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音乐疗法论文

音乐疗法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4: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音乐疗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音乐疗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儿童自闭症;刻板行为;个案;矫治

一、研究背景

儿童自闭症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界针对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虽然没有在这一领域失语但也存在发声不多的情况。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从这么几个角度展开研究:第一,需求论。即认为自闭症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的存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所带来的经济、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巨大,因此需要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认真剖析他们生存的现状以及矫正过程所需要帮助。如杜东巍认为自闭症儿童家长面临着内部的经济、精神压力和外部的教育环境、政府和政策支持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为他们服务。类似的观点也在邵亚琴、王玉晶、刘青、李凤、雷敏等人的研究成果中得以展现,其中王玉晶更是突出强调农村地区的自闭症儿童。第二,方法论。即从社会工作的具体小组工作方法或者个案工作方法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学科介入对于自闭症儿童矫治可行性的研究。如董清等人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便是其中的一个努力。第三,反思论。即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立足于已有的服务实践,探讨社会工作者个人在介入过程中所发挥的效果,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刘建民等人的研究中。他们从认知行为、支持―宣泄、自我提升三个维度总结志愿者服务效果,并就服务价值、服务内容及服务技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这些研究中,事实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关注自闭症矫治的方法以及效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笔者个人在T机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经历,通过深描式的方法并借助个案呈现的方式介绍该机构的矫治模式,同时着重探究社会工作者在矫治儿童自闭症刻板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及成效。

二、个案简介及矫治过程

1、个案简介

桑桑,男,2010年出生。刚进学校便开始哭,一直哭到进屋,非常依赖他的母亲,而在进屋后只能在一个固定区域,并开始继续哭。在说话时,不看对方眼神,甚至边走边说,更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或其他人打招呼,见到生人也会有情绪。动作方面,比较精细的动作做不好,五指分化不好,总喜欢一把抓,不喜欢两指捏或三指捏,而且没有耐性,一教他东西就跑走。语言方面,模仿语言较多,最初总是会重复“你叫什么名字?妈妈干什么去了?妈妈停车去了”、“一会就下课了”。自己的主动语言很少,理解性差,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对于人称代词“你、我、他”无法区分,且专注力相当差,容易被外界人或物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无耐性。为此,T机构为他制定了相应的矫治方案,每项都涵盖了差不多十项左右。最终的效果也是相对令人满意,桑桑的家长在家长月反馈中曾说道:“我认为孩子的进步很大,从最初的抗拒哭闹到现有的积极配合,大概只用了7天时间,比我想象的时间要短很多”。通过时时记录、适时调整计划并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一年之后他顺利走出个案训练中心进入了全纳教育中心接受训练。

2、矫治过程

在与其他自闭症儿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学习、做游戏及相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行为问题或者已经矫治成功的行为问题再次出现,在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情况下,倘若不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矫治,只会延误该自闭症儿童的矫治进度。此处仍以桑桑在全纳教育中心的矫治过程作为个案详细叙述他在这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并分析在此过程中作为介入者的社会工作者对其所存在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治所采用的方法及成效。

(1)游戏疗法。对于桑桑而言,玩积木是他最喜欢的游戏。每次的积木课,他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的指导,非常有耐心的搭自己的积木,他搭的积木也是最形象逼真的。而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一旦其他儿童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积木,他便会出现强烈的反应,不仅把所有的积木全部扔掉,同时还会用力砸积木,甚至把积木放进嘴巴里使劲的咬破,更严重的是有一次还会生气地咬自己的胳膊。桑桑的这种问题行为属于对突发事件过激反应的一种刻板行为,因此便由笔者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对此刻板行为进行介入。

这种情况下,笔者尝试采用故事疗法对其进行矫治,先将其带出教室以免影响其他儿童的情绪,带他来到宝宝图书馆由他来选择一本故事书讲故事给他听,在讲故事过程中,桑桑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依旧情绪很激动,时不时地喊着“积木碎了,积木玩不了了!”。故事疗法并不能缓解他的情绪,因此笔者采用游戏疗法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带他来到游戏室由他选择了“宝宝钓鱼游戏”,在他表现出对钓鱼游戏的喜欢后,笔者提出允许他钓鱼十分钟,但要求是必须停止哭闹。钓鱼结束后桑桑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此时笔者尝试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意识到别的小朋友并不是有意碰到你的积木,所以应当接受他人的道歉原谅他人,他摔积木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能破坏玩具。通过大概半个小时的陪伴与交流之后,他的情绪最终归于平静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经过这次介入,桑桑的这个问题没有再次出现。由此可见,游戏疗法对于改变儿童的认知、情绪,矫治刻板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正性强化法。桑桑在喝水或者洗手时,偶尔会不小心弄湿了衣服,每次只要一滴水溅到衣服上他都要求老师必须给他换衣服,有一次喝水时水洒在桌子上,并没有弄湿衣服,而他坚持认为衣服湿了哭闹着必须换衣服,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嚎啕大哭甚至用牙撕扯衣服的行为,在反复出现了几次后,老师意识到这是他出现的新的行为问题,属于一种刻板行为,必须及时进行矫治。

针对桑桑的这一刻板行为,笔者采用正性强化法对其进行矫治。桑桑的家长准备的有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豆,笔者用巧克力豆作为正性强化物,让其停止哭闹,这种方法能够很快地让他恢复平静,但是对于衣服是否湿的问题依旧没办法改变他的认知,笔者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其自己找出衣服湿的地方,若能找出便用正性强化物奖励他,并用直接评价的方法告诉他衣服不湿的情况下不需要换衣服,以此来不断地改变他的认知。用正性强化法对其进行了四次介入后,其行为出现了改善,初期在衣服湿的时候会用疑惑的眼神看向老师,待老师耐心的进行直接评价及指导后恢复正常,后期便不再有这种刻板行为。

(3)音乐疗法。桑桑不喜欢阴天和下雨天,在下雨、打雷时他的心情特别低落,情绪根本没办法控制,甚至一整天不停的哭闹,时不时自言自语道:“今天是阴天,外面下雨了,怎么办?打雷了,怎么办?”事实上,外面只是阴天,并没有下雨或打雷,而他一直坚信外面在下雨、打雷,老师的解释根本不起作用。桑桑的这种行为属于对外界环境的刻板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他的情绪及学习,因此迫切地需要对这一问题行为进行矫治。

针对桑桑的这一刻板行为,笔者采用音乐疗法对其进行矫治。当这一行为再次出现时,笔者将其带入训练室,通过设置情景播放一些缓和的音乐,或者弹钢琴给他听,桑桑听到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很用心的去听音乐,笔者就用直接评价的方法给予奖励。每一次奖励后,继续引导其听音乐,当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后再让其外出观察天气,让他意识到并没有下雨或打雷的事实。用音乐疗法对其进行了两次介入,桑桑的哭闹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音乐疗法在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减少其刻板行为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成效,舒缓的音乐旋律及节奏都会使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得到稳定。

从桑桑接受矫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在全纳教育中心由于更多的是采用小组方式进行自闭症儿童的矫治,由于班级自闭症儿童相对偏多无法做到全面管理,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哭闹以及扔东西等行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课堂的秩序以及其他儿童的情绪。此时,作为社会工作者便可以利用本学科所学的方法单独对个别儿童进行介入,无论是游戏疗法、音乐疗法还是正性强化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并促使儿童能够顺利地接受小组训练。

三、结语

刻板行为属于自闭症儿童常有的问题行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正常交流,同时重度刻板行为会使自闭症儿童出现自伤行为危机他们的健康,因此需及时准确的对这一问题行为进行矫治。从上文桑桑的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诸多行为无一不是指向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刻板行为明显。无论是痴迷于玩积木还是在意衣服被沾湿乃至于对于阴天的恐惧心理,都是刻板行为的集中体现,他不时的嚎啕大哭以及更严重的自伤行为无疑对他的正常矫治以及与其他的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社会工作者通过游戏疗法、正性强化法、音乐疗法等矫治方法对他的刻板行为进行矫治,无疑显得非常有必要。而通过矫治后的观察及评估也充分证明本文所采用的一些矫治方法对于他的情绪安抚以及刻板行为的矫治都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刻板行为早已形成,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自然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具体的矫治过程中会遭到对方的抗拒,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症状采取适宜的矫治方式“对症下药”。本文通过桑桑这一个案的具体描述,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者在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的矫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一定意义上为大家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工作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矫治的成功案例。当然,笔者更希望社会工作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矫治方法能够不断地发展创新,为自闭症儿童的矫治贡献自身的学科力量,使自闭症儿童早日矫治问题行为,减轻自闭症程度,使其能够更早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杜东巍.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研究――以Y机构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邵亚琴.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工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王玉晶.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雷敏.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李凤.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心里压力与调试[J].现代教育技术,2010(S1).

[6] 董清,张弘,刘文慧.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

[7] 刘建民,吴旃,雷艳芳.自闭症儿童社会志愿者介入服务实践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第2篇

【关键词】中医心脏康复;心主神明;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8-0039-06

Abstract: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From the Angle of modern medicine,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increases sports abilit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reduces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es their quality of life,It has important medical value,occupying the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As a result,the popularity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is a classical theory, guidingthe clinical use and practic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The autho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nearly 10 years related literature, from the Mental regulating, Using of method,square, drug, Regulating mental activities of muscle-bon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acupuncture meridians therapy, The five elements of music therapy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 i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

Keywords: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progress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占据首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患病生存的人口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干预,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隐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心脏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胡大一[2]首次提出了“双心医学”的概念,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应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治疗的目的应达到身心健康,实现经过治疗后在解除躯体疾病困扰的同时,并存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得到解决,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又如在心脏康复开展的过程中,新加坡则特别注重对心脏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开展,向患者宣传普及心脏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过程、急救及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还设立了专职的心理健康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3]。因此,笔者认为单靠医疗技术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根本问题,应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显示,通过进行综合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猝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发现,经过以运动为基础的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全因病死率下降15%~28%,心源性病死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4]。张志勇等[5]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MI以及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等心血管事件的复发。

中医典籍中关于“心主神明”的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6];《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古代先贤不仅认识到情志因素可以导致心系疾病,而且τ谛南导膊〉贾虑橹靖谋湟不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心”的君主地位做了重要阐述。国际心身医学会曾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医学寻找智慧”。中医学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的宝库中蕴含着悠久的“双心理论”。明代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1“心主神明”之认识

11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中医理论认为,“心”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即心输送血液以濡养全身,心主血脉是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心主神明即心调控人体五脏六腑各项生理活动的同时也调节着人体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体现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前者为形为体,后者为神为用,为“形神合一”的统一体。《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强调了“心”为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为人体气血、经络、脏腑生理活动和精神、情志、思维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7]。

12“神明”的定义“神”反映整个机体的生命力,包括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思维活动。所谓“神明”,即“神”藏于内,“明”显于外,内外兼顾,协调统一[7]。《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神明”乃“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语”,强调了“神明”即人的各种精神、情志活动正常运行,心境平和。正如《类经・脏象类》中所言:“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8]。“心主神明”作为心之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心主神明”是指人体全身脏腑官窍形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正常运行皆由“心”来调控和主宰[9];从另一个层面上“心主神明”体现的是形神一体观[10]。《黄帝内经》强调:“形神具备,乃成为人”。“形神具备”即人有形之躯体与内在之精神保持和谐统一。荀子在《天论》中亦强调:“形具神生”即肉体与心灵的协调统一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形神协调,即“心主神明”功能正常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13“神明”的重要意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11]。不难看出,古代圣贤对“心”的重视程度,把“心”置于“君主之官,君临天下”的地位。众所周知,治理国家,若国家有明君,则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若国家君主不明,则民不聊生,国家衰败。“心”对身体脏腑机能的统帅就如同君主治理国家,“神明”则脏腑调达,气血通畅。脏腑、经络气血机能运行正常,则通过积极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抵御外邪及抵抗精神、情志刺激的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外邪及情志刺激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若“神不明”则脏腑机能失调,气血不畅。脏腑、经络气血机能不能正常运行,则机体一旦受到外邪的干扰及精神情志的刺激,加之自身应激抵抗能力弱,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畅、脏腑机能失调,进而损伤机体健康[6]。故“心”为五脏之主,神明之所,五脏的盛衰,皆与心神关系密切,“心神不明”发生于五脏虚弱之先是疾病发生的过程。所以,神明,形将自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心主神明”理论之探究

21“心主神明”理论之起源先秦两汉时期是古代思想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传统中医思想的奠基时期,尤其是“百家争鸣”的思想赋予了中医学理论丰富的内涵和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医学理论体系在先秦文化、先秦哲学的推动和影响下最终形成,传统中医文化之魂凝聚与此时,此后中医学文化开始蓬勃发展。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是心的重要功能,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在心神主导之下[12],因其体现了中医对人体认识的生命主体观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心主神明”这一哲学思想在近几千年的中医学临床应用中被反复验证和实践。

22“心主神明”理论之古代哲学依据“心为神之宅,神为心之用”,古代哲学中有诸多论述。如荀子言:“心者,行之君,神明之主”;而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宋代朱熹言:“志者,心之所主”,这些言论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意识的器官来认识的[13],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中,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23“心主神明”理论之现代医学依据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心激素及心磁场等论证了心对神明的作用。由心房分泌的多种肽类激素被称为心激素,这种激素通过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将心的调控指令传到整个机体,保证机体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又能帮助大脑发挥思维、调节情志;心磁场是由心脏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运动而产生的,心脏的心房和心室肌肉在收缩和舒张的同时会产生复杂的交叉生物电流,经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心磁场,心磁场通过影响和调节机体的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脑磁场发挥作用,所以心磁场通过影响脑磁场而调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4]。有实验研究表明[15],心脏功能与意识状态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有国外科学家还发现[16],心脏可以不依靠大脑的指令而独立工作,它有一个独立的神经系统支配自身的功能,欧洲有些学者也坚持心脏是神经的源泉。此外,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促成了心理的产生,但是意识的形成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大脑皮层,失去大脑皮层的支配可能还有意识存在[17],论证了“心主神明”的理论。3“心主神明”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临床应用的指导31“心主神明”理论指导心理调护《灵枢・本神》云[18]:“所以任物为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虑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是中医学对人精神、思维等心理过程的高度概括与总结[19],认为人的情志可以由心来调控,体现了“心主神明”对治疗心理心血管病学的论证。比如张介宾认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充分说明了各种情志刺激首先由心所发[20]。临床研究证实,对中医心病患者的治疗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加强心理调护、强调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不少中医心病患者往往会伴随出现焦虑、情绪低沉、心烦、失眠等心理、情志调节失常的症状[15],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精神、情志失调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加重患者疾病的进展,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21],因此得出结论,“心主神明”理论对于中医心病患者的心理调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患者疾病的恢复,实F身心健康[14]。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中医心病时,应加强心理健康的普及和宣教,让人们认识到心理调护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对不良精神刺激的抵御和调控能力,避免对机体造成损伤,影响疾病的恢复。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提出的“双心医学”模式即是对“心主神明”指导心脏疾病心理调护的体现。

32“心主神明”理论指导法、方、药在中医心脏康复中,“心主神明”理论亦体现在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中[16],如治法中注重清心、养心、安神、定志,注重开窍的基础上与安神的结合统一,而开窍或安神的前提则由滋阴、益气、养血、化痰、活血、通腑等来实现。在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养心安神的药物主要有酸枣仁、柏子仁、熟地黄、栀子、犀角、牡丹皮、远志、生地、当归、朱砂等,有临床研究[22]重用养心安神之方药治疗心悸患者,结果发现此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悸发作的不适症状。亦有研究证实[19]心绞痛患者症状发作时,使用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犀角地黄丸、至宝丹等宁心、养心、安神等方药治疗可缓解其疼痛症状,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此研究结论充分体现了“心主神明”的精髓。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气活血中药方中主要成分黄芪和丹参具有增加冠脉血流和供氧的作用,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机体微循环[23]。有学者[24]亦对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多种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药理成分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药物成分都具有抗血小板聚集[25],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血流,缓解不适症状和紧张的情绪。同时,周如倩研究报道[26],通过补益心气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在研究过程中其根据“心主神明”的理论研制了调心方,主要由党参、炙甘草、远志、茯苓、石菖蒲等补气安神药组成,临床应用后发现此方可以提升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及精神状态。心脏康复中法、方、药的临床应用充分证实了“心主神明”的重要指导意义。

33“心主神明”理论指导易筋经之调心《易筋经・膜论》云:“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且夫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无形者有形之本。”体现了易筋经向外调达肌肉筋骨,内在调节心脏气血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易筋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中医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动状态,如抑郁、失眠、焦虑、精神病等方面的影响[27]。此外,易筋经可以提高心病患者常规运动负荷情况下的心电稳定性,降低心率变异性的发生率[28]。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缓解老年人的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有学者认为易筋经的“调心”作用主要表现为[9]:一是易筋经调节“心主血脉”的功能,心脏供血功能正常,从而使人体各脏腑、器官、系统气血调和,进而心气充沛;另一方面,易筋经的“调心”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功法习练可以调节患者的思维、意识和情志等精神活动,从而改善机体的精神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心主神明”对易筋经的调心作用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4“心主神明”理论指导针刺经络疗法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疗法对心脏具有重要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29],可以调和心之气血,矫正机体功能的偏盛和偏衰,使之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之神志病的目的。《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可以得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脑功能受损,则可见舌强、语塞,甚或失语,焦虑抑郁。对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神志病,临床上针刺疗法常采用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特定穴等配穴方式,取心经与心包经穴位[30],偏重于调和、疏通心脏的气血,使心脏节律、血脉运行偏于正常,从而改善患者脑的功能。如针刺神门主治不寐、健忘、癫狂、痴呆等症;针刺内关主治癫痫、心悸不寐等症。研究发现[31],对冠心病患者取内关穴刺治疗可以抑制缺血性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内关穴对心脏有着相对的特异性,通过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的心脏供血,缓解由心绞痛造成的恐惧心理。另有研究发现[32],心脏由T1~T5节段交感神经支配,针刺T1~T5夹脊穴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阻滞交感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使冠脉扩张,抑制心绞痛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33]。上述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之神志病的应用都揭示了“心主神明”对心脏康复的指导地位。

35“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五行音乐疗法的运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左传》都提出了五行音乐治疗疾病的理论,以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五行音乐疗法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相关脏腑功能[34]。认为五行音乐疗法具备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疗效又高于药物治疗,对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养生,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马龙等[35]选取存在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五行音乐疗法研究,通过患者情绪及身心对五音各自的反应,结果表明角、徵、宫、商、羽五音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愉悦身心、保持心情舒畅的效果。另有研究发现五行复方组曲音乐疗法对焦虑症、抑郁、失眠等有良好疗效,紫竹调、潇湘水云等曲调的聆听对心脏病的康复有一定的疗效[36]。现代研究亦表明音乐声波可以减慢患者的心率,延长心室周期,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从而达到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脏功能,使患者身心舒畅,精神放松。其主要机理是音乐声波通过提高大脑的神经兴奋性,促进人体健康的激素,酶或乙酰胆碱等的释放,进而调节心脏功能[37]。在“心主神明”理论的指导下,五行音乐疗法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多选用五音中徵调的音乐进行治疗。徵调为夏音,以徵音(5~50)为主音,其旋律活泼轻松,热烈欢快、构成层次分明,属火,主长,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上炎,可以养阳助心,调和心之气血,从而使患者心情舒畅,以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对于心功能不足以及导致的情绪抑郁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4小结与展望

医病先医心,中医的整体观不仅仅是生理结构的整体观,更是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修心”为上。“心主神明”是“心”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心”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通过对“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中医心脏康复的心理调护,法、方、药治疗,易筋经之调心,针刺经络疗法,五行音乐疗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认识到“心主神明”理论在指导中医心脏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占据了重要的指导地位。同时也为“心主神明”理论成为中医心病综合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有力依据,在此指导下笔者期待在中医心脏康复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新的收获和启发。参考文献

[1]隋辉,陈伟伟,王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04):259-261.

[2]陈琦玲,胡大一. 建立双心医学三道干预防线[J]. 中国全科医学,2015(26):3134-3136.

[3]李云峰.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脏病病人康复训练项目介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2):96-97.

[4]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3-126.

[5]张志勇. 6 min 步行实验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 心血管康复学杂志,2010,19(6):643-645.

[6]邵祺腾,李黎,杜渐,等. 心神在情志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1):23-24.

[7]陈小平,孙相如,周兴. 从“心主神明”内涵阐释的视角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J]. 中医药导报,2014(08):5-6,9.

[8]贾妮. 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3(07):1173-1174.

[9]梅凯,谭克理,陈晓柳.“心主神明”理论与易筋经“调心”作用的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2015(07):136-137.

[10]罾瞿龋 尚力, 朱邦贤. “心神一体论”与“心主神明说”--以《周易》《老子》《管子》为例[J]. 中医药文化, 2015(5):19-23.

[11]景雅婷,王凤荣. 中医心病对“心主神明”内涵的认识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14(08):1629-1631.

[12]胡霜,王欣,杨秋莉. 中医心理学魂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064-1065.

[13]曾萍萍.孰主神明概述[J] .湖南中医杂志,2015(02):111-113.

[14]高洁. 浅谈脑为元神及心为识神[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6):414.

[15] 杨涛,赵明镜,王蕾,等. "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0):811-814.

[16] CURE T R, BLAUM C S, GIORDANI B, et al. Preval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2, 60 (9):1724-1729.

[17]孙晓敏,贾钰华,晁雪梅,等. 浅析“心主神明”[J]. 黑龙江中医药,2005(02):6-8.

[18]杜渐,王昊,邵祺腾,李黎,等.“心主神明”内涵探析--“总统魂魄,兼赅意志”[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1:11-13.

[19]张振华,王克勤,王昊,等.中医心理学对“意志”的认识[J]. 中医杂志,2013(04):295-298.

[20]纪宇,颜红,沈莉.“心主神明”的内涵与外延浅析[J]. 中医杂志,2016(10:)819-821,837.

[21]韩静. 心主神明在中医心病治疗中的地位初探[J] .黑龙江中医药,2012(06):7-8.

[22]赵芊,祝光礼. 从“心主神志”论治心血管疾病[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5):515-516.

[23]梁婷, 都冬梅.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24]陈光瑞,王朝亮,姚建斌,等. 中医药参与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脏康复48例临床观察[J]. 安徽医药,2014(04):751-753.

[25]魏蕾,宫鹏.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2,16(12):1879-1882.

[26]周如倩,林水淼,王健,等. 中药调心方、补肾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J]. 现代康复,2001(11):46-47.

[27]王薇,李旗,马树祥,等 . 推拿功法“易筋经”对大学生失眠症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11(5):91-93.

[28]章文春,钟志兵,吉娜薇,等.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人规范负荷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4):448 -449.

[29] 陈少宗. 针灸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规律的3种形式[J]. 针灸临床杂志,2010(12):62-65.

[30]金杰,赵玉杰,陈海燕. 神明所主之我见[J] . 中医学报,2015(07):985-987.

[31]Menotti A,Puddu PE,Lanti M,et al. Epidemiology of typic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versus heart disease of uncertain etiology (atypical) fata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assic coronary risk fac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168(4):3963-3967.

[32]谭吉林. 针刺夹脊穴治疗疑难病临床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4):25-26.

[33]张迪,梁繁荣. 针灸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情况综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49-2253.

[34]朴鲜琼,王旭东.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4(15):147-148.

[35]马龙.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五音疗法之反馈[A].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音乐治疗学会,2002:3.

第3篇

音乐治疗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心理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音乐治疗的相关思想,而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却起步很晚。上世纪80年代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刘邦瑞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学被视为开启了音乐治疗通往我国的大门,随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大专班的开设及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的设立则奠定了音乐治疗学在我国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音乐治疗的研究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本文对我国十年间在音乐治疗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做了详细的梳理,总结近十年来我国音乐治疗学科的科研进程、实践方向及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依据。

二、音乐治疗在我国的管理及教育机制

(一)中国音乐治疗学会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于1989年?熏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下属的专门研究音乐治疗学的群众性学术组织。该学会目前会员近六百人,集体会员近150个。该学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术研讨会,2005年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第七届研讨会时,学会决定每两年召开学术会议。此后的2007年和2009年分别在江西中医学院、湖北武汉心理医院召开了第八届和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上学会宣布了成立七个相关学术委员会的决定,分别是高校音乐治疗教育工作委员会、音乐治疗与康复医学结合工作委员会、音乐治疗科普及宣传工作委员会、音乐治疗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工作委员会、音乐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音乐治疗临床应用及音乐治疗师认证工作委员会、音乐治疗行业规范工作委员会。其中的高校音乐治疗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00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了“首届全国高校音乐治疗教学研讨会”。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刊物名为《音乐治疗学科信息》,于每届学术研讨会之后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在学会内部发行。

(二)音乐治疗的教育教学

1988年6月文化部教育司同意试办音乐治疗专业并批准在中国音乐学院招收在职音乐治疗专科生。1989年由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康医院、徐州精神病院考入的5名学员,成为中国首批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①1997年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我国第一所音乐治疗研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于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全国有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江西中医学院都设立了音乐治疗学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三、我国传统音乐治疗思想的理论研究及

临床应用

(一)我国传统音乐治疗思想及方法简介

我国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出具有东方文化特点和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

1.五行五音疗法

中国古老的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相生又相克称“五行”。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有阴阳五行学说,五行与五脏的关系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中国古代医典《黄帝内经》中也载有五行?穴木、火、土、金、水?雪与五音(角、徵、宫、商、羽)和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关系。按这一理论五音可对相应的五脏起作用,如角音属木通肝,可制怒,即“通肝解怒”;徵音属火通心,运用徵音可“养阴助心”等。②

2.音乐电疗

这是中国独创的一项将音乐与电疗和针灸治疗相结合的疗法。将音乐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能增强治疗效果,因为音乐是千变万化的,音乐转换成的电脉冲作用于人体可提高疗效。用毫针代替电极板并结合人体经络穴位形成的音乐电针疗法在应用于外科手术的电针麻醉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音乐电疗与音乐电针疗法广泛地应用于肌肉扭损伤、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初期高血压、脑中风后遗症、肾结石的碎石等。③

(二)理论研究

马前锋从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个性化的辨证治疗方法以及传统的中医音乐治疗三方面对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论文认为中国有丰富的音乐治疗的思想。特别是五音疗法?熏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五音疗法整合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对音乐与情绪及脏腑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现了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等的关系。五音疗法匹配了人体的不同脏腑?熏把五音、五行、五脏、人格配属用于音乐治疗的实践。④

星海音乐学院的罗小平教授针对在当代音乐治疗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领域很多专家及学者感兴趣的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对古代文献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梳理及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建议。罗教授认为“五音对五脏”是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深入研究并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熏从古至今一直是传统医学关注的论题?熏如何使之在今天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熏尚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更系统的探究?熏在实证研究上更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熏在产品的开发、制作上更加规范化。⑤

贵阳中医学院与贵州民族学院合作编制了《五行音乐曲目精选》,参与者王长城在其《五行八音盒带的编制研究》一文中总结了五行音乐的编制心得。编选乐曲的基本原则是将实用的五行音乐治疗同民族音乐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曲标准是以调式分类之外,首选古曲,次选近世传统乐曲以及现代人创作之精品和新民乐,在此标准的基础上精选了这套共计82首曲目,由八盒磁带组成的五行音乐。⑥

(三)临床应用

项春雁等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除进行肿瘤常规治疗外,试验组采用聆听中医五行音乐结合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仅聆听中医五行音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抑郁状态及功能状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P均<0.05?雪。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P均>0.05?雪。结论为电针不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的绝对手段,而中医五行音乐对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较好的效果。⑦

王智将64例抑郁症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国古典宫、商、角、徵、羽调式音乐,根据患者的喜好自行选择2―3首音乐。对照组不做音乐治疗,只做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综合医院情绪测评表(HAD)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角调音乐可使抑郁患者自我调节情绪,改善大脑皮层各兴奋区的平衡。⑧

孔晶等将164例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穴SCL―90?雪对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对照组进行睡眠健康宣教、自我调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体感振动治疗,采用专门研制的宫调体感音乐。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睡眠障碍因子、睡眠质量因子、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穴P<0.05?雪。说明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状况及身心症状。⑨

许玲等通过五行音乐与西方自然音乐的疗效对比,验证了音乐治疗对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将99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配成五行音乐组、自然音乐组和安慰对照组,五行音乐组在上午针对情志和脾胃选择木系和土系的五行音乐,晚上针对睡眠选择水系音乐;自然音乐组以舒缓小夜曲作为聆听曲目;对照组选择无音乐内容的广播节目,经过为期21天、每天两次的音乐治疗临床观察,通过对量表前后差值得分的分析判断,认为音乐治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五行音乐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证明五行音乐不仅可以达到与西方自然音乐同样的治疗效果,并且在缓解情绪功能、疲乏状态等方面优于西方自然音乐。⑩

(三)音乐治疗的研究方法需要多元化

学术界对研究方法基本上分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类,我国的音乐治疗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量化研究”的方法,尤其在医疗临床领域更是较为常用,在心理问题领域,“量化研究”也同样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法。然而音乐治疗是一门交叉型的人文学科,其研究的领域不仅涉及到整体现象而且涉及到个体变化,正因为研究的对象存在差异,选择使用哪一种研究方法才显得至关重要。“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在指导思想和手段上存在差异,所关注的焦点各有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研究。{20}所以笔者认为音乐治疗应该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不同,科学地选择有利于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在音乐治疗心理问题领域,笔者不赞成在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单纯地使用“量化研究”,虽然“量化研究”通过计算及统计分析对音乐干预手段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度上给出了准确的分析,有利于治疗师快速地对治疗效果作出概括的评价,但是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的描述,能够发现特殊现象并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及解决办法等则是“量化研究”所不能满足的,而这些正是“质性研究”的优势,所以在音乐治疗的相关研究领域,“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这两种方法应该结合起来使用,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比单独使用一种研究方法会更有优势和力度。

我国的音乐治疗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在学科建设和临床实践上卓有成效,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必然的现象,只有通过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地反思、借鉴和再学习,进而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治疗学必须努力钻研和吸纳先进的音乐治疗理论和方法,以务实、严谨和科学的治学态度进行实践研究,才能使我国的音乐治疗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这也是现阶段我国音乐治疗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①张曼琰《音乐治疗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第105―107页。

②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139页。

③马前锋、翁洁静、李琼《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第1470―1473页。

④罗小平《析五音与五脏关系的研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7―30页。

⑤王长城《五行八音盒带的编制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穴哲学社会科学版?雪?熏2003年第5期,第81页。

⑥项春雁、郭全、廖娟等《中医五行音乐结合音乐电针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第11期,第969―972页。

⑦王智《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改善的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7期,第846页。

⑧孔晶、刘伟等《感振动音乐疗法改善睡眠障碍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第12期,第1107―1109页。

⑨许玲、李宇欣《五行音乐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治疗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年第10期,第150―154页。

⑩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159页。

{11}沈静《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3年第1期,第176―177页。

{12}周为民《音乐治疗的生理学研究》,《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1期第117―121页。

{13}周为民《评价方法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第225―228页。

{14}陈思静《谈音乐治疗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艺海》第2期第48页。

{15}吴继红、万瑛《音乐治疗中的情绪与认知》,《黄钟》,2006年第3期,第105―108页。

{16}陈思静《音乐和阈限下信息对服刑人员情绪和认知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音乐》,2010年第1期第244―250页。

{17}张炎《音乐治疗干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行为训练的个案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8期第38―41页。

{18}解鸿雁等《不同音乐作用下人的自主神经生理反应的研究》,《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九届学会论文集》,2009年版,第48―53页。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第4篇

关键词:肝郁化火;失眠;针灸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74-05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由于机体脏腑功能紊乱,阳盛阴亏,阴阳失交,不能相互维系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证[1]。据统计,我国失眠的发生率约为10%~20%[2]。失眠容易导致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狂躁等精神症状的发生,病久会导致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多脏器系统疾病,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妨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因此失眠的治疗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西医治疗失眠以药物和心理疗法为主,镇静安眠药物副作用明显,心理疗法又存在一定局限性,而针灸治疗失眠,以交通阴阳、宁心安神为法,具有整体调整的特色和优势,更可随证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减取穴,从而实现辨证论治,又因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无明显副作用而日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被称为“绿色疗法”。《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有调和阴阳,安神定志的作用,参照2012版《针灸治疗学》内科病证中“不寐”的治疗,以照海、申脉、三阴交、神门、安眠、四神聪为失眠的基本处方,以调节阴阳跷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3]。

失眠的证型可分为肝郁化火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和心胆气虚证等[1]。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差距,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致使人们心理压力过大,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久化火,邪火上炎扰动心神,或灼伤阴血而致心血失养,心神不安,从而使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较其他证型的失眠症更为突出。参照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1]心系病症篇章中不寐之肝郁化火证的诊断标准如下:①主症:不寐,甚则彻夜不寐,急躁易怒;②兼症: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胸闷胁痛;③舌脉象:舌红苔黄,脉弦而数。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应以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养血安神为基本治则,临床上选取符合证型之穴位、适合病情之疗法尤为重要,故在常规取穴基础上配以水沟、太冲、合谷、行间、风池等穴予以辨证施治。除体针治疗外,尚有头针疗法、电针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穴位敷贴疗法及综合疗法,为临床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提供了多种新颖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临床上关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体针疗法

1.1常规刺法段延萍等[4]以疏肝泄热、开窍安神为法,取穴水沟、太冲、合谷、三阴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6例,水沟以25 mm毫针向上斜刺,行捻转手法至患者有强烈酸胀感、目中流泪为度,太冲、合谷行泻法,三阴交平补平泻,针刺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10 次为1疗程,辅以患者心理开导,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6.1%。

1.2“俞募配穴”刺法《难经・六十七难》曰:“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故俞募相配可通过调整脏腑阴阳来治疗失眠。张荑雯[5]取心肝经俞募穴配以行间、侠溪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结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93.33%,86.67%,P

1.3补“照海”泻“申脉”刺法中医认为失眠与阴阳跷脉“司目之开阖”的功能失调有关,且“阳跷脉出于足太阳之申脉,阴跷脉出于足少阴之照海”,故补照海可益水生阴,泻申脉以滋阴潜阳,从而使“阴气盛则目瞑”。马新平等[7]以补“照海”泻“申脉”刺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66.7%,40.0%;93.3%,83.3%;P

1.4“前四关”刺法“前四关”是指印堂穴、百会穴、间谷穴(三间穴与合谷穴连线的中点)、火硬穴(同行间穴),是由董氏奇穴门人杨维杰先生在董氏奇穴理论指导下,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创建的配穴,因间谷穴和火硬穴在传统“四关穴”前,故名“前四关”。间谷穴与火硬穴相配,既开宣上焦心胸气郁,又清疏下焦肝胆郁热,辅以印堂穴、百会穴调补中气,健脑宁神,故临床适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治疗。关铭坤[8]采用“前四关”刺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3例,对照组取印堂、百会、太冲、劳宫,结果:2组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别,但针刺“前四关”为主的治疗方法临床起效较快,证候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常规辨证取穴组。结论:“前四关”刺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起效快,疗效佳,对肝郁化火证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较优。

1.5“龙虎交战”针法“龙虎交战”针法首载于《金针赋》,“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原用于治疗痛证,盛骥锋[9]选取风池穴行龙虎交战针法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疗效,认为该手法可“调和阴阳”“补虚泻实”。吴节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该针法行气活血作用强,且在肝俞穴施此针法,许多抑郁、焦虑患者立觉情志舒畅,是以达到疏肝泻火、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功效,周睿[10]在对照组常规取穴针刺的基础上加予肝俞行此针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36例(证型诊断标准同肝郁化火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屈亚哲[11]于肝俞穴行“龙虎交战”针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56例(证型诊断标准同肝郁化火型),发现此法在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方面较常规针刺有一定优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以肝俞穴施“龙虎交战”针法为主治疗肝郁失眠较常规针刺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1.6双“十”字针法赵军教授结合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现代神经系统功能定位,及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双“十”字针法以专门治疗肝郁失眠[12]。该法选取百会、四神聪、膻中穴为双“十”字之主穴:先平刺百会,再从四神聪向百会平刺形成第一个“十”字,以调理督脉安脑神;于膻中向外四方平刺形成第二个“十”字,辅以太冲以行气解郁散肝火;再取神门以开心经经气宁心神;同时针刺照海、申脉以调阴阳跷脉而助安眠。赵军教授采用此法治疗肝郁失眠临床上虽屡获佳效,但尚无相关随机对照研究。

2头针疗法

2.1“头三神穴”刺法“头三神穴”包括神庭、本神、四神聪,三穴合用以醒脑开窍、镇静安神。李晓艳[13]采用向后平刺针刺头三神穴加常规针刺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P均

2.2“头皮针”法“头皮针”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及现代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针刺头部特定的穴线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直接刺激诸阳之会,具有疏通经络、理气开郁、活血化瘀之效,从西医学机理上来说此法更能激活额、顶区对睡眠机制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睡眠质量。茅盈盈[14]采用朱明清教授朱氏取穴法,取额顶带头皮针(属督脉)以调理脑神、额旁1带延长线头皮针(属足少阳胆经)以疏肝胆气机,条畅情志,治疗肝郁失眠患者33例(证型诊断标准同肝郁化火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93.54%,84.37%;P

3电针疗法

3.1以“四关穴”为主的电针疗法双侧合谷、太冲穴合称“四关穴”,合谷主调气,为大肠经之原穴,而大肠经属阳;太冲主调血,为肝经之原穴和腧穴,而肝经属阴,两穴相合便可调和阴阳、调达气血、调理脏腑;同时,肝经之太冲与督脉之印堂、百会穴合用,基于肝经与督脉会于巅且督脉入络脑的理论,则有宁脑安神的功效。四穴同用,对机体起到了整体调整的作用,共奏疏肝清热、调畅气血、通络宁神之效。王英名[15]采用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结果治疗组在睡眠率、PSQI、SRSS、HAMA、HRSD及WHOQOL-100等多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口服丹栀逍遥丸组。陈俊如[16]用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口服丹栀逍遥丸组(96.67%,70.0%,P

3.2以“俞募配穴”为主的电针疗法陈品洋[17]在常规取穴(神门、内关、百会、安眠)的基础上配合心肝经俞募穴(心俞、巨阙、肝俞、期门),各穴得气后加用电针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结果总有效率及PSQI多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取穴配合行间、太冲、风池穴的单纯电针组。结论:“俞募配穴”结合电针在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组。

4刺络拔罐法

张争昌[18]把刺络放血的作用机理归纳为疏通经络、泄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瘀去滞、醒脑开窍、镇静止痛、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等方面。将肝经俞募穴与刺络拔罐法相结合,更可协同产生疏肝泻火,安神定志之效,从而有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王政研等[19]采用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结果有效率、愈显率分别显著高于单纯火罐组、单纯针刺组,对于患者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的积分改善显著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法是肝郁化火型失眠症可靠的非特异性自然疗法。

5发泡疗法

谢福利等[20]取穴双侧太冲和右侧冲阳,以雄黄4 g,百草霜1 g,大蒜10 g捣碎混匀后贴敷24 h,1次发泡,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43例,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发泡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可通过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协同调整气血、阴阳、虚实,从而治疗失眠,且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6综合疗法

6.1针刺结合中药内服疗法李琳[21]采用针刺结合加味逍遥散内服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组(P

6.2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疗法《灵枢・素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因此刺激相应部位耳穴,能通行经气,调节脏腑阴阳[25],对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的刺激,可产生镇静、安神、催眠的作用[26]。宋春华等[27]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针刺:宁神穴(宋春华教授自拟,位于四、五掌骨间隙掌侧,无名指与小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处)、于氏头穴[28]丛刺分区额区(定位为神庭透囱会,与其平行的曲差和本神向上透刺)、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公孙、涌泉、心俞、肝俞;耳穴: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肝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服舒乐安定片对照组(93.33%,80.0%,P

6.3针刺结合刺血疗法章小娟[29]采用针刺结合四花穴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0例,与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6.4针刺结合俞募穴拔罐疗法堵靖舒[33]采用针刺结合俞募穴拔罐疗法治疗30例气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针刺取穴神门、内关、太冲、行间、百会、风池、安眠,拔罐取穴膻中、肝俞、期门、胆俞、日月、肺俞、中府,遵循先拔罐后针刺、先仰卧再俯卧的步骤,结果总有效率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总积分方面有显著优势。

6.5针刺结合音乐疗法音乐治疗失眠,是通过聆听音乐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刺激人的感情中枢,引起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消除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肝郁化火型失眠病变在肝,肝在音为角,在针刺治疗的同时配合聆听以角音为主音的音乐,可以共奏清热泻火、疏肝解郁、安神定志之功,达到治疗目的。姜鹏博[34]在常规针刺时,循环播放《庄周梦蝶》、《汉宫秋月》、《春风得意》、《江南竹丝乐》、《江南好》、《江河水》6首以角音为主音的乐曲,治疗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30例,结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93.33%,80.00%;P

6.6头皮针结合体针疗法姜鹏博[35]采用头皮针与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30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对睡眠质量的改善及肝郁化火症候评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传统体针治疗组。结论:头皮针刺结合体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比传统体针治疗更具优势。

6.7电针结合刺血疗法吕晃祯[36]采用电针结合双侧耳尖、行间穴点刺放血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2例,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除在PSQI量表评定多方面优于口服龙胆泻肝汤组外,在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2组疗效相近。结论:电针结合刺血疗法较口服中药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白天活动功能。

6.8电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游峻鸣[37]采用电针“四花穴”结合耳穴贴压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肝、心,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32例(证型标准同肝郁化火型),结果总有效率显著及PSQI中多项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电针四花穴结合耳穴贴压法对于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6.9电针结合穴位敷贴疗法张彬[38]在给予常规电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丹栀逍遥散和安慰剂贴敷心肝经俞募穴,每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76.67%,P

6.10走罐结合艾灸疗法张梅[39]在给予加味逍遥丸合杞菊地黄丸口服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背部走罐并艾灸,对照组加服艾司唑仑,各治疗更年期肝郁化火型失眠41例,①走罐:大椎-腰俞、大杼-白环俞、附分-秩边行缓慢柔和的往返走罐,肩井、肝俞行重走或坐罐;②艾灸:先用灸盒依次灸脾、肾俞、八s,背部督脉经及膀胱经第一、二侧线部,神阙、关元,再以火龙罐灸双足三里、双涌泉。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在远期疗效、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走罐结合艾灸疗法能显著改善更年期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6.11耳穴贴压结合中药疗法邓世旺[40]在2组都内服丹栀逍遥散加减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予耳穴贴压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三焦、心、肝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结合中药内服是临床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更为有效的疗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6.12刺络放血结合中药疗法李满霞[41]取百会、大椎和神庭、印堂2组穴位交替施行三棱针刺络放血,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火扰心证失眠33例(证候标准同肝郁化火证),结果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纯龙胆泻肝汤加味组和单纯三棱针刺络放血组,而3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结合三棱针刺络放血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可切实提高临床疗效。

7讨论

肝郁化火型失眠虽病位在心,实则病机主要在肝,为肝的生理功能异常所致。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藏血,主疏泄,主情志。若肝司其职,则气血调和,气机调达,情志舒畅,从而心宁神安,睡眠正常;若肝失其职,或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因房劳久病,阴虚阳亢,肝火上炎扰动心神,则使阳不交阴而成失眠。从古至今,就有许多医家结合临床体会,认为失眠虽病变于心,但与情志内伤致肝的生理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如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清代张志聪《素问集注・刺热病篇》注“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而不能纳血,故不得卧也”,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不寐门》曰:“气郁既久,则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则肝血必耗,肝血既耗,则木中之血上不能润于心则不寐”。如今,亦有滕晶[42]认为情志内伤,心神不安是形成失眠的重要病因病机。许良[43]认为精神过劳与情志不悦是失眠的主要诱发因素,主张从肝论治,平肝解郁、活血安神。王坤山[44]也认为失眠的病机主要在肝。因此,失眠的辨证立法当从肝论治,以治肝为首要[45]。

针灸治疗失眠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与优势,相关机理研究表明,针灸不仅可调节PSQI、SAS、SDS等临床相关心理量表评分的异常程度,还能改善失眠大鼠空间工作记忆功能的损害,更对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及白介素、褪黑素、前列腺素D2等睡眠因子的异常有良性调节作用[46]。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时,在整体调整的基础上配合辨证施治,以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养血安神为基本治则,其疗效获得国内外认可,季向东等[47]通过研究表明,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降低患者的血清NE含量,提高5-羟色胺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基因表达水平,疗效显著优于口服西药曲唑酮。

从目前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研究情况来看,近几年,针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日趋多样,目前,仍以体针治疗为主,或包括“俞募配穴”、“补照海泻申脉”、“前四关”、“龙虎交战”、“双十字”等特殊刺法,或结合中药内服、耳穴贴压、刺血、拔罐、乐疗等疗法,尚有头针、电针、发泡疗法及多种综合疗法,可谓琳琅满目,但其中许多疗法操作步骤繁琐,考虑会造成患者依从性差,临床执行力低的问题,还需精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方法。另外,在对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现代机制研究仍有欠缺,若仅从传统中医学理论中经络、穴位的作用来解释也难以跟上现代医学研究的脚步,今后可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这方面来,究其机制,方能精确选穴,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从而增强疗效,减少病人痛苦。最后,在治疗的同时应重视调护,帮助患者从生活、饮食、情志、睡眠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协同治疗[48]。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167.

[2]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3]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4-65.

[4]段延萍,周杰,张茹心.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36例[J].中国针灸,2006,26(7):498.

[5]张荑雯.俞募配穴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3-29.

[6]田甜,季萍,张荣媛.针刺心经俞募穴为主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8):61-62.

[7]马新平,李净草,钱旭.针刺照海申脉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观察[A].四川中医,2011,29(3):119-120.

[8]关铭坤.针刺前四关为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15.

[9]盛骥锋.虎交战法针刺风池穴的临床新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1,4(1):172-173.

[10]周睿.“龙虎交战”针法为主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30.

[11]屈亚哲.“龙虎交战”针法为主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25.

[12]倪国忠,杨欣鹏,张韧,等.赵军教授双“十”字针法为主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临床经验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12,29(12):32-33.

[13]李晓艳.针刺“头三神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9-26.

[14]茅盈盈.额顶带、额旁1带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1-38.

[15]王英名.“四关”为主电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2-36.

[16]陈俊如.电针四关穴为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9-30.

[17]陈品洋.俞募配穴结合电针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6-21.

[18]张争昌.刺血疗法临床应用撮要[J].陕西中医,2001,22(6):347.

[19]王政研,丰芬,张巍山.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15,33(4):160-161.

[20]谢福利,孙宁,潘怀义,等.发泡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43例临床观察[A].河北中医,2007,29(10):895.

[21]李琳.加味逍遥散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2):128-129.

[22]孟凡一,赵军,金弘.针刺肝经俞募穴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38-39.

[23]黄俊山,吴文宝,曾雪爱,等.针刺合松郁安神方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40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3):1-2.

[24]毛芝芳,郑利锋.龙胆泻肝汤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型失眠43例[J].北京中医药,2009,28(6):453.

[25]康凤河.耳穴贴压配合针刺治疗失眠78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89-90.

[26]李蓓.耳穴压丸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14(3):23.

[27]宋春华,王雪玮.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9-11.

[28]于致顺.头穴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29]章小娟.针刺结合四花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0-15.

[30]郑璇燕.四花穴刺血拔罐为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7-22.

[31]宋楠楠.刺血拔罐法结合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21-27.

[32]欧阳桂龄.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6-24.

[33]堵靖舒.俞募拔罐配合针刺对岭南地区气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2014:14-20.

[34]姜鹏博,李岩,崔晨.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6):64-65.

[35]姜鹏博.头皮针刺配合体针治疗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3-26.

[36]吕晃祯.刺血配以电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8-23.

[37]游峻鸣.电针“四花穴”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6-36.

[38]张彬.丹栀逍遥散穴位贴敷结合电针对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7-28.

[39]张梅,曲慧馨,刘世宝.走罐并艾灸治疗更年期肝郁化火型失眠证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3):210-212.

[40]邓世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14.

[41]李满霞.龙胆泻肝汤加味加三棱针刺络放血法对失眠(肝火扰心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8-20.

[42]滕晶,张继香.谈失眠从心肝论治[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5,24(1):6.

[43]许良.失眠症从肝论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9):16.

[44]王慧艳,王坤山.从肝辨治失眠的经验[J].新中医,2000,32(2):5.

[45]姜华.顽固性失眠从肝论治临证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5,22(4):316-317.

[46]罗本华.从不同观察指标综述针灸治疗失眠症的基础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4,7(12):972-977.

第5篇

【关键字】癌症;恐惧;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00-0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人患各种癌症,约500万人被夺去生命,其中我国占1/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之大敌,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而意志薄弱、内心恐惧是导致癌症难治和患者过早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惧方面的问题。

1 心理恐惧的常见表现

震惊、绝望 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先是表现为不相信,然后便是愤怒、绝望。感觉生命到了尽头,再没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好像死神就在眼前。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甚至放弃治疗,坐在家中等死。

怨世 抱怨世道不公,为什么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厌食甚至绝食,拒绝治疗及亲人的关怀。

暴躁 本来脾气很温顺的人变得暴躁易怒、喜怒无常。

忧郁 本来开朗的人变得忧郁,不爱说话。经常闷头不语,甚至时常暗自流泪。不与人交流。

求生欲 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才觉得生命宝贵,活着有意义,美好的人生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为了能活下去,什么样的治疗都愿意接受,什么样的药物及食物都愿意吃。一听说什么能治疗癌症就马上要试一试。有些病人不惜重金请高人、名医医治,或购买各种名贵药材、秘方、偏方来治疗。

2 心理恐惧的主要危害――早逝

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内心恐惧的人一旦患上了癌症会加速死亡,其生存期明显低于性格乐观、开朗的人。抑郁、不配合医生治疗,使治疗难度加大。治疗的负反应及疼痛无法承受。加剧了患者的失望、厌世、不配合治疗,甚至有自杀倾向,放弃治疗、放弃生命导致早逝。

3 心理护理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在癌症的治疗上仍然没有较好的办法,癌症仍属于不治之症,因此人们只要一查出自己患上了癌症,担心预后不良、长期治疗效果不佳、经济负担较重等,使得病人丧失信心,产生焦虑、恐惧、敏感、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变化。只是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症状轻重不一而已。心理护理就是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观察其言行举止,分析评估病人的焦虑、恐惧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进行实施,关心体贴病人,启发病人说出心理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正视现实,恢复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心理问题多有不同,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状况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如:

交心 与病人进行真诚的交流,体谅病人的状况,理解病人的处境,告诉病人癌症不等于死刑,有很多人可以继续生存,你应该有信心、有毅力与癌症抗争。也可以听病人哭诉, 使患者悲伤、恐惧的感情释放出来,以达到吐故纳新、缓解压力的作用。

文娱活动 每天坚持做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下棋、玩牌、打游戏、听音乐、跳舞、看电视、上网等。这样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放松身体及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向上的斗志。

运动 每天坚持踏步、散步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既可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和意志力,又可转移患者的思绪,忘记自己是一个癌症病人,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分散其对癌症的注意力和恐惧感。减轻病人的心理恐惧,增强病人抗击癌症的信心和动力。

对失眠的人可以让其数数 。数数是一种很放松、忘我的方法。可以让病人忘记烦恼、忘记自己的病痛,缓解患者的心理恐惧。

对一些特别悲观无助的人可以进行苦难教育,让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们的疾病更苦难的事情,以分散他们对自己疾病的过分关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斗志。

对疼痛的病人,则尽量为其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其适当参与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并与病人共同探索控制疼痛的途径,如松弛疗法、音乐疗法等。或使用镇痛方案,减少病人的痛苦,从心理及生理上进行疏导、关怀,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积极引导,减轻压力。加强巡视、避免病人独处、鼓励家人陪伴,防止意外发生。

上述护理方法为临床辅助治疗方法,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从心灵深处进行调理,以增强患者抗击癌症的信心及生存的信念。要视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过度悲伤。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几项适合患者的方法进行护理,切勿机械照搬。对病情较重,活动无耐受力的病人,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

随着医学及护理学的发展,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尤其是癌症病人更需要心理护理。病人的恐惧感能减轻或消失;营养状况能得到改善;能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念;解除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满足病人对生存以及生理的需求心理;保持环境舒适;是我们护理的目标。

结论:做好癌症病人的恐惧心理护理,是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

参考文献

[1] 主编 严鹏霄 王玉升 《外科护理》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4月第23次印刷

[2] 医学教育网 癌症患者恐惧心理护理 2012-05-21 电子版

[3] 火爆医药视频招商网――圈外闲谈 癌症患者心理如何护理 2011-10-08电子版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音乐;愉悦性;养生文化;关系

音乐对人身体的调节是多方面的,其可以使人的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进而延长人们的寿命。人们习惯用音乐来抒发感情,用音乐来表达意念,用音乐来鼓舞士气,用音乐来愉悦生活,发挥其在养生文化中的愉悦功能。

一、音乐愉悦性养生作用的起源

音乐用自己独有的旋律与语言来表现人类不同的情感。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其可以直抵心灵,因此,它在心灵的治愈上具有一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音乐养生。音乐的愉悦性具有养生作用的起源非常早。

音乐治疗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据相关医学人士了解,在千年以前,音乐养生已经出现,《易经》上有句话概括的十分准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音乐养生文化起源非常早,而且意义深刻。春秋时期的医和是最早的音乐养生专家,他将人的疾病与音乐相联系,并且采取音乐治疗的方式,达到了治愈的目的,医和也成为推动音乐养生的重要发起人。而我国著名的大家孔子、庄子也对音乐养生有独到的见解,孔子就曾经提倡:“中声以节”,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也对音乐养生的作用进行了一番阐述。

到了唐宋时期,音乐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养生功能也逐渐被人们熟识,人们开始用音乐去治疗疾病。唐宋时期的诗歌是最繁荣的阶段,当时很多诗人在诗歌中对音乐养生的效果进行了说明,白居易曾在诗中写到:“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着重强调了音乐在心里调节上的作用。著名的文学大师欧阳修就亲身经历过用音乐治疗疾病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愉悦性与养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金元时期,张子和用音乐治疗疾病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并且相对于用药其更加提倡用乐器治疗疾病,用其愉悦性来降低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到了明清,音乐疗法迅速发展,人们对音乐愉悦性对疾病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治病机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清朝的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愉悦性在中国医学历史上的成就十分辉煌。

二、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与中医的基础理论

(一)音乐愉悦养生与阴阳学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阴阳学说起源非常早,用万物的对立与统一关系说明事物的属性,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而阴阳学说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其贯穿整个中医理论,是身心平衡的基础。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曾经对阴阳学说的起源于养生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音乐是符合阴阳相生原理的,具体而言:“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主要就是从人机体阴阳出发,而音乐的阴阳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二)音乐愉悦养生与五行

在古书中曾经将五行与五音相通,出现“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利用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理,结合五音中的对立统一原理。音乐是用来传达人们情感的,古人曾经将精神效应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这一学说在音乐愉悦性养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内经》中曾有记载:“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一般而言,只要选好有针对性的音乐,其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会收获不同的养生效果。  (三)音乐愉悦的养生功能与七情

这里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心灵动态变化的一个总体概括,而在音乐中曲调的变化是与人心灵动态可以产生一定共鸣的,七情的变化是会引起一些疾病的,此时,音乐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独特,著名的医学家张子和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戏狎之言误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动人耳目,易之视之。”只有心情愉悦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长寿,音乐正是通过这种意识情感的作用,进而影响病理的变化,用音乐来净化人们的心灵,达到养生的目标。

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

(一)平和人们的心态

音乐愉悦性的平复心态能力早已得到认可,音乐的和谐与适中性可以感化人的情志,达到心理的平和。选用合适的曲目与治疗方式可以发挥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很多文献中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平和心态进行阐述,欧阳修曾在《书梅圣俞稿后》中对音乐的平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与人气达到一种相接,可以缓解疾病。除此之外,他在其他的书中也曾阐述音乐的平和性。除了欧阳修,司马光和周敦颐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调和心态功能做过相关的阐述。总之,音乐的平和心态作用不容忽视,其可以增加血脉的畅通,可以让人们精神愉悦,达到养生的目的。

现代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进行过分析,舒缓的音乐,和谐的美声,古朴的音调,悠扬的乐声都可以让人们的内心处于一种平衡,达到养生的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治愈作用,一些音乐还存在着一定害处,因此,要根据生病的机理,选择合适的音乐,达到养生的目的,只有选择得当才能发挥养生的重要功能。

除此之外,音乐的愉悦性对于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小艺术具有大作用。

(二)现代中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分支

音乐愉悦性的养生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调和神气,宣和情志

音乐愉悦性与养生文化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其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的情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作用实现的。在不良情绪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达到抑制的作用,在无法排泄情绪的时候音乐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在愉悦的音乐中,人们的态度朝着美好的方向转变,达到节制的目的。美好的音乐可以疏散人们抑郁的心情,可以宣泄不良的情绪,达到颐养心神,脱离烦恼的目的。

2、具有一定的智力开发能力

人们处于疾病的状态下,反应能力也相对缓慢,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活的乐趣,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心,同时一些音乐可以刺激记忆力,增强人们的智力。

3、提升人们自身的素质

音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怡情养性作用,其可以增强人们对生活的领悟。在音乐的熏陶中,人们的心灵得到充实,气质得到提升,人生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第7篇

[关键词]乳腺肿瘤;活检等待期;心理干预;心理;生理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8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waiting for biopsy.Methods Altogether 10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e-surgery breast biopsy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in toss method,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uring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The SAS scores,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A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30 min after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while the obvious increasing was seen in control group 30 min after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 (P

[Key words]Breast cancers;Waiting period for biopsy;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sychology;Physiology

乳腺肿瘤患者手术前往往需要进行乳腺活检,但在活检等待期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对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较为不利,一旦确诊为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由于心理状况欠佳很可能会产生抵触治疗等情绪,激化医患矛盾[1-3],因此,临床上应在乳腺肿瘤患者等待活检结果的时间内,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未能满足乳腺肿瘤患者的心理方面的需求,护理效果欠佳,故临床还应寻求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案[4]。本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活检等待期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选取进行乳腺活检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在乳腺手术前行乳腺活检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乳腺肿瘤,但其乳腺肿瘤性质未确定,需进行乳腺活检,以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法。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45~74岁,平均(59.36±13.75)岁,均为女性患者;观察组年龄44~75岁,平均(59.23±13.59)岁,均为女性患者。此次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活检等待期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采取平卧位,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监测,并告知患者乳腺肿物活检结果得出的时间。

观察组在活检等待期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5-7]。①心理评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策。②正向暗示:为患者讲解乳腺病理活检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无需担心、耐心等待,告知患者乳腺根治术的有效性,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暗示,使患者对乳腺肿瘤活检结果不必过于担忧。③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聆听患者的倾诉,可适当与患者聊起家庭、工作、爱好、子女等,使患者沉浸在良好的交流状态中,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④肢体接触:护理人员可适当通过握住患者双手、扶住患者肩膀等肢体接触方式对其表示抚慰,采用肢体语言放松患者的心情,如有必要,可给予患者适当的穴位按压,使患者全身肌肉得到放松。⑤音乐疏导:在等待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适当播放舒缓悦耳的音乐,如《小夜曲》《天鹅湖》等,还可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一些较为轻松的音乐,音乐的音量应控制为25~30 dB,避免音量过大对患者造成噪音干扰。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并在等待开始前和等待开始后30 min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进行测量,以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

SAS评分量表的总分为100分,共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0~4分,总分=单个条目得分×20×1.25,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50~59分表示患者处于轻度焦虑状态;60~69分表示患者处于中度焦虑状态,≥70分表示患者处于重度焦虑状态[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岁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活检等待期SAS评分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活检等待期S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活检等待期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的比较

与等待开始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等待开始后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等待开始后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乳腺肿瘤是女性多发疾病,在我国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9]。由于乳腺肿瘤患者确诊后其肿瘤性质不明确,在进行手术前,需进行乳腺活检以明确患者乳腺肿瘤的性质,以便确定手术方案[10],但在活检等待期,患者往往会出现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造成影响,对病情较为不利[11-12],因此,有必要在乳腺肿瘤患者的活检等待期对患者施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

常规护理措施仅仅是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不具有灵活性,无法对活检等待期的乳腺肿瘤患者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干预,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不够人性化[13-14]。而心理干预主要是指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耐心等待乳腺活检结果,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调节患者的生理反应[15-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活检等待期的焦虑程度较为轻微,说明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乳腺肿瘤患者在活检等待期的焦虑情绪;观察组患者等待开始后的血压和心率均未出现明显增高,说明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腺肿瘤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使患者的生理指标处于平稳水平,避免心率、血压的增高对患者机体和病情造成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本研究中心理干预措施是根据患者心理评估结果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正向暗示、心理疏导、肢体接触以及音乐疏导等方式,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或转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生理也具有调节作用[18]。

综上所述,在乳腺肿瘤患者活检等待期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调节患者的生理反应。

[参考文献]

[1]喻竹.南丁格尔环境理论在乳腺肿瘤活检等待期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659-2660.

[2]李晓玲,何春红,姜红,等.不同干预措施对疑似乳腺癌病人活检后等待病理报告期间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4):1308-1310.

[3]Thewes B,Bell ML,Butow P,et al.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stress but not social factors influence level of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 young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results of a cross-sectional study[J].Psychooncol,2013,22(12):2797-2806.

[4]熊英,魏佳岩.乳腺肿瘤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结果等待期心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4):411-413.

[5]林文婧,江云.背景音乐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病理等待期焦虑的改善作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5):169-170.

[6]王贤,杨跃,叶萍,等.心理干预对乳腺肿块患者对等待病理结果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3,10(9):57.

[7]Vodermaier A,Linden W,Rnic K,et al.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depression with survival: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4,143(2):373-384.

[8]蔡雪英.音乐疗法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情绪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30-731.

[9]辛琳.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肿块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报告期间焦虑抑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 24(1):93-95.

[10]李晓玲,何春红,姜红,等.不同方式干预措施对疑似乳癌患者活检后等待病理报告期间生命体征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461-463.

[11]王开秀,李晓玲.教育性干预措施对疑似乳腺癌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60-61.

[12]钱皎月,鲍向红,魏沛,等.疑似乳腺癌患者诊断期不同时间点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18(12):20-22.

[13]仲爱华.乳腺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患者等待病理报告期间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4,34(22):164-165.

[14]高平,孙秀红,李艳荣,等.心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7):1225-1226.

[15]冯艳秋,朱红,郭淑英,等.乳腺肿块患者等待病理时的人文关怀对确诊癌症后应激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138-1141.

[16]赵海璇,梁思华,胡开萍,等.人文关怀在乳腺手术患者等候冰冻切片期间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 20(4):92-93.

第8篇

      

        无

        (f0003)移动护士站电子扫描仪在心脏专科中护理巡视的应用 张春霞

        (f0004)征文启事 无

        科研综述

        (1537)慢性病自我管理理论模式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孔淑贞 蒋文慧

        (1540)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精神疾病病人暴力行为的研究现状 贺美玲 郭志华 王红星 丁伟华 程艮

        (1542)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自我效能评价工具的研究现状 王海燕 许燕玲 胡三莲 钱会娟

        (1545)我国伤口护士角色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雅琴 宁宁 陈佳丽 廖灯彬

        (1547)我国护理教学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韩金凤 王玚 李书梅 黄叶莉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549)耳挂式象鼻型呕吐物收纳测量袋的设计 胡晓岚 张缤

        科研论著

        (1550)心力衰竭病人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一信念一行为对称体重依从性的影响 鞠阳 汪小华 仇静波 庞建红 冯萍 陆敏霞 赵欣

        (1552)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璐 孙国珍 王琴 李新立

        (1555)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与肺功能关系研究 余水秀 王仙园 周娟 吴军 彭毅志 彭代智 罗高兴 罗奇志 颜洪

        李晓鲁 张家平

        调查研究

        (1558)本科实习护生文化胜任力与职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张瑜 李秀艳 richard pescador

        (1561)门诊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彭霞 莫霄云 宁余音

        (156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小慧 刘海波

        (1565)日间手术病人术前访视需求调查 杨霞 胡文娟 赵爱平 卢惠娟 陈哲颖 周亚芬

        (1567)护士对医院不良事件报告氛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孙晓 万文洁 吴茜 朱晓萍 施雁

        (1570)口腔专科医院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冬叶 万丽红 陈佩珠 黄秋雨 周凤

        (1572)低年资护士工作应激及影响因素分析 杜鑫 王维宁 丁芬芳

        (1575)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的调查与对策 张敏 何华 张亚婷 吴红娟 徐岁云

        (1577)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 吴祝凤 林细吟 卜秀青 方蘅英

        临床研究

        (1580)老年肾病病人长时间输液治疗对外周静脉血管损伤的临床观察 马莉冰 马国栋

        (1581)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毛羽佳 张先庚 李凤燕 梁清芳 王红艳

        (1583)药护合作模式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英萍 张宁

        (1585)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病人吞咽障碍的影响 王滨琳 徐德保 唐运姣 陶子荣 贺爱兰 贺莲香

        (1587)卧床病人使用微型水泵淋浴器床上洗头车洗头的效果观察 黄秀华 梁秀萍 谭意

萍 陆丽芳 杨记英 吴肖梅

        (1589)两连线作为成人胸外按压定位方法的评估 罗卉 黄素芳 汪晖

        (1591)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痰湿体质病人体质积分的影响 王翔 沈翠珍

        (1593)静脉输注低温加药液体对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及脑保护作用 徐桂花 朱丽莎 张玉琴

        (1595)综合干预促进胃肠道手术病人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陈丽 许勤 刘林

        (1597)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艾雅琴 郑丽军 孟朋民 杨泉林 苏心镜

        (1598)手足部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 华影 亓新学 毕清泉

        (1600)led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及护理 黄霞 胡蓉 关敏

        (1602)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在脑卒中昏迷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叶日春 李彩红 覃小静 刘淑莹 侯伶

        (1604)分腔式医用护理背包在海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黄叶莉 李书梅 韩金凤

        (1605)音乐疗法对早产儿喂养的影响 杨园园 蒙景雯 魏宁宁 李春华 梁爽 陈华

        (1607)糖尿病病人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裴璠 赵紫琴

        (1610)生理盐水冲洗法在预防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覃红桂 肖远琼 韦雪 廖燕湘 赖微

        (1611)记录糖尿病生活日记对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金伊俪 胡颖 罗梅萍

        (1613)住院空巢老年肿瘤病人情绪状况及护理干预 钟雪莲 唐小梅

        (1615)三镜联合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加鼻胆管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韩娟 王超 任晓琼 柳莎

        无

        (1616)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无

        临床研究

        (1617)tessier3型颅面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 宋丽娟 翟凤英 张广霞

        (1618)经口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姚娇 陈纯清

        护理管理研究

        (1620)助孕夫妇“三证”审核护理管理标准化流程的研究 舒军萍

        (162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王理瑛 张莉 颜萍 刘畅 汪惠才

        无

        (1623)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无

        护理管理研究

        (1624)减少急诊儿科护士针刺伤的临床路径管理 刘迎春 于颖 李新红 赵晓甦

        (1625)医护协作一体化模式在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探讨 李育玲 李丽红 张利 张敏

        (1627)我国专科护士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 高青 许翠萍

        护理教育研究

        (1629)pbl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学习投入的影响 穆晓云 臧爽 李丹

        (1631)支架式教学对本科实习护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叶艳胜 曹群英 丁芳 鲍翠玉

        (1634)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陈丽霞 洪迎迎 李辉 林佩璜

        (1636)高级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郑长

花 赵国玺 彭慧蛟 何小玲

        (1638)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梁春光 仝慧娟

        (1640)加强高职护生毕业实习期间隐性护理知识管理的探究 满力 郭宏

        (1642)浅谈医疗改革视角下高校社区护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李瑜 董钊杨 吴小婉 黄红 吕文文

        (164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实践研究 李为华 左凤林

        无

        (1645)辞书著录格式 无

        护理教育研究

        (1646)地方综合性大学构建国际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李雪莉 刘幼昆 邓三妤

        社区护理

        (1648)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胡明 李小明 钟美容 林何梅 任洁娜

        (1649)应用握力圈扩张手背浅表静脉的实用性研究 朱惠瑛 李玉梅

        量表研究

        (1651)本科护生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李鸿艳 刘宇 冯琼 毕瑞雪 章洁 周湖燕 雷琼琼

        (1653)老年综合征评价量表的性能实测分析 刘祚燕 龙纳 淳雪丽 陈 胡秀英

        (1655)护理人员激励问卷的编制 樊现岗 王维宁 孟繁洁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657)一次性多功能无菌物品存放盒的研制 王宇 胡雪慧 王倩 周琛

        个案护理

        (1658)1例桡动脉穿刺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沈磊 温媛 王磊

        (1659)1例全胸主动脉置换加左肺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陈林 郑静

        (1660)维生素k1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引起肢体麻痹1例 鲍隆梅 刘俊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661)防治足下垂牵引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肖秋香 陈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