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上银行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网上银行;信任;不信任
一、背景
如今,全球经济进入了“数字时代”,信息已经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而信息通讯技术ICTs是整个信息社会的灵魂所在。ICTs对于信息和知识的电子化传播是必不可少的,是构成信息社会的关键技术,没有ITCs就没有全球信息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ICTs成为国际上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技术领域,它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缩短了人与人联系的空间距离和时间滞后,将生产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ICTs对社会发展的每个方面几乎都有直接的影响,从教育、卫生保健、公共管理、经济、银行金融、商业贸易、国际关系、技术转移直至减少贫困。在一些国家中,ICTs的投资使得技术发生了跨越式发展。网上银行正是众多基于ICTs的服务之一,也许能使那些金融体系不发达国家的传统银行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一些研究人员提出电子金融是一场革命,并且已经发生,而且能被迅速地引入到那些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比方说,在许多非洲国家,电子现金和多用途卡可以为那些甚至没有正式银行账户的客户提供储蓄和付款服务。对马来西亚、中国、土耳其和爱沙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银行所进行的研究证实了这些断言。马来西亚银行业者2003年的研究预测个人电脑银行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将会赶上包括自动柜员机在内的所有其他电子银行形式。在爱沙尼亚,57%的互联网用户使用网上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基于IT的小额贷款计划,在使银行成员摆脱贫困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模式已经在五十多个国家中得到复制。
二、发展中国家网上银行信任问题的提出
尽管网上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成功,但是也发现由信任和不信任产生的问题抑制了约旦、泰国和尼日尼亚等国网上银行的使用。阿根廷银行1989年的不稳定,尼日利亚欺诈和腐败的猖獗,墨西哥对于银行固有的不信任,都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设置了信任与不信任的障碍。除了对于银行业整体的消极态度,在线服务或互联网中的不信任或缺乏信任,正如在约旦和泰国所发现的那样,也进一步强调为了实现网上银行潜在的经济利益要突破信托和不信任的障碍。
因此,研究信任,也许可以提供对发展中国家能如何增加网上银行采用的洞察。多学科的研究已对社会和组织背景下的信任加以分析。比方说,研究发现,信任在客户在线购买决策、在制造者和供应者之间和在寻求法律的忠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在各种各样环境中产生信任的重要意义,那么认为信任在客户和他们的银行之间也扮演重要角色就是符合逻辑的。银行的客户一定相信他们的银行将会适当地照管他们的资产,正确地记录和跟踪交易,能够很好地履行利息支付和收取的契约义务,而且适当地保护客户的隐私。
信任的确能够成为强大的动力,但是只是单纯强调彼此积极情绪的反应忽视了在商务环境中支配客户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机和零和博弈的现实。实际上,客户有理由在和想要其金钱的企业往来时信任和不信任。银行业会受到客户信任和不信任相互竞争意识的影响。银行一定会慢慢地灌输信任直到成功,但是银行业就其本性而言会鼓励不信任的观念。通常存放薪水支票的客户所承受的风险要超过在一家普通零售商店的购物。因此,银行客户有理由信任银行,他们也有理由不信任银行。
一般说来,在发达国家,随着银行逐渐自动化,银行必须小心地考虑将技术用来替代与客户之间人际交往的含意,因为这种自动化也许会减少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增加不信任。当银行努力激励客户采用网上银行和其他自动化技术时,银行可能也需要仔细地考虑这样做会增加客户和自己之间的人际距离。
今天最有效的银行将会鼓励信任,但是他们也要接受和处理来自其顾客的怀疑、担心和谨慎。在不信任程度非常高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更是如此。本文在描述信任的本质和不信任的本质基础上,提出构筑信任和不信任框架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网上银行所遭遇的信任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网上银行信任问题的思考
银行业建立在消费者对于信任这样的理解之上:消费者自愿将大量的现金交给银行,相信银行会保护这些钱并会因此给消费者一定的回报。然而,近来银行业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消费者整体上对银行信任度的态度。二十年前,客户拜访银行在当地的分行以完成交易,尽管不便,但是这种安排在客户与真人出纳员互动方面有优势,而银行出纳员使客户相信交易成功完成了。因为客户有这笔交易的纸记录和可以证明交易发生了的出纳员,所以责任很清楚。在20世纪80年代,消费者逐渐地接受使用自动柜员机来完成交易。虽然更方便,自动柜员机的使用最初还是引起了消费者心中的怀疑和担心。诸如存款和将资金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之类的活动需要消费者相信转账完成了而且已成功地记录下来。尽管交易的纸记录是(通常)可获得的,不过消费者最初并不情愿将钱存到一部没有人性的机器里面。
更近以来,网上银行的发展再一次提出消费者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电子银行的采用迫使消费者要考虑诸如密码完整性、隐私、数据密码技术、非法闯入计算机系统和个人资料保护之类的问题。尽管,从传统上说,银行执行内部程序以保证银行交易不受侵犯,不过网上银行的消费者现在还必须接受对账户余额和其他账户信息保密的附加责任。而且,消费者只从荧屏上收到交易成功的告知。
网上银行的操作过程反映出,增加技术的运用如何使得操作过程失去人性,而操作过程从本质上需要保证,这种保证只能来自信任。讽刺的是,信任是一种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来激励的情感反应。因此,网上银行业也许会削弱(或者至少阻碍发展)消费者和银行的关系。消费者以前知道他们最喜爱的出纳员的名字,而网上银行的现实是消费者也许不可能去一个实实在在的银行部门了。尽管程序自动化可以为银行节省相当多的成本,但是它也可能进一步侵蚀消费者和银行工作人员建立人际关系时所产生的信任。因此,网上银行的出现和日益被接受可能使银行失去人性,而且它可能因此助长消费者的疑惑、猜疑、谨慎和担忧。
(一)信任的实质
许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人员已对信任加以研究。信任建立在理理论(TRA)基础之上。就网上银行而言,信任理论预测信托人对网上银行的信任会影响受托人的态度而且因此鼓励受托人行为的实施(开立网上银行账户)。
消费者几乎只基于信任就能做出许多在线决定。尽管网上购买产品与使用网上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关于在线购买环境早先的研究可能提供对消费者采纳并且使用网上银行倾向的洞悉。与网上银行业相似,进行交易时,消费者经历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在线购买中,消费者没有见到货物就买了,在受到货物之前就必须付款。在网上银行环境中,交易的完成对于客户而言更是不显而易见(也就是,钱不转手,自动柜员机也不能够被感觉是“可信赖的”或是“不能信赖的”)。网上服务的消费者必须相信银行所提供的信息,可得的第三者数据和以前与银行打交道的经历,而不是可信赖的银行出纳员。因此,慢慢地灌输网上银行环境的信任对银行来说变得更困难,但是对消费者而言仍然是那么重要。
研究表明信任是网上消费者行为的预报器,这在全球网上银行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在南韩,信任强烈地影响着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接受程度。在罗马尼亚,大多数非网上银行用户不使用网上银行的原因在于对互联网(80%)和银行体系(61%)缺乏信任。在科威特,对银行IT经理的研究将顾客的信任确定为网上银行所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消费者要信任且愿意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消费者必须得对网上银行服务的实施具有自信积极的期待。
(二)不信任的实质
银行业鼓励消费者采用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现在是网上银行。从这些自动化技术中所获得的成本方面的好处已得到很好的证明,但是银行业也必须承认成本降低是要付出代价的。技术的利用使银行与客户之间疏远,银行削弱了客户和自己之间关系的强度。技术的利用使银行与客户之间疏远,银行削弱了客户和自己之间关系的强度。个人距离的增加会产生关系断绝和正反感情并存的感觉,或者更糟的是,会引起担心和警惕。当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时,个人关系的形成变得更困难。因此,当客户有问题或者需要答复时候,可能会有担心、猜疑、怀疑和谨慎的感觉。没有可以信赖的关系,这些消极的感觉可能依然无法消除或者甚至恶化。互联网客户服务的讽刺意味在于为解决问题而进行联系的经历往往是加强并且证明那些消极的感觉。比方说,为了某个问题的答复而等候二十分钟的电话,可能会加强挫折、关系断绝和怀疑的感觉。
这些担心在顾客认为银行不但不从客户的最大利益出发而且不关心或者甚至会采取违背客户最大利益行动的感觉中得到反映。一些研究人员提出怀疑反映的不是缺乏信任相反是表明客户心中明显的“不信任”的情绪。尽管信任已经得到研究人员相当多的注意,不过不信任的本质和角色还没有得到确定。研究人员认为不信任和信任是能共存而且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个体行为的截然不同的情感。
因此,本文假定信任和不信任作为彼此分离又相关的概念而存在。当消费者决定进入网上银行环境之中时,这一假定使得我们能去探究信任和不信任会怎样分别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我们将不信任定义为对他人行为确定的否定预期。与早先的研究一致,我们提出网上银行消费者不信任态度的形成在于银行不从客户最大利益出发而且甚至会出现潜在有害的或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方面这些否定的情绪是由银行本身(匮乏的客户服务,交易的不正确的处理)引起的,另一方面这些否定情绪会由于缺乏可靠的人际关系而恶化,而当技术居于消费者和银行的关系中间时,可靠人际关系产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三)发展中国家网上银行的信任和不信任
随着发展中国家继续投资在信息通讯技术ICTs,网上银行进入世界更多地方将会成为现实。网上银行的发展将与发展中国家中移动电话的发展同步。尽管没有通讯电缆,但是蜂窝技术能够使居民有电话。相似地,网上银行使得那些没有实实在在银行部门可供使用的客户可以获得银行服务。这种途径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好处。正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计划所表明的那样,收缩与有效网上金融服务相关的进入鸿沟,已经将经济权赋予给更多的个体,从而改进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
因此,发展中国家信任和不信任隐含的意义可能超越发达国家。例如,在尼日利亚、墨西哥和阿根廷,存在对于银行体系的普遍不信任。散播建立信任和接受不信任的存在可能使得这些国家的银行突破目前的障碍。又如,在尼日利亚,互联网欺诈的盛行加剧了不信任。当然,这暗示着网上银行业务应以不加剧现存问题的方式来完成的。毋庸置疑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经济能从由网上银行业产生的成本效率中受益。然而,当跨文化和跨国界进行分析时,关于如何顺利地将非银行业顾客和传统实体银行顾客转变为网上银行客户,观点差异很大。
关键词: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法律风险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2005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2006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和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信息的银行。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根据CNNIC历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超过85%的网民选择网上支付作为付款方式,网上支付已经成为最为普遍和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付款方式。虽然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交易金额中的比例仅为5%-7%。据世界银行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网上银行业务量占银行业务量比重将达20%左右。可见,我国网上银行产品将从投入期进入发展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防范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的对策
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协议
网上银行业务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能否避免和减少法律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内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商业银行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网上银行的需要和发展,不断完善有关内部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业务协议规范,尽可能做到详尽和具体化;对于银行和网络服务商之间的协议要明确约定;对于银行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协议要明确约定。同时拟订的协议必须兼顾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体现公平、合理、合法。
2.加强对网上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
目前,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作案方式也更加隐蔽和复杂,网上银行因其交易对象金融货币的特殊性,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犯罪日益渗透,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较为粗疏、原则,量刑也较轻,对网上银行犯罪的威慑力较弱。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顺应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针对新的网上银行犯罪问题进一步制定出更加具体细化、操作强的法律规定,加大对网上银行犯罪的打击力度,以确保网上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3.促进行业联合,共同发展
对于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其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于充分利用了网络低成本高速度和跨越时空的优势,强强联合,从而实现共赢。网上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仅仅依靠一个银行或者一个组织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其发展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基础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这包括了金融网络设施建设、网络安全维护、支付交易协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社会消费理念的转变等等。因此,强强联合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增加合并后组织和竞争力和抗风险力。同时,现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跨时空性和即时性等也为这种强强联合提供的必要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国内的银行要在传统银行的基础和条件下,依靠自身优势,制定简洁、快速、安全的网上银行运营策略,联合其他机构,全力打造有特色的网上银行。从而开拓未来市场,以求共赢。
4.加强内控,完善管理机制
网上银行具有经营层级少、管理链条短、运营效率高、客户交易自主性强等特点,势必对商业银行旧有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产生冲击。银行若要通过网上银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必须对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从垂直结构到交互式扁平结构的转化。当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通过集中化管理实现全行管理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通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使银行更加贴近市场,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增强差异化服务能力;通过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实现银行各种渠道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配合。
5.切实解决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早已不是发展电子银行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我国信息应用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有些方面还比较领先,所需的是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商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把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密码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客户终端浏览器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三重安全防护措施。在充分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的拓展来实现网络系统的事前防护。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技术、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并且,建立不良借款人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实现统一授信的监控。同时,建立一整套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电子银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具体重大事件内容,处理程序,着力解决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在业务发展时,要时刻注意风险防范,努力为银行的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服务平台。
1.1竞争环境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将而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截止2007年4月,已有汇丰、渣打、东亚、花旗四家外资法人银行正式开业,8家外资银行正在进行改制筹建,3家银行申请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同时,伴随着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与经营调整,以及以各地城商行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商业银行的崛起,中国银行业正进入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数量众多的银行依靠着同质业务模式和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越来越感到生计困难。
1.2客户需求环境
个人需求层面,随着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渐积累,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升,已经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中、高收入阶层,这部分中高收入阶层的人群对银行产品的需求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仅局限于银行存款,而开始拓展到个人贷款、财富管理等等方面。尤其是近两年,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企业需求层面,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经营者融资理念的转变,企业融资渠道已大为拓展,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已然出现降低的态势。
1.3金融监管环境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推出以来,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和监管理念在国际金融业得以确立。无论是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还是2004年我国国家监管部门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都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强化。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建立稳定有效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实现资本监管下的业务持续发展。
2银行网点现状分析
2.1布局现状
2.1.1按行政区划设置
我国的商业银行最初是由人民银行内的专业部门分离而来的,从组织结构到行政管理模式,都直接沿袭了人行的设置模式,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来逐级设置分行,点多面广。这样的布局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摊子大、战线长,层次复杂,形成冗长的管理级别,不利于经营管理,决策意图的贯彻实施大受影响,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二是造成网点布局呈地域上的均衡分布状。银行是为经济金融服务的,而在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对银行服务的有效需求在地域上必然也是不均衡的。网点的均衡分布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2.1.2单纯追求数量,忽视效益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片面追求大、广、全,盲目追求外延扩张,滥设网点,忽视网点的效益。这固然是给客户带来很多方便,但却是直接导致单个网点的平均利润率低,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与最初的规模效应设想相违背。
2.1.3脱离客户需求
在同一行政区划内,网点设置的密度拘泥于上级规定,不能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客户需求不同而做相应调整。有的地方网点数量明显过疏,导致客户资源被其他商业银行抢夺。而有的地方却明显过密,导致成本过高,资源浪费。
2.2功能现状
2.2.1交易功能为主,营销功能薄弱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功能模式都比较单一,大部分网点都只有存贷业务,缺乏更多的金融产品。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必然导致网点轻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推销。而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点,应该是金融产品的营销中心,客户可以在网点体验到不同金融的产品与服务。即使是到了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仍然是以交易功能为主,营销功能虽有所强化,但与开拓市场的潜在需求相比较,仍是非常薄弱。
2.2.2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
由于我国分业经营和利率等的政策限制,国内银行业在产品创新上很难有质的突破,网点所提供的软服务同质化严重。并且由于长期的落后观念影响,及其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成熟,银行产品创新的动力与能力双双不足。
2.2.3利润生产模式单一
时至今日,我国商业银行网点仍然是靠存贷利差来产生利润。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对拓展利润源。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金融脱媒”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的这种利润生产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弥补“金融脱媒”带来的存贷利差收入下降。
3银行网点优化
本文试图从功能优化和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银行网点优化。
3.1功能转型
网点是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从成本的角度看,银行网点要占用房屋、投入大量设备、人力以及维护费用等,如果不能做到功能上的合理,那将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使其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对接,从成本消耗大户向利润产生大户转变,真正实现网点网络价值,对现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显得格外重要。
3.1.1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定位准确
网点转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目标客户需求的定位是否准确。其产品和服务是否与客户的现实需求相匹配。对目标客户群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潜在的需求,并提供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从银行的角度讲,重点在深度发掘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程度,以及与银行服务业务的匹配程度,从而做到服务更有目标性、针对性。
3.1.2更加注重细分和个性化,实行差异化服务
国外成熟的金融环境里,一个成功的金融产品一定是给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客户的资产配置不一,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所以如何实行差异化服务,充分地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是每个网点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客户。
3.1.3服务和产品创新
传统上,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都是以产品为中心。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适时地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显得十分必要。研究现有的客户,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同时,区分清楚哪些业务适合网点去推广,整合业务操作流程。打破传统业务分工模式,实行一体化服务。根据需要设置新型分工模式,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3.2布局调整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海量信息,如何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网点布局,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不仅仅是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如何优化,如何布局,需要在综合深入分析银行战略和地区特征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网点布局与优化方法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也就是说,要明确网点布局优化的基本理念是“在恰当的地点开设恰当的网点”。
一般来说,影响网点布局的因素主要有:银行目标客户群定位;目标客户群对网点的服务要求和资金使用方式;网点类型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网点提品和服务组合的策略;当地竞争银行的网点业态;该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等。
3.2.1对不同地区客户需求及其竞争环境全面评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易行为都是建立在需求与供给方的自由原则之上。一个商业银行网点,必须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才能支撑其生存。所以,网点存在合理与否,必须要根据所在地的客户需求来判定,这不仅包括评价现有需求,还应包括可挖掘的潜在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竞争环境,在全面分析的前提下,做出客观、科学的决策。
3.2.2原有网点的撤兵调整与新增网点务求科学、合理
首先在选址方面,应结合科学的模型进行详尽分析,确保每个网点的设置建立在现实需求之上。其次,根据目标客户的数量和银行可能吸引的客户流量,以及客户潜在需求的类型和规模来确定网点的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力求做到“随行就市”,与实际需求更加贴切,即不形成服务短板,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3.2.3对银行网点实行分类管理
网点分类管理就是把网点经营同当地资源紧密结合起来,银行可以根据业务实际需求把网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①全功能网点:根据经营资源和地理位置经营所有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②专业性网点:这类网点与全功能网点的不同在于,主要专注于服务于某一类客户群,或某一产品系列,或只服务于某一特定范围的银行市场。③社区银行:这类网点是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主体市场定位,是以本地的市场和客户为主等等。
3.2.4对网点内部格局进行转变
网点内部物理格局建设是实现网点转型再造的基础设施,两者之间有类似“修路与致富”的关系。国外银行业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大,也非常讲究,一般都是敞开式的面对面服务。而国内受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柜台封闭式服务。网点内部格局转变其方式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差异化服务和交叉销售的开展,由传统的柜台封闭式向功能分区开放式转变,为客户营造一种与银行专属服务人员舒适安心的沟通环境,并通过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搭配,促进目标客户在网点的有效销售逗留。
参考文献
[1]曾卫.浅谈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优化设置[J].现代金融,2000,(11).
[2]刘晓岚.商业银行网点资源的整合及其有效利用[J].金融论坛,2001,(5).
[3]农行武汉青年路支行.关于网点经营转型有关问题的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2).
1网上银行的特点
网上银行以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了“3A”服务模式,即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享受网上银行的服务。与传统的银行交易相比,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网上银行方便快捷
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将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于金融服务。与传统银行8小时制的营业时间相比,网上银行实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营业;与传统银行柜台办理业务需要长时间等待相比,网上银行是在电脑终端进行操作,没有银行营业网点数量限制,客户完全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和需要,自由选择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操作。
1.2网上银行成本降低
网上银行主要利用公共网络资源,不需要设置物理的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减少了人员费用,提高了银行后台系统的效率。同时,网上银行实现无纸化交易,原有的票据大部分被电子票据代替,原有的纸币被电子货币代替。根据国内某商业银行对单笔交易成本的统计,营业网点单笔交易成本为3.06元,自动柜员机单笔交易成本为0.83元,而网上银行的单笔交易成本仅为0.49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交易成本会更低。
1.3网上银行全球化
传统银行是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开拓国际市场的,而网上银行只需借助因特网的力量,便可以将金融业务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金融运营方式的革命,拥有先进网络技术和营销经验的国际性银行可以不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而利用网上银行争揽金融业务,抢占当地的金融市场。它使得银行竞争突破国界变为全球性竞争。
2网上银行交易的法律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达到300万亿元,国内多家银行的网银业务已经占到传统柜台业务的30%以上。伴随着网络银行的迅速发展,在网银交易中由于账户被盗导致的法律纠纷也日渐增多。常见的网银被盗案件主要集中在客户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银行系统漏洞导致客户账户被盗、黑客攻击网络导致客户账户被盗,以及网银外包服务商失职导致客户账户被盗等方面。
2.1客户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
客户身份信息,是指银行在网络交易中用于识别客户身份的信息,包括客户号(用户昵称、证件号码等)、密码、电子证书、网银盾、动态口令、签约设置的主叫电话号码、签约设置的手机SIM或UIM卡等。客户身份信息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客户自己保管不善或在操作时不注意防范被他人获取了身份信息;二是银行对客户信息没有尽到保密义务使信息泄露。对于前者,因客户有意或无意泄漏交易密码,或者未按照服务协议尽到应尽的安全防范与保密义务造成损失的,银行可以根据电子服务协议的约定免于承担相应责任,即所造成的损失应由客户自己承担。对于后者,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由此可知,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对客户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在交易过程中,因为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疏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致使客户账户资金被盗的损失应由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2.2银行系统漏洞导致客户账户被盗
银行系统自身存在漏洞,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网络银行的硬件出现问题,导致交易错误或交易不能;二是由于网络银行软件或具体操作程序出现问题,导致服务迟延、服务不当或服务不能。对于前者,银行有保障自身计算机硬件设施正常运行的义务,当硬件设施事故导致客户利益受损时,银行要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如果硬件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银行在对客户承担法律责任后,可向设备销售者、生产者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后者,银行对客户安全服务的承诺中也包括对技术安全的承诺,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在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时,因电子银行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金融机构内部违规操作和其他非客户原因等造成损失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所以银行软件或具体操作程序出现问题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的,银行应向客户赔偿损失。
2.3黑客攻击网络导致客户账户被盗
与攻击难度高、代价大的银行系统相比,更多的不法分子将目光转移到使用网络银行交易的终端用户身上。客户账号被盗案件数量呈迅猛上升趋势,2009年美国网络银行客户因账号被盗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5.59亿美元。我国黑客盗窃银行账户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对于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以及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的行为;对于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的行为;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行为;对于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行为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的行为,都应依据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4网银外包服务商失职导致客户账户被盗
网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受到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有些中小银行无法独立完成网银业务,将网银业务外包给有实力的IT服务商。金融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如果银行没有尽到管理责任,没有建立完整的业务外包风险评估与监测程序,没有审慎管理业务外包产生的风险,没有建立针对网络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在发生意外情况下不能够实现外包服务供应商顺利变更,致使客户财产受到损失的,银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反之,如果银行已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要求,尽到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相应职责,但因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外包服务商失职等原因,造成客户损失的,则由外包服务商承担相应责任,银行除协助客户处理有关事宜外并不承担责任。
3网上银行监管的法律分析
网上银行除了具有传统银行运营中的各种风险,还产生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系统风险和基于虚拟金融服务的业务风险。要保证网上银行安全、平稳运行,除了参照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外,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建立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
金融机构必须满足中国银监会规定的相关条件,才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办电子银行业务以及开展跨境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金融机构开办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上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等业务,除了应当具备开办一般电子银行业务的条件外,还应达到更高的标准。其一,在基础设施设备方面,网上银行应保障电子银行的正常运行;其二,在电子系统方面,网上银行应具备必要的业务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客户适时业务处理的需要;其三,在记录保存方面,中资网上银行的业务运营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资网上银行的业务运营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可以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境外。设置在境外时,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可以记录和保存业务交易数据的设施设备,能够满足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的要求,在出现法律纠纷时,能够满足中国司法机构调查取证的要求。
3.2建立网上银行业务的审批制度
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等开放性网络或无线网络开办的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利用掌上电脑等个人数据辅助设备开办的电子银行业务,应当经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同时,金融机构在增加或变更电子银行业务类型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应当经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例如: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需要审批但金融机构尚未申请批准,并准备利用电子银行开办的;金融机构将已获批准的业务应用于电子银行时,需要与证券业、保险业相关机构进行直接实时数据交换才能实施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互联电子银行平合开展的;提供跨境电子银行服务的。这些情况都会应该经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
【关键词】 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一、网上银行基本介绍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网上银行基本介绍
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机构概念,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兴业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提及网上银行,更多是第二层次的概念,即网上银行服务的概念。
(二)网上银行相关文献综述
从1995年世界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至今已经有将近25的时间了。国内外关于网上银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方面,本论文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分成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从相关文献检索结果看,国内网上银行大部分文章是从顾客使用意向、风险监管和业务发展三个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史毅飞通过对企业网上银行使用医院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认为网上银行除了要突出系统的易用性和交易性外,在广告宣传上应着重强调系统的可信任性,同时应该向顾客群提供更多功能的网上银行服务。冯萍 探讨了消费者采用网上银行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作者把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归为三大类: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结果显示比较优势、与个人行事方式吻合程度、银行业务须要、可试用性、风险、自我效能感和政府支持都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复杂性、主观规范和技术支持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西北大学王静把美国、德国、印度和新加坡四国的银行监管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宏观微观两方面的设想。
卢二宝从网上银行的成因入手,阐述了国外及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以网上银行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为立足点,找到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的三点策略。
2.国外研究综述
纵观国外网上银行相关著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品质、安全可靠、使用意愿与接受程度三个方面,以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
Minjoon使用关键事件法分析了网上银行服务品质的影响因素。首先对网上银行的服务品质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了影响网上银行服务品质的十七个因素。这十七个因素可分为三类:客户服务品质、银行产品品质和在线系统品质。
Black,N.F.et al和Gerrard,P.et al 提出在网上银行中,安全问题是未来主要的挑战之一,因为顾客担心通过网络进行财务交易时产生的高风险。
韩国学者Suh和Han 将信任加入科技接受模型研究消费者网上银行的接受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和信任均对使用态度和意愿均有正向影响;信任和感知有用直接影响使用意愿。而且,感知有用对信任有正向影响。Cheng etal.基于科技接受模型以及感知网络安全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意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正向显著影响网上银行的使用态度,同时对使用意愿也有直接影响。感知网络安全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态度和意愿均有直接正向影响。
二、桂林游客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确立
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用户日益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用户在旅游时仍然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和结算。桂林市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在旅游旺季每天接待大批量的游客。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游客选择或者不选择使用网上银行服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以下七点游客使用网上银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感知网上银行特性、感知风险、游客的创新性、法律支持、主观规范、计算机自我效能和个人网银使用态度。如图1所示:
(二)游客使用网银影响因素剖析
1.网上银行感知特性
网上银行感知特性包括三个方面,即: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对银行系统的信任。
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对其所用咨询系统的预期绩效提高程度。感知易用性是指使用者对其所用咨询系统的预期容易程度。技术接受模型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想用的态度(attitide toward using)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由于个人网银就是这一类新技术的反应,因此笔者认为这两个科技接受模型的变量对于游客选择使用网上银行意愿会有同样的促进作用。
对网上银行系统的信任可以理解为游客在选择网上银行时对于其系统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信任程度。所以游客对网上银行系统的信任程度会影响其使用网银服务的决策,因此对网上银行系统的信任会对使用意愿产生重要影响,且它们是正相关的。
2.感知风险
感知风险是指消费者在使用网上银行时对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的主观预期,它包含财务风险和隐私风险两大方面。在使用网上银行支付结算的时候可能引起财务损失,在这个使用过程中,游客承担了比较大的风险。所以当感觉到使用网银会产生高的感知风险时,游客会拒绝在旅游过程中使用网上银行。基于上述讨论,感知风险会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产生重要的影响,且它们是负相关的。
3.游客的创新性
一般创新性是指游客内在的创新特性或对创新的倾向,但是消费者的创新性不是完全独立的一种个性,而是与具体领域、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所以研究消费者在具体领域的创新性对消费者采纳创新的行为更有意义,解释力也更好。因此特点创新性的定义是在特定领域里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愿望程度。基于上述讨论,游客的创新性会对其使用网上银行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4.法律支持
法律支持定义为我们国家对于网上银行诸如顾客保护等的具体的法律条款。企业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网上支付时,都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点击就可以完成,这样很可能产生财务的损失。这可能将影响高层管理者对使用网上银行做出决策。因此我们预测法律支持会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他们的关系是积极的。因此提出:法律支持与网上银行使用意愿正相关。
5.主观规范
Fishbein和Ajzen’s 在1975年提出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Action,简称TRA),用以解释个人在处理信念、态度、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间的一般关系,主要目的在于了解预测个人行为。
主观规范是指游客在接受以及使用网银的过程当中,收到其他社会群里的影响度。主要体现在游客是否属于某个团体,或者受到团体以及团体成员的影响而改变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意愿。网上银行虽然看起来像是银行和游客之间的点对点的服务,但是家人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此种影响越正向,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越积极。
6.计算机的自我效能
Baudura定义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人对去执行某一特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的判断。而计算机的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代表个人认知他的能力去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任务的程度。很多关于个人网上银行实证研究的论文中都验证了计算机自我效能会对网上银行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
7.个人网银使用态度
根据Fishbein和Ajzen(1975)的定义,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的态度是指消费者对使用网上银行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使用意愿是指消费者打算使用网上银行的强度。TPB中阐述了使用态度和行为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个人对于行为的态度愈正向,则行为意愿愈高。大量应用TPB、TAM的研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游客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是正相关的。
三、结论和展望
根据以上剖析的7种用意愿影响因素,对2009年5月1日至5日桂林市七星公园景区100名游客现场随机发放问卷,收回问卷67份,实际有效53份。问卷结果显示7种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权重如图2。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感知风险是游客使用网上银行第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比重最大的,分线问题仍然是制约网上银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绝大多数被调查游客承认不愿意使用网上银行的原因,尤其是财务风险。网上银行感知特性、主观规范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次之,游客最后考虑的才是创新性、法律支持和个人网银使用态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促进游客使用网上银行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在银行网银宣传上应该着重强调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任性;二是银行在设计网上银行系统时应该突出有用性和易用性;三是银行要重视社会影响对游客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史毅飞.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
1998年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随即各大银行也推出各自的网上银行业务。目前“网银”已经成为中国各大银行的一个重要业务渠道。然而,据CNNIC的调查统计,中国网络用户对网上银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16%,且仅有1/3的客户在网上购物时,选择网上支付货款。不愿意选择网上银行的客户中有76%是出于安全考虑,担心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二、网络银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1.对实体的威胁和攻击。对实体的威胁和攻击主要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的威胁和攻击,如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以及各种媒体的被盗和丢失等。
2.对银行信息的威胁和攻击。对银行信息的威胁和攻击主要是指信息泄漏和信息破坏。信息泄漏是指偶然或故意地获得目标系统中的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而造成泄漏事件;信息破坏是指由于偶然事故或人为破坏,使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受到破坏。
3.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是指破坏或者盗窃计算机及其部件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盗窃、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有资料指出,目前计算机犯罪的年增长率高达30%。与传统的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4.计算机病毒。犯罪分子通过计算机病毒入侵网银用户以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严重危及网银用户的安全。
三、网络银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1.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许多银行业务系统使用Unix网络系统,黑客可利用网络监听工具截取重要数据;或者利用用户使用telnet、ftp、rlogin等服务时监听这些用户的明文形式的账户名和口令等等。
2.网络加密技术。网络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的安全。信息加密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
3.网络安全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通过对特定的网段和服务建立有效的访问控制体系,可在大多数的攻击到达之前进行阻止,从而达到限制非法访问的目的,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4.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统指能够正确志别用户的各种方法,可通过三种基本方式或其组合形式来实现:用户所知道的密码(如口令),用户持有合法的介质(如智能卡),用户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如指纹、声音、DNA图案、视网膜扫描等)。
5.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近年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是对入侵行为的监控,它通过对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或被攻击的迹象。
6.防病毒技术。
7.备份和灾难恢复。备份和灾难恢复是对银行网络系统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灾难情况(如计算机病毒、系统故障等)进行的保证系统及数据连续性和可靠性的一种防范措施。
四、正确安全使用网络银行的方法
1.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及浏览器的各种补丁。
2.应妥善保管自己的卡号、密码、身份证件号、开卡日期等资料,不要随手丢弃银行回单,确保自身账户安全。
3.应熟记开户银行的网上银行网址,如交通银行的网上银行是,不要登陆不熟悉的网上银行,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4.不要使用连续数字、电话号码、生日等作为密码,设置的银行密码最好与证券等非银行用密码不同,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合使用网上银行。
5.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及检测病毒。
6.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互联网浏览器。
7.切勿打开可疑电邮内含的超级链接或附件,切勿浏览可疑网站。
参考文献:
[1]于志刚.计算机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
[2]周光斌.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在国外[C].北京:中国信息化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1997.
关键词:银企互联项目ERP系统网上银行应用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能源集团性大型(尤其是发电企业)企业均采用计算机财务软件系统或ERP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也采用网上银行为集团性企业客户提供方便、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企业无需再到银行网点即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化、系统化、电子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构建了各自的财务系统。财务系统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对银行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企业希望在其财务系统上进行的有关操作能够直接同步到银行进行相关处理,而无需再次使用网上银行,重新提交指令,省去了企业需先登录国内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才能做业务的操作步骤;另一方面,企业希望银行提供的账务信息能够同步更新其财务系统以供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因此,企业财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对接就成为企业十分迫切的需求。为了满足能源集团性大型企业更高层次财务管理的需求,适应企业信息化潮流,实现企业财务软件系统或ERP系统与国内商业网上银行系统的无缝联接。
一、银企互联项目概况
1.流程介绍
(1)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银行付款现状
我公司现有付款流程为:
①会计人员依据审批合格的付款单在ERP总账和应付模块进行付款创建,生成会计凭证;
②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将纸质的会计凭证交由出纳;
③出纳根据审核通过的纸质会计凭证上的相关信息在网上银行创建银行付款;
④付款审批人员对出纳传递的纸质会计凭证与网银付款信息核对无误后,审批付款;
⑤出纳定期登陆网银确认已批准付款实际支付情况。
现有付款流程相对较长,操作繁琐;ERP系统数据就源输入未能实现,业务流程没有实现闭环操作;出纳人员工作繁重,容易出错,造成付款业务质量及效率得不到提高;业务各个环节的状态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2.银企互联项目流程
业务流程图
①会计人员将总账模块、应付模块中经审核通过的会计凭证过账以后,付款数据会自动进入到银企互联ERP模块中。银企互联目前分为两种付款方式,第一种是公对公付款方式,此部分数据主要来源于应付业务数据,第二种方式为公对私付款方式,此部分数据主要来源于总账业务数据。
ERP财务模块银企互联发起付款界面
②资金会计从ERP银企互联模块发起付款操作,根据业务需要付款分为公对公和公对私两种付款操作。操作完毕以后数据通过ERP和银行接口协议将付款数据传送至中国银行网上银行系统。
③出纳(一级授权网银操作员)登陆网银,在付款管理下公对公和公对私授权管理功能中对通过接口协议传送至网银的付款数据与纸质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完成一级授权工作。
④财务经理(网银二级授权操作员)登陆网银,在付款管理下公对公和公对私授权管理功能中对通过接口协议传送的付款数据与纸质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完成二级授权工作,完成最终银行付款审批。
3.详细功能介绍
银企互联实现方式:现有ERP系统财务模块+银企互联模块+中国银行接口协议+中国银行网上银行。
(1)ERP系统财务模块作为银企互联的发起点,主要业务包括:
①总账凭证的创建、审核、过账;②应付发票的创建、审核、过账;③供应商银行信息维护和管理;④公司银行信息管理;⑤资金会计人员设置(权限设置、安全性设置、付款业务设置);⑥其他会计人员设置(权限设置、安全性设置、相关功能设置);⑦付款信息查询和管理;⑧付款数据提取与更新;⑨发起银企互联付款。
(2)银企互联智能管理模块包括:
①资金支付明细表管理:
资金支出项目分析管理;
预算执行分析管理和预警;
资金支付类型分析管理。
②付款明细业务分析管理:
付款明细业务分析管理实现业务:
在ERP业务模块实现银行交易记录查询与管理;
按照供应商和员工进行费用支付分析管理,可对员工发生费用进行预警提醒;
按照费用支出类型进行费用支付分析管理(例如机组信息,物资采购)。
③现金流量明细业务分析管理
现金流明细业务分析管理页面:
现金流量明细业务分析管理实现功能
①现金流明细分析和统计功能;
②现金流明细费用明细分析和统计功能;
③现金流明细中的现金流名称进行分析和统计功能;
④现金流明细中的凭证进行分析和统计功能。
(3)中国银行接口协议作为银企互联传输数据的平台主要实现一下功能:
①ERP财务模块的付款数据接收和调度;②传送ERP财务模块的付款数据至中国银行网上银行(银企互联渠道);③ERP财务模块的付款验证传送数据格式;④中国银行网上银行交易详细信息接收和调度;⑤传送中国银行网上银行交易详细信息的至ERP财务系统。
(4)中国银行网上银行(银企互联渠道)作为银企互联网上付款平台主要实现一下功能:
①出纳在网上银行的一级授权;②财务经理或者相关领导在网上银行的二级授权;③银行付款;
3.技术解决方案
(1)网络部署架构
网络部署架构图
(2)技术实现介绍:银企互联技术实现基于一下两个方面:
①ERP系统:我公司采用的ERP系统是oracle EBS R12,此ERP是由世界第一大企业软件公司oracle(甲骨文)公司所研发和维护,Oracle电子商务套件R12采用标准的100%基于互联网的三层体系架构;无论是数据库层、应用层以及最前端的最终用户操作界面都100%支持基于JAVA的先进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应用层,直接采用互联网先进技术,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过程,在体现先进互联网技术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系统处理的高性能和高稳定性。
我公司ERP技术优势:一是先进的100%互联网技术架构,降低成本,便于维护;二是先进的信息系统架构,共享单一数据库,统一的数据模型;三是灵活的工作流技术满足流程重组和持续改进;四是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模块化的软件体系结构;五是优秀的可扩展性能:应用服务器扩展、数据库服务器扩展;
银企互联ERP模块开发介绍:我公司oracle EBS系统银企互联模块的开发主要设计到的技术包括OAF、PL/SQL等。
OAF介绍:Oracle Application Framework(OA Framework)是 Oracle 提供的基于 HTML应用的开发和平台,OA Framework 由一系列的中间层服务和 Oracle9i JDeveloper 的扩展(Oracle Applications Extension,OA Extension)组成。
OAF特点和优势:提高最终用户的生产力;提供企业级的性能和扩充性;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应用的高度客户化;符合开发的工业标准;集成的开发环境;持久的个性化和扩展性;一致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的交互性;面向对象的重用;Oracle Portal 的互操作性;内建的安全性。
OAF开发技术实现银企互联ERP模块一下功能:公对 公付款管理和维护;公对私付款管理和维护;银企互联付款信息查询和管理;银企互联供应商银行信息维护管理;现金流明细查询;公司级银行信息维护。
②集成中国银行接口开发。根据中国银行提供的接口协议,集成中国银行接口的开发主要使用Java程序来实现,通过Java程序实现对XML进行解析和传送XML数据的功能。
实现:签到功能报文的解析和传送;公对公转账功能报文的解析和传送;公对私转账功能报文的解析和传送;查询交易明细功能报文的解析和传送;查询账户余额功能报文的解析和传送;签出功能功能报文的解析和传送。
5.安全解决方案
银企互联项目安全解决方案包括:ERP银企互联模块安全机制、中国银行接口协议安全机制、中国银行网上银行(银企互联去渠道)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机制。
(1)ERP银企互联模块安全机制:
①ERP银企互联模块安全机制主要包括:我公司现有ERP(即oracle EBS R12)现有的安全行机制;银企互联ERP模块开发所新添加的安全机制
②我公司现有ERP(即oracle EBS R12)现有的安全行机制介绍:职责分配安全管理;账户管理安全管理;配置文件安全设置管理;数据库安全管理;账户访问安全管理。
③银企互联ERP模块开发所新添加的安全机制介绍:
加密技术实施(针对资金管理员操作权限进行加密管理,只有资金管理才对付款进行操作和维护);银企互联业务人员职责管理;中行银企互联前置机配置管理。
(2)中国银行接口协议安全机制:
中国银行提供的USB加密证书,此证书主要用户验证操作员银企互联渠道(资金管理员)信息和发电公司银企互联渠道信息,同时对交易数据进行加密后实现数据传送机制。
① 数字签名,签到和转账等金融交易时对敏感数据签名;
②与服务器直接建立加密的安全通道,建立双向认证的https通信链路;
③安全功能之四,获取前置机地址上送到对接平台服务器,供对接平台核对;
④前置机与总行之间SSL双向认证,客户端通过128位以上密码加密的SSL安全通道访问网银系统,建立SSL连接时验证客户端证书;
⑤客户端认证中国银行CA签发的服务器证书,避免登录假网站;
⑥防暴力破解没有中行CA签发的数字证书无法建立SSL链接。
(3)中国银行网上银行(银企互联去渠道)安全机制:
中国银行网上银行(银企互联去渠道)和现行的中国银行网上银行安全机制保持一致,产品很成熟,这里不一一介绍。
(4)网络安全机制:
我公司网络启用企业防火墙安全管理,ERP系统和中行前置机都是在公司内部机房只有内网用户可以访问,ERP服务器和中行前置机服务器都安装有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进行实时监控。
6.银企互联项目实现的意义和成果
①银企互联系统的实施,实现了ERP系统付款数据与银行网银系统的无缝连接,有效的减少了出纳的工作量,和传统的出纳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实现了从凭证创建(总账+应付)到付款信息电子数据的全流程传递与跟踪管理,整个支付流程闭环在系统中完成,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③功能模块通过会计人员、资金管理人员权限划分,实现了付款管理从凭证制证、发起付款、支付一级审核与二级审批的四级管理,极大提高了付款管理的准确性,降低了财务人员舞弊风险;
④实现安全性访问支付功能,在保证付款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付款业务各个环节的状态信息共享;
⑤在银企互联模块中设置了付款相关数据信息的状态监控与查询功能,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现金流管理与支付管理的无缝连接和集成,有效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
⑥在银企互联模块中根据上级单位及公司领导管理意图定制了分析管理报表,提升了我公司资金支付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玉顺.信息化管理战略与方法[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支付;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5)-0046-04
网上银行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各大银行争夺市场的有力武器,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为主体的竞争格局,而资源少、起步晚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同比增长46.4%,电子商务交易额连创新高对在线支付产生了巨大需求,为网上银行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培养了深厚的土壤。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上线,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系统与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网银系统互联互通提供了平台,也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网银业务提供了机遇。通过深入调查16家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剖析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适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银支付业务的战略和路径。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建设起步晚、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银行于1996年投入了网上银行的开发工作,其后,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也随即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中国网上银行逐步发展起来。2002年底,大中型商业银行均已开通网银业务,并通过总行一点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而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从2003年9月开始陆续发展网银业务。而甘肃省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省市,兰州银行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办理网银业务,并于2011年初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甘肃银行尚未建立网银系统。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基本的网上银行”,主要是将传统的银行柜面业务克隆到互联网上,实现方式遵循传统业务的流程规定和制度,该阶段的网上银行更像是自助式的网络柜面终端。而大中型商业银行网银已处于第二发展阶段——“可定制的网上银行”,根据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并设计相应的网上银行产品。相比之下,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滞后于大中型商业银行,难以满足支付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网银业务竞争激烈,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夹缝中求发展
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积累的资本实力、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客户资源和社会认知度等方面的优势,在网上银行业务领域体现了很强的竞争实力。据艾瑞咨询和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1年,大型商业银行网银账户数占全国的81.5%,网银交易量占全国的82.1%。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网银业务,很快占据了一席之地,弥补了网点资源不足的限制,综合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以招商银行为例,依托于其优异的个人金融业务基础,以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个人网银服务,使其网银业务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表现突出,2011年,招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账户规模占全国个人网上银行账户规模的10.3%,仅次于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量占比很小,经营范围局限于当地,尚不具备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数据显示,全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网银账户、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均不足全国的10%,而甘肃省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账户、交易规模不到全省的3%。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较低
目前,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网银系统整合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业务,同时提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服务。根据各银行2011年年报和《2011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大型商业银行网银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均超过62%,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网银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超过80%,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减轻了网点柜面压力。而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仍以基础业务为主,对传统经营依赖性依然较强,除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少数银行能达到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水平外,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柜面替代率为50%左右,主要业务以查询、转账、缴费等业务为主,网上银行对柜面业务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
(四)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用推广较为缓慢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实现各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互联互通,跨行资金汇划实时到账,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提供了与大中型商业银行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平台。2011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清算资金量占全国网银交易金额的0.07%,截止2011年底,直接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120家,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98家,而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业务笔数占总笔数的14.68%,清算资金量占总量的15.66%,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银支付业务的SWOT分析
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面临多样的金融环境变化,主要包括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上线、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发放、手机支付发展以及第三方支付首次获批进入基金领域,金融环境的变化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带来了机遇,网上银行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技术标准将日益完善;同时也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带来了挑战,大中型商业银行占据绝对优势的市场格局难以改变,而第三方支付将涉足更多银行垄断领域,对网上银行业务形成冲击。
(一)优势分析
1、经营机制比较灵活,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地方性商业银行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具备比较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多样。比起大中型商业银行从总行到支行的多层结构,结构相对简单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银业务可以轻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需求、统一系统”。
2、有成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可以借鉴。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大中型商业银行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信息化服务渠道进行开发和升级,这为地方性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借鉴模式。
3、具备良好的政策、经济和文化环境。一是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银行业信息化建设,2011年出台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是网上银行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同比增长46.4%;三是个人财富的增长以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网银支付创造了前提,2011年全国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同比增长43%,约占全国网银交易总额的20%。
(二)弱势分析
(1)网点规模限制业务发展。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地方性商业银行规模的不足将制约网上银行客户群的有效扩大。受用户消费习惯和网上金融环境的制约,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物理网点的支持。尤其是较复杂的投资理财业务,需要和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网点不足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上银行业务开展。
(2)创新水平有待提高。近十多年来,地方性商业银行尽管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业务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业务创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创新业务占地方性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不超过10%,不能成为拉动业务和业绩增长的主导因素。
(3)专业人才相对短缺。网上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银行间激烈的人才争夺造成部分人才的流失。大中型商业银行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储备,人才的不足将制约地方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4)技术投入不足。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技术投入不足,网上银行互动性较差,用户体验较难提升,以致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支付类和信息类业务超时现象严重,影响了业务的实时处理和客户资金的及时到账。2012年8月,甘肃省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支付类业务超时率均高于4%,4家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息类业务超时率高于10%。
(三)机遇分析
1、网银用户对网银的满意度提高。满意度的提高得益于两方面:由于网银支付自身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提升以及各商业银行对网银产品的创新使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网银用户对最常使用的网上银行满意度也随之上升。
2、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现网银系统互联互通。发展网上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突破机构网点限制、缩短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差距的有效途径。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支持体现在:一是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提供了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平等竞争的平台和机会;二是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查询,促进地方性商业银行提升网银服务水平;三是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进一步拓展网银支付业务种类。
(四)威胁分析
1、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垄断格局难以打破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将网银互联,但大中型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设置技术门槛,不支持与地方性商业银行客户签订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信息查询协议,导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参与者之间部分业务无法实现互通处理。截止2011年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直接参与者中不能发起和接受借记业务的银行有19家,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16家,不能发起借记业务的银行有12家,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9家,支付业务办理受到影响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合计25家,占直接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的25.5%,导致这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其他银行机构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发起的网银借记业务和账户查询业务,只能被他行查询、为他行支付。
2、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地位难以改变
2011年,人民银行发放了107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等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准从事支付业务,目前第三方支付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仍然难以改变。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网上支付业务大多为项目驱动型,是为了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而不是主动发展网上支付业务,而且地方性商业银行是否发展网上支付业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卡量,只有用户规模足够大,银行才会更加重视网上支付业务。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较少,经营范围仅限于当地,用户数量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规模,加上网银系统建设较晚,不利于网上支付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手机银行对网银支付形成冲击
2011年,手机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手机上网大环境逐渐形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趋于健全,用户习惯也逐步养成。各大银行积极推广各项手机银行业务,开发创新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开展各种优惠活动,手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网银渗透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的路径探讨
网上银行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分销渠道,面对同业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凭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提供的平台,大力发展网银业务,丰富业务种类,拓展业务领域,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在网银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一)重视网银业务发展,加快网银建设步伐
根据《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实现了持续增长,个人网银用户对网银的使用深度不断增加,企业用户对网银的使用率和活跃度得到进一步普及,成为很多企业日常运营的首选。面对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地方性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网银系统建设途径:一是具备软硬件条件、技术研发实力较强的,可自主开发建设网银系统;二是软硬件条件和研发实力较欠缺的,可基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或城商行资金清算中心共享网银系统的方式建设网银系统,克服技术研发弱势、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在短时间内建设自己的网银系统。
(二)以用户为中心,突出个性化服务
只有正确把握网上银行的定位,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渠道,推广银行产品。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业务发展应向第三个发展阶段——“个人化网上银行”努力,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系统、应用结构、程序和策略,用户可实现自助服务、产品选择和决策支持,银行可以收集并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他们愿意使用的服务方式,并对用户进行细分,然后提供针对某用户的、专有的产品和服务,该阶段的网上银行建立的是“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贴身服务,可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加强银行的竞争力。充分借助微博营销、邮件营销等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突出个性化服务,个人网银重点改善用户使用体验,优化理财服务,渗透日常生活;企业网银重点增加企业理财、国际贸易结算、电子商务等服务,多挖掘中上游产业的结算需求。
(三)完善系统功能,丰富业务种类
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建设网银系统时要认真权衡安全性与易用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把资金安全和方便客户放在首位,二者不可偏废,利用技术手段确保网银既安全又易用。根据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性商业银行目前办理的网银贷记业务基本都是汇兑,网银借记业务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不足2%,而且有25家地方性商业被动接受借记业务,不能主动发起借记业务。地方性商业银行要加强与辖内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与其他银行签订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查询协议,实现他行账户查询和从他行账户支付,为客户提供便利,改善客户体验,充分发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小额支付方面的优势。
(四)加强行业间合作,扩大网上支付领域
地方性商业银行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便可支持网上支付、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同时,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积极与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磋商协作,不必过于担心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会抢占银行蛋糕,双方应以一种互利共赢的方式共同推动网上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扩大网银用户群体,拓展网上支付的领域,还可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等移动支付业务。
参考文献
[1]盖锐.试析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0):133。
[2]陆春华.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卢凯.网络银行发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经济师.2005,(8):233-234。
[4]杨敏茜.关于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0,(6):14。
[5]周莉萍.数字经济大潮中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5,(4):39-40。
The SWO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ercial Banks' Online Banking Payment Business
XU Hualong
(Lanzhou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