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神经科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5-0041-03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Humanity and
Science in Sports
PAN Dong1,FENG Fei2,CUI Jian3
(1.Sports & Science Depart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2.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 32, Guangdong China; 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 nd interview to research the modern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regression culture i n the new era to review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ity and science spirit from cu ltural perspective to clarify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sport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humanities spirit; spirit of science
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产业化和文化多 元化发展的格局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之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促进社会和现代 文明向前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应时而提出。其中,构建“和谐社会”在精神层面上的两 个文化要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是人类文化的内核和精华,也是影响现代社会和谐 发展和现代文明提升的文化基础。本文对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审 视和探讨,以明确其对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1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名词释义及相关理论界定
1.1 人文精神及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 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 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 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1]。”因此,以人为本来创造和表达人性化 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2]。由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 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 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故而它首先体现的是人,它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其次 是价值,使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和信念等。在这种崇尚个 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应当包括身体的发展,便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本 依据。所谓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即从体育文化心理层面表现出来的文化 精神的总和,它总是时代精神文明的一个客观表现[3]。“体育人文精神必须以人 为核心,维 护人的健康权利,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和在体育 中对人性的弘扬和追求[4]。”因此,体育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 爱人的健康和生命”的自由、文明的精神。
1.2 科学精神及体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认识中的思想或理念[5]。它是人类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 崇高的求实 、求真的精神,是推动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 一种精神动力,对人的发展起着手段性、工具性的作用。所以,从本质上说,科学精神就是 一种把客观对象及其规律作为最高认识和实践准则与目的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追求真实的 利益是科学精神的诉求。体育科学精神是在科学主义传统思想下形成和发展的外显于体育的 技术、功能层面的精神。体育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识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训练观 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严谨、有效、合乎科学逻辑的原则、手段、方法,以谋求技术上的和 功能上的实效。因此,体育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以追求体育的科技革新和扩展物化功能”、 “夺取锦标”的严谨、务实的精神。
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在人自身的 发展中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使人面对客观世界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求善、求自 由的人文精神,则使人主动把握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人永远是目的而非手段,是追 求自主、自觉的真正主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人文精神只有建立在科学精神 的基础上,人之主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得以具体、真实的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 魂,它是科学精神发展的指路明灯,科学精神如果背离了人文精神,人类只能成为被物质利 益诱惑下的傀儡,人的本质就会丧失,人性就会泯灭,社会就会倒退。只有人文精神与科学 精神相统一,相融汇,相补充,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人类要创 造出一个合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就必须创造出一种合理的文化精神,即体现人 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哲学终极关怀的精神。
2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根据体育运动学科体系的结构分层原理[6],该体系的立体金字塔结构自下而 上分别由人 文原理层、科学原理层和实践操作层构成。处于基层的人文原理层,作为体育人文科学的基 石,注重揭示体育的本质,培养体育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承载于其上的科学原理层用以揭 示体育运动客观规律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撑。与此相应的“冰山结构 ”学说也进行了形象的理论阐释[7]:体育科学精神追求的物质文化在技术层面上 的表现有如 浮于冰山水面上令人关注的有形之物;体育人文精神指引下的精神文化在价值层面上的表现 则是潜藏在水深之处的无形之物,但是对外层的物质文化变革有强大的滋生力和辐射力。探 索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其实质是探究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惟有如此 ,体育的发展才能到达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彼岸。
2.2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必要性的现实反思
2.2.1 竞技体育领域对“金牌至上”绩效的过分追求容易造成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可置否,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昌大和技术的先进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好处和 便利,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体育 竞赛组织和赛事转播方面,人造卫星、现代化通讯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 ,提高了赛事组织运作效率和收视率;在比赛的技术分析和情报收集方面,无线通话器、摄 录机、电脑统计软件的使用,保证了比赛资讯的更新和赛况精确无误地分析;在训练和竞赛 的装备方面,高科技含量的比赛场地、器材、服装的研发有效地促进竞赛成绩的提高;在选 材和训练监控方面,各种生物学和心理学指标和手段的运用,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提高 了训练实效。训练的科技含量正成为竞赛的热点,它可以有效提高竞技成绩,甚至可以决定 比赛的最终结果,因此,科技效能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价值意义获得了广泛的肯定。然而, 科学技术犹如普罗米修斯之火,它既能给予人类无穷的力量,也会给予人类极大的灾难 [8]。 当我们在竭力追求科学技术带来的效能的正面价值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由此导致的负面苦 果。竞技体育过分的追求“竞赛夺标”容易使科技的技术价值追求偏离轨道,也容易造成人 文精神的缺失。
2.2.2 学校体育改革的“初衷”与学生体质下降现实与体育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的学校体育,在顺应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自身也进行了一番轰 轰烈烈的改革。以新《课标》为主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无论从指导思想到课程目标体系, 还是从教材内容、方法、手段到课程评价体系,无一不是呈现出改革之后的“新气象”:既 满足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教改文件中关于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 育意识的培养;既扭转了以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 认识,又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性化需求。然而,这看似完美和成功的学 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也 没有建立起恰当的机制,致使教改施行容易流于形式和表面的变化,偏离教改的初衷,以致 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目标达成不具显效性的状况,使得一些教师们体会到了这场学校 体育改革的“阵痛”。与此同时,我国各类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现实状况, 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仍然还存在不力的状况。特别是与新《课标》中的 评价体系相关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降低各个运动素质的达标标准以应证此次课程 改革的绩效的做法,显现出了些许改革不彻底,实效性不够强的无奈:以新《课标》为主的 学校体育改革,仍然无法在目标指向上真实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 关怀,也缺乏一些在操作层面上体现科学、严谨和合理地理论指导,它犹如一张理想的蓝图 ,却因实践操作中还存在无法落实的客观依据,使得这场改革的成效最终打了折扣。最近, 相关的职能部门或许是意识到了改革与现实的反差所带来的舆论效应及负面的社会影响,提 出要提高中学升大学的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和要求,加大升学考试中体育素质加分的权重,这 样会导致部分重点大学有可能会将体质较弱但成绩优良的考生拒之门外,以此手段来强制提 高和改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3 大众体育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为目标的制度保障
当前衡量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水平的重要标志仍然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导下的全 民体育参与程度和发展水平。经过11年的努力和坚持,全民健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家喻户晓 的“体育名牌”,也汇聚成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活动[9]。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 地意识到,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和东邻日本,我们的大众体育发展仍然还存在着不少距离,也存在着许多 不尽完善之处。 我们通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可以清楚的了解:发达 国家的群众体育发展成效高的关键,在于其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法令制度,使得群众 体育的发展既有目标指向和引导,又有制度进行保障。比如日本在关于国民终身体育的规划 和发展上,无论是日本国宪法、文部省设置法、地方自治法,还是教育基本法、社会教育法 ,或是体育振兴法、保健体育审议会令等,均从不同的侧面明文规定了日本群众体育从组织 开展、社会教育指导、公共福祉、政务管理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使得日本国民体育 的开展在各种具体、规范、针对性强的法令制度轨道中得到了健康、有序、实效的运行 [10]。 造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不够完备的关键问题是《纲要》没有成为有效的制度规范,没能通过 真正的体育立法来保障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和效益。在当前,与真实、显效的体育立法 相比还缺乏具体规范的法律实践程序的《纲要》还不能够使民众的体育参与权利和效益获得 有效保障。大众体育发展中的体育立法问题如何承载体育对人们健康需求所倾注的人性化关 怀?仍然是体育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3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路径构建
3.1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操作模式的培养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更新,必须使教育的对象从物化到人化进行转变,突出育人为本, 着眼于塑造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才能够满足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正是体育人文 精神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注重对体育教育过程在技术层面上的科 学调控:一是从个体层面上,实现体育对人的塑造,既要引导人们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的知 识和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要培育“以人为本”、“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人文观 念;二是从社会层面上,通过体育教学和科研,构建体育人文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 一套值得信赖的体育价值体系和可接受的价值标准,充分发挥体育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引导和 昭示作用[11]。因此,在体育人文精神指导下,合理使用科技为体育服务,为健康 服务,才能做到科技以人为本、彰显体育的生命价值。
3.2 充实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加强学科互构,精神互融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内容与属性 ,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体育科学虽然在数字化、公式化、定量化上不如自然科学 ,但在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为规律,以实践为标准上却与自然科学没什么差别。体育科学 既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 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12]。因此,通过学科整合,将体育科学的客观规律为 尺度的客观 原则,与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学双重属性的, 或是交叉的,综合性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科体系,有助于我们对人类文化现象做出系统和 全新的理解和把握,为科学与人文有序结合和高度统一提供学科平台和沟通渠道,并且在互 补中孕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之果。
3.3 促进校园及社区、健身俱乐部的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厚重的人文体育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 一个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文化载体。而社区体育文化,则是推进群众体 育健身手段和健康观念向制度化发展的民生工程。因此,更新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 育文化环境,发展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健身路径,可以让受众的“身、心、群、德”等素质 得到自由、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可以因时因势的以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 奥运效应”以及2010广州亚运会的筹办为契机,以“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大 众健身活动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对两种精神的整合为目标,在校园内、社区里、行业体协及 体育俱乐部中倡导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理念和科学愉悦的体育健康观念,既可以有助于弘扬 体育人文精神,打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和俱乐部体育文化的新风 尚,又可以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人格的丰满雕塑,从而实现朝着“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取向 上发展,实现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13,14]。
4 小 结
1) 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虽然特点不同 , 各有侧重,但是在终极目标的指向上,都是“以人为本”的,因而两者是互补统一,和谐发 展的。
2) 在体育发展进程中,必须辩证地认识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技术、制度和精神层面 的 影响,通过对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中出现的一些容易造精神缺失或者科 学精神滥用的现象的反思,把握好如何在体育实践中合理地贯彻两种精神的指导,以取得良 好的实效。
3) 体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必须在“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上,在 体育交叉学科的立体式构建上和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文化的营造上,实施具体的路径建 设,以使体育的两种最重要的精神能够在人们的体育实践中融通,实现人的自身和谐以及与 社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建伟.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J].自然辩证法 研究,1998(1):59-60.
[2]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4):10-12 .
[4] 童昭刚,等.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5] 雷好利,林世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J].党政论坛,2006(4):8- 10.
[6] 马特维耶夫. 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 宋继新,贡娟. 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4(1):7-10.
[8] 杜焕强. 从康德的理性观念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2):30-31.
[9] 卢元镇. 2008年后的中国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12-14.
[10] 森川贞夫 编著. 生涯スポツのすすめみんなのスポツの社会学[M].东京 :共荣出版,1985.
[11] 李树旺.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建构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 (1):52.
[12] 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24(3):67-69 .
关键词:人文精神;物理课堂;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98-0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
1.重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有效性
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正是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充满爱心、有较高涵养的人,能及时对周围的人和事作出恰当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读什么书;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对待挫折;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及时点拨,引导、帮助他们做正确的选择。同时要把每个学生当作可塑之材。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鼓励学生去不断地自我探索,教会学生做人,关心别人。只有学会做人,学生才会有社会责任感,继而更加发奋努力。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21世纪,需要改变的很多,但教给学生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一点将始终不变。
2.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
2.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出发,对 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加工、设计,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同时,中学物理教学要面向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 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应用的层次上,更应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规律形成的过程,同时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对象由始至终挖掘,创造适合于自己教学 需要的,有个性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不是学科必修课的延伸,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不是为 应试教育服务,而是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服务。比如我们开设的《厨房中的物理》、《家电原理与简单维修》、《生活与物理》等,显然与现行高考没有多大关系, 但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是很有益处的。
2.2 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第二章"声现象":"声音是平凡的,又是奇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这也许使她显得平凡;声音在很多方面丰富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又映射出她的奇特。""物体的运动"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各拉丹冬雪山"、"北京天坛回音壁"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第一块田径金牌的飒爽英姿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水循环、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及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稳定性所必须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说的那样:"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人性的完善,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3.从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着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是关注人性的教育,教学是关于人的教学”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初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然而当下初中生人文素养缺失严重,提高初中生人文精神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学科就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当下初中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缺失严重,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当下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1.厚重的家国情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从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近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包含了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切。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文精神在唤起人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出来,社会关注和社会关怀就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体现。中学生应该具有家国情怀和对这个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要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有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人文精神强调人格的健全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是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周易》里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学生要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3.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信念和追求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原有生活秩序、生活规则被打破,而新秩序、新规范尚未建立健全,因此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念比较多元。面对当下的复杂局面,中学生要善于分辨,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分清主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向未来。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充分发掘教材,注重学生的生命意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例如珍爱生命的有《珍爱生命》《生命宝贵》《人生多彩》《青春闪光》;心理健康的有《自强不息》《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明辨是非》《自我负责》;热爱祖国的有《关爱社会》《情系祖国》《放眼世界》《立报效祖国之志》等等。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有很多章节都在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自强不息》《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
《明辨是非》《自我负责》《自我保护》《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然而现在初中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多,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勇气
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一样,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但是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使得师生没有喘息的余地。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中考考试成绩,许多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只根据考试重难点教学。为了讲授课标中的考点,运用各种各样的技巧,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各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需求当作根本目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有以人为本的勇气,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样性。随著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人们对同一问题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作为政治思想老师要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学生在课堂上有“奇异”的想法是正常的,不要轻易对学生的想法和言行作出是非判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
当下社会对人才人文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学科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humanist, the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seep the humane spirit
meng jun
【abstract】in the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insist humanism the basic spirit, the class changes now the core value is to the humanism basic spirit development. opens many yuan teaching resources, in can have the life-long significance again through these resources raise to the student, the valuable thing, this is the objective real historical manner,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power of thought that profits from the introspection the self-awareness, comprehensive clear humanities concern. the history is remaining which the humanity moved in the past, along its natural “situation”, the establishment history teaching “the scene”, let the student “experience personally” the study,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y had “the practice” on the necessity the nature.
【key words】humanism spirit; course content humanities value pursue; scene; practice teaching
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蕴含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汲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1 历史教学应该坚持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教学思想
1.1 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人性:当今的中学教学,唯分为高。分数是老师、学生的命根,分数影响学生升学,分数影响教学成绩,分数影响教育干部的升迁,总之,分数成了中学教学的唯一宗旨,其毒害之重,范围之广,让人触目惊心。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人性。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可以用“四多四少”来概括。一是多见历史概念,少见历史细节。真是的历史细节才有可能展出鲜活的历史过程,鲜活的历史过程才有可能冲击学生的整个身心。二是多见历史事件,少见历史人物,要讲历史人物也只是“宿命”的符号。没有历史人物的“历史”,怎没可能“见贤而思奇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怎么能陶冶学生的“人性”呢?三是多见重复记忆,少见分析论证。在这样的课堂上,历史不再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立体的、螺旋的过程,只是一大堆单个的,支离破碎的“点”。现在的学生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为考试比名次而活着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自由灿烂的快乐的生活?四是多见教师,少见学生。课堂上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听老师讲,至于教材的内容所内含的人文认识价值的东西,老师则大多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若某个学生因此而问询之,有些老师含批评学生不知轻重缓急,不知用与无用的区别。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怪老师,主要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1.2 历史教学应该践行“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将人的天性、快乐、幸福看的高于一切。
作为国家意志的我国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他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活课程”,这样的理念,无疑是非常充分、十分丰满,特别发展了人文主义基本精神于教育的体现和要求。
孔子认为,凡是人都“性相近,习相远”(《论语》)因此,他挑战“学在官府”。“学术官府”的历史传统,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举办私学。在他的三千弟子中,今有据可查的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看。从“招生”的角度,说明孔子践行着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的人文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能因材施教,同样的疑问或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的回答不同。
的教育思想,也是根植于“精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要全面发展,必须体力与脑力协调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人的才能与品质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这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后来被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发展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依存、制约的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是借助已有知识实现的,获取知识要有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要使学生在教学中富于积极性,教师就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对于那些知识无动于衷的学生,老师要认真的、谨慎的研究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等等。
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这些“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在教育中的基本要求,理应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2 历史学科渗透人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英语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重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正确的运用语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对文化的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去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然而学习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交往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而遇到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充分的了解该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英语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典故、名言、历史著作等,并且牵涉到了各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重要事件和人物。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语言才能学得更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和标准。下面是七级文化意识目标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的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也更加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型,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考查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1、善于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资源
新课改后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有一个话题以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模块都反映了中外不容的文化,每个模块中的听说读写都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体现了“文化渗透”这个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勤于思考,就可以发现很多跨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2、充分利用节日进行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很多传统的西方节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很多学生也非常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也可以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现在广为流行的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教师在这些节日的时候不妨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3、开设英语选修课和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
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开展丰富的选修课,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选修课。
在开设了这些选修课的背景下,还可以开展更为丰富有趣,学生参与度更高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文章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话剧表演比赛等等,让学生把掌握到的知识文化真正的运用起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一种外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充分重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掌握了语言基础知识而缺乏了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么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该只想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应该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语言与文化 邓炎昌,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它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学术背景。如果我们把“百家争鸣”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自觉建构的话,那么“三代”文化和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等,则可以合理地被看作是这一文化模式建构的价值之源。因为,它不仅渗透和体现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理想,而且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诉求预示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帝时代既是华夏文明的开创期,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在有关的神话和传说中,圣人崇拜与祖先的智慧、功德相联系,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周礼·冬官考工记》云:“百工之事,皆圣人之所为也。炼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为行陆,作舟以为行水,皆圣人之所为也。”《韩非·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燧人氏。”《易·系辞下》云:“包牺氏殁,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大下。”史称“伏羲作八卦,结绳而为渔罟”;黄帝、尧、舜“垂衣裳”,“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服牛乘马,引重致远”,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重德意象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趋向。而依照诸子对上古社会的描述和对圣人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想社会和治世之道,进而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基因。可以说,这种非西方式的“创世神话”,使中国文化不仅呈现出以人为本和向内探求与外在超越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它既不向外在的、超越性的上帝观念致思,也未形成人与神、人与自然,以及“人文”与“神文”和“科学”之间的对立和紧张的深层原因。
如果说五帝时代的文化传说集中体现为融神祗、英雄、祖先为一体的圣人崇拜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而成为文化模式建构的价值之源,那么,殷周之际的制度变革,则无疑为这种文化模式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殷周之际的制度变革,突出地表现在将本来只是根据血缘关系确立父权的宗法制度改造成为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的基本体制。与此相适应,周人则完成了由神到人、由天命神学到人学的根本转变,形成了灿然完备的宗法家族制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德”为核心的礼乐人文文化。然而,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至春秋时代,特别是进入春秋后期社会巨变,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对历史文化的全面反思和价值重建则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庄子·天下》)。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社会异化现象,对社会治乱的深切关注,对以前文明的反思、存有和超越,对人生存状况和命运的终极关怀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思考,既是“百家争鸣”的实质和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建的动力机制和学术语境。因此,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等问题,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既追寻“礼崩乐坏”的根源,又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既探寻人性的最后根据,又追溯天地的起源和宇宙的本质,从而建构了一个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的雏形。而老子、孔子、墨子以下,诸子之学在存统中相互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以道、儒、墨三家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三大传统,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早期建构的真正完成。
可以说,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主题,既是“百家争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自然、人文和科学相统一的文化模式建构的内在机制。
(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不惟道、儒、墨三家。老子、孔子、墨子亦非道家、儒家和墨家之创始者。其所以以老子道家、孔子儒家和墨子墨家为代表,完全是因为他们既是原始道家、儒家和墨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传统的奠基者和开创者。而以其为代表的自然、人文和科学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结构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的本质规定和绵延发展的内在的动力机制。
吕思勉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汉志》说道家之学“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面南之术也。”“清虚以白守,卑弱以自持”,实为道家最要之义。《礼记》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其所言者,为君人面南之学可知。而其下文云:“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能不治。”又云:“君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此即“清虚以自守”之注脚。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这既深刻揭示了道家思想的本质特征,又表明了道家与儒、墨、名、法诸家之学的内在关联。
史称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不仅主张回到结绳而治、小国寡民、民无知无欲、朴素自然的原始状态,而且更以极富历史哲学的慧眼和宏大的宇宙精神视野,省察现实,反思历史,既看到了物极必反、物壮则老、盛极必衰的发展规律,又批判礼乐文明的暂时性和儒家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内在而超越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不彻底性;既追溯宇宙人生的最后本质,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道法自然、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既以自然之道为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境界,极力倡导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文明主张,要求人们“见素抱朴”,“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孩”,“比于赤子”,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主义传统的先河,而且赋予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自然情怀和精神特质。庄子继承老子思想,更以审美的眼光崇尚自然、本真自由、逍遥的心性人格,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中华文化绵延发展的内在张力所在。
孔子祖述尧舜、文武,取法三代之礼教,并以周文化的忠实继承者的正统之居,建构了一个以“仁”为本,以“礼”为“文”和纲纪,而注重内在超越的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恭己”为古之“为己之学”的内容;“正南面”为古代礼制,二者都属于先王礼教。孔子儒家认为,“天有四时,……无非教也;地载神气,……无非教也”(《礼记·孔子闲居》)。《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曰:“夫圣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亲也。”“教”指“礼教”、“教化”之义。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论语·仁里》)但他同时认为“恭己”是“礼制”得以施行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仁里》)。“复礼”就是恢复礼制、礼教。正如孔子所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化中重礼乐教化和道德内省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先河。
孔子以下,儒分为三,“内圣之学逐渐发展为以《中庸》、《易传》为代表的宇宙本体论传统和以思、孟为代表的心性论传统”互补、互动的道德人文主义,〔4〕并在宋明理学中得到了统一,获得了新的理论形态。但就其本质而言,儒家所竭力倡导的这种人文主义和西方那种反自然、反神学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不排斥超越的层面“天”,也不排斥自然和科学,而主张“为学”与“为道”的统一、“见闻所知”与“德性所知”的统一、“格物致知”与“穷理尽性”的统一。其天道性命思想中虽然具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但并不是建立在人格上帝的神秘气氛之中,而表现在个人人格发展的庄严性、超越性和无限性上。儒家以人为本,强调内在超越而非外在超越。可以说,仁学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方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独特文化价值理想。
墨学源于儒学,但它不仅与儒学相对立,而且与道家思想相异趣,完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学派。《淮南子·要略》说:“墨者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其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别亲疏。”正如唐君毅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所说:“墨家薄礼乐,而不废《诗》、《书》。不废《诗》者,取其民间生活之记载。不废《书》者,以其载古代帝王之勤劳务实之事业。最能表示中国古代人之勤劳笃实之精神之古代人物,无如平水土躬稼穑有天下之夏禹。故墨家倡法夏,墨子兼爱所重者,在下察于百姓耳目之实,求所以使人人之得衣食,而裕其生之道。乃不重少数士君子之盛容修饰,弦歌鼓舞之礼乐生活。故墨子精神所重者,在社会经济。”〔5〕其实正如韩愈所说:“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以为孔、墨。”〔6〕如果说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在“百姓日用而不知”,那么墨家的思想核心则主要体现在“百姓日用”方面。当然,儒家所谓“知”,主要还是道德知识、道德本心或天理良知,而不是关于外物的科学知识,而墨家也不仅仅停留在“百姓日用”的层面,而是科学形态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价值论的,那么墨家学说则是事实论的或真理论的。而后期墨家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墨子思想中的知识论、逻辑学和科学成分,不仅建立了可以与亚氏逻辑和因明学相媲美的形式逻辑体系,而且提出了大量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墨家真正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主义的典型代表。
孔子、老子以后墨家包括名家多受非难,但也不是全盘的否定,如孟子、司马谈、欧阳修等人对于墨家“强本节用”等主张则给予了明确而充分的肯定,不仅认为“有足取焉”,“不可废也”,而且认为“此墨家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其实,儒墨之争主要在政治伦理方面,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最有价值和最具特质的知识论和逻辑学思想却很少提出异议,当然也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当然,在正名问题上儒墨两家亦有不同。孔子主张“以名正实”,而墨家则主张“以实正名”,并进而探求正名之则,可以说儒墨两家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道家不仅主张“无名”、“非言”,而且反对“为学”、求知,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强调超越知识和理性的直觉思维的至上性,并以此作为达致无欲无为而同于“自然”的心灵境界的唯一途径。但这只是就形上本体而言的,在形而下的范围内道家如庄子同样对语言概念和知性思维的功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说道家和儒家都是通过内在超越而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境界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与儒家既有相通之处,但同时又与墨家强调天人、物我、主客对立和外在超越的工具理性与逻辑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可以说,墨子和后期墨家立足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主张外在超越,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关注外物知识获得的可能与方法,以强烈的工具理性和科学精神,形成了与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老子道家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异质互补的科学主义,而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并蕴涵着向民主和科学道路上前进的文化基因。
(三)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儒、墨三家之学为代表的自然、人文和科学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从本质上说根源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模式,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而且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
道、儒、墨三家之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要素和基本模式,首先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从学术史的视角来看,春秋以降,学术下移,第一次出现了“殊途百虑”的文化重构的历史机遇,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第一代思想家,不仅对从传说时代到殷周时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总结,而且以其学术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熔铸了一个以人为中心,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从而成为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战国及其以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韩非子·显学》),出现了“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趋势(《庄子·天理》),各种思想相互对立、碰撞、交融、吸收,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诸子之学“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譬犹水火”,但“相灭亦相生也”,显示出学术交融的博大气象。而经过孟子、庄子、公孙龙子、荀子、韩非子等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则从根本上确立了由孔子、老子、墨子所开创的老学、儒学、墨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基础地位。可以说,直到汉代儒家独尊和佛教中国化以前,以儒、道、墨为代表,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并未改变。正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所说:“孔老墨之盛,非徒第二期而已,直至此时代之终,其余波及于汉初,犹有鼎足争雄之姿。”从思想内容来看,在这一文化模式中,既包含了对现实的人的心灵与肉体、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德性与知识、实践理性与工具理性、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矛盾的揭示和理解,也包含了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方面的智慧。而这也正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绵延发展的深层原因。
尽管在以后的发展中,他们各自的地位在不断的变化,但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模式则以其原创性和全面丰富性而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更不以地位的变化和学派的解体而使其思想消亡。换句话说,这种学派地位的变化固然可以左右其思想的影响力和发展状况,使文化模式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形,但并不能改变中国文化的结构模式、基本精神和文化性质。以墨家为例,秦汉以后几无传人,但其思想多为名家、法家、农家、杂家等其他学派所吸纳,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和重要支点。如果说离开了现实生活的物质层面的支撑,只有儒家日常生活的精神超越和道家的精神自由,那么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墨家这种对现实性物质生活的追求和浸润,才有了向外探求的欲望和冲动,也才有了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是技术的长足进步和发展,也才使儒家和道家的超越性追求有了现实性的基础。反过来看,道家与儒家对于超越性人格理想的无限追求又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了人的现实性物质欲望的膨胀,甚至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墨学在晚清及其近代的复兴,正说明了它的不可或缺性。当人们为“李约瑟难题”而费劲思量的时候,或者在苦苦探寻墨家中衰原因的时候,或者为西晋学者鲁胜的呼吁无人响应而扼腕叹惜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将墨家学派与墨家思想区别开来。事实上,随着秦的统一,文化整合以成定势,特别是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文化整合以来,作为墨家思想内核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已融入文化传统之中,并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当然,这种学派地位的结构性变化,不仅从客观上抑制了墨学的发展,而且也抑制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许这正是中国古代技术发达而科学相对落后的深层原因。可以说,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失落,正是由于发展中的这种片面性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是深刻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小规模研究有增进青春期学生记忆力效果
作为第三代保健品在美国各大超市广泛出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惊世力作
“你是谁呀?”明明是天天相见的亲朋好友,却无法相认;“回家该往哪里走呢?”刚刚出门不久,就忘记了回家的路。老年人在记忆上出现明显的健忘,或者在行为上有一些明显的错乱,按传统的习惯,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老人家“老糊涂”了,并不把这些变化看成是一种病,更不会将老人家送入医院治疗。过去,在我国是这种看法,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都有相似认识。
阿尔采末引出一个世纪顽症
1906年,德国一位神经病理学家阿洛依斯・阿尔采末(Alois Alzheimer)在一次医学会议上第一次报告了这样一位女病人: 病人在51岁开始出现对丈夫的嫉妒妄想,并逐渐产生健忘症状。开始时,医生给她看一样东西,她能讲出正确名称来,但后来,她慢慢地就忘掉了这样东西。阅读一本书,她会无缘无故地跳过一些句子,或者会把一个德文单词的字母逐个地拼读出来;书写时,她会反复地书写一个音节而完全忽略其他音节;说话时,她常常语无伦次,内容似是而非,或者把牛奶瓶说成是茶杯,等等。总之,女病人的智力明显下降,有时说话间会突然停下,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人们向她提出的任何问题。
女病人最后因重度痴呆并发瘫痪,55岁时死亡。阿尔采末在解剖了她的大脑后发现,其大脑脑组织明显萎缩,脑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管腔变小变窄。将脑组织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脑细胞周围聚集有老年斑,细胞内充满一种细丝(医学上叫做“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特殊病理变化:神经原纤维增多并变粗,有许多已排列成束状,或者相互缠结在一起。这种变化数量很多,有时甚至占据了整个细胞的空间,把细胞核和细胞浆都破坏了。在大脑皮质的浅层细胞内尤为明显,有的细胞甚至完全消失。
多年后,随着类似病例的出现,医学上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为纪念首例发现者,人们专门把它叫做“阿尔采末病”(过去曾叫“阿耳茨海默氏病”)。这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早老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
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统计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达6.9%,8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40%~ 50%,从发病到死亡约为3~8年。早老性痴呆被认为是一种世纪顽症。随着世界范围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早老性痴呆还会构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早老性痴呆的发生呢?它的根源在哪里呢?
祸起“乙酰胆碱”
早在50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曾经预言,记忆与大脑内部的某些化学成份的变化有关,这个预言,今天已被科学家们所证实。
美国心理学家麦康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开灯的同时对涡虫进行电击,多次重复后涡虫一见灯光便蜷缩起来。然后他把这些涡虫磨碎,给未曾训练的涡虫做饲料,当这些本来有趋光性的涡虫吃了这种饲料后,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对光的逃避反应。另有人从通过训练变得好动的兔子中提取一种物质注射到不太好动的兔子脑内,那不太好动的兔子竟变得异常活泼好动。这些实验表明:记忆肯定与某种物质有关,而且在生物体内,记忆还能够转移。
这个发现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人类如果掌握了这种能使人增加记忆的物质,世界将会发生更大变化。那么,这种神奇的物质是什么呢?美国内分泌专家乌德曼博士认为,有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神经化学物质,它与调控记忆功能密切相关。
最近10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证实,早老性痴呆病人脑内作为神经信息传递物质的乙酰胆碱运转出现异常。这些病人脑内乙酰胆碱的水平明显下降,调控学习、记忆功能脑区的胆碱能神经细胞明显退化、死亡。不过,乙酰胆碱在早老性痴呆发病中是引起疾病的起动原因,还是疾病发展的结果,或者是其他可能性则有待于深入研究。
如果能够详细研究出这些病理过程,找出这些化学物质改变的特点,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某些措施调整和恢复这些脑细胞和化学物质的正常运转,从而,也许就有可能有效地治疗早老性痴呆症。
寻找现代“记事珠”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名叫张说的宰相得到了一颗“记事珠”,要是有谁忘记了什么,只要摸一摸这颗珠子,一切就可以重新记起来了。为了这个美丽的传说,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找到现代“记事珠”。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已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中枢胆碱能系统在调控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功能的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胆碱能神经细胞功能的衰退,可以导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据此,可以从提高脑内胆碱能神经细胞功能策略着手筛选和研制认知药物。然而,我们不能利用健康人也不能利用病人直接进行药物试验。因此,首先必须来建立一种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
用来建立学习和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方法很多,有给脑部通电产生休克,电毁损调控学习、记忆脑区的方法,有使脑缺血缺氧的方法,还有将神经毒剂注入脑内的方法,等等。不过,由于东莨菪碱具有阻断胆碱能功能的作用,临床也观察到,病人应用后出现记忆障碍,因此,国际上通常应用东莨菪碱来制备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不仅方法简单,而且重复性好。
早老性痴呆所引起的学习和记忆障碍问题,特别引人关注。临床研究表明,早老性痴呆病人记忆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和退行性变化,以及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等脑区的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降低。所以,不少研究者常把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障碍作为模拟早老性痴呆的动物模型。然而,近年来,有学者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这种模型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些研究已经证实,东莨菪碱所引起的特殊的记忆缺失和早老性痴呆所表现的记忆障碍有所不同。
为了减轻早老性痴呆病人脑内胆碱能功能的不足,欧美发达国家采用胆碱能补偿策略,寻找治疗早老性痴呆药物。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成功地开发出胆碱酯酶抑制剂,已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有毒扁豆碱和他克林等。然而,医生们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早期开发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治疗早老性痴呆时,常被许多问题所困扰。比如,毒扁豆碱不仅有明显副作用,且在体内存留的作用时间较短以致影响药效,而他克林在治疗剂量时可对40%病人产生肝脏毒性。为此,开发新一代胆碱酯酶抑制剂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各大制药集团的研究热点,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正在开发的多达40个,但均为合成的化合物。
石杉碱甲浮出水面
近10多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从天然植物内寻找治病药物的研究热潮。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能不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出抗早老性痴呆的促智新药?
蛇足石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荫下湿地或沟谷石上,分布于我国东北、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各地,这种人们称为“千层塔“、“狗牙菜”、“铁板草”、“打不死”的草药,有清热利湿和消淤止血等作用。在民间和临床应用时,医生们观察到病人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胆碱能副作用,如腹痛、流涎、肌肉抽搐等。
这种人们习以为常很不起眼的治疗副作用,却引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家的注意。服用蛇足石杉引发病人的外周胆碱能副作用,提示该植物内存在兴奋胆碱能功能的有效成份。能不能从这种草药内研制出治疗早老性痴呆的新药呢?神经药理课题组组长唐希灿研究员、原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白东鲁研究员、中科院资深院士嵇汝运及植物化学课题组组长朱大元研究员等人着手开始对这种草药进行研究。
分离、提纯、化学结构及药理活性鉴定、合成......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专家小组终于从蛇足石杉分离到的60余个化学物质中得到一种他们梦寐以求的活性物质,这就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早老性痴呆及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病症的石杉碱甲,它对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远优于近年国外开发的同类治疗早老性痴呆药物。
研究成果震惊世界
科学家们利用成年和老年小鼠、大鼠及猕猴等动物研究了石杉碱甲的促智作用,结果表明,石杉碱甲对上述动物产生的多种实验性记忆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如注射东莨菪碱诱发的短期记忆障碍,电刺激脑区产生的乙酰胆碱水平下降,脑内注射神经毒剂产生胆碱能功能损害诱发的模拟早老性痴呆的记忆功能缺损等。研究证明石杉碱甲的改善记忆障碍作用优于毒扁豆碱、他克林以及近年美国FDA批准的安利申(Aricept)。研究还证明,石杉碱甲不但能改善胆碱能功能损害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改善脑缺血诱发的记忆障碍,并已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对血管性痴呆有治疗作用。
石杉碱甲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为改善早老性痴呆记忆障碍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目前临床治疗病例已超过百万例。研究表明,该药在进入体内后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较多地分布于额叶、颞叶、海马等与学习和记忆有密切联系的脑区,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弱它对乙酰胆碱的分解,使脑区内的乙酰胆碱含量升高,达到提高调控记忆功能脑区的神经传导功能,增强记忆信息的传递,从而起到增强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证明,石杉碱甲有抗氧化应激以及β-淀粉样蛋白(一种与早老性痴呆病理密切有关的有毒物质)对神经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石杉碱甲的保护作用与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服用石杉碱甲有可能对早老性痴呆达到标本兼治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在世界权威医药杂志《美国药理学杂志》、《欧洲药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神经科学研究杂志》、《神经报道》及《神经通讯》等处陆续发表了70多篇科学论文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到国际医药界同行的高度重视。日本、以色列、法国、瑞士、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的医学机构随后都相继在他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也投入对石杉碱甲的研究。国内外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均已表明,石杉碱甲是一种极有前景的治疗早、中期早老性痴呆以及由多种因素引起记忆障碍的较理想治疗药物。
不仅如此,近年来有些临床研究显示,小剂量石杉碱甲还可以提高健康人的记忆与学习能力。研究人员采用双盲法对68例初中学生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服用石杉碱甲1~2片组的记忆商明显高于对照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名从事石杉碱甲合成研究的著名教授考斯考夫斯基教授经常每天服用一片石杉碱甲,他认为对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很有帮助。作为一种功能因子明确的提高记忆功能第三代保健品,石杉碱甲还在美国各大超市广泛出售
ZT-1渐露曙光
石杉碱甲具有的独特的化学结构及对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高选择抑制的独特生物活性,引起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以色列等22个国家医药学家的极大兴趣,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以石杉碱甲的全合成及以它为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寻找开发新一代治疗早老性痴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