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江苏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江苏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第2篇

在现代学制建立后,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素养随之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成为各类考试与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由于受古代视写作为圣贤“立言”方式之神圣感与写作本身所涉及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学生不敢写、不愿写、不能写的情况普遍存在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复杂多样,但不正确的写作动机与不明确的写作意图,却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代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从个体学习与生活、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展现才华与证明自我价值等“需要”的视角,全面具体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学习写作这一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问题,这对提高师生的作文认识水平、端正作文的写作动机、提高写作主动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的客观需要

在语文课程实践中,许多人都把作文看做是: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有作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就得对学生有写作要求;而教师有写作要求,学生就得有写作行动。实际上,这一认识没有把课程看做是文化选择与社会进步、个体发展的必需,更没有把作文视为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必需。就是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之所以要规定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以此提高其写作能力与写作素养,是由于这一能力和素养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是促进学习实践、应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必需行为。或者说,学生学习写作的客观必要性与学习语文课程的客观必要性是基本一致的:学习语文,是个体为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学习写作,也是个体为了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

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为什么写?答案很简单:因为要用。生活里需要书;念书作学问,需要写;作任何工作都需要写;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别人,需要写;搞科学研究,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需要写。所以,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1]“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的论断说明:个体在学习中要系统全面掌握各科知识,这离不开写;个体在生活中要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相互协调,也离不开写;个体在工作中要及时了解问题、准确反映情况、正确提出建议、有效推动工作,更离不开写;个体在科学研究中要把对事物的发现、研究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自然也离不开写。这就是,“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根据张志公先生对“为什么写”这一具有根本性问题的回答,我们自然就可得出:“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在现代社会,写作是对人的基本能力的要求,不会写、不常写、不善写的人,其生存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2]在论述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还指出,人们运用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目的不外两大类:“一类是为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是要办事情的;一类是用语言作工具搞点艺术,去感染听者或读者,使人受到熏陶,在思想、感情、情操等各方面受到影响。……以前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应用性文体;以后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文学性文体。”[3]在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下,每一个个体随时随地都会以书面语言来“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部分个体还会以书面语来“搞点艺术”以表达情感,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此看来,个体要接受教育、传递信息、彼此配合、抒感、表达思想,就要学习写作。因此在张志公先生看来,之所以要学习写作是个体实际学习之所需,也是个体实际生活之所需,更是个体实际工作之所需。

二、写作是个体提高分析与综合等能力的客观需要

一些学生(公众)常把作文视为升学、提职、成名等的“实用工具”,把写作与考试升学、升职简单对应起来,没有看到写作对写作者自身能力素质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张志公先生则认为以语言为基本工具来表述观点、描述事实、说明事物、陈述情况、抒感的作文训练,对个体分析与认识事物的综合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与提高作用。这是由于在练习写作或实际写作时,常能集中而明显地反映出个体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又是因为,写作要表达认识,就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能力的提高;写作要反映生活,就可使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识增强;写作要谋篇布局,就可促进学生首尾一致、前后贯通写作技巧的形成;写作要遣词用句,就可促进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习惯的养成……如下例就是一则能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习作:

我沿着溪边走,看见岸边很多紫花地丁。远看嫩绿的一片。走近看,一簇簇,一丛丛,伏在地上。叶子翠绿,细细的叶柄顶着长椭圆的液汁,花色鲜亮,每株上都有三四朵小花。看上去,它是那么娇小、柔弱,但却又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特别是当风抖动的时候,它没有被风吹得低下头,而只是迎着风颤抖几下,仍然傲然挺直,显示着它的力量。我认为它是最能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的。[4]

这段不到200字的描写语段,却需要写作者具有多项能力才能完成:观察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紫花地丁的特征(“虽然娇小柔弱,但是当一阵风吹来时,它并没有低下头,只是迎着风颤抖了几下,仍然挺直”);联想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联想,才能从紫花地丁迎风傲立的姿态联想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概括能力,就是只有善于概括,才能从描写、联想中提炼出紫花地丁的特征。自然,除此几种思维能力外,遣词用句、比拟描摹等语言表述能力也是写作时必需的。总之,从这段文字中就可看出,写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是一个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表述技巧等全面真实的反映。长期而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或从事写作实践,自然可提高学生(写作者)分析问题、刻画事物、说明现象、表达思想、抒感的综合能力。

正是在看到写作对个体素质提高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就强调指出:“写作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首先,要求对于所写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看法,就是要有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要有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有清楚的思路,从而能写得清晰、严密,要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包括掌握足够的字、词和写出通顺、流畅的语句的能力。”[5]在全面深刻论述写作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他还提醒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写文章这件事,既不忽视它,也不夸大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写看成是提高思想、锻炼思想、掌握语言、培养能力的一件事,把它看成是生活、工作中的一件实际应用的事,看成是使自己具有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的一件事,而不是为达到任何个人目的的或是为作文而作文的,和一般说话、交际截然不同的事。”[6]这就说明,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写作已变得和说话一样的寻常,已成为个体适应工作、生活要求的一种必备能力。与此同时,写作虽不神秘但也绝不简单,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主体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也正因如此,写作自然就能使学生(写作者)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和完善。因此,“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样。学习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熏陶情感、完善人格。写作也是开发智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使我们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会获得显著提高。”[7]

三、写作是个体表达认识与展现自我的客观需要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除了适应生活、学习这些外部需要外,写作还满足个体情感倾诉、见解表达、自我展现等众多的内部需要。因此,他在回答论述“为什么写”这一问题时也揭示了写作在个体情感倾泻、认识表达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个体为了)“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影响别人,需要写”。[8]就是说,写作也是个体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我认识、发表意见建议、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一种客观需要。或者说,通过写作,个体就可把自己的情感、认识、需要、见解、意见与建议等展现出来,从而使别人了解、理解、领会乃至接受。对个体的倾诉、表达与表现等需要,我们可从三方面求得证实。

首先,人作为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总会有一定的情感需要和情感表现。譬如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挫折、家庭的变故等事情,个体就需及时应对并做出适当反应。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明确指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遇、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9]其次,人作为富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问题时总会有一定的看法与见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见:人们由于社会地位、客观需要、认识事物角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因而在面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同一事物时,就自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具有不同的理由与依据。如个体把这些见解、看法、观点及其支撑的理由、事实有条有理地写出来,就是在“作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每个人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都时时处处进行着或口头的或书面的作文:“作算题,证命题,这些经常不断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论证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写作中极端需要的。任何一门功课,学生都时常要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回答问题。这其实都是最生动的作文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内容,同时他也会考虑怎样安排材料,怎样叙述事实,描写事物,论证道理,发表意见。在这中间他就很自然地考虑到用些什么词,用些什么句子。”[10]这就说明,作文不但是十分需要的,有时还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事物与问题发表看法之际,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分析论证,也就是在写议论文;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现象进行描述说明之时,实际上是在进行着记叙描写,也就是在写记叙文……最后,人作为富有创造的生命个体,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社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也是人类基本特征之一,同时,自我表现欲也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意念与行动。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一直不太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违背了学生的本性,与学生实际生活、情感没有必然联系:“学生本来没有那个情,你出个题目硬要他抒,他就只好说一些并没有真情实感的话,发表一些并没有真知灼见的见解,东抄西摘,东拼西凑……所谓命题作文要用之得当,首先是题要命得得当,所出的题使学生必然能写他确实知道的事情,抒他确实有的感情,不要让他搜索枯肠,没话找话说,不要鼓励他说空话,说废话。”[11]这就说明,成功的作文训练,总是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之愿意写、敢于写进而达到善于写。相反,不成功的作文练习,总是让学生有“无米之炊”之感,只能使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基于此,张志公先生认为写作并不玄妙,而是与个体成长密切相连的一种学习现象,是学生或社会其他成员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但同时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情感相联系,才能取得实效。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喜欢老师重视自己、表扬自己并乐于展现自我才华。因此,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表现心理而使用多种方法,如在教室或校园内创办作文园地、组织编辑优秀作文选编、向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优秀习作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总之在张志公先生的作文教学观中,作文虽极为重要但却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常见表达行为;作文在发展个体综合能力中具有重要能动作用;作文是个体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正是作文的常见性与普遍性,就决定了作文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作文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又决定了作文教学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如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规定要进行写作教学,语文课程实践中之所以要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本原因还在于写作本身是个体生活、学习、成长及展现自我之必需,或说写作过程在促进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客观要求、促进素质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分析认识各种事物与展现自我价值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作文很重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会写。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写信,要写日记,要写便条、假条、学习笔记、读书摘要、汇报、总结、计划、实验报告、科学论文,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必要的。写得好或不好,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很有影响,所以,任何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学会写,忽视写的教和学,是错误的。”[12]如此看来,现阶段我们要改进与完善中小学作文教学,就必须:确立以实用为基本导向的作文教学观,并使作文训练过程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成长密切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文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这就是张志公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作文教学遗产。

注释:

[1][8]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6.

[2][7]解光穆,陶玉凤.汉语写作教程[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4.

[3]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7.

[4]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18-219.

[5]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59.

[6]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28.

[9]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1.

[1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9.

[1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98.

第3篇

关键词:家园合力 习惯 幼儿

一、研究的设计

1、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一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必过多地去思考该怎样去适应生活,而能使身体在无意识之中正确、科学、有序、合理地进行各种活动,为以后各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理论依据: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是各种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要培养合作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纲要》的颁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措施与做法

1、制定习惯培养的计划,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教育。孩子在幼儿期要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很多的,我们根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年龄段小班、中班、大班为纵坐标,以生活、行为、社会、学习等为横坐标,以篇章的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

2、加强家园联系,步调一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家长活动:(1)家教园地;(2)家长开放日;(3)开办家长学校;(4)亲子活动;(5)让孩子教育家长;(6)召开家长会。

3、在幼儿园中充分发挥以大带小的作用。让小班幼儿观看中大班幼儿上课、作业等,不仅使小班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而且也使中大班幼儿有了鞭策的力量,认为自己要做得好一点,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样。对于每个层面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功能,“以大带小”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学习情感、行为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幼儿矫正不良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形成不良习惯。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表群体形象。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幼儿园里养成的,从教书育人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教为重点,培养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素养,注重良好行为举止习惯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作用,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群体感染力、约束力,影响鞭策幼儿,成为幼儿的楷模,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

三、研究结果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的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我们通过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并撰写、发表了多篇教育论文和教育随笔。今后将继续深入贯彻,作为园本课程来实施。

2、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实验班幼儿三年来习惯的培养,幼儿的习惯标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逐渐向更高的要求发展。

3、促进了家长思想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家长的宣传和家庭教育的系列讲座,提升了家长的思想素质,让家长真正地担负起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好表率,和孩子共同迈向成长的阶梯。

4、通过课题研究,幼儿园里增加了习惯培养的环境创设内容,家长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栏目成了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亮点。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渗透、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科研水平,努力将课题研究活动的功效扩大、延伸。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网、中国早教联盟网。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3、刘占兰 主编《幼儿教师知识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钱源伟 主编《幼儿健康心理八十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林正文 著《幼儿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篇

我校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只要抓好学校德育建设,就能促学生素质发展。

一、认识德育的价值

无论做什么工作,认识是前提,认识是关键,认识是保证。作为教育者,只有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才能重视德育工作、搞好德育工作。首先,领导必须带头学习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自觉性,还要层层师的思想,提高教师的认识,强化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意识。其次,要组织教师通过学习、研讨,把德育理念内化到所有教师的内心深处,外化为每位教师的教育行为,做到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个个都是德育工作者,课堂、课间、餐厅、宿舍处处都是德育阵地,事事都有德育,时时渗透德育。

学校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人都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的艰巨性。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把以德立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有效德育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践证明,后进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水平低的根本原因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学生不想学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学习基础、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后续学习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以致慢慢养成了上进心不强、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的不良习惯。因此,后进生并不仅仅是学习水平低,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差、行为习惯差。要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就必须从抓行为习惯开始,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只要解决了不学的问题,学好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积极探索有效德育的途径

德育工作最忌的是“假、大、空”、形式主义、空洞说教,最有效的做法是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注重渗透和感染,让学生参与体验。我们认为抓德育不是喊口号、写文章,不是出新作秀,不能玄,不能虚,不求好看,只求实效,必须坚持“切入口小一点,针对性强一点,靠学生近一点”的原则。在认识到位的基础上,我们狠抓执行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写好德育笔记。我校每生发一本笔记本,专门作为德育笔记,正常记录班会、校会内容,摘录警句格言,抄写名人名言,书写学习心得,抒发看电影、看光盘的感想,让每一项活动都留下痕迹。

二是开展星级评比。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之星评比活动。每个学生每学期初拿出“创星”计划,期中考试后,各班组织评选工作,每人对照条件进行申报,填好申报表,在各班级园地张贴,组织学生进行投票,评出的校园之星照片和感言在橱窗中展出,并召开校会进行表彰。我校评出的校园之星有诚信之星、敬老之星、尊师之星、读书之星、进步之星等20多个,让每个学生发展了自己、找到了自信。

三是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德育工作内容有落实、时间有保证、效果有保障,我校每周拿出两节课搞主题教育活动。第一种形式是看光盘、视频。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收看了《开学第一课》,收看了《新时期文明礼仪规范》、《新时期青少年不良习惯十二讲》、《好习惯好人生》。第二种形式是召开读书报告会。第三种形式是开主题班会。

四是开展“每周一问”。“知”是行之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必须首先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的道理。为此,我校开展了“每周一问”活动。每周星期一,学校在固定的黑板上公布题目,如“为什么要学会排队”、“为什么不能乱抛”、“为什么不能迟到”、“为什么要讲诚信”、“为什么说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要求全校学生认真思考,写出300字以上的小论文。班主任要认真批阅“每周一问”,选出写得好的,一是在班会上交流,二是在学校橱窗内展出,收到了“每周一小问,人生一大步”的效果。

五是开展文体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文体活动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文艺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磨炼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我们让学生明白了“用理想与信心换取动力,用习惯与智慧创造奇迹”的道理,让学生树立了“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完善、自主发展、自主成才”的意识,让学生确立了“相信自我,磨砺自我,充实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信条。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主编 袁金华 成尚荣 副主编 《素质教育论教程》.江苏人民出版社。

[2]谈振华 主编 邰启扬 韩文龙 副主编 《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5篇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6篇

论文摘要:主体性教育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作为主体的特性曾一度被忽视。然而主体性作为现代人的最主要特征,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因此,面向21世纪,关注、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是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正在汇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一、主体性教育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内涵“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行为主体。”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高校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具有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独立较强等特点。与中学生相比,他们在身心发展水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格等方面均表现自己的特殊性,趋向于成熟。但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往往处于矛盾之中,表现为:一是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心理发展水平比中学生更成熟,但仍不稳定。二是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各方面均把自己当作成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意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一旦失败则会造成心理困惑。三是社会观念进一步增强,关心国际国内社会大事,与社会的联系大大加强,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去,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但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过多地从自身近期的需要出发问题办事情。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四是比中学生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自己去判断、去思考、去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矛盾现象说明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主体性还有待引导和发展的事实。因此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生主体参与,强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在老师创设的道德情景中自我培育和发展,恰恰符合大学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希望“成人”的心理特点。

二、大学生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学生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仅有认知因素,而且有情感因素、意志因素、行为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复杂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过程主体”。教育者的所有活动只是为学生的修身创造了外在条件,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修身结果怎样,还得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一)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他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的、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具体到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动性集中地表现在他们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教育者所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动性则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组织管理等方面。教育者相应地就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只有调动起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成功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对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必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又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恩赐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而是在自觉意识到这种依赖性的前提下,使自己在同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所发生的必然联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按照自己的力量、需要和方式来掌握外部感性世界,依赖自己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主性是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大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者的影响。

(三)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所谓创造性是指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的特征和能力,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创造能力。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元的文化体系,其中必然存在复杂的思想道德问题和经常的思想道德冲突,这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执行思想道德规范并不断地创造出合乎时展的新的思想道德规范。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展其主体能力和塑造其主体人格,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一)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意识到人能将外部世界变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人化世界”)。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首先应注重唤起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

(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唯师是从”的状况,与大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道德权威对受教育者的道德驯化,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学生的认识、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给大学生提供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此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潜在于主体内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能动力量。主体能力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实践能力,而且包括以情感、意志为主要成分的非理性因素,因为非理性因素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排除外界干扰、克服各种困难、争取目的实现的重要源泉所在。

(四)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人的人格尊严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着共同的追求,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只有人格,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即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开发人的能力,而且在于培养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塑造大学生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完善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①曲建武周伯伟.探求21世纪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现实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3期.

②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我国当代教育实验的主题[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1期.

③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第7篇

关键词:设备;师资;校本;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48-03

空调器的故障主要出现在制冷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中,而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因此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维修成为了热点和难点。在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空调器维修的经验,以及历年来中级工、高级工的技能鉴定考核等几个方面总结,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是重点,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我校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现状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校”)电器、电工相关专业班级,开设制冷与空调工作原理与维修的课程。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水平,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现就学校空调器电路进行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同行交流。

(一)自有教学设备现状

为充分适应学校项目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目前用于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的设备主要有4个部分。

1.实际空调器设备。为了结合空调器电路结构不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三个不同的品牌产品,共设定12个工位,来满足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教学活动。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专用设备。为了适应职业教育与发展的要求,满足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制冷与空调项目技能比赛的需要,学校购进3台制冷与空调比赛专用设备,以适应实施项目式教学,进行参赛选手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

3.制冷与空调教学演示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制冷系统和电路工作原理可以使用模拟的信号状态变化,以及各类仪表来演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4.为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技能提高,开展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利用淘汰下拆旧的空调器,弥补以上设备的欠缺。

(二)本校师资来源及培养

为满足制冷与空调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实施项目式教学,需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渠道,不断实施“传、帮、带”青蓝结对、导师制等师资培养模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一是从年轻电类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到相关企业或高校进行中长期脱产培训,培养专业教学师资;二是利用政府人才引进平台,公开招聘专业性强、有影响力的空调维修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及专业能力;三是从本地企业调入或校企合作共建,使企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建设中来,充实教师队伍专业力量;四是利用已有的优秀师资,带领年轻教师,进行专门对口培养。

根据教学的发展要求,采用青蓝师徒结对、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这样,学校制冷与空调教学的师资不仅数量足,而且质量高,可以顺利圆满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

江阴中专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总结,同时参考其他教材和最新技术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设备,采用自编教学讲义进行教学,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项目式课程校本教材。

1.整合R悼纬蹋综合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理论课程多,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短、学习时间不够,难以消化知识,需要对专业课程整合、优化,编写与本校教学实际吻合的综合性校本教材,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刚开始学习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只有1个学期的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习,导致制冷与空调控制电路的学习基础很欠缺,并且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知识全无。所以要对制冷与空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需要编写内容全、涉及面广的教材以便使用。所以要将有关的专业课程整合到制冷与空调的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做到学习内容和实用技术相结合,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电器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都要开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脉冲与数字电路、无线电基础、传感器与控制等基础科目。在制冷与空调教学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电路教学项目的确定,以项目需要为抓手,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将上述各科基础专业课进行优化组合,提取和制冷与空调有关联的理论知识点,编写一套与空调器电路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校本教材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它不是国家规划通用教材,而是自编自用的。又由于很多教学设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并且理论内容基本都是通用的,所以校本教材编写时应适当注意通用性,以利于正式公开出版,推广教学经验。同时,编写校本教材还是要和教学模式、手段等相结合,注意编写的理论教学内容、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排版模式等。

江阴中专校编写的制冷与空调教学教材,技能训练的专业性都是针对自有的设备进行设计编写的。教学设备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像空调器就是学校在市场购买的自备设备,各个学校很难做到统一,而全国大赛的竞赛设备是统一的。这样针对设备编写的教材就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和其他学校交流使用,甚至公开出版发行,大范围推广运用。

针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学情,专业课很适合项目式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避免知识点分散而杂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师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所以,江阴中专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是项目式教学专用教材。

教材编写,在设计教学内容上进行项目内容科学分解,以任务驱动为学习和训练,来完成项目内的各个任务,每个项目编写配若干个任务书;在教学过程的布局上,注重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为主,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单独和集中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在教学流程上教材内容体现情境导入、基本技能、基本知识、课堂练习、学习评价、课后练习等标题条目来推进项目式教学进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二)项目式教学实施

实施专业课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进行过三个阶段的实践研究。一是项目式示范课公开课教学,二是相关专业课普遍实施项目式教学,三是进行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制冷与空调教学从2000年至今,已经进入项目式教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全部实施项目式教学,这很得益于我校的制冷与空调课程的师资、设备及校本教材的跟进和提高。

从学校引进的第一批制冷与空调专业师资开始,由于师资来源企业,给学校课堂教学不仅带来新技术和新经验,而且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就是编写了校本教材讲义,应用校本教材讲义实施项目式教学,使项目式教学逐步深入发展。

为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接轨,江阴中专校开始实施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训练选手参加市、省级技能大赛及选拔赛,制冷与空调专业首当其冲,获得国赛、省赛、市赛等金牌。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三、取得的教学成果

经过制冷与空调专业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开店创业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实验教改班的选手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也获奖颇丰。同时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也日益成熟和提升。江阴中专校师生多次在制冷与空调项目竞赛中获得国赛、省赛、市赛一、二、三等奖,师资力量老中青联接不断,由校本教材改进的中职示范校项目式教改国家规划教材《空调器维修技术基本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部空调器维修技术专著由国防工I出版社出版,数十篇空调器及项目式教学教育论文、专业技术论文等获奖和发表。在此基础上,经过申报和论证,完成了市级课题《基于空调电路应用的中职电子电工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项目式教学在电子线路、电气控制线路等核心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有效推广。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技能训练的设施设备进行开发利用,为满足教学需要,还专门配置了项目式教学教室,通过项目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校项目式教学不仅应用在电子电工类专业,而且在机电、机械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中也得到普及应用。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朋.浅谈空调器电路项目式教学校本教材的编写[J].江苏教育,2014(9).

第8篇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不无隐忧地发现,不少教师的一些做法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

1.循循善诱成为“课堂杀手”。虽然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课堂上,有些教师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按部就班地牵着学生读书、思考、回答,无视学生的需要、表现,从表面上看师生之间是有了交流,有了互动,但这形式上的、浅表层次的互动却是无效的。这种高度控制的导读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教师那没有启发的循循善诱,反而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

2.个别辅导成为“另类歧视”。常常在许多公开课上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指名朗读课文,由于紧张,学生朗读时卡壳,于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指导,一遍、两遍……时间也在大家的期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于是,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殊不知,如此做法弊多利少,是对绝大多数同学的一种“另类歧视”!因为此时此刻,教师根本无暇顾及他们。他们,不过是课堂里的看客和听客而已。

3.多元感悟成为“秀场表演”。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可问题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却因为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把握不当,或是虽然心里对价值有谱但是引领乏术,或是怕引领不当最后落一个牵得过多的罪名,对于学生的回答特别是一些原则性错误不置可否,任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本该出现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精彩对话成了部分学生(主要是一些优等生)的“秀场表演”。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教师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效引领、处理好面向全体还是指向个体的关系,当面对课堂教学中现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时引领的意识缺乏、目标不明、方法失当。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各种生成性的资源,教师应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先进的理念,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智慧引领,让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二、智慧引领,成就精彩课堂

语文课堂因预设而有效,更因生成而精彩。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认为,我们不应忽视课堂中精心筹划的预设,也应将生成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价值追求。动态生成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为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表现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察、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所谓智慧引领是指教师在面临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时能敏锐、准确地作出判断,创造性地整合和开发各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科学地启迪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要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新问题,即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学生冷场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学生迷茫时指明前进方向,在学生错误时拨开云雾……

1.顺水推舟,矛盾中提炼顿悟。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妨来一个顺水推舟,从他们的错误出发进行引导推理,让学生在放大的错误中发现矛盾,获得正确的认识。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你认为在和敌人的周旋中,谁的功劳最大?

生1:(脱口而出)是杰奎琳。

师:理由呢?

生:我认为小女儿杰奎琳功劳最大。要不是她最后借口上楼睡觉将蜡烛拿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认为她的功劳最大。

生2:我同意。

师:我完全赞同你们的意见,妈妈和哥哥只是参与了整件事情,虽然努力过可没有成功呀!其实,仅凭杰奎琳一人就可以对付这群德国佬了。

生3:我倒不这样认为,如果没有妈妈的长期教导、没有妈妈的榜样示范,以杰奎琳小小的年纪是绝对不会这样镇定自若地面对敌人的。

生4:哥哥也很了不起。他的计策虽然没有成功,可他还是从容地搬回了柴,生了火。要不这样,敌人早就怀疑了。

……

师:看来,全家都功不可没。母亲做了孩子的榜样,哥哥的举动又感染了妹妹,妹妹的办法最后获得了成功,大家齐心协力,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敌人。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误以为妹妹功劳最大时,教师顺水推舟,故意贬低母亲和哥哥的作用,将学生错误放大以引发更多学生的争议,巧妙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再设计,化“错”为“对”,激活教学,最终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2.刨根究底 ,对比中品味语言。对于课文,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把握,但无论如何,对语言的品味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内化。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比较、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涵,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墨梅》教学片段:

师:(在课前板书时无意间将“只流清气满乾坤”写成了“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1:(指出板书中的错误。)

师:(在准备擦去的一刹那,改变了主意。用红色粉笔圈出了原来的“留”字并在旁边写上了“流”字。)

……

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提出)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个字有何不同?诗人为什么选择“流”字而不用“留”字呢?

生2:我觉得诗人这样的选择肯定有他的道理,可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

生3:我认为 “留”就是“保留”的意思,是说墨梅盛开后,院子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流”则告诉我们墨梅盛开后,院子里到处弥漫着香气,挥之不去。

师:“弥漫”一词用得好。虽然墨梅色泽淡雅,可香气却是浓郁的。

生4:我有同感,“留”不足以说明墨梅的香气,“流”形象地写出了墨梅的香就像“涌动的流水”。

师:说得好!一个“流”字化无形于有形,化静为动,生动地描写出了墨梅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不屈精神,表面上在写墨梅,实则是托物言志,表达出自己鄙视世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轻易地放过自己的错误,而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一个“对比”,催生出精彩的课堂对话。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学生通过咬文嚼字,读出了文字的质感。

3.烘云托月,诵读中感悟形象。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朗读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品味语言内涵、感悟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当学生疑惑时、当学生迷茫时,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在读中悟、悟中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理想的风筝》教学片段:

师:虽然刘老师能够笑谈腿疾,但是要像正常人一样站着上课是不容易的。自读第五节,找一找,刘老师为了完成一次板书,要经历哪几个动作?

生1:(经过一番自读自悟后起来回答)撑、离、转、写。

师:(随机出示句段,红色显示以上四个字。)

生2:他少说了两个“转”,句子中明明有三个“转”字。

师:(故作惊讶)既然都是“转”,为何就不能省略呢?大家将词语放入句子中再读读,看看省略了两个“转”后,句子意思有何变化?

生:(认真地读悟。)

生2:我觉得不可以省略。这里的“转”重复出现,是为了突出刘老师板书的不易,体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

生3:我同意,刘老师完成一次板书的动作是连贯的,是不可以省略的。

(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转”字重复出现的作用,起来发表见解。)

师:是啊,平平常常的一次板书,对于刘老师来说却是何等的艰辛!那么,一节课上只有一次板书吗?一天呢?一个月呢?一年呢?一辈子呢?多么令人难忘的跳跃旋转呀!谁来读这个句子?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请第一小组读。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男生读。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女生读。

师:那一次次的跳跃旋转已经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

生:(以不同的方式动情地朗读文中描写刘老师板书的句子。)

师:此时此刻,刘老师跳跃旋转板书的画面一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生:(各抒己见。)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对于“转”字重复出现的作用不能理解时,教师及时地指导学生将词语放入句中进行理解,最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烘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刘老师旋转板书的句段,至此,一个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的刘老师的形象已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中。

4.旁敲侧击,对话中碰撞思维。旁敲侧击是一种委婉间接的方法。当学生学习中出现困惑或者不同意见时,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告知,也不是撒手不管,按部就班地顺着教案延续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是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巧妙地组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精彩“对话”,让课堂充满情感共鸣、思维碰撞。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片段:

师:面对吴王下达的死命令,少年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交流体会。)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为了说服吴王,少年一连三天都到花园中等候,即使露水沾湿了衣服和鞋子,他都不在乎,他是执著的。

师:多么执著的一个少年呀,请你读好这句话。

生1:(读句子,陶醉在自己的朗读中。)

师:谁还想补充?

生2:我也认为少年是执著的,不达目的决不放弃。我是从第四节“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中的“终于”一词体会到的。

师:能联系下文来理解,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满怀期待)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没有反应。)

师:(出示少年与吴王的对话)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认真思考刚才的问题。

生:(分角色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吴王相信少年的话吗?

生:(异口同声)深信不疑。

师:如果少年不这样做,吴王会深信不疑吗?其实,少年拿着弹弓、一连三天到花园、被露水沾湿衣服,是为了――

生1:(恍然大悟)是为了让吴王相信确有其事,从而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生2:我觉得少年十分聪明,一步一步地让吴王“上钩”,这说明他还是个遇事冷静且十分自信的人。

生3: 虽然吴王已下了死命令,可少年能用计谋说服吴王,说明他不但勇敢而且有智慧!

师:为了吴国的利益,少年不露声色地与吴王进行智慧的较量,最终使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念头,真是一个足智多谋、为国分忧的少年呀!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对少年的认识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地组织学生品读人物对话,前后联系体会人物特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精彩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实践语言、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

智慧引领要求我们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我们课堂上的“节外生枝”“灵光一闪”,通过我们的智慧引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为学生搭建锤炼能力的平台,在对比、诵读、对话中燃烧激情、喷薄智慧,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