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4: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幸福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幸福心理学论文

第1篇

本文主要研究了四方面内容:积极心理学的来源;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儿童积极人格的建构:对“积极情绪空间”的初步探讨。具体而言:

1.积极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创建

从1998年诞生之初到现在,积极心理学经过17年的发展,己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学科。心理史学家舒尔茨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心理学历史上的两大新进展”。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框架由三方面内容构成:

一是是积极情感体验。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着重研究人针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

二是积极人格,其关键是制定积极人格的分类系统,对人的积极品质或美德进行分类和界定,并对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就是确定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怎样才能有利于一个人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形成积极的人格。

 3.通过对“积极情绪的扩展一建构理论”、“人格渐变论”、“良好品德和积极力量”的研究,得出了儿童积极人格的建构途径:一是通过积极情绪建构、二是通过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建构。

第2篇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心理学学术思想,现代意义

 

一、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概说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五千言,充满了深沉的智慧,主导意识是“道”。“道”在其中说明世间事物发展的总规律,又说明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立身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清静”、“无为”、“抱一”、“守中”。

“清静”一词见于《老子》,即去私寡欲,心里没有杂念。“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意思是说“清静”是治理天下的最高法则,心清神静可以治理天下。这是老子的一种最高人生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认识自己,剔除不由自主沾染上的私欲杂念,“浊以静之徐清”,才会象浑浊的流水一样,静止下来,重新变清。“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自然无为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放任不管,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一种误解。“无为而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总可以做成的,自己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种规律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去实践,这才是“无为”。

那么,老子所认识的天地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说事物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总孕育着相反方向的运动,所谓“物极必反”。免费论文。所以他总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什么东西,过分强盛就会衰落,要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他反对世俗的逞强、骄傲、矜持、走到天下人前面。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他的这些专横者必不能持久的思想无疑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心理素质差者,常常个性很好强,但处处事事又表现很胆小,怕这怕那,看不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不符合道了,因而总是难以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稳定。老子劝人说:“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教人们不要逞强、走极端,而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注意保护自己。这样就不会固执,不会矫揉造作而使自己活得很累。人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去走,走在“大道”上,就会安全、平和、泰然,就会享受人生的乐趣。由于摸索出了天地的规律,摸索出了自己工作的规律,他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当作奉献,从中得到乐趣与安慰。

老子还主张少欲寡欲,生活俭朴,反对华而不实的东西,反对世人追求眼耳鼻口舌等五官的享受,认为这些会把人诱离大道,使人做事时违背大道而遭受种种灾难。

老子哲学中还有“无争”、“知足”、“守静”、“贵柔”、“处卑”等等特点,遵从这些教诲,无疑会为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心身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人们或许会认为这些思想是消极的,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但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充分地说明了他们那种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有悖自然规律的。事实上,人们如果接受老子这些合理的教诲,虽然暂时会有所失,但会因顺从了自古以来不变的正道,在经受了这一小小的损失后获得心灵的安宁、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和平。这也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保护身心健康)”的含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们究竟如何取舍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但人们往往难以为了获得未来的大收获而暂时舍弃小的损失。所以老子叹息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主张,一个人如果理解了天地的规律就应该勇敢地、坚韧地走上正道。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认识,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特别是人们处于现代化社会变革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达到心理上的自我感觉适应、充实、满足,这就应将“清静无为”的观念植于心中,在清静心灵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陶冶情操,坚定信心,完善个性,选择自己的价值目标。

“抱一”、“守中”,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依赖,不懒惰,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心理疏导疗法抓住这些积极的原则,并使之融合于自身体系之中,以“清静无为”、“无私无欲”为导向,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之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及生活中处处达到“自我满意”(即“成功”的具体表现)的境界。

二、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吸取心理学的营养,受到启发,发展出影响深远的心理治疗理论,这就是其现代借鉴意义。

在国内,给具有原本及特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赋予新的内容,也就不再是古老的文化了,而成了“古为今用”,为现代化服务,为心理治疗服务,成了为民造福的导向。免费论文。如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由杨德森教授晚年及其追随者历时12年涓积成流,是现代中国心理学家独创的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行之有效,尤其对“A型性格、精神应激及相关疾病、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效果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之花”、“中国人自己的心理疗法”。该疗法基于中国道家传统的处世养生之道,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精神痛苦的成因、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以及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的相关与区别、精神控制与精神虐待等现象,制定出精神超脱的“四个原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和“四套方案”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系列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帮助国人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实现健康人格与理想人生的完美结合。又如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不仅为心理疏导疗法输送了营养,而且使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更加丰厚敦实。

在国外,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与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经症发病原理与其具体治疗方法上也可在老子那里找到相似思想。免费论文。森田疗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森田疗法在中国是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的。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思想来阐释森田疗法的理论原理,则会更易为中国患者所接受。“道”,这个中国文化中最为神奇的概念,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内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心理疏导疗法〔M〕.鲁龙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2001.2重印)

〔2〕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文彦南、刘辉.杭州师院学报〔J〕,2006,5

〔3〕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申永荷、高岚. bbs.tecn.cn/archiver/?tid-135775.html

〔4〕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杨德森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2002(2)

〔5〕“老子”与森田疗法.卢旨明.华西医学〔J〕,1998(3)

第3篇

论文摘要: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的当今社会,积极将心理学植入教育当中,洞察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是对新时代下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对心理学进行综合概括;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今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介绍。最后,对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该课题的探讨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活”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学习环境,让初、高中学生在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施江玉,李辉.《对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第01期

第4篇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飞行学员;思想政治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逐渐成为当代飞行学员的主体,他们在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与以往飞行学员不同的新特征: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崇尚个性,向往自由,渴望被认同等。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飞行学员的缺点和问题,大多采用批评、惩罚等教育方式,而这些是很难被当代飞行学员接受和认可的。党的十报告明确强调了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本文立足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将教育重点放在挖掘飞行学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上,用一种更加欣赏的、开放的眼光看待和教育飞行学员。

2.积极心理学

2.1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879年,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后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和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的更加充实幸福;发现和培养具有积极品质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催生了大量的心理问题,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旨在帮助那些饱受战火蹂躏的心灵得以康复。这种以人类心理问题与疾病诊断治疗为中心,认为只有人的缺点和问题被指出与纠正后,才会作出相应反应的心理学,称为“病理式”心理学,也叫消极心理学。

虽然消极心理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效果明显,但它却忽视了心理学的其它两项使命,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开始萌芽。上世纪末,以Seligma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掀起了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热潮,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应该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重心,提出用积极的心态解读心理现象,进而激发人潜在的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1]。

2.2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显现的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心理学应该以人已有的、潜在的、积极向上的优势与品质为研究对象,以一种更加欣赏和开放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以挖掘和培养个体身上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帮助个体克服自身的心理问题与不足,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对过去的满意和感恩,对目前的快乐和幸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等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和主动的方法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研究有利于个人潜能发挥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3.积极心理学在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3.1 培养飞行学员积极的认知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所带来的困扰,人们许多思想、行为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事件认识的偏差导致的。事件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无谓的烦恼和困惑。一个持有乐观、积极态度的人,可能会愉快的生活;相反,持有消极态度的人则更容易陷入悲观情绪的困扰[2]。飞行学员的成长要经历一个艰苦的、复杂的学习与训练过程,很容易在一些困难与挫折面前,受到消极悲观情绪的困扰,这主要源于他们对事件的消极认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飞行学员转变思维模式,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与挫折。

心理学家Seligman根据人们对事物的归因不同,将归因风格分为“乐观型归因风格”和“悲观型归因风格”。乐观型归因风格的人将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和特定的因素,他们并不否认客观事实,而是在面对挫折时做出积极乐观的解释,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进而对未来充满希望。悲观型归因风格的人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他们自身不可控、无法改变的,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为帮助人们从悲观归因风格向乐观归因风格转变,Seligman以认知模式为基础,提出了增进乐观的ABCDE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ABCDE模式

字母 英文全称 含义

A Adversity 逆境,代表学生所经历的事件。

B Beliefs 信念,代表学生对事件的消极看法。

C Consequences 结果,代表因学生消极看法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D Disputation 反驳、争辩,代表学生对头脑中导致消极后果的消极看法的自我反驳和争辩,以找到更有力的乐观解释。

E Energization 激励或赋予活力,代表学生成功对消极看法进行反驳后所获得的充满活力的心理状态。

一般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归因于所经历的事件,但增进乐观的ABCDE模式认为,情绪或行为结果C不是由诱发性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这一事件的不合理看法B引起的。因此要改善人们的消极情绪或行为反应,就要对非理性信念或消极想法B进行反驳D,找到更有力的乐观解释,以消除之前的消极想法,这样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进而获得充满活力的心理状态E。例如,飞行学员考试成绩不理想,悲观归因风格的学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比较笨,学习能力差等,以这种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解释这一事件,就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这时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让学生与自己辩论,反驳自己的消极想法,如考试不理想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准备不充分,复习方法不科学高效等。这样飞行学员就能够将考试成绩不理想归因于暂时的、外部的、可控的因素,用更理性的态度看待考试失败,进而在以后考试中准备更加充分,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增进乐观的ABCDE模式为乐观的获得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方式,在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压力事件时,我们可以利用增进乐观的ABCDE模式引导飞行学员转变思维模式,反驳自己的消极想法,对压力事件做出积极乐观的解释,进而获得乐观自信,产生积极行为。

3.2 培养飞行学员积极的情绪体验

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特别的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特定行为倾向”。人们的这种特定行为倾向分为两种类型:逃避倾向和接近倾向。当消极情绪产生后,人会本能地出现逃避倾向,将注意力集中于躲避和摆脱。这种情绪限制了人在当时情景下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从而促进某些特定行为的产生,如逃跑,躲避等。与此相反,积极情绪能扩大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能够促使人在当时情景下打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和行动[3]。在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他们的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那么其行为必将受到消极情绪的限制,容易产生躲避、逃离的行为,只能应付式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深入飞行学员的内心世界。而如果飞行学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他们则会积极参与,进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在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需要努力培养飞行学员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人对现实状况的主观体验,是反映一个人心里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于“什么是幸福?”这个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幸福是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飞行学员要达到高度的主观幸福感,必须要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以及对自己的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满意度。那么如何提高飞行学员的幸福感呢?

首先,悦纳自己。飞行学员要愉悦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停止对自己的责备和挑剔,发掘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找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加强飞行学员与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只有被他人认可、接纳,飞行学员归属与爱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进而产生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飞行学员彼此之间分享喜悦或化解忧伤,直接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第三,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相对于其他地面专业学生来说,飞行学员面临更大的学习与训练压力,需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打篮球、唱歌、旅游等,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进而减小或化解学习与训练压力,提升主观幸福感。第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人的身体状况明显好于那些不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人,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4]。任何时候飞行学员都要牢记善待自己的身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3 培养飞行学员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飞行学员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自信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首先,充分发挥飞行学员的潜能。长期以来,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问题学生”身上,并习惯于将问题无限放大,学生面对眼前一大堆问题,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的内心都被积极的元素占据着,这些美好的人性品质驱使着人们去获得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只有个体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养和发展,消极方面的力量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因此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发现“学生的问题”或“问题学生”,而是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他们既存在一定的缺点和问题,也存在着更多的发展潜能。作为每天和飞行学员心灵触碰最多的辅导员,只有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用积极的眼睛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深入挖掘他们的优势和潜能,才能帮助他们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与特长。尤其是当某些飞行学员身上存在不良品行时,辅导员更要对他们有足够的爱心、宽容心和信心,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和潜在能量,引导他们重拾信心,勇往直前,翱翔蓝天。

其次,为飞行学员贴上“积极标签”。经过“黑色六月”的洗礼和严格的“招飞筛选”,飞行学员才能够走进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技术专业,他们在同龄人中属于真正意义的佼佼者。他们本身并不缺乏优秀、积极的心理品质,他们知识面广,喜欢独立思考,有主见,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社交交际能力良好,具备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但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他们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往往发现不了自己的优势,却对自己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过早的给自己贴上了“消极标签”,进而塑造了“消极”的自我形象。这是因为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积极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会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引导飞行学员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品质,强调培养飞行学员的能力而不是改正错误,给他们贴上“积极标签”,而不是“消极标签”,鼓励他们按照“积极标签”的方向去塑造自己。

4.结语

作为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辅导员因日常工作繁杂,大多以“问题学生”为目标,主要采取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批评教育等方式,开展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飞行学员认知、情绪体验、潜能发挥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本文立足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改变传统以“问题学生”为导向的消极教育模式,用一种欣赏的、开放的眼光看待和教育飞行学员,通过关注飞行学员自身固有的积极品质,培养飞行学员积极的认知和情绪体验,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这不仅创新了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也增强了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大连:万卷出版公司,2010:160-165.

[2]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6-53.

[3]林清杰.积极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3-79.

作者简介:

李士刚(1982.9―),男,安徽阜阳人,研究实习员,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GWB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73-02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不仅可以评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水平[2]。在以往的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多以中老年、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而对高职生的研究则不多见。本文拟对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了327名高职新生组成被试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99人,女生128人;城市学生92人,农村学生235人;独生子女40人,非独生子女287人。

2.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3]。该量表是由美国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测评受试的总体幸福感的定型式测查工具,国内由段建华修订,此量表分为6个因子: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紧张(焦虑),总共33项,问卷前18项的平均得分为总体幸福感,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方法。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1.不同性别、不同生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比较(见表1)。

2.不同家庭结构、月家庭收入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经方差分析,不同家庭结构、月家庭收入学生主观幸福感均不存在差异。

3.不同家庭氛围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见表2)。

4.不同求助对象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见表3)。

三、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常模值(男性75分,女性71分),表明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与符兵和王木生[4]对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及张兴贵[5]对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相一致。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不存在性别、生源、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的差异。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待男女性别的观念和态度趋于一致,城乡间经济、文化、教育背景方面的差距逐渐减小,使得城乡学生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比较接近。不同家庭氛围、不同求助对象对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说明一个民主、平等、温馨、和谐家庭、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关心、爱好、支持,使学生享受更多幸福,形成积极乐观、善解人意、态度温和、沉着稳重、善于沟通等人格特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这也进一步证实一个完整和谐美满的家庭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8(4):23-28.

[2]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C].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3-86.

[4]符兵,王木生.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10(30):37-38.

第7篇

1.1积极心理学

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提倡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视角的转变,也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2008年孟万金教授出版著作《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国内研究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头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力求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教育相融合,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孟教授将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列为以下十四项: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2高校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1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招生人数和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在不断增加。同时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失业人数不断上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校大学生贫困比例越来越大。据调查,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经济贫困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譬如社会交往问题、自卑心理问题、健康状况问题等等,这些由贫困引起的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当前高校学生经济水平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部分贫困生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甚至有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行为。

2.2积极心理特征

通过对国内学术期刊中的论文进行分析,对于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特征、产生的根源以及帮扶策略。其中2008年之前对心理特征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忽视了积极的一面。2008年之后随着孟万金教授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向有了转变。由过于强调负性情绪的评估转向正性情绪的评估,由研究治疗对策转向塑造个体内部系统的各项能力、锻造积极人格品质方面去发展。只有强化积极心理,抑制消极心理,才能全面塑造高校贫困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希望与信念、幽默风趣)、情感维度(感受爱、爱与友善、社交智慧)、人际维度(真诚、勇敢坚持、热情)、公正维度(团队精神、正直公平、领导能力)、认知维度(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思维力)。发展得最好的五项积极心理品质为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具体而言,即高校贫困生更加真诚、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热情高涨、更加克己。这些积极心理特征促进他们人格完善,促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崭露头角。

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发现并鼓励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贫困生正向的主观体验,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从工作形式上来说,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团体辅导为主,个体心理咨询和其他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为辅。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

3.1从主观层面来说,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具有乐观积极心态的人常常会在生活中或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积极的评价,以提高快乐感水平。他们对环境的解读倾向于积极乐观的方向,也就是在环境出现积极变化时,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感,而当环境发生消极的变化时,他们会主动消除沮丧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贫困生并不是遭遇到消极恶性的事件,而是体验到了消极恶性的情绪。他们并不缺少快乐开心的事件,而是缺少体验快乐情绪的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例如心理健康讲座、团辅活动、读书会活动等,帮助学生及时检验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进行心境调节。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从而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3.2从个人层面来说,宣传积极的心理品质,培育感染更多的贫困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人格完善是个体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它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贫困生的人格中积极特征难以主导,消极特性比较明显,要达到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体对成长有确定的方向,并规划自己的最佳人格组织。一方面高校要培养、教育贫困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成长方面的自觉意识、探索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为贫困生展开更丰富的课外生活领域,加大力度深挖贫困生中优秀的典型,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优秀榜样。例如通过组织“励志之星”的评选活动,印制事迹宣传手册等等,通过交流让更多的贫困生能够增强自信,并且学习接纳更多的正能量,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贫困生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贫困,面对大学生活。

3.3从群体层面来说,构架积极的组织系统,形成团体激励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8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压力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压力。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应对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超出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务,或者说,应对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用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这表明,个体对情境压力水平和自身控制情境水平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个体应对策略的选择,而个体对不同应对策略的选择又会导致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结果,如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如何选择压力应对策略,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向管理领域的渗透,为压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以幸福感为中心,研究积极人格、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它改变了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偏重问题纠正、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范式,完善和平衡了心理学的功能,符合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构筑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一、对压力的积极解读

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或解释在压力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压力源的诠释而不是压力源本身引起了不良压力反应,意识到并控制对压力源的解释,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反应。美国心理学家Ellis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可逆的因果关系。不正确的认知或非理性的认知常常维持或加剧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而引起消极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很可能以一种夸张的和负性的方式解释。认知重构是一种应对技巧,将消极的、自我打击的思维替换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思维。对压力的认知重构就是以一种积极的视角对压力事件进行重新解释,把压力源的知觉由威胁性的转换为非威胁性的。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认知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积极思维的探讨。积极思维就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抱持多样化的、积极预期的过程,即透过乐观、自我效能及希望来看待未来。这种预期与行为有着内在关联。如果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即使这个过程缓慢而困难,人们也会为达成目标而持续努力。研究证实,对因不良意义的评估给心灵带来创伤的情境进行重新评估,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对缓解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对自己应对能力的认知评估对应激反应的大小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认知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在他们看来,压力并不总是坏事,压力也具有动力性和挑战性。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没有一定的压力,人们难以增长心理承受力,而且人的正向适应也得不到提高并突破现有的局限。

二、抗压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其理论假设是人类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是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学者们对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已经研究了包括乐观、爱的能力、美德、勇气、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恕、创造性、关注未来和智慧等24种积极个人特质。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并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

应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应对效果做出适当的判断和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性格和自我观念。例如,自卑者往往易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应对效果,而高傲自大者则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应对能力,由此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会不同。黄希庭对幸福进取者的研究表明,“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些自我成分对于人们应对压力、实现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正面的乐观心态来解释个人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能化解因挫折等困苦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压力感和沮丧,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乐观的“解释风格”和个性特征能够在应激事件与心身反应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使应激事件的作用力减弱。黄希庭研究表明,正面的乐观心态与问题取向应对及正面的认知重构呈正相关,特别是当认识到压力情境可控时更是如此,人们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针对问题有计划地加以解决,而不是逃避压力源;当认识到压力情境不可控时,则倾向于接受现实情境。乐观的心态与使用否认及逃避问题呈负相关。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下,促使其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调动一切保护性资源,实现良好适应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潜能。每个人都有适应内外环境并保持良好动态平衡的需要,都会受到这些需要的驱动。心理韧性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积极力量。积极的韧性特质是指个体内部有助于应对挫折情境、保证个体良好适应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自尊自信、对经历的认知和情感加工风格、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感、良好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计划能力等都是有心理韧性的个体具备的积极个性特征。有研究表明坚韧性人格有助于帮助护士群体更有效地运用积极应对方式。

(曾晓娟,1969年生,女,辽宁朝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曹海琴,1980年生,女,河北秦皇岛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Lazarus,R.S.,Folkman,S.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M].New York : Springer,1984

[2]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6

[3](美)Seaward,B.L.著,许燕等译.压力管理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702-709

[5]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沿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7-11

[6]洪炜,徐红红.应激、积极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253-256

[7]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6

[8]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4):12-17

[9]李永鑫.人格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6):1512-1515

[10]贺玲玲,张平.护士坚韧性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3):7-9

[11]李梅:幽默感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效果及其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2] Miller,M.W.Personality and the etiology and expression of PTSD: A three-factor model perspective[J].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2003(10):373393

[13]李芳萍.积极体验与心理健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56-58

[14]李虹.伴随性情绪与A-B-C模型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6):1426-1431

[15](美)Fredrickson B.著,王译.积极情绪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王艳梅,汪海龙,刘颖梅.积极情绪的性质与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