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9: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第1篇

沈丽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品德教研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带头人,执着于小学品德教学与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道德实践在品德课程实施中的有效作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视频和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近年来,已有近30篇论文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等刊物发表,曾获第八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一等奖。主持多个省市级课题,担任《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系列丛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分册主编。

学科结缘:懵懂中的选择

与品德课程的结缘源于1992年在盛泽实验小学举行的一次思想品德评优选拔活动。那年,上岗未满三年的我在校级选拔中胜出并被推荐参加吴江县级评优课活动,虽然评选结果仅获二等奖,但已经是莫大的鼓励。因为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的我,对品德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懵懂之中。之后,学校开始有意识地让我在品德学科上发展,在各种公开展示中频频亮相。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学校对品德这么重视真难得,你如果以后选择走这条路,相比选择语文数学无疑就是一条捷径,因为小学科好比是一条冷僻的小路,但是坚持走下去的话往往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带着品德课程带给我的最初荣耀,我走上了这条小径。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品德课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属于名副其实的“小学科”,但却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情感激发和行为引导的平台。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特别爱上品德课,首先是因为课堂较之语文、数学更加生动,学生在生动的故事、真切的案例、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感悟。其次,品德课后没有书面作业,处于零负担状态。但是,“小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也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力分配问题。同时担任着低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我时常感觉自己对于品德教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除非要比赛或上公开课,对于日常的品德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的教案,每次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再者,由于学校专注于研究品德学科的教师相对较少,可以交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也非常缺乏。另外,由于品德学科配套材料的缺乏,加之90年代初期网络资源的缺乏,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少得可怜。在重重困难前,我感觉到无奈和无助,也一次次产生了疑问,这条路我能走得下去吗?

1995年,我被推荐参加吴江县“首届百名上好课教师”的评选活动,凭着品德学科的冷门,我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再次点燃了我对品德学科的热情和执着,也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除了积极向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更多的是利用好每次外出学习或展示参赛的机会。尤其是抓住每次赛课的时机,逼迫自己一次次磨课、一次次修改。无论是赛课还是公开课,我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课件,记得当时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标志就是使用幻灯机。为努力将教材内容通过幻灯形式形象地呈现,我努力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丰富品德教学内容。我经常自己设计好课件内容,然后请美术老师帮忙在透明的幻灯片上加工绘制。而每次上课的音像材料也多是我自己录制,从配乐故事录制、学生生活情景捕捉与摄录到儿童歌曲选择我都全程参与、精心准备。其中不少的儿歌还是自己创编的。我觉得这个参与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研究过程,让我更明晰了教学目标,更善于分析学情,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打下了基础。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平衡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品德教学,也逐渐体验到兼课带来的优势。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班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班集体建设情况等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这些都为品德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活动内容。我先后代表学校参加吴江市级、苏州市级比赛,获得评优课一等奖、基本功比赛、录像课一等奖,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我还获得了省优质课奖。相对于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语文学科,我发现我选择的这条捷径虽然难走,而每每都让我得到意外惊喜与收获,让我相信,一路向前,定能领略无限美好!

适应变革:实践中的累积

2003年,我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成为区教研员,人生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值第八次课改刚刚启动,品德课程更是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变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全面进入小学课堂。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也有了极大的调整和改变。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全新的品德课程,我感觉一切都应该回到起点,我需要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重新去认识、研究这门课程。

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在研究中,我对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越来越明晰。品德课程是一门立足学生生活的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现有生活,注重生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要做好学生生活问题的解决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与提升。品德课程还是一门综合课程,从内容上看,它有机融合了原有的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内容,还有机整合了小学科学、地理环境教育、历史与文化、品德与规则教育等,因此要求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多元。同时,它还是一门指向于学生未来的生活课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虽然品德课程在课表中每周仅占两课时,但是对学生现在、未来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研究并实践品德课程的改革。基于课程的生活性特点,我提炼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即“一组二引”,通过重组教材、引生活进课堂、引学生到生活的策略,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同时将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的场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实践和行为检验的平台,进行有效地教学拓展。

是一次教学,更是一项活动。随着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与了解,我也形成了自己对这门课程教学的独特思路,即生活是品德教学的源泉,体验是品德教学的途径,活动是品德教学的载体,互动是品德教学的策略,成长是品德教学的目的。根据这一思路,我提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课活起来”的教学策略,并从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教学时空的开放化和教学方式的探究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将游戏、讨论、展示等活动引进课堂,通过前伸、后延、整合等方式进行时空的拓展,将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我认为,品德课堂应该是生动而开放的,有开放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为主,通过有效组织和评价,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从而内化为道德行为。

是一次整合,更是一种双赢。作为区小学品德教研员,我还身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的工作。在课程研究中,我发现两门课程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是综合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内容,即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内容;还具有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取向,即不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而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由此,我面向全区小学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可行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两门课程具有整合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师资配置上的一致性。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两门课程的相近之处,在师资配备上已经有所整合。而且,调研中发现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对课程的综合性、生活化、主题化和活动化特性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样两门课程的整合有了师资的基础,认识到两者具有相同点,可以整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带领区骨干教师团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青年立项课题“优效视阈下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并从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教与学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趋势,更是一次双赢,推进了两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提炼聚焦:鞭策下的奋发

区域品德课程的发展也给我带来了梦想中的成绩,2008年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评苏州市名教师,成为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成员,2012年被推荐为江苏省特级后备区级第一梯队成员。接踵而至的荣誉、更高的发展平台无不鞭策着我在品德这条路上勇往直前,并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在教学风格与特色上进行有效提炼、聚焦。

确立方向。作为课题的主持者,我带领课题组教师开展文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材料。在实践中,我更认识到科研只有与教研有机整合,才能真正体现其实效。由此,我将课例研究引入课题研究,在小课题的带动下积极探索与研究课堂教学。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基于我区课程整合的前期研究,我将“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与方向,积极探索品德课程实施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通过资料检索与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无论古今,不论中外,实践在道德或品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实践的。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根据选择的这一方向,我开始探究道德实践活动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基本操作方式、有效的活动类型,提出主动实践、有效实践、深度实践的基本策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建立模式。作为教研员,我也经常开设公开课供老师们评析与研究,并力求在课堂指导中实践自己的研究成果。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由于内容整合了历史、地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好多老师望而却步。对于高年级的品社课是否可以形成一定的模式供老师们借鉴呢?我在六年级《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品德课堂,通过学生课前实践、课堂交流体验、课后延伸实践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以“实践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台湾的了解,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大陆与台湾是一家的事实。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完善,我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形成了,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流程,可以作为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他主题教学的参考与借鉴。很快,我区几位青年教师运用这一模式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想,这种模式可能有局限,但是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一种导向,那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最真切的。

树立旗帜。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持续不懈的聚焦与提炼,使我的课堂教学和研究不断提升,在省、市各级品德课程研究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各级教研和培训活动中,我作为教研员代表进行评课析课、为老师们作专题讲座,受邀指导兄弟县市区域的品德教学工作,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得到老师们的肯定。2014年,省教研室杜文艳教研员应邀参与我区课程研究,并听了我的研讨课,对我的课堂教学特色和教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0月初,我的课堂教学视频与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进行展播,教学视频还被推荐在教育部网站展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资源。三十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也相继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

教研相长:转型中的引领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师生角色、关系的重塑与变革,同样,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也不再是上传下达或检查评定的关系,而需要重新定位,教研方式需要转型与创新。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为兼课老师,主要任务是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兼课直接影响着品德教师的发展,使他们在精力投入、专业引领、同伴协助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现实问题。作为教研员,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学科的引领者、实践者,也应是学校和老师的服务者。

服务者。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以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初始专业以语文、数学为主,要引导他们的专业发展由其他学科意向转向品德学科意向,首要的就是给他们创造在品德学科教学领域的成长机会。为此,我以“一转三式”让他们获得成长的体验,从而把品德教学和教研视为一种必须、一种生活。“一转”就是引导一部分教师把专业发展意向转向品德课程,或者转为品德专职教师,把发展的兴奋点转移到品德课程,成长为品德教学的骨干,在全市以及学校教研活动中起引领作用。“三式”则是对具体对象分类、分层,并加以引导培养的方式。一是“天女散花式”,就是面向全体的品德教师,围绕小学品德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二是“锦上添花式”,即面向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以总结、提炼骨干教师经验、教学特色为主的教研活动;三是“雪中送炭式”,面向某些在业务上存在不足的教师,采取缺啥补啥的办法,助推他们成长。根据教师发展程度,我们分别成立了核心组、中心组、协作组三个不同的发展团队,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制定了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根据教师发展需要我们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

督促者。对于忙碌于日常教学任务的一线老师,如果不给予指点明确的研究方向,不布置一定的“作业”是难以达到发展的目标的,因此在每次教研活动,尤其是中心组、核心组活动中,我都在活动前布置一项“作业”,即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做好前期思考,并形成书面交流材料。通过活动中的交流共享,老师们的思维会更加开阔,也更能激发老师们写论文的欲望。记得南麻小学唐妹老师这样说过,“每次沈老师布置的作业都给了我一个写论文的方向,也激发了我写论文的热情,这几年我的论文几乎都是围绕我们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来写的,我觉得选题小而具体,案例充足,老师们的交流还能让我借鉴和补充,我觉得写论文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了。”老师们的成长是需要鼓励的,借助教研活动的机会,定期给他们一点“压力”,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动力。

创新者。为切实改变小学品德教研中存在的粗放化、随意性的问题,我努力转型并创新教研方式,力求做到教研活动“三精”,使教研活动更精致。一是组织精心。教研活动要实现有效,需要我们教研员精心组织,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比如我在组织品德学科核心组教师活动时多以论坛、沙龙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个性化阐述。而对于青年教师则多采用案例式、同课异构等研讨方式。先进行研讨课的现场观摩,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的点评。二是过程精细。我精心设计活动,引导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前,要求教师提前熟悉听课的内容,如提前分析教材、了解课时目标等,并根据活动主题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了解这一研究主题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存在不足等。活动中,以分组交流、教师代表交流或每人填写听课评议表的形式,为每位教师评课议课提供机会。在活动后,利用QQ、论坛的形式对本次活动或研讨主题开展后续讨论,弥补现场研讨时空和参与人数不足的劣势,有效拓展了教研空间。三是思维精深。一次好的教研活动是老师们思维碰撞、认识提高的过程,而要获得提高,必须积极思维、深入钻研。在活动中,我跟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关起门来是一家,所以不说两家话。”引导老师深思熟虑,评课者做到善于追根溯源,善于归因,就听课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思索,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授课者在接受建议后能做到行为的跟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驱动力。吴江小学品德教师团队,以“四联”,即联手、联校、联片、联区为抓手,形成协力,不仅组织好校内、区内教师的互助与协作,还积极与兄弟县区教研室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牵手成长、共同发展,实现发展的共赢。在主题导航、精致过程、共享共赢的协力教研机制下,吴江区小学品德教师的发展成果是喜人的。十年间,已从仅有一名区(县)级学科带头人发展成为有市、区各级带头人以及区级能手、新秀的骨干梯队,其中市、区名教师各一名、市学科带头人四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七名。多名教师获2A级课或学科能手等称号。教研方式的转型推动了课程和教师的同步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非常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国家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积极思考的主要问题。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各科的教育应该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根本,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祖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现行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虽然小学的教学方法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教师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他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道德教育知识。而且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仍然局限于课堂中。

(二)教材和生活缺乏联系

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喜欢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一点一点地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中,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书本的含义。教材为了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选择的材料都是当代比较典型案例,并不能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表面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给学生表现自我经历的机会,学生很难投入到真正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导致很多思想品德课失去了真正的教学意义。

(三)教学理念比较陈旧,需要逐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仍然处于教材的层面,创造性较少;

2.在课堂上过分追求标准答案,学生富有个性的见解得不到充分的肯定;

3.学生的参与层面还比较简单,具体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中所有的回答还是从书本中找到,这些答案并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出来的。

(四)忽视主题探究活动

思想品德新教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在每一个单元标题之下设计的“主题探究”活动,这个活动以主题统领单元主要内容,安排任务型的作业,使之贯穿于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中。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理念,以及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条件限制,许多教师并不重视主题活动,这大大的阻碍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一)善于进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他们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动画,让学生充满兴趣,学生乐于观看,主动观看。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很多比较典型的案例,教师是很难用言语表述清楚的,有了多媒体播放精心制作的动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思想品德学习。

(二)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素质。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行教育,与学生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行为方式然后对他们耐心的进行教育。

(三)提高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着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更多的留给学生,作一名真正的引导者,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四)利用好社会大课堂,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要求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方式就是学生在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结合调查采访,联系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开阔视野,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谈论分析,或者写政治小论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农村教学的时候,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去农村感受农村的环境,体验农村的生活。这样可以使学生生动活泼,让他们在思想品德课中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升华,激发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这样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理论素养和觉悟水平,最终获得良好素质教育。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要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勇于反思,为人师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一名有高素养的老师,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

总结: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中结合社会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真正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起来。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提升思想品德素养,努力做一名高素质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吴慧珠《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第3篇

【关键词】品德 生活 活动 基本理念 价值追求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具有好动性和对周围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的特性,针对这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品德课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材作为载体怎样能更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是本篇文章重点研究的内容,除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开展哪些助益于品德养成的活动。对低年级学段的教材认真研究,吃透教材理念,把握其价值追求,研究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希望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课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对于一线的品德教师教学有所启发。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价值追求

1.生活性

人教版品德课将小学低年级学段和高年级学段的教材版本分别命名为《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可见生活性是低年级学段品德课的最根本特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品德与生活课程定义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教材内容例如《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都充分地体现这一特性。

2. 活动性

《品德与生活》以活动单元分类,每一单元下再分设小标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让活动成为中介,分析教材学生的活动主要为问答式,常识性问题涉及较多,关注于儿童的自理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知识储备,主要涉及家庭、自然和同伴关系。

3. 综合性

以一年级下册《走进大自然》为例,让学生通过寻找春天,喜欢春天的什么并画下来,开展种植小实验,观察光影,将品德与绘画、科学常识有效地结合,并力求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本身,亲近生活。

二、 《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问题

1.学校教育和生活实践容易脱节

在《小苗快快长》一课中,同学们都表现出对于植物种植的乐趣,并纷纷表示愿意回家开展种植小实验并会把小苗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但半个月后,能够记录并把小苗带到展示会的学生并不多。 由于处于低年级学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于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放学回家后就已经抛诸脑后。大部分家长也未能对孩子在家中的品德实践进行及时地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于过程性的活动,家庭和学校还是处于脱节的状态,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教育合力。

2. 评价机制过于单一,远离生活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检测进本上都是常识性知识的检测,在起始的一年级阶段,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检测的环节,这样对品德课的实施情况没有一个很好的考量,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形成不了有效的监督。基于书面形式的考核,也很难对学生的品德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核。书本内容也很多脱离了生活本身,呈现出一种知识体系,主要以学科的知识形态的呈现,在教学上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心感受,强调概念地讲解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传授。学生主要表现为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却缺少实践这些道德要求的机会。

三、 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有效策略

1.教学目标的制定可操作化、生活化

“我们一开始生活 ,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1] 生活的教育当然包括道德的教育 ,或者说道德的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好动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其应适合低年级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尽量设计一些易操作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这些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指导策略,避免过多的常识性和逻辑知识的教学,教师眼中有儿童,让孩子在活动中,在生活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品德素养。

2.家校结合,使用多种方式对学生活动监督、评价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2]我们的品德课的考评方式需要改革,很多老师抱怨过程性评价难以量化,可操作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智慧,例如学生作品档案袋地制作,学生在校外开展的活动,可以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对学生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教师也可将具体明确的要求发送给家长,这样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提供有效的帮助。

3.开发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实践形式

现阶段教师的教学主要以品德课本为依托,但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其特色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些资源地开发,[3]并有意识地和品德课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品德课程,例如芜湖地区的奇瑞汽车、傻子瓜子这些资源都是品德课教授可以利用的地方特色资源,并且学生对本土的课程资源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并乐于接触了解。

总而言之,品德课终究应当植根在生活的土壤中,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让品德课高效有趣起来。

【参考文献】

【1】卢梭. 爱弥儿【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13)

第4篇

“停课不停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河各庄中心小学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开展了疫情期间的本学期德育工作,全体师生结合线上载体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河各庄小学以《“童”心战“疫”,共克时艰》为德育系列活动主题,以此向广大奋战在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民警以及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凸显品德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课和校会,是实施小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以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学期,我校立足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拓展和整合德育和智育的内容,切实改进德育课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强化品德教学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师资、时间到位。学校精心安排师德高尚、工作认真、业务扎实的教师担任专职品德课教学。要求班主任对每天的晨会课和每周的班队会都必须做好专题安排。学校通过日常巡查和学生座谈会,经常了解这些课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认真钻研,确保教学研究到位。我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思品课教学活动设计评比,每年的中心校德育工作会议都安排进行思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小学低、中、高年级思品课教学的模式构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品德课的教学模式。低年级为:(1)激情对话,导入新课;(2)看图学文,初步明理;(3)内化巩固,深化明理;(4)联系生活,辨析导行。中年级为:(1)情境导入;(2)范例感染;(3)主题陶冶;(4)延伸体验。高年级为:(1)看场景,受感染;(2)明事理,晓规范;(3)知做法,为实践;(4)联实际,辨是非。

三是拓展延伸,确保教学内容到位。如今的社会,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儿童生活当中,给他们的道德判断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思品课,学校要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必须把视角适度地扩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学生的道德薄弱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现过这样一部分特殊儿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上网,有些几乎发展成为疑似网瘾少年。

四是制度保障,确保教学效果到位。学校建立了品德课集体备课制度,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确保教学效果到位。

二、巧用学科课程资源,追求“润物无声”的德育。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育人的因素,渗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粮、人文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自觉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和谐共生,有机统一。这里,仅以阅读和科学两门学科为例。

一是阅读育德。我校的语文课注重通过阅读欣赏表演,提高学生自我德育能力。新开设的“阅读欣赏”课就是熏陶学生道德情操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我们注重通过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一个阅读求知、阅读养性、阅读生智、阅读培德的新境界。我校建立了校级和班级两级的阅读交流平台,通过对书中主人翁介绍、点评,让学生在无痕无迹的状态下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建立健康向上,积极向善的道德意志。我们还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德育成果。学生自编自导了《负荆请罪》、《三袋麦子》、《餐桌上的一堂课》、《青蛙看海》等课本剧,在对剧中主人公的褒贬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生动的道德洗礼。

二是科学育德。我校近年来一直把科学与德育的联姻融合作为研究课题之一。我们在高年级学生中推行了“写科学小论文,做科学小行家”的活动。在上学期推荐参加全市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活动的小论文中,有五篇荣获等级奖。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特征,都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德育效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三、积极开展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在加强品德课程教学的同时,我校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是改进方法,实现从知识德育向生命德育的回归。我校通过改进品德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学习青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的榜样,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习惯和意识。

二是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德育的自主性。近年来,我校调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目标定位、小处入手的教育策略。我校制订的“十一五”德育特色规划就是《倡导自主道德学习,构建自主教育模式》,以“管好自己的口和手”为抓手,进行基础文明养成训练。在各班自编“自律儿歌”的基础上,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愉快的道德学习,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有效性社会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09-02

1.小学品德课程在学生社会情感建立中的阻碍因素

1.1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部门或者小学校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认识不够,在小学品德课程中投入的师资力量不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担任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师多数还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任务多、工作量大,再加上繁琐的日常教育教学事务,常常是忙起来没完,根本没有坐下来深入研究品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更没有集体教研的平台和机会。于是,品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品德课程的有效性便成了一句空话!导致小学品德课程在学生社会情感建立中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1.2业务水平不高

小学品德课程在小学阶段是考查科目,因为不考试,所以引不起家长和领导的重视。于是,品德活动本该如期举行,却常常被无故挤到了;品德课本应按照课程表上,却因为各种原因被占课;任课教师多是单枪匹马,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研究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活动少之又少。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没有认真学习新课标的要求和品德课程的关系,致使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缺乏整体的把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认清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社会情感建立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再加上缺少学习、没有创新精神,很难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日常的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课本知识、图片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环境相联系,教授内容空洞、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死板甚至有了浓重的语文课、看图说故事课的影子。在小学生接受能力较低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认不清品德课程的重要性,严重的甚至可能对枯燥的课程产生抵触情绪,更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成为阻碍小学品德课程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小学品德课程在学生社会情感建立中的有效策略

2.1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影响学生品德、情感养成的重要课程,目前普遍没有得到学生家长和一部分教师的充分重视,这些人认为数学、语文、英语,这些关系到学生升学的课程的成绩才是重要的,轻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侧重会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成绩好但是道德不够高的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小学生群体责任感缺失、民族精神缺失、自私自利等不良后果,任其发展还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应该积极教育学生家长和相关教师,使其认识到小学品德课程对于小学生人生的重要性,紧密联系社会加强小学品德教育。

一些小学生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理或者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老人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有限,又因为年龄上的差距,对孩子进行“隔代教育”,他们往往是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关心和溺爱,但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大多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社会情感,反而养成了学生偏激、倔强的个性,缺乏社会责任感,办事冲动鲁莽。学生正确的社会情感养成需要家庭教育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双重作用,当家庭对学生社会情感建立作用不明显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地位就凸显出来,学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学生品德、情感养成,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个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情感。

2.2创新小学品德课程的有效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空洞乏味的课堂讲课对于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情感与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是有害无益的,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创新教学方法。课堂上增加对国家先进人物或者英雄人物的品德分析,增加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正确道观念的养成。还可以增加国家先进人物针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演讲,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心路历程。学生通过对可以接触的英雄人物的认识和学习,可以更直接的体会先进人员的道德情操,对学生品德建设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增加学生学习高尚道德的思想积极性。减少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枯燥程度增加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内容与图片把握准确还要进行一定合理延伸。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一定的情境模拟,通过学生模拟课本上的关于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案例或者图片,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课本上的人物经历,体会课本上相关情境中人物的思想和感受,还可以体会上社会上不同角色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感受,如情境模拟搀扶过马路老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感觉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扮演老人的同学可以体会到被别人帮助的温暖。情境中的所有表演学生都可以有所体会,体会到社会生活中艰难的一面、值得同情的人和事和社会生活中助人为乐的乐趣。观看的学生通过自己同学的表演也能切身体会到其中的思想品德知识,课堂趣味性的提高增加了教学有效性。

今年来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无疑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道德水平的很好的平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增加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记录片,如: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作为学生守护者的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高尚社会情感的养成。

2.3将品德课程向课外延伸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鉴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社会经验等因素学生不适合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所以为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社会实践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与社会生活结合,这样才能以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内容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情感。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社会情感教学又是品德教学中难以实现的一个部分,这部分的是要要靠教师引导,关键学生自己的感悟。

如组织学生在人行道旁边当交警叔叔的小助手,协助交警发现制止行人在马路上的红灯过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安排学生帮父母做一天家务等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和父母收拾家务,照顾学生的辛苦,促进学生产生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情感。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我国国策计划生育的良好执行,现代小学生多是家里唯一的小公主、小王子,生活条件好,吃穿不愁,但是由于娇生惯养对于品德并没有良好的塑造,户外社会课程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情境,将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各种经历,移情到自己的心路历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抗日老兵的住所,体验照顾抗日老兵的一天生活。体验他们生活中的痛苦,听他们讲抗日的故事,学生会更有兴趣听老兵讲故事,在仔细倾听中,学生们仿佛置身抗日战场,成为一名光荣的抗日战士。学生学会了爱国精神,体会到当代良好生活来之不易,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体会到革命战士对国家的贡献,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只不觉中学生情感就会极大的丰富,对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不会置若罔闻,对自己也会严格要求,不在局限于做一个温室的花朵,而是要做负责任的对国家和社会用的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对社会生活中不良现象的甄别能力,丰富情感,不做家庭的小公主,小王子而是能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总结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知识,还对学生感情的养成有重要作用。注重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外的教学延伸,小学品德课程在学生社会情感建立中会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文珍.课堂虽小,有容乃大――浅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第6篇

【关键词】 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9-02

“波澜壮阔说课改,风起云涌话潮乡!”

用两句歪诗来引出话题,有点贻笑大方的嫌疑。可是,诗歪理不歪,这两句话,用来反映新课改以来,学校一直进行的“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探索历程,是比较贴切的,可以说,两句诗正是本校品德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缘起

将本校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1 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

①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综合性课程。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教材的主体部分有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活动角”,“透视镜”,“小调查”等小环节,经常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内容高度重合。可以说,品德学科是“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对品德教学有用的,都可以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

②开放性

品德课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新课程编写者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教材的拓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新课程教材每一课开头,几乎都出现了“关键词”,这个词非常精炼,多则五六字,少则二三字,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方向性引领,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内容,并没有硬性规定什么必须教,这就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与旧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图片多,文字少,栏目多,内容少,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适时适地加以补充。这种难得的开放状态,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也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成长性

每门课程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品德课程尤其如此。然而,课程的成长与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课程资源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品德学科发展的“瓶颈”。 如何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如何为课程发展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何使品德学科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这些都是每个品德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研究,恰好满足了品德学科的上述三个特性。从综合性来说,校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恰恰是对品德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开放性来说,校本课程将新鲜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内容,注入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无疑是对品德学科开放性的最佳呼应。

1.2 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

①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关于本土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建议》中也强调说:“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确实,本土资源是品德学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补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资源,当然非校本课程莫属。校本课程在开发时,一般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独特地域、历史传承和风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课程作为品德学科的有效补充,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无可比拟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的编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针对性,或直接取材于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际,或根据本校本地的风俗人情编写,是现实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说,校本资源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最具实效性的补充!

③无可置辩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资源,拓展品德学科教学空间,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实的研究做基础的。从2003年本校编写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已经走过近八个年头,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个课题在萧山区级立项,多篇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3年度《让钱江孩子沾点“潮”气息--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一文,荣获萧山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杭州市三等奖;2004年度课题《开展“潮文化”专题性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在区级立项;2005年论文《让潮乡孩子永立潮头》、《对中队潮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区教育局、少工委组织的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成长--“走进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获普教课题三等奖;2006年论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区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年12月25日,学校承办了以“传承潮都历史,弘扬潮都精神”为主题的德育暨少先队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以上的一切,都为本研究的开展,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上述阐述不难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也能使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2 拓展内容

本校的校本课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资源,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成为品德教学的拓展内容呢?这就需要首先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谓“潮文化”,是指以学校为核心,辐射到南阳境内的整个钱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历代流传的咏潮诗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古物古迹、物产交通、生产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资源具体有哪些内容?

“潮文化”校本资源包涵的内容非常广。从具体内容来说,包括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文化教育等;从表现形式来说,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实地场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将之分为六大类,现介绍如下:

潮乡古镇 潮乡历史遗迹探寻:南沙古镇,古镇老屋等。

潮乡风光 潮乡独特地貌介绍:古镇母亲河,古镇山水,古镇风物等。

潮乡诗文 咏潮歌诗如雪片:历代骚人墨客留存的关于潮乡的经典诗文;民间故事代代传:世代流传的诸如美女坝、青龙山、白虎山等美丽传说。

潮乡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摄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乡历史名人轶事;徐亚平,戚建尔,张炳浩等当代潮乡弄潮儿风采。

潮乡产业 独轮车,牛拖船,抢潮头鱼等逝去的产业;前进中的家乡。

潮乡精神 潮乡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传,潮头弄潮敢为先,拦海造田创奇迹,弄潮精神续新篇。

3 拓展途径

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资源,我们又该通过什么途径,将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学科的教学,从而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将这些做法归纳为四个字:“风、起、云、涌”。

3.1 风(氛)

氛,即氛围――让品德教学沾点“潮气息”

品德教学强调熏陶,强调“润物细无声”,课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绍,诗歌颂读等环节的设计,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但是,这样的熏陶仅局限于书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学校的环境熏陶,尤其是课堂环境熏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胜于书本熏陶。可以说,校园环境(最主要的是课堂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影响和润物无声式教育的最佳载体。立体的、多彩的、形象的、无声的校园环境,将时时处处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等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本校的校本资源研究,本着“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都能说话”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园环境,从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间,弥补品德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队旗――结合校内活动,打造品德教学第二课堂

品德课程强调“活动化”。可以说,活动是品德教学的生命。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也以活动为主。因此,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强调活动这一点上,可谓不谋而言。鉴于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课程的各种活动资源,大力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

此处所指的活动,主要是指队活动,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大队活动,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中队活动,以及更小范围的小队活动。其中,中队活动应是最常态的活动,也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可以极大地拓宽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强化校外实践,构筑品德教学第三课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当然,课外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外出活动这单一方式,还包括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游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决定了品德教学不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把品德课堂安排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学园地中,从而拓展教学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际行动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和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才能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

鉴于此,学校联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南阳经济开发区,仓前水文站,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有效拓展品德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咏)

咏,即咏叹――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品德教学主阵地

教室是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强化品德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与作用。而校本课程的众多资源,大多有赖于品德课堂教学得以向学生展现。可以说,品德课堂教学,是展示校本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校本资源中,可供咏叹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结合品德学科各册教材,妥帖自然地将此类内容加以展现,从而切实提高校本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堂课,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校本资源《潮乡名人》不露痕迹地运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人”的钦佩之情,试图引领学生将“潮乡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可以说,该堂课是品德学科“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典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第四课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一二三”模式,即:“一点,两面,三时段”模式。

一点

拓展必须紧扣“关键词”这个要点。

关键词,是品德学科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对每节课的教学起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校本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须由关键词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无的,甚至是毫无关系的校本资源,也作为拓展内容,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

两面

拓展资源可分两大类:文本拓展,实践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为主,以图书、报刊、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的形式,作为品德教学的补充内容。另外,文本拓展还包括影视资料、录音、录像、网络等音像资源。

实践拓展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体验”。主要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两大类。前面已有述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时段

三个时段,即三个拓展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引领,课外延伸。

校本资源作为品德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出现在品德教学的三个时间段。以前面所举的《了不起,家乡人》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校本教材《潮乡名人》一节,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调查家乡有哪些名人,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属于品德教学内容拓展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引领是拓展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增加各种教学内容,以求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学生继续搜集家乡名人资料,并将范围扩大至家乡普通人,看看这些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又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这个阶段就属于课外延伸。课外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将学生获得的道德认识与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第7篇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杜威着,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 年,P46

[2]阮忠英.初中几何教学策略浅谈[J].理科爱好者,2009(2)

[3]胡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8(4).

[4]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 .教育新论,2009.5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84

[7]尚晓青.DGS 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左晓明等.基于 GeoGebra 的数学教学全过程优化研究[J],2010,P101

[1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02

[1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P132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7

[2]毛杰,杨明春着.成长的阶梯:贫困山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6]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黄婧.当代教师人格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8):313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 :3-7

[9]肖秀萍.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评述[J].中国教育期刊,2002,(5) :57-60

[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11]俞英.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一个本土的案例[D].万方数据:华东师范大学,2007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张静波等主编.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6-187.

[8](英)苏·考利.教会学生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10]陈铁梅.美术教育的真谛[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4

[11]刘淼.作文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素材;情感体验

【案例】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伸出我的手”教学片段

“伸出我的手”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的第3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

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出援助的手”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培植学生的爱心,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的人的习惯。

课堂上,我请学生围绕“我们身边有没有需要关爱的人,你打算怎样帮助他”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一位男同学发言说:“我的同桌是一个腿有毛病的女孩,她很孤独。我以后要和她一起玩,帮她补课。”我立即表扬了这位男同学。可是其他同学的表情却是不屑的,而且议论纷纷。同桌的女孩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举起了小手。她指着同桌的男孩说:“老师,他骗人,他经常欺负我。刚才坐下时还拽我的辫子。”男孩立刻冲我做了个鬼脸,狡辩道:“我逗她玩的。”

我意识到这个小男孩知道应该同情弱者、关心弱者,但他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这是典型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二律背反”。那么,其他学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或者在其他内容的教学时,学生是否也有言行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来改变这一状况呢?我灵机一动,随即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搀扶盲人过马路。我问谁愿意做盲人,刚才的小男孩强烈要求扮演这个角色。我满足了他的要求,让他走到教室前面,并闭上双眼。我又问:谁来搀他过马路?同学们纷纷举手,但我却向他们轻轻地摇手。同学们不解地看着我,我笑笑,大家恍然大悟,都悄悄地放下了手。前面的同学着急了,他问:“老师,怎么没人来帮我?”又过了一会儿,还是没人去帮他,他急了,竟然骂道:“你们这帮没良心的。”说着竟流泪了。我见效果已经达到,就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伤心呢?”“他们竟然在我最困难时见死不救,太不够意思了。”他显得很气愤。我说:“人最困难时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朋友和同学的帮助,对吗?如果他们都不来帮你,你一定很伤心,是吗?如果他们不帮你反而在捉弄你呢?”小男孩低下了头,一会儿又抬起头说:“老师,我懂了,我再也不欺负我的同桌了。”我相信,经历了这样的心理体验,他一定会说到做到。于是,我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都鼓起掌来。我想,这掌声一定说明,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鲁洁教授说:“如果德育内容不能被学生内化,其影响是无效的。”(转引自鲁照斌论文《走进学生生活,提高德育实效》)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的钟莉老师在其论文中也提出: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却犯了与生活相脱离的“习惯”,习惯于说教,习惯于清高,习惯于将道德教育立于封闭的课堂中,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道德行为缺失。(引自《让道德培养与生活同行》)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设不能囊括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时需要凭借教学机智去动态生成新的教学思路。成功的生成教学往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同情弱者,关心弱者。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成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生成性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言行不一致时,怎样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生活中有些事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的道理。现代德育理论中的主体道德教育观认为:道德是贯穿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受教育者是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后作出道德选择,同样,儿童是道德的主体,而不是道德的容器。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的“搀扶盲人过马路”通过对生活教学资源的开发,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做,使学生的言与行达到了一致。

由此可见,在实施品德与社会教学时,教学过程不应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要成为课程资源生成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把学生看成道德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不是道德知识的被动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