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助理会计师论文

助理会计师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助理会计师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助理会计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并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社会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因此,探讨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理财的必然选择。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1.2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①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②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③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贷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④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⑤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3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1.4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形,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2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2融资管理的创新

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以下趋势决定的: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深圳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本产权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2.3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分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2.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因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如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会增加现有资本结构的不稳定性;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四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为此应以现代手段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2.5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一是创新指标,如知识资本创新力;二是效率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三是市价指标,如每股知识资本账面价值、知识资本与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稳定指标,如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设立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指标和综合指标。

第2篇

郭蓉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在现代派音乐家中,贝尔格是非常感性的一位,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超出音乐之外的象征意义。以贝尔格音乐中数字等象征意义为着眼点,探讨贝尔格音乐创作的奥秘,可以阐述贝尔格这种音乐创作特点形成的社会及个人原因。

关键词:贝尔格;音乐创作;象征意义;数字隐喻

20世纪现代派音乐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乐派是以勋伯格(Aronld Schoenberg)和他的两个学生韦伯恩(Anton von Webem)和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表现主义音乐的范畴,具有强烈的不协和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力。贝尔格追随着老师的创作道路,其早期作品的音乐语言属于无调性音乐创作,后期转向十二音技法创作。

贝尔格现在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不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自己的前几部作品也没有编号,然而其完整作品几乎都堪称杰作,两部歌剧也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超出音乐之外的神秘的象征意义,然而,由于贝尔格的早逝,他的大部分遗作及手稿都被其遗孀海伦娜固守,不为外人所知,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直至海伦娜1976年去世,大量有关贝尔格的手稿及其第一手材料才逐渐为后世所知.为贝尔格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丰富的资料和广阔的前景。

美国作曲家、音乐学家乔治波尔是一位研究贝尔格的专家,他不仅潜心研究了贝尔格的两部歌剧,还于1977年从贝尔格有关《抒情组曲》的手稿中,发现了贝尔格和汉娜福克斯一罗贝廷Hanna Fucks—Robettin)的秘密恋情以及作曲家本人对数字象征的酷爱。这个发现揭开了围绕贝尔格音乐创作的很多谜团,后来的研究者从这个角度发现了贝尔格音乐创作中对数字隐喻的喜爱以及贝尔格无法言明的情感体验。

所渭数字象征是指人们人为地将数字符号的表层结构赋予了与数字符号本身毫无关系的种种意义。数字象征手法在以往作曲家的作品中用得并不多,但是有些作曲家为了表现自己特殊的可能也是不可言语的感情,常在自己的创作中加入部分“秘密标题”的成分,如巴托克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弦乐四重奏》中对象征手法的应用等。而贝尔格却对数字象征如此感兴趣并且多次运用,这也是在贝尔格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他的多部作品中找到贝尔格对数字象征的应用,并通过这种表象深入探讨贝尔格的情感世界和历史背景对其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贝尔格音乐创作中的数字引用

1.歌曲《闭上我的双眼》

贝尔格的一生中有许多女人与他都有恋情,其中和汉娜的恋情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包含着对汉娜的暗示。汉娜是贝尔格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举办的音乐节时经阿尔玛介绍认识的,此后两人的友谊日益加深而转为爱慕。这段婚外恋情自然不能公开,但是,为了表达对汉娜的感情,贝尔格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常常将这份爱慕之情隐藏在音乐中。

《闭上我的双眼》一共两首,第一首创作于1907年,是贝尔格早期作品的一个代表,歌曲Ⅱ创作于1925年,是贝尔格运用严格12音序列手法对字母的应用最早来源于巴赫的作品,巴赫在《赋格的艺术》中最早使用BACH的音名动机,之后这种象征手法在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都得到的同主题的序曲等。贝尔格创造性地将这种创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音乐中,不仅如此,1925年的《闭上我的眼睛》从1900年的9小节扩大到20小节,这个变化也不是偶尔得来的,它渗透着贝尔格数字的理解。在贝尔格看来,23这个数字代表自己,lo代表汉娜,这首歌的小节数是20,这是代表汉娜数10的两倍。这首歌曲是贝尔格在其十二音作品中融入秘密含义的最初尝试,在此后的许多作品中,贝尔格将这种方法更广泛地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抒情组曲》

《抒情组曲》题献给曾是勋伯格老师的作曲家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但是它和之前的歌曲《闭上我的眼睛》的秘密题献者都是贝尔格的情人汉娜,其内容被公认为“贝尔格秘密爱情生活的音乐自传”⋯。《抒情组曲》和之前的歌曲《闭上我的眼睛》所采用的是同一个序列,其首、尾音分别是F和B,而且贝尔格在该作品中还不断强调这两个音。

1976年,乔治波尔发现了一本带有贝尔格亲笔注释的《抒情组曲》袖珍总谱,进一步揭开了围绕在这部作品上的谜团。在此之前,学者们然从贝尔格写给勋伯格的公开信以及其他的一些作品中知道了贝尔格某些作品的标题隐含的意义,但是,所有的发现由于没有更多的、更具体的史料论证显得“证据”不足而缺少说服力。波尔的发现打破了这种僵局,总谱上的标记清楚地表明作曲的最初尝试。贝尔格将这两首歌曲题献给维也纳环球出版社的社长埃米尔海尔兹卡,但这首歌曲的秘密题献者都是汉娜。

在设计这首歌的序列时,贝尔格巧妙地使用了“姓名一音名”字母转换法,将两人名字运用到其原始序中。这首歌所采用的统一序列的首、尾音分别是F和B(德语中的H),

暗示汉娜的姓和名,贝尔格在创作中还常常在序列进行中强渊F和B这两个音,以表示自己对汉娜的爱慕。

例:《闭上我的眼睛》的原始序列了贝尔格自己对数字的理解。

在这份手稿中,贝尔格对一些细节作了详细的注释。作者的照片下方有其亲笔签名,标题页的上方写着这样的题献:“为了我的汉娜”。在“12音作曲这个似乎很受限制的体系允许作曲家自由地引用了《特里斯坦》的开始小节。”一句后,贝尔格补充了如下注释:

我的汉娜,它也允许我有另一些自由!例如,在音乐中秘密地插入我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母,H.F.和A.B,并把每个乐章和其中的每个部分与我们的数字10和23相联系。

我在这本送给你的总谱上写下这些,其中有许多是另有意义的。

这部作品的每个音符都是为你,仅仅为你而写下的——尽管上有公开的题献。但愿它是一次伟大爱情的一座小小的纪念碑。‘21

正如贝尔格所言,在《抒情组曲》整部作品中都渗透着作曲家对自己情感的暗示,而其中对于数字的暗示就更加明显。如第一章是69小结,是贝尔格数23的三倍。第二章共150小节,是汉娜数lO的15倍、第三乐章138小节,是23的6倍,第四章69小节,也是23的倍数。因此在这部作品中,贝尔格对数字的应用渗透在整部作品中,不仅在对乐章的整体布局上,对各细部的处理也是如此。

3.《沃采克》

歌剧《沃采克》的成功使得贝尔格第一次为人们所熟知,他本人从一位默默无闻的作曲家一跃而享誉乐坛。《沃采克》中所蕴含的巨大感染力和感情浓度来自于音乐和戏剧的完美处理,而在音乐中也饱含了许多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不像《抒情组曲》或者《小捉琴协奏曲》一样用数字表现得那么明显。《抒情组曲》中更是对汉娜二人世界的描画,而《沃采克》的象征意义更多时候是暗含在音乐之中的:贝尔格在这些作品中对于富有象征意味乐句或者动机的使用只求铭刻师生恩情或者钟情者心有灵犀,而在《沃采克》中作者使用的目的则是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象征下的巨大意义空间。【3 J

贝尔格在《沃采克/--幕一场很多的元素都由7组成,第一幕中代表开始和结束的两个主题部是由7小节组成,有7次变奏,双重赋格同样也是建立在7个音之上的主题,甚至有些动机也是建立在三幕一场的数字7的象征之上。虽然作曲家在谈到7时仅仅只是提到为了“结构的严谨”,但作拍都足7的倍数。

波尔则认为关于7的应用与作曲家更为私密的个人体验相关,卡纳认为玛丽读经一场中的7象征宗教感情,无论如何,关于数字7象征意义确实耐人寻味。有关贝尔格对于数字象征分析的方法,也许有些人认为带有牵强或者主观的色彩,是不管怎样,它也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贝尔格作品的一种思路而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

4.《小提琴协奏曲》

贝尔格在音乐创作的最后十几年中一直采用十二音技法方法进行创作,但他在这些作品中使用的技法和勋伯格、韦伯恩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程序都带着贝尔格音乐特有的印记。在此创作过程中,贝尔格感到无比困惑的始终是如何表现标题型内涵,甚至如何在音乐中隐藏自己的秘密,而同时又要遵循老师勋伯格的十二音的作曲规则。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是“纪念一位天使”——玛农格罗皮乌斯的安魂曲,描写的是玛农格罗皮乌斯生病、受尽病痛折磨以及后来通过死亡而获得解脱的生命痕迹。正如《抒情组曲》所隐含的秘密程序一样,在协奏曲的乐谱上又普遍出现了有关贝尔格个人的密码:数字28、23、lo以及作曲家本人和秘密情人汉娜名字的首字母AB与HF。贯穿于《小提琴协奏曲》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数字象征,它对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内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贝尔格在《小提琴协奏曲》中将数字象征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主要出现了23、28和10。这三个本来用于区别事物量度关系的数字符号,都被作曲家赋予了另外的神秘含义。在协奏曲一开始“行板”的1至10小节就被明确地记录为引子(10个小节),这与汉娜的数字相吻合,被当作贝尔格对自己秘密情人汉娜的暗示。“柔板”的变奏I和变奏Ⅱ均各有20小节,“兰德勒和克恩腾民歌的回忆”是从第200小节开始的,它与“尾声”即变奏Ⅲ相连直至第230小节结束全曲。贝尔格为何用10来象

征汉娜,学者们大多表示原因始终不详,不过彭志敏先生对一些猜测性的理解:汉娜虽然为复姓,贝尔格总是将其简称为Hanna Fuchs,这就包含了10个字母。

和《抒情组曲》一样,23这个数字在作品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协奏曲的第二部分有230小节(这是贝尔格数和汉娜数的结合),“主导节奏”首次于第23小节出现,第二部分157小节是众赞歌开始在第23小节的。其实数字10与23早就在《抒情组曲》中担当重任,该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数字10与23一起被贝尔格称为“我们的数字”。仅仅从该作品的第五章来看,各个部分的小节数均为10的倍数,整个乐章是460个小节,是10乘23的两倍。

不仅如此,贝尔格在这部作品中又引人了一个新的数字“28”。第一乐章开始速度为J=56,第二乐章的开始速度为J:112,第一乐章的过渡从第28小节开始,第一乐章第84小节回到A部分,56、112、28、84分别是28的2、4、1、3倍。总之,贝尔格在第一、二乐章中使用数字28以表示女性,在第三、四乐章中使用数字23以表示男性,从而《小提琴协奏曲》整体上预先就分好的两大部分显然以潜藏的数字“28”和“23”分别暗示着“女人”和“男人”。[5】

贝尔格在抱病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时的不停地向妻子说:“我没有时间了”,作啦家在完成作品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去世了。《小提琴协奏曲》中所描绘的,从少男少女的无忧无虑,内心的挣扎与死亡的抗争,以及在宗教的慰藉中重生而实现新的生命的开始,这一切都具有普遍人性化的特征,因而既适用于玛农,也完全合理地适用于作曲家自己。在第二部分数字“23”的反复暗示下,这首众赞歌毫无疑问就是贝尔格为自己安排的。对数理结构的酷爱致使贝尔格在这部协奏曲中将形式设计得如此错综复杂,以至于“在表达一些普遍人性化的内容的同时,回顾了缠绕并影响自己一生的秘密情爱历程,并以将死的设想形成与玛农的‘共死’来达到解脱,这些内容通过数字象征,成为《小提琴协奏曲》极端严谨的形式布局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秘密标题”【6 J。

二、贝尔格使用数字象征的历史原因

数字借助语言文字符号作媒介成为象征是一种文化现象,贝尔格对数字象征的偏爱来源于20世纪初人们与日俱增的对于数学、星占学、神秘学以及神秘主义宗教和准神秘主义宗教的兴趣"】,这些特殊的数字作为“秘密象征”在他的作品里面被赋予了独特和特定的意义。

在音乐创作中,是否使用数字象征与作曲家的知识结构和艺术趣味有关。在以往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也有一些作曲家表现了自己对数字情有独钟的范例,但在贝尔格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象征手法作为一种“隐秘的艺术”一直是贝尔格惯用的手法,在他早期的创作中就有体现。在为庆祝勋伯格五十寿辰而创作的《室内协奏曲》中,贝尔格将象征师生三人的“音名动机”融人各声部的主题之中。乐曲第二乐章的柔板一开始小提琴独奏部分便在勋伯格的音名动机之前加上B.G.F这三个音。除了应用音名动机的象征以外,还使用数字“3”作为象征,数字3音源自德文“一切好事皆成‘3”’,而作品中的3即表明师生人,象征了师徒3人的情谊。其实,贝尔格对数字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1915年写给勋伯格的信中提到自己对命运的认识“总是与一个决定性的数字有关,那就是‘23’这个数字!”贝尔格对“23”的应用与他的个人理念和人生经历有关,尽管勋伯格并不赞同贝尔格对这些所谓幸运还是不幸数字的迷信,贝尔格对此却深信不疑。

贝尔格的数字象征观念是与其所在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在贝尔格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是工业社会。科学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来自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字象征”以及带有神秘色彩的“宿命论”和“占星术”在社会意识中一直占据着一席地位。1909年,维也纳出版的德国生物学家弗利斯的生物学报告论文集《论生与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弗利斯认为一切生命都有它们自己的运行周期,并被严格的规律所操纵。其中控制生命的周期数有两个,一个是23,一个是28。23代表男性或是雄性的命运指数,28代表女性或是雌性的命运指数。和其他同时代的同行一样,弗利斯相信在自然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数字法则,这对贝尔格相信数字的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加之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巧合,这些都促使贝尔格越发笃信“数字法则”。

不仅如此,贝尔格对数字的迷恋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联系。在那几年里随着货币的贬值,奥地利原有的一切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改变:“那是心醉神迷和天昏地暗的时代,是焦躁和盲从的一次混合。一切奇谈怪论和不可捉摸的东西,如通神学、神秘学、招魂学、梦游症、人智学、手相术、笔相学,印度的瑜伽和巴拉塞尔士的神秘主义都在当时经历了自己的黄金时代。”¨1而在贝尔格的社交圈中,和贝尔格一样崇尚这种神秘的象征主义的人不在少数。贝尔格对一些数字学说持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某几个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尤其感兴趣,并将它们纳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作用于形式和内容,以显示独特个性,这也成为了贝尔格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

注释:

彭志敏:,长沙:湖南文艺出社,2004年,第486,782页。

余志刚:《阿尔班贝尔格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ll页。

马淑伟:

[5][6]张漪:,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6页。

[7]Jarmen,Douglas.Alban Berg.Wilhelm,,liess and the Secret Programme of the Violin Concerto,The Berg Companion,Doug—las Jarmen edited,Houndmills:Macmillan,1989,p3.

第3篇

(一)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相脱钩

表现在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尚不明晰。虽然大部分本科院校在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时,都能结合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位的实际需要,但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大多定位在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设置课程体系过程中,很多高校更加注重的是学校本身的专业特长和教学实力,而没有真正地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角度去考虑,扎实有效地培养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虽然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认识实习、课程训练、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但缺乏顶层设计的实践教学计划,尚未构成一个前后贯穿关联、条理次序分明、全体环节均服务于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机体。所以从深层次上讲,虽然高校均以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实际上并未能充分围绕实际需求建立课程体系,已建立的课程体系不能有效与企事业所需岗位相衔接,这尤其表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二)师资团队人员结构单一

一般来说实践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丰富的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更要具备实践经验的丰厚功底。然而多数高校教师却是走出校门进校门,下了课桌上讲桌,书本理论功底尚可,实践技能匮乏短缺,组织教学只能按照教材书本墨守成规,实践环节无法深入。其次,高校中专职实验教师数量短缺,也是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实习环节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财经类专业院校虽然在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育形式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很多教学团队在高校中不断涌现,然而团队内的成员多由高校内部相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并未形成多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团队,并且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尚显欠缺。有的团队虽然在名单上列出了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专家,但实质上校外人员都是很少或是基本没有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活动。

(三)实践环节薄弱流于形式

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实质环节。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的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分为校内、校外两个层面。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已建立的会计实验室中,将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进行模拟仿真,让学生对将来的财务管理工作境况有一个身临其境的体会,并在实际动手操作中领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握基本技能。据不完全统计,高校中开设会计专业的院系绝大多数都具有相应的会计实验室,并将会计实验课列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但是建立专供财务管理专业使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和相关实验课的高校却很少。说明大多数高校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还是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另外,由于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使得原有的实验室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个别高校动员学生个人走向社会寻找自己的实习单位自行实习,而取消了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习环节,从而使有些学生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在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安排了校外生产实习计划,这也是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让他们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这种校外生产实习成效并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很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单位的会计机构是合二为一的,并不是独立的,所以学生想找到对口专业的实习单位并不容易。另外有些单位也是担心泄漏商业秘密,不愿接收外来实习的学生。这些实际情况,是我们短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高校的实践环节不能过于依赖校外实习,而应更多地采用模拟实践的方法。因此,在校内建立模拟财务管理实验室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

业教学设计及构想我们选取“EXCEL在财务管理应用”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课程从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几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一)教学课程设计与构想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财务管理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按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渐进式教学模式。该课程应紧紧围绕完成财务管理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从而为高技能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二)课程内容选取

(1)确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理财规划师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财务管理岗位需求,分析确定的财务管理岗位核心职业能力有:筹资管理能力、项目投资管理能力、证券投资管理能力、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利润分配管理能力、财务预算管理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

(2)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能够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决策;能够运用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方法,进行财务规划与控制;能够正确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3)根据岗位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岗位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将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证券投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测管理、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而且为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理财规划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打下了基础。

(三)课程教学形式

1.基础实践

该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认识熟悉财务管理软件的各类功能和基本操作,可以分项安排多个不同的实验项目。比如,财务管理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创建、常规EXCEL函数在财务管理当中的应用、绘制基本的财务管理分析图表等等。从而培养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

2.案例分析

采用案例的方法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财务管理实际案例的剖析,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EXCEL为工具解决具体案例提出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

3.模拟实训

自主构建Excel模板进行财务决策。将在理论课中学过的各种数学模型利用Excel所提供的各种工具转换成计算机模型,并自动进行财务决策。这种方式既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利用Excel自主建模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课程组自行开发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系统,引入财务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实现财务管理决策的自动化和无纸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采用手工计算、创设Excel模板计算和利用财务计算器计算三种计算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四)课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虚拟理财情境,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的过程进行教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的统一。

2.案例教学法

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或借鉴经典财务管理案例,每项工作任务都以典型案例引出,经过一个“引出案例—明确任务—分析案例—解决问题—拓展任务”的整个程序,使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升。

3.情境式教学法

依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描述情境,安排制作出紧扣主题、鲜明生动的带有文字旁白的图片影像,并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现教学内容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境下进行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本课程创设高度仿真的10个学习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角色扮演教学法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措施

[作者简介]喻晓飞?穴1969—?雪,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教学及管理工作。(江西南昌 330088)

本文系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级课题“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一、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会计岗位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据世界有关经济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会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会计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的“商品”,用人单位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要求所选用的人员必须立即进入“实战角色”。大量事实表明,具有一定会计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在会计工作中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会计事项时更能独领。

会计职业判断是现代会计实务的重要特征,也是会计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会计专业基础上的一种判断,它是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合理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构筑与完善支撑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会计职业判断显然是会计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研究有迫切的需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是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主力军,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培养的重点。

二、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

从高职会计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看,学生学习压力大,对于枯燥的数字,大量而又反复的会计分录比较反感,有厌学情绪。在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历来都是最难学的财经类专业之一。近年来,学生的会计证、助理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没有正确掌握有效学习及思考方法,对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形成不足;随着信息手段的普及,现代人的阅读能力有所下降,高职学生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存在不能准确通过阅读、问询等方式了解事物实质的困难,直接影响学习及工作的开展,表现为:学生对案例分析题畏惧,害怕处理复杂事项等。

为配合课题需要,了解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提高阅读能力,2011年11月14日~11月15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一共发出210份,实收208份。调查面向会计系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大一129份、大二39份、大三40份。通过调查分析,大一新生与大二、大三同学相比课外阅读的态度较好,但主要的课外阅读多由兴趣爱好指引。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明显不足,阅读率普遍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与建设和谐校园是不相符合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形成成熟的性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认知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希望这次调查活动能引起学校的关注,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克服缺点,把课外阅读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义,并能够就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更好地指导大学生们读好书,好读书!

以下列举问卷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的第四题是问:“你经常去图书馆吗?”大一新生有83%同学每周都会去图书馆2~4次,大二有76%同学每周都会去阅览室2~4次,大三有70%同学每周都会去图书馆2~4次,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虽然下降的百分点不是很大。据调查?押很多大二大三的同学之所以去阅览室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也为这次调查所显示出的数据提出了质疑,数据不是很可靠。问卷调查的第五题是问:“你所处的阅览环境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有83%的同学认为图书馆“设施不完全和书籍太少”,这是较大的阅读环境问题。虽然我们学校有新建的图书馆,但是图书馆尚未对外开放,所以目前一直都在学校二教下面的几间阅览室中看书,场地确实很有限。同学们很期待新图书馆早日开放。问卷调查的第六题是问:“你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大部分同学是选择有时间就去读,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看书,这是个良好的读书心态。问卷调查的第七题是问:“你为什么会进行课外阅读?”有33%的同学会在自己感兴趣时才会去阅读,有25%的同学选择对学习有帮助的情况才会去阅读,另外只有42%同学是为提高自身素质去读书的。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心态,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对读书持认真态度。问卷调查的第八题是问:“你花在哪一类课外书上时间最多?”有45%的同学主要看休闲娱乐的书籍,有32%同学主要看科普类书籍,还有15%的同学主要看文学著作。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家对娱乐方面的书籍很感兴趣,对科普类和文学类的书籍感兴趣的程度不是很大。问卷调查的第九题是问:“看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有72%同学都选择查询资料,有很少一部分同学选择问老师。从上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大家主动向老师请问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了很多,从大一到大二大三,这种趋势也一直是快速下降的。问卷调查的第十题是问:“你喜欢的读书方式?”有82%的同学都是选择纸质阅读,说明纸质阅读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平时阅读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的第十一题是问:“你认为改善当前阅读情况的做法有哪些?”有92%的同学认为“提供阅读书目、办学术讲座和开展主题活动”,这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善当前阅读情况的做法。

(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状况制约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持续拓展

由于不存在心理优势,加上社会风气对教学产生的冲击,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上课发言不积极、不配合教师教学、学习过程中不主动请教、遇到请教得不到回应时特别气馁等。由此直接导致学习的被动,对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由于受到行业、专业的特殊限制,学生的实训工作较难开展;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张,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大量引进了本科院校毕业生站在高职教学的讲台上,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理论知识也尚未与实践知识深度融合,对于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及综合技能的持续拓展存在较大制约。

三、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

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与相关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人才协议试点,实行“2+1+2”模式,即学生在校订单培养2年,在企业顶岗工作1年,2个暑假在企业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协议由学院、实习单位、学生或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按照“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签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方案,以期达到助推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企业蓬勃发展的多赢目的。为创新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时根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从学生进校开始,每个教学班级安排一个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及规划进行辅导,提倡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及课外活动的接触,教师应多鼓励、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会计课程体系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严格按照从理论准备到模拟仿真实训,再到实战技术与能力训练的流程开展任务型教学。与此相对应,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素质进一步划分为基本素质(诚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处理能力、会计要素核算与管理能力、中小企业成本计算能力、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审计工作处理能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企业纳税计算、筹划与申报能力、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等模块,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确定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和小型企业主管会计能力层次,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能力要素,每一能力层次都有具体的培养目标与考核标准。按能力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将能力训练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除以上专业技能课程外,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大学语文》的课程作用,开设和专业相关的系列讲座为学生学习进行兴趣引导。此外,还应高度重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两课”教育、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为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同时以创新八小时以外学生管理体系为突破,制定《课外操行评定管理规定》,建立对学生“八小时以外”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能力、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会计信息的获得对职业判断水平高低有较大作用,会计人员要善于观察、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获取渠道。因此,在校期间还要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建立满足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

师资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调整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满足高职教育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有计划的派出专职教师顶岗实践和参加双师素质培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项目指导”,优化“双师”素质队伍结构,使双师结构比例提高;其中,会计专业的教师,取得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的比例不低于60%。按照“结构优、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标准,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选派教师攻读学位、选派专业教师国内外进修、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观摩教学,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优化学历结构,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四)建立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应该保持和加强。不仅要利用现有的会计手工模拟、会计电算化、审计与纳税申报等实训室,形成一个仿真财经工作环境,集企业会计业务模拟、税务审计模拟、证券投融资模拟、银行结算模拟全流程的岗位实训室群,满足高职会计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引进功能齐备、集专业性、对抗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室,建设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理念先进、功能多样、设备一流的实训室。例如:贯彻把企业搬进校园理念,建立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多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打通校企合作的瓶颈,解决财会专业实习、实训不能深入企业核心的难题,将财会专业涉及的上下游岗位与岗位群串联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在校内实训室逐步实现从仿真到全真的基础上,建议由教师、学生在学院共同入股成立财务服务公司,从事记账、成本控制、财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等方面业务,这既能解决学生实训的一定困难,也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直接场所,同时也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锻炼。

总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希望通过多种途径的尝试,为高职会计学生快乐学习,掌握好会计技能,为他们将来能在工作岗位上快乐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强.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对策[J].财会通讯,2008,(7).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市场需求;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黑龙江市场会计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通常,学者们将人才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第一类属于研究类人才,后三类均可划人应用类人才。比照此划分标准,会计人才也可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后三类同属于应用性,分别代表高级层次应用人才、中级层次应用人才和初级层次应用人才。

根据以上分类标准,以黑龙江市场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为研究对象,我们从黑龙江人才网、智联招聘、数字英才网上随机收集招聘信息300条,其中高级、中级和初级会计人员需求信息各100条。因搜集信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所以招聘单位既涉及制造业又涉及工商服务业,企业性质也囊括了国有、民营、外资、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体,具有很好的黑龙江省市场代表性。市场招聘单位对会计人员从业能力需求情况及其具体比例总结如下:

1.工作能力方面

在工作能力方面具体统计了政策法规(资本)运用、税务筹划和会计核算报表等三个子指标。对高级会计人员的政策法规(资本)运用和税务筹划要求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89%和86%,而这两项子指标在初级会计人员中的样本显示为0;对会计核算报表要求最为集中的群体是中级会计人才,达到94%。可见,黑龙江市场对高级会计人员的宏观掌控能力要求最高,而将日常具体操作期望集中在中级会计人才群体上。

2.职称(或技术证书)方面

在职称(或技术证书)方面选取了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上岗证等四个子指标。在高级会计人才群体中要求具有含金量很高的高级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占37%;要求具有会计师职称比例最高的是中级会计人才样本,达到92%;对初级会计人员要求集中在是否具有上岗证方面。

3.学历要求

在学历要求方面,结合我国现行学历学位制度选取了硕士及以上、本科、专科和无要求等四个子指标。对中、高级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集中在本、专科及以上,说明黑龙江市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比较重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肩负了社会的重托与期望。

4.外语要求

在外语要求方面设计了无要求、英语流利(含六级)、英语一定基础(含四级)、俄语流利和俄语一般运用(含四级)等子指标。由于地缘上的关系,在黑龙江市场上明显表现出对俄语需求的倾向。在高级会计人才中除常见的英语运用能力要求(累计达51%)外,还有累计3%的样本对俄语水平提出具体要求,并且此状况在中、初级会计人才中也有相应表现,分别占到2%和3%。

5.电算化操作能力

在电算化操作方面,只考虑了针对财务软件(含ERP)要求有无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对财务软件的使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中级会计人员的要求高达79%,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市场对中级会计人员的定位更多见于娴熟操作层面。

6.协调沟通能力

在协调沟通能力方面,选取了很具代表的三个子指标:领导力、沟通力(含亲和力)和良好社会关系。对于高级会计人才,这类指标要求体现出很强的刚性,三个子指标分别达到91%、83%和55%。另外,沟通力(含亲和力)是其中最具普遍性的要求,在三类会计人群中分别为83%、57%和43%和可见,在信息社会中会计人才的情感培养愈发重要。

7.从业时间

在从业时间上,只是粗线条地划分为5年以上、1-5年和无(含应届生)等三个标准。从三个会计人员群体中可以看出,从业时间与人员层次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即层次越高从业时间越久。在高级会计人才中,要求5年及以上从业时间的达到98%,这与会计专业属于人文社科领域有直接关系,更加注重经验与阅历。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市场对会计人才的总体需求表现为:能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专业技能,娴熟地运用财务软件操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相应外语水平。俄语由于地缘优势在黑龙江市场上表现抢眼。

二、需求与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黑龙江地方高校在为本省培养市场所需的会计人才时,所采纳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要体现这三方面要素。

1.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什么人

从会计供需角度看,市场是需求方,而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供给方。在当今供求双方严重失衡前提下,高校更应关注市场反应。美国会计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的会计毕业生待遇不如从前,究其原因发现,主要在于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能否满足企业需求质疑。可以说,将“满足市场需求”界定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较为理性的选择。

从上文统计资料来看,黑龙江市场对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期望较高,尤其是在高级会计人才层面上,更是体现出多方面综合能力要求。不仅要有专业会计知识的运用分析能力、相关政策法规驾驭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外语水平。黑龙江市场需求应成为确立省内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力量。

2.培养内容的确定——用什么培养

在将“培养市场所需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后,培养内容也就愈发清晰和明朗。

(1)要以更宽阔的视角关注人文情感教育的深远影响。由于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商业语言的意义在于信息的交流,而信息交流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决定了会计必然强调客观公允、严谨务实,属于技术规范范畴;相对于技术规范注重是非公允而言,人文情感则更为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和谐。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人文情感的魅力在于它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明辨善恶美丑,倡导责任与良知,人文情感教育对于会计人才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在传授会计技术规范的同时,也应关注人文精神涵养,因为它能带给人内心以力量,这样才更利于具有完整人格会计人才的涌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应保证课程设置的宽厚而实际。从黑龙江市场招聘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需求情况统计表可见,市场对会计人才知识、能力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市场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界定方面应愈发地模糊,越来越体现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内容体系之间的相互交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重新安排课程内容,加大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知识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

从会计专业的科学发展和强化职业判断能力出发,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教材与实践的贴近与融合,增加企业实例,在具体业务情境中培养学生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同时,在高校会计教学中应加大人文教育的分量。

(3)强化俄语的地缘优势。由于黑龙江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使其在对俄边贸中具有天然优势,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其交易金额一直占据我国对俄贸易相当大份额。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必然带动对相关会计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有良好俄语背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黑龙江地方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加大《会计俄语》、《俄罗斯会计》、《俄罗斯概况》等特色课程,深挖语言潜在优势,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3.培养方式的选择一怎样培养人

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理论基础的扎实,同时更注重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实践中的感受与感悟,来源于“干中学”、“学中干”的体会。融理于景地安排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亲力亲为的切身体验,是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和过程,是不能被替代和剥夺的。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具有应用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是既应通晓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财务管理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应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整体的运筹谋划能力的专业理财人员。因此高校应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

一、当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在1998年被教育部设置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这个热门专业,但由于各高校开设的时间较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体系设置中缺乏专业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在借鉴会计学和金融学,缺乏专业特色。存在课程体系庞杂、课程门数多、每门课课时少、各门课之间的系统性、层次性差等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不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专业知识,也不便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很多高校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课时比重较低;其次,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缺乏总体设计,没有形成前后衔接、层次清晰的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从实践教学的方式来看,没有完整的校内、校外实训平台,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中追随“考证”,轻能力

有些高校重视学生考会计系列的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等,重考证,轻能力,以考证为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考证相关的课程,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保持一致,目的是让学生在短期内通过各种资格考试,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职称考试的内容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所掌握的知识还是相差很多,学生为了考证而学习,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的课程不多。

二、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基本思路:在进行课程设置上坚持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找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统一规律,全方位、多视点地构建规范、完善、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树立新理念,设置新体系,突出专业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要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理念,对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聘请企业的财务高层和高校中的专家教授一起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以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以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决策、资金运营为核心运用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财务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财务管理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进行整合归纳制定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分成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试验大纲,依次施教,突出专业特色。

(二)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

财务管理专业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个专业,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关注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

(三)职业资格考试辅助嵌入课程体系

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有不同的准入要求,从事不同的岗位也有不同的资格要求,因此证书考试的内容可以适当嵌入课程体系,但不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课程顺序的安排由基础到专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中的资格准入,提供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入场券”,又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位提升,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的竞争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是为企业当家理财,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工作这个特殊的岗位要求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社会人文素养,熟知并能够遵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去,塑造学生的职业操守。

三、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途径

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改革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施。

(一)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1、为提高综合素质,设置基础教育课程组

财务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纪律素质等方面。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综合素质将转化为组织和协调能力、应变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课程设置上必须相对应的开设政治理论、哲学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组来提高综合素质。

2、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设置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组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就必须设置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原理、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税法等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组的设置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该专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知识。

3、为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构建专业主干课程组

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较完善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原理、财务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资产评估、税务筹划、财务管理电算化、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

4、为拓宽学生视野,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组

开设专业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了解财务管理研究前沿动态。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财务诊断、风险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理论专题、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

(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转变观念,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财务管理专业老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灵活分析和解决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理念,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训(基础实训、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实习(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国家承认的资格认证培训三个部分。三个实训是逐步递进的。基础实训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有会计手工实训;专业实训是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财务软件处理企业经济业务,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实务操作,主要有成本会计学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ERP沙盘实训、审计实训、税务实训;综合实训是在学生毕业前,针对学生的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专业实习作为一种“亲验式”实践性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实践、亲自操作、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学生初步认识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硬件保障,也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高校应为实验室建设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撑,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室、ERP沙盘实训室、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室,目的在于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感受较为系统的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活动、方案设计、角色扮演中,真实地感受到账务处理、资金管理的真谛,培养实战能力。为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室还应配备必要的财务软件、实训指导书以及完整、真实的财务管理各环节的操作文件资料。

3、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各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在毕业前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制度,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训教师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软件保障。学校必须加强对现有实训教学人员的培养,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高水平理论的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工作。学校也应为实训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研讨、考察交流等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5、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企业财务岗位都有准入制度,高校根据国家对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加强技能训练,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本专业的应知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应融合本专业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过考核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会计证和助理会计师证,使其综合能力更接近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第7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

一、引言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集中体现,是债权人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平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认识上市公司经营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进而从整体上系统地对上市公司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出明确判断[1]。财务报表分析对上市公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估经营绩效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正确地运用分析方法可以对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做出大致的评估,以便上市公司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某段时间的工作做出绩效考核。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成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

(二)揭示潜在风险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发现经营中的异常情况,上市公司自身在本行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变动,帮助管理者、投资决策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识别上市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为规避经营风险与债权风险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优化资源配置

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分析面对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能够使上市公司正确地运用投资,合理举债及规划长短期债务比例,实现上市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最大化[2]。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不一致。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3]。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公司之间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财务报表可比性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可靠性程度不高。

2.财务报表信息存在时间差异性。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都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通货膨胀与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以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会严重歪曲上市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可信度降低。

3.财务报表粉饰。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资格,获取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等自身利益,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与债权人[4]。例如上市公司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人为调节利润;多计应收账款来调节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大小,从而利用财务报表虚夸企业债务偿还的能力[5];遗漏或者错报重要会计信息,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存在问题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上市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生存与发展,盈利能力分析是关注的财务报表分析关注的重点,但是盈利能力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净资产收益率,首先,净资产收益率缺乏时效性,只关注企业某段时间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影响。其次,缺乏对风险的反映,只注重收益而忽略了经营风险。再次,对价值体现不足,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历史价值,而不是现在的市场价值,导致净产收益率无法准确衡量现有股票的价值。

2.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就是分析债务的资产保证情况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入量的保证情况。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收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是理想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也不代表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虽能动态反映企业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它的现金流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同样的衡量指标静态对待不同的情况,分析所得结果缺乏可信度。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结构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债权存在着很大收回风险。因此,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适用性强,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绝对可靠;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行业类别,经营环境等问题。另外比率指标可以人为粉饰。

2.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但比较分析法使用的是历数据信息,在目前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过去的效益能否用来衡量将来能达到的收益水平。另外,由于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比较分析简单的一概而论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地位。

3.因素分析法局限性。因素分析法的出发点就是,当有若干因素对综合指标发生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法的该假设就严重制约因素分析法得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四)财务报表使用者自身的问题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者的风险观念及财务报表分析时的心理的不同导致对同一分析指标高低判断出来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其次,分析者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及相关财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往往选择财务分析指标与理解财务分析结果也不相同。

(五)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存在的局限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容易。但近几年国内一些通用性性较高的财务分析软件,普遍还停留在核算功能的水平,基本属于事后的记账,算账;对于事前的预测,事中的分析、管理、控制活动能力薄弱。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优化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选择较多,甚至某些规定没有具体明确表述,存在很大的漏洞,这就给上市公司管理者留下粉饰财务报表的操作空间,给财务报表分析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所以加强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自身建设,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是编制一致性财务报表与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增加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尽可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要求在选取财务指标分析时考虑其不足。比如,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虽然速动资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了存货,但不能真实反映出速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变现的本质。因为预付账款作为经济行为的抵押品,在短期内无法变现;另外,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能否收回、何时能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我们应剔除账龄大于某段时间的应收款项,使速动比率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设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为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应增设与企业密切相关的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指标体系。如市场占有率、客户评价、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等。这些非财务指标能够更全面的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助全面评价上市公司后续发展的潜力。

(四)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

财务信息无论多么真实、可靠、及时,如果没有严谨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同样不切实际。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具有指标价值的不统一、忽略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历史价值的相对静态性等局限性,同时分析方法使用单一。因此,要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就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比较多个分析结果。

(五)全面发展网络财务报告,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时效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上市公司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及时发送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尽量缩短财务报表会计分期,比如及时发送周报,旬报等。这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尽快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意义非同寻常。

(六)加强财务与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企业财务人员收集,整理与编制,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是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职业道德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七)财务报表分析者提高自身财务素养,开发或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者需要系统学习财会知识及了解财务体系;同时,为了使财务报表分析简易且精确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软件或者利用计算机“云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对经济预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7-38.

[2]张思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以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华大学,2009.

[3]房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3)178.

[4]刘宏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策略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1(25)82-83.

第8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68-02

一、汾酒集团经营状况及相关行业背景的简述和评价

汾酒集团为国有独资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是我国知名的白酒生产企业。对于汾酒集团所处的中国白酒行业则有如下的几点特点:首先,由于白酒行业消费升级前提下的产品结构调整,及其中低档酒市场萎缩让位于中高档白酒产品的趋势较为明显。近几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大幅增长;其次,我国目前的白酒行业集中度提高,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寡占市场结构;再次,在产品差异化上,除一些诸如:汾酒集团等的大型企业在培养自己的特色产品外,市场中的众多中小厂商未能突破产品差别化,没有有效建立自己的消费群。这使得白酒行业整体差异化水平较低。最后,高档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增长,高档白酒消费将表现出比普通白酒更快的增长速度,并将替代部分中低档产品。总体来讲,这样的行业背景对于处于行业前列的汾酒集团,不管是现在的经营还是未来的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然而,虽然中国白酒行业总体趋于寡占,但处于行业顶端的各公司间的竞争依然是非常激烈的。加之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传统白酒行业的冲击是不可小觑的。

二、相关财务分析方法的介绍

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是由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对财务分析的要求所决定的。尽管各个不同的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都要求通过财务分析来揭示企业的经营趋势、公司盈利等方面的情况。具体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础财务分析和综合财务分析。

(一)基础财务分析

基础财务分析举例主要有: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

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连续几个时期的同类指标数字两两相除,求出趋势比率,以确定分析其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2.比率分析。财务比率是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计算而来的反映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相互关系的比值。具体包括: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衡量企业资本结构(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营业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比率。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的内在联系,把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单方面的指标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三、对汾酒集团的财务分析

会计人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有利于决策的形式向使用者报告财务信息。而这些看上去单调的财务报表和冗繁的财务数据,就成为了在企业之内和之外沟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下面我们就对汾酒集团相关财务报表、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及时足额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具体到相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流动负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比等。

1.汾酒集团2006-2009年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情况。从表1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汾酒集团的各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总体上讲是比较稳定的,从2006到2009年的四年间基本没有较大的波动,尤其是速动比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至于现金比率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比除了2007年的小幅下挫,也基本维持在0.6左右。而流动比率还有逐年上升之势。所以,总的来讲近几年汾酒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维持在一个较稳的水平。然而,当我们的目光移出汾酒集团,投入到2006到2009年的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时,我们就会发现情况远没有我们在图表中看到的那样乐观和平稳。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很多的中国企业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濒临破产甚至倒闭。而汾酒集团,最起码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上来看,不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除速动比率外的各项指标都比2007年有明显的上扬。所以,进一步总结,汾酒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不但是稳定的而且是趋好的。

另外,我们还要指出的一点是:不要认为这样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公司就是绝对有利的。从另一个方面,它也说明了企业把很大一部分经营所得以低收益资产,甚至是以现金的形式保留,这也表明公司缺乏较好的长期投资机会和较成熟的短期投资管理。

2.汾酒集团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贵州茅台相关指标的比较。当我们单独考察汾酒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时,我们或许会为其短期偿债能力如此之好而感叹。但当我们将贵州茅台,这个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的数据至于其下进行比较时,我们就不再那么惊讶了。贵州茅台的各相关比率除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比都要高于汾酒集团,有的甚至高出数倍。虽然没有更多的数据佐证,但白酒行业惯常的高短期偿债能力应该是该行业的一个特点,这可能与它们较高的毛利率相关。

而另一方面,贵州茅台的财务数据明显要比汾酒集团有着更大的波动性,尤其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比,就会发现贵州茅台财务数据的波动主要是源于2008年数据的突然下挫,显然贵州茅台比汾酒集团更大的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它不仅取决于企业在长期内的盈利能力,还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具体到相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现金负债比。

1.汾酒集团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从绝对上的数字来看,汾酒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负债只占公司账面价值的20%左右,股东权益的比重将近是负债的四倍左右。这表明汾酒集团对债务的依赖程度是很低的,也即企业的长期债务较少。当然这从一个方面就表明汾酒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是较强的。另外,从另一个方面,企业的现金偿债总额比是比较高的,除2007年外,基本维持在0.6左右,这表明企业将近60%的长期债务是可以直接用现金偿付的,这显然是汾酒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的又一个佐证。

其次,从趋势分析上来看,汾酒集团的资产债务率和产权比率在过去的四年里是相当平稳的,波动率最高也只到25%左右,总的来讲沿袭了我们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之中对公司经营稳定性的结论。

2.汾酒集团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与贵州茅台的比较。

比较了汾酒集团和贵州茅台的数据,我们略去过多的赘余,直接得出结论:首先贵州茅台的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重(最高是15%)比汾酒集团(最低也有18%)低很多。看来低的债务依赖度,进而强的长期偿债能力和低的经营风险是白酒行业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少一些对汾酒集团的苛责;其次考查汾酒集团与贵州茅台的数据比较,汾酒集团的各项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尤其是现金负债比,还是比贵州茅台稳定些。这也表明了汾酒集团的经营是较为稳定的。

四、对汾酒集团的财务状况作出最终的评价

首先,从短期偿债能力来讲,总的来讲汾酒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很好的,这一点对于债权人是有利的。而且从趋势上,汾酒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各相关指标的数据一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上。不过,这对于公司而言,不见得就全是好的。过高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表明企业在短期投资,也即短期财务计划和管理上缺乏效率,甚至非常薄弱。另外它从侧面也表明企业长期投资的缺乏。具体而言:企业握有大量低收益的现金而不去做一些短期上的证券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数额多年来一直为0),长期上的投资也几乎没有(除了为数不多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出售金融资产也是一直为0)。所以汾酒集团在日后应将手里握有的巨大的现金财富更好的利用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简单的存入银行中以使自己的财务费用多年保持负值。当然,如果我们考虑了贵州茅台的相关数据,或许这一点是整个白酒行业需要注意改进的。

其次,在长期偿债能力上,汾酒集团的长期债务管理能力是很好的,债务依存度也较低,这也是贵州茅台的特点。故此就行业背景而言,高的长期偿债能力及低的债务依存度应该是白酒行业的普遍特点。另外,在趋势上讲,汾酒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是很稳定的。

再次,在盈利能力上,汾酒集团的表现依然是较为平稳的。但它与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贵州茅台的差距依然是明显的。这表明汾酒集团在今后的经营中应加强盈利能力的提高,在之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我们又进一步分析到:提高盈利能力的症结是对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发展趋势上,汾酒集团在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上都有稳步的提升,这表明汾酒集团的发展前景还是乐观的。

最后,就营运能力而言,不论是汾酒集团还是贵州茅台其存货周转率都很低,这表明白酒行业的平均存货管理能力不强。在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汾酒集团则表现了较高的水平,体现了其应收账款管理能力的出众。至于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汾酒集团在数值上表现的较为稳定,也即至少在过去的三年里其资本结构没有较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裕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报表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7

2.袁红飞.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学位论,2008

3.张先治.基于管理者决策与控制的财务分析一企业内部报告的财务分析应用[J].财会月刊,2008(3)

4.杨有红.西方财务分析浅论[J].财会研究,1994(8)

5.张立达.王雷.财务管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6.姜国华.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李可人.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2008,(22)

8.王彦忠.浅析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J].中国总会计师,2008(9)

9.彭新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浅析[J].北方经贸,2008(6)

10.夏群,马双燕.当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11.施慧敏.试论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要素[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1)

12.钟顺东.浅论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J].商业会计,2007(8)

13.杨有红.西方财务分析浅论[J].财会研究,1994(8)

14.张彦临.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的探讨[J].煤炭企业管理,2000(5)

15.丹.改进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J].商业会计,2008(10)

16.郭斌.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J].商业会计,2008(10)

17.王靖楠.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当代经济[J],2009(5)

18王淑芝.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辽宁经济,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