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09: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土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 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关键词]语文;乡土文化;有机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乡本土的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文化的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有意识地将乡土文化引入作文教学中。
一、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乡土文化作文资源素材库,积累关于本乡本土的生活素材和历史文化素材,如用专门的素材本(或电子文档)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家乡的见闻感受,收集历史文化知识、民俗传说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和家乡的历史、现实与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同时,注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家乡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行探究和挖掘,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途径收集到相关资料。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学生俨然一个个小历史学家、小考古队员、小记者去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从而对家乡生发出更深厚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找好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充分考虑作文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兼顾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课程同步链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和人文的熏染。如品九龙茶、观看东江瀑布时,可以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让学生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欣赏地道的采茶戏,聆听采茶歌时,可以介绍相关的民情风俗,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等。
二、点击“风景名胜”,陶冶自然性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家乡不可多得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感悟力,开阔其创作思维。
为了让学生拥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对生活有更真实的体悟,教师可以组织“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品读历史古迹的韵味,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以此开阔学生的创作视野,激活学生的创作思路,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提笔行文时,就能够文思如泉涌,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理解和情感。因为有了真情实感,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小作者的笔下,会更具灵性,更加生动。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古往今来的诗篇佳作,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历代文人,如古代的文化名人等在家乡生活或游历时写下的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撷取有价值的内容,借鉴其写作方法,在赏读中将自己心目中的家乡与诗词中的家乡相比较,领会诗作的优美意境,品味优美的语言,借鉴精妙的手法,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三、研究“丰富物产”,激发朴素乡情
关键词:乡土文化 美术课堂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97
《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要求教师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本文将针对乡土文化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意义和方法做一简要阐述。
1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课堂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进行单纯地技能训练,更应该将美术课堂视为一种对文化的学习。
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元素,体现了现今教育中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到美术课堂,融入学生身边的乡土文化,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巧,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在学生提高知识,掌握本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美术课堂教育也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也有利于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广大农村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繁荣的精神寄托,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征之一。在高中课堂上融入乡土文化,是对乡土文化的承认和重视,是对乡土文化积极的沿承,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保护乡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所以说,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是非有必要的。
2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手段
2.1 场景教学法
场景教学法是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相结合的方法,带学生走进自然,以野外写生的形式,在自然中体味山川之美,结合实地景物,开展乡土教育。
如《野外的景色多迷人》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自然之中,感受乡土气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白云下游有挺拔的松树,绿油油的草地,像蓝绸子一样清澈的小河里古灵精怪的小鱼,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吹过指尖的微风、自然中涌动的快乐精灵、空气中弥漫的花香鸟语,用自己的双手调和色彩,将野外的景色留在画布上。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难发现野外的景色是有多么的迷人。在野外写生之前可以布置作业,搜集相应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地研究乡土文化,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电子信息技术法
电子信息技术法是指运用现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与手段,组织美术课堂教学。将乡土文化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等手段,运用电脑设计图、图片展示、文字资料、幻灯片、多媒体大屏幕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乡土文化概念具体到影像资料中,便于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
如《泥塑建筑》一课,就可以先讲讲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展示实地拍摄的照片,观看相应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新河的伟大历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了解新河的历史,感知新河的伟大,学生在欣赏中开阔了视野,在欣赏中加深了感悟,一种民族自豪感便自觉涌现心中,学生会自觉地了解家乡文化,保护家乡文化,在源头上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3 历史文化陶冶法
历史文化陶冶法是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添加文化熏陶。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前,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作为辅助资料。
例如《简笔画》一课,课前就可以让学生向长辈询问家乡的名人故事,在书上查找典故传说,课堂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一画心中崇拜的家乡英雄。当学生的画笔依据心中的想象,描绘出英雄模样的那一刻,学生的作画能力有了相应的提升,快速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家乡文化,达到了爱国、爱家乡、保护乡土文化的目的。
2.4 开展校园活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规划》规定“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乡土风情绘画大赛”、“乡土风情写生作品展”、“家乡最美风景展”,增设奖励机制,对优秀者提出表扬,颁发证书。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历史悠久,学科跨度大,融合难度大,而校园活动作为教学活动之外的辅助,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乡土文化,了解关于历史、人文、地理、风土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就可以快速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减少了课堂的阻力,有利于乡土文化与高中美术课堂的快速融合。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美术课堂的立体、生动、有层次、多元化,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通过这四个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乡土文化渗透入美术教学课堂中,减少教学中的阻力,增强二者的融合性,快速达到教学目的,采用这四种办法美术课堂教学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小结
美术课程在乡土文化上蕴含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在生活中要善于去伪求真,去粗取精,提炼适应学生学习的乡土文化,在利用乡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自发自觉地保护乡土。不要对乡土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只要我们将乡土文化重视起来,将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将发现乡土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灵感,我们的美术课堂也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首都师范大学.
[2]邓福星.中国美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
[3]张晓凌.另一个世界[M].吉林美术出版社.
[4]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丛[M].吉林美术出版社.
相对于外地或异域景观、城市景观、高雅景观,通常将乡土景观称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有传统乡土景观和“新乡土”景观之分。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表现为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是乡村田野风光、民间村落、道路、河流水系、树林等所构成的农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方面表现为反映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民居、寺庙、祠堂、石佛、图腾、历史典故以及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晒谷场等生活风景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新乡土”景观指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或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新乡土”景观概念,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是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纽带和联系。
2中原经济区的乡土景观元素和造景符号的挖掘
人类学家L.A.怀特曾经说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地带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要进入一个由一定的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此话表明了乡土文化是某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环境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对能够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2.1自然环境元素的发掘
乡土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以及乡土精神文化景观的形成。下面将中原经济区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天、地、木、水四部分进行挖掘与提炼,进而分析中原经济区乡土自然景观的气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环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气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乡土材料等其他景观要素,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划分南北气候的“秦岭—淮河”带穿过河南南部地区。线以北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线以南约占全省面积的30%,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此可见差异性显著的气候,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农村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黄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线以南种植水稻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围绕水稻产生的乡土景观。除此以外,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去适应气候,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以东南风为主,因此在对建筑周围绿化时,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种植物以挡冬季的西北寒风,南侧适当种植以局部遮阳防晒,东南侧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与采光之需。总而言之,虽然气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们无法直接利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气候对乡土景观要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所说,让“形式服从气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态。河南境内有平原、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异的乡土景观外貌和空间格局,不同的地貌还影响到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外观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来说,河南以平原为主,民居则多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较规整,院落大多为一进或多进,也有带侧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邻陡峭的太行山南段东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势,形成台阶式院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部分又以窑洞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此外,乡土建筑是人们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生活的产物,当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异。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乡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显地域特征的三个片区,即:济源山地地区以生土材料为基材的夯土墙坡屋顶民居片区;焦作修武山地地区夯土墙平屋顶民居片区;安阳林州山地地区石板岩式坡屋顶民居片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还是可降解的生态建筑材料。还有,不同地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产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乡土植物
河南省内植物资源丰富,使用乡土树种,不仅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能够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乡土植物表达地域特征效果的认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乡土植物的广泛合理的运用本身就是乡土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以中原地区的郑州市为例,列举其城市中常用的乡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整体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田间水渠四通八达。豫西的黄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储水的水缸,或者用来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乡土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空间格局。对于水元素的提取丰富多彩,山间清泉、林间小溪、村口古井、水边湿地、田间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为以“水”元素为主题的乡土景观的临摹母本。
2.2人文环境元素的挖掘
从人文大环境来看,包括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乡村聚落、乡土民居、乡土生活小品、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具有中原地域性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取、模仿、再生、创新,并应用在环境的营造中,无形中展现了中原经济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本着能够从乡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将中原地域的文化归纳为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3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型城镇环境中的表达与营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性,这些源自于当地乡土生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其表达手法和营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在乡土景观营造过程中,通常将提取出的乡土元素通过陈列与集聚、引借与提炼、夸张与变异、融合与创新等手法,结合现代景观造景的特点,以建筑装饰、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质铺装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新型城镇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区、街道、公园、城市河流等绿地,不论哪种绿地形式,要做到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的乡土文化,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础和目标,即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营造出唤起乡风乡情的情景图式或记忆片断,追求一种“保留自然质朴的乡村风貌,营造物种生态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以下试着从乡土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提出几点方法或注意事项:(1)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土地,营造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2)灵活运用地域的历史性和时间的沉淀性,营造具有年代记忆的景观;(3)人性化空间尺度,设计有亲切感的人性化空间;(4)营造能够感受广阔感和深远感的场景;(5)以绿色和土为主体的柔和风景;(6)以当地材料为主体;(7)能够体验大地的丰收;(8)设置交流场所;(9)使用乡土树种,种植方式尽可能多样化;(10)丰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样的生物可以生息。
4结论
1.图书馆文化的简介
图书馆文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精神领导,是一种具有群体的特殊意识,也是在采用文献等资料收集信息时所必须的知识体系。首先我们知道图书馆文化具有民族的特点,图书馆文化无论怎么发展,其根源上是依赖于其存在的民族,这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根基所在。同时,图书馆文化具有人文的色彩,文化是因为有人的存在灿烂夺目,那么图书馆文化也同样是根据人的价值观来进行表现的。图书馆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其是具有过程的。另一方面,不同的图书馆的文化是不同的,其发展的目标和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图书馆馆文化具有自己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因此,图书馆文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文化体系,有利于人们文化素质的培养。
2.图书馆文化的培育
2.1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图书馆文化,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是以人的行为作为中心。对于图书馆文化培养而言,其培育的中心问题就是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他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程度等进行掌握,这是保证图书馆文化培养的基本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对图书馆文化的培养工作,就要以各种方式不断的向馆员渗透图书馆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采用定期教育的方式让员工明白图书馆文化的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培养。同时,对馆员的工作采取激励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思想和心理上愿意为图书馆文化做出贡献,所以这也为图书馆文化的培养奠定了动力基础。
2.2发扬图书馆文化的特色
图书馆文化有其独有的特色和管理理念,因此如果要想对图书馆文化进行很好的培养,那么就要发扬图书馆文化的特色。必须根据图书馆文化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方案,这样才能去区别于其他的图书馆文化,吸引更多的读者。为了得出适合的图书馆文化的培育模式,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理论,然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培养模式。同时,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的精髓来进行管理工作人员,因为传统的礼仪思想和价值观让馆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文化。因此,在进行图书馆文化培育中,必须结合自己的优势,发扬优势和特色之处,以促进形成个性化且魅力十足的图书馆文化。
2.3评选楷模以激发热情
在进行图书馆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可以评选图书馆文化培育工作的楷模,这样可以供其他馆员模仿,有利于激发培育图书文化的热情。通过评选楷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有具体的参照对象,明确自己在图书馆文化培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行动,这对图书馆文化的培育起着指导性作用。首先图书馆的馆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作风和工作态度,让自己给馆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就是要在馆员中选出表现优异的模范,他们是默默工作的,对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工作认真负责,要对这些人进行表彰,这样就可以激励其他的馆员的工作激情,也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图书馆文化。
3.图书馆形象的塑造
3.1建立图书馆形象的正确理念
为了进行图书馆形象的塑造工作,就要根据图书馆文化的精神所在,来建立图书馆形象的正确理念,从而确立图书馆形象的正确品位。图书馆理念的确立,要根据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再结合其本身的服务宗旨和精神导向。只有依据图书馆的现行状况,明确其优点和缺点,顺应时展的方向,最后建立属于图书馆的正确理念,那么就助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
3.2加强对馆员行为的判别
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行为识别,是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的一种规范,从而塑造图书馆的形象。对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中的行为进行具体化和系统化,那么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就会有同样的理念和思想,在行为上也会变的一致。图书馆文化在进行塑造时,必须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同样的行为规定表示认同,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塑造,对馆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也要加以判别,从而起到监督和及时改正的作用,让他们的行为的确是符合图书馆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
3.3通过视觉形象塑造图书馆文化形象
时代在发展,很多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形象塑造都建立在视觉形象的塑造上,图书馆文化的形象塑造也不例外。因为视觉形象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给大众传播更多的信息。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一个代表图书馆文化特色图标,在色彩和形象上经过精心设计,会给人以深刻的形象印象。同时通过对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设计,还有包括有建筑外观、馆内装饰和办公用品等等的设计,这些视觉的效果都有利于图书馆文化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土地资源不断的开发利用。但是城市的扩张也是有极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是具有短时间内的不可逆性,很多的建筑或设施一旦建成,就无法进行随意的拆毁及更改。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程度和城市的功能,就使得城市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运用是具有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可以说,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其使命,不容一点浪费和不合理的使用。所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依赖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一、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1、盲目与短视
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城市化已经达到30%,那么这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接近加速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早已超过这个比例,但在城市化的纵深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比如开发商抢占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在水质优良的河流湖泊资源旁开发高级别墅区;部分地方照搬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脱离本城实际,侵占良好的耕地资源,盲目扩大建设规模;以及为吸引开发项目,随意调整城市规划等等。这种规划仓促、论证不足就开始投入建设,缺乏对城市总体发展的把控,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会造成城市建设的反复性和耕地资源破坏的不可逆性,从长远发展来看,最终往往得不偿失。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应当提倡因地制宜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减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例如云南省的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其盆地、河谷和耕地等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解决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云南省立足自身特色,提出“城镇上山”理论,扬长避短,既巧妙地利用了特有的优美山区景观,又保护了稀缺的耕地资源。
2、资源利用不协调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配套体系较为完善,但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仍显薄弱。随着形势的变化,加之各地情况的千差万别,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之间仍然存在着不相协调之处。
(1)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不相协调
城市规划由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土地利用规划则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如果两个部门在各自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两个规划就会出现统计口径不一致等不相协调的地方。
(2)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步调不尽一致
土地利用规划已经编制,但城市规划还没有覆盖的地区,未批先建现象比较多,这个问题在城市边缘尤为突出。这种未批先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给规划管理工作造成了被动,使规划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规划管理的失控。
3、浪费与低效
土地资源的浪费突出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无序蔓延等问题中,以各种开发区为名的圈地运动此起彼伏,新城建设脱离实际发展需求。土地资源的浪费与低效还体现在未将可相互协作的职能单位形成集群。比如医院、学校和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过于分散,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不便于人们的使用,增加了城市交通的负担。应根据城市人口的分布情况适度集中布局,部分设施合理共享,形成土地的混合高效使用,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再者,许多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过大,占用了较多土地资源,应坚持实用主义观念,不搞面子工程。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城市规划中又一个需要考虑的严峻问题。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如新城开发大量侵吞农林用地和生态敏感地区,工业园区占用良田、污染水源等。土壤污染、水污染及雾霾等严重大气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这是城市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重视不足的苦果。科学长远的城市建设,应当是变盐碱地为滋生财富的地方,而不是将优美的自然环境变为寸草不生之地。
5、土地市场的不规范
我国现如今的城市土地市场并不健全,其管理与监督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如土地交易存在着一些暗地里的不合乎法律法规的交易和操作等,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流失和不合理利用情况。
二、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1、加强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必须规范土地市场,加强立法、加强监管,加强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集约利用。并设立投诉体制,接受公众的监督,增加土地买卖的透明度,从而杜绝违法、违章建设侵占土地资源等现象。
2、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城市规划离不开土地需求,土地效益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规划建设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两个部门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合作就是资源,加强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两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可有效解决城市建设发展中因两部门各自为战所致的“规划实施难”和“土地效益低”的问题。
3、保护自然生态
应当以维持自然生态为土地开发的第一条准则。新区的规划建设不能以侵占基本农田、植被良好的山林地为代价。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本就稀缺,必须坚持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政策。而山体的开挖、植被的破坏等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沙尘暴等问题。应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在保持城市生态的基础上,进行交通、居住、公共服务、景观、市政工程等方面的系统合理规划。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还要考虑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划分和严格控制禁建区与限建区,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为生物的栖息和迁徙预留空间。
4、科学规划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规划必须要明确的核心精神。土地是城市的根基,是一切城市设施的承载者,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使城市在纵深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避免因仓促规划和短视在盲目建设后又不断拆除重建,避免劳民伤财,保障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该是本着人文主义的关怀,对建设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理想的身体力行。循环的城市土地资源使用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当下以及未来的选择。要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地块建设强度控制
进一步加强规划用地的开发强度论证与控制:一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土地的潜能,使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做好长远规划,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备用土地,从根本上杜绝浪费;二是做好城乡统筹,综合考虑土地承载力,在集约利用城市周边土地的同时保持其优良的自然生态性,使山林水体等优良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形成良好的衔接与互补。
(2)提倡可持续开发政策
加强对旧城、旧村、旧厂等城市荒废及低效土地进行梳理整合,通过城市更新达到土地的循环使用。加快扭转城市建设中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观念,稳步推进发展。城市的核心服务对象是人,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全面考虑大众的感受与需要,做到公开透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决定着一个城市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所以,合理且高效的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就决定着这个城市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能。随着城市的功能及城市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者以及城市的建设者们努力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公众的城市规划建设,才能真正的把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且可以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王二超,谢冬恒.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
关键词:经济;近代文化;中西文化
在新的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化的样貌已经不是百年之前的旧模样了,这是个不容争辩且人人看到的事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变异了?是先进?还是落后?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好坏可以解释清楚的。它既包含了多年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创新。
1先进知识分子的认识
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特别是中西文化观上存在者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国近代经济军事落后挨打的残酷现实,使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各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从开始的强势输入人们被迫接受,到当时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力盲目追求等等。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对外战争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经济是基础,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1]“怎样振兴国家”这样的认识伴随着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从文化领域开始。当然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图谋全面而深刻的触动和更改已流行数千年的文明传统,势必引起剧烈的社会震撼。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色,如经验理论,侧重伦理道德,传统民本思想,包容仁爱等,都是传统文化无法回避的表述。直至“五四”运动后期,的兴起,对文化变革的讨论进入了流派纷呈的时期。如《学衡》派批判的“伪欧化”就是不可忽视的例子。梅光迪说,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法制的改革失败了:“文化的改革也失败了其言教育、哲理、文学、美术、号为‘’者,甫一启齿,而弊端丛生,恶果立现,为有识者所垢病”。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揭破这种“工于伪饰,巧于语言奔走,颇为幼稚与流俗之人所趋从”的之“假面”。[2]这样的批判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文化创作之上,他的阐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和评论。
2经济发展与中西文化之碰撞
中国当时的文人以谋国家富强,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绝不在少数,这与民族文化“内向的”“包容的”“中庸的”特征的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人们焦急迫切的希望国家摆脱积贫积弱的心情,导致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文章《中国问题》中专列了“中西文明比较”的一章,他的看法却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在他的那篇文章中哀叹欧洲文明病人膏育的同时,肯定了中国文明的某些光明面,寄希望于这些中国文明的优点能够得到保存,有助于拯救欧洲文明,并盼望中西文明的优点能够结合起来以创造未来的健康的新文明。但是罗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旧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水平,况且他偏爱老子的清静无为而厌恶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估价并不高。他还明确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变革,可见远非崇信“东方文化救世”者流。[3]在此充分说明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冲突是很自然的,也是在同一件事情之上,看法很是不同,有时甚至是意见相左也不得而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为有不同,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才会有更深刻的意识的出现。对于文化来说,它不仅是个人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巨大的力量。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先觉的人,在文化转型和变迁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维新时期,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指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他在《南游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4]这些都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群的近代化文化行为。新式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分离于中国古老学科的新的价值系统,其知识结构也不再是以儒道学为中心的“学而优则士”的模式了,这是一个文化层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一个为新文化事业,投身于新的目标而成长起来的新式的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些可以算是追求解放的历史,是摧毁政治抨击愚昧主义的历史,也是对明主和新文化的诉求。
3总结
这些观念批判是突进式的,对当时的中国文化有重大实际的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首先区分了政治,经济,民权的问题,将在社会问题中的经济问题归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经济生活是所有各种社会生活的基础”,[5]强调经济基础的问题,当然此时的论述都比较简单,并没用深入到大众实际生活中,相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启发了中国人民去思考明主的观念,对于国内的明主文化思想的启蒙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现代政治理念建立的一个基础。第三:他们的呼吁,是从古典文化想现代变迁的催化剂,属于不容忽视的助力之一。中国面对装备工业文明的西方经济与文化,积贫积弱的弊端暴露无疑,在这种情形之下,先进文化的碰撞,自强变革的尝试取得过不同程度的实绩。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传统条件的产物。由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人,它被传播和接受的程度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然而任何学说一旦被教条化,程式化便会产生偏颇的缺憾。我们今日观史,就是希望在经济和文化的新角度,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谋求二者的协调与互补,更加合理运用成败,创造性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凯尔的历史哲学》《文集》下,第346页.
[2] 《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一期.
[3] 罗素.中国问题[M].学林出版社,1996:146156.
[4] 郑观应.南游日记.
参与课程改革
1积极配合课程教材改革
明确馆藏有哪些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为课程教材改革所用,图书馆能为课程教材改革做什么。首先,了解课程改革动态、教材变化需求、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情况,与相关的教学部门、院系、教师联系,明确告之馆藏有哪些资源可以服务教学课程。其次,根据教学部门和教师提出的需要,图书馆对馆内文献资源进行二次检索,整合出更为有用的资源,配合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2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图书馆馆藏涉及层次、范围广泛,在培养综合素质上能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具体操作上,首先,阅读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图书馆可以与教师联系、沟通,把学生引进图书馆作为教育教学的环节之一,通过优选、精选,把图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从而不断地认识自我、正视自我、重塑人格、修身养性,无形中砥砺其心性和志向。其次,组织开展专题报告、演讲比赛、读书评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置读书论坛等互动平台,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加强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
学生课内外参与的一系列竞赛和活动都需要查询和检索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培训,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掌握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收集整理信息资源。具体包括开设入馆教育和文献信息检索课,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等,培养学生文献利用,信息选择的综合能力。通过查找、收集所需知识,拓展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认识,也让学生了解到专业学习,不断向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渗透,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转移和应用,将来离开学校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完善个性化服务建设
配合课程改革,在信息资源上的有效供给上高职院校图书馆展示了自身优势。但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课程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仍需加强自身的建设。
(1)着眼现实,优化馆藏资源,让图书馆成为自主学习的中心。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将有所精简,学生对图书馆的依赖越来越大。一方面学生需要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拓展,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扩散,兴趣爱好广泛,可以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来涉猎所需知识,拓展知识面以及参加各种竞赛需要,因而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要求高。对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及时了解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上的需求情况,收藏一些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图书音像制品等资料,在强化纸质图书和电子类资源的同时,根据重点学科需要,有选择地吸收互联网相关信息,加工、整理为适合师生需要的文献资源。二是提供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指导和培训,改变过去重藏轻用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供给服务。三是尽可能地参与到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协助收集资料,深层次地开发馆藏文献资源,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相关学科的知识资源库,满足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使图书馆成为自主学习的中心。
(2)根据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为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千头万绪,教师、学生如何从繁杂无序的信息资源中捕获和分析解决面临问题所需的知识内容?因此,开展个性化服务就势在必行。个性化服务是指根据读者的个性特征、兴趣好、行为需要收集提供专指性较强而且适应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的过程,实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是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求和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需求。在开展个性化服务时要有针对性,提供适用于教学、科研的专业信息;同时能牵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向科学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创建个性化服务及平台,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首先,建立读者信息档案,提高个性化服务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构建读者信息档案上可以通过对师生访问频次、借阅情况、反馈信息等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师生专业、研究方面、职称、性别、兴趣爱好等相关背景,把握好定位,调整好服务的角度和内容。通过对读者信息档案的分析研究,掌握师生对信息的所需、所求、所想,建立重点信息档案,定期跟踪调查,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及时推送。
其次,加强与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个性化服务主动性。其一,搭建参考咨询平台。传统的咨询平台主要是以电话、面对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师生对信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尤其专业性的、特殊性的问题,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方式难以解决。Web2.0技术日益完善,并广泛地应用到图书馆咨询服务中,将灵活地实现按读者所需进行服务。通过RSS(简易信息聚合)、Blog(博客)、IM(即时通信)、SNS(网络社区)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把新技术应用到管理服务中,实现馆员和师生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为个性化服务的主动性搭建平台。其二,完善信息导航,针对老师、学生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情况,把经过整合、重组、优化后体现专业化、特色化的信息资源设置好导航,便于师生查找和利用。其三,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身建设,更好地使馆藏资源为师生所用,与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最后,建立特色化的数据库,提高个性化服务的学术性。网络环境下,缺乏特色化的图书馆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馆藏资源的建设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因此特色化数据库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科研成果、课题需要建立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和学科特色的数据库等,可采取与专业教师共建方式。一方面专业教师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便于数据库的特色化和利用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且信息资源的挖掘需要馆员进行二次的检索、整合、优化。其二,可以采用购买数据库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弥补在某些领域的不足,也丰富了馆藏资源。
(3)转变观念,提高馆员素养,确保个性化服务质量。当前高职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培养模式的转变,迫使馆员加强继续教育,调整和深化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和存储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的应用,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工作内容发生转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加渗透现代化的元素,这一服务理念要得到充分的落实,须提升馆员自身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