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9: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琴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古琴艺术的日益兴盛,以北京、四川和江浙地区为代表的文科类及综合型大学的古琴社团纷纷成立,并且形式和规模日渐成熟和完善,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迄今为止,北京大学古琴社、四川大学古琴社成立的时间都已10年有余,其所举办的古琴讲座、音乐会及琴学论坛等活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对古琴艺术近年来在高校中传播的研究也突显出了其价值和意义。
本文试从高校古琴社团对古琴艺术传播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对于高校古琴社团存在的弊端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校古琴社团概况及主要活动内容(以川大、北师大古琴社为例)
1.高校古琴社团概况
高校古琴社团随着大学生各个社团的兴起也在古琴艺术兴盛的大环境下悄然兴起,笔者将几所重要综合类大学的成立时间列出:
四川大学古琴社:2000年3月成立
北京大学古琴社:2001年12月成立
南京大学古琴社:2004年12月成立
清华大学古琴社:2007年4月成立
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2008年3月成立
北师大古琴社:2008年5月成立
首师大古琴社:2008年6月成立
这些社团通常都是由几个古琴爱好者组织起来,经过校团委批准和审核,利用社会上的一些琴馆和琴社的支持和影响力,逐步形成其形式和规模。自古川派古琴闻名遐迩,到如今依然是最早的高校社团领航者。
2.高校古琴社团活动之——音乐会、雅集和讲座论坛
以四川大学古琴社为例,笔者搜罗了其成立以来的主要音乐活动:
(1)古琴演奏音乐会——2002年5月四川大学东区逸夫馆。
(2)中国古琴艺术——2005年4月,川音代茹副教授应川大琴社邀请,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中国古琴艺术讲座。
代茹,字梓又,四川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曾师从曾成伟先生和李祥霆先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古琴演奏风格。她还培养了大批古琴扬琴学生,并成功举办多场大型民乐演出。
(3)锦江琴社琴会——2006年5月,成都锦江琴社雅集,依惯例在青羊宫道观道教协会会议室举行。
锦江琴社成立于 1979年,由川派著名琴家喻绍泽先生组织成立,原名“蜀新琴社 ”,在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同志的倡议下,于翌年更名为锦江琴社至今。
(4)庆祝国家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成都市锦江琴社举办了雅集,包括锦江琴社的成员和四川大学古琴社的成员。
(5)四川大学古琴社七周年庆典音乐会 2007年初。
(6) “古琴 天籁 聆听”川派古琴欣赏会——2007年8月,成都市锦江区图书馆。由成都市锦江区图书馆主办,锦江琴社、四川大学古琴社协办。
(7)ELEGANT GATHERINGS Of Sichuan University Guqin Society 四川大学古琴社雅集 ——2007年10月四川大学外国专家楼。
(8)2007年11月——与南京大学古琴社、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琴学论坛”。
(9)受梓又琴馆之邀 川大雅集——2007年12月。
代茹老师邀请曾成伟先生及其学生参加雅集,以及琴学理论家唐中六先生以及草堂琴社李雪梅、董文文,川大古琴社社长郑晓韵、川音曾河等。
(10)2008年11月四川大学古琴社雅集活动——特邀曾成伟老先生现场指导及演奏。
(11)2009年6月“天闻琴韵”蜀派古琴宗师张孔山第七代传人音乐会暨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诞辰106周年纪念音乐会。
从川大古琴社历年来的古琴活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为雅集和音乐会,有少量的讲座和论坛。另外笔者调查到北师大古琴社则重点放在讲座上,虽成立时间远不及川大古琴社,但短短几年几乎把京沪两地琴家邀请至该校做讲座,北师大教九502俨然成为了古琴传习室。而以北师大、北大为高校古琴社团所做成的成绩和影响力终于在2010年达到了一个。
2010年6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联合,计划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名家名曲进百校”大型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承办。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古琴艺术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钊、林友仁、丁承运、龚一、李祥霆、陈长林、刘赤城等全国著名古琴大师。(此次文化遗产日期间专场演出日程见表)
其中,古琴“泰山北斗映蓝天”,力图囊括当今尚健在的古琴艺术界最具威望和影响力的“泰山北斗”集中展示,他们大都是古琴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古琴各大流派的掌门人。由于他们年岁已高,平均年龄已在七八十岁之上,平时单独的演出也已难得一见。此次古琴大师汇聚一堂,将是一场空前的“世纪性”艺术盛宴。
古琴中青年专场由当今古琴界最活跃的“中坚力量”组成,他们的展示将充分表现古琴艺术的多种流派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
“在琴声中相遇——古琴大师与学子对话”,由北京各大学古琴社的“佼佼者”“向大师汇报,和大师对话”演出。古琴大师分三批与学生做三场交流,每场先由学生弹奏,然后由大师演奏同一首琴曲,再通过现场讲解和与学生对话直接“面授机宜”,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举,将极大提高学生学琴的热情和水平,拉近大师与莘莘学子的距离。
此次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影响力深远,使高校古琴社团的成员不仅在演奏技术上、理论知识上,甚至在组织安排筹划整个活动上都得到了极大锻炼和提升。能够亲眼所见他们心中的大师,着实让这群年轻人在古琴艺术上又精进了一步。
二、任重而道远——“把遗产交给未来”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古琴自古以琴会友,如今更有高校古琴社团“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关键词:清和淡雅;传统文化精神;溪山琴况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51-2
《溪山琴况》是明代徐上瀛所著的关于古琴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这本书中,将“希声”作为古琴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描述“希声”为以“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能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1]。徐上瀛的美学思想与儒道释思想相互融合,将古琴演奏艺术分为二十四况,从指、弦、意、神、艺等反面进行了探讨,对其之后的古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溪山琴况》简介
《溪山琴况》是一部关于琴乐艺术的专著,汲取历代琴学理论的精华,该书从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对琴学理论进行了阐述,对琴学相关的内容都作出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2]。学者们通过《溪山琴况》的研究,对这本书的总体风格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受到大家认可的就是吴毓清和刘瑾的“清和淡雅”,这不仅是全文的风格,更加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二、《溪山琴况》中“清”、“和”、“淡”、“雅”的内涵
(一)“清”的内涵
古琴重要的品格之一就是“清”,这首先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和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更是一种通融了儒道释的文化,“清”则是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其次古琴浑厚苍老的音色等古琴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古琴“清”的品质。
徐上瀛道“地不偏,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则不清。心不洁,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也。而指上之清尤为最。究夫曲调之清,则是最忌连连弹去亟亟求完”,这说明了构成“清”的因素[3]。地清就是要选择清净的演奏环境;琴清、弦清就是要选择古琴的取材;心清、气清就是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身心修养和心态;指清就是要有高超的演奏技艺;曲清就是节奏与旋律的和谐统一。
(二)“和”的内涵
“和”是《溪山琴况》的开篇,是全文最重要的地方。制作古琴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协调关系,通过单个的和谐来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在《溪山琴况》中,“和”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声和,是指定调定弦,通过手指和听来感觉琴声是否到达了和谐的地步;第二层为弦和,是指通过调弦来达到声和的境界,其中调弦的过程包括散和、按和、泛和、散按泛相参四步;第三层为意合,这里的“和”是指和合的意思,表示符合、契合,意合强调演奏的过程中心与手的结合,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第四层为心和,心和中强调“和”的关键就是体会心和,心和中最关键的就是性情修养,只有在兴趣与情致的指导下进行演奏才能达到心和的地步。
(三)“淡”的内涵
徐上瀛继承了虞山琴派中清微淡远的风格。在《溪山琴况》中“淡”况中,兼取各家所长,从淡的属性、固定人群、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审美特点来阐述“淡”的内涵。徐上瀛“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的论述表明了淡的属性[4],赋予了古琴君子风格;文人雅士是淡品的固定人群,只有自身修养好的人的演奏才能达到古琴“淡”的境界;高雅脱俗的古琴、深沉淡雅的音色、归雅还淳的曲谱、沉静无尘的内心是实现“淡”的内在要求;可遇不可求,只有无为而为、诉诸心灵是“淡”的审美特点。
(四)“雅”的内涵
“雅”况是《溪山琴况》前九况论述古琴审美品格和意蕴的压轴,说明了其在书中的重要地位。《溪山琴况》从三个部分对“雅”进行了分析。从“雅”的审美范畴来讲,“古之人于诗则曰风雅,与琴则曰大雅”,而“大雅”就是正的意思,也就是说正就是雅[5]。从音乐的“雅”来说,音乐具有涵养身心,淡泊明志的作用的就是“雅乐”。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意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长期的发展中,受到儒教的伦理精神,道家的无为态度,宗教的关怀现世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和风格。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意境体现的是一种情与境高度结合的境界。“意”与“境”是意境的两个方面,“意”就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是指超脱于物质之外的精神境界;“境”就是外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和再现。意境是内与外、心与物的完美结合。
(一)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这个范畴中,意就是指主观方面,意就是神;境就是指客观方面,也就是形。两者要达到和谐统一。
意境中的形就是客观形象,首先形象在塑造的时候要忠于客观存在,要与其表达的情感相适合,其次要追求神态气质上的相似。意境中的情就是主观情感,与塑造的形象相符合的反映主观情感的情况才是在艺术中塑造的意境。
(二)虚与实相互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虚与实的相结合,诗歌、绘画等艺术中都追求这种审美意境。虚与实的相互交融主要是指形象与意蕴的融合,这是有限的形象和无限的意境的对立统一。李泽厚先生认为,艺术中存在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的问题。成功的艺术作品,总能够在一些偶然的有限的具体形象里传达出那必然的、无限广阔的内容来打动和感动人”[6]。
(三)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是指形象动和静的结合,也指外在动与内心静的结合。形象动与静结合方面,塑造的形象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表现手法为其增添了一份灵动。外在动和内心静的结合方面,外在环境的静容易得到,但是内心的静却尤为难得,只有在动中求静,静由心生。
四、“清和淡雅”的古琴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
“琴棋书画”在我国的古代代表着古人的修养,在这其中“琴”处在第一位。在古代人们的意识中,琴代表着情趣的高雅。从古文中可以看到很多抚琴的场景,书房、香案、花园、月夜中吟唱抚琴,这真是人间之乐事,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在《溪山琴况》中对俗乐和雅乐进行了区分,“合与律吕”之声为雅乐,“间杂繁促,不协律吕”的为俗乐,徐上瀛颂扬雅乐排斥俗乐的意图非常明显[7]。古琴属于高雅情趣的艺术,这个特点也使古琴有着自身的局限,就是古琴只属于那些情趣高雅之辈,一定意义上脱离了广大群众。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在承认、保护古琴艺术高雅性的同时,也好为古琴艺术积极地寻找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蹊径,确保古琴艺术存在的永久性。
《溪山琴况》中“清和淡雅”的观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淡是中国人表现情感时常用到的独特的方式,中国人往往以其为美。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也往往透露着“平淡”的影子,把“平淡”作为表现艺术的原则。“中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共有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音乐既要愉悦众人又不能荒,既能体现出哀愁又不使人心伤,既有怒的情绪包含其中却不过分的表露;在音乐的形式上也中和平正为主;要求音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要做到“清和淡雅”。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因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而产生的,反过来说,《溪山琴况》也反映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从《溪山琴况》中品味到的不仅仅是古琴艺术之美,更是人生、哲学之美。
五、总结
中国进入到21世纪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学观也随着经济、生活、文化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个性解放等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时代特色明显的各种观念,音乐听众群的改变,对音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古琴艺术相对于在古代而言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古琴艺术将如何发展成为了大家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不忘传统,我们要积极做好古琴艺术的保存工作,但是保存古琴艺术并不能振兴古琴音乐,应该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大胆地为古琴艺术注入新鲜的东西,让古琴艺术重新拥有蓬勃的朝气。
参考文献:
[1]王一涵.“和”美之乐――浅析《溪山琴况》中的“和”范畴及其对儒道音乐思想的继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1).
[2]谭水清.意韵――古琴艺术表现之精髓[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04).
[3]章华英.有关中国古琴音乐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D].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1).
[4]许珩哲.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的对接研究与思考[D].中国音乐学院,2011.
[5]黎敏.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0.
[6]包慧琴.《溪山琴况》对中国钢琴曲演奏的启示[J].音乐创作,2010,(02).
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国度里,住着一位王子和一位公主。他们有一匹白马。白马还会飞呢!
有一天,白马飞着飞着,不小心掉进了一条河里。公主赶紧跳到河里,把马的骨头捡了上来,做了一把竖琴。竖琴也会飞。
竖琴带着他们飞呀飞呀,穿过云朵,来到了一座花园里。公主摘了一些花,放在她的篮子里。当她把花带回家的时候,看见每朵花的中间都放着一枚红宝石。里面还住着一个个的小精灵。从此,他们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北京市人大附小一年级:石雨青
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是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在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依托的是媒介,它是信息传播和接收的载体。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一定要借助于载体,也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媒介作为一种传递的渠道,作为一种传播的手段,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传播过程完成的前提条件,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并且任何形式的传播都要依赖一定的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因素则是传播完成的必备条件。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媒介在广泛使用的时候,说明技术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使得媒介得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普及。
古代的文化传播与交通状况是分不开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处处与交通密切相关。自先秦时期,人们就凿崖斫壁,修筑栈道,结束了秦岭南北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从秦昭襄王到我们这一代人,从修筑艰险万分的秦岭古栈道算起,到修筑贯通秦岭南北的高速公路,时间跨度竟长达两千多年。《战国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古栈道是秦入蜀的重要通道。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挥过独特的作用,是巴蜀文化与关中文化的传递带,秦岭古栈道对南北文化传播作用不可小视。不与秦塞通人烟古栈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有专家指出:古栈道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由天梯云栈构连形成的古老栈道,在数千年间穿越着秦巴大山,如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穿越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重重关山,在人类的生存、争战、迁徙、邮传、贸易、交融等诸多领域积淀着一份厚重、独特又有些神秘的文化。秦岭的高大、闭塞,沿途的惊险,难以翻越,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先人们难以逾越自然的阻隔。秦岭造成了历史文化的阻隔,因为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时代背景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南北方不同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秦岭本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秦文化、宗族文化、山水崇拜、出世文化和神仙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枝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秦岭绵延千里,横断三秦,是阻碍关中与大西南沟通的一大屏障。两个久负盛名的“天府”,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它们之间横亘着秦岭,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翻越秦岭这座大山是非常困难的,大诗人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并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自然障碍把关中与汉中以及巴蜀地区隔开了。“秦虽有心,蜀虽有情,五万年间,爱不相接”,只有到了秦惠王将要伐蜀,开通了石牛道,秦蜀之间才开始交通。”回望远古时代,尚未出现铁器,也未发明火药,现代的开山技术、设备更是空中楼阁般虚幻。艰险万状的地理条件给沟通巴蜀秦陇等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悬崖绝壁,千沟万壑,令军旅、行人苦不堪言。秦岭南北最窄处也一百多公里,没有人烟,食宿无着,当时注定植被茂密,古树参天,完全可能迷路。我们的先祖很早就在秦巴大山中寻觅、踩踏、开凿道路,最早可以追溯至商代末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是蜀人参加牧野之战,说明居住在四川盆地的蜀人在商末已走向中原。此外“一笑倾国”的美女褒姒生长在秦岭南麓的古褒国,而周幽王的国都却在今关中长安县斗门镇附近,可见险峻的秦岭并没有完全隔断人类的婚姻联系。从古到今,翻越秦岭山路艰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闭塞。闭塞有两重性:一方面,因闭塞而保护了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却因闭塞而影响了发展。闭塞的环境,在农耕时代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闭塞环境就转化成新时代的劣势。因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制约着它的发展。关中也是如此。农耕时代,秦国的地理优势是人们十分羡慕的。荀子曾说,秦国“国塞险,形势便,山川林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自秦至唐,关中几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关中却渐渐冷落了。
秦岭古栈道融南北文化精髓在历史进程中,秦汉移民、战争等原因,南北方开始有往来。栈道在南北方的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南北方的交流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古代,边关告急、官吏升降、王命急宣、公文下达只能依赖驿道。畅通的栈道为沟通中原与大西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积淀了一份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栈道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种创造性建筑,一般在河岸、岩壁凿孔架木而成,是古代山区险要地段交通的主要形式。《辞海》的解释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根据现藏于汉中市博物馆的汉代摩崖刻石对褒斜道沿途设施记载和近年实际考查得知,栈道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则置驿。这些凌空飞架的栈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湍湍绿波之上,时而一廊,时而一阁,时而一驿。
自先秦时期,人们就凿崖断壁,修筑栈道,为文化的相互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秦岭栈道历经沧桑,促成了南北的统一,促进了西南西北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从成都至西安相距两千多里,秦岭、巴山两大山系及其支脉横亘其间。这种地理环境使蜀地与中原的联系极为困难。为了谋求发展,秦蜀先民千方百计,不惧艰险,前赴后继,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石路栈道,沟通了秦蜀间的联系。古代流传的五丁开山,石牛成道,武都担土,山分五岭等神话传说,生动反映了蜀道开凿的历史过程。南北不同族群的人类活动生成了差异的文化,连通中西交通的栈道对于南北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成为了信息传输的媒介。文化通过交通充分地传流、扩布,促进本地文化对其他素质文化的吸收,并为本地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对秦岭古道在历史时期联通中西交通地位与作用的考察,可以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包容,更可以认识秦岭古道为主的关中通西北交通的进步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秦岭古栈道不仅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文化进一步交流的桥梁。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几个盛世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都首先是以完善交通运输系统为前提的,都对关中通西北的道路建设投入了更多的心力。飞栈连云的秦岭古栈道,凝结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沉积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保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使得历代墨客骚人为之咏叹不已。千里蜀道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和智慧的象征。#p#分页标题#e#
无论古代与现代,栈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栈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她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栈道本身在历史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而蜀道沿线的历史文物更是国之瑰宝。蜀道在历史上沟通成都平原至关中平原,融会贯通着沿线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学、民间文化,沿途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为西部最有影响和最为繁忙的文化与经济的交互传播线路,也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和最兴旺的商贸线路,不仅直接促进了区域间的物流和人际交往,也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往来。秦岭古栈道与南北文化当初那些尚未完全摆脱原始生活状态的古代先民自然踩踏出来的原始小道并不是栈道,把原始小道开辟为能供车马行进的官驿大道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春秋时代,秦人国力壮大,为征战需要,把原始小道开凿为可供千军万马行进的通道便势在必行。据史料记载,秦人的建筑工艺已相当发达,秦始皇每消灭一个国家便在咸阳原上仿造这个国家的宫殿,以空中阁道与之相通。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教育,以及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生;蒙古族文化;课程设置;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60-02
1 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的目的
在当今的中国,蒙古族学生要想发展,走向全国,必须掌握汉语.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学好外语.那是否该学习蒙语呢?是否该继承、发扬蒙古族文化呢?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目的是为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寻找一些现实依据.调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蒙古族学生对加授蒙古语的态度的调查,一是蒙古族学生对蒙古族文化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
1.2 对象与方法
所选被试主要是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因锦山蒙中是现在喀喇沁地区唯一所挂着蒙古族中学牌子,也是蒙古族学生较多的高中,所以笔者选择了锦山蒙中的100名蒙古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4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问卷调查采用集中统一时间答卷,即时回收的方法,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语言态度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加德纳指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1]我们将蒙古族学生对待汉语、蒙语和外语(英语、日语)的态度进行比较.通过对比研究,了解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的评价、喜好、需要等信息.
2.1 对加授蒙古语态度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哪一种语言对您来说最重要?4.76%的同学认为蒙语重要,73.81%的同学认为蒙语和汉语同等重要,11.9%的同学认为汉语重要,1.19%的同学认为英语重要,8.33%的同学认为汉语和英语同等重要.但当问到“您觉得学蒙语重要吗?”时,94.05%的同学认为重要,5.95%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可见,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蒙语是重要的,说明蒙古族学生对蒙语还是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但当把蒙语和汉语放在一起,还有外语出现时,选择蒙语的人数比例就大大下降.这说明民族成员在社会语言的选择上还是重功能因素.[2]90
如果学校中停止蒙语文的学习,您认为这样做是?76.19%的同学认为是有害的,3.57%的同学认为是有益的,无所谓的是20.24%,非常有益的为0.您认为目前学校最应加强哪种语言?26.19%的同学认为加强汉语,60.71%的同学认为加强蒙语,13.1%的同学认为加强英语(日).对于学习蒙古语困难吗?46.43%的同学认为困难,53.57%的同学认为不困难,很容易.对于学校的墙报应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吗?94.05%的同学认为应该双语书写,5.95%的同学认为不应该双语书写.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设有蒙语课,而且还应该加强,学校墙报也应该双语书写.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学生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征,维护民族尊严,都十分重视蒙古语.但是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习和掌握蒙语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重要吗?98.81%的同学认为重要,1.19%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对于蒙语的发展前景,60.71%的同学认为光明,7.14%的同学认为不光明,32.14%的同学认为很难说.笔者认为7.14%的同学认为不光明,这是符合目前喀喇沁地区蒙古语发展的实际情况的,而60.71%的同学认为光明,32.14%的同学认为很难说,这可能更从反面说明了大家不愿意看到蒙古语濒危的现状,反映了对蒙古语的深厚感情.语言感情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整个民族群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否使用本民族语言成为民族认同或对本民族忠诚的价值标准,这种群体的价值标准对个体的语言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3]从蒙古族学生对蒙语的深厚感情中,也可以看出蒙古族学生对蒙古民族的认同.
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蒙语教学中主要的问题是什么?选择学生不重视的占66.67%,学校不重视的占25%,学制不适的占22.62%,教材内容不合理的占22.62%,学习内容难的占39.29%,教师水平低的占13.1%.
您认为汉语更重要的理由是?98.81%的同学选择了使用范围广,59.52%的同学选择了升学、就业更容易,23.81%的同学选择了学英语(日)的桥梁.您认为英语(日)更重要的理由是?10.71%的人选择了多数人这样看,22.62%的同学选择了为了出国,30.95%的同学选择了就业更容易,26.19%的同学选择了为了高考,50%的同学选择了发展前途更加光明.从统计分析可知,蒙古族学生对汉语、外语的学习,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主要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考虑的,或为了就业,或为了高考,或为了出国.
从蒙古族学生对汉语、蒙古语、外语态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加授蒙语文的态度.在当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在基本转用汉语的情况下,所有被调查者都主张坚持蒙古语的学习,仍然认为蒙古语和汉语是最重要的语言.这证明了情感因素对语言选择的强烈影响.[2]90但是出于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汉语仍是蒙古族学生学习的首选,其次为外语,而对蒙古语的学习被排在最次要的位置.
语言涉及到一个民族的自尊、自信、民族情感等,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现象.隐藏在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更为复杂、更具有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少数民族的经济、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于汉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发展并不平衡,对文化进步的要求使落后者对先进者存在着很强的向心力,学习先进者的语言进而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成为改变自身落后状态所必需的手段,现在国人苦学英语也皆因于此”.[4]这就道出了少数民族学生重视英语的原因.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己经成为70个国家的官方语言,100多个国家的首选外语,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可以说英语渗透在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要想尽快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缩小与世界上先进民族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学习英语(日)等外语.可见,“语言态度是个复杂变量,决定依据来自主观和客观.当语言的功能取向和情感取向矛盾时,倾向于压抑或牺牲情感因素.”[2]90
2.2 对蒙古族文化课程设置态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当听到有人谈到优秀的蒙古族文化,您的感觉是?非常自豪的占75%,很感兴趣的占23.81%,没有感觉的占1.19%.可见,绝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非常自豪或很感兴趣,认为蒙古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然而谈到对蒙古族文化您了解吗?非常了解的仅占9.52%,一般了解的占54.76%,知道一点的34.52%,根本不知道的占1.19%.可见非常了解所占比例非常小,说明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对于您是否愿意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本民族文化,95.24%的人愿意,11.9%的人不愿意,3.57%的认为无所谓.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渴望学习到蒙古族优秀的文化,态度是积极的.您认为学校是否该加强对蒙古族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95.24%的人认为该加强,11.9%的人认为不该加强,3.57%的认为无所谓.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学生渴望在学校学到蒙古族文化的课程,也从侧面流露出学生们对当前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课程设置缺乏的不满.可见,蒙古族学校并没有为蒙古族学生提供一定的蒙古族文化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3 关于蒙古族学校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3.1 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课程的设置
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文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加授蒙语课程的设置以及加授蒙语教学的持续发展.由调查可知,绝大部分蒙古族学生从民族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蒙语具有深刻而强烈的感情,希望保持和发展蒙语,对蒙语学习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这显然是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学生对汉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更多的是理性认知成分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学生对蒙语的强烈感情,使蒙古族学校重新设置蒙语课程具备了可能,所以应加强加授蒙语文课程的设置.
民族学校中,蒙语文应该?60.71%的同学认为作为一门语言课来教,33.33%的同学认为和汉语并行,既要把蒙语文和汉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又要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同时使用,无所谓的占4.76%,所有的课都用蒙语文来教1.19%.60.71%的同学认为作为一门语言课来教,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喀喇沁地区,这是可行的.33.33%的同学认为和汉语并行,既要把蒙语文和汉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又要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同时使用,笔者认为在当前汉语替代蒙语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实现.
3.2 蒙古族学校要加强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对少数民族学校而言,文化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是其不可忽略的三个立足点.但目前不少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除了授课语言不同之外,再找不到其他独特之处,民族教育的全部意义仅仅停留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语言文字尽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工具,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并不能够完全代替民族文化传承的全部.”[5]蒙古族学校必须加强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调查表明,喀喇沁地区绝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出于兴趣和民族感情的需要,都渴望学习蒙古族文化,认为蒙古族文化对蒙古族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表明,对蒙古族文化非常了解的9.52%的同学,和一般了解的54.76%的同学,其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大部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而增长的,并不是蒙古族学校教育的直接结果.所以,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3.3 要将蒙语文教育和蒙古族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
突出民族特色是蒙古族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蒙古族学校办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要将蒙古族语言学习与蒙古族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与学习者的生活结合,机械地学习语言是不够的.[6]因为蒙古语教育不是一种单纯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技能的教育活动,也不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以蒙古族语言文字为基本载体、传播蒙古族文化的教育活动过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做到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态度,同时利于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实现社会文化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应用自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宝玉柱.对内蒙古喀喇沁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3〕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彩响[J].民族语文,1988(l).
〔4〕李晓霞:两难的选择——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授课学校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帅范大学学报,2000(4).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在古代绝对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首选。然而流传至今,古琴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古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与现代人对音乐的审美有一定的冲突,使得古琴艺术在文化生活中逐渐边缘化。知道古琴的人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是琴、筝不分,甚至一些很有名的电视剧在拍摄时都将古琴放反了。古琴文化想要传承下去,一定要另谋新路。为此,笔者访问了中国著名青年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周芙晖女士,向她请教古琴在当前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周芙晖女士在古琴演奏方面颇有天赋,善于在弹奏时中注入自己富于典雅变幻的独特音色,具有个性又不失韵味。她发行过多张音乐专辑,并出版了多部教程、曲集。她曾数次与国内外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和知名的乐团合作,以古琴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中国元素,参与高难度的多声部重奏、现代室内乐组合等等音乐形式的演奏、创新和实践,极大地开拓了古琴这一中国古老传统乐器的新的能量和空间,在音乐界具有一定影响。
周芙晖认为,古琴艺术可以采取与现代文化相互配合、各取所长的方式,得到传承和发展。
首先,在演奏形式上,与爵士乐、摇滚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进行合作。在这方面,周芙晖本人已经做出尝试,并取得相当的成就和影响。她解释说,与其他风格音乐的结合,并不意味着要用古琴去弹奏爵士乐或者摇滚乐,只是在爵士乐或者摇滚乐音乐类型或者乐队里面加入古琴的特殊音色,将古琴藏而不露的气势融合于不同风格的音乐之中,为这类“新音乐”带来独特的闪光点。而这种新颖的融合方式,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古琴乐,领会到古琴的韵味与内涵,意识到古琴并非只是一种曲高和寡的传统乐器。它可以如此的贴近人心,让每个人都能在这样新颖的演出中观照自己的内心,从焦躁中解脱出来,为心灵注入能量。这种探索与尝试,为古琴乐在现代音乐文化中找到了新的位置,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会是古琴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古琴文化的宣传上,我们可以借助现在最热门的娱乐载体——电影。目前已经上映的电影中,不乏借用传统的民族乐器来凸显人物个性和电影风格的,但大都会选择琵琶、古筝等人们所熟知的乐器。因为不够了解,大部分导演不会启用神秘而带有传奇色彩的古琴。其实,古琴乐的风格和气韵更适合历史类题材电影在意境上的表达。比较典型的如电影《赤壁》,赤壁中古琴出现在影片前三分之一处,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前往周瑜处充当说客,希望能结合蜀国和吴国之力量联合抗曹。影片并未用语言来表现诸葛亮的游说,而是通过一段瑜亮合奏古琴的描写来暗示双方的立场和心境,可以说是一处绝妙之笔。自古古琴就有伯牙子期之知音难觅的美丽传说,此处则暗示了亮和瑜之间的人物关系,双方既各自抚琴,又各自倾听,相互交心。刚开始,亮和瑜双方借琴声相互探问对方的心态,一方为求援结盟而来,一方则在琴声中表明决战之心,选用了《广陵散》和《流水》的一些旋律并辅以加花变奏。起初,琴声悠然舒缓而起,不多时仿佛惊涛骇浪的决战时刻,那泛音之空灵,滚拂如万马奔腾,恰似长江之水,蕴藏杀气。片刻之后,英雄之间惺惺相惜,反而由斗琴变为合奏。通过这样的场景来传神的暗喻出周瑜通过琴曲表达与诸葛亮合作之诚意。
除了这种抒发意志的结合方式外,还可以用古琴为整部影片的背景配乐,锁定基调。古琴与电影的结合,不仅使古琴文化得到广泛的宣传,同时有助于电影在氛围上的营造。这种双赢的合作方式是古琴乐的另一发展趋势。
关键词:古琴 乐器 演奏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但是就这样一个乐器为什么在中国大地不能普及能?
一、古琴不普及的原因
(一)演奏的缺点
我国的著名古琴艺术家查阜西先生曾经说过:由于古琴存在的缺点、还由于在旧社会里自由散漫和傲慢的习惯,所造成的绝大部分古琴家门演奏中的缺点,这也许是古琴之所以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最早的古琴采用的都是师傅带徒弟,和文字记谱,到现在采用减字谱,很多人都不认识减字谱,拿到谱子也不能看着弹奏;另外社会赋予了古琴太多的承载,它承载着很多人文的东西。从古至今古琴都是中国文人文化的代表,期中对于儒家思想承载的较多,而儒家的思想中最为极致的就是中庸,这种思想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对于古琴音乐来说,它也不像其它乐器的音乐有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旋律,不能够让听得人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乐器。
(二)琴家思想和琴曲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就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音乐因其清、和、淡、雅的品格,寄寓了文人很多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从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二、古琴如何在青少年中普及
古琴由于它的文化品行与内涵的要求,使得它与当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巨大的一些差异,再加上现代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少年儿童自身的阅历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理解古琴音乐中所蕴含的高深的内涵,所以在演奏中很难达到乐曲本身所要求表达的音乐思想,但是古琴在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也曾经作为乐器单独出现过,那么在当今现在社会我们为了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和音乐,可以先把古琴当做一门乐器来教授,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可以先偏重技术学习,掌握了古琴的演奏技艺同时,慢慢的在乐曲学习过程中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书法、绘画、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有一些了解,这样就可以完整的表现古琴音乐的内涵了。
对于青少年来说,我认为可以把古琴的学习分成两部分,这样就可以在中小学进行普及。
(一)把古琴当做一门乐器学习
古琴是我国历史久远的一种乐器,在古籍《礼记・乐记》记载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还有传说在原始时代由神农氏曾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到了周代,文王和武王各增加了一弦,成为现在的七弦琴。古琴只有七根弦,演奏通过右手的弹奏和左手的按弦组成。右手的基本指法:《八法》――抹、挑、勾、剔、打、摘、劈、托。对应的是食指、中指、无名、大指来拨奏,每个手指都有向前(向徽方向为前)和向后(向自己的方向为后)两个方向。其他的一些手法也是在@上面衍伸而来的。左手的手型基础是兰花指,大指和中指相对,食指中指的高度一致,小指自然伸展。左手基本也是以大指、中指、食指、名指按音。由于青少年的手比较小,手软无力,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慢慢练习,逐步练习加力量,注意手型和手指的用力。先练习静态的动作,也就是把左右手按固定的音位或是泛音,然后在练习动态的走音,在走音过程中,手臂、肩膀都要放松,让力量直接送到接触弦的指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掌握古琴的技术,然后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智发展慢慢融入琴艺。
(二)通过古琴的学习,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指经济上的,还应该有优秀的文化和人才;不仅要有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而且也要有优秀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人文科学。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的文化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创造了许多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比如《弟子规》《道德经》《大学》《论语》等等,那么如何大力发展、挖掘这些优秀文化呢?除了我们在文化课堂中之外,似乎现代社会对于这样的文化继承越来越少了,但是如果不传承、创新、发展,那么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消亡。近几年由于多次提出: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而古琴的学习,恰恰可以在学习音乐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脉络讲清楚,在学古琴的同时有了解了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古琴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其的传承和发展,出了靠古琴专家学者的普及外,青少年才是最重要的生力军。研究和探讨青少年古琴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和内容,将对古琴的保护和传承有极其重要的西安市意义。希望有一天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乐器也能像钢琴一样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如何弹奏古琴[J].乐器,2003.
弃商从艺做琴人
斫,砍削之意。古琴选材和斫制有严格要求,斫制一张好琴不易,想成为斫琴师更是难上加难。
在龙人古琴文化村,有一位常年穿着中式麻衣、身形瘦削、面容清癯的斫琴师。据说当年他在欧洲的街道上,因为着中式服装叼烟斗,不少外国人惊呼“李小龙来了”。他是“村长”谢建东,也是漳州市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谢建东曾经从事的行业是木材改性处理技术研究,上世纪90年代底已是泉州知名企业家。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古琴,自此爱上,并弃商从艺。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不务正业,谢建东不以为意。“就是对古琴有特别的感觉。”抱着“想做好琴”的心态,他一头扎进古琴的世界,一呆就是十几年。
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做了斫琴师会是什么模样?
在斫琴坊谢建东的工作室里,墙边整齐地摆放着10多具琴坯,琴架上还摆着十几张未完全上好漆的琴。在窗边,一部分古琴已初步成型。
“你看到的成品古琴,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的上弦,需要历经约7年时间。”谢建东说。斫琴是个慢工夫活,主要流程包括选材、造型、制作琴面、槽腹、合琴、装配件、灰胎、面漆、定徽、安雁足、上弦等10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靠手工制作完成。“选材是斫琴的首要工序。一块木材是否适合做琴,与树龄及生长环境有关。好的琴材可谓百里挑一。”
说话间,他拿起一块桐木琴板,观察它的年轮纹理,并用指关节轻轻敲击,听辨音色。选好材料后,再确定古琴的样式,然后将琴板刨削成弧形,便可制作古琴的琴面。之后,是掏挖槽腹和十分关键的上漆。
“做古琴,固然需要依循古法,也相当考验斫琴师的经验和天赋,但不必搞得过于神秘玄乎,更要讲科学。”特立独行的谢建东,在秉承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大胆创新。
北方干冷,南方湿热,古琴多由桐木或杉木制成,环境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古琴便容易变形或开裂。“其实古人制琴多凭借经验,所制古琴常有这个问题。”这也是困扰南北琴人多年的难题。谢建东将早年掌握的木材改性技术应用到古琴制作中,所斫古琴从未开裂、变形。
古时制作古琴,用丝做琴弦,音质古朴却易断,不易护理。20 世纪50 年代,有制琴者用钢弦代替过去的丝弦,虽然克服了丝弦的弊端,但钢弦奏出的声音带有金属音色,失去了古朴的韵味。谢建东组织多位学者、演奏家和技术人员研发出“龙人冰弦”,龙人冰弦以超强纤维丝混合真丝,外包尼龙制成。不仅弥补了丝弦、钢弦的不足,更保证了琴弦的音质深厚而不失清脆、纯净而余韵绵长,同时又使其如同钢弦一样经久耐用。
融合历代斫琴师的智慧结晶,结合以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谢建东终成斫琴名家。
给古琴安一个家
2003 年,谢建东就在厦门建立了“龙人古琴”工坊,因工艺精湛,声名远播。
2010 年,他迷上长泰后坊村的山水田园,移师到后坊村的鲤鱼山,建起龙人古琴文化村,并亲手打造这个古琴家园。
斫琴楼、半亩方塘、小溪上的石墩、古樟树下的石凳和香炉、小花园的柴扉、每个客房里的一张古琴……一步一景,一物一情,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建筑小品,都透露着剑胆琴心的志趣。他说自己是给古琴安了一个家。
曾经,脚下的这片土地还“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溪水从山中汩汩而来,廓外是斜斜的青山,几点白鹭缀在其间。置身于此,有山林之想。今天,依旧山隐隐,水悠悠,却多了汩汩琴音。
因为琴的缘故,许多人聚集到这里。这些人,有著名古琴家,有教授、学者,有痴迷于文化的商界精英,也有热衷于生活美学的文艺青年……他们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经历,过着不同的生活,却皆因追求古琴所承载的文化和超越物质的生活方式而聚集于此。
在这里,他们可以如兰亭之会、西园雅集,于曲水流觞处,弹琴赋诗,读书习字,寻得健康而安宁的文化生活。
在这里,焚香弹琴,再沏上一壶茶,日子就这样悠悠而过。
若只是享受琴人村的恬淡生活,谢建东和那些隐居在乡村的人就没区别了。落户长泰后,他在文化村周边的多所学校设立了古琴社团,免费为学校提供古琴和老师,给有兴趣的小朋友授课。“我们将古琴与古诗融合创新教学,用长泰当地方言吟唱。”他说边弹琴边吟唱,和单纯念诗,意境完全不一样,他们希望孩子快乐地享受古琴“雅乐”。“提升文化品位是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大家在古琴的熏陶下,慢慢提升文化素养,再把古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吧!如今,“让生活更艺术,也让艺术更生活”已成为后坊村村民的共识。
想当年,他们初来选址。刚开始还没感觉,直到某夏日午后,在树荫下休息,看着溪水中的牛和牛背上立着的几只白鹭,一时间便动了心思。
“生活在别处”是“诗意的栖居”,但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已不再现实。我们的乡愁不仅寄于田园,更关乎当地生活的日常。拨开城市人编织的“原生态”面纱,乡愁最本质上呼唤的,是既改善当地生活,又留得住外来者的乡村建设。在龙人古琴村,不少人舍弃了城市户口,举家落户至此。
留住了人,就有了留住乡愁的根本。这或许正是龙人古琴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