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1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设计策略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多是来自于课后练习或练习册,有时甚至还没上课,学生就能猜到今天作业内容是什么了。这就说明,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融入个性化的知识,只是布置一些机械、枯燥、重复的练习题。使得学生看到作业就感到头疼,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养成抄答案的坏习惯,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聋校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一些语言生动、具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小明今年8岁,比妈妈小24岁,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第二道题目是让学生回家问问自己父母的年龄,然后算出父母比自己大多少岁,是自己年龄的几倍。布置生活化作业,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布置层次型的作业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同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不同,形成了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设计多层次的作业,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现象,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三、布置实践型作业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时,我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完成统计班级男生、女生的身高。小组成员自己设计实践的过程、制作统计表、计算平均数、画出条形图并得出结论。布置探究型作业,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学习是基于探究本质的学习方式,是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去做、去思考怎么做,甚至思考做什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获得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而能够形成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显然这是一种更有生命力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人的科研能力具有极强的培养与训练价值。然而,课堂教学的实践却证明,这种严格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并不普适于日常的初等数学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用时与收益难以两全;第二,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兼顾;第三,有些学习内容并不适合用探究方式学习。“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管是谁在什么情境下提出来的,都需要经过教师主导下的选择、定向或优化而最终形成学习和探究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将原初的探究问题进行简化与提炼,避免随意探究的盲目性,尽量缩短低效的探究环节,而保持探究的核心精神,确保数学精神、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学素养能够渗透充盈于探究任务及探究过程之中。涂荣豹先生也提倡,贯穿教学始终的探究要多尝试,每节课中一两小段的探究须坚持。[1]这是最为“经济实惠”的一种教学设计,因其“小”且灵活,我们不妨将这样的任务称为“微探究”任务。
二、数学“微探究”任务的教育价值
“微探究”任务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而设计的活动内容和要求,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教学化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载体。将每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关键或练习的内容适当地改变形式,以积件式的“微探究”任务呈现出来,显然对学生具有更高的教育发展价值。首先,“微探究”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数学课堂中的“微探究”任务使学生有事可做,较之单一的听讲或练习方式,多单元的课堂结构更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集中和维持注意力,专注于任务,主动地思考。任务驱动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调节学习的进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求助和交流。教师参与并设计的探究任务更贴近具体学生的实际,可以很好地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能够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
在这种任务驱动、行动自主、情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识记、理解和运用成为学习的自觉需求,对分析、综合与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也能够得到自然的触发。其次,“微探究”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探究任务因为其微小,我们就可以在每节课上都为学生设计这么一两个探究的环节,让学生能够经常性地经历探究过程。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一般属于方法论层面的缄默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下的经常性的自主探索与实践,才能逐渐掌握并养成习惯。内蕴于探究过程中的批判精神、质疑能力、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搜集分析信息能力、决策能力等更是必须通过不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才能有所感悟,这些“意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才能有所积淀或结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素质,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方法所不能取代的。再次,“微探究”任务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结果的保持与内化。完成数学“微探究”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做、想和说的过程,即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都是通过自己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建构起来的。情境中主动感知的刺激容易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表象,经常的思维加工过程也增强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提升了自我概念,通过经历和体验而获得的长时记忆更容易保持和内化。学生获得的不是被灌输的僵化的知识,而是建立了广泛联系的认知结构体系。这样的认知结构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其内部联系会更加丰富和紧密,并能够呈现出“滚雪球”的效应,从而为新一轮的学习奠定更加充分的基础和准备。
三、好的数学“微探究”任务的特点
1.是一套精心策划的方案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总是离不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支持,离不开对教材的充分把握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微探究”任务是教学设计中的“点睛之笔”,绝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也不会在课堂上凭空生成。一个好的探究任务是理论指导下的逻辑思维的产物,是在教师大脑中构思和反复预演而生成的一套预案。数学“微探究”任务不只是一个问题,还要精心设计或选择情境,预先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和可能有的反应,再针对各种可能的反馈而预备相应的措施,考虑如何启发学生实现其探究活动“从无到有”的蜕变。
2.有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
探究往往起源于疑问,一个好的“微探究”任务自然也需要一个好的问题来“点燃”。恰到好处就是非常贴近学生实际,能够诱发学生对相关已有知识经验的若有所思,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知觉刺激,能够激发兴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而且处于“跳一跳就够得到”的高度。好任务总是蕴含于好问题之端,好问题主导下的执行任务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又不断地生成新问题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3.有较大的探究空间
一个好的任务总是蕴藏着丰富的活动资源,能够让学生有事可做,愿意主动思考。好的“微探究”任务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价值选择,使学生在知识汲取、能力训练和情感态度上有足够质与量的收获,使学生在探究后有值得回顾反思的内部需要和反思时间。好的任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探究的方向是开放的,不是对二选一或是与否的回答,常常需要先行发散思维,然后才能确定探索路径、提出自己的独创性假说,结论需要自己去思考如何概括、推理、总结和表述等。
4.操作性强和参与度广
一个好的“微探究”任务,是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入手操作,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探究的状态,能够很好地规避无效活动。有适切的动手操作的资源与条件,更重要的是有促进学生大脑内部操作的设计。探究活动不是少数学生的表演,而是能够提供帮助或督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不仅是行为参与,最根本的是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价值判断参与等的设计和安排,并且都能够获得一定层次的探究成果。
四、数学“微探究”任务的设计策略
1.实践应用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最常见的任务就是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只要将这些练习或作业稍加处理,就可能转化为“微探究”任务。例如,在学完解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竹竿、教学用量角器、带毫米刻度的米尺、细绳子,将学生带至河边,让学生确定位居河两岸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带至操场,让学生确定附近一个比较高的建筑物的高度。这样的任务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反向确定解决问题所需条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测量、搜集数据,计算得出结果。这里面不仅包含解一般三角形的知识,若方案设计得好,还可以转化为更简洁的解具有特殊角的特殊三角形问题。如此设计,不仅摆脱了直接应用公式的枯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数学思维的层次,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建模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类比求证策略
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进行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思维训练,对不同知识的学习,往往训练提升的可能是相同的思维方法。这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过程。类比就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运用合情推理探索结论的有效手段和策略。例如,学完等差数列,再学等比数列时,请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推断并构建“等比数列”的知识体系。这样的任务,坡度小,有探究的依据,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抉择、论证等能力,特别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再创造”的心理习惯。
3.探寻规律策略
中学数学知识主要是以概念和规则的形式出现的,公式、法则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些数学规则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依据一定的方法思考探索出来的;同时还要避免数学规则被机械接收,成为僵化的公式。若将规则的来龙去脉打包进一个“微探究”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则能够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介绍组合数的定义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组合数的计算方法。提示学生用“特殊化”的思维策略,先由少及多逐步尝试,再用归纳推理来验证和证明。再如,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角的六个三角函数,那么这同一个角的六个三角函数之间是不是也有某种确定的关系呢?培养学生自觉“回到定义”的逻辑推理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记牢公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特殊化与一般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整体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意识。
4.系统建构策略
从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来看,有些知识之间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结构体系和学习程序却完全相似。比如,研究函数,就是研究图像、性质;学习解析几何,主要就是研究图形与方程的关系、性质等。对这些同类别知识的学习,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一两个例子,再将后续同类别内容设计成探究任务,放手让学生模仿程序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学习圆锥曲线时,因为学生已有研究直线和圆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就可以给学生直接布置任务:根据指定要求和方法画出图形,自建坐标系,确定图形的方程,并研究图形的性质。这就体现了典型的“用不同的思维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数学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即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要做什么,对学生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推动作用。
5.移花接木策略
用移花接木策略设计“微探究”任务,实际上体现的是“做中学”的思想。表面上不以数学知识为探究问题,而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做某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并发现数学规律或性质。例如,在介绍“1弧度”的定义之后,让学生确定一个给定角的弧度数。这看似一个操作性的任务,实质上内隐的是发现弧度数公式的本质。再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前,学生都认识了圆柱、圆锥、圆台这些几何体,可以先布置学生自己用纸板做圆柱、圆锥、圆台的模型,先随便做,再按要求的尺寸做。按要求的尺寸做,其实质就已经包括与这些几何体性质相关的知识。这样的任务能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容易上手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巧妙地化解“教师保姆式地教”和“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困境。
6.专题研究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发展
引言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一、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方法
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1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1.2建筑平面设计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
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1.3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1.4建筑材料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论文摘要: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联系水资源中的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水资源的经济属性为突破口,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经济对策.包括科学水价体系、水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虚拟水控制手段等几大方面,以期能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计算的水量。4.建立经济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教育民众。
5.引入“虚拟水”概念,面向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国际市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国际市场,由于水资源运输的不经济性,开展水资源直接贸易存在一定困难,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来实现。这里我们需要引入“虚拟水”概念。在贸易过程中,多出口消耗水量小的产品,多进口消耗水量大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目的。
一、决定包装图形的因素
1、包装图形与包装内容物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包装图形可归纳为具象图形、半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三种,它与包装内容物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这样才能充分地传达产品的特性,否则它就不具有任何意义,不能让人联想到任何东西,不能期望它发生什么效果,那将是包装设计者最大的败笔。一般情况下,产品若偏重于生理的,如吃的、喝的,则较着重于运用具象图形;若产品是较偏重于心理的,大多运用抽象的或半具象的图形。
2、包装图形与诉求对象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关联
包装图形与诉求对象是相关联的,尤其年龄在30岁以下更为明显。进行产品包装图形设计时,应好好把握住,以便使设计的包装图形能够得到诉求对象的认同,从而达到需求的目的。
a、年龄段
12岁以下:这一年龄段为儿童时期,对于认图与表现图形,倾向于主观意识。如对卡通式的人物、半具象的图形以及那些富有动感、情趣的图形极为喜爱,符合儿童单纯天真的心理特点。
13—19岁:这一年龄段为青春发育期,他们富有幻想性、模仿性,喜爱偶像式、梦幻式及较有风格表现的包装图形。
20—29岁:
20岁以后的年轻人,生理发育已趋成熟。性别的差异特性也特别显著。开始注重价值感与权威感,并且多数已在就业阶段,判断力强,对不同表现形式的包装图形均可接受,但对抽象图形仍具新鲜感。
30—4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已成家立业,因受生活、职业、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思想较现实,并且具有强烈的定位观念,喜欢理性的写实主义,大多偏爱具象图形。
b、性别因素
男性喜欢冒险,富有征服他人的野心;女性喜欢娴淑、安定,因此,在包装图形的表现形式上男性比较喜欢说明性、科幻性、新视觉的表现形式。而女性就较偏向于感情需求,喜欢具象、美好的表现形式,同时还有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应在考虑之列。
C、教育背景
人在学习过程中,教育改变了人的观念、气质,同时也改变了对知识的判断标准。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于包装表现形式的喜好有极大的差异。学历较高的人,较易接受抽象图形;受教育较少的人,比较喜欢选择容易分辨的写实具象图形。
二、包装图形的表现形式
在包装设计中,主要有下列几种包装图形表现形式,在包装设计上应灵活运用。
1、产品再现
产品再现可以使消费者能够直接了解包装的内容物,以便产生视觉冲击及需求的效果,通常运用具象的图形或写实的摄影图形。如食品类包装,为体现食品的美味感,往往将食物的照片印刷在产品包装上,以加深消费者鲜明的印象,产生购买欲。
2、产品的联想
“触景生情”即是由事物唤起类似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它以感情为中介,由此物向彼物推移,从一事物的表象想到另一事物的表象。一般情况下,主要从产品的外形特征、产品使用后的效果特性、产品的静止及使用状态、产品的构成及所包装的成分、产品的来源、产品的故事及历史、产地的特色及民族风俗等方面设计包装图形,来描绘产品的内涵,使人看到图形后就可以联想到包装内容物。
3、产品的象征
优秀的包装设计令人喜欢,令人称赞,叫人忍不住想购买。这种令人不得不喜欢的因素,就是由包装散发出的象征效果。象征的作用在于暗示,虽然不直接或者具体地传达意念,但暗示的功能却是强有力的,有时会超过具象的表达。如在咖啡的包装设计上,以一幅热气腾腾的包装图形来象征咖啡香浓的品质,也象征着青年男女在恋爱的交往与约会中是不可缺少的饮料,用以吸引消费者。
4、利用品牌或商标做图形
利用品牌或商标做产品包装图形,可突出品牌并且增强产品品质的可信度。许多购物袋和香烟包装设计大都采用这种包装图形表现形式。
5、产品的烘托
所谓烘托是将事物的对立面十分突出的表现出来,借此显被,使产品形象更为鲜明、强烈、突出。
6、产品的使用方法
通常,消费者对于新产品所具有的特点不太了解,这就要求借助人为的方法,以种种方式加以说明。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包装上下功夫,采用包装图形来表达产品的使用方法;以增加产品的说服力,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如方便面包装上印有冲泡过程或使用方法的照片,使消费者预先了解产品的特点。
在包装设计中,包装图形不能单独孤立起来,而应与整体版面布局密切合作,使整体视觉设计趋于完美,从而确立独特的风格。
三、对出口包装的设计
应根据世界各国对图形的喜好与忌讳,选择适宜的包装图形。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
旅游业是我国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所倡导的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打造赋有民族品牌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已向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属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大量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和品位极高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品牌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对区域旅游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将灿烂的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旅游产业,依托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发挥品牌优势,打造既传承广具魅力的礼仪、歌舞、习俗、服饰以及饮食等优秀文化特点,又符合未来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内涵及设计原则
当今,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墨守陈规、经年不变的旅游地形象已对新时期旅游者的吸引相对乏力,且日益成为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基于旅游文化的旅游产业,即是从“资源竞争”、“产品竞争”迈向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旅游地品牌设计不仅体现着旅游地整体实力,更预示着旅游地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文化所呈现的独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是旅游地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文历史的集中体现,因此旅游产业的品牌设计,应秉承“系统性、差异性、创新性”原则,挖掘和梳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向旅游者传递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旅游地灿烂文化,同时选择理想的电视、广告或赞助等媒体组合,支持和推广品牌计划,强化品牌个性,客观反映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设计策略思考
(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旅游区域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以及“大区域、大旅游”观念陈旧;资源开发联动性较差,相对分散,缺乏共同发展的协作经营理念;产品创新手段不足,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旅游是一项带动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品设计不科学、宣传力度达不到等不仅限制了区域品牌,也严重影响了广西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品牌设计策略思考
置身于地域特色的文化视角。地域文化由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俗特征等构成。旅游品牌设计,只有根植于地域文化土壤,用最朴实、贴切的本土语言结合现代设计思想,才能将民族或地区的哲学思想、审美心理、价值观念等优秀文化渗透到旅游产业,使人们在欣赏自然旅游资源秀丽风光的同时,了解景点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塑造和升华旅游地区的品牌形象。广西有美丽的奇山异水,唐代著名文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仅道出了桂林的山清水秀,更增添了令人遐想和撼动心灵的文化内涵;刘三姐在漓江岸边,带领百姓用唱山歌的形式,与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地主莫老爷和三个秀才智斗的民间传说,还有广西属多少数民族地区,壮族三月三的歌圩、远近闻名抛绣球、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庆、侗族的木楼以及独有的京族风情等传说,都曾在人们心中留下过美好的印象,也为人们的广西之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令人痴迷忘返。因此,基于文化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品牌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向东南亚,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海南等毗邻,是我国华南通往西南的枢纽,又与港澳地区接壤,是全国惟一的沿边、沿海、沿线的民族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应组织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估,根据市场需求,选取最有地域特色的高品位、大规模、有特色的景区景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呈现地域魅力,使其成为我国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异国情调,以及进军东盟市场的旅游精品,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设计时,应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的文化范畴进行定位,将自然地理意境与形象之美、历史文化的底蕴与象征之美以及民族民俗的神秘与个性之美浑然天成,并赋予旅游文化产业品牌生机和活力。
着力于旅游品牌的设计推广。影像设计在旅游品牌推广中至关重要,是构建传播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直观载体,不仅对旅游者选择出游目的地发生不同凡响的作用,而且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远的人文、历史背景构筑了旅游产业赖以长盛不衰的灵魂。因此,旅游品牌的设计,应在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的文化特色的传递。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伴随着刘三姐动人的歌声所展现的秀丽怡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对桂林山水心驰神往,半个世纪以来,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在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一睹民族文化风采;《五朵金花》通过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使云南省大理自治州的苍山、洱海、蝴蝶泉等优美景色享誉天下;《阿诗玛》则通过撒尼族古朴浓郁民俗风情与奇特秀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石林家喻户晓。时隔多年,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集文化艺术、民族震撼、视觉表征于一体,以全新的旅游品牌设计模式,再一次深刻地将旅游文化与产业品牌完美结合和升华。
放眼于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未来发展。广西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30多年来,其以民族旅游村寨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独占鳌头并打开了国际市场走向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产业品牌设计更应加快设计转型和设计创新,将旅游资源优势顺利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最终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为广西带来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新的经济增长。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性技术,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广西的旅游资源、人文背景等深刻挖掘、分析研究、梳理整合,实施品牌战略,才能开发和打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实现全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使旅游产业成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又堂.广西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5-37.
[2]覃澄.桂林市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1:
在西方,教学设计伴随着教学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科学化时期以后而广受关注。20世纪上半叶,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源于杜威、桑代克等人,试图把心理科学成果运用于教育情境。杜威提出建立“桥梁学科”(linking science)的主张,试图建立一座能够沟通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的桥梁,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桑代克在其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任务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测量等内容的教学设计体系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框架。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几大特点:首先,伴随着人口出生率迅速增加而出现学龄儿童的剧增;其次,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激化了美国对其教育科学化的关注;再者,西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带动了把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的风潮。在这些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在追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时就自然地把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应用过来,于是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兴起。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通过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然后根据心理学原理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这一时期,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等在推动教学设计走上技术理性道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突出的特点是全面分解教学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力图通过合规则的行为设计而对教学活动加以控制。在这分解控制的过程中,完整的教学消失了,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学生和教师,都被排除在了关注范围之外。当作为教育目的承载者的学生消失在教学设计者的视野中时,教学设计就走上了自己的教育背离之路。
到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的发展势头逐渐减弱,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开始受到重视。与行为主义理论相比,认知主义理论考虑到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人的影响,重视认知因素的作用,主要研究人难以观察的内部心理活动机制和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弊端,关注了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特点及动机对学习的作用。然而,即使如此,认知主义教学设计也没有把人作为一个有情感、有个性差异的鲜活生命,而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他们研究的重点是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可以把尽可能多的外在于个体的客观知识灌输到这个容器中去。而且,在很多方面,认知主义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以往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对原有做法的超越。例如,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策略是“任务分析”,70年代的认知主义教学设计仍然应用这一策略,不过从过去分析人的行为表现以确定行为目标,转到理解不同知识和技能领域中“能力表现”的发展阶段,运用“任务分析”确定一个学科领域中能够把新手和专家区分开来的不同学习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有对学生动机情感的关注,也是作为实现其知识灌输目的的条件和手段。至于这些知识是否真正能为学生所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认知主义教学设计甚少考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兴起。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外在于个体而客观存在的,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个人意义的过程,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很快影响到教学设计领域,并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体现出来。这种教学设计有效避免了以往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绝对化,学生客体化的弊端,但它对学生的重视并不是着眼于学生发展,而是工具性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特点达到外在于学生的目的。所以,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前面的教学设计思想和做法并没有价值取向上的根本区别。
在近30年来,西方教学设计研究出现了一种整合化趋向,其基本思路是把各有所长的多种理论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富有变化的、包容许多可能的策略的系统。教学设计者能够从这些经过大规模整合的教学理论中选择某些具体环节,直接运用于他们所需要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是,这一思路与教学设计教科书中经常提到的媒体选择流程图的思路基本一致,而且,因为真正的教学要比单纯客观的媒体复杂得多,当人们需要照顾到多方面的需求和标准时,往往并不能从中找到一个完美方案。
在我国,对教学设计的关注和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有三个领域的研究者。一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多从技术的视角分析教学设计,研究的内容结构相对固定,相关著作或教材一般采用首先概述教学设计内涵和历史,然后介绍国外比较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型,再就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的结构框架,其中的基本内容也大体一致,主要是国外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策略的介绍。因为如上所述西方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背离教育的问题,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这一分支也具有比较明显的重技术轻教育的倾向。二是教学论领域的研究者。他们从教学论的视角,用教学论的术语来分析和表述教学设计问题。虽然他们在努力追求“通过系统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的目标”,但在具体内容和做法上仍然有突出的模式化和把完整教学原子化的倾向。三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以学习理论研究者为代表。这些研究者把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与教学设计紧密联系起来,以学习的分类和学习的外部条件为主要依据建构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相对新颖。但其外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观,前提性地假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成性,同样忽略了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具有 的不确定性、情境性、偶然性、非线性等特点。
近10年来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是反映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立场的重要舞台。在课程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被广泛宣传和强调。全国各地的许多课堂上,从学生的桌椅摆放,到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度,到教学内容的曲折呈现,再到师生各自主讲时间的控制,等等,都为了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然而,因为课堂上的这一切都要归结于统一的评价,尤其是地位稳固的同一内容与形式的考试,所以,很多课堂里展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过是舞台上的表演,是“戴着镣铐跳舞”,实质是另一种技术控制的形式,并不具有“育人”的实质价值。
如上所述,纵观教学设计发展的整个历程,虽然最初以优化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但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媒体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忽略了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及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性,逐渐偏离了教育“育人”的根本目标,走上利用技术,乃至依赖技术去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让教育教学活动削足适履地适应技术需要的技术理性道路。这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目的始终聚焦于“培养客观知识的掌握者”,而这正是我国当今教育所要批判和摈弃的恶疾。
二、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之品性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也是教学设计逐渐偏离“育人”宗旨,走上技术理性的过程。技术化的教学设计把师生的教学活动看做可以预设和有效控制的程序,试图通过对教学程序的预先设计而控制师生的教学行为并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设计采用原子化的层层分解的方式把整体的教学系统、完整的学生解剖为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认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如计算机执行程序命令一样,可以通过严密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控制而准确地获得预期结果。然而,这种技术化的教学设计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个性,无视教学活动的不确定性。正如有人说,当把科学作为一种信仰时,科学也就成了伪科学,教学设计在不断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背离了初衷,成为有效教学的阻碍,师生生命成长的藩篱。
要寻求教学设计的有效发展之路,必须脱离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化立场,重新站在其发展的原点,以教育的视野和情怀审视教学设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思考教学设计,从而确立起教学设计的教育立场。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实现,更是一种价值反映;不仅是一种程序预设,更是一种过程开放;不仅体现教学共识,更展现个性特色;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看重生命成长。对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品性进行概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主体视野中的价值选择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成人’,教育学乃‘成人之学’。”人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是教育的本真目的。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学设计的好坏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存在的现象是:在宏观层面的教育价值和目的上,人们能把关注点放在“育人”上面,而一旦具体到微观的教学环节或实践活动中,人们就不知不觉把对人的培养窄化、片面化,甚至物化成了对知识、对活动、对技术、对物质设备等的关注。在探讨教学设计的价值时,也多沿用“关系说”的基本思路,分析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强调教学设计在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知识传播、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的价值。本来,强调这些价值也没有错,但这些价值,都是使用价值或者工具价值,是相对的价值,只有被人选用时才具有的价值。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为了这些外在的物化价值服务的,过分突出这些相对价值,就把教学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一一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排除在了价值视野之外。
当教学设计脱离“育人”的立场探讨价值时,那些清晰、条理的价值明细不过是技术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规范强加于教学设计主体的,这时的主体是缺乏自主、丢失自由的所谓主体,所标榜的价值并非主体自我选择的价值,或者说,这些价值根本不成其为价值,因为,“不以自由为基础,不经自由选择的东西没有价值”。真正的价值“不过就是人作为人所追求的那个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就是人的自身本质”。所以,教学设计的价值,并不存在于教师与学生自身之外,恰恰是他们的存在与发展,以及基于自身存在与发展需要对教学设计所做出的自由选择,才是根本的、绝对的价值,也只有由此确定的教学设计才是立足教育立场的教学设计。换句话说,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其价值总存在于基于主体自身需要的自由选择中。
2、个性视野中的生命成长
当教学设计的价值着眼于主体自身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也就成了作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不懈追求。对于个体的存在而言,相对于他人的独特个性是其存在的关键价值。实际上,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实践习惯使教学设计走上了个体个性发展的对立面,把促进人的发展理解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却忽略了真正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是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学会生存》中分析传统教育有两个根本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它忽视了(不是单纯地否认)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这两个弱点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广泛存在。今天的教学设计,仍然把规范过程与追求效率作为其重要的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严格控制和整齐划一,这与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社会效率运动”如出一辙,教师与学生具有了与企业生产线上的产品同样的性质。在这种效率视野中,个性化的教师与学生是不存在的,他们都等同于无生命的产品。而数十种周密规范的教学设计模式也凸显出教学设计活动作为一种线性的、既成的、确定的程序与步骤的特色,不论选择哪一种模式,都是选择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一个排除了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和过程不确定性的系统。而这无疑是对作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个性生命成长的漠视,甚至扼杀。
教育立 场下的教学设计要找回个体生命在教学设计中的存在。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曾经说,“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一一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所以,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正是要追求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它从教师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促进彼此的生命成长为根本依据。
3、实践视野中的过程生成
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教学预成性的认可,即认为在教学之前预先规划设计好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过程,形成具体细致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践就可以依据方案,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这种预成观把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看做是忠实执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认为越是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教学,教学就越有成效。于是,“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诚然,就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依据预先的设计蓝图行动是人优越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正式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必要的设计规划是人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表现。然而,这种预先规划一旦追求具体详尽,试图包含教学实践过程的一切,它就不再是实践活动的有益参照和指导,而是成为禁锢人手脚的镣铐,成为控制教师与学生身心的工具。在这种教学设计方案的牢笼中,教师与学生都成为被动的知识消费者,他们就如被动执行程序指令的机器,完全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就如生产线上的产品,沉默地被塑造。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设计逐渐被技术化,并逐渐从解放人的力量转变为奴役人的工具,成为剥夺人的主体价值选择权、抹杀人的生命个性的凶手。
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不再把关注重点放在对教学过程的预先严密规划上,而是在尊重实践的情境性、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自由与权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寻求和努力创造自我发展的机遇和条件,让自己的生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实践,关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变化。首先,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不把教学目标停留在学生“仅仅基于认知层面对表层符号知识的‘知道’”,而是强调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围绕特定知识主题相互交流、探讨、反思,从而获得对知识的个性化意义与创造性结果,并最终体现为学生生命智慧的生长。其次,教育立场下的教学设计把一切预设的目标、过程、方法等都看做是真实教学实践的参考,而不是要执行的权威,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因素是教学的根本特征之一,也往往是重要的“成人”时机,所以作为预设的教学设计方案要大方地给真实的教学实践“留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时空,使之可以依据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而在实践中自由选择、自主生成。
三、明确教育立场,走上“育人”之路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在意识到教学设计的教育偏离或技术化倾向之后,提出以加强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策略。然而,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各是什么,它们是否有融合的可能,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融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哪个也不是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在强调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时,总是一边欣赏着技术主义的优点,一边眷恋着人文主义的好处,却从来没有想到这两种主义也各有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对于一种观点或者事物,我们习惯了用二分的思维方式去分解其优缺,却没有想过,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假想。因为对一种观点和事物来讲,其优缺并不是分装在两个盒子里的不同的东西,而恰恰是一种东西的两面而已。虽然优缺不同,却是唇齿相依,共损共荣。所以,那种提倡对一种观念或做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言论更多是一种“表面文章”,强调不同理论与观点融合的意图也难以在现实中找到平衡点。我们真正所能做的,是确定一种明确的立场和观点,并依此为标准去选择、组织和落实整个系统中的一切。而在教学设计中,这种明确的立场和观点,既不可能是技术主义,也不可以是人文主义,而是教育的根本,既教育“育人”的立场。
1、确立“育人”的根本方向
正如教学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致力于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外显绩效一样,对教学设计的传统认识,人们从过程方面突出了其作为设计学科的技术性,而从效果方面突出了其作为应用学科的功利性,这两种倾向无论是在对教学设计进行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中,还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两种倾向支配下的教学设计者,往往把设计技术应用的非常熟练,把绩效的提高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这种教学设计看起来似乎有效而充实,实则是有形而无神。因为他们把本属于手段的技术和绩效与真正的目的混淆,把作为根本价值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排除在教学设计考虑的范畴之外,从而使其行为成为缺少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的“空心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反作用于人,成为限制和压抑人的牢笼。
把教学设计从无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复杂实践的角度重新诠释,意味着要重新思考和建构教学设计的价值规范。正如前文所述,教学设计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而“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意蕴。所以,虽 然教学设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小环节,但“育人”仍然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是其所有活动的精神和灵魂。
“育人”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方向和标准,不是一种远离实践的抽象理论或者口号标语,而是如一种性格反映在一个人一言一行的方方面面,如一种文化渗透在一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样,渗透在教学设计的理念和行动中。如果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人,“育人”就是这个人的精气神,是这个人成为他自己的精髓所在。当人们以“育人”的标准重新审视和关照教学设计时,虽然仍要借助于技术,也要看外在的绩效,但这些都成为供选择和被利用的手段,都要经过“育人”这一最终标准的审核和检验。只有为“育人”这一根本目标服务,有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手段,才会被选用。也只有确立了“育人”的根本方向,教学设计者才能一滴水里看世界,做到既着眼微观的具体设计,同时又胸怀远大的目标,把对独特个体生命的关怀浸润到教学设计的每一细节中去,使无形的“育人”追求转化为有形的教学行为。
2、实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
一个人总是一个整体的人,当我们把他划分成四肢、躯干、腰身、发型,或者专门分析他的鼻梁、下巴、眼睛、牙齿的时候,他就不成其为他,而只是不同身体部件的符号而已。教育立场下的“育人”也是如此,培养的人应该是整体的人,不是只培养身体健壮的人,或者学识渊博的人,而是培养在身体与心理的各方面都协调均衡、身心统一的完整人。所以,对人的教育,应该站在教育的立场给人以完整的人文关怀。同样道理,虽然教学设计的研究一直采用分解的方法,把教学设计系统划分为若干要素和环节,然后对每一要素和环节的特点、要求、设计方法等进行分析论述,但教学设计的各要素和环节之间绝不像西瓜,切开一看,皮囊分明。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要素与环节相辅相成,稍有考虑不周,就可能发生蝴蝶效应,对育人效果产生极大损害。同时,把复杂的整体划分为孤立的部分,也容易遮蔽整体存在的随机性、新事物和创造性。可以说,只有当你始终以一种整体的眼光去观照教学设计的各部分时,你做的才是真正的教学设计,你才能感受到真实的教学,你的眼中才会有教师,有学生,有对他们个性特点和鲜活生命的实时关照,才会真正触及教学设计的“育人”核心。所以,基于教育“育人”立场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整体优化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机电设施安装问题改进对策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大的概念,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包括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各类设备、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 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综合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3万m2,地上建筑为35层,地下2层为人防物资库,地下1层为书库,其它作为办公用房。
本项目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有: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 通风空调工程。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变配电,由本地区经东边室外引来两路10KV电源在入地下二层变配电室,负责本工程全部负荷。高压系统采用二段母线分段进行互为备用、手动联络的运行方式,高压开关柜断路器采用直流操作,继电保护采用过负荷和短路保护,采用定时限的保护方式。低压系统设四台2500KVA干式变压器,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照明,大厦各层均有照明配电箱,且均为非标,照明按系统划分为正常照明和非正常照明分别由独立的配电箱控制,事故照明采用双电原叉头。插座支路由照明配电箱分支路供电,采用单相三线制,并设漏电开关保护,要求安装高度低于2.4米的灯具增加一根PE保护接地线。大厦所有与消防有关的电缆均采用NH-YJV耐火电缆,其它由低压柜引出的电缆均采用ZR-YJV阻燃电缆。防雷接地系统,大厦为一类防雷建筑,在最高尖端处设置一套法国依丽达防雷装置。本工程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l欧姆。
2 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2.1 装配不紧密的问题
机电设备安装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装配,而装配的基础工作大多是通过螺栓和螺母的联接来实现。而这种联接需要把握其度,如果联接过于紧密,缺乏必要的缓冲,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疲劳现象,使得装配工作前功尽弃,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如果联接过松,会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甚至会因频率相同而发生系统共振,轻则会产生极大的噪音,重则会导致结合部断裂,引发生产事故。
2.2 产生噪声振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噪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各类机电设备涉及的品种多、样式多、层次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以“动”为主要特征的,这就极容易产生振动,产生噪声噪音污染,严重的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噪声与振动的主要发源地还应当是设备机房,因为在设备机房中集中安装有各类机电设备,比如:安装有冷冻机组、加压水泵、空调循环水泵、空气处理机组、各类风机、冷却塔、变压器、暖通和给排水等动力机电设备。这些设备运行时都需要很大的动力,同时,这些设备在运行中会因为旋转的惯性力和偏心不平衡产生的扰力,而引起设备部件产生强迫性振动,并通过设备底座、管道、线路等与建筑物的连接部分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以固体声和空气声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噪声进行传播,从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2.3电气方面问题
机电设备电气特征十分明显,安装时必须要认真研究设备电气要求,否则,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电气要求,而盲目进行安装,可能会因为安装过程不科学,不符合标准要求,可能会使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
(1)开关接触问题;像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烧蚀触头,造成事故。
(2)断路器装配问题。有的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长,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
(3)电流互感器的安装问题。电流互感器应装在开关柜底板上面,应有可靠的支架固定。但有些施工单位将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开关柜底板下面的支架上,更有甚者将零序电流互感器捆绑在电缆上,这违背了开关柜全封闭原则,既不安全,也不防尘,更不防小动物,留下很多隐患。电缆终端头穿过外附零序电流互感器后,电缆金属屏蔽接地线与外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相对位置不正确。在检查中发现有些电缆接地线该穿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未穿,一些不该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反倒穿了,造成事故过电压保护器不能正确动作。
(4)变压器方面问题。变压器短路故障主要指变压器出口短路,以及内部引线或绕组间对地短路、及相与相之间发生的短路而导致的故障。变压器正常运行中由于受出口短路故障的影响,遭受损坏的情况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一些地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遭受短路故障电流冲击直接导致损坏的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50%以上,与前几年统计相比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这类故障的案例很多,特别是变压器低压出口短路时形成的故障一般要更换绕组,严重时可能要更换全部绕组,从而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3 改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措施
3.1 施工与安装方面的措施
(1)在施工方面。机电设施安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与配合,减少安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组织施工,严把施工关和材料进场关,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每一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序都有其科学性。要科学制定安装工作流程,合理安排每一个环节,周密进行论证分析,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施工,使每一种设备都能够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增强安全性,提高运行质量。
(2)在安装方面。对大型安装工程,由于设备多,安装环节多,因此对每一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施工队中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机电队长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处理,集思广益,多征求职工的工作意见。作为管理人员对各项安装要科学进行设计,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提高安装效率。安装过程要区分主次,一个工程具备开工条件,首先得有电源,其次要有动力源,有提升装备,要想达到短期开工之目的,安装工作必须有主有次,分轻重缓急。只有对安装变电所、压风机,井架、提升绞车工作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
3.2 检修保养方面的措施
启动设备正常工作和电动机启动设备技术状态的好坏,对电动机的正常启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烧毁的电动机,其原因大都是启动设备工作不正常造成的。如启动设备出现缺相启动,接触器触头拉弧、打火等。而启动设备的维护主要是清洁、紧固。 如接触器触点不清洁会使接触电阻增大,引起发热烧毁触点,造成缺相而烧毁电动机;接触器吸合线圈的铁芯锈蚀和尘积,会使线圈吸合不严,并发生强烈噪声,增大线圈电流,烧毁线圈而引发故障。因此,电气控制柜应设在干燥、通风和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定期除尘。经常检查接触器触点、线圈铁芯、各接线螺丝等是否可靠,机械部位动作是否灵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3通电调试方面的措施
通电调试是机电安装工程实体安装完毕后,应当认真组织好的一个关键环节之一,必须清洁场地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后进入机电设备调试阶段。要按照先单台后系统、先手动后自动、先近处后远方、先空载后负载、先点动后联动的原则,对安装完毕的机电设备做好通电调试。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绝对安全,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所有配电屏、柜和设备的送电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通过严格的的通电调试,检验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和水平,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提高安装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工程的机电设备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其施工及安装经常出现的技术问题,加强了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员的自身的要求,避免在机电安装细节中出现漏洞,从而造成经济的损失及人员的施工安全,尽量做到全面考虑问题,采取有效的安装方法,创造出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优质工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