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7: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英国饮食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外资银行 本土化 应对措施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获准进入北京设立代表处,这标志着外资银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至此,外资银行在我国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但是外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外资银行在华本土化进程。当今,我国对外资银行限制逐渐放松,外资银行应抓住机遇,分析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面临的问题,制定正确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

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面临的本土化问题

(一)高素质金融人才流失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初,外资银行对争夺金融人才的争夺被视为是中资银行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情况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据普华永道自2005年至今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可知,发掘和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已经成为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外资银行高层纷纷选择跳槽中资银行。中资银行的薪水及业务竞争力的提高,对外资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外资银行原有的对人才的吸引力消退。普华永道曾调查多家在华外资银行,员工流动率均在10%~20%之间。

(二)银行覆盖区域较小

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机构数量较少,且大多数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汇丰银行是中国区域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截至2010年年底,汇丰银行在中国只有106个网点,其中23分行主要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其他外资银行的网点数最多也就三四十家。2009年年底,中国城市银行中较大的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就有150家支行和一家村镇银行,相比之下,外资银行的弱势显而易见。

(三)沟通成本较高,难以发挥优势

中资银行与中国企业有着相同的成长文化背景和长期合作的丰富经验,使得中资银行比较熟悉中国企业的的沟通方式以及对其服务的流程,两者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关系。大部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短,对中国企业的需求和沟通服务方式的了解程度不够,使外资银行的一些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外资银行有着高端理财优势,外币投融资、理财等业务一向是外资银行的强项,然而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纷纷出现零效益和负收益,引起了不少中国客护质疑。中资银行具有长时间积累的人脉关系和客户数据,并且一贯深受我国各级政府及管理层的信任,这些都是外资银行所不具有的优势。

二、外资银行实现本土化的策略

(一)提高员工忠诚度,防止人才流失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从人才的招聘、培养、维持等各方面做起。员工忠诚度的培养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要提供不同的管理政策以提高员工满意程度,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率。要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报酬、建立良好的奖金福利制度;绩效评估要与其他人力资源模块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人才成长体系;建立离职员工面试制度,了解员工离职原因,并且要知道离职员工去了什么公司以及员工去该公司的原因。

(二)提高网点覆盖率,多方位构建渠道

首先,外资银行要积极与中资银行进行合作,而并购中资银行无疑是外资银行本土化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仍然有一定的限制,一家外资银行要入股中资银行最多不能超过两家,使其收购中资银行有一定限制。外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各有各的优势,外资银行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与中资银行加强合作,吸取经验,尽量实现本土化。其次,外资银行要扩大金融市场。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广大农村一直被金融机构所忽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政府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但是中资银行在村镇银行上的布局不积极,这对外资银行进军农村市场十分有利。花旗银行自2009年以来就建立了多家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村民及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打造本土化品牌,联系实际发挥自身优势

外资银行在本国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畴不可能完全复制到中国来,因此外资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自身具有优势的,并且符合中国宏观经济策略的以及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业务范围和产品类型,以便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外资银行要树立品牌意识,从中国当地市场特点和人文环境切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购物习惯、心理需求,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定位,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来扩大消费市场和带动业务发展。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在外币投资、理财产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外资银行可结合当地村民的需求及金融政策发挥这些优势。

三、结语

纵观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要实现本土化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一些外资银行不太熟悉中国金融环境,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短,缺乏对中国国情及文化历史的了解,使其难以真正融入中国市场,实现本土化。因此,外资银行应该深入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扬长避短,优化服务,不断创新,努力解决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推动外资银行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彦,张文娟.中小型韩资银行本土化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10.

第2篇

澳大利亚人友善热情,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安宁,教育水平世界公认,是留学及旅游的理想国家。

城市特色

悉尼

悉尼,常常被称为雪梨。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面积为2400平方公里,位于围绕杰克逊湾的低丘之上,是用当时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的。2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原,经过两个世纪的艰辛开拓与经营,它已成为澳大利亚最繁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有“南半球纽约”之称。

当地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繁花似锦,与碧水蓝天相映。悉尼歌剧院以它特别的造型吸引着游客。旁边的悉尼大桥非常雄伟,把河两边的生活连接起来。悉尼塔、情人港、中国城、岩石区、维多利亚女王大厦、BONDY海滩等多处名胜,数不胜数,强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

悉尼的中国花园在澳洲是独一无二的。它完全是根据中国南方园林的特点建造的。市内英国维多利亚式、欧洲文艺复兴式的百年大厦与平地拔起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使市容富有历史与时代气息。悉尼是全国重要文化中心,有全国创办最早的悉尼大学(1852年建)和澳大利亚博物馆(1836年建)。她拥有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UTS(悉尼科技大学)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他们在世界知名度都很高。

墨尔本

墨尔本位于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海港,濒菲利普港湾顶端的亚拉河口,犬牙交错般的海岸延绵200多公里,惊涛拍岸,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市区占地800余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悉尼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由于它集多元文化于一身,既有频繁的商业活动,亦有静谧的郊外风光,花团锦簇的花园,绿树婆娑的大道,古色古香的咖啡馆,有维多利亚式、哥特式和现代风格的各式建筑,它被列为全世界最适合居住的三大城市之一,以“花园之都”闻名世界,市区周围环绕着翠绿的公园,美不胜收。 墨尔本美食节不仅是澳大利亚,同时也是南半球甚至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美食文化活动,它成功地将墨尔本的饮食文化、独特生活方式展现于世人,使墨尔本成为无可争议的澳大利亚“美食之都”。FlowerDrum(万寿宫)被誉为澳大利亚最好的中国餐馆,以粤菜吸引世界各地无数食客,1982年开业至今接待了诸多包括老布什等国际名人,为了保证品质,20多年来独唐人街一家,没有分店。考林街被称为金融街,是澳洲的经济金融中心。在商业街――斯旺斯顿街你可以买到最时髦的衣服,最现代化的家用电器。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被称为阳光之城,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四季如春的气候。她位于黄金海岸附近,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布里斯班的发展要晚于墨尔本和悉尼,它为居民所提供的服务基础就比较分散,但却便于享用。例如,布里斯班的4所大学中至少有3所,不论学生居住在哪个区域都便于就读。布里斯班有许多市立的和私立的学校,学费要比墨尔本和悉尼的同档次学校便宜数百元。中国留学生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友善的社会环境、温和宜人的自然环境、较低的消费和优质的教育水平。

铁路把布里斯班与澳大利亚各州首府连结在一起。火车费用比公共汽车的费用要便宜,火车线路从布里斯班中心火车站放射状向外扩展,线路发达。出租车是最方便的交通手段,但费用较高。

布里斯班有许多华人餐馆,它们大多分布在市中心和中国城(China Town)。尤其在中国城,您能看到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留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尽享到家乡的风味。

高等教育概况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综合性大学、专门技术学院(又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及私立商业专门学校。澳大利亚共有大学42所,其中36所是纳入国家育体系的公办大学。四所是联邦政府办的特种高等专业学校。两所为私立大学。

面对众多的学校,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以下是几所声誉较好的澳大利亚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

University of Adelaide 阿得雷德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Wales 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University of Melb 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Qld 昆士兰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西悉尼大学(UWA)

Monash University Clayton 摩那实大学

University of Sydney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一所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以科研为主的大学。并且招生以研究生为主,如果你是一名理论研究者,想获得更高的学术成就,这里就是首选了。除此之外呢,你应该选择位于悉尼或者墨尔本的大学,例如悉尼大学。这两个城市人口多,商业活跃,工作机会也就多。喜欢电脑,打算读IT的朋友,你不妨来悉尼。因为许多有名的大公司都有总部设在这里。你将很容易获得交流、学习、实践和工作的机会。澳洲的大学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比如,UNSW是以工程类而著名的学校,悉尼大学是澳洲最古老最综合的大学、UTS的计算机很有声望等等。

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专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及有关服务,全澳总共有一百多所注册认可的ELICOS 学院。从签证角度出发,中国学生不能只在澳洲学英文,ELICOS 课程必须作为一个正式课程的预备课程。

澳大利亚的大学提供的课程包括大学课程及研究生课程:大学课程――包括文凭及学士学位课程,研究生课程――包括研究生文凭及证书、讲授硕士课程、研究硕士课程及博士学位课程。

学士学位课程学制一般为三年,有些课程(通常如医学和建筑学)可长达五年。澳大利亚设有“荣誉学位”(Honors Degree)。获准就读者通常为在普通学士课程学习过程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获得荣誉学位须在完成学士学位后再加读一年,但此学位仍属于学士课程阶段。

攻读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生可以选择以研究(by research)或以授课(by course work)方式进修。以授课为主的硕士课程学习年限为一年到一年半,在完成学业前要完成毕业论文;以研究为主的硕士课程学制为一年半到两年。澳大利亚的硕士文凭课程学制为一年,这一课程主要是让学士学位获得者(如果申请人有相关专业的丰富工作经验而未取得学士学位,学校也可以考虑录取)以密集课程学习到专业知识并获取资格。这一类课程通常为硕士学位课程的第一年,因此如果继续学习半年至一年一般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第3篇

【关键词】禁忌语 跨文化交际 汉英语言比较

I.引言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禁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个人到整个社会生活,禁忌现象无处不在。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也有着自己的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传统观念、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分析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正确、更自由地使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掌握这些差异,不仅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做法,使跨文化交际更成功。

本文拟对中英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写禁忌语的定义,并从饮食,颜色,数字等方面来分析中英禁忌语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主要是讨论了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如何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禁忌语,使读者能对英语和汉语禁忌语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Ⅱ.禁忌语的定义与分类

在以前的时代,由于人的知识和认知能力有限,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会产生偏差和错误,这也可以解释某些程度的禁忌的起源。在古代,人们不明白火山、地震、闪电风暴、月全食发生等其他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而这些逐渐成为一些迷信的人恐惧但却无法解释的现象,为了缓解和避免这种恐惧,他们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象创造神。人们把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像上帝祷告,因此人们无限尊重上帝,人们需要定时的崇拜和敬仰。而那些与神的关系越来越少的人,就被列为禁忌文化的一部分。

其实禁忌一词源于汤加语。汤加语是位于南太平洋汤加群岛上的居民使用的语言。禁忌指的是神圣的、被禁止的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人、事物或者活动。禁忌现象不止存在于汤加群岛,而是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被禁忌的人、事物或者活动不允许被提到,或者只能以委婉的方式提及。与社会禁忌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被称为禁忌语。禁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反映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现象。

如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之间存在的很多不同,跨文化交际变得极具挑战性。禁忌语是这些不同之处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对于特定语境中什么应该禁忌什么不该禁忌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禁忌的认识不足或误用,会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结果是交际失败。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禁忌种类有些是共同的,有些则是有差异的,有关禁忌的分类方法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在这里,根据禁忌的不同性质,禁忌语分为语言禁忌和文化禁忌两类。其中根据不同的对象,语言禁忌分类为生活语言禁忌、禁忌语、禁忌话题和社会语言禁忌。文化禁忌分类为宗教禁忌、色彩禁忌、饮食禁忌、动植物禁忌、礼仪禁忌与禁忌。在西方交流的过程中,一个人很大一部分的交际失败是由语言和文化中的禁忌文化差异造成的。本论文从饮食禁忌,颜色禁忌,数字禁忌,日常交际禁忌方面的比较,深化对禁忌文化的理解,双方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提高文化交流,达到沟通的目的。

2.1 饮食禁忌

饮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但饮食禁忌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禁忌包括饮食的内容或饮食行为或方式。我们都知道,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印度教不吃牛肉,佛教徒不吃各种肉类。此外,我们也知道有各种规则。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并且西方人吃饭避免刀和叉碰撞发出声音,而东方人用筷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如中国也避免使用筷子打板或碗。在饮食方式上,西方人在餐馆吃东西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吃饭时,他们也要注意吃的慢,不要狼吞虎咽。在自助餐厅,不要留下太多的食物在自己的盘子里,这样是对其他人不礼貌。而在中国,晚餐座位的安排是非常讲究的,只能是长辈或身份尊贵人坐在主位,在吃饭的时候,筷子不能直接插在米饭碗里,因为死者的祭品是这样放置的,这在中国是极其不吉利的表现。

2.2 颜色禁忌

自然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颜色在不同民族的心灵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中西方在一些颜色的意义上区别还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红色是中国最善于使用的颜色,也是中国国旗的主要颜色。所以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别的依恋。当婚礼等重大事件,几乎总是红色,红色的背景、红色的衣服,中国也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了国家尊重红色文化心理。但红色不仅仅只代表这些,在某些场合也是一种禁忌,比如说中国人在葬礼上穿红色衣服是禁忌,表示不尊重死者,是不礼貌的。还有在日常考试中不能用红色书写答题。有时,红色是用来标记不能或被禁止的东西,这些都是红色的禁忌表现。在西方,红色代表幸福,但也有许多西方国家不尊重中国人如此红。他们认为,红色是危险的象征。西方人对红有轻微的反感,因为红色会让人联想起脸上的愤怒,或是新鲜的颜色,它代表的是生命的威胁、不祥的含义。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在婚礼上用白色的婚礼。在英语“白”的意思是“干净”、“纯”,婚礼选择白色代表纯洁的爱,这些含义都是赞美的。中西方在葬礼上的色彩选择,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是白色的,而西方是最常用的黑色。这主要是由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和不同的决定。

2.3 数字禁忌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更喜欢特定的数字和日期中的数字,虽然这是一种迷信,但对一些数字和日期的信任和禁忌仍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4”这个数字谐音类似于“死”,被认为是不幸的数字。所以在一些医院为了满足病人的心理禁忌,一般没有第四号楼或第四号房间;一些地方的公交也没有4路。在西方最神秘和迷信忌讳的数字是“13”,据说它源于宗教典故:出卖耶稣的犹大是耶稣的第十三个弟子,于是人们对“13”心生厌恶。又由于耶稣受难在星期五,因此西方人在既是13号又是星期五的那一天一般不举行活动。甚至门牌号、旅馆房号、层号、宴会桌号都要避开“13”这个数字。英国剧院中找不到13排13号的座位,美国的剧院即使有13号也以半价出售。人们做任何重要的事情都不愿意满足十三,有些航空公司则没有第十三航班,酒店没有第十三号房间。然而,非基督教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并不特别忌讳十三。

Ⅲ.文化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

在日常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对象对文化禁忌知识掌握不足造成交际失误的现象十分普遍。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文化间所存在的极大差异必然表现在交际对象对文化禁忌的理解不足上。如果交际双方对交际对象所在国家或民族文化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甚至是一无所知时,就很容易造成交际失误,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不满。例如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拜访就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禁忌文化。在中国,拜访之前是不需要告知对方,可以直接登门拜访。但在西方这一点是十分需要注意的。西方文化中对家和隐私的定义就意味着在登门拜访或做客之前一定要事先预约,将拜访的行程提前告知对方以征得同意,在时间上也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适当控制。

Ⅳ.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语

无论在什么场合触犯别人的忌讳,都会让人觉得缺乏素养、令人讨厌,影响人际关系。禁忌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与民族、历史文化等关系密切。我们在与外国人交谈时,通常对于他们在语法、语音等方面的错误不甚在意,但是如果出现了禁忌语,我们则认为是对我们的不尊重。通过深入学习、认真分析汉英禁忌语的差异,以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解决交际中的困难,才能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交流中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委婉语是运用委婉曲折的方法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一种修辞手法,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委婉语主要指将新的字词使用在原本有负面意涵、无法大声张扬、具有攻击性或在社会脉络中有禁忌的地方。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总是希望人们的语言交际语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了解自己的意图,进行沟通并建立起交际双方的良好人际关系。

委婉语的使用是相当普遍的,我们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我们在说上厕所这一事件时,中国人一般使用“去洗手间”,英语中经常用 “powder her nose 、wash one’s hand”等委婉语来代替。日常生活中人们谈及怀孕这一现象,通常不会太直白地表达出来,一般会说“我妻子有喜了”、“她快要当妈妈了”等等;英语中表达怀孕的委婉语更为丰富,如 to be in the family way,to be mother 等等。

V.结论

本文通过饮食禁忌、颜色禁忌、数字禁忌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使读者能够对汉英两种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有更深的了解,明白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想避免使用禁忌语,你应该尽量使用委婉语来避免尴尬。而对于其他语言和文化现象,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包容的态度,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错误。总之,禁忌是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发展和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化,我们还应分析禁忌语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促进跨文化对话的发展。

【Bibliography】

[1] Elizabeth,Gage. Taboo[M]. London: Corgi Books, 1993.

[2] Freud, Sigmund. Totem and Taboo[M ] Routledge, 2001.

[3]Macdonald, James. Dictionary of Obscenity, Taboo and Euphemism[Z].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Philip, Thody. D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M]. London: The Athlon

Press, 1997.

[5] Thomas, J. Applied Linguistics [M]. London: Macmillan, 1983.

[6]李玮.中西方禁忌语比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141-143.

[7]吴亚曼.从中英禁忌语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14-115.

[8]许爱兵.从英汉禁忌语透视中西文化的异同[J].今日南国, 2009,(11):106-108.

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中国;英国;英语教学;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土壤之中孕育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都各不相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各民族的文化特征都要通过语言这扇明窗予以展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任何一门语言的教授与学习都是对相关文化的发扬与传播,对一门语言的应用与把握也是对相关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它所代表的语言文化就是对整个西方文化的缩影,所以,在英语教学的同时,广大教师必须要注重对英美文化的讲解和传递,帮助学生培养精准的语感,最终养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因为语言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然而,这一说法仅仅用于语内交际,一旦将范围扩大到语际交际就会失灵,换句话说,语言能力可以代表一个人在本土文化内的交际能力,但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在跨文化语境内的交际能力。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通常片面重视对语言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的讲解,导致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各种表达形式背后的文化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不合乎语境或是默认语言规范的表达形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式英语”。茶文化是东西方共有的文化形态,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都享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以茶文化为切入点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其所带来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形式特点与文化内涵,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

1茶文化概述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拥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其解毒、败火、提神、醒脑等药用价值之上,而后人们逐渐发现了茶叶显著的保健功效,遂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大众保健饮品,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饮茶成为了礼仪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仪式,饮茶之风在整个社会散播开来。隋唐时期,茶文化渐成体系,全民饮茶的风尚正式形成,茶馆、茶社等纷纷建立,烹茶技艺不断优化,世界上第一部文化专著《茶经》问世,将茶文化推上了系统发展的道路。元、明、清时期,城市范围显著扩大,茶馆渐渐成为了人们文化活动的场所,在茶馆中,人们把茶与各类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至今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民间有俗语曰“民不可一日无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客来敬茶”等,都反映出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了茶文化的大众性与普遍性。中国茶叶品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花草茶等七类,品饮方式一般为清饮。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茶文化对于茶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基于各类茶具的优缺点,紫砂茶具凭借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点成为了诸多爱茶之人的首选。中国人饮茶好独饮,或者邀上三两好友静静品饮。对中国茶文化而言,饮茶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素雅、宁静、自然的环境中饮茶,以期透过饮茶读懂人生的真谛。英国茶文化的形成时间较短,直到十六七世纪左右,茶叶才进入英国。美国茶学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指出:“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惟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才开始饮之。”尽管只有不足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但这仍然掩盖不了英国茶文化作为世界茶文化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事实。饮茶之风在英国社会流传开来是受“饮茶皇后”凯瑟琳的影响。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时带来了一些上等茶叶作为嫁妆,她深谙茶叶提神健体的功效,不仅自己每日饮茶,也经常邀请其他王室贵族共同品茶,于是,王室贵族争相效仿,有的甚至在家中开设茶室、举办茶会,就这样,饮茶的风气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在社会中形成。后来,公爵夫人安娜为了打发午后至晚餐之间漫长而无聊的时间,便在下午三点至四点左右邀请亲友到家中品尝醇厚的红茶和精致的点心,既能避免挨饿,又能促进社交,逐步得到了家庭主妇的青睐,随后则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做法。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下午茶文化最为典型:主人要选择家庭中光线和布置最好的房间作为饮茶场所,所用的茶叶和茶具都要尽可能的高档,配搭的点心、蛋糕则要尽可能的精美,饮茶者则通常要着正装出席。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茶叶商品涌入英国,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在当地饮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将牛奶、糖、蜂蜜、肉桂等辅料与茶融合,形成了香浓醇厚、营养丰富的健康饮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内容,也奠定了英国茶文化的最终确立。如今,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与消费国之一,人们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饮茶,具体可以细分为早茶、上午茶、午茶、下午茶、晚餐茶、晚安茶等。由此可见,尽管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同根同源,但在当地环境的影响下,两者均具备了典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拥有浓郁的本土化色彩。

2中英茶文化内涵对比

中国茶文化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英国茶文化则源于先进的工业文明,其中既承载着欧洲宫廷贵族的高贵优雅,也彰显着工业社会所强调的务实性与目的性。两者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变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儒、释、道三家精神的统一。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人是平等而趋同的,茶生长于山野之中,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玉露,正是道家所说的极尽自然之物,蕴含着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透过饮茶这一活动,人们可以真真切切地从茶道之中感悟天道、地道、人道。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和“仁礼”,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家文化则有禅茶的传统,主张通过饮茶反躬自省。在饮茶的过程中,人们将三家精神合而为一,体会“和、静、怡、真”的深刻哲思。“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茶道的灵魂,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静”是修习茶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人在饮茶的过程中应当平心静气、心和神宁;“怡”是茶道修行所带来的心灵感受,通过饮茶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获得情感上的开怀与舒畅;“真”则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通过饮茶返璞归真,看透人生真谛,深谙自然真理。与之相对,英国茶文化源于西方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喝茶也不例外。英国下午茶对于环境与形式的要求可谓极致,环境必须要优雅高贵,衣着一定要典雅得体,茶点一定要高档精致,待客一定要体贴周到。对于英国人而言,饮茶不仅仅是个人的休闲娱乐,更是一种大型的社交盛宴,通过饮茶活动,人们可以展现自我风采、拓展社交脉络。可以看出,英国茶文化中的饮茶目的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它不再追求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而是注重饱腹、娱乐与社交,其务实性不言自明。

3基于茶文化对比的英语教学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中相通的部分,是人们易于理解、易于把握的内容,也是文学教学最容易切入的部分。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熟练把握中英茶文化的对比分析,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当以“茶语”为内容要素,通过中英茶文化表达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在英语中有大量与茶相关的表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cupoftea”了,其内涵并不仅仅是“一杯茶”那么简单,而是用于表达对于人或事物的喜欢程度,以及对事物的擅长或熟练程度。而“differentcupoftea”则是指完全不同的人、事或者情况,可以看出,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一样,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英语教学也应当贴近生活,将日常“茶语”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言积淀与语感能力。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应当以营造语境、培养语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构建英语氛围。茶文化作为中英两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中英两国的文学论坛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反映着两国独特的饮茶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们对茶的热爱,通过英文茶文化专著品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出别具一格的英语文化世界,理解惯用表达之后的特殊文化背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茶文化电影,赏评茶诗、茶词、茶曲等,促进学生理解中英文化美学的异同,提升学生的品味修养与文化内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美]威廉•乌克斯.侬佳,刘涛,姜海蒂译.茶叶全书[M].东方出版社.2011.

[2]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3]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第5篇

天语SX4酷锐款上市

长安铃木天语SX4酷锐款于6月13日强势登陆跨界车市场,其8.58万元的起售价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注意。长安铃木天语SX4酷锐款在外观造型上较2011款车型变化较大,整体造型更加时尚、动感,同时也将跨界风格诠释得更加到位。酷锐款的内饰设计洋溢着浓郁的运动风格,采用了黑色与褐色搭配的主色调,在保留了2011款车型内饰整体性的同时,细节方面的处理更加细腻、精致。面对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的消费理念,天语SX4酷锐款凭借独具个性的外观、品质出众的做工、丰富实用的功能以及强劲省油的动力系统,将会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现代汽车带天津车友体验韩国美食

6月16日,现代汽车在位于天津的进口现代天津森龙店举办韩式料理体验活动,该活动不仅介绍了富有特色的韩国礼仪和饮食文化,还特别邀请专业的韩国料理大师,亲身传授美食制作方法。包括媒体人士和热心车主在内的60多人参加了活动,亲身感受了韩国美食和礼仪文化的魅力。现代汽车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合资工厂的企业,经多年发展,现代汽车集团在华CSR体系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完善。迄今为止,现代汽车已经开展了“内蒙古治沙”、“起亚家园”、“梦想之屋”、“雅科仕基金”等多个中长期公益项目。此外,还将陆续开展“青年创业就业培训”、“透明雨伞”等一系列企业CSR活动。与此同时,还将持续举办韩国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感受韩国传统文化。

剑指冠军 长安铃木车队出征CRC郴州站

2013年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首战于6月14—16日在湖南省郴州市举行,本次赛事高手云集,目前已有33支车队、112辆赛车报名参赛,长安铃木永驰拉力车队派出了强大阵容出征——2012年S3组年度总冠军天语SX4、拥有41项CRC冠军头衔的王者雨燕,将悉数出战。雨燕作为CRC赛场的常胜将军,拥有“极具驾驶乐趣两厢车”的美誉。从首次参加CRC中国汽车拉力赛至今,凭借其极佳的操控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已获得41项冠军,彰显了CRC赛场霸主地位。天语SX4于2012年首次出征CRC,就用年度总冠军的殊荣,充分展现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卓越操控和动力性能。新赛季长安铃木车队战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DPR龙途拉力2013中国城市接力体验

抵达天津

DPR(Dragon Path Rally)龙途拉力2013中国城市接力体验于5月18日下午正式抵达天津市。在交接仪式过程中,整齐划一的顶级超跑与DPR车模华丽登场。此次历时一周的草根车手超级跑车体验活动还穿越了济南、青岛、南京、上海4个城市,最终抵达杭州,实现完美收官。活动现场,车队车辆集体穿过代表本市界碑的拱门。紧接着,来自北京的车手张默頔和张勇将象征着本次城市接力“火炬”的DPR标识勋章正式交接给天津市出发的车手黄伟波和彭东翔,并相互鼓励。

DPR龙途拉力2013中国城市接力体验活动由DPR龙途拉力创始人兼北京恒翔永瑞贸易有限公司(FFF Automoible)董事长付嵩洋先生创办。活动以新浪微博作为主选拔渠道,经历了为时两个月的微博互动、报名、面试、培训、试驾考核等环节,从几百位报名的草根车手中甄选出了13位车手参加本年度龙途拉力中国行各站的体验。

DPR龙途拉力2013中国城市接力是目前中国惟一为草根超跑车迷准备的超跑驾驶圆梦平台。该活动旨在为每一名普通的超跑爱好者提供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让热爱跑车、拥有梦想的人们通过参与活动实现驾驶超跑的梦想。

我是车手!

比亚迪速锐挑战营天津站精彩举行

2013年6月1日,比亚迪汽车主办的“我是车手!活出范儿”速锐挑战营天津站在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行,天津广大的比亚迪车主和客户相聚在一起,零距离火热体验速锐与飞机竞速的激情,挑战专业规则的速锐试驾竞赛,真切感受速锐因创新的科技配置和先进的动力带来的非凡驾驭体验。

在“我是车手!活出范儿”的车手竞赛之前,一辆改装之后的比亚迪F0首先进行了漂移表演,驾驶员精彩的表演使在场车友激情澎湃,赢得阵阵喝彩。继而,速锐试驾活动的重头戏正式开始,活动分为场地试驾和遥控驾驶两个项目。速锐搭载TID黄金动力1.5T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和6挡手/自一体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最大功率达到113kW,最大转矩达到240N·m,0~100km/h加速时间仅8.9s。此外能够遥控车辆的钥匙也在业界达到了高端水准。

比亚迪速锐搭载了博世第九代ESP(车辆稳态控制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HAC(上坡辅助控制系统)、HBA(液压制动辅助系统)、BOS(制动优先系统)、TPMS(胎压监测系统)、EPB(电子驻车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高科技电子配置和主动安全配置,使驾驶者从容地过足“车手”瘾。在经过专业赛车导师现场培训后,参加竞赛的速锐新老车主进行了激烈的车技比拼,诠释自己的“车手范儿”。

长城汽车第3届科技节

近百万元奖励科研人才

6月15日,在长城汽车举办的第3届科技节成果表彰大会上,长城汽车对2012年度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发了“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奖”、“优秀科技人才奖”、“优秀科技论文奖”、“标准十大推动标兵”等九大奖项,总奖金数额近百万元。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公司的专利申请总量已达到2800余项,成为全国首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单位。在“十二五”期间长城汽车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于科技研发。

凯迪拉克在华工厂开建 年销量或倍增至25万辆

6月19日,上海通用汽车在浦东金桥举行了凯迪拉克专属工厂及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金桥)奠基仪式,宣告凯迪拉克品牌将加速在华扩张。位于上海浦东金桥的凯迪拉克专属工厂及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是上海通用汽车金桥生产基地的延伸,规划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

凯迪拉克新工厂包括车身车间、油漆车间、总装车间、配套辅助设施、高速试车道以及品牌体验中心等,按照规划年产能最终将达到16万辆,高于目前凯迪拉克在美国的年产销量(目前不到15万辆)。该厂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高自动化率生产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第十一届“梅赛德斯杯”高尔夫球中国总决赛

开杆

6月13日,第十一届“梅赛德斯杯”高尔夫球赛中国总决赛在海口观澜湖球会正式拉开战幕,近300名奔驰车主及嘉宾选手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梅赛德斯-奔驰高尔夫年度盛宴。选手们在比赛中将有机会获得全新梅赛德斯-奔驰CLS 350猎装车作为 “一杆进洞”的奖励, 还可以参加 “最近中线”奖的角逐,最后获胜者将赴英国畅享2013英国公开赛“大满贯之旅”。

观致汽车与中国联通

第6篇

【关键词】《消失的地平线》 《拯救溺水的鱼》 云南形象

【Abstract】Crea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both the British novel Lost Horizon and American novel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whose stories are set in Yunnan respectively shape the images of Yunnan. In the novel Lost Horizon by the British writer James Hilton, Yunnan is portrayed as an ideal “paradise on earth” while in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created by th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Amy Tan, Yunnan is described as a backward and barbarian land. As the same prototype, why does Yunnan greatly differ in image shaped in the two novel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no matter Yunnan is shaped as “utopia” of “the paradise on earth” or uncivilized “desert civilization”, its images are constructed and not in accord with the factual Yunnan.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Western texts is alway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western ideology, culture, politics, economy and history, and is created for serving the west, the subject.

【Key words】Lost Horizon;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images of Yunnan

一、 前言

英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把故事背景设在中国西南边陲之地,即川、滇、藏三省交界处,创造了一个美丽富饶、令世人所向往的 “世外桃源”、“人间天堂”――香格里拉。自该部小说问世以来,中国云南便与香格里拉结下了不解之缘。到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就把县名改为“香格里拉”。此后,云南更是以“香格里拉”的盛名密切相连。直到现在,当人们提及云南随之便会想到“香格里拉”,反之亦然,可以说,“香格里拉”让云南家喻户晓,全球闻名。总之,希尔顿虚构的那个人间天堂已经打上了云南的烙印。此外,云南形象也在另外一部英语小说《拯救溺水的鱼》里出现过,但却是以负面形象得以呈现。同样是云南,为何在两部英美小说中的形象却如此大相径庭呢?

当代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D. H. Pageaux)认为“异国形象是在其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的总体认识”。姜智芹指出“一种异国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和接受等情况,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等”。换言之,异国这一他者是作为形象塑造者的欲望对象而存在的,通过塑造他者这一异国形象,形象塑造者表达了自我的焦虑、恐惧及敌意,展示了自我隐秘的欲望、迷恋及梦想,并进行自我确认。西方不是为了理解东方才塑造东方的,而是为了认同自我,确证自我才塑造东方的。这一点可以在英美文学中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塑造中得到佐证。英美国家的文明发达需要中国的野蛮落后来衬托。

西方的中国形象一直都呈现出两种中国形象的现象,既美好向往又野蛮可憎,正如本文中提到的两部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和《拯救溺水的鱼》中所塑造的两种决然不同的中国云南形象。负面的中国形象的塑造是为了确证其现代性的合理性或者说是为了参与帝国主义经济与文化道德权力的建构,使西方社会的全球扩张合法化,而正面的中国形象塑造是为了质疑或者说反省这种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因而,往往表现出对西方现实的自我怀疑、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简而言之,西方的中国形象更多的是虚构的,并非现实的中国。正面的有“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而负面的多染上了“意识形态”色彩。“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是质疑和反省西方文化自身,而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中国形象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与维护。总之,无论是哪种形象,英美小说中的云南形象包含着想象与虚构的内容,都具有对西方文化认同的隐喻倾向,其最终目的均是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的利益。

二、《消失的地平线》:云南作为异域想象的“人间天堂”形象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把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的故事背景设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名为“香格里拉”的神秘地方。小说叙述了四个西方人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被迫降到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香格里拉。在这个神秘王国里,他们发现那里景色奇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而那里的人们有比正常人长几倍的寿命,他们和睦相处,专注于各自的工作,显得悠闲而自得,过着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生活。虽然与世隔绝,但那里却拥有现代化的生活设备和藏书众多的图书馆。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俨然一个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这里简直是被群山簇拥起来的世外桃源。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这里的气候在千把英尺中横跨了温带和亚热带。”这里的居民“性格直爽幽默,淳朴,……重礼仪而快乐自在。”他们“显得悠然而自得”,并且“完美地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文化”,穿着整洁,容貌出色,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当他们见到坐在轿上的康维等外来客人时,他们热情问候,表现得落落大方。在希尔顿的笔下,这里的居民是世界上最欢乐的人们,这里的一切都近乎完美,无可挑剔。对于从外面混乱不堪的世界而来的康维一行人来说,香格里拉这一未被污染的净土给他们带来精致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心灵的极大滋养。在这里居住下来后,康维的内心一天天趋于宁静,逐渐感受到“香格里拉”天堂般的幸福,似乎忘记了外面的文明世界。毫无疑问,希尔顿为当时的西方人创造了一个人人梦想的人间天堂、世外桃源。西方人幸福地生活在云南的乐土上,显然,这并非事实的云南的呈现而是对西方文化自身的反省与超越的隐喻。

“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往往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身文化传统所进行的重组、重写,渗透着本民族的情感与观念,是一种文化构想物。”也就是说,西方的东方形象塑造者一定是从自我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而展开对东方的想象,通过美化异域的东方形象,西方利用其来对自身文化和社会现实进行解剖与批评以期望促使其社会文化产生变革。或者说,形象塑造者希望通过虚构一个美好的东方形象来反省和矫正自身的行为。希尔顿塑造的这个乌有之乡的“他者”形象也承载了批判社会现实、憧憬美好社会的功能。《消失的地平线》于1933年出版,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经济大萧条的社会动荡时期,失业率剧增,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和精神摧残仍然挥之不去,人们看不到未来,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希尔顿虚构的这个人间天堂极大地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它遥远而神秘,充满了异国情调,是人们逃离现实的精神庇护所。一方面,作为“他者”的香格里拉满足了人们憧憬、向往美好社会的诉求,另一方面,它也被利用来审视和反省西方社会现实,期望以此得到改善和提升。

事实上,西方的东方形象创作已然同西方的思想意识、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密不可分,西方对东方形象的想象与创作“大多数时候反映出了西方的主导作用,即东方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映射着西方的主体作用”。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并不能说明云南什么,因为香格里拉是虚构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的。可是希尔顿却把这么个不真实的地域放在中国云南的背景之下,只能说明这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某些想象,是他们自身存在的影子,是西方人对自身现实的不满或绝望的表达。

三、《拯救溺水的鱼》:云南作为落后的“蛮夷之地”形象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长篇小说《拯救溺水的鱼》于2015年出版后就引起学术界的热议。小说叙述了12名美国旧金山游客在云南丽江以及东南亚腹地兰纳王国所遭遇的异域文化、丛林历险。有学者认为这部小f突破了她以往的写作范式,给读者呈现了一部风格迥异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谭恩美对东方人多作正面描写、却把西方人描述成愚昧无知的一群人并加以讽刺,很好地解构了西方的东方形象”。然而,本论文却认为,谭恩美在这部小说中对中国的云南形象塑造依然没有摆脱她之前的创造套路,即对中国的负面描写来强化美国的正面形象,具有明显的东方主义色彩。唐海东认为,“任何观察中国的西方人,他看到的不可能全都是正面的事物,也不可能全部都是负面的事物,在叙事自己的印象时,如果他试图传达一种完全负面的中国形象,他可以过滤掉那些正面的印象,只保留负面事物,尽管这些负面事物可能都是事实。”在《拯救溺水的鱼》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云南的负面描写。这或许是由于谭恩美站在西方的立场来俯视中国亦或许是其为了迎合西方主流读者的东方主义想象。总之,在这部小说中,云南以落后低劣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部小说中,当美国的11名游客来到云南丽江,谭恩美对他们住的酒店、使用的餐馆和厕所作了细致的描述。他们被安置在号称丽江最豪华的酒店――新酒店,最后却发现该酒店并不豪华甚至简陋,在他们眼里“平淡无奇,房间光线昏暗、空间狭小、布置单调乏味”。多次对厕所的描述再次强化云南的落后形象。这里的厕所要么没灯,黑漆漆的,要么就是“露天的坑”,毫无隐私可言。此外,他们就餐的小饭店完全没有中国美食的美味美色,而是让人没胃口,并且卫生状况糟糕,“端上来的隔夜米饭中间还藏着蟑螂腿”。最终,除了饮食挑剔的柏哈利和随身携带防止感染痢疾药物的温迪没拉肚子外,其他人都染上了痢疾。正如唐海东所言,作为俯视着的谭恩美,她笔下的云南形象既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令人厌恶的,关键在于她的自我价值取向。从中不难看出拥有双重文化身份的谭恩美还是倾心于其中的美国文化身份的,因此,小说中反复体现出西方的优越感也就不足为奇了。简陋的宾馆、破烂的露天茅厕、糟糕的饮食卫生状况等方面的刻画凸显出的是美国的优越性。

此外,对于中国人的食材,谭恩美通过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对话展示出来。“‘我们点什么吃的?’本尼问道。‘不吃狗肉’艾米斯喊道。‘蛇肉怎么样?’鲁柏特开玩笑道。‘你说他们吃不吃猫呢?’海蒂说,想着都难过。”通过他们的对话,一个怪异的文化他者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被赋予了人性,吃狗肉如同食同类,残忍而无人性。蛇与猫则属可恶而不洁的动物。似乎中国人的餐桌上都是这些怪异的不洁之物。这无疑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一个“奇观化”的中国文化。的确,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造就了东西南北巨大的饮食文化差异。某些民族在饮食方面确实存在某些标新立异之处,但并非人人如此,况且这种所谓的“奇观”文化也只是中国总体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作品中对中国食材的关照无疑有效地验证了西方人眼里的那个刻板的、残忍和低级的中国形象的正确性。

与落后野蛮的中国云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化的、文明的、先进的西方形象。在丽江石钟山上,柏哈利居然把神龛当作小便池。神龛是用于供奉神灵所用,充满了神圣的意味,可以想象得出它一定是汇聚了当地艺术的精髓。然而,这种充满神性的、被当地人民视为瑰宝的东西居然被西方人当作小便池使用。无艺术的云南形象瞬间跃然纸上。此外,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对海蒂随身携带的富含蛋白质的豆条、给水消毒用的加热圈、保护胃的药品以及一系列抗菌、防蚊设备等进行描述,也旨在凸显西方的先进、东方的落后。东方主义以二元对立的视野来关照东方形象,即: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级与低劣等等。按照这个模式,东方是落后、野蛮、低劣的象征,是相异于处于中心的西方的他者,永远处于与西方相对立的边缘。

对以上事物进行描述的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潜在文本”如影随形。这实质上向读者传达一个落后野蛮的云南形象的同时,也向其暗示了那个不在场的文本(先进文明的美国形象)的存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在英美小说中的形象似乎经历了从“人间天堂”到“蛮夷之地”的矛盾过程。云南只有一个,形象塑造者却想象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云南形象。事实上,西方的东方形象创作已然同西方的思想意识、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密不可分,西方对东方形象的想象与创作“大多数时候反映出了西方的主导作用,即东方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映射着西方的主体作用”。的确,从《消失的地平线》和《拯救溺水的鱼》两部典型的英美小说来看,似乎云南形象一直处于西方文化的对立面,当西方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时,云南就被塑造成正面形象

(人间天堂),而当西方自我确证自我认同时,云南就被塑造成负面形象(蛮夷之地)。《消失的地平线》将云南描述为理想的人间天堂,以此来反映对自我文化或自身处境的不满,表达改善自身社会现实的诉求。《拯救溺水的鱼》则刻画了截然相反的云南形象:落后的“蛮夷之地”。整部小说从头至尾均弥漫着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级与低劣的东方主义二元对立模式,云南被塑造为彰显西方优越性的他者,永远处于与西方相对立的边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在英美小说中的形象就不断地在天使与恶魔之间来回摇摆。但是,无论其怎么变化,它均是想象建构出来的,与云南事实是不对应的。可以说,英美小说中的云南形象都是为了服务于西方这个主体而被塑造出淼摹

参考文献: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2]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6.

[3]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4]詹姆士・希尔顿.李杰译.消失的地平线[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1.

[5]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南――比较又学专题研究四[M].济南:齐鲁书社,2008:315.

[6]杜平.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29.

[7]张岚.谭恩美对《沉没之鱼》中拯救与被拯救主题的颠覆[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7):112-115.

[8]唐海东.异域情调 故国想象 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复旦大学,2010:2-3.

[9]Amy Tan.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M].New York:G.P.PUTNAM’S SONS,2005:57,69,69.

[10]唐海东.异域情调 故国想象 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复旦大学,2010:181.

第7篇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 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着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从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然后探讨旅游文化的发展内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阳旅游一体化(旅游同线)为例,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一、中西方文化与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斯(Raymmond Williams)考证,在18世纪之前,culture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到了19世纪,culture指“各类艺术的总体”和“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将其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ctt Tylor)给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la]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2.中国文化。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的《论语·八情》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词源而言,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见,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础是儒家伦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从渊源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等为补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轰展性,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易于满足,但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丝绸之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驱动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驱动力。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按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国内旅游的知名品牌。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运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8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间接服务的旅游企业)在旅游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与审美功能。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获得美感,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之中。旅游者通过游览秀丽的自然景色、凭吊历史文物古迹、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品味他乡的饮食文化,提高审美水平。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许多自然景观中包含了伦理道德意义,自然景观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览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时,会被神女对待爱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态度所感动;畅游黄河,除了感受其浊浪滔天的壮阔水势外,更主要的是被黄河的象征意义—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感染和激励,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消费和增加外汇收人两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旅游媒介中。旅游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及经营思想等文化素质越优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就越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悦必然会强化消费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另外,旅游资源中文化含量与价值的开发,同样会促使旅游消费的增加。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进行商品消费,又要求提供劳务服务,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跨国旅游是给国家增加外汇收人的重要途径。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旅游地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古迹众多,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者登临泰山,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宫,会发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举世无双之惊叹。旅游文化还可以帮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见和误解,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以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为例

(一)西咸旅游同线的提出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陕西省的90%以上;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陕西北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西安的客源优势和咸阳的资源优势为两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阳两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签订了“旅游同线”协议,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体思路(即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市场同开发、旅游产品同体系、旅游环境同整治、旅游服务同网络),标志着西咸旅游一体化的正式启动。

(二)西咸旅游同线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两市旅游协商机制,即两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间共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旅游同线”工作;实现两市旅游规划对接.邀请对方参与规划的研讨,为编制西咸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如联合赴客源市场进行促销、联合举办了“观《贞观长歌》、游盛唐美景”、“持奥运门票到西、咸半价游”等活动;建立了重大旅游项目协商机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建立了两市旅游行业单位联系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培训同搞、市场共作等措施,使两市行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1.打造西咸旅游统一形象。共同协商确定两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等,共同对外宣传,使西安与咸阳成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为游客普遍认可的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两市旅游部门内部的认同。

2.构建两市统一的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由两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线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如建立两市同台同号的旅游声讯服务平台、旅游网络咨询平台、在两市广电网络中开设共同的旅游栏目、在两市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整合两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推出统一的、两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层化、具体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内涵;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解决现存的整体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