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6: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音教学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语音教学;教学方法;意义
任何语言首先是以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即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媒介。赵元任有句著名的话,“一失音成千古恨,一开始没学好,一辈子改不过来”,这段话说得很深刻。在英语中,语音既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又与单词的拼写、构词法及句子的语法都有密切的联系。语音的缺陷往往会影响到词汇的记忆、日常交际以及英语阅读等英语学习。因此,语音是根本的、首要的。
一、语音是语言的基础
(一)语音的中介作用
对语言来说,声音是第一性的。不管在人类语言发展方面,还是在言语的运用记忆方面,语音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音学习的结果促使了语言动觉能力的发展。这一能力的发展又促进了刺激驱动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涉及言语动觉的语言产生在中介语,提高中介语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句法学习,检验假设和培养自动化。
Skehan指出,成功学习语言的三个要素是:语言编码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记忆力。他还指出音位编码能力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可能特别重要,因为把声学输入转变为可认知加工的信息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方面的失败可能无输入可加工,并且在非正式的场合,意味着语言学习机会的丧失。音位编码能力一般来说对下一阶段能用于认知学习的可理解的输入的获得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者接触声学刺激之后所获得的音位编码能力越强,随后可用于分析的材料内容就越丰富。反过来说,聋哑人很难学会语言,就是由于不能获得语音的声音输入的缘故。
在语言学习中,通过视觉或听觉登记而获得的语言输入,是以语音作为中介的,然后经过短时记忆的存储及处理,才与长时记忆产生整合作用,而后发展为内部语言。感觉登记过程中,图象能延续约1/4秒,而声象能延续约数秒。正是由于声象的感觉记忆较长,能达到数秒,困难的或陌生的语音输入认知学习都依赖语音表征来完成。
(二)语音对听说技能的培养有直接关系
言语的听辩过程涉及音位的感知辨识、短时记忆、反馈监控等过程。言语听辩感知是言语理解的前提,没有对言语的感知就谈不上对言语的理解。音素是可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然而语音并没有不变式(invariant)或标准的形式。言语的音素和实施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虽然音素是可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但对音节的认识反应较音素快。在言语活动中,音节却是比音素更易觉察的语音单位。
连续性语言的听辩并非是吸收声学信号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语言输入认知处理过程。由于在真实言语交际中的语音输入往往是伴随着非语音信息。这样,在听辩中就应有所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记忆,根据大脑皮层中关于语音信息的若干区别性特征而把音位加以识别,也就是将神经冲动所传人的反映声波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的连续语音信号转变为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的语音单位序列。因此,如果某一音位组合在听者的心理词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他就无法检索到该词,无法知道该音节组合表示什么意思。
肌动论的观点认为,在言语听辨过程中,言语信号是参照言语的肌肉活动来辨认的。这种理论把语言产生的过程和言语感知的过程联系起来,因为它强调我们是怎样按照我们产生言语来辨认言语的。由于大脑记忆认知的特点具有模糊性、近似性和粗略性。我们认为人类对语言声音的记忆认知是以语音原型(phoneticprototype)为基础,因原型具有概括的作用,能提高辨认的速度。语音原型的来源是语音能力训练发展的结果。
英语是语调语言,其韵律因素,包括语调、重音、节奏等,对言语的听觉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英语的旋律音调模式是句子结构的一部分,而不属于词的结构,人们借助语调来使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传递句中表达的思想。不同的语调要求作出不同的言语反映或以某种活动作出反应,构成不同的交际类型。语调是依靠发音器官来实现的,因此,对语调的听知觉需要有听者发音器官模仿发音的神经活动的参与,从另一角度来说语音能力的发展是口语听辨能力发展的前提。
(三)语音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有促进作用
良好的发音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时所使用的书面符号很快便会在头脑中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形象。这个转换过程的快慢决定着我们的阅读速度。如果发音困难大,朗读时结结巴巴,不时有停顿和重复,那么阅读速度就会大受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词进行识别。人们意识中的字母组合及拼法知识影响着词的感知辨认。字母组合及拼法知识最先通过声音来表征。在词的认知中形码会自动激活音码,而音码也会唤起语义的联想。词或词组作为语言组块,对其感知的单位大小取决于读者认知词的熟练程度、材料的熟悉程度、材料的物理特征及其所引起的语言共鸣等情况。因此,语音能力发展能促进词汇的辨认。
Dearborn(1906)研究了阅读中的正字法和可音读性(1egibility),认为在阅读中注视时间的长短部分决定于字母的序列。如果一个词中的字母的序列是正常的并且是比较普遍的,例如:wrap,wake,teacher等,则联结的过程受到的干扰就比较少,知觉它的时间就会比较短;相反,就会使联结的期待落空,知觉它的时间就会比较长,阅读从而受到影响。
阅读时,言语输入必须经过短时记忆的存储及认知处理,才能与长时记忆产生整合作用。短时记忆的能力决定着语言输入的认知处理情况。短时记忆弱,语言输入就会在未认知处理之前消失,成为无效输入Gough认为在短时记忆中,心理词典(mentallexicon)词条的内容应该包括语音、句法和语义信息。因此,语音能力的训练对短时记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四)有些语法、词汇的确定也和语音有关
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的能力。
比如同一个词作名词用时重音在前,作为动词用时重音后移。如present这个单词念成[preznt]是名词或形容词;若念成[prizent]则成为动词。另外初学者感到难以区分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作定语时,形态上完全相同,但在重音处理上有所区别的。如walkingstick的重音落在前面时,则作“会走路的手杖”讲;如重音落在后面一个词时,则作“会走路的魔杖”解释了。前者为动名词词组,后者为现在分词词组。可见重音的位置对词类的划分和词义的确定具有很密切的关系。这说明某些语法现象与词汇意义需要我们从语音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二、语音教学的方法
(一)模仿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按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等五类。又将智慧技能分为若干亚类: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认为人的智慧发展过程主要是一些习得的能力的累积过程。语言教学实际上与五类学习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强调学习发音,则主要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智慧技能的学习和言语信息的学习。加涅认为运用技能是协调运动的能力。运动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运动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显然,发音和书写都有运动技能,都是习得的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传授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技能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直接模仿法和分析模仿法。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这是人类一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对外语学习中的语音教学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离开模仿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掌握任何语言。
直接模仿法主要是指单纯模仿,即在不做任何解释的前提下进行模仿。学生只依靠听觉的感受,模仿教师的发音,直到模仿正确为止。
(二)反复练习
语音练习无疑是语音教学阶段中的重要活动。语言教学不仅要广泛进行练习,而且要讲练随时穿插,即所谓边讲边练。例如一次课要讲授十个音,决不能在讲完全部音的发音方法以后再练,而应该每讲一个音就练一个音。
语音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发音和诵读技巧,培养在视觉、听觉和动觉间迅速建立联系并构成协同表象的能力。特别是学习字母读音,只达到会是不够的,必须在初学阶段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一见到每个字母立即读出,反之,一听到某个音就立即写出字母。
为了有效地进行语音练习。不仅应有合理的教学安排,使语音学习与口笔语训练巧妙的配合,相互促进,迅速提高,而且应选用或自编适合学习者的最佳练习材料,练习中应有足够的例词、例句,包含积极训练的要求、积极训练的内容,注重清浊、软硬以及其他相似音之间的区别和对比联系,对重音、语调,也都需配有相当的材料进行练习。如果能选用常用的词、句对提高口语能力也不无帮助。这种语音材料还不仅仅是文字材料,最好能配一录音材料或录像材料。多听地道的外语是学习任何语言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没有一个从未有听到过外语的人能够讲出使人理解的外语。外语录音、录像教材,网络资源为学习外语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大量的地道语音资料。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和谐社会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音乐教师素质低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2.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隐性课程;教学资源;英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35-03
隐性课程的思想早在20世纪初杜威的著作中就已出现。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即“附带学习”,这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对未来生活具有根本性的价值。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触及了隐性课程的问题,那就是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或自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往往对文本中的单词、短语、句法、语法等显性的内容关注很多,而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藏在文本内容之后的现象,教师却很少去关注。但这些内容对语言习得的最终效果却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力,甚至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学到了真正的语言。教师通过挖掘和渗透文本“背后”的内容,也就是隐性课程内容,增加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可以使课堂不再仅仅是语法词汇的集散地,还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的学习平台。
课堂上对教材文本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在哪些领域进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这些必须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根据教材提供的平台,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可以最大化地进行英语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培养文化意识,建构文化理解
文化意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英语课堂上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英汉之间的思维差异。英语中的思维意识有其很特殊的一面,会在许多语言现象上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涉及英语语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比较,在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是很少的,而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的情形很多。这是因为英语民族注重逻辑、注重客观,而中国人的思维中还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重。如果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类似于此的英语思维意识渗透,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困惑。如果熟悉、适应了这种文化思维差异,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英文中,时间、地点的表达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表达的,和汉语的表达方式迥异。这是因为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总是习惯于从局部到整体,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了这种文化思维差异,英语中介词in和at的使用区别这一难点就不再抽象。比如“在电影院”,英语中表达为at the cinema, 而不习惯表达为in the cinema,正是因为我们习惯将电影院看成是一个整体,而英美国家的人习惯于把这看成是一个点。在整体内部我们用介词in,在某一个局部用介词at。
有了一定的文化意识为基础,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相关的文化理解。“Dutchtreat”这个表达在英语中较为常用,但从字面上理解却很让人不可思议。“Dutch”意指“荷兰的,荷兰人的”,“treat”的字面意义为“对待、处理、处”,“款待、治疗”等,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荷兰式请客”,但这个解释比较牵强,是不能领会的。原来在英语中,荷兰人比较精明小气,连请客也是精打细算的。所以这个词是指自己付钱的聚餐。可见,只有消除文化意识差异,才能达到文化理解。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宠物饲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人趋向于将宠物视同家庭成员,和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文化意识趋于认同,对于“Love me,love my dog.”“You are a lucky dog.”等表达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二、革新教学目标,凸现文化地位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从这一目标来看,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将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训练基本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对待教材文本的处理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教材无用论”,认为现在的高考重能力,轻知识,高考试题和教材文本内容相关度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唯教材论”,认为教材文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会催生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前者脱离了教材文本搭设的平台,课堂教学目标中就不能有效凸显英语文化的地位。后者尽管重视教材,但“唯教材”会忽视语言使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挖掘和传授,而不能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全面理解运用,尤其是文本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深化。例如在模块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中,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定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而更应该对于文本背后的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拓展。结合本课话题,除完成知识传授目标外,如果还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就能激发学生的文化思维意识。1.Talk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traditions and taboos. 2.Write a letter of apology. 3.Make a reference book about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实现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综合运用,凸显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强调课程意识,促进教材开发
袁振国教授说:“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显然,以往我们太注重怎么教,而忽视了教什么,或者自以为知道教什么。“用教材教”的前提是对教材思想方向的准确把握,既基于教材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所以,教师在教材的运用处理上要注重自主开发,从语言入手,进行文化渗透,培养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达到语言熟练,文化精通,这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进行教材的自主开发呢?这其实也并不完全是教师的事。《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牛津英语教材每个unit后面都有project部分,教师应该根据project的要求定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来完成,题目可以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重大科技发明、重要事件等,形式可以是海报、文字介绍、话题讨论、宣传册、新闻角等等,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把自己融入英语文化中。完成任务之后的presentation过程就是对文化资源的交流、学习和吸收过程。
当然,任何教材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之处。重视课程意识,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挖掘出教材后面的精髓,放大、加深、扩展、联系。这样所开发的内容可以作为教材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挖掘潜力,举一反三,获得厚实、立体的语言知识。
四、利用情感策略,达到文化理解
情感策略指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调动一切积极的情感因素,使自己融入到异文化学习的氛围中,从而促进文化的习得。所谓移情(empathy),就是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与境遇,将自己代入他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理解就是这样一种“移情”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认识异文化差距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寻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方面的文章作为教材的补充,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如《珍珠港》(Pearl Harbor)、《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勇敢的心》 (Brave Heart)、《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等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原因
第一,“记诵之学”,即背诵章句,不求甚解之风盛行的传统影响太深,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非智力的培养。第二,长期以来受苏联的教育模式影响。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只强调用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他一切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第三,我国制订的教学大纲和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各科、各章、各节的“双基”要求明确、具体,可以落实和检查,而对于非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则非常笼统模糊,抽象空洞,教师难以落实和检查。第四,一些学校往往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升学率上,这样在教学中就必然只注意知识的传授,要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演算。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仅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很少有意识地考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第五,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曾中断了多年,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心理学也在1958年被作“伪科学”、“资产阶级的东西”来批判,这使得我国教育科研与国外的差距越拉越大,教育科研落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懂教法,不讲究教法,就更不用说培养和发展非智力了。
二、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被忽略的现象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经常容易被我们所忽略。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语文教学中所蕴藏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困难和简易、成功与失败、以及成绩的高低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而只是常从智力因素方面找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状况不能有所改观。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大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其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非智力因素。但作为语文教学者的我们,在实施教学中仍然常忽略这一点。这样,就容易造成我们的教学方法的方向性错误,更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信心,甚至对自己的智力程度持有怀疑态度。这样,不仅不利于我们的教学,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学生的健康发展。
目前,多数中学生将语文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这已经趋于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则与教师的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薄弱性有着绝对的相关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总是抱怨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过多,自己的智力程度和脑容量超负荷。从而,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甚者开始对自己的智力都持有怀疑态度。这也是引起语文这一学科出现被“冷落”现象的原因之一。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正视非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动力和调节等作用,运用它来促进学生有效并有质的语文学习。当然,中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智力活动的确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但我们可以遵循两者互相促进的教学原则,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借助这一因素直接影响他们智力活动的质量,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由于教师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也会逐渐被学生自己所肯定,并日益受到重视。当我们的教学做到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目标之一。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会变得轻松而简易(至少与原来相比)。
另外,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首先就应该明确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在能力和素养的养成上,而要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语文教师就更应该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们应该遵循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分析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杜绝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被忽视的现象,探索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来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重建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其应用到实处。让学生意识到非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并使家长认识到这一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让更多的人清晰地了解到语文学习本应该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最为轻松的学习过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会使学生认识到:把理解作为学习语文的前提才是正确的。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印记――掌握――运用”这一途径,真正掌握到学习语文的“窍门”。而这扇“门”正是在学生先天的智力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后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培养和发展的推动而获得的。这样,学生便会纠正错误的观念,语文绝对不是单纯的“背”会的,而是“想通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会使其调整心态,愿于学语文,更要达到乐于学语文。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后天培养,只有以发展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激励、攻克困难、获取成功,进而形成完整、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验报告》潘进,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12-15
[2]《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许远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10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趋势――提高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含金量》韦吉锋,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2-1
关键词 日语语音 声调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日语的声调不仅给日语语调带来了抑扬顿挫的高低变化,同时还起着区分单词的作用,另一方面,日语通过形容词、动词的活用变形来表达时态的变化或添加其他语义,当词语活用变形后,其声调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者对语音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然而,针对日语声调变化规律,即声调法的教学方法,却鲜有研究者涉足。本篇拙文旨在结合日语声调变化规则的特征,探讨声调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1 声调法课程的设置
笔者曾在论文《日语专业低年级语音课程的目标设定和大纲设计》中提出,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应在一年级上、下两学期分别设置日语语音(一)和日语语音(二)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大纲设计基本如下:
日语语音(一):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的发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的发音;元音的无声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单词中的发音辨析;日语发音的特点;声调的基础概念、声调的分类;句子重音的基本类型、句子重音法等。
日语语音(二):名词的声调规律、形容词的声调规律、形容动词的声调规律、动词的声调规律、副词的声调规律、指示代词、连体词、感叹词等的声调、数词及常用量词搭配时的声调规律、特殊音拍和元音弱化现象对日语声调的影响问题;各类单句、复句的语调变化;朗读技巧;会话中终助词的语气。
其中日语语音(一)是传统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一般高校都在新生开学第一个月通过日语精读课讲授相关的知识。而日语语音(二)的内容则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忽略的关于声调变化规律,即声调法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也可以将日语语音(二)称为声调法课程。
2 关于声调法课程教学法的先行研究
张思瑶(2011)在《日语语音训练教学方法探析》中指出,语音训练方式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①听音和模仿训练;②语音听力训练;③最小对语音操练;④情景化的最小对语音操练;⑤视觉辅助语音训练;⑥绕口令语音训练;⑦近似语音发展操练;⑧元音变位练习;⑨朗读和背诵;⑩学习者录音”。
目前,很多学者针对日语语音的训练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声调法,即日语声调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不同于日语假名和声调的学习,日语的假名重在让学生掌握发音的部位和发音方法,日语的声调重在使学生理解声调的规律,这部分知识一旦掌握就不容易遗忘,一般情况下,课堂学习的效果非常好。但是日语的声调变化规律分类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记住后很容易遗忘,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有可能形成语音习惯。因此,声调法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照搬语音训练的教学方法。而针对声调法教学法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仍较匮乏。
高淑娟(2010)在《教学方法探讨之日语语音课》中指出,“词调部分,以分类进行听、练训练为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或是运用些辅道具,向学生演示词调的类型与规律”。
3 声调法课程教学法初探
笔者于2011年-2013年担任过两届学生日语语音(一)和日语语音(二)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试验,发现练习法非常有利于声调法课程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则时,有这样两条规则:(1)当前一个名词后接3-4拍音长的名词时,通常,前一个词的声调核消失,后一个词的第一个音拍成为新的声调核。(2)当前一个名词后接4拍以上音长的名词时,通常,前一个词的声调核消失,后一个词保留原来的声调核。
笔者给A、B两个班讲解这两条规律,其中在给B班讲解时,添加了大量例句练习。第二次授课时,针对这两条规律进行了随堂测试。从最后结果来看,B班的优质率(成绩在80分以上)为22.6%,A班的优质率是10%,B班明显高于A班。另外,A班平均成绩是42.67分,B班是49.68分。由此可见,练习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声调规则,并最终将之作为技能运用到口语中。
4 语料库的建设
在使用练习法进行声调法教学时,需要使用大量例句,因此,需要建立用于声调法教学的语料库以及教材。张思瑶(2011)在《日语语音训练教学方法探析》中指出,“并非任何语料都适用于进行模仿学习”,好的语料应当长度适宜;语音语调标准;还应内容新颖有趣、“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语料场景为有利于学生就业、实践的内容。
声调法的练习题必须是针对相应声调规律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不仅要求难度适宜,数量足够,还需要其内容具有趣味性和社会性,能激发学生朗读学习的兴趣。
5 结语
日语声调规则数量庞大、变化复杂,学生普遍反映难以记忆和掌握,就更谈不上掌握和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法和与教学法相适应的教材的选用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探寻更多有效的声调法课程教学法,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篇拙论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陈俊森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马洁.关于针对日语初学者语音教学方法的探讨.科教文汇,2009.12:86.
[2] 张思瑶.日语语音训练教学方法探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113.
[3] 刘玮莹.日语专业低年级语音课程的目标设定和大纲设计.科教导刊,2013(9).
[3] 高淑娟.教学方法探讨之日语语音课.商情,2010(20):93.
[4] 郭梅.关于零起点基础日语课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研究——以日语语音教学为中心.陕西教育·高教,2012(3):74.
[5] 张灵.发音、语调和句调在日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音标;正迁徙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31-1
汉语拼音是在国际音标的基础上借用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师出同门,有很多相似之处。为方便中国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低龄儿童的辨认,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都在原国际音标的基础上加上o,e,i等几个韵母,增强发音力度和清晰度,降低难度。汉语普通话的音素,可以用国际音标来记录,而且可以把普通话中的音素更加细致的区别开。也就是所谓的正迁移。反过来说,用汉语拼音记录英语单词的发音反而不够准确,教师并不赞同学生用汉语拼音来记英语语音,以尽量减少其负迁移作用。但是我们可以取其方法,促进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掌握;通过比较,纠正不良发音。很多低中年级的学生,汉语拼音掌握得扎实熟练,在老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帮助下,能够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快速,高效地实现学习。
一、声母的迁移
首先,我一边叫学生们背诵汉语拼音中的声母表,一边把声母表板书在黑板上。然后用马承英语教学法教学生们英汉对比朗读:“菠萝汉语b,英语/b/,/b/,/b/;泼水汉语P,英语/P/,/p/,/p/.”。最后,我自己增添了英语当中所特有的“声母”组合,然后用以下儿歌进行教学。
缺点缺点,tr,tr,tr,一棵大树,tree,tree,tree;决定决定dr,dr,dr,我会画画draw,draw,draw;西瓜西瓜,sh,sh,sh,一条鱼是fish;气球气球tch,tch,tch,一只手表是watch;空气空气ch,ch,ch,一座教堂是church:蝌蚪蝌蚪,ck,ck,ck,一只鸭子是duck;夫人夫人ph,ph,ph,一张照片叫photo;咬住舌尖s(th),嘴巴英语读mouth,咬住舌尖z(th),和谁一起用with;一次两次ts,ts,ts,许多小猫是cats;儿子儿子ds,ds,ds,许多小鸟叫birds。通过以上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们觉得学习英语其实挺好玩的,同时也无意识中学到了所有声母的发音。
二、韵母的迁移
同样运用汉语拼音的迁移,告诉学生们英语中的韵母也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
1.单韵母的迁移
结合开音节、闭音节的概念,我告诉学生们英语中的单韵母只有5个a,e,i,o,u但是它们有两套发音。第一套是在开音节中的发音,也就是字母音,我运用儿歌式方法,一边拍手一边教读,所以我告诉学生们是“拍手音”[ei][i:][ai][ou][ju:]。第二套是在闭音节中的发音,我运用动作演示教读,因此告诉学生们是“动作音”[][e][i][][]。[ei]:a,a,a,hate,(讨厌),[i:]:e,e,e,we,(我们),[ai]:i,i,i,bite(咬), [ou]:o,o,o,hope,(希望)[ju:]:u,u,u,cute,(可爱的)。[]:a,a,a,hat,(帽子),[e]:e,e,e,wet,(湿的),[i]:i,i,i,bit,(小点),[]:o,o,o,hop,(单脚跳)[]:u,u,u,cut,(切)。
2.复韵母的迁移
我给学生们所讲的复韵母就是英语语音中常用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如下表所示:汉语拼音、英语字母组合举例:a ar car(汽车) e ir bird(小鸟)o au sausage(香肠)e or doctor(医生)o aw draw(画画) e ur nurse(护士)o al talk(交谈)i ee bee(蜜蜂)o or horse(马)i ea tea(茶)o oor door(门)i ey key(钥匙)o ore more(更多) ui biscuit(饼干)o ough bought(买) u oo book(书)o augh daughter(女儿)u oo food(食物)e ar vicar(牧师) u ui juice(果汁)e er sister(姐妹) iu ew new(新的)学生在英语单词拼读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只要是规则发音的单词,大部分学生能够当场直呼出来。个别学生只要查阅我给他们列的声母、韵母表就能读出来。这群学生与我都成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的直接受益者。
不可忽视的是,负迁移和正迁移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对于减小母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的方法,洪明在论文《英汉语音差异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中建议:一、对比学习语音器官图,弄清发音、仔细进行英汉语音在练习单音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流中的语音技巧和音变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操练。
只要我们合理利用迁移规律,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促进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积极迁移的作用。同时又注意纠正和防止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的消极干扰,即促进正迁移,减少、避免负迁移,我们的英语语音教学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摘要:文章从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英语专业语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几乎都侧重强调理论知识,而让学生动口练习的实践机会较少,致使学生对英语语音的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也不显著。面对这些问题,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
一、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是语言的外壳,要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以这种语言的语音作为基础。正确发出语词的语音,通过语音的传播,实现语言的交流。要想实现使对方正确无误地把握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清晰明白你的意图必须要发音准确,语流顺畅,这样会话才能顺利自然地进行。如果你所发出的语词的语音偏离原音,就会使对方感到含糊,无所适从,无法与你建立起交流、对话,特别是当我们进入到英语世界,就会感到茫然。一方面,好的发音更容易让别人接近你,愿意和你交流;另一方面,好的发音也会给你自己增添信心,使你更愿意主动用英语与人交流,你的语音水平和会话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得到提高。
英语语音与词汇、语法等英语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曾经说过词汇和语法要靠语音来体现,例如,语调同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调群划分就出现了不同的语法结构。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语音基础,就能把音形义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迅速、确切地理解,无疑会扩大词汇量,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如果语音不好,就无法做到正确听音、辨音和模仿,就不能顺利地进行“音”与“义”的转换,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而自己说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别人也听不懂,结果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口头交流。
二、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水平现状及问题
1.学生和教师对语音课的重视不够,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尚不完善
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致使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为了应付考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上,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发言,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发音问题,使学生们形成了一些难以纠正的错误发音与朗读习惯。而在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觉得再用大量的时间去练音,再讲语音理论知识简直是浪费时间,学生在思想上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部分英语教师也持有类似态度。
有些学校语音课程的安排比较分散且学程长,这样的安排不能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音课程的足够重视;有时候又因为课时紧,赶进程,对于应有的练习有所忽略,这样一来,语音教学得不到保证,效果也不好。还有就是有的学校只开设了基础的语音课程,没有后续的语音朗读课程,也使语音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2.过分地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单音教学轻语流教学
纵观整个语音教学过程,过分地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比较严重。学生的语音知识基本是通过模仿教师发音或从教师口头理论中而习得的,一直采用的就是重知识传授的方式。进人大学之后有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又没有意识到语音和口语的重要性,只是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的考试,严重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在语音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片面强调单音的准确,而忽视了重音、连读、弱读、失去爆破、意群停顿、节奏、语调和语流等相关内容的教导与练习,使得语音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事实上,语调的轻重缓急、跌宕起伏直接影响着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多学生习惯于将每个音节,每个单词都清清楚楚地念出来,听起来个个单词都很标准,可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够地道,英语说得不好听。而且一个习惯于以汉语的语流语调朗读英语的学生,他对于听力内容的理解、他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口语都让人不敢恭维,结果是要么听不懂别人讲的地道英语,要么自己讲的英语别人听不懂。如果英语的语流语调掌握不好,学生就很难获得真正的英语语感,缺乏语感就谈不上精通。
3.班容量大导致单独练习机会较少,学生忽视课外练习的重要性
这是我国进行语音教学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数众多,班容量大致使教师在传授完基本的语音知识之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比如有些音素间存在细微的差异,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体会发音要领,进行模仿练习,最终掌握正确的发音。此外,学生学习语音由于受到口音、个性以及学习动力的影响还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大班授课使这些问题很难得到改善和纠正。言语是一种技能,靠多练而获得,语音尤其如此。课堂练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只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有了正确的指导还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会有明显的进步。不少学生学完之后根本不去练习,就出现了虽然认认真真上课,语音却无明显进步的情况。
三、关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英语语音教学的三点建议
1.提高对语音课的认识,协调好语音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语音课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其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纠正其错误的发音,使其语音语调正确规范、自然流畅。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提高对语音课的认识,教师不能忽视语音教学的连续性,在语音课结束后,语音教学仍要贯穿于以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要重视英语语音的学习,自觉把英语语音的学习贯穿于英语学习之中。英语语音教学不是孤立的,应与其他学科如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并行开设,学好语音学有助于听力、口语能力的提高,而听力和口语课又为语音提供操练、模仿和纠错的机会。
2.教学方法要灵活,构建轻松的语音教学环境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教师可通过使用学习英语绕口令、模仿电影对白和学唱英语歌曲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快速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在美的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满足练习的要求,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充满信心,学到的语音知识马上能用,看得见,摸得着。他们会发现只要得到正确指点,语音不但能学好,还会其乐无穷。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针对学生不同的发音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也将语音教学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构建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沟通情景中进行交流,对于培养语感和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来说都是有效韵好方法。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可能完全实现,但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创建语言环境,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创建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在课后又能通过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创建这样的英语语言氛围的话,对于学生掌握真实生活中的英语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3.加强教学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说出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顺利地进行口语语言交流,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搞好语流教学。英语节奏和语调是高职高专英语语音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懂得这些规律,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演练。培养语感是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了单音和朗读技巧之后大量地进行朗读练习无疑是提高语感的一个好方法,经常朗读一些优美的文章、诗歌和各种体裁的作品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遇到的两大问题就是音素和语调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两大问题准备一些相应的练习材料。在音素方面可以准备单词、词组、短句、小诗和儿歌等。在语调方面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日常生活用语,让学生听录音模仿,用正确的语调练习日常用语。在平时生活中和参加一些英语活动的时候,这些日常用语的使用率都比较高,让学生轻轻松松就可以随时练习语音,他们也乐在其中。同时,针对大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选择一些学生们喜欢的歌曲来学习,这样有助于学习英语语音,并能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罗立胜,张菜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2-24.
[3]张亚娟.浅谈英语语音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8,(9):34.
[4]邱冰玉.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路向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8,(8):81-82.
关键词 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 引导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用不同方式开设或组织幼儿学习英语的幼儿园越来越多,中国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在人们的争议声中不断发展。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英语教学也受到了很多质疑。人们开始质疑儿童是否应该在幼儿园就开始英语学习。而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也有跟风之嫌。虽然年龄与外语学习效果不见得成正比,但很多人认为语言学习应该趁早。年龄小学习英语,尽管在理解力上有所欠缺,但是比起更大的孩子,幼儿对外来语言的抗拒性显然低很多,接受外语的程度也相对提高。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始学英语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可以说,早期的英语口语的训练对孩子在今后摆脱让人无奈的“哑巴英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导师是一个还不为人所熟知的职业。它与教师这一职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英语引导师是在一个接近家庭的环境中帮助幼儿快乐地习得生活中的英语,而不是在课堂上正式地教授幼儿英语。每次活动约有七到八名幼儿参与,旨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掌握生活中实用的英语表达,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让幼儿对英语望而却步。英语引导师期望通过这种形式,为幼儿将来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可以使孩子借着外语的桥梁,提早拥有国际观,提早做个国际人。引导师在幼儿心目中扮演着多个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
1 母亲的角色
引导师首先扮演的不是老师的角色,而是母亲。幼儿园的教师由于需要管理较多的学生,纪律比较严格,有时教师要相对严厉。但在引导活动的场景中,环境被布置成家庭的感觉,在幼儿参加引导活动期间,由于幼儿的数量得到控制,引导师可以给幼儿足够多的关注和爱。控制人数的目的是要让幼儿放松心情,消除忧虑。引导师不仅仅要关爱幼儿,更要培养幼儿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将一些日常英语口语贯穿其中,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日常用语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引导师最初与幼儿接触时,感情的沟通远比教学更加重要,让幼儿熟悉并喜欢引导老师,是最初几次引导活动的重点。与家长的表扬相比,幼儿更重视引导师的表扬。所以要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就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每当幼儿稍有进步,就应给子充分肯定和表扬,以此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只要幼儿充满自信,勇于实践,就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 英语教师的角色
教师这一角色无疑是英语引导师的最主要扮演的角色。引导师主要采用卡片游戏和幻灯片结合的形式进行引导。活动的安排主要遵循理解性原则。输入给幼儿的英语语言材料要具有理解性,主要以日常生活英语为主。活动的主题包括动物、水果、颜色、身体部位、家人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主要目的是使幼儿能张嘴说英语,尤其是在日常会话中。输入的英语语料如果太难,远远超出幼儿现有英语水平,幼儿就会无法理解;输入的英语语料如果太容易,低于或等于幼儿现有英语水平,那只是重复和复习,幼儿就没有进步。引导师、家长和幼儿之间,应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已有的英语水平,通过不断地英语输入的调整以达到理想效果。如果幼儿的水平达到升入更高水平的组别的要求,要及时地做出调整。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外国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交流,或用中文或用英语,对于幼儿了解外国文化很有帮助。
在英语引导活动中,引导师要使出“浑身解数”以帮助幼儿习得英文。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问比成人短得多,如果英语语料输入时,不能吸引幼儿注意力,幼儿很难将注意力真正集中。因此,幼儿英语教育应遵循活动性原则,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习得英语,寓教于乐。引导师有目的地把需要输入的理解性英语语料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每次活动的平题、内容、方式、甚至程度都有变化,富有新鲜感,使幼儿饶有兴趣、轻松愉快。由于幼儿喜动不喜静,与其让幼儿整齐划一坐在那里,不如让他们行动起来。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图画法。比如学习身体部位时,可以剪出一些身体部位,由儿童根据引导师的指令,自己动手拼出一个机器人,下一次引导活动,以画图等其他方式加以巩固。二是生动的表演。通过模仿动物,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记住单词,而且可以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锻炼表演和表达能力。三是适当运用TPR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虽然该方法受到一些争议,但是用在适龄幼儿身上效果还不错。因为它能立刻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幼儿参与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在实际体验中说英语。重点在于帮助他们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同时TPR教学法能够提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多开口说英语。四是多做游戏。幼儿的精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通过游戏有助于在轻松的气氛中培养儿童的英语意识和英语思维。五是用小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时故意放低声音给幼儿讲小故事,会给幼儿一种神秘感,从而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习得语言。
除了正常的引导活动以外,引导活动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庆祝节日如万圣节时的特别活动。借着节日的快乐氛围让幼儿了解对比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的异域风情。中国幼儿生活在中国文化情景中,幼儿母语水平大大高于英语水平,引导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对英语输入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事半功倍的输入效果。
外语学习中的自信心是影响个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情感因素。虽然相对于成人而言,幼儿爱面子、怕出错的现象较少,但幼儿学习英语仍需很大的勇气和自信心。经过大量的理解性输入后,必须要有内化、输出、反复训练才能习得。自尊心较强的幼儿就会在初期出现焦虑的表现。语言学家把焦虑分为两类: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研究表明,适量的焦虑对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而过多的焦虑会像过滤器一样把学习者接触的语言过滤掉,焦虑越多,习得就越少。对于幼儿,最重要的妨碍性焦虑是错误焦虑。一部分幼儿,过分追求语言形式的正确无误而造成自己过高的错误焦虑,这在听说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习得母语的过程,幼儿在学习英语时也存在一个中继语阶段,错误是难免的。不管幼儿出现何种错误都是可喜的,这表明幼儿正在发展驾驭英语的能力。为了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应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不必有错必纠,也不必非要延时纠错,要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纠错方式。一切以服务于语言的交际功能为准,肯定幼儿为英语表达所做的努力,宽容对待幼儿在交际中所犯的错误,鼓励他们多开口,即使纠错也要用间接的方式,使幼儿的焦虑程度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英语语料的有效输入和内化,进而习得语言。
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中文,幼儿基本无法将英语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引导老师要善于运用身边的英语资源。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食物及其包装上,和常见电器的英文说明作为英语资源。当然,原声动画片也是不错的资源。引导师和幼儿一起看动画,既能增进感情,也能在一旁适时地作出提醒和解释,使幼儿养成自觉地进行英语听说的习惯。胡春洞提出了一个以听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观。他认为“听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先听音,后开口和听清发准,是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语音语调不好,是由于听得不够,或者听和开口的次序先后不当所致”。他把语音教学中的听分为三类:模仿性的听,辨音性的听,熏陶性的听。“熏陶性的听”并不需要学生模仿或分辨,只是增加学生与英语的接触,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胡春洞,1990: 49)。在每次引导活动之前都让幼儿看十到十五分钟的原声动画,对于培养幼儿“熏陶性的听”很有帮助。
引导师是幼儿英语学习中的启蒙老师,引导老师的语音语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引导老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语音语调准确,发音清晰,吐字清楚。英语口语要做到语音准、语调美、语速适当、表情丰富生动。此外,引导师较强的“听说”能力将在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听”上,是指引导师有听音辨音的能力,当幼儿一起说英语的时候,能够分辨出他们谁说得对谁说得错。“说”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发音的准确上。对于引导师来讲,发音越纯正越标准越好。
3 玩伴的角色
引导师除了需要引导幼儿习得英语、管理幼儿之外,还是幼儿很好的玩伴。以幼儿的口吻与他们交流,可能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幼儿对音乐有极大的兴趣,对母语之外的不同音位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并有意识地模仿学习。弹奏钢琴与幼儿同唱一首歌,在协作中增进感情,配合一定的动作,与幼儿一起唱,一起跳,此时的引导师已经完成引导幼儿学唱英文歌曲的任务,中心应转为幼儿的表演,引导师只是表演中的一员,是幼儿的一个玩伴和朋友。
4 结语
语言学习是一条漫漫长路。幼儿不论先天表现出来的资质如何,其内在都还有值得开发的潜力。这些潜力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得以发掘。若是引导师的态度认真,持之以恒,学习者就算年纪再小,他们依然能感受到教学者的热忱而尽力学习。反之,若引导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幼儿也会受其影响。如果无法坚持不懈,幼儿的英文水平很容易出现反复,倒退,这种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至深至远的。总的来说,引导师作为一个不为人熟知的职业,还在不断发展壮大,相信这种理念会被更多人接受,为更多幼儿找到习得英语的一条不错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李咏青.教宝宝正确学英语[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3] 孙燕青.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的儿童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学位论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