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7: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学教育硕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

第1篇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大多数教育硕士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刻苦努力,注意多方面提升自己,而另一方面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的学习多处于忙碌而盲目的“拿学分”状态,对实际教学的反思帮助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究其原因虽有多种,但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特别需要探讨。从教育硕士的学习状态、论文水平等方面来考虑,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问题一:外语课程比重偏大,且应用性不强

在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外语课的比重显得十分突出,开设学期为两学期,学习时数为160学时,占到了整个课时数的21%。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教育硕士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外语要求。尤其是第一学期,学生们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带着这种生怕过不去的担心忧虑,在专业课上似听非听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于仅有一学年脱产学习宝贵时间的教育硕士来说,时间与效率效果反差太大。

问题二:课程理论灌输多,针对实践研究少

教育硕士是带着一线教学中的许许多多困惑来学习的,他们渴望的课程是问题解决型的。“源自实践,高于实践”,这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对比美、英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技能、方法类课程的设置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英国教育学位课程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均没有单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类的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了其他所有的课程之中。我国教育硕士从培养目的来看,需要更多关注的应是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理论完善,因为教育硕士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当然,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脱离实际教学实践的理论学习并不都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以为我们的课程越讲理论越解渴,就会偏离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针对实践的研究性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

问题三:学科交叉课程存在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具体设计了文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及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综合的“艺术”课程。这样的背景对实施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学科知识上的更高要求,即需要这些教师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现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其获取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所需的交叉学科知识,反映基础教育中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忽视这种需要,必会在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

问题四: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存在误区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在我们接触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有一部分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不是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他们丢掉了自己的优势,还以为如此研究才能显示深度;还有一部分论文缺乏理论性,如同教学经验总结。另外,由于平时缺乏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论文格式、结构等不太规范,这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依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提出的原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出发,结合近些年给教育硕士开专业必修课的体会,针对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国内外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及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教育硕士课程总体设置构想

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打通学科界限,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的单一学科领域,为适应中小学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的具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个获取的平台。此类课程主要内容设想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供艺术方向和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类供艺术方向和文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应用性基础知识内容;艺术类供文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

建议二: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分类构想

对公共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在原有政治、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方法和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课程内容。首先,减少英语课的学习时数,并开设专业英语,包括专业词汇,阅读、评价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英语专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调整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增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的教育理论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以调整教育硕士的教育观念。其三,增设一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对专业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加重学科教育类课程,对学科专业课程应删繁就简,增加课程容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的前

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减少课程比重。

对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想:可考虑打通各方向封闭开设的局面,学生可在任意方向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甚至打通教育硕士与其他研究生课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修读全日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

教学实践的设想:应对教育硕士教学实践的学习时数和实践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教育硕士提供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了解,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各管一段,缺乏前后了解和上下衔接的意识漏洞。具体应包括在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有组织的听课、备课、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实习课、学生作业评定、教学实践和研讨以及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

对跨学科课程的设想:此类课程设想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三种类型,分别提供给非本领域的教育硕士修读。

建议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构想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反映其课程的价值和体现课程的预期目标,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讲解理论为主,学术气味浓厚的课程实施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以实施训练型和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打破施教者“坐而论道”、“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尤其是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广泛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借助教育硕士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教学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其二,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突破大学的课堂局限,深入到中学,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通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的技能进行改造和完善,以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同时提高各种现代教学培训手段,进行教学的模拟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反馈,为他们直接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技能和细节提供现实的基础,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培训效果,真正把教学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

其三,真正将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作为课程来加以实施。教育硕士的论文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学习过程,教育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反映其学术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论文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会使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课的实施过程,促使教育硕士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会梳理、总结、提炼,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清晰地、系统地、符合逻辑地加以表述。

建议四: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构想

第2篇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实行“满堂灌”或标榜为启发式的“满堂问”、“满堂讨论”等满堂灌翻版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将“教案”与“学案”视为统一整体,并以此作为师生课堂交流媒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动两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迄今为止,“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仅限于地理教学,还未应用于其他学科,因而对此的定义未归于统一。笔者认为可以用“教学模式‘双动两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思路分析、解释此概念。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始于2003年,该模式早期被称作“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完善,到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其中,“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两案”是指学生的学习设计方案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学案和教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学案要中包含教师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指导,教案中要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生成的预设,二者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要把“两案”有机结合成为一整体。因此,“两案”可整体的视为教与学的方案。该教学模式从2003年到现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该模式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验研究。理论构建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功能、操作程序,以及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并从总体上对学案和教案的组成及设计原则进行了研究。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个体素质结构论

素质结构是一种结构化的人的天赋,它包含三个结构化的组成要素,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在个体素质结构中,知识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工作专业的适应性,能力结构只要决定个体的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做出的制动性和能动性。个体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发展性、耗散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把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结构放在第一位,使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协调发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发展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并使三个要素内部形成结构,只有结构化了的要素才对个体素质结构发挥最大功效,才对个体发展期最佳的推动作用;要促进个体素质结构的发展,就要设计与个体实际相吻合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的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此,课堂教学就应该使学习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都处于激活状态。基于此,教学中就应包括教师的指导、辅导、讲解、评价、调控和学生的自悟、交流、讨论、评价、调控,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的提出即使基于此。

2.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按照“意义――机械”与“发现――接受”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发现学习未必是有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也不等同于机械学习,也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什么样的学习可以认为是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学生表现出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希望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能够与新内容有机结合,建构出新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为学习和记忆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固定点,该模式关注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能与新信息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教师在设计“两案”时,考虑如何将新信息融入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使之与其发生相互作用,使之有意义的同化。

三、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针对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做了相当详细的阐述,简单的可以概括为“明晰双动,创建两案”。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教学程序对高中数学“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在此就不再赘述。笔者针对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对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做了实践研究。

1.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内容

英语“教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设计中必须包括预设师生“双动”,这一环节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教案的特色而部分。

英语“学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学案探究,其中学案探究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英语“教案”与英语“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串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教案”编写时对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学生的引导方案以及学生对该问题可能出现的解答的预设应该是具体详细的,而“学案”中只要给出引领学生自学本节内容重点的问题,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思考空间。

2.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原则

基于高中英语“两案”的内容要求,在编写高中英语“两案”时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和问题探究性、层次性原则。

3.基于“两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双动”

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英语“两案”为文字载体,为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搭建平台,通过“双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笔者认为,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应用与高中英语课堂其实质是寻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有效的动态平衡。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必修1》中《Earthquake》为例,本节的重点是了解地震时发生的现象。笔者在“两案“中设计了“导学”这一环节,在课前把“学案”发放给学生,且在“教案”中呈现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想,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仅完成了预设,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正是这出人意料的情况把整堂课推向了。(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第3篇

>> 对综合性大学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舞台实践课的作用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思考 综合性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状况及思考等 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建设刍议 职业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与探索 浅析综合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研究 关于综合性院校钢琴集体课的几点思考 湘江新区深度对接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合作办学的思考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实践

">中药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办临床医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及实践的思考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及实践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单林 叶志明 袁勤 常沁怡 初海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深化、优化这些成果?即既利用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又遵循音乐人才培养的规律,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高校办学者和音乐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则陈述及探讨这些命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学;综合性院校;学科建设;课程设置 引言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代表的专业性音乐教育、以培养国民音乐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师范类的音乐教育;二十一世纪以后,部分普通高校也开设了音乐类学科或专业方向(其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院校),高校音乐教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传统的高等音乐专业培养模式主要是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师范生)专业。随着国家教育方针与文化发展的逐渐调整,加之计算机学科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模式、经济结构形式等层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人才的培养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也产生了新领域。高校音乐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综合性大学及专业院校(下文简称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已历经十几年,并培养出许多人才。但客观地看,综合院校的学科功能和文化优势并未充分发挥,还存在许多发展的空间。如何利用并挖掘综合院校的潜能,既科学又有特点的办好音乐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这是高校办学者和音乐教师的责任。 一、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基本情况

1. 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目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建制有几种情况,一是将原有的艺术教研室或艺术中心规模扩大,功能也提升;二是将校内原有相关部门整合,同时调整、开展相应的学科建设;三是全新建立教学编制,并进行学科定位。在具体的音乐专业培养方向上,综合性大学有较多的选择,但一般会有明确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师范院校教学方针的调整,师范类音乐教育不再是师范院校的专利,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考虑,综合院校往往选择了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起点,或者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专业或方向,如音乐表演、作曲、音乐学等。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的创办一般是在学校上升阶段完成的,因此在人才引进、硬件投入等方面具有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而其学科的建设也常常与学科带头人有关;从整体调查看,多数学校专业方向基本上还是以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为主,其中乐器表演方向也有增加,个别学校甚至选择了以器乐表演为学科突破口,希望能够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从学历教育上看,多数学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的教育正逐渐开展,并且研究生教育的类型主要是专业硕士、教育硕士等,但也有学校甚至还没有研究生教育。

2. 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经过十几年间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相应问题也基本显现。首先是办学缺少特点,因为办学师资多引进于师范院校,学术资源较局限,学术点不平衡,且难以整合,虽然其生源可能好于地方性师范类和专科性院校,但师范性质的特征较为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有瓶颈;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式的教育,其成果的显现不同于表演专业那样光鲜、突出。其次,多数学校本科教学的特征还未显现,学术性的理念还未介入教学过程;其原因可能是师资配备不完整,或生源质量不理想,影响学术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最后,这些音乐专业在综合院校里接近于孤立地存在,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几乎是呈断裂式;综合院校的文化特性未能提高音乐专业的教育水准,同样音乐专业的开设也没有提升,甚至影响综合院校的文化气质和氛围。因此音乐专业的办学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状态。另外因为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滞后,客观上对本科教育产生了断层。一定程度上,部分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基本上是师范院校的初级复制。 二、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考虑

1. 学科建设问题考虑

综上所述,综合院校音乐专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是学科的定位、建设和目标问题,这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参照欧美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经验,综合性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学等人文知识应该成为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音乐学科的定位和发展应重视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考生生源特点以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人才培养,要强化生源的强项空间,弱化生源的弱项空间。同时应结合该综合院校自身的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和条件,而合理地设置音乐专业的定位。若定位失误,以后的转型将会比较困难,转型周期也会较长,甚至会长期影响音乐学科的发展。

因此学科的定位应考虑以下因素:高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高校自身的学科分布、人文背景,以及社会需求等,要发掘自身的相对优势,形成独特的科学研究和课程体系。要合理地选择、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目前综合院校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举足轻重,优者事半功倍,劣者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由于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开设的时间都不久,加之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目前的音乐专业教学以本科为主,部分并不具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事实上硕士点的功能并不仅体现在开展研究生教育,更是对本科教学的高瞻远瞩式的引领,它关系到本科教学的专业性和高标准,也使本科的人才培养形成可持续性。本科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应与研究生阶段形成有机的衔接,充分利用综合院校的学科背景和理论优势。所以建立在研究生教育背景上的本科生教育应逐渐成为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 课程设置问题考虑

学科定位后,相应的课程安排则会逐步清晰。高等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作为音乐专门人才的基本素养,其基本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与专业音乐艺术院校还比较接近,只是在课时与深度方面有所变化。在具体的专业方向上,目前大多数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还是集中在表演类和音乐教育类,随着理论课程的增多及社会需求,可以增设类似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等方向,综合院校的多学科及课程优势在此均可得以充分体现。对于现存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程上进行调整或拓展,类似于音乐史、戏剧史、文化学、民族音乐、社会学、科技史、管理学基础、现代科技概论等均可或以课程的方式,或以讲座的形式介入。另外应该增加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社会调查与采风机会,即强化实践经验、活动能力,以塑造主动、灵活,既有理论武装,又有实践经验的学生。针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定位及教学模式的相对特殊性,招生中可在某些方面略作调整,应重视基本素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等内容的考核。目前许多综合院校有些还加强了与国外院校培养模式方面的对接,这些也都在一些音乐专业领域得以实现。因此在入学时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要求,入学后也可以对这些生源的课程设置进行扩充或调整,以适应后阶段学生各项发展或者留学阶段学习的需要。 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思考

1. 音乐专业生源的培养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历史并不悠久,但从一开始,上海大学就十分明确了音乐专业办学的方针和模式,并始终对此进行思考、调整、探索与实践。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力求通过本科教育,培养能够胜任多领域工作的音乐专门人才。为此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类课程,并借助于上海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提供给学生专业之外的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学院聘请了多个学科的教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其目的是加强文化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

在办学的摸索过程中,学院已经逐渐找寻到自身发展的特色,并已取得鲜明的成果,同时形成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研究的有机衔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将大量的课程互通,通过设置更多的课程选修等手段,使得任何方向入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再选修其他类型课程,并且同一理论课程都有不同的程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除了音乐专业课程外,学院还安排了大量的文化类课程,包括不定期的举办讲座,使学生广泛吸收养分。另外学院面对学生还安排了众多的乐团训练实践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乐团的活动,包括以课程的方式,要求学生聆听、参与非音乐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以获得最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相关知识。

作为具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硕士点的单位部门,学院在学科方面始终在寻找自身的定位发展,如在中国民族音乐领域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并行。首先在本科教学中间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和强化,并且是理论与表演同步开展,课堂与采风平行,同时在研究生阶段给以理论性深化,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为题材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的选题。经过数年的努力,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课程建设成果获得2013年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此,音乐学院在未来的工作中还会深化、拓展原有的课程,同时继续寻找各学科交叉的新的突破点和方向。

2. 非音乐专业生源的培养

第4篇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了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现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普及教育对大量合乎教师职业规范人才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会动力,而普及教育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动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职业证书考试,而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和加深未来教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二是加强和加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并把这些培训提高到大学后的水平。其基本培养模式是,文理学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改为主要由大学负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主要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系负责。看来,高师教育机构让出了文理学科的培养职能,退守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职能以及其他各级教育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职能。学习者在完成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职业证书。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②

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起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这种整合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在师范教育由中等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其原因首先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及其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教育延长到高中:其次是实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由于民主思潮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的斗争开始由单轨制所取代,并轨的趋势使教师的培养有了统一的和更高的要求;再次是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进入了学术殿堂,学术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专业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实质上的整合始于本世纪中期,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对人及其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国不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扩充中学后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专业训练,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即对文理科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教学,授以广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于是各国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学识与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从上面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趋势①

目前认识这种趋势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认识:二是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的认识;三是封闭型和开放型的认识。它们是认识师范教育的基本的两维认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它有两种整合培养模式,一是像美国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联邦德国要求未来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学科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种模式的师资培训主要依托综合院校和文理学院来实施。二是采用大学和高师使用的培养方式,大学主要是进行学术科目的培训,高师主要进行教育专业的培训,像法国,未来教育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接受两年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二阶段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共同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科学和教育的加深培训,未来的高级教师则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对他们实施更深入的科学和教育训练,最终达到博士水平。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多层次化趋势

俄罗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僵化的高师教育体制,建立灵活、多层的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高师教育制度:第一层次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九年制普通学校教师,授予基础教育教师证书;第二层次是在完成第一层次学业基础上继续修业2年,培养高中教师,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继续学习,修业年限为1一2年,培养高中、中专、古典中学、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授予教师一一研究者专门技能证书,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确定职业及研究方向,进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几个层次有机连续又相对独立,这种多层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合理的学术培养过程,依据各类型教师的具体培养任务,使基础的和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地利目前各种学校的教师在不同机构接受不同的培训,学习年限各不相同,也表现出多层次性趋势,它存在八种类型的职前师范教育;培养机构彼此分离(师范学院、职业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层次不同(高中层次、中学后层次、高等教育层次);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定向培养、非定向培养)。奥地利的职前师范教育主要在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进行。师范学院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在综合大学进行文法学校师资和商业技术学校普通学科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学位教育,它有两个部分,前四学期学习两门学术课程,结束时可参加初级学位考试,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必须参加专门举办的职业定向研讨班;后五个学期的学术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师资培训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学习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和进行教学实习。在综合性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奥地利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把师范学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并保存其独立地位:增强各培养计划之间及与综合性大学的互通性;课程设置上注重核心素质内容:承担一定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承办一定的在职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

(三)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趋势一一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国际趋势

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是指打破原有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模式,使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即是说,师资培养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教育学院、系等师资培养机构,同时还可开设教育讲习班、学位课程等特殊形式的师资培养方式。实际上,师范教育机构和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资培养的非师范化倾向。①例如,中佃的台湾地区师资培养走向多元化,1994年颁行新的“师范教育法”,即“师资培育法”规定,除原有的师范院校外,其他一般大学均可申请设立教育院、系、所或开设教育学课程,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由师范院校垄断的情形。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师范院校12所,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5所,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30所。

(四)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国际趋势

由于受到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制约,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通识化趋势。俄罗斯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制中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均包括三个环节,即一般文化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第一环节是要加深学生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一般文化的世界观,其中重要的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学说的历史,这是未来教师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第二环节中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强化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研究教育的历史和社会教育学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专业的普通教学法;第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方向,进一步掌握专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及教学与研究的工艺特点。台湾的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素养:专门课程是指师范生未来任教科目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是指担任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五)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国际趋势

教师资格认可机制涉及到教育聘任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认可;二是对志愿当教师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认可。日本教师的聘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并合格者。师范生首先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教师聘任选拔考试”,然后接受能力、学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审查,才能走上讲台,经过一年的实习试用期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可之后才能被聘为正式教师。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必须四年毕业并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认可,日本实行教师检定制度,每年经文部省委托几所大学进行考试,报考小学教师的必须具备短期大学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中学教师则要求具有大学程度,经考试合格,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提高了教师聘任的学历水平,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资格证,这样把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硕士程度。

(六)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观念上应把教师从一种职业转变为一种专业。19%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它界定为是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美国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等报告中主张尽快形成“教学专业”(teachingpmfession),要求高等教育像培养医生、律师、经济学家那样为未来教师提供同样优秀的专业教育。奥地利的师范教育以“求同”战略为指导,以“专业化”思想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的中学师资培训发展中注入了专业化成分。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知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技能、价值观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学校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为此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教师集体责任制、提供以教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专业晋升机制,为教师创造能够进行知识结构更新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建立能与教育专家及同行经常沟通的联系网,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等。师范院校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

(七)大学参与实习试用期培训趋势一一实施

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教育实习是综合大学教育系或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试用期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及教育证书之后,在普通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再培训,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或教育硕士证书。这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重视实习试用期符合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1)美国的芝加哥教师计划和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芝加哥教师计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学校挑选、培训、挽留具有一定才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保证未来的教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及证书。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教师预备计划,提出申请者至少必须持有学士文凭,并通过严格的面试。其具体过程是:由调查委员会所选择的这些申请者必须在几所相关的合作性的学院或大学中的一所登记注册,在施行教育计划的第一个夏季,选修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在完成该课程的论文之后,在公立学校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期,他们在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指导下工作。在最初两年的实习期及三个连续的暑假里,实习教师要完成教育证书所要求的论文,同时获得教育硕士文凭。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是由马里兰学院公园大学和蒙哥马利郡公立学校携手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缺乏,吸引某些特殊学生和培养教师文化意识,保证教学效果的问题。参加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该计划的两年师范教育学习,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学证书。

(2)英国的牛津实习期计划和莱斯特大学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牛津实习期计划是由牛津大学和牛津郡地方教育局和该郡的中学校长联合实施的计划。该计划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课程计划(涉及班级教学的所有方面):其二是普通计划(涉及教学的其它方面,包括个性和社会教育、整个学校的问题和跨课程的问题)。课程计划的开展完全是以学科为基础。在每一个学科领域主要由有经验的教师—导师来负责以学校为基地的工作,每个导师指导两位实习生,以大学为基地的课程研究,是由课程指导教师来负责,他同时协调整个学科课程计划。它是一个大学和学校合作培养的实习计划。

莱斯特大学的师资培训模式是莱斯特大学和莱斯特郡的中小学合作实施的以中小学为基地的研究生教育证书的伙伴计划。其课程包括教学实习、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学科课程包括不同的课程领域,如数学、物理等。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科目,如教育原理、教育史等。师资培训计划有四种职能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方面有学科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大学教育学院方面有联络教师和主课指导教师。从这两种模式中,我们看到在芝加哥教育教师计划中要求所有参加者必须修完师范定向课程并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在莱斯特大学的模式中,师范生要在教育学院中学习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把在大学的教育理论学习同在实习基地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看来,对教师学历要求普遍提高己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趋势。美国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持有学士学位,有的州还要求中学教师必须有硕士文凭。而这是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院校的一个新的培养领域。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新趋向,如美国教师教育中案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在本世纪,案例方法几乎成为美国所有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同样它在教师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美国为了改变教师工资低,未能吸引有才华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生源差导致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低,少数民族教师严重短缺的局面,一些州实施了“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它是指由美国各州倡导和规划,用以吸引并指导非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或有相关经验但没有正规教师证书的人成为教师所采取一、“素质”的学理意蕴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人生而有之、先天赐予,这是多年以前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赋予它的惯有解说。《现代汉语词典》解:“素”,即本色;“素质”,即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心理学所指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①

《教育大辞典》解:素质,即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因素;公民或某种专业人才的基本品质。②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永恒的,但具体内涵则应是发展的。素质,从其总体构成看,应该包括自然性的素质(如先天的遗传)、通识性(普遍的)的素质(如社会公德)、专业性的素质(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学理意蕴看,素质首先是一种基础。“素”的本意就是本色,即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和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质量。落实到人的身上,素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做人、做事、交往、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这些基础性的成分既是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能否顺利地完成面临的各种任务,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终生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素质是一种条件,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条件包括先天赋予的生理条件、正常的智商及生理解剖结构等,亦包括经后天教育和努力而形成的符合工作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素质表征着一种差别。学识、能力、品质等各种素养的累积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素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着素质的优差、高低、专业与非专业等。差别的形成既有主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的陶冶和教育的培养;差别的范围既有个体之间、代际之间、民族之间的,也有群体之间、国家之间和社会之间的。素质也是个人修养、社会品位的尺度。社会是个体的集合,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的个人修养既构成个体的素质,也映射着一个社会的总体发展质量。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个体的文化修养,同时也需要通过个体的自我努力而促进社会品位的提升,既需要社会品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也更需要有个体素质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变化。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了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

学识特征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智慧,智慧的基础是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两种思维方法的交融;品质特征主要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个人品位。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二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基础教育改革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到教育改革实践中,就是一切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做到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如果我们的改革都能做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都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改革就找到了目标,就可以在这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前提下,讨论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校正改革路向,完善改革设计,形成正确的改革指导。放眼全球,各国中小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就总体而言并没有质的不同,其核心课程都是数学、语文和外语。但知识的传递方式和学生获得发展的方式则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既来自课内也来自课外,既来自校内也来自校外,既来自书本也来自学生自主选择的各种活动。一种好的教育不是把教育的重心过多地停留在对知识点周而复始的巩固上,而是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学生要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过程,才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走向超越的能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改革的理由众说纷纭。从一个角度说,是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有人说是为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另一个角度说,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也有人说是为减轻学生负担。但笔者认为这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如果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能够很好地适应并且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那么,就没有必要非得改变现行的课程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的至多是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办学理念,而涉及不到课程标准本身。但是,事实不是这样。从现实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现行的教育不能完全体现国家的意志和要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现在看,这个认识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能够做创新性工作,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即意识、能力和机遇,而前两个条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

二、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偏差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偏差和学生素质培养上的症结性问题,是要求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展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层原因。

1•偏差之一,在信息传递方式的时代转换上,目前尚停留在知识教育,而未进入到知识与智慧教育并重的时代。人对世界的认知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知识和智慧。经验和知识是能够表述的,可以认为是实体。智慧则潜藏于经验和知识之中,又作用于其上。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古代的教育,主体上是经验信息的传递,如孔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描述”的教育。现代社会以来的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递。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是思考的结果。现代教育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结果,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传授知识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课程专家对知识的精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精讲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精学,精的标准是学生对知识准确的再现。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与此同时,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每一门学科都建立了自己深厚的基础和内在的体系。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出现了许多裂痕,知识不再是一个整体。

反映到学校中,需要向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学生的包袱就越沉重,思考和应用的机会就变得越少。知识教育虽然在奠定学生的发展基础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应试教育”下的知识传递方式和传递动机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当代的教育必然要走向知识与智慧信息传递并重的教育。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继承的教育,培养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智慧体现在过程之中。在本质上,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表现在思考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智慧表现为对问题的处理、危难的应对、实质的思考等。因此,智慧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识的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掌握。进一步讲,智慧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亦有不同。知识的学习依赖于结果,因而更多地需要耐力和理解;智慧的学习依赖于过程,因而更多地需要活动和创造。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开始逐渐由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向传授知识与发展智慧并重的教育,但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整体来说尚停留在知识教育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虽不乏实践设计,但进入初中,特别是高中以后,学校教学的重心,学生学习的重心,中考、高考的重心主要围绕着知识教育展开,而缺乏动手实践的成分。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它既继承着重视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把学生的动手、实践提到了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智慧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能力的形成需要活动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多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找到成功的路径。认为学生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智慧,是对知识和智慧本质及其关系的一种误解,中国古代典故中的“纸上谈兵”就是一个例证。因此,那种习惯于省略过程,省略活动,习惯于知识提炼和应用过程压缩的教育,虽可帮助学生把知识基础变得更加坚实,但无益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激发,不能看成是一种好的教育。

2•偏差之二,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偏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的训练,缺少归纳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从学理上说,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其中,最核心的是思维的训练。关于知识的掌握,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奠定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思维的训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我国基础教育公认的弱项。关于“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学生由于闭门于课堂和学校,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相差很多,需要做出持续的努力。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分析,与创新有关的思维与能力主要有两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和归纳思维及其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③前者指的是演绎能力,后者指的是归纳能力。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主要弱在了归纳能力的训练上,给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因为演绎的方法只能验证真理,而不能发现真理。运用演绎方法培养起来的演绎思维,只能进行模仿,而难以进行创造。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

素质教育的构想是好的,但要把宏大的构想变成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实践,必须有一个他们能够把握、认同、操作、践行的路径。笔者认为这个路径有三个方面。

1•把“双基”改为“四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阶段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年来,这两个目标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习惯地简称为“双基”,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所有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均耳熟能详。基础教育的“双基”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而蜚声海内外。“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但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足以让我国的基础教育继续领先于世界,也不足以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笔者建议,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加“两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由“双基”变成“四基”,这不是异想天开的简单叠加,“四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为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就要一以贯之、精益求精,避免简单的知识堆砌。而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统整全部内容的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诠释架构和逻辑架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但在讲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自己和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涵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2•把“双能”改为“四能”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双能”与“双基”同样经典。因为在我国颁行的历次课程计划中,“双能”目标要求几乎没有变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经历多年的历史验证,无疑是合适和正确的,也是必须继续坚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中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要格外珍惜,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分缕析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提问需找到疑难,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就是把我国多年来偏重的演绎思维训练变成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并重的培养。演绎推理或称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工具论》中提出了演绎逻辑的基础作用。《工具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前分析篇”与“后分析篇”。在“前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理论。所谓三段论,就是从前提必然可以得出结论的思维模式。④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概念、按照规则、通过诸多例证进行的推理,因而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以数学为例,演绎推理是基于公理、定义、定律、公式和符号,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命题证明或公式推导。就欧几里德几何而言,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已知A,求证B”,其中A和B都是确切的命题。可以看到,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演绎能力是一种能够熟练使用演绎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