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4: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实现路经
【作者】滕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博士后。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067-006
一、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误区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一概念包含了价值的三个要素:主体(人们)、客体(外界物)、关系(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主体对客体的要求和期望)。价值取向体现了价值主体在主观上希望客体能够满足自己的哪些价值需求。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人们认为“教育应该是什么”,是一种“应然”状态的价值判断,它代表了教育的可能或预期空间。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希望“壮汉双语教育应该是什么”的主观价值目标和判断。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7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壮族农村地区,大多数壮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使用壮语交流。“壮汉双语教育”是指在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使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壮汉双语教育是一种以第二语言习得为目的的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当前,壮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从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即“以壮促汉”的角度来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将学习壮语作为学习汉语的“拐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验学校往往把“以壮促汉”作为壮汉双语教育的核心,所有的壮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学好汉语文而作准备的,壮语文学习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一些学校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复习其他课程,在期末考试时往往压缩或占用壮文课时。有的学校甚至以壮文教学为幌子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开展双语教育。
壮汉双语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主要在于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过于功利。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把壮汉双语教育简化为“学习汉语”,认为壮汉双语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向汉语文过渡。很多教师、家长、学生觉得学习壮语文作用不大,甚至出现了某些壮族父母在家庭中主动放弃说民族语而只教子女说汉语的情况。
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产生误区,其根源在于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壮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长期以来,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是相互脱节的。壮族知识分子为了谋得一官半职,必须学习和掌握汉语文,才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晋升。梁庭望教授指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壮族地区的官方教育传播的是汉族封建文化,讲钦定的正统伦常,使用的是汉文。壮族文化不仅不能登大雅之堂,还要受到贬低和丑化,久而久之,壮族的文人学子几乎都不懂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封建重压下,形成了虚无主义的畸形思想和变态心理,反而看不起本民族文化。”由于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历来传播汉族主流文化,汉文化对壮族知识分子的影响尤其深远。不少壮族人甚至以学习汉族文化为荣,鄙视本民族文化。这种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亲汉疏壮”的心态,使得壮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缺乏明显的内部推动力。从现实看,学校教育中壮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也是壮汉双语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有学者认为,“民族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所理解的民族教育,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所关注的重点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高考的升学率,而不是作为广西主体民族的壮族文化的本身的教育问题。”壮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汉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这当然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不应是唯一内容,更不应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排斥在学校课程之外。
二、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学术界通常将教育价值取向的利益主体分为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体(个人需要)两大类,或国家、集体和个体三类。壮汉双语教育是壮族地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教育价值取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一是它能够满足壮族地区群体和个体民族语言及文化传承的需要,二是它能够满足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我们在一般教育价值取向“国家”和“个体”的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地方”作为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单位之一,即壮汉双语教育的相关价值利益主体分为国家、地方和个人三类。这里的“地方”相当于“地方社会”或“社区”,是民族和地域概念的复合体。从国家、地方和个体的视角出发,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壮族人民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程度
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壮汉双语教育应具备以下两项功能。
第一,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首先,在壮族地区的学校实行壮汉双语教育,保障了壮族人民在语言文字上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平等地位,赋予了壮族人民对民族身份的自信,这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公共教育领域内得到公平传承的具体表现,是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平等政策的体现,也是保障各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体现。其次,壮汉双语教育主要指壮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和汉语。壮语是绝大多数壮族学生的母语,是传承壮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工具。汉语文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交往,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重要交际工具。壮汉双语教育不仅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壮族学生的母语教育权利,而且也有利于保障壮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权利,使壮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这一中华各民族之间交流、交际的基本工具,有利于增进壮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提高壮族学生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更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壮汉双语教育,壮族学生可以在传递和继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了解更多的现代社会信息,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从而更容易与外界沟通、交流、交往,更全面地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就业,而且也有利于其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们更容易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在现代化社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促进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从壮族地区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壮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了自己优秀而独特的文化。如花山崖壁画、铜鼓、民歌、壮锦等,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壮族人民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的聪明智慧,强烈地表现出壮族的共同心理、民族理想、民族情操、民族伦理和价值观念。壮族优秀文化不仅是壮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语言文字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壮族学生学习、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吸纳、继承、发扬健康的成分,促进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壮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来自本乡、本土,有较好的适应当地文化生态和本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人才。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壮族学生在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如环境、生计、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的乡土认同、地域认同和民族认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也有利于其掌握适应当地文化生态和本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服务地方社会、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促进个人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文化适应能力
从受教育者个人的角度来看,壮汉双语教育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文化认知、文化适应能力。
一方面,对于从小说壮话的壮族儿童来说,壮语是自己的母语,学校教师在启蒙教育阶段用学生的母语来授课,而后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进汉语的教育方式,可使壮族儿童在学校环境中感受到学校教育和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从中获得莫大的自尊和自信。“用母语教学有助于学生肯定自我、人格、价值等健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一旦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及人格、价值得到肯定,享受到使用自己母语的自由权利,那么,他们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壮族儿童接受最适合他们语言、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的教育教学方式,使他(她)能够在身心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从事学习活动,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体验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有助于促进其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全面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壮汉双语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壮族学生通过双语教育学习本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不仅可以了解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了解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从而学会欣赏、理解和接纳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跨文化学习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总之,壮汉双语教育要教导学生从尊重自己的文化出发,“推己及人”,学会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对不同的文化秉持积极、包容的态度。
三、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
(一)多元性
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笔者曾指出,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着“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这是21世纪全人类和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两大挑战,而两大挑战的核心是人类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这种“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具体体现在国家取向、地方取向和个人取向三者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如:有人把壮汉双语教育简化为“学习汉语”,认为壮汉双语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快地向国家通用语言过渡;有人认为壮汉双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发展的有效工具,应实施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式的壮文教学;有人认为壮汉双语教育对个人的升学、就业没多大作用,没必要开展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正确认识以上几种关于壮汉双语教育的不同观点,对壮汉双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多元的价值取向。上述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但又不能无限扩大。如何培养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承,以及对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加工和创新的能力,都是人们在开展壮汉双语教育时需要积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因此,壮汉双语教育需要兼顾国家、地方和个人对教育的文化价值选择,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对双语教育的需求,实现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二)互补性
壮汉双语教育的国家价值取向、地方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三者之间并非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它们是多元并存、和谐互补的。从地位上看,壮汉双语教育价值的国家取向居于中心地位,双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壮族学生掌握壮汉两种语言,熟悉壮汉两种文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顺利进入主流社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并不是要以取消或否定个人价值和地方价值为代价的。实际上,国家价值、地方价值和个人价值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个人价值目标和地方价值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的。如果壮族学生通晓壮汉两种语言,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那么他(她)的学业质量、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都会得到相应提升,这不仅有利他(她)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从层次上看,国家、地方和个人的双语教育价值取向分别处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地方价值取向往往结合了地域和民族的因素,是联接个人生活经验和国家价值目标的中介。比如,理想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应是从培养受教育者的乡土认同和民族认同出发,由珍爱家园、重视乡土开始,达到认同民族文化,再上升到热爱国家。这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才能产生深远、实在的效果。
因此,在壮族地区,只强调双语教育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取向是不够的,而单纯从个人升学、就业的功利目的出发来评价双语教育也有失偏颇。壮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民族文化的滋养,需要培养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具有高度认同的跨文化人才,这也要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才能实现。因此,壮汉双语教育价值的国家取向、地方取向和个人取向三者的关系是互补的、和谐的。我们需要兼顾壮汉双语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整合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
(三)时代性
从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变迁视角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过于强调“国家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不分地域、族群的国家“大一统”的教育原则和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基本理念,而极少关注双语教育的“地方一个人”的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多元文化社会的格局开始彰显,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地方、个人的利益和话语权,教育的地方、个人价值取向也日益受到关注。壮汉双语教育的地方、个人价值取向的实现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行性。从学校教育体制的内部改革来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为基础教育阶段乡土知识能够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进入学校课程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为学校教育在传承乡土知识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能够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也营造了基础性的制度环境。在外部环境支持方面,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为壮汉双语教育的地方、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空间。
因此,壮汉双语教育的国家、地方和个人价值取向的表征及实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既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在当下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文化权力格局和文化生态环境中相互对话、协商、妥协的结果。
四、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我们认为,应当采取整合的策略,从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培训多元文化教师、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三条路径出发,拓展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空间,使其从“应然”走向“实然”。
(一)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实现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对壮汉双语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和认识。壮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仅仅把壮汉双语教育局限于作为“贯彻民族平等政策”和“以壮促汉”的手段,而应将壮汉双语教育视为促进壮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以及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推动壮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为此,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学生,也应该包括主体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较好地兼顾了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中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关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模式。当然,这一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双语教育的要求不一,不同学段(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双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如何科学安排双语教育课程及教学时数,如何开发双语教育课程资源,如何改革双语教育评价机制,如何进行双语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人们在壮汉双语教育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二)培训多元文化教师
教师是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壮汉双语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育的成败与否。要有效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教学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多元文化知识和素养,就很难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出相应的具有一定多元文化意识的学生。
因此,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双语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应结合国家的民族政策、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等多种因素实施;在培训的形式上,应提倡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参与式培训,通过撰写教学札记、设计多元文化教学案例、参与现场讨论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反思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敏感性。
(三)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
在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目标和提高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的前提下,应改革壮汉双语教育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提高壮汉双语教育的质量和绩效。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首先,教师应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的、互动的、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互动、交流、讨论,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俗、生计等“地方性知识”,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适应。
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上,应改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观,代之以发展性的评价原则。这就要求双语教育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把评价过程看作是一个促进学生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将其贯穿于学生双语学习活动的始终。在评价的具体方法上,应注意双语教育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将诊断l生评价、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滕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梁庭望.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J].广西民族研究,1988(4).
[4]覃德清.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5]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7]王卫东,石中英.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6(4).
[8]韦达.壮族地区壮汉双语双文教学的意义和作用[C]//韦茂繁,戴庆厦.第五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9]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裴娣娜.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