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课学习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化教学虽然是利用了虚拟化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还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实践,而只重视信息教育。微课之所以能被信息化教学作为主要方式,就是其能通过视频将一些条件有限的教学展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对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内容。中职学校作为职业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同样离不开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操作。如何在有效的条件下让学生能尽量接触到更多的操作训练,是每个中职教学都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利用微课开展信息化教学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利用微课教学的视频资源优势,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上无法呈现的的实践操作。
2微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
2.1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内容充实、简单易懂,是十分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学生通过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熟悉教学内容,发现重点难点,再在课堂中提出来。其次是课后答疑,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弄懂或是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后通过回顾微课的方式,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记忆。最后是拓展学生学习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喜好和想要了解的相关知识,自主选择相关的微课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例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微课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提出疑难点,教师再进行重点讲解。然后再回过头来对照微课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疑难点的理解记忆。
2.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微课教学可以和课堂教学同时展开,两者互相弥补,互相支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课堂。微课制作方式简单,容易分享,可以建成微课教学资源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用微课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点展示,然后立足于这些知识点,深入开来展开课堂教学。例如,中职计算机发展历史讲授时,教师可以预先通过微课,播放一些计算机从早期到现在的发展视频等。然后再让学生发表自己在观看视频后的感受,阐述一下现在计算机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计算发展历史有直观的认识,更可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从而让学生重视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学习。除此之外,微课还可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微课资源,向学生展示课本上所不具有但又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充满兴趣,更可以通过微课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3用于职业教学实践
中职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较强的实践性,除了一般的文化课之外,很多课程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运用微课来进行方案说明或是规则制定。比如,要举办一次职业技能比赛,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比赛参赛规则、比赛流程、评选方式等传达给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技术,制作一些往届比赛的精彩画面或是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在比赛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及时显示比赛进程。对于最后获奖的作品,更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全方位展示。比赛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微课总结比赛的经验,记录比赛的精彩瞬间,再将其作为微课教学资源,以备再次使用。
3结束语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学”,而不是“教”。两者在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见表1。很明显,信息化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任务设计
教学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它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是工作中的问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任务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来完成工作任务,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分析、体验、检查等活动,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体系并形成能力架构。
(二)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情境,是学生处于其中进行学习的客观环境,教学情境要能对学生产生直接刺激,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创设贴近工作实际的真实情境,这对工科专业课来说不难实现,如教授《汽车维护》课程,可通过汽车维护仿真软件实施教学,仿真软件创设了一个模拟真实汽车维护操作环境,让学生既能完成独立的操作任务,又能节省实践教学中的耗材使用。
(三)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指教学中所需的相关信息、材料、手段、器具、设备和场地等的总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其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字化素材、资源、网络课程等等。近几年随着教学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的建设,大量的教学资源已实现网络共享,体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图1列举了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由于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因而在设计选用时应特别注意,须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围绕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信息化资源,决不可用手段代替内容和目标。
(四)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媒介。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设计普适性的教学策略外,更要注重如何达到各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性教学策略,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任务均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计算机基础应用学科文字录入教学策略、汽车故障诊断的教学策略等。在高职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设计包含所使用的教学组织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激励策略、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教与学过程中的环节安排、时间规划、环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创设、任务导入、任务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并确定其先后次序、占用时间、教学环境与场所等,确保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的合理使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因而教师在设计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规划,但在教学中亦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传统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由平时考评、期中考评和期末考评三部分组成,忽略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过程考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因此应注意评价的过程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特点,同时还要兼顾评价中的互动性和动态变化性。高职工科专业课常用的评价方式有:①小组互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自我评价;②期末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评价。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一)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图2为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滑动轴承装配图,该图对学生来说,专业技术性强,复杂难懂。而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将滑动轴承装配的平面三视图转化为三位立体动画,并将各个零件分别移开生成爆炸图,通过三维动画,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各零部件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一目了然,如图3所示。
(二)教学策略设计案例
论文摘要:建构性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讨,能使化学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因此,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问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予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绞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屙I生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耍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问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4)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具有三大特殊性: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化学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化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化学教学方法变革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诸如: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去学习(支架式教学法),或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抛锚式教学法),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来促成学生主动建构的发生。例如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强弱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内容的教学,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设计了以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作为学习主题,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首先将有关概念,如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等概念作为预备知识,由学生总结归纳,然后让学生进行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实验,探讨不同的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情况,记录各种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抽象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在讲述《原电池》的内容时,可采取抛锚式教学法。开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瓣橘子上相隔0.5cm分别插入一小段铜片和铝片,把铜片和铝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触耳机的两极,让学生听声音,然后展示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引出课题《原电池》。这就是所谓的“抛锚”。然后直接告诉学生上述装置能产生电能,并提出问题:电能是怎样产生的呢?什么是原电池?但不直接给出原电池的装置,也不告诉学生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这就是所谓的“抛锚”。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几个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让学生复述实验现象,教师作评价,将学生实验结果为素材,再创设问题情景,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为什么呢?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原电池原理。
(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在正式的科学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或自以为相关的经验,依靠已具备的认知能力,力图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并不一定合理,但也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考虑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使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不断丰富、发展和改造自己的理解。例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学生都有各自对能量的认识:钻木取火、水电站、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森林着火、核能等。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哪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的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接着让学生亲自实验:点燃酒精、煤油、汽油等液体燃料,感觉火焰的温度;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感觉反应的热效应等。再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各种能量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一知识的意义建构,得出“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集中在热量问题上”的结论。
(三)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情景实质上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其内容有严谨结构,化学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要创设与既定目标相符合的学习情境,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素材,然后设计恰当的呈现方式。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通过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境。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环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作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从中得出同周期元素与同主族元素的结构、位置与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关系的结论。:
(四)重视互动的学习方式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含义
课堂教学是中职卫校医学基础课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战场。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成的课堂教学。因此,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且直观、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情境,用多媒体形式有效、真实地再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模型化、直观化、动态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享受教学过程。这种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像“电影大片”般精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1.改变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教师走下讲台,从传统的知识信息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服务的辅导者和督导者、信息化资源的挖掘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另一方面,学生走上讲台,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探究、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智慧地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及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
2.享受学习过程
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是依托多媒体计算机、智能手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和互联网等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整合教学资源,以构成理想的教学环境,为支持学生主动“学”提供保障,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由此而创设的信息化课堂就像拍电影一样生动、直观、形象和精彩。如利用图片、虚拟仿真、三维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能够使人体解剖结构中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看穿”人体各组成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愉快地享受学习过程。
3.创新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协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多样的教学方式,明确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电子教案、课件、微课、视频录像等形式,自主选择《解剖学基础》中相关的教学内容。由于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校园里,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如学习微课,或者用手机拍摄标本模型、教材中图表、图形及视频等,或者登录QQ群和微信平台,参与师生的交互讨论,充分体现了泛在学习理论,有效巩固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4.丰富信息来源
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文本和动画等,创设了信息丰富、知识海量的教学情境,使得中职生能综合调动手、脑、眼、耳等多种感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既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又可以营造协作式教学氛围,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二、中职《解剖学基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开展
(一)构建信息化解剖学课堂教学环境
首先,学校建设了多媒体计算机、师生交互式显微镜系统、解剖学数字化资源库等设施,为解剖学多媒体化、网络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让课程快速“上网”,上网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标本图片、动画视频、目标测试题和考核办法等。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并把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相关网站链接上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QQ群和微信平台通知、布置作业、开展讨论、解答问题等。
(二)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曾说过:“到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不少是当年中考或高考没考好的学生,没考好呢,显然是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适合传统学习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使之能适应中职生学习习惯和能力,把灌输式教学变成参与式教学。首先,创新符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创新编写有利于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保留解剖学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套路,创新编写和编排方式。具体来说:一是增加案例、拓展链接和要点提示,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启发性;二是教学目标具体化,直接呈现考点并在正文中加粗标注;三是按信息化需求编排,运用大量的表格、流程图、关系结构图等,来代替传统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大幅文字,使得教材图文并茂,更加通俗易懂;四是结合泛在学习理论,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自行拍摄教材中的图形和图表等,随身携带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使解剖学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解剖学知识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制作中职生喜爱的多媒体课件,或整理成《解剖学基础》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库,或自行录制微课等,使其集科学性、知识性、时尚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手机拍摄实验室中的模型和标本,建立移动式的学习资源;第三,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媒体,建立解剖标本图库,从不同角度拍摄挂图、模型和标本等,形成多媒体图片或视频库;第四,在教学不同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在教学人体动静脉血管的分布和血液的流向、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软件进行编制。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才貌双全的“紫薇”要和淘气可爱的“小燕子”比人气,总是差一大截,因为“小燕子”给我们带来欢笑,我们需要“欢笑”。
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如梦似幻,曾在2002年度,占尽了我们的眼球。魔术经久不衰,因为我们向往“神秘”。
在如同绷紧的弦一般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总要找个空闲,与友小聚,甚至赖个床,因为我们需要“轻松”。
一根牛皮筋、一片树叶、甚至一团泥巴,可以让八九岁的男生女生留恋半天,因为孩子喜欢“玩乐”。
情节永远不切实际,结局大多美满团圆的卡通片对孩子有致命的吸引力,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看动画,因为他们充满“幻想”,喜欢“美好”。
生活如果没有了“欢笑”、“神秘”、“轻松”、“玩乐”、“幻想”、“美好”、“思考”,生活将是苍白的。我们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同样我们也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如果没有了上述这些,我们的教育将是无力的。
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欢笑”、“神秘”、“轻松”、“玩乐”、“幻想”、“美好”、“思考”等调味品?我觉得,让课堂游戏化是关键。
游戏在英语课上的重要性都快比得上水之于鱼了,很难想象四十分钟一堂课,如果没有了游戏,该怎么继续。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在游戏中学习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好动又好胜,游戏能让他们在动身体的同时动脑,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悦,当然也会有失败的经历。好的游戏能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
游戏的安排应讲究一个“适”字,适时、适式、适度。
一.适时
组织游戏,要看准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安排合适的游戏形式。
1.让学生从思想上尽快进入英语课堂,游戏导入是个相当快揭、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安排Listen and do, listen and point, look and say, flash and say等操作简单,但具有检查性质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情感上也得到了体验,而从这些旧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传授,温故知新,以旧带新,一举两得。
2.在复习巩固阶段,最忌讳的是机械的操练。游戏能使复习变得生动。比如我们学了一系列水果以后,安排老师拿一个水果,学生说出来这样的环节,反复几次,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这时,我们安排游戏Who is missing? Who is fast? Magic eyes等,学生的积极性就立刻恢复,一只只小手又会争先恐后地举起。
3.当学生的脸上闪过“无聊”“困惑”的痕迹时,游戏可解“燃眉之急”。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背单词,记单词的难题。如果不讲究方法地死记硬背,不但效果不好,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弱。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促使他们主动背单词,一定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单词接龙、吊死鬼、寻找共同点等游戏,不仅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且能提高他们课后记单词的兴趣。
二.适式
有些游戏的可用性很强,像copy不走样等游戏,无论什么内容,都能套用。但有些游戏,却不是什么内容都合适的。作为教师要学会使用最恰当的游戏。Flash and guess这样的游戏仅适合单词教学,而不适合巩固句型。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口味也不同,我们要学会投其所好。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点的,像copy不走样,high voice and low voice能引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喜欢探索型的游戏,比如bingo,加减运算对抗赛就很受他们的欢迎。
三.适度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归根结底,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游戏以前,我们必须指定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过程就会很“乱”,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当学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就该结束了。因为如果游戏结束太早,学生才刚进入游戏状态,熟悉游戏规则,结束游戏,一来扫兴,二来游戏的“运用语言”的目的也没达到。如果游戏结束得太晚,学生会越来越无聊,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热情。
游戏的组织,还要讲究一个“变”字----以不变应万变。
一、巧设陷阱
同一个游戏“发口令,做动作”,我们一般都是自己怎么发,学生怎么做,最多让一个学生发,其他学生做,偶尔做做反口令,分组进行比赛。做多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了,游戏就变成了机械的操练。如果设几个陷阱,真有“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的效果。趣味性的调节就是教师在做动作的时候,可以先慢慢的好象在做“坐下”的动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种坏坏的笑,突然变成“起立”,让学生产生和教师斗下去的欲望。”师生成了“敌人”,而游戏就成了战争。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边做动作边说,动作和口令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变换速度
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渐熟练,训练的速度逐渐加快,这不但适合学习的规律,还使原本枯燥的操练重新显出生气,学生逐渐减淡的新奇感又被吊起。
三、奖励机制的运用
在教育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表扬和激励对学生起的作用比批评更大。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易发挥,更容易学会原本以为很难学的东西。我常常习惯于口头表扬,认为给学生物质奖励会使他们变得功利,但在同事们的感染下,偶尔尝试奖励,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激励效果。去年,我用小五星激励学生,常常搞得自己整个黄昏剪五角星,有时,一节课奖多了,自己还有点心疼,最重要的是用多了学生还不稀罕了。我们可以尝试用加分,且分值有区别,加分要敏感,时时注意给学生以表扬,让学生得到成功的认可。这样一来,不但让自己得到解脱,更使奖励更具可变性。
四、以人为本
关键词:化学;教科书编制;学生需求;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化学教科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在现有的编制体系下,教科书研究和编制者们关注的往往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很少真正深入地关注一下学生的需求。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我们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致力于学生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和社会的焦点,教科书编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
要体现以上这些新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做到以人为本,教材研究和编制者们在工作时,除了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借鉴教育心理学以及课程论原理之外,就不能不关注现实情况中不同学生对教科书的需求。他们希望教科书展现什么样的知识内容?他们对各主题知识的编排顺序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对实验的内容和活动方式有什么要求?他们心目中教科书的语言和印刷风格是怎样的?等等。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不一定是科学的,但肯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教科书真正的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都是必要的。[2]
本研究是在调查与分析学生对化学教科书编制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展现学生心目中能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理想教科书特征,对广大的教科书研究和编制者们提出建议,并以期有所启示。
二、调查方法
我们选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两所普通高中8个高二班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临沂市罗庄区第一中学。由于罗庄区建区较晚,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还在初步发展之中,姑且将济南和罗庄看作城市和农村两个变量。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80份,罗庄一中(以下简称农村中学)260份,山东师范大学附中(以下简称城市中学)220份。收回问卷共464份,农村中学253份,城市中学211份。有效问卷415份,农村中学232份,城市中学183份。
三、结果分析
(一)统计方法和部分结果
我们分别将选项一致的12道题(1,2,3,8,9,10,11,12,13,14,15,16)的五种备选答案A,B,C,D,E分别赋值5,4,3,2,1;其他的7道普通选择题(4,5,6,7,17,18,19)则根据其选项的多少分别赋值1,2,3,4……第20题为非计分项目的简答题。这样本问卷的分析就要分为三个部分。对于总分为60的12道题,当学生的得分在36分以上时,学生对本问卷提出的教科书编制“需求”是肯定的,分数越高,肯定的程度越大。反之,则肯定的程度越小。我们对12道题目各选项的选择百分比做了统计。其他的7道普通不定项选择题,我们只是做了百分比统计,以显示学生的选择和关注程度。本问卷的分析,主要从百分比入手。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普通计算机功能做了以下各项的统计工作:
(1)分学校统计了各题目的得分、12道题目的平均分、标准差。
(2)分学校统计了各题目每个选项的选择百分比、百分比直方图或折线图。
(3)分学校在非计分项目上的答题情况。
其中,第20题由于学生回答的情况不理想,只有少数学生作答,我们在分析时将之剔除。限于篇幅,这里只给出与结论有关的一些数据。下面是总体参与测量的学生问卷中那12道题目的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
通过对总分为60分的12道选项一致的题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平均分数很高,总体平均分为48.1200分,城市中学平均分为46.0189,农村中学平均分49.6667,说明问卷中这12道题目比较容易,学生对本问卷提出的教科书编制“需求”是肯定的,并且肯定的程度很大。学生总体标准差为5.25725,城市中学为4.97876,农村中学4.93907。不论是总体还是分区域,标准差都很小,这说明就算是将区域、性别、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等因素考虑在内,学生对教科书编制的需求也是比较整齐的,问卷中这12道题目的得分相对集中,说明本问卷问题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信度和效度在逻辑上都达到了要求。另外,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平均分、标准差有差别,但是不显著。由此可以发现,区域因素在教科书编制需求上的影响力不如想象中的大。
(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传授给他们传统教科书中的学科知识是不够的。传统教科书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知识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但割裂了化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问到学生教科书中除了以上知识外,是否要编排联系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容时,城市中学有38.8%的学生非常同意,41%的学生选择同意,选择无所谓的有14.8%。而农村中学有57.8%的学生非常同意,38.8%的学生选择同意。这说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加地渴求课外的知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城乡两地学生课外知识信息获得量的差异。在这一点上,教科书编制者怎么样满足城乡两地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值得思考的。
关于引入教科书的资料选择上,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也大致相似,37%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化学最新发展和成果,近46%的学生选择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只有8%左右的学生选择化学知识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选择化学家事迹的学生只占7%左右,选择其他资料的学生不到1%。可见学生很关心化学学科的进展和应用,希望能掌握所学习化学知识的现状,希望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但是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以及化学家的事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编制者们怎么样才能在满足学生需求减少这两部分内容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减少对学生探究学习有所启发的知识发现和形成过程内容的情况下,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情感和素养的任务呢?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
教科书内容的主题是学科知识,但对知识的呈现不能平铺直叙、进行纯文本的罗列。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各类知识的理解,就要借助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照片、图表。下面是对学生认为最应该选编照片、图片主题的多选题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学生最不喜欢的是统计数据,城乡两地的学生选择统计数据的都没有超过14%。城市学生选择微观结构和知识结构图的比例要高于农村学生,说明他们看重对物质更深层次和多重表征的学习。而城乡两地的学生对知识结构图的高选择率说明,他们都看重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构建。另外,农村学生对实验装置和现象、实物外观以及工业设施和流程的明显渴求,实实在在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城乡两地物质条件所造成的差异。
(三)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教科书内容确定以后,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来构建教科书的宏观结构,即怎么样组织教科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易程度。一直以来,传统的“三序”问题是构建教科书结构时必须考虑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编制的教科书大都是“三序”融合,但也有倾向于以社会问题为专题展开的。本次调查中,城市中学有49.7%的学生认为应该首先考虑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顺序,有44.1%的学生选择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顺序,只有6.1%的学生认为要以社会问题为重。农村中学的比例分别是43.1%、46.6%、9.1%。区域差别不是很大。与西方一些国家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编制教科书的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学生更看重知识本身的系统逻辑性以及本身的接受能力。虽然完全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被证明是有很多缺点的,但是调查中选择“以社会问题为专题逐步展开”教科书内容的学生比例只占8%左右,如此之低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说明学生虽然重视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但在教科书编制上却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究其原因,这和多年来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有意思的是,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学习效果不好”的观点,城市中学有21%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24.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有54.7%的学生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10%的农村中学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11.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却有78.4%的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比城市中学学生高出近25个百分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学习是不可能的,这样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可城乡两地一半以上的学生却认为集中起来学习较好,他们只考虑到了学科知识的系统和逻辑性。也与平时的学习中,教师没有强调或体现交叉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的优势有关。其中又以农村中学为甚。
在调查“爱国主义和一些科学方法、情感教育要自然渗透于教科书中”时,城市中学学生只有19.9%非常同意,27.1%同意,竟然有35.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另外不同意的有11.6%,非常不同意的也有6.1%。农村中学有43.1%的学生非常同意,37.9%同意,有13.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都为2.6%。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暂且不说科技和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唯理性和唯认知论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就是现在教科书中的情感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也很成问题。突兀、形式化、贴标签等情感教育问题无不说明情感教育内容和教科书内容的衔接、融合上的不自然和不科学程度。另外城市中学学生比农村中学学生关注情感教育的比例小,这与城市学生所处的经济、信息等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四)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定之后,接着要进行的是教科书微观结构的构建,即重要的内容呈现工作。如果说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一个搭建骨架的前期工程,那么微观层面上的内容呈现工作就是给教科书以血肉。[3]
有53%的城市学生非常同意在每一章节前简明陈述教科书主要内容,36.6%的学生同意。在这一点上,城乡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学生要求在学习之前先明确所要学习的目标,根据目标来收集有关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这一点得到了广大教科书编制者的重视,有好几个版本的教科书在每一章节之前,都对章节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
教科书不仅要呈现给学生知识,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59.3%的城市学生和69.4%的农村学生非常同意教科书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31.9%的城市学生和21.6%的农村学生同意。在另外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栏目的多选题中,城市学生有62.1%、农村学生有52.4%选择了“方法导引”。这都说明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获得,还要求掌握知识获得的最好方法。这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渴望。而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教科书怎样编制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醒和帮助教师脱离“一手包办”“满堂灌输”的角色,值得探索和研究。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特色,新课程改革理念带来的是化学实验在课程中地位和价值的新发展,即重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情感上的作用。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实验类型的多选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城市学生比较喜欢制备和家庭小实验,制备实验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与成果的喜悦,但学生分组实验对教学条件和设施的要求较高,家庭小实验需要一定的家庭现实条件。而农村学生常常不具备这些条件。农村学生喜欢的是揭示概念和原理实质的实验,模拟化工生产的实验,以及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实验。说明他们看重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化学在生活、社会中的技术应用。
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化学实验方式时,我们发现城市和农村中学都有34%左右的学生最喜欢“自己设计方案,选择药品,自主操作”。但这一比例却小于“教科书给出提示,自主设计、操作”(城市学生48.4%、农村学生56%)。而选择“完全由教科书指定”的学生在城市有11.5%,农村有4.7%。选择“教师演示实验”的更少。这说明学生对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完全由教科书指定步骤的实验已失去兴趣,而要求自己设计,自主操作。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愿望是值得鼓励的。
对习题的选择,55.2%的城市学生认为综合题最重要,农村的是39.2%。城乡两地选择记忆重现题的大约都是15%,巩固应用题大约是20%,选择课外实践题的大约是16%。除了综合题的比例较高并且城市学生比农村看重综合题外,其他习题的比例比较分散并且城乡两地差别不是很大。学生的选择基本上反映了习题的特点和应有的比例。复习和拓展应该是习题的最大作用,所以综合题的比例高在意料之中。另外习题除了综合性之外,还要有层次性、实践性,所以其他各种习题比例分散也是正常的。而城乡两地学生对综合题重视程度的不同可能与教师平时侧重和强调的作业习题类型有关。
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叫做“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对新知识进行建构的基础。教科书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知识的内化。传统教科书的平铺直叙,使教科书的此项功能缺失。如果教科书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不仅会加重教师教授的负担,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本次调查中非常同意“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科书应首先引导回顾相应旧知识”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为43.2%、56.5%,同意的分别为39.3%和37.5%。两项加在一起,要求回顾旧知识的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高出近12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如今教科书不重视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的情况下,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不重视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教科书内容呈现,与以往教科书对学习结果的罗列和讲解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各种学习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借助于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栏目来进行引导和提供机会。同意或非常同意“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知识结论比教科书直接告诉我们知识结论效果好”的城市学生有63.5%,无所谓的为26.5%。农村的比例分别是75%和12.1%。令人惊奇的是城市中学学生对此说法的认同比例不高和感到无所谓的比例不低。这说明在城市中学里,有关探究的各种积极因素还没有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换句话说,城市中学里的探究教学开展的可能还不尽如人意。城乡两地都有超过60%的学生希望“教科书多提出些问题”。但是城市中学有24%、农村中学有12.9%的学生认为提不提问题无所谓。这是值得教科书编制者们思考的问题。首先,现今的教科书在呈现新知识时提出的问题过少。其次,所提问题的质量值得商榷。在调查要通过各种栏目给学生提供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即引导学生消除错误概念的机会时,城乡两地都有近90%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学生的需求和上面的分析是高度一致的。
具体的栏目设置是教科书内容呈现的一个重要部分。栏目不仅仅是一种格式,更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的线索。相对于纯文本的叙述,栏目更能体现学习的方向性和阶段性。一定数量和质量良好栏目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现今教科书对栏目的设置都很重视。下面是此次对学生最喜欢栏目的调查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比例超过50%的有“迁移应用”“身边的化学”“资料在线”“方法导引”“概括整合”五个栏目。九个栏目中,城乡两地选择比例最高的两个是“身边的化学”和“方法导引”。并且前六个栏目都是农村的比例高于城市的比例,而后三个栏目的选择情况正好相反。差别较大的是“联想质疑”(农村43.7%,城市26%)和“知识支持”(农村30.7%,城市46.3%)。以上情况说明,学生确实希望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加强与生活、社会、技术的联系,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举一反三。他们还看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掌握,希望通过综合性的栏目回顾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梳理和构建知识网络,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学生既看重知识的获得,又看重知识的应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至于存在城乡两地的选择差异的现象,可以隐约看出,这次调查的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加看重知识的获得和构建。这和城市学生选择照片、图表主题时,选择“知识结构图”的比例高于农村学生的情况也是符合的。反过来,农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与生活联系的倾向要高于城市学生。
教科书的语言和印刷也是非常重要的。城乡两地都有77%左右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教科书语言应该流畅、通俗、亲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无所谓(城市18.3%、农村20.7%)。可能他们是考虑到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教科书在他们的心目里是一本“工具书”“教本”有关系。关于教科书的印刷,只有48%的城市学生和44.8%的农村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要尽可能的精美,有42.5%的城市学生和41.4%的农村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说明现在的学生更看重教科书的学习使用质量,更加的理性了。
四、建议
化学课程编制应该是化学、学生、社会三者兼顾,协调进行,即在充分考虑社会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状况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从化学科学的知识体系中精选出最能反映学科特征和最富有教育价值的科学内容,以构成各种化学课程。
笔者认为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中,可以得到下面的一些启示。
第一,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要倡导STS教育。除了基本的学科知识之外,编入教科书的资料要以化学最新发展和成果以及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主。因为适量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以及化学家的事迹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和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不是减少它们的分量而是通过提高它们的代表性和镶嵌性来让学生满意和接受。编入教科书的照片和图表主题要以实验装置和现象、实物外观、微观结构和知识结构图为主。减少单一的统计数据和笼统的化工生产设施与流程图。
第二,坚持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论的穿插编排,降低学习难度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系统性、逻辑性的要求。能集中编排还是要集中。不能以社会为中心或侧重点来展开各主题知识,坚持学科和学生因素融合的原则。编入教科书的有关科学情感、素养的内容要与知识内容和谐。如果不能让学生自然接受,不如不编入。
第三,在每一章节之前,以提出问题、总结等方法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其内容。让学生大体了解要学习的内容,提供一个目标,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且在每一节具体主题的学习之前,要编排各种栏目如知识衔接、习题、提问等来联系旧知识,提取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不能只看重知识的平铺直叙,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编排“方法导引”等栏目。在学生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地方,要提示学生,并给他们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机会。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倡导进行探究学习,加大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教科书内容,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关于实验的内容和活动方式,调查明白无疑地告诉我们,制备实验,家庭实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实验和验证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验是学生最喜欢的实验。他们最喜欢的实验活动方式是教科书稍加提示,由他们自主设计、操作的方式。但是,物质性质实验和模拟化工生产的实验的选择比例不高并不说明它们可有可无,其中物质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比例低是它们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形式过于单一造成的。这就提醒教科书编制者要努力改造这两部分实验的呈现方式。
改善“交流研讨”“活动探究”“联想质疑”栏目的内容质量。让它们与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镶嵌更合理,可操作性再强一些,避免形式化。另外增加“身边的化学”“资料在线”“方法导引”“概括整合”等类型栏目所占的比例。关于习题的设置,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类题目是学生最愿意完成的,可考虑平衡巩固技能的应用题、加深记忆的重现题以及联系生活、社会的课外实践题三者之间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课堂检测;反馈;优化课堂教学
一、探讨利用课堂检测及反馈优化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在以往一贯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才能够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进而也就以为学生的学习有了效果。殊不知,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应把时间留给学生,加大上课练习的力度,缩短教师的讲授活动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及时反馈,加深印象,查漏补缺。
所以如何设计好课堂检测及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当务之急。
二、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检测设计不同层次练习
(一)三种层次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种层次的练习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实现课程大纲教学目的的重要步骤,在英语课堂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教师应逐渐形成重视学生练习的意识,加大练习的力度,彻底改变过去重教轻学、重讲轻练的习惯。
(二)三种层次的练习特征
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英语课堂练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机械性操练熟悉语言形式控制式跟读、回答、链式回答、替换、练习活动的形式既包含听说读写几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全班、分组、配对、个别等灵活多变的方式。能否设计有效和合理的练习,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控制式的机械性练习。所谓控制式,是指在活动方式上由教师牢牢掌握学生的回答,因为此种练习答案选择不多,学生无需过多思考便可回答,教师是可以预计到的。
第一层次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新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结合视觉、听觉和口头表达,使学生初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为此,安排的时间应紧凑、短促,一般以不超过8分钟为宜。另外,练习内容最好有1-2项,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如各种提示词、教具等。组织活动时,教师应示范准确、指令清楚。此外,应注意集体与个体的反应,适时检查全班或个别学生对新语言项目的熟悉情况,如拼写、句子结构和语音语调等。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应立即纠正。控制方面,难度要适中,节奏要快,密度宜大,频率宜高,使学生处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作好准备。
2.半控制式的意义性练习。所谓半控制式,是指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回答上给予较宽的选择余地,因为学生需要理解和思考才能作答。
第二层次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巩固新语言习惯,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运用作好准备。只有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练习才具有趣味性。为此,设计时应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仿照表达,时间可稍长些,约10分钟。练习项目最好有3~4项,以配对练习为主。组织时,教师应提供例句,使学生能很快地理解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时教师要巡视监听,练习结束后抽查几组以了解练习情况。一旦发现错误,不必马上纠正,而是提问其他学生,让学生相互更正,在此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这一层次的练习节奏应放慢,频率也应放低,但密度广度应加大,使学生处在较为活跃和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要重视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课堂教学中的评估应根据教学目标,对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度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时既要评估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过程和效果的评估,评估时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估的指标要明确具体,语句表达力求精练、准确,既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教学评估与反馈必须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反馈要及时
反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语言活动的内容而定。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具体做法是:当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放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二)反馈要有激励性
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这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三)反馈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出反溃对差的学生要多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问内容要难易适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外语学习中有畏难心态的学生,哪怕其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对好的学生我向他们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对于中等学生,我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
(四)反馈要有启发性
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作启发性的诱导。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堂检测及教学反馈既是要考查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方妙药。教育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本文所说“想象实验”,不是无本之木,不是取缔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也不是改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为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实验之上的“想象”实验。不可小觑想象实验的重要性,须知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诸多实验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再观今日之高考,某些实验考题,也只能由学生通过想象而完成。
1.指导学生想象实验结果
某些实验,特别是某些增补实验,只要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进行推测想象的,乃至是学生利用现有智力能进行创造想象的,都可先由学生想象其结果,再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现条件下,无法进行实验验证的,可由教师讲解点评。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比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如教学“烯烃化学性质”时,为消除学生由特殊到一般认识过程中的疑惑,可增补实验证明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其实施过程,就可采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先讨论实验结果,再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指导学生想象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教学中,指导学生搞好实验设计,启发学生画好实验装置图,完成相应的题目要求等,可使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做完“钠和乙醇的反应”实验,可提出如下问题:钠取代了羟基上的氢原子还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如何设计实验予以证明?由于教学时间的短暂以及还有其它教学任务尚需完成,因而此实验只好使学生通过想象而完成。这样,既要求学生能画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图或其草图,还要求学生必须明确要取定量的乙醇与过量的钠反应并准确测定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尔后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对解决这一问题感到有困难的学生,可引导其回忆已做过的测定电石纯度的实验习题。
3.引导学生改进实验
实验改进本身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平时,教师要注意积累他人成功的实验改进成果。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创造;可引导、启发学生使其思维想象向已有实验改进成果靠近;也可向学生展示已有实验改进成果,组织学生先进行实验想象,再进行实验验证。
4.指导学生做实验习题
实验习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实验表象储备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的基础上,不难单独拟定出实验方案,然后各自交实验小组讨论,由实验小组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报经教师审查。实验方案不要作统一规定,只要实验设备允许且实验无多大危险性,应尽量按学生设计方案提供仪器、药品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即使个别步骤繁杂,现象不明显,甚至是不可行的方案,也可以让学生试一试,使他们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高认识。如关于“用两种方法证明Fe3+具有氧化性”这一实验习题,若有实验小组提出“向FeCl3溶液中滴加饱和H2溶液”来证明,教师可指引其到通风橱中做之。若仅以该实验污染严重为由,不让学生去做,显然不利于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想象能力的转化、创造意识的加强、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献身科学精神的培养。
5.鼓励学生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