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音乐题材毕业论文

音乐题材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音乐题材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音乐题材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音乐非遗 传承探讨 实践

福建漳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根植于深厚肥沃土壤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锦歌”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然而,由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人们审美的转变,漳州锦歌没有得到青年观众的喜欢,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命运一样正面临危机,甚至濒临失传。虽然社会各界一直对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进行着广泛的探讨和实践,政府对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着积极的、新的有益尝试,文化馆、中小学、民间艺人等都在进行研究与普及,但真正坚持并研究得深入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特别是高校传承与发展要有切实行动。为此,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2007年以来,从教育保护、音乐创新和学术研究方面,对高校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

一、教育保护

1.高校音乐专业传承环节的设置

(1)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音乐专业的课程建设里,纳入教育环节中,成为专业的必修课授课环节。学生通过选修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乐器,在乐器的学习实践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音乐形式。其实,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除了人声就是乐器,在必修课里开设漳州锦歌的特色乐器有月琴、洞箫、南琶,还有打击乐四宝、拍板,特别是用喝功夫茶的小茶杯叠在一起,运用特殊的奏法产生奇特的音效,这些传统的奏法及丰富的弹唱技巧,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带来无限乐趣,从而使其了解到本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多彩多姿,体会到本土音乐的韵味、节奏变化、旋律的丰富及即兴表演的高质量,这是传承的突破口之一。

(2)后续课程的设置。传统乐器学习之后的后续课程设置上应多样安排,如,闽台闽南语民歌、闽南歌曲创作、地方戏曲音乐、闽台少数民族音乐、民间音乐采风,特别是学生的论文写作课,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田野考察、录像、录音、摄影、笔录等方式采集本土原汁原味音乐的第一手资料,感受本土音乐风格,发现和搜集闽南民间音乐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在学生论文选题上大力提倡研究地方本土音乐和音乐教育活动,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经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采风整理,逐步完成对音乐遗产的存储和整理。学生在“非遗”传统音乐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环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在6届的276篇毕业论文中,选择对本土音乐研究的共有56篇,占毕业论文总篇数的 20.2%,并逐年增多。

2.音乐类“非遗”引入高校公共选修课

培养观众、普及推广是极为重要的,每个地区都有独具地方色彩的音乐品种。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在全校公共选修课《音乐鉴赏》中,不仅讲授音乐知识、音乐欣赏,还专题介绍本土音乐“漳州锦歌”的来历、形成、兴盛、传承及音乐特色,学说闽南方言,观看由方言演唱的锦歌和学生对本土音乐采风拍的DV。当看到年轻人上课时双眼发光,感到他们的享受、喜悦和感动,特别是看到自己学校学生演出的场景更觉亲切。因此,通过这一形式让在校学生在欣赏课上认识乡土音乐“锦歌”,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集聚人气,培养观众,扩大影响,也培养了直接和间接的爱好者和追随者,这是活态形式传承之一,也是把锦歌引进高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坚持传统,不是固守老法,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从音乐上创新、改进演唱形式、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1.音乐上的创新

(1)自觉地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可以说,离开本剧种的音乐母汁,任何音乐形式都将失去其灵魂和价值。在创作时努力将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融合,尽量发扬锦歌的特点与优势,同时将现代音乐创作技巧,如主题音调贯穿发展、复调、和声、对比、模仿等技法加以综合运用等,只要是有利于锦歌音乐继承和创新的因素,都兼收并蓄,巧妙用之。

(2)传统的创新,创新的传统。许多在锦歌的曲牌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唱腔,保留住了浓郁的“传统风味”,使唱腔有“传统风味”,但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曲牌,就是在创作中将传统音乐思维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融合,赋予其新的活力,保证创新不失法度,促使锦歌在“创新求变”中获得迅速发展。

(3)创作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多样化。用新的形式演绎漳州锦歌,西洋音乐讲究乐器之间的和谐,也讲究音乐个性的张扬,尝试西为中用,将西方的东西用到锦歌音乐中,重视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养分,运用乐器表现性能、音域、音区特色及演奏技巧,将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在乐器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创作及编排的作品锦歌弹唱《寻租》获福建省2009年艺术院校文艺调演二等奖,2010年“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鄞州赛区比赛”节目入围奖。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传统音乐资源,以其主题发展改编,将传统音乐韵律与时代音乐语言相结合,在原有的基调上进行新的音乐设计,创作出具有地方色彩的、广大师生喜爱的新锦歌作品,体现了既继承又创造性地发扬锦歌音乐的优良传统,也顺应了音乐创作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趋势。

2.演唱形式的改进

传统的锦歌演唱形式包括:(1)走唱,是锦歌的最原始形式,演唱者手持月琴,自弹自唱,也可双人齐唱;(2)坐唱,坐唱或对唱,加有伴奏乐器;(3)歌仔阵,边走边唱,除演唱者还外加有锣鼓和笛管,演唱者身挎乐器吊,随队行走,这样的形式为“出阵”;(4)表演唱,是坐唱发展而来,把说唱内容戏剧化处理,由演员上台表演,乐队伴奏。在这些传统演唱形式的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运用坐、走、出阵等形式的基础上,还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演员形体动作的过程中构成艺术语汇,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通过形式的创新使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有更好的体现。

3.唯美的演出服装设计

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时尚是当代大学生新的审美追求,追新求异是大学生的天性,为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要求,对服装设计应要求唯美、亮丽,既时尚又有浓郁的传统风格,能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和利于表演、符合演出风格。因此,服装设计是需要用心的,演员一出场就应让人眼前一亮,获得美感,舞台上的美感动了观众,自然也能让观众有想要进一步了解设计服装的意念,这就是教学想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三、学术研究的无悔坚持

学术研究是重要的,与教育保护、创新构成一个整体工程。高校教师必须是身体力行,在学术研究上做到无怨无悔地坚持。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全体教师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用很大力度打造艺术系的亮点工程,2007年以来,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B类社科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共9项,还有出版专著一部,专著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漳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品获省百花文艺二等奖,获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论文奖。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职责。近年来,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一要做好高校传承;二是坚持传统与创新;三是坚持学术上的研究。继承与创新应是高师音乐教育任重道远的任务,大学人才集中、学科齐全,思想活跃且具有雄厚的理论储备,在传统音乐的更新和创造上有巨大优势,应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总之,作为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共同努力做好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让青年人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发展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使其更好地保存并发扬光大。

第2篇

《喊・山》的看片邀请卡便是电影海报:太行山,青山翠柏中,掩映着女演员郎月婷露出的半面脸孔,安详而苍白。一丝诡谲,又充满了文艺片的气息,一查果不其然,这是一部根据2006年鲁迅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改编的电影。然而,让人懵圈的是该片编剧、导演,他叫杨子。哪个杨子?不止一个同业在朋友圈里表达过类似的疑问,并且大家都不惮于以一种调笑的姿态揣摩他可能是谁,比如那位经常和影视圈娱乐新闻沾边的霸道总裁……

“我是百度里面排名倒数第二的杨子。”在导演工作室遇到本尊,寒暄中,他显然就世人对他身份的疑问早有预备。作为一名80后导演,杨子出生在黑土地东北,高中时便被母亲送到美国读书,大学里自由的空气和松弛的纲纪,让他常常得以翘课钻进影院。你知道美国影院套票可以一看一天吗?杨子说,“你别把我写得太文艺,哥最想拍的电影是中国版 《拯救大兵瑞恩》”。1997年,这片子在美国公映第一天第一场就把他看傻了:“有美国人魔障似的看了N遍《泰坦尼克》,但我看了好几遍《瑞恩》,在影院里。”奇观电影的视觉刺激,最终让拿到商科文凭的杨子毅然决然回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读研。

“哥本来想当演员的,当年在美国看了陈坤的《像雾像雨又像风》,自己有点飘,所以就投在了表演系崔新琴老师门下。”杨子说。其实现如今言谈间,他依旧在谦和与羞赧中流露出一丝对自己英俊容貌的沾沾自喜。电影学院读书那两年他喜欢看王家卫的电影,以致他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即兴――试论王家卫电影的表演艺术》。为什么张曼玉因为《清洁》拿到戛纳影后要感谢王家卫(这不是王家卫拍的电影)?包括章子怡、金城武这些人一提到王家卫那个感恩戴德?“你知道这小子了我们科班生所有的既定程式,就是一个导演拍电影他竟然没剧本?!而且,你看探班采访,包括问到巩俐了,在《2046》片场她也懵圈,哎,我这到底是拍什么呢?!”在杨子看来,这便是王家卫电影魔力所在,而电影的角色魅力则更值得探寻:“其实就是演员的自身魅力,能成为腕儿的演员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那是人群中极少数的华彩与独特。”论文开题报告就写了三万字,由演员的表演倒推,他们如何在王家卫麾下没有剧本也能演出如此的风采。终稿八万多字,杨子说本来他磨磨唧唧还想找家出版社出成书,导师拿手一点:赶紧滚蛋,你更适合去干导演!

于是,这个世界暂时少了一位男演员,却多了一名男导演。赶上新世纪中国电影市场勃兴收复失地,之于年轻导演而言,好的一面是入行门槛降低了,另一面则是你即使拍了好几部电影,没砸出声响,观众也不知道你算老几。杨子说自己就是如此,从2010年开始他拍过《宅男总动员》这样的爱情喜剧,也拍过《娜娜》这样“在人民大会堂做首映的主旋律”,甚至还有韩剧改编电影版的《对不起,我爱你》。之于自己,他也经历过地下室写剧本的煎熬,有过“出门身边不跟着助理就不自在”的虚妄,直到《喊・山》出现,他的脸上显出圣徒般的虔敬,“It’s a gift of my Movie God!(我的电影之神赐福的礼物)”这句话,他说日后必将反复出现在采访他的文章里。

Q&A

Q=《北京青年》周刊A=杨子

Q:《喊・山》这部电影的缘起是同名小说,能回溯下你同这一文本的渊源吗?

A: 《喊・山》本身就是一部中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本身就像是一部电影的介绍梗概,好多电影需要的不过是原著小说的一种样式,一个信息,甚至一句话。2008年时我创造了这个剧本,当时的我刚离开校园,在业内的状态极像小说中的哑姑,也是个“失语者”。在学校时,谢飞老师就告诉过我,你一旦入行,每个人都想打磨你的棱角,但你要记住,你只要做自己!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我看到了这篇小说,深感共鸣,三天写出剧本第一稿,原著小说三万来字,我的剧本四万字。那时我是nobody,纯粹是出于喜欢当作习作,没有市场压力,没有片方要求,也没有题材类型的限制……其实我现在都回不到那个状态了,当我2014年在文件夹里打开这个剧本的时候,看着彼时的文字,我由衷地觉得,哥真牛逼。 《喊・山》根据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一个哑女被拐卖到偏僻山村后,与当地一名犯下杀人罪的青年男子之间的揪心爱情故事。导演杨子获得最受传媒关注最佳编剧、导演两项大奖。女主角郎月婷本次是一大惊艳,尽管电影还未公映,但在圈内很多朋友都对她的表演风格出现了两极化的评论。选择郎月婷,杨子花费了很多心思:“郎月婷不是一个大熟脸,不是一线红星,但我更在意她成为女演员的身份,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古典音乐对人性灵的淘洗是潜移默化的,另外它绝对提升人的智商与情商,因为钢琴家完全是在抽象中去感知美、表达美,如此他们的审美是非常高标的。”

Q:作为编剧,你对原著小说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A:我提升了哑姑红霞的气质和空灵感,这个人物是小说的“眼”,最本质的是我需要观众对她的身世始终保持一种“意外”。她到底是谁?这份神秘感要保留到最后,甚至片子完了,你还得琢磨她,那这角色就成了。另外,我希望这个故事虽然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山村,但看过影片之后不会让人有很强年代感、农村感,我希望这个故事在任何场景年代都能存在。

Q:我们看完《喊・山》后似乎很难归纳它的类型,它肯定不是一部农村打拐题材电影,对吗?

A:虐童、家暴、拐卖?不,我的故事核心与此完全无关,我要讲的不是一个农村题材的写实故事,而是一个宅男韩冲爱上宅男女神红霞的纯爱故事。这部电影需要一种极简的意识形态定义这个故事,这话我有时候不好意思跟人说,但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一个豌豆公主来到世间,被折磨被侮辱被损害又被爱情拯救的童话故事。韩冲本来是个农村里常见的二流子,也曾游戏人间,他跟“寡妇”琴花的纠葛,比如琴花要一只獾子,他就乐颠颠去炸山,说白了和现在网上脑残粉向网红送礼物是一样一样的。

Q:此次女主角郎月婷是一大惊艳,尽管电影还未公映,但在圈内很多朋友都在对她的表演风格出现了两极化的评论,而我想到了十多年前 《孔雀》 中的张静初。

A:在我的故事架构中,红霞是戏核,她立起来了,这戏就成了。但在这角色的演员择选上,我费尽了心思。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郎月婷不是一个大熟脸,不是一线红星,但我更在意她成为女演员的身份,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古典音乐对人性灵的淘洗是潜移默化的,另外它绝对提升人的智商与情商,因为钢琴家完全是在抽象中去感知美、表达美,如此他们的审美是非常高标的。郎月婷往那一站,她的肢体节奏感和内心的自信与一般女演员是不一样的。另一点,钢琴家有独奏会,郎乐婷有丰富的独奏经历,这让她有一种静谧又极富张力的气场,那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视若无物的自若,这正是我这部戏角色本身的特质。

Q:当选定她出演红霞后,你对她提了哪些要求或者说构想?

A:她看完剧本,决定出演后,我只撂了一句话,三字箴言,“不准备”。“作为演员最开始要和导演建立一种信任,我以全部尊严担保帮你塑造一次不同往昔的角色,提供一次不同以往的表演体验,因为只有导演脑子里才有‘Big Picture (全局)’,你一定要选择相信导演。”我当时就告诉她不要管这部戏了,等我造完型,她站在镜头前,机器开动后我再告诉她做什么。

Q:郎月婷此次出演哑姑,全片没有一句台词,要表达的情绪却如此细密细腻,你是怎么跟她说戏的?

A:就是要她归零,道家讲婴孩的赤子之心,我需要她在没有任何事实支撑下,成为角色本身。我拍戏时一直轻声细语同演员说话,我会在她表演的时候提醒他,再来一遍,再来一遍……我需要她出现那“下意识的”一遍,那个感觉没有表演的痕迹,是最对的。

Q:这部作品完全不同于过往国产电影农村题材的观感,谈谈你的拍摄体验和团队吧?对于票房你有何期待?

A:《喊・山》不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但我情愿将它定义为我的处女作,之前的六部,更像学生作业,我现在才刚毕业(笑)。电影在太行山实景拍摄,好莱坞著名摄影师帕特里克・麦基亚是《喊・山》的摄影指导。作曲我请来了世界顶级音乐大师,曾为《蝴蝶》、《夜曲》等20多部经典影片配乐的尼古拉斯・艾瑞拉亲自操刀。美术则由曾担任过《暗战2》、《神话》、《色,戒》等影片的马来西亚美术指导江汉林担任。每一种类型片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心里有数,这种偏文艺的小众题材,都是在很局限的空间里去寻找市场,可能会很遗憾。但我们始终相信空间还是有的,也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观众。

第3篇

关键词:游戏产业;传统文化;问题及启示

一、概述

(一)游戏产业已成为出版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家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由单机游戏、网络游戏(又称网页游戏)、客户端游戏、移动游戏等构成的游戏出版产业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2015年底,中国出版协会下属的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发了《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用户数量约达到5.34亿人,同比增长3.3%。近年来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数据和现象均表明,游戏产业已成为出版产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游戏产业成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纵观游戏产业,无论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单机游戏,还是互动最强的网页游戏,抑或是异军突起的移动游戏、客户端游戏,内容题材往往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①。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游戏类型和题材来看,以角色扮演类游戏②和冒险游戏③为代表的游戏类型多从儒学经典、古籍资料、神话传说等中华传统典籍中获得创作灵感,借鉴结合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音乐等元素对游戏形象进行设计包装,并将其演绎发挥,与游戏完美结合。

游戏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潮流趋势,跟风严重,难免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读和曲解。虽然学界对此现象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已然成为推动文化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游戏产业已然成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二、游戏出版产业在借鉴儒学和经典古籍时面临的问题

(一)同质化严重

从类型上来看,借鉴传统文化的游戏绝大多数为角色扮演类游戏,即时战略类游戏占一小部分,其他的动作、冒险、格斗、竞速等类型所占比例极其微小。从模式上来说,即便如经典的《仙剑奇侠传》与《傲世三国》也无法摆脱打怪升级、造兵混战等玩法。从背景上看,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上市面上的游戏大都选择了著名的神话传说、武侠经典改编和历史演绎,这样选择的好处固然在于受众文化认同感高、宣传营销便利,也使背景成为了同质化最严重的部分。以《西游记》为题材的游戏为例,仅在大陆地区就有《QQ西游》、《梦幻西游》、《口袋西游》、《西游Q记》、《西游记online》等。

(二)内容结合浅薄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普遍吸收于游戏之中,例如游戏中人物的服饰设计成古人衣冠,人物对白设计采用文言文,这本是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但游戏制作者往往只注重于表象的表达而忽视了内涵。服饰空有古风而忽视了不同朝代间的区别,对白虽采用文言文但往往词不达意,虽是历史题材但却对历史大加戏说、演绎。这样的游戏虽然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但却使之仅仅成为了吸引玩家的噱头,而失去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三)选题范围狭窄

与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的游戏内容选题范围狭窄,神话传说题材大多选择汉族神话,例如《仙剑奇侠传》背景设定中的开天、女娲造人。武侠文化多为著名武侠小说、漫画改编,例如《金庸群侠传》改编自金庸创作的小说,《风云》改编自漫画《风云》。历史题材多选择中原文明的王朝更迭为背景,例如《傲世三国》等。

(四)开发商缺乏创新

在当前的华文游戏市场普遍存在着游戏发开商缺乏创新精神、一味追求游戏制作上的“短平快”(制作周期短,游戏内容平庸,资金流转快)的问题。由于游戏行业特别是网络游戏行业利润率高,大量厂商蜂拥进入游戏行业。这虽然使整个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了,但制作商大多抱着迅速圈钱的想法进入市场,对于细致的制作、运营一款优质的游戏缺乏耐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前文提到的同质化现象。在运营方面也往往粗放管理,一款好的题材的游戏会吸引其稳固的粉丝群体并构成玩家群体,而恶劣的运营会使这些宝贵的用户资源流失甚至使某一题材在玩家心中的评价普遍下降。

具体到借鉴传统文化的游戏来说,开发商、运营商的这些行为危害犹大,一方面使传统文化在游戏领域的传播受到了阻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玩家心目中的形象,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反作用。

三、两岸游戏出版借鉴传统文化的问题解决对策探析

(一)积极挖掘历史文化,避免一味同质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涵盖了包括汉族文化在内的诸多少数民族文化,在时间上横跨了从上古时期到近现代数千年的时间,然而目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游戏所选择的题材却相当单一。笔者认为,在游戏背景的选择方面,除了已经被广泛采用的中原地区汉族文化中为大众所熟知的神话传说、著名历史事件外,还可以积极发掘我国少数民族中流传的神话传说、英雄传奇作为游戏的题材。例如藏族人民创作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历史悠久、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完整反映了藏文化的内核;其宏大的背景与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很适合游戏改编、借鉴。打破游戏题材、背景局限于汉文化和著名的历史事件首先有利于改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题材同质化严重的现状,缓解玩家的审美疲劳;其次可以使玩家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有更完整的认识,避免玩家简单的把传统文化等同于汉文化。

(二)全方位、多角度结合传统文化,提高游戏内容质量

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诸如人物、服饰、音乐等虽然都可以视为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但要做到通过游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仅仅靠这些文化元素的堆砌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对传统文化真正有效的传播,要重视游戏文本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相结合。例如游戏要在剧情上反映武侠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儒家文化中的忠勇、道家文化中的无为逍遥,在游戏的发展中令玩家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提升游戏体验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来说,游戏制作商除了在游戏中结合传统文化外,还应积极引导玩家探索游戏背后的文化,进行普及传统文化的线下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其游戏本身的推广,也增加了游戏的文化底蕴。

(三)提高开发商素质与眼光,促进游戏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款游戏只有满足用户对于剧情、游戏性的体验才可能成功。简单的利用传统文化题材作为噱头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对已有的成功的游戏模式进行模仿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失败的风险,但这样做无法成就真正的经典更遑论传播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开发商在结合传统文化的游戏上应具备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大耐心。在游戏制作方面更加专注与内容、剧情的优化,杜绝游戏文本的粗制滥造,不能急于“赚快钱”而放松对品质的要求,这对于结合传统文化的游戏尤为关键。其次对于游戏的内容要勇于进行新的尝试,在游戏模式上不只仅限于角色扮演类与即时战略类,在游戏背景上不只仅限于武侠、历史。(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注释:

① 电脑游戏从类型来看主要分成角色扮演游戏、动作游戏、冒险游戏、策略模拟类游戏、即时战略游戏、格斗游戏、射击类游戏和竞速类游戏等几大类。

② 角色扮演游戏,最终幻想由玩家扮演游戏中的一个或数个角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游戏。相对冒险类游戏,角色游戏更强调的是剧情发展和个人体验。

③ 冒险游戏,由玩家控制游戏人物进行虚拟冒险的游戏。与角色扮演游戏不同的是,冒险游戏的特色是故事情节往往是以完成一个任务或解开某些迷题的形式来展开的,而且在游戏过程中着意强调谜题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湖南 京剧 新编历史剧 辛追

金秋季节,湖南省文化厅组织十二台剧目大举进京,一时间湘音缭绕,别具南国风采。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新创作的大戏《辛追》在长安大剧院演出,使首都观众看到一个属于潇湘的历史故事,看到湖南省京一台新人,听到融入湘音元素的京剧曲调。剧场演出十分火爆,伴随演员演唱,掌声呼声如潮,演出后观众热情评议,赞赏湖南送来一台新戏,展现一台青春靓丽的新人。

1972年湖南马王堆汉墓的出土震惊当今,神秘的墓主人辛追,及她那薄如烟雾的素纱衣,引起世人的热议,成为史学家的科研课题,也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追逐的热点。电视剧《大汉巾帼》、《大汉悲歌》相继而出。此次中央戏剧学院博导,剧作家黄维若,以湘人写湘戏的故乡之情,对这个题材做了另辟蹊径的开拓,人物关系趋于简化,情节线条更加清晰。作者把辛追的命运依托西汉的大历史背景,历经高帝开国、英布之乱、吕后专权、文帝图治,这段历史有阴有情,辛追的遭遇也随之有起有伏,全剧历史信息极为丰富,作者以唯物史观结构故事,启迪今人。辛追由一个来自民间的妙龄绣娘,成长为辅助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经历了历史的动荡,经历了和想占有她的阴谋者“越”的生死搏斗。矢志不移,辅助丈夫和儿子富国安民,发展耕织,使长沙国百业复兴,成为汉代南国重镇。最终把丈夫利苍遗作“平南越策”呈交元帝,为实现一统山河,建功立言。黄教授以创作话剧、影视著称,此次涉足戏曲,显出他对人物的性格刻画深细,语言形态别致,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如辛追的出场,利苍自称“漆匠”,微服私访。而活泼、犀利的辛追在嬉笑间唱出,“看面相你应该紫绶金章配”道破他的身份;“看鞋履你劳苦风波万里尘”看到他的勤政;“看衣着你有如光棍出寒门”看出他出身和单身。此段轻快流畅的唱,把豆蔻少女的伶俐、机智,带有地域辣味的性格,跃然而出。同时表达了她爱情的价值取向,爱的鲜明,爱的大胆,非常巧妙的实现了“出场定调”。给我印象深刻之处,还有辛追在和身处战场的儿子,两地家书传递。一个表演区是儿子在书信上按下五指掌印,一个表演区是辛追把书信贴在脸颊,好像子抚母脸,她看着熟悉手形,熟悉的掌纹,唱出“慰的是,手掌已比原来大”,“喜的是,五指灵动无伤痕”,她心疼的看孩子舞弄刀枪的粗手“掌中粗糙胼胝生”,作者以手为意象,独特而动人,生发出缱绻如丝的母子情,引领听者的无限遐想。此段唱腔很为动人,但我也感到有些过长,应该控制京剧抒情段落的尺度。作者这些别具风格唱词,到了作曲家朱绍玉的手中,也给予进一步的生发和挥洒,充分调动腔调和板式的功效,根据叙事、对话、抒情不同情境,恰如其分运用“急是西皮缓二黄”,在大段的宣叙调采用“曲中反调最凄凉”,在老作曲家的精心设计下,几位青年主演得学习、得抻练、得施展,所以舞台演唱效果很强烈。朱先生刻意选取湘地的音乐素材,创作剧中的衬乐曲,在衬托辛追风华正茂时,轻灵跳跃,地域风采浓郁;在渲染祭祀和悲苦的场景,浑厚旷远,富有震慑力。

担任该剧主演是一台新人,他们正值青壮,有条件、有基础、有后劲。从这一批人才看出该剧院的人才建设的方略,湘京曾为京津沪输送了自己杰出人才,又对本院的青年做了层层选拔,步步推进,“请进来、走出去”给予学习、提升、锻炼机会。每逢全国大赛就推出新人,每逢艺术节就推出新戏,让新人通过新戏得以历练,加速成才。坚持多年先后推出《天家孽》、《紫英》、《广陵散》、《无字碑》等众多剧目。此剧主演张璇就是通过央视“青京赛”为人所识,继而进入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三年深造,接受多位名师传授,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技能、增厚了学养。记得她毕业论文就是写的她创作新戏《紫英》的总结。她扮相鲜亮、嗓音清脆,戏路宽泛,常演《坐宫》一类的唱功戏,善演《游龙戏凤》一类偏重表演的戏,更长于文武兼重的《白蛇传》、《打神告庙》等戏,所以,在新创《紫英》中有大段的抒情唱,有投水的繁重的舞。此剧充分发挥她擅长性格刻画的优长,由豆蔻绣女,饱经沧桑,成为辅佐丞相的夫人,其年龄跨度大,气质变化大,具有创作难度。她出场采用花旦元素,伶俐的扮相和明亮的嗓音博得台缘。继而用闺门旦元素表现其成长、成熟,而后用青衣元素塑造辛追在风云变化中坚韧、豁达。应该说张璇的创造能力又上了个新台阶。我希望张璇加强传统骨子老戏的舞台实践,以增厚底蕴,夯实根基。扮演利苍的彭麟钧,也是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毕业,后又拜杨派传承人叶鹏教授为师,在央视大赛中崭露头角,长于唱功,善演《四郎探母》、《乌盆记》,并演出《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吃功大戏。此次他给人印象很深是唱功瓷实,路数正宗,嗓音厚实挂味,是一位肯于慢工出细活的演员。我希望麟钧在表演上进一步充实激情,丰富人物形态变化。扮演反面人物越,是小生演员肖彬,身材修长,勃勃英发。他也是北京国戏的学生,先学武生,后工小生,因此基础全面,能演《N》、《罗成叫关》、《白蛇传》等戏。小生扮演反派,俊美偏要刻画阴毒,对他确实是挑战,但他恰如其分的塑造这个内外反差的形象。观众在节目单发现,原来他台前是演员,幕后是导演。三十出头就担当“统帅”重任,另一位导演李蕾虽有话剧、京剧、赣剧的导演经历,但也是年轻人。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湘京领导启用青年竟如此有魄力。也许是无奈中的选择,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实现了人才培养和梯队接续,两位年轻人都有在北京、上海学习导演的学历,平时悉心培养储备,战时大胆启用。取得效果是剧目、人才双丰收。

戏是磨出来的,今日的经典,哪一出不是经过实践的打磨、时间的打磨。《辛追》有了好的起步,就应该步步登高,让年轻的主创队伍克服功利,潜下心来,汇集反映,再经历“改戏”的锻炼,学习上海京剧院“七稿八稿,没完没了”的经验,争取为湘京创造一出,留得下、传得开的剧目。因为《辛追》是湖南省的历史文化,有长久传演的价值,还可以打造旅游文化。为此,我提几点建议:1、希望在“立主脑”上下功夫,突出强国富民、“平南越策”的主线,以此树立辛追、利苍的形象。反面人物越,是他们政治角逐的对手,生活的情敌,削弱越对辛追的一往情深,强化“不能得之,必欲毁之”扭曲心理;2、注意“密针线”,因背景复杂,情节转变快,需要对情节发展的前铺后垫,目前有些情节有突然感。3、台词处理有生硬感,对剧作家的台词演员要深刻理解、积极适应、适度微调,主要是把握人物的语言动机,念白要出自规定情境,使念白有更丰富的心里信息和情感信息。

我们理解,湘京所处整体环境,难比京、津、沪。你们坚持出人、出戏,背后的艰辛是可想而知。但我们都身逢盛世,满怀憧憬。希望同仁们上接天,下接地。接天即借助好政策、大气候,争取得到更多支持和倾斜;接地即要培养湘地的京剧观众,培植戏曲文化的沃土,我们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第5篇

古代文学家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是教育决策具体的执行者,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他们把握着教育改革的最终命运(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03)[1]。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的英语老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是英语师范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者,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各方面的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尤其通过互联网学习英语深受莘莘学子喜欢。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知识源,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个性,把教学的中心放在怎样育人和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方面。

(二)教师是专业人才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只要英语讲得好的人就可以教英语了。但是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教师的行为、教师的教学设置、教师的素质等都会影响课程改革的成与败。英语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只会讲一口流利英语的教师还不能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新时代的英语教师除了能讲流利的英语之外,还应该拥有各方面的知识,如课程体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文学等。教师也像律师、医生那样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才。

(三)教师是合作者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的国际人才。教师孤身一人难以完成此重任,教师要学会在工作中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及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是研究者。教师要成为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者,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高校英语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范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情感素养不高

有些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上课随意吃零食,与老师见面不懂得问候,甚至出现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有些学生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穿着时髦,出手阔绰,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不会正确区分高尚与卑伪,荣誉与耻辱,缺少自立自强、努力拼搏的精神。有些学生不懂得与其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萎靡不振,总把自己的错误归结到别人的身上。集体主义意识淡化,对班级工作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遇到情感挫折,更是自暴自弃,自以为看破红尘,甚至伤害别人或轻生了事。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学科课程,忽视其他学科课程。大部分的课时是语言知识课,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翻译和教学法等,其他学科的课时比例稍低。有些教材和教学要求脱节,重要课时达不到要求。所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针对性不够强,教学内容不够具体。培养教师基本方法和技巧的课程开设得较少,比如音乐、书法、美术等。很多英语专业师范生不会唱英文歌曲,板书较差,不会画简笔画等等。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开设班主任管理课程,所以师范生缺乏班级管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课程较少,课程设置缺乏对师范生科研能力、教改意识的培养,致使师范生缺乏科研意识,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三)教学技能培养偏弱

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技能普遍偏低,有些学生在教学设计方面没有考虑各环节的衔接、课堂气氛的营造、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所以在讲课的时候就没有连贯性。有些师范生的课件制作过于简单,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有些师范生不会制作教具,不会做课件。师范生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与简笔画水平普遍较低。他们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计算机已广泛使用,传统的“三字一画”时代已经过时了。其实不然,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与简笔画在今天的教学中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实习力度不够

虽然各个高校在教育实习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对实习基地投入的经费不足。据了解,大部分英语专业,包括名牌院校的英语专业,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基地,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几乎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结束后开一纸实习期间的表现证明[3];有些带队的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够强,不能及时矫正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些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不给师范生大展身手的机会,只给师范生改改作业,辅导辅导学生学习英语等工作;有些师范生自身没有意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只为完成一项任务,只为实习而实习,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好规划,致使教育实习过于形式化。

三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首先,学校领导、“思政课”老师、班主任、学工人员等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领导要重视思想教育,制订学生思想道德规范,设立评奖制度,奖罚直接与奖助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评定直接挂钩,载入学生的档案。充分利用“思政课”,发挥理论教育作用,把“思政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提高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师范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师范生的意志,坚定师范生的信念。社会实践活动是将外在的正面教育影响转化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源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强化作用。学校组织师范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采访先进个人,学习先进典范,参观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弘扬英雄事迹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增加师范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豪情,陶冶他们的情操。第三,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举行爱国主义征文比赛,励志演讲比赛,中华传统美德诗歌朗诵比赛,开“对人生的思考”“我对未来的设想”等主题班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包括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除了以上三门课程设置以外,还应该增设学生的英语师范专业知识课程,如英语测试、微格教学、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课程,同时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力度。英语师范专业知识课程应占20%左右,这样学生的师范专业知识就得到巩固。在高年级阶段,开设英美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论、英美社会与文化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辨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开设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第一,经常观摩优质课录像。师范生可以利用晚自习或周末时间观看各种题材、各种学段、各种课型和各种风格的教学实况录像,日积月累,可以帮助学生吸收和存储新语言材料的技巧,强化教学技能意识。第二,学校可与周边中小学开展教学研讨联谊活动。让师范生定期到中小学开展教育见习、专题调查或辅导英语学习活动。高校也可定期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大学课堂开讲座、做报告,把宝贵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师范生。第三,成立学生专用微格教学教室,利用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在职教师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3]微格教学主要是利用录音、录像等设备,拍摄课堂实际情况,指导老师、受训者和评议者一起分析评价实况录像,找出优点与不足,让受训者亲自目睹自己的教学经过,改正自己的缺点。微格教学是英语教学技能培训中常用的手段,学校应成立师范生专用微格教学教室,学生可以随时利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练习。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观看后修改,在班级放映后修改。在反复的讨论修改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接受别人提供的宝贵意见,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第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语言技能比赛、师范技能大赛等,教学竞赛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较有效的方式。比赛是师范生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表现,赛前准备阶段应该给予重视。因为这个阶段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个难得的锻炼契机,预赛和初赛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参加到竞赛的氛围中来,很多学生正是通过积极备战比赛而强化锻炼,能力也得到提升。竞赛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全面促进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形成。

(四)重视教育实习实践环节,为师范生的从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高校应增加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扩大实习范围,开拓实习渠道。首先,高校要想方设法与更多的教育局、中小学建立密切的联系,给更多的师范生提供集中实习的机会。为了拓宽师范生实习地域范围,高校应尝试与其他省市地区的中小学联系,以本校为中心,将实习基地辐射到周边省市,跨地区更大范围开发中小学实习基地,建设师范生定点实习基地。跨地区实习可以大大加强各省、市、地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展示不同的教学理念,取长补短,互惠双赢,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更多的地区输送优秀的教学人才,为中小学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其次,高校可利用支教形式来扩展实习渠道。2007年7月5日,教育部下发了教师[2007]4号文件,文件提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4]例如顶岗实习,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实习支教,农村中小学教师到高校进行进修学习,即能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又能加强中小学教师本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英语教学的能力水平。

第二,对指导老师实行培训上岗制度。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共同制订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高校和中小学教师均要通过培训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作为指导教师。这样才会加强指导老师的责任感,学生的教学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

(五)注重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个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科研和教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科研促使自己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使得教学再深入一步,发现表层之后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始点上。科研还有助于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英语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就职前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首先,高校教师在专业英语基础课程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科研意识。以写作教学为例。写作是学生普遍觉得较难的一门课程,总觉得无从下手,没有东西可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外,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造成写作困难的原因所在,如掌握的词汇量足够多吗?语法知识有缺陷吗?句型是否用对了?自己的弱点又在哪里?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发现了问题,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就会加强意识的培养。其次,加强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最后,加强师范生的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认真抓好从选题、收集材料、写提纲、撰写论文、定稿这些环节,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英语专业师范生作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生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整个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各个高校要顺应改革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教育学生,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把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