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传媒技术论文

现代传媒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6: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传媒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现代传媒技术论文

第1篇

汶川抗震救灾中传媒的表现普遍被视为传媒改革30年成就的一次大检阅。会议主题报告用“正确的抉择、重大的胜利”评价中国新闻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实力大大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努力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趋向繁荣、人才梯队建设初有成效。如今传媒改革遇到新闻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弊端所造成的种种障碍,反思过往、探寻未来之路,是本次会议召开的主旨。

思想解放:激荡30年

经历过思想被严酷禁锢的人更能深深体会到“解放”的含义。中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学研究30年的亲历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认为思想解放是中国传媒发展强大的原动力。他在题为《突破体制瓶颈深化新闻改革》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1977-1981年启动改革的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和新闻传播界的三次重要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的5项举措。作为曾直接指挥传媒前行的领军人物,原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提交的论文《创新是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回忆了中国电视从电视剧到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变革,认为要注重对“度”的把握,以求扩大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动力因素就复杂起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者郑保卫教授在《从激发人的潜能到全方位整合资源》一文中,概括了30年报业改革发展动力体系的丰富与拓展:最初,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谋求发展;后来制度、资本、市场、技术等各种因素逐渐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孙旭培教授的文章《从精英主义新闻观念到无产阶级新闻自由》追溯历史源头,认为新闻观念在两条路线上发展:从弥尔顿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主义认为,言论、新闻自由是人权,应该人人都有;从柏拉图到的精英主义认为,只有部分精英可以享有言论、新闻自由。两条路线的分水岭为是否承认人人平等,于是出现社会自由和阶级自由的分野。多数人自由、实质自由的说法都是用来支撑阶级自由的理论的。

武汉大学单波教授在《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改革》一文中认为,1992年之前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启蒙”,解决了传媒“无新闻”的问题,具有思想“解冻”的味道;1992年之后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开始了向大众传播学的转向,带来了精神空间的拓展,解决了新闻“无业”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面向全球化语境下的新闻改革,进一步冲破了“所有制崇拜”。但囿于政治体制,中国传媒寻求本土化生存成了当下一个相对可行的策略;今后新闻改革将不得不直面自由的挑战。

市场化与传媒公共性

市场经济是新闻改革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认为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是中国新闻改革30年的缩影和最核心的“板块”,它给中国新闻传媒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以及无法回避的挑战与问题。

传媒市场化是促进还是压抑了中国公共空间的发展?两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都讨论了传媒的公共性。来自美国威斯康新-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潘忠党教授在题为《传媒的公共性与传媒改革的再起步》主题演讲中,认为30年的改革依赖并发挥了市场的解放力量,传媒改革步入正题就必须超越市场,以不同的目标思路和价值引导重新起步。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陈韬文教授以“公共空间”为核心概念,发表《传媒市场化、权力结构与公共空间的发展:一个比较视角》的演讲,检视西欧、美国、新加坡、香港、大陆地区的公共空间形态,认为其形态变化受制于权力结构及市场化程度。民主化带来权力结构的开放,是发挥传媒市场化扩大公共空间作用的社会条件之一,也是开拓公共空间最根本的办法。河北大学白贵教授在《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与功能》一文中认为,网络在培养民众的公共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方面功不可没,博客新闻评论的公共性体现在搭建进入公共领域的平台、实现完整的民意记录。

在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下,传媒话语实践的变化,体现了公共空间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以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的演变为线索,采用话语分析的路径,认为由大众化报纸建构的社会主体经历了“读者”、“市民”、“公民”、“小资”等不同阶段的变化。但这种话语实践为社会结构中的多重力量所左右,常常出现游移和混乱,充满着很多变数。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与复旦大学陆晔教授合作的论文《报告文学的“事实演绎”: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管窥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之变迁》,认为“报告文学的发展路向,从70年代末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合法性建构开始,经过80年代中后期与国家政治权力结盟短暂触及政治体制改革,至90年代演变成知识分子将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现实批判和与国家关系建构的话语基础。通过三个典型文本分析,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催生的国家―社会从高度统合到有限疏离的结构性转变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为起到重要影响”。

30年改革也投影在新闻文体的变化中。复旦大学许燕副教授的文章将新闻文体变化分为四个时期:大转型时期(1978~1982年)――多元化时期(1983~1989年)――分众化时期(1990~1998年)――网络化时期(1999~2008年),文体从新闻报道理念、文体结构布局、语言修辞风格和文体表现方式等方面都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

改革攻坚与传媒重新定位

“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曾经释放了传媒的文化生产力,如今则成为传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深圳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黄扬略的文章《走出误区,正确把握党报集团改革方向》,针对夸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企业因素、甚至主张把传媒集团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识“误区”,认为要正确把握党报集团的改革方向,不能轻率地将党报集团归入企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伟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历史价值》一文中认为,“由于事业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形成一种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扼,影响和阻碍了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复旦大学张涛甫副教授在《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险考虑》中认为,媒体改革面临着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增量改革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在积累新的风险;需要在存量改革阶段解决结构性、系统性风险。”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中,中国传媒需要重新定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认为,“反映我国传媒社会定位转型的企业化管理和重塑传媒市场主体的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它没有相同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难点的存在势所必然,曲折乃至彷徨或徘徊或许也在所难免。但是,这种转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思考传媒重新定位的另一种视角是风险社会理论。天津师范大学殷莉副教授认为“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

公民权利、舆论监督与重构现代新闻制度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三项权利,即言论出版自由、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宪法依据。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林爱B副教授及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撰文谈到以公民权利为基础、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复旦大学黄旦教授与瞿翌轶合作的论文认为“权力”与“权利”是考察中国语境下舆论监督的两种视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展江教授从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梳理了近七年来大陆的舆论监督,认为其表现出了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双重热情。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扩大人民民主与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关系论》一文中认为,改变新闻舆论监督难的境况,要靠扩大人民民主。而从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来说,则需要将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新闻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新闻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博树和前新闻局长钟沛璋合作的文章认为,中国传媒如今面临着重构现代新闻制度的历史任务,新闻制度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李瞻教授在《报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关联性》一文中认为,报业制度决定于政治制度,当社会政治制度变更时,报业制度亦随之变更。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中国媒介改革的政治限度》一文中认为,现存的政治限度是:不危及社会系统的稳定、不伤害权力系统的合法性、不削弱权力对媒介的管理、不影响主流价值的传承。

数字化、媒介融合与制度整合

数字媒体技术推动了媒介融合,进而提出了制度融合的需求。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发展改革研究中心黄勇主任发表了题为《数字化――中国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演讲。谈到目前推进数字化进程面临的困难是:定位不够清晰、用户认可度不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认为推动广电数字化需要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周艳、王薇在《推进、发展、冲突、创新―――解析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中认为,广电产业与其他媒体产业一样,各方利益矛盾冲突的特征是内包、长存、调适的,矛盾各方形成一个无法明言的底线,呈浑浊状态博弈前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媒介制度整合》演讲中谈到,中国传媒面临的问题是内容单一但却渠道多元,他认为媒介制度整合的原则是:保证资源的合理分布与公平利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保护受众的公共利益。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全面而具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吕宇翔、张铮合作的文章认为,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生产力,还是一种文化生产力。它在发展中与生产关系不断出现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过程,从而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通过调查发现了上海市网络视听专业人才紧缺,进而思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对市场需求。上海大学吴信训教授和王建磊合作的论文则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增值方式:运用数字存储和点播、编辑技术,使原本大多为一次性消费的新闻得到价值的重新开发和利用。

2001年,中国广告产业全面开放。武汉大学张金海教授认为,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促进了中国广告产业30年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中国广告产业的市场低集中度、外资主导倾向,以及结构不均衡等许多严重问题。全球化语境下,文章思考自由开放市场模式与产业后发的政策保护及自主发展之间、市场运作机制与以行政为主导的市场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

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和郑涵教授合作的论文《建构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我国文化的传播能力》认为,我国文化传播体系形态进入迅速扩容和分化重组的发展阶段,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公信、多元与经济竞争力。安徽大学姜红教授检视了现代中国新闻学术思想中的进化论观念,发现存在着两种思想脉络:“渐变”式进化论和“突变”式进化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邱沛篁教授、上海大学李建新教授总结、回顾了30年来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和流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高钢教授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中则强调,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构成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需要在新的教育目标之下重新建构。南京大学段京肃教授基于CSSCI数据库,通过分析论文篇均引用数量发现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水平仍较低。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如何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的艺术性与现代性进行了分秒。

美术展览是指各类美术作品在一处精心设计空间内的展示,有时附有简略文宁性的解释:如今许多美术展览已成规模,以往我国传统的美术展览大致通过i种传媒方式:一类是官方的、体制文化的,如国家的各届美术作品展等;二类是学术的、々业的,如知名美术家个人展览等;一类是商业的、经济的,如美术作品拍卖展等这种传媒形式的展览构成为r艺术文化的传播平台,已成为r美术家传播艺术思想的盛会,同时也成为了商家的投资新选择但现代的美术展览已有lr很大的融合,大多以:类展览与网络相混合来进行的,体现了今天传媒中美术展览}i社会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展览文化也变得日益丰富繁荣一现今,美术作品展览中的艺术性和现代性作为展览的重辅,对美术展览的发展还承担着引导和指作用。

美术展览并.只足简单的美术作品陈列,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作晶的魅力,除了美术作品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外,传媒展览的艺术性也会给美术作品增加传播作用美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艺术语言体系,在展览过程中体现的不仅只有运作方式和操作技巧.还包括选题视角、人文理念、艺术内涵,主爱就足展览的艺术性问题;许多的学术团体、展览机构或美术馆都研拟自己的策展决策模型,使展览信息的传播快速、广泛的送达到接受者,从而使展览的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但,这种展览模式的套用仅是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一种需求,从展览的本质日的h{发,体现艺术魅力,展览还需要奉身艺术价值.规范的、科学的展览流程中加入丰富的艺术元素将使展览更可观、可研存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中加入艺术元素主要有以下具体环节:

选择美术作品的艺术件,举办展览前期需要一份洋细的调查和预测,凋查预测;展览对象其可行性并提出.之后制定详细流程计划全面精心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是美术展会成畋的第一步一前期准备完毕就是选择艺术品,如果是官方展览,这美术作品来a不同的机构;如果是学术展览.主要来自美术专业机构等;如果是商业展览.很多米自、厕廊和收藏机构,美术作品的选择足根据展览的日的而定,确定展览的主题.定位是什么性质的展览来选择所展览的美术作品,但是其中有个协调的过程,无论什么性质的展览,都需要分类进行,所以美术作品的选择就需要考虑到展览目的和作品分类问题,也就是整个展览主题的艺术性统一、和谐:没计展览空间的艺术性展览的具体展现内容包括美术作品、际签、l_f文镶板凳,有时也包括目录根据作品数量、作品风格、作品定位等对建筑环境进行与作品相协调的设计,包括展览柜台、展览框架、照明选择等。Www.133229.COm掌握展览室内总体设汁风格,设定总体环境色调,在此环节最为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展览的氛同还需要环境的衬托和强调,涉及到色彩和诸方面,定位色彩元素对展览的艺术性有良好的调节视神经作用,所以色彩常被人视为精神上、感情上的重要语言是有道理的,它确实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表达。暖色传达给人以兴夼,冷色给人平静、清爽的感觉,而黑色白色则给人以严肃、素朴的感觉,灰色给人以安详、舒适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变幻、调和.更加显现风格迥异的感官映像,给人多种媒介汁感觉,它能更深刻的吸引人,达到传媒神经的最高境界,加强造型的效果,它直接地、更好地传递展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影响。除色彩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展览中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传媒中要有穿透力和时空感,要做到传递的感官丰富性、多样性,就不能仅停留在色彩的形式变化,展览空间色彩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意设,没有意念的空问色彩传递,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的色彩躯壳,只有将创作意念配合色彩元素融人卒间设计中,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就会向观众传情达意,发挥色彩对展览的配合、衬托灵动作用。传媒色彩的单纯、明确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学术性的展览和宣传,这类的色彩设计相比展览在目的l:更加着重传媒本身的价值,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个体面貌,对作品起到较强的衬托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这样的色彩应用于集体展览宣传上,可以融合作品的多样性,统一展室视觉;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令人细细品味,对民族风格、乡土风格的展览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色彩设计:因此,美术展览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在当今的传媒视觉冲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色彩使展览的个性明显,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强;丰富的色彩能极大满足视觉审美,带给观众更加全面的视觉享受一色彩是展览艺术的完善和补充,通过色与色之问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达到色彩的和谐,构建统一的展览,延伸空间影响例如,补色是视觉对立中最具有对抗性的,而在媒体补色中一旦得到调和而形成更加完美统一,并通过今日的上具:相机、电脑、电视电影等来实践三类展览媒体激荡人心的和谐的力体日的。色彩具有不稳定性,色彩的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依赖。在展览空问色彩设计中,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法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整体效果的把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审美形态。设计者运用色彩艺术知识与应用表现相结合,完成色彩语意,不管是哪种形式,色彩理论是有章可循,可以把握的,恰恰相反,激发全新的想象,找到突出的个性(潜能的独特的特征),结合色彩表现的创意,将全新的演变转化成展览的个性色彩。前者是凭直觉,后者是熟练掌握了知识后赋予的展览空间色彩的主观表现,即精神的前者是直观的观察和表现色彩。所以,在当今设计思想的进步下,我们要努力打破常规的传统色彩设计方式,从模仿的技术导致的程式化中的转换成创新思维的设计,也是目前的理念j就空间艺术性设计还需要细致到作品位置的摆放,充分考虑到展览参观者实地的参观路线,让作品尽收眼底也是美术展览艺术性的一方面。总之,经过周密考虑而将展览空间设计得富有艺术性,让美术作品在富有吸引力的建筑环境中展出,能够给参观者提供激动人心的环境,激发他们对作品互动的兴趣。

宣传展览的艺术性。利用媒体是当代艺术活动的特色之一,媒体与美术展览便成为不可分的孪生~对,构成美术活动的一体。诸如办展览前的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阶段,很好的运用传媒这个媒介,美术展览的影响力将极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动广告攻势,是抢占宣传策略高起点的必然手段。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展开的,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如何有效地选择媒体,就需要把握传媒特点,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根据展览性质、地点、观众的层次有的放矢。作品是基石,传媒是外衣,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许多不同层面上展开的,一者属于消闲类艺术,在众多人群的支持下,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是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确有限,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和新兴艺术,如动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是媒体的造势,推进了这一潮流的前进。所以说展览是美术作品借助媒体走向社会的平台,它与媒体的宣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到美术展览的宣传不可或缺的需要准备是展览相关资料,例如目录、画册、光盘、视频等,方便参观者的快速了解和收藏。同时,展览之余,整理美术作品出版画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收藏和延伸扩大展览的影响和典藏。

提高展览的艺术性应注意到的是:制定科学的展览模式,融人艺术的创新。展览的艺术性首先在策展环节中就应提倡,中国美术展览的现代格局已经明显,但是在体制上尚缺一个基本的模型,展览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少形成严格的决策模型,由于决策失误的可能也比较大。

因此,要提高美术展览水平和其艺术性进而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加强展览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艺术媒介做衬托。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术展览策展决策模型应基于科学的专业学术理论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不仅要充分了解展示与宣传的内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和展览机构与之相关的动态和艺术市场状况。在科学展览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各个展览的特点,融人创新元素,配合作品内容。进行品味艺术新颖形式的布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观众看到作品后,所得到的传媒作用,媒介的影响何等的深入人心并一望可知。

色彩是展览艺术性表现的最直接工具。色彩是装扮展览空间、衬托作品表达、提升展览艺术品味的重要工具。美术展览中色彩的艺术性,最起码要让色彩符合展览的层次定位,表现到作品的特质,这就是说展览在空间色彩上注重了情感,也是以理念为根本、色彩为方式完美体现展览空间设计的表达。

请进展览参观者奉献艺术大餐。作为国家美术机构、学术团体或是美术馆,是最大的传媒传播机构,其所策划或举办的美术展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无论是主题性展览还是实验性展览,都必须考虑将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首位,调动一切手段、尽一切可能地吸引最多的观众来观看展览,作为学术性的展览,使观者更有理解性的互动,不仅是层面上的观赏,还要切实的理解。另外,展览作品的风格、形式、内容、材料有不同的样式,展览还必须就此考虑作品与观众的交流问题。从美术展览的组成部分说,举办作品展览首先要考虑的是参观者。在分析并确定了参观者数量最多的那类后,按照其身份和分析参观目的进行布展,不仅仅是符合参观者的欣赏口味,应该是对参观者对展览受欢迎程度上将有很大提高体现以人为本,为艺术而展。欣赏美术展览的另一种目的是在休闲享受的同时,媒介的艺术性深人人心,让参观者陶冶在艺术的氛围中。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在某些情况下,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演讲,会给人们了一顿艺术盛宴,也是增加了展览的艺术性的又一窗口,体现媒介中的新的理念。

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的时空是它的现代性,主要是指现代技术在美术展览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虚拟展览、影像动态展等。由于现代美术展览是集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多学科类的综合性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展览形式与艺术性的设计的审美要求也趋于综合更高的境界。所以,较好的运用现念与现代科技作为媒介手段,使展览呈现更加富有魅力的展示艺术形式是必要的。

第3篇

首页|招聘企业|精英人才|企业服务|职场指南|人才战略|论文/应用文范文参考|企业库|淘宝导购优惠充值

网站首页>>范文参考>>文学范文>>新闻传播论文>>正文

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

当代世界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是什么?电视.电视观众恐怕是当代世界最广泛的文化研究对象.研究电视,是理解与大众传播中心问题有关的整个社会和文化进程的潜在的关键.因为,电视观众是今天人类日常生活中社会和文化的最主要的实体。

在当代世界,与电视有关的生产者的力量日益强大,而与之相应的消费者的力量也日益强大.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兴起时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其创始人敏锐地感受到了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后来,接受美学又突破了其早期读者中心论的藩篱,向COMMUNICATION转化.COMMUNICATION这个词既是交流,也是传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播及其传播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一刻或缺的生存手段.

按照传统的观念,消费的基本要素是其实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是说,购买一种产品,一定是于人有用的.而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的需求奠定了其效用的基础.但是从现代观念来看,人的需求是养成的.现代人的消费也在不断发明着\制造着\涵养着他们自身的需求,特别是人们的精神的和文化的需求.消费本身是一个构筑意义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文化的内化",是文化的生成\漫漶\固化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30年前中国社会会对当代流行音乐有如此巨大而狂热的需求.10年前有位朋友从西方归来,谈及西方电视观众对某一电视主持人的喜爱和依赖.一位年长的时事政论主持人因度假,节目改由他人主持,竟然有几十万观众写信打电话要求他回来,他们声称无法忍受没有他的日子.当时对此深感不解.几年后我国电视也重演了这一活剧.使我们深骇于电视的力量:电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生产方式工业化,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作坊让位于文化工厂,社会化文化大生产取代个人化文化小生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

文化传播形式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从纸煤质到电媒质的创生变换,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本相继产生,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工业--广播工业、电影工业、电视工业。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代替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并且在图书的基础上创造了电子报刊,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文化的领土前所未有地猛烈扩张。

相对而言,如果说中国二十世纪初叶经历的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文化本体革命;那么,以电子媒质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使人类具有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艺术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古代的游吟诗人就是通过不断的游走吟唱来传播艺术、故事和历史的。诗歌特别是史诗成了那个时代人类最主要的艺术方式。但是口耳相传的艺术是没有原本的艺术,是在传播中创作和加工的艺术。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传播有了巨大的进步。阅读成了获得知识,展开想象力,享受艺术,开拓人类精神领域的最佳方式。正是纸媒质确立了文学在诸种艺术形式中的宗主地位。

从纸介质的传播媒体向广播电视等电子介质的传播媒体转化,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飞跃之一。电子传媒比印刷传媒拥有更为强大的力量。

今天科技对文化的渗透,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艺术的媒介化趋向。艺术的媒介化以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它表现为艺术的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介工业技术和体制的制约。借助媒介,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更高。而且,媒介介入了艺术的创作过程,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传播媒介给艺术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原初语境的分离,即所谓"取消语境"(decontextualization),在一个虚拟时间虚拟地点重构一个新语境,此所谓"重置语境"(recontextualization),艺术传播和媒介技术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创作反映生活的传统观念。是媒介手段创造了比现实更真实的"超现实"或"超真实"。

如果说过去的艺术作品只有一个作者的话,现代的电子媒介艺术的作者则是一大群。这只要看看每一部电视剧后面长长的名单就了然了。当代电视艺术作品除了作者(编剧)外,还有导演、制作人、工程师,以及广告公司或传媒公司决策人员的介入。甚至作品的发行人员都可以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时尚潮流更多地影响艺术创作。

传统的神话已经远去,今天的神话是以电子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而电视就是当代大众文化的神话与象征系统。电视作为技术,为其使用者创造了一个空间,这是一个操作的空间,又是一个能够创造意义的空间,一个有着可能性及不确定性而有待填补有待扩展的空间.虽然没有绝对的分界,电视(以及其他信息与传播技术)区别于非交流性的家用电器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双重连接作用.它本身具有意义,同时,它还是意义的传送者.

先前的媒体研究认为,这一研究的核心论题应当是媒体节目的共同性与观众要求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是媒体的强制性压抑、消弭了观众主体的能动性,使观众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当前高科技传媒的发展告诉我们,今日的媒体是在一个日益复杂日益多样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运转和发展的,先前某一两种媒体如电视或某一两家电视霸世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媒体种类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功能与创造意义的功能逐渐合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选择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某一种媒体或某一家媒体凭借一种行政命令或长官意志完全地直接地影响大众的时代即将过去。如果我们说当今世界媒体的力量在左右着人类的话,那么,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产生着消解其霸权的力量。媒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以及内容的极其丰富性,赋予受众更大的选择的能动性与自由度。竞争使媒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由原来的教育、指导甚至命令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收费上网、有线电视使接受者白得免费午餐的受赠意识、传统形成的受教育、听报告的意识大为减弱,而代之以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个人购买与消费行为的意识。既然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就有权要求得到更合乎我的个人意愿的服务;既然可以有多种选择,我当然选择最符合我的个性特征的节目。

但是这些众多的选择,仍然只能在一种任何人也无法逃脱的文化语境和公共空间中展开,在一定的文化与经济的场域中实施。因而民族的、地域的、性别的、阶层的特征就凸现出来,观众由文化所囿定的主观倾向性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尽管这一显现仍然显得那么随意、漫漶、毫不经意。

[page_break]从媒体来看,其"服务"的多样性也是有条件和受制约的。尽管电视节目千变万化,它众多的表现类型叫人目眩神迷,但它本身实际上是一种"配方式媒介"。西方电视美学家赫拉斯.纽肯默指出,"成功的电视配方被广为模仿……能够存在下来的配方一定是广有观众的。""配方成了组织和界定世界的特殊方式。情景喜剧和电视所创造的其它形式的世界都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但是,我认为情景喜剧和电视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现实感。每种类型都有它自己的价值系统……打破这种现实也就是创造一种新的配方。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

当然,媒体的伟大与可怕还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形塑观众的趣味、喜好之型,欣赏习惯、文化生活之模式乃至深层心理文化结构的功能。

对于观众的研究可以是相当抽象的,但世界上的任何观赏行为都是具体的,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展开的。至今为止的主体媒介电视主要是在家庭中观看的,它更多地带有一种小型的群体性质,观众之间有感应,有共鸣,有交流。正在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其观看行为则更加个人化或私人化。由于动态的互动关系,先前观者之间的感应交流已被网上的互动交流所代替,先前极为重要的此时此地的具体时空场景,现在已相形见绌,不再那么绝对重要了。

媒体的文本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意义产生的主要源泉。其后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观众的引导或与观众的互动都先在于生成而预存于文本之中。所以从某种角度讲,观众早被镌刻在文本之中。

第4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新晨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第5篇

采访黄会林院长的地点,约在她家的客厅。整个采访中,她始终微笑着,哪怕是说话,眼角的皱纹也似乎在欢跃。她的外表,她的声音,让我们很难置信,她已经年过古稀;然而,她全身散发的那股自信和魅力,却无时不在透露,就是她和她的团队,撑起了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一片天。

艺术与传媒 双翼齐飞

记者:在学院建设的发展规划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艺术与传媒将成为学院起飞的双翼”,能请您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吗?

黄会林:根据建院14年来走过的印迹,我们总结出影视学科如何健康、有效发展的办学经验,大体归纳为:一个目标、两个翅膀、三个支柱、四个特色。而关于这个“双翼”,就是其中的“两个翅膀”。

所谓“两个翅膀”,在于从大的方面着眼,我们的发展思路切忌狭隘化,而应着力于艺术与传媒之双翼飞翔。事实上,在本校的艺术学科领域内,影视学科因其拥有本学科全部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构成特有的学术体系,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学科,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因此成为艺术的“龙头”系科;同时又因为拥有广泛的艺术教育多学科综合实力,包括艺术学科的艺术学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和艺术学博士点、其他艺术学二级学科全部硕士点;以及已分别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数字媒体专业;形成以“影视传媒”学科牵头,各个姊妹艺术学科亲密组合的态势,合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强势群落”。

记者:那么,这对“双翼”算不算是贵院独有的特色呢?和其他院校的影视专业相比,对传媒教育又有怎样的影响?

黄会林:双翼齐飞,既有利于发挥艺术的传统学科优势;又可促进开掘传媒的现代教育属性。传统艺术和现代传媒互动影响积极,特别适应于21世纪艺术教育专业化与综合化结合的必然趋向,对于影视学科向纵深发展和向社会辐射,具有比较突出的后续条件。而在建构艺术科学研究的理论优势的同时,开发传媒平台社会产业化发展路径,亦可强化艺术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另外,注重开拓数字媒体、科学与艺术等相关教学、科研的新领域,可以突出现代化高科技的新特质。

总之,在专业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力求以艺术教育体现综合大学的人文理念,传达社会科学的文化品质;并以传媒教育拓展实践学科的社会空间,逐步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上述二元组合的学科配置,使我们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建制全面而重点突出的独特艺术学科。

一个目标 三个支柱 四个特色

记者:根据前面您提到的办学经验,除了“双翼”,还包括“一个目标、三个支柱和四个特色”,这又分别代表什么呢?

黄会林:简单点说,“一个目标”是把影视专业建成培养中国影视传媒教育人才、研究人才和创作人才的重要基地;“三个支柱”是指教学、科研、实践是建设影视学科三个必不可少的方面;而“四个特色”则是指整合建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理论研究特色和实践品牌特色。

记者:那么,在“一个目标、三个支柱和四个特色”的指导下,贵院又是如何具体发展的呢?

黄会林:“一个目标”,需要明确中国高校影视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而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培养中国影视传媒教育人才、影视传媒研究人才、影视传媒创作制作人才的重要基地。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传媒理论素养、比较开阔的影视传媒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影视传媒从业品质,使他们毕业时能够胜任影视传媒业界和其他文化艺术部门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或者成为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必然紧密围绕影视专业的本身领域,不断深入其间;而另一方面,绝不可忽视本学科背靠综合大学实力雄厚的文理学科和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

所谓“三个支柱”,包括建设影视学科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即教学、科研和实践。这就需要厘清构建符合于综合大学影视学科生长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学科体系之必备内涵。这三个支柱缺一不可;只有两个则属平面,难以支撑,有了第三个,便可构成立体锥形而稳固直立,持续进展。经历了14年的尝试,事实已充分证明了它的必要意义。

“四个特色”,是指需要把握本学科具有的相关独特特色,以利于本学科的长足发展,以明晰本学科如何达到事半功倍的切实绩效。就14年的前行轨迹而归纳之,我以为可以大体认定为四个特色。一为整合建制特色。二为人才培养特色。我们以“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理念,多年来注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三为理论研究特色。经过将近十年的稳步建设,我校影视学科已逐渐成为我国影视理论民族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基地。四为实践品牌特色。标志性的举措是成功举办13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本学科教学、科研提供了一方独特的宽广天地。

传媒回音 毕业生后劲足、有优势

记者:在这种比较完善而又独特的学院建设中,贵院的毕业生在进入新闻行业时,和其他新闻类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

黄会林:客观地说,我觉得各有各的优势。我们不应贬低他人,但我们也很自信。比如,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总公司等很多单位都表示,“很乐意吸收北师大的学生。”因为我们的毕业生后劲足。

在经过4次修订的“影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学校的平台课程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数理统计、体育文化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等,占全部学分31%。有了这些学科的强力支撑,使专业师生获得宽广的文化滋养、广博的知识背景。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他们可以面对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从事影视传媒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实践操作、行政管理、产业运营等工作岗位。

记者:在您的学生中,有一批像元元、海霞这样的名人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能谈谈您对这些名人学生的感受吗?

黄会林:我觉得有两个特点:第一,对于学校来说,他们只是学生,和大家一样的学生。同样经过统一的入学考试,获得入门资格。入学以后,无论是学分要求,还是论文答辩,也绝对没有特殊“照顾”。他们的学位论文基本上都要经过三至四稿的修改,才最后提交答辩。不管对方名气有多大,我们都是一视同仁,一切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学习。

第二,对于他们自身来说,这是这些同学自觉追求的一次充电的机会,是一种求知的渴望。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他们从心底里萌生求知的欲望。这是他们要求进步,要求自我得到提升的表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而并非为了浪得虚名,或是混个文凭。所以,他们也会自觉地按照普通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学校曾经考虑要给他们另辟学习环境,与普通学生区分开来,但遭到了他们的一致拒绝,要求和普通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普通的课桌旁听课、学习。

当然,对于这些名人学生,我们都会给予尽可能多的文化补充和思想启发,努力帮助他们再次腾飞。

成功 取决于努力和认真

记者:14年来,贵院发展之迅速,和您的领导和决策是分不开的。作为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颇具威望的专家学者,请问您是怎样把您的学术背景融入到学院建设之中的?

黄会林:我自认为是一个过渡性的人,我能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同,可能是因为这个领域文化的积淀还不是非常丰厚的缘故。

而我也沾了数十年文化积累的光。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喜欢古典文学,但毕业留校却被分配教现代文学。学校给我的熏陶和我自己学到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垫底。改革开放时期,学科需要转型,我们开始进入电影领域,然后又是戏剧领域,最后走上了研究影视的道路。

当然,我想有一点也是重要的,那就是我做事很认真,也很努力。无论是学院建设、学科建设,还是教学工作,我从来不会懈怠,都一定认认真真地完成。

学院走到现在,绝不是我一个人的作用。1+1永远大于2,1-1永远小于 0。这是我的信念。

我是努力的,而且,我认为,我们学院的所有老师都是非常努力的。

用发展的眼光 建设影视传媒学科

记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发挥优势,发展一所综合大学中影视传媒学科,能否请您给我们一些更多的建议?

黄会林:从事影视传媒,尤其是传媒工作,我认为跟上前沿思想是特别重要的。过去的是积淀,不能舍弃,但也一定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永远把目光放在最前面。比如,如今的数字媒体、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其实就是这些课题。

影视传媒是最接近科学前沿的。时代的更新,更把我们的影视教育与学科发展推向了新的。对于它的建设,一定要心里有个根,脚下有个底,然后眼光往前看。

链接:

第6篇

一、社会变迁与融合之道

对当今新闻传播教育所处时代和媒介化社会的解读是与会院长发言的普遍起点。外部世界的变迁,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危”与“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需直面的问题。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者所面临的困境既有共同性又有地方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在演讲中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战,他提出了四个“融合”加以应对: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教与学的融合。长期分管教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认为,经过多年讨论,中国新闻学院院长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打好基础平台。在新技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新闻教育应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强培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则强调了“特色化”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在题为《新闻业与新闻教育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检视了美国的情况,认为从今天美国的一些报道来看,现在既是新闻学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也是新闻界最糟糕的时刻,其表现是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大幅削减岗位,新一代的受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体转而投向互联网的怀抱。“就业”成为很多人对新闻学的担忧。他驳斥了“新闻业已死”的论断,认为教育者要开发创新性的课程,要有更多的教材,不仅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学生,也让市民成为更好的新闻业消费者。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Charlie H. Beckett在《网络媒体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我们处于新闻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首先有必要把新闻的生产和它的传播分开来看。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二是“连接性”(connectivity)。网状的新型媒体结构改变媒体的消费和制作,而且影响深远。就欧美的情况而言,目前媒体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改变,也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在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一种改变。所有的公司,所有的组织,他们很多公众职能都变成了媒体公司。我们新一轮教育是要不断地挑战新闻业者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价值以及新媒体的本质。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回应了新闻和传播研究的四个课题。第一,21世纪是一个新的百科全书时代,要构架出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组织,汇集多种不同的知识,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百科全书研究网络。第二,面对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与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第三,对于大学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与各类机构合作,他认为新闻和媒体研究是社会的一个接点或者说是“契合点”,现有大学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而在媒介化社会下,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成为一种需要。第四,在全球化视野中亚洲新世纪已经到来,教育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积极进行教育交流。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在主题发言《寻找未来的传播教育》中认为,我们可能正面临着古登堡革命之后400年来的最大挑战,进入了后Google时代。对台湾新闻教育而言,不仅有来自全球化、媒体汇流的挑战,还有来自商业化的挑战。他认为我们今天传播教育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资讯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讨论的最基本问题总结为三对概念: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务、新闻与非新闻。从“面向”而非“矛盾”的视角去理解这三对概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当前新闻教育的困境。他还构筑了一个由三对概念构成雷达图,并给出了横向(院校间)和纵向(历时)比照的标准和建议。他认为各院校应该根据规模、需要、历史传统等建立平衡和协调的标准。

二、技术争议与专业本质

“技术”是众多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集中了较多的讨论。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vgeny Zaytsev认为要把新技术当成工具而不是被其控制,好奇心和知识才是新闻教育的两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理念比技能的培育更费功夫,技能要贯穿于理念之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等认为,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香港电台训练及发展总监张圭阳等。张圭阳认为,这种迎合市场即时需求的教育实践被证明存在极大问题,毕业生们越来越擅长于播报即时短信息,而在分析性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颇为欠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对媒介融合做了细致深入的介绍,他认为面临数字科技的这场革命,新闻传播学科首先要思考这场产业变革的本质,分析行业的关键技能何在,不能仅仅停留在担心的层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做了《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的报告,他认为不能泛泛而谈新媒体与新技术,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可能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在他看来,技术是一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对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的讨论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热点。对专业性的挑战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又有来自新媒介生态下诸如“公民记者”的挑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以重新审视新闻学教育的合法性为起点,对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何在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新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新闻实践所处理的是变化无常的复杂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专业体系能提供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及支持这种视角的理论分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学的专业程度又严重不足,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专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独有的精神气质。

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讨论了数字化时代新闻业所面临的一个悖论: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专业的记者和采编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新闻教育,而且需要一种与传统新闻学截然不同的,能够将研究和传播技术同知识与对公共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的新型新闻教育,这将为许多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新闻学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新闻学是属于21世纪的学问。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院长Ernest J.Wilson III在他的主题发言中也强调了向本学科外推广新闻传播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新闻学常识。

美国富乐敦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Rick Pullen和Jeffrey Brody教授回顾了美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源正是在煽情主义泛滥的年代,作为这场黄色新闻的教训,新闻学专业创立出专业化的课程计划。准确性不够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困扰,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威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存发展。同时,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来声称自己是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可能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新闻学更适应于作为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广,培养新一代的公民记者,以负责任的传统新闻价值理念培养更多的公民记者、更多优秀的博主。

同样面对公民记者的挑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院长叶明德认为与公民记者相比,新闻学院培养的记者更要着重于:第一,要更熟悉数字技术,成为更好的“讲故事的人”;第二,要有观点,有立场,大多数人要的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成千上万的网民竞争;第三,要重新界定媒体的公共性,在培养人才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否则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没有帮助。

三、培养层次与教育创新

正如本次论坛中多位院长指出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自从被定为一级学科,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在体系日趋健全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各层次到底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疑问。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介绍了深圳大学实践教学理念变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广告学专业实行实战性毕业设计代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搭建起从大学到业界的过渡桥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对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进行了区分,并针对网络热炒的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事情进行了澄清说明。其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毕业论文,而是想给毕业论文找出多种方式。她认为以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大适应业界对新闻学科的需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研究》中谈到在研究生层面计划从明年开始实行“3+2”模式,面向除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两年新闻传播硕士,从本科硕士跨学科的交叉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则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她的观点。自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这一举措是当前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政治学研究科主任濑川至朗介绍了日本在2008年才设立第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的背景。地处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创建于1882年,它以培养记者而声名卓著,但一直没有设置新闻学的系统课程。此前的日本新闻界一直坚持在岗培训(OJT,on-the-job training)的人才培养方式,新进人员像白纸一样直接被各个媒体涂上自己的“颜色”,已经带有“颜色”的记者并不受媒体的欢迎。而2008年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院开始设立新闻学硕士学位,这也是日本第一个新闻学研究生院。这一转变与大众媒体自身不断变化有关:24小时新闻播报使时限更为紧迫,记者们不再能从容地书写故事,也不再有时间来训练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让人沮丧,媒体间的混战、媒介入侵私人空间和错误报道导致一般民众对大众传媒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时,新来者凭借对新闻业使命的认知、对法律知识的熟识,及实践经验为新闻界带了一股新风。

悉尼大学媒介与传播系主任Steven Maras对博士层面的教育提出思考。他首先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关于专业博士学位(PD, Professional Doctorates)、专业实践型博士(Practice Based PhDs)及传统的博士学位(PhD, Philosophy Doctorates)的讨论进行了介绍,并集中介绍了国外对前两者的争议。与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的博士学位(PhD)不同,专业博士学位(PD)的诞生较晚,在英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以市场为驱动满足于特定领域的需要,如工程博士、教育学博士等。PD与PhD的区分较为明显。而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则是近十年的事,主要针对与艺术、创意等相关专业,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这类专业实践型博士的讨论集中了五种类型的话语:隔离主义的(Segregationist);PhD学位的堕落(Degradation of the PhD);包含主义的(Inclusive);(后)殖民主义的(Post-colonial);矫正或重整学术的(Disabusing/Reclaiming the Scholarly)。Steven Maras认同第五种话语,认为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是一个反思学术何为的契机,也是反思大学传统的契机。

本次论坛中多位来自英美的院长都强调了新的教育中要包含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大众传播学院主任Judy Turk认为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将带来大量的外包业务,催生出个人工作者的职业模式,诞生不为任何一个雇主而为多个客户工作的技巧娴熟的自由职业工作者。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者要主动探讨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强调新闻传播基本的价值,但也要更加强调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毕业生们不仅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求职者,更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策划人,为一个企业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跨媒介和产业平台的独立工作者。

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新闻教育的新领域。新加坡传媒学院副院长Jackson Yip以新加坡的个案为例,介绍了《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硕士计划》。Jackson Yip认为如今的媒体和创意产业正发生着结构调整,为就业准备的传统教育框架再也不能满足传媒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具有灵活性的全新的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与解决方案来满足不断演变的技术发展。而整合多种资源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则帮助媒体与创意人士的实践工作更专业化。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媒介素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0-02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开始起步。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各类媒介信息的依赖和痴迷程度日渐加深,媒体的自面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谓是迫在眉睫。

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学会如何读解、批判和抵制社会文化方面的操纵,可以帮助人们在涉度主流的媒体和文化形式时获得力量。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解剖和辨析媒介的建构,使人们得以洞悉其中的机理和因果联系。

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归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其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概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关涉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活动。它是针对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大众传媒在引领大学生成长和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及时、迅速、无孔不入地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高职大学生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因此。关注并加强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对媒介的识别能力,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发展自我,顺利完成社会化,应该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它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媒介行为重构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环境变迁紧密相关的教育。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发展的舍力促使社会职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与创新的经济时代,高职教学的内容与实质也应做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职业环境不断变迁的需求。《媒介素养》课程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出发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要求出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单列的通识课程形式开设媒介教育课程如《媒介素养》,是比较适当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有关媒介的理论知识、培养自我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识读能力、利用媒介采发展与完善自我,并通过使用媒介来实现传播的目的,从而形成“人一媒”和谐的共生状态。《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对于应对我国面临转型期社会的各种变化与观念更新,时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公民素质培养将起到积极作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可通过有保障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将媒介分析技能和媒介制作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更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的定位

《媒介素养》课程是一门集传播学和媒介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对媒介信息的获取、评价、分析并进而能够接近和运用媒介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相关知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信息的制作技术。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媒介技术和媒介信息观念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学校藉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可迁移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

高职课程学习的总目标是使高职学生形成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在同一职业群度不同职业群闻进行横向和纵向流动的职业转换与晋升能力。

关于媒介素养的内涵,有学者指出,公民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度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包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应是:一要使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能够有效地、自主地使用媒介工具,对媒介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二是要让学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观,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应用媒介教育的内容学习其他学科。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从能力结构要求出发,具体表现在:首先,学会如何选择媒介和信息,合理安排媒介接触时间,避免无用的、有害的信,包所造成的危害。其次。理解媒介新闻和事实的关系,学会自己分析事实,在多种媒介的不同声音中保持清醒。再次,建立积极参与媒介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参与媒介的能力和批判监督媒介的能力。最后,积极参与到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中,为建立全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意识、促进我国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课程的内容

选择和组织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相对缺乏。考虑到我国传媒和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从媒介获取信息;第=,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并判断其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利

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

高职院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原则是: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和人本位。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离职课程建设的原则,《媒介素养》课程应着重于媒介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方面。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认识媒介,选择媒介,解读媒介,利用媒介。

五、《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诸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和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六、《媒介素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目标设定。首先,按照教材的安排由学生预习单元内容,初步了解单元的中心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上网搜寻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等。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确定自己的探讨主题,进行立题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分类,就可以由学生分组围绕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讨。

2.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定了任务主题学生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利用校园网以及互联网查找资料。就这一步骤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首先,为网络安全着想和快速查寻的目的,校园平台资源库是首选;再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重要的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和处理。

第8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媒介;坦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59-08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媒介融合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还是有规律、有边界、有目的和有层次的融合?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的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既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70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信息和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自然科学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信息融合在一起。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的发展推到极致就会就会产生谬误。基于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

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wil-liam deham)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and divergence);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媒介融合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的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地生发和外延,使媒介融合本来就可能产生歧义的界定更加难以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媒介作为信息产业它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产业有第一产业的农业,也有第二产业之工业,也有第三产业之服务业,何况,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融合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若作偏正词组则有前者修饰后者之别;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是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外国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我们应顺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来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具体说来,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且有化学反应的“合成一体”之意,按media convergence一词的原意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聚合”就是和而不同,各种媒介各有其位,互不湮灭,只是传播强势程度不同而已。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媒介聚合就是指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不失其自身形态的新闻生产的理念和方式的新业态。目前在中国的媒介土壤中,这种新业态还是一种拟态行为。如果将媒介融合放在新媒体技术变迁、媒介规制变迁和媒介运营规则变迁的三维坐标中去衡量,那么,媒介技术就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角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而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因此,不应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和万能化,应将媒介融合限定在新闻媒介的新闻业务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媒介融合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闻生产的新理念、新方式呈现出的拟态行为;其实质是一些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传媒企业利用跨国企业全球扩张寻求传媒企业新闻生产最大利润和传播效果的良好愿望和企图;其诱因是新闻竞争的加剧和新媒体技术传播传受互动、网主天下规则的改变。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媒介融合不是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业态淘汰传统的传播方式和通用业态,而是吸纳优长,共体同生。目前的书、报、刊、广、电、台作为人类信息传播通用方式已被历史证明各自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功用,给受众的感觉似乎被新媒介的便捷方式逼其退出大众传播领域,这在将来也许是完全有可能的。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专业媒介与传播娱乐信息的大众媒介融合在一起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那样“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一样荒唐。但是,这种混淆媒介不同形态和传播属性的论调却大有人在。当下,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老总热衷赢者通吃,强调企业的盈利属性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作为信息产业文化企业不像一般的经济企业,它的精神文化属性受到文化品位和质量的制约,它的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和重复率高会影响传

播效果的认知生成,因为受众在新媒体语境下是积极主动的,网主天下的信息爆炸和遥控天下的选择自由是辩证统一的。何况历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和检测都如潘忠党所言,几乎每一个大家熟悉的媒介效果的假设都将假设当理论,将理论简约为现象。因此,传媒企业老总想象的媒介融合后新闻·次生产,复次、多次传播也许同样难逃传播效果理论假设的臆想和猜度之嫌。 媒介融合的实质有何不同:媒介融合的路径障碍与文化认同差异

以上从历史逻辑的时空观和现实逻辑的问题意识来反观、总结和归纳媒介融合的内涵、实质,前期的翻译、介绍、研究以蔡雯、章于炎、宋昭勋等人为代表,将媒介融合放在新闻业务综合运作的创新维度进行研究。应该说前期的重点在新闻传媒业务论域之内,其视野是开阔的,方法是恰当的。作为一新生事物,媒介融合负载了美国媒体实践和传媒环境中太多的“隐喻”。故其定义至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认同,不仅给美国留下了诸多歧义的解释,而且也给中国带来了认识上的混乱。中美对媒介融合理解不同的实质性差异在于:翻译语义信息负载了两国媒介环境中太多的歧义,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认同的差异。时至今日,媒介融合在中国迅疾向多元化、全方位和纵深化发展,却难有权威性的认同,这集中体现在研究向媒介形态融合、媒介组织融合、媒介规制融合、媒介所有制融合、媒介教育融合、媒介产业融合等方面渗透和推进并呈辐射式发展。学术论文、著作和学术会议、讲座明显增多。好之者大加称赞,迷之者趋之若骛,行之者勇于实践,疑之者一头雾水。解谜之扣似乎都集中在对媒介融合的实质的理解上。媒介融合,从中文字面意思理解,是不同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受众通用的媒体。这一解释在现有学者的论文中屡见不鲜。然而常识性的问题让人质疑:报、刊、广、电都变成以网媒为主的全媒体或通媒体,向不同受众传播信息,这可能吗?这现实吗?因为,人类传播五种方式的演变即可证明,新生传媒对传统传媒都是在继承中“叠加”发展的,至今仍不见原始的声音传播消失在新生媒介上就是证据。正像丹尼斯·麦奎尔所言:“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显示‘大众媒介’正处于衰落中”。因此,媒介融合其功能性的实质应为不同新闻传媒控者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又不失其自身形态综合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拟态行为。这一行为随着媒体演化目前难以界定其性质、功能的走向,因主观色彩强,还难以进行科学测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种、哪一区域媒介是由于媒介融合创造了令人仰观的效益。就媒介融合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传媒企业为传播效果最大化而寻求媒介的新业态,这样媒介融合的演化方向和结果自然是要诞生新质态的媒介,但是,新媒介应吸纳传统媒体优长而不能横空出世,即使新业态的媒体诞生也应与传统媒体并存发展。当前的报、刊、广、电和网竞争发展,只是在传播强势上有所不同,但也不会被新生媒介吞食消亡。就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媒介会覆盖全世界的受众,这就好像不能让全世界的人穿一种衣服吃一种食品一样。另外,任何媒介的单一化都可能导致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单一化,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当然,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现存大众媒介成为专业或特殊媒介,比如报纸受数字媒介、手机报等的冲击不再受大众的青睐可能退出大众媒介领域,这不仅有可能,而且也许会转化成现实。

本文利用逻辑规律方法界定媒介融合的实质,客观地说,在大众信息传播领域,新闻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受众市场的最大化或全方位覆盖,克服信息间歇和信息分级对受众造成的瞬间盲区,同时为了提高新闻生产力完全有可能、有必要进行媒介融合。但受众信息饱和之后,即使信息再“一鱼多吃”,毕竟还是同质信息,受众拒绝接受。对于专业媒体,诸如科学、文化媒体,如果都能融合,不但泯灭了事物的个性,也扼杀了受众的个性。因此,在界定媒介融合的内涵之后,还应对媒介所有权融合、产业融合等关键问题作一分析。

如何评价“媒介所有权融合”?这是如何看待媒介融合性质的另一佐证性的问题,中外认识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国家媒介所有制大多是私有制,媒介是由传媒公司和新闻集团掌握,媒介受市场驱动,在利益制衡条件下可以自我调整,“坦帕模式”就是很现实的例子。西蒙·詹科夫等人在对媒介控制调查中发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媒体被家族或国家所控制。在97个国家的调查对象中,只有4%的媒体、企业是多方控股。不到2%的媒体企业是其他形式的所有权结构,仅仅2%的媒体企业归雇员所有。平均起来,家族控股的报纸占报纸总数的57%,家族控股的电视台占报纸总数的34%”。这种家族控股的媒介企业发展成为默多克传媒帝国,其媒介融合的程度自然会相当高的,而其麾下的报刊电台的“窃听”事件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难道还不能证明垄断对社会的危害吗?而在中国,媒体为国有制,其所有制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受众群体的公有组织。任何媒体所有权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利益大调整,而且关乎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和谐等问题。因此,媒介融合既要考虑到行业自身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其他部门,尤其是后者,这是影响中国传媒融合慢于美国的主要因素。

中美媒介融合进程有其共同的演进特点:都是以技术进步为牵引,以惠及受众为目标,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诱因,从而形成媒介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特点似乎无人质疑。然而,在媒介融合的路径中产生分歧,到底是像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所言的“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fing convergence)、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presentation convergence),还是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戴默所言的交互推广(cross-promotion)、克隆(clo-ning)、合竞(competition)、内容分享(content sha-ring),抑或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甚或大媒体产业融合以及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的融合。凡此种种,有关媒介融合的分类形态,如果涉及内在本质,因中美国情以及文化认同的差异,会呈现出迥然各异的观点。美国媒介自1996年《电信法》公布以后逐渐打破信息设置行业、信息内容生产行业、信息资本投入行业、信息监管行业的界限,在利润制衡前提下,会寻找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的联盟。媒介融合“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扩张的有机表现”。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媒介融合当然是依靠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而路径障碍则是在利益结盟之前提下谁先试水?从哪个环节试水?虽然有21世纪初时代华纳的结盟,但2009年12月9日最终还是分道扬镳,走向分裂。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集团,尤其是跨国、跨洲际的传媒集团并未出现,而人们目前公认的美国最著名的媒介融合例子——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媒介总公司小试牛刀,这家公司的《坦帕论坛报》、wfa电视台和tbo.com网站在2000年3月份搬入一座占地12.1万平方英尺、造价4 000万美元的新的新闻中心。这3个媒体的新闻编辑部的员工不再只为一家媒体服务,而是通过媒体平台同步“消息”。这一媒介融合的雏形是从新闻表达融合开始的。新闻业作为大众传播业,社会关注度高,受众参与广泛,商家盈利高,媒介融合的障碍在一集团或公司、地域自然少些。加之美国的传播业监管淡化意识形态,信息产业和其他行业之间转换相对自由,故媒介融合初露端倪,而我国的媒介融合似乎还缺少这样的案例。国内一些报纸在“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下,“纷纷在实践中大兴土木,落实它”。但是,“取得实际收效的有多少呢?”“一些报纸的新闻网站也做了十几年了,又有几家能实现赢利或者形成一定规模呢?”在跨媒体出版中似乎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多数出版社跨媒体出版尚未实现赢利,其中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的图书出版社占了较大的比重”。中国媒介融合的进程较为复杂,其路径障碍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除政策体制以外,还有行业壁垒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 体所有权私有制不同,中国的媒体所有权是国有(公有)制,媒体格局是四级建制、混合覆盖:既有中央纵向宏观管理,又有地方横向行业管理;媒体市场分布和占有就更复杂,既有党报、党刊、党台,又有都市报、刊、台,也有行业报、刊、台,加之以互联网做平台,都集中在信息传播内容生产改革这一焦点上。最近三网联合,又使电信业、it业媒介产业垄断经营需要打破之声呼之欲出。那么,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到底是谁吞并谁?谁是龙头?从目前工作进程看,由于利益制衡和行业壁垒坚实,这一工程正在12个城市试点,其效果还难以评估。但是,三网

融合慢的主要原因恐怕是电信基础设施行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于传媒产业,传媒产业进行产业融合犹如小蛇吞象难以撼动电信业。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中心的《2009年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220.82亿元。而中国电信业2月份总产值为556.14亿元。两相比较,孰重孰轻,不言自明。另一重要问题是,从媒介的产业属性来看,中国恐怕和外国也一样,任何政治逻辑都要大于经济和产业逻辑,何况产业属性要远远大于传媒产业。当下,一些研究者屡屡提出三网合一,传媒业做大头。然而现实的逻辑是谁有资本谁腰粗。在外国,也许可以由于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但在中国必须靠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更何况三网合并以后人们期望的媒介融合是谁主政前景难卜。

对媒介融合实质的不同理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文化认同的差异。如果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认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因为“认同”本身就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寻求认识的真谛。正如社会家汉斯·摩尔所认为的那样,“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面,认同是对一个基本的普遍拥有的信仰、模仿及价值的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对于媒介融合,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来认识,这里的“积极的防御”不是排斥,更不是拒绝,而是合理的吸收为我所用。这里的“维续自身”,就是能维护民族文化血脉的健康流淌。对此,我们要警惕媒介融合在商业逻辑掩盖下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媒介文化的侵袭。尹韵公认为,“科学技术的背后都或浅或深地隐藏着文化和制度的逻辑,接受一项别国的技术往往意味着要接纳其背后的文化乃至制度。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在文化乃至传媒制度方面同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除此之外,更应警惕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对人文主义的戕害。正如马尔库塞所认为的,技术理性已经取代价值理性成为统治理性,即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化,成为控制人、社会、自然的主要手段,社会文明愈是发展,科学技术愈是进步,就愈扩大对人性的奴役和摧残。技术理性使得个人意识、内心自由、心理本性的私人天地被完全占有,个人成了没有反抗性和挑战性,只满足物质需求的单面人;社会成了没有反对派,没有反对思想的单面社会。以此来衡量,媒介融合到底应是人文至上,还是技术至上?这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到单个的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和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受众在认知中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心理来判断事情的正误,从而形成一种先人为主的刻板效应。中国的受众对传播业的认识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政治家加商家加专家办报(台、刊、社、网)的思维模式,似乎媒体做内容产业是天经地义的,电信业做内容产业似乎不务正业,旁门左道。而在现有的政策规制中是不允许电信业做内容产业、办媒体的。一旦放开,电信业凭借雄厚资本和现有技术,吸引高端媒体人才,现有媒体哪有招架之力?谁融合谁,谁做主业则很难预料。因此,人们文化认同的差异也是媒介融合缓慢的原因。

三、是实然性的现象归纳还是应然性的理论假设:学术喧闹与理论变异

社会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人的认识受客观事物发展的限制。正如康德所言:“知识是外部经验加诸于内在认知结构的产物。”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进行实然性的现象归纳研究,探究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应然性理论假设研究,预测事物发展的前景。这两者都应具有科学性并以实践为基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认为,“近来社会科学界包括传播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以为纯思辨可以罔顾现实。罔顾现实有时候就让我莫名其妙,中国的现象是这么回事吗?所以从事思辨研究是一种路径,跟从事经验研究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你的根要扎在现实中,要接地气。”纵观媒介融合进程及其研究现状,基本上采取了上述两种研究进路。在所有的研究中,无论是微观研究技术融合,还是中观研究媒介形态融合,还是宏观研究媒介产业融合,都基本上是现象归纳和理论假设研究。美国

的假设研究以安德鲁·纳齐森的“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和布莱恩·布鲁克斯的“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以及最早提出简练定义的浦尔所说的“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各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为代表。这种“假设”、“趋势”、“联盟”到底是否具有科学性,要受到美国传媒实践的证实。蔡雯认为,“媒介融合”在西方新闻传播界成为研究热点,是新闻媒体的融合实践发展,然而致力于现象归纳研究最多的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章于炎、肯尼迪、弗里兹、克罗普等人,为寻找媒介融合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性,对15位媒介融合的编辑、记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调研,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新闻业务探讨;凯文·曼尼(kevin maney)是对“大媒体”(mega-media)产业融合的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学者,维森兰特·f·福莱克(vincent f.flaik)与澳大利亚斯蒂弗里·奎因(ste-phen quinn)合著《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也是探讨实务操作较早的著作。这些研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在新闻实践的新闻业务融合上。不难看出,美国最初的媒介融合意图是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获得最大传播效果。 如何呢?诚如上述所言,前期是翻译引进,然后是将媒介当成一种理论在中国的媒体实践中寻找“关联性”。根据柳絮青研究《“媒介融合”的研究评述——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为依据》所涉及的论文作者身份进行统计,竟然69%出自学界,而业界人士研究仅占31%,且都是理论假设研究。近期出版的媒介融合的著作中,大多是博士论文。从研究方法上看,几乎全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少实证和调查研究。从中国媒介实践看,还找不出像《坦帕先驱报》那样媒介融合实践的例证。有人认为,河南报业集团进行报网互动是这方面的尝试。《河南日报》与河南报业网共同主办的《焦点网谈》栏目,每周二、四在报纸上刊登两个版;报社的总编和记者协助网站开设《总编在线》《记者连线》栏目,网站则为报纸提供征稿园地。这种姑且算是媒介融合雏形的例证,遭到业界人士的质疑:这与跨媒体传播、媒介联动何异?这是媒介融合原初意义上的实践行为吗?因此,国内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能否像美国一些学者那样,做一些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会更有说服力。笔者2010年9月为西安市宣传部组织的记者、编辑培训班授课时做过问卷调查,在受访的104人中,当问及“您是否知晓是哪位学者提出媒介融合的”时,竟然有95%的学员不知道,而问及“当前媒介融合的困难障碍是什么”时,86%的学员未填,由此看来,业界对这一术语并不了解。因此,无论如何,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理论假设还是一种现象归纳,无论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趋势,还是一种现实,都要顾及媒介实践,不能靠想象去研究。只要有利于传媒业提高生产力、惠及受众、促进社会进步,都应以期待、关注、扶持的态度善待它。

“媒介融合”作为译介的外来词语,由于其发展具有动态和不确定因素,因此梳理、反思、研究媒介融合在中国的释义具有更大的难度。然而,反观后视镜是为了前进,学术致思是为了提高学术进步。这一发展日炽且更趋火爆的传媒现象,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比20世纪末传媒界出现的“新闻策划”动用的学术资源、涉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已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毋庸置疑,媒介融合受技术和市场两轮驱动,在世界传媒领域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无人怀疑。但是,这一正在发生、变化的新事物,能否就是一种新模式、新理论去指导业界的实践则是令人置疑的。结合坦帕(tampa)实验,高钢在媒介融合刚进入中国就质问:“本学科的同行们能否同意——假说经过了有效检验?从实验的资料、数据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概括出某些结论,这些结论是否来自被检验的范围之内?”对于上述这些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坦帕仅仅是“媒介融合”研究的开始,还没有提供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资料,不但不能得出结论,也没有完整的理论可言,在媒介领域发生的种种融合行为(业界兼并和购买股权、控股、技术更新)能够称为“媒介融合”?这与媒介融合的内涵、本质之规定性何涉?则是令人置疑的。作为实验,就有成功与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高钢教授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再结合最早翻译并研究“媒介融合”的学者蔡雯、章于炎的论文,他们都将其限定在一定新闻研究论域之内,没有超出新闻业务融合的范围。

而,最近媒介融合研究的炽热波及业界的践行和教育界开办媒介融合新专业。这在中国媒介融合较贫瘠的土壤里长出的是“恶之花”,还是结出的丰硕果实确实令人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