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战略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企业内部审计领域,信息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内在要求,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战略中发挥作用。
(一)公司总战略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响应审计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选择企业战略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方向,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特别是对于现代化集团企业来说,总体战略目标往往是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企业。这要求公司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价值创造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经营合法合规,管控高效。总公司审计部门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工作旨在为企业发展服务,为规范经营保驾护航,“控风险、促规范、增效益”,全面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在强化合规性检查的同时,向增加企业价值转变,提供包括管理咨询、内控评审、风险防范在内的增值服务。积极推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审计部门全力落实贯彻“大审计”理念的必然要求。各层级审计人员被抽调参加总公司审计工作时,可以借助于内部审计信息化,整合集团内审计资源,形成整体的工作合力,以促进内部审计在辅助高层决策中起的作用,从而推动公司快速稳健发展。
(二)事业部战略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随着企业ERP系统的运行和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企业管理将逐步形成以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为主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集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持续性、集成性、共享性以及应用软件于一体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传输数字化、信息交流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客观上也要求内部审计必须与时俱进,运用信息化技术对这些活动进行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三)职能目标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发挥企业各职能部门协同效应的有效机制企业都有总体目标,相应的,每个部门也有自己的目标,各职能部门和各机构单位在行政事务、人事征用、经营策略、工作理念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化与冲突。比如研发部门设计的产品尽管技术含量高,但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又可能难以进行流水线生产;销售部门以促销的方式获得销售业绩,又可能与财务部门的资金计划相背离,等等。这些目标冲突可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为避免这些问题,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内部审计作为监督部门,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手段,在进行财务审计、基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的同时,分析各职能部门在实施总体战略和事业部战略中的要求,并评价其责任的履行情况,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内部审计信息化使内部审计能够适时掌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流动,监控企业各部门的短期行为带来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协调整合各职能部门的资源、目标和策略并给予建议,使各职能目标协同化、企业总体目标最大化。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根据波特关于企业价值活动的架构,内部审计属于辅助活动中的“企业基础设施”,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政府事务和质量管理等。在组织结构中设置内部审计这一职能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基本价值活动的开展,还能帮助其他辅助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来源于价值链的内部联系,它通过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而不是单个活动起辅助作用。从组织活动的具体类型来看,内部审计又隶属于质量管理与保证。根据国内外内部审计实践,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监督环节,在企业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采用独立的、客观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活动的组织、控制及职能的有效性和恰当性进行审查,并根据管理和业务知识将审查结果与企业目标相比较,找出偏差,提出建设性措施。因此,内部审计为价值链上的各环节工作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内部审计对象信息化、手段工具信息化、方式信息化又为内部审计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理论将企业视为谋求私利的人们之间形成的一些“合同关系”,而不是将企业当成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实体。根据理论,雇主(企业所有者)雇佣人(管理者)作为其利益的代表来执行任务,并把一些决策权力授予人。然而,人往往谋求个人利益而不是企业所有者利益。因此,为了保证所聘管理者或下属管理者可以更好的工作,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必须耗费金钱和时间监视和控制管理者或下属管理者的工作,这些费用就是成本。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1)内部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各层级、事业部以及职能部门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传输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成本。该企业的所有者可以非常容易的了解管理层绩效,同时各管理层也可以随时了解下属员工的工作,上级向下级信息,下级向上级报备以及反馈信息变得更加直接、便捷,有效的增加了管理层的管理幅度,使组织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减少中间管理层次以及管理者的数目,从而降低企业内部成本。(2)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客观上形成内部审计人员的高素质化,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用更短的时间以及更高的效率获得更有质量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促使其不断改善工作绩效并与其他部门合作,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特别是现代化集团企业,各层级、事业部以及职能部门事务庞杂、业务众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反馈机制,管理部门可借以弥补各种程序上的缺陷,避免对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甚至对整个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内部审计采用信息化手段和工作方式,可以更好地优化组织内部价值链的每个结点以及降低链接间的协调成本。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内部审计持续的信息化投入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在信息化初期,对内部审计软硬件、网络以及数据库的购买、开发和建设,会造成企业成本急剧增长;但是当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数据集成甚至成熟阶段时,后期的投入增量会呈递减趋势。在内部审计信息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信息化的投入将低于信息化带来的审计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时,企业价值自动增加。内部审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提供审计建议、决策支持等的效率得到提高,效果得到增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随之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技能的提升将带来审计人员数量精简、部门经费降低、审计投入产出比增加等,因此,内部审计信息化将带来审计成本下降。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的价值增加
内部审计一般在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充当参谋和顾问。内部审计人员合理化的建议和报告,可能会改变一个战略设想,优化企业行动方案,完善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控制,从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分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大范围和比例的抽样审计,查出改正的错弊金额更加准确,挽回的企业资金损失更多,在更大范围内帮助企业减少负面影响,降低损失。同时,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方式,运用战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咨询服务的职能,在横向和纵向上优化组织结构,辅助业务流程重组,从而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领域为企业增加价值,增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实践的具体方式与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多,内部控制手段和信息处理流程都是通过一系列看不见的计算机指令完成的,信息存储的介质和存储模式也新颖多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工作适应科技创新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内部审计监督的需要。
(一)降低内部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投入产出比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治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日益扩大的需求,管理审计业务、经济责任审计业务以及企业风险控制业务的数量急剧增加,手工操作的内部审计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运用审计办公软件,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实现审计文档、审计程序、以及审计分析的流程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操作,进而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展多领域的审计作业电算化,采用审计现场作业系统,可以在审计现场进行项目管理、数据采集、审计分析、审计抽样和审计底稿等工作,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内部审计可以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经常性、连续性、即时性的监控审计;通过内部网络接口技术,可以快速读取业务数据,摆脱审计业务的地理限制,缩短审计发现问题的延滞时间,实现审计工作的非现场化、实时化、智能化、个性化和预警化。在审计任务繁多、业务复杂、地点分散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运用信息化审计技术来快速采集、处理、分析数据,提高效率,解决审计资源有限而审计工作庞杂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查审计系统覆盖面中的监控盲区或监控不力的区域,并复核监控结果的利用情况等,大大缩短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改善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建立与审计客体的紧密联系
在企业审计业务流程尚有待理顺、上下级审计信息沟通还不便捷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方式的信息化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内部审计办公自动化软件,有助于内部审计业务流程向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转化,有助于上下级企业间的审计信息沟通、审计人员调用、审计协同办公以及审计成果的运用;通过开发审计信息门户,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内部查询和共享,建立内部审计与企业各层级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紧密联系,及时整改、及时反馈。
(三)辅助内部审计决策,提高审计服务水平
传统环境下的审计决策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敏感性、判断能力、审计经验,面对大型企业时,这种个人决策成果往往非常有限。内部审计采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就是为了解决在信息环境中企业业务纷繁复杂、流程自动化、半自动化情况下的监督、控制和业务咨询问题。通过建立审计数据中心与案例中心,开展对数据和审计案例的再分析和利用,实现对数据资料的归档和整理、对数据的连续存储备份、对案例的归纳提炼,为审计项目的确定和实施、审计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审计结果的总结和利用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案例支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企业大型数据仓库中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出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却潜在有用的审计信息和知识,提高审计决策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模型库和专家经验库,审计人员可以学习、积累和运用专家经验,借助各种经济、管理、工程模型,来弥补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缺口,辅助内部审计决策,提高审计的确认、咨询等服务水平。内部审计部门面对各职能部门产生的大量的、冗余的数据,迫切地需要数据分析工具,以准确把握审计客体的职能履行情况,并适时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企业内部审计涉及各种专业知识,客观上也需要有相应的专家经验库和工程模型库作为审计决策的知识储备。
(四)促进内部审计转型,推动审计事业发展
融资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
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
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
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第二,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那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另外,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例如,以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为例,该银行近年来特别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对扶持行业、利率、风险控制方面都有十分详细具体的规定。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其一,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务必计算好贷款额,确定贷款用途,准备好整套的真实资料,直接与银行的客户部门联系,配合银行的调查评估。
其二,当您的企业急需资金又找不到资金时,建议您:反思一下您的项目是否成熟(不成熟的项目是无法获得资金的),给您的企业多注入些科技含量,使您的产品更有市场,将您的企业建设更符合融资要求。
1.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企业理念能为企业的运行提供科学指导,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思想动力,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1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没有指定具体的措施,例如: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专业性质的培训;缺乏系统的绩效考制度和奖惩制度。
1.2人力资源的战略投资规划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许多企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养上,没有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得大部分企业员工责任感缺失,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1.3许多企业虽然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但是储备机制仍然不够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缺少高精尖人才,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无法更好的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同时也缺乏对已有员工的培训,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使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会使企业无法科学的了解企业的业绩和经济增长值,同时也会对其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所谓的绩效考核、评价就是对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利益,也和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绩效考核、评价的工作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据科学数据统计,企业中大部分员工特别是普通职工对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认为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某些方面有失公允。特别是近几年来,员工内部工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技术岗位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管理岗位职工,使得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无法进行良好的合作,甚至出现彼此对立的现象。另外,在评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值时也不够科学,使得企业在发展决策上出现失误或者偏离,与企业实际经济状况严重不符。
3.薪酬制度缺乏合理性、公平性。在企业中,一个有效的、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薪酬制度上都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没有将职位、能力、资历、以及贡献在工资分配中的关系处理好,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凭能力上岗、凭贡献获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薪酬制度固化,使得企业员工缺乏积极性,而且企业实行的工资制度,并不与能力和业绩相关,而是以工龄为准。另外,在工资上还实行平均化分配,这就导致以集体为单位的奖金制度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不管个人努力程度如果,经济成果都集体分配,人人有份,这种分配制度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还可能激化员工矛盾,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基于企业战略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树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念。若想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走出传统的误区,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足够的重视。在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企业员工的发展,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列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尽最大可能的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企业业绩最优化。首先,要在认识上实现成功转变,将人力资源放置在企业所有资源的首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树立战略性管理理念。其次,要实现双赢局面,企业与与员工之间是互惠互利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员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只有树立双赢理念,使企业和员工都获利,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才能使企业快速进步与发展。最后,要对现代人力资源进行重新定位,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把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改变传统的观念,做到“礼贤下士”,充分尊重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合理的目标责任管理和计划管理制度。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若想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必须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分配,并将管理工作细化,分派到班组或个人,从而为绩效考核、评价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时,要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科学测定,将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量进行明确的量化,然后后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各种数量关系和数量模型的构建,建立健全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最大限度的排除人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保证绩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尽量避免员工不满情绪的出现。另外,企业还要处理好各个岗位间的收入水平差距,特别是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在设定工资水平时,要以国际通用的岗位贡献率为依据,在绩效考核评价中利用“倒推法”将其体现出来,而且还要运用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将其固定下来。除了这些之外,企业还要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将学历、职称、技术资格证书等纳入到绩效考核、评价的依据中,从而保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保证企业能够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3.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体系。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若想更好的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体系。而且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复杂的工作,包括薪酬数量的确定、薪资类型的选择、薪资奖励的区分,所以在建立、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公平的原则,才能保证薪酬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实施,才能对企业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同时,还要将竞争机制引用到薪酬管理体系中,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才能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另外,企业还要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丰富薪酬内容,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可以设置奖金、福利等。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企业员工极性,激发员工的自身潜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总结
管理是一门关于组织结构和控制程序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大量的不确定性。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在扩展,管理的层次在深化和提升,管理的模式和工具在不断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无论哪种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都只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不可能是唯一的。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有战略思维和眼光。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所以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运用独特的战略管理理念的企业比不采用战略管理观念的企业更能赢利,更为成功。一切目光短浅、不能正确定位并具备战略管理能力的公司,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一条没有舵手的船打圈航行一样不可能如期到达胜利的彼岸,更不可能成长为基业长青的优秀企业。
世界著名的戴尔公司迅速崛起并获得成功,其中最突出的也是不同于一般公司的是,它并不是依靠领先的技术,而是依靠一种全新的战略思想,一种独特的观念,一种讲求实效的商业模式。正如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这样评价戴尔:“在处理别人认为十分棘手的问题时,迈克尔总是显得从容不迫,看得出他具有超凡的胆识和战略眼光。”
在一个民族、国家或公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决定战略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和公司都在自觉地实施文化战略。文化战略是使公司物质与所从事的行业特性顺向一致,使公司的事业高度自觉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我们在研究了中外众多大企业的案例后发现,世界优秀企业,其成功背后都有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基因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使之成为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像通用电气推崇的三个传统:“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沃尔玛的基本信仰“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的价值观“科技以人为本”;英特尔精神“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等等。的确,他们持续成长、不断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企业文化,他们独到的经营哲学,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使企业与员工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本质上讲,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在企业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波音公司的核心理念:“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应付重大挑战与风险,吃饭、呼吸、睡觉念念不忘航空事业。”日本索尼公司早在50年代初就确立了“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的愿景目标。企业愿景表明企业应该往哪里去,给所有员工一份希望和盼头;企业使命表明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存在和持续成长;企业精神表明企业在面临重大事件或困难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能量来面对;核心价值观表明企业在未来三五年中的经营战略、经营思路、业务模式、业务组合等等;管理理念则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关于人才、领导、制度、沟通、学习、创新、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念或原则。愿景、使命、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理念是相对稳定的,不论企业未来如何发展,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都是基本保持不变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对于核心理念而言,则是相对变化的,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变革。
愿景是普通公司与世界一流公司之间的差别之所在。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它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如苹果电脑、福特汽车等企业,他们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共同愿景所发挥的功能。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苹果的创始人则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这种更高的目的,根植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也使企业获得了成功。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愿景呼唤企业走向真实的伟大。一个高尚的愿景能够清晰地表明了员工的希望和梦想,能够触及他们的心灵深处和精神世界,帮助他们看到并共同分享所做出的贡献。一个鼓舞人心的愿景是有生命的,她会让人们充满激情,忘掉自我。如果一个企业的愿景是引人瞩目的、令人兴奋的,企业员工就会认为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付出是值得的,而且会感到累并快乐着。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面,文化的竞争是更高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的通用话语和文化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逐步被众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列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今年7月初,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上,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构建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将出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强烈反响。这不仅表明了国资委已将加强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摆上了重要日程,而且表明国资委既重视从经济上搞活并增强中央企业的硬实力,又重视从文化上激活和提升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极具战略远见和实践意义。
那么,提升执行力的途径有几条呢?一是健全激励机制。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主要原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业务培训和工作环境等。从成本与收益对比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企业执行力的提高。二是注意细节控制。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只注重重要决策的控制,而不注重细节,这直接影响了执行力的效果。三是量才使用。只有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加以重用,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最大的执行力。四是设立首席文化官CCO(chief cultural officer)。中国企业不仅需要首席执行官、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等,也需要多培养执行企业文化管理的首席文化官。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转换到商战中,正者,也就是常规产品、传统款式、已有市场以及通行的营销方式等;奇者,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翻换新款式、开拓新市场、变换营销方式等。中小企业固然要让有市场的常规产品形成规模,筑牢原有的营销网络,唱好自己的拿手戏。
但是,市场风云变幻,况且同一领域的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档次往往差异性不大,又在同一市场内抢吃同一个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固步自封不创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汤的,不是坐以待毙,就是被拖垮。
因此,必须善于运用奇正策略,学会度势控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权变来制胜。要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获得产品技术上的提高,不断推出市场需求、款式新颖的新产品,采取别出心裁、出人意外的新举措,开拓新兴的、有潜力的新市场。
当然,“正”与“奇”是相对的、辩证的关系,一件产品最先研发出来时为“奇”,待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后则变为“正”,就需要用更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使“正”又转化为“奇”。中小企业只有充分运用好奇正策略,“奇正相生”,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壮大。
二、扬长避短乘势而行-善于运用聚焦策略
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且,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型企业,形不成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战略所要求的经营优势。所以,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并兵相敌”,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要乘势而行,努力使聚焦策略不断取得战果,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呈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避实击虚乘虚而入-善于运用虚实策略
中小企业面临竞争压力更大、危机感更强,因而也更需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组织构架精干,管理层次少,运行机制更为灵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适应性和承受力、应变力也较强,在经营上更有弹性。
所以,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观察竞争对手,分析研究市场态势,采取避实击虚策略,避竞争对手长处之实,击竞争对手短处之虚;避市场饱和之实,击市场空缺之虚。注意寻找大企业不愿或不能进入的,企业自身有基础而又能发挥专长的市场空档;注意抓住当前一代产品开始衰退,后一代产品尚未投入之时而出现的产品空档;注意捕捉一些大型企业往往求助于社会分工协作,希望其他企业帮助从事加工业务而派生的介入空档。中小企业要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走“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路子,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实”。
四、见缝插针乘隙而进-善于运用穿插策略
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往往分布着大、中、小不等的企业,它们在同一市场中竞争赛跑,企业之间实力很不均衡,起步又不一致,竞争是相当残酷的。但是,市场不怜悯弱者,不相信眼泪,它遵循的是适者生存、强胜弱汰的规律。在竞争中,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肯定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抗衡,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企业似乎在大型企业的巨大压力中生长,而小企业更是在大、中型企业的夹缝中生存,时时有被碾碎的危险。
因此,明智的企业应学会运用穿插策略,利用市场竞争的“空隙”,见缝插针,乘“隙”而进,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如在市场竞争中无意与大型企业正面碰撞,应采取迂回战术,避开锋芒,不能硬碰蛮撞。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才能在大型企业包围圈里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
五、抢占先机以快取胜-善于运用快反策略
市场往往是以快取胜的。谁先研发出新产品,谁先满足需求,谁先抢占市场,谁就能在市场角逐中掌握主动;同类、同质、同价产品,谁先把它投放市场,谁就能控制市场制高点,其他企业若想拿下这制高点,就得花几倍、几十倍的力气,投入几倍、几十倍的费用。先处战地,捷足先登,靠的是速度,中小企业发展自己,必须运用快反策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要重视对市场的分析研究,随时掌握市场脉搏,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对市场要有一种特有的嗅觉,增强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及时捕捉先机;
要注意发挥其灵活善变、船小好调头的长处,做到兵贵神速,在抢抓机遇中赢得主动权。只有这样,企业的潜在优势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
六、虚拟经营共享资源-善于运用借势策略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间协作空间也越来越宽广,中小企业一定要在整个产业组织链中选准自己的位置。由于中小企业资源相对贫乏,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都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应学会运用借势策略,在重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主动与相关企业构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虚拟经营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并把它经营好,达到双赢目的。企业通过高起点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要注意消化吸收,并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借助外脑,为企业科技开发服务。
关键词: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
Abstract:SummarizesU.S.A.enterprises’lawoflogisticsmanagementondevelopinginfiftyyears,setsoutfromthelogisticsmanagement’s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dputforwardseverallawssuitabletoenterprisesofourcountry.Thenonthebasisofthisanalyze,theauthorputforwardsomeviewsonstrategyofthemodernenterpriselogistics.
Keyword:logisticsofenterprisesstrategymanagementmakingoflogisticsE-business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应对市场竞争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石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供应资源总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化工行业市场竞争由资源争夺型的竞争转化为需求为主的价格竞争模式。化工销售面临着化工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新形势,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营销业务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学会用主动进攻的姿态去努力获取市场,同时也要应对市场缩小以及同发达国家在资金、管理、技术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2.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服务营销的本质是“服务”,美国市场营销学界将服务定义为:“主要为不可感知,却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据此不难看出,服务是一种涉及一些无形因素的过程以及结果,服务营销的关键在于为客户提供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则能够促进所销售的产品价值的提升。
3.加强内部建设的需要
尼龙化工销售应当针对市场形势以及行业的特征不断调整与完善。只有用先进的营销服务理念去影响和感染职工,企业才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统一文化,利用化工销售服务文化加强员工的教育,用规范的营销模式统一员工的行为,加快文化的融合,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市场形象,从而提升尼龙化工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市场影响力。
二、完善尼龙化工企业服务营销的对策
尼龙化工企业应当树立起牢固的服务意识,注重服务能力建设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服务转化为化工销售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销售服务文化软实力
化工企业应当树立起现代营销服务的理念,规范服务营销的礼仪,形成自身具有化工销售特色的销售服务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化工企业服务的软实力。服务软实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当以制度规范作为标准,加强执行。理论与服务文化礼仪只有形成制度,才能够产生足够的约束力,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销售服务制度,采取措施加强对服务工作以及营销行为的检查与监督。其次要注重宣传与引导,使服务以及营销理念被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将其内化为员工自身的自觉行为。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领导,管理者应当大力倡导并做到身体力行;另一方面需要组织全体员工讨论服务营销的理念与制度,促进员工了解的同时让员工提出自身的意见与建议。此外,应当加强主题活动的举办,利用活动载体来增强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利用相关的主题活动,寻找自身在服务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同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距,企业还应当加强机构建设,不断整改落实,按照活动主题和规划推动其有效开展。
2.完善营销服务架构
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氛围下,尼龙化工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营销组织架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部门予以职能划分。首先组织架构应当体现出系统性与全面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员工不仅要是企业内部的主体,同时也应当是控制的客体。企业员工要加强自我控制,同时也应受到其他同事的制约。其次应当明确职责,奖惩适当。加强员工营销工作的效率,促进务实的工作风气。此外,也要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对内部控制制度予以优化完善,提升企业的成本效益,优化销售服务的工作流程,以符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为前提。
3.健全适应营销战略的服务体系
与服务营销战略相融合的服务体系主要有信息系统服务、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系统、技术服务系统、客户投诉系统等,这些系统服务都是化工企业营销战略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物流配送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目标市场聚集地进行物流配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与便捷的服务,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客户与企业的双赢。企业的产销研各方面都需要围绕市场而进行,将营销战略服务的目标转化到客户的反馈上,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使用情况,企业自身的产品有哪些用途与性能,如何加工、怎么用都需要保持重视。同时也要主动向客户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提升产品性能,与客户共发展。
4.发挥链条优势,促进尼龙产业市场竞争
国产服务器阵营前三甲之一的曙光公司总裁历军说过:企业的目标、利益和能力之间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平衡关系(见图1)。目标是企业在特定时间(When)、特定领域(Where)里要做的正确的事(What)。利益是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驱动力,表现为各类利益相关者(Who)及其行为动机(Why),是组织正确做事的一个方面。能力则指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How),表现为企业的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是组织正确做事的另一个方面。
三角平衡中,目标、利益和能力构成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角,包涵了四个方面的平衡关系:目标、利益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平衡是企业稳健经营的轴心,目标的合理设置、利益的有效分配、能力的均衡发展则是企业发展的三个基本面。目标、利益和能力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在运动中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战略目标中的三角平衡关系
战略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确立企业的终极目标,这也是企业为之而存在的理由。企业的终极目标一般来说是企业几代乃至几十代人为之而努力的目标;企业终极目标不仅为企业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远景,而且也同时规定了整个企业的业务范围。
其次是建设企业的中长期规划。企业的中长期规划期限一般是五年乃至五十年,至少不低于两年。现在不仅西方企业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中长期规划,而且中国的许多企业也制定有自己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此外是制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建立年度计划是由企业中所有管理者直接参与的一项分散化的活动。积极参与年度计划的制定可以加强管理者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企业应当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努力,以保证年度目标恰当合理、与企业远景和中长期规划一致并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战略目标包含了三大内容,即企业远景、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目标,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详见图2)。企业远景是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础,而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又是企业远景实现的具体措施;同样地,企业的中长期规划也是企业年度计划的基础,而企业年度计划又是实现企业中长期规划的具体措施。
企业利益的三角平衡关系
作为企业必须平衡社会利益、企业自身利益和顾客利益之间的关系(详见图3)。首先,企业必须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考虑到社会的利益。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承担国家的税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安置好企业内部的员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重庆立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过:“当企业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不再是自己的了,而是为社会所共有。”的确,企业越大,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就越多。一家大型企业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加上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肯定比企业的利润要大得多。社会利益包含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生态效益。如果国家利益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国家的安全与保卫就很难有完全的保障;如果公共利益受到侵犯,那么很容易引起众怒,众所周知“众怒难犯”,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如果生态被破坏,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就会受到威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其次,必须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企业如果不能满足自身的利益就没法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承担社会责任和满足顾客利益了。最后,企业还必须满足顾客利益。一般来说,顾客包括企业内部顾客和企业外部顾客。企业内部顾客即企业的员工,他们的利益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的资源和财富源泉,没有企业员工的创造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企业外部顾客,即通常所说的客户或消费者,满足外部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除满足顾客需求之外,还可以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满足和引导顾客需求之时,同样也是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就业机会实际上就是在减轻社会的负担;为消费者或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实际上是在推动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说,企业必须平衡社会、顾客和自身之间的利益关系。
企业能力的三角平衡关系
企业的综合实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企业的人才。企业员工一般可划分为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即企业的普通员工与企业的核心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的员工仅仅被看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其报酬只能按照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而作为人力资本的员工已经被资本化,他们能够创造出企业的利润,因此其报酬是按照资本分红的原则进行。由此可见,企业的人才是资本化的人力。其二是企业的技术实力。既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企业就应该十分珍视技术。企业必须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培训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进行技术开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依托团队的创新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加强技术管理,从体制上、制度上鼓励创新;建立相应的技术研究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妥善处理创新与维持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必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技术研究开发的文化氛围。其三是企业的资金实力。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是否雄厚往往可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战略经营决策。企业的资金实力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进行衡量,可以从负债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看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还可以看企业的净资产量和企业的效益状况等等方面。综上所述,企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构成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奠定企业战略实施的良好基础。
同样地,企业的三方面能力的体现也存在着三角平衡关系(如图4)。根据木桶效应,企业只有三方面能力都很强才能拥有真正的雄厚实力;即是说人才、技术与资金之中,企业任缺其一都将使其实力大打折扣。如果企业缺乏人才,很难进行技术方面的革新与创造,就不可能长久地拥有技术的优势;同时人才的匮乏还将导致企业效益的下降,企业从而会丧失资金与现金流方面的优势。如果企业缺乏技术,已经说明了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短缺,至少技术人才是不足以支撑企业发展的,那么相应地也会带来资金上的弱势。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也很难留住人才、拥有自身的技术优势。综上所述,企业必须平衡人才、技术和资金三者的关系,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形成马太效应,让企业越来越好,越走越顺,使企业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战略管理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四个平衡,即战略三角平衡、目标平衡、利益平衡和能力平衡。企业目标确定在何时、何领域做哪些正确的事;企业的利益驱动关联着企业诸多相关者及其行为动机;企业各方面的能力说明了企业将采取何种措施去实现自身的目标。综上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精髓已寄寓于此四大三角平衡关系之中。
内容摘要:事物矛盾双方都有趋向平衡的本性,事物发展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三角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战略的三角平衡关系也相对稳定。战略平衡包括目标平衡、利益平衡和能力平衡。目标平衡是指企业远景、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益平衡主要协调社会、企业和顾客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力平衡主要是指企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战略管理的精髓就在这四大平衡关系之中。
关键词:战略管理平衡论目标平衡利益平衡能力平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