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会计专业硕士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5: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专业硕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专业硕士论文

第1篇

1.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方法与理论:趋势与国际比较(2002-2006)

2.美中会计学博士教育现状及比较 

3.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趋势和展望:选题、方法和理论 

4.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林志军在厦门大学通过论文答辩

5.关于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讨论——全国会计学研究生导师联谊会综述

6.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遵循情况的调查

7.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林志军在厦门大学通过论文答辩

8.重庆市第一位攻读会计学博士学位的薛云奎同志获得博士学位

9.会计学博士汤云为通过论文答辩

10.潜心治学结硕果 修身勤政展才华——记重庆三峡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孙芳城博士 

11.一个会计学博士的脚印——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汤云为教授 

12.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13.学而有恒 寒梅咏春——记中国最年轻的会计学女博士任咏恒

14.会计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

15.我国培养出首位会计学洋博士

16.中国公司财务由谁来管?管什么?——访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教授汤谷良博士

17.安徽财贸学院会计学系领导教授博士风采

18. 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 

19.锐意进取 硕果累累——记中国最年轻的会计博士生导师张为国教授

20.从两篇“百优”论文多维透视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1.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曲晓辉教授

22.中美会计学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  

23.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4.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25.新建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6.论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建 

27.会计学专业教学理念的探讨 

28.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 

29.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0.国外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启示 

31.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32.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 

33.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34.2001~2010年会计学硕士论文选题内容与方法分析 

35.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总结 

36.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 

37.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38.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39.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0.从会计学总体层面探讨会计学的发展 

41.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42.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差距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3.会计学的学科属性:管理学还是经济学? 

44.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45.会计学的伦理诉求:方法论视角 

46.大学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47.本科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48.论一般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49.构建环境会计学的理论框架 

50.论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兼谈会计学科的发展 

51.会计学专业学术梯度建设的策略研究

52.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53.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54.“价值”是会计学的逻辑起点

55.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挑战与应对

56.基于CDIO理念的会计学专业教育改革探索

57.会计学的发展趋势以及面对的问题研究 

58.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59.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基于管理学院《会计学》平台课程的教学实践

60.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模式优化

61.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以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62.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

63.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64.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65.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

66.关于法学与会计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兼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67.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思考——基于国家标准与国际认证标准导向

68.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69.结构化研讨方式在MBA《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70.对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71.税制改革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73.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74.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75.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探讨——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比较

76.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77.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的取证

78.论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 

79.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80.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81.会计学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82.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研究

83.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未来展望 

84.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与构想——以九江学院会计学院为例 

85.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86.论会计市场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 

87.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88.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89.我国会计学教材建设的优化问题

90.会计发展的和谐:建立广义会计学的探索

91.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为例 

92.基于多媒体辅助的会计学情境教学法设计

93.《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94.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会计学专业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 

96.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会计学属性

97.MBA会计学课程建设探讨

98.论会计学两大部类

99.MBA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六大矛盾分析

100.对高级会计学研究范畴界定的思考

101.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与财务知识模块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襄樊经济学院的实践

102.产权会计学论纲 

103.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04.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优化 

105.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06.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107.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为例

108.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109.潘序伦会计学教材特点初探 

110.基于ERP平台的会计学实验设计 

111.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112.论会计学的职业特色及高职会计学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113.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建设思考

114.强化会计学应用性教学的思考 

115.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116.《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证研究 

117.会计学本科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118.会计学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19.会计学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120.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的“点、线、面”教学法

121.美国会计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布里奇波特大学与铜陵学院的对比 

122.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探讨 

123.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目标与质量控制 

124.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方法研究 

125.独立学院(本科)会计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2篇

【关键字】会计专业群,内涵建设,要素分析

专业群作为一个教育系统,无论其作为相同相近专业集群模式建设或是作为核心专业带动模式建设,都离不开这一系统构成要素的内涵发展。我们分析认为,构成专业群系统应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条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保障体系等5大要素。本文将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群建设为例,对高职专业群内涵建设的要素展开分析。

一、课程体系要素的建设思路与具体实践

(一)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设计有别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实践,我们认为,“平台+模块+方向”应可作为当前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而在该体系的设计过程当中,应重点把握统筹平台课、搭建模块课、优化专业课的指导思想。

1、统筹平台课。在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过程当中,应首先考虑统筹安排群内专业所需开设的公共类平台课程。我们知道,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除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之外,也应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人道关怀、进行终身学习、批判思考、能开创自我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专业平台课程关注与回应的就是这一问题。专业平台课程将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输人文知识与普世道德规范,专业平台课程将为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2、搭建模块课。模块课程是指基于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基础的专业群中多个专业共享的课程,是群内每一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群内专业学科的基本教学规律,还要满足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知识准备需求。模块课程的搭建是整个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至关重要的一环,模块课程将要解决专业群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性的教育问题,解决学生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学生职业发展后劲的问题。

3、优化专业课。优化专业课程首先应该进行较为详尽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需求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课程建设的成果,明确群内各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主干课程,并分析梳理其在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上的独特性,确保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群内专业相近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的共性通读差异性,建设既满足各专业就业岗位需要、又可供学生按兴趣爱好培养职业迁移能力的开放性选修课程。

(二)我院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

1、“平台”课程设置的实践。我院会计专业群 “平台”课程是由公共基础课程及校本课程两部分内容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必备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包括教育部门要求的“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及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课程,我院是供销系统下属院校,设置了浙商文化概论、合作经济专题等体现主管系统特色的课程。

2、“模块”课程设置的实践。我院会计专业群 “模块”课程是由系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两部分内容组成。系本课程是从专业群角度出发,体现会计专业群职业技术和职业基础的课程,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财会基本技能、财经应用文写作、经济法基础、财务会计实务等课程。综合实践课包括会计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创新创业实训等课程。

3、“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我院会计专业群 “专业”课程是由专业方向课、能力拓展课两部分组成。专业方向课确定各专业所对应的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融会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分解确定各专项能力模块及能力要素。专业方向课包括审计实务、纳税筹划实务、信用评估实务等课程。专业拓展课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侧重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展与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财经应用文写作、证券投资实务等课程。

二、师资队伍要素的建设思路与具体实践

1、激发驱动力。专业带头人既是教学团队的核心,也是专业群建设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其前沿技术把握能力、教学改革能力和职业素养都会直接影响着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对于专业带头人这一层级的教师,我们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以激发其驱动力为主,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学术魅力及人格力,求实现以点带面,以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来带动整个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

2、凝实战斗力。中青年教师是专业群教学团队的根基,是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其专业教学能力、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师德师风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进而也影响着整个专业群的发展质量。对于这一层级的教师,我们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以凝实其战斗力为主,多种途径设定、多项政策扶持,以期加强其执教能力、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

3、提升贡献力。企业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相关的企业标准,熟悉生产的工艺和流程,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了如指掌。对于这一层级的教师,我们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以提升贡献力为主,使其在专业建设过程当中,不仅停留在课程教学和学生实训指导方面,而要吸引他们参与到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上来,进一步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贡献力。

(二)我院会计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1、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首先要做好专业带头人选拔工作。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是高职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群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我们按照“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的总体要求,出台专业带头人选拔规定、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并要求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做出个人发展规划。我们对专业带头人的课题申报、精品课程申报、专著出版、进行有力的政策倾斜,并严格做出年度考核。

2、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青年教师素质和水平就是对专业长远发展的人才资源的储备。为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促进新一批学术骨干、技术能手的成长,形成一支适应专业群发展需要的素质优秀、战斗力强、结构优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出台了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规定、制订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并要求培养对象做出个人发展规划。我们要求中青年骨干教师必须完成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改工作,同时每两年不少顶岗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要素的建设思路与具体实践

(一)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1、群内专业协同建设。在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满足多学科、多专业的实习。专业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应重在选择及运行管理。一个实训基地不能只满足一个专业的使用,而应该是整个专业群都能够共同使用的;一个实训基地不能分属多个教学部门管理和使用,而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基地的多专业共用功能,避免重复建设。

2、群内专业资源共享。专业群应对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科研、容纳量、基础条件等全方位的评估。实训基地应满足群内不同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不同专业学生在同一基地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实践技能的互补,也有利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同时还可以有效实现降低建设基地的成本的目的。

(二)我院会计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会计专业群依托学院经管实训基地优良的硬件条件,着力加强校内实训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实训特色项目。生产性实训基地巨都经贸会计实训基地,采用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形式,将记账、税务等业务引入校园,方便学生在校内从事了全真的实训教学内容。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会计专业群依托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积极为学生“零距离”参与专业实践、为专业开展顶岗实习创造条件。我们依托供销系统,着力提升校企合作、服务系统的内涵和深度,并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安排群内专业学生进行与岗位技能结合的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

四、教学资源库要素的建设思路与具体实践

(一)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思想

1、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集中群内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通过克服各专业课程资源分布上不均衡的现实障碍,有效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给学生增加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而且降低教学成本、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各专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2、推动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基础自主搭配“学习套餐”。另一方面,系统对每一个学习者的个性资料、学习情况等可以实现跟踪记录,并可根据各学习成员的情况记录,提出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建议,进而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3、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实施教学的主要实现途径是远程教育,由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无障碍的学习特点,使得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各专业教学有力的扩展和补充,促进教育改革,特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我院会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

1、教学模式突破传统。会计专业群共享型资源库的建设,改变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组织形式,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突出重视了会计专业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增强主体意识,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增长知识和才干。

2、教学资源生动丰富。资源库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特点,通过图片、声音、音视频等技术手机变单一纸质教材形式为丰富多彩的电子教材形式,将“死”知识变为“活”知识,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选择。

3、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会计专业群共享型资源库有效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传播、共享、整合和创造出优秀的教育学习资源,深入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并极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保障机制要素的具体实践

1、管理机构保障。我们在管理机构和职责构建过程中,应配备适合专业群保障机制运行所要求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相互关系清晰、不同层次、职能部门、机构之间在相关质量活动中进行有效沟通。我们成立了会计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专业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负责专业群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工作;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及教育质量评价委员会,指导并监督专业群建设工作。

2、师资队伍保障。会计专业群拥有22名专职教师队伍中,其中高级职称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6人,占72%,省级带头人2人,双师型教师20人、比例达91%;外聘兼职教师25人,高级职称5人,这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3、教育质量保障。在专业群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教学常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等几个方面的要素展开。会计专业群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各专业教师教学情况、专业各教学环节教学情况和质量。每门专业课程有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授课计划、研究教学方式和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4、制度建设保障。会计专业群建设根据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实习实训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研和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教师顶岗实践制度等,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来确保专业建设持续、健康推进。

参考文献:

[1]黄小平.高职专业群建设探析.机械职业教育,2012(09)

[2]李真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2-06-01

第3篇

关键词:海南 法务会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01-02

法务会计在国外是防范和打击财务欺诈、建立良好经济秩序的有效工具,在海南也有一定的应用。研究法务会计在海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海南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务会计在海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法务会计在海南的应用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还是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甚至是企业管理方面都已运用了法务会计。然而,法务会计在海南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滞后。坚实的理论体系是法务会计快速发展的基础。由于法务会计引进我国的时间较短,在海南甚至全国,对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首先,法务会计的很多基本理论问题,如关于法务会计的定义、目标、职能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广泛,尚未达成共识。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统一导致了法务会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间以不同的名义、不同的形式出现,进而导致社会对法务会计缺乏认识和了解。例如,海南法务会计的功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使,部门间缺乏统一的认识。其次,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涉及范围狭小,目前很多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经济诉讼案件的查处方面,而对法务会计在政府监督、企业管理的应用研究甚少。再次,研究人员少,研究的问题分散,取得的成果也较少。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搜索“法务会计”相关的文献资料,到目前为止,只有914条的查询结果,没有发现关于海南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成果。

海南对法务会计的应用研究同样缺乏。首先,对法务会计的应用领域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法务会计专家对法务会计在案件诉讼、财务舞弊案件中的应用已经形成共识,而对政府应用法务会计进行经济监督管理和企业应用法务会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甚少。其次,对如何发挥法务会计作用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目前,对于法务会计的准则、机制、执业机构、执业人员、执业规范等的研究成果不多,更没有达成一致认识。

2.法务会计的认知度低。笔者主持的课题组对海南省关于法务会计的相关事项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分别为高校会计及相关专业教师、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律师事务所的从业律师及企业单位会计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份,其中高校48份、会计师事务所28份、律师事务所24份、企业50份。调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法务会计在海南的认知度很低。

3.制度不完善。海南缺乏法务会计准则和执业标准。不同机构在行使法务会计的功能时,依据的法律法规基本各不相同。如法院依据的是《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审计部门依据的是《审计法》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用法务会计时,一般依据的是《公司法》等。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务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导致从事法务会计相关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各自为政。法务会计无法在海南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也不易被社会广泛认可。

由于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法务会计人员的从业资质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法务会计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法务会计工作的质量,甚至会产生更多的法律纠纷。法务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由于过失或故意可能会提供错误或虚假的专家意见,给委托人或者第三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法务会计人员因此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给法务会计诉讼支持带来了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务会计的发展。

4.没有法务会计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目前海南没有专门的法务会计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法务会计的基本职责由非法务会计机构和人员履行。例如,法院等司法机关在涉及到财务数据鉴定的时候一般是由其司法鉴定中心或者是委托独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审计部门在进行离任审计或专项审计一般是其独立进行或委托会计师事

务所参与进行;企业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一般是由监事会或其他内设机构进行。

海南法务会计从业人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公检法机关内部的司法会计鉴定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内部专业人员;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专业人员。

司法机关的鉴定人员与法官存在的关联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独立性,违背客观公正原则,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同时,司法机关的鉴定人员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受行政部门官僚之风的影响,通常工作效率较低,可能会影响法庭审理的进度。

海南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务会计相关业务的人员大多是注册会计师,并未取得法务会计专业资格认证,对法务会计理论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处理问题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务会计工作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符合咨询业务和审计业务分离的发展趋势,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税务和咨询等业务,其与公司、银行、政府、监管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执行法务会计工作时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独立性。从长远发展来看,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务会计业务会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和法务会计咨询服务两者之间的冲突。其他机构从事法务会计的职责时也会面临类似问题。

二、法务会计在海南应用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首先,在全国率先成立法务会计专业研究机构。可由海南省社科联牵头,组织海南法学界、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成立海南法务会计专业研究中心,同时吸纳全国专家学者参加,专门从事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对法务会计课题申报和立项给予一定的倾斜,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资助,争取每年有10个省级课题立项,1~2个国家级课题立项,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解决海南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步奠定法务会计的理论体系,使海南法务会计理论研究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其次,加强应用研究力度。用2~3年时间对海南法务会计的应用领域、依据、执业状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的调研,提出在海南发挥法务会计作用的详细建议。再次,借鉴国外经验。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和交流,法务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已经较为成熟,应该经常举办交流会,加强国内外法务会计专家学者在学术上的沟通与交流。第四,创办专业期刊。创办法务会计专业期刊,为法务会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务会计的认知度。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法务会计深入人心。当前,可通过电视、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法务会计,使更多的人了解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法务会计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在开展法务会计研究的同时撰写普及性和推广性文章,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各种形式的法务会计知识普及活动。此外,海南社科联或拟成立的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等联合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其他机构,共同举办有关法务会计的研讨会,使法务会计在海南的认知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让更多的专业人士了解法务会计。

3.建立健全法务会计制度。从法务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法务会计是在健全的法律监管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己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法务会计体系。在我国法务会计制度尚未建立之前,海南可充分利用国家赋予大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等政策优势,进行法务会计立法的试点工作,通过地方立法等形式建立法务会计制度体系。首先,海南省人大制定《海南省法务会计准则》。《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基础,包括法务会计的内涵、特点、原则和一般工作准则等。具体准则是基本准则的细化,对法务会计工作进行具体规定,包括法务会计主体、方法、程序等具体问题。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补充说明,可以增强具体准则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包括法务会计人员获取证据的类型、法务会计的法律责任和损失计算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海南可以结合《海南省法务会计准则》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同时配套建立法务会计的相关的制度体系。一是要有统一的职业道德准则和技术测评体系

;二是建立统一的鉴定监管制度,主要包括法务会计师责任制度、法务会计专家出庭作证和质证制度、法务会计鉴定收费标准等内容;三是法务会计的准入管理体系,即对法务会计师和法务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统一的准入条件和准入程序,包括确立法务会计师考核标准及实施后续教育;四是建立统一的法务会计人员违法处罚管理办法。

4.进行法务会计执业资格认证,建立法务会计执业机构。海南可以在全国率先成立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开展注册法务会计师的资格认证,并且对其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以促进法务会计师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法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为基本理念。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除了负责法务会计师资格的认证和后续教育之外,还需要对已取得法务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定期进行年度审查。注册法务会计协会还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强化他们的行业自律意识与规范,确保法务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海南可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务会计考试以及资格认证制度,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考试科目可以包括会计学、审计学、民法、经济法和诉讼法等综合学科。法务会计考试要独立于任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保证法务会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要求法务会计从业人员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及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

海南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成立专业法务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设置法务会计部门,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5.加快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对法务会计人才短缺的现实,海南除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外,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海南省教育部门要提高认识,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学试验改革,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法务会计教育,尽快培养出既掌握会计知识又精通法律知识,既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有敬业精神的法务会计人员。现阶段可以在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开设法务会计本科本科专业;同时,也可以在海南大学会计学硕士方向中设立法务会计研究方向。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修、在职培训等方式培养法务人才。

[本文是2012年立项的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际旅游岛视野下的法务会计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nsk(gj)12-4)和2012年立项的海口经济学院重点校级科研项目《法务会计在经济案件诉讼中的运用》(项目编号:hjkz12-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连秀红(导师:李日昱).法务会计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2.孙亚丽(导师:徐文华).法务会计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3.盖地,张敬峰.法务会计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3(5)

4.张苏彤.美国法务会计简介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4(7)

5.谭立.论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联系和区别[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6)

6.曾哲,马莉.美国安然案对我国法务会计制度的启示意蕴[j].会计之友2010(2,上)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现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 Weifang business accounting major of Career Academ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he subject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veals and analysis of China's accounting maj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ccupation core ability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underlying trend and implicat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situation

近年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由于经费投入少,报考人数多,成为很多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但是在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会计专业被列为了黄牌专业,所谓黄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究其原因,可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职业岗位变动日益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不仅有胜任岗位任务能力的要求,还需要有适应岗位迁移和就业方式变化能力的要求。但是随着高职会计专业跨越式发展,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主要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并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潜在的趋势及蕴含的启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了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校师生作为被试,共发放学生问卷260份,回收了25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39份,有效率为96%。年龄范围在18至22岁之间。发放教师问卷75份,其中辅导员问卷36份,教授职业核心能力专任教师5份,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34份,回收了73份,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为97%。年龄范围在25至55岁之间。

1.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组自编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学生问卷主要包括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程度、教学方面、实践活动、评价方式、培养成效等维度。教师问卷包括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专任教师问卷、教授其他课程教师问卷、辅导员问卷。以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师问卷为主线,根据已有文献及初步访谈所得资料,将此问卷划分为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程度、教学方面、评价方式、实践活动、培养途径、培养成效等维度。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辅导员问卷与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专任教师的问卷基本一致,并根据不同主体的特点进行部分删减或增加,项目表述亦做出相应调整。

1.3 统计工具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 SPSS20.0 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关于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程度方面

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程度,采用五级计分法,从“很不了解”到“ 不太了解”分别赋值“1”至“5”。学生在这一项上的均值为 2.90,基本接近 “一般”水平,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师均值为 3.91,趋近于“很了解”,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和辅导员均值分别为为 3.34何3.41,介于“一般”和“比较了解”之间。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同样采用五级计分,从“5”至“1”分别对应“很重要”到“很不重要”。被调查学生在这一项上的均值 4.16,基本处于“比较重要”,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师均值为 4.476,介于“比较重要”和“很重要”的中间位置;辅导员的均值为4.10,基本上处于“比较重要”的水平,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均值为 3.34,介于“一般”和“比较重要”的之间,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和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了解程度比较低,但他们都普遍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只有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认为其重要性在“一般”和“比较重要”的之间。

2.2 关于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方面

关于职业核心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方面,以多选择题的方式提问,75%的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师选择了讲授与一般参与性活动(如提问、讨论、游戏等)相结合的教学法,之后按照被选择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情景教学法,选项中提及的其余教学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等使用率相对较低。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中,65%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目标中体现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的实现方式是采用有利的教学方法(63.2%)和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49.3%)。辅导员群体,70%的教师在所带班级中打算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有50%的教师表示具体方法不清楚。关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业评价方式方面,以多项选择题的方式提问,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师问卷显示,期中、期末纸笔考试或技能测评与平时任务型评价相结合(前者比重大)的方式被选择的比例最高,占到了56%,期中、期末纸笔考试或技能测评与档案袋等方式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后者比重大)的方式占到了20%,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占到25%。

2.3 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及实践活动方面

在“您认为哪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较为有效”的问题(多项选择题)上,教授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师选择“开展针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实习活动”选项的占75.2%,说明实习、实践活动是教师较为认可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方式之一。其次是“开设独立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占到了56.8%,“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中渗透学习”占到了42.58%。在学校是否为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而开展了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的问题上,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选择“是”的占了56.3%,选择“否”的占了18.8%,选择“不清楚”的占据了26.9%。辅导员问卷中选择“是”的占了38.2%,选择“否”的占据了14.7%,选择“不清楚”的占据了47.1%。而在“自我学习提升”与“学校系统培养”两种培养模式中,选“自我学习提升”的占到了56%,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认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身多方面积累。学生群体选“学校系统培养”的占到了60%,说明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更希望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在学校是否为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而开展了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的问题上,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选择“是”的占了56.3%,选择“否”的占了18.8%,选择“不清楚”的占据了26.9%。辅导员问卷中选择“是”的占了38.2%,选择“否”的占据了14.7%,选择“不清楚”的占据了47.1%。

3 结果讨论

调查问卷显示我院会计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培养途径、评价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均有所作为,但在各方面的实施深度和力度仍有不足。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和教师虽然认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但对其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学生群体,其均值仅仅接近一般水平,说明学校在向学生介绍和展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工作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力度。而教师群体,教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师对核心能力了解程度最高,其次为辅导员,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对核心能力了解程度最低,说明教师群体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了解和认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是辅导员和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了解和认识是接纳、认可和行动的基础和前提,影响后续的顺利发展,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会计专业师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尤其应在观念上重视职业核心能力,深入了解职业核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职业核心技能的重视程度和积极的学习意识,并将职业核心能力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

(2)关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我院会计专业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教学法虽然与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相比较而言有所进步但相对比较传统,因此,今后在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方法方面应不断改进并更加灵活多样,无论是教授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师,还是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都应该不断加强培训与学习,提升自身教学素养,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和事实性例证,使讲授更加具体生动,而不应照本宣科,止步于理论。

(3)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方面。多数教师并不清楚学校是否为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而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少数教师认为学校并未开展此类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院在针对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系统的规划。在已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师生普遍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水平的活动主要有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习、担任学生或社团干部、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或技能大赛、假期社会实践等。因此学校今后应该更多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切合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而且应该不断创新和深层次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完善活动的激励机制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L芑鹣钅浚罕疚南瞪蕉〗逃蒲Ч婊笆骞婊?015年度一般课题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机制研究”(YG15033)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儒练.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四位一体”培养策略研究[J].湖北工I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

[2] 柳阳.高职生职业核心技能教育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第5篇

关键字:移动学习;学习资源;M-learning

一、国外发展现状

移动学习的研究从1994年发展至今,已经从学校、实验室等小范围的研究群体发展到各行各业的研究群体。如今,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项目不甚枚举,他们研究和关注的移动学习应用场景也逐渐从学校转向户外、工作间等不同场所。

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Andrew研究项目被视为全球范围内的第一个移动学习研究项目,这项研究工作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让全校师生在校园环境中就能够自由享受移动学习所带来的完美体验。

移动学习的研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这些项目中,有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而展开的,如英国的m-Learning项目,该项目采用M-learning系统结构用以支持移动学习材料的开发和研究,通过使用先进的移动设备来支持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自学和合作学习。有的是在高校利用移动通信技术而进行教育革新的项目,如德国、挪威的大学移动教育项目。也有的是为在职人员的终身学习需求而展开的项目,如ESF 移动学习项目,该项目旨在使用移动技术用以吸引那些因为工作的原因难以以班级学习形式组织学习的学习者(雇员)参与终身学习,这些学习者主要是从事清洁和运输行业的工作人员。

如今,移动学习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到中小学、大学、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甚至针对全社会范围的教育。L-Mo(Language – Mobile)项目是由德国汉诺丁大学学习科学研究院发起的一项致力于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移动学习项目,该项目集合语言专家、教育专家和计算机游戏设计者为儿童学习和实践第二语言设计了具有创新性的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来达到学习目的,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新加坡的MobiSkoolz项目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无线学习教育解决方案,该项目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平台,结合移动设备来增强学习和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访问在线作业,进行复习和在线测试。英国开放大学发起的Mobile VLE项目为开放大学的学习者以及希望通过连接在线的移动设备来访问开发大学的虚拟学习平台的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方法。由美国政府发起的MoLE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项目利用全球细胞网络和移动设备在国家与民众之间来推送和共享学习信息。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Northern Albert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IT)为多伦多圣尼嘉学院和NAIT会计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开发的移动学习资源,利用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技术作为辅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者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提高学习资源的可获取性。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专家戴斯蒙德·基更于2000年在上海电大40年校庆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所做的“D-learning.E-learning.M-learning”的报告,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引入我国。国内最早研究移动学习有黄荣怀教授的《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一书,王建华的《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祝智庭、顾小青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等。

在国内,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讯企业和学校教育部门。如,教育部的“移动教育”项目以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和“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为核心内容。前者通过中国移动的短信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后者通过在各主要大学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为参与“移动教育”项目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承接的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开发了三个版本的移动教育平台,致力于教育资源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以顾小青教授为首展开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项目以开发“世博英语”这一微型课程为例,阐述了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资源的共建共享的机制以及资源共建流程及其相应的工具模板。诺基亚公司开展的“行学一族”项目主要通过服务器端向客户端推送单词、图片等学习资源来开展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在国内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资源的教学设计研究,资源的内容设计,资源的开发、应用及评价等。随着移动学习理论的不断成熟,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也在日益丰富。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志刚在其硕士论文中参考SCORM标准,构建了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模型。河北大学的张鹏以成人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了成人移动学习资源教学设计模型。朱琦在研究移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的一般流程,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进一步阐述实例中的学习资源内容设计。而郑燕林则借鉴知识管理领域的SECI模型,从知识性设计、情境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及交互性设计四个角度阐述了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特点。马庚明在研究支持情境认知的移动学习的基础上总结了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成人教育.

[2]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张鹏.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学设计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6篇

【关键词】会计信用法律体系

一、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中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一)从理解会计制度的作用、职能和会计过程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写作毕业论文会计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其作用主要是为经营者本身服务。现代会计不仅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而且还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的有关主体,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贸易伙伴、相关的社会公众等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现代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及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必需的信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与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从一个方面促使会计规范与会计信用规范变成强制性的法律,而不再是一般的商业惯例,会计法也因此被归入经济法范畴而不再是商事法范畴。如果把这一重心理解错了,由此建立起来的结论也就不大可能正确。理解会计对财政收入与宏观调控的意义,是有效构建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关键之一。

一般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有“反映”和“监督”两项。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监督职能是基于反映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会计法与会计信用立法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行为制订和提供有效的规则,使会计信息能够正确反映经济活动,并为控制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信息。如果立法不能提供有效规则促使会计行为正确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就会形成会计信息失真,那会计立法就存在缺陷。当然,会计立法完善而有法不依,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工作的过程,从广义上考虑,包括会计信息的记录、会计信息处理、会计报告的制作、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信息审计监督、会计信息其他监督等。因此,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最基础部分就是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准则、纪律等,把会计信息形成的整体过程,用法律制度规范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做好这一工作,涉及到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也涉及到如何以法律规范有效、准确地反映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会计和法律方法相结合去实现。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会计政策内容上的缺陷,不可能通过法律方法进行纠正,而必须依靠会计理论去解决。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政策,都是来自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升华。但有些理论与方法是从国外引进而不是来自于中国的会计实践,因此,会计立法过程中,有必要更多地联系我国会计实践,尤其是在会计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实务界意见,吸收实践经验成果。

(二)从会计主体行为特征的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会计可理解为一种制度,也可理解为一种行为,或者合在一起,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写作硕士论文会计的社会功能,这里是指社会为什么需要会计这样一种制度化的行为。与任何经济制度一样,会计这种制度化的行为不能离开两个方面:即效率和分配。效率,主要是要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同样多的投入,尽可能多地提高产出。效率目标是在投入既定时把社会总财富或总福利这块蛋糕做得最大。而分配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分配这块蛋糕的问题。分配与会计信用相联系,就必须考虑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企业与人之间关系、投资人与国家关系、投资人与企业关系、人与投资人之间关系、国家与政府机关组织的人之间关系等。从间接的影响考虑,还有国家、企业与一般公众,尤其是企业或政府机关组织中职工的关系。如果把制度变迁依其对效率和分配的影响分为以效率提高为目的的“效率性制度变迁”、以分配调整为目的“分配性制度变迁”和既影响效率又影响分配的“混合性制度变迁”,纯粹的效率性制度变迁遇到的阻力就会最小,因为这种变迁并不会减少什么人的利益,而只可能增加,或只改变相对利益;以利益分配调整为主的分配性制度变迁的阻力就会大得多,既得利益阶层会极力阻止变迁的进行;而混合性制度变迁所遇到的阻力,则由其利益分配和效率提高的混合比例决定。在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中,许多制度变迁或制度的实施,都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调整,因此阻力必然会很大。

事实上,效率问题本身就存在着不同层次主体之间、不同种类主体之间、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如企业的效率与国家的效率不同,存在着冲突;不同企业之间的效率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效率之间等等,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要求有效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方面实现激励相容。如果效率激励不相容,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避免,相容性越差,失真度就越高。

分配具有与效率冲突相同的问题。不同层次主体之间、不同种类主体之间、同一层次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好,在分配激励方面不相容,会计信息失真同样不可避免,并且,激励的相容性与信息失真成反比。而效率与分配的激励相容性,涉及的则不仅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问题,还涉及到复杂的产权问题、体制问题。

效率与分配相互影响,但是,就具体的个人行为来讲,从生活实际现象来看,每个人都更在乎对自己的分配问题,这是人的理性,也正是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写作医学论文或者更准确地说,主体在处理自己内部问题时可能更注重效率,而在处理自己与其他主体关系时,则更侧重分配。因此,从内部来讲,不同层次的主体在考虑自身的效率方面,都有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从外部关系来讲,不管组织还是个人,则更多的是侧重自身在分配中获得更多份额。当效率与分配发生冲突时,自然在选择分配获得更多份额方面有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行为特征决定了会计主体对内倾向于提供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真”信息,而对主体之外,则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多分配的“假”信息。这一结论适用于从个人、组织到国家的各个不同层次主体的行为的解释。许多企业有所谓“真”“假”“两套账”,即对内一套真账,对外一套假账,正是对这一结论的证实。

因此,因效率带来的问题往往被包含在不同层次的分配问题之中。例如,会计人员在自身利益上讲求效率,如在一定的工资、奖金与升迁机会等总报酬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去完成会计任务,极为讲求投入产出效率;而在处理与组织的关系时,则除了尽可能地省时省力等外,还会尽可能地利用机会去通过提供假信息,而占有组织利益。对企业来讲,则对内可能极讲效率,尽可能节省成本,增加收入;而在处理与国家关系时,则尽可能多报支出,增加

成本,减少收入。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领导、会计监督人员,在处理个人与企业、企业与国家关系时,如果与个人利益相关,则对能够增加个人利益的方式选择上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分析可以看到,效率问题包含在不同层次的分配问题之中,处理好效率问题,其实质是协调不同层次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或者说,处理好不同层次主体利益的分配问题,就能处理好不同层次的效率问题。因此,会计信息失真,根本上是由于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分配矛盾造成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构建的根本实质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立法处理好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相容问题。有效的信用法律体系必须既要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体利益分配的相容问题,同时又要有规范的程序和严格有效的执法,以保障立法所确定的利益分配能够有效实现。

(三)从会计信息提供主体的产权特征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从提供会计信息的组织的组织结构与产权关系上,可以把会计信息提供主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国家或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国营”型的企业与政府机关,这类组织是典型的“产权主体缺位型”主体,其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问题造成的。与此相对的另一类组织,则是私人独资、合伙及人数有限并由所有者直接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它们是典型的“投机分配型”主体。这一类组织中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通过“投机分配”,损害国家、银行、债权人利益而造成的。而介于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则是中小投资者甚多,而容易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份有限公司型的“所有权与经营分离型”主体。这类企业中“”和“投机”两类问题兼而有之。

在第一类产权缺位型主体中,从领导到会计人员到其他员工,组织财产既是任何人的,也不是任何人的。是任何人的,是因为财产是国家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大部分职工进行生产从而赖以生活的资产;不是任何人的,是因为它是国家资产,谁也不能独自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这类财产,承受着一定程度的“公地悲剧”的损害。这类企业的领导层或决策层,尤其是主要领导,其激励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而获得收入提高、待遇提高和地位升迁的实惠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提高的回报;另一方面,则可能是通过利用职权而转移企业利益,增加自身私利。前一种是国家希望和鼓励的,后一种则属国家不希望、反对甚至严厉打击的。但究竟哪一种占上风,则完全要看哪一种激励更强有力。对这类主体中的中层或一般员工,也存在着两种激励选择:一是积极奉献,提高收入;一是与管理者处理好关系,不奉献却能同样甚至获得更多收入或实惠。由于对管理者与一般员工都不存在产权问题,在工资收入及奖金激励不公平或奉献与回报不对称时,就必然存在“投机占有”的合作激励。员工以及任何人员,在会计信息真实不能增加自己任何收益,而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对自己造成任何直接损害时,就不可能存在监督会计信息真实的激励。而对会计人员来讲,合作对自己有利,监督对自己无关痛痒时,同样失去监督作用,而剩下的就只能是合作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对“投机分配型”企业而言,产权与投资者、产权与决策者一般情况下都是合一的。由于这类企业收入与积累的增加,直接与投资者、决策者的利益相关,一般不存在产权主体缺位型企业中管理层与员工(会计人员)合作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形,因为这类行为受到严格的监督,造成损害也会受到积极的追究。对于这类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激励,主要来自于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逃避税收,获得银行贷款、其他债权人借款等,损害的主要是国家、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这类企业中经常存在比较积极的购买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对这类主体监督的重点,在于资产、成本、收入等信息是否真实、其处理过程是否遵守有关会计法和会计制度及会计规则的问题。

而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型”的企业,则前两类企业存在的问题都存在。但相比产权主体缺位类,产权主体是明确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投资人与经理层之间。写作英语论文经理层的经营受到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积极监督,而大股东也受到小股东“用脚投票”方式的积极监督,“问题”导致的损害并不十分严重,而且有比较积极的监督力量。而投机分配激励方面,这类企业依然存在,包括人与大股东合作,以及大股东与人和会计人员合作的激励,但又与投机分配型企业不同。由于人的投机分配行为,收益并不能完全甚至较多的归于自己,而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却要由他承担,因此,大股东的投机分配行为一般受到一定约束。当然,如果人与大股东合作损害小股东利益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或者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远小于与大股东合作获得的利益,就另当别论了。

基于以上不同产权类型组织行为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企业产权体制状况是影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改革经济体制、调整企业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就必然构成完善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类的角度,把握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不同的区分。从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方面去考虑,即从法学的研究方法考虑,则下面两种分类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方面,可以区分为“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等组织在遵守法律强制规定前提下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则是企业等组织不遵守会计法、会计制度和会计规则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从守法意义上,前一类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而后一类是主观上的故意造成的。

第二,从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上,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区分为“主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客观原因,是指那些无法通过法律制度完善消除,或者至少目前不能通过制度完善而消除的,那就只能依靠加强这些方面的会计理论研究来解决。主观因素的会计失真,则是指那些通过制度分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就能解决的会计信息失真。

这两种分类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明白客观因素的会计信息失真涉及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法律来解决。主观因素的失真,须从合法与违法方面考虑,法律、会计制度、会计规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是加强执法的问题;而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合理,无法执行的问题,则需要从法律制定和法律健全与完善方面考虑。当然,法律制度的创新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有些问题执行的成本太高,就要以制度创新的边际成本与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的平衡为界。

二、完整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应当包括的基本方面和重要内容

从会计信息的生产、利用、监督等全过程来讲,完整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必须包括以下方面:(一)针对会计记录、会计处理、会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立法,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科学性和生成过程的真实性。这方面立法内容,要求按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和环节,做出全面的规定。具体内容应当包括:1.加强关于会计记录规则的立法,明确会计记录、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制作的原则、方法、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生成技术本身的科学性,强化有关会计记录、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等规则的确定性、适应性、操作性。2.加强会计专业人员在会计信息制作过程中的职责、义务,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行为的规范性。3.加强信息报告和披露的内容、要求、频率、范围、标准、格式、地点、获取等方面规则的立法,保证会计信息对企业有关情况反映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4.加强信息报告与披露过程中非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及违规法律责任的立法,以尽可能减小非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过程的干扰。5.加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制度建设,使会计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立法互为补充,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体系立法。会计检查的有效性依赖于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确定会计检查的主体、依据、对象、内容等,保证会计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会计工作人员正当权利的保障立法。会计人员正当权利的有效保障,是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真实的基本条件。必须通过立法保障会计人员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时,正当权益不受损害,尤其是设置相应的机构、程序使其正当权益能够受到有效的保护。

(四)维护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性立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此方面立法主要内容应当包括:1.中介机构及其专业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及其保护立法。2.干涉中介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独立的制裁立法。3.对中介机构及其专业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处罚立法。尤其应当加强资格处罚。4.对中介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因故意和重大过失违法执业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立法。

(五)会计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国家应当尽快制订会计信用征信和评级立法,为会计征信和评级提供法律依据。通过会计征信体系,建立起企业、会计人员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等遵法守纪的信用记录,对违犯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及会计纪律达到一定记录数量或一定程度的行为人,强化资格罚,强化自我约束。

(六)会计法律责任立法。加强会计信用法律责任立法,主要包括:1.会计技术人员、审计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立法。2.会计主管及领导离任和会计离岗的离职、离任、离岗审计制度立法。3.加强会计领导责任制度立法。写作留学生论文4.加大企业会计违法惩治力度。5.加大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正当权益侵权法律责任。6.明确对会计信息虚假、重大遗漏造成的投资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律责任的规定应当充分考虑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和执法资源与执法效率方面的问题,使法律责任的落实具有实在的威慑力。

(七)会计监督立法。会计监督包括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会计信息是企业质量的说明书,而审计则是对作为企业说明书的审查。加强审计制度和准则立法,主要是指就审计主体、对象、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方面加强立法,使审计方法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更为有效。除了审计作为对会计的监督以外,还必须加强其他监督立法。主要应当包括:1.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保障监督立法。2.会计信用评级监督立法。3.会计法律责任监督。4.会计信用征信过程监督立法。5.对审计监督的监管立法。

(八)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专业监督人员等的素质教育立法。各类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会计专业人员、审计人员、会计有关的各类监督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健全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九)会计行政执法程序立法。会计执法程序立法,是会计实体法得以落实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三、完整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用的外部环境基础

上述九个方面的立法,只是一个完整法律体系理论上应当考虑的必要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外部制度环境为基础,会计信用法律体系依然难以存在。必要的外部制度环境,和会计法律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运行效果,甚至会使整个体系的构建功亏一篑。

张维迎(2002)认为,价值迷失、产权制度缺失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了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影响会计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因素或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完整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一)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经济体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什么样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才算是完善的。会计立法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时俱进。我国处在一个经济体制、市场发展程度、所有制结构等快速变化的阶段,会计立法必须以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为依据,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同时,会计立法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不推进,会计立法就很难有效解决会计信息生成、传递、监督过程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

(二)政府行为规范与政府行为信用。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的拥有者,国家强制力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如果不讲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再完善的法律条文也是一句空话。政府坚持依法治国,遵守法律,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三)执法与司法信用。执法与司法腐败会使有效的法律体系失去意义。法律的有效实施,不仅有赖于公正的执法,而且离不开公正的司法。执法和司法信用是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四)产权体制与公司治理。产权明晰,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过多的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产所有者在投资、管理、监督各方面的“缺位”,使经济的整体运行无法有效调整“效率”与“分配”的矛盾,国有投资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就很难治理。对于产权明晰的企业而言,则要加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产权意识、投资责任意识,强化公司治理,强调人的诚信义务,强调投资者对国家的诚信义务,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解决因“投机”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张维迎.2002.重建诚信的艰难之路.国际金融时报,7月12日第4版

张维迎.2003.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999.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维迎.2002.2.12.重建诚信的艰难之路.国际金融报

加里.S.贝克.1995.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张五常.2002.经济解释.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第7篇

摘要:近几年信息化在企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企业,硕士论文信息化对于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影响最大,使会计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信息化;会计  

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管理是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内部控制方法,在一个企业里会计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在进行核算时,货币是其直接的操作对象,直接联系到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会计的财务核算能够正确的指导企业的经营方向以及经营策略的制定,高速公路是一项大的工程,其中的会计职能更加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会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形式了,目前的会计管理方式形成了一个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工作模式。  

一、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职能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经营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对于高速公路经营的核算主要是通过货币的运算,以及对结果进行统计、确认、分析、记录等步骤,最后对高速公路的经营情况做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分析,通过在核算中发现的问题,来对高速公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监督职能就是针对高速公路中的每个和经济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预定的程序进行,对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些经济活动作出监督,保证其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根据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可以把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单机应用时期、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局域网单项应用时期、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时期。  

1.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单机应用时期。

高速公路多是国内的大型工程,会计的早期管理时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高速公路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的生产管理的电子化过程。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电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电脑的不断普及下,企业抓住了电脑能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在公司的管理中就引入了计算机,其中会计领域深受益处,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会计行业的整体面貌,或者说计算机让会计的工作方式完全从一个形态进入了另一个形态,电子技术使会计的工作效率更高,并且结果更为准确,会计是企业的核心部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就是整个高速公路快速运转的推动剂,在更为快捷的财务预算系统下,高速公路的施工进程得到很快的提升。所以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高速公路会计信息化的初始阶段,虽然技术不成熟,但是却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  

2.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局域网单项应用时期。

对于高速公路的企业里,有着多个机构和部门,所管理的事物繁多,采购、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安全检查等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都需要高速公路企业来承担,这样就为单机的电子会计系统提出了挑战,众多事宜已经不再是单机的会计模式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高速公路里会计就从单机电子信息系统向着局域网进行转型,这个时期中高速公路会计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职责,而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系统的职责,整个信息网的系统中分工明确,每个会计负责不同的区域,最后再由总的会计对上述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结算。这样就完成了高速公路会计的由单机向局域网系统的转变。  

3.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时期。

这个阶段的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就非常高了,这个集成的信息化的系统中,能够对整个高速公路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密的核算和严格的监督。这个时期的会计信息化是不断按照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而发展来的,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全面性、完善性的特点。这个时期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智能化工具,可以自动的对高速公路中每个施工的环节进行把握,做出科学的预算,为企业找到最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现在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出了多个企业会计管理的软件,实用并且安全,这是高速公路企业得以更为快速发展的有效工具。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近几年已经非常的完善,然而随着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会计的信息化也会不断的升级,随着企业对会计的要求做出新的改变。  

三、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 信息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核算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大事,尤其是工程成本的核算,整个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施工、护理等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每个活动都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本,高速公路企业也是市场经济的实体,同样也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利润的最大化,科学的高速公路企业核算系统就为这种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成本核算、支出和收益核算永远都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能够得以继续正常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企业资金预算系统,这个工作过程正是会计的职能之所在,会计是高速公路企业中资金运算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这就需要会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而信息化系统就为这个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使企业会计的管理核算工作更加的便捷,更加的方便,信息化的实现多是靠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固有的特点就是准确、快速也体现了出来。信息化对于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意义一方面就是在核算模式的升级,计算机使整个企业的数据运算系统能够准确全面的进行,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2. 信息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监督中的意义。

监督是企业中会计的又一大职能,财政是企业运作的主要风向标,会计则是对风向标做出统计和计算的人,会计对高速公路工程流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出统计计算,这种统计计算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工程监督,会计会对工程资金细节问题进行综合整理,哪边出问题都可以反映在会计的统计计算结果中,尤其是像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中,有人会觉得工程大很难做到管理的全面,所以就会打工程的主意,这些都逃不过会计的法眼。信息化对于

--> 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意义另一方面就在于监督管理上的便利。信息化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运算系统,更是一个科学的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映,在高速公路企业的监督管理中我们可以应用相关软件,对企业进行全程的检测,当会计的计算出现异常现象时,软件就能及时做出提醒,这样就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即使存在问题,被会计计算出来,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分析软件导致问题不能被发现,最后给企业带来危机时才被人们注意。信息化在会计的管理中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意义重大,尤其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会计经营管理这一方面,在给会计的管理带来准确便利的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市场的行情做出分析和判断,能够带给会计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所以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国平.基于智能的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2.

[2]冯仲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3]乔澎.我国公路上市公司研究[d]. 51lunwen.com/master_degree.html 长安大学,1999.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参与路径

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投入的加大,以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原有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运行效率低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需求。如何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与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相比,内部审计相对独立,它能从事业单位全局角度识别和评估风险。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要求,内部审计要积极参与组织的风险管理。因此,借鉴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根据COSO的ERM框架,使内部审计可以成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者”,在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概述。审计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其中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属于外部审计,而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在组织内部。内部审计经历了由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的综合审计四个阶段。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呈现职责范围不断扩大、静态向动态转变的特点。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完全是顺应当时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现代事业单位治理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发展演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版)》修正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在增加组织价值和完善组织的运营。同时,内部审计有必要采用一种系统和规范的方法来参与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并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过程效率,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根据这种观点,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已经扩展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程序。因此,现代内部审计既要关注财务数据,还要关注更广泛的经营领域,在指导和监督组织合规经营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人力和资源,参与和改善组织的各项风险管理状况,以期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为组织增加价值。

(二)风险管理概述。风险是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风险是由于某种不利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发生损失,并致使其目标无法实现或降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等特点,是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有效控制和规避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它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始终,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检测和评价,并使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及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美国COSO委员会在2004年9月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整体框架》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全面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这同样适用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从事业单位目标制定一直贯穿到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事业单位的潜在事件和管理风险,使其在事业单位可以接受的风险偏好范围内,从而有效确保事业单位实现既定的目标。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2年的《ERM:TrendsandEmergingpracticesconclude》中指出:“在21世纪,风险管理将会变成组织管理的主要部分,这会影响公司如何被组织委派首席风险长向CEO和董事长报告,同时也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执行。”2005年,罗伯特•R•莫勒尔的《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也认为:“风险管理应该成为内部审计计划评估过程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师要用一个正式的过程来帮助理解风险并尽力将工作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在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师通过评估组织的内部环境、识别组织的风险事件、检查组织的风险应对措施和评价关键的风险报告,能够使得组织的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组织有效的运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可以协助组织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战略、指导制定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强化组织对风险的报告,达到更好地为组织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目的。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不损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师不能设定风险偏好,不能对管理层做风险保证,也不能对风险反应进行决策,更不能代表管理层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和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

二、内部审计参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路径

在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整体框架》中,风险管理包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个要素,这些要素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在ERM框架中,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通过检查、评估、报告和建议,来帮助管理层和董事长或审计委员会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也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者”,首先从事业单位的风险环境进行评估,然后对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后是做好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工作。

(一)事业单位风险环境分析。环境会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根据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环境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人员的道德品质等。为了有效地参与风险管理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结合事业单位运行目标进行风险环境分析,将事业单位运行目标和阻碍运行目标实现的风险系统地加以联系。内部审计首先要列出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关键性成功因素和可能阻碍成功的风险因素,可以运用SWOT模型、KSF模型将识别的风险因素逐一列出,并从事业单位组织目标的角度分析判断风险因素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同时,建立风险分析矩阵,将事业单位的运行目标与潜在的风险联系起来。

(二)对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

1、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风险识别工作。风险识别就是指对事业单位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也就是说,要确定事业单位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证风险识别的充分性,保证所有重要的风险都被识别出来。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结合事业单位的组织目标,检查和评估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对风险的识别、检查,并提出建议,通过取得的证据来评价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全部识别出事业单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因果关系分析、损失清单分析、保险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等。

2、评估风险级别的适当性。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识别所有潜在的重要的风险后,会对这些风险的等级进行测量,也就是对这些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要对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再次确认,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并修正不恰当的风险评估结果。在风险评估的再次确认活动中,内部审计部门要运用管理工具和技术分析风险。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风险有效的计量。评估要注意与事件相关的不利事件;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和分析内部审计部门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部门的结论,对风险评估进行再检验,确定其是否恰当。

3、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在风险被识别和评级以后,就应该采取措施减轻风险,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及增加所期望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组织预先设定的风险偏好,来采纳风险应对的方法。风险应对的方法,有风险处理、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四种。内部审计部门要对风险管理部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并评估其是否充分、得当。内部审计师在评估风险应对措施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1)采用此种方法的成本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的比较;(2)此风险所致损失的概率和程度的大小;(3)是否具有处理风险的技术。如果缺乏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加强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从而降低风险损失。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

4、跟踪与评价风险控制活动。在选择与实施风险应对措施以后,管理者就需要实施控制或其他可减轻风险的活动,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是对事业单位整个风险进行控制的活动,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组织,包括:批准与授权、证实、观察、鉴定、协调、经营成果复核和资产实物保全等。内部审计部门要跟踪风险控制活动,并及时评价风险控制效果。内部审计部门要测试这些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采用流程图法和调查表法,将测量结果与高层管理者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如果超出了限度,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及时将背离结果向高层管理者汇报,以便于高层管理者决策。

(三)确保信息正确及时地传递与沟通。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有效实施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其功能是将事业单位内外部的相关风险管理信息进行确认和传递,以监督事业单位各部门及其成员有效履行各自的职责。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定期的内部报告,将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在事业单位内展示。内部审计部门要保证这些信息能够正确及时地传递给管理部门、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并且就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沟通。

三、内部审计参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内部审计全面融入风险管理。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就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已经不限于监督和评价,而是扩展到了确认和咨询,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将会在竞争中淘汰。现在,事业单位运行环境日益复杂,风险管理在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扩展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树立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在实践中,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审计的体系中,使得内部审计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够更好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建议与咨询。但是,要严格区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权利与责任。

(二)兼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这要求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而组织的风险管理又强调内部审计人员要与事业单位管理层之间进行沟通。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实施建议的“双报告”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兼顾独立性和客观性。具体而言,就是内部审计部门在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在行政上向事业单位负责人报告。职能性报告关系可以使其不受管理层的影响,而行政上的报告关系则能够取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进而获得被审计部门的合作,还能够避免有关职能部门的干扰。“双报告”模式能够较好地处理内部审计与组织的治理机构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有效参与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过程,评估和应对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不应局限于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应该适当吸收市场专家、计算机专家、管理顾问、工程师、舞弊检查专家等多种专业人才,优化内部审计队伍,满足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需要。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内部审计人员的内部流动。这样能够使事业单位成员对事业单位范围内风险和控制有关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使得内部审计人员与事业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保证良好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风险管理的效果。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人员还要参与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来预防和减少事业单位的风险,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治理的效果方面发挥咨询和服务作用。这样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从以下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面对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信息技术和日趋复杂的运行环境,要想有效行使风险管理职能,必须要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其他数据分析技术;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为了有效地参与风险管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深入调查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取得被审计部门的理解、参与和合作。在这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事业单位经营风险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其内外部环境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内部审计人员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玉.IIA“内部审计”定义中文翻译修改说明[J].中国内部审计,2005.9.

[2]王华庆.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张巧良,房亮.内部审计在ERM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7.3.

[4]宁静芬.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5]李明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9.1.

[6]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