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09: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土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 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关键词]语文;乡土文化;有机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乡本土的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文化的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有意识地将乡土文化引入作文教学中。
一、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乡土文化作文资源素材库,积累关于本乡本土的生活素材和历史文化素材,如用专门的素材本(或电子文档)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家乡的见闻感受,收集历史文化知识、民俗传说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和家乡的历史、现实与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同时,注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家乡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行探究和挖掘,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途径收集到相关资料。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学生俨然一个个小历史学家、小考古队员、小记者去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从而对家乡生发出更深厚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找好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充分考虑作文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兼顾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课程同步链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和人文的熏染。如品九龙茶、观看东江瀑布时,可以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让学生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欣赏地道的采茶戏,聆听采茶歌时,可以介绍相关的民情风俗,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等。
二、点击“风景名胜”,陶冶自然性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家乡不可多得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感悟力,开阔其创作思维。
为了让学生拥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对生活有更真实的体悟,教师可以组织“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品读历史古迹的韵味,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以此开阔学生的创作视野,激活学生的创作思路,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提笔行文时,就能够文思如泉涌,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理解和情感。因为有了真情实感,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小作者的笔下,会更具灵性,更加生动。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古往今来的诗篇佳作,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历代文人,如古代的文化名人等在家乡生活或游历时写下的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撷取有价值的内容,借鉴其写作方法,在赏读中将自己心目中的家乡与诗词中的家乡相比较,领会诗作的优美意境,品味优美的语言,借鉴精妙的手法,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三、研究“丰富物产”,激发朴素乡情
关键词:文化冲突 青少年 核心价值观 民族文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地被边缘化。
我们有许多节日,这些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可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在全球化的今天被边缘化。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被简化,传统节日的气氛正在被淡化。
我们的青少年正在被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吸引着,似乎对于他们来说,传统节日远远比不上洋节来的时髦,远远比不上洋节来的有意义。过西方的节日在我们青少年眼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用进口的东西似乎也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一种追求。我们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穿的、用的是迪奥,开的是奥迪,看的也是《世界末日》、《变形金刚》。甚至我们的婴儿奶粉都崇尚进口的。生长在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的人们,还有多少东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从我们出生,接触到的很多时候都是外来的东西,我们知道上帝,知道耶稣,却不知道,不知道女娲。
二、外来文化冲击对我国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统领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当代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文化冲突对我国青少年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就有很大影响。
外来文化,对于我国青少年建立大局观,世界观起了一定作用,他让我们能更好地认知世界,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让青少年接受更加先进的思想和事物。我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的同时,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我们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被忽略导致了我国的青少年没有了民族信仰,一味地崇洋,对自己的祖先,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少了一份对民族文化热爱,反而热烈追捧外来文化,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这对于建立我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是非常不利的。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需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当人们的眼球都被西方的油炸食品、时尚衣服、豪华跑车以及好莱坞大片吸引时,我们的社会呈现出来的就失去了他最本质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受的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在被这些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该在哪?我们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我们也有自己的中庸思想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引以为傲,要努力学习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并强调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阶段。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引起的文化冲突对当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加强文化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培育良好的文化心态,充分发挥文化传媒的作用,实现文化化人的目标。培养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
(二)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尊重包容中提高文化认同。
(三)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文化心态。
(四)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效发挥文化传播的育人功能。
文化冲突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它的出现,既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这些挑战,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和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6.2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凡迪,范立国.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与展望[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相对于外地或异域景观、城市景观、高雅景观,通常将乡土景观称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有传统乡土景观和“新乡土”景观之分。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表现为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是乡村田野风光、民间村落、道路、河流水系、树林等所构成的农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方面表现为反映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民居、寺庙、祠堂、石佛、图腾、历史典故以及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晒谷场等生活风景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新乡土”景观指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或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新乡土”景观概念,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是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纽带和联系。
2中原经济区的乡土景观元素和造景符号的挖掘
人类学家L.A.怀特曾经说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地带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要进入一个由一定的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此话表明了乡土文化是某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环境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对能够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2.1自然环境元素的发掘
乡土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以及乡土精神文化景观的形成。下面将中原经济区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天、地、木、水四部分进行挖掘与提炼,进而分析中原经济区乡土自然景观的气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环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气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乡土材料等其他景观要素,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划分南北气候的“秦岭—淮河”带穿过河南南部地区。线以北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线以南约占全省面积的30%,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此可见差异性显著的气候,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农村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黄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线以南种植水稻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围绕水稻产生的乡土景观。除此以外,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去适应气候,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以东南风为主,因此在对建筑周围绿化时,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种植物以挡冬季的西北寒风,南侧适当种植以局部遮阳防晒,东南侧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与采光之需。总而言之,虽然气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们无法直接利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气候对乡土景观要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所说,让“形式服从气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态。河南境内有平原、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异的乡土景观外貌和空间格局,不同的地貌还影响到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外观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来说,河南以平原为主,民居则多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较规整,院落大多为一进或多进,也有带侧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邻陡峭的太行山南段东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势,形成台阶式院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部分又以窑洞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此外,乡土建筑是人们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生活的产物,当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异。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乡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显地域特征的三个片区,即:济源山地地区以生土材料为基材的夯土墙坡屋顶民居片区;焦作修武山地地区夯土墙平屋顶民居片区;安阳林州山地地区石板岩式坡屋顶民居片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还是可降解的生态建筑材料。还有,不同地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产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乡土植物
河南省内植物资源丰富,使用乡土树种,不仅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能够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乡土植物表达地域特征效果的认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乡土植物的广泛合理的运用本身就是乡土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以中原地区的郑州市为例,列举其城市中常用的乡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整体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田间水渠四通八达。豫西的黄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储水的水缸,或者用来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乡土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空间格局。对于水元素的提取丰富多彩,山间清泉、林间小溪、村口古井、水边湿地、田间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为以“水”元素为主题的乡土景观的临摹母本。
2.2人文环境元素的挖掘
从人文大环境来看,包括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乡村聚落、乡土民居、乡土生活小品、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具有中原地域性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取、模仿、再生、创新,并应用在环境的营造中,无形中展现了中原经济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本着能够从乡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将中原地域的文化归纳为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3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型城镇环境中的表达与营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性,这些源自于当地乡土生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其表达手法和营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在乡土景观营造过程中,通常将提取出的乡土元素通过陈列与集聚、引借与提炼、夸张与变异、融合与创新等手法,结合现代景观造景的特点,以建筑装饰、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质铺装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新型城镇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区、街道、公园、城市河流等绿地,不论哪种绿地形式,要做到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的乡土文化,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础和目标,即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营造出唤起乡风乡情的情景图式或记忆片断,追求一种“保留自然质朴的乡村风貌,营造物种生态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以下试着从乡土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提出几点方法或注意事项:(1)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土地,营造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2)灵活运用地域的历史性和时间的沉淀性,营造具有年代记忆的景观;(3)人性化空间尺度,设计有亲切感的人性化空间;(4)营造能够感受广阔感和深远感的场景;(5)以绿色和土为主体的柔和风景;(6)以当地材料为主体;(7)能够体验大地的丰收;(8)设置交流场所;(9)使用乡土树种,种植方式尽可能多样化;(10)丰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样的生物可以生息。
4结论
1.图书馆文化的简介
图书馆文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精神领导,是一种具有群体的特殊意识,也是在采用文献等资料收集信息时所必须的知识体系。首先我们知道图书馆文化具有民族的特点,图书馆文化无论怎么发展,其根源上是依赖于其存在的民族,这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根基所在。同时,图书馆文化具有人文的色彩,文化是因为有人的存在灿烂夺目,那么图书馆文化也同样是根据人的价值观来进行表现的。图书馆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其是具有过程的。另一方面,不同的图书馆的文化是不同的,其发展的目标和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图书馆馆文化具有自己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因此,图书馆文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文化体系,有利于人们文化素质的培养。
2.图书馆文化的培育
2.1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图书馆文化,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是以人的行为作为中心。对于图书馆文化培养而言,其培育的中心问题就是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他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程度等进行掌握,这是保证图书馆文化培养的基本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对图书馆文化的培养工作,就要以各种方式不断的向馆员渗透图书馆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采用定期教育的方式让员工明白图书馆文化的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培养。同时,对馆员的工作采取激励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思想和心理上愿意为图书馆文化做出贡献,所以这也为图书馆文化的培养奠定了动力基础。
2.2发扬图书馆文化的特色
图书馆文化有其独有的特色和管理理念,因此如果要想对图书馆文化进行很好的培养,那么就要发扬图书馆文化的特色。必须根据图书馆文化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方案,这样才能去区别于其他的图书馆文化,吸引更多的读者。为了得出适合的图书馆文化的培育模式,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理论,然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培养模式。同时,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的精髓来进行管理工作人员,因为传统的礼仪思想和价值观让馆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文化。因此,在进行图书馆文化培育中,必须结合自己的优势,发扬优势和特色之处,以促进形成个性化且魅力十足的图书馆文化。
2.3评选楷模以激发热情
在进行图书馆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可以评选图书馆文化培育工作的楷模,这样可以供其他馆员模仿,有利于激发培育图书文化的热情。通过评选楷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有具体的参照对象,明确自己在图书馆文化培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行动,这对图书馆文化的培育起着指导性作用。首先图书馆的馆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作风和工作态度,让自己给馆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就是要在馆员中选出表现优异的模范,他们是默默工作的,对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工作认真负责,要对这些人进行表彰,这样就可以激励其他的馆员的工作激情,也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图书馆文化。
3.图书馆形象的塑造
3.1建立图书馆形象的正确理念
为了进行图书馆形象的塑造工作,就要根据图书馆文化的精神所在,来建立图书馆形象的正确理念,从而确立图书馆形象的正确品位。图书馆理念的确立,要根据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再结合其本身的服务宗旨和精神导向。只有依据图书馆的现行状况,明确其优点和缺点,顺应时展的方向,最后建立属于图书馆的正确理念,那么就助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
3.2加强对馆员行为的判别
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行为识别,是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的一种规范,从而塑造图书馆的形象。对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中的行为进行具体化和系统化,那么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就会有同样的理念和思想,在行为上也会变的一致。图书馆文化在进行塑造时,必须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同样的行为规定表示认同,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塑造,对馆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也要加以判别,从而起到监督和及时改正的作用,让他们的行为的确是符合图书馆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
3.3通过视觉形象塑造图书馆文化形象
时代在发展,很多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形象塑造都建立在视觉形象的塑造上,图书馆文化的形象塑造也不例外。因为视觉形象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给大众传播更多的信息。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一个代表图书馆文化特色图标,在色彩和形象上经过精心设计,会给人以深刻的形象印象。同时通过对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设计,还有包括有建筑外观、馆内装饰和办公用品等等的设计,这些视觉的效果都有利于图书馆文化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研究
1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3)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4)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2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1)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图书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50-0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将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以及馆员的人生价值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价值极为珍贵。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无数的优秀儿女,也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与古希腊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希伯莱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重视人与神的关系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宗教神学的东西从未占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自孔子起就有超越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祥又何取焉……从此而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中国哲学,无论儒、道、佛,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无一例外地被儒家的人文精神所同化。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有实体的,且在天地间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一般儒家都主张“保生命”,同时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
(二)道德至上
孔子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其价值观的第一原理是“义以为上”,即是说道德乃是最高的价值。“仁”是孔子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仁”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爱人。他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在“仁爱”的行动上,儒家提出了具体的层次要求,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为“仁爱”之心在实际行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体现了道德最本质的含义,即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在道德实践上,孔子提倡“杀身成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把仁看成是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在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一种激励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文化内驱力。孟子明确提出人有“天爵良贵”即天赋而内在的道德意识,它既是人性的本来,是后天德性冶锻理想人格之所以可能的根本依据,也是人生最高的价值维系。儒家主张以为人、为群、为公、为义、为理作出发点去理解人生价值和道德践履,反对为我、为己、为私、为利、为欲为根基的价值观。
(三)自强不息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永无止境,君子要效法天,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象传》云:“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系辞传》又论健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这是说,天之至健在于能知险而克服之,以达到恒易。儒家重视“不息”,《中庸》云:“故至城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孔子又提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虽屡屡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说:“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四)和而不同
“和”是一个有着丰富、深刻内涵的范畴。中国思想史上对“和”作了界定:“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万事万物都有着内部固有的和谐,整个世界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和”是事物生成的原因,也是万物兴旺发达、社会吉祥幸福的原因。“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而与“贵和”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持中”是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儒家极重和谐,以“中和”、“中庸”为最高价值。《中庸》中首提“时中”,亦即经常地保持动态中的平衡的意思,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过犹不及”、“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凡事要在矛盾对立面之间保持必要的谐和,既不简单混同又不固执一端,而且这还被提到了区分君子小人的人格作派或道德水平的标准的高度。“贵和持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的体现。
(五)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上,就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周易大传》在本体论上主张“太极阴阳论”,认为太极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万物的根源。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便能知天。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在所著《正蒙・西铭》中以形象语言宣示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天地组成了一个统一体,他们应该加以协调,而不能互相取代,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儒家强调用天道(天理)与内在性命(人性)二者的统一来规范人生;道家的人生追求不是去认识和改造自然,而是体悟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则更为直接,用“明心见性”的口号直指人心,旨在通过精神世界的和谐达到个体生命内在的超越。这种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人的道德意志和主体人格的自觉、有利于审美生活情趣的形成和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二、借鉴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现代图书馆
(一)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平等对待读者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博爱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博爱。博爱即无论亲疏、贵贱、远近,信仰不同,都是平等对待。在图书馆工作中,馆员应平等地对待读者。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年轻的读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年老的读者,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尊敬他们。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根本,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所在,而服务必须要有科学和实证的认知态度和民主平等的意识。如果没有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意识,服务就会没有生命力,就会失去读者。只有把读者满意原则作为首要内容,把为读者服务放在首位,平等对待读者,才能保持稳定的读者群,这是需要图书馆人共同的、长期的和艰苦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三适当”和三最原则,即“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为最大多数读者,以最低的花费,提供最好的读物。因此,图书馆应尽可能扩大服务范围,让全社会的人得到知识的浇灌,让更多的人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达到身心和谐,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二)树立道德至上思想,爱岗敬业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知识性和服务性的工作,高尚而清平、伟大而平凡,这就需要每一位馆员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对读者工作的责任感,不断培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履行好自身职责。馆员对待人生要有积极的态度、进取的精神、开阔的胸襟、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对待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对待人和事要有理智的情感、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在工作中,图书馆馆员要恭敬地对待领导,对待同志,对待读者,做到有礼、有节、有敬。用微笑服务于人,拉近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诚信对待别人,不巧言令色。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仁人之心,认知读者,接纳读者,服务读者,维护图书馆的和谐。
(三)树立自强不息思想,不断开拓创新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号召人们打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旧观念,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变革创新,积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图馆的资源构成也由原来的纸质资源为主转变为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共存的形式。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图书馆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资源的便捷性、时效性等优点也使其日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果图书馆员仅停留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上,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进取,找出差距,找准前进的方向,有所作为。通过在实践中锻炼、教育与培训、交流与合作等途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等。
(四)树立和而不同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的关系。图书馆是一个各项工作紧密联系,馆员之间因工作交往、沟通较频繁的组织。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将有利于整个图书馆的协调和发展,为馆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因此,领导者应严于律己,以德治馆。对待下级态度谦和,宽以待人,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赢得大家的爱戴。在图书馆内部,由于成员的年龄、经历、学历、性格、性别、能力、分工利益等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馆员把心思都放在对付和防备人上,那就不会有很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紧张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内聚力和发展。因此,“人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馆员之间必须融洽、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有效率地进行工作。
(五)树立天人合一思想,美化工作环境
图书馆是大学生除了教室以外出入最多的场所,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曾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美国学者哈特说过:“大学不可能伟大,除非这所大学有一个伟大的图书馆。”现代高校图书馆往往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比别具特色,因为建筑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凝固的形式传承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外在建筑文化,而且内部设计与环境布置也具有环境熏陶和育人的优势。只有爱自然、爱万物,才会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图书馆员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图书馆建设贡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美化自己的工作环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读者入馆犹如入家之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白瑞明.论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积极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2.邵畅.试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情报资料工作,2005(4)
3.刘北芦.浅论高校图书馆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4.董秀菊.传统文化与图书馆阅读指导[J].图书馆学刊,2009(8)
5.郭科文.论图书馆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融合[J].图书馆,2011(1)
1形神论的形成及在佛教思想文化中的含义
中国油画艺术中,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中国艺术形神之说自古以来一直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形与象二者相互关连,合二为一即为形象。 将其分开来看,可最早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典籍《易经》。 该书这样阐述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这是最早的对形象的理解,将象等同于像。 《系辞传》则肯定了易象的来源是天上万象的写照,并提出观物取象的思想。老子也曾对象加以说明。 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到道之为我,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该句中对象的描述或指对象的具体形态、物象,亦或可能是对宇宙中自然万物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一种模糊意义上的形容。 但不管怎样,都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对象的理解。由此看出《易经》和老庄哲学都蕴藏着一定的美学思想,比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文化要早很多,它们是中国艺术美学理论形神论形成的必要因素。 随着历史与艺术的发展,佛教思想文化在与儒道等典型文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并与儒道思想文化一起加速了中国艺术美学形神论的成熟与完善。 形象一词在佛家典籍中早已被提极过,但并非对艺术而言。 前者的《易经》与老庄哲学只提到了象,而并未将形与之联系在一起。 而佛教则很好地将二者合二为一。 《高僧传卷八》这样记载道:圣入之资灵妙以应物,体名寂以通神,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 其中虽然充满了唯心主义思想,但形象一词却却诞生了, 这其中的美学思想不言而喻,而更加推动了形神论之说走向成熟的是佛教的神不灭论,其着力揭示了神是不随形灭的。 形是易朽的东西,神是精极而为灵者也,它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无生) 可以托身异形、随物冥移这些佛教的思想文化点明了神的重要及灵性,也表明了形的暂时性,不恒久性。于此形粗神精的价值观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这也恰恰体现了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
2形神论之于油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形神论在美学上的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贵神贱形,即重视画面的神,形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由此,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理论更为丰富、成熟,集多家思想文化融合互补于一体,但佛教思想文化中的神不灭论的痕迹则尤为明显,由此,绘画艺术理论也就更为丰富多彩了。如以形写神。元代刘见孙的《萧达可文序》中这样阐述道:即神似,虽形不酷似,尤似也。 其意思是说有了神采了,尽管形象上不太吻合,也没有关系,神似则可。 《画论》中说: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 意思是说,时下人们欣赏画作,大多通过形来评判该幅画作的好坏,岂不知古人早已将形的好坏放到了评价标准的最后。 于此同时,形神论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大量的艺术实践。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画的大量绘制也很大程度地加速了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成熟与完善。 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形神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形神论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深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具有一定国学基础及文人精神思想的中国艺术家在面对油画创作的时候,只是在材料技法方面稍显陌生,占主导地位的却仍然是人的思想精神,而这恰恰是油画创作标准的最高层面,即神的层面。 中国油画家受传统文化形神论的影响,在油画创作中不断探索,十分注重画面中的形与神。油画艺术对于东西方而言,确实存在着差异。 西方古典的写实性与东方传统的表现性、写意性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这只是二者在形与神上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前者在形上要求严谨性、科学性,理性的成分较多;后者则把形放到次要地位,只求似则可,把神即精神、性灵、神韵列在首位。 二者之间看似冲突,但仔细分析判断后,事实并非如此。 二者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在油画创作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以及表达一定程度的精神世界、思想内涵。 中国众多的油画家们正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点上,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油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形神论则一直被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油画创作之中。
当今油画艺术形式繁杂,成多元化趋势。 一部分艺术家吸收西方古典写实性艺术的精华,注重形的处理,并与中国审美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写实性油画艺术,使画面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效果,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对其神韵的追求。写实画家较多,如冷军、王沂东等。 同时西方艺术家们通过反思古典写实油画的得失,自觉的追求油画语言的变换与变异,向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油画艺术方向发展。 比如西方现代主义画家抛弃了古典的写实性,开始追求表现性、象征和抽象性,这些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接近,即逸笔草草,聊以解胸中逸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与西方现代绘画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神采的追求,对精神性的探索。 尽管东西方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艺术却是全人类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共鸣。 在东方文化氛围之内,艺术家们除古典写实以外,在油画创作中又采用了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手法,进行更加大胆的艺术尝试,创作出大批优秀的油画作品来。其一个共同点就是艺术家们都没有抛弃东方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尤其注重对形与神的处理并将其继承、发扬、再创造。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有吴冠中、赵无极等。 吴冠中的绘画艺术极富思想精神性,画面灵动而优雅,色彩丰富而纯净,具有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