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24 02:23: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品德与社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品德与社会

第1篇

今天的品德社会课,让我非常可笑。

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做题,再让我们讨论怎样介绍自己。做题的时候,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们都做得很认真。讨论的时候,老师有事出去了,并且告诉我们说:“要小声讨论,不准大喊大叫。”可是,老师走了不到一分钟,教室里就乱哄哄的,叽叽喳喳,闹个不休。尤其是焦颂和赵泽园等人。老师回来了,看见他们俩最乱,就把他俩叫上了讲台,让他俩介绍自己。焦颂一本正经地说:“我喜欢我,我叫焦颂。我的名字是我爸爸给我起的,‘焦’是我爸爸的姓,‘颂’是我妈妈姓(宋)的谐音,所以我叫焦颂。”同学们听了都快笑死了。老师又让赵泽园说,赵泽园歪歪扭扭,J了半天也没迸出个“屁”来,样子十分滑稽,同学们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出了教室,可是我还在教室里笑个不停……

第2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师;小学生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科目学习的效果好坏,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一、扮演教材中的典型人物角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涵丰富、情节非常吸引人的课文,这些课文之所以故事动人,是因为课文内容由一个个各式各样的人物组成,这些人物在不同的课文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师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内容的生动性。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典型角色,然后组织一部分学生将书中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种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且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人,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这些角色,如:工人、电脑工程师、农民、销售员等。通过扮演不同行业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行业职工对于社会的贡献,这样学生能够很快地明白课文表达的含义。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不能够将教育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之中,教师除了需要完成课内的教学之外,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室外的实践教学。这需要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理智,让学生能够有是非认识。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强调了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并不强,教师在讲解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将课文叙述一遍,学生可能绝大部分对于“规则”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去室外亲身体验“规则”。例如,让学生感受一下马路的交通规则,或者让其在售票厅感受一下排队的规则。在学生体验完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这样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能够真正认识规则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安排小组辩论,提高思想认识

小组辩论的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同于数学、语文,它探讨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因此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认识到对和错之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事先确定一个有争论性的辩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一个陌生人突然过来,请求他帮个忙,这位学生应该帮助陌生人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开展课堂辩论。通过辩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与社会。

总之,小学是学生品德与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小组辩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了。

参考文献:

[1]颜振国.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幸福:初中社会·思品学科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与培养[J].科技信息,2010(5).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激趣

“品德与社会”学科像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纵向看,它记载着过去,映照着现在,预示着未来;横向看,它涉及家乡、国家、世界以及学生真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蕴藏着一笔笔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宝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开启这座宝藏呢?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像火花、像磁石,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发展智能的基础。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引航,让学生驾起快乐学习之帆,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资料准备,示范引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材仅仅提供了几幅图片与几段文字说明,需要充实大量的背景资料。因此,收集、整理、交流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让其自主收集资料效果寥寥。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示范来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

以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第一课的教学为例,上课前笔者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报刊,裁剪旧书籍、挂历等途径,制作了一份关于神州大地的剪贴报,还在电脑上制作了展现神州大地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笔者运用课件导入新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此时,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周围的许多资料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图片、文字。想不想也做一份这样的资料?”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可绝大部分学生的神情有些沮丧。观察到学生的表现,笔者适时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剪贴报,并一一述说这张是在哪里剪的,那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学生都在激烈地讨论。笔者顺势给学生布置了收集任务,而且不用教师多说什么,学生已明白怎样去做。

教师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外收集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力量。第二课时让学生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效果非常好,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就制作了演示文稿,没有电脑的学生就制作剪贴报。有了这样美好的体验,下一次教师再布置新的收集任务时就容易多了。

二、巧设情境,探究激趣

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能快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如在教学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旅行的情境,在课件图片及视频资料的配合下把学生带入风景绮丽的大自然中,并讲述自己游览长白山天池、杭州西湖的所见所感,听着听着,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讲述他们的所见,从而形成一种一起体会、一起探究的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入课文的学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认知特点等,利用故事、挂图、视频、图片等手段创设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情境,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生活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乐于去探究、主动去探究。

三、模拟深入,表演增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这一特点,设法激活学生的多种器官接受外部传来的信息,通过模拟、表演等具象化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话说南北西东》的教学为例,有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以“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为主题的辩论会。辩论会上,学生根据已掌握资料,入情入神展开较量。有的学生还通过现场表演的形式,向同学们直观展示了南北方生活的场景。经过这样的辩论会,学生多感官地体会到了我国各地域的建筑差异、服饰差异、饮食差异和语言差异等,激起了在场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了。

四、贯穿主题,竞赛生趣

在课堂中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斗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古代先人思想的光辉》的教学中,有教师就开展了一场师生对接赛。教师说出《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中著名句段的上句,激励学生补充完整并说出该句话的含义,随即开展小组抢答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个个摩拳擦掌,小组同学互相激励、协同作战。赛后,胜方自然高兴,落后一方表示不服气,要求下节课再比。这样,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满足了学生的要求,更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第4篇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文章提出了一些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促进;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

《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界定:“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充分体现知识探究,价值养成和能力发展的综合育人过程。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必须在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与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情景交融之中领悟教学要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主体互动—自主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就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儿童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谈谈我的看法:

1品德与社会课要以情感人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情感可以感染所有的人,同样教师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与学生的情感相容,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去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起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学习中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如,我再给三年级上《真正的朋友》这一课时,我让一位同学讲《难忘的八个字》的故事后,好多学生都被那位老师对一位残疾学生挚爱之情感动,所以说“以情感人”是心灵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大门的活动,教师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想说就说。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才能达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

2品德与社会课是要以生活中相关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案例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一节成功的品德社会课,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相关的生活情境与社会案例,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与学生达成共鸣,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境体验。如在上《小心受骗》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讲述了三鹿奶粉事件以假乱真欺骗无辜的婴儿,最终毁掉了企业,使几千职工下岗失业给社会好多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还讲述身边亲人被那些不法分子用电话骗走了家里的钱的真人真事,就是他们的不小心,上了坏人的当,受了骗,才给家庭带来了金济负担。所以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能力。

3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我在上三年级《画画我自己》这一课时,让学生照着镜子夸自己,说说自己美在哪里,一位脸被烫伤的小女孩对着镜子说我的外表很丑,但我的心灵很美,所以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又如我给三年级上《我是一个小帮手》这一课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家、在校都会帮家里、班上做些什么事?劳动后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领悟劳动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心灵美的敬佩之情。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唱歌、跳舞、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孩子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孩子们边歌边舞,陶醉在美的旋律之中,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4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要以孩子的生活为基础

因为孩子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儿童不断成长的历程中,他们通过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段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做一名教师,要从学生的“以学定教,顺学

而导”组织教学活动,处处树立榜样,以榜样为力量,以榜样为镜子,以榜样为旗帜。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教师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坐标,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快乐成长。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形象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列举的事例要生动感人。如学到《老师,亲爱的老师》一课时让大家讲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诲人不倦”;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故事。再说说我们眼中的老师的工作,演一演我是小老师。同时在介绍榜样人物的精神之后,总要联系班级实际表扬一个或几个先进同学,哪怕是点滴的闪光思想或微不足道的榜样行为,都抓住不放加以宣扬。这样容易使道德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最后,要做到讲述榜样人物动人的事迹与分析榜样人物闪光的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总是先模仿榜样人物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再体会其内心思想,先从机械式的模仿再到独创性的模仿。教师应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来构建孩子的道德。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行为上模仿,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道德行为。使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同时得到提高。

总之,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使《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5篇

游戏 交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23-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及技术,引导学生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下面,以几堂品德与社会网络课为例,谈谈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网学”的尝试与探索。

一、整合资源,搭建“网学”平台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册品德与社会课本中都会涉及一些社会性知识(如地理常识、历史知识、民俗风情等),而且年级越高其所占的比例也越大,到五年级时,社会性知识几乎占了全册课本的一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在课前利用网络充分收集各种资源,利用数字教学平台,整合课本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搭建“网学”平台。

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中包括《跟着唐僧去西游》《金字塔下留个影》《奥林匹克的故乡》《我做志愿者》这四节课,对该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的视线投向国外,关注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该单元后,要“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以及“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没有简单地采用讲解法、体验法、情境法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师生互动、网络互动、小组交流等形式展开学习,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这充分体现了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满足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意愿。

二、指导探索,获得“网学”体验

“网络互动式”课型适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偏重于社会性知识的课文,其优势是学生能够借助网络这个无限大的资源库开展学习。然而,网络上的资源是纷繁复杂的,有些资源是学生在现阶段不易理解或不需了解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鉴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能满足学习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索,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加深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苏教版社会与品德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安回家”,课本只用了两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了简单的交通标志,内容比较单薄,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介绍交通标志和交警手势的专题网站,并用Flash软件制作了展示交通标志和交警手势的课件(如图1)。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点击自己想了解的交通标志、交警手势,课件即可展示交通标志的图案、交警手势以其意义等。这样,帮助学生建立了相应的知识资源库,弥补了课本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又如,教学苏教版社会与品德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我们的民风民俗》。该课主要介绍了春节和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学生非常想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于是,笔者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并归纳整理在班级博客上,然后,笔者用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自建了板块分明、富有童趣、便于阅读的虚拟网站。在自建的虚拟网站上,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节日或不熟悉的节日进行自主学习,每点击一个节日板块,就会出现该节日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及表现该节日的诗歌作品等(如下页图2)。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进行自主网络学习的成果,课堂迭起,教学效果显著。在此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课本也没有介绍的内容,又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感受到了多样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获得了宝贵的体验和自主学习的满足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三、组织游戏,激发“网学”乐趣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流程中,网络技术起到全线支撑的作用。

例如,教学苏教版社会与品德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安回家”时,笔者结合所学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设计了游戏“皮卡丘回家”,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将皮卡丘平安送回家,部分游戏环节如下(见图3):

神奇宝贝皮卡丘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卡通形象,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进行一人一机电脑操作,帮助皮卡丘回答有关交通知识方面的问题,回答正确可前进一步,回答错误则返回,以此类推,最后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游戏设计,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可以检查学生掌握交通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巧用游戏开展教学,将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互动交流,凸显“网学”优势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交互及时、反馈快速的特性来设计课件,让网络程序自动地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进行相应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教学苏教版社会与品德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安回家”时,笔者要求学生一人一机操作完成相关的习题训练。部分习题如下:

1.判断题。

(1)过马路时,行人应走天桥、地下道及行人穿越道。

对 错

(2)在巷口打球是一件很愉快又安全的事情。

对 错

2.选择题。

(1)道路交通标志的警告标志是

三角形 圆形

长方形 梯形

(2)不遵守交通规则,受害的是

我 我和他人

……都答对了吗?点击看看成绩。

学生操作鼠标点击正确答案,电脑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即时反馈,如“你已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或基本能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你有些时候不能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你已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护自我和他人”“你基本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基本意识到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是保护自我和他人”“你对常见的交通标志还有认识困难”等。这样,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电脑反馈,一方面可以了解课堂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的成果、问题与需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保证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这样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网络优势。

五、网络评价,健全“网学”机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博客为学生开拓新的交流渠道,引导学生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和收获,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提问。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博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可以及时地、便捷地获取评价信息。

例如,教学苏教版社会与品德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安回家”后,笔者在班级博客上公布了评价表(如表1),要求学生用给五角星涂颜色的方式对自己及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评价表中设置了“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父母评”等栏目,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自我教育,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6篇

长期以来,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课与社会课分科设置。分科设置带来许多问题,如各自强调学科本位、内容交叉重复;品德课依据德目方式构建,内容较程式化,脱离儿童生活;社会课因内容多而忽略品德教育,等等。《品德与社会》课的设立,不是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简单结合,而是在课程理念、要求、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概括地说,就是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国国土、文化、民族和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同学、爱家乡、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逐步形成道德规范意识,认识人际关系,形成社会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基本公民素质奠定基础。

据此,《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正因该课程有着强烈的公民性和实践性,所以课程的内容构建不可能依据某个系统学科来组织,而特别适宜有机融合各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当然,作为课程学习指南的《课程标准》,也必须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的特征,以使地方、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亦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的指导与激励作用,不仅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而且最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性工具。

我们把《品德与社会》课定位在公民教育上,并结合国情赋予其特殊的课程使命――学做人。学做什么样的人呢?用《课程标准》中的话说:是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综合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我们研制和开发这样的新课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

1 、有关课程性质的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标准》中这段陈述课程性质的话,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和“综合性课程”。但就并列提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就让人在概念上有些不解。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表述方式本身就是“两科相加”,仍可以看成是个拼盘课程。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个大概念,本身就涵盖品德形成,至于有人提出的“社会性发展”是中性词(即其价值导向的多样性),如果没有“良好品德”的限定则失去了政治方向的观点,他们大不以为然。因为讨论这个问题不能脱离学校课程本身,作为学校课程都有着鲜明的目的性,更何况《品德与社会》这样有着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的课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不可能没有定向。再者说,既然把“儿童社会生活”作为基础,实际上也就承认了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是存在于社会性发展之中的。当然还有一个中间认识,把承认《课程标准》的表述作为前提,尽可能论证其合理性,这一方代表者的基本立场是《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德育课程。这就又导出了另一个与课程性质相关的复杂问题,《品德与社会》是渗透德育的综合课程吗?还是显性的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一个是分科课程,一个是综合课程,二者合并就是一门新的综合课程?总之,对于“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在课程性质、课程功能、内容体系及其传统有着很大区别的课程,合并之后必须给出合理的理由,而且所给的理由不能都是从意义上定义,或仅从逻辑推理方面得出的“辩证”看问题的理由,它应该是实证性的、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的理由。

2、有关课程定位的研究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46-01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1.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引用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知情明理

《品德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因此,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已成为这门学科的灵魂。只有联系学生生活,才可能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教材中大多选有一个主体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的选取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人和事,让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感悟高尚,从而以此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榜样。如:在教学《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一课时,首先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信息图片资料,像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牛玉琴是一位全国治沙模范,并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有关他们的事迹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家乡的名人事例故事进行拓展性的讲解,一下子唤起了学生求知欲,孩子争先恐后地讲出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并道出了心理话。再针对“他们为什么成为名人?为什么是家乡人的骄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什么不平凡的业绩?”开展讨论,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谈感想,说体会,表决心,从而达到了知情明理的目的。

3.精心提炼生活素材,为教学活动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掘和运用身边鲜活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应用于生活实践,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让课堂充满乐趣;思品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42-0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颁布,这门新课程就在全国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随着课程的实施,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实实在在地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迫在眉睫,更深刻地感悟到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充满乐趣。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她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她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例如: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首先设计天气记录,用晴天、阴天、小雨、多云等图标制作一周的天气记录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记录,通过这个表格呈现学生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通过这个表格发现快乐,然后和大家彼此分享,说说自己的快乐,再观察其他人都有哪些快乐。这个活动改变了学生一贯用涂颜色的方法统计的传统教学,通过这个小表格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同学一周都是晴天,有的同学一周都是阴天,还有的同学晴天伴有小雨的日子,在课堂上有的同学对其他同学阴天充满了好奇心,有的同学对晴天的表述洋洋得意,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期兴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对学生的评价彩用多种方式,经常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只是做好他们的评价记录和引导工作。

现代化的教育也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所以我经常采用图书、报刊、地图、影视节目、录像、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