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跨文化语境论文

跨文化语境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跨文化语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跨文化语境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文化传播已经势不可档,但在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的国家由于持续的文化逆差有可能面临文化殖民的危险。这与其经济基础薄弱、不注重保护本土文化、缺乏文化创新有直接关系。这种形势之下,弱势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首先要接受跨文化传播,其次对输入的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在自身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还要讲究传播策略。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术语。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传播科技促进下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传播已成为广泛涉及各个社会领域的一种社会行为。匡从学理上说,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lion )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您队形式上讲,跨文化传播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而进行的传播,这种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贴近,也更容易被接受。

    跨文化传播给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文化的输人方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输出方,为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文化的输人与输出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剪刀差”的问题。客观的数字表明,跨文化传播双方的文化流通量并不是对等的,甚至是差异悬殊的。以电影为例,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制品的出口值,“仅在欧洲地区就达到300亿美元,超过了航天工业”。欧洲电影市场的75%以上是被好莱坞电影控制的,欧洲电影票房收人的75%以上也是被美国制片商拿走的,光是一部《泰坦尼克号》,收人就达is亿美元。虽然欧洲有着比美国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在跨文化传播上却败下阵来。就像一位法国学者所言:虽说法国也是强势国家,但在美国文化面前法国文化依然是弱势文化。

    欧洲尚且如此,中国当然也不例外。2000年浙江省共投放市场22部进口影片,除四部系香港拍摄外,其余18部均为美国影片。其中占据2000年进口片票房前10名的有《碟中碟续集》、(恐龙》、(黑客帝国》等8部美国影片,其票房收人基本每部都在200万元以上;1998年浙江放映《泰坦尼克号》时,观众更是高达206.5万,票房收人达3654一万元。而杭州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2000年放映22部进口片的票房收人为813.6497万元,竟然超过了该年度该影院放映的其余107部国产片票房收人的总和。虽然该数据显示的只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以及所占有的巨大经济份额,但更深层反映的却是我国及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形式之下,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文化输人大干文化输出,出现了严重的文化逆差。

    其实这种文化逆差对输人方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威胁。因为多年的文化逆差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外国文化的呈几何数增长,而本土文化却被一再稀释,最终在外国文化的包围下消解。文化殖民也就此产生。

    所以,跨文化传播对那些处干传播弱势的国家来说,只能是一个经历了文化逆差和文化渗透之后走向文化殖民的过程。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悲观主义的味道,但确实可能。文化殖民不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个严重的威胁,更对于本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时的国民无异于外国的文化奴隶,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脊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化逆差甚至文化殖民的出现呢?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承受跨文化传播之战。跨文化传播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市场的开拓,每一环节都是以大量资金投人为保障的,没有经济支持,跨文化传播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作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之一,为了进人中国的市场也确实“破费”不少。1996年10月,新闻集团下属的国际新闻公司斥资75万英镑促成了“古代中国奥秘展”在英国举行;2001年,在上海正在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默多克请求中国政府准许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媒介最高层会议,并邀请百余家国际大型综合传播公司的ceo出席,以示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关注。场这一切是一般的传媒公司承受不起的。恰恰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也都是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曾饱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当年的掠夺所造成的损失使他们历经百年也难以恢复。当武装侵略已成往事,新一轮的跨文化传播之战袭来时,他们仍无力抗衡,再次面临被殖民的危险。

    此外,跨文化传播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无论是信息的发射还是接收,都需要极高端精密的设备,这同样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一些国家由于受自身的经济实力的限制根本没有完备的传播系统,在本国内传播还是个问题,更不要说跨国传播了。据统计,全球至少有65%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终端是美国,光是技术成本这一项就不知要使多少国家望而却步。

    第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致使本土文化流失严重。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这些历经千百年锤炼而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文化维系着民族的融合和种族的延续,文化促进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但现如今,本土文化流失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端午节本来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但前些年韩国却要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后来证明是一场误会,但这也确实应该使国人反省。现在一提起端午节,恐怕马上联想起来的就是吃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恐怕都已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再拿古建筑来说,原来古老的四合院、胡同在现代的推土机之下也早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几经复制的高楼大厦,穿梭在这些水泥森林中间,实在感觉不出中国的特色,也找不到与别国的不同。

    跨文化传播对于处于劣势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文化洗礼,对本土文化就是一种挑战,如果自身对本土文化都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只能在后代子孙手中消散。

    第三,文化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文化创新不仅能丰富原有的文化,而且可以使本土文化走的更远。但事实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处于劣势的国家往往缺乏这种文化创新意识,只知道啃老祖宗留下的摸,多年来所炫耀的文化永远是一成不变,再美味的汤也有喝腻的时候。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向跨文化传播中处于领军地位的美国学习。那就是不断创新,博采众长,提升自己。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中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在外国建立多所孔子学院,虽然我国的文化也得到了传播,但内容却总是老一套,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文化创新,其传播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已经全球化,既然跨文化传播不可抵挡,既然这种大局不可逆转,目前处于弱势的国家就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再自怨自艾,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争取在传播单渠道、传播霸权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首先,弱势国家应该打开国门,接受跨文化传播。现在已经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闭关锁国也根本不可能,与其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迎接,而且外国文化中确实也有很多先进的思想、技术、理念需要我们学习,如果能恰当的吸收这些先进文化,对弱势国家是大有裨益的。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可以让弱势国家直接吸收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从更高的起点上开始发展,比自己脱离世界闭门造车要实际的多。

    中国一直就有自己的看待世界、与异文化相处的观点,包括“大同”、“和而不同”、“中体西用”、“习夷以制夷”等等。甚至在一些诗句中都些微透射着中国人的跨文化的胸襟和气魄,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思想对于全球化的今天同样适用。

    其次,对待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固然是好,但涌进来的往往是鱼龙混杂。而且一些西方国家还别有用心,在所传播的内容中带有明显或隐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蛊惑,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跨文化传播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就是最有利的证明。所以,弱势国家对待跨文化传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进步的文化为我所用,对那些埋藏其中的“暗箭”要提高警惕,切不可疏忽大意。所以在接受外来文化传播时,应始终抱着一种信念,那就是要分清主次,铭记本土文化才是主体,外来文化是对本土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受其鼓动,否则就太得不偿失了。

    最后,跨文化传播时要注重传播策略。弱势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要讲究策略,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大批量输出且面面俱到,弱势国家应选择一条既经济节约又符合本土文化特色且能产生良好效果的传播策略。

    (1)选择对方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跨文化传播中,内容好固然重要,但传播形式也同样重要,传播中要选择那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尽量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了解本国文化。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 纪录片 跨文化传播 问题 策略

手机和网络等新媒体出现之前,中国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局限于传统媒体(光盘刻录发行、电视媒体等)和国际文化交流,其传播范围较窄,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内对外传播。中国纪录片的广泛传播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脑进入中国并为广大民众所使用后开始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纪录片增加了传播渠道,为中国纪录片商业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国内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宜。但在中国,纪录片的受众率仍然较低,这不禁发人深思,在新媒体视阈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民生问题关注单薄

新媒体的诞生为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除了专业的纪录片网站,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视频分享网站(如优酷、酷6等),这大大激发了纪录片创作者的积极性。从宏观上关注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多是由体制内的电视台或有资金实力的影视公司(创作的纪录片多用于商业交易)制作的,这类纪录片有《故宫》、《圆明园》等以及历史人物题材类纪录片。这类纪录片的创作需要过硬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所以小的民间团体几乎不可能创作此类纪录片。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当下存在的社会民生和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得到网民的关注,但纪录片对其的关注率相对其他电视艺术形式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单薄的,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应该关注大家关注的社会民生和环境问题,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2、民间纪录片创作人员缺乏制作技术和创新力度

1995年第一台DV摄像机诞生并传入中国以来,DV摄像机为中国纪录爱好者所使用,“小话题和小视角是DV纪录片的优势”①,但它只是简单记录身边发生的新奇的事。这种团体来源基层,他们的视角和选材往往更加贴近基层普通人的胃口,他们所拍摄的纪录片故事和选题具有一定受众性,但是往往由于未受专业训练而在技术方面缺乏专业性,很多画面的拍摄出现了硬伤,甚至镜头摇晃不稳,另外在故事讲述上,也多是流于自然主义的纪录,而不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对社会故事进行有序的加工。纪录片《老头》是杨荔娜的处女作,创作于1996年至1999年间,相继在日本、法国、德国获得国际性奖项。作品获奖不代表作品在制作技术上的精良,相反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画面拍摄和组接上的硬伤,对初次创作的杨荔娜是有情可原的,她本是总政话剧团的演员,拍摄《老头》之前从未扛过摄像机拍摄电视片。在新媒体诞生以来,这些纪录片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同时也解决了纪录片“播出难、发表难”的难题。由于新媒体传播的自由性,可将纪录片随意上传至网络进行交流,但也暴露了中国民间制作者缺乏技术的缺陷。

3、未能产业化发展

当下,中国处于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将是中国文化产业化格局中的一个分支。中国纪录片要产业化发展,“就必须由产业化运营的基本要素入手分析。虽然纪录片属于精神产品,有其独特性,但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同其他产品一样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缺一不可”②。纵观中国各大纪录片(纪实)频道,多是自产自销的小作坊制作,播出后也许就进了磁带库,而没有流通和消费,而电视台大多想到的是播出这个纪录片所带来的广告费是多少,而没有进一步消费纪录片产品。

4、批判性负面效应的纪录片普遍存在

由于新媒体自身净化的延时性,即使有网络删贴或者纪录片的网络审核,在当下也不是很严格的,过于展示暴力内容的纪录片或者过于批判性的纪录片都会存在于新媒体中。当下中国处于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信息的传播者,我们所制作的纪录片可以完整的自由发表于网络上。那么一些批判性负面效应的纪录片将会暂时存在于新媒体。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

1、充分挖掘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题材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文化历史在世界各民族传播,吸引着各民族的目光。饮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2012年5月22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片相继在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电视台播出。作品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这部作品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很成功,不但向国内外传播推广了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的生活习性、民族风俗、语言等不尽相同,除了人类学家以外,对每一个中国人或者外国人来讲,并不完全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新媒体为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提供了便利。“马斯洛认为,人的无意识深层有一种探索内驱力,它使人产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的愿望”③。因而学习和发现未知的事物会给人带来满足和愉悦。所以作为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应当多挖掘富含中国历史文化的题材的纪录片,给创作者自身和国内外观众带来满足和愉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展中国纪录片。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文化内涵

相对来说中国纪录片创作人员不足。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才,纪录片的发展将会遇到最为根本的瓶颈。中国各大高校都在开设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来说这两个专业在为纪录片创作培养主力军,但是真正能够培养纪录片创作人才的高校无非是重点高校或专业院校。或者说培养的学生不少,但不能精于创作纪录片。所以要从根本上加大纪录片创作人才的培养力度,更好地展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

3、加大与国外有经验的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合作力度

中国纪录片制作精良化,所面临的除了创作人才问题,就是技术问题(抛却资金问题不说),纵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所播出的纪录片多是引进的,国内制作的纪录片能在纪录片频道播出的少之又少。问题就在于自产自销无法满足于电视台的播出。即使国内创作不少的纪录片作品,但由于电视台实行高清化播出后,多数纪录片达不到播出标准,或者播出受到时长限制。目前中国在纪录片制作技术上还没完全成熟,那么只能靠引进播出,但引进的纪录片多是传播动物世界或者微观世界,再是国外文化,那么要展示中国文化的一种渠道就是要与国外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合作,这不乏有成功的例子。中国与国外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合作拍摄最早是1979年与日本放送协会(NHK)联合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时隔25年后(2004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放送协会(NHK)再次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4年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拍摄了纪录片《美丽中国》,在国内外也获得巨大的成功。所以以中国目前的技术而言,应加大与国外有经验的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合作力度,传播中国文化、自然生态资源。

4、推进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是中国纪录片做强做大的前提,因为只有产业化才能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的四个环节,缺少一个环节将不能完成产业化发展,而目前中国纪录片创作只停留在制作和播出,和少量的出版发行,而没有体现交换、消费。这也是为什么电视纪录片在中国是小众化的原因,因为不能广泛传播也无法更多吸取新的收视群体,造成中国纪录片节目收视率低。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要注重品牌化,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纪录片制作品牌。国外知名纪录片制作机构的产业化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结语

如果不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如果不是新媒体传播的便利性给网民和知识渴望者带来资源,想要欣赏早期的纪录片以及国外的经典纪录片,将是非常困难的,或将要花费不小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购买,这也增加了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④,当下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娱乐观赏平台。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对纪录片进行宣传与传播,是提高其影响力的一种有力手段。新媒体融入纪录片创作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播渠道的局限,解决了“播出难、发表难”的瓶颈。虽然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为中国文化的国内国际交流提供了便宜。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传播与适应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430051005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专题片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10

②陈宏,《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乱弹》,中国纪录片网,http:///

③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8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翻译教学;文化语境

一、语言与文化

(一)文化语境

语境,顾名思义,是指言语的环境。我们知道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语言也是如此。语境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它的本质是一定的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浓缩的精华。“习语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或文化内涵,且时常含有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从横向关系上讲,习语表现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文学作品等”。从以上陈述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运用英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的都是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在我们进行这种交际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习语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文化语境的分析与辨别。由于英语中极大部分习语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种种文化因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因此,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讨论语境对涉及到习语的跨文化交际。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估计的不够充分,特别是汉译英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文化层面的不可译性,显然是我们交际的最大障碍。不可译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跨文化的不可读性或低可读性。可读性低下,文学翻译的艺术价值则难得以体现。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审美共性,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跨文化交际语境的翻译策略

1、文化习俗导致的翻译差异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更是无法改变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跨文化交际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形容一个人特别强壮的时候,中国人多用牛来表示,而西方人则多用马来比喻,asstrongasahorse。在描述雨非常大的时候,中国人常说倾盆大雨,而西方国家则说“Toraincatsanddogs”(天上下狗和猫了),翻译过来会让中国人难以理解,这种文化导致的差异在翻译时则需要进行同化。2、地域文化导致的翻译差异在进行翻译时,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十里不同俗”。意思是说哪怕在十里的范围内都会出现不同的风俗习惯。然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例如:狗在中国的文化里表示地位低下,多表达贬义的意思,而在西方国家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也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比喻意义。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英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认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文化冲突的危害,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西方文化知识,如习语、专有名词、成语、谚语等,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渗透、陶冶和影响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英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把中西文化知识有意识地带入课堂,运用多媒体通过电影、电视、录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面和信息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报刊、杂志、英文小说,让学生更直接地获取文化背景知识,进而增强对两种文化的敏感度。

(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但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有与英美人士长期进行交流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课堂的某一话题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并要求把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与英语国家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

三、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觉得创作要比翻译难得多,然而,只有真正从事翻译的人才知道翻译的不易,特别是在遇到因跨文化交际而引起的不可译问题时,要多读书、多查阅资料,真正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文化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努力将不可译的东西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来将其合理的表达,最终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要认识到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才能抓住跨文化交际的精髓,使得跨文化交际过程更加熟练、轻松,从而真正实现有意义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3.

第4篇

论文摘要: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中文化缺省的存在很可能导致这种交际活动失败或失误.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阐述了文化缺省,指出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可以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为翻译重构提供解释.

一.引言

在翻译实践中,文化缺省成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障碍,译者往往以译入语的文化现实为基础,忽视或抛弃了原文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造成严重的文化误读。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交际理论,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二者必然有兼容性;而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本身就是写作中的一种与认知相关的交际策略。事实上,“关联理论对翻译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赵彦春,2003:3)。

二.关联翻译观和文化缺省

1.关联理论和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性。 “关联性”不仅取决于语境效果,还取决于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在同等条件下,语境的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为进行加工处理而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根据关联原则,听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而是最佳关联。在翻译活动中,最佳关联也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者的责任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Gutt认为,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因此,“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关联的过程”(Gutt,1991)。

2.关联翻译观和文化缺省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扮演着双重身份:首先,为了正确理解原作的意图,他必须根据原文,结合自身的认知语境,寻找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其次,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他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以确保译文文本是原文文本的最佳再现。例如:

This is a most unfortunate affair,and will probably be much talked of.But we must stem the tide of malice,and pour into the wounded bosoms of each other,the balm of sisterly consolation.

(Pride and Prejudice Vo.Ⅲchapter five)

乳香 (balm)在西方人的认知概念里是可治疗伤痛的。玛丽借用这个典故省略了她真正要说的话,因为 “乳香 ”早就存在伊丽莎白的认知结构里,她所期待的是,她的话语能作为一种推动行为 (an act of prompt),激活伊丽莎白记忆中的文化图式,去自觉填充被缺省的部分,从而对她的话产生连贯理解。而在伊丽莎白看来,玛丽的话也是具有最佳关联性的,她很容易就能获得玛丽预期的语境效果。

因此,有交际就会有关联,有关联就会有缺省。

三.关联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是寻求语际间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译者策略选择的结果。关联就是激活文化缺省留下的空位,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当文化缺省出现时,译者就肩负了弥补、衔接语际间文化差异的任务,努力为目的语读者建构起合适的文化语境。至于译者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补偿,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调变,关键是缩小译语读者与原作者在语境组合方面的差距,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关联的翻译观没有说必须译成什么,只是说明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可能译成什么”(赵彦春,2003:3)。

“There is a fine old saying,which everybody here is of course familiar with------’keep your breath to cool your porridge,’------andkeep mine to swell my song”. (Pride and Prejudice Vo.1 Chapter).

(上译版)“有句老古话说得好,在场的人都晓得这句话‘留口气吹凉稀饭’;我也就留口气唱歌吧 ”。

(人民版)“有句话说得好,在场诸位人人都熟习,‘省下一口气 ,好把粥吹凉’那么我就省下一口气儿,好更大声地唱”。(指省点劲儿少开口,别浪费唇舌)。

对于原文中的英文化俗语,人民版用的文化注解法,给译文读者较大的信息量,读者花费的心理努力较多。而上译版直译原文图式,文外没有给更多的交代,但由于“留口气吹凉稀饭”和 “留口气唱歌”相互对照,读者很容易产生“别浪费口舌”的联想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此译神形兼备,与原文趋同度大,可谓佳译 。

四、结语

文化缺省是符合关联原则的交际策略,要排除文化缺省在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障碍,译者肩负着重大责任:一方面,译者要能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识别原文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译者要对他的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预测,并根据最佳关联原则,选择适当的重构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关联理论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口译 启示

【论文摘 要】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可以通过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正确理解、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要求口译人员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一、关联理论与口译

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 Wilson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ence:Co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交际的推理过程,尤其注重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原则。该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的提出表明了翻译实践又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进行,即可以通过在语境中寻找关联来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研究为口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1、口译的类型与特点

口译,即将一种所讲的语言当场口头再现为另一种语言,是促使操不同的语言的人们进行口头交际的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活动。一般说来,口译工作有四大特点:(1)要求快,不容仔细推敲或查阅资料。(2)迅速见效。语言意义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体态语形式得以传达,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3)表达方式比较灵活。(4)接触面广,工作方式多样。

2、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 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语言交际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他们明确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t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交际者双方根据共有的认知环境用言辞和其它手段把自己的意图明示出来,旨在尽量降低听话人对其话语的加工努力程度,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明示行为提供两层理解话语的信息:第一层信息是被指出来的信息;第二层信息是有意指出第一层信息的信息。辨认出这种明示行为后面的意图是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必备条件。

3、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一般来说,说话人在交际的过程中都会预设自己所讲的话是有关联的。他还会考虑到对方的背景知识,使自己说出的话对自己和听话人都很明确,以达到交际中双方的互明。这就是关联理论所提出的明示行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的明示行为后面一般都有意图,并区分了说话人的两种意图: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前者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是说话人欲向听话人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后者则指说话人欲向听话人表明自己有传递该信息意图的意图。两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如果说话人没有传递信息的意图,交际的意图也就不存在。例如:贵公司想与我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此例中,说话人传递信息的意图为:贵公司与我公司都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想法。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我们也有意同贵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不谋而合的想法为进一步的磋商提供可能。说话人意图表明己方的诚意,达到传递交际意图的目的。这表明说话人既表现出向交际对象表达或进一步表达一组信息的行为,又表现出一种积极交流信息的态度。译员翻译此句话时,须把这种积极交流的态度表达出来。此话语可译为:Your wish to establish long-term cooperative relations coincides with ours.

二、关联理论对口译的启示

我们不难看出关联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对理解、解释以及进行任何这两种语言的互译,特别是对这两种语言的口头互译,有极大的启示。

1、关联理论提出理解说话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即人类的认知靠的是关联。当译员从每个话语的语言解码中获得信息时,其心理过程则表现为对话语做出多种理解,即作出语境假设。然后,译员须在极短的时间里作出决定,推断出最可能的假设,寻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并将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从而完成一次交际活动。 转贴于

2、译员靠其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等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来寻找关联。以使论文既符合原语所传达的信息,又能反映出目的语的特色。因此,译员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以便成功的找到话语的关联,从而达到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3、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由于译员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这就涉及到跨文化、跨民族的交往。因此,这就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亦是文化的载体,译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使其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越然.论口译的社会功能[J].中国翻译,1999(3).

[2] 廖开洪.谈“合作原则”在口译中的作用[J].中国翻译,1999 (1).

第6篇

论文摘要:翻译的“文化转向”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的主流。本文提出,语言、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翻译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翻译应基于语言转换,借助文化关联的认知语境,从语境干涉的语言层、认知层、交际层、语用层等多维层面获得最佳的关联才能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1. 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面对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译者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平衡两种语言文化关系,避免走向极端,对源语的文化内容或因素进行有效的传译。文化的翻译与源语折射的意图的翻译是建立于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是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的选择。如何选择译语需要我们对双语的文化等要素进行推理,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最佳的语言表达。本文讨论运用关联原则,以获得双语文化的最佳关联认知效果,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2. 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2.1 文化翻译的关联与推理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Gutt, 1991:47;赵彦春,2005:114)本文根据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与维绪尔伦的顺应论(Verschueren, 2004:63)建构了关联顺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论通过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给译文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译者应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语码选择。在翻译载有含意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将原文话语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传达出来,而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朱自清《哀互生》)

译文: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是汉语有的委婉语,即“不久于人世”,直译为“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在上下文的关联下应能理解其语用含义。最后一句用了“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来译“殁”字,与上文相呼应,保留源语含蓄的同时表达了源语的感叹语气。

文化关联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密切关联。译者必须在动态的交往中关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传递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变异特性。语言变体、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逐渐变异都是文化动态性的具体形态。译者敏锐地抓住原文文本语言的各种变体差异是正确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关键。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译者理解和捕捉语言变体和文化流变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新能力和还原能力,从而实现译者从跨语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时应通过文化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的语言重构。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力图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归化、异化、注释或增添解释性等,顺应文化语境以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翻译效果。

(2)“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

译文: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 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这里译者把“瓜葛之爱”译做“葫芦之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虽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最佳的语境假设与认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译为“the love between distant relatives”使读者获得最佳关联。

2.2 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文化传递与关联的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源语文化的解码与关联——源语文化理解的解构与关联——源语与译语之间文化意义的关联与解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种种的障碍,甚至出现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中所谓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的差异,使得源语的指称、语用和言内言外等方面几乎无法在译语找到合理的对应。虽然如此,完全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对于文化成分的传递必须全面地综合考虑多层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译者必须在译语文化的背景下建构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取得与双语语篇合理的关联性,处理不相容的文化与文化冲突,寻求冲突的调节点。

(3)She is a fox.

译文1:她是个狐狸精。

译文2:她是只狐狸。

译文3: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译者必须要有语用思维,对源语的文化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fox译做“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第二个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文学典故、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文化词的翻译。译者若产生词义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译。

(4)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译文: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译文只是把源语的基本含义表达出来,不过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达中所体现的修辞手段。若将其译为“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虽把源语的意象表达出来,却未能很好表达其意义,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带来理解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源语译为 “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家丑事家家有。”这样可以把源语的表象与意义表达出来。为此,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译者通过的认知思维去解读源语,尽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运用翻译技巧,突破语言和超越语言因素的制约,就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2.3 文化翻译的关联顺应策略

翻译策略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作者和译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依据的是关联—顺应性。成功的翻译是源语的交际目的与译语的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Gutt, 2004:120;赵彦春,2005:114)在形式与传达源语的意图存在差异时,我们要根据交际目的进行取舍。文化信息的传译翻译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环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关联理论要求译者具备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背景知识,尽可能挖掘文化内涵,达到准确的理解,用恰当的译语来重构原文信息,从而填补原文读者认知的空白。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秀目,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沈三白《浮生六劫》)

译文:Of a slender figure, 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 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 Her eyebrows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s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 refinement. 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 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林语堂)

中国传统的美女在西方并不显得美,“两齿微露”似不祥之兆,可能也难被西方读者所接受。但是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读者可以取得认知关联,获得足够的认知语境,推理出文化背后的含义。在可以获得相关的认知语境的前提下,显然译者应尽可能保持源语的文化特色,保持文化的源语效应,这有利于传递异域的文化。

(6)(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化成酸醋……(钱钟书《围城》)

译文1 :The wine in Hs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

译文2:The considerable amount of wine Hsin-mei had consumed earlier was burning inside and make him sick with jealousy.

由于文化的差异,英美人很难把醋与妒忌联系起来,若把“酸醋”像译文1一样直译为“sour vinegar”,则起不到保留原文形象的作用,也无法让读者明白其真正的文化语用含义,因而改成“妒火中烧”较好。可见文化翻译并不是静态的,它关联到平衡双语的文化,不能不顾译语的文化特点而一味照搬源语的结构形式,进行“形式对等”的逐字死译。

3. 结语

语言的翻译实质上为文化的翻译,文化关联的翻译视角为文化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它在注重翻译本质——语言转换的基础上,探讨翻译认知过程与意义转换所涉及的接受美学、审美心理、文化生态、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我们探索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文化在翻译中的转译,目的是让我们清楚理解语言所具有的语言价值、文化价值、语用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等。为了更好平衡双语的文化,我们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平等对话,发挥能动性,在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中取得平衡,避免文化翻译走向极端,综合分析语境、交际者智力、认知等制约和影响文化翻译等因素,通过多维的关联,寻求最佳的语境效果和认知效果,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传递源语的文化。这为语用文化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和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47.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LTRP, 2000: 63.

第7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 实施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二语教学的要求。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Instruction)被引入到第二语言教学中,解决了这一难题。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二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拟讨论在跨文化语境下,以校园网和因特网为依托,以项目主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环境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

1. 项目教学法定义

项目教学法的由美国人大卫・实乃顿(David Snedden)首次提出,由约翰戴・维(John Dewey)和威廉・赫德・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 Heard Kilpatrick) 发展并完善。它的出现,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要求学生在有目的的设定的实际活动中,创造性的使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

(1)实践性: 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白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 使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3)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 构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

(5)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3. 项目教学法的活动程序

项目教学活动的主要程序如下:确定项目主题――信息资料收集及处理――研究、讨论、确定作品内容、展示形式――作品制作――展示、评价。

(1)项目设置

项目主题的选择,可以结合二语学习者所学专业,也可以对某个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如环保、性别歧视、教育等)进行探讨,使学生在使用中学习。

(2)信息资料收集及处理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通过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3)研究、讨论、

确定项目作品内容、展示形式项目作品内容的设计和表现形式,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难度要适合于二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并且要结合教学条件,使项目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4)项目作品制作

这个阶段主要由二语学习者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项目内容。

(5)展示与评价

这个阶段主要是项目作品展示、小组互评、教师讲评、学生撰写项目报告。

二、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1.项目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契合问题

二语教学对象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本科教学大纲既要求语言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厚,又要求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有较好语用能力。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项目教学法迎合了这一要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词汇、语音、语法等),而且要会使用语言。二语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使用能力。可见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也可加强语用能力。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环境

本文从一下三个方面论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环境:网络环境、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

(1)网络环境

二语学习者必须接触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才能提高语言能力。网络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普及正好满足二语教学的这一需要,为二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二语教学过程中,网络为学生创造出良好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教学资源的范围得到极大扩展,学习者可以随时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同时还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直接与说目的语的本族人进行广泛交流。网路环境为二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

(2)语言环境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本文中的语境特别指课上和课下二语学习者交流时的语言环境。在项目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在研究、讨论、项目作品制作和

展示与评价阶段,根据二语学习者的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二语学习者提供适合的语境,使项目主题得以顺利的实施。

(3)文化环境

语言教学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张占一先生于1984年在《汉语各界教学及其材料》一文中,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所谓知识文话,指的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反之为交际文化。外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外语教学是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之中进行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教学中加强文化的导入,使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加深文化认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适当选择文化题材为项目主题,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消除文化误解,促进文化认同。

三、结语

本文讨论了在跨文化语境下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传统教学方法以不能满足教学大纲对二语教学的要求。在二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满足了二语学习者对教学的需求,适应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互联网和校园网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适宜的课堂和课下语言环境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软件支持。在二语学中适当以文化题材为项目主题,使二语学习者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Alberly HB. A study of the project method in education [J]. Columbus, OH: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27.

[2]Blumfit C. 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C].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汪宏.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s 教学法的产生及其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2.

基金项目: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项目号:110353 )成果论文

作者简介: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日趋凸显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毋容置疑,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理念已逐步为英语教师所重视,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学习是语言技能和和文化技能双重能力的学习,只有将这两种技能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但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效进行实施仍然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教学的进行既有教师和学生不同层面的认识差距问题,也有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因素制约,使得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难以具体实施,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现象。要使文化教学同步于语言教学,融合于语言教学,教师要具备文化理解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更新和充实,重视文化教学的作用,创造文化学习的氛围,增加文化教学的内容,使跨文化教育真正融合于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跨文化语言教学的现状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基于语言基础上的文化素养和与时俱进的文化视角,还要客观地研究语言教学实际中的文化元素,对语言学习中所遇到的不同的文化现象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过程、风俗习惯、期望值、交往风格、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尽可能扫清跨语言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为语言学习的深入和准确服务。…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不能单纯理解为用英语在英语文化层面上的交际,或者说英语文化的融入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在学习、了解、认识目的与文化的同时,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异同比较,深刻理解,要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对本族语的文化越了解、越熟悉,才能在目的语的文化理解上越宽容,越敏感。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置于中国本土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个很大的挑战,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本身就是困难的,领会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更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难度,了解跨文化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1.文化内容广博,语言基础薄弱。文化学习本身伴随着英语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是深厚的和发展的,文化本身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在语言教学中所涉猎的文化现象也就像是冰山显性的一角,广大的隐形部分要靠在实现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加以注意,逐渐增加文化意识的敏感度。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学习好语言。语言基础的夯实是多方位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才能深刻理解和体验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目前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上看还是有失平衡的,学生对语境下的篇章理解和听说交际能力普遍薄弱,学习的重点长期以来放在语法、词汇和做相关的考试型的练习上了。

2.忽视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训练。多数学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记单词、做练习,而涉猎到文化内涵内容的学习则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的点缀,另一方面,一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对文化的欣赏和理解比较肤浅,缺乏一种客观辩证地评判的文化观念。而跨文化的内涵不是单一地吸收和肯定或否定,而是在学习体验中,比较差异,鉴别优劣,增加理解,同时要拥有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做指导,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

3.从教师层面上看,在系统的英语教学策划中,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视不够。教师整体素质不一,缺乏文化教学培训,另外还受综合教学能力所限,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忽略文化内容的渗透,缺乏宏观上对语言中呈现出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整合,对文化现象及时的把握,以及合理地把握主次等问题。

4.从教材上看,与教材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内容缺乏系统介绍。教材中的语言学习材料是非真实语境材料,其文化现象也不够突出或与现实脱节,因此就形成了一带而过不能扫清语言障碍,仔细讲解会破坏整体教学的尴尬现象。

5.从教学方法上看存在着比较单一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放,学生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学习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不够,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够,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语言交际活动不够等方面。

6.从考试导向上来看,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以语言能力测试为主的,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较少。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对四级考试十分重视,四级考试通过率往往成了学生英语学习和教Jsili教学成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因此考试这种终结性的评估手段常常是大多数学生平时英语学习的动力和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应试学习和应试教学当然是偏离了英语学习的目标,只顾狭隘地忙于通过考试,顾不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发展创新能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学习能力发展显然不平衡。

二、跨文化语言教学的思路及对策

要在教学实际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驾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设定的预期目标,这些教学活动应是有目的、任务型的,合理安排的,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互动的。图示表现为:

强调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引导学生采用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形成语言文化合一的交际能力是我们实现跨文化教学的目的,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要通过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形成自觉意识和跨文化学习意识。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文化信息的导人学习,学生首先知道要了解的文化信息是什么,形成要学习的文化观念,通过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怎样去学,来体验学习文化现象,在学习实践中获得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收获,了解了学习的目的所在,会形成良性的学习动力,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多地去扩展自己的学习,输入更多的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的适当输入,使学生逐渐明确了学到什么语言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会进一步探求怎样学习来获取更多的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体验和实践练习,与语言学习相得益彰,增强了语言综合能力,更加清楚文化学习的目的,同时提高跨文化意识,达到语言与文化学习的双重目的。

在进行跨文化教学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采取适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循序渐进,适度导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能刚一开始就向学生大量灌输深层文化知识,否则文化教学就成了高不可及的“空中花园”。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要适度,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基础是语言教学,基础英语课中文化输入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讲授的重点、份量和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教学对象及教学目的要求,合理安排。

2.优化语境,改进教法。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显而易见地感受到文化导入、跨文化意识培养这些方面比较薄弱,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在非目的语语境的环境下进行的。我们很少有机会亲身感受到目的语的文化,因此,只能凭借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创造良好语境来获得他人已经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对社会文化现象的理性认识。在教法上除了传统的认知派教学法之外,要多采用联结派的外语教学法,比如: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等来进行大量的言语训练和交际活动,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创造良好的英语语境,加速促使学生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不经翻译为中介的直接联系,并提高学生直接用外语理解、表达思想加强交际的能力,多方位地增加学生在语境中参与体验文化的机会。

3.讲究实用,灵活教学。从培养学生掌握所学语言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对直接影响语言信息准确传递的文化知识,就应在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相应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讲解到哪里,文化知识就输入到哪里。同时注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结合语言学习灵活导入。

4.课内外相结合,拓宽文化视野。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多途径、多方法、多侧面进行跨文化学习的开展。网络化的英语自主学习系统为拓宽文化视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能激发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提高语言交际技能,带动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文化专题讲座,开设目的语国家文化概况课程,推荐课外阅读目的语国家文学作品,观看英语语电视电影都可以作为课堂文化输人的延伸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