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10: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数学计算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萤屏的演示,老师继续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刚出炉,它的三个孩子吵着说“我要吃饼,我要吃饼。”于是猴王把三块大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一一块,老二嫌小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便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满整个莹屏,学生被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仅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电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剌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利用软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圆柱的形成和侧面面积的计算:
①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几个圆柱的实物图;再操作鼠标,圆柱实物图背景消去,
剩下闪烁的圆柱立体图,学生从圆柱实物图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初步认识了圆柱。
②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然后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体,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形成过程和认识圆柱的底和高。
③操作鼠标,圆柱的底面随着闪烁慢慢地从上往下移,让学生认识圆柱不但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而且从上到下的粗细一样,也就是说每个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
④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各抒已见,自由发挥;有的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有的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是正方形。到底哪个答案对呢?老师不急着表态,而是操作鼠标,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演示:把圆柱的侧面竖着剪开,打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⑤操作比较:如果把侧面斜着剪能否得到一个长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⑥思考:这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和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在什么条件下展开后的圆柱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这时又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1.1语言学假设理论
语言学输入假设理论观点是,人在学习一门语言时,输入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条件,也是关键所在。只有当语言学习者在接触诸多信息之后,才会发生有效的语言学习。而这种输入则需要让学习者有浓厚的兴趣,并达到一定量,才能调动他们学习语言的根本动机。语言输出假设理论是,学习者在接触诸多有效信息输入后,其需要一定的练习、实践,并将学习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以加深学习语言的记忆。根据这两种假设,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整合高校英语教学是语言学习中首要的方式,该方式可提供生动的、大量的、形象的语言信息,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学习。
1.2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的观点是,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主体是语言学习的个体,而这一过程要在相互交流和作用下进行。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该理论的要求,多媒体计算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一个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
1.3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安排、自我计划、自我负责的学习,这些内容包括:学习进度计划和内容的安排;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选择。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生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学生自我安排学习,并有利于学生间的协作和探究性学习,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高校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
2.1创建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高校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和说两方面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充分整合高校英语课程,创建一个真实感和现场感十足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最真实、最真切的英语;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下的英语教学,以其全面系统的功能,教学课件的智能化、模块化等特点,打破了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优质高效、学习氛围浓的英语课堂。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效用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通常是教师掌握着主导权,从教学的内容、目标、策略及方法等方面,甚至学生的作业、练习等均需要通过教师安排来进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极大限制了学生主体效用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整合的英语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来练习,在一定情况下,学生可选择教学策略,在这种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都很强的环境中,才能让每一个人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切身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效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正确有效地组织教学信息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整合高校英语教学,可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主要表现在:
(1)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将不同的媒体信息组织并加工成一个有机结合体,比如:将听、说、写等方面的文字、视频、图片集中到一个多媒体工具中,并采取相应的软件将它展示出来,比如:幻灯片、PPT等,不但方便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资料的准备,还方便学生的学习;
(2)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不同的特征的教学资料加工组成一个有机结合体,比如:将练习、测试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教学的特征进行再加工和组合,可帮助学生自学和提升复习效率。
2.4可提供丰富多样的英语教学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比如:影像、视频、图片、文章等,这些资源来自世界各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室、寝室、图书馆等可以迅速获得最新、最全的英语资料,并可视听世界上优秀高校的教学视频,并可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主要的包括:
(1)在线教学视频:许多英语培训机构及世界各大高校会在各自网页教学视频,以供人们在线或下载使用;
(2)电子刊物:专门向需要学习外语者提供在线电子杂志、期刊等,为他们提供不同水平、层次的阅读、写作等辅学习资料;
(3)专业组织:相关专业学术组织会在自己的网站上自己的研究动态和教学方式,供人们在线使用。这些都给英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极大的便捷。
3当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整合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过于依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真实模拟日常生活中英语交流场景,通过视频、影像、图片等形式给学生的多个感官给予充足的刺激,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且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影像、图片等资源的刺激,会让学生注意力迁移到视频影像中,而忽略了教学中的内容,这就使得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整合的教学效率未达到预期。
3.2刻板不变的教学实施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黑板+粉笔+口”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地进行教学。但是,过分依赖这种模式,会从新走上传统教学的老路,而失去对教学内容和方向的把控。而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而降低教学效率。
3.3过分追求教学的信息量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丰富和充实了高校英语教学的资源和信息,让教师和学生应用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求。但是,如果过于追求信息的量和类型,则会让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应用,影响教学效率,降低学习质量。
4强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整合的原则和对策
4.1整合遵循的原则
(1)有效性:有效性有效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的整合第一原则。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但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还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但是并非所有的英语课程都需要借组这些技术,而应有选择应用,以达到“教”与“学”有效化。
(2)全面性: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中,要实现全面性的效用。不但要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具体,以增强英语的实用性;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促进学生的英语技能、价值观及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2强化整合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1)正确合理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将教学课件制作得过于细化,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计算机这一工具,以为这样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教师没有注意到这样会让学生过分注意课件中的各种资源,比如视频、图片等,忽视了真正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选用教学资源时应该适当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实现合理正确的应用,并真正设计课件的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整合的预期效果。
(2)教学信息选用要适量:对于高校英语教学而言,适量、准确的教学信息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时,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心理等,并结合教材内容和英语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量、正确的教学信息,以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课时内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并学会应用英语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3)应该强化师生互动性: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整合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在互动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导,而学生也能在互动过程中及时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反馈给教师,并及时得到指导和解决,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只是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要合理、恰当地应用。另外,在这一整合教学中,教师可和学生或让学生间进行英语讨论、演讲、情景表演等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英语的实际应用,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5结语
1.1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到有效的培养。
1.2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自课改以来,课堂上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已经改变。目前,教学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为此,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
1.3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坚持符合我国教育的原则。为此,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贯彻这一原则。
1.4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诱导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诱导性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的推进,采取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的学习。诱导性的原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诱导性原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要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之一。
2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的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要调整教学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新时代之下,对学生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等比较重要的公共性的基础知识。可是,如今很大一部分的学校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其他的知识,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对于职业技术学校而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角度,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调整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特征相结合,增设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健全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
2.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以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学习当中,并能够积极的思考,用于实践,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欢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下,其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2.3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知识引导,开阔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情况,在不断的观察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质。同时,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庞大的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进行合理的学习评价,适当的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能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问题的创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要适当的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结合所学教材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然后根据总结的自身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总结
论文关键词:先“丢”后“拾”,皆为顺应学情
2011年5月26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盐城市教科院举办的“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执教老师都能启发学生运用数方格方法得到圆面积的多少,并且不约而同地要求学生填好书上表格,以期发现圆的面积与它半径的关系。
作为听课者,我当时头脑中不自觉地冒出如下疑惑:上面教学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数出圆的面积。表格中却给出“正方形的面积”,甚至最后一栏还要算出“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是先知的老师强拉着学生“鼻子”走,还是学生内在探究要求?
二、我的尝试
师:(呈现3个大小不同的圆)哪个圆的面积最大?哪个圆的面积最小?
学生轻松回答。
小结:圆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师:(手指第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面露困难色。
师:我们上学期怎样研究自己手掌面积的?
有相当部分学生争着说:数方格论文怎么写。
生1:(似有所悟)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圆的大小。
教师顺势在圆上蒙上方格透明膜,并说明每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圆面积大小。
师:对用数方格方法研究圆面积的大小,你有什么看法?
生2:可以数出圆面积的大约数据。
师:(追问)怎么是大约的数据呢?
生2:(急切地)整格很准确,把不满一格当成半格就不够精确。
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算出圆的面积有多大?
(接下来,教师激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经验,启发引导学生把圆剪拼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我的追问
上面的尝试实践,我感觉教学过程顺畅了许多。从小学生认知特点来看,运用学生已有的数方格经验得出圆的面积小学数学论文,进而反思结果不够精确,产生研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需要,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的内在要求。但我心中的“结”并没有解开,教材例题中“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真的毫无价值吗?
四、且行且思
【练习环节】:
出示课本“练一练”:
学生尝试解决后汇报做法和结果。
教师小结:知道圆的半径,直接用公式计算;知道圆的直径,先求出圆的半径,再用公式计算。
师:(追问)如果知道圆的周长,你又会怎样求出圆的面积呢?
生3:也是先求出圆的半径,再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再示例9:
教师引导学生文图对照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又示:
左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小学数学论文,
求圆的面积有多大?
多数学生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推想:边长×边长=4(平方厘米),边长是2厘米,圆的半径也是2厘米,圆的面积为22×3.14=12.56(平方厘米)。
改上题为:
左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
求圆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读题,思考,教室里一片安静论文怎么写。
师:(富有挑战地)不就是把上题的“4”改成“5”嘛,怎么不好做呢?
生4:边长×边长=4(平方厘米),边长是2厘米,圆的半径也是2厘米;现在边长×边长=5(平方厘米),边长是几没法知道,也就是圆的半径不能知道,怎么求圆的面积?
(其他学生点头称是)
师:(反问)要求圆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圆的半径吗?
(经过一段思考)
生5:这题可以这样做:5×3.14=15.7(平方厘米)
师:(假装)我没搞明白小学数学论文,你们清楚他的做法吗?
生5:(急切地)知道圆的半径,也要先算出它的平方,再乘3.14,求出圆的面积;现在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也就是半径的平方为5平方厘米,直接乘3.14,就是要求的圆面积了。
(从学生表情看,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已经搞懂了,还有少部分同学似懂非懂。于是,我继续引导学生反思S=πr2 , r2 在图中指什么?S在图中指什么?这里,圆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有着怎样关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题做法的道理。)
五、我的收获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在实施教学时,我们尊重教材无可厚非,但更该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因为教学的终结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教学的第一要义。“圆的面积”教学中小学数学论文,我用学习者的眼光审视教材,丢掉“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的探索,直接由数方格结果的不精确,引入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研究,顺乎自然。练习环节,学生思维定势于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我毅然拾起丢掉的“宝贝”,反思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图示让学生明白:这里,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π倍,从而知道用正方形的面积乘3.1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培养兴趣 发展技能 提高能力
一、玩中说,培养表述兴趣
数学知识在教材上的表述总是比较抽象、中规中矩、严密精确。教师又偏差地对待和处理教材,使数学语言变的枯燥、乏味、单调。其实数学知识也有很多趣味可以挖掘。如“快乐数学”,“趣味数学”,新理念提倡“玩中学,学中玩”,变“苦学为乐学”,“学会为会学”。我们可以通过“玩”来调节学生的身心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设计“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投骰子、抽纸牌、跳绳、拍皮球、猜拳”等自选活动,利用这一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注意搜集数学信息,用数与形来描述数学事实,汇报活动情况。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中说,发展表述技能
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的本质、算理、思路、操作过程、特征等知识,开拓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1.说概念本质
在概念学习中进行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能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是数学知识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质说不清楚小学数学论文,词不达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能很好的合作交流表达意见。因此,概念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说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概念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关键词句,还会用不同的方法叙述,并说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求学生运用“性质”语言边算边说[……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运用性质的过程,这样,不但丰富了数学语言的表述,而且对性质的理解、归纳、总结、记忆,就成了水到渠成印象深刻。
2.说计算算理
加强计算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让学生说计算算理,介绍多种算法。同时对计算中的错误,还要说出错误的原因及看法。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计算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还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教学:38+24=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讨论分析后口述算理:先算个位上8加4得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3加2再加1得6,所以38加24得62。通过口述算理小学数学论文,学生能准确进行计算,掌握两位数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通过口述算理,还能帮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经过训练,学生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数学语言的表述技巧得到了深化和提炼。
3.说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表述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观察小鸡图,再说出图意:原来有4只小鸡,又来了3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通过反复的口头数学语言表达练习,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大体的数量关系:要把原来有4只小鸡,又添上3只。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因为要求一共有几只鸡,要把原来的4只小鸡和又来的3只小鸡合并起来。)通过表述想法,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数量关系: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要把已知的两部分合并起来,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4、3、7”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小学数学论文,分析解答方法。学生通过这样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和数学语言表述的训练,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形成表达流利、准确、科学的习惯,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说操作过程
通过操作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不仅可以训练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时,首先布置操作活动,课前自制学具: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课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实验,去发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把操作过程中的看与说、想与说、做与说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小组汇报小论文。强化数学语言表述的严密、简洁、准确的特征。
5.说几何特征
几何形体的学习重在说其特征及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出示圆柱模型及圆柱形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初步感受,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像出一个圆柱体的形状,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说出圆柱体的特征。上下底同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有一个面是侧面,侧面展开是个长方形。学生通过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能得到“说”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的教学过程中。
三、用中说,提高表述能力
在国家、省、市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指导下,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研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总结第一轮课程标准教材实验工作中的经验,深入研究、反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市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追求课堂实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科教研组回顾第一轮课改实验的实施情况,集思广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依托理论学习,首先从理念层面进一步更新认识。可以根据面上的问题,充分考虑教师们的需求,整体规划学期理论学习活动,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系统性。
2.各单位要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注重对学科责任人的培训和指导,引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行动研究,使数学校本教研规范化,制度化,有实效。在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数学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
(二)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课程实施基石
1.各单位要结合教学常规调研,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为深度推进新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加强学科教学建议的执行和管理,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使之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2.各单位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严格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常规保证与教育创新的关系,确保基本学习要求的有效落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组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逐步形成“研究课”“公开课”与“常态课”“常规课”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思路。组织形式上仍由各区、校自愿申报参加全市性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在市教研室认可的情况下,组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根据省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本学期市级公开活动以“具体的教学专题研讨”形式开展。本学期要重点抓好“整数计算的教学”专题研讨工作,在总结计算教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围绕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具体要求、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编写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分析等问题展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以小数会理事、学科中心组成员等优秀教师群体为骨干,围绕学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学术沙龙等活动,深入反思、及时总结,形成经过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对教学起具体指导作用的教学建议。
(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1.组织市青数会开展“同课异构”、“主题沙龙”等小型研讨活动,注意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点带面,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与教学业务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2.组织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具体时间、办法另行通知)。积极准备,群策群力,参加省优质课评比活动。
(五)有序推进课题研究,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1.各辖市(区)校已立项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要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有条件的要在认真做好阶段小结的基础上,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提高研究效益。
2.在教学中积极推进由市教研室领衔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特别是已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实验小学的学校要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提高教师教学预设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探索实现师生主体性张扬的途径和实施策略,同时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将组织市“小数会”20xx年论文评比(截稿时间10月30日)和召开市小数年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日程安排
八月份
1.各年级教材分析(由各区安排)。
2.各区、校教研计划交流(请各辖市区、校在9月1日前用电子邮件将计划发到邮箱jyszhl@czedu.gov.cn,以便大家网上交流)。
九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2.市“整数计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一)。
3.直属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
4.上报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材料(截止日期9月10日)
十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2.市“整数计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二)暨苏教版教材实验经验交流。
3.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高段)。
4.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0月中旬)
5.市“小数会”论文评比(截稿时间10月30日)
十一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2.市青数会活动。
3.省秋季苏教版教材培训(整数计算教学研讨会)。
十二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及总结。
2.学科基地展示活动。
开篇
(1)“读”具特色——低年级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 薛全兰
课改纵横
(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闵爱红
(6)数学语言与教学 陈家梅(特级教师)
(7)为数学化教学搭建“脚手架” 方孔券
(9)在“做”中探究、生成、反思——谈“做数学”的实践与体会 李强
(11)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意义和教学策略 段丽莎 顾九华
(13)欢声笑语绽放精彩 张志红
(15)“趣”而“趋”:给孩子幸福的数学作业 孙保国
(1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问题回顾及策略调整 董金霞
(19)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走向直观的有效策略 吴爱林
教苑时空
(21)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智慧生成——“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评析及反思 倪晋贵
(22)“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仇步川
(23)巧用材料关注经验——“笔算乘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沈新
(24)“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温桂珠
(25)“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冰
(26)教学设计,我们关注细节了吗? 贺艳
(27)数学文化教育典例——“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例谈 石丹
(29)“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数化小数”教学案例对比及反思 赵春玲
(30)课堂有效互动促进思维优化——关于提高课堂对话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徐玉平
(32)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例谈 张云波
(33)在“寻找相等关系”中形成列方程的模型 张琳娜
(34)运用有序思考策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曹敏华
(35)思维教育:数学教学的追求——数学公开课教学感悟略谈 陈昌萍
(36)让计算练习不再枯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片断及反思 冯晓萍
(37)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求——听特级教师黄德忠执教“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有感 许广碧
(38)课堂教学需要“慢”的艺术 高明春
(39)让“美丽”的数学不再“冰冷”——浅谈课堂教学生成的精彩处理 宣建
(40)在交流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案例 吴静芬
(41)精彩数学课堂演绎真正有效 刘雪林
(42)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引领教学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刘全姑
(44)以主题图为依托,使学生张开发现的翅膀 朱艳艳
(45)呼唤高效的课堂提问 石卫娟
&n
bsp; (47)有效导入精彩无限——浅谈课堂有效导入的创设 缪亚红
(48)浅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李烨挺
(50)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习题 莫洪宣
(51)谈角、垂线、平行线及三角形的教学 莫翠娜
(5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鲁永华
(53)计算教学要把握好“三度” 罗柳青
(54)回归朴实,课堂后二十分钟同样精彩 陶花
(55)巧用情境,让计算教学变得魅力无穷 蔡守江
(56)创造性运用教材教学应用题 廖延芳
(57)数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张新
(58)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例析 于海云
(59)让学生不再“听”数学 侯小卿
(60)小学数学高品质课堂践行 王静
(61)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探索与尝试 汪迎英
(6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初探 李荣
(64)中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问题及纠正策略 林希光
(66)小学数学中的简单速算与巧算 陈银珠
(67)高效课堂的引路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时目标拟定的思考 张小红
(69)浅谈小学探究型数学作业的教学 方逸
(70)生本理念下课堂练习设计“三性” 王浩
(71)养成习惯提升悟性 季国林
(72)浅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误区 周建超
(73)用好教材,提高课堂实效——有效教学的一点反思 蒋静
综合平台
(7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王宝清
(75)从克服心理障碍人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蔡锦民
(77)莫道都是粗心惹的祸——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孔淼森
(78)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 李少娟
(79)开发素材性教学资源发展实践型作业能力 靳颖
(80)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素华
(81)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策略 姜海强
(82)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 姚齐梅
(83)经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 马红艳
(84)差错,让儿童的思维落地 王加林
(85)数学练习课要抓“实”善“练” 孙妍
(86)数学日记:解读学生心灵的工具 陈小芳
(87)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 相辉
(88)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 胡全会
(89)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两
点思考侏建成 朱建成
(90)探寻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策略 丁江立
(91)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反思 李红才
(9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张颖
(93)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汪静
(94)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学习 徐春林
(95)关于数学课堂资源的思考——从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谈起 王瑾
(96)数学课堂因“问题”而精彩 陈丽霞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统计,概率,数据分析
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①描述统计。包括整理数据、统计图表等;②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③可能性。
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统计与概率”是与生活联系,又有学生可以操作实践的内容,比较容易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下面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统计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数等)的意义理解等等。
在这些内容的教学组织中,信息技术有以下应用:
1.1利用信息技术, 能够设计并呈现符合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特定情境。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小学生在现实的和经验的活动中去获得初步的体验。
例如,小学生对统计全过程的理解可能是有困难的,因为他们习惯的是面对已经给定的甚至是已经被处理过的一些数据进行思考和判断。因此,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日常经验和兴趣,去设计并呈现一些特定情境下的现实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多次尝试去不断体验。
如在教学《组织比赛》一课,就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小朋友在操场做游戏,要从跳绳、套圈、拍球和踢毽子四种活动中选一种进行比赛。要选哪种活动更好呢?”开始时,小学生们可能会依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判断期刊网,但是,多次的交流后就会体验到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联欢会是大家一起参加的活动。于是,他们就会尝试着先调查每一个人的口味和喜好。可是,面对一大堆杂乱的数据怎么办呢?这时已经构建的分类与排列思想就会提供帮助,他们就将调查得来的那些数据,构成了一幅扇形统计图。接下来,学生们进一步讨论,喜欢哪一种活动的同学多些?同学们比较喜欢的集中在哪几种活动?喜欢哪一种(和几种)活动的同学最少?于是,不仅帮助学生对“组织比赛”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帮助,而且对统计与统计量的意义也提供了理解上的帮助。
1.2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数学活动过程。
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经历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不要将一些统计知识简单地当作对那些表示概念的词汇的识记,或者将它简单地当作一种程序性的技能来反复操练,而要尽可能地用一些活动来组织,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例如,统计图表的认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有制作、对比过程中体验和理解统计图表意义的问题,即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
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中,先出是上面两个图形,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了;然后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同一信息分别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等数学活动,从图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并对比各自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1.3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小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能记住几个概念,能计算几个习题,能制作几个统计图表,关键是要能学会一些初步的和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能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小学生可以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处理由课程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提出的问题;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等。
如在Excel中可以设计以下练习题期刊网,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下面是某校运动队跳绳测试情况的记录单。(以每分钟跳过次数计算)
编号
成绩
编号
成绩
编号
成绩
编号
成绩
1
39
11
38
21
44
31
44
2
40
12
43
22
36
32
34
3
44
13
37
23
39
33
50
4
43
14
45
24
42
34
43
5
34
15
46
25
29
35
36
6
43
16
38
26
50
36
37
7
37
17
35
27
37
37
45
8
47
18
45
28
43
38
44
9
45
19
48
29
39
39
38
10
42
20
39
3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