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6: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核心素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课程;百年;流变

核心素养,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对21世纪学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评价,指的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1]。2014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发编辑部文章《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即它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

自此,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做好了哪些准备?或者说,走进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经历了哪些流变?未来又将怎样与核心素养深度贯通?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对此,本文通过梳理百年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主要理念等的变迁,以期为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贯通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话文普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首次对接

1904年之前,我国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语文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从殷商甲骨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经”“四书”,再到《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读古文、写文言文,应付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开始废科举兴学堂,民主、科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语文也开始单独设科,语文课程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但是,不像其他学科,古文读写仍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袭传统科举考试的陋习,存在着大量言文脱节,远离现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现象。五四时期,在我国一大批学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始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作用。在此影响下,小学《国语》开始学白话文,中学《国文》主要学习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话文。自此,两汉以来的“言文脱节”开始变为“言文一致”,白话文正式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普及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准备即核心素养首次接轨。对此,高度评价,说此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语文名称确立: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亲近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拉近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人们开始大力关注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成功生活和社会良好运转的影响。为了在语文教育中“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叶圣陶、夏D尊为首的语文教育家倡议把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此后,“语文”首次作为正式术语确立,并随着《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的推行流行开来。其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至此,语文课程开始听、说、读、写并重,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了和书面语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国语、国文更名为语文,不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语文课程自觉走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力图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听、说、读、写训练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话文,语文课程再次向中小学生个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迈进了一步。

三、“一语一文”观滥觞: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渐行渐远

1956-1958年,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其时,教育部颁发了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人员编写了各自的课本。尽管改革仅试行了三个学期便匆匆结束,为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语一文”观的长期流行。所谓“一语一文”指的是语文课程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两种要素构成的语文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语言学和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忽视实用文章学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语文教育向核心素养的前进。这种观念表现在教材编写领域,就是“文选组合”式教材长期占据语文课堂,教材编写则是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1978年,面对“”后以此种观念为主导编写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胡乔木同志做出了“跟过去差不多”的论断。对于此套教材,叶圣陶也同样尖锐地指出:“连革新都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并发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很少变革”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一语一文”的语文观又以新的形式主导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声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叹息,揭开了语文教育界与外界对话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语一文”观,即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构成的语文课程观。这种观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即语文既是人们思维、工作、学习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载体。在这种语文即语言和文化的“一语一文”观影响下,识字和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惊呼初中3年6册教材,二三十个主题,初中学过,高中再学,学到了人文,丢掉了知识和技能。学生课业负担重不说,走到社会上,连用实用文章办事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观,本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过犹不及,语文课程逐渐偏离了现实应用的轨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一语双文”言语观: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融和

觉察到“一语一文”式的语文观所带来的众多现实弊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从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角度,重构语文课程言语观。其突出表现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地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以语文教育家、实用文章学家曾祥芹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的“一语双文”思想较为系统地概括了这种课程观。在这里,语文首先二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继之,书面语言的文章又二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3]其中,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实用文章主要指与文学对举的传递真实经验的叙事类以及说明类、论辩类文章。其具体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普通文章,新闻、学术论文等专业文章以及传记、游记等两栖文章三类。

“一语双文”的语文观,强调建立“语言、文学、实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凸显“双文教育,实用文章教育第一”的应用取向。其旨在矫正顽固潜行于百年语文课程中的“学文学,用实用文章”的学用不对称弊端。

“一语双文”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视。结果发现,中小学语文教材有63-76%的实用文章。但由于受传统“红领巾”文学教学模式(1953年)的影响,加之语言文学观的滥觞,课堂中很多实用文章的教学变味为“文学分析”。“把语文教材当成文学教材,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学教学”的现象愈来愈多,以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实用文章读写素养差强人意。因此,彰显“一语双文”观,重构语文课程,拓展21世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综上可知,我国语文课程自设科伊始,就是为了构筑社会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态,同时为学生成功工作、学习、生活做准备。其后百年,尽管遭遇各种困阻,但语文课程发展的主流方向始终是努力朝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即始终朝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扬传统,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现实应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种语文课程观与实践形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学和实用文章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走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条捷径呢?

参考文献:

[1]张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

[3]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全球化语境下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J].语文建设,2009,(11):4-8.

第2篇

《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更加丰富,使对汉语更高层次的把握。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成为语文课教改创新的核心理念。语文素养从内涵上高于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语文素养包括三个层次:

1.1技艺和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

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忽略能力的培养,而片面追求文化修养,必须从学习汉语基本技能入手,构建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技能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掌握基本单词和语法的技艺,另一个是组词造句、构思文章的能力。

1.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掌握了技能工具,下一步就是培养小学生运用汉语工具表达高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热情。这就要求在范文欣赏、课上讨论中,渗透出对高尚价值观的赞美,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同时在评判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在评分标准上对达到要求的同学给予高分的激励。例如对给予描述孝敬老人、帮助同学的论文给予高分,对反映负能量的论文给予批评。

1.3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归宿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汉语的学习必定以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为最终目的。在这一层次上,语文教学成为传播高尚思维和审美情趣的平台。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讲好手上的教材,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大量阅读汉语名著、提升写作水平,以自身为示范效应,潜移默化中影响、感化学生。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1对“工具性”的把握

工具的属性是语文教学完成的基本任务和技能,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语文是思想表达的工具。这要求教学从零开始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和情感,这样的训练要求表达准确、清晰。其次,语文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这要求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汉语的表达,不能完全“任性”表达自己的意思,需要注意尊敬对方,并且根据对方的特点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

2.2对“人文性”的把握

事实上自建国以来,我国长期以来把小学语文的核心“人文性”排斥在语文教学之外。在1956年小学语文大纲中提出:“(小学语文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工具。”;1980年大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1986、1988、1992年大纲仍然强调“思想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人文性”,构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新时期教改的鲜明特征,也是我国对小学语文教学定位的巨大突破。这无疑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从用于传播意识形态思想,转而关注人性本身。对人文性的把握,要求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个性品质施加积极影响,通过语文课学习提升人文素养。

2.3两者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把学习语言、培养语言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首先,人文教育必须是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获得的。这要求避免片面强调人文性,避免过度去挖掘人文元素,把课堂大量时间去讨论人文内容的感悟,而忽略了语文技能和语文工具本身。脱离语文工具性,语文就会被人文性“掏空”。其次,语言工具技能训练必须反映人文的需求。脱离了人文的语言工具,必然陷入言之无物或者语文工具意识形态化的境地。

3语文实践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素养和人文性的提出,无疑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实践”的概念。和以前大纲中的“语文训练”、“课外活动”相比,语文实践对教学方法要求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当中。

3.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传统的语文课定位,强调提高语文能力不断去训练,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传播意识形态。这些都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必定是以教师为主、以“教学”为主,要求学生达到某种外在的标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物”。新时期教学改革强调语文素养和人文性,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必然使小学语文教学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只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新时期下的教学目的。

3.2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从老师转换为学生。首先,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比如加大写作的学习力度,组织学生评判作业。再比如,让同学之间以互动的方式掌握语文技能。其次,在重视授课质量的同时,更重视学生掌握的程度。讲得好不好,往往是传统教学模式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评判。最后,在重视对小学生输入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内化于心的掌握。语文素养和人文性的教学目标,都要求不仅要考察学生掌握了多少技能,掌握了多少答题技巧,更主要地是要考察在小学生内心中,人文性的提升和综合语文素质的提高。

4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多媒体应用对于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1多媒体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起到了丰富课堂、活跃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的目的。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多种手段塑造语文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开启学生智慧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最后,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很好地扩充语文知识面。

4.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的人文性的提升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而且动态直观,对于人文性的表达提供了丰富和有力的手段和技术支持。大信息量能够“立体化”地承载“多维度”内容,能有效地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展现,并利于学生综合把握和学习。

4.3多媒体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3篇

论文摘要:中职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表现不尽人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语文教学要加强德育渗透,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能力需求,制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开发特色教材,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中职学校肩负着以“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然而有许多毕业生能力缺,素养低,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差

口才是一个人与外界交往与沟通,展示个人才能,获得社会认同的必备条件。但有些毕业生不善言谈,不能准确、清楚、得体地表述观点,在公开场合说话时神情紧张,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有些学生不能准确领会对方说话的意图,不能恰当地回答向题,答非所问;有些学生不会作自我介绍,普通话说不好。正因为如此,许多毕业生一次次失去就业的机会。

第二,文字书写能力差

文字书写能力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和学识的体现。然而我们的学生不重视写字,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也由于电脑网络的普及,键盘越敲越熟,写字越来越少,因此很多毕业生写字不规范,字体歪歪扭扭,错字连篇,甚至无法辨认,令用人单位大失所望。

第三,文体写作能力差

毕业生写作能力差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写文章主题不清,观点不明,不善布局谋篇,不会遣词造句,层次混乱,病句连篇;有些学生不懂日常应用文体的行文规范和基本格式,不会写求职信和个人履历,甚至连简单的条据、书信、通知、记录、计划等都不会拟写。而用人单位往往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初步具备实用文体写作的能力。

第四,心理素质差,缺少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工作与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是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但是,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自卑心强,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过于低估自己,不敢承担工作任务;有些学生遇事紧张、胆怯、畏缩,在与人交往时拘谨腼腆,手足无措、张口结舌,因而失去了竞争上岗的就业机会。

第五,职业意识差,缺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择业心态

许多毕业生对职业能力和就业形势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工作,好高鹜远,对薪酬预期过高;有些毕业生图安逸,怕吃苦,不愿意到艰苦的环境中学习锻炼;有些毕业生不懂团队精神,不善与他人沟通,不会处理各种关系;有些毕业生缺少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不能脚踏实地工作;有些毕业生缺少诚信,不履行劳动合同,随意跳槽。

一个人能否靠自己的综合实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素养和能力。面对上述现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如下:

一、必须在教学中加强翻育渗透,提升学生的人文案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人、成才。我们要最大程度的利用语文的德育功能,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学生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能够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一生的成长。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要对文学的思想性和人生塑造性有最本质的认识,发掘每一堂人生课的本质,离开了这一点,语文的德育渗透就无从谈起。当学生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工具,也是启发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科目时,语文才能充分发挥其人生教育功效,他的人文素养就必然随之提高。

二、共结合专业特点,适应肖位.求,分方向、分层次创定橄学目标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 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要讲求实效性,因此要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岗位能力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分方向、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教学,使学生能学 以致用。这就要求语教师在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了解所教专业的特点,不断搜集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丰富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为学生就业和创业以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开发特色教材,形显职教特色

教材是揭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结果。现行教材的特点是以课堂讲读为主,以教师为主,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尚显不足。即使有些零星的内容,也仅限于知识的范畴。因此必须完善现行教材的不足,开发体现能力特色、岗位需求、工学结合的实用教材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和提高。

四、要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职业能力训练

语文教学对塑造品格、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有导向作用。教学内容改革必须以人文精神为支点,通过文质兼美的佳作把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时要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应用能力培养人手,彻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让课堂成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演练场,创设良好的互动空间,通过重点阐述、引导启发、设置情境、组织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

例如,阅读课可以采用“三维目标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三者融合在一起施教。写作课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实战演练法”,引导学生明确每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能力、学习的知识技能,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口才课可以采用“案例法”和“角色扮演法”形象直观地训练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成功的信心。

五、要改革传统考核坪价方式,理立“傲励式”考核坪价休系

不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劣好坏,而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评价学生,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语文活动中并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科学素养;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34-01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科学素养成为中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

一、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

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自己教学的目标。一直以来,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理科教师的事,文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无足轻重。殊不知,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错误的。美国“2061计划”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 For Americans)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张红霞在她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二)》中明确指出,中国“科学素养教育”十一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而无论哪一个领域,语文教师都大有所为。广大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日趋融合的今天,要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巧妙地融合在语文教学中,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挖掘文本中的科学元素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挖掘文本中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元素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讲解,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科普作品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据笔者统计,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套初中语文新教材,科普作品的比例占百分之二十左右,涉及的范围很广,教学这些课文可以增长学生各种科学知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以告诉学生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其他一些文体的课文,可以就其中某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围绕钱学森作为一名科学家身上那种挚热的爱国情怀来教育学生,这也属于科学素养情意领域的内容。议论文本身就具有论述严密、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学这些n文时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如在教学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论述过程的条理性:开头提出论题;主体部分分别论述时,用了序次词“第一”“第二”,更加清楚地显示出论述的层次;最后总结全文。这种论述的条理性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就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传统讲授教给学生的主要是确定的知识内容,不能或不完全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如在讲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文章时,笔者没有做更多的讲解,而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带到物理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通过实验和查阅的方式,对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沙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到沙漠的成因,沙漠里奇形怪状的植物,以及沙漠里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将来研究沙漠、征服沙漠、让沙漠造福人类的想法。实践表明,探究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第5篇

议论文是高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学生也乐于接受,因为议论文对于没有深厚语文素养的学生来讲更加易于操作。所以训练好议论文是作文复习过程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其实很多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总觉得议论文就是讲道理,举例子。甚至有的同学一上来就举例子,举到一定的字数,总结出一个道理就完事了。把议论文写得单一乏味,缺乏一定的文学性、说理性。当然也就不能打动读者。

那么该怎样教学生写好议论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重新正确认识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在这里,要向学生特别申明,以理服人的“理”不是哲学,不要拔高到哲学的层面,只要把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讲出来,分析到位就可以了。

二、立好框架。按照议论文讲道理、以理服人这个核心,议论文的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三步走。议论文的结构和记叙文的结构是不同的,它不能有变化,故而学生易于接受,也有利于训练。所谓“引论”就是“提出问题”,任何文章都有个“起”“承”“转”“合”的问题。告诉学生“引论”就是“起”,“本论”就是“分析问题”,

“结论”就是解决问题。当然议论文的写作在遵循这三步走的基础上是非常灵活的,这种灵活学生是很难掌握的,我们还不如向达芬奇画鸡蛋拟定一个标准画模式,让学生熟练运用这种模式就可以大到很好的效果。

三、强调论证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修辞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只体现了举例子,正反对比论证这两种方法。常见的论证其实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尽量多的使用论证方法能给读者一个议论手段丰富、论证有力的强烈感受。

四、避免硬伤性错误

第6篇

[关键字]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当今中国语文教育,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新的时代特、呈现新的面貌;当今中国语文教育,受世界教育和世界母语教育发展的影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当代追求。这些,为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变化提供了现实的环境。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和坚持基础教育改革,也是为了克服知识、能力目标理念之不足,语文教育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必要的。

根据辞典释义和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素养,作为经常修习培养活动本身,是人的存在方式。另外,所谓的方式,其形成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其存在则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只是任意状态。因此,人以素养的方式存在,人是素养的人。

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指在语文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在具体谈及如何培养之前,必须明确这样的认识:语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以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课程目标理念。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丰富的心理内容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人文素养的水平,取决于心理内容的丰富程度,这是由人文素养的本质决定。丰富的心理内容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基础愈牢,则素养大厦愈坚固。任何轻视、无视个体心理内容,对形成和提高语文素养而言,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丰富个体的心理内容,积累就是全部要义。新课标指出,积累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点。这种认识就是基于对语文学习中的人文素养的心理内容要素的肯定。

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是人文素养的桥梁

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是"精要、好懂、有用",语文知识要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基。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突破能力目标,进而深入到语文素养的层面。

三、注重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

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全面展开,心理结构得到形成和完善。关注语文实践活动,才是找到了培养人文素养的抓手,找到了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因为,无论是心理内容的积累,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还有相关语文个性差异的形成等,都离不开个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让个体参与语文实践、并丰富他们的语文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语文学习要注重语文的学科特性

语文不仅是人们交流的最为重要的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语言不仅有确定性的一面,学习语言也不仅是学习其共性。语言的共性是基础的,语言的运用是个性的。共性的语言和个性的语言运用这两个方面是语文教育的应有内容,我们不能过于强调任何一方,否则都是机械的、不全面的。再有,语文教育指向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语文课程中的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语文教育不能无视这些。语文教育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念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这些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所需要的。

五、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对于校外课程资源,我们要加以搜集和利用,如将网络资源教学化,发现信息的可教育性,并和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把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选取关联度高、信息新异、有启发性、与学生的经验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场景创设,用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

对于校内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有必要的确认和重组。校内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主力军,必须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求得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和日常化。做到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调适和优化、学习行为得到改造和优化、学习情感得到培养和升华。在校内课程资源的利用上,总的要求是;辨认资源价值、合宜利用,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要,融入课堂教学、总体把握处理,衍生课程与教学新质、不拘一课一时。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本文在将一些经验与成果分享,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以及批评指正,也希望在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开创语文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 互文性;互文本;互文性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互文本的引进,解放了老师,同时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思辨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推而广之,我们认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互文性理论的思想,引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基于此,我们提出“互文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对互文性现象和互文性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图在小学各学科中构建互文性教学的新方式。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涉及三个核心概念:“互文性”“互文本”“互文性教学”。

(1)互文性: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彼此牵连的现象。关联性是互文性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不仅文本存在互文性,思维也存在互文性,具有关联性的思维现象也可以用互文性来理解和阐释。

(2)互文本:互文本是进行互文性教学的工具,在本课题中,互文本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的,指与原文本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背景、修辞等方面具有相近性或相关性的实体文本,如文学作品、文学评论、背景资料、声像资料等。另一类是意识性的,指在解决问题时所用到的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方法,如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

(3)互文性教学:把互文性理论的思想植入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互文本,让学生在互文本和原文的对比研究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互文性教学。

三、理论依据

(1)原理的联系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一个成分或一个环节,原理的联系观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互文性理论的文本观: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文本时可以参照其他文本。我们也可以由此联想,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理解某个知识点可以参照学习其他知识点的方法与过程。

(3)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本课题中通过互文本进行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

(4)现代教育理论的课程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因而,把具有互文性的文本引进课堂成为可能,开发互文本是建设课程的一种途径。

(5)创新理论的创新观: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熊彼德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本课题以互文本为媒介,从学科知识重组和跨学科知识重组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互文性教学规律,建立互文性教学规范,提出互文性教学策略,完善互文性教学理论,规范互文性教学实践。

(2)通过互文性教学,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3.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成为文化地带,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

1. 互文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由于互文性的广泛存在,互文性教学也有意无意地存在于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因而对互文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必要性表现在:①对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②对未来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③学生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其可行性表现在:①教学资源上的整合与重组;②教学手段上的媒介运用;③新课导入上的情境设置、故事(事件)导入、习旧引新;④解决问题上的方法与策略的迁移;⑤技能训练上的改写、仿写、扩写、缩写、改编的运用。

2. 互文性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程,所有的经验与成果都来源于此,通过课堂教学,探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建立跨学科的互文性教学,构建互文性教学的流程群。并以此为基础,从互文本的开发和课堂教学应用方面,探索有效实施互文性教学的策略:①开发互文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②如何科学地设置互文引入点;③互文本的引入时机;④互文本的引入方式;⑤物质性文本的应用策略;⑥意识性文本的应用策略。

3. 互文性教学规律与原则的研究

教学规律是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规约作用。互文性的教学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教育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②互文本与原文本的辩证统一;③师生的知识结构与互文性教学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并以规律为基础,制订互文性教学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目标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适时性原则。

4. 互文性教学评价的研究

制订科学的互文性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细则,设置评价指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互文本的选择;②互文引入点的设置;③互文的引入时机;④互文的引入方式;⑤教学效果与互文本的因果关系;⑥互文意识的建立与思维方式的变革;⑦动态生成;⑧教学智慧。

五、研究方法

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充分掌握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观点,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先进性,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同时围绕教学主题查阅与之相关的实体文本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确保互文本的科学性。

行动研究法:将互文本进行精心地筛选和合理地组合,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断地反思、比较、总结中,优化互文本,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阅读教学:以互文性的眼光审视、解读语文教材,以教学单元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为基点,将互文本引入课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造利于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和融通,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起一种全新的互文性教学单元。探索“导读课”“集中识字课”“粗读课”“精读课”“品鉴课”“整理课”六种课型,建构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的流程群。

(2)作文教学:从阅读教学中的模仿、借用、渗透、转化、颠覆等手段和技巧的运用入手,从说话到写话的过渡。将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组课文依照主题和训练点的要求进行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开展一次活动,如参观、制作、观察、实验、读书、春游、学工、学农、学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和感悟,进行习作,然后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对比讲评和修改。

(3)数学教学: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和后续知识的辐射点,建立知识网络。思考知识的发生过程,把数学知识还原,让学生就像数学家研究数学一样学习数学。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美育资源以及数学史料,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构建多维、立体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其他学科教学:围绕教学主题搜索互文本,品社科用具体的案例和小故事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将行为规范内化为信念。科学科类似于数学,创设情景,把科学知识还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像科学家一样,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挖掘科学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技术路线

研读课标和教材查阅文献、开发互文本互文性教学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总结提炼互文性教学规律、原则、策略制订互文性教学评价标准

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1)探索互文性教学规律。在现实教学中,人们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文本的互文性设计教学,但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本课题将对互文性教学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2)建立互文性教学规范。本课题将对互文性教学原则进行探讨,为教师顺利开展互文性教学提供积极的指导和调节,规范互文性教学行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提出互文性教学策略。本课题运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的普适性特点,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放在一个多维、立体的空间里进行学习,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教学流程、方法、媒体等方面的操作策略。

八、课题的研究基础与条件保障

本课题是我校已结题的《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连续式、掘井式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题组主要成员由教育局的科研人员、学校主要领导和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有利于结合本职岗位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也有利于全面落实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九、预期成果

(一)理论成果

(1)研究报告

(2)系列论文。①互文性教学的客观性与必要性论文。②互文性教学优化设计实施策略论文。③互文性教学规律论文。④互文性教学原则论文。⑤互文性教学评价细则。

(二)实践成果

(1)教师成长案例。②学生发表的习作和获得的荣誉及成长案例。③学校所获得的荣誉。

(三)物化成果

①互文文本辑录。②教学设计精选。③教学片断精选。④课件精选。

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0月):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查阅相关教育文献,审视、分析变革思路。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开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并组织理论学习。成立子课题组,明确子课题组的研究目标、任务和要求。

(2)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8年2月):开展实践研究。以读书、个人尝试、说课、研究课、赛课、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为主要形式,每月开展一次小型活动,每期开展一次大型活动,并系统记录、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使自己专业化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深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

3、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学习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积极致词。

3、通过专家的引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四、研修内容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去实地考察,并观摩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素养。

3、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4、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

5、每天坚持看一个小时的教学专着,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6、每天填写好研修日志,将自己的思想文字化,行动化。

7、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自己的感悟文字化。

五、研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