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保护环境有论文

保护环境有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护环境有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保护环境有论文

第1篇

1.1资源能源消耗高产排污强度大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仍然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大的特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不够先进、生产粗放等原因导致的资源能源消耗过高,主要指标远高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例如我国粗铜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t标准煤,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40%,氧化铝能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50%左右。二是单位产量的污染物产生强度大,增加了末端治理达标排放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部分企业如果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甚至亏本。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流程集中程度较低,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往往也严重污染环境。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历史原因导致不成规模的小企业散乱、众多,难以管控,无形中增加环境风险隐患。例如一些中小型炼铜厂至今仍采用传统落后的鼓风炉工艺,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不足65%。

1.2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环境保护部新修订了6项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标准中新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行业标准的实施,对有色金属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倒逼作用,未来有望加速有色金属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淘汰。随着新标准的出台和执行,环境保护提标升级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化,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污染防治的压力和形势更加严峻。

1.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更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要求日益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实施提出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也使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有了更大的知情权。为了落实中央要求减少行政审批精神,环境保护部近期取消了已实施了十余年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制度。然而取消上市环保核查,并不代表放松环境监管。相应地,对有色金属工业大量的上市公司的日常环保监管会更加严格,其中一个具体的措施就是要求企业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批露指南》明确要求),以便保监机构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企业相关环境信息,减少股民的投资风险。另外,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信息就是广阔的市场,环境信息公开对于企业来讲绝不只是个面子和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影响市场和产品销售的核心问题,能够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

1.4环境风险管理要求提升

近十年来,各地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侵害事件频发,例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陕西凤翔血铅超标事件和四川什邡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事件等,这些都是有色金属工业环境风险事故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的有色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大力引进和扶持的,通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和纳税大户,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企业的引入给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伤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长期以来大部分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注重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环境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加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不善,导致从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到冶炼加工,多个环节都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强化企业环境风险的管控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5公众环保意识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周边环境质量的改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几年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使得公众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在以前很多人会觉得环保是一些各方都不重视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因为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人们终于发现环保非常紧迫,而且与每个人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雾霾问题是代表和委员们最关心的议题之一,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提案甚至超过了反腐等热点问题,成为全国两会的“第一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污染企业将会无处藏身,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环保要求。在做好自身环保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群众充分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从而维系良好和谐的“企群关系”。

2对策建议

2.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循环经济以“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变革。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单位质量金属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都比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构建有色金属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采选—尾矿—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炉渣/废渣—建材,冶炼—尾气—化工产品等产业链。2)推动冶炼废气、废液、废渣和余热的资源化利用。中国铝业从冶炼废渣中提取有价组分,并开发生产出了保温材料、赤泥硅钙肥、赤泥粉煤灰砖、环保陶瓷滤球、复合发泡混凝土等多个品种。3)推进伴生矿、尾矿的综合利用。铜陵有色对伴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尾矿等进行综合利用,预计到2015年,有色金属矿开采和综合利用规模将达到1100万t。

2.2加块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产排污强度清洁生产是将污染综合预防的环保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以期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清洁生产以“源头预防”为方针,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对于有色金属企业来说,推行清洁生产,既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又能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有毒、有害物质替代,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目前有色行业的清洁生产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1)提高原辅材料的清洁性。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材料,鼓励使用无毒或少毒的材料逐步替代有毒有害材料,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源头减量。例如控制铜精矿中氟、砷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使用低灰份、低硫的清洁燃煤;使用其它清洁能源等。2)提高生产工艺的清洁性。例如富氧底吹熔炼和闪速熔炼都属于粗铜冶炼提倡推广的清洁生产工艺,富氧底吹熔炼实现了完全自热熔炼,能够显著降低能耗,闪速熔炼提高了烟气中硫的利用率,单位粗铜产排污系数大幅下降。3)提高设备的清洁性。一是使用效率高、产污强度低的清洁生产设备;二是改善设备的密闭性,避免跑冒滴漏;三是使用节能降耗的设备,减少资源损失和能源消耗;四是使用生产控制自动化水平高的设备,实现自动调节控制。

2.3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环境信息披露是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或自发主动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报告、网站、声明等向社会公众企业环境信息的一种行为。做好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1)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加强外部环境信息审计。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会引导企业从强制性批露逐步转向自愿性批露,从而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批露的积极性和比例。强化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外部审计,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积极推动环境会计信息批露逐步实现规范化。2)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意识和技能。环境信息审计人员和企业内部有关人员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环境信息批露和审计技术,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工作,良好地履行职责。3)规范环境信息批露准则和制度体系,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核算环境相关事项。主要包含制定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制度、环境会计信息批露准则及对环境污染事项的认定与计量方法。4)设立环境信息公开专项补贴。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对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批露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偿,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信息批露的积极性。

2.4强化环境风险防范

避免污染事件发生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有效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消除或降低环境事故的风险程度,保障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有色金属工业应当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管理,可从几个方面考虑和推进:1)实行全过程的环境风险管理。建立事前严密防范、事中应急响应、事后赔偿损害与修复污染的全防全控管理体系,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及其损害;2)遏制污染事件的发生,针对行业特征和企业特征准确识别问题、明确防控对象和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体系并充分演练,采取有力措施防范环境污染风险,避免重大污染事件发生;3)完善经济政策保障措施,环境经济政策是有效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的重要市场手段,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是环境风险防范两项重要的环境经济制度;4)落实企业责任是防范环境风险的根本途径,企业应当承担日常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2.5履行企业环保责任

营造环境友好形象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是指企业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等活动中应尽的社会责任。当前造成我国企业环保责任缺失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润的驱动导致企业环境伦理缺乏、环保责任主体不明确、政府环保责任缺失、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也是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环境责任落实的主要因素,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势在必行。落实企业环保责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内容。1)企业层面。企业是落实环境责任的主体和承担者,企业本身的认识和积极性显著影响着环境责任的落实。在企业层面,环保责任的落实主要靠加强管理和教育、积极发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和企业管理者的自律性。2)政府层面。政府是政策制定者,也是企业的监督者。但部分政府受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影响,奉行落后的环保理念,形成环保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错误观念和格局。在政府层面,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主要靠政府通过法律等手段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强化对企业的环境监督、开展环保责任教育等措施。3)社会层面。加强对企业应对履行环保责任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树立良好企业榜样。

3结论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旅游业,应用

 

0引言

旅游行业向来存在旅游信息数据量大,涉及方面广,信息筛选繁杂,管理决策困难等特点[1],而对处理与空间地理类有关信息有着强大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它在旅游业的应用无疑是一个十分方便且实用的工具。GIS在旅游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管理查询、专题地图制作、旅游线路设计等。同时,GIS与其他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1 GIS的功能及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分析、决策和管理问题。

2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应用

TGI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专门为旅游者服务而作的二次开发的系统,专门为旅游者及旅游管理服务的管理系统[2],其主要功能如下:

2.1地理信息的管理、查询、检索

旅游资源信息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特性环境保护论文,旅游区的景点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交通信息等都存在地理特性,而发展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则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手段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对旅游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3]。

TGIS可将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在电子地图上,完成各种信息的定点查询,以及实现人机交互为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提供途中所涉及的各项服务。

2.2 客源市场分析以及竞争分析

旅游景区设计是以游客的类型、爱好、兴趣为依据的,缺少了对目标游客的研究会使景区规划陷入误区,脱离实际。应用GIS来对客源市场以及景区周围其环境研究分析,可为景区旅游营销策略提供服务,促进景区发展[4]。

对景区内的游客的信息进行统计,例如根据旅游者的分布范围,年龄段,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等做出景区的吸引力等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分析结果推出不同的旅游计划来满足其需求[5]。

2.3 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线路设计是游客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路线的好坏影响到游客游览经历的质量,也影响着景区的经营。TGIS中有强大的网络分析功能(Network Analysis),能够通过游客对其设定的条件为游客找到适合其出游的“最佳路径”[6]。

系统可根据用户选择的交通方式结合景区间的交通情况得到景点间的通达时间,再结合用户事先设定的每个景点的停留时间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线路安排[7]。

3 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

生态旅游是指是指人们为了了解和观赏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地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探险、科研等目的,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未扰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8]。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有以下几点应用:

3.1 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及保护

生态旅游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影响,对环境的监控保护则需要多种技术和GIS技术的结合使用。例如,对遥感数据经对图像的分析、分类处理,得到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再将分类好的图像导入GIS系统结合实地考察获取的其他相关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从得到的图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景区内植被种类、分布范围等详细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9]。

3.2 环境容量监控及可持续发展

景区环境容量指的是景区内可容纳的最大的游客容量[10]。对于生态保护区开发为景区必须要考虑环境容量问题,如果只注重旅游效益而忽视环境承受力则会对风景区内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分析园区内的环境容量环境保护论文,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园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在GIS应用中,可以将景区内部的各种要素分图层进行缓冲分析,由原先建立的点、线、面图形得到缓冲后拓展而成的多边形,根据各图层叠加运算生成景区的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区是生态园区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再将由面积法计算得到的环境容量值与GIS得到的结果结合,对园区的各地块的划分及布置做统筹安排。

4 GIS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4.1 专题地图的制作

专题地图指的是将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完备的表示出来的地图[10]。将GIS应用于地图的制作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精度和效率,能有效避免传统地图制作的缺点。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GIS可以使用矢量处理和栅格处理交替使用,使制图快速精确[5]。不同的专题信息建立不同的图层,分层存储,用户需要哪方面的信息便可以快速的将该图层在同一张地图中叠加观察,方便有效。

4.2 旅游规划模型库的建立

GIS虽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但在规划中常有众多的规划问题需要将系统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则显得十分迫切。若将这些以模型的形式开发出来则可以给规划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等,不同的情况只要向其输入相应数据便可得到适合该地区的结果[9]。

在建立模型库的基础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将本专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理,与规划模型结合使用,使规划智能化,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

5 问题及展望

现阶段对GIS在旅游业上应用的研究趋向于泛化,在各个方面均有学者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但真正实现的较少,有些方向已经完全偏离了旅游服务业的主题,只是单纯的地理研究。我国GIS与旅游业结合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介绍专业知识层面,深入钻研环境保护论文,挖掘潜在价值的非常少,多数只起到只是普及的作用[9]。

GIS相关软件种类繁多,通过不同软件建立起来的数字资料门类多样,数据之间实现共享和相关十分困难。例如在旅游规划中,需要从全局着眼,不可避免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料,但获取的资料和本地区建立的数据库不相容,对规划工作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1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于业内数据共享十分重要而迫切。统一数据标准后,可以大大减少因数据不统一引起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为GIS用于旅游业的宏观规划和调控的实现提供可能[9]。

7 结语

GIS以其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面体现的优势在旅游业中独领,无论是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生态旅游还是旅游规划中均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将深入探讨其与其他高新技术结合,更好的为旅游业,乃至其他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炳贵.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2,3(53):72-73.

[3]李君轶,马耀峰.基于GIS的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资源环境 资源与环境法 课程

论文摘要:目前,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已经在资源环境类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虽说是法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对于资源环境类专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利于丰富教学授课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常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等等。

一、引言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全球的环境急剧恶化,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土地的退化,水资源的缺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中国作为全球的一个发展大国,更是面临这样的环境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了367万平方千米,并且还在增加。荒漠化也在迅速扩展,每年由于酸雨的破坏造成50亿美元的损失,并且殃及其他相邻的国家。1997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由于水、气的污染,经济损失高达540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间接损失。若是更为详细全面的考虑,直接经济损失2-3倍,甚至10倍。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国民尤为关注。为此,我们国家将保护环境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资源与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边缘学科,也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伦理,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是很有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的作用

(一)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法常识

资源环境法中有许多基本的常识问题,人们通过资源环境法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了解了这方面的常识,详细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如此恶劣,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

意义。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问题如此的严重,进行保护和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法律手段用其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成为主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更容易的约束其破坏行为,在高校开展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资环类专业课程开设多方面学科,而资源与环境法内容与其密切相关。如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农用保护,总体规划等解决环境问题,涉及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相关知识学习……要想保护环境,纯粹的自然学科知识远远不够,因为它涉及到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所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及资源与环境法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法律意识,知识水平等能力的提高等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法应该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去增强大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人类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学生扮演着主要角色,通过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环境观、伦理观。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而如今,许多高校正在扩招,校园就得增设面积,校园就得规划,其中包括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说,爱护花草树木,垃圾分类投放,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

(五)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绿色大学”

“绿色大学”的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保护环境,保护我的的校园。在环境幽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古语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创建好的校园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和谐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以只让创建“绿色大学”只注重形式,要付出实际行动,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发展的良好平台。

总之,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课程非常有必要。在资源与环境法课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所以可以采用非富多彩的方式授课,寓教于乐。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改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们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客观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5).

[2]才惠莲,王宗廷.高校环境法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3]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

论文摘要: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而语文教育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学科.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这门学科的内涵.本文从环境教育这一切入点入手,分析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拓展这一学科的外延.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也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教材设置和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文章中发掘环境教育题材

大学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

1.美好的环境促使人们提高精神追求。

语文课文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美好: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这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周南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里互相和答地鸣唱,诗人便情由景生,联想到人类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迷人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眼中捕捉到的是一派毫无雕琢、清新、优美、恬静而富有生气的大自然景象,使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高洁之美,在这种美的感召下,作者想往的便是洁身自好的宁静生活。

在《庐山面目》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庐山的景观:“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在作者眼里,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地球慷慨地把这一切景观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上面的例子说明:作者借助自然的没有污染景致,没有被斧凿的环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起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为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2.破坏环境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了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的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官,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阿房宫最终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杜甫的<兵车行)也记载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致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禾生陇亩无东西”就是真实的写照。

这些描述提醒学生,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类本身。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样,学生一方面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对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淮南子》中具体地介绍了狩猎活动中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打猎的时候,不要把一群兽都捉来,不要捉幼小的兽类;不要把池沼的水都放干了捕鱼,不要放火烧林来打猎。这些措施如能真正贯彻实行,那真是做到:“护、养、猎”并举的理想境界了。可惜的是古人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却没有做到。

时光流转,我们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保护环境已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环境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

二、在写作训练中体现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与其社会实践经验,思想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1.在学生平时练笔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意识。

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启发学生要有感而发,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在假期向学生布置调查报告时,根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或是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新晨

通过有目的地考察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

2,利用社会公开考试强化环保意识。

当今社会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环境保护也是一大热点问题。如2001年申论试题所给资料即是一名居民状告毗邻印刷公司噪音污染的事实,以及法院无法裁定的尴尬。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问题。

第5篇

温岭市在最近几年里发展较快,但有关政府并不能将环境的和谐与发展相统一.我们看到的是摩天大楼一幢幢拔地而起,而城市的环境却一天比一天不尽人意,就像我们学校里的那条河流,已在一天天绿藻的摧残下成为了死水.生命之源正悄然断绝.这是我们美丽学校的遗憾.作为温中的一分子.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们决心为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我们能做的很少.最有价值的事,便是动员这里的每一个成员把保护环境宣传开来,并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微薄的一份份力量焕发出无限的威力!

研究目的

加强自身的能力,初步清理河道,保护校园环境

主要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论文

研究的基本思路

运用化学手段清理河流的水华

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通过本次研究找到一个简单解决学校河流污染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净化河流的目的.用化学反应原理尽量减少污染.

研究的基本过程

先采集河流中一些水来考察,再研究水的主要污染物质是什么,从源头解决一部分污染.再根据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就入化学试剂进行初步净化,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各成员在项目中的主要贡献

联系相关专业导师:朱楠收集资料:郑黎明,严金博,黄刚撰写开题报告:施羿旭,李正晓,王艺筱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这次研究,虽然对保护环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普及,我们决定在学校内宣传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摘要中文

学校中的河道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当以及大量垃圾的丢入,喝水变的浑浊不堪.每到夏天,也就是现在这一段时期,水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水华,并时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与同学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小组七个同学一起探讨治理河道的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化学的手段来治理清洁河道,

罗列研究资料

1河流污染较为严重

2人为原因:生活污水的排放

3如何有效治理河流:化学手段,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环保意识

研究结果分析

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第6篇

论文摘要:作为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发展必然会涉及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事实上,绿色贸易壁垒已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本文在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

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自我表现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

其表现形式有: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2.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3.绿色环境标志。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到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减少废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流行于发达国家。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基于保护环境与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6.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我国之所以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既由于绿色壁垒所依存的国际法律依据本身的缺陷和发达国家利用这些缺陷给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出口中制造的障碍,又由于我国自身在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实际工作中存在不足,导致我国经常遭遇别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应尽快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

二、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一)实施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面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只能主动适应:一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二是树立环境竞争力意识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国家应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政策:四是企业应把开发绿色产品作为优化出13产品结构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我们应密切注意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搜集各国环境限制法规和环境标准,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同时.充分利用wT0规定的各国技术陛贸易壁垒信息通报与咨询制度获得有关信息。成功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并利用相关的信息.而这又有赖于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导致我们屡遇绿色贸易壁垒。我国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经济的环境友好水平。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

国际标准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各国的同.是处理国际纠纷的重要基础。目前.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用率已达80%甚至90%以上,而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O%左右采用了国际标准.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差距”。国际IS014000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和产品.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别国市场的钥匙。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五)改革环保管理体制,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

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深化环境保护和针对贸易与环境新问题的重要措施。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采用经济激励手段为主的多样化的环保调节手段.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变末端治理为前端预防.从而免受绿色贸易壁垒之限。在进出口贸易中.逐步建立禁止进口、征收环境税补贴和反补贴等选择性激励机制,克服国

内外企业“搭便车”行为。

(六)实施多元化战略.提高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

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绿色技术标准、包装标签、动植物的卫生检疫、环保等方面的规定过于复杂苛刻.我们可以实施贸易对象国的转移.以此避开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应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之上,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准入的限制。此外.我国出口企业还可以力争在海外直接设厂.把投资的重点定位在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和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实现直接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七)利用贸易救济措施抵制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对于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WTO/TBT或SPS等协议依据.建立绿色贸易壁垒调查机制.借助法律技术.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力量进行调查取证.必要时申请商务部对进口成员方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立案调查。同时,要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和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向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提出交涉或申诉,遏制环保例外权”被滥用,防止贸易保护主义者动辄实施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八)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力争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

我国应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使国际环境规则的制定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应积极参与WTO关于环境方面的贸易规则的修改制定工作以及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争取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赵伟,严建苗,沈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环保教育 数学课堂 课程标准

【背景】

随着时代变迁,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在物质生活提高的时候,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环境问题成为首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水土流失、森林滥伐、臭氧层出现空洞、地球变暖、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环境,保卫家园,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责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每天都在担心今天的PM指数是多少,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出门。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宰,他们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我们下一世纪的发展。让他们从小树立起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也是刻不容缓的。于是,我们的课堂也成了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课堂教育这个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让孩子们明白,环境就在我们身边,不必大张旗鼓,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也是对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

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描述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从小掌握环保知识,培养正确的环保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发展环保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时渗透环保教育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地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认真地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渗透的环保教育,并把环保教育结合在数学教学中。

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教学《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9棵树,那么回收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呢?

教学时,我首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回收废纸吗?”

“这样地上就不会到处有垃圾了。”

“回收废纸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让地面干净一些。”

……

我追问:“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那么回收来的废纸有什么用呢?”

二年级的孩子一时答不上来回收的废纸还可以再利用。这时我顺势引导:“回收来的废纸通过一些复杂的程序可以再利用做成纸。那么小朋友你们知道纸是什么做成的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大树。”

我点头示意:“对啊,纸是由大树做成的,大树对我们的环境有很多的作用呢。一棵树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再通过树叶化为蒸汽,湿润空气;能滞留大量粉尘;白天生产的氧气可以满足64个人的需要;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甚至还是良好的消音器,所以啊我们的马路两旁才种了很多大树。”

我接着对学生说:“如果我们平时不回收废纸再利用,那么在我国每年要砍伐掉许许多多棵大树。”

这时候我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幅有着生机勃勃的大树的图片,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当学生感叹画面美的时候,再出示树木被砍伐之后环境糟糕的图片,学生默默地感受这荒凉的画面。通过视觉刺激让学生体会到如果不进行废纸回收,生机勃勃的大树就会一棵棵被砍掉,环境就会被破坏。一棵小树苗长成大树要很长时间,这样森林会很快地被我们破坏掉。

接着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回收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这个问题,9×5=45(棵),再全班交流,回收5吨废纸可以保护45棵树。这时候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明白回收废纸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接着对学生说:“现在小朋友们明白节约纸张的重要性吗?”,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平时的作业本要认真书写,以前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可以作为计算草稿纸或者练习本,如果每人都节约用纸,那么,我们就可以保护许许多多的树木被砍伐,节约森林资源,同时保护生态平衡,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思考】

其实环境保护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一个大而泛的话题,他们没有太多的忧患意识,但是因为接收的信息比较多,却也能明白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会在说到这个话题时,表达自己想要为环境保护献一份力量的意愿。“如何让孩子能领悟到其实环境就在身边,我们都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环境”也成了教师所应该要探讨并切实实施的问题。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保思想,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今天的课堂,孩子所领悟到的环保意识,不是我用填鸭式的教学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对例题的理解,计算,分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平日里浪费纸张的行为是在破坏身边的环境,有悖于环境保护,有悖于自己要保护地球妈妈的愿望,所以孩子们都自觉行动起来,不需要太多语言,不需要太多暗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小小行为的重要性。

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意识;环境保护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漫天的浮尘中召开。开幕式上,从黄色沙尘中走来的国务院总理的开场白振聋发聩。温总理提醒代表们: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沙尘暴损失480亿美元,我国损失也达65亿美元。如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1. 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如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我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我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1980年在发展中国家约有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约有18亿人由于使用受到污染的水而遭到疾病的威胁。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学生,教学上应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在各知识点的讲解中引入环境科学领域中新信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注意把知识性教育与环保共寓一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点点积累,逐步深化。如讲述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时,列举一些事例比如国外的海湾战争、伦敦烟雾事件等。为了引起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又列举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潮黑雨”事件;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并趁热打铁与学生共同分析酸雨的危害、形成,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甚至自发地寻找消除措施:有的同学就提出改农村的分散取暖为集体取暖。最后采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有关“酸雨”的题目,在测试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抓住时机把环保教育穿插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关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 环保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要重视环保教育。据了解,按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需做的化学实验比较多,其中也有一些有毒的实验。而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废水回收装置,所以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则显得优为重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有些实验毒性较大,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所以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动脑设计环保实验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改善学生实验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改进一些实验装置,不仅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可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3. 充分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推进学生的环保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