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6: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校教育结合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00-02

0引言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对提高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榆林学院自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至今已经有了五届本科毕业生,虽然各专业的实验(实践)条件、指导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与学生规模的增长难相适应,致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出现较多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 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剽窃或抄袭是指科研成果的基本内容不是来源于自己的研究,而是直接、公开地使用别人的观察结果、实验记录与实验数据、原始性思想与语言等而不予承认的行为,它是科研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不端行为。”[1]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上各类信息资料也越来越丰富,而且查找和使用也变得极为容易。无论是老师课堂布置的作业,还是毕业论文题目,很大部分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到网上寻找参考资料,然后直接复制粘贴,不进行分析,提炼,不思考,这极大地助长了抄袭之风。复制加粘贴已成为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必用方法,抄袭似乎已成为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公开的秘密。有的学生提交的作业或论文,自己都不知所云,大量地粘贴拼凑,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

1.2 捏造实验数据实验环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工科类专业,只有严格按照既定的实验方案操作,并认真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和问题分析,才能够得到可靠可信的实验数据。然而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如记录试验现象、社会调研、野外考查,以及处理和收集有效数值,统计分析,单位换算,主动分析失败原因等,也不愿意尝试和探索,缺乏科学钻研精神。在分析和提炼数据时,网上任意摘录相关数据,或者从书上借用案例数据,最后做简单整合。令人更为震惊的是,在提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当事人没有丝毫的羞愧感,反而是洋洋自得。[2]

1.3 分析抽象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论文大多是由不同文章拼凑而成,且在完成过程中没有对观点进行提炼,或者学生本身对论题的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或是没有真正理解所摘抄资料的观点,经常出现整篇论文平铺直叙,仅仅局限与罗列大量的论证材料,洋洋洒洒几万字,确没有抽象和分析,没有提炼,没有明确的论点,阅读完整篇文章,还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这完全不符合论文的要求。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学生各方面压力巨大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越来越重,主要体现在:一是学业负担过重。要学习和完成的各类课程越来越多,而专业课程所占的学时和学分确有所下降,同时各类考试应接不暇,除了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考试外,还有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以及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二是毕业后,合适的工作难找。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增大,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毕业之后,很多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四的毕业生们只能将找工作作为最主要的事情,他们从每年的十月份开始就忙于各类招聘、面试、实习等;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现在的本科生中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人数逐年上涨;而我国目前的高校政策又往往是招生和就业率直接挂钩,学校迫于压力也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就业、考研开绿灯。这样学生将大四一年过多的精力用于考研、考证、找工作,而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完成毕业论文只能是应付。

2.2 社会诚信的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认知领域中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意识逐步抬头,诚信意识也因此淡薄。少数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学术腐败现象,甚至一些大家、名师都在抄袭,一些名校集体造假,这些事件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成员之一,尤其作为还未成熟的年轻一代,一旦受到社会上诚信危机事件的冲击,就很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也逐渐奉行实用主义原则,很少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毕业论文本是用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可是,相应地,我们又时常听到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报告、剽窃论文等名词,毕业论文的抄袭、数据造假,甚至是花钱请,这在一些学生眼中成了无所谓、可理解,甚至是可炫耀的资本。[3]

2.3 指导教师疏于指导近年来由于高校普遍扩招,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造成师生比严重失衡,反映在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就造成每个教师每年需要承担指导的论文篇数过多。或者是教师队伍的数量虽然充足,但大多是在集中几年中新进的硕士,或者博士,这些教师几乎都是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尚不具备讲师资格,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讲师、教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所以有些学生的论文就只能由只有助教职称的教师承担指导任务。这些都无疑会使得论文指导的质量大打折扣。

2.4 高校扩招导致生均教学资源数量减少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连年增长,从1999年160万的招生量,到2011年675万的招生量,短短几年时间,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大增长,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多万,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校扩招未必就一定造成培养质量的下滑,但实际情况是本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就较为薄弱,连续扩招后,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问题更加恶化。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有3.48%,远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12才能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4%。种种现实导致高校内生均可用教学资源,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的数量极为有限。

2.5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太注重形式而偏于内容基于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现实,一些高校在毕业论文管理上往往采取一些过于苛刻的制度,比如一些高校开始简单套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这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广大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并不具备实际上的可操作性。在管理上形式主义严重,导致着力点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对过程的要求繁琐而不切实际,过于注重格式要求而忽略了论文的实质内容。一些高校制订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从字体、字号、体例编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并且作为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和指导教师在一些形式性的环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选题的分析和研究。在管理过程中对一些规定的理解过于僵化,比如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实现一人一题,不允许多个学生合力完成一个论文,这也是值得商榷的,对于高度强调协作能力的现代社会,多人合作、团队化完成某项工作更应该是值得鼓励的做法。

3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治学的基础。[4]毕业论文是大学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必须恪守学术诚信。毕业论文的抄袭行为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而且会使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治学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因此必须在毕业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净化学术空气,使教师、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学术抄袭等同于偷窃,是一种不道德、可耻的行为,应坚决杜绝。应积极开展思想动员工作,从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在论文的最后阶段应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开题报告、论文独创性声明、反抄袭论文检索、论文检索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手段,排查有可能抄袭的论文。同时严格把好答辩关,使答辩真正成为检验论文水平的一个放大镜,而不能流于形式。

3.2 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感指导教师对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论文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感。首先要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条件,一般要求讲师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同时还必须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可联合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与具备指导条件的科研所、公司联系,选择素质高、责任感强的人员负责指导工作。其次把握好选题关。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合理设置选题。再次指导教师严格管理、监督毕业论文各环节,对于在论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最后指导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处理、解决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3.3 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当前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也出现了一些新内容,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避免传统一刀切式的单向思维模式,才能真正符合大学培养人才的实际取向,符合多元化社会要求,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形式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也可以是反映学生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的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艺术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竞赛取得的成果、方案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和带有学术性的实践、实习报告等等。

3.4 加强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任何活动领域要保持较高水平的成就,评价就不可或缺,要提高并保持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完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环节较多,从选题、调研、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实验、论文评阅、答辩等等包含诸多的环节,而且不同的专业在每一个环节的评价侧重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选题、不同能力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在论文成绩的评定上,要执行严格的评分标准,对论文质量的评定具体化制度化,避免出现人情分、特殊分或随意打分的现象。

3.5 严格奖惩机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产生的原因固然复杂,但是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及有些指导教师工作态度的消极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必须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例如将毕业论文的成绩作为评选优秀本科毕业生的重要条件,或者学校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势必会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学生就业、考研前景相挂钩,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此项工作。对于指导教师,可将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教师的年终评价指标之一,并在教学课时量、津贴补助、评优晋级、项目申请上予以倾斜,从而提高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5]

4结束语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结束四年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次总的演练,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目前由于各种不利的因素导致一些地方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这就要求高校采用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结合自身分析导致毕业论文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洗礼,为学生今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刘荣佩,史庆南,等.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估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3(4):57-61.

[3]龙庆华.高校诚信道德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

步骤/方法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

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

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具体研究来写,不能太偏理论化,要把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到点上去。

开题报告不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堆砌罗列,简要介绍别人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 目: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x年4月26日”或“xxx-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xxx]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xxx年11月—x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xxx年2月—x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xxx年3月—x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x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xxx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xx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xx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 xxx年第6期第140页。

3、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xx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xx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xx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 20xx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院(系)审查意见

第3篇

关键词:行知小学;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学校品牌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①如何认识教育品牌现象以及如何创建和经营学校品牌已经是学术界以及各个学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行知小学研究概述

(一)关于行知小学的研究

关于行知小学的介绍,以早期的新闻稿居多。在程辰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对于行知小学的概况做了总体介绍,而综合性论述其发展历程最为全面的当属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地介绍了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凝练了其品牌特征,分享了行知小学如何从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小学的成功经验。行知小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转折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具特色,经历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赏识教育和赏识管理等五个特色管理模块,现已基本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2015年1月10日,行知小学即将迎来更名三十周年的纪念日,行知小学从当年五里村的农村小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品牌小学中的一面旗帜。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2014年会暨第十届行知教育三国论坛上,一段《精彩行知路,悠然三十年》的纪录片很好地记录和展示了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住着泥娃子,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学”。这是五里村小学当年的真实写照,如今来到这里,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题写的校牌空灵飘逸,青石铺就的银杏大道悠长而宁静,错落的现代建筑尽显通透与摩登,齐康院士义务设计的徽式教学楼黑瓦白墙,一派徽州民居的写意。大气、大志、大爱,行知校园不经意间便散发着如此高雅的格调。这是一片希望的田园,一方美丽的花园,一座典雅的校园,这就是我们大家的行知苑――含苞待放,生机盎然。1981年,五里村小学的“行知实验班”是破土的种子,播下这个种子的是一群执着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行知人,在崎岖的山路上,泥泞的田野里,刺骨的寒风中,有梦想为伴,有激情想随,有行动开路。1985年1月10日,县教育局将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初担校长重任的杨瑞清忍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时节虽还是严冬,我校却尽吹着春风,春风带来了一个新生命,江浦县行知小学从此诞生!”行知实验班,不留级实验班,学前班,扫盲班,家长学习班,村级大教育,这样多的实验,当时恐怕被看做是潘多拉的盒子,但行知人就是敢做那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时刻践行行知文化的精髓,生活教育,爱满天下。然而,诸如留不住骨干教师,办学经费捉襟见肘之类的困难始终无法摆脱。此时,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神州大地,是该转变思路与时俱进了,于是有了晓庄师范第二附小的挂牌,有了校办工厂的经营,有了实验农场的创举,可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行知人在期待着新的突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先生的话此刻有了不一样的启示,它似乎第一次那么重要地指导着行知人的行走方向,再多的钱也造不出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再多的钱也造不出多姿多彩的大社会。1994年,行知基地应运而生,“晓来采茗煮春寒,身许虾兵不识荷。黍薯才黄秋已老,制陶雪也作悠然。”这是何等的惬意!行知基地的成立是在村校联合的基础上达成的新的联合,那就是“城乡联合”,从此,行知之路柳暗花明。20年来,行知基地接待20多万城市学生,成为令人向往的社会实践乐园,本世纪初,周边8个村小陆续并入,行知路延伸到了长江岸边,老山脚下。2005年,新加坡南洋小学师生来校活动,行知人开启了国际联合之路。从此,行知之路洒满阳光。10年来,国际联合之路越走越宽,已有近万名境外师生来这里走近行知文化,融进乡土文化,体验南京文化,领略长江文化。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同行共同搭建的“行知教育三国论坛”已延续到了第十届,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学校”。中华文化体验中心,国际汉语教室的设置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让境外师生浸润着儒家文化气息。录播教室、信息系统的装备和“电子书包”实验的开展,又让行知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外部的先进经验可以引进来,本校的师生得以走出去,对话世界,放开视野,加快成长。2014年,青奥会让行知之路延伸到了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作为青奥示范学校,行知小学和新加坡学校之间开展了“同心结”活动,行知小学的新加坡小屋在世界文化村精彩呈现,作为青奥会的文化教育场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来到行知基地,体验生态环保农业,感受行知教育魅力。三十年,行知小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和期待行知小学的下一个三十年,还能更精彩。

(二)关于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的研究

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一位好的校长。行知小学的成功也离不开杨瑞清校长的努力付出。关于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的介绍,同样以新闻稿居多、经验介绍为主,还有一部分是对于杨瑞清校长报告会和著作的感想。在邹红梅的《听杨瑞清校长报告会有感》中她感悟最深的是杨校长对于差生的“花苞心态”,体现了爱的教育;王春芳在《行知路上的震撼――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中提到,“感受最多的就是震撼”,认为“他的信念和理想令人震撼、他的忠诚和爱心令人折服、他的勤奋和探索令人感动、他的坚持和创新令人敬佩。”校长杨瑞清2004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的《走在行知路上》,分享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为农民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②。另有两篇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分别以行知学校品牌和杨瑞清校长为个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其中,杨旺杰在硕士毕业论文《校长的道德领导――基于浦口区行知小学的个案研究》中细致地展现了杨瑞清校长道德领导的本质内容和关注层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杨瑞清校长领导行为的一些片段,就“校长如何走向道德领导”总结出了五点归纳性建议:(1)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关注所有学生成长的领导;(2)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有为整个社区发展服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3)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与教师处于同一共同体中平等对话、并为其专业成长提供机会的领导;(4)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的领导;(5)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自我超越的领导。

二、行知小学品牌建设研究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其自身的品牌特色,对于其品牌建设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学者也对行知小学的品牌建设进行了相关分析论证,“认为建设和打造学校品牌必须依托理论支撑,因校制宜,整体参与,着眼科学发展等方面,才会将品牌擦亮。

行知小学的品牌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三个十年,即第一个十年:学会“依靠”;第二个十年:学会“联合”;第三个十年:学会“经营”,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经营,即要凸显主体意识、要树立产业意识、要突出资源意识、要强化成本意识、要具有机遇意识、要形成选择意识,同时要“靠组织、靠制度、靠大家”才能更好地树立学校品牌。③杨校长在采访中曾说:“深深地感激我的每一位同事,深深地感激关心支持我们的每一位“陶友”,深深地感激这个无比优越于陶行知先生当年的伟大时代,共享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全球公民,走在行知路上,辛苦就是幸福,疲惫就是陶醉,奋斗就是享受。”诚然,行知小学的品牌建设可以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已有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对于行知小学的研究尚处于粗浅阶段,多是对于行知小学现状的介绍和评价,鲜少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研究,对于自身品牌建设理论尚未进行归纳总结,这也将是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突破口。

注释:

①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②王春芳.行知路上的震撼――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③杨瑞清.学会“经营”农村小学[J].中小学管理.2005.06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2]邹红梅.荷的联想――听南京市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报告会有感[J].中国农村教育,2012,(12)

[3]王春芳.行知路上的震撼――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4]左明安.学校品牌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9)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几何学;集合;等差数列

Abstract: op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we can see, all the place of someone there will be a building, and nearly every building in the buried a science - mathema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building generally contain some of th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cluding geometry, series and set theory,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beauty, show a unique architecture and mathematics subject and integral beaut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Geometry; The collection; Arithmetic progress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数学与建筑

数学是什么?说得具体一些,数学是以数和形的性质、变化、变换和它们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的有关规律,给出对象性质的系统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实际,培训得具体解法的科学。如果换一个角度,数学也可看成是对客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

建筑是什么?“建筑”——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建筑物,这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构筑物,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烟囱、水塔、堤坝等。建筑从形态学来说,构成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素为:点、线、面、体。点是所有形式之中的原生要素,从点开始,其它要素都是点派生出来的。例如,一个点展开变成一条线,一条线展开变成一个面,一个面展开变成一个体。建筑的所有形态,都是依据点、线、面、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体现的就是一个“形”字。建筑从工程学说,侧重的是工程计算,这是建筑构成的基础,也是建筑构成的手段。例如,把点变成线,把线变成面,把面变成体的量度,是建筑构成的重要特征。这在建筑工程中,是计算的基本内容。这里,除建筑构成已表现出来的长度、面积、体积等特征外,“量度”还反映了重量、角度、强度等“量”和其它特征。这些归纳起来,便是“数”。

总之,建筑中的“数”与“形”,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的一种创造。

数学与建筑有什么联系?

如前所叙,同样是“数”与“形”,一种对其抽象,一种对其表现。一种是其抽象,一种对其表现。表现依据了抽象,抽象来自表现。在建筑工程的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数”与“形”的问题。例如,在房屋设计中,既要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荷载、内力、构件截面等数量的分析与计算,又要进行建筑、结构、水暖电工等图形的分析与绘制;在组织施工中,既要进行建筑资源(如材料量、劳动力……)等数量的分析与计算,又要进行建筑资源使用的时间安排和空间布置等的分析与绘制……。在实现建筑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更多的“数”与“形”的问题。

另外,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集合论,基本原理已经纳入中学教学课程。集合论的基本术语,如集合、子集、交、并、非等已常见于建筑理论文献中。

二、建筑设计中的等差数列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列为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列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列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arithmetic sequence),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前N项和用Sn表示。

在中国现存的排列最整齐的大型塔群宁夏一百零八塔,着108座塔,排列成12行.从上往下,各行塔数次为1,3,3,5,5,7,9,11,13,15,17,19.这些都是奇数。在这其中就隐藏着数学的规律,在数学里,利用等差数列可知:连续前n奇数的和,等取n=10,得1+3+5+7+9+11+13+15+17+19=100,总共要建108座塔,其中100座可以安排成连续奇数1至19的和。剩下8座可以拆成3+5,也是奇数的和。由此得出分拆表达式108=1+3+3+5+5+7+9+11+13+15+17+19,正好是一百零八塔自上而下各排塔的个数。

在调查方法设计、实验设计、数据和结果处理分析中,都需要运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常用的有频率和分布的统计和图示,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枷权平均数的计算,全距、标准差和平均差的计算,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经验公式确定,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三、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学

几何学(Geometry)这个词就来自古埃及的“测地术”,它是为在尼罗河水泛滥后丈量地界而产生的。自然界中常见的简单几何形状是圆、球、圆柱,如太阳、 月亮、植物茎干、果实等等,而几乎找不到矩形和立方体。矩形和立方体是人类的创造,而这正是和建筑活动有关的,因为方形可以不留间隙地四方连续地延展或划分,立方体可以平稳地堆垒和架设。金字塔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下做到精确的正四棱锥,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几何能力。希腊人在发展欧几里德几何的同时,写下了建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希腊建筑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尺度和比例,“帕提农给我们带来确实的真理和高度数学规律的感受”(勒·柯布西埃)。几何学的产生则是和建筑活动密切有关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确信建筑学是一门科学,建筑的每一部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被整合到数学比例中。“比例”成为建筑几何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名词,而象心形、圆形、穹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们用几何化的形式来诠释宇宙和谐概念的话,就无法避免这些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师追求绝对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逻辑,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义。

17世纪科学革命所揭示的宇宙是一部数学化的机器。这一时期法国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都是科学家,在笛卡尔理性主义精神的引导下,一切问题讨论的基础都以理性为原则,数学被认为是保证“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唯一方法。笛卡尔通过解析几何沟通了代数与几何,蒙日则将平面上的投影联系起来,在《画法几何》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平面图式空间形体方法,将画法几何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与传统的模拟视觉感受方式不同,画法几何切断了视觉与知识之间的直接联系,赋予建筑以不受个人主观认识影响的客观真实性,时至今日仍然是建筑学交流最重要的媒介。

建筑的几何学价值首先表现在简洁美。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在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简化规律,简洁产生了重复性,重复演绎出高层建筑的节奏和韵律美,最终形成建筑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同时,简洁的形体易于谐调,使不同的形体组合具有统一美感。

新古典主义的乃是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夸张豪华、过度装饰的风格产生反感,受到意大利庞贝城出土的影响,开始企图恢复希腊与罗马的建筑特质,特别重视几何学的构成关系将几何形式带入建筑设计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确信建筑学是一门科学,建筑的每一部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被整合到数学比例中。“比例”成为建筑几何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名词,而象心形、圆形、穹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们用几何化的形式来诠释宇宙和谐概念的话,就无法避免这些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师追求绝对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逻辑,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义。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就是几何学中的圆柱与球的结合。三根竖直的圆柱形通天巨柱,是一个球体完美的结合。东方明珠电视塔利用球和圆柱的巧妙结合,将数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浪漫融为一体,创造了纯洁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建筑形象。

总之,对于我们建筑类中专学校来说,在各类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当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说是比比皆是的。例如,劳动力的安排、施工进度、配料、支座反力,需要一次代数方程的计算;生产增长率,简支梁受压区高度,需要二次代数方程的计算;劳动生产率、钢筋锚固锚长度、配料允许范围的计算,建筑材料的代换,需要代数不等式的应用;土方施工中“零点”位置的确定,变截面梁钢箍高度的计算,建筑构件形体及自重的计算,需要大量的几何及三角计算;均匀荷载作用位置的函数及幂函数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声,蒋文蓓,刘浩;数学与建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建筑中的数学论文》/潘峰

第5篇

现代服务业对会计行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岗位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等。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单一的知识、技能,还要考虑为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市场的卖方,应以买方即顾客(政府、企业、家长)为关注焦点,以实现顾客满意为根本目标,确保顾客合理合法的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高职院校要达到买方需求,关键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而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的关键是要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因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能力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然而,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存在“重视实践却远离实践的矛盾”,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要注重实践性教学,但具体实施时教师依然是更愿意花时间在理论教学方面,而主动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一线增加实践能力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职教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中补充了相当一部分直接从本科以上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几乎没有参与过专业实践就直接上岗,因而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由此可见,“双师型”素质教师的严重缺乏,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而培养一批“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则是目前高职院校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对于“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理论教学的素质,更要具备该专业实践教学的素质。也有学者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会计师、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及其评价标准上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教师在此导向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因此,为进一步强调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适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结合教育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具有工商管理类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另外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会计师(或以上)技术职称(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ACCA等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进行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会计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并获得相关奖项;(3)近五年主持一项或主要参与两项以上会计类横向课题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并且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一项或主要参与两项以上校内会计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使用效果良好,师生满意度高,并且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二)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特征 根据教育部相关精神,结合会计专业教学实际,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

首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合格的教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首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敏锐的与时俱进品质;二是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并能教学相长;三是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即教育教学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反馈能力等,并能因材施教; 四是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即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五是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等。

其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会计行业职业特有的素质与素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除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要求外,还要熟悉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及其在会计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并贯穿于其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同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扎实的会计行业、职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并能把会计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入到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另外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还能根据市场调研与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合理调整与改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安排。

最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通用能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通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双师型”素质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积极的创新意识,熟悉创新的一般机理,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二是适应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如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三是社会交往、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高职“双师型”教师既要与校园内师生进行交往,又要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等,要协调好这些关系,教师的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至关重要。

三、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企合作

(一)政府部门创造良好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思想是动力,政策是保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上一个良好的“双师型”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保证,才能保证“双师型”素质教师健康发展。

(1)政府倡导转变教师观念。政府要通过会议等方式经常组织高职教师学习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政策,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探讨职业教育先进思想尤其是教育家对职业教育独特的见解;明确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通过学习,教师要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新的市场观念和新的竞争观念,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想基础。

(2)政府主导促成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二者之间在社会职责、目标定位、利益追求以及运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使两者自觉地走到一起,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政府应当积极从中牵线搭桥,整合教育资源,出台鼓励校企结合措施,促成校企联姻,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政府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师资对加强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要在政策上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为此政府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建立职教教师任职资格体系和培训晋升机制;实行开放式的专兼结合教师培养体制;将专业教师到职业现场实践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依托大学和企业加强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建立规范的兼职教师聘用管理机制。

(4)政府建立国家标准的、统一的和权威的职业资格制度。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和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形成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不仅是职业资格的认证问题,还涉及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应有其特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因此,必须制定独立的考核方法和岗位资格标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先培训、后上岗”。

(5)政府成立专业组织,制定“双师型”素质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系列的教师职称评聘仍套用教师学术水平评价的普通本科标准,如何评价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怎样才算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对此,政府应成立专业组织,通过调研研制出适合高职的“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否则,按现行评审标准,将会打击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阻碍“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二)高职院校积极主动搭建“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各职业教育院校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1)主动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新机制。一是“导师”与“师傅”并举制度。即对缺乏高校教育技能,但有实践经验和行业技术知识的教师,聘请教育理论水平高、执教能力强的教师为导师;有高校教育素质和综合能力但实践技能欠缺的教师,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操作技能、熟悉行业发展趋势的教师为师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职教水平。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财经类专业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给学校带来工作第一线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可以了解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同时通过其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院教师顺利向“双师型”素质转化。三是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通过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教师深入到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一线,系统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当然,人事处与相关系部要采取切实措施,从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保证“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有效落实。

(2)寻求各种途径,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引进教师和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对新引进教师,要先进行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实践锻炼,经过一定的实践考核或鉴定,合格后聘任为正式教师。对现有教师可采取以下培训措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师傅带徒弟”方式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到教育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等。另一方面成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要树立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在制定专业课教师培训规划时,要重视从企业生产一线选聘专业课教师来对本院教师培训。同时每个专业也必须至少选择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作为教师实践、学习与挂职锻炼的基地。当然高职院校也应加强本院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使生产实习实训基地成为锻炼与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摇篮。

(3)制定必要措施,激励“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学院要制定能够激励“双师型”教师转化的措施。首先,在学院“十二五”总体目标中要明确规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并为此制定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等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给教师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明确自己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倾斜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在职称体系建设中,建立统一的评聘制度,保证持有教师系列职称的拥有双职称。第四,选派教师到国内外深造。通过培养进修,把职业教育的最新理论,对教师的最新要求带回学校,使教师的水平与国际高职教师水平接轨。第五,发挥国内外职业资格教育和证书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为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要制定利于教师向“双师型”素质方向发展的措施,在教学部门中确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比例结构,加强与财会业务部门的联系,建立能发挥“双师型”教师潜力和作用的“产学研”机制。作为财经类院校一定要认识到与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意义,主动重建与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联系机制,以便利用其资源来培训自己的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同时又帮助财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参与课题调研,培训单位会计人员。

(4)组建会计教学集团公司,培养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会计教学集团公司的建设选择与政府、行业协会等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会计教学集团公司”部分子公司由教师参股形成,将教学、培训效果与每个老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及利益分配挂钩。教师可以是股东也可以是员工,但必须承担实训任务。各子公司中实训室负责人可以是专任教师,也可以是兼职教师,但应具备特别强的业务水平,又有很强的辅导学生的教学能力。这样教师既实践安排教学,同时也是公司股东或员工,参与教学与生产经营,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拉动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学生能力的提升将为公司创造利润,教师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将分享投资带来的收益。反之,公司亏损,就应寻找薄弱环节,进行教学改进,最终实现企业盈利,如此良性循环,将创造校、公司、社会企业、师生多赢的局面。

(5)强化观念转变,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学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使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科研意识。为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三项竞赛(说课比赛、评课选优比赛、撰写小论文比赛)等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学院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月”等主题活动,聘请相关专家为教师做关于科研方面的讲座,提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学习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学院鼓励教师通过报告、论文等的撰写来记载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课题申报和论文评奖活动等,从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另外,也可以通过申报横向课题鼓励部分骨干教师联系社会实际,推出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四、结论

认定是教师价值的体现,评价是教师发展的动力,培养是教师发展的源泉。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和土壤来培养教师,以利于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的场所和就业辅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大量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于学校、企业、学生都是一种多赢的策略,是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基金项目“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SJM2010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

第6篇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教学改革;教学理念;计算机学科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针对北大学生的特点,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域领军人才上,具体讲就是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集成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学院秉承了北京大学“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在教学改革中强调了“拓宽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锻炼综合能力”的基本原则,关注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构筑能够灵活调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教学体系框架,适应本学科发展迅速和与产业结合紧密的特点。二是宽广和扎实结合的基础课程设置:依托北大的人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基础,依托北大的理科优势夯实数学物理基础。依托北大计算机学科的历史积淀强化算法和软件编程基础,依托学院的电子科学技术学科加强硬件基础。三是面向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建设:营造敢于表达、质疑、挑战、犯错和承担的学术氛围,建设面向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结合真实科研任务的、与研究生同等条件的科研实习制度。

本文将对这些前期教改实践做一个简要总结。

一、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

信息学院目前有四个本科生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其中前三个是成立学院时就有的专业,而第四个是学院成立后设立的全国第一个智能科学专业。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每个专业的课程自成体系。一方面每个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有些课程在不同专业重复设置,浪费教学资源。学院成立后我们制定了新的本科生教学计划,打通一年级四个专业方向课程,并在2005年、2007年两次进行了修订。我们提出了重视基础,分阶段、多层次的模块式教学计划,把课程分成三个阶段安排(一年级、二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除学校公共必修课外,把课程分成四个层级:学院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选修课、任选课。

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一年级统一安排数学、物理、计算机和电路方面的基础课(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电磁学、力学、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微电子与电路基础等),使得不同专业的同学在软硬件方面都得到加强。2007年的修订计划,更加体现出北京大学重基础重创新思维的培养特色。以学生为本,课程设置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课,分别开设AB两级不同深度要求的课程。打造研究型、综合型(宽口径型)、应用型培养模式,以适应兴趣和特长不同的学生。另一方面,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请学院里资深的专家教授向学生讲解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各学科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各专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等)都亲自给学生授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分为两个大方向,计算机和智能科学的方向以及电子和微电子的方向。到了高年级,则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志向安排更具选择性的专业课程。

在学院本科教学框架体系下,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学体系由五大基础(数学物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专业数学基础、硬件基础、系统软件基础)、三大系列专业课(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核心技术、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和本科生科研实习组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程序设计基础、硬件基础、系统软件基础和全部的计算机核心技术、应用及新技术课程中都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内容。

二、关于计算机学科知识基础的讨论及相应课程的设置

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领域不断增加,各种理论、技术、应用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在本科四年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所有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知识,因而要仔细讨论清楚到底哪些内容是相对更基础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实验对训练学生基本动手能力更为有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更为有利。回答上述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计算机学科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国家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2)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拓扑关系。(3)学生的特点和兴趣。(4)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定位。(5)现有师资力量和对未来师资力量发展的计划。如果前四点决定了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那么第五点将决定我们究竟能否做到我们想要做的。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系组成,拥有开设各类课程的硬件环境和师资力量。学院的成立为调整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提供的可能性。在学院的框架下,由知名学者联合为全院新生开设了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课程在硬件、程序设计基础和智能方面都有所加强,而通过和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的联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的数学物理基础组合课程。总体来说,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数学基础(有A(数学分析+高等代数)、B(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两种难度选择)、专业数学(集合论、代数结构、数理逻辑、概率统计)、物理基础(有ABC三种难度可供选择)、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算法分析与设计)、硬件基础(微电子与电路基础、基础电路实验、数字逻辑、数字逻辑实习、微机原理、微机原理实习、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体系实习(待建设)、系统软件基础(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实习、编译原理、编译实习、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习)、三个方向的系列选修专业课程和科研实习(一年以上)与毕业论文(全院范围评选十佳和优秀论文)。

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有特色的内容是:(1)数学和理论课程丰富(由于联合了数学学院和智能科学系)。(2)大部分基础课程的实习内容单独设课,时间为一个学期,要求分组完成比较大的项目,对学生充分理解理论课程的内容,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很有帮助。(3)与本系教师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内容丰富且课程门数呈上升趋势。

三、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建设,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结合本院学生80%继续深造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能力培养为纲、知识传授为目;基础知识为体、专门技术为用;避免急功近利、强调后发优势”的教学指导方针。具体来讲就是在打好数学物理基础的同时,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尤其是设计和创新型实验教学的环节,使学生养成探究各种知识理论的来源和适用范围的习惯。

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学院也作了多种尝试,其中最典型的是在提高学生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方面,自主研发了“百练”程序在线评测系统。该系统在基础实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辐射至全国全球。“百练”程序在线评测系统是一个基于万维网的服务系统,全天24小时向全球提供服务。用户在练习某个题目时,只需要将源程序通过网页提交,在几秒钟之内就会得到正确与否的回答。“百练”对于程序的评判是极为严格的,学生的程序根据系统给出的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并输出结果。“百练”在服务器端编译、运行被提交的程序,取得输出结果和标准答案对比,必须一个字节都不差程序才能算通过。这对于培养严谨、周密的程序设计作风极为有效,学生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和特殊边界条件,而不是大体上正确就能通过。传统的人工评判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使用“百练”系统进行程序设计类相关课程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在网上布置作业题目,学生随时完成作业、提交并获得评测结果,减轻了教员批改作业的负担同时增强了批改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教员亦可在网上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网上实时的编程考试,更能考察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有助于威慑和杜绝作弊现象。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百练”系统在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编程的熟练和准确性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在“百练”上做题对你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是种挑战,有助于戒骄戒躁,任何一个字节都要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出错。这不但可以使你懂得理论,而且使你真正开始写自己的程序。”这是06级一位本科生的最深感受。四、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本科生科研实习制度,将科研实习与本科生课程训练并列为本科生培养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一、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一些基础好的学生通过“校长基金”、“若政基金”、“教育部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教师自筹等项目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三年级时,各个研究所实验室制度化招收实习本科生,包括组织报名、考核、录取、基础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前沿介绍、与学生讨论确定选题,之后进入与研究生同样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四年级时,所有没进入实验室实习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实验室完成本科论文。

“在和高年级学生的协作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一种信念,大家为同一个项目互相合作,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鼓励自己,如果我们能保持这种心态,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已毕业的一位03级本科生认为,本科参加院里的科研实习,除了培养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她的团队协作能力。

让本科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陆续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和硕士生博士生参与真实课题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1)让学生提前感受研究的文化氛围,培养科学素养。(2)通过科研,充分认识数理基础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奠定坚实基础。(3)导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了解,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4)提前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将研究生培养延伸至本科,有助于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有1个教学研究所和11个科研研究所,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多个,每年纵向科研经费6000多万,为本科生就读期间直接参加科研工作提供了条件。近几年在一些研究基金的资助下很多本科生在研究所里受到很好的训练,参与完成了重大科研课题,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

五、科研团队建设系列课程,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计算机系的教师是以研究所为单位组织的。每个研究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大的研究方向。计算机系本科生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层面,针对这两种课程,教师有两种组织方式,一方面从各个研究所抽调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组织成基础课教学团队,负责全院基础课程的建设,例如计算概论教学团队、程序设计实习教学团队、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团队:另一方面,教师按研究方向组织成系列专业课程授课团队,负责建设各个研究方向的系列课程,例如数据库方向教学团队、计算机网络方向教学团队、软件工程方向教学团队、计算机理论方向教学团队、人机交互方向教学团队、人工智能方向教学团队、数字媒体方向教学团队等等。每个研究方向的教学团队负责建设一个方向的系列课程,保持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并设计使学生在该领域掌握相应技术基础的递进式系列课程。这样做的好处是:(1)教师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开课,可以随时将研究进展注入课程内容,可以讲得更生动。(2)教师可在课上物色对本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使他们加入到自己的研究团队。(3)不同研究方向的系列课程在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形成了适度的竞争,如果没有学生选修自己研究方向的课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方向的研究生生源质量。(4)基础课的教学团队教师来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基础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更好地兼顾不同方向学生对基础的要求,因此可以建设内容更加合理的基础课程内容。

以科研团队建设系列专业课程的模式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例如,在中国教育网格研究项目支持下,学院自主研发的大学课程在线系统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大的大学教育资源之一。“大学课程在线系统”目前拥有4 970个大学课程视频,约84 000个小时每天超过1000个不同的用户IP地址访问,36所大学加入,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大的教学资源之一。

第7篇

关键词:专业规范;培养计划;课程考核;实训

1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表的《高等学校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报告[1]提出了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非常明确地指出计算机专业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根据宁夏大学对2008届以前的三届学生毕业去向的不完全统计,约有30%~35%的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任职于信息化维护、建设等岗位;20%~25%的毕业生进入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10%~15%的毕业生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领域的工作,成为工程人才;25%~40%的毕业生从事非计算机行业的工作。在针对企事业单位的需求调研中,我们总结出他们对人才需求的以下要求。

1.1专业能力要求

信息社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企事业信息管理等需求的扩大化,信息处理的普及化和全面需求,要求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更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即他们能够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点,在产品生产、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都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1.2专业素质要求

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应该能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规划,以及针对各行业信息化系统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向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仅应有对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究、开发人员的素质要求,还应注重对学生系统工程等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培养虽然在学校不能全部实现,但应在培养体系中给予适应训练。

1.3专业知识要求

在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不同方向人才的培养上,不同体系有较大的差别。对于软件工程方向的人才,要求专、精;而对于计算机应用方向的人才,应使他们建立更宽泛的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对信息化建设中全面开展信息系统工程的要求。

2我校计算机专业现状及困境

宁夏大学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主要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招生对象以宁夏本地为主,同时面向全国招生。由于中学教育资源存在地域化差异,中学教育资源呈现城市化趋势,因此宁夏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宁夏大学的平均学费与其他高校相差较大,与发达省份相比,平均学费约为其他大学的一半左右。计算机专业学费属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最低学费。

2.1生源情况调查

对于2008级(120人)与2009级(119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总体情况,我们做了3项调查,即生源来源地调查、家庭收入调查、对计算机相关认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宁夏大学招收的本地学生比例为90%,外地学生比例为10%,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村或非中心城市的中学信息设备配置较弱,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相应的教师。因此,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较低,对计算机应用了解的学生比例不到20%,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的原因来自父母或者亲朋,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认识几乎没有。

2.2环境困境

宁夏区内的计算机公司较少,银川市计算机及相关公司大约为230多家。其中,真正从事软件开发类的专业公司在40家左右,但人数在30人以上的软件开发公司不到10家。实训机构只有3家,其中2家实训公司于2009年成立;另外一家是西安的公司,借助于网络视频进行培训,从2008年才开始在宁夏开展业务。同沿海和发达城市相比,宁夏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研发市场比较小,学生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小。

相比其他大学,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比较滞后。年轻教师的比重较大(35岁以下教师占学院计算机教师人数的73%),教师数量有限(专业课教师18人),承担第一线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另一方面,宁夏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支持力度较小,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少,尤其缺少与企业联合的横向课题。因此,教师缺乏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年轻教师大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承担教学任务,缺少教学经验。而随着IT行业的快速发展,间接给专业教师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技术压力。

3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认真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体现了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了教育部对不同类型学校分类指导的原则。

《高等学校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1](以下简称《规范》)给出了计算机专业三个方向的最小核心课程及最少课时数,并强调高校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根据《规范》的具体指导思想,我校从2008级开始,逐步对教学体系进行整理改革。并从2009年开始,逐步推行新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

3.1强化专业基础课,强调课程关联

宁夏大学教学培养计划一直以来都遵循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计划体系。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素质以及掌握技术的要求变化较大,但由于宁夏地域具有信息相对闭塞的特点,因此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变化反应较慢。借助专业规范试点工作,在学校领导、教务处的支持下,我们借鉴其他一些地方性大学的做法[2],对教学培养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内容有以下3点:

1) 结合西部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和内容;主干课程设置强调课程关联程度,开设学期经过严格讨论。

2) 计算机科学方向:主要是打牢基础,增加选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就业方向。

3) 软件工程方向:精修专一,系统规范,理论与方法并重。

3.2实践贯穿课程专业主干课程

说到主干课程,除相应的通修课程做了小改动外,计算机核心课程从原有的20门课程减少到16门课程。我们合并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等一些课程,并重点对16门课程中的部分关键课程增加课程设计,作为新的课程。我们减少了一些理论课程的讲课时数,加大实验力度。在课程衔接方面,通过课程教师的探讨和对以往学生学习掌握程度、学习实践过程的了解,我们调整了课程衔接关联度,加大关联度课程的课时数。

例如,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没有完备的实验器材与实验课程支持的情况下,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原理课程,尤其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微机原理等硬件理论课程,学生很难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将这些课程进行了合并。针对大部分学生计算机使用程度不高的情况,我们在算法设计语言课程上加大授课力度和实验力度,讲通讲透。尤其针对数据结构课程需要的指针部分,重点讲授,并与数据结构授课教师一起设计并完成算法设计语言的课程设计(2学分),使算法设计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紧密结合。以前软件工程和数据库原理课程均开设在第6学期,但软件工程课程近几年一直坚持以实际软件项目及文档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进行课程结题,学生对数据库设计及使用的需求较迫切。因此,我们提前到第5学期开设数据库原理课程,较好地满足学生贯穿和掌握知识的要求。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并非选择软件方向就业,更多的学生是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业务系统的维护和规划工作。因此,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缩小核心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是首要需求。例如,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增加了计算机维护、维修课程,由实验室教师讲授,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维护维修证书。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上,更强调对于信息系统的规划。在学生选取第二学位的时候,举办一些讲座,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机专业与选修的第二学位专业有机地集合在一起。

而对于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专业方向比较专一。因此,在课程规划中,我们在认真研讨《规范》后,决定减少计算机专业中的一些常规性理论课程。如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偏硬件理论的课程,我们加大围绕软件专业方向的课程力度,还增加面向对象设计与UML、软件实例分析、软件过程管理、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并加大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类技术课程的课时数,增设专门的课程设计,将软件方向的学生培养成专门的人才。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我们增加了实验、实践课时数。针对一些后继课程的基础课程,我们增加课程,将其专门作为一门学分课程开设。算法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分析、数据库原理等,属于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设计中必须用到的知识课程体系,也是企业针对就业学生基本测试的技术性内容。我们开设相应课程,将其纳入学分课程的体系,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后一学期开设实验课程,对学生进行技术性质的培养和训练。

根据《规范》要求的课程时数,我们在教学改革中详细对比了改革前后的课时量,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革重点加强了实验课程及实践环节,压缩理论课程,强调精讲多练,强调技能训练,从理论走入实践,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改革前与改革后的理论/实践比已接近或达到了《专业规范》的要求。从2008级在原来培养计划上进行的小范围试验情况看,学生对课程改革的反馈较好。学生在机房的实践时间增加,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一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被教师挑出,参与到一些教师的实际项目中。从2009级开始,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增加了40%(达到10人/级)。而且,以前基本上从大三才开始有兴趣进入项目组的学生,现在已经提前到大二第二学期就开始介入。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地理条件不占优势,待遇水平处于全国高校普遍水平之下,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难度较大,师资队伍建设是类似宁夏大学这类学校的软肋。博士引进困难,计算机公司环境也较差。一方面,来自学术界的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计算机的专业公司较少,也使得本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难与当地计算机专业公司交流与合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 校外培训。

与武汉、济南、石家庄等地的大市场环境相比,宁夏本地的计算机公司实力相对比较弱,高校与他们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计算机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在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迅速的情况下,仅仅凭教师依靠教材、资料和网络自我修炼提高,难度很大。在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一些培训机构取得联系后,从2008年开始,学院在每年的假期都有计划地送教师去实训机构培训。现在已接受培训的教师为4人次。

2) 项目驱动[2]。

我们规定,有项目的教师必须在项目的进展同时组织若干个本科生参与项目,将自己项目的部分内容分配给学生开发和研究。这样教师在进行项目研究的同时,能够将学生组织起来,以实际研究训练和引导学生。同时,变单一的科研项目为管理过程,通过项目的分解、技术的配合、资料的查找、研究范围的确定、人员的管理等,锻炼教师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3) 争取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

我们学院鼓励教师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且在强调创新的同时更多地强调项目的实际性和可用性。鼓励没有项目的教师在带领大学生开展创新项目过程中指导学生,完善自己。

4) 鼓励教师积极与其他行业联系。

我们学院鼓励教师与其他行业联系,争取其他行业的横向课题。学院拟进一步制定计划,对教师申请的横向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

3.4改革实验及实践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专业课程中密不可分的部分。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实践教学是教学计划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因为社会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西部高校学生的家庭收入较低,负担较重,学费普遍偏低,因此,采用南方高校的学校资助大规模实训机构实训,对于以宁夏大学为代表的西北高校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针对上述情况,对实验与实践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

1) 取消笔试,以实践作业考核。

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我校部分学生来自城市,对计算机的使用较为熟练,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计算机的使用比较陌生。因此,针对一些基础性课程,我们采用先考再讲的方式教学。

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为例。该课是对计算机专业的概述性学科引导,虽然我们选派了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讲授,但由于课程的知识内容庞杂,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引导意义并不大。而学生在后期学习时,对办公软件等基本技能知识的使用较多,但因学生掌握程度不同,讲授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部分学生,我们采取设定技能目标,让学生自学并进行考核的方式开展教学。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取得学分,而对程度较弱、考核不及格的学生,教师再进行讲授。

在进行专业技能讲授时,教师压缩理论部分,以学生掌握实际技能为目标,让学生从技能入手,通过加大实验课内容,加强教师实验指导,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以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课程为例,我们采用完成综合的、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的大作业形式结课,替代传统的笔试考试,避免学生以记忆、背诵为主的考试形式,让学生以掌握技术为主线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增设课程设计,加强课程实训。

宁夏的实训公司较少,价格对学生来说较高,学校也无经费对学生外出实训进行支持和补助。因此,我们必须从教研室内部开始增强对学生技能的实训。从200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独立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例如,针对算法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关键课程开设课程设计,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完成3~5个综合的设计题目,且对题目的要求、掌握内容、规范、达标准则等相关细则进行描述,或分组,或让学生单独完成。每次的课程设计必须增设新的设计题目,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原有设计题目进行细化、修改,并会同相关课程的教师评议通过。经过多次课程设计的积累,教师逐步汇集、完善一门课程设计的实训手册。这些手册虽然达不到软件公司实训的要求,但从学生技能的实践角度看,则能形成一定的规范。

3) 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机制。

从2010年开始,宁夏大学成立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长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出面联系企业,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我校采用逐步通过学校划拨部分经费,学生承担部分经费,到信息技术产业发达的成都、大连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

学院正在与多家实训公司谈判,想进一步与实训公司合作,将实训公司请进来,将实训体系纳入到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实训体系。学院也在逐步与外地高校进行紧密合作,通过挑选少量学生假期互换、互训的形式,扩大教师、学生视野,逐步建立多样有效的实训模式。

4)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们发现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专业就业意向、工作技能都缺乏了解。虽然专业教师在新生教育中有描述,在实际课程中有对技能应用的引导,互联网上也有对相关专业就业的方向介绍,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实际环境的认知,对专业、技能等学习目的仍比较茫然。

因此,从2010年开始,我们配合教学过程联系相关企业,现已联系3家计算机企业与一些对计算机应用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分别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结束阶段、四年级毕业实习前期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一年级进行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明白专业的前景;二年级结束时,组织学生到计算机公司参观,邀请计算机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讲座,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基础知识的需求和三、四年级专业知识准备以及就业的知识积累;四年级开始,组织学生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了解就业及相关准备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提前对市场进行了解并作出相应准备。

4结语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地方院校之一,宁夏大学在诸多困难下做出努力,希望能为各兄弟院校借鉴和参考。从2008年部分课程试点改革,到2009年实行新的教学培养计划,我们也在逐步地探索。下一步,我们想开展新、老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分班教学比较试验,通过实践加强教学改革研究,积累宝贵的试验数据与试点经验,加强对各种学科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早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尽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衡量,排除存在明显缺陷的改革方案。从某一门课程、某一方面的实验内容、某一项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始,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案。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对研究能力、学历的要求,更多的高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无论从教学实践能力上,还是更多地为社会服务的思路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科发展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国家投入又太少,而与社会同行相比,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收入又严重失衡,致使高校计算机系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据了解,全国大多数大学的计算机系都处于缺编状态。我们能否打破编制的惯性思维,更多地引入企业技术人才,担任客座教师讲授课程;能否形成完备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实训机制,实行双师型教学机制[3];能否逐步开展与企业、社会实际业务相联系的横向课题评价制度,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郁峰,陈念年. 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9(10):12-14.

[3] 龚声蓉,杨季文,朱艳琴. 校企合作,培养IT应用型创新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8(21):23-28.

Problems and Measures in Training Computer Technicians in Regional Colleges

LIU Fuxiang, ZHAO Guodo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第8篇

一、教学论是什么性质的学科

“教学论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这样的提问在今天听起来已经十分类似当年人们探问“光是粒子还是波”。苏联教学论的舶来,让人以为教学论就应当是十分系统和完整的基础理论学科,但是,大量西方教学理论的传入,又给人以十分强烈的应用学科印象。其实,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朝着相互渗透方向发展的今天,这种非此即彼的两分式的归类和提问已经显得机械刻板和毫无意义了。我们有必要超越这种两分法,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提问: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简略回顾教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争鸣。

王策三先生是“坚持理论科学性质”的代表,他指出“在许多年中,教学论往往与教学法、教学经验等同起来。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未得到研究,教学实践中许多重大问题也未得到理论上的探讨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也要防止把教学论搞成教学规律汇编或教学规律清单。”“教学论揭示规律,是要通过研究事实,在解决教学问题中,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经过艰苦细致、曲折反复的过程,才可望获得不同程度的成果,并通过建立自己的教学论诸范畴和理论体系具体地系统地表述出来。”(注: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8.)徐勋教授没有否定教学论要坚持理论科学的性质,但他认为理论的源泉是实践。他引证西方教学论自拉特克、夸美纽斯直到当今的学者都强调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艺术、教学技术的学问,是应用科学,而苏联学者一般认为教学论是理论科学,还有学者认为是边缘科学,并以它的对象——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依据,认定“教学论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这两个特点”。(注:徐勋.关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之我见[J].教育研究,1986,(3).)

老一代的争论未果,新一轮的烽烟又起。有的学者认为,“将教育研究分成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这种分类方式过于笼统和简单”,而赞同根据研究的目的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外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类。“外推的理论研究实际上是一种以理论研究为主,但是又将研究视点推向实践应用的兼具理论与应用色彩的研究类型。我们认为,从学科性质来看,教学论正属于外推的理论研究。”这样定位意味着“教学论既要坚持以理论研究为主,不断提高理论成果的抽象概括水平,又要在已有理论原理的指导下,开展必要的应用研究,解决教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操作问题。例如,提供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课堂控制的一般技术,等等”。(注:田慧生.对教学论学科性质、地位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1997,(8).)

一些学者似乎不满意这种缺少共识的状况,他们指出:“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分歧和模糊性,使我国教学论成为一个既含基本理论,又含教学实践,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的庞杂体系,它面面俱到而任何一面都难以深入到学科内容结构……”并预言,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和教学论学科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教学论将因其主要是阐明教与学的原理、揭示教学规律的学科而越来越成为一门理论学科。”(注:蔡宝来,王嘉毅.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J].教育研究,1998,(2).)

还有学者回应说,“我国教学论界对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性质是有所认同的,而且在不断努力。问题的关键是,现代教学论的理论性应如何实现?”他们认为目前应重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理论’观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二是要着力提高研究者理论素养与思维水平。”“三是对现代教学论的理论性不能笼统论述,应予以具体分析和落实。”“现代教学论发展到今天,它自身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每一个分支学科又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指向,也有不同的理论建构目标。”(注:李瑾瑜,徐继存.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J].教育研究,1998,(12).)也就是说,理论性是有不同层级的。

对学科性质的探讨还涉及对其逻辑结构的认识。英国教育学家穆尔(T.W.Moore)在《教育理论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教育理论是一种逻辑上复杂的结构,可以用大量不同的方法加以评价。就它包含经验判断而言,它要受有关的经验事实的检查;就它包含价值判断而言,它易受各种哲学论点的责难;就它是一种论点而言,它要受内部的一致性的检验。假如某种教育理论经不起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检验,人们就不会用它来指导教育实践。”(注: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所以,理解一种教育理论如教学论的逻辑结构十分重要。对教学论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同,对其逻辑结构的理解也不同。

自然科学界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称为“上游”“中游”“下游”,如果非要作一番比喻的话,教学理论很像是处在“中游”的学科,即应用学科,因为它既不像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那样“基础”,也不像学科教学法那样“应用”。教学论当然是一种理论,但理论学科是可以区分为“描述—解释”的理论和“构想—规范”的理论两种类型的。根据穆尔的观点,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它与描述性理论、解释性理论(后两种又称“科学理论”)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实践性理论通常是一种处方,或更有可能是若干处方,而科学理论通常是关于事实的概括的结论。应该清楚的是,任何试图构建和创立一种实践性理论的人,都必须用与科学家相当不同的方式着手研究。”科学理论的研究始于“事情的某种可能状态是这样的”这种假定,而实践性理论则开始于另一种假定:“事情的某种可能状态应该是这样的,而且要达到某种所希望的目的。”“一种实践性理论必须始于目的或目标。然后人们必须确定,在既定的环境中,什么是实现这个所希望的目的的最佳手段……”“一种实践性的理论主要由一套有各种理由支持的建议组成。”它的结构可以用简化的方式表示如下。(注: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P作为一种目的是希望达到的。

2.既然这样,Q是达到P的最有效方式。

3.因此,从事有关Q的任何事情。

接下来,穆尔详细讨论了教育理论的各种假定,它们是:(注:根据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第491-495页内容概括。)

1.关于教育目的或种种教育目的的假定。都涉及“要培养特定类型的个体和要实现特定的社会”这些价值的假定,且进一步假定这些目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2.关于受教育的人(一般是指儿童或学生)的本性的假定。其基本假定是,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教育儿童时所做的一切,对儿童将有一定的持续的影响。

3.关于知识的性质以及教授这些知识的合适的方法的假定。这里的一个假定是,知识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说上述第一点是关于教育过程终点的假定,第二点是关于教育过程起点的假定,那么第三点就是关于如何把起点上的人引导到终点的假定。

笔者赞成穆尔对实践性理论的假定,也赞同他关于教育理论体系中包含着经验判断和价值判断这两类判断,但不能赞同教育理论是“一种处方”或“若干处方”的说法。至少,我国的教学论体系不是“一种处方”或“若干处方”,尽管有的人希望它是现成的处方,尽管有的人试图将它变成处方,尽管几乎每一本教学论教科书都包含着数量不少的处方,如怎样备课、怎样上课等等。然而,教学论从本质上讲不是处方,甚至也不完全是实践性理论,它也包含有穆尔所说的属于科学理论的那些“关于事实的概括的结论”。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几本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教科书,如苏联东欧、北美西欧和我国及亚洲国家教学论著作,从中不难看出,既使是在最强调教学论的理论性的苏联教学论,也没有把教学论看成是纯粹的基础学科,而是包含着为数不少的穆尔所说的“实践性理论”;北美西欧国家的教学理论著作大多是关于“如何教学”的应用性指导,但也不要因此而误解欧美的教学论都是“处方”而毫无“病理分析”。布鲁纳的两本书《教育过程》和《教学理论探索》就有很浓厚的理论色彩,这仅从前四章的标题就不难看出:“成长的模式”“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论教学的若干原则”“人类:一个研究的课题”。(注:布鲁纳.教育理论探索[M].邵瑞珍译,林慧芬校订,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中也有大量的心理学理论阐述。我国教学论教材中反映的教学论学科结构,就其共性而言,都属于那种在“描述—解释”基础上对教学实践加以“构想—规范”的实践性理论,它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做好教学这件事的行事依据,又包括如何提高教和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其理论的基本逻辑结构都是“目标假定—对象假定—内容和方法假定”。

二、教学论与课程论是何种关系

课程论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课程设计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和自我更新等问题;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理论包括研究革新的要点,交流革新的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情况的程度等(注:施良方,崔允huǒ@①.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24.)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对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是20世纪以后的事。一般认为,美国课程专家博比特(F.Bobbit)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随后,查斯特(W.W.Charsters)、泰勒(R.W.Tyler)、布鲁纳、麦克唐纳德(J.B.MacDonald)等西方学者对推进课程论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传统上,原苏联学者并不把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来研究,只在他们编著的教学论著作中用一两章篇幅很有限地谈谈教学内容——课程理论问题。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了两本专门研究课程问题的著作,一是Β·С·列德涅夫所著《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结构问题》,一是В·В·克拉也夫斯基和Ц·Я莱纳主编的《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这表明前苏联学者已开始系统地探讨课程问题。

事实上,课程论所研究的对象——课程,和教学论所研究的对象——教学,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关系是十分密切、几乎不能分开的,由于这个缘故,再加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使得中外学者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上众说纷纭。原苏联长期以来只是把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学者也受其影响,倾向于“大教学(论)、小课程(论)”的体系。西方学者在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问题上也看法不一。例如,著名课程论学者塔巴(Hilda Taba)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有区别的,课程的范围大于教学,课程的重要性也高于教学。哈利·布朗迪(Harry Broudy)和蔡斯(Robert S.Zais)也认为课程是个更广义的概念,课程是母系统,教学是子系统。著名课程学者坦纳夫妇(Tanners)则认为课程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布鲁纳和麦克唐纳德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教育领域,尽管有时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它们仍保持着各自固有的特点和独立性。比彻姆(G.A.Beauchamp)更为明确地提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并列的下位理论。有人把西方学者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概括成五种主张:“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模式”“二元循环联系模式”。(注:Oliva,P.F.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rd]ed).New York:Harpercollings Publishers Inc.p.11.)但从整体上看,西方学者持“大课程观”者还是居多,即普遍认为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上位概念,课程论包含着教学论。(注: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刘要悟,他提出:“课程与教学:教育实践的两个领域”,“课程论与教学论:现代教育学的两个分支”见《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西方学者经过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问题的讨论,已形成如下共识。(注:施良方,崔允huǒ@①.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24.)第一,课程与教学虽然有关联,但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一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知识或活动或经验),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教授、对话或导游)。第二,课程与教学肯定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而且这种交叉不仅仅是平面的单向的。第三,课程与教学虽是可以进行分开研究与分析的领域,但是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第四,鉴于课程与教学有着胎联式的关系,“课程—教学”一词也已经被人们接受。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课程问题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对这个关系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学者概括出五种关系模式,即:大教学论模式;交叉论模式;二元独立模式;二元相互联系模式和大课程论模式。(注: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国内持二元相互联系模式论者认为,“教学论与课程论是两个关系密切、部分内容相互交叉但同时又有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和专门对象的平行的教育分支学科,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无论是将教学论纳入课程论还是将课程论纳入教学论都是不妥的。都不利于这两门学科自身的发展。……比较实际的态度应当是既注重二者的区别性和独立性,承认它们平等的学科地位,同时又重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注: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刘要悟,他提出:“课程与教学:教育实践的两个领域”,“课程论与教学论:现代教育学的两个分支”见《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主张大课程模式论者对这种“两分法”提出了异议。认为“这种使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而分开的观点,可能产生一种误导,致使人们走向极端,出现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他还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也就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他“意识到课程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大课程论下分为课程论、教学论、分支课程论、分支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每个下位学科又包含着大量的次下位学科。”(注: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学者在批评分离论的同时,自己又一再地将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层层分离,骨子里仍未脱去二元论的束缚。揭去“大课程论”这件外套,人们看见的还是“一袋马铃薯”。

另有学者指出,20世纪的教育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是二元论思维方式以及支撑这种思维方式的社会背景和“科技理性”。“在制度层面,课程与教学极易成为两个分离的领域,二者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线性关系。课程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着学校教育‘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手段,它规定着学校教育‘怎样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注: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2).)这样就造成了课程与教学的割裂,这也就意味着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20世纪初,杜威以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反对传统教育的二元论错误,努力消解课程与教学的僵硬对立,通过强调教材与方法的内在连续性、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以及通过“主动作业”这种具体活动方式,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20世纪末,在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后现代哲学等思潮的影响下,以“解放兴趣”为核心,开始了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当“制度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的时候,课程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课程是“一个情境化的社会过程”,是“一系列事件”,是“学生有机会学的东西”,是由师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这样,“课程与教学不再是社会对教师与学生施加控制的手段,而是教师和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原来处于分离状态的课程与教学也就通过师生不断的变革课程和共同开发课程而重新整合起来。(注: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2).)

概括起来说,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上,完全的各自独立论已经没有市场,但主张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同时注意相互照应者不在少数。试图将二者统整起来的要么用课程论去统合教学论,要么反之。这些观点的一致性在于把研究对象——课程和教学在现实中的分离视为当然。而笔者认为,二者的割裂是人为的,必须真正超越二元对立的立场,开展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研究,无需计较由谁来统整谁。这两门学科,目前依然可以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照地向前走一段时间,但最终是会走到一起来的。毕竟它们本来就是指向几乎同一个事物,区别只在于视角和侧重点而已。它们之间的关系目前看是交叉的,但最终是整合的。

在2001年全国教学论年会上,对于是用课程论去“整合”教学论(说得难听点是“吃掉”教学论),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大教学论”,抑或课程论教学论都有权利存在最好是并存共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关系到教学论存在的合理性这一根本问题。“非教学论”的观点和行为一方面在认识上反映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教与学的统一的要求,在实践上反映了教学的任务面临着从知识性教学向发展性教学的转换;另一方面有泛化课程的概念和忽视教学论学科发展逻辑的基本事实,既不利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课程论和学习论的发展。(注:胡定荣.21世纪中国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应为与难为(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交流论文)2001.)

三、重新理解教学论性质的起点在哪里

学术争鸣没有真正的终结,只是人们都希望在每一轮争鸣之后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为此就需要有探讨问题的新起点。概言之,至少要在如下三个方面寻找新起点。

1.课程和教学理论性质的认识起点。认识到教学论是一种实践性理论,确实是一种突破,因为在学科谱系中,与教育学在性质上最接近的学科是医学、法学之类,它们都是需要以实际效果来证实其价值的,而且,教育学(包括教学论)是无论如何也提炼不出(也不需要提炼出)一套如物理学般严密的概念、命题和法则的。叶澜教授将教育学研究理解为一种事理研究,(注: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3-321.)给我们认识教学论性质以新的启发。从教育研究对象——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教育研究的目的任务出发,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教育研究是关于事理的研究,即探究人所做事情的行事依据和有效性、合理性的研究。事理研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它既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说明外在于人的事物“是什么”为直接任务,也不像精神科学,专事说明主体“我”之状态、变化、性质以及为什么会如此。它以人类自己所创造、所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既研究事由与事态、结构与过程、目标与结果等一系列与事情本身直接相关的方面,也研究如何提高活动的合理性、效率、质量与水平,是一种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的研究,包含价值、事实和行为等等。事理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动态性,它关注人作用下的事物间的转化。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其复杂性质是任何物质形态间和任何精神形态间的转化都不可比拟的。教学论显然既要回答教学是什么、为什么,又要解释怎样教学;既要说明教学的依据,又要为提高教学的合理性、效率、质量和水平提出改进的原则和方法上的指导;既要在具体的教学情景、活动场合展开综合性研究,又要关注教学进程中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教学论作为实践性理论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才得以充分揭示。

2.现实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起点。诚然,着眼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理论探讨,是需要有相当的抽象层次的,但笔者仍然感到关于教学论研究对象、任务、学科性质和逻辑结构的讨论过于抽象,似乎渐渐飘离了火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起来,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无论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还是将来要做“人民教师”的师范生,都不会愿意听我们抽象地谈论什么“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任务、学科性质”云云。mén@①心自问,每天都在发生的教学革新和正在全国开展实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难道不是我们教学论研究的活生生的对象?难道不是我们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研究任务?这些天天都在发生的现实,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真实生动的现实基础?由于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寻找某些“统一”的教学规律的尝试也变得越来越艰难。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表述为“教育、学生和课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注:吴也显.教学论新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12.)而我认为,说“相互作用”是正确的,求“统一”却未必可能,也未见得有必要。一节课、一项活动的进展,一个班、一所学校的发展,都可能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锁定,其运动方向、趋势和结果具有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很难用什么统一的、基本的规律去“预测”。

3.探讨教学论问题的方法论起点。从我们的教学论教科书中可以找出诸如社会与个人、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兴趣与纪律、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这样一些数不清的“对立统一”。诚如庞朴所说,“二分法以其明快简洁给人们带来认识和实践上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僵硬的习惯和谬误。”(注:庞朴.三分法论纲[N].文汇报,2000-02-26.)曾有一度流行“从……转向……”,甚至因为要注重“学”,所以要把教材改为“学材”,把教室改为“学室”,就差没把教师改成“学师”了。把本来并非截然对立的事物当作不可通融的两极对立起来,然后笼统地说说或A或B、非A即B、既A又B之类的轻松话,俨然就“辩证”了。这种两极化加庸俗化的二元论手法,早就遭到过杜威的抨击。但杜威的解决办法是连续性原则,暗含的前提仍然是两极。庞朴提出的办法是“三分法”。他说教科书总把同一性规定为两点,一是互相依存,一是互相转化。事实上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同一性有三个内容,被我们漏掉的一点是“直接的同一性”如“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也就是说,“二”中有个“一”在,相对者中有个绝对者在。这种“相互即是”是三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具有一种‘通识’,才能看见它的存在,才能把对立双方直接‘通为一’”。(注:庞朴.三分法论纲[N].文汇报,2000-02-26.)杜威反复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实则是从“行动”与“反思”的对立之中看到了“一”。如果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的是多个变量的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相互作用,那么对立统一的方法论显然就不够用了。我们必须把对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状态和不断运动状态来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审视,而不是简单化地“抽出”两极。我们过去往往从事物的静态的横截面来考察事物的结构,而复杂思维所关注的结构是流动的变化的过程性的结构,事物在流程中实现无限向有限、可能向现实的转化,这也就是所谓“动态生成”的观点。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氵加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