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农村管理论文

新农村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农村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农村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中履行好服务职能,帮助妇女增收致富。

1、加大引导和竞赛力度。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妇联组织能够立足乡镇实际,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园区,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在“生活富裕”中建新业。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妇女致富本领。几年来,妇联组织一直把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农村妇女技能状况、培训意愿和家庭情况,结合政府有关培训,分别组织她们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她们适应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3、加强妇女就业技能的培训,加大转移力度。每年春季,妇联对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健全用工及需求信息,做到劳动力情况、培训意愿、择业方向、技能状况、家庭情况“五清”,实行动态服务。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建立了一批妇女劳动力输出和接收基地,通过开展劳动力就业大集、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经常与用工单位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及就业人员的情况,为妇女劳动力解决后顾之忧。这些工作既能帮助闲散妇女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

4、抓好女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通过发挥她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延伸妇女工作范围,使她们成为农村妇女工作的骨干和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领头者。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致富水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二、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履行好教育职能,倡导家庭文明新风。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妇联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有作为。

1、利用庙会、节日等人员集中的日子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今年,妇联组织通过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牌、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帮助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农村妇女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积极加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队伍中。

2、组织妇女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并帮助农村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各村在妇联的牵头下,都积极结对进行帮扶,由各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妇女结对,通过技术、资金、信息方面的帮扶,使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3、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先进的家庭文化,提升家庭文明程度,以家风文明促乡风文明,以家庭卫生促村容整洁。妇联组织积极推行“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爱读书、读好书,逐步提高妇女们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并帮助妇女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4、利用“母亲节”,宣传优秀母亲事迹及孝亲敬老的典型。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母亲、孝敬老人、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成材,促进家庭的和谐和乡风文明。

5、积极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系列家教实践活动。突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主题,实施母亲教育工程,在广大妇女同志中掀起了“八荣八耻”学习热潮,使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从而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广大家庭,进而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6、关注贫困母亲,开展“资助贫困母亲行动”。对贫困妇女进行调查摸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分别采取在技术、资金、物质方面进行扶持,帮助贫困母亲,特别是贫困单亲母亲走上致富道路。

7、关注贫困女童,加大实施“春蕾计划”的力度。建立贫困女童档册,多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结对资助贫困女童,确保农村适龄女童完成义务教育学业。

8、积极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村庄”的创建活动。妇联组织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此项活动,畅通和救助渠道,联合执法部门,坚决打击家庭暴力行为,为维护妇女权益尽职尽责,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平安做出贡献。

三、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在“管理民主”中履行好维护职能。

第2篇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仅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农村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农村自身的优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些都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逐步提升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2.1新农村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使得各级地方政府比以往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也要求高校培养大批懂得“三农”实际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为了使高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都积极与农业院校配合,为高校学生深入农村实际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以笔者所在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学院与江西省多个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江西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就已开始深入研究江西省县域经济、老区经济和鄱阳湖治理,并经常参与省、市、县等多级政府的决策咨询,为江西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又与江西省多个县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在许多县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使得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入到基层和农村的实际工作中去。

2.2新农村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素材

新农村建设不仅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实践条件,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在以前的理论教科书中难以将这些新问题纳入讨论。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不仅仅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也为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没有书本现成答案的情况下主动去探索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复杂多变问题的能力。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

3.1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首先要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从硬件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虽然农业院校自身往往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实习基地,但是校内的实习基地并不能取代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内实习往往达不到接触实际农村社会的目的。从本质上讲,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最好的场所就是广大的农村。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强的实践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当地政府,选取一些典型的农村作为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学校与校外实践基地形成长期合作的关系,既有利于积累和利用历史资料,也有利于通过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提供条件。

3.2加强实践教学的软件建设

第3篇

1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概述

1.1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

依据国税发[2000]101号文件,我国国内各信用社需要遵循《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①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其中所有者权益项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负债主要包括各项存款;②固定资产:包括具备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电子设备、机械工具和运输设备等,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都归入财务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范畴;③现金资产:包括库存金银、存款准备金、业务周转金、库存本外币现金与结算备付金、其他形式的现金等;④贷款、抵押资产、投资及证券、其他类资产管理。在上述规范要求下,信用社会结合具体的情况与需求,进行财务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最终效果差异性比较大,这也为我们研究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创造了机会。

1.2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优化财务管理进而确保其经济效益最大化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对业务的有序管理和财务风险的规避,这就需要严格控制人员行为与权限。而规范的财务管理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改善与更好的金融服务创新开展都有着特殊意义。财务管理水平可以正确反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财务管理的漏洞和缺陷,然后针对漏洞和缺陷进行改进,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因漏洞和缺陷带来的财务风险,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 西安A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研究以西安A农村信用社为例,对其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明确问题成因,寻求解决方案。

2.1 西安A农村信用社介绍

西安A农村信用社位于陕西省,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截止到2014年底,西安A农村信用社已经场外西安A市规模最大且营业网点最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强信用社财务管理,在其业务拓展背景下有新的要求,对于信用社财务能力的改善与财务风险控制意义重大。

2.2 西安A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问题

2.2.1 财务管理体制不严谨

建立在信用社财务管理办法基础上,A信用社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在2010年之前设计的,近年来信用社的业务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其财务管理体制的局限性有所体现。突出表现为:近年来信用社内部出现的财务用途不明、挪用公款等情况有所增加。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上级下达指标而下集完成,形成一种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根本不考虑是不是能够给农村信用社创造利润,也就不考虑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其核算也主要是事后核算,基本上不进行事前核算以及事中核算;在进行开支的过程中,财务开支也相当随意,根本不按照计划进行;在新开的业务中,农村信用社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进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无制度可依的现象。这样就导致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混乱,无法完成财务控制,成本虚高不下,竞争力降低。而目前信用社的财务监督匮乏,往往只是简单的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而忽视经营管理中各项业务与环节的控制,这就出现成本费用超额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信用社财务水平。此外,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严谨基础上,分支机构对信用社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也存在明显的形式化,财务管理监督形式化,无法真正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2.2.2 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不到位

2002~2014年西安A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增长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业务的不良资产率,并且信贷业务的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同期不良资产率,这也就是说,西安A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贷业务收入稳定性不足,其收入风险较大。而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客户市场来看,西安A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过去的发展中,形成大部分客户每年定期重复申请小额贷款的规律,这就使得其客户资源稳定,并且,小额贷款业务的回款应该是相对稳定和及时。但是,在这样相对较好的客户市场基础上,西安A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资产仍然增长,就表示合作社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风险控制失灵,业务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增多。

2.2.3 非生息资产增长过度

在2006~2014年西安A农村信用社的非生息资产就出现了明显增长,其中包括各项存贷款余额、应收款项、抵押资产等项目较高,这就使得信用社的经营出现了更大的问题。在2006~2014年,我国国内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的案件中,60%的涉案银行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也就是工、农、建、发展与中国银行。30%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2009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逐步改革成为农村信用社与城市银行等银行组织后,这些新组织仍然是银行业商业贿赂的重要主体。这个问题在西安A农村信用社也同样存在。一方面,一些财务能力不足或者不符合银行对某个等级的贷款授信发放标准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可能采取商业贿赂的方式,对银行主管信贷授信审核及发放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贿赂,进而获得超出其信用额度的信贷授信。这个问题在西安A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接收商业贿赂的案件中,占据60%多的比重,其涉案金额及单笔贿赂金额在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的状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服务网点的扩展与升级,对于电脑、密码输入机、验钞机,桌椅、单据、装修等软硬件设施的采购需求逐步增长。而这些大宗采购则成为一些地方企事业单位扩大销售的重要渠道,为获得银行采购支持,这些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可能选择商业贿赂的方式,获得银行业采购标书。这个类型的商业贿赂在西安A信用社依然存在,并且严重影响银行非生息资产结构优化,对于银行的财务管理改进非常不利。

2.2.4 财务考核指标设置不当

尽管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报表实现预测和决策,调节、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强资金运用与管理,但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无法完成对农村信用社整个财务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在某些综合性指标(例如资产利润率、收入利润率、资产负载率等)上的分析更是严重滞后。从表面上看起来,尽管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但是在资源配置以及投入效率上却受到严重的制约,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投入效率低下等现象。特别是,目前西安A农村信用社的财务考核指标是针对银行盈利指标设计,而其盈利以利息和手续费为主,在利息收入相对稳定,且争夺存贷款市场中银行提高存款而降低贷款利息方案的影响下,信用社会大幅度提高银行业务手续费,以此提升财务绩效。这个问题在信用社的服务收费混乱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体现,截止到2014年西安A农村信用社的收费包括九类业务270项内容,其收费一般针对手续费、管理费和服务费三者征收,在目前的银行服务收费结构与标准中,收费的项目繁杂,并且收费的差异较大。

3 改进西安A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建议

针对西安A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不足,需要从财务管理的制度上着手进行创新与改进,逐步强化信用社财务管理的业务控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并确立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与考核机制,推动信用社财务管理体系的改善,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促进新形势下信用社财务管理优化。

3.1 推动信用社财务管理体制创新

针对西安A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体制上的缺陷,需要从财务的管理组织架构出发,逐步对财务管理的整个系统进行改进,提升财务管理效果。必须确立以利益为中心的理念,提升财务管理的地位,注重确保对整个信用社的业务体系和权力系统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抵债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具体运行中,需要通过合规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化能够有效降低西安A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强化业务授权机制建设,改善当前西安A农村信用社业务中部分业务权限全部归属与上级管理层的情况,适当开设柜面管理岗位,进而确保西安A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能够在柜面人员团队内部进行及时的授权管理,避免过度的管理层参与到一线业务流程中。

3.2 建立效益最大化管理目标

信用社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进一步调整,确立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才可以更好的规范信贷等主要的收入项目管理的改进。一方面对效益最大化的内涵及正面影响进行宣传与说明,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避免对其质疑的剖析,对于确实存在的一定缺陷进行说明,引导信用社各分支机构更好地完善财务活动及战略避免其目标负面影响的产生等。这需要借助于多种渠道,例如在会计政策、企业财务管理书、期刊杂志等媒体,以及财务管理的相关教育培训中对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形成以内涵为基础,以正面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主的宣传模式,并逐步引导财务管理者提升降低其负面影响的能力。强化股份要素,形成与信用社的效益增长和长远发展一致的管理基础,注重强化对经营者的股份要素分配。真正的将经营者利益与信用社长久发展相结合,促使其对信用社形成更高的忠诚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的促进公司治理效果的提升等。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更好的激励机制,带动信用社的效益最大化实现。

3.3 强化对业务的内部控制

作为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单位,西安A农村信用社需要强化对业务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业务风险,才可以更好的完善信用的财务管理。特别需要改善西安A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的授权管理机制,重点在于改善当前西安A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中部分业务权限全部归属与上级管理层的情况,适当开设柜面管理岗位,进而确保西安A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能够在柜面人员团队内部进行及时的授权管理,避免过度的管理层参与到一线业务流程中。此外,将当前柜面业务的管理层授权机制改革成风险监管机制,形成对柜面业务的及时分析和治理,进而不断提升西安A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的风险管理效果等。西安A农村信用社必须在客户服务效率的要求以及有效控制风险之间确立平衡点,在允许普通柜面操作人员开展小额度的业务即时操作的情况下,设置大额度业务或其他重要业务的业务主管人员或网点负责人等进行综合性的柜面操作。

3.4 合理设置指标开展财务绩效考核

改善西安A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有必要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与单项评价性指标相结合,短期评价指标与长期评价指标相结合,外部评价指标与内部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新的财务考核指标,为信用社的风险控制、产出绩效改善等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推动机制,来推进信用社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合理财务决策与管理的实现。此外,合理的设计考核指标,降低手续费等利益驱动下提升考核结果而不合理征收手续费的问题是包括西安A农村信用社在内我国很多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这个方案的实现仅仅依靠信用社的实现可能不大,建议银行业监管的重心应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来,更多地运用最新的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会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率、呆坏账比例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第4篇

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从地理位置上说,农村公路连接了乡镇、城县和广大农村,从农产品生产来说,农村公路是农林牧副渔产品运输与传递的桥梁,从人们的生活角度来说,农村公路是学校、市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机动车行驶道路。农村公路等级较低,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较差。农村公路兴建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受到车辆载荷、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较为严重,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管理和养护,农村公路的维修频繁增加,甚至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最担心的问题。只有不断强化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才能增加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公路发挥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和人民的经济损失。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公路的运行功能,同时不断提高公路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但是公路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就会受到载荷与自然因素影响而不断遭到破坏,其功能也不断退化。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属于保护公益资产和财富,如果公路管理工作及时到位,可以最大限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国家财政投入,对国家经济建设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特点

成本高、技术低

农村公路的普及率较低,基本上保持在二级以下,甚至有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公路属于等级外公路。目前,我国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没有铺装公路,即时有些公路铺设公路,也存在缺乏排水、部分公路无肩等问题。此外,很多农村公路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以上数多原因导致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成本较高,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农村公路里程较长

农村公路指的是除了国道、省道以下的县级、乡级、村级公路。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农村地区面积较大,所以农村公路建设是我国公路建设里程最长的部分,占据公路修建的六成。此外,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险峻,不同地区的地形不同,加上农村公路里程较长,给公路的管理和养护造成很多不便。

管理养护不专业

我国农村地区公路与国道和省道相比,农村的公路基本上由乡镇政府管理、有些路段甚至是村委会负责管理,几乎没有专业的公路管理养护人员,即使少数路段有专业的管理养护人员,其管理技术水平有限,根本无法达到公路管理养护要求。此外,农村地区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公路管理养护当中,公路管理养护缺少专门的养护工具,只能进行突击性养护或者是季节性养护,整体的,连贯性的养护工作几乎没有。

资金供应不稳定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很少能够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基本上都是来自企业捐款或者是乡镇政府自筹资金。但是公路养护问题并没有得到政府官员足够重视,加上公路建设这种一次性投资方式,很多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根本无法持续进行。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村、乡镇和县级政府对公路管理与养护的体制尚未完善,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无法正常进行,这直接导致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的责任主体长期不能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卸的现象时常发生,根本无法对公路进行有效管理。此外,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人员较少,而且公路管理与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工作量较大,薪资较低,所以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始终不稳定。

管理与养护工作认识不到位

农村公路建设一般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其使用时间比较张,所以大部分农村公路都使用混凝土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硬化速度快,不容易出现损害,也正是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优点让相关部门忽视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个别地区依靠国家财政补贴,没有自筹资金,其公路发展与管理养护工作根本不相匹配,造成广大农村的公路寿命和质量严重降低。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技术薄弱

我国地域广袤,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广大,这造成农村公路分布较广,数量较多、项目较小,同时不利于管理和养护。村、镇公路管理部门基本上没有非常专业的公路管理与养护人员,有的地区县市级的公路管理机构技术人员也配备不到位,这些问题严重导致农村公路管理不到位。非专业的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与养护知识,无法及时处理公路问题,造成农村公路质量较差。

公路养护资金有限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公路也无法得到国家财政补贴,有些地方政府如果可以自筹资金进行公路管理养护,其公路使用年限会增加,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投资,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就无法开展。有些地区甚至连公路管理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按时发放,所以,资金匮乏严重影响农村公路的质量。

新时期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的对策

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

新时期以制度引导养护工作,坚持农村公路建养并重的原则,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评之中,作为对县、镇、村领导考评的一项内容,从而提高各级领导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构,明确管养机构职责,科学合理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开展正常检查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确定专职人员作为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管人员,切实加强对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

新时期要想办法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

首先,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应在燃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设立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省份的财政支持,继以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另外,还可鼓励地方政府组建非营利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减免税费,补贴养护必须的小型机械购置费用,专职从事农村公路养护。既可最大程度降低养护成本,还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最后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监督。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确保专款专用,并接受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省、市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组的监督检查。通过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挪用、挤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现象的发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

加强管理与养护人员力量

管理与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公路的质量。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可定期从各大院校或专门的公路养护机构邀请专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专家对基层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此类专业也强化培训,循序渐进,提高基层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总结

第5篇

【关键词】新农合;资金管理;问题

一、新农合资金概述

新农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简称,主要组织、支持和引导者是政府,由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筹资,是一个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农民出小头,政府出大头。

国有商业银行基金专户负责新农合的所有基金的储存和管理,新农合所支付的费用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进行汇总和审核,经过财政部门审核后,再开具申请支付凭证,资金的结算业务由银行办理,新农合的资金直接转入医疗机构指定的银行账户,实现了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新农合资金管理坚持的是:专户储存、先筹后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理念。

与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农合有着以下的特点:一是农民以自己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的,是农民互助共济合作原则的充分体现;二是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医疗的支持力度,明确规定了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政府要给予相关的帮助;三是组织和筹资是以县为单位的,提高了监管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四是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推进,有效的改善了一些贫困人们的医疗卫生问题;五是新农合资金主要是大额医疗补助费用,主要解决的是农民因患重大疾病不能负担起的医疗费用,可以有效的缓解“因病致贫”的矛盾。

二、新农合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新农合资金筹集方面的问题

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新农合提供财政补助,并由参与的农民进行自愿缴费,慈善机构、社会团体、集体、企业、个人等捐赠和资助的资金构成了新农合资金。新农合资金是通过政府资助、集体扶持和个人缴费的形式进行筹集的,其中在进行资金筹集过程中新农合有着以下问题:第一,由于部分农民参与意识有待于提高,农民收入较低等原因,导致了新农合资金筹集速度较慢;第二,有的地方政府财权的缩小,导致了部分的新农合资金不能够按时的拨付,新农合的配套资金不能够安全到位;第三,虽然政府规定了新农合资金要由三方来承担,但是对各方的具体职责并没有进行明确,缺乏相应的出资比例和筹资细则,直接导致了合作医疗的集体出资部分不能够在财政支出中正式的列出。

2.行政人员管理意识不强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新农合的行政监管人员缺少相应的服务管理意识,有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套取新农合资金的问题不会给农民的利益带来较大的影响,然而实际情况是如果新农合资金不断的被套取,就会出现资金失衡的的问题,最终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伤害。由于新农合资金的数目比较庞大,对人们的诱惑力也比较大,由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服务管理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行政人员对新农合资金监督不力,这也是出现新农合资金被“套取”的原因之一。

3.缺乏健全的报销流程和监督机制

一般来说新农合的报销流程分为以下3个流程,按照规定对卫生所提交的报销项目,要由乡镇新农合逐一进行审核,这个阶段是比较容易发现新农合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基层监管人力不够、缺乏健全的监管人员问责机制、经费支出效率不高、监管人寻租等原因,直接导致了新农合资金监管存在漏洞,资金被套取等问题的出现。同时,由于部分农民缺乏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将新农合报销当成了自己的存储资金,医疗卡直接交给了医生,与医生共同来套取新农合资金。同时在新农合报销的流程中还存在着由基层医生单独完成的问题,一部分的农民不能够对村医的工作进行及时的监督,因此就不能更好的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

三、提高新农合资金管理水平的对策

1.加强对新农合资金筹集的管理

从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农合在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新农合资金筹集的问题,我们要采用以下方法:

(1)提高农民的参与率

在实施新农合过程中,一部分的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政府在加大投入力度的时候,还要做好对新农合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对新农合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新农合覆盖率的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在实施新农合过程中,在农村中有较多的低收入农民没有支付新农合医疗的能力,导致了一部分的贫困农民不能承担起自己需要交纳的合作医疗费用,因此政府也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政府要因地制宜的扶持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使农民从贫困的生活中走出来,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民支付新农合的能力,政府也要对农民的消费观念和健康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新农合医疗当中。

(2)合理制定集体出资比例

在我国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区之间的经济实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对不同集体出资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农民集体经济主要包括了土地承包费、村办企业收入、私营和民营企业管理费、林牧渔承包费等,我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是东部地区,因此可以相应的提高东部地区的出资比例,然而像经济实力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在经过经济实力调查后应该制定差别的出资比例。

(3)通过多渠道进行筹资

新农合资金的有益补充是社会资金,因此政府部门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通过社会来筹集资金,例如可以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发行福利彩票等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

2.提高行政人员的服务管理意识

所谓意识决定一切,人们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新农合的行政人员要树立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素质,行政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法律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够随意的使用自己的权利。同时行政人员也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满足农民在就医过程中的不同要求,要对农民一视同仁,热情的为农民提供医疗帮助。

3.不断完善新农合资金监督机制

为了更好的提高对新农合资金的管理,在管理方面需要适当的引入第三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陆续实施了由新农合监管员来监督新农合制度的方式,其中这些新农合监管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审核,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监管员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在新农合监管员的帮助下,可以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提高农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这样农民就会对自身在新农合报销权利进行及时的监督,避免村医单独经办报销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要不断的完善审计工作,要对新农合报销工作进行不定期的审核,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不断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机制。政府和县级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做好沟通工作,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更好的实现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形成新农合资金监督网,使每位新农合成员都参与到监督新农合资金的过程中去,提高新农合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农合制度作为一项解决农民看病难的优惠政策,其资金管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各个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提高对新农合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新农合资金的监督力度,要认识到新农合资金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不是依靠个人或者政府能够独立完成的,是需要在政府和各单位部门以及农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安全,更好的为乡镇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晶晶.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

第6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些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271名被试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还有女生比男生更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等,人际方面显著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父母都在家的儿童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单亲及双亲都外出打工的孩子,而单亲外出打工的孩子的自信显著高于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

二、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 学习滑坡、厌学逃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无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文化,照样天南海北地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遭到教师和同学的批评,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 妒嫉、憎恨、仇视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

3.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明显。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4. 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教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以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应做到两个字:一个字是细,另一个字是爱。教育好留守儿童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会让农村来的小学留守儿童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面对留守儿童,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 爱心培育,以心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爱,能使雨霏霏转为艳阳高照。

2. 尊重以礼,以情觉悟

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作为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尊重。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要构建農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留守儿童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当然,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留守儿童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也只有这样,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平台才不是一句空话。

3. 肯定成绩,大彻大悟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数据的来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关注农村。而农民旅游是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是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新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据统计,从1997—2008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一直高居我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60%左右,2008年,达10·09亿人次,占全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58·9%,比城市居民出游多3·06亿人次。从增量看,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为40%,达3·85亿人次,而2008年的出游率则为111·9%,达到了10·09亿人次,相比1997年净增了6·24亿人次。从消费总量上看,1997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为560·9亿元,1997年第一次超过了1000亿元,2007年则超过了2000亿元,2008年更达到了2777·55亿元,相比1997年增加了2216·65亿元,达39·5%,年均增长35·9%。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特征。wwW.133229.cOm

(1)消费总量大,但人均消费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其中,以交通费、参观游览费为主,旅游购物、娱乐、通信等非基本消费支出相对较小,导游服务等劳务消费支出过少。

(2)出游时间较短,人均出游天数多在4~8天;集中在农闲季节,分别在2~3月和7~9月。调查数据表明,有42·2%的被调查者是一日游,一日游时间短、距离近、安全、方便、费用低廉。

(3)出游目的较为单一,探亲访友居首位,占到64·4%,但在此过程中也会有城市观光等旅游活动。由于受到收入水平、出游方便程度以及消费观念的制约,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大多在居住地度过,外出机会相对较少,长途出游通常会有多重目的。

(4)收入水平不同但旅游消费差距不明显。总体上看,各个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旅游人数相差较小,旅游人数最多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3999元的群体,占到26·3%;其次是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群体,占到17·6%。各个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人均花费差别不大,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均花费为1178·8元;其次是年人均纯收入4000~4999元的,人均花费798·2元;而1500~3999元的群体人均花费都在450~550元。

3 开发措施。

3·1 提高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认识。

从旅游企业到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提高对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认识,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小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合理地开发它。旅游企业要改变以前忽视国内旅游需求、厌倦赚薄利的做法,正确认识农民旅游市场的地位,把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当做入世后,壮大产业规模、营造品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提高农民外出旅游的意识。

3·2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①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旅游消费的前提。②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需求增长。

3·3 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

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地方农村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宣传促销工作的缺乏,农村居民旅游意识还不够强。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兴趣,增强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购买力。

(1)整合促销。建议县、乡镇、村各级行政单位,通过墙体宣传语、广播等形式,加强农村居民对于旅游的感性认识,拉近农村居民与旅游的距离;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联合起来到乡镇和村里进行宣传,同时向村民介绍旅游知识,增加农村居民旅游的兴趣;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辟关注农村居民旅游的新栏目,及时更新旅游信息,让农村居民感觉到旅游就像衣食住行一样,是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2)出游组织。农村居民出游以团队旅游为主,可以由村委会组织招揽客源,开展宣传。除此之外,农村青年中心、乡镇老年活动中心等也是宣传旅游产品、组织农村居民出游的重要渠道。

3·4 针对性地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从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特征可以看出,农民旅游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农民旅游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比如都市风情游、样板农村游、疗养健身游、新婚蜜月游、奖励旅游等。

3·5 切实推出旅游惠农政策。

(1)完善交通通信条件。交通通信设施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出游意愿。由于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长途汽车和火车。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在铁路建设取得诸多成就,使得核心城市居民的出游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农村小村镇抛在了火车外面。因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方便这些农村小村镇居民的出行。

(2)推出旅游惠民政策。由于现阶段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压力,政府相继出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图书下乡”等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同样给予农村居民旅游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给农村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下乡”等活动。

3·6 重视农村导游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