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加固技术论文

加固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7: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加固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加固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服役;桥梁;加固

前言桥梁在营运使用过程中,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较大损坏,承载能力降低;或者,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桥梁承载能力和通过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解决服役桥承载能力和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通常有二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拆除服役桥后重建新桥的重建法和换下全部服役桥主梁,架设荷载等级高的新梁的换梁法,另一种即采用各种加固措施,或除采取加固措施外,同时对服役桥加以拓宽的加固法。前者施工费时、费力,且造价较高,后者所需费用节约很多,一般仅为建造新桥的1/10至3/10[1]。显然,桥梁的加固与维修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价值。

1.服役桥维修加固的特点

与新建桥梁工程相比,服役桥的维修加固施工有不少特点。首先,维修加固的标准与设计时所采用的标准往往会有不同。由于服役有建筑物的存在,以及未来使用年限要求的不同,桥梁加固或改建的标准不可能与设计时所采用的标准完全相同。比如,服役桥的荷载等级假设是汽车-13级,而经加固后,其荷载等级可能会提高[1]。故应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使用要求和耐久性要求的具体情况,正确地掌握和提出加固或改建的有关标准要求。其次,维修加固工作的难度要比新建时大。维修加固桥梁建筑物的工作必须在不妨碍交通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往往会增加不少困难。即使会使施工产生困难,也必须尽量照顾交通。为此,在桥梁维修加固工作中,应从设计上和施工组织上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再者,桥梁的维修加固工作应充分利用原有结构。桥梁的维修加固,应在对原有结构作周密、细致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结构,能不更换原有结构的就不更换,能充分利用服役桥的,要充分利用。

2.桥梁加固的工作内容及步骤

2.1桥梁加固的工作内容

桥梁加固与改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发生重大病害和不能满足运输要求的桥涵设备彻底进行整治加固、改善和更新。目的是恢复原有桥梁建筑物的整体使用效能和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原有桥梁建筑物的荷载等级和通过能力。桥梁加固与改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对服役桥上部构件进行加固;对服役桥下部构件进行加固;拓宽桥梁的行车道或人行道;升高桥梁上部构造的高度;更换桥梁行车道路面或引桥路面的结构;部分或全部更换桥梁损坏或破服役了的结构物。

桥梁的加固与改建工作,应充分利用原有的部分,凡能加固的,则不宜改建。如能部分改建的,则不应全部改建。

2.2桥梁加固的工作步骤

对服役桥进行维修加固,一般可采用如下的步骤:

(1)检查桥梁现状及损坏情况;

(2)调查桥梁历史技术资料及现有交通状况;

(3)提出维修加固或改建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4)确定方案并付诸实施,即进行维修加固或改建施工。

3.桥梁加固的原则及方法

3.1桥梁加固的原则

(1)桥梁加固是一种借加大或修复桥梁构件来提高局部或整座桥梁承载能力或通过能力的措施。因此,桥梁加固工作一般以不更改原建筑形式为原则,只有在复杂的情况下,才更改其结构。

如仅加固仍不足以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必须进行重建桥梁的一部或全部时,则重建桥梁需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并按现行桥梁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

(2)桥梁加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视服役桥的情况,承载能力的减弱程度以及今后的任务而变。桥梁的加固一般有如下几种[2]:

1)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以提高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以新的结构代替服役的应力不够的结构。

3)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使原结构减少受力。

4)对原结构施加外应力(如预应力),以改变原结构的受力图形,达到提高桥梁刚度和强度的目的。

(3)采用扩大或增加桥梁构件截面的方法进行加固时,应特别注意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起到加固作用。

(4)不管采用何种加固方案,都应考虑投资少、功效快、不中断交通、技术上可行、有较好的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2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

3.2.1扩大或增加构件截面法

(1)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通过一定的工艺和结构措施,在梁顶面(桥面)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面层,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加厚主梁高度和增大梁的抗压截面的目的,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

1)施工简便,亦较经济,但加铺梁面层后,静载增加,承载能力提高不显著;

2)施工需凿除原有桥面铺装,同时考虑到新服役混凝土相结合,新浇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影响等,尚需设置连续钢筋和钢筋网等;

3)此法利于在抗压截面较小的场合使用;

4)浇筑后混凝土须经养护,故必须对交通加以限制。

(2)增大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在梁底或侧面,加大钢筋混凝土截面(增配主筋),使梁抗弯截面加大,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

1)为加强新服役混凝土的结合,需对服役梁面凿毛工作,操作麻烦、凿除工作量大,常需在桥下搭设脚手架;

2)对T形梁有采用底面及侧面同时加大,以及底部马蹄形加大两种加固形式;

3)加固效果显著,适用于梁桥及拱桥对拱圈的加固。

(3)钢板粘贴或增设其他钢梁,以作成组合梁的加固法

用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将钢板(或槽钢)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钢板代替钢筋作用,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

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有结构物;

2)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的尺寸;

3)尽管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的专门技术人员操作;

4)能在短期内完成加固工程;

5)几乎可以不改变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原有艺术特点。

(4)粘贴炭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是一种高新材料,它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是在几千度的高温下经特殊工艺制造出的一种高科技产品。用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将炭纤维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炭纤维布代替钢筋作用,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1]:

1)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有效应用于多种形式的结构补强,包括抗弯、抗剪、抗压、抗疲劳、抗震、抗风、控制裂缝和挠度的扩展等等;

2)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碳纤维片具有极强的抗酸、碱、盐、紫外线和防水能力,具有足够的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外加防火涂料后可以有效地防火。因此,可以大大增强结构对恶劣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构件寿命;

3)材料本身质轻高强。可以不增加结构体积和不改变结构外形,增加的结构重量可以忽略,便于用所需的色彩涂装,而不留补强痕迹,这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

4)施工工序简单。可用小型电动工具操作,工种少,用工少,工期短,进度快,更有资料表明能在持续交通有震动的情况下施工,而不影响补强效果,从而大大缩短施工断交的时间,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2改变结构体系法

(1)增设纵梁法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当基础承载力不足时,必须对基础采取加固措施。新增主梁与服役梁连接,共同受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力的目的。当新增主梁位于两侧时,则兼有加宽的作用[3]。

(2)增设立柱或桥墩,使简支变连续,或改桥为涵的改变结构体系法

通过改变桥梁结构体系,如在简支梁下增设支点(墩台),缩短桥跨,或把相邻两跨简支梁加以连接,从而使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对于小桥,还可采用改桥为涵的形式,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前者,一般为临时通过重车的应急措施,后者则必须视通航及排洪灌溉而定。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新建桥梁不断涌现,而原有桥梁也在不断地老化。服役桥的加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及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无论是技术改造方案的拟定与设计计算,还是技术改造的具体实施,都是值得人们不断地去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文渊,桥梁维修与加固[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2]李有丰,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第2篇

[关键词]水库大坝、加固设计、存在的问题、防渗

中图分类号:TV69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37-01

1 前言

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54km2,水库总库容2.988亿m3,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的综合利用大(2)型水库。水库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配套工程2部分。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洞、发电引水隧洞、发电厂和升压站等建筑物。拦河坝坝顶长435m,宽度6m,坝顶高程59.3m,最大坝高49.3m,坝顶设有1.1m的混凝土防浪墙。大坝为沥青混凝土斜墙砂砾石坝,坝体主要由河床砂砾石填筑而成。大坝防渗体由坝体沥青混凝土斜墙和坝基混凝土防渗墙组成。

2 大坝防渗加固设计分析

2.1 坝顶构造

原坝顶防浪墙拆除,新建“L”型混凝土防浪墙,墙顶。

2.2 坝基防渗

在原混凝土防渗面板上游侧再设一道厚80cm的C20混凝土防渗墙,两墙间的中心距离为2.80m,施工平台高程为12.0m,防渗墙底高程为-5.0m,最大墙深17.0m,防渗墙336.0m,分为42个槽段,每个槽段长8.0m。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材料采用C20低弹模混凝土。两道防渗墙间和新建混凝土防渗墙上游侧1.20m范围内、10.0m高程以上的砂卵砾石予以挖除,上游侧开挖边坡为1∶1,新混凝土防渗墙10.0m高程以上墙体凿除。在高程10.0m以上、两道防渗墙之间以及防渗墙上部新设C30混凝土头墙,高2.60m。其余部分用黏土夯实回填,回填顶高程为13.0m,顶宽3.60m。混凝土头墙与每道混凝土防渗墙之间设2道BW-Ⅱ遇水膨胀止水条。2道防渗墙之间砂卵砾石和两岸岸墙基础以及底高程-5.0m以上的两岸防渗墙基础采用帷幕灌浆处理,以形成封闭的坝基防渗系统。原防渗墙头部不凿除,新建的C30混凝土头墙高2.60m,底宽2.00m。原河床段坝面部分圆弧段切除白漆涂层和挖除#60沥青混凝土封闭层,在其上面布置两道宽5.0m、厚35~62cm的C30混凝土趾板。

3 大坝主要存在的问题

经长期检查观测、钻孔取样检测及资料分析,大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坝体渗漏。沥青混凝土斜墙老化严重,其渗透系数、劈裂抗拉强度、挠跨比、弯拉应变值等主要指标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和原设计要求。其中,渗透系数为0.6×10-6~617×10-6cm/s,远大于原设计渗透系数不大于10-8cm/s指标的要求;小梁抗弯挠度比为0.86%~1.19%;劈拉强度仅为0.33~0.44MPa。运行期中反复发生严重裂缝;沥青混凝土面板老化也较为严重,其防渗能力已大为降低,渗透系数已增大100多倍。反弧段面板防渗底层沿坝轴线方向已拉裂,虽然经过多次修补,但是未能根本解决问题。从1993年的裂缝检查记录与2002年检查记录比较分析来看,裂缝的长度、宽度都在延伸。1993年的缝到2002年,其长度增加了46.8%,0+321.00m桩号裂缝在1993年检查的记录宽度为10mm,2002年己扩展到50mm。

2)坝基渗漏。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已有局部损坏,导致防渗墙后砂砾坝体的渗流比降增大,已超过其容许比降而发生局部渗透变形。坝基及坝体砂砾石填筑料为管涌性土,是大坝防渗系统存在的致命问题,将导致渗流稳定的局部破坏和大坝结构失稳。

4 大坝防渗加固方案比选

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和大坝防渗系统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进行防渗加固处理。若对大坝防渗面板只进行局部修补,则可能导致局部裂缝修补不能到位,使修补的裂缝继续开裂。此外,考虑到沥青混凝土面板日后会继续老化,防渗性能会进一步下降,使裂缝的开裂速度和频率加快,将引起大坝的破坏。因此,大坝必须进行全面防渗加固处理。

4.1 大坝防渗加固方案研究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大坝防渗系统全面防渗加固处理,有以下2大方案可供选择:

4.1.1 在原防渗系统上进行全面防渗加固

在原防渗系统上进行全面防渗加固方案,有坝基防渗加固和坝体防渗加固2种方案可分别进行比选。对于坝基防渗加固,可考虑高压喷射灌浆、混凝土防渗墙等方案。若采用高压喷射灌浆,由于坝基松散砂卵砾石层和含泥砂卵砾石层中存在直径大于30cm的卵砾石,施工难度较大且防渗效果难以保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简单,其成墙整体性好,厚度均匀连续,质量可靠,防渗效果好,观测方便,耐久性好。

相对高压喷射灌浆方案而言,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稳妥可靠的加固处理方案。因此,在原防渗系统上进行坝基防渗加固处理时,选用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对于坝体防渗加固处理,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可考虑采用迎水面M40钢丝网水泥砂浆面板防渗加固、迎水面#100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加固和迎水面C30常规混凝土面板防渗加固等方案。

4.1.2 建立新的防渗系统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拦河坝建立新的防渗系统进行防渗加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并选择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加帷幕灌浆(墙底高程-20.0m)和非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2个方案进行比较。

1)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加帷幕灌浆防渗加固方案。先挖除42.0m高程以上部分上游侧坝体,开挖底宽10.48m(下游侧距离坝轴线7.0m),开挖边坡为1∶1.50。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为42.0m。防渗墙轴线位于坝轴线(坝顶防浪墙上游面下游3.0m)上游侧32.50m。防渗墙长381.0m,墙厚1.20m,底高程为-20.0m,两岸岸坡段与基岩连接。防渗墙两岸设宽为2.4m的C20混凝土岸墙。对于-20.0m高程以下的坝基泥砾层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帷幕灌浆孔距为2.0m,孔深深入坝基基岩相对隔水层以下5m。防渗墙施工完成后,将防渗墙顶部以下1.0m全部凿除,新建C20混凝土头墙(高2.0m)。

2)非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加固方案。除要求非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墙底嵌入基岩内1.0m外,防渗墙施工平台以上坝体和防渗墙结构与悬挂式(墙底高程-20.0m)混凝土防渗墙加帷幕灌浆防渗加固方案相同。经对上述2个方案的布置与计算比较,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加帷幕灌浆防渗加固方案应力小,可以满足墙体材料的应力要求,渗流稳定可以满足要求,渗流量较大,投资小;而非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加固方案应力大,不能满足墙体材料的应力要求,渗流稳定可以满足要求,渗流量较小,投资大。

4.2 大坝防渗加固实施方案比选

综上所述,结合该工程实际的拦河坝防渗加固处理备选方案有:迎水面C30常规混凝土面板(保留原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迎水面C30常规混凝土面板(拆除原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及混凝土防渗墙3种。3种方案在结构布置设计、止水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和投资分析等。混凝土防渗面板(保留原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方案具有防渗可靠、耐久性及安全度较高、渗漏量小、施工与运行管理方便、防渗处理较彻底、施工度汛风险性小、投资较省等优点。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 U4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是未来建筑行业的热点,搞好加固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确保加固质量可靠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法,并且这些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不能说明,新方法新技术就可以取代传统的方法。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应做好各种加固方法的优势互补,各种加固材料的取长补短,做好加固技术的开发,为建筑物加固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研究,有着十分客观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建筑结构常见的加固方法探讨

为了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建筑结构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对存在问题的老化建筑结构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进行加固是非常必要的。混凝土建筑是当今社会建筑领域最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在进行施工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由于施工不规范,建筑老化,自然灾害的侵蚀等多种因素,使得建筑出现开裂松弛的现象,不仅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更严重威胁着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物的加固。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存在的加固技术有很多,但加固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与建筑结构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加固技术,制定适合建筑结构的最佳加固方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嵌入式加固法。是一种通过粘结材料将加固材料嵌入加固构件表面预先凿好的槽中,使之与加固构件形成整体,从而改善结构性能的加固方法。与传统的加固方法相比,嵌入式加固法除具有粘贴FRP材料加固法具有的优点外,还具有FRP材料与原结构粘结性能较好、可以防止火灾对FRP材料的破坏、可以有效地进行负弯矩加固、可以充分利用FRP材料得到强度、能有效提高结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优点。可见纤维筋嵌入式加固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加固方法,此加固法在国外已成为纤维材料加固技术研究的热点,已经运用于桥梁、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的加固中,且加固效果良好,但在国内较少运用于实际工程,且研究也较少。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当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发生强度弱化,或者梁,柱等构件受到腐蚀,火灾,雨水,风吹,日晒等多方面的侵蚀,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出现斑驳,开裂时候,可以使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要做好支顶措施,保证原有构件的安全稳定,也使得混凝土的置换工作处于卸荷的状态进行,增强加固效果,增强构件的负载承重能力。同时,要对原有的混凝土采取科学方法剔除,并做好清理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大规模操作,但是,原有的混凝土剔除难度大,很容易对建筑物原有构件造成损坏。施工时候一定要仔细,严格执行各种操作标准。同时,可以采用一些先进机械设备,提高施工的效率。

3、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方法是通过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达到加固目的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增加预应力迫使钢拉杆和其他的型钢撑杆受到压力,对原有建筑物结构的预应力产生影响甚至是改变,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原有建筑物的应力水平。可以很好的消除应力应变滞后的难题。这种加固方法同时拥有加固功能,卸载功能,改变应力结构分布的功能,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大跨度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加固施工,这种方法虽然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机械设备,但是,这种加固方法加固效果稳定,且总体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优势。

4、外包钢加固法。在对一些老化或者还是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时候,外包钢加固方法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建筑物的构件外部四角或者是两个角包上型钢,达到加固的目的。这种方法工作量很小,操作简单,而且加固的效果相对很稳定,因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常规加固方法。在这种加固方法施工时候,要保证原有的建筑物构件的截面尺寸不能变大。

5、绕丝加固法。在使用绕丝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实施加固时候,一般都通过将退火钢丝缠到将要加固的建筑物构件上,使得原建筑物构架的混凝土被约束,使得建筑物的极限承载力和建筑物的延性得到提高。这是一种补强加固的施工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提高建筑物构件的位移延性。使用绕丝加固法对建筑物构件实施加固之后,自重会比较小,构件的尺寸和相关的截面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对施工的环境要求也不高,但是,这种方法有着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通过施工后,加固的效果不太明显,尤其是矩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的构件承载力难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1、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显著地显现出其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尤其是粘贴纤维加固法较成熟,应用也比预应力纤维加固法及嵌入式纤维加固法广泛。根据研究现状,这三种纤维加固方法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 纤维材料对节点加固性能的研究;用纤维加固的结构在较高温度下强度严重退化,如何改进加固材料性能和加固构件的防火耐温措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加强非碳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如何简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保证,降低工程造价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2、钢丝网复合砂浆加固法

从用钢丝网复合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 虽然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创性研究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属刚起步。但用无机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粘贴钢丝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比起用有机胶做粘结剂的方法有其独有的优势,其应用前景较好。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建筑施工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不断成熟,施工工艺不断得到更新,在此过程中,对一些老化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也逐渐成为了建筑整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障居民是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仅是促进整个建筑行业进步的需要,也是促进施工工艺革新的客观需求,更是新时期下,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范文亮,李杰,- 改造加固后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会议论文] 2009 -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交流会

[2] 张鑫,李安起,赵考重- 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会议论文] 2010 - 第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3] 朱怀亮,梁思辉,罗仁安,多重连接加固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检测与识别[会议论文] 2010 - 第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4]崔士起,张田德,成勃,裴兆贞,碳纤维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会议论文] 2009 -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质量检测学术会议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改户型,碳纤维加固补强

 

随着建筑使用年限增加,或使用性质改变,为满足建筑的的使用功能,对结构进行加固成为必然。对以前修建的楼房,因其设计荷载标准偏低,普遍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更有一些建筑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寿命时,便出现耐久性能严重退化的现象,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采用适当的加固和改造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的承载能力,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能。

该工程是经政府收回后,决定将小区作为经济适用住房,部分房屋当作廉租住房提供给低保家庭。为满足政府要求的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每套独门独户,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设施,对现有户型进行改造,将原来的一梯两户,改造为一梯三户,并需对部分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是采用粘钢加固法、还是碳纤维加固法,经过方案对比后,决定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碳纤维布加固具有节省空间,施工简便,工效高,没有湿作业,施工占用场地少,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施工质量易保证,在施工工期、施工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基本不增加结构尺寸及自重,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等特点。

1.主要材料—碳纤维布的特性

碳纤维布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加固混凝土构件所用的碳纤维布,是碳纤维材料通过一定的制作工艺与特定的树脂材料复合而制成的,是将碳纤维长丝经编织而制成的柔软片况材料。碳纤维布在编织时,将大量的碳纤维长丝沿一个主方向均匀平铺,形成很薄的以主纤维方向受力的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大于3000Mpa,弹性模量大于2.1×l05Mpa.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该技术采用的碳素纤维布强度是普通二级钢的10倍左右。厚度仅为2mm左右,基本上不增加构件截面,能保证碳素纤维布与原构件共同工作。综合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自身的优势,适宜将材料作为建筑结构的受拉或预应力受弯构件,特别适用于纯受拉构件,建筑加固的碳纤维材料主要是承受拉应力,约束裂缝的开展。

2.采用碳纤维布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和处理要点

2.1根据设计确定粘贴碳纤维的范围进行基底处理

a)破损面混凝土表面处理:将砼构件表面的残缺、疏松、腐蚀、破损及碳化层部分清除干净,达到结构密实部位。检查外露钢筋是否有锈蚀,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b)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须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对大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c)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打磨平整,用磨光机把棱角磨成半径大于30mm的圆角,要求修复后的段差平顺。并用钢刷将其表面的粉尘、油污等不洁物清除干净,使构件加固表面平整、干燥无粉尘。

2.2涂刷底层(底层涂料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渗入砼表面内)

a)把底层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后放人容器内,用搅拌器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涂刷底层树脂:待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时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b)用专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

c)底层涂料固化后,表面有凸起部分时要用砂纸磨光。论文参考。

d)在气温小于5C,砼表面含水率在8以上,相对湿度大于85,有结露可能而无可靠保证措施时,均不得施工。

2.3找平处理:

a)构件表面凹陷部位应用环氧腻子填平,修复至表面平整,不应有菱角。

b)内角(段差、起拱等)要用环氧腻子填补使之平顺。

2.4贴碳纤维片

a)贴片前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将碳纤维按规定尺寸切断纤维片。

b)碳纤维接头纵向必须搭接10cm以上,横向不需搭接;

c)按规定比例掺配树脂主剂和固化剂,将配制好的浸渍树脂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并用橡胶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待纤维表面接触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如超过60min,则应等12h后,再行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

d)贴片时,在碳纤维片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片上对此滚压,使树脂渗入碳纤维中。

2.5养护

粘贴碳纤维片后,需自然养护24h达到初期固化,并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干扰。

2.6涂装

根据需要可在树脂固化后加固补强构件表面,涂刷水泥浆或抹灰。

3、加固处理质量要求

(1) 所有进场材料,包括碳纤维材料和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符合工程加固补强设计要求。

(2)为了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片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严禁受弯折,材料不得直接日晒和雨淋,胶结材料应阴凉密闭储存。

(3) 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由技术人员负责指导、监督,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提请技术员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 涂底层涂料

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严禁在不适合气温条件下施工,添加溶剂稀释后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论文参考。

(5) 碳纤维粘贴的质量检验标准

a、下涂和上涂渗浸入碳纤维束良好。

b、碳纤维粘结严实。

c、顺纤维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各层之间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层间必须错开至少50cm。

d、碳纤维材料规格,粘贴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规定。

4.注意事项

①在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片材前,应按加固设计部位放线定位。

②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片材,裁剪后的织物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且不应小于100mm。

③将碳纤维片材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如需粘贴两层时,对底层碳纤维片材两面均应擦拭干净。论文参考。

④擦拭干净的碳纤维片材应立即涂刷粘结树脂,胶层应呈凸起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mm。

⑤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片材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橡胶滚筒顺纤维片材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树脂从两边溢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碳纤维时,两片之间孔隙应不小于5mm。

⑥需粘贴两层碳纤维片材时,可连续粘贴。如不能连续粘贴,则再开始前应对底层碳纤维片材重新做好清洁工作。

⑦树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配比称量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至色泽均匀。搅拌用容器内不得有油污及杂质。宜根据现场实际温度决定树脂的每次拌合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⑧为了保证粘贴的质量,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条件下,应使用不同型号的粘贴树脂,这样才能对树脂施工的可操作时间和固化时间进行有效控制。

5.对碳纤维加固补强技术的展望

碳纤维用于砼结构的修复补强发展很快,其主要原因在于碳纤维片加固存在较多优点:

a)施工简便迅速,无需模板、夹具、支撑等;

b)环氧树脂的重量很轻,对结构自重影响可忽略不计;

c)能适应各种结构外形的补强;

d)可以多层粘贴。可根据设计要求,在一个部位重叠粘贴。

6.结束语

随着建筑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承载力降低、混凝土强度降低或需要提高抗震能力和修补建筑裂缝,碳纤维加固法加固效果好,高强高效,适用面广,质量易保证,耐腐蚀及耐久性能极佳,且这项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快捷、安全可靠、耐久性好,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结构外形,不影响原结构的外观等诸多优点,碳纤维布补强技术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5篇

网络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及答辩要求

(试 行)

一、 网络类题目的特点

学生络类题目的特点主要以校园网、小型企业网、大型企业网(多地互联)为应用场合,进行网络工程设计类或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二、 网络工程设计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要求

类似于投标书,但有不同于投标书,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产品说明书、产品报价……),也一般不考虑具体综合布线(职院学校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其技术实现。

2.论文写作基本环节

采用工程业务流程,类似于软件工程:

1)需求分析

2)功能要求

3)逻辑网络设计(设计原则、拓扑结构图、背景技术简介、IP地址规划表),也称为总体设计

4)物理网络设计(实现原则、技术方案对比,一般考虑结构化布线),也称为详细设计

5)网络实现(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属于这个阶段,但我们主要强调各种设备的配置与动态联调以实现具体目标)

6)网络测试(比较测试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具体实现通过采用Dynamips 模拟平台和Cisco Packet Tracer(PT)模拟平台。

3.注意事项

1)抓住题目主旨和侧重点(类似题目的需求不同,取材角度不同、参考资料的取舍也不同。不同的应用场合会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路由技术(BGP、RIP、单区域和多区域的OSPF)、交换技术(Vlan、生成树、链路聚合、堆叠)、访问(接入)技术、安全技术等,只有这样题目才能各有千秋,否则就都变成了XX公司(校园)网络设计。)

2)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

3)不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装调试说明书

4)不建议包含综合布线的整个过程。

4.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结构不太清楚,有些环节没有

2)不应有产品说明书,具体实现要更清楚

三、 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基本环节与要求

从技术上讲主要有:

1)Internet安全接入防火墙访问控制;

2)用户认证系统;

3)入侵检测系统;

4)网络防病毒系统;

5)VPN加密系统;

6)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加固;

7)数据备份系统;

从模型层次上讲主要有:

1)物理层安全风险

2)网络层安全风险

3)系统层安全风险

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

2. 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选题有些过于复杂而有些过于简单

2)只是简单叙述各种安全技术,没有具体实现

四、 论文答辩要求

1)论文格式:从总体上,论文的格式是否满足《韶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规范》的要求?

2)论文提纲:设计条理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明确;

第6篇

关键词:填土,注浆,地基加固

 

一、工程概况

大连石化新厂新建项目,场地位于大连石化分公司院内,拟建餐厅长36.0m,宽20.7m,二层框架结构。

二、基础以下工程地质条件及地下水

(一)基础以下工程地质条件

①素填土,黑褐色,松散,由灰岩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等组成,层厚2.5~4.6m,属软弱土,不稳定。

②中风化石灰岩,岩体具中厚层结构,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体较破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二)地下水

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0~3.0m,为海水和第四系潜水混合的地下水,水位受潮汐影响。

三、设计参数

由于拟建餐厅周边分布石油管线及建筑物,处理范围小,不适宜采用桩基及强夯,综合考虑,采用注浆处理后的素填土为复合地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200Kpa,压缩模量Es不小于20Mpa,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处理基础范围为36.0*20.7m,根据理正软件计算,按1.4m的等边三角形布点,共布置17排注浆孔,总孔数为434个,注浆孔径为110mm,注浆孔钻至中风化石灰岩,注浆套管管径为108mm。①注浆压力: 注浆过程中,由于填土位于上层,层顶位于地表,浆液沿水平剪切方向流动会在地表出现冒浆现象,因此注浆的极限压力值Pu须满足下式:

Pu=γhtan2(45°+φ/2)+2ctan(45°+φ/2)

式中h为注浆孔的深度。在实际注浆过程中,应考虑注浆管道的压力损耗、注浆端头浆体堵塞等影响。经调整后采用注浆压力为0.5~2.0MPa。

②注浆浆液配比为1:1(体积比),此次注浆加固法选用水泥作固相材料。免费论文。免费论文。水泥可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液相用一般饮用淡水。③注浆量

注浆量按单孔注浆量控制,单孔注浆量按下式计算:

Q=πLR2nη

式中:Q——单孔注浆量(m3);

L——注浆段长度(m),取全孔长减去孔口段;

R——浆液扩散半径(m),0.85;

n——注浆段土层孔隙率,取54.3%;

η——浆液损失率1.2。

单孔注浆量根据深度不同经计算在3.5~5.8 m3之间。

四、现场试验和施工要点

由于该场地地下水为海水,且受潮汐影响,为保证地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特选取了一块4.8*5.6m的场地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整个场地的钻孔注浆施工。①平整场地,使XY-100型钻机能够进场施工

②施放钻孔,依据设计图现场放孔,水平偏差不大于25mm,垂直偏差小于1%。

③花管制作,在无缝钢管管壁按0.5m左右切割3个孔径10mm的注浆孔,地面以下一米不用切割

④钻孔施工,钻至中风化石灰岩,钻孔应按基岩面由浅至深的地方施工,成孔后,将108mm花管下入孔中距基岩面0.5m处,孔口预留长度0.2m以上。

⑤注浆:先用水泥砂浆将花管四周密封,待封孔水泥凝固24小时后,对该孔进行高压注浆,浆体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将注浆管与花管连接上,开始加压注浆,若漏浆严重,可采取分段分次注浆。

⑥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压力,地面冒浆或注浆量小于1L/min,即注浆结束,挪至下一孔,重复上述钻孔注浆工作,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宜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施工方法。

⑦检验合格后进行全场施工

五、质量检验

注浆检验时间在注浆结束28d后进行,抽2~5%个孔进行重型动力触探检测,取样10组和不少于3个静力载荷试验。六、注浆加固的范围内钻孔取芯观察,浆脉呈纵向和水平分布,局部岩芯呈短柱状,与理论设计相符;动力触探检测结果:连续动探击数均大于5击,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载荷试验3点结果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相应沉降量为2.5~4.2mm。注浆加固地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六、结语

本本工程施工及检验情况均良好,证明在填土地基中进行注浆地基加固是可行的。免费论文。注浆效果的成败还在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须建立详细、可操作的管理程序和丰富的经验及可靠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刘景政,等.地基处理与实例分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曾国熙,等.地基处理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字】基坑,支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用地越来越紧张,这突出表现在密集型的大城市,所以改造开发大型的地下空间来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在这几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愈演愈烈,地下空间的开发愈来愈大,开挖深度也逐年加深,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高楼越盖越高,高楼的稳固与深基坑技术也密不可分。现在,在全国的不同地区,在不相同的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取得不少的成功经验,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或提高,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目前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到底是什么

深基坑支护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高层建筑的稳固性,具体的作用就是通过为高层建筑的地底承担挡土、截水的任务从而保证坑底稳定,能够承担必要的施工荷载,保证地下结构工程的顺利全面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了保证施工顺利,所以在施工期间搭建的临时支挡结构,但是并不能因为它是临时结构而小瞧它,它的型号的选择、工程的计算和施工正确与否,对施工的安全、工期、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顺利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基坑支护水平的好坏也决定着工程建设周围环境的好坏,包括地表建筑的安全性和地下管道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深基坑支护的类型。目前在我国由于各种建筑物的修建和各种底下管线的铺设都离不开挖基坑,基坑支护的水平可谓良莠不齐。有一些基坑可以直接开挖或放坡开挖,但当需要挖的基坑深度较大,面积较广而周围可供利用的场地有不足够宽的时候,就需要较高的基坑支护水平了,在过去工程建设的基坑支护很简单,

也就是钢板桩加井点降水,一般能满足基坑安全施工,而对于深基坑已不能满足要求,最近这几年,由于基坑的挖掘深度不断增加,对支护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护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现在把几个常用的技术按其功能来分可分为:

(1)挡土系统:主要是用于基坑内对土壤土层的阻挡。建设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有钢板桩、钻孔灌注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地下连续墙。其功能是通过这些工具的协同作用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来阻挡坑外土压力。

(2)挡水系统:主要用于基坑能对地下水的防护。建设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有深层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压密注浆、锁口钢板桩、旋喷桩。其功能是阻挡抗外渗水。

(3)支撑系统:主要用于基坑的机构支持。建设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有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具体我们可以通过基坑支护的一副剖面图进行一些了解。如图一:

图一:基坑支护剖面示意图

深基坑支护一般采用的传统的施工方法是板桩支撑系统或者板桩锚拉系统,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吃撑是在基坑开挖之后才施加的,在拔出板桩时会有可能引起土体的变形,导致基坑的不稳定,引起地表的塌陷,不过正因为如此,施工的材料才可以回收,从而减少建设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投入成本。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如果按照它的受力性可以简单的分成四类,即悬臂式支护结构、单(多)支点混合结构、重力式挡土结构及拱式支护结构,其主要型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 深基坑支护形式分类图

深基坑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测定坑底处的岩土,从而进行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具体来说就是确定坑底岩土的参数与地下水参数; 测定坑底周围的建筑物,周围地下埋设物的具体情况,了解建筑物周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和工作情况,并依据测定的信息对它们随着地层能够进行位移的限制做出估算分析,为建筑物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消息。

支护结构设计。包括挡土墙围护结构(如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挡墙)、支承体系(如内支撑、锚杆)以及土体加固等。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与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紧密结合,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有:当地经验,土体和地下水状况,台坝四周环境安全所允许的地层变形限值,可提供的施工设施与施工场地,工期与造价等。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包括土方工程、工程降水和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

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地层位移既取决于土体和支护结构的性能与地下水的变化,也取决于施工工序和施工过程。如预测的变形超过允许值,应修改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必要时对周边的重要工程设施采取专门的保护或加固措施。

(五)施工现场量测与监控。根据监测的数据和信息,必要时进行反馈设计,用先进的信息化来指导下面的施工。

深基坑技术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基坑被分作两类,分别是放坡开挖和支护开挖。在我国,受城市周围环境的制约,在工程建设时,一般采用支护开挖这种形式,支护开挖主要是由土坑开挖、土坑加固、围护结构、地下水控制、支撑系统、环境保护和工程检测这几部分组成。那么基坑主要被用来干什么呢,一是用于保证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施工,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二是保证我们地面上建设的主体工程的安全,简单讲,就是通过基坑来保证地基和桩基的安全,从而达到间接保证主体工程安全的目的。三是为了保证主体工程周围的环境的安全。

那么,我国工程建设中的深基坑具有什么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首先,我国各地地质条件的不同,要求基坑能适应不同的地质环境,这使得我国的深基坑支护具有十多种的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其次,用地的紧张使得我们的工程建设越来越高,这使得基坑的挖掘不得不在宽度上和长度上有所增加,这对我们工程建设的支撑系统带来了考验。然后,在一些不是很硬的土层上开挖基坑,会引起地表的位移和沉降,对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造成威胁。最后,长时间,多工程的同步建设,使得各个工程的建设都面临着相互的制约和影响。

我国未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前面的研究和对未来环境的预测思考,我国未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将会有以下的趋势:

一是,用地的紧张,会使基坑的建设不得不越深越广,这对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支护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会是接下来必须加快思索和研究的课题,不然基坑的建设堪忧。

二是,就目前人工开挖基坑的情况来看,未来的高速发展必然淘汰低效率的人力挖掘,而出现全新的、有技术含量的、灵活方便的专门用于基坑挖掘的机器。从而,可以改变目前的上部工程建设受基坑建设的限制的局面,使整个工程建设的速度有大的提高,以减少工期,节约成本。

三是,支护方案会有大的飞跃,不再仅仅局限于目前存在的两种单调的支护方式,会有更多更好的更多样化的支护方式出现。从而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天气环境等等的情况。

四是,为了不在出现地表塌陷,从而威胁地表建筑和地下管道的情况,未来的支护结构水平也会有所改善,可能会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来对工程建设的基坑底部进行土体的加固和强化,从而提高基坑的承受能力,不在威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五是,为了减少基坑变形,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控制变形将逐步被推广,另外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对基坑底部或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也将成为控制变形的有效手段被推广。

六是为了尽量减小因为基坑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或出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需要,在进行基坑建设时有时会采用帷幕型式进行支护。也就是说工程建设时除了建造地下连续墙外,一般还会采用旋喷桩或深层搅拌桩等工法构筑成止水帷幕。目前,有将水利工程中防渗墙的工法引入到基坑工程中的趋势。

五.结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中国的岩土工程中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我国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基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说是挑战,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地质环境时只有不断地想办法才有可能把工程建设成,说是契机,在这一次次的想法子中,我们的技术不断的得到了进步。就目前我国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现状,再综合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不断追求的精神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和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鑫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5期

[2]姚志国 李丽诗 浅谈国内外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10期

[3]高峰 浅谈深基坑支护技术特殊方式现状及趋势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2年1期

[4]陈建国 胡文发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期刊论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1期

[5]廖晓坤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分析与研究 [学位论文] 2008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6]黄健伟 浅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期刊论文] 《科技风》 -2009年16期

第8篇

关建词: 概念风管工程安装方案 总结

中图分类号:U260.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暖通空调安装概述 

1.1 现在,暖通空调是人们所使用空调中最常用的一种,暖通空调以其独特的优势而独占市场。其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大功能结合在一起,并以能创造一种比一般的空调更舒适的室内环境而著称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通常所说的暖通空调设计主要包括制冷供暖系统设计、新风系统设计、排风系统设计等,其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供暖这一个小范围,所以暖通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安装质量。同时施工准备工作对于一个项目的顺利施工以及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注意抓好。以下是关于通风空调施工工程方面的一些大概流程:

熟悉审查图纸施工机具和人员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风管及支吊架制作、放线、吊杆(支架)安装风管与部件制作风管与部件安装风管漏风量测试空调设备安装安装粗、中效过滤器风口安装空调设备试运转空调系统调试

通过以上的程序进行通风风管以下的实操:

2.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风管路安装施工,采用工厂和现场相结合方式进行,即所有风管道和吊筋、风口及阀门等组件均在场外加工,经质检合格后运往工地现场安装,并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施工:测量放线:由专业技术人员确定管道的位置,并在两端定位中拉线以确保管道安装平直。以下是风管安装:

3.1首先进行风管检测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性检验,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低系统风管不得有死弯及瘪陷。

4.风管的安装

1.4.1风管加工的划线方法可用直角线法。展开方法采用平行线法。根据大样图风管不同的几何形状和规格,分别划线展开,并进行剪切。下料后在轧口之前,板材必须倒角。

1.4.2风管外观质量应达到折角平直,圆弧均匀,两端平行,无翘角,表面凹凸不大于5mm,风管与法兰连接牢固,翻边平整,宽度不小于6mm,紧贴法兰。风管法兰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焊接应牢固,焊缝处不设置螺孔,螺孔具备互换性,矩形风管边长大于630mm时应在弯头处增加导流片,使气流能够顺利通过降低风阻。

1.4.3做好审好图纸,按设计图纸提前放好安装线,支、吊架的标高必须正确。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兰上。

1.3.管与部件和设备的连接主要用软管连接,风管安装视施工现场而定。可整体吊装也可以分节吊装;一般安装顺利是先干管后支管,竖风管的安装通常由下而上进行。

1.4.5在风管穿过防炎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风管安装工艺流程:风管(确定标高制作吊架设置吊点安装吊架安装就位找正找平)(同步进行风管排列和风管连接)检验。

5.风管连接方式

1.5.1当矩形大边≤800mm时,风管之间的联结可用“C”形插条联结或蓝法连接:对矩形风管大边长>800mm以及风管与设备、以及风阀、消声器、防风阀等通风配件的联接采用法联接。

1.5.2风管及风管与设备、风阀、消声器、防风阀等通风配件之间采用法蓝联接时,其法蓝垫片厚度为3~5mm法蓝垫片的材料采用8501材料,垫片安装时不应凸入管内,也不宜突出法兰外,连接法兰的螺栓两侧应加镀锌垫圈。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应在同一侧。

1.5.2风管采用“C”型插条连接时接口处应严密、牢固,矩形风管必需有定位及封密措施,风管连接两平面因平直,不得错位与扭曲。以下是风管安装示例图:

6.风管安装

1.6.1风管加固

.风管大边尺寸在630~1600mm时,直按在生产线压筋加固,排列应规则,间隔应均匀,板面不应有显的变开

.当风管大边尺寸在1600mm以上时,可采用角钢、扁钢、钢管、Z形糟、加固筋、通丝螺醇杆等进行管内外加固。如图所示

角钢或加固,其高度应就于或等于风管法兰高度,排列应整齐,间隔应均匀对称,且不大于220mm,与风管的铆接应牢固。

管内骨通丝螺杆支撑加固,其专用垫对外保温风管置于风管内壁,对不保温风管或内保温风管,则放在风管外避,通丝螺杆宜设置在风管中心处,风管断面较大时,应在靠近法兰的两侧各加一根通丝螺杆支撑加固。

由于风管生产线与施工场地不可能在一处,应在车间先按绘制草图加工成半成品,并按系统编号,在工地上按照编号进行风管的组装。

分支管与主管连接采用联合咬口或反边用接钉与主管铆接,并在连接出用玻璃胶迷封以防漏风。风管法兰与法兰间的连接采用特制的TFD法兰角,用榔头轻击将之敲入法兰中在用螺栓连接。

4.风管安装要求

名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3/1000,总偏不应大于20mm,。以下是举例说明:

制作:查国标通风部件标准重量表尺寸为D320的圆形蝶阀的单体重量为5.78kg/个。总重为:5.78kg/个×6个=34.68(kg)。 安装:直径320mm圆形蝶阀6个。 矩形空气分布器制作安装600×300,6个

制作:查国标通风部件标准重量表尺寸为600×300矩形空气分布器的单体重量为12.42kg/个。总重为:12.42kg/个×6个=74.52kg。 安装:周长为:2×(600+300)=1800(mm)矩形空气分布器,6个。 矩形空气分布器支架制作安装 。

5.总结

综上合上面所述关于风管工程安装技术施工技术上,相信大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则是实现大幅度节能、产生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推动经济发展的保证。相信以后的将来,暖通工程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刘秋红 《 谈现代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施工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