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士护理论文

护士护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7: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士护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护士护理论文

第1篇

1.1科学划分护士层级

参考台湾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及经验,结合医院及各科室实际情况,按照护士职称、工作能力,将其划分为N0、N1、N2、N3、N45个层级。N0护士:进院1年护士,已通过护士资格考试或已查询到注册成绩但尚未注册,掌握输液、肌肉注射等各项基本护理技能,能为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工作。N1护士:低年资护师、护士。熟知基础及专科理论、技能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配合抢救的能力、规范书写护理病历的能力。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N2护士:主管护师、高年资护师。熟知基础及专科理论、技能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配合抢救的能力、规范书写护理病历的能力。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N3护士:副高、高年资主管护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抢救技术、应急能力,并且能独立完成各种疑难、复杂、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能力,具有临床带教能力。N4护士:本专科工作5年以上,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书,在专科领域具有较高业务能力、专长和威望,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除此以外还制订了护士层级考评及晋级标准:定期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同时将护士的工作质量、护士工作量、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等因素纳入考核标准。每年综合评定2次,从而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确保不同层级护士的流动性。

1.2制订不同层级护士工作职责

不同层级护士职务津贴、奖金系数都有区别,所以他们依据工作职责承担不同工作内容。N4护士:负责本病区特级、一级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质控及持续改进,对专科护理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承担医院及科室护士专科培训、护理会诊、主持护理科研及教学查房。N3护士:负责特级、一级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担任责任组长或带教老师等职务,解决科室专业难题,完成高风险、高难度护理操作,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质控及持续改进,承担护理教学、带教工作,参与护理科研,主持教学查房。N2护士:负责一级护理、二级护理患者整体护理,承担本病区难度较高的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承担护理带教工作。Nl护士:负责二级、三级护理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N0护士: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本病区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1.3落实分层培训及考核

实施院科二级培训考核,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目标、内容,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层级护士职责要求,医院及科室制订不同程度及特色的培训及考核计划。开展多种培训形式及途径的培训,保证培训效果。N0级护士主要培训“三基三严”内容,完成新进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在各科室轮转,提高应急能力及抢救技能。N1级护士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参加院内各类学习班;N2级护士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类学习班,以期提高专业技能。N3、N4级护士拓展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安排外出参观、学习、进修、参加各类学习班、大会交流等,以便拓展专业角度。每个层级均需完成每年护理部、科室制订培训及考核计划,获取相应学分,准备好各层级间的流动。

1.4护士分层使用情况

实施扁平化排班模式,责任组内每位护士都负责分管患者,科室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及患者数量、设立2~3个责任组,每组由不同层级护士组成,由1名责任组长(N3)及各级责任护士(N2、N1)组成,N0护士不直接主管患者,由责任组长带教,上层级护士指导、协助下层级护士开展工作。每名护士负责4~10例患者,轻重程度不等,负责从入院到出院期间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工作。目前医院各病区护士层级构成相对合理,N0∶N1∶N2∶N3∶N4=1∶5∶3∶2∶0.5。N3护士参与本病区护理质控工作,N4护士专科业务属全院共享。排班方式为扁平式排班模式,高低层级护士合理搭配为一组,承担本组患者的白班及夜班工作。各科室根据实际病区情况参照扁平化排班模式采取不同的排班方式,调整上班时间,减少护士交接班次数,加强薄弱时段护士人力,以满足患者需求和安全。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危重护理、专业考核、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很大程度提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病区护理工作质量与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医院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部明确了各级各层护士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以护士分层管理原则为指导的扁平式排班模式,使每个责任组可以24h不间断无缝隙地负责自己主管的患者,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由同组责任护士对其全面、全程负责,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士更加深刻全面掌握患者病情、阳性体征、治疗、护理要点。护理服务更加个性化、专业化,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质量。高层级护士与低层级护士捆绑式的传、帮、带有利于年轻护士的成长,从而达到护理整体水平提升。本组资料调查显示,随着护士分层管理的不断深入,基础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重症护理合格率较护士分层管理前稳步上升。

3.2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院内压疮、管道滑脱、给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这是因为护理工作模式的改变,高层级的护士管理重症、护理难度大的患者,低层级的护士分管轻症、风险系数低的患者,高层级护士随时评估下级护士所分管患者动态病情变化,监控下级护士所管患者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管理患者人数相对减少,减少护理纠纷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且整个责任组对所包干的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整体化护理服务,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长,落实基础护理,全面观察病情,能杜绝和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各级各层护士根据其工作能力、工作年限、职称的不同分管不同的患者,层级越高负责病情越重患者。从根本上保障了患者安全,降低护理风险。

3.3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满意度和职业价值感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确保不同层级护士的流动性,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竞争意识。分层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促进了高层级护士临床经验与专业技能的发挥,其负责危重患者的管理护理工作,督促和指导低层级护士的工作,完成护理教学、科研,拓展专业思路,获得了工作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促进低层级护士的求知欲望,激发她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故护士培训合格率大幅度提升。各层级护士共同营造了创造一个愉快、和谐团队的工作氛围。

4小结

第2篇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各项资料的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在61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之中,其年龄以25~35岁居多(58%);工作年限以5~9年居多(43%);文化程度以大专学历居多(50%);专业技术职称以护师职称居多(48%);护生的平均年龄为22.78岁。在610名护生中,以女性居多(98.7%);其年龄大都在25岁以下(97%);以独生子女居多(68%);家庭所在地以城市或城镇居多(58%);学历以大专学历居多(61%);政治面貌以团员居多(71%)。

2.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现状,见表1。

2.3护生实习质量现状,见表2。

3讨论

护生在毕业前的实习是把在校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一个单纯的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过程,医院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基地。经过初步调查分析,本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现状如下。

3.1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1.1护士素质以中等居多由于护生之间对现在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及其她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不同,再加上她们自身对护生角色的认定和强化,使得其依赖性较强,平时习惯于被动工作,甚至担心自己因为操作不够熟练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导致其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

3.1.2工作态度及劳动纪律性以中等居多绝大多数护生为独生子女,她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平时工作缺乏主动性,组织纪律性较差,不能严格遵守实习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

3.1.3学习态度以中等居多她们普遍存在重护理技术操作、轻生活护理的现象,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护生仅愿意学习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液、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等技术性强的操作,从而忽视甚至逃避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晨、晚间护理等生活护理操作。

3.1.4护生之间生源质量差异较大目前很多院校由于各种原因过度招生,加之不同的护理院校对护生的教育方法、培养目标也不同,造成生源质量不平衡,特别是部分自费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对护理知识内涵不能理解、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导致在相同的实习环境中实习却产生不同的实习效果。

3.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3.2.1护士素质以中等居多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中,绝大多数带教老师的第一学历为中专学历。随着护理大专、本科教育招生比例的逐年上升,临床实习生中本科、大专比例亦逐年增加。而在职护理人员多为中专学历,要她们带领大专、本科护生教学实习,困难由此可想而知。由于她们掌握的知识面相对窄而浅,因而在日常带教工作中很难突破传统模式,通常以单纯传授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为主,很难将“突出护理,注重整体”的指导思想融入带教工作之中,使得其对护生灌输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较困难。

3.2.2教学态度以中等居多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带教方式守旧。临床护理操作也是以带教老师示范为主,而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甚至有极少数老师把护生当做劳动力使用,平时仅指派并要求护生为患者做生活护理,而对于一些技术性强、有一定风险的护理操作很少让护生动手操作,从而造成护生工作缺乏主动性,甚至影响其潜在能力的发挥,使得临床护理带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2.3学习态度以中等居多绝大多数带教老师的第一学历为中专学历,因为临床各科室护理工作量比较大,加之目前各医院护理人员编制相对不足,使得她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或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护理学科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从而导致继续教育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

4小结

第3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分级护理医嘱的现状及医生和护士是否认同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及有无能力参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的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结果]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医生认为分级护理医嘱没有疑问;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不过7名医生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6名护士长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在参与方式上,8名医生和7名护士长认为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结论]对于分级护理由谁决策的问题上,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医生则采取默认态度,不过对护士的能力表示质疑,而大多数护士认为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

分级护理,又叫等级护理,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前辈倡导提出,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士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1-4]。为了调查医护人员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情况,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收集资料采用面对面访谈法,访谈前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获得理解和同意,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并承诺用编码替代姓名,以保护隐私;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并认真记录。时间在30min左右,每例进行l次或2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按照N1~N14和D1~D9依次给每位受访者(护士和医生)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

1.2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您对分级护理医嘱现状的认识;您认为护士是否可以参与分级护理;您认为护士是否有能力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访谈中视具体情况和个案的情绪适当调整内容和数量。

1.3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判断,利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与分析

2.1访谈对象一般情况护士长年龄41.8岁±5.1岁,工作时间21.4年±5.9年,中级4名,高级6名;医生年龄44.5岁±2.5岁,工作时间21.9年±2.8年,高级8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受访者对分级护理医嘱的争议①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有的病人危重不下一级护理,有的不重反而下一级护理”;医生认为下的分级护理“没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有时候护士提出应该改”“有的护士说不对,让我们改”。②医护对分级护理认识的角度不同。护士认为“医疗与护理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一压疮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从护士角度是一级护理,但是病人病情平稳,没有潜在危险,医嘱下为二级护理”;有的医生坦言“不了解分级护理,下达分级护理只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或者“从护士那里学的”,认为“病情重的一级护理,较重的二级护理,不重的三级护理”。

2.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5名护士长认为可行,认为“护士最了解病人”“护士认真,更敬业可以做得更好”“由护士下,护士长更专业一些”,在决策方式上,7名护士长认为与医生合作比较好。但是也有5名护士长认为不可行,因为“护士没有能力”“病人听医生的”“医疗环境不好,不愿意承担风险”“护士长、主管护师可以下,但是晚上、周六、周日,有的小科室不可能安排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护士共同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下分级护理”。

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认为“也行”或者“可能可行”,认为“如果让护士参与进来,或许比现在让医生单独下好一些”“有能力的也可以,省点事”,但是强调“大医院可行,基层医院不行”;也有医生认为“谁下都无所谓。关键是病人没有问题,不投诉就行”;在护士参与决策方式上,8名医生认为是医护合作,但是“医生为主”;有的医师认为“如果让护士独立做,恐怕不行,因为护士对疾病认知与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排序,认为是医护合作>医生>护士”。[

2.4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讨论6名护士长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护士受过正规教育”“护士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上的一切可以由护士做主”,但是多数护士认为“与知识层次、工作经验有关”“需要是一定资格的”“护士长一般可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还可能有能力”;在护士没有能力的原因上,护士认为“大多数护士学历低、经验不足”;“聘用护士多,流动性大,继续学习的动力不大”“护士常常转科,在一个固定科室的时间短,病情改变的判断能力较弱”;“护士有学历而尚无承担此任的相关能力”。7名医生对护士下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综合护士素质、学历、待遇等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特别是聘用护士的能力差,而且护士总是轮转,不像医生对病人那么了解,如果护士不轮转,由2名或3名护士照看1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很了解,护士也有能力决策”“护士对疾病判断程度不如医生,主要是知识缺乏”,有的医生认为“需要以一整套体系完善后才能有能力,如教育”;但是有的医师认为“有经验的护士也有能力,老护士观察病情也行”。

3讨论

由结果可知,多数护士不很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与毕慧敏等[3]、李风莲[5]的结论,说明护理级别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上,由访谈结果可知,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持默认态度,该访谈结果并不否认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与王旭梅等[6]的结论一致,与肖小文[7]、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等[4]的观点一致。在决策方式上,由结果可知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

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能力的分析上,由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护士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尽管大多数医生对其能力表示质疑。王旭梅等[8]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等各个角度分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理论上认为,护士是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的,但是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结论只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李风莲.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综合版):10-11.

[6]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

第4篇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

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

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之,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为积极参与,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远远不够了,迫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思考,善于发现创新。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把创新教育与考试创新结合,从而到达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第5篇

作者单位:537400北流市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科教科

骆书秀:女,大专,副主任护师,科长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09

护理论文是护理实践的总结,是护理人员将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升华,体现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能力、思维方法及科研创新能力。由于基层护理人员起点低,认为护理工作简单、重复,加上常常超负荷工作,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缺乏写作经验,从而妨碍了论文的撰写质量。有文献调查60%以上的基层护理人员认为论文撰写有困难[1],认为工作太忙的占63.2%,有想法而不知怎样写的占59.5%[2]。为提高基层护理人员撰写论文的写作能力,本文就撰写论文相对固定格式的要领综述如下。

1护理论文撰写格式的要领

1.1选题要求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要注意4个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3]。文题应醒目、简短明了,好的文题既能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又能恰当反映论文的内涵,使读者迅速获得全文的中心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有人常用“题好文一半”来描述题目的重要性。文题一般不设副题。

1.2署名的原则论文署名表示成果的所有者,署名是文责自负的承诺,愿意承担责任,署名者拥有著作权的声明。署名必须是作者的真实姓名,一般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列,原则上署名不超过6人[4]。页脚附上工作单位名称、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方便编辑部因稿件问题如修改、补充资料等和作者联系。也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1.3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灵魂和缩影,以提供论文内容概括为目的的, 不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 也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是简明扼要、高度概括文献核心内容的短文[5]。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用黑体标注醒目使读者易找到所需内容。摘要用第三人称写[6]。在写目的时一般多用“了解、观察、探讨、总结、分析”等开头;在写方法时重点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分组和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是摘要的核心部分, 重点写出实验的数据和统计学处理的结果;结论是对全文内容或围绕摘要中的“目的”下结论,反映一个研究课题的价值,要注意其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可重复性。

1.4

关键词 的选取

关键词 是专门为标引和检索文献的一种人工语言[7],

关键词 的选取和标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章被检索的概率和被引频次,甚至关系到刊物影响因子。因此,应选择能全面反映论文主题、提高文献检出率的专业性规范化的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或名词词组作为

关键词 ,有文献统计

关键词 的出现率在85%以上[7,8]。

关键词 既可从文章的题名、摘要中选取,也可从正文各级小标题中选取,李华[7]认为选取

关键词 要以全文为依据,以结论和摘要为重点,以标题为首选。

1.5引言引言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 也就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有层次感和逻辑性,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及其密切关联的现状, 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指出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本文所需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引言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9]。

1.6临床资料与方法论文中的数据资料来自于临床,收集资料时应遵循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4个原则[10],因此要说明论文临床资料的出处,包括研究时间范围、对象的一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长短等),样本量、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分组是随机抽取还是随意选择,使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中用法要具体到剂量、疗程。“方法”部分仅包括研究方案开始实施前的信息,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应归入“结果”部分。

1.7结果结果是对科研设计目的的直接回答[11],常以数据或图表表示。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医学论文要求对结果进行客观如实地报道,无论阳性和阴性的结果都交待清楚,避免发表偏倚。避免就其意义、价值等问题进行议论,注意结果部分不要与讨论部分重复,以免显得累赘。

1.8讨论讨论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是判断论文水平,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部分,是对结果的解释和理论说明。讨论的撰写格式可多种多样,但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围绕研究的本身展开[12]。可根据研究的内容、结果、创新点或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数据等从理论与事实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可借助

参考文献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有学者[13]认为经验论文讨论部分应注意呼应引言、解释结果、说明偏倚、比较利弊、说明结论实用性等。

1.9

参考文献的引用

参考文献是对论文、期刊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更是科学规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要求,与正文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能对正文起到补充和佐证作用[14,15]。作者在写论文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引用

参考文献,既体现科学的继承性,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引用的

参考文献作者应亲自阅读过,选择最重要、关键且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能反映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的文献为主。有学者[16]认为引用学术权威性高和影响力强的核心、精品、优秀等期刊和名家文献,不仅可增加自身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还可借鉴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表明:

参考文献越新颖,论文、刊物影响因子越高[17];引用的文献一般以近3年为主,5年之前的文献尽量少引用[15],以10~15篇为宜[18],综述一般20~30篇。规范著录

参考文献既体现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反映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在一定程度影响着论文的质量[14,16]。因此,

参考文献要以GB/T7714-2005《文后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标准,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用上标的形式标于引用内容的末尾,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依次著录,文献的前3名作者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在第3名后加逗号再加“等”[19],著录文献后要逐一核对以保证其正确性。

1.10志谢作者可把在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或稿件准备方面得到过帮助的人或单位在中致谢,并描述其作用或贡献,如“学术指导”“审阅研究方案”“统计学分析”等。对资金和物质支持者也应予以致谢[20]。但必须征得致谢者的同意。

1.11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1.11.1撰写论文前善于积累收集资料实践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灵感来自于对从事临床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在临床中注重病人细小的变化,捕捉每一个新苗头,通过头脑震荡法而出现的“一闪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包含有创新内涵,要及时记录下来,将会积累成为撰写论文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阅读综述,往往会收获包含某个专题的信息,可采取“滚雪球”的办法掌握某专题新的进展动态[21]。在实践中找题材,克服定势思维,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寻找新突破,及早带着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向专家请教,查找理论支持,并付诸于行动实施进行临床观察。收集资料尽量详细记录,以便于统计分析其相关性。

1.11.2撰写技巧“创新”是论文的灵魂,包括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等。初学者通过临摹法和经验法等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是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能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的要求。书写论文时语言表达准确,通俗易懂,文字措辞不能模棱两可,结构严谨。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稿件反复推敲,有学者[22]认为修改论文后需要通读2~3遍,投稿前还需反复朗读论文校对3次以上[23];注重论文的整体布局和论文创新点、亮点的段落,梳理论文的观点、逐段推敲表述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有必要向学科带头人或专科老师请教。要有较强的时间意识,早日发表可以抢先拥有研究成果,所以论文成文后争取早日获得发表的机会。

1.11.3文章字数要求遵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第5版) [24]一般论著字数在2500~5000字,综述字数在4000~6000字,病例报告字数在1000~1500字左右,题目20个字内,结构式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 3~10个,引言200~250个字[9]。各种刊物对文章字数、摘要、

关键词 、

参考文献数目均有具体的要求。

2小结

护理人员的论文写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体现,基层护理人员未受到系统的培训,其综合、分析、逻辑、写作能力有所欠缺。但只要不断学习,广泛阅读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借助文献提供的信息和灵感,继续思索和总结,在自己熟悉的实际工作领域中进行创新,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或在重要节日领导致辞中提出的研究方向选择题材[25]。同时了解论文撰写的格式和技巧,认真理顺写作论文的思路同样可以写出立题新颖和格式规范的稿件。还要注意论文类型、格式、提交方式、审稿周期等稿约要求,在撰写论文前事先阅读目标刊物的投稿须知,可提高中稿率。

参考文献

[1]赵芳,陈梓惠,赵清平.二级综合性医院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5):56-57.

[2]周厚秀,张佳思.初级职称临床护士论文撰写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0):1274-1275.

[3]孔琪,秦川.SCI论文的写作及常见退稿原因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11(11):71-76.

[4]次央.医学论文的撰写与基本要求[J].西藏科技,2007(6):27-31.

[5]李恩昌.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依据、类型及若干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121-123.

[6]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4-75.

[7]李华.医学论文

关键词 的选取和标引[J].中医学报,2012,25(6):1109-1110.

[8]许卓文.医学论文中的

关键词 和主题词[J].临床荟萃,2012,27(20):Ⅳ-1784.

[9]《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编辑部.如何撰写论文前言[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2):152.

[10]芦殿荣,李冬云,陈信义,等.临床研究课题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及其质控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53-755.

[11]田翠华,陈炜明.医学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9.

[12]于双成,李正红,李玉玲.医学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原则与技巧[J].医学与社会,2009,22(2):71-72.

[13]Dighe M,Luo S,Cuevas C,et al.Efficacy of thyroid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mall thyroid nodules[J].Eur J Radiol,2013,82(6):274-280.

[14]谢二娟.科技期刊

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及编校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82-183.

[15]潘明志.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文后

参考文献的审核加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2):236-237.

[16]王银平.编辑应重视对作者著录

参考文献的引导[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147-149.

[17]李恩昌.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依据、类型及若干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121-123.

[18]丁春.论

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著录要求及编辑审稿要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32-534.

[19]《医学与社会》编辑部.《医学与社会》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J]. 医学与社会,2011,24(10):83.

[20]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生物医学论文的写作与编辑(一)[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01-905.

[21]陈广信.医学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363-365.

[22]倪东鸿,马奋华,王小曼.大气科学类论文的撰写、投稿和修改[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27(5):707-716.

[2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辑部.如何向SCI收录的优秀期刊投稿:投稿前反复校对,细节决定一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367.

[24]秦慧,张品南.医学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J].中国医疗前沿,2008,3(6):51-52.

[25]周燕平.护理论文如何选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93-95.

第6篇

1.护理教育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在国内,各大护理院校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但是绝大部分的管理模式是以计划经济的体制为背景而产生的策略性、被动性、封闭性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当前国际化逐步深入的环境下,显然不再适用。近几年,国内护理教育都来较好的发展,但是监控体制却相对欠缺。对各大高等院校在培养环境、条件、目标、过程以及培养效果的评价以及宏观调控明显存在不足。

2.教育理念与培养的目标

就护理教育理念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与护理三者理念的结合。在中国,护理教育的理念还处于老师传授的阶段。当前,国内在护理教育以培养适合我国社会全面发展需求为培养目标,要求护理人员不仅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就国内护理教育来讲,还远远没有实现。因此,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制定符合国情的培养目标。

3.结构与培养模式

就护理学院来讲,其以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因为学生的学习范围广泛、院校一般都按照专业进行划分学科,但是划分的专业科目较好,造成大部分护士只适合在医院工作。国内护理教育主要强调满足社会需要、使用等方面,所以在培养人才、专业与学科设置方面给以授课为主,所以在综合能力与个性方面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4.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

在之前的发展中,国内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中心是学科。课程体系大致为公共基础课、专科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实习。与此同时,对于当前护理院校中,课程设置大部分为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内容,在人文方面的学科较少,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培养人才。在传统的教学中,分为课堂、临床与实验教学三种。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注重传授知识,对个性与共性重视不足。而且师生缺乏交流,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学习被动,教学质量较低。

5.教育的评价体系

在发达国家中,主要是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目标设置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要求理解和记忆的知识,进行书面考试。除此之外,还有实验报告的分析、病例的分析等多个考核方法。但是在国内,仅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等能李都无法评价。

二、国内高等护理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

1.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在国际经济的环境下,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护理教育模式一定要向战略管理、开放式管理、学术管理以及主动管理模式转变。当前,高等护理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市场化逐步改革,要求站在管理的视角开放组织决策,注重校外与校内管理的有机结合。根据国家规定,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

2.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的更新

就人类而言,其疾病与健康和经济、文化等多种卫生服务密切相关。护理教育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全面发展作为护理教育的当前培养目标。有机联合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人格的完善与能力的培养,加强护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期培养全面型人才。对于国内的护理教育而言,应该适应新型医学模式,构建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基础牢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融合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以及传授知识为一体的开放式以及综合式的新型培养模式。

3.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以及培养目标

在改革中,确定培养目标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护理教育的发展中,要将培养目标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需求。在护理学院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职业知识与能力,还要具备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满足卫生服务的要求。

4.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在课程结构中,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在护理教育中,应该涵盖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科学三方面的知识。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类型以及教学形态互相融合,整体优化的效果。而且在新型模式前提下,让学生能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早接触临床,在毕业之前能够回归到基础。对于护理这一门学科来讲,其实用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思维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在教学的方法上,应该注重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学习。

5.优化评价体系

第7篇

1.1一般资料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年手术量6000多例,手术类别涉及普外、骨科、泌尿、妇科、产科、胸外、眼科、五官、口腔等十个手术病区。现有护理人员21人;年龄22~44岁;本科14人、大专7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7人、护士6人;护士工作年限20年以上5人、15~19年4人、10~14年0人、5~9年7人、1~4年5人。日择期手术量20余例。在2012年1月至6月期间手术类别为3级和4级的择期手术随机选取1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作为A组(对照组),同样将实施优质护理后2012年7月至12月手术类别为3级和4级择期手术,随机选取1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作为B组(实验组)。患者年龄、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疾病种类等方面,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访视和护理,对手术医生进行常规配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手术医生和患者采取以下措施。

1.2.1制订计划

全科室开展学习优质护理的内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整体方案,强化科室的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提出科室的重点环节、薄弱环节。①确定服务对象:病人、手术医生及护士;②明确服务目标:病人安全、医生护士满意;③实施服务计划: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手术制订不同服务方案。为了开展此计划,首先组织全科室学习优质护理的相关内容,其次落实具体的服务方案,最后阶段性总结改进。

1.2.2保障患者安全的护理

1.2.2.1优化服务流程

结合工作现状,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寻找潜在缺陷,优化服务流程。①改进接送病人交接单:将原先的手术室、病房手术病人交接本,改为手术室、病房、麻醉恢复室交接单并夹入病历,内容包含病人基本信息、病人送出交接时间、手术情况、留置的管道、携带物品、生命体征等,交接双方在交接单签字确认,改进交接流程,明确责任、减少安全隐患。②改善手术的安置流程: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科室购置了头圈、腋垫、上下肢垫、足跟垫等凝胶垫;在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双肩、双侧髂嵴、双侧肋骨涂抹烧伤湿润膏。③完善标本交接流程:术中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保管存放固定位置,同一病人有多个病理标本要求不同标本独立存放,同一病人所有标本集中于大标本袋送检;手术室工勤人员送检病理科前核对标本名称及数量,每日下午2点送至病理科后与接收人员逐一核对交接并签字确认;术中送检冰冻与病理科交接登记双方签字确认,计算机安装影像中心客户端软件,病理科先口头报告冰冻结果并将结果上传,巡回护士打印纸质报告交于主刀医生过目,以防口误。保证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安全有效,结果准确无误;病理结果阳性的还需要在危急值登记本上逐项登记。④科室分别在交接班流程、无菌物品管理、贵重仪器管理等方面重新梳理细化,提高服务质量。

1.2.2.2提供患者细节贴心服务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改变服务观念,工作不局限于配合医生手术,而更应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①与手术病区沟通合作,合理安排接台手术患者的呼叫时间,减少患者的手术前等候时间,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情绪。家属等候区循环播放手术病人的信息(准备、术中、手术结束)并放置报纸、杂志供家属翻阅。②洁净手术室的温度在22℃~25℃,手术病人因麻醉、大量输液、体腔大暴露、手术时间长等一系列的原因会出现体温下降,应用专用装置进行加温输血输液及冲洗液。③增加棉背心、袖套、腿套,对患者身体的暴露部位给予保暖;将原来每手术间一条大棉被改成两条方形小棉被,便于分别遮盖躯干、下肢;加大加厚接送病人的棉被。④术后用温水擦净病人切口周围的血迹,帮助其穿戴整齐,并对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实施保护措施,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保暖。

1.2.2.3医护和谐,愉悦工作

①成员定时沟通及时准确记录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相应的手术配合方案。新开展手术术前学习相关手术配合知识,术后整理记录成册。②定期与各科手术室医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于某个护理人员的表扬与批评意见,将其纳入到培训工作,作为典型案例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无则加勉,有则改之,以结合护理者的实际工作帮助他们改进专业技术能力。③将护士按职称及工作年限分为N0~N45个层级,每个专科组人员均包含各个级别的护士,护士长针对专科分组及护士层级合理安排手术人员,保障患者安全,为医生提供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同时可以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及促进年轻护士更快成长。④为提高本科室内护理人员素质,重点组织护理人员展开继续学习。利用每天的晨间交班时间有计划地进行规章制度、新开展手术配合、仪器设备等的学习。⑤组织丰富的业余活动,从多方面关心护理人员,让护理人员愉悦生活、快乐工作。

1.3评价方法

外科系统满意度调查由护理部老师每月对外科系统手术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和整理;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由手术室护士每天在术后访视中进行。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将非常满意、较满意计入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在患者对访视护士的态度、手术室护士接待态度、护士是否询问术前晚的睡眠及不适、进手术室后护士是否及时给盖上毛毯或盖被和手术室护士解释问题是否耐心细致这几项B组与A组相比较,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手术前护士是否与你交谈和安慰、手术过程中,护士是否经常来关心你和手术结束后,帮你包扎伤口和保暖是否满意这三项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手术科室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在对手术室护士服务态度、手术配合主动性、护士工作质量和手术室管理等项目满意度调查中,B组均较A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P均<0.05)。

3讨论

优质护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患者为中心”。从以往的研究中显示,手术患者的五维度需求分别是: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所以,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充分体现针对性的措施,如:通过术前访视了解不同病人的不同需求、性格差异、对手术的担忧等,采取针对性的解释、告知术中配合注意事项、和主管医师沟通、医护共同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等等。本项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措施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张琳娟等的研究一致。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理念在手术室实施后,改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通过不断细化改进护理工作流程,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体的护理措施就是在基础护理之上实施一系列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所以,它不仅提高患者对护理乃至医护整体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发现,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提高可能与优质护理改善护士工作质量和护士服务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配合,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均有关系。在总结阶段时,有护士反应通过优质护理自身护理理论明显提高,工作更用心,得到手术医师的表扬更多,深深体会到护理事业的职业荣誉感。

4结语

第8篇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480例患儿。男280例,女200例;月龄(75.9±12.3)个月;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202例(42.1%,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消化系统疾病121例(25.2%,包括腹泻,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耳鼻喉疾病84例(17.5%,包括中耳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皮肤疾病73例(15.2%,包括荨麻疹,疱疹,皮炎等)。入选标准:非手术患儿,具有活动能力;无精神疾患;发育正常,无先天性畸形或疾病;亲属陪同住院。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大体相似。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如指标监测、症状观察、用药督导、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

1.2.2.1护理标识

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护理标识,采用腕带卡片,选用专门的防水软质塑料制成,表面光滑,对皮肤摩擦小,采用防脱落式设计,扣上后患儿不能轻易自己打开。腕带卡片上记录有患儿基本信息,包括住院号、病房号、床号、姓名、年龄、疾病类型、陪同者联系方式(主要为患儿父母)。由护士和患儿家属确认无误后,在家属的帮助下给患儿佩戴。

1.2.2.2建立患儿档案

为每位患儿建档,具体包括:①基本信息:除腕带上的信息外,还包括患儿性格、体质状态、病史(护士通过直接观察,与患儿交流,与患儿家属沟通等方式获得)。护理信息包括基本护理项目和重点护理项目;②基本护理:根据患儿病情,在何时实施何项护理,每落实一项,则记录一项;③重点护理:包括卫生护理、病菌感染和过敏患儿的护理,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荨麻疹等,这些患儿要避免交叉和继发感染,重点做好患儿个人卫生和病房环境卫生;④用药管理:用药种类较多或用药频繁的患儿,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药物不良反应;⑤其他护理:对性格活跃的患儿以及睡眠不安稳的患儿,输液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防止输液管道受压或脱落、坠床、跌倒等意外。

1.2.2.3准确施护

①将基本护理信息制成表格,同时发放给患儿家属,以便在要对患儿实施护理时,家长能将患儿召唤至施护地点(主要为病房),护士能及时施护,减少护士寻找患儿的时间;②护士根据患儿档案和腕带,核对患儿姓名和病床号,以迅速确定施护对象;③根据档案上患儿的病情信息、当前状态、服用药物和相关检查,准确完成对症施护,提高护理效率;④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及其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如开水房、药房、食堂、相关的检查科室等,告知患儿在其年龄段可能具有的潜在住院风险,如跌倒、坠床、误食、误吸、乱跑等,让家属加强对患儿的防范。

1.3效果评价

统计两组护理意外发生率,每例患儿每天平均护理时间,家属满意度等。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4分为满意,3分为比较满意,2分为部分满意,1分为不满意,0分为非常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意外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意外拔管1例(0.4%),及时发现后得到妥善处理;对照组发生护理意外8例(3.3%),其中3例意外拔管,2例采血错误,3例遗漏服药,均在当日核查中发现,并及时得到纠正。两组护理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

2.2每例患儿每日护理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每例患儿每日平均护理时间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了更好的护理效果。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