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06: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育竞赛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
当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的必然十分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为何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焦点呢?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4结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特长的体育“尖子”实施的“精英”教育,以图实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不具有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学校体育不能以课余体育训练主导体育师资的配备、经费分配;不能把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在次要的位置,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9.
关键词: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58-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发展的转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全国竞赛组织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竞赛组织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状况是直接影响全国竞技体育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中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包括体育系统中的裁判员、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中管理竞赛的领导者)和竞赛组织工作人员(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中除管理竞赛的领导者的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全国体育人才基本情况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再选取奥组委部分成员、部分省(市)地区的体育局相关领导及各体育局体育竞赛组织部的相关行政人员为调查对象。具体研究对象2包括体育系统中的裁判员20 079人、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3 093人、竞赛组织工作人员5 850人。
1.2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决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2.1年龄段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
从表1来看,队伍以31~50岁中青年为主,其中41~45岁年龄段最多(24.9%),从46~50岁年龄段开始,比例持续下降。说明41~45岁是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最成熟的黄金阶段,具有最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足够的体能,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隐退。这种分配情况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的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是合理的。
但从培养后备人才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应大力培养青年骨干(26~30岁)。另外,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也应继续发挥50岁以上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余热,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老年体育运动。
2.2外语水平偏低,对外交流能力不强
从表2来看,我国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外语水平还不够高(绝大部分为初级水平,分别占总数的32.9%、31.3%和34.4%),真正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并用外语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进行交流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太少。这是由于在我国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人才中,相当一部分由退役的教练员、运动员充任,他们虽熟悉体育工作,但大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我国首次举行的奥运会管理毫无经验。而外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例子许多,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这就迫切要求我国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者努力学习外语,以外语为工具,学习外国的经验技术,洋为中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对于裁判员来说,他们是根据比赛的规则组织比赛,并对比赛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裁判,是体育比赛公平竞争的基础。在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时间不长,裁判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培训体制尚不健全,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裁判员业务水平和执法经验有较大的差别。高级裁判人才缺乏,部分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尚未实现国际级裁判零的突破,并且即使是高水平裁判员,其外语水平也普遍不高。这样某些裁判员因不通晓比赛规则,不能用外语进行恰当的交流,导致错判误判,从而影响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这与2008年奥运盛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的要求相矛盾,不利于奥运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据调查得知,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绝大部分是英语、法语,而忽视了对小语种外语的学习,如阿拉伯语、希腊语,从而导致了在某些语种上出现空白,这些不适应北京奥运会对语言沟通上提出的要求。
2.3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缺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世界性综合运动会,早已超出其纯粹体育赛事的意义,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充分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技场。因此,它的成功举办需要高层次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从表3可知,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主要以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为主,基本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举办目前世界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奥运会,要培养既懂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又通晓国际奥林匹克事务的国际型高层次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任务十分艰巨。
据预测,参加2008年奥运会工作的人才需要20余万人,其中3~4万是体育竞赛组织人才,而其中的1/3又是高级体育竞赛组织人才。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云、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使本届奥运会更具时代特色,届时大量高科技手段将被运用到赛事中。因此,通晓奥运事务并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国际化、高层次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和掌握高科技手段的人才将倍受青睐。
2.4培训次数较少,且培训渠道单一全国体育系统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共3 093人,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1 853人,占59.9%,没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1 240人,占40.1%;参加过业务培训的有1 822人,占58.9%,缺1 271人,占41.1%;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有1 082人,占35.0%,缺2 011人,占65.0%。以培训过1~3次的人员较多。其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最少,仅占35.0%。说明我国的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次数相对较少。
竞赛组织工作人员共5 850人,其中参加政治理论培训的有2 411人,占41.2%,其中有2人没参加过理论政治培训;缺3 439人,占58.8%;参加业务培训的有3 231人,占55.2%,缺2 619人,占44.8%;技能培训的有2 069人,占35.4%,缺3 781人,占64.6%。
裁判员共20 079人,其中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7 963人,占39.7%,其中有12 116人没参加过理论政治培训,占60.3%;参加业务培训的有12 255人,占61.0%,缺7 824人,占39.0%;技能培训的有7 819人,占38.9%,缺12 260人,占61.1%。
从三类人员培训的总体情况可知,大部分只进行过1~3次培训,这说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其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员最少,仅占35.0%。另外,除参加过业务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比例高于没参加过业务培训的裁判员的比例外,参加过政治理论课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比例都原远远少于没参加过政治理论课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的比例。这样的培训次数很难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竞技体育及国际竞赛组织相适应。培训次数少,也是造成我国高层次裁判人员少的另一原因。
因此,要改变全国体育系统中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我们就要增加培训次数,改变培训方式和渠道,如有条件,可以多派些中层以上级别的运动员到国外去进修,这样既能充实裁判员自身的头脑,同时,也能使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能更好的跟国际接轨。
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培训渠道来看,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人员居多,而参加过培训的也是主要参加上级单位举办的培训,分别占各自总参加人数的55.3%、50.4%和55.8%,这说明培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不利于被培训者的学习。另外,这种单一的培训渠道,也不利于被培训者开阔视野,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应采用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并且要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工作经验的人同时参加,如有条件更要加大出国培训机会,这样既有利于人才之间的互相学习达到优势互补,同时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
3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对策研究
3.1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区域协作,优化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举国体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不断走向世界的根基。中国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共参加6届夏季奥运会,奥运金牌由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要想办好2008北京奥运会,获得更大的突破,更要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紧紧围绕奥运战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选拔、培训、综合评价、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引导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合理流动,使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在管理、科研、区位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有机结合,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加大支援西部地区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工作的力度,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
另外,需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配置,通过行政手段保护高水平(或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坚持走“与体育院校或与高校联合”的道路。在管理办法上,注重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努力改进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交流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3.2成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应根据当前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总局和各省体育局的优势,采用单独或与体育院校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成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学校,以彻底解决培训时间短、知识结构不合理和流于形式等培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培训质量。例如:对裁判员的培训我们应按照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的要求,制定裁判员队伍培训计划。首先,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大力加强高等院校中裁判员的培养;其次,加强中、青年裁判的培养,对那些思想品德端正、专业素质好、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中青年裁判员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鼓励和支持考取国际级裁判员,获得执裁国际性比赛的资格;最后,加强女性裁判的培养,由于女性裁判受性别、年龄、体能及家庭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常年从事裁判工作且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极少。因此,应选择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体能好,且能长期从事裁判工作的女性加入到裁判队伍中。
3.3建立裁判员“沟通平台”和“绿色通道”由于我国的裁判员还没有实行职业裁判员制,大多数都是业余的裁判员,有自己的一份本职工作。据调查得知,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大部分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其中裁判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最大,为78.0%。而裁判员的工作要经常外出,势必就会影响到自己本单位的工作,进而影响到裁判员职称评比和一些福利的分配。因此,要想使其他单位的人更多的参与到竞赛中来,有必要建立一个“沟通平台”和体育人才的“绿色通道”。例如:建立体育人才网,对其资料进行录入,当大赛需要时由组委会出面致函和所在单位进行协调沟通,使人才尽其用。而对于高级别竞赛组织人才,如果在企业工作,若遇大赛时,赛事筹备委员会应主动与其所在单位协商,请求其对该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其在为大赛服务期间无后顾之忧。
3.4以强化培训为手段,提升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综合素质
3.4.1借鉴“校本培训模式”中的理念和策略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师训模式,其性质是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在职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好、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强调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的培训,从规划、实施、管理乃至评估,在教师的直接参与下在校内进行,扬弃了传统的外控式观念。进入这种培训能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能为教师提供随时。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可以参照,探索以总局或各省体育局或基地或直属院校为本的培训方式,降低培训重心,强化增进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专业化是体育竞赛组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
3.4.2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办辅导班、讲座、研讨会、沙龙等多种形式,内外结合(聘请外来专家和本单位的某方面有专长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长短结合(根据培训内容设定长短不同的培训时间)、平战结合(平时和大赛前为完成突击任务临时调整时间和培训内容)、培训与自学结合(培训班的学习与自学训练结合)等。
3.5加强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学习
3.5.1努力营造外语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外语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要创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让从事体育竞赛组织者经常实践。例如开办体育外语专业、举办外语演讲和比赛、借用外语节目学习、模拟国际学习研讨会议、模拟体育赛事解说等。
3.5.2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不断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水平举办“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为主题的高层论坛,邀请国际奥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著名奥林匹克专家、奥林匹克优秀选手来北京演讲,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和平,多元文化的关系,使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在丰富体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同时,应选派一些年轻的体育竞赛人才去国外深造,不断提高应用外语的能力。
3.5.3采取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养复合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是目前适应时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采用体育与外语交叉培养模式,把外语作为一种技能、一种信息载体、一种提高索质的途径,不断提高体育人才的外语水平,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牡娣.CUBA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2):26-27.
[2] 厉丽玉.竞技队伍与人才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3):23-26.
[3] 任海,等.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社会竞技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1-5.
[4] 王剩利.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69-71.
[5] 吴忠义,等.21世纪初期广东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特征及培养目标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04-106.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生态体育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生态体育园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体育园有提供健身锻炼场所、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环境、提供体育竞赛场地、提供观赛场所、提供休闲娱乐场地、发展体育商业圈、发展体育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生态体育园的拓展功能有:提供社交场所、提供商业谈判场所、提供康复疗养场所、实施环境教育、倡导生态与科技结合等功能。
关键词 生态体育园 概念 价值工程 功能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概念深入人心,关于“生态体育”的研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生态体育”的相关研究开始涌现出来,针对“生态体育”的说法各有千秋,至今没有学者对于生态体育园的概念、功能定位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目前,国内各地修建的生态体育园为数众多,但其规划设计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大众的诉求,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归根结底是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设计不合理。因此,我国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分析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分析,研究涉及生态体育园的概念界定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电子文献资料库查阅近十年来与生态体育园相关的研究论文30余篇,参考其中相关性较大的研究论文2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比较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获得信息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比较,清晰定义生态体育园的基本概念,较好地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分析。
二、生态体育园的概念界定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目前只有极少的一些理论成果对生态体育园相关概念进行过界定。邓逢明认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是指体现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卫生等标志性、功能性,以体育为特色,服务全民健身活动为目的,集体育运动、康体健美、娱乐休闲、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所[1]。陈冬平认为体育公园是指开放式的,集生态功能、体育竞赛、体育训练、表演、健身娱乐休闲、旅游观光,融体育商业、体育科技为一体的体育主体休闲生态公园[2]。陈冬平所下之定义与邓逢明所界定的概念类似,基本上较好地反映了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但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概念混淆了生态功能与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等的层级关系,因为旅游观光也好,娱乐休闲也罢,从本质来讲都是生态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第二,体育公园并非一定是开放式的,只是就目前而言以开放式的居多;第三,生态体育园园区生态性与体育性的协调和完美结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生态体育园界定为:生态体育园是指以“人――体育――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为前提,以体育运动项目与生态环境为基本载体,以身体运动为活动参与的形式,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集体育竞赛、健身锻炼、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生态保护、体育商业、体育科技等于一体的体育园区或场所。
三、生态体育园功能分析
本研究根据《体育产业价值工程》这本书中关于功能分析的阐述,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又名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美国[3]。功能分析就是对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系统进行剖析,逐个分析、认识、研究其各个局部功能,并且研究其局部功能之间的联系。
功能分析是生态体育园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其功能主要以“功能图”的形式呈现。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有:提供健身锻炼场所、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环境、提供体育竞赛场地、提供观赛场所、提供休闲娱乐场地、发展体育商业圈、发展体育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生态环境。生态体育园的拓展功能有:提供社交场所、提供商业谈判场所、提供康复疗养场所、实施环境教育、倡导生态与科技结合等。作为生态体育园并不必然地实现以上全部功能,而是根据园区建设的条件及目的确定。
四、结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的主旋律[4]。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因此,对生态体育园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生态体育园的功能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为未来生态体育园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逢明.浅谈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市场运作思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36-39.
[2] 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8-60.
[3] 李晓军.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8:136-137.
[4] 张丽萍.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13.
[5] 黄湘,李卫红.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7:64-70,73.
论文摘要:为贯彻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健康第一”的精神,开拓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向,重点发展实践教育,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模式,推动和促进高校体育健康课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方式,大多是以专业竞技项目和应试教育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单一,忽视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单一教学模式功名式教育等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为应付于考试的内容和分数,而从不考虑所学体育知识技术是否对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用,不能享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得心理和生理快乐,也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提高,使教师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之中,而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试验对比,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1.1初始资料获得阶段
1.1.11997年9月对济南大学人学新生进行调查,掌握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并进行测试。
1.1.2查阅高校体育教育文献及对专家进行咨询。
1.1.3掌握学生的基本素质,并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体育项目的看法,参加体育锻炼的状态等。
1.2实验阶段
以体育课教学班为单位,在大学内进行教学体育实验班的教学改革试验,体育理论教学占40%,外堂实践课占50%,考勤情况占10%的教学计划,并且每周进行2次以同学自由选项为主的体育俱乐部活动。
1.3总结阶段与推广提高阶段
从新生人学就进行教改后的体育教学,我校体育系推出了《面向21世纪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教材《大学体育实验教程》,对体育教学课进行了全面改革。
1.4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阶段
在全校实行全面的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报教务处批准后全面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其教学内容为:依据体育理论各方面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依据体育教学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以课题组负责人为主编写了《大学体育教程》和《体育与健康》教材,指导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在全校实行了教学改革后的教学计划。
2各学年教学内容及测评方法
2.1一年级以发展身体一般素质为主,进行一般力量、速度耐力素质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理论了解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及运动解剖,生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课考试为笔试,试卷答题占400,6,平时及出勤占100,6,外堂实践课测评结合军事综合测评方式进行测试,实际方式内容包括原地举手铃,男(5Kg)、女(4Kg)共15次,然后曲线地滚球15米,接仰卧起坐20次,进行折返跑5mxlOmx15mx20m,最后原地跳绳男100次、女80次停表,这样既能根据场地情况进行安排,又检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成绩占50%。2.2第二学年以提高综合理论知识和综合身体素质为主,理论以体育保健学、营养学、体育竞赛知识为主;在身体素质学习中以提高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为主。在学习中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乐趣和身体素质能力。
2.3第三学年在提高综合理论知识和综合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讲授体育竞赛知识,三大球(篮、排、足)及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的欣赏方法和身体素质锻炼处方,实践课以耐力练为主。
2.4第四学年根据学生的自我爱好进行专项选修课体育教学,学生自主选择专项,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健美操、毽球、魔球、交际舞等项目。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知识,并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有了更加探人的了解和掌握基本技术、具体测评方法,定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
3结论与建议
3.1体育教育改革后的课程注重了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人体运动的最基本知识,而且对于体育竞赛的组织方法、竞赛方法及如何欣赏精彩的体育比赛都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在理论上掌握了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3.2实践课综合素质的学习,克服了以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提倡以提高一般身体素质为主,使体育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了意识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使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各自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参加自己喜爱的项目和训练方法,达到了体育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3.3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适宜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注意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的提高及专业性练习方法的培养,克服了专业课必须有专业场地、专业器材不足的缺点,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加探了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爱好。
[关键词] 济南市 城区居民 体育活动 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济南市历城区的18~60 岁之间的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论文十余篇,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做了充分准备。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济南市历城区500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4 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其中男性居民286人,女性居民188 人。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 及Microsoft 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表。
2.结果与分析
2.1城市居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表明:济南市历城区有95 %以上的居民认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促进身心健康;有61.2%的城市居民经常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见,济南市历城区大部分居民对体育及其功能有正确的认识。
2.2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而且体现了多样化功能,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从表1 可以看出,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主要包括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疾病康复和美化体形等(具体情况详见表1),其中居于首位的依然是强身健体,说明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对体育较高层次的功能诸如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认识尚浅
2.3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次数
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取决于个人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即每个人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同,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不同,投入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不同;另一方面取决于地方政府和领导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支持和重视程度。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每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不多,仅占到14.3%;每周参与体育活动1――2次的居民占69.9 % ,说明参与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济南市历城区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人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但和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还尚有差距。
2.4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分析
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来确定的。从活动时段来看,年龄较大的居民比较倾向于早上参加健身活动,年龄较轻的居民则喜欢在下午或晚上参加健身活动。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居民习惯于早睡早起,同时认为早上空气好的缘故(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2.5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方式的选择
调查发现与朋友、同事一起练、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练是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这一结果表明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自发型的。说明集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济南市城市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参与动机及体育健身行为习惯。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3.1.2 自发型是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多在早晨和傍晚;在体育活动环境的选择上,多以不收费的公共体育场所或公园、广场、街道为主;在体育生活内容的选择上,男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大球类、小球类为主,女性主要以散步、跑步、小球类、健身操、秧歌为主。
3.1.3 济南市城市居民达“体育人口”比例低,体育消费能力较低,居民消费观念比较落后,但对体育活动的主观体验和整体感受较好。
3.1.4 影响济南市历城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不会体育技术,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差、活动场地少等。
3.2 建议
3.2.1 加强场馆建设,规划城市体育设施。加大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修建一些必要的健身设施,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社会力量,吸纳各方资金,参与体育投资和经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日益频繁的城市发展,其体育场地设施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并留出必要的土地面积,要立法加以保证。
3.2.2 大力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始终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策法规的深刻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群众体育将逐步通过法律条款来控制、监督与调节,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当前除了《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全国性的体育法规文件之外,地方性的体育法规还比较缺乏,各级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快地方立法,使社会体育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3.2.3 加强居民的健身意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并不乐观,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加强居民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和街道宣传栏,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全民健身的方法,使全民健身活动家喻户晓、人人乐于参与。特别是从事体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多开展群众体育宣传工作,使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3.2.4 应开展形式多样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城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运动竞赛活动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许多人由观赏竞赛发展到参与竞赛,进而成为体育运动的热衷者。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探讨开展群众体育竞赛的方式、方法,以丰富多彩的城区体育竞赛带动全民健身活动。
参考文献:
[1]裴立新. 西北地区实施全民计划基本对策研究[J ] . 体育科学,1999 ,19 (4) :124.
[2]于振峰. 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 ] . 体育科学,2001 ,21 (1) :9211.
[3]常乃军. 山西中等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 ] . 体育科学,2001 ,21.
【关键词】 高校;阳光体育;推进模式;评价机制
一、创建“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
阳光体育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高等学校在体育教育工作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独特的优势,创建融体育教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群体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科学研究“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传播阳光体育运动新观念,是推动阳光体育在甘肃省高校的全面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1、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
阳光体育要求大学生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离开体育知识与技能,阳光体育运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校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应为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体育教学成绩评定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相结合。
2、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成立学生体质监测实验室作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门机构,配备和充实实验室管理和师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实验研究,带动体育教学改革,切实通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目标。
3、“四层面”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建立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应最大限度扩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层面,拓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渠道和途径,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做到“全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竞赛,天天有热点”。从学校、院(系)、体育社团(俱乐部)和学生四个层面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体系。学校从全局出发,制定详细学校阳光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统领全校;院(系)根据学校计划,制定与学校整体计划相适应的院(系)内部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组建队伍,配合学校计划积极开展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参考学校、院(系)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结合自身体育社团(俱乐部)的特点和性质,制定本体育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与竞赛计划,上报学校体育活动主管部门,学校体育院(系、部)予以技术和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的支持;学生个人则可根据个人体育爱好与兴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利用体质监测实验室实践教学条件,系统学习运动处方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个人运动处方,并以此来督促自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检查自身课外体育锻炼效果。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学生的早、晚锻炼;院(系)间和院(系)内部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的各种体育活动;院(系)各种体育代表队的课余体育训练。
4、建立“两梯队四级别”体育竞赛体系
学校和各院(系)组建两个梯队的体育运动代表队,常年坚持课外体育训练,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系)级四个级别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展示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成果,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树立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体育精神。
5、体育科学研究“四个着眼点”
高校的体育科学研究在阳光体育上应注重“四个着眼点”,体育教学改革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科研论文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教材、著作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
二、高等学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探索
高等学校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和中小学应有所不同,大学生的课外作息时间相对宽松、自由,因此,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自发组织为主,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由度大,约束性小。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另一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参与学校、院系和班级课外体育竞赛和集体活动,这部分学生主要以学校、院系和班级学生体育骨干为主,参与学校、院系和班级组织的各种课外体育竞赛和集体活动。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特点与特征,遵循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探索高等学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是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与实践。
1、学校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全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2、依据各省教育厅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和本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详细全校学校阳光体育与群体工作计划,并向全校公布。
3、学校体育教育实施部门即体育系(部)根据学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和方案以及具体实施内容。
4、实施阳光体育是全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和教学院系要全面参与其中,目标一致,各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互相配合。
5、制定科学合理的全校阳光体育暨学生体育工作评比考核制度,引导和监督各院系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和学生群体活动。
6、树立典型,表彰和推广全校阳光体育和学生群体工作先进事迹和个人。
7、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团建设,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
三、构建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评价机制
针对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新模式的建立,我们的评价机制也应该应运而生,上到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到学校,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目标,评价内容、方式、目的和手段各有侧重点。
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机制在省、市级其评价机制应侧重于学校方面,其评价内容则重点趋向于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总体规划和方案;制度及管理机构是否完善;体育场地设备配备情况;全年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学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方面的特色与特点以及创新等方面。各学校的评价机制则应趋向于各个院、系,主要侧重于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否有计划,活动开展的次数、效果如何,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特点及创新等。
四、构建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个人评价机制
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对学生自身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我们也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从学生自身角度予以评价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愿望。
学生个人阳光体育活动评价机制要与学生评优奖励相结合,在学校各种评优活动予以充分的体现,主要侧重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表现(角色、作用),参与活动的次数,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体育课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等几个方面,客观公正地综合反映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徐英微,张辉.蜀道难――析开展“阳光体育”所遭遇的社会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 宋立,刘建伟.浅析普通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J].考试周刊,2009(06).
[3] 曹伟平.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的紧迫性与实施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09(01).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诚信缺失,诚信教育,对策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8所中学分别分层随机抽取80人,共计400名在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收集了有关国内外诚信教育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共15余篇。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文字、图表采用word2000系统制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具体分析
2.1.1 关于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2.1.1.1 中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
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自身群体诚信意识强的学生有55人,只占14.2%;认为“一般”的占68.7%;认为差的有66人,占17.1%。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2.1.1.2 中学生对自身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调查显示,尽管中学生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认为中学生诚信意识状况“一般”和“差”的学生有85.8%,而有76.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见,中学生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2.1.2 关于初中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显示:“经常”“偶尔”请假的人中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排除一部分女学生因进入青春期例假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害羞或是不愿意活动出汗、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提供虚假信息作为迟到、见习的理由。
2.1.3 关于体育考核与运动竞赛
在体育测试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由于组织不严密,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常常出现找人代考替考的现象。
2.1.4 关于体育教师的诚信表率
体育教师的言行具有示范性和后延性的特点,出自教育者的不讲诚信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对学生造成极不良的影响。
2.2 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2.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文化市场上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错误思想极大的腐蚀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很强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各种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2.2.2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及教养态度、教养态度和方法存在缺陷将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
2.2.3 学校教育的偏差与失误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在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分数,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的教学就有成效,“升学率”成了评价教育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不仅背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教师和学生的投机心理,使教育过程出现大量非诚信现象。
2.2.4 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往往有些体育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诚信意识,师德失范,影响了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除以上因素以外,中学生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和道德自律意识的欠缺,也会影响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
2.3 初中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而 体育是各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是学校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优缺点往往在剧烈的运动中比安静状态更容易表露出来。
3.结论
3.1 中学生普遍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高。
3.2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诚实的态度,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3.3 在初中体育考核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出现一些诚信迷失的现象。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3.4 有些体育教师自身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不值得自己信赖。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4.建议
4.1. 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强诚信教育
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诚信教育,要大力加强诚信方面的宣传,在全校形成诚信光荣可敬,弄虚作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4.2 与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加强诚信教育
在课余体育竞赛中,要求学生遵守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要公平竞争,公正竞赛,求真务实,要尊重对手,要正确对待他人犯规,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教师凭学生的诚信汇报来掌握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
4.3 建立学生诚信监督评价体系,做到监督护诚
一是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诚信守则,使学生有规可循且使学生的诚信状况有据可查。二是制定学生的诚信状况评估条例,定期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三是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四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便对学生诚信道德形成过程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教育。
总之,一个学校是否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教育队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育体、育心、我们责无旁贷。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贯彻德育要求,把强身健体与德育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2]王启明,涂绍生,张自治.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竞技能力的演变。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竞技”是指“体育竞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四肢一定要发达,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跑步,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技能的一点点提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根据场上攻守情况,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熟练应用战术,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