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6: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工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公共利益;现代公共;公共管理;管理本质
Abstrac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usuallyhastwokindofentirelydifferentstandpoints: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andpublic''''sstandpoint.Standsin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takesthepublicinterestspokesmanandvindicator''''sPublicsector,howcancarryontheeffectivemanagementtothepublicaffairs.Standsinpublic''''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howcanthecitizenobtainthethingwhichfromgovernmenttheretheyneed”(thenote:HowardFrant:UsefultoWhom?PublicManagementResearch,SocialScience,andtheStandpointProblem,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2,1999,p.324.).
keyword:Publicinterest;Modernagepublic;Publicadministration;Managementessence
引言
显然,这两种立场都没有脱离公共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前者以“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和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焦点;后者以“公共利益是怎样被实现的”为焦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前一种主张所说的公共利益多半是抽象的,而后一种主张则意指现实的公共利益,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两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3.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Math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2.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三,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同时,以公众为立场并不代表公众只是被动的、挑剔的消费者,因而也并不是与公共管理主体相对立的群体。既然公众可以从公共物品中“共同受益”,他们也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除了以税收等方式集体地购买不特定的公共物品之外,公民参与也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集体表达利益需求的途径,也是与公共管理主体合作从而降低管理成本的方式。
一是“人性化设计”与我国古代所崇尚的人文关怀异曲同工,意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设计中的精神需求与情感需求。“人文关怀”恰恰是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二是中国文化一直主张万物同体,天地相携,认为人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世间万物都有相互关联,是不可分离的。古人能够把自己融入到环境当中,依山傍水最佳状态,休养生息比比皆是。反过来我们看看今天人类的行为,乱砍滥伐、污染遍布,所以产生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现在人们又在反思,重新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绿色设计。从某种角度看,是自然对人们的惩罚,更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的后果。所以“天人合一”思想也必然为我们当今的设计师及其后人推崇。这些传统性美学观在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现代设计思想。
二、工业设计之产品美学元素
产品的形态、材料、工艺、声、光、色等要素构成其所特有的系统———符号系统。它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一系统的“描绘”,能够表达出产品的实际功能,说明产品的特征,突出设计师的思想,表现产品的美。产品的美反映的是使用者与产品之间融洽的内在关系,由产品作用于使用者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使其得到最高的心理与生理享受。
三、工业设计之技术美学
摘要以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立的河南文献网为例,论述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工作方面大有可为。
1信息时代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的普及,文献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可能。共享使图书馆的办馆方向转向信息网络化和信息产品的数字化,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则是许多图书馆突出特色的首选项目[1]
地方文献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与信息,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为认识某一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资料;为激励人们热爱乡梓,热爱祖国提供生动、具体的乡土教材。为此,有人将地方文献的作用归纳为“存史、资政、励志”,是非常正确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由各类型图书馆编印的地方文献书目、索引及专题数据库达100种以上,地方文献日益为社会关注。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己列为许多图书馆的首要任务。”[2]
2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文献收藏概况
河南地方文献的收藏、开发与利用是研究河南历史与现状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河南经济,提高河南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河南地方文献因源远流长,数量巨大,搜集十分不易。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文献中心本着“宁滥勿缺、宁宽勿严”的收藏原则,经过多年搜集,河南文献的入藏在全国最为系统齐全。特别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藏网络,锻炼了一批对地方文献有深刻鉴别力的收藏队伍。现已搜集到河南各类地方文献巧以15000余种,30000余册,新出省志、县市志、旧志整理本、村镇乡志、厂矿企业志、各类专业志齐全,全省各类地方史、年鉴、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基本齐全;河南省家谱近百种;各类名人手稿2000余种,合计30万页;各类解放区出版物400余种;解放前原始档案一批,如抗战期间焦作中福联合公司的各类档案,抗战期间河南各银行账目等,对研究抗战期间的河南均为第一手资料。另外尚有辞源自1958年修订手稿数百本,修订卡片手稿50万张,其中仅河南参加者即有100余位,许多为语言文字界的著名人士。线装古籍也有少量入藏,有一些抄本为国内所仅有。在搜集河南文献的同时,兼顾到全国各地的县市志,搜集到三千余种,仅次于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上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河南地方文献载体不仅有手抄本、印刷品,也有机读资料、网上资源等品种。面对各类载体、种类繁多的地方文献资料,需要确定相应的收藏方法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收藏网络。
2.1搜集地方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l)注意地方范围的古今区别。“地方范围”不能局限于现在的行政划区,而应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沿革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如解放初期的平原省资料,明清时代河南东北部一些县市曾归直隶管辖,直隶州志当然也应作为河南地方文献收藏。
(2)地方文献的搜集应以其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来取舍。对于地方人士的著作,要看其与地方关系大小而定。个别在历史上有突出影响与成就,值得后世进行专题研究的人物,其全部著作、手稿、日记、书信,以及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他人所写的对其生平、著作做专题研究的各种资料等,都应作为地方文献处理。
(3)处理好有特殊价值的本地文献资料。如各旅游点的门票,本来是一次性用品,一个旅游点的门券,可能有数十种甚至上百种,上面的景观均为有代表性的,如果集合到一块,门券的非凡价值就体现出来。又如各时期的粮票、布票等票证,带有特定时代的印迹,如果能够把各个时期河南省发行的各类票证搜集齐全,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4)注意戏剧等文艺作品的搜集。地方戏剧与本地历史发展、人民生活和语言风俗等有直接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各地文联掌握基本情况,和各地文联、作协加强合作是搜集此类资料的最好途径。
(5)注意收录本省考古发现资料。河南是全国的文物大省,现存古迹遗存三万余处,全省征集和发掘文物130余万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否则对此类资料的搜集将是十分困难的。
2.2建立河南地方文献的收藏网络
郑州大学图书馆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河南地方文献收藏网络。
(l)和地方史志界、党史界建立经常联系。我馆和全省许多地区、市县建立了经常的联系,能够及时掌握地方志、党史类图书信息,及时购入自己需要的图书。
(2)和全省各级政协、政府机构建立必要的联系。政协历年所出文史资料,在地方文献中的参考价值很大,但延续时间长,又均为薄薄的小册子,如果收藏的力度不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省统计局及各地市县统计局出版的统计年鉴和统计资料,是各行业最具体量化的反映,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大多为内部出版,印数很少,需要及时搜集,才能保证搜集的连续化。各厅局经常印发大量的宣传资料、招商资料等,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反映河南现实经济状况的珍贵资料,需要经常取系,加强搜集。
(3)和各拍卖机构与旧书市场建立联系。河南文献中心先后从古籍拍卖会购入不少手抄本及古籍,有不少是国内惟一的。对古旧图书市场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许多地方文献资料为内部出版或作者自费出版,在书目上根本查不到,更别说订到了在旧书市场上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河南文献网站和数据库建设
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河南地方文献能否为读者所了解,为大家所利用,关键在于河南地方文献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和网站建设。
郑州大学河南文献中心于2002年7月建设河南文献网站(henanbook.com),于2002年国庆节开通。经过改版和完善,现运行顺利,受到国内外文献界同仁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日均浏览量达4000余人次。网站建站的宗旨定为“河南文献是启封中原文化的一把钥匙;本站是探索河南奥秘的文献中心。”
书目数据库为网站最主要部分。书目数据库是不同层次读者最主要的文献查找线索,也是地方文献开发和业务工作自动化的前提。地方文献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必须确保书目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注意在进行主题标引时要揭示和体现地方特性。所以对各条目的录入,均首先标识地区,以现在的行政区划为标准,以省统领地区和省级市单位,以市统领县,再以县统领更小的区划。
数据录入不但要把文献的主题、分类等作详细著录,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某些地方特藏进行文摘或提要式录入,甚至全文录入。
河南名人手稿数据库现已录入1100多条数据,手稿书影400幅,珍稀图书及革命文献书影400余种,每种书影均由数幅图片组成,以便更好地直观了解各书的情况。
河南地方旧志提要数据库:河南现存各种旧志568种,共计7567卷。对每种志书作了提要,包括书名、年号、版本、修纂人、修志背景及经过、内容评价、佚志资料、藏书单位等。内容评价是其主要内容,列出了卷数和纲目,志书的编纂体例,修纂宗旨和原则及特别有价值的资料。
明清进士及近代留学生数据库:明清两代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河南取中4097名,数据库按各县市编排,每人又按考取的科次、榜次、名次顺序排列,这样每县的进士多少及每人具体情况一目了然。清末及民国时期出国留学生名录数据库共录入1040人,仍然按地区县市排列,每人名下列出其留学国家及院校,出国年代及所学专业等。
河南.地图数据库:每县市一图,地级市有数幅图,并可点击地图上的县名到县级地图。
河南名胜古迹数据库:以河南省每个县市归属建立名胜古迹数据库,是反映各地县市特色的重要内容,是吸引大量网上游客的重要资源。
河南历代名人数据库:历代名人数量巨大,现录入了小部分,今后将不断增加。
地方文献研究文章专栏:设有文献研究、版本鉴定、旧书市场、中原文化、辞源研究、手稿研究、作家研究等栏目。
河南地方文献主要以地区分类,其中每个县市基本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检索点。每个县市录入了县市概况、建制沿革、历届修志论述、每种旧志的提要、各地地方文献书目、各地明清进士名录、各地近代留学人员名录、电子地图、名胜古迹、地方名人等。这样点击每个县市基本可以了解各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针对以上数据库,网站建立了检索系统,主要通过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的检索,可以快速获得各自感兴趣的内容。网站为了体现面向社会、面向读者的宗旨,大胆突破许多图书馆的建站模式,设立了地方文献论坛,古旧图书交易平台,通过在雅虎、搜狐、百度等许多搜索引擎的注册,使网站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古旧图书交易平台网站能够及时了解地方文献的出版销售情况,买到许多难得的地方文献资料。
4结语
河南文献网站建立后收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许多教师、研究生利用地方文献资料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更有全国各地需要河南文献资料的读者,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要求复制提供资料。地方文献为高校立足本地服务社会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永宁.信息网络中的地方文献.四川图书馆学报,l996(2)
关键词:工艺造物;发展;描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44-02
自人类最初的意识诞生,造物或者说设计最初的形态就已经诞生了。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由工匠同时身兼设计师和艺术家及工程师,这一切都通过手工性的劳动来完成,手工艺活动成为沟通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最初媒介。而工业革命之后,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手工艺的美荡然无存。
一、工艺造物发展的历史描述
(一)前工业时代的工艺
1、前工业时代工艺状况
前工业时代在时间上是指第一次产业革命爆发之前,大部分造物活动由手工完成的阶段。从历史来看,最早的工艺造物是以满足功能为目的的,由于条件局限,人们只能通过对自然材料施以简单的加工,来满足于日常初步的吃、穿、住、行,等初级的需要。随着技术与审美的发展,人们对器物的认识逐步深入,于是诉诸于设计上也相应地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漫长的前工业时代,人类仅凭双手和自然打交道。但正是这一双最朴素的手构成了最直接、最人性的力量。手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起点,也是生命个体介入文化世界的起点。
同时,卢梭也曾在《爱弥儿》里说阐述过类似的观点――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的成长。①
2、前工业时代工艺的分类及特征
本文参照张道一先生的分类方式,将手工时代的工艺大体上分为四类:宫廷工艺、文人士大夫工艺、宗教工艺以及民间工艺。
宫廷工艺,是为宫廷贵族们制作的。历朝历代,宫廷中设立多种管理工艺的机构、作坊,工匠数以万计。由于阶级的差异,在无视费用、选择良材、不惜工本的前提下,工匠们制作出奢侈的、华贵的器物,在体现贵族们权威同时,还能再现他们的生活。
文人士大夫工艺以士大夫为主体或以其为服务对象。该工艺不仅仅以实用为目的,更以表现美为准则。此类工艺更加靠近于艺术,器物表现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状态,强调雅致的格调、闲逸的情趣。
宫廷工艺与文人士大夫工艺在形态上虽然都是工艺品,但是在这些工艺品中,“看”的因素要胜过“用”的因素,两者多半都是供人欣赏的工艺,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无缘。
宗教工艺,主要是指佛教和道家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工艺。以服务于宗教为目的的工艺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具有浓郁的精神内涵。
而民间工艺是指以实用为第一目的,为服务于民众生活而制作的器物。此类工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生产数量最多,而且价格更便宜。生产与消费相统一的民间工艺体现了实用与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体现最贴近生活的美,反映劳动者最本真的情感。
3、前工业时代人与物的关系
(二)在漫长的前工业时期,探讨工艺造物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可分为原始造物阶段和手工造物时代。“早期的人类‘制器造物’,实际上是借用和模仿自然物的功能和形态,是受自然启发而主动地发现和发明,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为目的的活动。”②古代社会,人类利用大自然唾手可得的物质材料如石块、树枝、泥土等,根据需求来完成打击、采摘、投掷等活动。随着人们逐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物活动进入手工造物时代。由于主体的个性和技术差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造物活动注入手工艺人的心智,贯穿着个人的精神。在手工艺造物活动中,工具脱离了原先的闲置状态,和掌握它的劳动者一道进入人的生活内部,和人的生命本体休戚与共。此时,人与物的关系表现为人逐渐征服物,物作为人的手工工具而存在,从而形成一种“握在手里用着”的“在手”③状态,这种平常而朴素的手工劳动蕴涵着重要的人文意义,它意味着人和工具的“物我一体”关系的确立,这种关系肯定了“手”的人性力量,它始终保持“自然―人―社会”的生态与和谐。
二、机器夺权时代的工艺
(一)机械时代的工艺状况
机器夺权时代是指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以大工业生产方式为主、机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的时代。在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后,人类劳动作品中手直接参与越来越少。高度的机械化、规模化带来大量的实用产品,人类的物质需要虽然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当机械工业成功取代人力出现在劳动现场的时候,人文情感逐渐被剥离。
(二)机械时代的工艺特征
机械时代工艺朝着机械工艺和手工艺两个方向并行发展,同时指向艺术和技术两极。一方面,机械化生产代表技术的进步。1851年,英国举办“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集中展现英、美等国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的产品,其中多为机械产品,这些产品朴实无华,价格低廉。另一方面,手工艺作为对抗工业化的方式,成为人们选择逃避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三)机械时代人与物的关系
工业革命发生以后,人类造物活动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日趋机械化、自动化的机器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为了使工人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雇主努力改进机器,忽视操作者的易用性;为了能跟上机器的节奏,工人必须拼命从事技术水准很低的工作。机器成为生产的主宰,人成为受制于“物”的附庸。从电影《摩登时代》里我们就能窥探到机器的速度与效率对人身心的摧残,“自动喂食机”将人基本的吃饭时间也“效率化”了。卓别林扮演的工人形象就如同机器上的零件,进行程序化劳作;标准化、机械化的工作方式磨灭了人的本性。
三、工艺造物发展的现代境遇
(一)新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统一
当今的时代,设计已经从实体的、物质的文化转向为越来越不可触摸的非实体文化。人们已经从人与物的交流转向人与机器的交流,从实体空间的交流转向虚拟世界的交流。人们过去多数以传统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理解世界,如天与地、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感性与理性、人文与自然等。然而,在非物质社会,随着信息的侵入,这种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似乎正在消失。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工具理性以及这种理性所依赖的逻辑原则也正在受冷落。高技术与高情感这一对立的两极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信息时代人与物的关系的困境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进步,使当代社会大众的工作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呈现互动关系,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设备,人们可以随时进行远距离沟通。但是在网络世界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已经模糊,网络空间随时都可以打招呼、报平安;网上的交谈可以随心所欲却也拒人千里之外,没有手握手眼望眼的感觉,也没有白纸黑字,情感如同电脑屏幕一样的苍白。手机的便利性也冲淡了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渴望,以直接交往为基础进行的情感交流正在减少。手机、网络等技术应用下的远程交流,只是纯粹的语言或图文对话,使“身体的惯用语”的交流受到阻隔,造成了“身体”的缺失,信息和情感的传递“缩水”。
(三)后工艺时代的生成语境
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手工艺的定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同时人们不断思索工艺与技术、设计、艺术的关系,不断思考手工艺在后现代、后工业社会中的地位、属性与边界。
从20世纪50年代起,越来越多手工艺人尝试翻越纯艺术与手工艺的樊篱,兴起一场“工作室手工艺”运动,西方手工艺人将先锋艺术、实验艺术的观念、方法、风格移植于各传统工艺门类,以期实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他们希望摆脱传统“作坊”的束缚,步入现代“工作室”的运作模式,从而实现由“工匠”向“艺术家”的身份转换。20世纪70-80年代,后工业化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初现端倪,设计领域也随之出现了由批量化大生产向个性化、小批量、甚至单件化产品复归的迹象。手工艺与艺术、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翻开新千年的篇章之际,关于手工艺的不同学校、研究机构相继更名,促使人们不断思索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学科属性、社会定位。例如久负盛名的美国手工艺博物馆(American Craft Museum)④突然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将焦点对准了手工艺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例如,2006年,美国“手工艺组织发展协会”以“创造价值、激发变革:手工艺的未来”为主题举办年会。2007年11月,加拿大举办“新工艺:手工艺与现代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探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手工艺的社会定位与多样可能性。2007年5月,当第10届纽约SOFA展如期举行之际,“后工艺”的概念由马克・雷曼(Mark Lyman)提出。他在SOFA网站上发表了名为《工艺还是后工艺?》(Craft Or Post-Craft?)的短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后工艺”的概念,并宣告了“后工艺运动”的到来。在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商业紧密结合的当今社会,工艺与技术、与设计、与艺术间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工艺发展的新语境。
四、小结
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工业生产方式使得人们不断处于被技术挟持的处境,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矛盾再次暴露,我们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现实之间找到新的平衡。随着工艺造物的发展,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状态,由“物我一体”的手工造物,演变为机器时代“人役于物”,信息时代人与物的关系出现困境,进入“后工艺”时代,人与物的关系必然出现新的变化,“物我和谐”的手工艺必然获得发展契机。
注释:
①杭间.手艺的思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P19.
②赵洪江.设计艺术的含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P2.
③吕品田.动手有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P45.
④美国手工艺博物馆1956年由美国手工艺理事会的前身在纽约设立,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收藏、研究与推动当代手工艺实践的中最重要机构之一.
参考文献:
[1]杭间.手艺的思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杭间.设计道.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1我国工业建筑的成就
全国解放以来,我国工业建筑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建筑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1.1新兴的工业园区迅速发展
高新技术在向生产力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工业建筑类型,新概念、新思想、新形式不断涌现,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园、软件园、创业园等。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除了生产建筑之外,还有完善的办公、娱乐、科研等多种功能的辅助配套建筑,并精心设计了优美的厂区环境,把生产、工作与生活设施综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
1.1.2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
为了满足企业改建、扩建的生产需要,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厂房内部空间环境引入人性化的设计,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产效率。
1.1.3工业建筑结构类型趋向多样化
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形式,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应力结构、空间网架结构、轻型钢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空间膜结构等结构体系以及压型钢板墙体和屋面体系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
1.1.4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得到重视
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目前,尚有一些因工艺落后而废弃的工业建筑其建造质量仍能满足其他用途。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因时代变迁而出现的众多旧工业建筑,重视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工厂企业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挖潜改造,重新焕发青春,如长春一汽大众新厂。旧城中的老厂有的易地重建,有的旧貌换新颜,如前文所提到的1933老场坊的改造,将已废弃的工业遗产盘活,现已改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时尚之都。
1.2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工业生产的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以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都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建筑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生态、节能、省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人类工程学的应用以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趋势;高科技化及多元化的趋势;文化性趋势。
2.3我国工业建筑与国外的差距
与过去相比,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建筑在观念方面、体制方面、技术方面和教育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这里固然有各专业工业设计院在“以工艺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建筑师们普遍认为工业建筑仅仅在工艺流程之外依附结构“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对工业建筑创作缺乏热情等原因,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教育界对工业建筑教育的忽视却更值得我们深思。
2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工业建筑教育
工业建筑设计水平就是建筑师技术水平的体现,而建筑师的技术水平与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忽视工业建筑教育的问题。因此,如何尽快全面提高我国工业建筑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我国高等院校的工业建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2.1我国高校建筑院系工业建筑教育的现状
2.1.1课程开设方面
国内大多数高校建筑院系不重视或完全忽视了工业建筑的教育。据统计,在我国设置了建筑院系的高校已超过60所,但在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育中,基本上取消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和相关的课程设计。根据调查,只有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等不到十所高校的建筑院系开设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长期以来,高校建筑教育对工业建筑的忽视造成了优秀工业建筑设计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导致我国工业建筑创作思想领域一直处于比较低沉的局面。
2.1.2教学师资力量方面
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工业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只是具有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
2.1.3教辅教材方面
与工业建筑相关的教材严重匮乏,现有的教材内容旧,技术落后,所讲述的创作思想远远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目前,市面上介绍国内外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等相关的参考书籍寥寥无几。
2.2加强工业建筑类型特色教育,培养宽口径设计人才的建议与对策
2.2.1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建筑教育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拓宽专业,增加社会适应性,构建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建筑设计人才。
2.2.2重视工业建筑教育,加强学生对工业建筑的全面认识
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工业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工业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2.2.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思想
工业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无论旧工业的改造还是新工业的开发,工业建筑始终与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人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实施,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可通过在建筑设计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建筑理论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环境,探索高舒适、低能耗建筑设计,探索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生态、艺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2.2.4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
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工业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
2.2.5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设工业建筑设计课程时,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工业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工业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工业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工业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2.2.6建筑教育是终身的教育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3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工业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工业建筑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回顾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不可否认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计理论、技术、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吴良镛先生在《北京》中提倡“全方位教育”,并指出“未来建筑事业的开拓、创造以及建筑学术的发展寄希望于建筑教育的发展与新一代建筑师的成长”[5]。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我国工业建筑创作的整体水平,应对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在此,我们建议高校建筑院系重视和加强工业建筑教育,呼吁更多的建筑大师、建筑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工程界有经验的工程师,都来参与我国高校建筑院系的工业建筑教育事业,共同开创我国工业建筑设计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阐述了我国工业建筑的现状以及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工业建筑设计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结合我国高校开展工业建筑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呼吁重视工业建筑的教育,并对我国高校工业建筑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信息时代;工业建筑;建筑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崇新.变身、平台、再生-图说1933老场坊改造过程[J].工业建筑,2008,38(10):4-7.
[2]费麟.中国工业建筑面临新世纪挑战[J].新建筑,2004,(03):4-10.
[3]袁渊.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探析(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
关键词:特种加工,传统加工,优势,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科学实验)的需要,许多领域要求尖端科学技术产品向高精度、高性能、小型化等方向发展,使用的材料越来越难加工,硬度高、脆性好的难切削材料应用日益广泛,一些制造精密、形状复杂和结构特殊的零件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对加工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加工由于自身的加工特点,致使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加工需要。这时,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技术的出现填报了这一空缺。所谓特种加工,是指一种利用化学、电、声、光能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加工复杂、微细表面和低刚度零件。其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切削方法,即加工过程中工件与所用工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切削力,工具材料的硬度也可以低于工件材料的硬度。特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效,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使特殊材料或特殊结构工件的加工工艺性发生了根本变化,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已经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和关键制造技术。
一、特种加工
传统的切削加工的本质与特点:一是刀具材料比工件材料有更高的硬度:二是靠机械能切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传统加工。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尖端科学和新兴工业领域的许多设备要求在各种工况下工作,各种具有特殊物理、机械性能的材料愈来愈多地被使用,有些材料的硬度已超过现有刀具材料的硬度,使用普通刀具已无法加工。,传统加工。此外,各种形状复杂、尺寸精密微小或特大、难以处理的薄壁或弹性元件等应用亦愈来愈多,在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上对制造加工技术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这是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实现的。,传统加工。为此,研发人员一方面通过研究高效加工刀具和刀具材料、研制新型自动机床等途径,进一步改善切削状态,提高切削加工水平;另一方面,则突破传统加工方式的束缚,探索新的加工方法,于是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加工的特种加工便应运而生,主要的特种加工技术有:
(一)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的加工要求。它的主要优点是(1)适合于难切削材料的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导热性。
(2)可以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低刚度微细加工。它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如一般只能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加工速度比较慢、存在电极损耗
(二)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切割成形。它与电火花加工相比具有不同之处,(1)电极工具直径细小,加工参数的范围较小,但可加工微细孔;(2)采用水或水基工作液,不会引燃起火;(3)一般没有稳定电弧放电状态;(4)电极与工件间存在“疏松接触”式轻压放电现象;(5)省去成形电极,采用移动的长电极丝进行加工,单位电极丝的损耗小,对加工精度影响比较小。
(三)电化学加工,电化学加工是利用阴、阳电极表面发生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阳极上电解蚀除,阴极上电镀沉积。电解加工具有以下优点:(1)加工范围广,不受金属材料本身力学性能限制;(2)生产效率高;(3)可达到较好的表面粗糙度;(4)加工时不存在机械切削力,不会变形等;(5)阴极工具不会损耗。其主要弱点有加工稳定性差、不适合单件加工、占地面积较大、电解物可能污染环境。
(四)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是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靠光热效应来加工各种材料,激光是可控的单色光,强度高,能量密度大,可在空气介质中高速加工各种材料。它的特点是:(1)加工面广,高硬度材料如:陶瓷、金刚石等;(2)激光光斑可聚焦到微米级,加工精度高;(3)加工时没有接触,没有变形和工具损耗;(4)加工装置比较简单。不足之处是对表面光泽或透明材料加工时要进行色化或打毛处理;加工时可能有飞溅物等。
(五)超声加工,超声加工有时也称超声波加工(超声波频率高达16000HZ以上、波段短且能量大),它是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频振动,通过模料悬浮液加工脆硬材料,它的特点是(1)适合加工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2)超声加工机床的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3)加工质量高,且可加工薄壁、窄缝、低刚度零件。
二、特种加工对传统加工的补充
特种加工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机械切削加工的补充,它拓展了传统机械加工的应用领域,特别适用于难加工材料(硬、脆、软、韧)和复杂形状零件(复杂曲面、深孔、窄缝、薄壁等)的加工。这时使用特种加工,提高了生产加工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线切割等大量的特种加工技术已经在模具制造领域广泛应用。,传统加工。特种加工技术的优势有
(1)特种加工所使用工具(电极或刀具)的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某些特种加工方法无须用工具),如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使用的电极硬度低于工件的硬度,因而解决了特殊材料的可加工性。,传统加工。
(2)特种加工完全不同于传统机械切削加工机理,使它避开了传统加工设备及工具等限制,简化了加工过程,能够完成各种复杂型腔、曲面、微小孔和窄缝的加工,改善了特殊结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传统加工。
(3)很多特种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之间不接触或间接接触。因此不存在明显的机械切削力,工件很少产生机械变形和热变形,加上细微的加工余量,故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
(4)一些特种加工在某些应用中具有经济实用、快速高效及加工过程易于自动化的特点,因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
三、特种加工的发展
特种加工的特点与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很多变革:(1)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材料的可加工性不再与硬度、强度、脆性等直接关系;(2)改变了零件的传统加工工艺路线,不必考虑淬火安排的前后问题;(3)改变了产品结构的传统设计,一些分体加工可以采用整体结构;(4)对传统的结构工艺性重新评价,方孔、窄缝并非不允许出现。
虽然特种加工已解决了传统机械切削方法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提高加工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加工设备所需投资大、使用维修费用高。
2、加工过程中废液的排放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
3、有些特种加工的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种加工技术作为对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的有力补充,在现有工艺基础上,新的特种加工技术不断完善和迅速发展,其应用前景及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论文摘要:中国是个几千年文明艺术古国,有着更多自己优良的文化艺术文明,所以在我们的书籍设计中更能对自己国家的艺术特,点触手可及,同时也让它更好的给我们指引设计之路,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展现自己的内在气质!
中国的书籍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文字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中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在经历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正在向传统回归,正因为把握了这种时代特征,才使得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具迷人的魅力。发展自己独有的特色就须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中国发展书籍设计更需认真学习和融合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体现自己的个性与气质。
1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
任何一种文化或学科都是在传承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同样也是如此。但是,现在我们对书籍设计的继承认识是非常不够的,导致目前书籍设计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但很多从事书籍设计的人,已经理不清设计的路子该怎么走了。一所谓新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头脑,在迷茫中,自觉不自觉地倒向了完全商品化的方向。对于书籍设计来讲,这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书籍设计丢掉了传承的观念,而去模仿一些流行的东西,看起来这很省力气,能够吃饱饭。但是,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成为一种普遍,并在设计界扎根的话,终究会被读者所抛弃。
设计师们必须经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诸多设计元素的组合与编排来传达设计的某种意念,全方位的了解、学习、发展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艺术语言的继承,同时又必须掌握现代的审美趋向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实验性探索。书籍设计无疑需要带着民族文化的自尊,但也应该尊重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精神,汲取各国之长,使图书版式设计保持创新的态势,走向现代的书籍艺术世界。我国著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的《朱熹大字千字文》和《梅兰芳全传》;张守义先生的《春明外史》;王序先生的《意匠文字》;张志伟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等,像这些优秀的书籍设计经典之作,它们的创作根基就是来自传统,又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传统的而不是古板的,是时代的而不是浮华的。这样的作品是可以使读者读时悦目,品时赏心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脊梁,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2把握书箱设计创新与传统文化继承间的和谐统一
艺术设计需要追求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创新离不开对国外先进设计思想的学习与借鉴。然而盲目的抄袭,只能是简单粗放的模仿和放弃自我,只有拥有自主、民族特点的设计才能在国际设计领域获得成功和认可。现代艺术家马哈蒂尔曾在他的讲演中指出,亚洲人如果盲目地学习和模仿西方,就会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文化。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才是一个国家设计文化的生存之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艺术思想、美学原理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许多艺术理念、哲学思想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和可贵的前瞻性影响。在设计中寻求传统文化与创新借鉴的平衡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关注的间题。
与文化传承有着最密切联系的装帧艺术设计应当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应立足本民族的文化,从中寻找属于自身文化标记的设计特质,建立对传统设计文化的自信。我国传统书籍装帧文化从书籍形态到印制工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设计思想和经验是我国装帧艺术文化的灵魂。仅以装帧形态为例,在已发现的敦煌遗书中,古籍的装帧形式就有卷轴装、梵夹装、绳装册叶等多种样式,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装帧形式还有龙鳞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袍套装、线装、毛装等多种形制,每种装帧形式都各有其特点,如明末清初的学者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记录:“卷册用旧锦做囊或紫白檀做匣。匣内衬宣德小云鸯白绩。以檀末掺新棉花为胎,不但展舒发香,且能避虫”。由此可见这种纸板木胎的古代锦囊匣不仅工艺精致而且极具艺术内涵与实用价值。这些凝结了古人设计智慧的艺术构造为现代书籍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形态参考。
其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局限于简单地使用几个中国元素;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思想,也不是照搬几个外国纹样。在学习与继承中,真正的核心是文化。我国著名设计师赵健对此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对于当代的设计师来说,传承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的问题,而是借鉴西方人对现代设计原理的理解,来挖掘我们中国人原来没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完全整理好的中国的视觉遗产。”原“世界最美的书”评委、德国柏林出版社、布鲁斯帕瑞出版社制作总监雷纳特?斯蒂芬女士在评论中国书籍设计时曾说“我认为你们国家有很好的书籍设计师,并且我希望他们不要受太多的西方国家书籍影响,而要注意你们有自己的文化的书籍设计。”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才是创作优秀设计作品的根本。
关键词 宋瓷;茶盏;设计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时期。在当时形成一股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促使宋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宋代经济繁荣时期,商业、城市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达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宋瓷的精细发展。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描写了宋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的景象。又如:开封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记载居民住宅与茶坊相错杂,是宋人热衷茗饮的体现。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也可见宋代都城人烟生聚,一个广泛的市民趣味圈逐步形成,也说明宋人生活安逸,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调。宋代文人风格转变,影响到了宋瓷茶盏的设计风格,追求一种典雅、内敛、质朴、清淡、含蓄的设计风格。所以,宋瓷茶盏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日用产品的典范,宋瓷茶盏器型高雅含蓄、内敛耐看,既方便使用又极具审美感,由于将实用、美观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完美结合而深受宋人追捧。
1.造型设计
“陶瓷的造型,也叫陶瓷的‘器形’或‘形制’。或修长挺拔,或浑圆丰满,或淳朴天成,或端庄典雅,或雍容硕大,或别致小巧,构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陶瓷造型艺术天地,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艺术风范和美学精神。” 宋瓷茶盏之美也是通过造型语言得以体现的。它的造型从比例、尺寸、节奏、韵律等方面进行设计,造型简洁、线条要求求正不求奇、不张不驰,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度把握,对它任何一点改动似乎都会破坏它的美。对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也非常讲究,给人一种质朴的、含蓄的、内在的美。体现了宋代工匠技艺高超、恰到好处的技术水平。
宋瓷茶盏善于用简洁的线条勾勒整个外部轮廓,线条曲直变化,刚柔相济。曲与直和谐地统一在同一整体之中,这些器物线形对比主次分明,直线显得器形挺拔向上,曲线为主的器形而显得丰满、圆润。线条流畅而又细腻柔和,组合成一种造型优美的器物。宋瓷茶盏的器壁线条象一个倒三角,从视觉上冲击了人们追求稳重的习惯,给人以挺拔、有力、向上和简洁的感觉,创造出了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中国传统绘画就善于用线表现事物,象郑板桥画的兰花、墨竹等,利用苍劲有力的线表现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的态势。为了符合宋代的审美,茶盏重心向上移动,使宽大的口沿和小小的圈足形成了体量上的强烈对比,使茶盏看起来高耸挺拔而又亭亭玉立,成为宋代瓷器造型的标志性造型风格之一,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宋瓷造型的独创性。“这种小碗底轻盈而优雅,亭亭玉立,充满了“文人气质”。 宋代的社会状况、审美风尚和思想意识的改变,使人们的审美理想回归到了中国传统的质朴、内敛审美心理,讲究“收敛、节制”,因此在设计茶盏造型时更注意比例关系和细节的处理上。宋代工匠制作工艺的精湛,表现在宋人设计茶盏底小,口沿大,整个比例保持在能够站立的尺度边缘。(图1)南宋龙泉窑斗竿盏,造型简洁,轻盈灵秀,大口小足,直线勾勒,像一个倒立的斗笠形,给人以挺拔向上的视觉效果。
宋人在设计茶盏造型意识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大自然动植物的特征,“宋瓷造型除部分渊源于铜器,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如一片荷叶、一朵莲花、瓜、果、鱼、虫,都是艺人们创作的素材” 宋人选取自然中最优美、生动的部分与抽象的形体完美结合,通过概括、归纳、提炼,形成一种特有的自然美。(图2)宋代青釉海棠形盏,侈口,圈足,口沿至底部呈海棠形曲线,胎薄如纸。如盛开的海棠花,韵致不凡。其造型优美别致,从侧面视之线条有曲、直、折、圆组成了曲折多变的美感,而在俯视和仰视中整体器物又如一朵盛开海棠花朵。盏的内外通体施青釉,釉色明亮纯净。整个器物工艺制作精良,是宋代花式造型的佳作。
2.色彩设计
宋瓷茶盏的色彩设计主要体现在釉色上。宋代茶盏因釉色差别可分为青釉盏、白釉盏、青白釉盏、黑釉盏等各色茶盏。宋瓷茶盏注重色彩不留痕迹,釉色精致而细腻,像定窑的乳白、官窑的淡青、景德镇的影青、汝窑的葱绿、耀州窑的青中微黄等都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而钧瓷的天蓝、月白、色如晚霞的窑变效果以及变化莫测的建窑黑釉瓷、则以其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丰富了单色瓷,别具风采。
宋人选择建盏,是因为出于对试茶的需要,黑瓷能与白茶形成强烈色彩对比,《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就是说宋代在斗茶活动中,为了衬托白色的茶汤,需要选择黑色茶盏,最为要用。宋代的试茶也称斗茶、点茶,即比较茶质,以决胜负。斗茶的内容包括比较茶色、茶汤、茶味、茶之浮沉等等,就茶色和茶汤而言,“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详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因茶色呈白,故以黑盏衬之方能详明茶色青白与黄白之间的微差、茶汤有痕与无痕之间的细别。
宋人追求自然随意、宁静幽雅的审美情趣,和唐代的豪华艳丽的美不同,而是表现出一种“自然雅致”的美。如变幻无穷的钧釉,表现出一种素朴与宁静,其色彩也呈无论是红、蓝、青、白、紫等色釉,虽然它们交相辉映、变幻莫测,却显得素淡、平和。特别是景德镇窑的影青瓷,汝窑的青瓷,龙泉窑的梅子青瓷,使宋瓷茶盏的釉色真正达到了“如冰似玉”的境界。
3.装饰设计
宋瓷茶盏主要的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这些表现手法大都是先在未烧制前得泥坯上制作,然后施加透明釉色,刻、划、印等装饰手法使瓷器胎体出现高低凸凹变化,造成釉层或薄或厚,使釉色呈现由浅入深的明度色阶变化。使同一色釉具有黑、白、灰不同明度的变化。
宋瓷茶盏装饰表现形式制作工艺及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以刻花、划花、印花、贴花为主,这些制作技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茶盏装饰手法,还为宋瓷茶盏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视觉美感。划花是用尖细的刻划工具于细节处进行刻画,刻花是宋代陶瓷物中较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手法。刻花多与划花并用,并称为“刻划花”,其特点为流畅生动,犀利洒脱。(图3)该器型广口,浅斜腹,小圈足,造型纤巧而工整,内外施青黄釉,釉色光润幽雅,开细纹片,内壁刻有牡丹纹样并辅以篦点纹,外壁刻有由底部向上发散的篦线纹样,图案布局构图严谨而不失清晰自然,丰富强化着纹饰的装饰效果,富有整体美感。
宋瓷茶盏的纹样有莲花、荷叶、牡丹、鱼、和龙凤等,也有婴戏纹和动植物纹。如以刻花、印花为主的茶盏,其刻花刀锋犀利,印花及纹饰丰富多彩,装饰题材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并题有民间流行的诗句或民间谚语。如:“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众中少语,无事早归” ,游鱼、戏鸭等极为生动的场景。
宋瓷茶盏的装饰工艺除了刻花、划花、印花,还有釉上彩绘、描金、红绿彩等。在定窑、吉州窑、建窑黑釉瓷品种中曾发现有少量的描金品种。在金代出现的笔法自然潇洒自如的红绿彩装饰、纹理变化多端的绞胎装饰等,形式多样化的茶盏都是宋人工匠将自然与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产物,深受宋人喜爱。
4.功能设计
功能,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事物的功效、作用。功能是产品形态的重要因素,形式是功能的载体,必须体现和反映功能。功能主义的理念并不是始自现代,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论语》中提出的“文质彬彬”就是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两千多年璀璨的工艺造物活动中,许多器物都有挥之不去的功能主义烙印。我国古人对器物的使用功能也有精辟的论述,李渔在其著述《闲情偶寄•器玩部》中道:“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凡人制物,务使人可备,家家可用。” 等等。他强调设计的第一出发点就是实用,从功能主义角度强调“备物致用”的意义。茶盏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宋代工匠在设计制作过程考虑的要素是首先是满足实用需求,然后再根据容量、比例、使用群体等方面进行艺术设计。
作为饮茶用的茶盏,它的实际功用是器型设计的主导性因素。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指文饰,“质”指本质,孔子认为“文”与“质”这一对矛盾体应该是统一的, “文”与“质”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统一才能到达理想状态。儒家言论深刻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审美与功能的辩证关系,“文”又被引申为装饰、审美,“质”引申为实用、功能, “文” “质”统一,也就是装饰、审美与实用、功能的和谐统一,追求形态的完美。斗笠碗器型秀丽挺拔、体态轻盈,和当时秀丽挺拔的流行审美有关。茶的饮用习俗器型的演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盏,这种广口器物的流行与茶的烹制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三国魏张揖《广雅》是我国关于饼茶的最早记载: 饼茶,又被称作茶饼、团茶,唐、宋两代是生产的鼎盛时代,“荆巴间采茶作饼”,至宋时宋人在烹制茶叶时加入其他佐料,将烹制的茶叶和芝麻、山椒等佐料一起食用,鉴于此饮茶时宜使用“易干不留渣”撇口、斜壁、小底的斗笠形器皿,这种底径和盏面口径比例大,相对较浅的造型特点较好适应了饮茶方式的功能方面的诉求。
宋代工匠在制作茶盏时,出于茶盏造型的实用功能性的考虑:1)盏口大敞口所围成的圆避免了“运笑旋彻而不碍击拂”,也更好地展现绚烂多彩、变幻莫测的汤花。2)形如漏斗适宜人们饮用茶水,也使茶末易于沉淀和倾渣。厚重的胎体可以很好保温。
5.结语
宋代茶盏,坚持器用的本质实用功能,集中体现在功能的合目的性与器物造型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美。实用决定器物形制,使用者的舒适性度要求器物符合人体的比例、活动规律及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最终决定了器物的造型、结构、比例等。同时,为了突破造型的局限性,新的茶器工艺不断衍生,制作工艺由“实用”向“审美”不断转化,设计有了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但是必须“适度”,在使用的大前提下发挥器物的艺术性能,如若过分追求工艺与装饰,会使器物失去本真而至本末倒置。实用与审美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共同使器物成为艺术与实用兼具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
[2] 程金城. 中国陶瓷美学.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75.
[3] 袁晓宇. 茶的设计.[硕士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4] 李雨仓,李兵. 宋代陶瓷纹饰精粹绘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
[5](宋)蔡襄.《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盏”,《中国古代茶叶全书》.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67.
[6] 汝赵砺. 《北苑别录》. 化京:华书局,1985.
[7] 中国网 .省略.见识国宝:宋代六大著名瓷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