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8: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流媒体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流媒体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流媒体;P2P: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1-0088-02

一、引言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又称流式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用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最初的模式是C/S模式,但随着用户量的激增,很多公司的服务器难以支持巨大的用户量和高昂的带宽费用,最终被迫倒闭或寻求新的解决方案。P2P模式就是为了解决C/S模式的弊端而产生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模式必将取代C/S模式。然而随着其追随者的不断增多,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了严重的弊端,即版权纠纷问题。严格地说U前国内流媒体公司中大多数公司都无法保证其资源不会被盗取。因此目前C/S模式与P2P模式各有优缺点,还很难说某一种模式具有绝对的优势。

二、两种模式的应用现状

1.基于C/S架构的流媒体系统

在基于C/S架构的流媒体系统中,客户端直接从服务器下载媒体资源。服务器通常由集群组成,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网络带宽。为了支持这一模式的运营,企业通常需要维护庞大的服务器集群,并支付高额的网络带宽费用。优酷网和土豆网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不但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每月的带宽费用就高达上千万。由于这两个原因很多企业放弃了这一模式转而采用P2P模式。

对C/S模式贡献最大的是Adobe公司,旗下拥有rtmp、rtsp、rtp、rtep等流媒体协议及rap4、flv、f4v等文件格式。Adobe的基本思想是在文件格式中加入流化信息(数据打包),通过流媒体协议列数据进行传输(流式传输),协议中带有流控信息,能够充分保证客户的播放质量(QoS)。有Adobe公司作为C/S模式的后盾,相信C/S模式必然会前途无量。Adobe的方案对于视频点播和视频直播都适用。流式传输的控制机制是时间戳,每一个数据包都带有一个时间戳。当点播(直播)开始时,服务器通过判断时间戳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这一机制保证了数据均匀地流向客户端,减少了服务器端的压力,当客户端带宽不足以播放媒体数据时,流媒体协议会通过丢弃一部分数据包(非关键帧)的方式以保证客户端能够流畅播放。时间戳的计算方法通常是一个随机值加上一个相对时间得到。这就决定了即使两个客户端点播同一个媒体资源,其时间戳也是不同的。所以这种思想无法被运用于P2P模式,因为P2P模式要求共享的数据必须是相同的。

C/S模式一般只支持客户端观看,而不支持下载影片。因为下载影片会造成版权纠纷,而这一点在很多P2P模式的流媒体系统中很难得到保障。在P2P模式中为了保证数据分享率,很多公司会强迫客户存储文件内容,甚至是客户根本就不会看到的文件。而文件内容一旦被下载,如果不采取有力的加密方式,很容易遭到盗版。其中一个反而实例就是QVOD软件,这款软件在提供在线观看的同时也会下载影片,完全不能提供版权保障,可以说QVOD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盗版平台。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C/S模式相对于P2P模式是有一定优势的。

2.基于P2P架构的流媒体系统

P2P(Peer to、Peer)技术又称为对等网络技术,它是一种用于不同电脑的用户之间共享数据信息的技术。P2P技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的案例有很多,然而应用于流媒体行业的时间还很短,采样P2P模式的流媒体系统只需要提供位数不多的服务器,就可以支持几百万至几千万的客户点播、一方面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带宽费用。通常情况下数据分享率能达到95%以上,也就意味着只有不到5%的数据是从公司服务器流出。由于P2P流媒体对服务器和带宽资源的需求低,也就降低了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这样,就涌现了一批从事P2P流媒体运营的企业。

P2P模式的流媒体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CDN网和P2P网CDN网是内容分发网,由服务器集群组成。它提供了一套内容分发机制,保证了无论客户端从CDN网的哪个点接人都能流畅地获取数据。P2P是由内部服务器及客户端组成,观看同一资源的客户端彼此之间共享数据。只有少数客户端能够从CDN网获取到数据,其他客户端都是从彼此之间获取数据。为了保证数据分享率足够高,有些公司甚至会将媒体数据提前部署到客户端,当然这一举动是在客户端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日前P2P模式的流媒体公司大多只注重盈利而不注重标准的研发,没有像Adobe一样的公司能够提供一套标准的解决方案。人多数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或多或少存在缺点。例如迅雷网,其数据传输完全采用私有协议。影片点播类似丁文件传输,先将影片无数据传送到客户端,后续数据只需顺序传送到客户端就可以实现在线播放。这一思想实现起来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码率并不稳定,很容易给服务器端造成压力。为了解决码率问题,必须加入一些其他机制,这一点与时间戳机制相差甚远。而且对于点播和直播通常会有两套不同的解决方案,增加了维护的难度。

三、两种模式的对比结果

从两利-模式的对比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目前C/S模式和P2P模式的运用是各占半壁江山。C/S模式是传统模式,虽然其维护成本较高,但是不会造成版权纠纷。从长远来看其生命力依然旺盛。P2P模式是后起之秀,从运用角度来讲更适合一个企业的发展,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创造出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并解决版权问题,就很难成为国际级企业。比方说2010年上市的优酷网,由于其采用了Adobe的解决方案,完全避免了版权纠纷。而在国内采用P2P模式的公司中,很多公司无法解决版权纠纷,甚至根本没有解决版权问题,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很难成为国际级企业,只能在国内发展。总之两种模式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展望

随着硬件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运维技术的不断提升,C/S模式的弊端会不断减少。目前国内的带宽费用非常高,带宽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小过相信随着我国制度的不断健全,网络带宽费用会大幅下调。C/S模式仍将是一个主流的选样。P2P模式是一种新的模式,从其诞生到现在经历的路程还十分短暂。相信经过几年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公司支持这一模式,也会有更完美的解决方案诞生。

参考文献:

[1]陈一帅P2P流媒体系统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韩志杰基于P2P的流媒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刘晓琴P2P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杜绍斌,P2P流媒体s公司发展策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贾学锋P2P网络中的NAT穿透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任超P2P结构化覆盖网络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2篇

摘 要

随着国内社区网络的发展,对于社区网络增值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多。这些网络上的增值服务,对于社区网络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宽带多媒体社区网络资源管理系统(BroadCenter)是北京市科委基金项目。BroadCenter是采用了CORBA技术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它针对社区网络资源的特点,将对应用的管理和传统的对网络设备的管理结合起来。但是由于以前版本中采用的CORBA事件服务固有的一些缺陷,使得BroadCenter对于社区网络资源中的多媒体内容无法进行处理,这成为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本文讨论了在BroadCenter中通过采用CORBA通知服务来替代事件服务,以此来增强系统的对新的应用的支持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在BroadCenter中基于通知服务的流媒体应用。

本文涉及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结合事件服务的特点,分析了BroadCenter前一版本中的不足。

第二部分深入研究通知服务,在此基础上以通知服务替代BroadCenter中使用的事件服务。

第三部分通过对典型流媒体文件格式的分析,结合结构化事件的特点在BroadCenter中引入基于通知服务的流事件服务,对其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流媒体;CORBA;通知服务;社区网络;

:21000多字的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图等、 没有程序及参考文献、有小结

价格:200元

第3篇

【论文摘 要】随着新兴媒体在我国高校校园内的普及,以及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普遍提高,高校校园逐渐成为了了信息传播的热点和焦点。但由于对传播学理论的认知不足,高校内主流媒体在对公关处理的反应上却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大多数人仍然将校园媒体简单地当作:学校新闻的载体,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工具,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而没有注意到校内媒体在平息不良舆论、处理公关危机中的作用。

本文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对我国当代高校主流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校内人群分类和行为习惯等分析,展示高校校园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校内主要媒体的职能属性。

随着新兴媒体在我国高校校园内的普及,以及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普遍提高,高校校园逐渐成为了了信息传播的热点和焦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由于校园内的半封闭环境、学生年龄段集中、学生密度大、群体活跃程度高等特点,学校往往是潜在负面信息爆发危机比较高的单位。

但由于对传播学理论的认知不足,高校内主流媒体在对公关处理的反应上却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大多数人仍然将校园媒体简单地当作:学校新闻的载体,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工具,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而没有注意到校内媒体在平息不良舆论、处理公关危机中的作用。尤其在负面消息利用互联网论坛、网络聊天工具、短信、印刷品等快速传播,并造成公关危机的时候,校园的主要舆论机构却反应迟钝,让“小道消息”在传播中愈加占据了主要的传播渠道,并演变成高校的公关灾难。

因此,改变人们对校园内主流媒体作用的认知、依托现有资源建立以校内媒体为主力军的公关危机应急机制,更好的发挥校园内主流媒体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成为我国高校宣传与信息建设的重点之一。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几个特点。

首先,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时代特点。网络媒体(其中包括手机上网)由于其更新速度快、直观、廉价、便于获取等特点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成为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第二,校园主要媒体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当网络渠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和获取的主要途径时,学校官方网站没能与时俱进,没有发挥信息量大、更新快、内容直观生动、成本低廉的特点,占据信息宣传的主要阵地。其信息传播作用仍然排在在校园报纸、校园广播、海报张贴等传统媒体之后,地位边缘化。

第三,学校主流媒体由于其内容乏味、语言枯燥、实用性不强等原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上,与学生产生互动和正常信息交流。

第四,在遇到负面信息传播的情况下,由于对校园主流媒体使用模式单一,过于强调其政治性和所谓的内容积极向上,对负面信息采取“堵”的方式,而忽略了主流媒体对负面信息的疏导职能。在遇到关于本校的负面信息传播时,校园主流媒体大多选择忽略该信息的存在,不做任何形式的说明。就算有个别学校试图利用媒体进行危机公关的时候,其内容样式往往刻板,说教敢强烈,内容含糊不清,外交辞令味道十足,使得学生接受度非常低。由于方式不当,往往事与愿违,令学生产生不信任感,从而使效果背道而驰。

二、高校媒体的公关职能被忽视

高校校内主流媒体的职能属性上,除了舆论性、学术性和育人功能外,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其处理负面公共关系危机的职能。

新时期,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上各种思想复杂交错发挥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方式也面临转型的关键时间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年龄段集中,思想活跃度高而情绪不稳定,易于受到社会外来思想影响,容易产生较极端的思想或行为。当负面情绪或行为发生后,又容易通过口口相传或网络传播等方式互相传染,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触发群体性事件,从而爆发公关危机。因此高校很容易成为公关危机集中爆发的场所。

面对这样的现状,当前校园主流媒体的主要功能仍仅仅定位在:学术交流平台、以树立先进典型为主要方式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平台、校园内日常学习和工作的信息平台等,却忽略了利用校园内主流媒体处置公关危机这一重要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传播学理论,完全阻止小道消息的传播是不可能的,任何组织的内部和组织之间,都会有小道消息以“葡萄藤”式的复杂交错的路径进行传播。尤其在网络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那种“天知地知”的态度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网络传播的爆炸扩张效应可以使消息在短时间内遍布天下。原本为控制消息散播范围所采用的信息封闭模式,由于堵塞了最直接的信息渠道,反而更容易激发消息在其他渠道的扩散效应,制造了大量的无法控制的,经过传播节点多次传播后扭曲后失真的信息。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由于方法不当造成的对信息控制力缺失,已经大大伤害了当代高校的公信力和形象,并在社会媒体的放大下,又反过来给高校带来了深刻的隐患。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媒体的可能引发的负面作用,仅仅靠“堵”无疑只会火上浇油。作为可以被完全控制并加以利用的高校主流媒体,应当也完全有能力在这场“危机公关大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人文关怀是高校危机公关意识的核心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的两点值得我们深思。1、非营利性机构的被公众的接受程度也适用于市场营销理论。2..根据市场营销学原理,当顾客对某一产品出现过不良体验的时候,就会产生所谓的心理选择性扭曲。

换言之,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如何获取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正面性接受,是可以遵循市场营销理论的。此外,当学生在使用校内主流媒体过程中对其产生过不良体验之后,就会丧失对该媒体的信任,当学校通过该媒体任何信息的时候,都会被学生们的心理潜意识所扭曲,不自觉的产生不信任感和其他负面印象。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出现公关危机时,学校试图利用主流媒体信息并引导舆论健康发展的时候,以社会媒体为代表的外部公众和以师生为主体的内部公众大多会选择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同时宁可相信非官方信息和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所以,要想进一步发挥校园主流媒体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首先就是要重新获取内外部公众的信任感。

因此,要想利用校园主流媒体答应这场“危机公关大战”,第一要务是高校工作人员本身端正态度,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精神,而不是简单的隐瞒回避,推卸责任,从而在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赢得内外部公众的信任,夺取“战争”的主动权。

这一原则对高校危机公关尤其重要。高校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来就承载着育人育德的责任,人们对高校的期望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是精神道德的榜样,高校对危机事件的反应和处理的态度会成为外部社会舆论和校内师生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往往被上升到道德层面进行评判。在高校危机公关中,高校的处理方式应当表现出足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风尚。以高校为主体的公关危机处理中,人文关怀是危机公关意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世雄,朱华桂.从翁安事件探析网络传播危机管理[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第4篇

【摘要】课件点播系统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环境问题,是现代远程教育最基本的方式之一。针对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点播的需求,本文实现了基于B/S模式和流媒体技术的课件点播功能,并详细介绍了课件点播系统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课件点播远程教学流媒体视频点播

1相关技术介绍

1.1ASP(ActiveServerPages)技术

ASP技术概述

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于取代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公共网管接口),运行于服务器端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它的主要特点:(1)面向对象,并可扩展ActiveXServer组件;(2)可使用任何语言编写自己的ActiveXServer组件;(3)程序代码隐藏,在客户端仅可看到由ASP输出的静态HTML文件;(4)存取数据库轻松容易(使用ADO组件);(5)无须手动编译程序。

1.2流媒体技术

1.2.1流媒体技术介绍

流媒体(StreamingMedia)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输技术,是在互联网上实时顺序地传输和播放视/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数据流,流媒体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采集,视/音频编码及解码、存储、传输、播放等。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三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即其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关系。目前,采用流媒体技术的音视频文件主要有三种:(1)微软的ASF(AdvancedStreamFormat);(2)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3)苹果公司的QuickTime。

1.2.2流媒体传输流程

(1)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

(2)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数据,A/V播放器进行初始化;

(3)用从Web服务器检索出来的相关服务器的地址来定位A/V服务器;

(4)A/V播放器与A/V服务器之间交换A/V传输所需要的实时控制协议;

(5)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播放器就可以播放了。

2课件点播系统的设计

2.1课件点播系统的框架

本文介绍的课件点播系统主要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视频播放服务几个部分组成。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集中在Web服务器上,客户端不需要维护。数据库服务器包含了课件的信息及存放的地址。

当用户需要点播课件时,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提交查询请求,Web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相应的资料并返回给浏览器显示。服务器上的操作对用户是透明的。

2.2系统的运行环境

(1)服务器端:WindowsXP+IIS服务器+MicrosoftAccess2003数据库。

(2)客户端:IE浏览器+RealPlayer播放器。

客户端选择RealPlayer作为视频播放工具,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RealPlayer支持目前绝大多数的流媒体格式;RealPlayer默认支持的.rm格式在保证播放质量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压缩比,适于网络传输;RealPlayer在Internet上拥有广泛的用户群和服务商支持,并且与Web服务器和Windows平台的兼容性较好。

3课件点播系统的实现

3.1数据库设计

课件数据库的设计对课件点播系统非常重要。由于课件所包含的文件类型众多,大小差异很大,所以,课件数据库中只包含课件文件的属性和课件文件的地址。并且从安全方面考虑,系统中应该包含身份认证,只有合法的注册用户才能访问指定的课件资源。

课件数据库由以下表组成:课程表(class)、子课程表(Nclass)、用户表(user)、管理员表(admin)、视频信息表(download)、公告表(news)。

视频信息表通过classid与课程表关联,通过Nclass与子课程表关联;用户表中包含用户的注册信息,只有注册用户才可以浏览视频信息表中的相关信息;管理员表中包含管理员的信息,管理员可以从后台向视频信息表中添加、删除或修改视频信息。

3.2课件点播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3.2.1视频和课件的同步播放

根据视频学习的需要,在课件点播系统的客户端界面中,需要播放教师声音的同时,同步显示教师的课件以及教师授课时的录像,即要考虑在学生端界面中视音频和图片(课件主要是由图片组成)的同步播放。因此,根据视频教学的要求,需要将整个播放窗口划分为3个显示区域。

在课件播放过程中,教师的课件随着视频的播放不停的切换。为了实现视频和图片的同步,就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切换图片,而这些时间信息存放在视频信息表里面。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根据这些时间信息切换图片,实现视频和课件的同步。课件的时间信息是一个课件图片编号的数组,数组元素的下标表示时间,元素的值表示课件图片的编号,视频播放时,根据时间顺序的取出数组元素所代表的课件图片,显示在页面上。

当用户需要快进或后退时,需要图片与视频继续保持同步。所以当用户进行快进或后退操作时,首先判断视频的当前进度,根据这个进度定位到课件时间信息数组的相应元素上,并请求该元素所指示的课件图片,并更新当前时间值。

3.2.2视频点播服务的实现

视频点播服务是课件点播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较难实现的一部分。课件点播服务根据用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课件内容。并且课件在播放过程中允许用户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如停止、暂停、静音等。当用户请求某个课件资源时,首先由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获得请求后,调用ASP程序访问数据库中相应的表,如果该用户是合法的注册用户则将课件的地址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传送一个包含了通信地址的头文件到用户端,RealPlayer播放器根据头文件中的地址找到流媒体文件,接着RealPlayer播放器开始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流式视频文件并进行播放。

3.3后台管理的实现

后台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添加、修改、删除课件信息,方便课件的管理。它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的正常输入和输出。课件的添加、修改涉及到课件信息输入的合法性、必须对输入数据进

行判断,避免输入无效数据。添加、修改、删除操作都是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来实现的。

第5篇

[关键词] 网络电视,关键技术,流媒体管理,解决对策

IPTV network TV system technology to solve Strategy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expansion of the Internet affected area, rapidly rising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network television has become the radio, televi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 major hot topi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PTV network TV, and were produced from the encoding, streaming media backstage management,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 set-top box management, network TV operators and other support, and streaming media engine perspective of the IPTV network TV system technology solution strategy.

Keywords: network television, key technologies, streaming media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1前言

IPTV业务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它给消费者带来的是集信息、娱乐、学习、购物于一体的网络享受个人电脑、机顶盒+电视机或3G手机都可以作为IPTV业务的终端从适合广大用户消费习惯和舒适度角度考虑,机顶盒+电视机应是IPTV未来的主流终端谈到对IPTV机顶盒的技术需求,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实现业务的需求,二是用户体验的需求。

IPTV可提供的业务有电视直播、视频点播、时移电视、可视业务、信息业务、网络浏览、互动游戏,以及未来可扩充的业务IPTV的主要业务特征体现在交互式多媒体检索和播放形式上交互需要网络具有双向能力,检索需要双向信息交互播控也需要交互;播放需要足够的接入带宽和媒体传输协议;多媒体需要音视频编解码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步伐的日益加快,在当今形势下,为更好的实现宽带接入与电视机终端用户市场的有机结合,宽带互动电视系统解决方案是最佳选择。依托于电信网络IP技术,网络电视使得多媒体视频节目互动播放成为现实。

2 IPTV网络电视系统关键技术

2.1媒体服务技术

当今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服务方案主要有Windoews Media Technology、MPEG-4方案、Real system以及Quick Time等,其中前两种方案被我国广泛采用。Windoews Media Technology是微软公司提出,旨在依托于Internet以及Intranet确保多媒体信息流信息传输的顺利实现;Quick Time是MPEG-4文件格式的基础,但二者又是相互独立的,MPEG-4技术特征主要有:网络宽带、交互性、视频及音频质量等。

2.2互动节目指南技术

互动节目指南系统向用户提供获取视频等相关服务的平台及窗口,用户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取相关的视频内容及服务,这样,用户可以从自身喜好及需求出发,点播视频节目。经过优化后的互动电视节目指南可以支持电视显示,对于用户而言,只需借助遥控并可选择节目,当前,依托于浏览器及依托于特定客户端是互动节目指南实现及其在STB中的表现形式的两种模式。

2.3机顶盒技术

机顶盒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机顶盒指的是所有连接到电视机的网络终端设备;狭义的机顶盒主要是排除了模拟设备,以具体功能为依据,可以分为上网机顶盒、数字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以及数字地面机顶盒等。IPTV网络电视系统的技术解决策略中所谈及的机顶盒为连接电视机与宽带的机顶盒,借助宽带可以在普通电视机上观赏视频节目,此外,还支持上网以及网游等应用。流媒体业务的核心是视频业务,机顶盒要满足操作便利性、稳定性、显示情绪以及低功耗等方面的要求,并支持流视频服务及解码。

3 解决对策

IPTV解决方案时建立在内容服务基础之上的应用系统,其内容包括视频数据定义,编码,内容、管理、分发及购买,用户认证等。IPTV解决方案基本构架详见下图所示。

机顶盒管理、编码制作系统、流媒体后台管理、流媒体服务器以及运营支持等于网络电视基本构架的每个层次相互对应,其范围涉及网络电视资产管理、内容、内容管理以及内容消费等方面。

3.1编码制作系统

以流媒体编码技术以及转码技术为基础的内容制作系统主要任务是向系统提供各种格式的视频及音频节目资料的制作服务,常规节目制作软件是其制作工具包的重要内容,此外,可以向诸如MPEG-4、MPEG-1/VCD以及 MPEG-4/DVD等一系列流行格式提供支持。

3.2流媒体后台管理

管理网络电视内容及资产是流媒体后台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工作。制作完毕的媒体节目需要向流媒体管理系统传输,具体传输方式又包括自动及手动两种;媒体节目入库完成之后,便进入流媒体管理系统的频道组织及内容编排环节;最后广大用户借助EPG可以观看媒体节目。流媒体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分别是由流媒体资产管理、节目编排管理以及系统管理。为了达到认证用户信息的目的,需要将流媒体管理系统连接到网络电视的BSS接口,获取相应的用户服务权限,并以此为依据在用户账户中扣缴相应的费用。流媒体管理系统要负责对流服务其或者是CDN入口是否可用等相关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在数台服务器均提供入口地址的情况下,流媒体管理系统则需要对这些提供入口地址的服务器负载状况进行适当的调配。

3.3内容分发网络

作为分布式内容服务器,CDN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内容导向、服务、分发以及管理的顺利实现。在流量管理、智能路由、流媒体服务以及内容分发等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下,辅助运营商构建内容网络以及流媒体服务系统,并确保其安全性和高效性,从而确保运营商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提升自身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所获取的服务也更加优质。内容路由、引擎、分发、认证、计费以及运营支持等是构成CDN系统的重要模块。CDN系统及流媒体后台包括内容路由、内容分发、原始内容服务器设定以及计费认证等四个接口。

3.4机顶盒管理

作为网络电视的消费终端,机顶盒是由浏览器、操作系统、流媒体播放器、应用软件以及用户端等一系列模块所组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网络电视解决方案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机顶盒管理系统,网络电视机顶盒管理系统也是其与常规PC流媒体系统最为显著的区别。网络电视机顶盒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再是对机顶盒的接入实施控制,并确保相应的服务得以实现。网络电视机顶盒管理系统主要是由机顶盒接入控制、升级、认证、监听以及IPG等一系列模块所构成的。

3.5网络电视运营支持

网络电视系统的运营依托于网络电视运营支撑系统的支持,网络电视运营支撑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对网络电视用户、计费、账务以及资源等方面实施管理、受理网络电视业务,除此之外,还负责ICP管理及产品管理等相关事项,在一定意义上讲,对于网络电视系统可运营及可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网络电视运营支持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6流媒体引擎

ISO MPEG-4是网络电视流服务引擎流媒体服务器的主要标准,其主要负责对用户所发出的点播请求作出相应的反应,与此同时,向互联网发送用户所需要的流媒体文件。

4 结语

长期以来,在单向广播电视模式之下,用户在欣赏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欣赏方式方面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而宽带互动电视系统对此予以了有效改进,在此模式之下,广大观众与节目服务提供方面之间可以开展有效互动,在此意义上讲,宽带互动电视系统可以向观众提供更加灵活、自由、更具个性的节目,开拓了广播电视领域的新局势。

参 考 文 献

[1]蔡燕.分布式环境下多媒体同步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华中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01-05-01

[2]陈园琼.网络电视互动技术融合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发表时间:2010-11-20

[3]林慧芳,姚斐,李绮斌,孙莹.浅谈数字时代的网络电视.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发表时间:2008-09-01

第6篇

流媒体的特点及原理

流媒体是从英语Streaming Media翻译过来的,简单地说,它并非一种新的格式,视频流媒体是指视频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上播放的媒体格式。用户通过连续、 实时接收,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即可进行观看,其余部分会在后台继续下载,这样不需要漫长地等待下载完成,也不必太大的缓存容量。[1]

与过去需要下载整个文件后才能播放和观看相比,它实现了多媒体在网络上边下载边播放的变革,虽然音频或视频等流数据容量非常大,但播放流数据时所需的缓存容量并不需要很大,因为缓存可以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已经播放的内容可以马上丢弃,缓存可以腾出空间用于存放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因此,启动延时大大缩短,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要大大降低。

所以,流媒体实现了沟通和传播的多向性使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应用的霸主,是未来网络的发展之路,也是未来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流媒体是优质课程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流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带宽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限制,早已被众多媒体网站广泛使用,这样的视频资源质优量多、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秀的教育信息。

因此,我市将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建设教育影院资源平台,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流媒体资源,引进优秀视频资源,加强应用,覆盖中小学农村学校,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要有效利用好各类优质流媒体视频资源,必须加以研究,选择下载,编辑加工,科学利用。通过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流媒体视频资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教与学效果。

视频流媒体资源下载的法律责任

为了使视频流媒体资源能有效利用教学,我市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名师讲座,拍摄优质课录像,在录制视频资源时于授课教师或讲座者签定协议,承诺在网络上发表和共享,解决版权问题。另外,我市通过向出版社、音像制作单位等购买有网络版权的视频资源,以便能放在局域网上教学共享。

当教师个人通过网络视频下载其它地区流媒体资源,当属是否触及侵犯版权的法律问题。有位教师曾经向某国家级刊物投稿,介绍网络视频资源的下载办法,结果发表的时候该部分被编辑给删除了,美其名曰是“篇幅有限”,细问才知是:担心下载视频流媒体而牵扯到视频版权、引发纠纷惹火烧身。

从法理上看,教师从网络上下载视频等多媒体用于教学,是为了非营利性教学的目的,属于版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因而无须得到版权持有人的许可。[2]符合国际惯例,在诸国是通行的。

事实上,1991年6月1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说明教学用下载视频并引用是合法行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主流视频流媒体格式及下载方法

当前,网络主流视频流媒体格式中,以WMV、FLV、MP4这三种视频流媒体最为流行,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因格式不同,压缩、传送、解压缩方式不同,视频下载方式也不同。

1.Microsoft的Wmv格式

WMV格式,使用Media player进行播放,是一种支持在各类网络和协议下进行数据传递的公开标准,这类视频各厂商对它广泛支持,可与VCD媲美,对用户硬件设备几乎没有要求,是传统视频流媒体的代表。至今,不少国家级、地方级的网站如新华网、温州广电网等的视频点播和在线播放仍旧采用,显示显示出突出的“亲民”形象。FLV格式可谓老当益壮。

其下载很简单,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在文件位置有mms://…….wmv,就是视频地址,用迅雷或浏览器自带的下载工具下载,很是快捷。

2.Flash的Flv格式

全称为Flash Video,它是在Flash MX推出后,Micromedia公司采用新的压缩算法开发出来的,制作时可以轻松地把几百帧的影片两秒钟导入,十分轻巧;采用高压缩率,能根据用户的通讯状况来建立实际的网络吞吐量,自动检测网络状况并将视频调整到最佳品质。[3]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交互好、功能强、传输速度快,网上广受欢迎,大型视频网站均采用该格式,资源丰富――Flv视频正如日中天。

FLV格式也容易下载,下载方式多样,建议用专门的下载软件下载。如维棠FLV下载器,安装后,只要播放视频,它可以自动下载;又如,疾风视频,还可以边加速边下载。如果还不满意,可搜索一下“FLV下载”,孰优孰劣,一比即知。

3.Mp4格式

传统的压缩方法是基于帧的,无法对对象进行操作,加上传输带宽的限制,当比特率很低时,整个帧的质量都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为了在低带宽网络中便于视音频数据传输,运动图像专家小组(MPEG)制定了新一代超低压缩比规范――MPEG-4标准,其编码是基于对象的,这样便于操作和控制对象,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压缩比的编码,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数据压缩,达到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4]Mp4格式视频采用这种技术,它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无论是画质还是音频,都是目前最清晰的流媒体,凭此能一眼辨认出这种流媒体格式,它当仁不让地后来居上,难怪CCTV网络版等新媒体捷足先登。MP4格式如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冉冉升起。

Mp4格式视频下载可用“考拉宝视频下载工具”,安装后,激活考拉宝,一有视频播放,只要鼠标移到网页视频画面,工具条像可爱的动物考拉一样温顺地爬在视频画面的左上角,点击该下拉菜单,有多种下载途径可供选择。

由于较长Mp4视频是分段的,考拉宝等软件只能一段一段地下载,且不利于整体保存等,对此,可用“硕鼠下载器”:把视频网址复制到硕鼠主页框中并单击回车键,就可以得到最终下载地址,依次点击“用硕鼠下载该视频”、“硕鼠专用链下载”按钮后,在勾选“显示更多设置”、“自动合并分段视频”等,这样,完整、高清Mp4视频就会快速完成下载和合并。

讫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软件能“通吃”各类视频下载,而是因视频流媒体的格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下载方法。

由于视频常常与PPT演示相结合用于教学,所以,宜将流媒体视频转化成WMV\格式为佳:WMV格式视频体积小而画质相对清晰,可与PPT无缝链接。

随着软件的发展,现在对WMV、FLV、MP4等流媒体的编辑变得相对容易和便捷,也有多种途径可选。

1.格式工厂

该软件为国人开发的免费、无限制使用、可任意传播的多功能多媒体软件,能将各种视频流媒体转化成方便插入PPT的Wmv等格式,主要特点是格式转换时便捷、快速,对原视频画质没有损害,转换过程中可以修复某些损坏的视频文件,兼有视频编辑功能。剪切视频步骤是:添加视频后,右键选中该视频,再左键选择“选项”,就能对导入的视频精确剪辑;视频合并则点击左侧“高级/视频合并”即可。

2.QQ影音

出自腾讯公司,表面上看是多功能播放器,其右下角工具箱汇集了视频转码、截取、合并等诸多功能,且样样功能都不折不扣,每一功能都很有特色。视频剪切的操作非常直观,可无损保存视频,视频合并的特点是能把多种不同格式的视频合并成一种格式如WMV,支持添加背景音乐,被誉为“吃的是(杂)草,挤出来的是血和奶”的视频革命“老”黄牛,是国产软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又一颗明星。

视频流媒体用于课程资源只是一个开端,它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才能发挥它应用的效益。

注释:

[1]钟培俊,劳俊.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前景.四川兵工学报,2009(1)

[2]翟建雄.合理使用还是侵犯版权?――Google图书馆计划的判例解析.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4)

第7篇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第8篇

【论文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网的发展,大学校园的拓宽,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教学系统来方便师生的教学工作。本文介绍了复旦大学多校区视频交互教学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并且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总结了师生对于该系统的认可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一、发展视频交互教学系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以前规划的校区已经远远跟不上学校的需求。而城市的开发已经阻碍了学校的主校区向周边的拓宽能力,于是很多学校只能在远离主校区的地方建设分校区。校区之间的距离和大学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系统能够解决这种空间距离造成的阻碍。通过分析教与学的需要,我们认为这套新系统应该要具备下面几个功能:

1.能够将教师现场授课视频和音频传送到其他校区教室实现实时直播授课,视音频要同步,声音要清晰;

2.通过系统服务器的控制, 能够按需设置某教室为教师端或学生端;

3.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视频连接,实现教师实时答疑;

4.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察各个校区的系统和收看情况,并且能通过该系统远程协助。

二、构建多校区视频交互教学系统

2008年,我们和某公司根据上述的功能分析,设计了一套多校区视频交互教学系统。该系统是在原有的录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交互教学功能。新的系统主要是由课程录播系统、流媒体服务器、网络视频服务器和后台监控服务器等四个部分组成。

(一)课程录播系统

课程录播系统主要是由全自动录播操作台、全自动录播编辑机、图形图像工作站、输入/输出及多媒体设备和超声波定位系统构成。

(二)网络视频服务器

网络视频服务器是一种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完成网络传输的专用设备,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由于它具有独立完成网络传输功能,不需要另外设置计算机,故其能实现简单的IP方式组网,是传统的模拟监控所无法实现的。每部网络视频服务器具有网段内唯一IP地址,通过网络连接方便对该设备(IP地址)进行控制管理,也即通过IP地址识别、管理、控制该网络视频服务器所连接的视频源。根据这些体特点,本系统中,网络视频服务器用来提供后台监控服务器的画面、上课实时交互的视音频和上课前准备直播的画面。

(三)流媒体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以流媒体传输协议(RTP/RTSP、MMS、RTMP等)将视频文件传输到客户端,供用户在线观看;也可从视频采集、压缩软件接收实时视频流,再以流媒体传输协议直播给客户端。本系统利用流媒体服务器的第二个功能将主讲教室的上课视频实时直播给各个分校区。而流媒体向外播放的方式有三种:单播、广播和组播。因为组播具有节省服务器负载和不受客户接入端带宽的限制,所以我们决定采用组播的方式进行直播。但是因为组播没有纠错机制,发生丢包错包后难以弥补,网络不畅就会造成拖屏的现象,所以课前可以使用MCastTest20这个软件来进行组播丢包率的测试,该软件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设置不同的组播地址、端口、带宽和测试包尺寸。由于本系统每个校区的教室中都有录播系统,都能录制出流媒体视频文件,我们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选择发送的流媒体源来设置教师端。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设计出一套流媒体源的选择软件,根据实际课程的安排,通过这套软件设置哪间教室提供流媒体源(教师端),哪间教室需要接受这些流媒体(学生端)。

(四)后台监控服务器

考虑到人工利用效率的问题,我们只是在一个校区设置了后台管理中心。而对于其他校区系统的管理,我们主要通过后台监控服务器。该服务器不仅有监控管理的功能,还能开启和关闭其他校区的多媒体设备。

三、多校区视频交互教学系统的应用

自从该系统2008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通过前期开展大型讲座的测试,我们摸索出一套该系统的应用流程。目前主要投入到本科生通识课程的教学中来。

(一)课程的编排

每个学期开始前,学校教务处会选择一些广受欢迎名师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交互教学课程,这些课程会固定安排在设有多校区视频交互教学系统的教室里,各校区学生根据就近原则进行选课。

(二)老师和助教的培训

分校区收看端的学生管理主要是由助教负责,正式上课前一周,我们会把助教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主要讲解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如学生端提问需要助教在教室电脑上敲击F1等。第一周的上课前,我们工作人员也会告知老师该系统的注意事项:教师讲台站位和镜头切换的关系、鼠标点击和分校区学生端收看到PPT内容的关系和话筒如何开关。

(三)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人员会提前半个小时开启系统,开启后初步观察各校区系统运行情况,同时根据课程安排设置教师端和学生端,打开学生端收看软件,进入准备直播的状态。

(四)正式上课

上课铃声打响后,工作人员在后台摁下录制键,学生端收看软件进入正在直播状态。根据预设策略,分校区学生端能及时收看到老师的PPT或黑板内容。分校区学生端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敲击键盘上F1键进行提问,这时教师电脑上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对话框上会显示是哪个校区的学生提问,老师通过对话框上的同意/不同意键选择是否和该校区学生进行互动。如果老师选择同意,教师电脑左上方会出现分校区的画面,分校区学生可以通过录播系统上的鹅颈话筒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四、师生使用反馈

为了了解教室学生对该系统的意见,我们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从课程教学方式、系统使用和助教管理三个方面征求,最后共收到有效问卷50份(老师11份,学生39份)。汇总结果如下:

(一)所有的师生都认可这套系统的稳定性,45.5%的老师都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而肯定这样教学方式的学生超过了总数的89%。有超过36.7%的老师知道所有的功能,大部分老师只知道“跨校区提问”以及“在线收看”功能,不知道“课程录像”这一功能。另一方面,超过46%的学生说出了这套系统的所有功能,剩下的学生中有超过80%不知道“课程录像”这一功能。

(二)超过72%的教师及超过69%的学生认为,此套系统可以方便师生,并加大各校区间的交流;而36.4%的教师以及41%的学生甚至认为,其他的通识课程也完全可以尝试这套系统。另外,超过54%的老师以及69%的学生认为“名师讲座”“专题报告”等学习交流活动也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进行。

(三)本学期各校区助教都能认真负责地履行他们的职责,总体满意率超过87%。而对于突发状况,也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满意率达到69%。更重要的是,不仅有赖于复旦通识教育网站,助教们也能够及时传达教师的信息及通知,不让分校区的同学感到不便,满意率超过74%。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例如由于网络不稳定造成的卡屏现象,由于老师和助教每学期的更新造成他们对系统功能了解不多等。

五、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影响本系统运行的最大因素就是网络问题,而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对于高校和中小学网络建设的投入,通过建设教育系统内的交互教学系统,可以部分解决我国高校中小学师资分配不均的矛盾。

目前我国网络用户不断的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网络带宽也不断的增加,通过交互教学系统,可以让学校教育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郝大魁.浅谈高校课程录播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教育传播与技术,2010(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