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专业建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对其它教学环节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今年伊始,教育部和财政部以教高2007年1号文件,正式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即“质量工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共20条,是教育部作为《质量工程》实施的配套文件,目的是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与保障。2号文件第9条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过去05年1号文件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上升到“高度重视”,可见重视的程度显著增强。探讨新时期普通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也已成为高教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工科专业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两年来,制药工程专业对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
一、现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院提出的“上手快、后劲足”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部提倡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相吻合的。但对其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缺乏系统的、全方位的思考,缺少足够的亮点来支撑,例如: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就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1.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冲突。
目前,本科生的就业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冲击最大,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正常的教学、学习秩序受到干扰,学生的主要精力开始偏移,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第八学期应是本科学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键时刻,也是整个大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按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安排,这个时期又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加之有些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不考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如何,造成了学生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因此,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择业上,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
2.招生规模与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矛盾。
近几年,我院虽然加大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满足扩招形势下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存在着实习、设计经费不足,试验条件不具备、设计资料种类数量缺乏等问题。经费的短缺使不少高校学生失去了现场感受工程设计实践的机会,在设计中很多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动手能力的锻炼,一些课题的成果只能用图纸或计算机演示,这些都将会影响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2]
3.学生重视不够。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态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都对其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中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能否有创新,能否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则取决于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所以,能否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对毕业设计能否高质量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整合的新专业,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两年来,我们在对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3]-[7],结合淮海工学院实际,建立了适应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体系,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调整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时间和顺序安排。
由于药厂的特殊性,制剂车间为洁净区,非生产人员不能进入,学生很难进入制剂车间实习,只能参观非洁净区车间,很难达到实习效果,加上学生又要提前落实就业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冲突,毕业环节教学矛盾突出。因此,我们对毕业环节进行教学时间和顺序的调整,在时间上,将毕业实习从第7学期调整到第8学期进行,与就业相结合,待学生落实就业单位后,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实习,这样,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车间实习,提高了实习的针对性,达到良好实习的效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由第8学期调整为7~8学期,拉长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时间跨度,但学时数不变,学生在第7学期利用原来的实习时间进行查阅资料,制订毕业设计(论文)方案,写开题报告等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在第8学期与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工作交叉进行,避免了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冲突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学习与就业两不误,达到“双赢”。
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近几年,我院虽然加大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满足扩招形势下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存在着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不足、实验条件不具备、设计资料种类数量缺乏等问题。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问题,我们采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将教师科研课题部分内容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协助教师完成部分科研任务,教师拿出部分科研经费补充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不足部分,较好地解决了经费问题。
3.建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两年来,我们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确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确立了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和其他教学文件的修改和编写。我们通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进行审核把关;教师通过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向学生书面布置任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含原文〕了解课题的国外研究趋势及动向,通过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对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进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师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对学生进行考核,使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始终在监控情况下运行,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
总之,在两年的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几个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的突出问题,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2):200-203.
[2]陈丹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9):122-123.
[3]朱世斌.对制药工程专业内涵的探讨[J].药学教育,1999.15,(3):7-8.
[4]马凤余,彭代银,王键.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1.20,(4):16-18.
[5]余国琮.面向21世纪的化工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增刊):17-19.
[6]柴诚敬.面向21世纪,加快制药工程新专业建设步伐[J].化工高等教育,2002,1:5-8.
[关键词]理论力学;全英文教学;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99-03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于油气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逐步开启海外油气合作道路,稳步实施 “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海外油气田开展合作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方面的业务量快速增长。石油石化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缓解了国内石油紧缺的问题,然而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与困难,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困难便是缺乏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规范、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石油石化人才培养重要基地,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围绕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迫切需求,基于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石油石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任,探索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石油石化企业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人才支持。[1-4]
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我校石油工程学院自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为2013级及往后各级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创新班学生开设了一系列采用全英文讲授的专业主干课程。本文几位作者作为课程主讲教师承担了理论力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工作。经过2013~2014、2014~2015两学年的教学与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形成初步的体会与经验,对于全英文教学存在问题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针对前期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体会、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建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类似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的意义与可行性
理论力学属于经典力学范畴,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是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理论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基本知识直接解决工程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后继的材料力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等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是石油工程专业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开展理论力学课程的全英文讲授,对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建设具有显著的必要性。通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通过全英文方式的讲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力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习惯英语思维方式,形成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开设全英文课程体系前,为适应我国石油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与我校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型石油石化专业人才,我校石油工程学院已经开展了一批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具体来说,石油工程学院的工程力学(包含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双语课程在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讲授,积累了大量的课程建设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教学文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在师资力量方面,近年来我校石油工程学院通过引进具有国外博士学位和有国外交流学习经历的青年教师与现有教师赴国外高校交流访学的方式,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队伍。具体到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学院为该课程配备了由两位具有美国博士学位的教师以及一位具有美国高校联合培养经历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且都具有力学学科相关背景,一方面对理论力学课程内容有较好的把握,另外一方面也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充分保障了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教学质量。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创新班学生是学校在每年入学之初从新入学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中选拔出的拔尖学生,数理基础较好,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同期入学学生的平均水平,适合于开展全英文教学。因此从前期双语课程教学积累、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学生素质方面,都具备开展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二、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内容包括教材的优选与确定、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教学评价方式改进等。
教材选用:教材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5],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集中体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好的教材既要全面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又应当合理安排章节体系和知识点的前后衔接。考虑到目前我校的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尚处于课程建设的初期阶段,尚不具备直接自编教材的条件,在透彻研究国外经典教材内容体系并结合我校石油工程专业特点、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选定了Dietmar Gross等人编著的Engineering Mechanics I : Statics[6]与Engineering Mechanics III : Dynamics。[7]该教材内容涵盖了国内理论力学所包含的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内容,具有概念清晰、深入浅出、简明却不失严谨的特点,同时该书的英语行文平实易懂,相当于类似石油工程的工科专业大学低年级本科生的理论力学课程。同时,作为对上述教材的有益补充,我们还指定了J. L. Meriam编著的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 Dynamics [8,9] 作为教学参考书。
教学内容:考虑到全英文授课所需时间可能比中文授课费时,需要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炼和优化,合理安排课堂精讲、概述和课外自学等内容。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外经典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内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引论、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重心、质心与形心计算、结构支座反力计算、桁架结构内力计算、干摩擦、功、能量与虚功原理、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同时考虑到在后续材料力学、岩石力学一些课程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过程中,重点强调静力学部分。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国际化办学背景下我校石油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的来说,石油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形成了一套全英文教学基本文件,初步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英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反馈良好。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需要对比不同教学方法使用的效果,并对课程教学成效进行跟踪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及时总结反思,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来斌.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积极培养国际化石油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
[2] 张来斌.面向中国石油工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J]. 大学(学术版),2012(8).
[3] 张来斌.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J]. 世界教育信息,2013(5).
[4] 蒋庆哲.改革创新 攻坚克难 扎实推进石大国际化战略的实施[J].世界教育信息,2013(5).
[5] 麦莉,孟广伟.理论力学双语教学的教材与教学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6] D. Gross, W. Hauger, J. Schr?der, W.A. Wall, J. Bonet. Engineering Mechanics 1 : Static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9.
[7] D. Gross, W. Hauger, J. Schr?der, W.A. Wall, S. Govindjee. Engineering Mechanics 3: Dynamic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9.
论文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探索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论文评审按程序进行。同时狠抓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切实加强论文各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1.1企业参与研究生的招生过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包括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及油气储运工程3个研究方向。尽管各个研究方向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有些差别,但对每个学生工程实践标准要求一致。在招生过程中,坚持校企共同招生,重点考察考生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并需要用现场的实践问题面试学生。该方法建立了一种符合本领域研究生教育特点的选拔标准,完善了招生办法,加重了学生在复试中的实践环节考核,加强了对考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
1.2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要求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在人才方案制定及修订过程中,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及相关行业专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作用及校外导师在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计划制定中的作用,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课程内容,突出课程与技术进步相协调,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评价标准的有机衔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机衔接,逐步实施专业学位授权与相应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1.3改进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重点加强案例教学。通过校内外的授课教师的案例库建设,逐步实现专业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全部实施案例教学。其中,案例库建设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及企业专家参与,将目前的工程问题带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和鼓励校内教师、行业企业教师和专家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共同编写特色系列教材,鼓励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到现场进行教学。继续坚持校企共同授课制度,确保由企业行业专家授课的比例不低于专业课程的30%。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全面实施“双及格制度”,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4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基地既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该校已与河南油田、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中石化西南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作为研究生的实训平台。同时,根据研究生发展的需要,适度地扩展了工作站数量,确保了每个研究生在学制期内累积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经历和不少于2项的完整工程实践项目的研究经历。为了使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发挥更大的实效作用,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建站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好研究生管理委员会及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在站期间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研究生在站的学习实效。
1.5加强校企双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校企双导师作为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需长期坚持。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与考核办法,明确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责任权利,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完善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1.6加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管理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科学研究题目来自于现场生产实践。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行到企业去寻找工程实践问题、回到学校或在现场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与研究,再到现场进行实验确定是否已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同样,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尽管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来自于选场生产实际,完成的研究也必须解决现场问题,确实可以企业的生产带来好处。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在学校时,校内导师作为主要的导师进行指导。在企业工作时,校外导师作为主要的负责人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在论文的审查与答辩过程中,必须有三分之一的校外导师参与论文的答辩过程,确保论文的工程实践性。
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1着力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发掘校企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大学校实验教学研究院的建设力度,完善和巩固新进教师工程实践制度,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优化师资的学员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首先在进校选拔教师时就要充分考虑是否有现场工作经历、是否有从事过现场生产项目的研究或者是否到现场进行了不少于1年的工作锻炼。同时,校内导师每年必须到现场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并以专兼职的方式从企业引进和聘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教学工作,使专兼职教师的人员比例达到专业教师队伍总数的30%以上,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比例在60%以上,构建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
2.2转变教师绩效考核方式通过对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科研骨干的考核实现由主要考核教学业绩向工程实践能力的转变。不仅要有工程实践项目的支撑,还必须要有实验室的建设过程。建立基于教学效果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激励制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比重。明确规定没有企业工作或企业锻炼经历的教师必须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与企业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机制,联合审理挂职或顶岗工作岗位,教师挂职或顶岗期间待遇不变,在考核和各类评优和晋级中,对具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优先考虑。对工科教师由副教授晋升教授的条件中增加需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形成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措施、控制、考核闭环,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3构建产学研的合作新机制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协同创新”的原则,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多元一体化的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及育人模式,实现校企协作办学、共同研究、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重点解决好行业企业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问题。学校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科技服务、解决技术难题等,找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兴奋点,让企业有“利”可图。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校内实践环节,降低企业接纳学生专业实践的风险和成本,使企业乐意为学生的生产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4结语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屈艺(1982-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江苏 南京 21009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高校—企业知识联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ZZ12_016)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35-03
为响应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号召,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于2009年下达以应届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已有两年多的经验积累,各大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考核标准、培养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如何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区别于学术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的鲜明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然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一新生事物,目前仍然缺乏成熟的、全面的、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和质量保障体系。因而,关于如何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工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由于培养质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否具备一套全面的、可靠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前提以及衡量一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工作是否完善的标准。因此,探索和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述了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最后落实到具体环节,包括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阐述了这些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未能自成体系并反映企业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作为新生事物,其课程设置还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体系。由于学术型硕士学位长期占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已形成十分完善的课程体系,因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设施以及教师的知识体系都仍以学术型硕士培养为中心①,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仍以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为原型,体现出大同小异的景象。如此一来,虽然重视了理论基础却忽视了工程实践这一关键要求,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不能切实贴合“重视实际应用、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与工程实际类课程”的指导意见,最终将使研究生培养偏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也没有真正倾听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企业的人才引进导向,更多的是单方面完成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应对、有效解决,以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实践环节未能落到实处。根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必须有至少一年的实践教学时间,这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这一环节目前还存在实践基地匮乏、双导师制责任不够明确以及审核不够严格等诸多问题②。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不像工程硕士那样来自于企业,因而不具备工程硕士与企业固有的内在关系,故不能将企业迅速转变为实践基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需要依托专门的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而一些企业却未看到建立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优势,只看到此类校企合作带来的企业负担,因而实践基地还需要大力推广和发展。实践教学主要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然而这一制度很少出现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内,尤其是对于企业导师缺乏明确的权利义务的条文规定和合同,更未涉及到酬劳等利益问题。如此一来,降低了企业导师的义务约束和主动性、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环节的学习。
目前,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以实践报告的形式为主,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提升③。更多情况下实践报告也是流于形式,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因而,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考核方面还需要制定更全面可靠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
3.学位论文缺乏合适的写作规范和评审体系。大多数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论文开题以及答辩与学术型硕士同时进行,统一管理。写作模板也是统一设计,因而学生不由自主地以以往学术型硕士的写作模式为参考进行论文写作,难以突出工程实践这一特色。建立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写作标准是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④。另外,目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评审仍以校内导师和校外评审专家共同审阅的形式为主,缺乏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专门的评审体系。由于校内导师和校外评审专家基本都是学术型专家,其评审标准以论文的理论深度和逻辑性为着眼点,而忽视论文的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较难给予导向性意见和评价,指引论文研究内容的深入和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4.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且缺乏主动性。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多以政府要求为导向,而政府对质量的评估主要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情况为考核对象,很少关注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以及是否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⑤。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接收人才的终端未能在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质量评估中发挥主动性⑥。企业是最能反映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实践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机构,理应在质量保障和评估中做出人才输出效果的反馈,提出评估指标以帮助评估培养质量,并给出相应的、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建议等。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保障培养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石。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层次职员,进而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是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具有特定领域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而就业是体现这一培养目的的直接形式。就业率除了和专业以及院校相关,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广、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毕业生毫无疑问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见,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严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论文评审关,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石。
2.保障培养质量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跳板。由于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应届毕业生的成绩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较低,让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以及就业前景产生怀疑。加上若干年来工程硕士的半脱产教学以及只拿学位证而无学历证的传统认知让人们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混为一谈⑦,并普遍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存在入口宽松、培养流程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学位证书的认可不够广泛等问题⑧,进而导致就业前景不乐观。一直以来,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肯定都要经过怀疑、观望、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亦是如此。而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破除疑惑、使其社会认可度产生质的飞跃的有力跳板。
因而,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立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是提高就业率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要求。
三、预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具体保障措施
1.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际上是一种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以已有资源建立管理程序,实施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利用高校内外资源,以教学实施和管理制度为基础,以质量评估为手段,把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质量管理行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可关联至培养方案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设计又涉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几个环节。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另外,质量评估作为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衡量保障措施是否合适、有效的天平。因而建立和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方案和标准是保证质量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教学质量评估以高校内部自评为主,建议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评估中引入企业因素,让企业参与到评估标准和评估手段的设计中,并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以此加入以企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措施,使得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贴合企业的需求。
2.课程教学。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课程设置采用基础理论课、技术实践课、公共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互相支撑又具有自身特性。基础理论课用于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意拓宽知识面,引入交叉领域的基础知识,便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创造性。技术实践课以课程设计、实验室实验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的关键环节,应占据课程学分的大部分比例。公共课程用于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具体设置时,应结合高校以往的课程设置经验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应邀请特定领域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名目。另外,学院应积极鼓励具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结合自身项目实例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可采用小组研讨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组织学生以某一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的机理、研究进展等内容为对象做随堂小讲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凡是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体验性质的方法都可以用于课程教学⑩。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的能力,然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的方法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为此,可采用从公共实验课作为基础到参与导师科研团队再到走进企业实践基地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导师在研的横向课题均以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为主,虽然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只是工程问题的一部分,也很可能已被导师转化为数学模型或某一类典型问题,但通过参与横向课题,通过与团队内的其他拥有不同分工的同学进行交流,与导师进行沟通,完全能够体验到解决一个工程问题的过程,并能形成经验,日后亦可通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来独立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长期参与导师科研团队,耳濡目染,不仅能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导师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日后进入企业实践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推广方面,政府和高校一直在大力推进,实际上,将教师也加入到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将是一种有效的尝试。高校的部分教师与企业有横向课题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是校内教师团队与企业科技团队的合作,那么就会与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产生联系,自然而然地将企业特性与校园特性联系起来,随着这一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合作的深入和长期稳定发展,势必可将该企业转变成为一个潜在的实践基地,派遣校内团队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去参与生产实践。此举措既解决了实践基地问题,又加强了“双导师制”的落实,原因在于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中既包含了校内导师,又包含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人选,鉴于双方签订的合作合同,为了项目顺利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企业导师必将尽心指导学生实践,而避免出现以往企业导师流于形式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实践教学的考核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直观手段,应提倡多样化、准确化的考核方式。考核除了提交实践报告这一单一形式外,还可增加企业考核报告环节、提交实践成果(以实物成果为主)以及动手能力检测环节,例如提出本领域常见工程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实验手段完成等。
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可将实践环节与学位论文答辩挂钩,将答辩资格与是否参加企业实习、实践考核是否合格相关联,既体现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视,又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最终成果,是检验培养成果的直接形式,也是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应从选题以及开题进行把关。首先,选题内容应严格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体现工程实践背景,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建议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分别进行开题答辩,区别对待,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选题和开题答辩过程中邀请本领域的企业内高级工程师和校内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确保所选课题充分联系工程实际。论文写作方面可设计专门的模板,涵盖课题的工程背景简介、理论基础、仿真研究和实验或实践研究等几个方面,突出实践研究环节,着重展示实验研究成果,例如电路板、模拟系统平台以及实验结果等。论文表述方式要求图表丰富,研究结果直观明了。论文评审以及答辩应突破传统校内专家和校外评审专家共同参与的形式而采用校内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形式,如此既保证了论文的理论水平又保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进而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向更高水平发展。
5.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需求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硬件条件,也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应从人才引进入手。目前,高校引进人才以院士、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以及部分成果卓越的青年学者为主,而且在引进时主要看重人才的学历、学位以及科研水平,包括情况和学术奖励情况11。院士等高端人才毕竟是少数,人才引进势必以青年学者为主体,而在青年学者引入时应从仅重视其学术成果的方式转向学术与工程能力兼顾的方式,以此选拔的人才才能胜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学工作,进而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现有师资力量,为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可开展定期培训以及制度激励12。定期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境外交流学习,去企业带薪半脱产学习等。制度激励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进而间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水平。具体地,可以将工程经验或科研项目数量作为晋升的考核条件,在工作量核算方面稍作倾斜,为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等。如此一来,在鼓励教师重视工程经验和科研项目的同时,也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发展潜在的实践基地奠定了基础。除了引进人才和提升现有师资素质外,还可以建立合适的兼职导师制度。通过多元化地聘用兼职导师,尤其是企业高层次人才,建立合适的奖励和待遇方案,能够充分地优化导师队伍,发挥兼职导师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另外,可将兼职导师与“双导师制”相融合,在发展企业兼职导师的同时,也拥有了企业导师这一人力资源,进而既落实了“双导师制”,也为学生培养提供了工程实践资源和场所。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已有两年多,而对于如何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阐述了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期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提供参考。
[注释]
①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46.
②张林林,罗尧成,孙跃东.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74.
③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
④郭亚平,姚勇波,郭亚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29.
⑤⑨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7,7.
⑥⑩李秀坤,李琪,高明生,等.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50,150.
由表1专业选择分析可见,在校生选择环工专业主要侧重于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其中个人兴趣占主要原因。从表2中了解到83.3%的环工学生对本专业满意程度持一般态度,差异很明显,整体上比较消极。对于专业课课时选择上来看(见表3):专业课课时安排在10~16节比较合适,较能够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特点。
选择水处理方向、大气方向、环评方向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9.6%、41.6%和56.3%(见表4)。其他固废处理与处置和噪声控制比例较小,这与环境工程核心课程方向和市场就业基本一致。从表5分析,学生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更注重监测和设计类方向,注重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与市场就业密切相关,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在实验环节选择倾向上(见表6),学生较注重综合综合能力培养,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在实践环节的选择中(见表7),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3.8%和37.5%,表明学生想要增强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意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选择上(见表8),41.7%的学生选择了实验论文,这样既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又可以在科研写作上得到锻炼。
39.6%的学生选择了设计形式,主要是与已经在企事业设计部门待岗实习有关。只有14.6%的学生选择了科研论文,主要是现在科研论文流于形式,抄袭严重,科研水平和动手能力都得不到锻炼的原因。
二、调整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整对策面对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之间出现的矛盾,应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突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进行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
(二)课程体系调整对策由调查可知,环境工程学生对本专业满意程度一般,整体上比较消极。鉴于此,在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突出建设以生物学、化学和力学为专业学科基础的应用型课程群,建设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链条的实践环节线路。
(三)实践课程体系调整对策首先,应该提高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学分和学时比例。其次,应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课程培养体系。再者,在实训环节上,加强课程设计环节,鼓励生进行科学研究,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也应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实习实践等环节的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三、结论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近年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各大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育人模式。迄今,本科生导师制已发展形成了如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多种模式[1]。其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2]。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国家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 (9):56-59.
软件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与行业就业有效对接,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实际需求,导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无职可就,软件开发行业以及相关软件应用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现状普遍存在。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设计
以行业、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为引导,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调查为依托,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一线教师众多教学研究成果为参考,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学习经验体会为借鉴,围绕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事实问题,来对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设计建设。设计建议如下:
2.1学科建设
以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当前使用的主流开发工具或技术为依托来不断调整专业架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系统性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
2.2校企办学
学科建设以输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嵌入资格认证课程模块,实训课程以企业开发项目方式贯穿培养环节以达到提高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2.3师资建设
采取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共同承接开发项目等方式锻炼提高师资队伍实战能力。教师在企业实战经历和相关经验成果带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不仅能促进专业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升,还能够最大程度丰富、提高专业学科建设[2]。
3三层结构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项目实战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理论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能力为宗旨。学生完整地专业培养环节结束后具有程序设计,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应用开发能力。课程体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3.1基础理论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涵括地方高校各现行必修公共课程,②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前导课程,是对软件工程专业基本“计算”概念理解、掌握,问题计算求解能力和构建中小规模软件系统综合能力的初步培养。
3.2专业理论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行业最新前沿技术为引领、专业骨干课程为核心、专业素质全面拓展和综合素养整体提高为目标来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3],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3.2.1面向行业认知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包括对行业、企业认知学习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等专业认知方面课程。一般包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管理常规模式,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等认知类课程。
3.2.2计算机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课程算法设计类课程主要包含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以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课程;编程课程主要包含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还包括当下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最流行的技术前沿课程。
3.2.3软件工程专业系统分析课程系统分析能力课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系统类课程。
3.2.4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课程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方面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开发编程、编译技术、软件开发以及软件测试等课程[4]。
3.3实践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一至两学年时长为周期,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技能全面提高为目的来对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如下:
3.3.1校企共同建设实训课程以项目介入为主线,企业实际效益项目和高校产学研项目为实际授课主体。引进企业优秀项目人才或具有企业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来对专业人才展开课程实训,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养。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化生产实际速度,同时反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热情,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5]。
3.3.2合作企业岗位实训针对毕业学生和部分专业老师做岗位综合实训:①学生岗位实训: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项目实战,充分消化吸收前期所学理论和技能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②老师岗位实训:专业老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将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和技术进行梳理总结、编纂成册,运用到实际日常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缩短理论转化实际成果周期。
3.3.3校企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提升高度的一次全面的考核,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次全面的实训。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多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与实际脱节。通过与企业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弱化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抵触情绪,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运作规范及最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和技能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从容就业夯实基础。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