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7:10: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概念隐喻理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 诗歌三级接受理论视角下《好了歌》的英译对比分析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认知突显视角下的隐喻探析 认知隐喻视角下外贸函电隐喻应用研究 常读常新的《好了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红字》中隐喻的分析 《好了歌》诗词英译两个版本比较 模因视角下的认知隐喻研究 认知诗学视角下李商隐《无题》的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式翻译研究 认知视角下的英汉爱情隐喻差异研究 认知和文化视角下英汉“教师”隐喻对比研究 认知视角下的“nose”(鼻)的隐喻 认知隐喻视角下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 认知视角下的汉英爱情隐喻异同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论认知学视角下的概念隐喻 认知视角下宋词中“愁”的隐喻 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 Joly, H.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 ]. Hong Kong: Kelly &Walsh, 1892.
Joly译文的校对也参阅了姜其煌.《好了歌》的七种英译[J]. 中国翻译, 1996 (4).
[13] Hudson, Elfrida. An old, old story [ J ]. China Journal, Shanghai, 1928 (8).
Hudson译文,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4] Wang, Chi Chen (adapt and trans. ) D 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 ].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 1929. 王1译文,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5] McHugh, Florence and Isabel ( trans. ) The D ream of the Red Chamber[M ].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1958. Machugh姐妹译文, 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6] Wang, Chi Chen (adapt and trans. ) D ream of the Red Chamber[M ].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Book s, 1958. 王2译文,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7] Bonsall,B.S. 2004. Red Chamber Dream,香港大学图书馆的邦斯/索尔神父的《红楼梦》英译文打字机打印稿(未公开出版),详细网址为: 。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简要介绍,说明了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和指导作用;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中的词汇、语法及篇章和文化理解都有着一定的启示。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就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借“它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通常以A is B的形式表现。这里的所说的“该类事物”即A指目标域,一般是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而“它类事物”即B指源域,通常是人们比较熟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隐喻具有常规性、任意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前两种特性为隐喻的一般特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为概念隐喻独有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概念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是词汇教学。Lakoff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在中70%的语言都源于概念隐喻,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历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语与意义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忽略了词汇间的认知联系。往往出现学生将一个多义词的每个意项分别的、单独的加以记忆的现象,缺乏系统性有效的记忆与理解。隐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性、生动有趣和具体形象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改进词汇教学。以单词cool为例,其最初意义为凉的、凉爽的,后来引申出其他相关联的含义:冷色的凉的、凉爽的冷静的冷淡的孤傲冷漠的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来解释cool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说明不同词义的扩展和转化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省去了死记硬背和重复记忆的麻烦,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2.语法的习得。传统教学,语法一直被视为中性的或是一套逻辑的形式框(Hopper,1998)。大多数人将语法定义为语法书和教科书规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把学习语法也当作是死被教条和规律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一种语言的语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与民族特性联接紧密。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中的词一般在作为句首或专有名词时首字母才大写,但第一人称单数“I”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都以大写形式出现。如果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加以说明,相信学生对此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是对词汇和篇章的语义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检索和推断,教师的重点放在了对词汇、习语和句子的理解。然而,交互式学习理论将阅读视为一种认知的、发展的和社会建构的任务,远远超越仅对书本词汇的理解。阅读理解应该是一种读者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专家Katherine Maria对阅读作了以下定义,通过以下三个因素的互动而从书本建构意义的完整过程:(1)读者由语篇激发的知识,如词语辨认能力、世界知识和语言规则;(2)读者对作者用来建构语篇的语言之阐释;(3)语篇阅读的情景。对词汇的隐喻认知方式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套信息概念系统,以图式的投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当中要注意词语隐喻形成的系统,帮助更好的形成对篇章结构、内涵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通过目标域与源域的不断互动,同过两者之间的相似形形成联想,构建起对篇章文本的生动有效的理解。
4.文化理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都找得到共性,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人类的一般思维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又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如:汉语中“爱屋及乌”的意思到了英语中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处于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发现难以将对方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联系起来,因为隐喻思维能力与文化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要取决于对该种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文化模式下很常见的隐喻,在非本族语看来却相当难以理解。学习文化的过程与学习该文化的隐喻思维能力不可分割。
参 考 文 献
[1]Dirven,R.&V.Marjolijn.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论文关键词:关联论,隐喻,语境,最佳关联
1.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人们对隐喻这一现象的探索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如今隐喻已发展为多学科研究对象,如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哲学、符号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不同领域。对隐喻的研究也经历了一条由修辞学、语义学,到语用学,再到认知科学的发展道路, 其中产生了对比论、替代论、相互作用论等多种理论。这些关于隐喻的理论分别以不同的角度研究隐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不同程度上为阐释隐喻作出了贡献。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思维现象的隐喻,是人类将其在某一领域内的经验或知识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或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1986年,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论在阐释交际与认知的同时语境,也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隐喻提供了新解释, 从而使人类对隐喻本质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拟从关联论的框架出发浅谈如何更好地解读隐喻含义, 从整体上把握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从而促进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说明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相似性, 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是在适当语境下寻求隐喻间的最佳关联。
2.关联论
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感情、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一种行为”(关培兰等,1989:262)。言语交际就是“两人或更多人之间的创造意义的过程”(Tubbs&Moss,1991:6&24)。Austin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Searle 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以及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都说明了一个共同又普遍的现象,即人们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实现。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在他们的专著《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原则,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论。它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信息推理过程,描述了人们对话语的认知过程以及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
关联论是Sperber和Wilson基于J.A.Ford的认知理论,同时也是针对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修正和发展。关联论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不需要遵循合作原则,却具有关联的直觉语境,以关联为取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人们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关联原则,这种关联使得人们对话语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理, 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其次,言语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说话人说话时不仅表明他有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同时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够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具有共识。 另外,言语交际的过程,实质上是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首先在其话语中通过某种能使听话人显映的方式表达意图;所谓“明示”,就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达意图的一种行为”(Sperber & Wilson,1986:49),这个明示的过程一方面向听话人明示传递的信息,即信息意图, 另一方面又向说话人明示这个传递信息的意图语境,即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和相关认知语境, 努力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过程,便是“推理”过程。
同时,“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 & Wilson,1986:158),即认为在正常交际中,听话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听话人在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话语的关联程度取决于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和处理努力( processingeffort)两个因素。在同等条件下, 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性就越强; 处理时付出的努力越小, 关联性也越强(何自然, 冉永平: 1998)。听话人付出处理努力就必定会获得语境效果; 付出较大努力, 必然会获得较大语境效果。而理解隐喻这一言语行为, 通常要付出较大努力, 相应地获得的语境效果也较大。
3.隐喻
3.1 隐喻的产生
当原有的旧的概念已不能反映新的世界, 而需要认知和描述未知的或新的概念的时候, 可以用我们已知的概念去阐释新的概念。这就是说, 用我们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解释我们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 这个过程正是隐喻产生的核心。它通过把已知的、熟悉的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上, 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 这一过程体现了关联论的根本原则, 即在相关事物或概念间寻找他们之间的最佳关联。隐喻正是人们使用隐含表达的产物, 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
3.2 隐喻的特征
隐喻的构成是在于它本身具有相似性。施喻者根据自己对目标域的认识或为了反映目标域的某一特征或特性, 寻找与之具有相应特征或特性的源域, 最终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在此所说的两个域之间的相应特征或特性其实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所以,隐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相似性的选择, 源域是相似性一方的载体, 而目标域则是另一方的载体, 彼此发生关联的纽带就是相似性。Ortony指出, 所谓相似性, 就是指两个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相似性原则告诉我们, 人类往往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看作一个单位。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概念,正是因为不同概念范畴的事物只有具有相似性, 才能够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 从而将两种原本属于不同概念范畴的事物构成隐喻。所以, 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是隐喻的基本特征。例如:(1)“历史是一条长河,不断又有细流的渗去和汇入。”历史和河流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历史与河流间必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他们具有相似性,正是相似性构成了隐喻。
4.关联论对隐喻的阐释
4.1 认知语境和隐喻认知
关联论认为, 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语境,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语境因素,一个人的知识因素。交际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Sperber & Wilson,1986:15-16)。关联依赖语境,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听话人在关联原则指导下进行思辨推理, 从新旧信息提供的前提推导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而隐喻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人们通过想象力努力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统一, 寻找喻底, 如果这种统一或喻底能够适合当下的语境, 与上下文的意义一致, 就可以获得隐喻意义。孤立的词在严格意义上讲不能被称为隐喻,只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判断一个词是否用作隐喻。随着语境的变化, 同样一句话, 可以是非隐喻性话语, 也可以是隐喻性话语;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隐喻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比如:
(2)“Jay is atiger.” 这句话是说Jay如老虎那样凶残,还是说Jay很勇猛,处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认知语境的关联性是识别和理解隐喻的依据和基础, 在听话人对隐喻进行辨认和选择时,听话人的推理过程就是在多个认知语境中选择对于新信息来说最具关联性的一个。隐喻的理解靠的就是听话人假定说话人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 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 构建前提, 推理结论, 从而获得隐含意义。
4.2 最佳关联和隐喻理解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论中提出的最佳关联原则能够有力地对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释。因为隐喻的理解就是寻找相似性的过程, 从本质来说就是寻找其最佳关联的过程。
Sperber和Wilson 提出的关联原则是: “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1986:158)。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 付出适当的处理努力而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在正常的交际中, 听话人总是在追求和遵循着最佳关联的标准, 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适当的投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而这一原则在隐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隐喻的理解是一个寻求其相似性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寻找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的过程。
根据最佳关联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一定条件下对话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隐喻的理解和接受, 就是一个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到的话语建立在新假设基础上进行关联、激活, 选择、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含义的过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言语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及人类一种看待和认识事物的视角, 隐喻不可否认是一个认知过程。关联论从认知角度对隐喻做出阐释, 把隐喻过程看作是听话人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同时认知语境在隐喻理解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受话语建立的新假设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含义的过程。关联论以动态的方式来考察隐喻的工作机制, 为隐喻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新视角。但是,隐喻的解读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继续研究, 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1986.
[2]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李海辉.隐喻的关联性解释[J]. 外语教学, 2000(2) .
[4]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
[5]刘振前.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10) .
[6]匡文涛.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 外语学刊, 2002 (4) .
[7]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 . 现代外语, 1998(3) .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高中 英语阅读教学
0引言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专家和学者都对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及其关注,首先很多学者已经在英语阅读教学上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其中有影响的理论有自上而下模型,自下而上模型,交互式模型,以及图式理论。在中国,英语阅读教学理论有了明显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只关注于技巧方面,而是转向多角度以及不同理论的实践应用。而在研究方法上很多专家学者多采用理论研究而很少采用描述性或者实证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已经不再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认知方法。发现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也越来越多的人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但是更多的专家学者指是关注于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而在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笔者在该论文中着眼于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Lakoff & Johnson (1980)两位学者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一理论。Rivers(1997)年在其研究中提到教师、学生,文章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概念隐喻理论。汪少华(2005)指出隐喻认知理论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这些理论都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蒋中林(2011)从认知语言写的角度中证明了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效率有促进作用。彭素强(2013)在英语教学在语篇动能进行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分析研究。
正是基于以往的研究结果,作者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1研究方法
作者将本次实验定于高中二年级的两个班,在这两个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一样的。作者将其中一个班定为实验班,另一个班定为对照班。其中对照班有24名男生26名女生。对照班是23名男生27名女生。作者选择高二年级的学生是应为其已经经历了长达的五年的系统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阅读技巧。同时他们对高中的学习已经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同时也没有高考的压力。同时将此实验应用于高二年级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升提供必要的参考,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会有帮助。
2数据收集
首先,作者准备两套高考阅读试题,为了保证试题的可靠性,让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做了第一套试题,获得了预测数据。作者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阅读教学,而对于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期后,作者让这两个班做了第二套试题,获得了后测数据。然后对比前测和后测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然后为了全面的了解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的应用实验结果,作者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访谈和记录,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实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作者对学生和老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是关于概念隐喻理论知识的储备,英语阅读教学的关注点,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是关于学生对 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课外英语阅读的自主性。.
3数据分析
为了了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作者对试卷,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试卷结果的分析是看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是否能够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对于调查问卷的分析是为了了解高中学生和教师英语阅读的整体现状。最后,对访谈数据的分析是为了知道存在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的主要问题。
首先,经过各个数据结果的分析,作者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内在意义。其次,这一理论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作者发现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功能在英语联系、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方面也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发现这一理论的应用能够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进步。
4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分析,作者发现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的确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促进作用。首先,从词汇方面来看,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全面地的理解并记忆单词,从而扩展词汇量。接着从语篇结构和意义方面来看,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语篇表层含义以及隐含意义。最后,作者还发现高中教师的概念隐喻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应用也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I
[1] Goodman, K. S. 1998. The Reading Proces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 彭素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隐喻语篇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3(21):130-131.
关键词:隐喻识别;多学科交叉视角;计算思维;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就在《诗学》中把隐喻归入到修辞学领域中进行了描述。汉语隐喻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譬”(metaphor)的纯熟运用。20 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Richard& Black为代表的语义互动隐喻学派,他们认为人的思维是隐喻生成机制的主要动因,为隐喻从修辞格向认知领域的过渡打下了理论基础。到了70年代,Lakoff & Johnson[1]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此后隐喻的认知功能和在思维中的中心作用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90年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Turner & Fauconnie[2]创建了概念整合论(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对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整合完善,具有更广泛的解释性。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隐喻又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热点。目前学者们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对隐喻的识别理解进行多种尝试[3-5],试图推动对自然语言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隐喻已经成为了一个涉及认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隐喻自动识别关键的第一步是要解开人类对隐喻理解的认知机制,建立语言的形式化模型,使之能够以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目前关于隐喻计算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主要针对隐喻模型设计、知识库和数据资源建设及隐喻处理的应用方面进行介绍,而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角度对隐喻识别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让更多的研究人员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背后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同时为语言教育者提供一些计算思维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语言教学的新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探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的本质、识别机制;第二部分介绍计算机科学视角下的隐喻识别的研究进展。第三部分讨论了隐喻识别对于计算机专家及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者的启示和展望。
1 隐喻识别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1.1 隐喻本质
在认知语言学背景下,隐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中的联想。概念隐喻观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领域。人类对隐喻识别是指在语境中发现隐喻表达,找出源域、目标域及映射域的关系。束定芳[6]归纳了人类对隐喻识别的两种基本方法:(1)基于文本线索;(2)基于语义冲突。
1.2 基于文本线索的识别
隐喻表达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一定的语言标记,可以把这些语言标记作为隐喻识别的线索。这种研究思路在隐喻识别中非常直观,起到一种“路标”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隐喻标记语的明确指示,做出不能对该话语做字面意义理解而应做隐喻意义理解的明确引导。由于隐喻标记语的介入,人类对隐喻进行推理的时候,就能很容易地领会蕴藏的意图,从而作出正确的隐喻识别。因此,隐喻标记语的使用明示了话语的语义逻辑关系,对隐喻的人脑推理过程起到了明示的语用制约,从而帮助理解与识别。束定芳[7]总结了隐喻表达的七种文本线索标记:
(1)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如intellectual stagnation(智力上的停滞)、psychic eddy current(心理旋涡)、时间隧道、历史悲剧。(2)元语言信号。直接用metaphor,metaphorical,metaphorically或“比如”等字眼。(3)强调词信号。In fact,literally,actually,really,汉语中的几乎、差不多、简直等。(4)模糊限制词。如英语中的a little,practically,汉语中的“有点”“某种意义上”等。(5)表示隐喻转换的上义词。如sort of,type of,“某种”等。(6)明喻。明喻是隐喻的一个种类,其比喻词like,as,“好像”,“仿佛”等明确表明这是隐喻式话语。(7)引号。
根据上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隐喻计算机自动识别领域,有一些研究工作是针对文本中的线索而进行的。本文第3.1节将介绍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
1.3 基于语义冲突的识别
多数隐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号或标志,需要通过对语义冲突的理解来识别隐喻。语义冲突也称为语义偏离(deviation),指的是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的现象,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义冲突可以产生在句子内部,也可以产生在句子与语境之间。Ortony[8]认为某一语言表达成为隐喻的第一要素是从语用角度或从语境角度看,它必须是异常的,即从其字面意义来理解有明显与语境不符合之处。人类需要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和语用冲突及其性质,判断某一种用法是否属于隐喻。
人类对隐喻的理解首先建立在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根据语言认知系统知识库及涉身概念知识库,对语言形式和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确定源域与目标域的语义冲突,并运用概念联想提取机制判断出映射关系,最后作出概念隐喻的判断[9]。如图所示:
2 隐喻识别的计算机科学视角
2.1 基于文本线索的方法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隐喻标记及其使用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10-12],旨在通过文本线索的方法对隐喻进行自动识别。很多建立在对语料库(如British National Corpus)中隐喻标记统计的基础上,把标记隐喻的语言信号分为若干类别,并考察其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与隐喻的使用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带有语言标记的隐喻句在隐喻句总数量中存在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存在隐喻标记语的书面语中隐喻的比例达到了大约1/2的比例。除了隐喻标记语的词汇层面,Ferrari[13]还把句法分析作为文本线索进行隐喻识别的研究。例如,通常作为隐喻标记的单词metaphor,在句子“A 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where comparison is implied.”中作为主语出现,此句不再是隐喻,metaphor也失去了标记的功能。这种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利用规则约束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从语料库中统计隐喻的语言标记和句法信息出现的概率,以此作为文本线索进行隐喻计算机自动识别。
因为更多的隐喻不具有明显的语言标记,所以这种基于文本线索的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来提高识别效果。在前面1.2节中认知语言学中提到的语义冲突关键作用基础上,接下来探讨从计算机自动语义分析角度进行隐喻的识别。
2.2 基于语义知识的方法
由于技术的局限,对这种方法的研究很少到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系统知识库和系统概念知识库,只是把字面上出现的语义或者逻辑不一致当作隐喻进行识别。例如:对于隐喻句“my car drinks gasoline”,由于动词drink的语义优先公式为((* ANI SUBJ)(((FLOWSTUFF)OBJE)(MOVE CAUSE))),发出drink这个动作的主语即drink应是生命体,而car属于不具备生命体的语义类别,与系统中汽车文本中语义框架中出现的例如“消耗”等语义并不相符,因此造成了语义类搭配异常,形成隐喻的识别。
Fass[14]对基于语义知识的方法进行了早期的研究,建立语义冲突分类体系,并手工建立了语义知识库,但对大规模的语料分析具有局限性,也耗时耗力。Mason[15]通过大规模语料库自动获取词汇的优选语义,从领域语料库获得词汇的语义特征,对比特征语义冲突完成概念映射的优选。但由于领域知识库规模不足,此方法只能处理与动词相关较简单的概念隐喻,对于复杂映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利用词典和语义搭配知识是基于语义知识方法的另一项应用。如Krishnakumaran利用英语词典word-Net得到语义知识,计算词语在语料库中语义搭配的概率[16] 。同样,杨芸利[17]用《同义词词林》和《词语常规搭配库》来识别汉语语义搭配型隐喻。
另外,机器学习方法是隐喻自动识别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处理海量信息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18-19]。面对日益增多的数据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地尝试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的隐喻识别研究十分必要。基本上,此方法把隐喻识别的问题转化成文本分类问题,最终达到识别目的。
3 总结与展望
3.1 语言学家与计算机研究者携手共进
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对于隐喻识别,有着共同的研究处理对象及共同的奋斗目标――揭示人类语言中隐喻的秘密,开发人类语言智能的功能。利用计算机对隐喻进行识别,基于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办法是有效办法之一,只利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计算机固然可以迅速地从大规模的语料中获取隐喻知识,解决系统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是却不能解释确切的运行机制和其中的规则到底是如何建立的。所以需要语言学家对语言进行描述与规则制定,实现计算语言的形式化,这些都是跟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分不开的。同样,语言学也需要进一步现代化。而计算机隐喻识别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方向与需求,一方面启发语言学家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这必将深化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改造语言学理论,可以促进语言描写的形式化、科学化和精密化。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不但为语言学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手段,而且扩展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因此,语言学家与计算机研究者加强合作与支持,才能促进隐喻研究的重大突破。
3.2 隐喻知识库与英语教学
隐喻的各种计算模型往往需要一个或多个知识库的支撑,这是由隐喻的认知性所决定的。国外在隐喻知识库方面发展比较迅速,代表性的隐喻知识库有Sense-frame、Master Metaphor List、MetaBank和Metalude。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隐喻知识库中所包含的词条、对隐喻的描述以及例句、规则、分析等给学生提供了实际语言运用中的真实语言材料。这类知识库所提供的语言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隐喻系统,提高英语语感、促进语言习得。“教材中非真实语料的例句往往对学生有误导作用,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地道的英语”[20]。例如,Master Metaphor List 知识库的词条 force下,隐喻类别示例如下:
Force is a substance contained in affecting causes
Put more force in to your punches.
Each sentence contained the force of an order.
Her death hit us with a lot of force.
Related metaphors: related to Causes are Forces.
Source domain: substance,contents,container,hitting.
Target domain: force.
知识库中除了三个例句,还给出了与force类别相关的隐喻类别(Related metaphors:related to Causes are Force)。指出了隐喻的源域(substance,contents,container,hitting)和目标域(force),另外还有简要分析的以帮助理解( note)。例句中都包含概念隐喻的影子。借助概念隐喻可以认识到隐喻表达形式的根源,将原本分散的形式内涵按根源进行归类。隐喻知识库所提供的概念隐喻系统使语言学习者了解到隐喻生成机制的原理,利用映射原理对知识系统分类整理。隐喻知识所提供的实例分析和分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有序的逻辑思维,分清隐喻表述的各部分关系,代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遵循有效的认知规律,从语言学习的根源和理论上整体把握,从而提高对语言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Turner,M.,Fauconnier,G.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Metaphor & Symbolic Activity,1995,10(3):183-204.
[3]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31.
[4]Shen,Y.,&Gadir,O.How to interpret the music of caressing:Target and source assignment in synaesthetic genitive construct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2):357-371.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9]黄孝喜.隐喻机器理解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l:51-52.
[10]Wallington,A.M.,et al.Metaphoricity Signals:A Corpus Based Investigation [D].Technical Report CSRP203205,University of Birmingham,2003.
[11]Barcelona,A.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A],2000b.In A Barcelona,2000.
[12]Croft,W.The role of domai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4:335-371.
[13]Ferrari,S.Using Textual Clues to Improve Metaphor Processing[C].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Meeting on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tudent Session.Santa Cruz,California,1996.
[14]Fass,D.Met 3:A Method for Discriminating Metonymy and Metaphor By Computer [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91,17(1):49-90.
[15]Mason,Z.CorMet:A Computational,Corpus2basedConventional Metaphor Extraction System[J].Com2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4,30(1):23-44.
[16]Krishnakumaran,S.,Zhu,X.J.Hunting Elusive Metaphors Using Lexical Resources[C].Proceedings of the ACL 2007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Figurative Language,2007:13-20.
[17]杨芸.汉语隐喻识别与解释计算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8]Pasanek,B.Sculley,D.Mining Millions of Metaphors[J].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2006,23(3):345-360.
[19]戴帅湘.汉语隐喻分类识别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20]Kittay.E. Metaphor:Its Cognitive Force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 [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7.
作者简介:张冬瑜(1977-),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樊宇(1966-),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育管理;李映夏(1978-),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概念隐喻;时间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84-01
一、引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通常用于歌颂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老师。这就是隐喻,把一种事物,这里就是无私奉献的老师,理解成为另一种事物,比如春蚕、蜡烛。隐喻在我们日常交流,接触新事物方面很常用。它是一种修辞手法,与比喻、拟人、夸张、借代、通感等密切相关。此外,隐喻还是一种认知现象,受知识结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二、概念隐喻的发展情况及其定义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统,三是语言学传统。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在当时,隐喻仅被当做一种修辞手法,是词与词之间的替代。隐喻的哲学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在他看来,哲学应当讨论真理问题,而隐喻却是一种文字游戏,教人如何花言巧语,因此违背了真理的准则。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开始关心隐喻与思维的关系,但对隐喻的定义和范围划分仍非常模糊。隐喻的语言学代表本旺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打破了传统观念,把隐喻当做一种话语现象。而乌尔曼从意义变化角度来探究隐喻,用相似性联想的理论来解释隐喻产生的基础。1980年,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本书关于隐喻方面的著作影响深远,将隐喻与人的行为活动、语言符号、概念范畴、思维形式、风俗习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概念隐喻。
认知隐喻研究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我们需要更多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来证明认知隐喻的主要论点,即抽象思维部分是隐喻的。打个比方,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基本的抽象概念词汇,对于它的理解需要借助于隐喻。如果我们不进行多角度、跨语言、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就无法证实隐喻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也是如此,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如此。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论证,其结论就不够确凿。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概念隐喻体系的普遍性或相对性。莱考夫曾经推测:“隐喻映射在普遍性上存在差别:有些情况是普遍的,有些则是分布广泛的,还有些可能只是某个文化所特有的。”
莱考夫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是从概念隐喻的存在来加以证明的。概念隐喻与修辞格中的隐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为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喻”。
隐喻通常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词语谈论另一种概念。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知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方位隐喻,顾名思义,就是参照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以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
有些隐喻研究学者从修辞格角度这样划分隐喻:拟人概念隐喻、换喻概念隐喻(又分为:部分代表整体;生产者代表产品:被任用的物体代表使用者:控制者代表控制物:机构代表负责人;地方代表事件;地方代表机构)、实体概念隐喻(又分为:指示;模糊量化;认识其特征;认识其原因;表示目的和动机)和时间概念隐喻等。
三、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读《匆匆》
我选择《匆匆》这篇散文主要是因为:一、散文行文优美,修辞手法比较多。二、《匆匆》主要告诫读者要珍惜时间,而时间这一抽象概念通常又是借助于隐喻来构建和理解的。三、《匆匆》本身就是一部佳作,辞藻华丽,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四、主题“时间”比较普遍,中西方文化中对这方面的探讨很多。
1.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2.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3.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5.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6.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这些例子都属于拟人概念隐喻。“青”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一样,将形容词动词化。偷、藏、逃走、到了、溜走、跨过、闪过等都是人的具体行为。时间就像金钱一样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容易被人偷走,被人藏起来。人因为有脚才能挪移,这里太阳也赋予了人的特点。逃去如飞的“飞”与光阴似箭的“箭”有相似之处,箭一般地飞过去。在我们的交际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选用了习惯表达方式,但却无意识地运用了概念隐喻理论,用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事物。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这两个例子都属于实体概念隐喻。与大海相结合,本来就有个成语“海底捞针”的。微风吹散轻烟,初阳蒸融薄雾,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抽象的时间与生活现象相结合,也便于大家理解。
四、结束语
本论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发展情况和定义,并以此为出发点,解析了朱自清的《匆匆》。隐喻存在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又是相对的。但是用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事物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我们意识中根深蒂固了。这种情况随处可见。隐喻研究没有进行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就无法探讨它的具体应用,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考查。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Ortony(ed.)[M].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 &Johnson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表面想象下的深层认知机制,隐喻的产生是通过映射(mapping)来突出源域(source)与目的域(target)的相似性而掩盖或者忽略两者的差异性[1]。以“MARRIAGE IS A JOURNEY”为例,在该结构性概念隐喻中,“JOURNEY”是源域,“MARRIAGE”是目的域,人们通过从JOURNEY到MARRIAGE的系统映射来理解MARRIGAE,如图1所示。
在该概念隐喻中,源域是JOURNEY,目的域是MARRIAGE。人们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之上发现marriage(婚姻)与journey(旅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如同旅行一样,婚姻需要结伴同行,婚姻中有欢乐有忧伤,婚姻有开始但不一定会结束。尽管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有不少差异性,但是就相似性而言,journey的各种显著结构特征被系统地映射到了marriage这一概念域上,因此就有了以下的表达:
①We just began our life-long journey into marriage.②Tom and Mary’s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二、支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课堂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支架式教学模式(曹雯雯,2016)的教学环节包括确定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架、提供情景、合作探究、独立探究和效果评价等六个环节,如图2所示。在该教学模式中,课堂导入环节主要是基于学生对源域认知的反馈信息,通过教师提供的“支架”对隐喻映射进行认知,帮助学生建构起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模式,为下一步理解目的域的相关表达打下基础。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导入环节中应该遵循“内容上高于学生已有认知,形式上生动活泼,教学上提供‘支架’”三个原则,即课堂导入环节的学习目标为对隐喻映射的认知,通过设定一定的真实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同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架”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来说,课堂导入环节包括3个教学步骤:1)教师创设情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概念认知;2)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教师给予的一定“支架”引导,找到隐喻源域特征;3)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发现源域与目的域的相似性,对隐喻映射进行认知,建构隐喻映射模式。
三、阅读教学课堂导入环节设计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第二版)第三单元为例,整篇课文的建构基于概念隐喻“MARRIAGE IS AJOURNEY”,说明跨国婚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笔者基于大学英语阅读支架式教学模式,设计以下课堂导入环节。
1.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依次提出问题:“What’syour most impressive journey?”“Why did you start thejourney?”“With whom did you enjoy the journey?”“Anything special during your journey?”和“How did thejourney end?”要求学生们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旅行及亲身感受。然后,教师提供电影《The Motorcycle Diaries》的预告片要求学生根据预告片的内容依次回答以上问题中的后四个问题。该步骤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唤起自身对“JOURNEY”的概念认知。
2. 寻找源域特征。首先,教师依次提出问题:“What are phases of a journey?”“What are essential partsof a journey?”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在多媒体课件上提供有关旅行同伴、风景、困境等图片,并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问:“Can this be deleted?”或者“Can this phase be skipped?”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答案。该步骤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源域“JOURNEY”(旅行)的特征。
3.建构映射认知。教师播放《Little Fockers》的剪切合成之后的片段,包括Palm和Greg的婚礼、生活、争吵以及问题的解决,依次提出问题:“What’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Palm and Greg?”“How was their life?”“Why do they become so nervous?”“Can you predict howwill be Palm and Greg’s family in the future?”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试图回答问题。接着,教师列出旅行的特征和这些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旅行和婚姻之间的相似性。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例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旅行和婚姻之间的相似性,对概念隐喻“MARRIAGE ISA JOURNEY”的映射进行认知,并建构该隐喻的映射模式。
③Palm and Greg start their life-long journey intomarriage.
④Palm and Greg’s life go smoothly.
关键词: 启发式语言教学 认知隐喻 心理学 哲学观
一、引言
语言学理论从宏观上影响着教学法的总体发展方向,认知语言学不是单一的理论,它是一系列相互支持匹配的理论的集合,含有一系列分析语言的方法。特别是其中基于新经验主义哲学的隐喻认知观,可以成为语言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和策略。隐喻将原本不具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从而获得对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有助于认识新鲜事体、熟悉抽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隐喻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可取的,Cameron& Low于1999年出版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论文集,提出隐喻研究与语言教学的问题;[1]严世清、王寅等学者曾对中国学生使用概念隐喻的情况作过初步研究。[2]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研究上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对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特殊的挑战就是如何把其新理论用于教学实践。
二、隐喻认知观的的心理学与哲学基础
传统隐喻理论主要是受客观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主要以“A是B”这种形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因其是以一物言他物,不是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容易导致语义不清和误解,所以不同于日常的语言,不值得提倡。20世纪80年代,隐喻认知理论的提出使隐喻研究远远超越了传统修辞学的范围,成为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门的研究焦点。他们指出:“隐喻无所不在,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3]由此,隐喻并非项传统所人为的那样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认知手段。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是对传统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彻底革命,但这一新的认知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其理论的建立得益于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范畴化和原型理论的启示,特别是Rosch的实验结论为Lakoff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传统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分享共同属性的成员组成的,一个成员或属于一个范畴,或完全不属于这个范畴。Rosch(1973,1975,1977,1978)推出全新的原型理论对传统范畴化理论质疑和挑战。Rosch着力研究不同文化中范畴的形成特征,通过对颜色等词汇的研究,发现不同语言范畴化的一个共同现象,以及范畴成员普遍地围绕某一个原型成员形成一个类别。[4]另外,认知范畴的原型不是固定的,会随语境不同而变化。范畴也会因不同的目的以不同方式有系统地扩展。正是这一范畴机制成为语言理解和产出心智过程的基础。
原型理论认为,各个范畴的特性来自人本身的生物机能,并取决于人们在物理的、社会的环境中获取的经验。[5]抽象概念结构只是间接地表达意义,人们之所以能够获得它们的间接意义,是应为这些抽象概念结构和直接意义的前概念结构有着系统联系。正如Johnson所说:“在一个社团中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有着共同的想象力结构。隐喻和借喻是实现复杂心理映射的两个基本认知机制。”[6]
体验哲学强调身体经验的核心作用,由此而形成意义、理解和推理。比如Lakoff提出:方向隐喻赋予一个个概念以空间方位,这样便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概念的空间对应关系来组织整个概念系统。[7]例如,受到根隐喻“HAPPY IS UP;SAD IS DOWN(幸福为向上;伤心为向下)”的影响,我们说“他高兴起来了”或“他很消沉下去”等。这些隐喻表达法的物理基础是:当人们悲伤或沮丧时常常呈弯曲状;而直立的姿势一般与正面情绪有关。以同样的方式人们常常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或表达其它抽象的概念,如,我们通过映射身体经验来理解“爱”、“人生”等抽象概念。
认知范畴原型机制成为语言理解和产出心智过程的基础,隐喻性思维通过映射身体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隐喻具有创造相似性,建立事体之间新联系的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本文认为,这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并为我们认识和学习语言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
三、隐喻思维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当今认知语言学不断发展,并因其自身的理论优势,即描写和解释的充分性,而成为指导语言教学的有效理论受到广泛重视。从目前认知理论来看,不能将隐喻简单地划归于语言能力之中,更是一种思维能力。探索隐喻认知观的心理学,哲学基础可以挖掘研究不同文化中范畴的形成特征,对二语教学启发式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和新的启示。
1.语言心理相似性的启发。
教学法方方面面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结构上互相联系的表义系统。相应的,语言教学就要教授这些结构,通常包括语音单位、语法单位、语法规则和词组。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单位都与其他词处于一种或是聚合、或是组合的关系之中。例如,“喝”这个词与“吃”、“饮”等处于一种聚合的关系,句法上可以互相替代;与“水”、“汤”、“酒”等则处于一种组合的关系。由于这些关系相对固定,使用频率高,在使用者的大脑里便形成了一种图式结构。关键词一出现,相关的意象便同时出现。与此不同,认知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它不能基于“普遍语法”发展而来,并认为语言是象征性的,任何概念都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对“生命是旅程”这一搭配的理解过程中,旅程的各种显著结构特征就被系统地映射到了生命这一领域。因此,生命与旅程具有了相似性:同样有始也有终,在人生旅途中,有时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可能充满艰辛。相应的,中英文都有如下表达法:It’s been a long,bumpy road.(这是一条漫长崎岖的道路。)We’re at a crossroads.(我们处在十字路口。)
根据Rosch的心理学范畴理论,这种相似性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心理相似性,即一种心理感受上的相似。如:“好人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好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形状或功能上的相似,可是他们却因为都是“完美的事物”而被归在了一类。从这个角度看,隐喻甚至可以说是对事物的一种重新分类。利用这一原理,如果将同一主题框架内的不同词汇通过概念隐喻联系在一起,发掘其内在关联性,学生就能更牢固、更全面地掌握词汇,从而减轻词汇记忆的难度。例如下面这组介词短语:at a depth of 30 meters(位于30米的深处),on the one hand(在一方面),in plain clothes(身着普通的衣服)。如果对它们作初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英文中这些表示地点的介词基本遵循着“点―面―体”的规律,而在向抽象概念域映射时,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at the thought of(一想到……,on schedule(按计划),in danger(限于困境)。学生如把握这一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分析语言中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能够发现更多的规律,减少“惯用法”所带来的记忆困难。
隐喻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系统性,将原本似乎并不相关的表达通过概念隐喻连接在一起。利用这一思维的启发式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词汇多种用法中的隐喻联系,帮助学生们认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多种用法中的关联性、抽象概念表达的理据性,启发同学们的思路。例如,bead有“珠子”、“祈祷”、“救济院”等多种意思,这些词义其实有着隐喻机制和基督教文化的内在根据。这样,bead一词由客观物质“珠子”,逐渐隐喻引申到“祷告”、“祈祷者”的多义现象,并有了beads of sorrow(泪珠),count [say,tell] one’s beads(数着念珠祷告)等一系列搭配。由此可见,许多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借助隐喻来说明其含义。一个词汇今天所具有的多种意义都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而隐喻过程是语义延伸的一个重要机制,如果让学生了解同一词汇不同意义之间的隐喻关系,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词,也有助于发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2.利用隐喻机制,开拓想象力
中国古人向帝王进言时善于用隐喻式的方法来劝说帝王接受或拒绝某一事情;而西方自然科学的很多抽象理论,微观世界常用隐喻来解释。当然,在创造隐喻过程中也不可漫无边际,让人不知所云。亚里士多德指出:难能可贵的是做一个隐喻大师,它也是天才的一种标志,因为一个好的隐喻隐含着在不同事物中发现相似性。[8]刘勰对好的隐喻标准为:“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并提出“喻巧而理至”。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隐喻既不能不太生僻,又不能太平庸,只有这样才会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和想象活动,令人耳目一新,并拓展认识。我们在生活中常能遇到这样充满智慧和才情的好隐喻。如,余光中在一段文字中说:“我这一生的关系,可用很多女性来说明,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作者用“母亲”、“妻子”、“情人”和“外遇”等身边具体的人物表达内心微妙不可言表的复杂情感,不但使语言简练,而且把更大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产生一种朦胧和意犹未尽的美感。
我们身边常能耳濡目染精彩睿智的隐喻,在日常生活和语言学习中,应鼓励学生注意收集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句,着力寻找其后所隐含的深邃思想。背诵部分妙言警句、奇特隐喻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增加适当分量的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哲学文章的练习。这既有利于学生们语言水平的提高,增强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创新思路。特别应注意鼓励理工科的学生加强这方面的修养,要多读诗歌,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创新思维都是大有裨益的。
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发展创新思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因受传统语言观的影响,我国《辞海》1999版仍将隐喻视局限于传统的“修辞观”,将其视为比喻的一种,这一观点反映在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实践中,更倾向于将其归入修辞学,因而并没有将其视为语言教学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来认真考虑。我国教学应进一步更新理念,打破学科间的严格界限。如在英国、美国很多大学不是按照学科来划分学院的,如剑桥、牛津大学的下属学院都是多科兼有的,这对于学生们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高标准”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可取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组成部分,其认知观有助于认识新鲜事体、熟悉抽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在语言教学中除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之外,培养隐喻能力也应作为一项语言教学内容得到重视。如Ellis所言:“很多对学习者的语言研究都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语言教学从语言学中可以获得重要启示。”[9]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应该懂得语言学理论,善于吸收和利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从而打破传统模式,更有效地教学。
参考文献:
[1]Cameron,L.& Low,G.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M].CUP,1999.
[2]严世清.论隐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3][7]Lakoff,G.& 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14.
[4]Ungerer,F & Schmid,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38-39.
[5]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dity of Chicago Press,1987.12.
[6]Jo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Press,1987:172.