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0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硕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教育不是培训班
重视基础教学是中国科大一贯的办学特色,如何在工程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平衡支点”?
中国科大软件学院执行院长周学海认为,高校应当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培养模式,提炼出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软件工程人才,不仅要上手快,还要有后劲,后者更重要”。
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目前学制是两年半,要求完成不少于40个学分,分为3个阶段:第一年是理论学习,第二年开始到企业实习、做毕业论文,最后半年是论文整理、答辩和学位申请。
据中国科大软件学院副院长李曦介绍,学院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很重视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数学等基础能力培养,比如,《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基础理论课,其他高校一般开40学时,该校是60学时。学生也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权。全院共开设了108门课程,除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外,5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各模块的课程,也可以跨专业选课。
自主不代表要求降低。学生入学头一年要完成30多个学分的理论课学习,要求核心课程平均分不得低于75分,否则就失去学位申请的资格。即使是拥有计算机和信息专业背景的学生,每天也要学到夜里11点多。
“我们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打工仔,而是技术骨干和懂技术的管理者,要为大家今后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最让李曦欣慰的是,毕业生返校做讲座的时候,总会在结尾提到:感谢那段艰苦学习的岁月。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做软件的首先要有IDEA(创意),然后开发设计出样品,最终按照工程的要求做出产品。”在软件学院总支书记、副院长吴敏看来,软件公司其实就是一个“软件工厂”,如果学生不下车间锻炼实践,就无法树立起一个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意识”。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在第一年就设置了“工程实验”的必修环节,首创了如同“三明治”一样的“多阶段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细化为“专业基础、专业强化、专业综合”3个阶段,共3个学分,把不同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紧地镶嵌在一起。
其中,专业基础部分主要针对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项目开发所需的基本理论、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专业强化部分是完成某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工具。在专业综合部分,学生自主选题,或者是企业提出需求,3~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利用一年的课余时间,按软件工程规范完成一个工程开发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院还建立了软件工程中心,承接项目开发,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环境。
据李曦介绍,设置工程实验环节后,学生的实际开发项目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熟练使用本专业的各种软件开发工具。从学生实习单位反馈情况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工业界的认可,对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质量帮助很大。
从机制上确保学生实习质量
第一学年结束后,软件学院的学生像候鸟一样飞往70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多为国内外著名研究所和IT企业,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软、惠普、IBM、华为等。2011年,平均每个学生有5个实习岗位可供选择。
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将扎根企业进行严格的实习,同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
到企业之后,学生每人都配有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实习3个月左右,学院派校内导师到学生所在实习城市检查实习情况,指导论文开题。
论文题目要求来自企业生产实际,不仅强调先进性和可行性,还对论文所涵盖的内容有明确要求。
(一)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赵仲堂教授。当我面对科学的高峰有些彷徨时,是导师在鼓励我,“攻坚莫畏难,只怕肯登攀”;当我在科学的殿堂中步履蹒跚时,是导师在指点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埋头于书本执迷不悟时,是导师在明示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导师在引导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导师,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百忙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不断探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传道授业,呕心沥血。如果说我从导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好学问,那么首先应该说我从导师那里领略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
衷心地感谢李士雪、王志玉、徐凌中、姜宝法、王束玫、彭绩、方鹏骞、卢祖洵、李立明、曾光等教授的鼎力支持,以及王陇德、姚志彬、江捍平、张丹、钟育新、陈广源、王立新、刘松暖、陈金喜、钟天伦等领导,在我工作和学习中,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衷心地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的全体老师。当我在千里之外迷茫、徘徊时,是他们慷慨地为我敞开了大门,把我领进了一个深奥而又迷人的殿堂。感谢亲爱的师兄弟们,感谢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帮助!
衷心地感谢深圳市卫生局、宝安区卫生局及各系统、各部门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在我平时工作及完成论文过程中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最后,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区编委等各级领导及区人事局、区计划局、区局等部门、各界对我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公共卫生系统的各位同仁以卓越的执行力作出的突出贡献!(孙玉卫博士)
(二)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李会庆研究员三年来呕心沥血的培养。
三年来,在课题设计、现场、实验室工作、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导师给予了悉心和无私帮助。导师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忘我的奉献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赵仲堂院长、谢克勤教授、王志玉教授、王洁贞教授、王束玫教授、王志萍教授、姜宝法教授、徐凌中教授、贾存显老师在学习、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帮助指导和支持。
衷心感谢李士保老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诸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丁树奇站长、赵民书记及全体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患者追踪、样品保存、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衷心感谢我的同学刘洪庆、郑文贵、李林贵、周英智、杨艳芳、郑国华等在学习、生活、实验室工作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科学院施胜芳老师、刁玉涛同志在学习、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潍坊市妇幼院妇科周兰英医师在提供CytoThin宫颈取样专用毛刷、缓冲液、预实验所用样本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郭教授、潍坊医学院病教研室郭文君、刘汝清老师、整形医院唐胜建主任在标本超低温存放、宫颈细胞学检测等方面提供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妇科王立杰大夫在提供HPV阳性标本方面给予的帮助。(陈会波博士)
(三)
本课题是在我的导师李会庆研究员的精心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导师严谨的科研思路、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对科研工作敏锐的洞察能力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在此,对导师三年来对我学术上的精心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赵仲堂院长、王永杰副书记、姜希宏副书记、李士葆老师等在业务与生活等方面给予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姜宝法教授、王束玫教授、贾存显老师、王洁贞教授等在我学习上提供的帮助。
感谢山东省科学院生物中心高雪芹老师、黄海燕老师等在我实验中给予我的无私帮助。
感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验室邢杰大夫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所科的李娜大夫等在标本采集中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感谢章丘计划生育服务站、诸城计划生育服务站、岱岳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无棣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领导与有关人员在现场与标本采集过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感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流行病研究室的刁玉涛老师在科研工作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师兄弟、师姐妹王志萍博士、郑国华博士、陈会波博士、周英智博士、杨艳芳博士、房学强博士、郑薇硕士和黄克锋硕士在我学习与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全力支持和关怀。
最后感谢在我学习、生活及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刘洪庆博士)
(四)
本课题是在导师的悉心和殷切关怀下完成的,在此衷心感谢导师对我的谆谆教导,以及对我在生活、工作、学习、研究等各方面的无私帮助。王老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认真勤奋、不知疲倦的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都将使我终生难忘,并时时鞭策我努力工作,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发向上。
特别感谢流行病与卫生研究所的王洁贞教授在本课题的统计学分析方面给予的指导。
本课题整个实验过程中得到了王桂亭老师、宋艳艳老师、姚苹老师、许洪芝老师、龚忠发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薛永磊、王小凡、王战勇、任桂杰、陶泽新、宋绍霞、张文强、吴冰、刘晓丽等师兄、姐、弟、妹的无私支持和帮助,他们帮助我解决了很多的困惑,帮我完成了实验以及论文中的部分工作,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共同进步。特别感谢我的师姐王战勇在我的实验过程中给我的无私帮助。
本课题还得到了卫生Du研究所的谢克勤教授、于丽华老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研究所的王束玫教授、汪心婷老师、免疫学研究所的马春红教授、学院的王凤山教授、刘一红同学、李媛同学、腾莉同学、徐洋同学等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张翠丽、孙秀彬为我的课题提供的帮助。
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对我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温红玲博士)
(五)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毕振强主任医师在我硕士研究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和帮助。他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我的另一位指导导师王志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两位导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会牢记终生,它将一直Ji励着我将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各位领导的支持。特别感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王显军所长、王玫所长给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其它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的课题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王束玫老师、姜宝法老师、贾崇奇老师、贾存显老师的热忱指导和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李建同学、房学强同学、杨丽萍同学、刘兆兰同学给我的无私帮助,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
最真诚的感谢对我理解、支持、帮助的各位!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马卫胜硕士)
(六)
看似漫长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了,心里实在舍不下山大这美丽的校园,更舍不得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
三年前,我怀着无尽的遐想,来到山大,来到卫生教研室,三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老师们的关爱和教研室同事们的无私帮助
衷心感谢导师丁守銮副教授,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高度的敬业精神,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也让我感到惭愧。在我写毕业论文期间,导师虽远在国外,却无刻无刻不在鞭策着我的学习,给予我勇气和动力去继续完成我的论文,我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衷心感谢导师王洁贞教授给予我学习生活中的教诲和在毕业论文上的极大帮助
衷心感谢本教研室全体老师和同学曾给予我热情的帮助
衷心感谢师兄孙秀彬三年来给予我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衷心感谢山东学院田金方老师在时间序列知识方面给予我的
衷心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我写论文处于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衷心感谢那些曾默默支持过我的朋友,在这里请接受我真挚的谢意
三年光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不得不将要和大家说离开,但是,一想起
曾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像今天这样感动,这种感动,将会伴随我的一生。(王强硕士)
(七)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尊敬的导师王洁贞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三年来,导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果断干练的作风、诚挚谦虚的品格和宽厚善良的处世方式,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效仿。导师在我的学业上尤其是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我许多教诲和,将使我终生受益。多年来,导师还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我诸多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使我在感Ji之余常常感到心有不安。我将更加努力,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薛付忠副教授对本研究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鼓励。薛教授勤奋的科研作风、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和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真正体现了一位学者的风采。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山东省CDC的康殿任和王志强医师,以及莒南县和平邑县CDC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还得到了山东省CDC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和袁群医师以及本教研室孙林博士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我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本教研室老师和同学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弟弟,每当我在学业上受到挫折时,总能从他们那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我还要感谢一直支持我、关心我和照顾我的男友,在地图测量、论文资料整理和图像绘制过程中,他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使我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最后,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再一次致以诚挚的谢意!(张娜硕士)
(八)
本课题是在导师于素芳副教授的悉心和殷切关怀下顺利完成的,导师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表示深深地谢意。三年来,您使我懂得了学无止境,在学业上不断求索;学会了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您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宽以待人的处世风范,我会牢记终生,并将永远受益。
本课题从设计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还受到卫生Du研究所谢克勤、赵秀兰教授、于丽华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劳动卫生和卫生学研究所李杰教授、李国珍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无私支持,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特别感谢宋福永师兄、宋美芳同学、乔春霞同学,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配合,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合作,共同进步。
感谢师弟和师妹们的帮助和合作,希望我们的友谊永存。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我支持和鼓励,使我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谢谢!(易超硕士)
(九)
三年紧张而又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硕士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由衷地感谢尊敬的导师蔺新英教授的谆谆教诲。三年来,蔺老师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学习和锻炼,可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蔺老师的心血。蔺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深厚的学识功底,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工作作风,都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本论文是在蔺老师的精心下完成的。在论文的选题、实验的进展以及文章的修改等环节,蔺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谨向蔺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课题在实施中,得到了山东省立医院两腺科马宏岩主任及本教研室所有老师和同学热情的帮助与支持,还要感谢病Du所的姚平老师和Du理所的于丽华老师以及实验中心的郭冬梅和王淑娥老师,他们的支持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导师蔺新英教授和所有支持、关心、帮助我的人们!(赵妍硕士)
(十)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在将近三年的学习生涯里,曾经得到过许许多多老师、同学和同事的热情关怀和无私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谢克勤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谢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待人诚恳,胸襟坦荡,他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三年来,学习上谢老师对我严格要求,精心,并很早就向我提出论文的指导意见,帮助确定论文的主题,从论文的主题、内容、到整体的结构都给予了细致、有效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谢老师不惜休息时间,细致、耐心的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是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他对我孜孜不倦的耐心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难以忘怀,受益非浅。
在专业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开展期间,还得到赵秀兰、赵丽、张翠丽、于丽华、朱振平等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另外在实验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还得到王青山、张利平、郭新、宋福永、周贵珍和潘光兵等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谢意!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以及所有这三年学习过程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我帮助的亲人和朋友们!(朱英建硕士)
(十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徐凌中教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我从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到论文的撰写等全程的悉心和帮助,对导师付出的辛勤劳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王兴洲老师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分析等诸多方面给与的无私帮助和指导,对本文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巨大贡献;荆丽梅、杨学来等同学在资料收集与分析讨论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无私帮助,给予了许多方便,在此表示感谢。
在现场资料收集过程中,威海市卫生局、威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威海市卫生监督所、文登市卫生局、文登市卫生防疫站、乳山市卫生局、乳山市卫生防疫站、荣成市卫生局、荣成市卫生防疫站的有关领导在现场组织协调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还要感谢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威海市各市(区)参与本次的全体人员。
最后,特别感谢威海市卫生局对本项目提供的特别资助以及有关领导给予的高度关注。(高校教师侯淑军)
(十二)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李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真诚感谢教研室的XX博士和师兄XX硕士,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硕士培养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软件工程硕士培养也存在巨大的挑战:现有的软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存在着重视理论和技术、轻视实践、忽视运作(指推广应用和运营)等问题。其特点是:①在办学机制上,基本是以学校为中心,缺乏与产业和社会的沟通和互动;②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③在师资建设方面,片面强调高学历、高学位,缺乏对教师产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④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科为导向,强调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⑤在评价体系上,注重学生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缺乏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出现了片面强调实践环节、不重视理论基础、忽视“运作”的问题,从而造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比重摇摆不定、没有一个既定的方针、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因此,探索一条新的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就必须从解决上述“脱节”着手。
2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出SE-CDIO方法
鉴于传统的软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存在从理论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运行的脱节,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以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全过程指导教学过程,这与软件工程硕士培养需求非常吻合。为此,我们结合国情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软件工程相结合,提出了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SE-CDIO方法(SE是软件工程的英文缩写),实施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改革与创新。SE-CDIO方法的内涵是让学生经历从理论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运营的全过程。进一步说,它是与软件生命周期紧密结合而提出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软件生命周期为载体,集构思(理论)、设计(技术)、实现(落实)和运作(推广应用和运营)于一体,让学生主动地、实践地、各阶段有机联系地学习,经历从理论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运营的全过程,让理论、技术、实践、运营各部分按比例协调发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具体而言,各阶段的要求如下:(1)构思阶段(C):运用软件工程原理,构思学生毕业论文所需研发的项目。该项目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工作背景相关,在分析、思考、讨论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并按照国家标准《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以下简称国标)的要求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等相关文档的编制。(2)设计阶段(D):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包括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和接口设计,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再认识,并按照国标完成《软件设计说明》等相关文档的编制。(3)实现阶段(I):在计算机上完全实现软件系统并完成所有测试。本阶段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工程能力和团队精神,并按照国标完成软件测试报告软件产品规格说明等相关文档的编制,完成全部源代码的编写。(4)运作阶段(O):实现软件系统的运营,包括建立应用、营销和服务渠道,让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市场能力和服务能力,最后完成软件产品运作总结(国标没有规定,由教师确定写作大纲)及其他相关文档。
3软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
SE-CDIO为指导的软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过程由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活动组成。需要说明的是,Petri网是1962年由德国科学家C.A.Petri在博士论文《用自动机通信》中创立的一种网状结构,被称为“Petri网”[7]。Petri网是一个四元组Σ=(P,T,F,M),其中:①P∪T≠f,习惯称P为库所集,T为变迁集;②P∩T=f;③F(P×T)∪(T×P),称F为流关系;④映射M:P{0,1,2,3}称为Petri网的一个标识。通常用M0表示Petri网的初始标识。通常,为了图形化的直观表示接口Petri网,用圆圈表示P中的元素,用矩形框表示T中的元素,用有向边表示F中的元素,若(x,y)∈F,则从x到y画一条有向边。
3.1构思活动的细化过程
构思活动输入“研发项目的想法”,输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其细化过程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选择需求分析方法是指学生可以选择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或结构化分析方法,对研发项目进行需求分析。若采用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则业务需求描述需采用活动图,给出具体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分析需采用用例图和用例说明,给出具体的功能需求描述;数据需求分析需采用概念类图,给出具体的数据需求描述;非功能性需求分析需采用文本方式,给出具体的非功能需求描述。若采用结构化的需求分析方法,则业务需求描述需采用流程图,给出具体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分析需采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给出具体的功能需求描述;数据需求分析需采用IPO(inputprocessoutput)图,给出具体的数据需求描述;非功能性需求分析需采用文本方式,给出具体的非功能需求描述。
3.2设计活动的细化过程
设计活动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输出“软件设计说明”,其细化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而言,选择设计方法是指学生可以选择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或结构化的设计方法,对研发项目进行设计。若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则总体设计需采用包图给出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包含两个子活动:功能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其中,功能结构设计也需采用包图给出具体模块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包含3个任务:类图设计、时序图设计、核心处理流程设计(活动图给出)。若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则需采用层次结构图(即H图)给出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包含两个子活动功能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其中,功能结构设计也需采用层次结构图给出具体模块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包含3个任务:输入数据设计、输出数据设计、处理数据设计,并给出处理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学生选择的需要分析方法必须与选择的设计方法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不允许在构思阶段选择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但在设计阶段选择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3.3实现活动的细化过程
实现活动输入“软件设计说明”,输出“软件产品”,其细化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依据“软件设计说明”,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随后,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并行编码实现。再经过单元测试、功能测试、系统测试和验证测试,以最终完成软件产品的开发。
3.4运作活动的细化过程
运作活动输入“软件产品”,输出“软件变更记录”“用户手册”“客户满意度测试报告”。其细化的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变更管理和版本管理是指学生就试运行阶段和产品维护阶段产生的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及编码改进。为方便对整个项目的监控,在改进的同时进行变更控制及版本控制,并产生“软件变更记录”。用户培训要求学生编写“用户手册”辅助产品使用者了解产品。试运行阶段是指学生将产品移植到用户使用环境中进行测试。若测试结果表明存在问题,学生需进入设计优化阶段对产品进行变更,为了使开发过程高效且可控,学生需进行变更控制。若测试结果良好,产品进入阶段。后用户将产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学生需根据问题进行软件维护。软件维护包含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及预防性维护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会涉及对软件的改进和演化。在改进和演化同时产生版本的变更,为此学生需进行版本控制;根据需要定期向用户发送“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产品或体系存在的问题,识别改进时机、改进地方及宜采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编写“客户满意度测试报告”;当项目组对项目进展进行内部审核结束后,软件开发过程正式结束。此时学生需要整理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将其归档,以作日后类似产品开发的参考及借鉴,最后完成软件产品运作总结。
4结语
1.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新形势下英语硕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4.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5.医学硕士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6.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转述动词的对比分析
7.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
9.商务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分析
10.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11.英语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分析
12.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3.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
1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1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1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17.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18.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
19.基于新媒体支撑的面向硕士研究生实用英语教学的探索
20.论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问题
2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22.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
23.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2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构成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26.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某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27.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28.中外大学生英语硕士论文中四词词块的比较研究
2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30.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
3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33.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4.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
3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对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
3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研究
37.香港与内地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法律英语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定位与教学组织
39.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策略探究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41.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42.影响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
43.英语硕士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44.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目标与措施
45.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46.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47.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启示——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48.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49.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学之我见
50.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51.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
52.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践中课堂观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53.波兰华沙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54.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55.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56.媒体英语素材在法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究
57.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之我见
58.中国英语专业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题名的信息结构对比分析
59.“模块+选修”: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语方向翻译硕士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学硕士TESOL专业课堂教学为参照
6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63.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
64.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65.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66.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67.浅谈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
68.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69.英语硕士研究生科研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70.从课程本质透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71.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2.说写并重 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7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74.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
75.理工类院校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76.论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辞的语用失误
77.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78.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79.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80.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81.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82.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3.英语专业本科至硕士英语词汇学课程三级分级教学设计
8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85.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
86.浅谈英语翻译硕士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87.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8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重述话语之语用功能习得研究
90.专业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启示——以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91.人际关系管理论与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92.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与课程评析
93.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
94.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9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自我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6.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医学硕士对医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98.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99.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学理念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01.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102.从中介语视角分析工程硕士英语会话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教学——以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0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105.从英语教学法的视角探讨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107.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8.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09.涉海院校硕士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11.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
112.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综述——兼谈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13.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与构想
115.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117.工程硕士英语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118.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119.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
120.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21.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根据调查,70%的被调查者要求到非林业系统的实力派企业就业,对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而对小型企业不屑一顾;仅有10%的表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其他条件都无所谓。同时,被调查对象要求起点工作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的占到67%,还有13%要求月薪在4000元以上。据《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4.8%的本科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点工资为1000元-2000元。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法科类研究生主要有两类: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其中法律硕士又有法学与非法学之分。两者在培养理念上存在差异,法学硕士被定位为“学术型”或者“理论型”教育,重点是培养高等学术研究人才,为高校、科研机构等储备人才,而法律硕士则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实务发展之需要。前者强调知识的学习、理论研究和创新,是一种为了知识而知识的理念;而后者则更多是为了服务政治经济等社会实践,强调职业教育,是一种为了实践而知识的理念。两者的矛盾是知识本体与其社会价值的冲突或对立。然而,一味强调两种培养定位的区分,没有对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和方式以及社会需求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科学考量,一方面使得两者更多地是走向同质化,没有定位上明显区分;另一方面又造成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实践之间存在明显脱节。为全面了解法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我们针对重庆高校法学硕士生及相关授课导师、重庆法检机关、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以及银行等单位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尝试从法学硕士的教育培养到最终社会实践效果这一整个流程中去反观法学硕士的培养问题,以便发现“真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法学硕士的教育发展。
调查发现:第一,“理论型”法学硕士“弱理论”化现象明显。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法学硕士应该是注重理论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的过程重点放在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上面,主要的去向也应是各大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但当前法学硕士教育,从其个人意愿到培养方式过程,再到最后的就业去向都与“理论型”人才定位相矛盾。一方面,很多法学硕士生从法学本科升至法学硕士,并没有致力于法学理论研究的心理准备,仅仅是因为本科是法学专业而选择法学硕士,在法学硕士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也并没有选择走学术路线,更多人职业规划倾向于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从最终人才走向看,法学硕士去向没有像培养目标设想的那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走向高校、科研单位等,相反大部分是走向公务员机关、银行、律师事务所和公司等实践机构。反映了师生对法学硕士“理论型”定位的看法。此外,从培养方案来看,法学硕士的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也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理论型”人才定位的要求。大班填鸭式教学、对学生学术要求的低质化以及课程设置上诸多弊端使得法学硕士强调“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失去意义。如:课程安排方面,就存在课程设置太少、课程设置与本科相同而没有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理论深度、课程设置没有反映理论前沿和缺乏实践性课程等问题。特别是课程设置与本科课程并没有太大区分、课程设置不能反映理论前沿及热点问题,会导致授课范围非常广泛,但理论深度和创新度不够,从而使得法学硕士“理论型”定位大打折扣。
第二,“实践型”法律硕士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实践要求。法律硕士的设置,原本是为了解决我国法律实践人才的稀缺,但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法律硕士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社会实践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众多单位和行业反映,法律硕士尽管有其一定的交叉学科的优势,然而在向社会输送专业“法律知识”产品时尚显稚嫩。从法检系统、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等实践单位对于法律硕士的反馈来看,法律硕士普遍存在法学理论功底不深、法律思维方式欠缺以及法律信仰不坚定等缺陷。而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法律硕士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实践需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对法学硕士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高且实践性、独立性强的职业,需要在大学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专门职业培训后,才能进入其职业,担负起职业所要求的职责。法律硕士此等困境也正是说明法律学科是一门需要长时间专门训练的学科,没有长年累月的法律理论熏陶,仅仅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是不可能形成缜密的法律思维和具备坚定的法律信仰的,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此外,法律硕士的实务性训练也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大多数实践性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之上,很难帮助学生取得先机。
第三,法科研究生人才“假性过剩”现象严重。一方面,法科类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在扩大,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法学本科就业率连续3年垫底,法科人才供过于求,造成形式上的“人才过剩”现象;而问题的另一面却是过度扩张培养的法科研究生并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创新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从公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看,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如缺乏现代法治精神,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这种现象凸显了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与实践的错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培养定位存在问题。具体就法学硕士来说,其主观上“理论型”培养的定位,必然会导致法学硕士人才的过剩。法学硕士理论型定位,是为高校、科研单位储备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但对于此种需求的具体情况(如人才需求的容量、结构、层次等)没有深入了解,使得培养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脱节。从当前我国法学硕士的培养情况来看,每年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与法律硕士的招生规模基本相当,而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与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则不成比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理论型人才的需求,如果法学硕士坚持单一“理论型”培养定位,就必然会导致大量法学硕士与社会需求脱节,法学硕士“人才过剩”。
二、反思:法学硕士打破单一“理论型”培养定位之必然性
法科研究生教育定位上的“理论型”与“实践型”区分,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传统观念,即“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认知理念。然而正如美国学者伯尔曼所说,“新的时代将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非此即彼’让位于‘亦此亦彼’,不再是主体反对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渗入了一切分析形式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才能在更高水准上达到辩证的综合。”法学高等教育也应有此精神,要辩证地看待职业性与学术性、理论型与实践型,不能过分强调两者之区别。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诸多的困境,不仅从法学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现,也可从社会实践中得到证实。针对这些问题,考虑到当前我国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长期并存的现状,以及社会对实践人才与理论人才的需求结构的不同,我们认为有必要打破单一的“理论型”定位,在注重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性教育,强调法学硕士的培养定位多元化,在健全法律人格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培养定位。
第一,符合法学硕士教育实际情况。注重法学硕士培养多元化,符合当前我国法学硕士的教育实情。首先,从法学硕士生的意愿来看,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不同打算,许多法学硕士生都是朝着实践部门进发。对于这些法学硕士生,应该鼓励他们多元化发展,加强实践学习以便更好地走向实践岗位,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其次,从法学硕士的培养过程看,鼓励法学硕士多元化定位培养也是符合实情的,法学硕士一方面会去进行深层次理论上的学习,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大多数法学硕士生也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实践时间并不短。最后,这也符合法学硕士就业需求。单一的理论型定位,并不利于法学硕士的就业,因为社会对于理论型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法学硕士最终都会走向实践岗位,如果仅仅强调“理论型”人才培养定位,大多数法学硕士将很难适应社会需求。
第二,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实践要求。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研究生教育产生于社会对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的需求。专门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促成研究生教育发生的动力源泉。法学硕士教育也应该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而今天的社会对于法律实践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远远大于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当前,法律硕士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社会对于法学硕士的需求,法学硕士教育应该正视这个需求。相对于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法学硕士学习法律一般都超过六年,其法学理论功底较法律硕士更为深厚,且经历长期的法律氛围的熏陶,具备缜密的法律思维以及坚定的法律信仰,这些优势都使得法学硕士在实践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反映了相关用人单位对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选择意向)。法学硕士的教育,应该打破单一的“理论型”定位模式,强调多元化培养,加强法学硕士的实践性培养,以符合社会实践要求。
第三,符合法学学科应用性和理论性双重本质属性。法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时也具有实践性的本质属性,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从来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实践性是法学本质属性之一。法律从其起源、发展到最终的目的,都与实践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法律本质是实践性的。学习法律知识,固然要重视理论学习,但也要具有实践性的属性和使命,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去研究纯法学理论,更不能用脱离实践的法学理论来指导实践。“法之理在法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法学理论是为了满足社会实践的要求,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法学硕士是掌握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强调其多元化培养符合法学应用性和理论性的双重本质属性。第四,符合高等教育“理论型”与“实践型”相融合的趋势。19世纪至今,人类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知识社会的巨变,高等教育从关注人的理智发展、满足学者“闲暇的好奇”到适应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到游离于经济社会的边沿再到走入社会的中心,其适应性在逐步增强。具体从理论型与实践型教育的发展趋势看,以二战为分水岭,二战前的研究生教育,强调两者截然区分,理论型研究生“只进行纯知识、纯学理的探求”,而实践型研究生则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然而,二战后的研究生教育,在经历单一的学术性独霸天下的时代和职业性逐渐显现直至居于主流的时代后,进入理论性与职业性的共生融合时代。从两者最初的矛盾冲突到后来的和谐共处,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应该顺应此趋势,加强两者的融合,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性培养。
三、出路:法学硕士应在健全法律人格基础上实行多元化定位
高等法学教育非常重要。法治的完善、社会的进步、法治国家的理想等一切都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需要,都是法学研究生教育发生的逻辑前提。“因为这一切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更需要实现该制度的主体,……法治的实现有赖于法律家群体的才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学院对于法学人才的培养定位很重要。对此,我们认为法学硕士培养定位要辩证地看待,既要认识到培养定位的确定,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学生质量的提高,能对社会需求起到结构化调整的作用,也应看到定位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不能仅仅依据公权力、学校单方面的主观定位,还要兼顾学生的主体意愿、社会现实需求等因素。对于法学硕士的培养定位,应在保证具备健全法律人格的基础上,鼓励个体差异化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一)培养定位:健全法律人格基础上的多元化定位首先,法学硕士应该具备健全的法律人格。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才首先要具备健全的法律人格,不管其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健全的人格教育,是法学院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令人尊重的法学院”的前提。无论是学术型还是职业型法律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具备法律人的职业伦理与道德。健全的法律人格,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法律学问、法律思维和法律信仰。关于法律学问,孙晓楼先生曾说过“我以为法律人才,第一要有法律学问;其次是法律道德;其三是社会常识。”法律知识是法学硕士生所必须具备的前提素质,也是区分法学硕士与其他专业乃至法律硕士的重要标准,其本身的特点决定法学硕士应该具备较为深厚的法学理论;说到法律思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是不可能应对好法律问题的,因此,“像法律人一样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法律信仰,需要强调的是,拥有健全法律人格的法律人应该是拥有法律信仰的。当然,法律信仰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在成为政府公务员以后,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作为一名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应当恪尽法律职守,认真办理每一件案件;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当依法理性表达法律诉求,依法解决面临的矛盾纠纷。此外,法学硕士生还应该承担起传播法治,让更多人认识法治意义的任务。其次,在健全法律人格基础上定位多元化。法学硕士的培养定位,一定程度上也在考验法学院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社会实践型人才?从现代社会来看,法学院的功能应该是多元化的,任何单一的定位都可能既不符合社会实践也不足以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正如国际法律中心(ILC)在《时代变迁中的法学教育》中强调的“法学院,被视为多功能的中心,他们可以开发巩固法律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源及其理念;他们可以确定研究及智力成果开发的方向;他们可以解决从到刑事司法领域的各类问题;他们可以将土著语言作为法律执行的工具以促进其发展;他们可以帮助其他机构培训法律助手;他们可以为公民在学校的普法教育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帮助媒体更为智慧地对待法律;他们还可以为需要取得特许技能的法律职业者组织或者帮助其组织高级的专业法律培训。”对于法学硕士的培养定位也应该多元化,一方面,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实践型人才。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需要理论型人才,公司、律所等单位对于实践型人才十分渴求。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上对人才类型需求单一的单位,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丰富起来,律所、公司等单位在青睐实践型人才的同时,也注重理论人才的储备,高校、科研单位等对实践型人才也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个体对于事物的看法、喜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按照一个预先统一不变的标准去要求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法学硕士在进入硕士阶段学习后,其将来的方向应与其兴趣能力挂钩,而不是预先设定。实现法学硕士在健全法律人格基础上的定位多元化,是尊重个体差异性的表现,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各展其长,实现个体才能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图1给出了法学硕士的1+N定位模式。
(二)培养方式:以健全人格为基础的多元化培养
1.课程设置:法律伦理教育与专业课并重如前所述,法学院应强调人才多元化培养,但前提是保证人才输出质量,首要的是健全法律人格的培养。法学硕士健全法律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包括法学知识、法律思维和法律信仰。首先,在法学知识方面,社会对于法学硕士首要的期望就是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在法学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也一定要加强法学理论的学习,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就是帮助学生加强法学理论学习。同时,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有大量的选课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我国高校对于法学硕士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并不是十分合理,应该参照其他国家、地区高校先进经验加以改进。其次,在法律思维方面,法律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从法律人的角度去认知世界,这是对法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要求,法学硕士的培养应该开设一些法律思维培养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最后,在法律信仰的培育上,法律信仰不能抽象化,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将抽象的法律信仰转为具体的行为规则。如课堂上的角色模拟,让学生体验法官、律师、检察官等不同法律人角色,从而更好地把握法律信仰的深意。
2.教学方式多样化法学硕士的课程教学应该多样化,不应局限于课堂老师讲课。研究生的培养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而教学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前,许多老师迫于评职称、评优等现实压力,都偏重于科研而轻视教学,对于授课没有很多兴趣。教学的方式非常单一,基本上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还停留在本科教学的套路上。对于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都视而不见或全然不会;教学过于以自己为中心,授课的内容多半是根据自己最近研究内容来定,方式更多的是个人演绎,很难保证学生听课效果。为此,有必要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听课效果,广泛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在这一方面,澳大利亚的法学教育非常有借鉴意义。当代澳大利亚法学教育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他们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学生能够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方法,注重传授学习的技巧和能力,认为这个远远重要于学习知识本身。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果得到保证,老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不仅仅应体现在课堂之上,还应体现在教材的设计、教学课程的安排、教学场地的布置等各方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3.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法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法学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还应扩张到学校之外,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这样既能让学校教育有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法学硕士中选择从事实践性事业或者对此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对实践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走向岗位,或者通过实践来判明自己是否适合实践之路。理论指向与实践指向的研究性教学在教育过程中交融在一起,互相影响彼此促进,理论研究有利于实际问题的准确发现和合理解决,为学生的未来孕育发展潜力;而实践指向的探究又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为理论难题的破解寻找对策。实践与理论相互补充,彼此呼应。此外,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也要体现在对于法学硕士的评估上。当前我国高校对于法学硕士的评估存在形式化、单一化和片面化的问题,大多数评估手段还停留在所修课程的期末成绩上,没有发挥评估的激励作用和让学生发现自我的目的,相反很多学生为了评估刻意迎合。一个优秀的评估系统应该更多地激励学生反思未来职业道路、优缺点,指导学生获得相关的学习机会;激励并引导学生在整个法学院学习期间逐渐进行复杂的工作,积极承担更多的责任。为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以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激励为目的。
四、余论
1.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2.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
3.也论刑法教义学的立场 与冯军教授商榷
4.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5.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6.中国刑法理念的前沿审视
7.刑法谦抑性是如何被搁浅的?——基于定罪实践的反思性观察
8.走向实质解释的刑法学——刑法方法论的发端、发展与发达
9.刑法教义学研究的中国主体性
10.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的调适
11.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
12.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研究的变迁与深化
13.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14.刑法合宪性解释的意义重构与关系重建——一个罪刑法定主义的理论逻辑
15.刑法分则规定之明知:以表现犯为解释进路
16.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
17.论我国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新解
18.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
19.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
20.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21.刑法解释限度论
22.从首例“男男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释的保守性
23.网络犯罪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分则的转型路径
24.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性的质疑
25.经济自由与刑法理性:经济刑法的范围界定
26.“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
27.刑法解释基本立场之检视
28.刑法知识转型与实质刑法解释的反形式主义
29.论我国刑法漏洞之填补
30.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关系论纲——认真对待刑法主观主义
31.论我国刑法中的当然解释及其限度
32.论司法中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33.刑法解释理念
34.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
35.形式理性还是实质理性:刑法解释论争的一次深入研究
36.刑法的可能性:预测可能性
37.刑法目的观转变简史——以德国、日本刑法的祛伦理化为视角
38.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
39.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
40.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41.刑法解释的应有观念
42.当代中国刑法哲学研究述评
43.刑法的修改:轨迹、应然与实然——兼及对刑法修正案(八)的评价
44.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刑法观的调整——兼评苏永生教授新著《区域刑事法治的经验与逻辑》
45.环境刑法立法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借鉴
46.刑法立法阻却事由的理论界定与制度前景
47.论近代刑法和刑法观念的形成
48.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49.刑法解释原则的确立、展开与适用
50.论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刑法》前五条之总体理解
51.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52.风险刑法的现实风险与控制
53.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
54.中国刑法改革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为主要视角
55.刑法立法模式的刑事政策考察
56.刑法解释论的主要争点及其学术分析——兼议刑法解释的保守性命题之合理性
57.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其完善研究
58.以法益保护为目的的刑法解释论
59.共识刑法观: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60.刑法:“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博弈与抉择——从两高“网络诽谤”司法解释说开去
61.刑法目的论纲
62.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
63.刑法谦抑在中国——四校刑法学高层论坛
64.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65.风险刑法、敌人刑法与爱的刑法
66.法治国的洁癖 对话Jakobs“敌人刑法”理论
67.基于主体间性分析范式的刑法解释
68.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
69.量刑公正与刑法目的解释
70.“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7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刑法适用之影响
72.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探析
73.论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
74.我国刑法中“兼有型罪过”立法问题研究
75.刑法因果关系的司法难点——基于刑事司法判例全样本的实证研究
76.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
77.“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
78.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
79.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
80.传承与超越: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刑法传统考察
81.刑法司法公信力:从基础到进退
82.超越主客观解释论:刑法解释标准研究
83.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与具体危害
84.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
85.刑法类型化思维的概念与边界
86.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模糊性——诠释学视野下的刑法解释应用
87.论罪责刑关系作为刑法解释对象
88.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89.论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
90.刑法国际化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理念更新
91.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
92.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
93.刑法的目的与犯罪论的实质化——“中国特色”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机制
94.对风险刑法观的反思
9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专题研究
96.实质刑法的体系化思考
97.浅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98.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
99.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对环境刑法新发展的影响
100.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
101.刑法中的推定责任制度
102.刑法规范的结构、属性及其在解释论上的意义
103.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
104.刑法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的透析和批评
105.俄罗斯刑法恶意欠薪罪解构与借鉴
106.论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及利弊
107.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
108.反思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机能
109.刑法社会化:转型社会中刑法发展的新命题
110.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
111.刑法总则的修改与检讨——以《刑法修正案(九)》为重点
112.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113.刑法解释立场之疑问:知识谱系及其法治局限——一种法学方法论上的初步探讨
114.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
115.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
116.刑法解释的功能性考察
117.中国刑法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118.平衡性立法思维:《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贡献
(一)论文题目就是开题报告的课题名称
第一,论文题目要表达准确,题目要符合规范。所谓表达准确,主要是指论文想写什么内容,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信息最好能在题目中表达出来,让人看到题目就知道这个论文是讲什么的。
第二,题目长度要适中,不能太长也不宜太短,控制在8-20个字比较合适。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ZF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Ⅱ文献综述怎么写
一、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三、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四、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