自主探讨式。

    2.经常化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的无限性和管理者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协调的矛盾,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诞生了。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可改变课堂呆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顿悟”和“发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hills教授所阐述的nih现象,即书本知识的时滞性。企业文化强烈的主体艺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把随堂开展和专堂进行相结合。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难度要适中,篇幅要适宜,答案要有启发性,不求唯一解。案例的选择要宽方位,做到国际(如丰田、ibm、微软)和国内(如海尔、联想)案例相结合,成功和失败案例(如“太阳神”的陨落、“巨人”的败北等)相比照,经典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补充。

    3.多样化实戏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社会认识变为内在的社会经验的过程。企业文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应多样化,主要应采取两种形式。其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就聘请江淮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讲座,效果较好。其二,抓好教学实习这一关。针对目前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较少的这一现状,某些学校采取的“分散实习—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实习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可广泛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形式与重点实习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现场实习与虚拟实习相补充,构建立体化的实习模式和效果。

    4.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教学模式。“若不把新的科学理论及时渗透到教学当中,就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运用现代技术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的选择。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投影、幻灯和视频,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实现虚拟现实,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企业现场,企业文化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借助现代技术的载体,将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第2篇

一、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质量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教育质量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模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质量观的具体价值体现。只有当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观相一致,才能培养出社会各用人单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所以,作为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当代大学,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于新的教育质量观,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合格教育质量观。只要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就能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满足需要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才能找到工作岗位。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从工业化后期逐步步人现代化工业时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获得社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需要。因此.高校无论是以教学型为主,还是以研究型为主;也无论是专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培养目标,它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的。

二、积极推进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适应高校发展实际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曾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进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广泛开展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和行业工程师协会对专业的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构建相近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纵深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削减理论授课学时,增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对于基础性实验课的教学要真正实现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过程的全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严格训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研究品质,牢固掌握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牢基础。

三、不断探索增强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1.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学生从为“升学”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到专业化学习模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学校应多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协会、专业协会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请同学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广大同学聆听科学家、专家的学术讲座。也可以经常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政府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艺术家、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学术和人文素质讲座。这些学术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他们领略社会各界人士的风采与人格魅力,了解学科专业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借鉴学长们成功范例,培养优良的学术品格、创新意识、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

2.以创新教育周、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文化社团为载体,扩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空间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在教学计划中用一周时间开展创新教育周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开发小程序和小制作。同时,学校和学院每学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举行科普知识之窗、专业操作技能比赛、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科技作品制作展示以及高等数学、物理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比赛等系列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另外,学校和学院还大力支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如:学生电子协会、网络协会、学生科协等组织,为同学们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辟阵地,并鼓励学生科技社团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为深人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学科竞赛为重点,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知识竞赛、“挑战杯”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同学们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由于组织学生们参加学科竞赛活动都要经过严格选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培训,广泛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严格训练专业操作技能,查阅大量资料,并选购元器件,制作科技产品并进行调试,学习撰写设计报告等一整套产品设计及开发过程。同时还要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通过筛选才能参赛。参赛小组成员必须既分工又协作,才能完成比赛作品的制作。最后,还要接受专家答辩与现场测试,所以,整个过程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磨练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意识,更主要是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解决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参加大赛的同学都受到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4、开展学生科技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指导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观察、查找资料、寻找到有社会实用与推广价值并涉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项目来申报,得到学校教务或科研部门批准后,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学生立项后,指导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就最先进的元器件使用、最新实用科技知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进行成员分工、科学实验、产品制作与调试、撰写结题报告与论文,申报鉴定、组织结题,有些还要申请专利。通过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进一步进行学生科技项目研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许多同学的科技成果取得惊人的成绩。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同时,也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甄别出是否是合格人才。把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革,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下来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由同学主持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中的为社会服务功能与发挥专业特长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人地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途径或解决专业技术难题,既使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众意识,又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得以提高。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情况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些科研成果获得了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成果奖。

6.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中国的企业大量需要有实践经验、能吃苦并且认同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而大学本科生第四年又背负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可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如“3+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3年,1年在企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因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彻底解决学生求职中遇到的缺乏工作经历的瓶颈,而且又解决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企业的深人了解,没有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而频繁“跳槽”的困境。这也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

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打造平台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建立全方位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它包括校内的实训中心和开放性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和校外的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等。能够全天候、全年对学生进行开放,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的开放性实验,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自主进行科技项目研究,进行学科竞赛培训,进行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为师生们提供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平台。

五、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第3篇

论文摘要:保险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保险专业大学生,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也要符合相应的行业要求。了解保险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高校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按需培养,使保险专业大学生能够适应实际工作,从而坚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信心。

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客户投诉量大。这就需要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来改善保险服务,促进保险事业健康发展。近几年,本科、专科的保险毕业生增多,从事保险工作的比例上升,但是大量的毕业生刚进入保险行业时多数是作为保险中介人员从事营销工作,难度大,具有挑战性,容易被淘汰。所以,如何增加保险专业大学生的知识准备,特别是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让专业学生更好地在业界站住脚,成为中坚力量,是摆在保险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能力与素质教育的涵义

从心理学角度讲,“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与在此基础上受环境、教育的影响,并通过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品质,实际上融为一体,成为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正是这种素质能力,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厚的学识功底,为今后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是统一的,统一体就是学会做事和做人。知识是能力与素质的基础,素质则是知识在人心中的内化。知识不等于素质,能力是人的素质之一,素质除能力外还有品德、审美等方面的修养。高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形成专门人才良好的素质能力,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文化素质能力、业务素质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是根本,文化素质能力是基础,业务素质能力是主干,身心素质能力是保证。

2保险从业要求的能力素质

要使大学生具有符合保险从业的能力素质,就要知道合格的保险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2.1 仪表修养

现实生活中,对一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在30秒内即可形成,对于做服务性工作的人来说,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于从事保险业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是:

(1)保持良好的仪容。衣着得体,工作时间着职业装或统一的工作装,女士化淡妆,男士干净利落。(2)保持优雅的风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谈吐文雅,用词得当。内勤语言简洁规范,外勤语言明了、生动。举止典雅、仪态大方,热情周到。(3)注意基本礼仪。新来的保险从业人员都要经过保险礼仪的培训,包括着装、化妆、打电话、乘电梯、互赠名片、互相介绍等言谈举止的细节。

2.2 品德修养

每个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都会用自己的企业文化来熏陶约束成员。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服务第一,客户至上;忠诚公司,热爱产品等。

2.3 心理素质

心态决定一切,对于大量的营销人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要求包括:充满信心、知难而进;坚忍不拔、不怕失败;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控制情绪、随机应变等。对于内勤,责任心和严谨细致是基本要求。

2.4 业务素质

了解公司、了解产品,具有保险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有高超的业务技能和娴熟的工作技巧,能熟练地使用电脑。

2.5 社交技能

待人热情,善解人意,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积累人脉。

3多方努力,提高素质能力

3.1 素质能力低下的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造成保险专业大学生基础不牢、眼高手低、动力不足、心理素质差、留存率低的原因具体如下:

(1)中学的应试教育忽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实行应试教育以及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过早的文理分科,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略其它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的先天性知识结构缺陷。而大学里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的专才教育,又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人文基础,以至于“隔行如隔山”。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缺乏对国情的了解,也缺乏应有的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责任感。 转贴于

(2)家庭溺爱使得一小部分学生产生道德困惑。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在自己和孩子都忙碌的情况下,只注重物质上的供给,缺乏精神食粮的供应和充分沟通。孩子离家在外读书,独自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新人类”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难以分清,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

(3)业务素质的培养走向了极端。由于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急功迎利的“实用主义”态度,过分看重外语、计算机、公关社交等实用知识,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致于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好,无一技之长,各方面都平平庸庸,文化底蕴不够,学习能力差,影响以后的发展。

3.2 提高素质能力的对策

(1)课程设置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开设辅修专业,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增设实践课,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陌生拜访、模拟晨会等方式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以此纠正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学生单纯应付考试、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注意全面提高素质的现象,真正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2)当好桥梁,加强校企合作。经常请保险业界领导和精英到学校办讲座、与学生座谈,近距离接触。带领学生参观保险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形式,向学生渗透企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职业引导,使学生逐渐向职业要求靠拢。

(3)深入调研,订单式培养。为了让保险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保险从业中较快的适应工作,相关部门和专业教师应该深入实际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多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涉猎相关知识的同时,考取保险业界常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4)组织各种活动,提高能力。通过在校园里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通过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团队观念。

参考文献

[1]杨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

第4篇

作者:许建安 龙正海 金辉 竺丹军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实践探索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创新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进一步培植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打好扎实基础。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深刻认识到依托行业优势,坚持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和创新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这几年,我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和方式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将优秀的医药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高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精神动力之源。当人们身居其中时就会被一种强烈的无形魅力所吸引,引导人们从内心对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并融入其中,自觉地使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之逐步趋同,这就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优秀的校园文化对高校教职工具有强烈的凝聚、激励作用,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陶冶作用。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校训“厚德厚朴、励志远志”为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部分,其中价值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必须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生产、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享、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融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具有许多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就本质而言,两者都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一种隐性的潜在力量对本质区域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的。现代医药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符合现代医药企业生产、管理、服务需求的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医药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面向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必须按照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自己的特色培养模式,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个性的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职业道德情操的塑造,而这一切都是课堂教育无法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经过渗透、吸收、融合、更新而逐渐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来完成,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先进的医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在就业后就能迅速地适应和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之中。

三、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办好专业特色,为学生出得去;办精专业,为企业留得住学生,一直是我校开办医药药学专业的首要原则。现代医药企业用人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学校培养和输送的医药人才必须牢固树立首先是医药事业的共同体,随后才能成为医药企业利益的共同体。随着浙江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加大了人才建设和培养的力度,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促成企业与学校拥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心声。从2005年起浙江海正药业、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浙江华海药业等大型制药企业先后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办班长期合作办学协议,每年从大一、大二学生中通过宣讲、报名、遴选、面试组成“海正教学班”、“新昌准员工班”、“华海教学班”,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教学班开班后,除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双方共同执教外,我校还注重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塑造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具体实施的方式以三部曲为主线。

一部曲:走出校门感知企业文化底蕴。每一届遴选进入“订单式培养”教学班的学生,除日常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熏陶外,我们还注重融入企业个性文化熏陶,组织“教学班”全体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赴海正、华海、新昌等制药企业,由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部进行企业文化讲座和企业全景参观,了解企业提供给学生就职的岗位群工种、住宿条件等,使“订单式”培养教学班的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对未来医药人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在参观后都会安排一场由企业老总与教学班学生的互动交流,由企业老总把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对待人才的态度,给予人才的待遇以及提供人才发展空间等一系列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信息传导给学生,学生也结合个体特性提出有关自身今后在企业发展的疑惑问题。互动交流促进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了教学班学生作为企业未来准员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专业教师也感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进行有针对性启蒙引导。

二部曲:请进校门,认知企业文化元素。按校企合作办学章程规定,订单式培养的教学班每月由各企业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到校为订单式教学班举办企业文化讲座,每学期初订出讲座日程表。讲座内容共划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企业文化理念(基本理念、经验管理理念),二是企业员工行为准则(共同行为准则、岗位行为准则),三是企业形象(企业标志、历史沿革、成长创新史),四是企业优秀标兵先进事迹(团队标兵、岗位标兵)。每期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感悟,评审优秀的入选刊登校报、校刊、系刊,让全校共享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多彩风貌,共同认识到作为未来的企业准员工应崇尚什么、弘扬什么、敬业什么,为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行为准则夯实基础,设置目标导向和动力源泉。其次,每学期安排企业举办一场企业文化宣传周,让企业情景、企业文化、企业创业史、企业发展史、企业创新史以展板的形式在校内主要干道进行陈列展示,形成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元素融合的一道闪亮风景线,颇受学生欢迎和好评。全场师生会长久沉浸在互动中,对引导学生刻苦磨砺、夯实素质,迎接企业检验富有持久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三部曲:场景实战,认同企业文化结构。按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方案,订单式培养的各教学班除大一、大二两学年在校完成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教学、实验,修满规定的学分外,从大三学年起全部转入订单培养企业,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学校实训教师为辅助,在企业提供的实训场景内完成实训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辅导,企业对接纳的订单教学班学生举办为期一周的上岗培训后,学生全部以企业“准员工”身份转入相应的岗位群工种顶岗实训。转入企业鲜明个性文化氛围中锻造企业延绵不息的文化特质,与企业团队群体一起梳理、提炼、萃取文化的积淀,为推动企业的发展竭尽所能。从感知企业文化、认知企业文化升华到认同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建空间平台和快速成才、成长提供通道。同时,按学校制订的“双师素质型”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方案,每年组织专业教师赴企业研修,不但要求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制药工艺流程和先进的制药设备工艺技术以及药物研制的前沿科学技术动态信息,还要求掌握和吸收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内涵精粹,融入到校园特色品牌文化建设中去,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使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应该说学校这几年来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校企文化互融交流诸方面的创新实践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主旋律,也引起了省内外广大医药企业的共鸣和高度关注。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用人单位的赞扬和好评。

四、校企文化融合实践途径

1.从“软件”上着手营造企业的精神文化氛围。校园的“软件”是学校的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支柱,它的形成能在校园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精神文化基本不受时空变化的影响,它代代相传、一脉相承,成为特有的学校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感染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要在“软件”的建设上体现和融入企业文化的精神,让学生直观感受企业文化的氛围,企业文化元素的底蕴,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校园专业技能文化活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加强“硬件”建设,彰显企业文化氛围。校园的“硬件”是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艺术景点、传播设施等。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从长久来看,对师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高职院校校园的建筑风格、艺术景点要融入行业职业文化内涵,从中发现办学特色和方向的差异,从而体现学校建筑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建立企业文化宣传展廊,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视觉到企业文化底蕴的内涵,企业创业发展的动态风貌,为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提供时空场景。形成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的生成,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现代和谐文化的传播。

校企文化融合,重点应该放在缩小校企文化差异以达到校企之间的无缝隙融合。校园文化只有不断吸收企业文化精髓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有所创新,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萍.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J].江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2-14.

[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3-34.

[3]韦华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联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6).

第5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青年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郑文娟(1985-),女,河南济源人,济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技术干部管理专责;李清波(1972-),男,河南济源人,济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河南 济源 459000)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21-01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尤其对专业性、服务性很强的供电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以济源供电公司为例,公司自1998年以来共接收高校毕业生111人,现已有7人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5人担任重要生产班组的班站长,多数人员也都成为了岗位上的精英、优秀专业人才。但随着电网日益高速发展,现有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成了公司的当务之急。而新聘高校毕业生是公司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新鲜血液,是保持企业生机的源泉。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供电企业特点,公司制订了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并确定从几方面抓手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加强新进员工见习期管理,注重岗前培训工作

见习是初涉职场的毕业生顺利从学生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第一步骤,是公司对新聘高校毕业生进行知识运用训练、培养岗位能力,使其对公司的行业性质、机构设置、企业文化、日常管理和生产工种等基本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其尽快适应公司工作奠定基础的有效方法,对新聘高校毕业生自身的成长、公司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司选派比较了解公司发展历程、战略思想及企业文化精髓的资深员工对新聘大学生开展集中培训,使其第一时间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树立在行动上、思想上与公司保持一致的意识。

定期召开大学生座谈会,使大学生面对面与公司领导交流,加强互动交流,使公司领导了解大学生在融入企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同时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培训效果。通过互动交流使大学生对公司领导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树立一种为公司服务的意识。

见习过程中推行以老带新制度,明确老员工带新员工是一种责任以及如何以老带新,摆脱以往“走马观花”式培训。组织公司优秀专家人才与新员工签订师带徒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加强监督和考核。

做好见习期满考核工作,通过出卷考试和论文答辩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见习期满考核,全面了解大学生见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并借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能力水平的良好平台。考核结束后,公司对考核结果予以公布,同时评选出部分优秀大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二、注重双重性需求,提高培养对象重视力度

要求新进员工在技能岗位上打好坚实基础,安排工作时尽可能让新进员工参与到公司重要工作中,比如变压器投运、大修改造项目等工作,提高新进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另外,积极组织新进员工参与公司组织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便于公司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培养,公司制订了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法,采用“一年认知、三年成长、五年拓展”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认知期”,培养对象参与生产实践,通过实习岗位轮换,接触生产实际,熟悉生产过程,实现角色转换,实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充实一线生产班组正式上岗。第二阶段“成长期”,通过增加现场工作经验,加强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在导师辅助下进行现场作业管理,通过技能鉴定取得“高级工”资格。第三个阶段“拓展期”,提升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双师”资格。同时鼓励走“一专多能”道路,进一步拓展新进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新进员工的培养档案,重点将培养期期间的学习培训经历、工作业绩、技术技能等级、竞赛调考获奖情况等及时整理入档,作为年终绩效考核和今后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从新进人员中选拔部分业绩突出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行多岗位锻炼,促使早日成为“一专多能”人才,为公司储备优秀青年人才。要求所在部门加大对新进人才的培养力度,做好新进人员培养档案的建立、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岗位成才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三、引进公开竞聘机制,坚持人岗匹配原则

做好政策宣贯工作,及时告知新员工与岗位晋升相关的有关文件要求,为职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要求新进人员消除浮躁心理,针对自身能力和特长及早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促其早日成才。

公司对岗位缺员情况、人员所学专业等方面综合考虑后,将新进人员定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并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经过几年基层锻炼之后方可允许参加技术管理岗位的竞聘。为保证岗位竞聘的公开、公平、公正,整个竞聘工作坚决杜绝找关系、找门路等不良行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

公司开展“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活动,及时了解培养对象在生产班组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安排培养对象在工作业余时间与管理人员进行岗位交流,协助开展一些具体工作,给培养对象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公司储备一批管理岗位的后备人才。

四、以考促学,激发青年员工岗位成才

加强锻炼,对大学生压担子、提要求,在工作中承担一定责任,适时选派优秀青年员工参加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及调考,充分准备,积极应战,确保在比赛中厚积薄发,崭露头角。

开展岗位测评工作,每年定期对各专业的新进员工开展岗位测评,出具岗位测评分析报告,详细分析其能力水平,并针对“知识短板”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新员工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岗位成才。

借助在线学习系统,鼓励新员工在工作之余登陆在线学习系统开展自学,公司结合学习情况,通过学习系统组卷模式对大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摸底考试,以考促学,提高新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自身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

五、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氛围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媒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24-2

0 引言

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移动端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即在新媒体的视野条件下,通过新媒体的大数据收集,大众可以更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有利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收集和分析,大众可以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应该顺应时展、紧跟技术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平台,实现点对点的信息相互获取,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水平,实现大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等多方共赢。

政府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是“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毕业生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人。

随着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媒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技术方向上转变。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人单位满意与学生满意为宗旨,以就业实绩为目标,探索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新路径,帮助学生更快速合理地就业。本文据此为目标,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期望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及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提供科学依据[1]。

1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短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在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为促进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而打造的创新机制。学校作为连接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连接桥梁,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方针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传递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通过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符合用人市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择业方法,而这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但是在传统媒体下,受限于传统媒体信息扩散方式制约,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能是“临阵磨枪”型的短程化就业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上基本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缺少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开展的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就业指导时间上。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时间一般逼近毕业生临近毕业的半年内。而在这段时间内,毕业生一方面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毕业生很难有时间再去接受系统的就业指导。二是在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空泛,无法确切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2]。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定制化

在传统媒体下,由于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根据毕业生的特点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定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求职意向、求职技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各个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需求选择专业人才。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就业指导主要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或外聘就业指导专家,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进行集体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强调了择业中的一些共性,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差异性。使得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没有根据大学生在职场定位、求职意向方面的差异,使得个别式的指导没有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3]。

1.3 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能力不强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只能依靠学校本身的科研配置和教学能力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就业的专业化指导,无法通过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平台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效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与用人单位缺乏持续有效的沟通联系;

第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在这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中,多数是从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就业指导的工作岗位中,缺少收集处理各类就业指导信息的能力与经验。

2 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多样化

相比于传统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培训讲座、上课或指导类课程。而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应届毕业生除了需要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更需要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下,应届毕业生很难有系统的学习时间去接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就业指导。更有甚者,在这有限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少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互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升不够明显,使得在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影响力较小。

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新技术和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推动者,不断学习着各类新鲜事物。如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软件和社交平台,逐渐将传统媒体分解成多个微媒体,微媒体的概念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因而,借鉴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正以此为契机,各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平台正逐渐建立与普及,如智联招聘、海投网、前程无忧等。在这类专业的就业指导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与理想的用人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用人企业和大学生的沟通机制逐步建立,打破了在传统媒体下用人企业和大学生沟通的时间壁垒和空间壁垒。

2.2 弥补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当前行业及地区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指导培训及就业信息的等传统措施。受限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滞后、内容单一和接触面窄等缺点,使得上述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措施多处于理论状态,指导内容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系统化指导。尤其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与就业观念、就业心理教育等,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都缺乏深入的辨识与帮助认知。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获取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各类信息。通过各类信息的系统交汇,大学生可以快捷方便、实时互动、虚拟介入地参与到各类以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为中心的就业信息体系中。这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各类活动中,更为大学就业指导人员和就业利益相关者与广大大学生建立起了实时互动交流的平台。

2.3 实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全程参与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就业指导部门受限于传统媒体传播成本高、传播范围窄、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诸多缺点,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诸多培训、讲座等较难开展。在有限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基本只局限于应届毕业生,课程设置上也忽视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综合技能的培养。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参与的主体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错误思想,全员全程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格局基本还未形成。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新媒体转变了传统媒体仅限于单方参与的信息壁垒。通过新媒体平台,学校方面可以把学校的校友都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仅应届毕业生可以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大学生又可以开放地参与平台分享中,在师兄师姐的亲身经历中去感受职场的压力及大学生为进入职场所需准备的专业技能、思维品质等。通过新媒体平台,可较为容易地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移并贯穿大学生大学教育的始终。

3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3.1 由传统媒体下的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下就业指导的观念转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各高校应重点抓好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从人力、物力、场地,特别是经费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促进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就业指导的观念应该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新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重视应届毕业生生“进口”和“出口”,还要侧重于管理所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面对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建立其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对企业和大学生的大数据挖掘,最高效地建立起企业与学生相互契合的挖掘机制。

3.2 利用新媒体技术,着力促进高效就业指导信息化的软件建设

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设过程中,系统的软件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将不亚于系统的硬件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引入一台信息机器,更是将新媒体、微媒体、自媒体、流媒体等新理念、新思路逐渐引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对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变革[4]。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力量和技术理念,在政府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起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统一行动平台,通过平台中收集的企业用人信息、学生信息等诸多信息的大数据挖掘,精确地向企业和学生互相推送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孙永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139.

[2] 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生与就业,2006(6):45-47.

第7篇

民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心理与行为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殊性。以往理论界对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多,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研究偏少,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就更少,因而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实际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对于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生活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总结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的经验,掌握高职学生成长与进步的规律,我们课题组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参考了闫献伟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的重要数据与结果,以及毛伟雄的《当前民办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分析》,内容涵盖泉州中营职业学院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心理4个方面,共计发卷1000份,收回684份。另外,为得到更加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我和课题组成员在对《辽宁省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查(2011.11)》调查问卷到我校的1000份进行了详实的统计,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回率100%。问卷内容涉及政治观;择业观、职业观;道德观;心理健康与学习观;恋爱婚姻家庭与消费观5个方面共计50个问题。调查结果与以上结果更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民办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我们今后如何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健康的个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综合数据分析可得:

第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有比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其思想开放,有些偏激,思想的状态不稳定,政治意识较薄弱。尤其是在今天知识经济、网络普及以及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当代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前辈,信息获取更快捷,相关知识了解更宽泛,见解更广阔。这样的成长背景使得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上比较独立,行动上不会随意跟从,不盲目认同某种价值,遇到问题一般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因为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更易受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看问题做事比较偏激[1]。有些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政治兴趣不浓,加之政治理论基础比较弱,缺乏一定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认识不够,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存在某种模糊认识,比如“末日说”“涉日保钓”等问题看法偏激。而且,价值观多元化,更强调实用主义,责任意识弱化,虽然仍在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督促下,但对学校和社会一切规章制度却明知故犯。

第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民办高职学生入学普遍存在自卑感。由于没考上理想大学,而是就读最后批次录取的民办院校,学生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其它院校的学生,感觉自己能力不如别人,逐渐形成思想上的压力。强烈的自卑导致他们较为敏感而脆弱,这种错误认识如果得不到矫正,就会导致思想的禁锢和心理障碍,从而产生很大的自卑心理。另外,还有些学生进入民办院校后发现学校与最初高中毕业时来校招生宣传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加之民办学校本身社会地位比较低,使一些学生觉得自身地位很低,原本成长很顺利的他们远离父母、亲人的环境下产生很强的挫折感,自卑感加重,而导致部分学生生活态度消极,自暴自弃。逆反心理比较重,主要表现在盲目排斥正面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认为这些内容“无用”或“与己无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排斥先进典型和个人,表现出冷漠态度,不屑一顾,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弱,我行我素,对于重修、挂科等事情全热无动于衷。

第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征。民办高职学生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不了解,缺乏学习动力,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职业观念强,其行为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行为盲目随意。但也意识到与公办学校学生相比,他们在社会和就业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适应社会的职业观相当的明确,给自己将来定位的职业范围比较宽。另外,在校期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休闲和学习关系,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上网、娱乐,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认真完成,虚度光阴。还有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毅力,懒散、追求享乐现象日渐明显,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增加,男女不正常交往现象严重。在学习行为中,个别学生迟到、早退情况严重,他们甚至不在乎学校纪律处分,直接影响班风、学风,愿意参加实践类活动,对理论学科不感兴趣。另外,由于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普遍没有经过挫折教育,贪图安逸、怕吃苦。他们进入大学后,不少人自我意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淡薄。

第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特征。我们培养人才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市场,一切都怨天尤人。据权威人才资源机构调查统计,对企业而言,在招聘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许多企业强调的是一种对职业的操守,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否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转变,并认同企业文化。而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会大量出现不认同企业文化的现象,经常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不顾忌他人感受,只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把企业理解为学校、把领导当作老师、依旧我行我素,遇到社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所以,很多未被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不是输在专业技术上,而是思想与态度上,关键是他们没有被录用之后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总是以为都是社会和企业的挑剔,而为自己找诸多借口,最终的结果就是待业。这就暴露了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与不足,虽然也有思想政治与就业方面的教育,但毕竟教材是死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教师都很难扑捉到社会大方向的变化,更何况是学生,所以,我们的就业教育对于社会与学生个人来说,都略显幼稚化,没能达到成熟模式。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举措

实效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实际的效果”。他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即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以及二者之间的具体实现程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效果的可靠性。

(一)“大思政”育人模式

确立“大思政”实践理念,合力育人、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考核模式,即“课上—课下—网络”立体化,不要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而是要充分的发挥、利用教育资源,全方位立体化育人。

搞好“课前一刻钟”(课上)。这是针对每位教学老师的特点量身定做推出课前一刻钟的活动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自我的平台,例如,说天下,新闻大视野,我秀我行,时事开讲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的方式使实践教学与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其在整个过程中增强体验。具体的做法是在大一新生入学时上好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课,将“课前一刻钟”的实施要领给学生讲清楚,并且由课代表将全班同学按照本学期课时数分组,每次课一组,进行“每课一秀”活动,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法律案例、历史文学等多个环节,每节课下课前留下一次课的内容,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安排,由学生自己回去找资料,下载视频、新闻动态、社会热点、自编小品、制作PPT等多种方式,在下次课课上展示给教师和全体同学,然后逐一演讲选题的理由以及教育意义,由学生当老师,进行模拟人生讲解,之后由其他学生点评、教师点评,每课一秀后教师再根据今天每课一秀的内容讲解今天的课程,形成统一内容模式的教学,力求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

指导社团活动(课下)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将大学生校内理论社团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深入家乡、厂矿企业、历史名胜古迹等参观,去敬老院服务、组织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等活动,组织点评大学生辩论赛。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向农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向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活动。各院系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利用自己的休息闲暇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无偿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提供帮助或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实践活动。

思政博客和学生QQ群(网络)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一个师生分享思想和知识的平台。由于思政博客和QQ群“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及心理特征,成为大学生新的网络家园。使育人从传统的“面对面”到现在的“键对键”,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亮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大学生了解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思政博客和QQ群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学生QQ群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在课下成为朋友,答疑解惑的方式更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心态。

(二)“德育答辩”考核模式

德育答辩是最有效的实效性举措。他是应届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就业、人文等方面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的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方面的表现做出评价的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对应届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行为规范、礼仪举止、沟通表达等素质的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

他的总体考核思路与方法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从入学军训开始,就进行毕业德育答辩的引导与渗透,将整个德育答辩考核的过程向学生说明。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前将上交德育答辩的开题报告,列出未来三年“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四个大方面的规划,由思政教师进行审核与反馈评分,并最终上交各个院系保管与监督,与学生处、各个院系辅导员联合进行,定期跟踪考核与纠正。而学生也将根据自己开题报告的规划进行大学三年的奋斗与努力,并随时收集各种素材,包括奖学金、证书、奖状等,并在大三德育答辩到来之时,在大三的“德育答辩会”之前根据自己的素材撰写德育论文和PPT。最终在德育答辩会上向老师与同学们展示自己大学三年的思想、道德、情感等等变化、进步与领悟,取得德育答辩的通过。如果未能通过者,将进行德育答辩的补考,通过这一系列的三年规划与考核,彻底将一个大学新生改造成为适应社会大发展的高素质型的技术型真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娟,王慧.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科学时代,2011,(12).

[2]谢锦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3]程芳.创新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要求[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2).

第8篇

【关键词】贫困高职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16-01

当前,高职贫困生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如经济、心理以及就业等等。作为教育者,在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在育人工作上,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他们的心理,构建资助与教育相结合的高职院校育人新格局,让贫困生拥有健康的身心。

一 资助与提升综合素质相结合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摇篮,为此,高职院校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他们的信心。如学院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如对一年级的学生注重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亲情教育;针对二年级的学生教育重点为企业文化教育、职业道德基地建设、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职业心理教育、实习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的全面教育和社会实践;针对毕业生教育的重点为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论文评比、就业能力教育;其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展集体活动,并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提高社交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例如学院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先后成功举办了15届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不断丰富内涵,已经成为学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着力点和众多品牌活动之一。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竞赛项目,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注重把专业特色和学生活动相结合,将行业文化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学生能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技能等竞赛活动,如汽车工程系的维修、拆装等技能大赛,完全按照企业工艺标准和规范进行考核,并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担任评委。这些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升了贫困生的自信心,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高校要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帮助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发现贫困生心理问题,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早介入心理帮扶。例如,学院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3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建立了QQ群,公布了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电话,对来访的特殊学生都有详细的记录。对于贫困生,每班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对他们的经济情况、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等有详细的记录,每个二级学院的书记、学生干事以及辅导员定期下班级、寝室与他们交流、谈心,主动掌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同时,心理咨询中心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年举办两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即上学期“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下学期针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发放心理健康手册、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认识自我”团体辅导、现场心理咨询、举办趣味心理运动会及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多项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释放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三 资助与感恩诚信教育相结合

感恩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贫困生亦是如此。例如,我院在学生毕业前,学校资助中心安排老师深入到学院做诚信教育,让学生重温贷款合同,播放相关的影音资料,并及时开展“贷款助学,诚信做人”等系列活动,介绍还款付息政策,受理毕业学生提前还款,减低风险;学生毕业后,学院建立贷款学生QQ群,收集学生相关信息,保持与贷款学生的联系,提醒毕业生按时还本息,把学生资助工作与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活动的教育主导性、现实针对性和社会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葛恒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矫正措施[J].科技传播,2010(Z1)

[2]梁勇、王磊.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20)

[3]郑勇.高校贫困生成因与援助方式选择[J].经济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