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训练教学论文

训练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09: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训练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训练教学论文

第1篇

1.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于英国,当时主要是为了训练二战期间的军人,提高军人的意志品质。随着战争的结束,这种训练方式也逐渐被应用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拓展训练也不断被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在教育领域也被引用。在教育领域引用拓展训练主要是进行体能的训练、管理训练、人格训练和心理训练。主要的方法是根据被训练人员的特点和具体的情况设计出符合其自身的训练项目,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被训练人员的潜能,从而增强被训练人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提高被训练人员的团队精神。这种全新的训练方式和教育理念完全是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之下产生的。

1.2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通过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有助于强化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拓展训练一般是通过多种体育手段,根据学生的身体素养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有助于学生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可以从根本上强化体育教育体制,并且增强学生的素养,发展适合学生的实用技能,挖掘有娱乐性质的活动技巧,提高学生的表现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出苦耐劳的精神。拓展训练和魔鬼训练有本质的区别。拓展训练是对体质和体能进行合理的训练,一般进行体能训练的时间较短,因为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控制课堂秩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例如,在进行电网、孤岛求生等运动项目时,虽然这些运动项目非常简单,但是可以起到挑战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这些运动项目主要涵盖了陌生性、挑战性和新鲜性,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学生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挑战面前,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危机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体验,会使学生的心理保护意识增强,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积极成长。拓展训练采取的训练模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融合了体育游戏和文字游戏。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拓展训练是一种超越游戏的全新的游戏形式,其更重视的是对游戏的反思和总结归纳,最终研究出其中的规律,有助于指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拓展训练注重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其具有非常强大的参与性。由于一般的拓展训练都是在户外展开的,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团队模式的顺利展开要求学生具有比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通过制订一定的规则,从根本上可以强化学生的团结性和整体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增加学生的责任心。因此,在户外进行拓展训练,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降低学习的压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些年来,学生对体育课感到厌倦、乏味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青春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发育还不成熟,活泼好动、对体育运动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但是实际的体育教育过分的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运动技能的重要性,很少考虑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很难产生兴趣,甚至出现厌恶的心理。拓展训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都比传统的体育教学丰富性强,从而使彻底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的现状,使得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朝气。

2.1拓展训练丰富了体育教育的内容

在进行拓展训练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安全是否得到了保障,提前做好学生的安全性保障,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控制不良的安全因素,杜绝危险事故的发展,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从而达到进行拓展训练的目的。在进行拓展训练相关的项目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拓展训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训练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拓展训练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养、心理素养,从而使得学生在简单的拓展训练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感悟成功的喜悦。

2.2拓展训练适应现代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能训练的主要教育模式是训练学生的体能,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典型的场景中经历不同的体验,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拓展训练体现了教师单向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拓展训练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精神训练,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生理教育,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训练主要是通过个人的竞技比赛来发挥拓展训练的核心精神,并且要对拓展训练进行不断地更新和改革,从而使得拓展训练不断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

2.4拓展训练符合学生发展的价值观和个性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也从根本性的认识转向了现代化的认识。当今的学生更愿意追求一些时尚、富有激情的运动,在不断丰富自身运动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竞争意识,从而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训练不仅是内容方面的丰富化,并且其更加地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形式上也是变化多样的,把趣味性元素和人文教育的资源合理地融合到拓展训练当中,使得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可以轻松自如,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拓展训练和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区别,也就是说拓展训练并不能完全取代体育教育,而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两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将体育教学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3.1拓展训练项目的制订要与训练的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相融合

把拓展训练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把所有拓展训练的做法全都生搬硬套使

用到体育教学中,而是应该把两者进行有效地融合。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项目的制订时,要合理地选择对学生有益处的项目。例如,攀岩这一运动项目虽然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素养,但是这样的体育项目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也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以像这样的拓展项目就不应该被引入。同时还应该注意拓展项目的选取也应该符合教学要求,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还应该考虑到项目实施的场地和时间,以便将引进的拓展项目完全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3.2拓展项目的制订要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安全性和进行拓展训练的局限性

将拓展训练引进到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性,体育教师必须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之下开展拓展活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项目进行的每一个环节、场地和器材等因素。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行为,降低危险因素。当然,拓展训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场地、器材和人数等因素都可能对拓展项目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有的拓展项目不能被引用到体育教学中来。还有就是有的拓展项目并不能达到体育教学要求的运动量,也就是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这样也不适合被引用到体育教学中来。

4结语

第2篇

体育教学从内涵上来讲指的是教师按照既定的系统化的课程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的体育以及卫生保健方面基本知识的传授,并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这种培养方式更加注重理论化教学,强调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运动训练则更加具有针对性,其专业性也相对较高,强调教师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适合于本运动专业的身体素质。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异同之处分析

从上述的含义论述不难看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区别。首先两者都是体育范畴的教学,都是基于体育基本理论而进行的教学,都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宣扬体育运动精神,从外而内的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但是运动训练较比于体育教学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同样也有着较高的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地革新教学理念,在坚持以体育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之下,不断地融入运动训练教学,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现阶段体育各项目中篮球、足球以及网球等项目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和热爱,小学生同样也是如此,很多小学生都十分喜爱打篮球、踢足球和打网球,还有很多女同学非常喜爱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而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这些专项体育项目学习的要求,这也是导致很多小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兴趣下降的原因之一。而采取运动训练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项体育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例如对于喜爱篮球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上肢的肌肉力量,并且在运动技巧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球能力以及投篮、上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在专项运动中的竞技水平,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自身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

三、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补对策

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基础,是学生从认识体育到热爱体育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如果在学生最初接触体育的时期就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运动训练教学方法同样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学生的身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补教学的尝试中应该坚持以体育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在开展自己热爱的专项体育训练之前掌握充分的体育训练与卫生保健的理论知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体育学习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收获。新课程明确提出: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因此,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过去那种竞技体育训练方法,努力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被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得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有机互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如足球技能训练中可以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面对独立型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示范动作,并指正其正确与错误;对顺从型的学生,要抓住其优点进行表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等等,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

第3篇

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的内容较为老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很多篮球教师并没有对篮球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无法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于篮球课堂的教学缺乏兴趣,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热情越来越少,这就让篮球教学的整体效果偏差。加之高校篮球教学的评价体系仍然不够科学合理,难以真正培养出终身锻炼的科学理念,因此,这就造成了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2、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创新路径

(1)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高校篮球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学习理念。因此,高校篮球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篮球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篮球学习,帮助他们做好日常学习中的篮球运动损伤防治工作,让他们更好的体会到篮球运动的趣味性与健身,这样有助于真正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生命在于运动”的终身体育思想。此外,高校篮球教师还需要强化对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工作,不仅要让了解到篮球运动的技战术重要性,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做好篮球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这样科学的篮球教学理念指导下,提高自己的篮球学习效果。

(2)努力采取新型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内化成自我价值

高校篮球教师应该努力转变那种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而是应该牢固树立起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的篮球教学理念,并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整个篮球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与把握篮球运动的教学与发展史,把各种相关的知识概念融会贯通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篮球教学与训练来不断内化为自己的自我价值,逐步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树立起拼搏与开拓创新的体育精神;首先,就是领会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领会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不同,它重视篮球运动的特性以及战术意识,可以让高校篮球教学从单纯的重视技能教学与训练方面转变到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兴趣上面来。那么,高校篮球教师在具体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就应该先从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开始,让学生逐步突破那种传统的篮球教学规范性与统一性,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把握篮球战术,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改进并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与能力。当然,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的领会法教学,需要篮球教师把握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即要从篮球教学的整体特征入手,从战术意识入手,突出篮球运动的技术性,以比赛形式来强调对学生的技术教授等。其次,就是游戏法。在当前的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游戏法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它主要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来把篮球运动中的一些技术动作进行游戏式的编排,然后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篮球运动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把握住篮球技术动作要领。应该来说,这种游戏法的教学,将可以在学生中间营造出一种充满了竞争意味的教学氛围,不会让学生感到篮球教学的枯燥性与单调性,而是更好的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游戏活动项目,让篮球教学内容与游戏方式充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篮球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篮球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创新中的游戏法的使用,应该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根据篮球运动技术的难易程度来进行有序的编排,体现出一定的竞争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篮球学习。此外,这样的竞争性游戏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更快更早的接受这种游戏性的比赛方式,有利于真正提高他们的篮球学习效果。

(4)采用综合评价方式

第4篇

第一,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在造型中构成形(形体、形态)、结构、空间、肌理、色调。第二,基本形态,包括圆、方、椎的概括形态在自然空间内形成多样的空间形态,根据自身特点,找到构成规律。第三,基本结构,包括物象体积结构、机能结构、物体与周围空间物体组织结构。第四,基本空间,包括二维空间、三维空间。

二、思维方式

第一,逻辑思维,素描—作者观察—感受—分析—感知—理解—认识—思考—想象—推理—意向—归纳—整合—综合。第二,画面描述,对物体本身造型因素(轮廓、形、体、比例、结构、明暗、线条、面积、空间、质量、节奏、运动形态等)作综合的选择性的观察、分析、理解与描述,对形体正负空间、形的阻隔与间断或接合、肌理与结构材料、对二维空间及三维空间视像的逻辑想象与分析。第三,视觉平衡,对称—均衡、不对称—不均衡、简略对称、辐射平衡。设计思维训练过程:写生—解析—变体,其实就是“具象—抽象—意象”的创造过程,把固定形态和自然形态转化为形态的设计就是围绕整个感知过程的经验,通过直观描述从原初形态入手,对画面对象作有意识的分类提取,对加工提炼后的元素符号进行加工重组,使其成为一种从未有过的“有意味的形式”。把握多种存在的可能性,简化成某些符号,在符号的特征上选取基本特征进行色彩表现、材质表现。因此,学生对物象进行提炼、加工、取舍,加以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其成为形态的隐喻和象征,在整合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造,并不是直接反映固有形态,而是表现其本质和规律,所描绘的对象有偶然、自由的形式,这是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尤其是帮助学生掌握抽象造型手段的必要方法。现在的素描基础教学大多以应试为主,这间接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因此教师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中,要注重通过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从而使学生完成向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过渡。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要使学生超越对表面现象的描摹,认知潜在的形态与功能,强化表现语言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写生—解析—变体”以及重组、繁衍的能力,达到对形态的理解与主观创造,认识不同的设计语言及意识形态。在设计素描学习过程中,作品要用相应的艺术表现方式将创意丰富、完整地表达出来,设计思维训练就是表现作品创意的重要方法。设计中,只有设计思维丰富,认识表现充分,才能用适当的方式,准确表达相关艺术设计对象。

三、结语

第5篇

书面表达是近几年初中英语中考的重要题型,是一种反映学生表达、传递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语言测试手段,同时也是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活用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试题。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方面:(1)汉语影响、生词造句;(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4)信息不全、条理紊乱。教师方面则是在教学中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表现为:(1)散——缺乏条理性、分散;(2)乱——各层次写作杂乱相间、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结合新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探索了学生的写作训练。

一、活用词句

刚接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写作具有一定的害怕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句型转换,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总的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轻松完成,享受成功感。

例如:以study为中心组成句子。

I study in No.3 Middle School. I study very hard. My sister studies in the same school. But she studies harder than me.

又如,以“My teacher”为题写一些句子。

My teacher’s name is Miss Liu.

She looks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

这些简单的写作训练会引起初学英语者的极大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巧用单元话题

新目标英语中的单元内容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改写、缩写与仿写作文,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写作,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

1.让学生情景对话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逼真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自运用语言的经历来掌握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运用场合。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许多话题“购物”、“野餐”、“打电话”、“生日聚会”、“旅游”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2. 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

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也为笔头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让学生创新联想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除了复述课文的写作训练之处,进行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①把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联系到其他人物描写;把课文中的人称改为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来叙述。这些练习可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关注周围发生的事,为写作积累素材。②针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顺着课文情节写下文,给学生最大的想象空间。③在给学生出作文题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特别注意题目的可写性,尽量让学生写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给学生布置的命题作文主要是记叙文体。例如“My Family”, “Our Classroom”, “How can I Learn English”等。

三、用英语思维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最具代表性的错误就是中文式的英语。这除了学生口语基础不过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母语习惯定势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负迁移作用。原苏联外语教学心理学家别亚科耶夫指出心理语言学的根本原则:掌握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习用外语来思维,也就是掌握用外语来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和能力的过程。那么在教

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呢?

1.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与沟通。

2.经常性地给学生作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3.有意识地记住一些固定用法,经常性地做些汉译英的练习,注重一句多译,这对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创设情景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一切真实的交际活动都产生于一定语言环境之中,而有效的语言获得又是以有效情景体验为前提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交际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某一语境而训练学生写作,学生会感到自然,容易产生写的欲望。例如,学生举行运动会,开“生日聚会”,以“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为语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亲身体验,然后试着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这些话题。

在我们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设有写作训练题,它们用英语设置语境,用英语提示内容,这些进行写的练习,与我们平时用汉语给语境、用英语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更为理想。当然,教师在设立语境话题时要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应从简到难,从浅到深进行。否则,学生会无从下笔,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信心。

五、英文记日记

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

练笔,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写作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不要总是用简单句,要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和复合句等,使文句更优美生动。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多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六、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听、说、读、写这四者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决不可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总的说来,在起始年段,听、说、读的比重比写的比重要更大。

2.不可以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以至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构成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任何一门学科对一位学生来说都不是全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跳出英语学科的局限,既要为具有英语特长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也要为不具备英语特长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

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总结出一些更富有创新活力的英语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平时要多积累语言素材,要求他们坚持长期写作训练,做到善于思考、勤于训练、勇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力。

第6篇

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矗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应用题的内容,借助直观形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从中积累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象,继而根据表象思考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进行逻辑思维。例如教行程应用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向学校走来,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诚每分钟走75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在理解题意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图象直观”(挂出题目内容示意图)和“动作直观”(让学生根据图意表演),以及符号直观(线段图)等,让学生多角度充分感知题意,从中积累反映“相向”、“同时”、“相遇”、“速度”、“速度和”、“时间”、“距离”等概念的表象,理解表象间的相互关系,为思考解题思路奠定基础。然后,才能对表象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决定整体特征的本质联系。即:距离=速度和×时间,而速度和指张华速度与李诚速度之和。这样,解题方法自然而然在分析过程中归纳出来。

在分析、综合中发展思维。

分析和综合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指将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识事物的构成和本质。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和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思维过程。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一般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例如分数应用题:商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梨是苹果的4/5,运来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象直观让学生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探究:运来的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中的“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苹果数量与条件中的什么数字联系;梨的数量与条件中的什么数字联系;如何从梨与苹果的联系中求出梨的数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综合,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得出解题方法:先根据梨与苹果的数量关系及苹果的数量求出梨的数量,然后将梨与苹果的数量相加,得出“共多少千克”。即:200+200×4/5,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中单位“1”与部分的关系,简化列式为200×(1+4/5)。

在比较中深化思维。

比较是探求事物间异同,发现事物间联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概念混淆,分清方法优劣,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分数应用题:(1)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比另一捆短1/3,另一捆电线长多少米?(2)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另一捆比它短1/3,另一捆长多少米?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线段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结果的含义当然也不相同,因此两题的数量关系所表达的式子也不相同。在学生经过比较列出两题算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三个数量间关系的理解,从中分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7篇

一、加强口才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口才训练不容忽视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才训练非常必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3、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才训练十分迫切

笔者曾在普教职教任教十八年,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描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在职业高中,生源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不良循环: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越不会说。

因此,不论在普教系统还是在职教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才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口才训练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环节

1、普通话语音训练

在口才训练中是否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呢?笔者认为非常必要,因为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演讲是这样,其他的口才表述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在口才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素质训练

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我们先来谈心理素质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书面考试与比赛来说,在口语考试与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永远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我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候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思维训练

口才训练系统中的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思维训练也是口才训练中的重要一步。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纯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8篇

一、着眼于“疑”,是读与思的前提与基础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基础科学,要想使儿童有很强的求知欲,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和操作学习材料,并促进思维发展。课堂中我常抓住契机,巧妙设疑,利用学生好胜的欲望,为读与思做好铺垫:例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先拿出长方体的教具,然后把它展开,用手演示一下长方体的表面有多大,接着设疑:“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学生们看着刚才我手中还是立体图,转眼间成了平面图形,就想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到底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思考片刻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想急于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正确。这时,我就说:“同学们,请翻开书看课本上如何讲的?是否和你所说的一样?”学生们此时对数学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轻声地读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因此,“读’是理解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开端。教学中围绕知识要点,制造悬念,能诱发学生迫切阅读的动机。

二、着力于“导”,是读与思的关键与重点

课堂中,教师主导不仅是用恰当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更要引导学生读例题、读思维过程进行自学,善于抓住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自己学会所学的内容,让全体同学的智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例如在教《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根据例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我给学生出了三个思考题:(1)该题题意是什么,找出条件和问题;(1)题中的关键句是什么,该句说的什么意思:(3)如何列式解答,是否有不同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三道思考题自学例题,深刻理解例题中所阐述的思维过程,并四人小组讨论,一一解答问题,也层层深入地思考,根据教师的导读,学生条理了思维过程,正确列出算式,而且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该题。

我在他们的回答过程中进行点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量是这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要使学生思路条理,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以读为本、读出过程、读出思路、读出方法。

三、着手于“练”,是读与思的巩固与升华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技动的最好途径。而在练习时,读题、审题,不仅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因而,着手于“练”,是读与思的巩固与升华。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中,设计了求火柴盒的外壳、内壳的表面积、学生读练习题时,要注意图中所求的内容进行区分,然后思考火柴盒内壳、外壳分别是几个面,并且将如何求,才可动手来做。在《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中,我将例题租加变化,将“增加了”改成“增加到”,让学生读出不同之处,再做出正确答案,这样就提高的学生解题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