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内阅读论文

课内阅读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7: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内阅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内阅读论文

第1篇

一、教会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学生要把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技巧。比如,记叙文要把握它的六要素,尤其是人物和经过;要把握记叙文中的描写内容和描写方法;把握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等;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内容;说明文主要从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以及说明文的语文特点等方面来把握阅读;议论文主要从论点、论据、论证方式、论证方法、严密的语言等内容来理解;应用文体裁的文章,阅读时要从体裁特征、语言特点、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来把握。使学生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要领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不断提升。

二、教育学生学好课本

课文是精挑细选的佳作,是很好的例子,是教师教授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文学好了,理解透了,学生才可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举一反三。如果脱离课文,单纯去做课外训练,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会大大折扣。在考试时,阅读题的材料虽然大多选自课外,但阅读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都在课内有所体现。因此,精细研读课文,有助于解答课外阅读试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课外材料的阅读能力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学习这些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初中毕业、升学试题如果只限于课本,范围狭窄,必然导致猜题、押题成风,死记硬背盛行,不仅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难于考出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中学阅读考试,应以课外材料为主,教师要教育学生,一只眼睛盯在课内,一只眼睛盯在课外,在认真学好课内课文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美的课外阅读文章或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报刊、杂志,达到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能力,即要在培养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上下功夫。关于文章的主旨,记叙文的主旨就是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或情感;说明文的主旨是介绍事物的特征或说明的道理;议论文的主旨是集中表现为中心论点。关于文章思路的理解,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来考查文章思路的理解;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依据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的轨迹来理解;说明文主要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来考查对写作思路的理解。当然,文章的思路有时还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所以命题有时从线索、结构来考查文文章思路的理解。

五、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种技能,它的掌握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训练要有计划、要全面、要有针对性、要有代表性。训练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训练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要全面,从阅读题型来说,既要训练客观题,更要训练主观题,特别是开放性试题。从问题来说,记叙文、议论文要训练,说明文、应用文也要训练;另外,既要重视现代文阅读,又不能忽视文言文阅读;阅读要有针对性,要突出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应把初中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阅读训练的材料和试题要有代表性,做到精练、巧练、坚决不要搞题海战术。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课内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68-02

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课堂上过多过早地补充一些课外关联资料,却不注意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语文文本的语言精要;有的老师为了丰富文本的人文内涵,课堂上随意抛开文本进行无度的拓展和延伸,却不注意挖掘语文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的教师为了增大课堂的容量,课堂上学生连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让学生搜集课外的相关信息,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根基怎能不动摇呢? 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以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什么是语文探究性学习呢?语文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笔者总结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三种途径,现归纳如下:

1.课内探究性学习

笔者在教学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时,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提出来。指导学生仔细研读,而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等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为对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主要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思维强化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因为只有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其他情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围,学生课下的探究才有了示范、基础和条件。

2.由课内到课外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探究性学习。如历史剧,有选自《屈原》的《雷电颂》,小说有选自《水浒》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散文诗有选自《春天的旋律》的《海燕》,童话有选自《安徒生童话选》中的《皇帝的新装》等,学习这类课文,就采用课内课外拓展、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这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的积极性,扩大阅读量。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说明如何探究这类课文。

2.1 筛选问题,确立研究小专题。让学生在堂上预习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这些问题整合出五个小专题: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因是什么?

B、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亡命天涯说明了什么?

C、课文中侧面描写的作用;

D、从鲁提辖的语言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然后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专题,或独立或组成小组去分头找资料完成课堂研究任务。

2.2 指导学生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在初期,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出有用材料的方法。如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即先查几篇与专题有关的主要文献,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对象。如研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文中的小专题,得先阅读《水浒传》,再由此涉及《中国文学史》中的有关内容。

2.3 分析整合,形成小论文。写小论文是汇报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它是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应分层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

第3篇

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是中考阅读复习中的一块儿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阅读复习教学的薄弱环节,就目前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能力表现现状看,大部分的学生只停留的表明的认读,囫囵吞枣地接受,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加上文体上的特点,造成了复习教学课堂上沉闷压抑的气氛,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造成阅读能力低下,在中考中失分不少。究其原因有三点:

1.教师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把握不透,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把握不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课文内容的讲解,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3.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技巧的传授,造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和能力的缺陷。

如何突破以上三道防线?这是提高阅读复习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点。在这一问题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笔者认为,要提高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从新运作我们的教学策略。以下是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此就教于同仁:

策略一:总结规律,找准教学着力点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应是什么?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命题与语文学科的其它知识模块一样,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着重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中考议论文阅读设置的考点,其实是对这些要求的细化和显性化。纵观以上地市的中考考查情况,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规律:

1.材料的选择。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规范,能够注重文化内涵,突出人文精神,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这些文章的选材都围绕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启迪,所选文章的内容都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贴近人的心灵。

2.考查的内容。纵观我省一些地市的中考命题情况看,这些题目难易适中,注重双基,着眼能力,着眼整体,着眼思维的训练。文体知识的考查与学生的的阅读分析及运用能力紧密结合。考查要点全面多样:分析概括论点;辨析论据,补充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辨析论证方法,探究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结构思路;赏析品味议论的语言;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等。同时,题目也逐渐趋向于迁移拓展,渗透积累。更加注重思想内容与个性品质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开放性试题大量增加。

3.考题的形式。中考命题的题号为2~5题;分值在10~15分之间;试题形式填空、简答是主流;直接考查识记、判断文体知识的题目很少出现;迁移性,开放性试题大量涌现;考题答案灵活多样,不局限于一种答案。

研究课标,把脉中考走向,我们不难发现,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着力点应放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环节上,而这点恰恰是我们当前教学中所忽略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实现从课文内容分析的模式回归到发展阅读的能力上来呢?

策略二: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1.转变观念。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前提。转变教学观念,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材和资料的关系。以往复习中,教师往往重资料轻教材,殊不知,过度远离教材、引进资料、沉湎题海,导致学生学习疲惫,所学知识零乱,知识结构体系难以构筑,最终制约学生能力的形成。二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传统复习中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强化训练,忽略知识积累。正确的做法应注重双基,侧重能力的培养。三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传统的复习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接收器。学生是主体,就教育对象而言,它要求我们的复习教学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纲举目张。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原则。纲举目张,即复习教学要以“课标”、“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目;以课内为纲,以课外为目。构建“以教材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以课堂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教法为保障”的教学体系,才能凸显语文复习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认识有序,学用有机,创新有序,能力有提。

3.教法创新。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复习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法就得创新,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在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议论文有关知识、技能进行讨论探究、启发辩论等的语言活动,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联想、想象等的思维活动。通过启发、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思维的训练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融为一炉。

例如:在复习梳理议论文有关知识点、能力点时,我的课堂教学导读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出示三则材料:一是课标对议论文阅读要求的文字材料;二是中考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的文字材料;三是出示表格材料,表格设计近六年来龙岩市议论文阅读的篇目、考查的题目、题型、分值等。要求学生研读三则材料,探究议论文阅读复习的目标,明确中考考查的范围要点。经过探究,师生总结,得出议论文学习的六大考点:

(1)分析概括文章的论点

(2)辨析论据的种类,概括论据

(3)辨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议论文的结构思路

(5)议论文语言的分析理解(含词句理解、语言赏析)

(6)拓展、感悟、启示(开放性试题)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明确上述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按平时惯例,每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检查员,将全班分为12小组。教师出示讨论的问题,明确讨论的目标:

问题:梳理并交流讨论上述每个考点的知识要点,解题方法。

分工:第一、二组完成第一个考点;第三、四组完成第二个考点;第五、六组完成第三个考点;第七、八组完成第四个考点;第九、十组完成第五个考点;第十一、十二组完成第六个考点。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记录员记下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推选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

第三阶段:交流心得总结归纳。每一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心得体会,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板书,师生共同构筑议论文阅读复习的知识、能力、技巧等知识技能体系。

第四阶段:考点技巧专项精练。针对每一考点,教师设计3~4篇的阅读语段加以强化。

第五阶段:学生评价反思改进。在练习批改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这样的阅读复习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一讲到底的复习模式,复习有目的,针对性强,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策略三:精心引导,加强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从学生终身受用的观点出发,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梳理要点。在阅读复习中,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进行详细的梳理,或以网络的形式,或以表格的形式以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对议论文的定义,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论证方式、语言特点等有明确的、系统的、完整的印象。

2.点拨技法。在阅读复习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针对每个考点的考试方法技巧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注意点和面的结合,从课内总结知识点及方法,再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针对考查方向精选题目进行系统训练,在训练中总结题型,总结方法,形成能力。

3.规范答题。在中考阅读复习中,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是获得阅读高分的关键,在考点的训练中,我是按照以下答题的步骤方法要求指导学生的:

第一步:浏览题干,审读要求。审题要把握三个要素:明确命题的角度;看清题目表述的要求;根据题意确定阅读范围。

第二步:整体感知,掌握大意。对阅读文章要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议论文的整体感知包括所议论问题的感知、所议论作者观点的感知,还包括作者所运用的论据、论证方法的感知。这时的阅读只须掌握大意即可,不必咬文嚼字、深究细研。

第三步:对应原文,聚焦考点。根据设计的问题,逐一找到原文的对应处,再联系上下文,确定考题的落脚点:一是局部的语段或语句;二是文章的整体。

第四步:整理信息,稳妥解答。从文章中收集整理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摘录原文词句或提炼文章有效信息,用确切的文字加以表述。

第五步:掌握方法,规范答题。有些题目明确规定答题的字数,解答这种题目可分三步走:首先读懂题意,不限字数的多少,尽可能网罗答案。其次根据字数要求进行简缩:抓住核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或可要可不要的词句。最后根据题意和字数要求组织答案,做到简明通顺。有些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答好这种题目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根据题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和语句来回答;然后再把原文中的内容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A.变换句式法:如将文中的疑问、设问、反问句改为语意明确的陈述句;B.提炼概括法:对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提炼概括,剔除一些修饰语和无关紧要词语;C.词语替换法:是用通俗易懂的词句替换原文的生僻词句。

第4篇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66-01

中考的现代文阅读全部是课外材料,而且根据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大多是一些时文、美文,讲究人文性、体现语文学科的教育性与时代性,知识点覆盖面广。重在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和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同时还注重体现了语文的探究性与开放性,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评价。

如何搞好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呢?我认为应分三步,有序有效地进行训练。

1.细致指导,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受益匪浅。根据平日的经验体会,“三遍阅读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遍读――速读。主要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感知全文。首先,要明确该文属哪一种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记叙了什么事情,表现什么主题;如果是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如果是说明文,说明对象及特征是什么等等。其次,要注意到作者在文中的表现手法。诸如:象征,借物抒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等,这些都是难点,需选取典型例文,重点讲解。让学生明确,不论采用何种手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第二遍读――精读。要带着问题读,先研究文本后的问题,再有针对性的去阅读文本,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力求准确、快速地捕捉相关信息,边读边答题。阅读材料的习题不外乎几种类型:

(1)整体感知题,是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如“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标题的意义”“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等,这类题在第一遍读中就能解决;

(2)具体语境理解题,这种题往往是就文中某个段落或某句话进行提问,答案就在原文中,一般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到。如果明确提出问题所在段落,就对段落作重点研读,力求准确解答。

(3)语文知识综合运用题,这类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字音、字形等。只要平时训练中注意积累,反复强调,学生就能够灵活运用,例如:“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这类题需放到全文中去理解。“第②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等,这类知识性的题,需要在复习中让学生扎实掌握。

(4)开放性与探究性试题,这一类题答案不统一,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你对这个人有何看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把他们的想法补充上”等,这一类题只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信息,紧扣文本写作意图,去揣摩题目要求和命题思路,就能较好完成。

第三遍读――鉴赏品读。不要为做题而做题,要把文章中闪光的地方,我们可借鉴的地方,挖掘出来。经常积累。例如:精妙的表现手法,精彩的场面描写等等,在复习的时间里,重视这种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精选材料,加强训练

把好的方法付诸实践,选取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强化记忆,让各种不同的题型及答题技巧印在学生的脑海中,灵活运用。因此,阅读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要遵循由浅到深的规律,选取那些文质兼美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和时代性较强的文章。题型的设计要结合历年中考试题的命题形式,要重视典型的、与课内联系紧密的题型设计,让学生学会从课内走向课外,用课内所学知识解决课外材料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课外问题时学会联系课内知识来解决,让学生掌握答题的规律。

3.师生交流,明确弱点

第5篇

一、将课内阅读和名著导读结合起来――感悟名著之美

课内阅读是对教材所选文章的分析、解读,通过解读学生可以把握文章主旨以及艺术表现手法。课内的选文是依据新课标要求精选出来的优秀篇章,内容充实、广博,形式多样,既有深厚的古典文化意蕴,又有昂扬蓬勃的时代气息,还附有许多基础知识和拓展性、开放性训练,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但是课本容量毕竟有限,不能将学生渴望了解的信息、知识完全涵盖,因此,可以以教育部推荐阅读的名著作为突破口推荐给学生。在推荐上述作品的时候,可以注意与教材的配合。如,学习《边城》介绍完整的作品,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介绍《红楼梦》,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推荐《水浒传》,学习《咬文嚼字》推荐朱光潜的美学著作《谈美书简》。这样既完成了教材“名著导读”部分的任务,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名著之美。

二、将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感悟传承之美

现在的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更容易接受各种时尚的新词语、新文化,但对古典却知之甚少,对充满之乎者也的古文厌烦,毫无阅读兴趣可言。其实,现代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渗透了古典意蕴和情思,现代文明对古代文化继承与传扬需要通过仔细比较深入体会的,单纯的读古典作品或是现代作品都很难体会到他们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所以,在阅读古典诗文时,精选一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现代作品让学生对比阅读,是一种让学生体会这种传承关系的好方法。在学习苏轼黄州时期千古绝唱《赤壁赋》一文和《定风波》一诗时,我让学生在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中顿悟苏轼由最初的痛苦抑郁走向洒脱旷达的艰难历程。学清照的词,我选取学生优秀作文《孤独中的美神》,让学生体会李清照这位才女金兵南渡前后的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比较,体味到文化上的传承之美。

三、将阅读与励志结合起来,感悟生命之美

高中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经常会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课外阅读不是消遣,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的一生总要面对许多困难、挫折,所以,怎样培养学生面对困难,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只是一味说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而许多课外书中就有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相信读过书的人都被他顽强的毅力所感动,《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毁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奋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取经的故事,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光辉画面。这些课外书的阅读,学生能从作品人物身上吸取力量,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相信这些优秀书籍对于培养一个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是相当有益的。

四、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体会写作之美

第6篇

关键词:中考;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结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22-02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初三学生中考的必考内容。以往这类阅读材料,有些年份选自初中三年所学的课文。记忆力好的学生能一字不误地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回答出来;记忆力差的学生也能一知半解地写出部分答案。可近几年来。无论是中考试卷,或是语文单元试卷、大量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均来自与基本课文程度相当的课外读物。单元测试,现代文阅读语段得分率最低。认真仔细分析原因,这类阅读材料不只是差生几乎空白,连平时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得分率也很低。叫来这些学生问原因,大部分学生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没教过的语段,答题实在太不容易了。”而事实上,同一文体的语段,在刚结束的单元教学中就有好几篇课文,问题关键所在是学生没能把教师课堂上所教的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所以在课外阅读材料面前茫然无措,只能以“一知半解或完全空白”的答题形式结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攻克现代文阅读这一难关,教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当今社会,现代语言是各种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作为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主要是按照现代语文的知识体,由浅入深的排序编选课文和练习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作为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理解他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基础的内在语言的积累,在语文中主要由篇章为单位的阅读教学完成;作为学生理性认识基础的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规律性知识,在初中阶段也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课文而抽象地教学。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师除了给予足够的思想认识外,还应该抓好课内阅读指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入木三分地指出了学习范文的重要性。事实也正如此。能够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蕴藏着高超的文字功底。教师把教材钻深吃透,分门别类地给学生讲清不同文体分析的要求和方法,使学生懂得阅读文章的具体步骤和规律。固然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和侧重点,但所有的文章都有共同的阅读步骤和规律,这就是:认知文字,了解词语,找出结构,把握全局,总结内容,归纳中心,探讨技巧,找出特色。用这些步骤和规律教学教材这个“例子”,几个单元下来,大部分的学生也就了解了阅读的程序和规律。他们在考试时即便看到课外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文章,也能学以致用,应付自如,不会以“一知半解或完全空白”的答题形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能以这种形式显示,是值得我们教师为之而辛勤付出的!

在上述了解、运用阅读步骤和规律的基础上,必须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及特殊规律。

阅读记叙文要抓住记叙的要素、顺序、人称、结构、详略,以及含蓄的语言,谋篇的技巧及叙议的结合等等;说明文要抓住说明的类别、特征、本质、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鲜明性以及说明方法;议论文要抓住议论的三要素以及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犀利的语言;小说要抓住小说三要素,以人物形象为核心,分析其人物塑造的方法,情节发展变化的安排,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从而概括出人物的性格。三大常用文体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这三类文体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材料来源。

要把这些阅读的步骤、方法教给学生,在给学生上阅读分析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上课来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虽说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却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无精打采。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教学效果甚微。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只是对课文泛泛一读,粗知大意,就认为已领会全文,无视老师上阅读课文的分析,课堂上要么走神要么做小动作。孰不知,他们只是了解了阅读文章的皮毛,什么段篇章,语修逻,他们浑然不知,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分析现代文阅读材料,也只能是望题兴叹。因此,在阅读分析文章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抓住、抓好学生主体,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因材施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样不仅阅读分析能力增强了,而且也体现了阅读分析课以范文为目标,知识为主线,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落实。

现代文阅读能力既要注意课内的培养,也不能放松课外阅读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充实、发挥和提高的过程。“与其让学生在题海里泡,不如让他们在文海里游。”,“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些对阅读的见解都说明平时读些好书,让大量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那些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你可以问他们,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有些还被同学戏称为“小书虫”、“小书痴”。作为教师,在上好课内阅读课文的同时,课后又要推荐、指导学生读课外读物,以此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你可以这样做:与教材同步,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以课内带课外,扩展学习的知识视野。在推荐介绍的同时,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是因为;课外阅读是在无人讲解的情况下学生自己阅读,可想而知,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浏览地读是--大略地看书名、内容提要、目录,了解书的大体内容;泛读是--指读的范围要广泛,掌握书的主要内容;精读是--对描写精彩、含蕴深刻的重点内容细读、理解、欣赏、领悟;速读是--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凡此种种,对初中生来说,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不仅阅读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今后参加中考也是极有帮助的。

第7篇

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时间:2011年2月——2011年7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农远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教室的利用率,让师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总结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盘教学环境下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利用随机出现的音、视频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参加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方案。

2、依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协助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好子课题研究方案。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参加课题实验课听课评课,并写好感受上传到博客中。

三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丰富博客内容。

(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局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四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5)认真准备课题实验课。

五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六月份:

(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第8篇

6月24日(星期一)上午8:00-10:30语文,下午2:30-4:30数学

6月25日(星期二)上午8:00-9:30英语,10:30-12:00思想品德,下午2:30-4:00物理

6月26日(星期三)上午8:00-9:30生物(化学),10:30-12:00历史,下午2:30-4:00地理

答题技巧

1.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部分,一定要看清楚题干要求,关注“错误”“正确”“相同”“不同”或“面”等字眼,认真阅读完4个选项再答题。古诗文阅读题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的迁移,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综合性学习题要审清是否需要表达观点,并在题干中找到自己的答题角度。

2.阅读题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要结合具体内容、遵循文体知识要点规范答题,重要概念不能写错别字。

记叙文阅读先要把握文章内容和中心,认真审题,根据考点要求进行针对性作答。答案要条理清晰,参考题目分值作答。关注结尾段,把握文章主旨。

议论文阅读要找准论点,准确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把握论证思路,遇到“个性体验及感悟”类开放性题目,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需结合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述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说明文阅读看清是考查说明方法还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回答。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找到说明的对象,而大多数说明文都在文章标题或者首段就点明了说明对象。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要关注各段的首尾句,中心句以及反复出现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