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06: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美食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煤矿企业;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建设
我国是一个煤矿大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依然禁锢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经营势必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状态,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煤矿企业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煤矿企业的重要意义
1.更好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对于其企业管理一直处在一种半封闭的状态,长此以往导致其企业经营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管理模式较为传统陈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已明显不能跟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脚步。加之煤矿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普遍存在,进而使得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难度变得更大,进而导致我国的煤矿企业不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煤矿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摒弃企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文化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使我国煤矿企业适应社会的需要。
2.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
我们都知道,任何企业想要发展都跟企业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在煤矿企业中,不同的员工由于各方面因素其努力的方向和程度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使得企业产生内耗,进而会使得企业的发展潜力得到限制。而企业文化可以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规范,使其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使员工的努力方向保持一致。因此,煤矿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有效的优秀企业文化并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的目标与企业文化融化在一起,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3.是煤矿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企业发展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而我国的煤矿企业更是要遵循这一思想。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我们的企业才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
4.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总是给人一种开采资源、安全性不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不好印象,这就需要加强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塑造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以此来改变煤矿企业给人的固有印象,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在我国煤矿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度不够,进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加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队伍当中,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大多企业管理者认可。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比较肤浅,没有引起企业管理层的足够认识。部分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工作来说可有可无,甚至有部分领导认为员工的任务就只是生产经营而已,只需要掌握基础的工作技能就足够了,对于企业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是必须参与的。因此,企业往往只注重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而不愿意花钱在人员素质的培训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上。即使是在开展大范围的各项活动中,也只是临阵磨枪,这样反而加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担子,使其对企业文化工作产生逆反抵触的情绪。由于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进而使得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了重要的支撑,大多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撑,煤矿企业文化也仅仅以一些简单的条幅口号的形式来呈现,而这种形式显然不能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想效果。
2.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艰辛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然而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探索怎样更好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些管理者认为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是政工部门的事,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关联,这就导致煤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难以持续,企业部门不能联系企业实际开展工作,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3.缺乏员工群体基础,企业文化难以落实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来源于企业员工,来源于企业员工的长期成产经营实践。而在有的煤矿企业中,企业文化只是由少数领导者编制的文字口号,只能反映几个人的理念,而没办法真正反映出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共同理念,渗透到企业每一个环节环境中去,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否则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重形式轻实质
当前,我国许多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实质的现象。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往往对实质的建设比较少,而大多仅仅停留在要求多的形式上。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了解得不够充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错误;另外就是企业领导者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而只是一味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文化建设内容,这样不单使得企业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而且搬来的成果并不适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进而使得企业文化完全发挥不出其真正的作用。
5.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宣传
在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干部职工往往只是注重了对于内容实用性的建设,在企业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并形成有效的总结,也没有能够使企业员工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了些许人文色彩。
三、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结合以上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几点措施意见。
1.正确认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煤矿企业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才会重视并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煤矿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岗位及工作专员来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宣传,这样就能够使得企业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认同并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支持。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在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融合联系在一起,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了解,并尽可能地满足,使员工在内心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观念进行认可并积极投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中来,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在这一活动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所带来的自豪与归属感,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的宗旨是为员工提供一种高品位的精神理念和高层次的行为规范,用企业精神培育员工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煤矿企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中去,投入专项资金积极营造文化环境进而造就良好的企业舆论氛围。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定期开展娱乐活动,比如举办员工文化节、周年庆典、体育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满足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使职工在文化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同时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
不管是在哪一个行业中,领导的带头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煤矿行业亦是如此。在煤矿企业中,企业领导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并不断向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内涵的宣传讲述,带动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在全体员工中间形成极强的凝聚力,使员工树立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信心。
对我国煤矿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需要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切实联系企业自身状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为煤矿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淑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探讨[J].新西部: 下旬,理论.2012(05).
[2]李敏华.试论煤矿企业打造优秀企业文化 [J].改革与开放.2012(08).
[3]侯秉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05(12).
[4]潘方强.关于构建成熟企业文化的若干思考 [J].广西电业.2010(01).
【关键词】《非诚勿扰》 传媒文化 媒介传播 影响
《非诚勿扰》的走红
电视相亲类节目是在媒介激烈竞争压力下的新型产物,虽然它并非由中国媒体原创,但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让该类节目的原产地美国的媒体《今日美国报》等都大为惊叹。“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最新统计,包括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所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非诚勿扰》的收视率领先当周收视第二名将近180%。”①
《非诚勿扰》节目符合当下社会关于“剩男”“剩女”的话题,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并且成功运用了“视觉传播”效果,无论是节目内容的包装还是女嘉宾的形象上,都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度。《非诚勿扰》的游戏规则使得全场节目充满变数、伏笔重重,更增加了其收视率。此外,精准的“时尚、婚恋的真人秀”节目定位也让《非诚勿扰》高居收视榜首。当然这里也不能不提到的“话题”因素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电视台频频制造的各种噱头正是这类节目火爆的最大理由。“拜金女”“富二代”等互相攻击的出位语言,在《非诚勿扰》里不止一次出现,而且甚至保持着较高的频率,这使得“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大型网络讨论区内有大量针对该节目褒贬不一的发言,而且言辞同样犀利。即便如此,该节目依然能够“夺冠”,由此使得同行竞相羡慕、效仿。“从已播出的节目来看,一些处于弱势、低收入和长相一般的男嘉宾,其经济能力、容貌、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无不成为女嘉宾的调侃对象。一些节目中明显表现出嫌贫爱富、轻视普通劳动阶层的不良现象。”很多话语“体现出了80后青年对感情处理的直接而粗暴,甚至是不负责任。”②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阐述了这样的两个观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会使一切文化变成附庸甚至消失,而这种消失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电视无法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 。③如今,在由“看图时代”向“读图时代”演变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是对电视可以将任何文化都具象、直观、浅显地呈现的一种肯定。”④当代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的转向使得传媒文化形成了视觉霸权,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尼尔・波兹曼的理论。“尽管传媒文化方式多样,但从当展来看,有一个明显的‘视觉文化转向’―― 视觉性成为传媒最为有力的手段,以至于视觉性压倒了其他因素或形态成为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主因’(dorninam)。”⑤
传媒文化(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大众传播影响着传媒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传媒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大众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等。尼克・斯蒂文森说,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本身就属于文化范畴,媒介就是文化的产物。有了文化,就需要传播;文化越繁荣,传媒越发达,传媒文化越繁盛。传媒文化(Media Cultures)这个概念最能反映传媒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影响,同时表明传媒自身也构成一种文化系统。⑥
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传播形式及传播内容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觉文化突出,电视媒介注重“形象包装”。现在,无论是图书、杂志和报纸等传统的印刷传媒,还是电视传播媒介,甚至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正在遭遇着“视觉的征服”。当“读图时代”到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图像侵入了传统上以文字为主的印刷物世界,也正因为“视觉至上”原则,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以超凡的色彩和夸张的布局来争取更多的受众。《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形象包装”充分体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电视媒介的巨大影响。节目的包装非常精心细致,不论是现场整体的环境氛围、灯光服装、化妆以及道具,还是节目的背景音乐、节奏控制等等,都尽量与节目的目标受众“时尚的年轻群体”贴近。同时节目参与者的装束也十分靓丽养眼、打扮时髦前卫、表现大胆奔放,多位平面模特的加盟更在无形中为节目创造了较多的看点与卖点。
我们甚至可以亳不夸张地说,电视传媒如果缺少视觉冲击力,同时又面临互动式新兴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将会立即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电视传媒越来越追求视觉奇观的效果。今日电视传媒的视觉性高低可以说是传媒影响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代传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视觉性或视觉资源的竞争。将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核心竞争称之为“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上的竞争,乃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较之于其他媒体,当今的传媒奇观,一方面体现为视觉性压倒其他要素,视觉的诱惑和追求上升到首位,因而很容易压制受众自觉的理性批判和思考;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因此传媒内容本身也日益碎片化和平面化,难免会挤压了传媒内容生产的文化意蕴和思想深度。⑦
第二,传媒文化促使电视媒介商业化与娱乐化。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媒文化的繁荣程度。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不得不把评判权完全交给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至此,为了讨得广大消费者的欢心,传媒文化不得不将电视媒介推向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道路。
《非诚勿扰》以夺得收视排名第一为目标,娱乐自己、娱乐大众为手段,全然不顾由节目内容而引发的各类争议。看过几期节目的观众都会发现,每一期节目几乎都会“精心”设计一个话题,或与金钱有关,或与道德有关。比如,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宝马女”,牵一下手要20万的“拜金女”,甚至是因出言不逊、不可一世,招致所有女嘉宾及现场调解员乐嘉“攻击”的“富二代”,明明条件很好,却迟迟不肯速配下台的女嘉宾,这些都会成为受众攻击的看点。诚然,为讨好消费者,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一个主要的目的。于是,受众想要什么,《非诚勿扰》就做出来什么,美女,金钱等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毫不加回避直接讨论,虽然收视率提高了,但是对广大受众的误导与错误的价值观的宣传,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传媒文化娱乐化的巨大弊端,它削弱了传媒文化的深刻性,导致其日益趋向浅显低俗的娱乐化,并颠覆了现存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第三,传媒文化激发了受众“偷窥欲”。《非诚勿扰》节目在激发受众“偷窥欲”上做了很好的处理,甚至可以说,该节目的火爆也归功于敢于暴露男女嘉宾的隐私。将功利主义裸地摆放在公众面前,对自己交过女友的数目坦然暴露给公众,得益于受众对隐私的好奇,由此《非诚勿扰》超越了多数电视传媒节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副教授于德山认为,真人秀改变了大众对隐私和自我表达的态度。事实上观众和真人秀节目的关系远比一般节目复杂,他们收看并不是因为某个角色是行为模范,而是因为彻头彻尾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的深层含义是:真人秀节目迎合了人性中坏的成分,尖锐丑陋,喜欢看人出丑。”⑧《非诚勿扰》的制作人王刚也承认,其实只是借着婚恋交友的名义,节目的实质还是真人秀。
如今为了提高自身的商业价值,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介,将各种花边新闻和明星轶事作为“卖点”;在电视节目中,更是毫无限制地暴露被采访者的私生活,以吸引受众;在互联网中,个人日记更是被搬上博客以曝光个人隐私作为增加点击率的筹码,等等。当代传媒高度娱乐化,越是奇异、刺激和耸人听闻的私人素材,就越有传媒的商业价值。然而却因为中国的传媒立法尚不健全,以至于导致了传媒对私人生活的窥探,进而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传媒伦理问题。
在这个“快餐化”与“物质化”高度盛行的时代,相亲类节目只是顺应浮躁的环境而滋生的产物。传媒文化对电视传播节目的影响也绝非仅限于以上三点,更多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分别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经济学院)
注释
①《非诚勿扰》baike.省略/view/1664023.htm?fr=ala0_1。
②王彩平:“‘热相亲’的冷思考――兼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实践》,2010年第6期。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4、110页。
④江月英,贺莉娅:“真人秀节目的‘怪胎’:电视相亲类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例”,《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4期。
⑤⑦周宪:“传媒文化:做什么与怎么做”,《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
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必须在思路上明确、清晰,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并以安全文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应在思路上确立如下两个要点:一是安全文化构建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安全文化构建必须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仅是在观念上的结合,更要实现目标、方针、措施等多方面的共同结合。具体来说,新时期煤炭企业应将安全文化构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建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从而实现安全文化构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动。二是安全文化构建和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还应和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从媒体公开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来看,出了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往往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存在很多漏洞和隐患,并在适当的时机爆发出来。血的教训要求我们,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完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果说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属于“软实力”,那么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属于“硬实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必须同时注重“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培养,并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共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具体对策
那么,新时期煤炭企业究竟应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呢?结合笔者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的把握和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提出如下三点建议,并将其归纳为“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职工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煤炭企业为了构建良性的安全文化,应首先注重职工在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应使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乃头等大事,必须狠抓不放。为了有效地实现职工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企业应在安全文化构建中以多元化、全方位的理念,激励和惩戒并重,使职工能够在观念上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二是注重企业制度上安全隐患的排除。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安全生产制度上的隐患所导致的,因此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注重安全隐患的排除。在安全文化构建中,煤炭企业可以践行群众路线,发动广大职工干部,要求他们将各自岗位上的安全隐患积极排查和上报,并由企业制定统一的整改方案,确保安全隐患能够得到有效消除,以实现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
【关键词】文化杂糅理论 美国古巴裔移民 双重身份
20 世纪80 年代,霍米・巴巴提出文化杂糅理论。这一文化身份理论包涵“模拟”、“协商”、“杂糅”、“文化差异” 和“第三空间”等重要概念。巴巴认为,“既然民族的‘混杂性’不可避免,文化上的身份和认同也不例外”。因此,他“拒绝一种始源性的、稳固的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而宁肯选择一种矛盾的、协商的和演现式的双重身份”。巴巴认为,文化身份之间并非相互排斥、分离,而是在交流碰撞过程中相互杂糅。文化身份的界定既然具有可改写性,在身份重新书写的过程中则定会染上其他文化的印迹,任何文化身份不再是同一本质的静态产物,而成为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阶段结果。总之,在文化杂糅理论中,同化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移民在与东道主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双方都在相互运动,彼此调整以找到最合适的相处模式,由此生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糅文化。
首先,古巴国内的情况为古巴人移民美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条件。古巴共和国在1959年,成了西半球唯一一个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卡斯特罗在经济、社会,政治诸方面的变革日益激进,富有阶层以及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动摇并离开卡斯特罗革命阵营,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对祖国是忠心的。他们的不满并不是针对他们的祖国人民,而是针对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卡斯特罗政权。所以,许多古巴移民保留了对其古巴身份的认同感。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有大量人口由于政治原因从古巴移民到了美国,他们虽然离开了祖国,但是他们都认为是政见不合,而非对于古巴这个国家和古巴人这个身份的不满,这也就成为他们移民美国后仍然会保有自己古巴身份的原因。从1959年到1962年的古巴移民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古巴社会的精英分子。从总体上讲,精英阶层是这次移民的主流群体。受教育程度高也是1959-1962移民人群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移民美国的古巴人大多都是这个国家的有钱人或者是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也为他们后来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将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杂糅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人文基础。
其次,当时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也为古巴移民融入美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美国国会在1965年通过-个新移民法,即《移民和国籍法》,并在1968年1月开始生效。该法禁止按民族、种族、出生地和居住地的属性来签发移民签证。另外,为了满足美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法对美国所需要的各类专家、学者等科技人才以及政治“难民”也给予优先考虑。60年代初来到美国的古巴移民都是学历较高的既有良好素质,又来自富裕之家的古巴社会精英,这一点博得了一向偏爱人才的美国社会的好感,也满足了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使美国社会对于古巴移民的容忍度大大提高了。总之,无论是处于政治目的的考虑,还是出于发展美国经济的考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于古巴的移民政策是非常宽松的,整个美国社会对于古巴移民的容忍度也是很高的。这就为当时的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将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杂糅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古巴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迅速完成了美国认同并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并不是全盘的美国化,与此同时,其古巴人意识也在不断得到强化。古巴移民的美国认同主要是认同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资本主义的制度。不过,认同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全盘接受美国主流文化,抛弃自己原来的文化和历史投入到美国的大熔炉当中,在此过程中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并将其融入到美国文化中,丰富美国的文化内涵。例如,为美国文化增添了热情爽朗的拉美风情,在美国形成了小哈瓦那城,不断推动美国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所以,古巴移民在认同美国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古巴认同。古巴移民由最初的迫于生计而认同美国逐渐发展变为主动认同美国的社会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而为自身在美国的发展并最终融入主流社会平了道路。因此,古巴移民在努力适应美国社会,学习生存之道时不忘在异国他乡继承和发展古巴的传统文化,为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离开了祖国的古巴文化也发生了变化,融入了一些美国的文化内容,不再是原来的古巴文化了。在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杂糅,二者体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因此,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可以说是文化杂糅理论能够适用美国的典型例子。
参考文献:
[1]王宁.霍米・巴巴和他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南方文坛,2002.
[2]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Richard R.Fagen,Richard A.Brody and Thomas J.O’Leary, Cubans in Exile:Disaffection and Revolution,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关键词]大学校园 环境文化 美学 主体精神
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与建设,从理性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其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科学地分析和确定它的固有价值与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校园环境的美学审视
1.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从美学角度分析,对环境美化的过程就是对环境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美的潜在客体进行精神化再创造的过程,是对其文化价值进行再挖掘和再升华的过程。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下了创造者的审美感受,物化下了构思者的精神体验。因此说,以美学指导思想规划和建设的校园环境必定是技术和艺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
2.校园环境中的审美客体具有多样性
校园建筑园林环境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校园建筑园林会融多种艺术为一体,利用其独特的语言空间,将各门类艺术各自固有的审美特征不断渗透、交汇、同化,构筑成具有综合效果的美的校园建筑环境。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真实、集中地创造出山水风景、建筑厅堂,为学生的休闲、学习提供清静、幽雅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景物,运用适当的艺术手段含蓄地表现出大学的文化精神来,在抽象的艺术形式中注入具体的象征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赋予有限的形象以无限的意境。
同时,优秀的校园环境往往并不仅满足于对传统建筑园林追逐自然和诗情画意的领悟,其审美领域超出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范围。近年来,校园公共环境所具有的社会美的美学客体价值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日益显现,引导公众意识养成成为环境育人的新内容。校园公共环境,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环境最好的过渡带,成为检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理想的试验区。校园公共环境的内容、形式日趋丰富,使其作为大学文化精神载体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日益增强。从大学校园审美构建的理论角度看,校园公共环境中蕴涵的美的形式主要是社会美,同时又兼容和扩延着科学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多种其它美的形式。它呈现出的是大学文化精神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校园环境与主体精神内化的关系
1.主体精神内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是以主体为本位的教育。素质的最高层次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最高层面,就是主体所内含着的沉淀于主体内在心理结构中的稳定的社会文化精神,即文化素质。这种社会文化精神因主体及其所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它敏锐地折射着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影响,并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有目的地将优秀的大学文化精神稳定地内化到学生这一主体的内心结构中的过程。
2.审美是主体精神内化的重要方式
审美活动并不能完全归结为人的生理活动,从根本上讲,审美是主体的一种文化精神活动。“虽然审美活动是在物理与心理之间展开的,也的确离不开‘刺激——反应’的生理过程,但在人接受刺激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都有文化因素的参与。” 尽管美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承载文化精神的客体也同样具有多样性,但在审美的本质问题上,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美学家、艺术学家,在长期深刻地关注和思索之后,都用各自的语言阐释着同一个理解,那就是:审美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蕴涵在客体中的文化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人与环境沟通的桥梁,是人解读环境的语言。
三、校园环境美化的价值辨析
1.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在的需求
优秀的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的重要客体。它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使大学生通过审美这一与环境沟通的特殊语言,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得以解读和体味校园环境中所蕴涵的文化气息,通过校园环境美的可感性、可愉悦性陶冶着自身的情操,加深着生命的体验,传递着大学文化精神的韵律。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以其强大的熏陶和同化力,使学生从这面“镜子”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潜移默化着心灵,构建完善着个性,健康稳定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势、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得以精心培育。
2.校园环境美化和建设是主体教育的重要环节
站在认识论的立场,从对大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校园环境美化和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或从属的,而是大学教育诸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不仅要通过物质和生活保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同时还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实在在地担负起环境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政治文化 会民文化 公民社会
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形成并相对稳定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公民文化就其实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政治文化,其蕴涵着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其社会化又推动政治现代化进程。因此,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我们认真研究公民文化的特质及公民文化成熟国家的经验,以此来指导我国公民文化的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民文化及其特质
公民文化最早由阿尔蒙德提出。他和维巴在政治文化研究基础上提出:“公民文化是适合于保持一种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政治过程,能有效地平衡政府的权力与政府责任之间的张力。”公民文化特质如下:
第一、公民文化是权利本位文化。权利本位文化有两层含义:其一,在个人与政府的关系上,公民支配政府,政府则保障公民享有当家作主地位的绝对实现;其二,政府权力的设定和运行是为了公民权利更好地行使和实现,权力必须始终满足权利的要求和主张,并接受权利的平衡和监督。
第二、公民文化是一种忠诚的参与型文化。公民文化在国家体制内部具体体现为:公民对于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表示认同和理解;对于国家政治事务能够自觉、理性、制度化地参与;对于政府的工作给予信任、宽容和理解。民主理论家们都强调民主维持要求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使命感,同时还依附于法律与权威。不难看出,公民文化是对高效民主政府工作的最好支持。
第三、公民文化是一种复合文化。依据阿尔蒙德理论,每个国家的公民文化都是村民、臣民和参与者文化程度不同的混合,其结果是一整套均衡的政治取向。即存在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但不至于损害、摧毁政府的权威;存在着政治参与和情感信仰,但却温和节制;存在政治纷争,但受到制约。可见,公民文化是高效政府最好的监督。
第四、公民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即使在成功的民主制国家中,公民身上也是既保留了传统的、消极的臣民角色,又有现代的、积极的政治参与者身份。
由此可见.公民文化是一种复合的,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它既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现代文化的特征。它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这些平衡实质上就是共识和分歧、权利与责任、情感倾向和情感中立之间的一种理性平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们知道,民主政治制度是现代国家民主结构得以稳固和正常运作的前提,而公民文化恰恰蕴涵着民主政治的基木原则和精神,因此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必须以公民文化的社会化为条件。美国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美国公民文化的特点
公民文化创造了一种较适宜于公民参与的政治环境,该环境是在英美国家渐进的政治变化中逐渐形成的。与英国相比,美国公民文化似乎更为成熟。下面我们来分析美国公民文化成因及其特点,为我国公民文化培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美国公民文化的形成
首先,美国公毛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历史形成的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人民按照乡镇自主的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事务,都在公众场所召开公民大会讨论决定。这充分反映出其突出的特点:本质的民主。众所周知,美国主要居民是英国居民,加之英国殖民对北美的长期统治。于是,在特殊背景下,这一传统促进了美国独立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积极参加公共事务的觉悟。托克维尔把乡镇巨;治的传统看成是美国人民主权和在实践中确立的公民自由原则的根源。
其次,美国公民文化表现出来的极端严肃性,来白宗教信仰。新教伦理不仅从白身的理论内涵,而且从新教徒的实践中保证了民主。清教徒深受洛克政治哲学中个人主义的影响,认定个人高于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社会与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利益。韦伯曾说过,“在构成近代资本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要素之中,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新教的教义指导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并成为其政治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而求助于宗教是因为他们认为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宗教是对自由的保障。
最后,教育、习惯等在培养公民文化方面也起到了作用。托克维尔说:“毫无疑问,美国的国民教育对维护民主制度是有大帮助的。”在美国,对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教育,都是以政治为目的,而且在启迪智力和匡正人心的教育之间没有分离,这养成了美国人一种天然对政治关注的习惯,他们差不多总是把公共生活的习惯带到私人生活,在私人生活中积累经验。而众所周知的是,美国人认为“真正的知识,主要来自经验”。
由此可见,在美国民主制度建立之初,公民文化的形成在精神层面上主要依靠的是宗教信仰,而在现实层面则主要依靠的是历史的实践和教育。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基础上,才形成了美国的公民文化,这为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公民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传统媒体;文化传播;微调;附着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094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0
[基金项目]本文为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西部文化建设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ZSY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凤莲(197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师,研究方向:电视文化。
文化是公认的软实力,传播文化是一种文化展示形象及建立沟通、寻求理解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播要实现入耳、入眼,更要实现入心,因此优化传播策略、实现效果最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传播策略的建构需要考虑环境、主体、内容、渠道、对象等多种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接收终端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已经变成很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载体,微视、微电影方兴未艾,俨然已经进入了传播的“微”时代。受众的注意成为传播者争夺的焦点。负有文化传播重要责任的传统媒体,亟需顺应微时代调整传播策略,以更好地完成传播文化的使命。
一、传播角色的“微调”
微环境不仅改变了媒体传播文化的行为方式,也推动着媒体调整自身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角色与定位。传统媒体具备可信度高、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应充分发挥这样的优势,适度“微”调传播角色,改变长期形成的“喉舌”等刻板形象,做大众的“贴心人”、“小棉袄”, 打造出平民化的传播平台。在传播文化方面,传统媒体不仅应坚守传播者的角色地位,同时也应强化资源整合者、产品开发者的角色,主动承担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媒介资源整合的任务[t1]。
某一地域的文化是多样的,每一种文化也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如齐齐哈尔市有冰雪文化、鹤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2]等。人们对某一文化也会有角度理解,一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自由局面,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众声喧哗、没有主线的景象,最终削弱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具备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应主动承担起文化资源整合的责任,将政府机构、文化传承者、艺术创作者、理论研究人员、社会媒体等整合为一体,传递出关于文化的认知最强音。齐齐哈尔市鹤文化资源丰富,历届政府都着力将“鹤文化”打造成城市名片,曾举办“观鹤节”、“鹤文化艺术节”、“鹤文化与城市发展论坛”等活动。在政府主导下,齐齐哈尔市的传统媒体也倾力于传播“鹤文化”。齐齐哈尔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只飞翔的丹顶鹤,从视觉识别的角度凸显了鹤文化对于鹤城的标志性意义;电视台开办有《鹤城印象》、《直播鹤城》这样的经典栏目;推出过湿地系列报道等活动;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也有意识地强化了“鹤文化”的传播。很长一段时间,报纸上都开设有以丹顶鹤为摹写对象的摄影、书法、绘画、诗歌、散文等专栏。但我们可以发现,以报纸、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还没有充分整合多种资源,如文化研究者发声不足,缺少普通人展示鹤文化认知的平台。
传统媒体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开掘方面也比一般的受众要更强势。具有官方色彩的传统媒体应以包容的心态,充分与私营媒体公司、各种民间团体开展合作,调动社会知名人士、广大市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以传统媒体为龙头的全社会一起传播城市文化的共识。齐齐哈尔有神鹤、齐博等比较著名的文化传媒公司,有李代沫、吴莫愁等走出去的娱乐名人,有数量众多的民间文艺团体,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留学生,他们拥有活力、创意、号召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开发这些社会资源的价值,开发与高校、传媒公司、民间艺术团体、知名艺人的多种合作,吸纳更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通过对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传统媒体更好地实现了传播城市文化的职责,也提升了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二、传播产品的“微型”
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以产品的形式来进行的。大制作意味着长周期、高投入,如电影、电视剧、大型舞台剧、动画剧集等;“微型”意味着微制作、微投入、微时长,如微剧本、微电影、微视、微雕刻、微语录、微诗歌等。在开发文化传播产品时,应该两者兼顾。以大制作实现大震撼、大影响,形成短期的轰动效应;以“微型”制作吸引普通人参与进来,形成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产品。
回顾历史上展示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的产品,既有“大制作”如《小鹤飞飞》、《鹤舞北疆》、《雏鹤丹丹》等优秀作品,也有微型作品如丹顶鹤摄影配乐短片。在这样的回顾中,我们发现“微型”产品数量少、群众参入度低、类型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鹤文化”的传播,也没能适应当今的传播环境。
传统媒体作为资源整合者、文化传播者,应该有意识地与本地高校、传媒公司、社会团体、居民社区等开展合作,充分开发微电影、微视、微剧本、微小说、微创意、微语录、微雕刻、微书法等相关微型文化产品,产品可以涉及文学、戏剧、舞蹈、绘画、雕刻等各类文艺领域。各类传统媒体可结合自身媒体特性,开展相关的微作品征集、展览、评比等活动,以此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传播的格局。如纸媒推出微剧本、微小说、微语录、微书法、微摄影等作品的征集、展览、评比、奖励等活动,电视媒体则可以开展微电影、微视、微创意等相关活动,而广播媒体也可以开展微作品朗诵、微广播剧展听等,各类媒体间又可以互相配合、打通合作,共同为各类活动搭建合理的传播平台。
齐齐哈尔市为打造“鹤文化”这张城市名片,提出了“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打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等构想。传统媒体可以掌握住这一契机,开展鹤文化主题微雕创作设计、微电影(微视)剧本制作、工艺品创意设计等相关赛事,通过大众参与、专家点评、百姓投票、作品展览(映)等相关赛程、环节的设置,吸引普通人和专业人士在一个平台上比拼。这样既实现了“鹤文化”的传播,也塑造了“百姓”媒体的形象。
三、传播方式的“附着”
有的研究者认为,电视传播机构可以通过兴办新的电视栏目来传播城市文化[3]。这样的点子是好的,但一档电视栏目的顺利播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如节目创意、市场调查、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实际操作时会压力极大。这对于资金、人力、物力都有限的市级电视媒体,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与其开办一档前景未知的新栏目,莫不如充分利用已有的栏目,开发附着化文化传播新路径。
齐齐哈尔电视台充分利用现有的自办栏目,将鹤文化的传播要素附着于传播力强的电视栏目中,以微时段传播来实现电视媒体的文化担当。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齐齐哈尔新闻联播》是鹤城收视率较好的电视新闻名牌栏目,近期增加了一个小板块,新闻播报结束与片尾字幕出现间的百秒微时段里,丹顶鹤主题摄影作品配上优美的音乐,极快地抓住受众的眼球。受众体验了一种定格瞬间的摄影之美、轻灵曼妙的音乐之美、鹤姿鹤态的优雅之美,体悟到爱情忠贞、幸福吉祥的鹤文化的内蕴。电视媒体把鹤文化的传播化解于受众愉悦的审美体验中,传播效果得以最终实现。
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推广开来的。如果前文提及的微电影、微雕刻、微创意设计等相关活动能够实现,那么这种“附着化”的传播路径,不仅为这些微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丰富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即使是现有的各类艺术作品,如舞蹈、书法、绘画、诗歌、歌曲、音乐、剧本、电影、动画等,都可以经二次加工为“微型”产品后,“附着”于已有的广播电视知名栏目、报纸的副刊等时段、版面上,发挥名牌带动传播效能,用以传播鹤文化。
齐齐哈尔电视台目前有多个自办名牌栏目,其中《直播鹤城》、《关注 沟通》、《周日会客厅》、《鹤城印象》更是收视效果不俗;电台也有受众吸附力强的文艺广播、交通广播;还有《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魅力周末》等具备区域影响力的纸媒,这些都能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四、传播渠道的“微扩”
微环境下的受众还具有阅读渠道网络化的特质。随着wifi网络的四处延伸及受众可使用终端的多样化,随身、随时、随地、随意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新趋势,微博、微信是受众经常接触的传播载体。传统媒体开办官方微博、微信,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受传播范围限制的地方媒体,借助微博、微信打破地域传播的魔咒,实现“跨界”传播的完美“逆袭”,是传播渠道“微”扩张的典型体现。
齐齐哈尔市的传统媒体(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台)及相关知名电视栏目(《行风现场》、《鹤城直播》、《关注 沟通》等)、报纸版面(《鹤城晚报》的文艺版)相继开办官方微博,借助新的传播渠道来提升与受众的接触率。这些官方微博在节目(活动)预告、信息收集、意见反馈、吸引关注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地方传统媒体开办官方微博热情高,但开办之后的对官方微博的建设和管理却稍显滞后。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的微博仅有5万多个关注,《直播鹤城》的官方微博仅了几条广播,不能很好地聚拢人气,也无法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的重任。这就使得我们看到如果没有后续的建设经营精力的投入,要实现跨区域传播的“逆袭”是有很大难度的。
地方传统媒体不缺少本地的各类信息,但缺少借助微博来传递信息的意识;不缺少媒体从业者,但缺少管理微博、网站的专门人员。如何经营好地方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我想最基本的应该是设置专门的微博管理者,负责日常广播的和信息反馈的处理。官方微博的各类信息应尽量接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围观、转发、评论等行为,形成交流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地方传统媒体开办官方微博的最初目的。除日常信息外,还可以在形成良好传播局面后增加调查、讨论等内容,通过围绕城市文化设置相关讨论主题来引发围观者的思考,实现借助官方微博传播城市文化的目的。
现在的媒介资源越来越丰富,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报、微博、网站、电子报纸等实现了人们多终端接收信息的愿望。传统媒体也应整合已有的媒介资源,开发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报纸、在线节目等产品,在多个终端上向用户推介内容和形象。
(1)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人们审美角度的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是真正的个性化时代,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选择,并且人们的审美观较以往有着较大的变化。个人与各种社会环境之间都存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的传递使艺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过去泾渭分明的各种艺术之间的鸿沟逐渐被高速传递的“比特”填平,艺术不但向商业消费转移,也变成视觉符号转移到商业艺术中间。手绘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其极具个性化的艺术特征被人们所认可,在广告、影视、平面设计、网络界面等内容中,都可以窥见手绘动画设计的元素。[2]一方面人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受到视觉冲击,无须再为审美而跑博物馆这些高雅艺术的聚集地;另一方面,眼睛又无不很快厌倦而需要新的视觉冲击。在新媒体时代的映衬下,人们对于动画艺术的欣赏角度发生了变化。
(2)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表现形态。
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很多艺术形式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新型艺术形式将快速取代旧的艺术形态,而成为当下时代的主流艺术。在社会变革内驱力的推动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新媒体文化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它更代表着多种文化的交融与整合的过程。如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芥蒂越来越小,甚至造成了科学化的艺术假象,带给世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2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表现个性化的价值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动画家或艺术研究人员对手绘动画艺术表现个性化课题的研究一直在继续。相对于国外手绘动画的发展而言,国内新媒体环境中的手绘动画艺术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但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手绘动画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该艺术形式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基于此,需要业界共同构建出一个健康的手绘动画艺术平台,让手绘动画艺术中的个性化表现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推广,让人们意识到手绘动画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及其多元化的影像特征,使手绘动画艺术的个性化表现通过新媒体的包装之后重出江湖,令现代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重新认识到手绘动画艺术设计的价值,并能够从中获得绝佳的艺术感受。
(1)新媒体时代环境中的手绘动画的艺术价值。
手绘动画艺术不是一项孤立的艺术科目,而是集合动画原理、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内容的综合艺术门类。对于手绘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要将其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来分析,因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所看到的手绘动画艺术的价值不尽相同,而且,其艺术内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新媒体时代下的手绘动画大多应用了多种平面设计技术,将层层画面通过影响技术呈现出来,给人们带来一种似乎可以触碰到的视觉感受。这便是手绘动画的艺术价值所在。
(2)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个性化的实践价值。
1)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自从我们的社会步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动画艺术的审美角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且,审美角度可任由人们转换,以便于获取更新潮更丰富的有效信息。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诸多艺术都依托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其艺术表现力较为相似,但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略有不同,以其个性化的美感让人们在内心当中不自觉地就为其留有空间,让手绘动画艺术填充进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手绘动画可以调节并改善现代商业动画中的重复模式,将更多个性化的元素融入动画市场当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2)丰富了动画艺术的内涵。在当前,动画艺术制作领域中蕴含着较为繁杂的媒体技术,无可厚非,这是时代带给我们的福利。但就动画艺术表现而言,具备再多的多媒体技术,却不具备动画艺术的内涵,则也是一种不完整的艺术形式。相比之下,传统的手绘动画艺术更具有“人情味”,经过新媒体技术的包括,则更具看点,也好过那些现代动画制作中花哨的光与影、烦乱的打杀动作等内容。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