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生与患者论文

医生与患者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8: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生与患者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生与患者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阐述了循证医学实践中的知识管理,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循证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增强知识管理能力的措施。

1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医疗决策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领域关注的新热点。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必须基于现有的最佳证据,结合医生个人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并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从而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循证医学的模式里,每一项临床决定都应该基于现有最佳的研究证据之上,证据就是知识,知识管理是循证决策系统的基础。要想顺利地推进循证医学实践,必须注重知识管理能力的开发。

2循证医学实践中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组织提高创造力的手段和过程,是对知识资源进行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在知识管理研究中,根据知识外程度的不同,将知识分为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存放在各种文件、报告、文章、手册、专利、罔形、图像、录音、录像、软件等文献中,能够用语言、义字、科学公式、公理、图像、计箅机程序等清楚地表达来,如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科研结果、门诊病历、药品说明等都属于显性知识。性知识易于编码、存储、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是指蕴藏在人的大脑中,未经系统化和正式化的知识,难以编码、表达和共享,属于主观个人化的知识,如医护人员与病人的交流能力、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会等。

2.1显性知识管理

临床医生在每天的日常医疗工作中,会产生有关疾病预防、病阗、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信息需求,实施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是将这些信息需求转化为医生要提的临床问题。其中提临床问题的依据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临床医学知识等。医生只有对这些性知识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找准临床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寻找最佳证据。

循证医学实践中强调医疗决策要基于当前可得到的最佳证据.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研究都可以被视为循证医学的证据。应用于循证医学实践的证据必须符合真实性、重要性、实州性的特征。正规的统编教材及专业学术期刊是循证医学实践中比较可靠的证据来源。但是,面对浩如炯海的证据资源,寻找并判断…最佳证据,需要临床医生有较高的检索、评价和利文献的能力。他们必须做到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熟悉数据库的结构特点,了解网络资源的分布,根据循证医学对证据的要求,在检索的文献中判断最佳证据。循证医学实践的对象是个体的患者,所以将证据应用于患者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患者的病情、年龄、经济条件等。

2.2隐性知识管理

循证医学实践要求将个人经验与所获得的最佳证据与病人的意愿整合在一起,做…决策。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有较好的交流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以患者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能够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耐心交谈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对治疗的顾虑及意见,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所处的社会状态,同时也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中的循证医学证据。正确的医疗决策离不开医生的临床经验。来自实践经验的隐性知识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做正确的医疗决策十分重要。这些知识在书本中难以得到,不易表达和被模仿,包括临床思路、手术中的手法技巧、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医疗失误中学到的知识等。

2.3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经过融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循证医学实践需要临床医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拟采用的诊治方案中权衡利弊,将现有的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整合起来,做最适合患者的医疗决策。

3提高知识管理能力的措施

3.1加强循证医学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进循证医学实践,医院应该为医生提供系统循证医学教育的机会,培养医生存循证医学实践时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和严格评价的能力。医生应该树立主动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对于医疗行业现的新成果、新技术能主动去了解和掌握。

3.2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利用

对于医院来讲,隐性知识是医院知识的主体,是保证医院工作质量的关键。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医院应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采取措施,提高隐性知识的利州水平。医院应为员T提供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制度,鼓励医生进行知识交流与创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而医生应该注重知识获取和积累,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总结、提升为理性认识,将性知识片断整理、归纳,存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循证医学实践能力。

3-3创造知识管理的环境

对于要引入循证医学实践的医院来讲,应该有完善的网络环境、良好的数据库资源以及大量的针对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日常例会、疑难病会诊、学术研讨会、家讲座等形式,为临床医生的知识交流创造机会。构建学术梯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与年轻医生之问实现知识转移。同时,计算机网络为知识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医院可以通过构建知识地冈、知识仓库来进行知识管理。利州BBS或Blog建立医院内部学术交流的空间,为临床医生总结经验和分享知识提供平台,临床医生可以交流工作中;到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可以使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来管理自己的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3.4构建学习型医院文化

要提高知识管理能力必须形成学习知识、分享知识的医院文化。知识共享有利于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共同进步。医疗队中成员的互相信任、团结合作是进行知识共享的基础。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不仅不会使知识拥有者的知识减少,反面可以使知识内容增值。在良好医院的文化氛围中,培养临床医生分享知识的价值取向;知识和信息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使医疗队的知识得到融合和升华。

第2篇

关键词:医生;人文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152-01

“医术乃仁术”,医生是“仁爱之士”,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判断力强、知识丰富和不迷信。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所谓五星级医生是指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显然现代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人文修养及哲学理念也是现代医生必备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修养甚至比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好医生,绝不仅仅是技术的高超,还必须重视患病的人,这就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只有做到了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清晰、人格高尚,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生的人文素质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掌握精湛技艺的基础,尤其是在技术创新的年代,更需要医生自觉地用哲学思维把握医学进步的正确航向;其二,较高人文素质是医生理解病人的基础。如果医生理解、关注患者的感受,就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患者也会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其三,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医学也开始脱离人文,医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令人担忧。表现为:1.医学与病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医生越来越忽视病人的心理因素,不耐烦倾听病人的讲诉,只相信仪器设备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过度依赖药物与手术。2.只顾局部不顾整体。随着临床专业的细分,造成“一科医生面对一个器官”的局面,忽视整体自然力与复杂性。3.医学与市场紧密结合。医院趋利行为膨胀,药商、医院经营者与医生形成商业联盟,医学“沿着用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少数人疾病的方向发展”。4.医患关系紧张、物化,不少时候、不少人视医患关系为消费关系、合约关系。如果这样的关系成立,必然造成不负责任的医生与不信任医生的患者。

“做医生要有一种发自骨子里对生命的尊重感”,道出了医学的职业特点和医生人文素养的应有境界。如何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1、医学教育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医学本身承载着关爱人类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能,具有“普世”价值,应当是人文精神最浓厚的学科。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人文社会色彩更加突出。这决定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乃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近年来,“以人为本”、“医术乃仁术”的呼声渐高,但也需注意,提高人文素质若失去科学的支持,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当然对医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要对整个医学高等教育体系从提高人文素质的角度作新的审视。2、医院管理要彰显人文特征。医院是医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医院管理者要给医生创造适合医生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医院对医生都有重学历,重技术,轻人文素质倾向。而医生往往忙于医疗工作,而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淡化了医患之间的人性化接触,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也使医院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医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与医院管理理念和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医院管理首先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医院所有能够为患者服务的人性化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实施刚性管理,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同时,医生作为医院员工的核心支柱,需要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医院管理者予以人文关怀。在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总体比较紧张的大背景下,除了政府应当尽快理顺并制定出妥善合理的医疗体制把医生从患者的对立面拉出外,医院管理者必须把关爱医生作为一种工作方式,这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基础职责。3、提高自身素质是医生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医生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有的近乎苛刻,医疗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处境。形成如此环境的原因很复杂,有体制问题、舆论问题,也有医生本身的问题,作为医生应该从源头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树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高尚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等人文精神理念,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注重医学以外的知识学习,注重阅读,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培养。4、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提出“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目前医师人文素质水平不够高,主要原因在医师和医院自身,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政府官员滥用权力、、问题的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良风气的影响,轻者导致医生心理失衡,不愿意热心为病人服务,重者导致医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进而重利轻义,出现收红包、吃回扣等不良现象。如果政府形象高大一些,社会上不正之风少一点,加上政府对医疗投入多一点,舆论宣传对医生关心一点、尊重一点,为医生合法执业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将会对医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丽水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丁红珊,胡国潢.试论21世纪医生的人文素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第3篇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教育

引言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使孕产妇调节好孕产期间的心理,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合并症等病情。分娩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都会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甚至恐惧,所以临近分娩时她们自然会更加迫切地了解自己和胎儿的状况、分娩方式以及母子能否平安等情况。分娩后面对新生命的哺乳,一时又处于茫然、不知所措和焦虑的情绪中。对这些问题,如果护士的宣教有误或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加重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和误解。本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孕产妇的特点

孕产妇中大多数是需要医护人员帮助其完成生理功能的正常人,但医院的特定环境又会使她们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孕产妇一般已经从不同途径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错误的观念纠正起来往往比灌输新的正确的知识要困难得多。如夏天在分娩后,有的产妇产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样极易造成产后中暑。分娩不仅仅是产妇的事,它还牵动着整个家庭。家属对孕产妇的态度和处理,对孕产妇的情绪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家属也应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对策

2.1尊重孕产妇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孕产妇的合法权利应受到充分的尊重,但同时对其不合理的要求,护士应耐心解释,劝说她们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尊重孕产妇的权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尊重孕产妇的知情权

孕产妇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措施及处理方案。知情权是孕产妇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分娩前的特殊时期,孕产妇想得多,担心多,心理负担较重。如果孕产妇对自己的病情不知情,极易发生误解,加重心理负担。因此,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当将其病情及变化如实告诉孕产妇,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和减轻其“胡思乱想”,放松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1.2尊重孕产妇的同意权

孕产妇在享有知情权的前提下,有同意实施某些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权利,同时有权提出不同意见。护士在知情、同意中扮演着监测者、协调者、促进者和代言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既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要简单拒绝,在不影响治疗效果和不对孕产妇造成心理刺激的前提下,对孕产妇实话实说并进行宣传教育。如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时医生与孕产妇之间会有分歧,如有的孕产妇惧怕分娩的疼痛或担心自然分娩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一入院就强烈要求剖宫产;有的病情急需剖宫产,而孕产妇及家属却一再坚持自然分娩;对某些必须的产科监护如超声、胎儿监护等,孕产妇担心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或借口经济方面的原因,不愿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这时护士就要配合医生与孕产妇及其家属耐心交谈,进行解释,分析问题的利弊,让她们明白医护的职责就是保证母婴的安全,使之能较好地配合。这样既尊重了她们的权利,又有利于处理问题。在进行某些护理操作时要讲明操作的意义,征得孕产妇的同意再进行,如产后的护理、按摩、抖动、挤奶、按压子宫底观察阴道流血等,须做教学示范时,护士要征得孕产妇的同意后才能进行,这是对孕产妇人格尊严的尊重和隐私权的保护。

2.2.3尊重孕产妇的隐私权

护士在与孕产妇接触交流中逐步获得了她们的信任,她们有时会对护士讲述其曾有过分娩史或未婚先孕等隐私,她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些病史对分娩会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又不愿意让其丈夫及家人知道。她们希望护士给予保密,护士必须尊重孕产妇的这种权利,在给予保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2病情讲解要耐心准确

对于病情尤其是疑难病例进行健康教育时,对病情的讲解一定要耐心准确。如患者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修正了入院时的诊断,此时的宣教,可能造成医护讲解不统一,使孕产妇及家属感到困惑,对治疗产生疑虑或对护士产生不信任。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关键是医护之间应当经常互通情况,同时护士要每天参加医生查房,认真阅读病历及各种化验检查报告,对所负责的孕产妇病情变化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充分的了解情况进行护理评估,确定健康教育目标,并配合与之相符的健康教育内容,对孕产妇有关病情的困惑要耐心解释,打消其疑虑。

2.3宣教内容、方式要因人而异

护士进行术前或分娩前健康宣传教育时,要考虑到孕产妇个体差异的存在,对精神紧张的高危孕产妇要尽量安慰、解释。如肥胖的孕产妇,剖宫产后可能出现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不佳;前置胎盘的孕妇,可能发生早产、羊水粪染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这些一定要向孕产妇及其家属讲清楚,让其理解,使其能配合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孕产妇用药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仔细讲解,解除其不必要的担心,使之能接受药物治疗。2.4注意沟通技巧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孕产妇沟通非常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是整体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在应用护理程序中,要求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交流技巧,以便获取有效的信息保证准确地识别问题,同时有助于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护理活动。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熟练掌握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交流时要注意环境、气氛、姿态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的配合,同时注意语言交流的语调、频率、语言的选择、脸部的表情等。如在与一名分娩后因新生儿发生窒息而进行抢救的产妇进行语言交流时,护士就要注意语言的选择,用温柔体贴的语气、快慢适中的节奏、尊重关心的语言安慰产妇,使之能从焦虑、悲观中解脱出来,并不时向产妇传达有关婴儿病情变化的信息,使其能及时知道婴儿的病情状况。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4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和医疗需求等均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不但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疗风险意识,强化伦理道德,提高临床技能和创新及写作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学校与医院相结合的模式,从学生逐步过渡到医生,但目前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轻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象。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及社会性极强的科学,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严格的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使其不但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医疗法律法规、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和高尚的医德,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医疗法律法规教育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文化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医疗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于医疗技术发展水平本身的局限和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因此,为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教育,使其懂得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医疗法规显得尤其重要,这些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等。同时,为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生还必须懂得和严格遵守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等。

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过程中不确定的有害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存在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医疗风险意识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对所承担风险的认识程度,通过风险意识教育可使研究生明确医疗风险观念,有效防范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及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等业务,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同时,有些社会不法分子刻意用各种手段进行违法活动,侵犯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加大了各种医疗工作的风险。

医学研究生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经历不丰富,加强研究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非常必要,培养研究生在懂得和遵守医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正确面对各种医疗问题,理智解决,学会保护自己。

三、科研诚信与伦理道德教育

医院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要求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坚定的科研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遵守科研道德,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谨、淡泊名利、不弄虚作假。尊重前人的工作,不能抄袭或剽窃他人的成果,不把一切成绩据为己有。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诚信是学术道德的基本原则,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医学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仅要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治疗患者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这就要求医者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在目前患者对医生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要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医疗工作中,摆正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个体的发展,又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在社会利益中体现个人价值。培养研究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把“救死扶伤”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献身医学,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做到“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信仰和隐私保密的愿望。

四、临床综合技能培养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中的核心指标之一。目前的临床研究生临床能力普遍不太高,临床知识视野狭窄,体格检查顺序不正确,手法不规范,病历书写不完善,病程记录不详,鉴别诊断依据不充分,病情分析缺乏逻辑性等。医院必须加强临床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及导师组成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带教经验。

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可由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科室负责人或导师本人主导,制定全面详细的临床能力培养方案,严格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全面的临床操作训练。要求临床研究生定时定点查房,接触患者,从接诊、检查到治疗,从门诊到病房,完全按整个医疗程序培训;要求研究生动手锻炼,规范基本操作;要求研究生珍惜临床实践和操作机会,跟随带教老师值班,掌握诊疗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让研究生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术前讨论、会诊,以便获得各种临床经验和教训,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对于医疗病历书写

转贴于

质量的培养,最好根据病历情况进行个体化教学,认真检查研究生书写的病历,一对一指导,因人施教,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医院要健全严格的临床考核制度、临床能力评价指标、考核指标和具体考核方法,定期进行考核,客观、有效、公正、公平、规范地评价。建议分学科系统进行,各有所不同或侧重,如外科系统主要考核手术操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考核评估,内科系统主要考核辅助诊断方法及有关检查。

五、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是医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出医学人才、医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最好的办法是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临床阶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医院要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提供条件,组织研究生选修科研设计与方法的课程或参与有关的科研讲座,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掌握必备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同时完善培养的激励机制,对有创新思路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发创新意识,催生创新成果。

指导老师要启发、诱导研究生对科研选题的思考,鼓励主动寻找方向,主动寻求答案,寻求解决途径。老师不干涉研究生对实验设计的想法,鼓励有独立见解,但要关注,放手不放眼,不能由其胡思乱想,要有科学的态度。选题是保证课题质量的基础,要求研究生在查阅本专业领域和相关专业领域文献资料达一定数量之后,结合文献和临床实际,考虑有无创新性来确定科研选题。注重选题与临床的关系,与过去和将来研究的联系,确保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以形成系列研究,既易于出成果,又易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研究生开题后,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要严格监管科研实施的每一个过程,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和指导。

六、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培养

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其成熟度的标志,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所做工作和进行科研的总结,是多年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语等每一个部分各有要求,论文要有创新性,文字要明白、通畅、精炼,反复修改,达到发表水平。为了提高研究生论文水平,可组织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情况,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医院可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评选优秀研究生可作为先决条件。

七、个人素质培养

新的医学模式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与社会、人文及其他自然科学交叉、融合,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要求医者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医院不仅要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研究生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对哲学、历史、文化、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均有所涉猎,具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与素养。

1.着装举止

医疗工作中,医生的个人形像非常重要。要培养研究生注重仪容仪表,个人的面部、头发干净利落,不留长指甲,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态度诚恳,面带微笑,与患者谈话时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适当安慰性接触患者,以证明自己值得信赖,有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患间的沟通及交流障碍是导致患者不满引起医疗诉讼的首要原因。现在的患者应被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个体,有学者做了这样的研究,患者诉讼的主要原因80%以上是由于沟通和交流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医院要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可举办有关医患沟通的讲座和实地训练,或者组织研究生观看指导老师如何进行医患沟通,要用患者熟悉的词汇简洁明了地解释病情、治疗手段、检查目的等,熟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医患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拉近医患关系,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行为中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得到充分配合,利于诊断和治疗,出现问题时也能协调解决。

3.换位思考

人们的健康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患者对医

转贴于

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日俱增,医生不仅治病,还要“治人”,不仅是健康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还是健康教育者。“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指导老师不仅要做好良好医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还要培养其学生成为具有精湛医术、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仁心医者,学好做人,学好本领,大医博爱。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换位思考,不凭想当然地不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而实施治疗。多替患者考虑一点,双方矛盾随之减少一点,医患关系则会得到缓解。

4.正确处理几大关系

现阶段的研究生大多是19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整体协作能力不强,医院要鼓励研究生融入团队活动,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包括与指导老师的关系、与所在科室及轮转科室主任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关系、与同学、同事的关系。培养研究生尊敬长辈和上级,虚心请教、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能在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健康、开心、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5.终身学习习惯

医疗卫生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改变,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医院要培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我学习技巧和阅读技巧,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充电”,这是成为一个优秀临床医生的一个基本条件。

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01-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学科技术的广泛渗透,临床检验医学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和进一步优化检验医学知识结构,是促进检验专业稳步发展的必然。纵观国内外临床检验工作,临床检验室的管理应从既往的单纯行政管理转向质量、人才、人文、设备、经济核算、医疗信息、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其中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管理的生命线,人才、人文管理是检验科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作者在多年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及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和同道们一起探讨科学化的检验室管理对检验医学工作的推动作用。1服务意识

1.1转变观念在多年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一些检验人员养成了懒惰、不思进取的习惯,思想保守,没有开拓精神。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只有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患者第一,临床第一”的理念,摆正自己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位置。规范行为准则。重塑检验科和检验人员在患者和临床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形象。才能取得临床医生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科室发展。

1.2优质服务人文化的服务使患者有在家就诊的感觉,同时也会消除许多医患双方的不愉快,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2.1以实际行动(言谈、举止、沟通、交流等不同方式)做好窗口优质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要。

1.2.2根据临床需要。创造条件开展检验项目,改进落后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质量。

1.2.3延长门诊采血及检验时间,缩短发报告时间。

1.2.4编写便于临床医生查阅的《检验手册》与检验科相关的法律文件、标本采集要求、检验项目的名称内涵、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等,指导临床医生科学的选择检验项目,有效地诊治患者。2领导支持

取得院领导的支持是检验科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密切联系领导,让各级领导了解关心检验事业,重视检验工作。在取得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对科室的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出每月、每年的科摩发展规划和目标,同时不断地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要让科室人员看到有领导的重视、支持和科室人员的努力,检验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也为检验专业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成立专家顾问组

邀请临床知名专家和重点科室主任成立检验科专家顾问组,不定期到科室指导工作,举办讲座,向他们汇报检验科的近期动向,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使检验和临床密切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临床医生与检验科工作人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目的。4制定目标

依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科室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并实施目标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强化“以质量为生命,责任为准则,态度为关键,服务为宗旨。纪律为保证”的科室管理法则。5岗位责任下的目标管理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严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实行岗前培训,岗中考核,岗后教育的措施。经济目标责任到小组,小组再分摊到个人,使每人肩上有责任,工作有目标。使检验科的业务收入逐年递增,经济核算后的二级奖金按岗位职责分配。体现以质量求生存,以任务得实惠的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了全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科室的稳步发展。6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做好“检验分析前、中、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以科主任为主管,各小组长为具体负责的管理机制。创建样本接收审核到位、实验检测规范、室内质控严格、操作人员尽职的工作模式,建立检验结果发放审核以及化验结果送达签收程序。充分体现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各专业组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7人员培训及业务学习

选派科室不同专业的业务骨干,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行相应专业的进修学习。要求科室员工积极撰写专业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科室内部制定学习计划.各专业科室业务人员共同参与演讲,以及邀请临床专家定期到科室进行专题讲座。同时每年进行2-3次的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通过完成专业论文写作,培养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的、有意识地参加科室的质量管理,使他们善于在工作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学会提高。

总之,检验科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独立性和专业性,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医疗环境下,只有靠科学化、规范化的检验室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始终坚持提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方能促进检验专业快速稳步发展。参考文献

[1]李峤.加强检验科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附61起检验差错统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89,5(2):91-92.

[2]段秀英,王海青.谈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9,12(1):54-56.

[3]吴辉,夏寿扬.现代医院检验科管理的综合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3,2(1):77-78.

[4]刘和平,宋小兵.加强检验科管理提高检验质量[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2):80-81.

[5]武.检验科管理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2008,30(15):4205.

第6篇

【摘要】随着科学进步,计算机网络进入病案管理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病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质量的重复手段。它可以为病案信息开发创造优越的条件,使档案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大力开发和科学合理、有效利用病案信息资源成为现实,也可以为将来人类共享病案信息资源打下基础。

【关键词】病案管理;计算机网络;开发;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伴随城镇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商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病案资源的利用已不再局限于医院内或行业内,而是走向社会。其应用的价值日益广泛,其重要性更为突出。

1.病案信息资源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病案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是医生对患者引起疾病的原因、发生与发展情况和治疗及以往健康状况、体格检查所获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的重要资料。

病历本中记载着病人的疾病及检查的资料和数据,可帮医生了解病人曾患过的疾病以及做过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帮助诊断和治疗,不再重复不必要的检查,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病历又是现代医学的法定文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又是司法取证、医学纠纷处理的原始凭证。

病历档案是重要的医疗信息资源,对病历档案的科学管理是病历档案开发利用的条件。没有科学与管理手段,在大量的病历档案中选出有用的东西也并非易事。要按照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制定病历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病历材料归档的质量检查、整理编号、排列上架、安全保管和统计、鉴定工作;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编纂病历档案信息资料,积极开发利用病历档案信息资源,优质高效地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病历档案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病历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大力推行计算机管理病历档案。

病历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病历档案信息并利用,病历档案工作的质量也将通过利用统计信息来检查。所以,病案信息利用工作是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对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病历档案也就失去了价值,反过来讲,病案利用工作必将为医院的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2.加大病历管理力度,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病历按时归档,以保证患者取证。患者一般在出院后来院复印病历,只有在保证病历归档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完成此项工作。为了给患者或家属提供方便,加强了病历按时归档制度的落实。如果不能按时归档,以经济处罚为手段,此法能减少迟归的现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化解了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同时也促进了病案的管理。

健全病案的查、借阅制度以后,病案管理的模式也随即发生变化。

在此之前,病历借出不能按时归还,积压在借阅人的手中,个别医生不负责任,甚至有丢失住院病历的现象,临床医师为撰写科研论文,大批借阅病案,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病案遗失。转科医生、实习、进修医生,在借阅病案后不及时归还,实习期满后,病案也就不知去向。个别工作人员调离本院或退休后,未将所借病案归还到病案室,造成病案丢失。病案上架时不认真,以致放错位置,形同丢失。科室管理不严,病人在出院时将自己的病案偷走或将部分病案内容拿走,造成病案丢失或部分病案内容遗失等。这就失去了病案的法律性和使用性,所以病案安全存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这些重新修订,建立健全病案各项规章制度及完善行政管理措施,做到有章可循。

第7篇

【摘要】妇产科和病理科在临床工作中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业务上互相促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方应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均有利进一步开展好实际工作。

【关键词】妇产科;病理科;管理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由妇产科送检的病理标本,通常约占病理科活检总例数的一半左右,其中尤以子宫颈及子宫内膜小组织标本占有很大比例。可见,妇产科医生是如何迫切地希望从病理科医生那里得到确切无误的病理诊断,以作为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的根据,这就需要妇产科医生与病理科医生之间经常保持密切联系,互相学习,互相理解,经常研讨,密切协作,为完成诊疗任务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努力。

1 妇产科临床医生

1.1 应加强妇产科病理学的学习:作为妇产科临床医生须具备女性生殖系胚胎发生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化学、内分泌学及畸形学的理论基础。要不断增长和完善自己对女性生殖系统、胎盘及新生儿和有关内分泌腺的各种多发病、少见病和罕见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有关各种疾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在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和医院,妇产科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应到病理科实地学习有关妇产科病理基本知识,在妇产科病理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开展临床工作很有必要。在理论上要加强妇产科病理学的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有关妇产科病理方面的研究内容和学术发展动态。以利进一步开展工作。

1.2 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妇产科医生在填写病理检查报告单时要详细,据要求填写好病理标本送检申请单中的患者姓名、真实年龄、婚姻状况、住院号、月经史、妊娠分娩史(孕次、产次、早产、流产、死产),特别要清楚地填写好末次月经时间(LMP)。否则,如送检标本为子宫内膜组织,可因只写“成人”而未填写具体年龄;或未填写LMP而无法做出准确诊断,或作出错误诊断。送检标本要具有代表性,否则将不能得到正确的病理诊断。如对水疱状胎块,除选择大小不等的水疱状物送检外,应特别注意仔细选择其中呈小颗粒状,色灰黄,质较实,脆而易碎的小组织,因癌变往往发生在这些部位,否则将造成漏诊。对外阴、阴道宫颈病变,应注意从适当部位采取标本(病变区占2/3,邻近占1/3),以便观察两者间的关系(如移行或浸润)。如果怀疑为癌,应在病变最明显处取材,而且须有一定深度,如果只从表浅部采取薄片上皮组织,将无法见到深部真皮的病变,及其与上皮间的关系,如因不孕、子宫出血及经期延长等原因而采取子宫内膜组织,欲了解黄体功能,最适当的时间应该是在月经来潮时两天取材。如果患者月经不规则,则可在出血后立即至门诊刮宫取材送检。因此时子宫内膜正处于发育最高峰,即晚期分泌期子宫内膜。此时如无分泌期子宫内膜图像,但月经周期正常,则表明该次为无排卵性月经;如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增生且无分泌,伴有子宫出血,则表明为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所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如有结核性病变,并为不孕的原因,对子宫出血及(或)月经期延长超过6~7天的病例,则应在月经来潮后第6~7天刮宫取材送检,如此时仍见有分泌期变化,则表明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不应在月经前半周期(排卵前)的增殖期采取子宫内膜组织送检,因它毫无意义。此外,凡在临床使用过激素、避孕药、宫内节育器者,必须详细注明剂量、药名及时间,最后必须再次强调指出,凡是送检子宫内膜,必须在病理活检申请单上填写好患者真实年龄及末次月经时间,否则病理医生将无所依据,不能做出确切的病理诊断。如系切除的卵巢,子宫或其他部位重大肿瘤,须在最大围径处对半切开,以免因固定不透彻而使中心部组织发生自溶,影响制片染色效果。

病理诊断报告如与临床情况不符或有疑问,应及时主动联系,经过仔细研讨解决。

2 病理科医生

第8篇

本论文主要介绍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功能介绍以及应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整个手术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无纸化,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

手术麻醉;信息化管理;数据采集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是围绕整个手术业务各部门设计的系统。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由手术排班子系统,手术麻醉护理子系统,麻醉数据接收接口子系统,复苏管理子系统,统计子系统五大部分组成。业务流程由各个手术临床科室发起,各个手术临床科室在HIS系统中填术申请单发送至手术室,申请单发送完毕后可以在HIS系统中查询其发送情况,手术室接收手术申请单进行排班,排班完各手术临床科室可以在系统中查询排班情况。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与手术护理工作站记录整个手术过程的数据,麻醉需要的各项数据会由麻醉数据接收接口子系统自动生成,保证数据完整性,准确性。

1.2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体系架构为常见的三层分层式结构,分层式结构使系统实现高内聚低耦合,使麻醉信息管理系统里面每个模块尽可能独立去完成模块该实现的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更加简单,也就是系统模块之间的接口尽可能少且简单,有利于麻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修改与整合。

1.3系统总体结构。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分为病人管理,医疗文书,大事件,电子病历,系统管理,数据库配置几大模块,病人管理模块完成同步HIS数据,导入病人信息,手术申请单接收,排班等,医疗文书模块完成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文书的处理工作,大事件主要是完成术中麻醉用药,手术数据等重要信息的记录,电子病历模块完成对病人检验信息、检查信息、医嘱和病历病程的查询工作,系统管理主要完成对系统字典配置,系统人员权限管理,系统文书配置,系统界面配置等,数据库配置主要完成数据库的配置,连接工作等。

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1手术排班子系统

2.1.1手术分级管理功能。

手术分级管理功能包括手术项目级别配置字典,手术医生级别配置字典,手术级别设置字典,手术申请单管理功能。其中手术项目级别配置字典设置手术项目的手术级别,手术医生级别配置字典设置临床术科医生的手术级别,手术级别设置字典设置手术级别,手术申请单管理功能实现临床术科医生发起手术申请单与该医生手术级别相匹配的功能[2]。手术申请单发起的手术项目级别与手术医生级别必须匹配,如不匹配,则不允许该医生发起手术申请单。手术申请单中包括手术需要的手术类别,手术排序,手术患者,主刀医生,感染手术等手术必须信息。

2.1.2手术排班功能。

手术室护士接收手术申请单后进入手术排班界面,手术排班通过同步HIS数据后导入手术申请单内容,手术室通过手术排班功能对将进行的手术进行排班,将麻醉医生,洗手护士,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间,手术排序与相应的手术进行匹配,排班提交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手术安排表与手术通知单。临床术科医生可通过手术排班查询界面了解手术排班情况,清晰了解手术安排。手术室配备手术排班大屏,临床术科医生可通过手术排班大屏实时查看手术间手术患者,麻醉医生,主刀医生,手术状态等信息。手术排班功能实现了手术申请单发起到手术安排以及手术排班反馈的闭环流程,实现手术信息的循环流通以及手术信息明朗清晰被各手术业务部门接收与了解,有利于临床各部门安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2.2手术麻醉护理子系统

2.2.1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

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由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功能与麻醉主任工作站功能组成。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功能分为术前访视记录,术中记录与术后管理三部分组成。术前访视记录为麻醉医生通过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登记手术患者信息,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站通过与PACS系统,LIS系统与HIS系统的接口信息相连接,麻醉医生可实时查询患者的检查结果,检验数据,患者病历病程,病人医嘱等信息,完成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同意书等文书。术中记录为通过麻醉数据接收接口子系统,实现监护仪等仪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实现手术过程中患者体征数据自动采集并记录,麻醉医生通过术中记录功能完成手术过程中用药,麻药,事件等术中重要数据的记录,形成完整,准确的麻醉记录单。术后管理功能为手术完成后帮助麻醉医生整理麻醉文书,统计麻醉数据,打印相关文书,病历归档等,实现数据有效,准确的整理,有利于帮助麻醉医生总结麻醉经验。

2.2.2手术护理工作站。

手术护理信息子系统包括手术护理记录单管理,手术护理工作量管理,手术护理数据统计三方面的内容。手术护理记录单管理:手术护理记录单管理包括术前护理访视单,术中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不良事件的记录,压疮评估表,器械清点单。手术护士通过完整填写术前护理访视单,术中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不良事件的记录,压疮评估表,器械清点单,准确记录了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输血,输液等事件,记录患者从手术前到术中以及术后的完整护理记录。手术护理工作量管理:手术护理工作量管理包括手术护理工作量,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压疮评估记录等,手术护理工作量完整统计手术室护士每个月手术工作量,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手术护理不良事件与压疮评估记录能帮助手术室管理者更好的预防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压疮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护理与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手术护理数据统计:手术室管理人员通过手术护理数据统计可以清晰了解手术室工作量,每个护理人员工作量与工作效率,手术护理过程中器械使用率,使用情况,损坏率,使用成本等数据,通过手术护理数据统计,可以有效帮助手术室管理人员更好的利用有效资源,总结护理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三、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与医院信息系统配套的各种子系统也随着被应用。它们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实现医院各业务部门之间信息快速传递,各业务部门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规范各部门业务流程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在手术业务部门应用后,解决了以前手工资料填写繁琐,纸张浪费,容易丢失等问题。它规范管理了整个手术流程,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从手术申请单填写,手术排班,手术记录,复苏记录以及术后统计等整个闭环流程,动态实时记录病人体征数据,实时查询患者病历病程,医嘱,检验,检查等各种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术后统计的各项数据可以帮助麻醉医生提前发现适合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患者各项数据降低手术患者的麻醉风险,有利于总结麻醉经验,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大数据统计分析推动了未来麻醉工作的科研进展。

作者:林少斌 李韶斌 赵紫奉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信息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