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1 03:05: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教学体系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基础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实验课,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学会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验证实验结果与教材是否符合,学生只能进行某些机械性操作,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当前有机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基本操作部分和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较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实验较少,学生感到实验课枯燥乏味,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课上,教师先讲解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教程做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目标在于激发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针对有机化学实验合成实验多、毒性大、时间长等特点,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优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

(一)督促学生做好实验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原理、步骤、仪器的安装以及注意事项等。预习的方法很多,可以阅读实验教程、上网查阅有关文献,也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进行质疑答疑,实现网上互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边讲解边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实验预习,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实验的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做实验的效率。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多媒体教学直观新颖,能有效地利用情景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成立了网络教学小组,自制图片、文字、配音,形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实验室内安装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实现了“绿色化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选实验题目,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在实验题目的选择上,既要考虑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又要贴近实际生活,因此,我们精选了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实验课程。来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有很多有机化合物,是天然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很多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天然化妆品有效成分的主要来源。这些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含量较低并与许多其他化学成分共存。想要很好地研究和利用这些天然化合物,就必须进行提取和分离。例如,我们把水蒸气蒸馏的药品松节油换成植物八角,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利用丁香酚为苯丙素类衍生物、具有酚羟基、遇到氢氧化钠水溶液即转为钠盐而溶解、酸化时又可游离的性质,将丁香酚从挥发油中分离出来,并利用可与三氯化铁试剂发生反应的性质进行检视,也可进行薄层谱检视。这种实验的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浓厚兴趣。

(四)注重实验的规范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规范的操作不仅有可能引发事故,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不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规范性地操作实验不仅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还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怎样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规范性呢?其一,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要认真学习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树立规则意识;其二,实验课上,指导教师要认真讲解仪器与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查看,指导学生做实验,严格把关,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培养学生规范性操作的良好习惯;其三,学生要认真阅读实验教程,做到理解掌握并写清楚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安装顺序、注意事项,等等。

(五)采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近几年,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一直使用导师制,即本专业的学生进入大三后,学生与教师以双向选择的方式,自愿进入教师科研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使学生的知识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学生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为撰写毕业论文和今后的工作与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六)定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验方案设计水平

为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我院实验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5-10人组成一个科研小团队,查阅有关文献,自拟实验题目,设计出规范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设计要求包含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用的器材与药品、实验内容与正确的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与结果或实验现象与解释、问题与讨论等几大项。学生要根据实验室具备的实验条件,选择配套的实验仪器装置和现有的药品,把设计好的实验题目报告交给教师,经几位教师共同研究后决定实验题目的可行性。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要勤观察、多记录、善思考。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向教师交出规范的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审读实验报告,审核实验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操作顺序是否正确,图表是否规范,客观公正地给予成效评定。

三、完善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应完善实验成绩考核办法,以避免个别学生轻视实验课、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的现象。实验课上,指导教师在让学生了解实验课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明确告诉他们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即期末考试有机化学采用百分制,理论课成绩占70%,实验课成绩占30%。其中:实验考勤占4%,教师根据学生名单在每次做实验之前点名考勤;(2)实验预习情况占6%,上实验课时,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情况和学生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给出分数;(3)实验结束时,实验仪器和试验台的整理等实验室的卫生成绩占5%;(4)根据实验进度预留一个实验作为实验考试,教师一对一监考,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学生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产率等现场给学生打分,成绩占15%。通过这样的考核办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强化了实验教学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韩丹丹,祝波,徐鹏程.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69-70.

[2]刘艳华,邓业成,邓志勇.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8):172-173.

第2篇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O62-4 文献标识码:A

面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提出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和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已成为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作为民办学校,受到教学条件和人员构成的限制,离“一流”的目标很远,但我们也在不断学习研究和改进,争取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在药学及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为理论教学服务,验证性实验较多,忽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轻视独立设计、操作。另外,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化学”被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所关注。因此,如何在有机化学实验特点的基础上,将有机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产中的绿色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何通过此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重视实验操作过程

有机化学实验是后续实验课程顺利开设的基础,其操作技能也是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基本实验技能,非常重要,教师应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

(1)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学生实验前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等,让学生有准备的进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课前充分备课。课前充分做好试剂和仪器的准备工作,认真进行预实验,授课言简意赅,要求明确,示范操作准确到位,强调安全及环保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要求操作规范。开始实验后学生要求努力规范操作,实事求是,教师巡回指导,见到学生不规范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

(4)实验结束总结。实验结束,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则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作出适当评价。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将基础实验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1 加强基础实验,减少性质实验

扎实的基础实验的训练是后续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石,应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而大部分性质实验,学生一般不做已知道实验结果的实验,学生的兴趣也不大。因此,适当减少这种类型的实验。

2.2 多开设与药学相关的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验证性实验为基础,运用之前所学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其难度比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高得多,可对学生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如: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阿司匹林的制备等。这些实验既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联系,提高了实验的兴趣,又能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加强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将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融合于化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产中的绿色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1 选择绿色实验课题

以绿色化学理念,结合医药学专业的特点精选实验内容,并力争减少有机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如,基础实验中的常压蒸馏和沸点测定,我们可以合为无水乙醇的制备及沸点的测定这一个实验。同时制得的无水乙醇又可以用在分离提取实验中,如,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可用乙醇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也可以设计多步合成实验,一步合成实验的产品作为后一步合成的原料,实现实验用品的循环利用,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能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思想,减少药品经费的开支。 同时,由于实验原料由学生自己合成,又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应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实验

近年来,微波、超声波以及绿色溶剂、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手段对于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这些新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有机合成新方法、新技术,而且实现了有机实验的绿色化。

4 建立完善实验考核的体系

第3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需求。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重点本科生、普通本科生、独立民办学院学生拥有的化学基础差异较大,因此,不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讲授课程,必须加强教学改革与探索,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理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发现,很多高校都只有实验教学的基本设施,还存在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实验仪器设备数量不够多、实验课时设置太少等,使得部分学生同学在课堂上没有机会亲手动手操作,并在实验结束以后,草草的提交实验报告。同时,在实验技能综合考试上,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根本没有达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从当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上述多种问题可知,如果学生不加强实践练习,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则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会受到极大影响,最终影响高校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所以,必须加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最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加强实验课程的教材建设在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实验操作机会较少的情况下,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必须加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材建设,适当增强综合性实验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实验等,如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乙酰苯胺有机合成实验等,才能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从而奠定学生学习高难度知识的额基础。同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改善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如利用牡丹皮来进行丹皮酚的提取,不断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原材料,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2.2注重实验内容的合理选用在合理选用实验内容时,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的实验内容,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有机物提取、分离、合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掌握基本操作、简单合成、多步合成、综合实验、开放性实验等相关内容,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乙烯的合成实验,可以从基本技能训练、应用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三个方面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同时,合理安排绿色化学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内容的方式,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3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在实践教学汇总,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构建以“预习、讨论、操作、总结”为中心的新型实验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并在自学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想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意识,从而在动手亲自开展验证实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注重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合理运用分组、讨论、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等,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极大作用。例如:在进行“胶体的性质”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不一样,以便每个小组在实验完成后总结具体的实验情况。通过这种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不断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着极大作用。2.4注重评估方式的多元化在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动手操作与实践之后,学生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可以更加全面,并且,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的能力也能得到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教学评估,从不同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评估方式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培养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影响。例如: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其中,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是评估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而口试、实验技能测试、实践操作是期末成绩的主要内容,不但能真实反映学生在仪器安装、使用等方面的熟练程度,还能增学生对实验学习的重视,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结束语

总之,在加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并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才能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义,李建章,蒋燕,刘应乐.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4(07):219-220.

[2]郭玲香,杨洪,蒋伟,房雷,周建成.实施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2):158-159.

第4篇

在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庞大的体制下,常常会面临学生多,带课教师不够的窘境,导致的直接后果往往就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但对于有机化学实验这样一门安全责任重大的课程来说,绝不能放松要求。我们在带教过程中,一直坚持预习报告制度,要求学生凭预习报告进实验室,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同时,预习报告的写作还与实验成绩直接挂钩。有机化学实验经常会用到易挥发、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必须按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才能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因此,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对此有所了解和准备。学生在准备预习报告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于具体实验内容和实验进程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刚开始,有少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不喜欢写预习报告,总是脑子空空地进实验室,等待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指导。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老师在实验前不会做很详细的讲解,而是经常采取“教师提问—同学回答—教师补充”的方式,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说明和强调。未做预习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比较难堪,而准备充分的同学回答问题很流畅,很自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明显看到,凡是做过精心准备、预习充分的同学,实验一般都完成得比较顺利,遇到问题能够积极应对,常常能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并经常自豪地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和成功的喜悦。看得出来,有机化学实验在他们的课程表里,已经变成了展示的舞台,进步的阶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而未做预习的同学实验做起来磕磕巴巴,实验结果也往往很不理想。看到别的同学开开心心地展示劳动成果,他们也都会受到触动和激发,下次实验也会暗下功夫,不甘落后。这样,在班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同学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共同进步,培养科研素养和科学精神。

改革现有的两人组制,逐步实施单人组制,鼓励独立完成实验

在实验安排上,考虑到学生相互协作的需要,以及受实验场地和实验经费所限,常常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节约实验开支。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三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鉴于此,我们将两人组和单人组做了对比,将一半学生安排为两人一组,另一半则一人一组,并让所有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实验。刚开始,单人组的同学有点无所适从,架设反应装置时缺少帮手,动作较慢。但他们很快就学会了适应,一次实验课下来,不仅学会了一个人如何架设反应装置,而且还学会了统筹规划,对实验流程有着完整的设计和规划。整堂实验课他们都在积极思考各个实验步骤,有不懂的地方,或是自己琢磨,或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非常强。而且,几乎毫无例外的是,单人组的同学实验完成得都不错,产品都很漂亮。而两人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往往会产生依赖性,在统筹规划方面也做得稍差些。单人组和双人组同学的差别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自行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实验。单人组的同学独立自主性强,都能较好地完成设计性实验。有一次,在做设计性实验“3-(2-呋喃基)丙烯酸的合成”时,由于实验室的结晶条件所限,大部分同学都只看到了粉状的产物,而没有看到如文献上所说的针状结晶。有一位单人组的同学不甘善罢,他尝试让产物在稀溶液中缓慢结晶,最终果真得到了亮闪闪的针状结晶,他和另外几位同学欢呼雀跃,立即跑来向老师汇报他的劳动成果,成功的喜悦挂满了脸庞。这件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好地训练他们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从而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加强实验过程中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有机化学实验在低年级开设,教师引导得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诸多方面,简要地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玻璃仪器的使用和保护。玻璃仪器属于易碎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轻拿轻放;在用铁夹等固定反应瓶时瓶颈不能夹得太紧,以免夹碎;烧杯等加热后不能立即放在实验台上,以免遇冷破裂;玻璃仪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等等。指导教师应不厌其烦地把这些基本的实验常识教给学生,并在实验过程中及时监督、检查、提醒和纠正。二是有机溶剂及试剂的合理使用和回收。进入实验室,首先必须教导学生应该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告诉学生实验室所用的所有溶剂都必须回收,废液要倒进专用的废液缸,禁止将有机溶剂和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学生实验室人数多,使用的试剂量也较大,如果任由学生自行处理试剂和废液,往往会杂乱不堪,甚至导致不愿意看到的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耐心、细心并负责任地进行管理。三是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室的每种仪器都有一套正确的操作规程,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使用任何仪器之前都要认真细读其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加以示范。对于不规范的操作应及时纠正,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避免出笑话,出纰漏。四是学会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边做实验边做记录的习惯。实验记录必须实事求是,准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无疑,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良好科研素养。

提高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替代。从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室的管理、实验的具体实施以及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批改,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具体指导。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既有玻工操作、化合物性质实验、提取实验,又有合成实验;有经典的项目,也有近期的研究成果;实验涉及内容广泛,所需使用的仪器品种繁多,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扩宽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同时,有机化学实验是在低年级开设,对于实验室的行为规范、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实验流程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实验要求等,学生都还不甚了解,需要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耐心地讲解、示范和指导。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许多困惑,他们都希望能够与老师进行交流,解除心中的疑惑。因此,指导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课题深入研究和熟练掌握,才能够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由此可见,指导教师要带好有机化学实验,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渊博的知识及对已掌握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且要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了解学生多样性的思维发展和心理状态,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带教能力[3]。这样才能树立起教师的榜样和标杆作用,培养出科研素养深厚的大学生。

严格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第5篇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如重结晶、萃取等;简单化合物的制取,如阿司匹林的制备等;最后是验证一些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如生物碱、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等为主要内容,以上内容基本都是以教材里已被检验了的实验部分为主,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不可取的。

2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内容改革的举措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研究。

2.1授课方式的探索首先,在上课程之前,批改学生的预习报告,知道学生预习实验的认真程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进行补充,如果是学生预习知道的东西可以简略的带过,对学生没有预习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并提出在实验的时候可能出现的问题抽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换角色,让这“教师”讲解该实验,最后教师再针对该学生的不足加以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对有创意的学生要给予热情、肯定和赞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实验课程的热情,使学生做到上实验课之前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安排的工作。在每次课的结尾时,向学生宣布下一次实验。其次,在实验准备的全过程中让全班学生分组参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按照实验要求来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所用试剂的配制等。同时,给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进行实验的设计,自己根据所找资料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药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方案可行性的判断,得到老师的批准后,让学生自行实验准备,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整个实验内容的整体把握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对生物科学专业化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化学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对基础实验技能的操作实践和设计实验原理的初步理解,比如熟悉提纯的原理及操作、简单的制备等,从而对化学实验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够掌握比较基本的化学实验理论,对学习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因传统教学主要是基础实验和验证性质实验,本文主要将基础有机实验与有机设计实验以及综合实验融合在一起,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开设大量的基本实验来规范学生的操作技能,减少验证性实验的个数来为后续的实验做铺垫,比如重结晶的操作实验,可以让学生做苯甲酸、乙酰苯胺以及萘等来巩固此操作。其次,多开设与生物科学专业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因综合性实验难度比验证性实验要大,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比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时间短,设备简单,但是效果不好;另一种方法用索氏提取器做,所需时间久,装置也比较麻烦,效果明显。还有葡萄糖酸钙制备、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等,这些实验都与生物相关,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采用科技论文的格式,包括中英文摘要、引言、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4]。这样写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学生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础,知道论文的写法,也为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3实验考核体系的完善

传统的实验考核体系是以实验报告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因为预习、操作、报告以及期末考查等贯穿实验的整个过程。传统的体系导致学生只注重实验报告,不注重过程,而使很多基本的操作技能都出现错误。最终不能够地对学生进行公平的评价、更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将不同教学项目的实验设计其具有不同的功能,并实现各个教学环节上的松紧适度。此外,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实验课的不同环节,充分扮演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有序、高效地进行实验。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进行改革,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准确地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

第6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recent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has not adapted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ccording to these questions, combining with our teaching experience, we discuss on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curriculum reform from 4 aspects.

关键词: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57-01

0引言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还不够合理,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包括有:一是对有机化学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是理论的从属;二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新发展;三是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变化,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四是对实验后的总结不到位,流于形式。作为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则显得更为重要。下面就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重视实验、提高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认识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评定学生有机化学课成绩时,主要以理论课的考试成绩为依据,未反映也难于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有机化学课程采用的评价标准一般是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终考试60%。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在其中处于从属地位,更体现不出实验的重要性,仅仅从成绩上很难看出学生对实验的真实掌握情况。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程度,并将有机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门课,单独考核,同时建立与之符合的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突出能力培养,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更符合化工类专业的要求。我认为有机化学实验评价标准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30%,期末测试30%。将有机化学实验的训练放在平时,突出规范性,强调打牢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

2不拘泥于书本,与科研相联系

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多为高职高专类的规划教材,但这些教材一般与本科教材相仿,很多只是内容的多少和一些细节上的变化,无法真正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仅仅依靠书本,无法将学科的发展应用到教学中来。比如说“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书本上的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这样容易使学生过分依赖书本,一旦教材上没有说明的情况,便无从下手。长此以往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书本,更应该紧紧与科研相联系。比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书本中可以使用的催化剂是浓磷酸或浓硫酸,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该反应的催化剂种类很多,可以是固体酸[3]、沸石[4]、草酸[5]、盐类[6]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催化剂,观察实验的进展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做实验的同时提高了对这个实验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靠书本,更应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

3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的教学模式是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由学生具体操作。这种“照方抓药”式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思维定势,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另外由于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效率。因此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样以“环己烯的制备”为例,可以利用CAI课件,将实验装置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整个反应过程。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化工生产,将环己烯的工业制法进行与实验室制法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的差别。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踊跃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而不是事先什么都加以说明。学生遇到问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油浴加热和电热套加热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冷凝管为什么不用空气冷凝管等等。教师适时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实验的认识。

4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目前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做实验,然后上交实验报告。至于实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和学生都很少去考虑。教师课后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服务,还可以加深对实验的认识,从更深层次去认识每个实验的根本。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关于分馏柱顶部温度控制问题,控制在73℃以下和90℃以下为什么会有不同,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说为什么接收瓶要放在冰水中,还有哪些实验接收瓶需要放在冰水中的。同学之间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收率,是人为原因还是其他原因等等。通过对以上诸如此类问题的总结,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刻的研究教学过程,并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使我们正确认识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教学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点之外,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综合性实验,并强调学生的协作意识。

总之,加强高职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要更新观念,构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7]。

参考文献:

[1]尚蓉.我校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09,3:70.

第7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268-02

化学是医学院校各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

多年来,我院的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大体上是“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学生完成报告、教师评阅”这样一个过程。这种类型的实验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对学习的帮助不大,有少部分学生抱着应付态度进行实验。我们在2012年3月到7月的医学检验本科《有机化学》实验中开展了部分综合性实验,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提高,获得的实验现象为开始有目的的交流,发现问题也乐于与老师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针对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综合性实验中学生出现的积极信号,我们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结合现代实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锻炼,提高自主学习和科学实验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

1.实验内容的层次性和全面性改革。根据医学不同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已储备化学知识的情况,结合多年来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经验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的客观规律,对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式、实验考核办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合和设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开展“一体化,多层次”构建,加强基础练习,减少重复性实验,按比例设置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总化学实验学时中的比重。由于实验教学学时较少,针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学生的实验内容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由设计到科研,具体内容为:第一层次,基础验证性实验,占总实验学时的三分之一。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强化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在原来的验证性实验中选择和保留一部分,计划开设的验证性实验如:①醇、酚、醛、酮、羧酸、胺类、糖类的性质实验;②有机物的熔点、沸点测定等。第二层次:综合性实验,占总实验学时的三分之一。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并了解相关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教师讲解示教并介绍各种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最后学生分组操作,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完成多步骤的实验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计划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如:①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和重结晶;②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等。第三层次:设计创新性实验,占总实验学时的三分之一。实验的选题来源于与医学或生活相关的问题,由老师给出实验选题,或限定一定的知识范围由学生自拟题目。学生以2~4人为一个小组,确定选题和指导教师。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医学上的应用有更广泛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如:①阿斯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②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和分离等。

2.改进实验教学方式:①强调课前预习。制定严格的预习制度,在实验前预先通知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教材,书写实验预习报告,教师实验前检查并记录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②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实验开始前除了内容讲解,并对仪器设备进行示范性操作外,还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提出思考问题,让他们在实验中去找到答案,使学生除了规范操作,还要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进行分析;设计性实验中指导教师需要对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事先设想,对学生发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交流解答,从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参与科研教改课题。③重视实验总结。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后需及时完成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并把实验的整个过程制作成PPT汇报。

3.根据不同化学实验类型,设计不同的综合考核办法,科学测评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的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分别在2012级生物技术专业、2012级预防医学、2013级临床医学卓越医师教学改革班共三个班中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探索。针对本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收回的189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四、制约有机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因素

1.实验课学时较少。我校大多数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学时均较少。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例,有机化学实验为18学时,但设计性实验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选题、资料查询、实验设计、确定方案到实施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6学时(总实验学时的1/3),不仅老师用了许多的课外时间来指导,实验也不能得到充分开展。

2.实验室设备老化陈旧。多年来,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一直没有更新,并且缺乏一些重要的仪器,造成了学生中一些好的设计方案无法进行。

3.实验经费不足。若要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成本和经费开支必然加大。实验经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需要昂贵试剂实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的制约因素,我们采取以下对策来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申请学校实验教学的投入;争取更多教改基金的支持,同时把设计性实验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合起来;以科研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学生可自愿组成课题小组,由指定的指导教师在科研方面进行培训,并在正常教学时数以外(暑假或周末)参与指导教师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

实践证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巨秀,白雪莲,刘邻渭,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6):79-82.

[2]林光彬.推进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7):70-72.

[3]田运生,刘维华,王景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26-129.

第8篇

1.1加强课前预习

随着中国高校培养水平的逐步提高,目前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每周学生都要进行两到三次的实验课学习,学生对实验课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新鲜感,再加上不同的实验课基本采取的都是同一模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实验应付差事。以往在做实验之前,通常是由教师组织安排,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学生按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规律。使用实验规定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然后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可以培养严谨、认真、规范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要领。但也往往会使学生由于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挫伤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完全把他们放在了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缺少创新思想,缺少学习兴趣,导致记忆不牢,认识不深,做实验则只为拿学分,走形式,实验操作过而忘,更不会掌握扎实的基础。学生不经过预习,同样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了解实验内容,能够按老师的讲解完成实验,但这样学生对预习报告就会流于形式,照抄教材,敷衍了事,对实验内容了解不深,从而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知识要点[3]。为改变此现状,采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措施。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先交预习报告,否则不能进行实验。实验预习的具体内容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反应机理、熟悉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常数、画好装置图、列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差事,只是将教材一字不落的抄袭下来的现象,要求预习报告中的实验步骤部分必须细化成一个个步骤,每个步骤必须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标题下写明该步骤的具体内容。预习报告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注释和网上查找的资料写出注意事项。在对实验讲解时,设置若干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预习效果,同时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学生不得不认真预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2培养过硬的基本操作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许多的基本操作,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机化学实验就是由若干个基本操作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操作体系。若要使实验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4]。有机化学实验课一般设置了基本操作实验(如熔点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萃取、重结晶、色谱等)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如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肉桂酸的制备、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1-溴丁烷的制备、乙醚的制备、苯乙酮的制备、己二酸的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制备等)。基本操作实验是后续合成实验的基础,也是今后学生从事工作和科研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课程已经进行了大半部分,而学生的基本操作过程依然错误百出的现象。如在做蒸馏时,不知道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冷凝管如何选用等种种实验细节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客观上是基础实验操作要注意的细节很多,主观上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造成的。为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在基本操作实验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划出实验装置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仪器意见的连接关系,仪器的选用、温度计的位置等各种细节,从而使实验装置深深的引入脑海。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

1.3提高平时成绩权重

为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实验,应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平时成绩的比重设置为60%,考试成绩占40%。这样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做实验,综合成绩不可能理想。将平时成绩细化为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考勤。其中实验操作成绩为主要考察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学生每次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都给与相应的量化成绩,督促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报告,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对于学生在操作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指正的同时,要及时给与扣分的处罚,鞭策学生去认真改正错误。这样在学期末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时候有据可依,成绩更加公正:而在以往的评定中,因为没有详细的评分细则和平时量化分数,教师只能根据主观判断给出一个笼统的分数,成绩评定往往不够理性。而期末考试不但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装置搭建顺序、仪器选用、装置拆卸、仪器保养、实验操作、熟练程度等);还应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则及安全常识,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养护方法,基础操作的原理及适用范围等。

1.4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要求我们建立起从接受型到培养综合型的教学体系。过去,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过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甚至没有。学生做实验几乎成了“照方抓药”,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均已由实验员准备好,并摆在试架上,加什么试剂,先后顺序,甚至加几滴都照书本步骤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只是机械地操作,定时观察预计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不能动手配制试剂,不能独立动手安装仪器,离开书本实验步骤,就无法下手[5]。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有必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拓宽基础实验的内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注重加强综合实验。取消一些单独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开设了一些设计性实验。采用综合设计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实验方案的制定者和实验的完成者,使其成为绝对的主角。具体做法是,教师负责拟定多个实验题目,并分配给每个实验小组,要求各小组到数据库查找文献资料,自行拟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采用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与参考书的能力、综合分析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