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检修专业论文

检修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检修专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检修专业论文

第1篇

主题突出明重点

大唐辽源发电厂以提高供热、抢发电量为中心,将“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做重点深入开展“讲、比”活动。

工厂全面启动了“扭亏增盈我行动”为主题的“讲、比”活动,号召全厂干部职工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点滴皆成本、“西瓜芝麻一起捡”的节约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上来,落实到扭亏增盈的行动中去。辽源发电厂还向职工征集“扭亏增盈”岗位格言及挖潜创收的“锦囊妙计”,开设“扭亏增盈大家谈”专栏,搭建职工与厂领导互动的平台。

为了完善能源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管理水平,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工厂结合实际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节能减排指标绩效管理办法》等24项制度措施,目的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把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对项目完成后要达到的效果、项目完成时间等内容进行跟踪、评价,使其达到预期目标。

厂科协根据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计划,组织科技工作者和技术能手,自行设计制作了“空预器水冲洗自动冲洗和浆液循环泵叶轮拆卸”等专用检修工具,并在热控辅机振动改造、斗轮机减速机检修等项目中,通过利用已关停的10万千瓦4号机组设备,自行研究检修工艺等方式节约检修费用约180万元。4号机组修后启动一次成功,机组汽耗率大幅降低,锅炉效率比检修前提高了0.44%,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比检修前降低了1.34%,锅炉本体漏风系数降低了0.015,汽机高压缸及中压缸效率分别提高了6.76%和0.74%。

厂科协组织了“比合理化建议”的活动,2011年共提出并实施的重要合理化建议386条,经评比获奖80项。2011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完成技改项目23项,其中重大技改项目12项,完成了取消增压风机、烟风系统优化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增压风机取消后,降低了厂用电率0.33%,半年可收回设备改造的投资,其后每年可节约资金400万元。同时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凝结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将循环水泵定速电机改为双速电机,根据季节性气温变化,合理优化运行方式;将燃料输煤系统进行改造,降低厂用电率,降低煤耗;解决了4号机6号机高加漏泄、锅炉干排渣系统输送能力差、热风管道漏热、磨煤机漏粉、引风机叶轮及后导叶磨损严重等问题。

厂科协组织开展专题科技攻关,解决生产中影响安全、效益、环保的实际难题;实现科技创新,为企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运用科技手段为企业创造财富。2011年27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12个项目已经达到预期效果,使辽源厂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达到设计标准。2011年全年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未发生交通、火灾和环境污染事故,未发生有社会影响的供热事件,实现了安全年;全年累计发电量完成33.15亿千瓦时;机组平均利用小时累计完成5023小时,高于吉林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822小时;供电煤耗累计完成307.39克/千瓦时,同比降低8.79克/千瓦时;厂用电率累计完成6.14%,同比降低0.38个百分点。厂荣获集团公司、省公司201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3号和4号机组被授予“2011年度国内一流火力发电机组”称号;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列集团公司2011年火电企业第十位。

开展QC小组活动。厂QC活动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和经营利润为目的,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保证安全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培训质提升

大唐辽源发电厂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在3号机组大修过程中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参检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检修工艺水平,工厂大胆创新,借助机组检修主辅设备全面解体的有利时机,开设“检修课堂”,将培训工作由会议室引入检修现场,安排相关专业名师高徒现场授课和学习。通过现场讲解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检修工艺等,让职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中进行培训学习,并现场考核职工的培训效果,把培训纳入到职工检修绩效考核中,做到了工作培训两不误,为广大青年职工早日成为技术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在检修期外,安排生产技术人员到生产厂家或其它电厂同类型机组进行学习,参与监造设备的生产及组装过程,积累经验及相关技术数据。通过参与同类型机组检修工作,各专业技术人员并结合本厂内部科技及技术改造项目撰写了技术报告和技术论文,提升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特色鲜明服务新

厂科协结合企业特点,积极探索新的途径,为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服务。

提供信息服务。厂科协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收集信息,为厂技术创新提供材料。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效、适用、先进”的原则,从挖掘内部信息入手,充分了解本厂的生产经营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筛选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至今,通过基层提问题、信息查询、信息反馈、实地调研共完成104个科技攻关项目的前期工作。由于注重了立项前期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保证了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厂科协利用渠道多、联系范围广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活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厂科协为满足科技人员的需要,组织各类专业技术讲座,内容包括试图绘图培训、钳工知识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组织开展电力系统交流活动,近几年组织了与省电科院、设备厂家、中企电联等在金属、继电、励磁、化学、绝缘、热工、汽机、锅炉、脱硫、燃料技术领域开展了技术交流。

组织学术论文征集评审。厂科协每年下发通知,在厂内部征集科技论文。每两年出版厂科技论文集,向集团及国内权威刊物推荐科技论文。近几年,共收集论文60余篇,发表32篇,并荣获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组稿单位。此项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厂内的学术氛围,为技术创新、学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2篇

摘 要 公司工会为激活劳动竞赛,打破传统形式竞赛模式,以多样的竞赛内容、灵活科学的评比方法,合理扩大的参赛主体,适时掀起阵阵竞赛热潮,促职工成长成才。

关键词 企业工会 劳动竞赛 职工成长

形式多样,内容“实”。该公司采用“长短结合”的形式,既有长期坚持的月度竞赛、季度竞赛、年度竞赛,也有利用机组大小修期间举办的不定期竞赛,并将多种劳动竞赛品牌与各部门自身岗位特点相结合,360度全方位为职工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竞赛内容也打破以往竞赛内容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既有以创造职工创新创效的攻关型竞赛,以征集和采纳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的智能型竞赛,也有促企业各项任务指标提升的效益型竞赛和以现场知识问答的形式的互动型竞赛。

各式各样的竞赛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展才艺、比技能的热潮。根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不同,采用笔试形式进行海选,成绩优秀者按1比1.5的比例进行面试,在面试环节,由专业技术评委提问相关专业问题,选手临场回答。物资供应部计划员则通过物资合格率、价格合理率、到货及时率等七个指标进行打分评出优胜者。评审小组第一时间在公司主页“检修快报”专栏公布竞赛结果,并制作竞赛专题报道片,在公司楼宇媒体中循环播放。

一是公司设立职工培训专项经费,明确职工培训作为工会的主要职能,写入集体合同和工会工作报告。2009年,公司有11人报名参加网上大学考试,提升了学历,共有34人进行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38人进行了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二是公司科协每年举办科技论文竞赛,将优秀论文出版刊登并推荐发表。2008年出版了《节能减排专刊》,登载各类科技论文30篇,2009年出版了《乌沙山发电公司科技论文集》,共登载论文83篇。三是公司内部采用“导师制”培养人才,几年来,共有二百多名新学生实现当年入厂、当年全部上岗,有7人走上了生产重要岗位工作,有13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工作。

科学评比,模式“新”。通过根据每个岗位的特点采用对应的评比方式,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公司打破以往竞赛奖金平均分配的“大锅饭”模式,发电部运行的小指标竞赛将竞赛任务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节能数据监督分析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实时监控和统计,不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竞赛采用在系统中设置不同的班组,不同的机组,不同的指标数据区间,运行机组的调控指标与数据平台指标自动衔接。竞赛组按照不同岗位设定奖金的系数,系统自动会以图表的形式自动生成排名并同时生成奖金的数额。这种透明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竞赛评比方式让所有的职工都能更加清晰了解任务和指标。公司通过开展小指标竞赛,极大地提升机组的经济性,绩效总分提升了10%左右。竞赛评分采用百分制,此次竞赛采用15名职工代表共有60分的大众评委分,5名技术人员代表共有40分的技术分,总计100分,共同为参赛班组和参赛选手打分。公司还采用“隐患速拍”的形式,鼓励职工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身边的违章行为,真正做到“安全谁抓也不越位,谁管越不过分”。只要被拍下一次违章,报至评审小组,被考核人所在班组和个人同时扣2分。劳动竞赛共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由大众评委和专业技术评委共同打分得出的小分相加便是最终的冠军。

第3篇

【关键词】php;牵引供电;信息系统;mvc模式

1.引言

在一些国家,比如说以德国、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1960年前后中,就将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大量的应用在铁路生产管理中。并且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还会不断地将新的技术应用在铁路中,使之不断走向综合化、信息化,使铁路朝着管理自动化、智能化铁路方向发展。其中,以美国的太平洋联合集团、德国铁路公司为代表。它们正在快速发展综合调度、列车运行控制和各种业务系统,在欧美为用户提供了铁路运输,并在传统系统上开发了用户自我服务系统,实习了公司于用户的面对面的交流和联系,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系统 ,为用户提供方便并且快捷的优越服务[1-2]。

中国铁路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信息化人均投资很低,信息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尚未覆盖主要业务和管理流程,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刚刚起步,难以做到优化企业内外资源配置[3-4]。但是大多数企业有着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强烈愿望和决心,构成了建设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所以铁路系统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分布分批的投入信息化建设,当前重点还是在与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息息相关的路网管理、调度、供电保障等子系统,为保证铁路的信息兼容性和整体性,在规划建设各信息系统的时候,开展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实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系统实现

2.1 系统的开发技术

本系统web服务端采用php语言,浏览器端采用html、javascript、css、ajar、jquery等语言,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和跨平台性。并采用mysql数据库[5],由于mvc的低耦合性、高重用性和可适用性,以及php codeigniter框架灵巧、简化的特点,本系统依托于codeigniter框架采用mnc模式进行开发[5]。系统采用了三层体系架构,

·表现层:表现层采用了html、ajax、css、javascript等技术组成了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页面。表现层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用户只需安装浏览器和给定的网络地址就可以访问本系统,用户不用担心系统的升级维护的问题,减少了用户的开支。

·业务层:业务逻辑层处于数据层和表现层的中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详细设计。

·数据层:数据层简单的说解释实现数据表的增加、删除、查询、修改的操作。数据层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起到了存储数据的作用,当有数据请求时该层可以将数据发回至表现层。

2.2 系统目标

·建立全路供电专业资源计划体系,集成、开发一套实用供电专业各层级运行管理的应用子系统。实现班组、车间和供电段、铁路局、铁道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铁路供电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建立全路统一的供电专业生产指挥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网络化,方便供电专业各级管理者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人员状况、检测质量、作业过程监控、外部环境等信息,为快速准确下达生产计划、调度命令等提供信息化平台。

·系统建设要依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统一网络结构、统一代码体系、统一系统平台,实现升级、维护、服务的统一管理。

3.接触网运行检修系统

接触网检修系统结合当前牵引供电专业管理业务流程实现检测检修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6]。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检测检修数据的共享性、实时性和规范性。接触网专业巡视、检测检修、运行管理全部纳入其中,最终实现“数据日常输入、 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系统智能分析”,全方位提高牵引供电专业管理水平,使牵引供电运行于检修实现网络化、

息化、标准化、无纸化,减轻信息收集分析的负担。

由于codeigniter对mvc的良好分离,可以在model层对整个核心数据库处理的方法进行封装,方便其他系统模块进行调研,controller层作为model层和view层之间的传递资源的中介,最终由view层把信息展示给用户。

接触网运行检修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年度检修计划制定、月度检修计划制定、各类检测检修台账,分工单以及值班日志、工作票、一杆一表一图。

·年度检修计划制定

安全技术科,根据接触网设备制定(客专/普速)年度检修计划,检测检修计划包含检修项目、单位、年度检修设备数量、以及每个月该项目在当月的检修区间站场和检修数量等。检测检修设备的数量、检修周期、单位等均由设备履历系统提供。

·月度检修计划制定

接触网月度巡视工作时由工区按照规定中接触网巡视制度的要求去执行,系统将会自动制度计划:每十天一次昼间巡视,每季度一次夜间巡视,每月一次乘车巡视并且用不同的字体来描述(昼巡、夜巡、登乘)。查看计划时,可以看到各个网工区各月的巡视计划的列表,点击查看详情,还可以查看计划的具体情况。以最后一次巡视的时间为节点,往后推超出周期未巡视时要有提醒。

·各类检测检修台帐

工区根据安全技术科制定的年度检测检修计划,对接触网进行检测检修。针对检测项目填写相应的台帐。系统根据年度检修计划以及对应的台帐统计各类项目的完成情况。

分工单以及值班日志、工作票

工作票由施工一天前发送到工区进行作业、在值班日志中有系统直接反映工作票的详细信息。记事以及工作内容则由工区填写。

·一杆一表一图

根据检测检修台帐、以及杆号、公里标对照表用简图的形式反映整条线路的检修情况、简图上标注哪些位置的杆号进行过检修、关联检修台帐以及杆号照片。

每次变更设备时需由工区修改“杆号设备配置核心库”,并留下修改日志,同时在下一年度开放特定时间内提示人工修改设备履历。

4.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南昌供电段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的现状以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开发框架的选择,选取了一套便捷、易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触网检修、运行提供了一个实时、透明的信息平台。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通过和供电段各业务科室的沟通,了解了南昌供电段的主要业务的流程;

2)针对各科室的具体需求,对系统的开发框架进行了选择,并且对整个系统的方案进行了总体的设计;

3)分析了web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利用数据库的安全特性实现了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过程;

4)将系统部署在南昌供电段的中心机房并试运行。

参考文献:

[1]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山西电力 2006.

[2]卢文艳. 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j]. 电力信息化, 2007年第5卷.

[3]毛克胜. 牵引供电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4]田少杰. 中国铁路信息化发展.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3月.

[5]王石. 杨英娜.精通php+mysql应用开发[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6]曾维德. 牵引供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第4篇

【关键词】责任感;使命感;结合点;切入点;全员参与;理念引导;环境育人

自动化保护所成立于2001年7月,现有职工70人,下设一室三股,五个生产班组。担负着主网1座500kv、12座220kv、35座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日常维护任务,35KV及以上新投变电站的调试验收、整定计算及继电保护的技术监督和农网技术服务工作。

近年来,保护所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结合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安全年”活动为契机,以“保电网、保人身、保设备”为主线,以防止人身和人员责任事故为重点,以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扎实过硬的专业管理,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增强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壮大, 继电保护作为现代电网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为国网公司坚强电网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安全生产一直作为保护所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所领导经常深入到股室、班组与职工谈心,组织成员跟随一线职工深入春检和老旧设备改造现场,充分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过程熟悉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特点,看到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整天面对纵横交错的电缆和错综复杂的保护回路,所领导达成共识,要为职工的安全着想,必须抓住职工的魂,还要绷紧安全弦。让安全成为思想工作的中心。

2.找准安全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

我所紧紧围绕近年来电网建设步伐加快的实际,针对保护自动化专业技术含量高、设备更新换代快、对人员素质要求严等特点,结合本所生产人员紧张、出差频繁、工作环境恶劣等情况,紧贴思想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准确定位,审时度势,创建特色安全文化,以安全文化带动安全管理,倡导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忠诚企业,人企和谐共赢的风气,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想安全,事事抓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安全生产奠定了思想基础。

2.1精心组织 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我所于2008年5月份开始酝酿安全文化,在没有经验、没有模式的情况下,组织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去泉州分公司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所实际,系统地提出了我所创建安全文化的“1455”方案,一个目标:“树标杆、展风采”,四个结合:与国网系统开展的安全年活动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专业管理相结合,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结合,与推行标准化作业相结合。坚持“五抓五注重”:即抓自身唤醒,注重自我警示;抓感动教育,注重亲情感染;抓事前防范,注重提醒服务;抓互动交流,注重双向沟通;抓覆盖辐射,注重时空结合。经过几年来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努力,安全文化内涵逐步深化,安全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2.2理念引导 环境育人 提升安全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围绕提升企业形象文化、规范企业行为文化、提炼企业理念文化等内容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关爱教育、直观教育等形式实现了安全文化的升华。

一是以本单位、兄弟单位员工身边发生的事故为素材,整理了《事故案例汇编》,通过典型事故的追忆和再现,将刚性的规章制度和鲜活的警示教育有机融合,刚柔并济,惩防并举,扩大安全文化张力,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编写了《安全漫画选》,并制作了图板,以通俗易懂,易记易诵的漫画形式,时时刻刻提醒职工牢记肩负的安全责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照章办事,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三是在全所开展“安全文化大家谈”征文活动,征集了包括实践与思考、安全之我见、工作体会等三方面的论文24篇,作者紧密联系工作实践,围绕安全这一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找问题、提对策,谈体会、说道理,充分展示了我所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新认识、在安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共同抓好安全生产的决心。

四是编写了《企业文化宣传手册》,使员工常念安全经、生产经,绷紧安全弦。在员工灵魂深处形成强烈的震撼和共鸣,将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员工的血液中,将安全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最终达到影响整体行为的目的。五是修订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造了安全教育室、活动室,制作了“保护简介”、“状态检修成果展示”、“党建工作”等四块橱窗。六是找准了安全文化与安全工作的切入点。为一线员工制作了带安全警言警句的全家福,并邀请一线员工家属参观了员工工作现场,举办了家属座谈会等活动,让员工家属亲身感受、体验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和安全责任,通过家庭的关爱、亲人的呼唤、关切的话语筑牢员工安全思想大堤。七是所领导经常深入春检、基建、改造现场与职工同甘共苦,攻克技术难关,及时了解职工的生活困难,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开展安全大讨论

随着安全文化的形成,特别是漫画、书籍在职工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不失时机,开展了“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等征集活动,确立了安全管理目标、安全质量方针、目标支持体系等一系列安全目标和文化理念,使之成为全所共同遵循的理念。将这些理念融入到电网建设、老旧改造等工作实际中。将关口前移到各股室、班组,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作业、状态检修等有关要求,融入深层次的企业文化理念。

2.4安全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2011年8月31日,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推进会在忻如期召开。省公司张建坤总经理、王礼田副总经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总工程师陈佩琳主持会议,忻州公司主要领导及来自全省各地市公司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展出的我所制作的29块图板、状态检修五大体系的资料汇编56本,《安全漫画选》、《企业文化宣传读本》、《安全论文》等资料一并展出,精炼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新颖的构思,以鲜明的特色,极强的专业性、前瞻性,吸引了与会领导和专家。

保护所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取得了显著成效,状态检修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全省系统得到广泛推广,先后有五家同专业兄弟单位来我所交流切磋。

3.安全文化创建带来新变化

经过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上下互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深化,“安全于责、预防于微、治理于严”的理念在广大干部员工中不断生根发芽,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营造了保护所空前的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5篇

关键词: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人才使用人力资源学习型团队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是莱钢集团的直属单位,主要承担着莱钢所需原燃材料的到达和产品外发、厂内物资倒运等任务,是联系热线生产的桥梁与纽带,被誉为莱钢集团的“钢铁大动脉”。近几年,莱钢运输部主动适应莱钢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投入使用,实现了牵引动力内燃化、平面调车无线化、铁道线路重轨化、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化,年运货能力3600万吨以上。面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变化对职工队伍业务技能素质带来的新挑战,莱钢运输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为目标,从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积极构建三大支撑,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一、创新员工培训方法,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莱钢运输部坚持把培训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职工最大的福利,把培养本专业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引进、学习和运用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作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重要资源,主动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方法,为企业发展和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模式

积极运用团队学习、互动学习、深度汇谈等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认真分析每一个专业领域对职工的素质要求,调查研究每一个工作链条上的职工素质状况,创新培训模式,打好职工素质提升的“三大战役”。一是打好“歼灭战”。认真分析制约本单位、本专业领域发展的瓶颈环节和重要链条,抓住重要工种岗位,打好重要岗位和重要工种的业务技能培训的“歼灭战”,开辟专门的培训阵地,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业务技能强化培训,每年确定一个有效培训载体,连续开展了“执行力杯”、“标准行为杯”、“贯彻力杯”、“安全杯”、“运输组织杯”以及“四个力”等岗位培训竞赛,为消除职工技能瓶颈环节打牢重要链条。二是打好“运动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打好各工种、岗位薄弱环节的“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大力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做到培训一项就成一项,就巩固一项,先后组织编写和修订了《行车组织规则》、《内燃机车检修工艺规程》、《安全生产规程》、《机车故障处理18招》、《事故案例汇编》、《机车乘务员检车教育视频》等16本(套)岗位技术培训教材,每年举办各级各类适应性岗位培训班20多个,职工培训率达90%以上。三是打好“游击战”。正确处理学习培训和生产建设的关系,在学习培训方面采取机动、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做到见缝插针,务求实效,采取部段两级培训相结合、职工自学与集中培训、订单式培训、快餐式培训、冶炼培训、品格提升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教育和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学习成为职工最好的习惯。

(二)因“人”施教,积极构建“立体化”学习培训和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企业发展对职工素质和人才需求的实际,坚持因“人”施教,积极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一是加强对中层管理者领导能力培训,采取送培、考察学习等方法培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先后选派6名科级以上干部去北京科技大学参加外语培训,16名专业技术人员、科级干部参加清华远程培训,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莱钢与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合办的工程硕士教育。二是围绕“专业补短、技术补差、知识更新、岗位成才”的培训目标,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全方位、前瞻性、系统性的分类培训,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关键操作岗位人员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训,一般人员分层次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工序、主体工种岗位技能人员以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为载体,提供持续充电的机会,引导他们岗位锻炼,成长成才。完善新进大学毕业生的见习期培训锻炼制度,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先后多次从管理技术人员中评聘莱钢技术专家、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公司优秀科技人员和部级优秀科技人员;从操作岗位人员中评聘莱钢优秀技能人才、部级优秀技能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莱钢首席技师。三是拓宽渠道,引导激励职工自学成才。每年拿出部分职教经费,鼓励职工参与多种形式的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自学成才。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不仅满足了企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而且满足了职工个人知识更新的需要,促进了铁路运输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截止目前,全部拥有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3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94人,高级技师10人,技师52人,助理技师188人。

(三)加强专业学会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搭建起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及时研究科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经费落实、设施建设、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科协组织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定期开展论文征集和活动,拓展交流渠道,积极组织对外交流、考察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科技人员的视野,提高了学识水平;注重成果编研工作,分别于2011年3月、2011年9月编纂出版了《冶金企业特种车辆运用与检修》、《冶金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实践与探索》两书。做好论文交流、推荐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公司科协、冶金运输分会、山东铁道学会等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论文会。2011年,有9篇科技论文在冶金运输分会获奖,有8篇论文在山东金属学会获奖,有8篇论文在山东铁道学会获奖。

二、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不竭动力

为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以服务钢铁生产大局为己任,紧紧围绕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提升职工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坚持以增强群众性为基础,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为使科技创新深深扎根于生产建设实践和广大职工群众之中,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问题化管理、机制化运作”的技术创新模式,以“问题就是管理资源”及“找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的创新激情和敬业态度,在运输组织、设备管理、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中,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创效活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身创新实践,勤于把问题变课题,勤于把课题变成效,勤于在创新中展现自我,使科技创新深深扎根于广大职工这片沃土,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以来,先后完成创新成果615项,2项成果获全国安全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成果获省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29项成果取得国家专利。

(二)坚持以确保到位性为手段,为科技创新打造不竭动力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工作在各专业、各岗位开展的到位性和高效性,坚持在详细制定年度技术攻关计划的同时,不断完善推进科技创新的管控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去实施,对每一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四列入”、“四定”制度:即对每个创新项目,列入年度攻关计划、列入专业阶段工作重点计划、列入技术人员的阶段工作重点任务、列入科室和车间的月度技术攻关计划;“四定”即定攻关小组、定负责人、定攻关措施、定完成期限,严格实行创新项目立项、定责、实施、时限、评价、、推广的工作流程,每月组织专项推进例会,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大力实施内燃机车大修工艺技术攻关、铁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铁道信号微机联锁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很多大题目的同时,通过每年一次的小改小革成果展评、技术攻关等手段,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和职工抓“小题目”的积极性,抓大不放小的群众性技术攻关活动在全部蔚然成风。

(三)坚持以激发创造性为目的,为科技创新注入无限活力

搭建广大职工提升素质、展示价值的技术创新激励平台,创造性设立了问题查找奖、技术攻关奖、管理攻关奖“三奖”制度,对创新成果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创新成果共享会、科技论文交流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每年申报省级和公司级创新成果,成功举办15届技术比武和23届技术创新成果展评会,为广大职工真正搭建起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注重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起了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技术档案,把他们的创新成果、证书、发表的论文统一归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评先树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使他们精神上得荣誉,物质上得实惠,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提升职工创新能力的同时,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内在活力

如何把人才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特殊资源挖掘培育,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核心和重要标志。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和做强铁路运输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科学调研,严把“入口关”,做到人才引进多元化

根据铁路运输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认真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员工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并作为引智、引技、引才的重要依据,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做到人才引进多元化。一是通过高校择优招聘,快捷引进紧缺人才。2005年以来,坚持重点选择、注重层次的原则,从全国重点铁道院校共招聘引进铁道运输、铁道信号、通信、铁道车辆、内燃机车、机械、电气等专业综合素质高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和部分急需专业高职专毕业生203人,为铁路运输创新发展、素质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集聚了优秀的创新人才。二是着眼企业发展需要,提前介入,联系定向培养,提高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先后与石家庄、兰州、郑州等铁道院校合作协商定向培养意向,特别是在郑州、济南两个铁道职业院校,专门开办莱钢铁路运输班,为运输部培养了内燃机车乘务员、连结员、机车修理工、车辆修理工等160余名专业人员,进一步改善了一线职工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三是抓住公司定员优化,转移配置的新机遇,及时与上级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协商,逐步缓解铁路运输主体工种缺员与检修人员相对富余以及部分调车人员年龄相对老化的矛盾,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用,29名检修岗位的优秀职工向一线岗位优化转移,52名退伍军人充实到调车工、信号操纵岗位,满足了生产急需,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状况。

第6篇

【关键字】化工设备,化工机械,高效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Q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必须要对传统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改革和技术创新。当然在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化工机械和设备对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化工企业的生产中,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的效率不是很高,很多的化工机械和设备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造成化工机械设备的浪费和资源的消耗,这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以及化工生产的具体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化工机械设备的运行使用的高效化,最大限度的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化工企业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国化工机械设备在未来的使用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革新。

二.化工机械和化工设备的基本介绍

1.化工企业的设备主要包括化工机械和化工设备。化工机械一般是指泵、风机和压缩机等;主要是转动的动设备,也称为动设备。而化工设备一般是指反应器、蒸发器、干燥器、反应炉、化工容器、换热器、塔等,统称为静设备。在化学工业的生产中,经过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化学反应、反应物精制等这些过程就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化工产品了。在化工生产中是这些机械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化学工艺和化学工程的进步,对于化学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导致化工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化工设备和化工机械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节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化工机械和设备必须要符合安全可靠运转的要求,符合要求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密封性能等,这样就可以保证化工生产的正常运转。

三.保证化工机械和设备的高效运行的措施

1.加强机械设备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

化工机械设备在出厂前,往往在生产或者是组装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会影响到化工机械的质量。因此,在化工机械设备的采购中,要仔细的检查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的设计、工艺、外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不断加强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使采购的机械设备能满足企业的使用要求。

2.提高设备安装的水平,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

机械设备在到达规定区域后,要认定设备存放环境符合设备技术要求,要放在最合理的位置,平稳固定并打牢基础,要细致正确的进行安装调试。安装要根据设备说明书,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设备的使用条件是设计时就已经规定的,例如温度、电压、安装条件等是根据设备特点设定的。安装时要根据规范的要求,严格控制机械设备的安装精度

3.注重化工机械的操作、养护管理

每个企业都制定有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这些化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章操作造成机器故障甚至危险发生。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让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每次使用前要做好准备,检查设备的具体状况。机械设备无法避免的就是磨损、老化。每台机械设备都有它的寿命,在使用时间范围内,我们要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保养工作会延缓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要定期检查维护,检查机械设备是否螺丝松动、是否规定部位缺油、是否环境条件不适宜。定期检查、适时养护,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让机械设备快速复原,避免造成因机械设备问题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

4.对重要设备实施监测

实施设备监测可以保证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使管理者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缺陷情况、设备存在的隐患,帮助管理者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在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维修,保证其可靠连续运行。

5.加强化工机械的维修管理

(一)化工机械设备要每天面对高危害性的化工介质,不仅如此,这些高危害性的物质还是持续停留在化工机械设备中,因此,要保证机械设备能稳定供给化工产品需要,就要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同步检修制度、协同检修制度。巡回检查要求操作人员要经常巡回检查、生产区域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现场管理人巡回检查,把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降到最低。

(二)化工生产是各个设备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个操作单元,多个系统之间要良好配合,合理运转。各个生产设备之间形成没有间断的连续作业,形成一个自由顺利的生产通道。生产原料多数具有高腐蚀性,在运转期间的各个环节,要连续、不间断,从进料到生产到运输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三)化工生产往往涉及特殊工艺,特殊工艺对化工机械设备提出很高要求,所以同步协同的检修制度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化工生产工作处于高效运转状态。

(四)化工机械设备要注重大修,设备大修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维修模式。设备大修要严格遵循设备技术要求。设备的使用期限一般分为初始期、稳定期、衰老期。大部分设备一年为初始期,经过三年到五年的稳定期,进入衰老期。停产大修的时间要选择销售淡季,大修工作虽然细致,但是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会造成生产率低,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在保证化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用适时维修的方式减少故障发生,故障发生少了,化工机械设备的生产率、利用率自然得到高效发展。

四.结束语

化工机械和设备运行的高效化对于化工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该切实采取措施,保证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的高效化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文华 袁文 关于提高工艺专业化工设备设计能力的几点看法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36期

[2]刘洁 张和平 禹言芳 我国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探讨 [会议论文] 2004 -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高层论坛

[3]邵泽波主编 化工机械及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问题对策

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的预防性作业称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针对电厂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应该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为基础,这样可以在春季安排一般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这样根据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的特点,在春季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可靠性;第二,应该注重设备状态检修合理安排,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具有一定好处。所以说,要想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应该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一、关于如何解决状态检修思考

1.关注设备的初始状态

在关注设备的初始状态环节中,可以包括基础建设、备件配备、调试、试运等过程。这样就认为,单纯的检修环节并不是状态检修,而状态检修的范围很广,还包括各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的相关管理工作。在这个环节,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特别关注:一方面就是保证设备的初始状态的健康,对于具有先天性不足的设备拒绝投入运行。这样,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的目的就是确定出来设备检修的恰当时机;第二,对于设备各方面的情况应该尽可能了解更多,这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工作需要加强

对于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来说,如何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工作,同时有效进行状态的检修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应该及时结合相关的新型技术及新的检测手段,对于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和实验,这样就能够比较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对于使用新技术来说,目前的在线监测技术还存在一定不足,还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解决,这样就往往要求我们应该在设备的监测过程中,有时候也应该及时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这样通过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测试,就能够获得设备状态,从而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还应该做到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在设备管理上下大工夫。在健全设备缺陷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到及时修正补充的工作,预先要考虑到新设备以及新的运行情况的可能情况,从而进行相关有效的设备检测。在平时工作中应该将设备评估定期工作的检修加以重视。比如,电器部门应该对于本部门缺陷管理工作每月进行分析探讨,每年进行总结分析,能够得出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还有就是变电运行趋势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主管领导的批准下进行一定的项目改造工作。

对于现有的设备状态评估系统来说,一定要突出其管理上的创新性和突破的特点。做好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的两点,同时也应该使得范围尽可能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同时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系统中的分析和统计功能应该好好利用,比如以“小神探”等为数据来源和基础,这样就能够够对于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较为高效的信息。

3.状态检修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来说,可以视为是一次专业管理观念上的转变,这样就要求必须存在相关的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相关要求,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传统专业管理模式。采集到的状态信息交给电气专业人员后,他们需要对于变电设备进行评估,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得出设备的健康状况,并同时判定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其中,状态信息是指对于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所依据的信息,这其中主要包括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对于评定方法应该进行综合考虑,比如用加权计算方法,实施百分制评价。通过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而进行合理的系数设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为提高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奠定基础,一般可以参考《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所列试验周期进行参考。

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这些是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出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是设备检修的目的。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我们积极探索,结合相关技术措施,以及对于相关项目进行检修改进,我们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规定。并且这些针对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于设备的状态检修具有重要作用,大大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对于深化状态检修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变电设备这类重要关键状态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了相关的规范和指导。

二、状态检修客观评价

通过状态检修实施对于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具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可以减少110kV系统及保护的停用和操作次数,因而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得以明显的提高。

其中最为重要核心就是通过状态检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减少停电次数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还减少了维护工作量,从而使得成本得以节省。对于状态检修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排检修计划,这样设备维护部门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基准周期适当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其中,设备状况优良的先进设备或室内设备一般在不要求试验的情况下,原则上都不安排全部停掉。一般采用设备轮流停电检修,对于必须检修预试的设备来说,另外还应该协调有关单位将定检预试任务和全年的送变电设备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进行编制计划,对于设备摸底调查工作应该尽可能早进行,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积极向相关上级单位提交设备停电定检预试计划的基础上,应该对于设备检修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力争做到一次停电,一次完成。在过程中,应该做到人身和设备安全。通过合理的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能够大大降低人身和设备发生事故的几率,这样对于对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十分有利。

三、关于状态检修认识不足

1.缺乏对状态检修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的认识

由于缺乏对其理论的学习及深入的研究,这样使得从事状态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存在一定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减少停电次数,拉长检修周期不仅可以少干活,也能保证安全等等。如果这样的片面认识存在检修专业人员头脑中,这就是肤浅的认识,只是简单的认为状态检修就是少干活,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2.技术水平往往和实际的需要偏离

事故后检修还是预防性检修都应该和相关检修技术紧密结合,这不仅从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从实际工作中也应该体会到这一点。应该以实施状态检修的技术作为基础,只有这个基础牢靠才能确定状态检修工作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3.技术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滞后

科学管理对于状态检修也十分重要,但是在现实生产实践中存在诸多的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比如,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提供的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运行检修记录不详、不衔接、资料丢失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在科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只有把历史记录好好的组织利用起来,我们才能根据详细准确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设备状态检修方法,还应该使得各级专业人员明确自己在状态检修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把一些没有必要的工作进行合理修改,充分考虑相关合适的检修规定。应该在实践中去合适的确定新的检修周期,以及检修项目的变更,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每类设备检查或检修较经济的周期,专业管理人员在技术管理工作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四、典型案例探讨

近年来电气专业不断跟踪和分析变电设备运行及缺陷发生情况,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将设备变检修周期由一年改为两年,将厂用变压器及所属电源的检修预试项目也进行了调整,减少了设备频繁试验和投退的同时确保了变电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专业管理方面,逐步推行状态检修管理理念,通过近年来对变电设备绝缘监督数据、交接预试信息、运行信息的分析,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科学地判断设备综合健康状况,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维修计划,相应延长了厂用变电设备的检修及试验周期,从而节约了维修费用,减少了停电时间。

第8篇

关键词:环保设备运行管理操维合一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quality, set the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propose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unific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d on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模式在市场机制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式的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1.我国环保设备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建设起了许多环境保护设施,然而大多数污水处理设施沿用的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管理模式:由政府或企业承担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费用并运营管理。因此,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2.环保设施的前期运行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执行“三同时”政策,即环保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治理方案定得合理,工艺路线正确,设备选型适当,能给后续的设备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需要选择效率高、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治理方案。

环保治理方案设计时,应结合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现场情况,突出设计工艺的先进性、合理及安全性,在设备选型中,应注意选择通用性,便于加工采购。在工程验收时,应做好验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以备查阅。

3. 建立健全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3.1环保经济责任制

企业应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达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同时检修、同时维护的“三同时”原则,这就要求企业把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指标化考核的范畴,实行环保经济责任制,即把环境设施运行指标同生产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将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好坏同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罚,奖优罚劣,建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奖罚制度。

3.2经费保证

当生产设备运转时,环保设施必须运行,生产设备维护和检修时,环保设施要有检修计划和备品备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计划上形成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运行经费的到位,以保证环保设施备品备件供应费用及检修维护费用。

3.3管理制度的建立

明确环保设施的管理职责,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制定一系列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有关环保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后,按制度要求,将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及管理责任和指标从部门、车间、班组到每个人层层落实,每台设备、仪器、仪表、阀门都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操作人员必须按制度的规定使用、检查和维护设备,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巡回检查等原始记录。

3.4制度落实

对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落实、考核,保证环保设施管理按制度进行。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要指标运行达标情况;

2)规章制度、规程是否执行;

3)设备是否闲置不用;

4)设备坏了是否及时维修或保养;

5)运转记录是否真实。

4.实施“操维合一”,推进设备点检工作

为实现操维合一,全员设备管理切实有效地推进设备点检工作,要健全生产作业班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生产作业班专业维修人员的定期及动态点检,机电液专业精密点检,形成三位一体的点检网络。

设备科作为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应建立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点检作业指导书,制定点检基准和规范的点检程序,对主要设备编制了岗位日常点检表、专业点检表,运用新的诊断技术和劣化理论掌握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收集检测数据,跟踪分析这些状态数据,作好记录以推算出最佳的维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5. 推行“四化"模式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完善绿色生产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的程序化

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从夯实l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 管理体系入手,将岗位责任制、各种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生产人员的现场作业步骤等49项内容整理汇总,对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完成时限、效果等都作出硬性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 炼,形成 “工作按程序,程序出效率”的良好局面。加强关键要害部位管理,制进一步规范职工现 场设备操作水平和防范能力。

其次是以绿色生产四步法为重点,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要求, 细分绿色等级,通过绿色生产分析,查找每台设备的安全隐患风险 点、清洁生产控制点,讨论、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绿色防护措施。

5.2强化全过程控制。实现设备运行的精细化

生产过程控制是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 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 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通过实施“三精细”,即精细管理、精细维护 和精细操作,不断优化生产运行,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的执行质量。

按照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以“看、听、摸、闻、测”五诊法抓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及时解决。同时,加强网上数据应用分析,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控制探头,监控各大厂房和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协调各岗位快速反应、和谐运行。

5.3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实现设备本质的安全化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令》,使职工生产活动始终受控制度和规范。为使每台设备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五诊法抓好设备状态监控,严格做好设备周检和月检工作,每周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每台设备进行打分、汇总,力争实现“五个到位”,即责任到位、点检到位、到位、清洁到位、分析到位。

5.4实施点检预防维修制.实现设备维护的效能化

以加强设备管理为突破点,将“把设备当成工艺品”理念融进各个环节,促进了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即分为A、B、C三类。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定修管理,设备的修理采用主动维修和预知状态维修:对于B、C类设备,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采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的方式。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流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运行效率高。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设备档案、管理台账等管理,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维修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管理。首先是狠抓设备的点检维修和预知维修。设备点检定期维修制是全员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次是强化设备管理创新。现代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把每台设备当成工艺品”的观念,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

结语:强环保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通过全过程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落实,就能够管理好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