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术教育专业论文

美术教育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美术教育专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美术教育专业论文

第1篇

摘?要:本文对中职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美术教学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学前教育?美术理论课

随着学校不断扩招,专业技能课程不断增多,中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一一显现,其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中职美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以往教学的一定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过于重视技能训练,忽略美术理论教学。美术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创新意识。但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美术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一、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行教育体制对美术理论课的不重视

受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很多初级中学受客观条件和升学压力的限制,只重视统考课,忽视艺术课教学,致使学生缺失美术教育机会。而初中生中学习成绩较差的普遍进入中职,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美术知识空白,缺少对美术教育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素养,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对学前幼儿教育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了迎合文件内容便将美术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手工制作和简笔画、素描等容易出效果的课程上,对美术理论知识教育的忽视越发严重。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发,这种理念陈旧的美术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中职学生对美术课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并不会影响升学,学得好与不好并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靠天赋,自己将来又不当画家,学不学都无所谓。甚至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多的是注重技能技法的学习,觉得理论知识并不重要。

3.教师的教学形式单调

现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也更多的是注重技巧的训练,很多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美术教育真诚的投入,导致很多美术教师在上美术理论课时教学、形式单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师讲解时大量使用专业术语。

二、解决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应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而且开启学生欣赏美的眼睛,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间里。美术理论课程必须通过情感传递的渐进方式进行。美术理论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美术理论教育让学生感受美丑,以“善”为美,以“德”为美。

2.了解学生美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理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真正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从学生常见的、熟悉的画开始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后再选择较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

3.把握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形式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所以教师既要学会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要结合作品所处的社会现状、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到满足。

三、小结

当前,中职学前美术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知识教育,才能让学生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使美育不停留在口号上。美术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美术教学才能真正走出窘境。

参考文献:

[1]耿洪彦.论美术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WWW.133229.COM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美术 教育 瓶颈

一、高校美术教育问题的分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教授在09年“两会”期间,谈到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问题时就指出:美术高校扩招热需降温。艺考热,美术在校生人数多,是目前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和其他许多专业类似,盲目扩招,只看到社会需求增多,而忽视学校办学资源有限,忽视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到最后学生成了高校扩大教学规模的牺牲品。其次,教学评价的体系的不健全,对美术教师和学生管理制度的不合理等也严重影响了当前高校美术的发展,美术教学和学习有着其特殊性,而现存制度大多一刀切,将美术和其他人文或是自然科学等同,同用一个制度,在这种体系下,对于美术无疑是一种扼杀;再者,美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当前许多高校只注重美术技能的培训,而忽略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等学科综合培养,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只是一个简单的美术工具,而不具是备独立的思维的人,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塑造,忽略这一点是无法培育出优秀合格的美术人才。

二、突破美术教育瓶颈,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新思路

当前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教育体系不完善、制度等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创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美术人才,高校美术教育需要新思路来引领,高校美术教育只有突破瓶颈,走出困境,才能迎来新的发展。

(一)合理适度招生,把握好教育质量和教学规模的双重关。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以满足其需要,所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拓宽学术领域,深化美术专业发展,以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毋庸置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普通的综合大学和传统的美院相比,其师资、环境、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味的强求办学规模,做大却难以做好,更难以做强。部分高校对美术院、系只存在所谓表面重视,却无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再加之美术类专业所需费用高,必然导致美术类专业的资金问题,武汉某高校的艺术设计学院资金不足,学生拖欠学费比例为全校最高,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同时,在盲目扩招的的情况下,必然会带来无法保证生源质量的问题,造成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参差不齐,这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工业设计专业,在一些偏理工类院校中,一些学生并无美术功底,这给学生和教师都带去很多麻烦,有的学生对美术无丝毫兴趣,最终无法完成学业。所以说把握好学生数量和质量是第一关。做到教育质量和教学规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逐步提高美术院、系的实力,才是重中之重。

(二)建全美术学科的考核体系,合理而科学地管理美术教师和学生。

当前对于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大多是以论文为主的,如果直接搬到美术教学上,就非常的不合理。美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他的成果应该反映在美术作品上,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考察评价,而不是论文和文字,大量的文字研究势必会阻碍高校美术教师的艺术创作,扼杀其艺术性,影响美术教育的发展。而且,在创作美术作品的同时,美术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艺术修养也得到了提高,其创造性也将在学生身上体现,实现教师与教学的双丰收。在美术学科的管理上,高校也必须充分考虑到美术学科的特殊性,为美术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将会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在管理上一些不合理的如考勤、教学楼按时熄灯等制度必须考虑美术的教学,这些都会给教师和学生的创作带来障碍,缺少创作就意味着缺少实践和经验,不但会影响以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计划,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当前各种教学评估盛行的情况下,美术学科的科学评价体系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只有科学的体制和管理思想才能促进高校美术的健康发展。

(三)整合学科资源,搭建美术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平台。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画家达芬奇,他在美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他在建筑、军事、医学、自然科学、生物、哲学等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故事给美术学科的启发就是美术人才的培养是多元的和综合的。在进行美术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审美、人文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恰是目前我国高校美术人才培养所欠缺的方面。专业技能的培训只是美术教育的基础,要实现培养一流美术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学生思维和人格的锻炼,优秀的人才是同时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立的思维的,这样才能创新,才能开创新局面,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需求。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优势,结合美术教育的复合性特点,培养综合性美术人才,使所教育的学生达到一流人才的标准。

三、总结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必须全面给予解决,突破资源、管理、思想等困境,需求发展的新思路,做到有突破,有创新。在新时期,高等院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从美术教育的本省出发,兼顾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拟定科学的美术学科管理制度,使我国美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高校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3,(7).

第4篇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因为,统一的美术教材,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地区与学校,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分析校情、教情和学情,才能用适当的教材及教法,来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育教学任务。 

 

第5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高校,由于受地域、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财政投入少,综合实力差,区域优势不强,而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相对于其他文、理科专业而言,又属于特殊专业,因此更应该面对现实,积极推进,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一、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与基础美术教育对接缺乏实效

“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国家对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教育应该为基础教育输送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教师应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才能够达到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开始之前,基础阶段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就已经进行得热火朝天,但承担基础教育阶段美术师资培养的“工作母机”——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岿然不动,依然故我。长期以来受“美院”办学模式影响太大,“美术专业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高师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弊太深。虽然部分高校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但由于缺少参照,没有方向感,故成效不大。

(二)课程设置合理性欠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杨贵仁所作的《推进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是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美术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强调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课程结构比例失调。二是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三是重美术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四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口传心授、机械训练、灌输式和一言堂现象。”

(三)教育思想观念较陈旧

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大部分教师来源于专业美术院校,虽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对师范性缺乏认识,不了解教育实际,对学生不能给予师范性的积极诱导。美术教师普遍不关心教育领域的发展形势,仍根深蒂固地延续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导致目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尚有距离。

二、建构适应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针对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一是应该突出美术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强调师范性,整合传统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第二要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强调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第三是淡化专业技能的强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第四是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强调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基本原则

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以《课程指导方案》和《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的特点和办学特色设计本校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设计《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有4点:1.坚持学生成人与成才培养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基本要求与个性成长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设计时要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等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优化课程结构。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强化“宽基础、重实践”,在全面发展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强调本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强调突出实践育人,注重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结合美术学学科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地方区域的特点和学院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具备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实践创新平台。第一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人文科技素质课程模块;第二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第三平台即实践创新平台分为模块进行细化:见习实习、实验实训、论文设计、学科考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其他活动。

(三)课程体系的学时分配

《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了“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600—2800学时,公共课程学时数为720学时,专业课程学时数约为1900—2100学时”。《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12门专业必修课程共1060学时,约占专业课程的50%,确保其应有的学时和学分,保证师范生美术和教育的基本素养。地方高校还可以精心设计和安排剩余的约450学时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在通识教育平台设置了707课时,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平台设置了1600课时,学科基础课程分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工艺基础、理论基础四个模块,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美术表现、设计制作、人文拓展四个模块。(转第页)

(接第页)而在最具特色的实践创新平台,设置的模块共有实践课程41周,针对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师范技能,学院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四)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科学、系统评价,学院建立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它涵盖了基本知识和理论、实践能力和师范技能水平、创新思维与方法、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这一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大学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和本质与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规律和本质相统一的基础上的。这一评价体系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四类组成。单一评价,指在美术理论课的闭卷理论性考试中实行的、由任课教师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考试进行的评价。集体评价,指在美术专业技能性训练课程中实行的、由多名教师对学生作业或考试进行的评价。社会评价,是指对学生参加展览、申报专利、参与课题、发表文章或作品等诸多校外获奖成果的认定。综合评价,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进行总评,最终形成学生基本的学业成绩。

(五)课程体系的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推进,凭借的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实施。因此,健全美术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监控功能,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质量监控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系统监控、类型监控、环节监控。1.纵向监控。纵向监控是指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文件为依托,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的监控。它包含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资料、教学效果反馈等实行的监控,由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共同督查实施。2.模块监控。模块监控是指根据专业特点划分课程类型模块,美术学专业分理论讲授课程、技法训练课程、外出实践课程、专业实习课程等,制定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实行监控,它主要由院系督查实施。3.环节监控。环节监控指的是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环节所作特殊规定的监控。例如,技法课中对理论讲授部分课时比例和教师作画示范的规定、外出写生课程对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的规定等。它主要是由院系和教研室共同督查实施。

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就积极推动着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自身的调整、变革与发展。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在逐步增强,但还处在尝试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为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洪琪,阳鲁平.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培养实用性创新人才[N].文艺报,2006—12—30.

[2]王大根.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服务[C].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交流论文.

[3]廖文科.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6.10.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S].2005.

[5]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S].2004.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美术教育 美感教育 情操教育 回归本题

一、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近乎天价的作品成交价,使人们对绘画本体的审美感知能力被冲乱了,价值观的混乱和文化标准的缺失,导致了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混乱,无数青年人开始梦想自己的成功,一边是金钱的诱惑,一边是艺术表现真实的自我,真诚表现生活的要求,因而陷入了迷茫。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仍然采用俄罗斯19世纪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从基础教育到专业美院都如出一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即片面地重视美术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理论修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美学理论的忽视。虽然艺术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以记录和认识客观事物为己任:岩画是为了记录狩猎过程、结果或祈祷狩猎成功,古埃及艺术是对生活的记录或对来世生活的祈祷……几千年科学的发展,艺术的进步都是在努力使人类的手上技巧,能够满足人类认识再现客观事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以技法教育为主的模式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问题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新精神,增强其艺术判断力,应成为现代高校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检验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尺度,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翻新,而是对艺术精神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并有将一种新锐的思想、对社会的批评、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由重技术的训练向重观念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转换,已经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美术教育模式都亟须变革。注重理念与系统的建构,回归教育本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面所说的,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高校美术课程变革迫在眉睫。那么,究竟应如何改?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认清美术教育的责任。作为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功能的审美教育,已成为发展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要通过大量的先进文化理论、审美理论、教育理论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达到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因此,高校作为高素质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地,要研究和健全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加强美与美育的教育教学,尽快使下一代具备较强的审美鉴别和批判能力,不再陷入误区,真正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先进生产力,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意味着,我们再不能只重视技法,应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相当的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并可以与其他人文知识的渗透,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将艺术性与人文性相融合。

其次,高校美术教育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先生早就提出美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计较,而在于感情的陶冶和养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美形态的教育,主要培养人对客观物体(艺术作品的心态、风格、形式)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和把握能力;二是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三是情操教育,培养人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并使发展的个性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有机协调。高校美术教育应通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三个层面整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1)优化组合课程。首先,将现行的美术学科类课程优化组合,关注学科之间的关联,采用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类型,以增加高等美术教学的效率。其次,着眼全球化多元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关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社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提供给学生个体多样化的选择。(2)加强教育性。首先,学校应该培养、选拔青年一代学科带头人,发挥中年教师思路开阔、精力旺盛的中坚作用,发挥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强、后劲足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担当创作、科研重任的作用。其次,注重教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主体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才能在美术教学中,超越个体建构的局限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在美术教学中增加现代主义美术教育内容。现代艺术流派,与其说它们创造了某种艺术风格或技术,还不如说,它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或拓展了一种新的艺术视野,它们用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传达它们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看法。现代美术中,许多作品重在主观意识的表达,晦涩难懂的作品也常有。对这些作品做透彻的分析和讲解,有助于帮助学生认清现代艺术的本质。我们不必去完全认同一切现当代艺术流派的价值取向,但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及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创新精神,正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东西。我们必须承认,艺术发展到今天,其“画地为牢”的疆界已被打破,并且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入的融合,或者说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质更为凸显。通过对现代美术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画家表现的情绪,运用和锻炼发散性思维,以多角度去理解现代主义美术的核心思想。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相沟通,可以使学生明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使学生认识到大学本科学习的必要性,一定要掌握对于艺术家在大学本科这个成长时段必须获得的东西,特别是基础方面的、眼前未必马上用得上、从长远看却不能缺的那些东西。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有关知识都要有较系统的了解,而本科教育正是为学生将来自身艺术的发展,在基础方面做准备。

三、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措施

简而言之,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因历史原因,在今天的院校教育中,仍然以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以技能训练为主,力求达到以技能求审美这一培养目标。然而,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里,其培养目标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概念开始显得混淆,而普及公民的美育教育呼声却越来越清晰,但是大多数高校美术教育,在实践上仍然很大程度地停留或侧重于第一个层面,而在教学中直接表现为“技术至上”,所以很难具备审美文化教育特征。

综上,笔者认为高校美术教育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第一,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现在许多高校美术院系僵死的办学内容与方法,引进更多的新生力量,为高校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拓宽教学思路,扩大对现有艺术观点、形式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对种种艺术观念、艺术现象的认识,帮他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第二,多元化培养社会所需的美术人才,无论是艺术院校办的美术教育专业,或者是综合大学办的美术教育专业,甚至是民办高校办的美术教育专业,因其背景、优势的不同而会各有特色,所以,教育者应在不同的办学模式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美感和情操教育,最终落实为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知觉和美的创造力。第三,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及方法,对于某些以艺术创作为主的专业,要让他们经常走入社会,感受社会上艺术环境的变化,及时了解艺术的最新动态,并在创作上给他们足够宽松的创作环境,为其艺术创新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为此,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按教学的规律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尤其是要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公凯.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教育之路[J].美术研究,2003(1).

[2]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李思荟,马凯旋.试析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文教资料,2007(11).

[4]吴越滨.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07(6).

第8篇

作者:杨冰莹 张舒

易英认为,当今艺术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种舆论效应,无论推崇或抨击,对艺术家来说都不失为一种赢得声望的手段。因此,专业批评家需谨思慎言。中央美院学报《美术研究》执行主编殷双喜教授有感于邵亮关于“未来”的发言,结合20世纪中后期“终结论”盛行的现象,呼吁艺术学院的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和对艺术发展的前瞻性目光。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刊》丁亚雷副教授则回应了邵亮关于此次年会论文集新形式的阐述,根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新出现的一种CSCI遴选形式,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等条件来提高学报质量的想法。在当天下午的讨论中,殷双喜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为扩展研讨会的视角,与会人员不当仅限于编者,而应鼓励作者、读者积极参与进来,围绕固定的主题集中讨论;第二,学报论文集在收录优秀论文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本单位推荐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文章;第三,推荐论文时应注明责任编辑,强调责任编辑的作用。殷双喜教授同样强调编辑提高自身学术修养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做学报的不一定是专家,但必须是杂家”,才能避免美术学报视角的单一性,从而达到辅助艺术教育、配合美术史研究的目的。在谈及当代美术教育状况时,他指出目前艺术高校正面临着传统向当代的转型,学报要及时反映这种动向,同时在政治话语与市场资本的双重压力下保持自己的学术立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王洪义教授的发言“从当代艺术角度看美术学院的局限性与可能性”,归纳了当代艺术的四个特点:思想性大于技术性,形式和美的削弱,艺术的边界模糊,电子技术被强化。他指出了处于其中的美术学院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欠缺、学生人文素质偏低、行政体制阻碍当代艺术的发展。

对于学院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他认为一部分当代艺术是可以进入学院,被学院吸收的,如一些高校已经设立了新媒体、装置、实验艺术等专业;其次是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不拘泥于传统的技法及材料,尝试跨专业、多媒体的创作,如此才有可能产生出对当代艺术有所贡献的优秀艺术家。在艺术教育的问题上,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主编李普文教授认为当代艺术教育既要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又要引入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前卫的思想观念。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编辑贾玉宁同样主张折衷主义的艺术教育改革方式,他以“艺术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探析”为题,提倡传统美术教育与新技术相融合,并指出当代技术发展对传统学院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多元化背景下艺术教育创新势在必行;传统美术教育与新技术融合对美术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学院应培养复合型美术人才。贾玉宁的发言,反映了传统艺术向大美术转变的趋势。天津美院的喻建十老师,从教学管理层面对学院教育进行了讨论,他以教学管理者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学院教育在当下担任何种角色的思考,将学院的评卷标准放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质疑,同时也对学院扩大招生而导致学生素质下降表示担心。在探讨如何解决传统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时,他指出东西方社会环境与历史传统截然不同,不可一味以西方为标本,各个美院应建立自己的区域特色。这不仅仅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问题。最后发言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编辑祝帅。他首先介绍了《美术观察》的“热点”栏目并提出了“十年美术教育反思”这一议题,他将2001年以来美术教育的特点归纳为“后扩招时代”、“文艺复兴”、“专业化”、“学科升级”四个关键词。“后扩招时代”为艺术教育事业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也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所以“后扩招时代”的当务之急是促使招生数量到质量的转向。接着,祝帅根据当前设计行业饱和、纯艺术市场走俏的状况,提出了“文艺复兴”,用于阐释传统的架上艺术并未被新兴的创意产业所取代。第三个关键词“专业化”针对的是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专门的艺术学院而忽略了艺术的大众教育问题。第四个关键词“学科升级”则表达了他对学科升级后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储备是否随之“升级”的质疑。代表发言结束后,会议进入自由讨论和学生提问阶段。围绕着纯艺术的发展前景和交叉学科在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等话题,与会代表和天津美院的研究生们展开热烈讨论。殷双喜指出国际双年展与国内艺术展览中架上艺术所占比重的巨大差距,前卫的装置艺术在第三世界进行推广的困难,但同时也肯定了国内当代艺术的新进展。易英则就交叉学科如何应用这一问题给予了回应,他首先指出美术史写作方法大致分为审美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前者多注重形式、风格和鉴赏层面的分析;而后者则从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多角度背景出发,借助多学科进行阐释,因此艺术作品的阐释需要借助其他相关资源和学科知识。

但正如殷双喜所担忧的,跨学科方法的运用能开辟艺术史研究的新视野,但也要注意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美术史的泛化。丁亚雷副教授则认为美术史并不存在所谓的交叉学科问题,因为美术史学科自其建立以来就具有开放性,美术史写作本身就需要借助文学、诗歌、信件、传记、哲学、历史文献等多方面的材料,所以并不用担心其他学科“喧宾夺主”。在新的艺术形态层出不穷,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艺术教育和艺术史研究该何去何从,是每一位与会者乃至整个艺术教育界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传统学院教育向当代转型的特殊时期,本次会议不仅是各个高校学报的一次深入交流,更是对全国艺术教育及学报同仁的一次提醒和启迪,它昭示着新观念与新思想的到来,同时也倡导作为各大院校艺术动态风向标的美术学报,要保持前瞻性的目光和学术的高度,引领艺术教育与艺术研究进入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