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物必修二总结

生物必修二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28 21:05: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必修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物必修二总结

第1篇

1掌握规律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如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利于呼吸酶的分布;因而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观察比较

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比较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了解。

综合归纳

必修模块之间、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知识是连贯的,构成生物学的体系。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和记忆。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抓顺序、抓联系、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遗传的物质基础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元的结构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干。综合归纳就是简化次要,精炼主干。

4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创造的前提。记忆方法很多,下面列举生物学习中常见的几种。

4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或核心词来帮助记忆。

4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4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用对比法将有关的名词列出,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

44衍射记忆法

衍射记忆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发散思维,把与之有关的知识建立联系。

5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

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所谓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51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通过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对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若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讨论弄清楚。预习将为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2听讲

听讲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听什么?一节课要提高效率,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与难点。

第一是听思路。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和归纳的。如学习DNA的分子结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旧知识,使之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听重点与难点。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以归纳总结。

5复习和作业

每天的复习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点的联系。然后通过适量的精炼习题,可提高做题效率,既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54总结

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于章节内重要的知识点之间、不同章节之间、必修教材之间、必修与选修教材之间的知识网络的构建。做好总结既能复习巩固,又能提炼主干知识。

55建立错题集

错题整理后写出错因,包括审题有误,基础知识记不牢,找不到解题思路,答案不规范等。找到错因,方有针对性的改进。建立错题集功在每天,成于高考。

第2篇

【关键词】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功能;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一共三册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是其中的基础,而必修一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中的基础,前面学习了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元素和化合物,接下来又学习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结构基础细胞。只有这部分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后面的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必修二的减数分裂;必修三的兴奋地传递和激素的功能特点。同时高一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对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没有更多的深入,而且初三没有学习生物学科,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例如让学生多参与实验,设计实验,体验生物学科是实验科学;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初步培养科研的思维。

一、课堂前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情感态度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本次主要是运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引导探究,模型制作,小组合作,小先生讲课,通过这些方法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氛围,而且能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做一个演示实验:两个烧杯分别装凉水和开水,同学上来操作,分别放入等量的玫瑰花瓣,用玻璃棒搅拌,请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个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引出细胞膜的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此部分大约用时5—8分钟。

细胞膜的这么重要的功能,与什么有关?究竟又怎样的结构决定的呢?首先要制备出真正的生物膜才能够是由有说服力。此处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鉴于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显示采用的方法是理论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在脑中先预设实验,用问题串的形式将该实验需要的所有问题都引导出来。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做这个实验呢?(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类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实验材料,依据是什么?

你选择了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接下来你如何操作能够制备细胞膜呢?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细胞破裂后,如何才能将细胞膜取出来呢?用到了其他学科的什么知识?

制备了细胞膜,究竟含有哪些化合物?我采用的方法是沿着科学史的步伐,根据曾经的科学家们的实验,看看同学的分析能力。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为: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多糖分子。这些化合物用什么样的方式结合起来,能够满足我们前面分析的细胞膜的功能?提供材料:塑料板,磷脂模型,蛋白质模型,多糖模型。

分组:同学们六人一组,进行拼图实验,看看你做的模型怎样才能满足细胞膜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你的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起来反驳,你的反驳理由是什么?这样设计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设计呢?边设计边订正,到最后同学自己说服自己,制作出真正正确的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镶嵌模型。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细胞膜要有这样的结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科学辩证的思维能力。

课堂快结束的时候,让同学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方面的收获还有其他的收获吗?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基础的部分+能力提高部分。有兴趣的同学上网查资料,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与人体健康。

三、小结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旨在对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初步培养科研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冯文琪.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新课程(中),2011(2).

第3篇

一、巧妙引导,激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通往学习效率的首要通道,学习兴趣不会随意造访,而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设计、引导,将生物学习中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淡化、提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中生动、奇妙的一面,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自然爆发.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生活元素,尽量使课堂立体、吸引.

(一)教学语言引导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常认为生物知识只要理清思路,熟悉概念就能够有效被输送,至于语言怎样组织并不重要.这无疑是片面的想法,教学语言是是维系课堂发展,师生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学语言足够吸引,融合智慧,不乏趣味,才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随语言引导投入学习,点燃学习兴趣.生物教学语言最重要的是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复制,而要设定好引导方向,多挖掘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元素,从生活中收集丰富的导课材料.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的学习中,教师这样引导:2011年10月3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将201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授予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在学生们略带疑惑却专注的表情中,教师继续:斯坦曼于2011年9月30日去世,4年前他被诊断为胰腺癌,他用自己发现的免疫疗法延长了生命,也正是质的证明让诺贝尔奖破例把奖项颁给了已去世的人,同时也让全世界人们看到了免疫调节的力量.综合了新闻、人文内容,包含新奇色彩的教学语言成功调集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情境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走进生物课堂,为生物教学带来了更具象化,更立体的一面.多媒体情境能够将学生由学习只用脑的固定模式,提升到融合感官体验,全方位吸收知识的灵活、趣味模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图片、多样动态的环境中消减生物知识的枯燥性,消化生物知识结构的复杂性,而感受到形象、轻松的教学,从而催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多媒体引导内容的选材,可以是有争议性的知识点、有难度的知识点.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学习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是典型的教学难点,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字面上.于是,教师设置了多媒体情境引导,用动态模拟形式展示了细胞分裂的过程,具体的成像,清晰的步骤,让学生们轻松就观察到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时染色体结构和细胞内其他结构的变化全过程,并由此深刻吸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知识点.在多媒体情境引导下,学生们卸下了思想包袱,轻松完成学习.

二、设疑启发,强化科学思维

在生物学习中,只有具备灵活的思维素质,才能够有效对应生物知识中的抽象面.因此,思维启发教学法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一味地单向说教,而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来,并且活络起来,设疑,便是很好的启发手段.一方面,问题具有指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另一方面,答疑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设定,对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没有限制,能够给予学生宽松的思索空间,在心灵上也形成鼓励.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设疑:人的胖瘦是由基因决定的吗?生活元素十足的问题果然让学生们集中思维,并产生了争议,在讨论分析得出“胖瘦的确与基因有关”的结论后,教师再度提问:“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这种说法正确吗?”层递性问题为学生们的思维方向指出了路径,带着疑惑,学生很快抓住“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的切入点,得出患病也是性状的表现,说法是有道理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补充了“有道理并不是绝对性”,设疑启发有效完成实施.

三、实验合作,培养自主能力

生物是需要反复验证和实践的学科,因此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常常集中在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实验结果是否正常等教学结果方面,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实验作为载体引导有效学习,这其中自主合作就成为了主要实施方向.在实验中分组合作早已为教师们所利用,但很多时候,合作的形式化大于实践化,教师不要限定、干预实验操作,而要让各组学生自主设计,分工协作,积极探究,在相互交流中获取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实验.教师在分好组别,明确实验目的,提供材料后,便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每个小组都设置了详细的方案.从核糖体、溶酶体等的颜色区分,到细胞器的比例计算,再到用彩泥进行制作、组装.无论是胸有成竹,还是万事开头难,学生们都体现出了进步的过程,从开放的实验环境中得到了真正的知识巩固与应用.

四、活动体验,鼓励个性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把握 分值 复习效率

生物课共分为6册书,其中必修3册,分别是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分3册,分别是选修1、选修2、选修3。生物课不仅知识点多,而且内容比较庞杂,因此记忆、复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考试成绩不高,自己也很恼火。复习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样,关键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生物教学,与学生的交流,总结了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把握知识的联系关

生物课内容的编排是按照知识点的一定顺序来设置的,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抓住这些内在的联系,复习起来就会感到轻松起来了。

例如:生物《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本章的内容是必修1课本的核心知识,对它的复习就很重要。

本章共包含有4大节的内容,分别是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如果按逐节复习,知识点多,不好将它们联系到一块,不好记忆,不好复习,效果还不好。那么我们换一种方法思考,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首先我们绘制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模式图中的有机化学反应需要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是有关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内容,就可以进行复习,它包括了1、酶的作用和本质,2、酶的特性及实验。

模式图中的光反应阶段ATP的形成和分解过程,是有关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的内容。

模式图中的有机物(CH2O)为生物提供能量,是有关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内容。

模式图中的整个过程,是有关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内容。

我从光合作用的1个知识点带出了3个知识点,由点到线不仅将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而且便于学生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物课复习效率。

二、把握概念的异同关

生物课本中有许多感念非常相似的词,意思非常相近或相似,有时却相差很远。例如: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自养型与异氧型、需氧型与厌氧型、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内环境与外环境、叶绿素与叶绿体、细胞呼吸与细胞发酵、核酸与核苷酸、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这种情况,将它们抄下来并写出它们的异同点,更好地服务于复习。

三、把握错题关

学生在做作业、资料和试卷时,都会做错一些题,对于这些做错的题,有的同学不屑一顾,认为那不重要。在我看来,那可是失败的见证,做错的题目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当时做题时是自己知识点不会?理解错误?还是粗心大意,等等。虽然当时做错了,但是经过老师或同学的讲解,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处,印象比较深刻,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那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复习时,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研究错题就是一种效率非常高的有针对性的复习方式。

四、把握复习的细心关

许多学生考完试后说:这次试题不难,答得不错。但成绩下来后,自己却傻眼了,怎么才这点分?细看,才发现明明自己会做的题目,却因为自己的不细心而白白丢了分。

例题:假设作为模板的DNA,共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那么DNA复制4次需要(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这个题是个填空题,但是同学们的答案多样:600、640、8100、8640等等

正确答案:8100。一般来讲计算题的答案是一个的,为什么这道题有这么多的答案呢?

首先:题目中告诉的条件是共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脱氧核苷酸对的对排版时放在第二行,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2000个,许多考生没有注意到,那么计算肯定会出错的,这道题就是抓住了考生不细心的缺点。

再次:DNA复制4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需要的含义是全部的但不包括原来那部分。

计算过程:

A+T+C+G=1000 X 2=2000个

因为:A=T C=G

所以:460 +460+C+G =2000

C=540

复制4次共产生DNA数:2 4=16个

第5篇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50-02

广西普通高中2012年进入新课程改革,改革中使用的教材出现了“一标多版”的现象,就生物学科而言,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高中生物教材有五个版本,分别简称为“人教版”“浙江科技版”“苏教版”“河北少儿版”和“中国地图版”。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相比其他教材优势更加明显,和大纲版的教材相比有更多的突破。例如栏目的设置,在节的开始设有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在章的结束附有本章小结、自我检测等,从而使人教版教材在设计上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因此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得到了大部分地区的青睐,在最先实施课改的实验区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与大纲版的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 生物》相比,人教版的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在栏目的设置和内容的编排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学家访谈”代替“绪论”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设置“科学家访谈”,代替了传统教科书的绪论,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分子与细胞》中编者亲访了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访谈围绕我国第一次合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进行。邹院士讲述了当时实验条件的简陋及科学家们的勇气、创新精神和团体的合作,最后还有邹院士的殷殷嘱咐:“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其教育引导作用不亚于传统教科书的绪论。

二、增加新章节“走近细胞”和删减原有的“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新教材在正文的开始并没按照传统的设计直接讲述生物的物质基础,而是增加了新的章节“走近细胞”。这一章第一节讲述了“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内容,使学生对整个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本节内容在本册书的后续内容中并不涉及,所以在整本书中显得过于独立。而第二节则讲述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删减了原来教材中安排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内容,在后续的课本中也没有提及这一内容。

表1 《分子与细胞》与《第一册 生物》章节对比

三、创造性地增加专门介绍科学研究方法的栏目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创新之一是增加了介绍各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栏目。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门介绍了6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P44);(2)模型方法(P54);(3)提出假说(P66);(4)控制变量(P79);(5)对照实验(P93);(6)同位素标记法(P102)。

四、章节开始设计的新亮点

新教材的变化之处还在于,章首页的设计从原有的“引言+图片”变为“引言+图片+名言(或诗句)”,其中不仅潜含了与本章节相关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章首页除了有引言和图片外,还引用了翟中和院士等编写的《细胞生物学》中的名言:“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这不仅向学生阐述了细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还激起了学生对细胞结构浓烈的探究热情。

此外,每节课的开始都设有“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中除了有情景的描述,还设有2~3个讨论题,并配有与本节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问题设置都比较贴近生活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作为课堂的导入内容。

五、针对每节的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增加“本节聚焦”专栏

每一节的“本节聚焦”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一般设有3~4个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阐明或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更有针对性,这是以前的教材所没有的。例如,第5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中的“本节聚焦”提供了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说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②ATP与ADP是怎样相互转换的?这有什么意义?③细胞中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学生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掌握了本节的内容。

六、新增“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加强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自我测评

与大纲版相比,人教版新教材中每章的结束都会附有简约精炼的小结,小结涵盖了该章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概念,帮助学生总结记忆。章节的最后还给学生提供了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自我检测板块,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七、实验内容安排的变化(见表2)

人教版新教材与大纲版教材相比,实验的数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比如,增加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实验。其次,实验的内容也进行了修改。比如,把“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改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还增加了一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栏目,包括实验、探究、模型建构、调查和制作等。

从新栏目的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更加细致、更加具体,也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实验的内容上有很大的改进,但是实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必修1中“观察细胞中DNA、RNA的分布”实验,学生基本看不到绿色的细胞核,细胞内一片红色,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细胞内只有RNA,没有DNA;“观察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染色后的线粒体也很难看到;此外DNA染色剂甲基绿、线粒体染色剂健那绿等试剂购买时较贵,实验成本高。所以大部分学校不开设相关的实验,这背离了实验设计者的初衷,这也提醒我们编写教材应注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第6篇

一、用“思考与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材中的很多“思考和讨论”是在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后进行加强巩固和拓展的,比如在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中,教材正文在以龟为例子讲解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后,引出思考与讨论,其实也是学生在学习完这个知识点之后有可能引发的疑问,而教材中正好给出了这些疑问让学生去思考。比如:(1)如果把龟换成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如果换成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又将怎样?(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哪一个?说明你的理由。(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其实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完生命系统结果层次之后,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考查点,容易理解错误。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非常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再比如在必修一《能力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节中,有一个“思考与讨论”是在学习了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之后提出的:(1)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等方面有什么区别?(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得联系是怎样的呢?学生在学习了光反应和暗反应之后,需要对这两个过程进行总结和比较,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总结这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分组汇报,教师再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总结归纳的能力。这一类的“思考与讨论”还有很多,充分利用好“思考和讨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用“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课本中的一些“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讨论,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中的两个“思考和讨论”,一个可以让学生观察这四个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这些氨基酸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现在考试中经常会考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但是总是有很多考生写错。如果采用这种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肯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要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者老师自己总结出来,那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本节课中还有一处“思考和讨论”,里面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人体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转变成氨基酸,氨基酸又如何才能变成蛋白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怎样的?通过这些讨论和思考,来加深对此过程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是:使用20个不同的字母分别代表20种氨基酸,可以组成多少条不同的长链?引出了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这个“思考和讨论”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又比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中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观察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局部结构简图,总结出无机盐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三、用“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新课程改变了课程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将知识简单、直接地传授给学生,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等活动,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思考与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必修一模块中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学生讨论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如何得到体现的。这两个问题是学习生物科学需要知道的基本常识,但是让学生自己描述出具体是怎么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科学探究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渗透,让学生在摸索中慢慢进步。学习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之后“思考与讨论”提到: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有什么关系?你还有哪些感悟?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科学进步的道路是各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技术进行配合,了解到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遗传与进化》模块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中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计了“思考与讨论”,学生必须通过思考与讨论后才能知道其原因,需要在总结这一章的关于孟德尔的两个豌豆杂交试验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可体会科学家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有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中,学习了整个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科学家的实验进行讨论和思考,从他们所使用的实验材料的优点,实验方法的不足或优势,以及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等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四、对于“思考与讨论”,需要有所取舍地使用。

第7篇

高中生物新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接触的是人教版教材,经过多年对教材的使用和研究,对教材内容有着深切的感触和体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某些章节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使教学设计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基因重组”在必修二中所占的篇幅较少,但是学习内容和前后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的问题较多。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多次实践,初步总结出一些教学体验。

原有思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一节教学内容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往笔者通常通过以下思路实施一个课时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因突变的本质、特点以及应用;掌握基因重组的本质和特点,会辨别不同情况下的基因重组。从培养学生能力角度来看要学会用图示表示发生基因重组的原因,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和识图能力,借助对图示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的设定为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基因突变的原因。教学难点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原有的教学流程结束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反馈,列举如下:

无论从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从重点难点的设置角度出发,基因重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似乎充当了基因突变的“配角”。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这部分内容通过192个文字主要阐述了基因重组的概念和两种类型,从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过程来看很难达成“掌握基因重组的本质和特点,会辨别不同情况下的基因重组”这一知识目标,从学生学习反馈的角度来说也存在习题不理解,概念辨别不清的问题。

反馈一:教辅资料中学生无法解决的相关题型;

反馈二:课后学生质疑。

从反馈的问题来看,有必要对基因重组这部分教学设计作出调整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从高考走向看,基因重组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减数分裂,人类遗传病,基因工程,生物育种有密切的关联,这部分问题理解不透彻,存在很大的隐患。根据出现的问题笔者做出了一些尝试和改变:

宏观方面调整了教学进度,结合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将这两块内容整合到一起,调整为三个课时。通过教学实践,这样做可行而且有明显成效。可行性理由:从教学进度来看,刚刚完成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正是建立在这两个问题之上,刚好“趁热打铁”;从必修二中关于基因工程的教学内容实质上是选修三中基因工程的简介版,只是大概介绍了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大致步骤,主要目的是向学生展示一种新技术的育种手段,要求较低,学生易掌握,内容在教材中相对独立。

微观方面调整第三课时基因重组的课堂教学内容,并对知识点做了适当的拓展。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重组的概念包括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概念是指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狭义概念指的是涉及DNA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两个DNA分子之间的物质交换)基因重组的类型: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的非定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8篇

一、2015年高考生物学科考纲解读

1考试内容和课标要求一致

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修的3个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考纲划定的考试内容涵盖了必修1、必修2、必修3和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科技专题》共5本教材的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特别突出能力考核,能力立意明显,在兼顾学科基础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考核的同时,更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核。

2侧重科学素养考查,联系实际,关注STS

考纲中明确规定,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简称STS)的协调发展。

3考查四种能力,涉及82个考点和26个实验

考纲中明确指出,考试的能力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理解能力,二是实验与探究能力,三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四是综合运用能力。考试内容包含3个必考模块(67个考点)和2个选考模块(15个考点)共计82个考点,对考点的要求掌握程度分为Ⅰ级和Ⅱ级两个层次。Ⅰ级要求对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出的相对简单的情景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与课标中的“了解”和“认识”层次相当;Ⅱ级要求理解所列知识点和其他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能够在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与课标中的“理解”和“应用”层次相当。各册教材考查能力要求和内容重点如下:

(1)必修1的21个考查内容中,有4个Ⅰ级,17个Ⅱ级。Ⅱ级要求主要落在细胞的结构、代谢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其中细胞的代谢最为重要,而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为重中之重。

(2)必修2的22个考查内容中,有5个Ⅰ级,17个Ⅱ级。除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人类遗传病3个知识点外,其他全为Ⅱ级,其中细胞减数分裂与配子的形成过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等知识点最为重要,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的区分度在此部分内容中体现得更加突出。

(3)必修3的24个考查内容中,有8个Ⅰ级,16个Ⅱ级。Ⅱ级要求的重点在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神经、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上。

(4)选修1只考查“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两个专题。

(5)选修3有5个专题,但基本上只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其中“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是重点。

(6)对26个实验考查要求参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即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表中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原理、方法,学会分析、判断,还能进行简单的探究。

总体而言,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与新课标要求吻合,体现了高中生物教材和课程对当今中学生物教学的要求。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看,重点放在“理解”和“应用”两个层次。试题的素材多为来自生活、实践和与社会发展、生产较为密切的新情景、新材料,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大量的试题以实验情景设计,今年考纲中必考的实验也比大纲版多了,大纲版考查14个,重点考查4个,而课标版考查26个,反复考的有6个。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均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并结合当年试题进行分析,可以更有效地备考。

此外,考纲对“生物考试内容”表中3-1(2)其他植物激素的要求掌握程度也由“Ⅰ级”改为了“Ⅱ级”。类似这样的新修改内容和要求部分,很有可能在今年试题中出现,教师要在复习中多关注。

4试题类型、数量、赋分与大纲卷相比略有增加

理科综合全卷总分还是300分不变,但是生物试题的题型、题量和总分与大纲卷明显不同。课标卷的生物试题由6个单项选择题、4道非选必做题和1道非选选做题组成。单项选择题分布在I卷的1―6题,每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中的必做题分布在II卷29―32题,共4题39分;非选择题中的选做题分布在II卷的第39、40题,要求选做其中1道题,赋分15分。课标卷生物试题总量比大纲卷增加了2道题(1个单项选择题和1个选做题),总分由原来的72分提高到了90分。

二、近年来课标卷试题特点和高频考点

1正误判断型选择题的分布明显增多,重在I级能力考查

下表统计了近4年全国课标卷两套试卷中以正误判断形式出现的选择题题号:

生物Ⅰ卷(选择题)考查能力要求在Ⅰ级水平,重点是对必修的3个模块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进行识别、区分和解释。

2非选择题中部分探究和实验分析类试题增多,多为II级能力测试

从上表可见,近两年课标卷的非选择题中,实验分析和探究的试题明显增多。

3非选择题中的两个选做题难度有差异

两个选做题题号为39、40。第39题出自选修1,多为微生物实验原理、操作及观察方法和分析,偏向于感性认识,容易得分。第40题出自选修3,题目情景多来自于现代高科技题材,偏向于理性思维的考查,难度略大。建议学习基础弱一些的非示范性高中,争取创造条件开设选修1课程,做过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实验的考生,选做第39题得分率会更高。

4高频考点集中在5本教材的5个板块

根据近三年课标卷高考试题考点(详见表1)统计分析:生物试题题量不多,相对集中在细胞、代谢、调节、生态和遗传5个板块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中。高频考点集中在必修1的“细胞的代谢”、必修2的“遗传基本规律”、必修3的“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选修1的“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选修3的“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三、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经过第一轮系统复习后,考生对教材和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理解,但是对考点及其测试要求不是很明确,进入第二轮复习后,教师要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帮助学生抓重点,提高解题能力。从以上分析来看,选择题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常附有图表信息,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和对图表信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非选择题多为实验设计和分析说明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综合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

建议第二轮复习分7个专题进行:选择题专题、实验题专题、细胞专题、代谢专题、调节专题、生态专题和遗传专题。前2个专题是题型训练,后5个专题是重点板块知识的重构与整合。

1先做两类题型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选择题。生物选择题全都是单项选择题,很多学生不愿多花时间审题,错选、误选的情况不少。近年高考的选择题常考内容有:细胞结构、功能的辨析,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分析和判断,生态、免疫、内环境等重要概念区分以及遗传变异类型的推测算等。试题特点是题干短、文字少,有的还附图表,图表中隐藏着解题信息。如是实验题,通常附有数据表格、曲线或装置图、结果图,要找准“题眼”,学会“破题”,明确题目考查的目标知识点。生态题多是几个相关概念或现象的描述,要求考生养成慢读、细审、深思后作答的习惯。

(2)实验题。实验题是高考的重点题型。考纲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17个实验,考试说明指出要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即简单验证、观察、分析和处理,初步探究和简单评价、修改等。解答实验设计题要注意“6依托”,即细心审题、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析、结果分析和正确表达。

近年高考常见的实验题有4类:实验分析题――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方案,分析其中的步骤、现象、结果,作出解答;实验方案纠错或完善题――对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或不完善处进行改正、补充,使实验方案趋于完善;实验设计题(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有关的综合类题――以实验为背景,主要涉及代谢、遗传和生态相关知识。

考试说明中要求考查的实验有5类:观察实验6个,包括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模拟实验3个,包括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模拟尿糖的检测;探究性实验7个,包括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调查类实验1个,即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验证类实验2个,包括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类实验中,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常考(如2014年课标Ⅱ卷题4,课标Ⅰ卷题4,江苏卷题15,上海卷题21等);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如2014年课标Ⅰ卷题29)也有考。可见,这3个实验是考查热点。观察类实验的共同特点是需要使用显微镜,有关显微镜操作和装片制作、观察方法是复习的重点。

探究性实验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明显增多,尽管多数探究试题并非全程探究,而是部分探究。实验分析类试题也多是选择实验的某个环节,要求考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操作等作出相应解释。学生解答这类实验试题常见的错误是实验设计科学性不够、无法区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对照实验设计不严谨,对实验观察方法和分析不到位。教师要应用“假设―演绎”的思路方法,从研究性实验设计的基本环节入手,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分析、描述实验。

验证性实验的复习相对简单,重点是牢记生物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验证和绿叶中四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尤其是理解鉴定试剂的使用方法和特定的颜色反应机理。

模拟实验和遗传病的调查在课标卷中很少出现,复习时可以淡化。

2再做5个重点内容的专题复习,重构板块知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重点板块知识的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重构知识框架,加强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明晰容易混淆的考点,避免死记硬背书本中的概念。教师要指导学生参照考纲和考试说明看书,特别是薄弱学校及学困生,复习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花在教材阅读和分析上,重视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只有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牢固记忆主干知识,才能做到应用自如。

如选做题内容主要出自“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工程”3个专题,可以将这3个专题的知识整合为图1。

3巧用高考真题、仿真题进行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题感和节奏感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考生应试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知识掌握不全、记忆不劳、推理不畅;二是考试过程中遇到新题型、新问题、新情景,心慌而解题不快;三是物理、生物、化学三科的做题时间安排不当,没能做好、做完。对于每个考生来说,如何科学分配好答题时间和顺序,遇到问题如何化解,都要根据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